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

时间:2023-06-02 07:48:11 化学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精选18篇)由网友“FloySc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

篇1: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 化学是一门思维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也一直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化学这门课的学科性质来看, 化学的学习应该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的能力。但是, 目前就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水平说, 化学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因此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应运而生, 并且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探究的重点就在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旨在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初中; 化学; 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 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初中生来说, 都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除了夯实基础知识外, 还包括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各种化学实验的操作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会对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有益的探讨, 更大程度的提高化学学习的水平和教学效率。

一体验式教学含义

(一) 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重在体验, 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 创造一种实际的包含所学知识的情境并带领学生身临其中, 使学生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建构起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发展能力和学科意义的思考, 从而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

(二)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 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性教学的本质要求所在, 也是体验式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的根本之处。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一种经验教学, 教师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与切身的经验体会教给学生, 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 这种知识建构的过程都是十分被动的。但是体验式教学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参与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 这种学科知识的建构是主动的, 带有个人独立思考的意味。

2. 体验性

体验性是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的特点, “体验”该词本身就暗含着享受、心情愉悦、没有压迫感等情感色彩, 因此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欢乐, 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性差,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不通畅, 体验式教学在互动性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建立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等关系, 二者之间是共同学习, 一起探讨的过程, 而不再是机械的知识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4. 趣味性

体验式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知识带给自身的快乐, 也能够体会到自己探究知识的过程带来的乐趣, 学习的过程变得像游戏一样充满吸引力, 因此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达到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目的, 还符合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快乐学习的理念。

5. 全程性

全程性是指体验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十分连贯的过程, 它既包括在课堂中的体验学习, 更包括在课下学生的探讨与社会实践, 从而使整个体验学习的过程更加完美, 更加全面。并且达到培养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二体验式教学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 体验式教学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了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具体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尽力带领学生体验化学世界的各种魅力, 比如体验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 引入生活中有趣的化学现象, 创设生动的化学情境, 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 尤其是初中生在此带动下原有的青春期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被充分挖掘起来。在体验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自我, 使思维一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 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

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物质,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而物质的性质又制约了物质的存在方式、制法及用途, 这便是学习化学的'精髓所在。因此, 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有趣的认识物质的过程, 但是在相对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中, 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往往都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 这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无聊, 很多学生对此毫无兴趣, 课堂效率十分低下。但是, 体验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性都大大增强, 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热烈而生动, 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对于化学的理解更加深刻,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 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十分基础但却纷繁复杂, 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生来说, 会出现一定的学习困难, 学习效率十分低下, 从而丧失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但是体验式教学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体验化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 学生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学生就自己心中的疑问或困惑可以随时对老师进行提问或者进行小组讨论, 使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愉悦, 学习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 在化学实验中进行体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实验更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 对于初中生来说,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课, 在化学实验中认真体味化学的魅力。在平时的实验课上, 教师首先都会对于实验进行详细的讲解, 从简单的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训练到复杂实验的设计都十分重要。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实验, 学生必须要认真观察, 深入思考, 全面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及要领, 在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时要尽量做到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程序正确、现象明显, 并且对于实验产生的每一个反应要仔细观察, 代入所学知识做深入的思考, 使得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应用到实验中来, 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比如在制氧气试验中, 我们常用氯酸钾作原料,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然后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收集方法有何区别,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把感性知识升华, 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

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外,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有趣的生活实验, 比如把鸡蛋壳放在醋里, 蛋壳表面开始会产生气泡然后蛋壳会变软, 它的原理是蛋壳中的碳酸钙与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溶解了。

(二) 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体验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去, 使知识体现更大的价值。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来说,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生活情境很多, 比如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水果为什么会腐烂, 我们如何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这些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都与化学的原理息息相关。那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就可以创设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 来帮助学生在这种最真实的体验中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比如, 在学习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即盐酸可以分别与水垢成分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溶掉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专门演示除水垢的实验, 拿一个充满水垢的水壶, 在其中倒入稀盐酸, 与学生一起观察所起的化学反应, 共同验证该化学方程式的实用性, 使学生体味化学的用处。

(三) 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

角色扮演是当前学生最钟爱的一种教学策略, 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是一种最佳的学习体验方式。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 也有很多需要进行角色扮演的地方。比如, 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所谓的角色互换,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扮演小老师的角色, 在讲台上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更加得到巩固, 同时反应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再如, 在学习“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这部分知识时, 我们可以做一个剧本,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充当环保局工作人员、经济学家、健康科学家、化学家、市民等不同的角色, 通过一定的对话与表演, 来达到学生认识酸雨、利用化学造福人类、树立环境意识等目的。

(四)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体验

社会实践能够带给学生最真实、最丰富的体验, 是十分宝贵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来说, 要有积极进行社会实践的意识, 在学习了某些化学知识以后, 再去进行相关的体验, 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技巧。比如, 高炉炼铁的过程、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在亲自参观以后, 学生就能够对相关的知识具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小结

如何提高广大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是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呼声中体验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在阐述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化学实验体验、生活情境体验、角色扮演体验以及社会实践体验等积极有效的体验式教学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和东.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4) :8-9

[2]刘秀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 2016 (1)

[3]黄若林.当代体验式教学改革实践策略探索[J].教育现代化, (19) , 33-36

[4]车清明.新教改背景下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 2017 (11) , 253-254.

篇2: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实施,要求学校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达到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基本技能,以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所以,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奠定素质教育基础

1.加强对化学应用知识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只讲授化学概念、原理等书本上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加强对化学应用知识、化学发展史和化学探索研究的方法、途径等方面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再把化学概念、原理等知识进行深化,从而让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化学知识,结合化学发展史、化学研究探索的方法和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综合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与人类关系,从而增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创新的能力。2.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科技发展、工农业生产、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从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日常化学问题开始入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释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硫酸”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探究所居住的城市每年因为烧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气体以及这些气体对形成酸雨的影响,或再进一步探究酸雨对大自然和工农业生产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治理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如下能力: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方法、步骤、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测定实验结果、分析判断现象和数据能力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进行NH4HCO3的分解实验时,需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下列现象:

(1)NH4HCO3分解变化前的颜色和状态;

(2)NH4HCO3在分解加热过程中它的气味、石灰水的变化情况、试管内的现象和变化情况;

(3)进行反应后有什么现象。

对于实验过程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要做好化学实验就需要在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个实验步骤上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勤奋求实的实验态度。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维方式训练,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则是其培养的核心内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提出不同的思维要求。

一是要提高学生思维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抽象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

二是要提高学生思维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主要包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活跃性、广阔性等方面。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构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有利,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课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对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敢于大胆质疑。特别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问什么内容。例如,

(1)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如:铁为什么容易生锈?

(2)从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如:把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不是100毫升,这是为什么?

(3)从物质的相似化学性质中发现问题,以探究其共性特点。如,在学习了几种常见酸之后,给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各种酸有什么共同性质?(

4)从相似化学物质中探究其差异性,从而发现问题。如,为什么稀硫酸和浓硫酸会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综合运用。

四、树立因材施教思想,积极实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全面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习能力水平,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层指导、分层质疑、分层练习。对于优等生的学习,教学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上,重点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对于中等生,要把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潜能放在首要;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就要重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克服学习的自卑感,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要领和方法。例如,在讲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碳和碳的氧化物”这章内容时,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教师要分别设计不同的分层教学实现目标:首先,要设计对于全体学生的达纲目标:需要了解的知识包括:

(1)在常温下单质碳化学性质稳定性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2)随着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逐渐增强,能与很多物质进行化学反应。

(3)要知道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性,但其化学性质基本一致。

需要深刻理解内容: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的现象。要牢固掌握的内容:

1)碳的可燃性。

(2)碳的还原性。

其次,设计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提高目标:

(1)比较氢气和碳的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和利用氢气和碳的化学性质。

(2)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及给定的材料判断该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

再次,设计对于优等生高水平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碳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的问题。通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让各层次学生都有进步和收获。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以此来推动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娟.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李娟.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篇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化学实验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体验化学实验过程,从而对化学原理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下面主要研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在实验探究中体验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某种物质的化学特性,进而推理出相应的化学原理的教学过程,因此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以及对于实验的分析与思考.如果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化学实验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领悟化学原理的真谛,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打造体验式化学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参与欲望.例如,在讲“溶液的酸碱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溶液进行酸碱性的实验探究,进而总结出不同溶液酸碱性的归属.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感,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还会因为不同溶液酸碱性的表现不同而产生更大的探究兴趣,这比将最终结果直接告知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效果也远远超出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在情境创设中体验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对于初步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时难免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在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很难想象得出分子、原子、离子的'结构,也很难理解原子、分子、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觉有理解上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帮助学生将原子、分子、离子的特征通过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将其构成物质时的状态也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现,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观察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特征,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原子、分子、离子结构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分子分解的过程以及分子、原子与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结构模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特点以及微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这部分知识形成较为立体化的认知.这种情境创设体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拉近化学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知识的正确认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对神奇的化学世界的探究中.

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体验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化学中的许多知识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而得出的,最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原理,然后让其在社会实践中对化学原理进行检验以及再学习,既可以对自己的原有知识系统进行修正,还可以实现新的知识点的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用性学科.例如,在讲“铁的冶炼”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炼铁厂观察实际炼铁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炼铁的步骤,并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炼铁知识解释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化学现象.如此一来,学生对于铁的冶炼的认知,通过学生对炼铁过程的亲身体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四、通过师生辩论升华体验

师生通过课堂辩论,可以使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化学问题越辩越明,即使最终无法得出统一的辩论结果,但是在辩论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更专业的化学知识,实现对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更新.例如,在讲“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时,教师可以设置正反双方两个辩题“化学的利大于弊”和“化学的弊大于利”,让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通过对化学利弊的双方面考虑,对化学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生活既不可以过度依赖化学,也不可以完全将化学抛弃,应该有选择地利用,尽量减少化学对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辩论后,教师可以选择一方作为支持对象,然后与另一方进行观点辩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总之,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扩充.体验式教学具有开放性、轻松性的特点,更易获得学生的接受,并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篇4: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意义论文

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意义论文

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时刻会遇到有毒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的物质.常规实验中实验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必须反复强调,无形中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了畏惧心理,而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仍会无畏地随意混合反应过的大量液体,让自己与同学置于危险中.而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实验过程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微型仪器组装安全,药品用量少,污染少,液体飞溅、腐蚀、起火、爆炸等实验事故发生几率大为降低.实验安全性的提高能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实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实验探索的热情.例如:在做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爆炸时,我们改用装酸奶用的塑料瓶或一次性水杯,这不仅能达到很好的爆炸效果而且增加了实验的安全系数.

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今,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在环境问题中化学既是污染源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手段.在化学中污染最大的是实验过程的污染,所以改进实验达到绿色十分有必要.微型化学实验作为绿色化学的一项技术和方法,不仅仅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常规实验的补充,而更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贯穿了绿色化学的思想,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的绿色化要求选择实验内容时要尽量使实验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较少污染;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可能产生污染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采用密闭或回收装置、通风设备等.实验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污染物减少了,对实验的尾气、尾料和废弃物也更容易处理了.另外,微型实验试剂消耗少,在节约资源方面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因而也可作为实验绿色化的一个佐证,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不仅知识性强,趣味性也强,对于学生在学习化学技能及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有着突出的效果.微型化学实验的仪器因其设计灵巧、制作精巧、安全易用的特点而使学生爱不释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以可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微型化学实验无污染,现象明显并且成功率高,使学生解除了心理障碍,敢于做实验,喜欢做实验,改变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袖手旁观”的被动角色,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下面,我们通过具体实验来直观分析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材中用几句话介绍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也能制取氧气这一实验事实,仅用文字介绍实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们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进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按照常规的实验方法,这个实验一共要分三次进行才能说明实验条件的要求,耗时较长,消耗化学药品较多,也不便于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对比观察.于是,我们对实验进行改进,进行微型实验,避免了讲实验的不良教学行为.

1.实验所需用品

微型铁架台,3个微型酒精灯,3支微型试管,火柴,木条若干,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制作使用器材

(1)微型铁架台的制作:用一根长约40cm的铁丝围成带底座的长方形框架,再用3根长约10cm的细铁丝绕成圆形小夹子,中空的大小要与微型试管的大小相吻合.然后将3个小夹子固定在框架的顶端,按需要进行扭转,调整方向.这样制作的铁架子制作过程简单,使用广泛,节省了实验器材的制作和使用成本.

(2)微型酒精灯的制作:取3个小空瓶子,洗净,晾干,将瓶口用铝片包裹,放入灯芯,倒入适量酒精即可.这样的小酒精灯制作成本很低,消耗酒精量极少.

3.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1)取少量氯酸钾、二氧化锰及二者的混合物,分别装入3支微型试管中,然后分别固定于制作好的微型铁架台的小夹子上,试管口保持适度向下倾斜.

(2)同时点燃3个微型酒精灯,分别给3支试管加热.

(3)稍微加热后,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在3支试管口,观察现象.可以发现,装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那支试管口的木条复燃,其余2支的没有着火.

(4)停止加热木条能着火的试管,继续加热其余两支试管,当装有氯酸钾的试管中药品熔化时,再分别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发现装有氯酸钾的试管中木条着火,另一支试管木条没有着火

(5)继续加热木条没着火的试管,再检验木条仍没着火,停止所有加热,实验结束.

4.分析总结

(1)一直加热二氧化锰都没有氧气放出,也没什么现象与变化;

(2)加热较久氯酸钾熔化才放出氧气;

(3)略加热二氧化锰就帮助氯酸钾放出氧气.由此可知:氧气是氯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验仍需要加热.

通过以上对微型化学实验的阐述以及与常规实验方法的对比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微型化学实验有其独特的优点,是实验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而倍受青睐.它有助于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更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和动手热情.当然,微型化学实验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忽视了一些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中相关的安全因素考虑不足等.

但是,我们依然能清晰的看到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价值.我们在积极研究、推广微型化学实验时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而应实事求是地逐步引用,以便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篇5:小学作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教学策略论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写作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称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7-9年级)才称为“写作”.因此,小学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过程。根据《语文标准》写作的“教学建议”精神,我个人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心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作文也不例外,老师要把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心放在重要和首要位置。尤其是小学阶段,不要让学生对写话、习作产生畏惧感,而要让他们有话可写,有话敢写。

1.让学生有话可写。 指导学生写话、习作,关键要解决“写什么”这一问题,有了写作素材,学生不会为无话可写而发愁,不会写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何培养学生有话可写,老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老师要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人、事、物、景,从而积累习作素材。例如:前段时间那场突来的雷阵雨,我就引导学生细心观看。我先指导学生看天色,听声音;然后指导他们看雨,“你们看雨像什么?对面的房子有什么变化?听到了什么声音?”接着要学生观察操场,放学路上的变化。事后,我组织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谈论这场雨。写话时,我让学生用几句话描写一下这场雷阵雨。有个学生写道:“放学路上,嫩绿的禾苗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我好像看到无数的解放军战士在狂风暴雨中守卫祖国的边疆。”其余学生也都写得很真实生动。我把写得好的推荐到校广播站播放,让他们获得习作成就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学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组织学生爬山,带领学生做市场调查,开展猜谜语、叠衣物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动眼、动脑、动口、动情,使其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写话、习作时有话可写,有感可发,真正做到“要我写”为“我要写”.

(3)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领域。 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品味课内阅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吸取精华,将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片断摘在自己的“聚宝箱”里。平时多看看,写时多用用。使课内阅读与习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拓宽习作思路,丰富习作词汇,使其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快感,从而意识到写话,习作并不难。

2.学生有话敢写。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限制,习作时难免语言单调,内容乏味,结果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又被老师挑出了许多毛病,产生畏惧情绪,认为习作高深莫测,抹杀了习作的积极性。老师应尽量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及时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只要说得好,用得恰当,点得正确,都应该肯定或表扬,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使其愿意习作,热爱习作。

二、重视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标准》特别重视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第一学段的目标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21世纪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要培养可持续发展,有个性,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特别要从小学教育抓起。因为小学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求真,发展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因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各不相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为什么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却千人一面呢?无可厚非,他们都写了假话、空话、套话。其实,这是一股不良的学风。长期以来,老师要求学生要表现高尚的情操,美好的生活,社会的光明,忽视、无视甚至掩盖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的或丑恶的东西。然而,在商品经济时代,学生发现社会并不是像老师讲的那样纯洁,他们想写这些但老师不让写。那么,他们又能写什么呢?于是,为了表现崇高、美好、光明,他们就搜索枯肠、胡编滥造。他们真实的欲望,如想去玩耍,想吃好东西,想当市长等就通通藏起来了。这样,还谈什么做诚实的人呢?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说真话,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坚持“有话必说,无话不说,心口如一,不说谎话”的作文原则,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展个性,做真人。当然,说真话,展个性的作文,可能会碰到表露错误思想趋向的作文,对于幼稚的小学生来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老师首先应该对他们真实的表达表示肯定,甚至表扬;然后从思想上正面引导,使学生的精神家园不歪斜。

2、敢想,培养有创意的表达。敢想包括想象、联想、幻想,甚至所谓的“想入非非”.老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习作的空间,少写命题作文,使他们解放头脑,大胆想象,创造新的.内容。例如要学生写想象作文,可以写梦境,写童话,也可以出些新颖别致的想象作文题《假如时间停止了》、《二十年后的……》、《如果地球不转了》、《假如我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等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写。对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扬,宣读,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其获得成就感。其实作文主题的选择好比我们逛街买衣服。服装城越大,挑选的机会就多,就越能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服装。让学生自己挑选习作的主题,充分发挥其想象和创意,走向作文的成功之路。

3.感触生活,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 陶行知指出:“创新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知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威力。”他主张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为发展创新能力打好基础。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作文实践活动,富作文训练于生活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淡化形式,自由表达,放开学生作文手脚

淡化形式有利于学生自由地、表情达意地泼洒写作内容,张扬独特个性。学生动笔之前,如果先给他个框框--硬性地规定写作内容,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倾吐的乐事,而成为应付教师的苦事。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文本习作训练内容的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在笔下表现出来。另外,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心里想什么,笔下就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著名文学家冰心语录),切莫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情实感、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要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远离现实的所谓“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宰,成为习作的主人。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自由表达,重视个性发展,放开学生作文手脚,才能取得作文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倪高武: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J],中华民族教育,(2)。

[2]黄惠蓉:小学习作教学点滴谈[J],基础教育参考,(12)。

[3]杨史:如何进行想象习作训练[J],语文研究与教学,2008(6) .

篇6:探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论文

探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论文

音乐学科是一门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精神品格的学科,也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育与操作能力内化的学科,在培育人的创造精神与操作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能够取代的重要的影响,可是,长久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一般关注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术的培育,而忽略了音乐教学。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学与教育过程中,老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将学生当作传授的容器,在教育思想老旧、教育方法单调、教学内容单调等原因的制约下,音乐教学在培育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方面所具备的特殊能力与影响并没有发挥出来,而且种种情况和逐渐严峻的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构成尴尬的局面。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

这几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深入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了突出的成效,特别是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进,音乐教育获得了关注,音乐教学事业更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不管是师资团队,还是学生的素质都获得了提升,和国外音乐教学密切沟通,让外国的一些音乐新思维、音乐新系统引进来,国内的音乐教育方式得到进步。可是,同样属于素养教学本质的中专音乐教学却进步缓慢,和普通高校与大学来比,中专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不太好。

1、中职音乐老师的教学情况

自课程改革以来,尽管音乐老师接纳了成熟的教育思想,接受了新型的教育方式,可是将讲授作为重点的讲课方式还是占据了主导位置,音乐课程教育过程实际是一个审美经历过程,在教育时,老师可以借由讲授教育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欣赏音乐的水平,让学生更加详细、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材料,还要注意重视学生的感情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认真准备好教学文案,激发学生的热情,否则,教学课堂中充满着无聊的音乐教学,只会慢慢湮灭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在中职音乐教育中,许多老师还在使用音乐学校的上课方法,将声音技巧与练习方式当作练习的关键知识,将歌曲、演奏曲目的难易程度与掌握程度当作评论学生学习情形的重要根据。中职音乐教育不是要培育“歌手”,而是要培育学生的基础音乐素质,音乐欣赏水平。诚然,很多音乐老师并没有弄明白自己要培育出怎样的学生,教育中太过重视专业性。某些学校挑选的音乐材料知识多,学习难度高,教育进度和难度的限制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消化已经学习的知识,又学习新的知识,长久下来便减弱了对于学习的自信与热情,形成了学习音乐的恶性循环。

例如,声乐教学,很多老师在教育中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把握了较好的发声情况,是否可以完美地演奏一首声乐作品。在这样的声乐课程上,学生的确累积了某些歌曲,可是学生可不可以在迈向社会之后,能够在团体交流中,借由唱一首歌来表现自己的能力,是否在往后工作中有一个体现自我的机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内容、技术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高效的结合,和现实就业联系起来。例如,在学前教学专业的音乐教育中,一直出现学生会唱歌可是不认识谱子,会弹琴可是不会伴奏的情况。某些学生声乐唱歌技巧比较稳定,可以很好地演唱较难的歌曲,可是在工作实习中,一首简单的歌曲,却出现了课堂上教学很乱的现象。由此可以知道,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对于学生就业的专业技巧与专业精神方面的培育严重缺乏,这明显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特征,致使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情况。

2、中职学生的学习困难

许多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或者注意力关注的时间不够,或者很快被分解,这些原因都会对学生在课堂上吸取知识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发生作用。许多中职生的感性认识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他们在基础教育时期接纳的音乐教学太过关注文化课程,致使他们讨厌以前的学习方式,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假如不能亲自体会,就很难让个体产生自我的理解。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的展开

唱歌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人类沟通的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它是学生生活中缺乏的活动,是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最简单的方式,对于培育音乐感受水平、表现水平、欣赏水平与创造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是现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老师比较关注音乐知识与才能的传播,这让中职生认为在唱歌活动中是为了自己唱歌,对于音乐的感受较少,缺乏审美感受和愉快感受。

1、声乐课中的体验式教育

因为中职生的认识能力比较低,知识素养缺乏,知识的认识大多是借由自己的认识获得的,所以要提倡中职生去经历生活,也就是所谓的“生活体验”。对于中职生而言,学习歌曲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音乐审美愉快的感受,所以创建情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

中职生在独特的情境中,借由自主地参加、自我感受的音乐操作活动,得到感情体验,得到知识才能的扩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使学生饰演各种角色的情境,把学生指引进有趣的情景中,在参加的过程中,指引学生体验音乐。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起着指引的作用,在学生扮演某些角色时,会保持饱满的乐趣,伴随老师一起进入歌曲的情景中。

2、声乐课中的音乐体验

声乐课中要一直遵循音乐是听觉的准则,所以,许多的聆听是熟悉歌曲的有效方式之一,没有感受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得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聆听进行有目的的指示,指出理论性、科学性的需求,才可以让学生得到高于感官愉悦的认知。体验是在音乐实践中的认识,笔者在教学的每个步骤都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审美经历的现实机遇。这样做就可以将学生的热情当作动力,让教学活动多元化,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审美水平。

现在的中职音乐教学的尴尬局面,是由学生对展开音乐课的热情和学生对枯燥的音乐课堂没有兴趣引起的。这样就形成了教师在台上认真授课,学生有热情没动力的局面,要知道,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切实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个中职音乐老师追求的目的。在使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音乐课堂与课外活动中,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引,将创建情境当作载体,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敢于探索音乐、乐于表现音乐,培育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可以充分体现将老师当作主导,学生当作主体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发展。

篇7: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论文

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论文

一、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在“探究—体验”式学习中的兴趣

“探究—体验”式学习中,学生和教师是参与的双方。在这个学习模式中,学生积极地知识进行探究,体现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他们的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时,我给了学生以下探究性的题目。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来进行探究,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共鸣,促进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探究一:围绕“风筝”,兄弟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冲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兄弟俩对放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到有关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体验一:你是怎样理解兄弟俩对待风筝的不同态度的?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探究二:课文运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我”和弟弟冲突的过程。认真阅读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从哥哥或弟弟的角度出发,为课文编写一段对话。体验二: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并请其他学生评论。在课堂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被课堂学习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在进行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会跟随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探究。他们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站在作者的位置上进行分析,获得更深的感悟。在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不断提高,他们高效地完成了教学设计的目标,使语文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活动拓展

活动性是“探究—体验”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这是由于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和体验时,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由于体验是学生作为语文活动参与的个体来获得的,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和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场所,并丰富他们的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和对亲身经历充满兴趣的特点,适时地、有目的地、有指导地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探究,强化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例如,在教学《纸船》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真情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为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并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学生在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都积极地动手操作起来,并把自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了文字中。通过这次制作贺卡的活动,学生更加了解和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期望,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三、问题引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且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探究—体验”式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心理特点出发,注重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究性问题,积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感悟。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依据这条思路充分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使问题从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语文思维,让他们通过探究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通过读写练习促进知识内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学生需要进行的一项学习内容。在对课文进行朗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情感,流利地读下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他们在不断的朗读中获得语文的语感,通过朗读获得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眼睛、耳朵、头脑都处于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体会到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心理,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通过阅读,学生能学会和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感受,并把这种感受传递给他人的途径;是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自我进行剖析的创造性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动笔,并善于用文字进行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在自主探究下内化成自己语文体系中的内容,使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是不能分开的。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探究来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又能激发学生向深层次探索的欲望。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语文知识进行体验,激发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

篇8:生物化学课中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论文

生物化学课中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论文

生物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由于医学生物化学是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内容抽象复杂、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困难。 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医学生物化学又是一门不断更新的学科,新成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更新。 再加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要想掌握好该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为了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学习这门课程,我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此,将抽象的、难以用言语及挂图表达的内容转变为容易接受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兴趣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

兴趣是指一个人为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动力。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起来,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掌握生物化学知识, 从而学习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让学生爱上学习。

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其具有图文并茂、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有声有色的动态效果的功能,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使趣味性与科学性相合,学习内容变得趣味化,学生的接受能力将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是许多其它教学媒体(例如挂图、幻灯片、投影等)所不具备的。

2 多媒体将内容简单化

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把所讲授的知识、观点为学生所接受,除了取决于学生自己知识基础、思想观念、理想和意志外,还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尽管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其信息功能弱,仅仅单一地改变教学经验是无法克服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氨基酸的活化与转动、肽链合成及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三个过程。 如果只是单一地以传统方式讲授是十分困难的,而多媒体的加入,可以形象地、清晰地、逐步地将这些过程演示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3 多媒体将抽象形象化

生物化学内容抽象,知识点多,学生在初学时常会感到茫然、不知道学什么, 连最基本的分子结构及其之间的化学反应都理解不了,导致学生对生物化学不感兴趣。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每当讲到 DNA 的复制过程时,在以往利用板书讲解,大多数的学生觉得比较复杂抽象,理解上十分困难,而且积极性不高,这时如果加入动态的 DNA 复制过程(包括 DNA 双螺旋的解链、复制),学生便会在动态的过程中了解到 DNA 的复制全过程, 这样学生便能更直观、生动地理解,突破视觉限制,而且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并牢记所学的知识。通过这些动画的出现,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单一的传统教学中所达不到的效果。

4 多媒体将资料丰富化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地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巧引善诱、启迪思维就需要大量的相关资料。 为此,我们可以将许多国内外优秀生物化学教材及文献中与教学相关的照片、示意图等制成色彩鲜艳的课件,供课堂讲授时使用。 使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从理性认知到感性认知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就要摆脱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挂图”的简单模式。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是现代化教学的方法之一。 因为多样化地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在现在的生物化学课上,看到的不再是害怕、厌学的面孔,而是一张张充满自信,生动活泼的笑脸。 我相信,多媒体教学将会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必要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车浩龙。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M].

[2]田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J].

[3]何旭辉。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物化学[M].

[4]黄梅华。浅谈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

[5]于雪梅。浅谈示范课程中的 CAI 课件的改进[J].

篇9: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教学初探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教学初探论文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为例,谈了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化学 科学探究 情境 实验 摇能力

探究学习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学习;是鼓励参与,承认差异重视交流与合作的理解学习;是敢于质疑,鼓励创新的挑战学习;是以人为本,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发展性学习。下面我就“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介绍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创设生活情境如下(视频短片):厨房中,一位小妹妹分不清这种白色固体是食盐还是纯碱的情景。随后提出问题:你能用所学知识帮助小妹妹把它区分开吗?短片放完后,同学们沉浸在短片中。引出今天的`学习课题即食盐和纯碱的探究,并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归纳后,展示小组方案。

二、展示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各取少许白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纯碱,另一种是食盐。经过同学们讨论后,大部分同学同意该方案,这是同学们熟知的碳酸盐的鉴定反应。而其中有几名同学对该方案提出异议,在家中没有盐酸,怎么完成实验呢?我赞赏该同学的观点,该同学不仅知识掌握的牢固,还懂得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同学们再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共识可以用醋代替盐酸,该组同学演示了该实验,现象明显。

此时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出了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

方案二:品尝。分别取二种粉末进行品尝,咸的是食盐其余的是纯碱。展示后同学们同意该方案,也有同学提出纯碱属于盐类,它是什么味的呢?食盐味咸无可置疑,纯碱若是咸的就无法鉴别了。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我,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某校名言:你听说了就知道了,你看到了便记住了,你亲自做了便理解了。为消除同学们品尝顾忌,我解释了品尝少许纯碱对人体无副作用。同学们通过品尝知道了纯碱具有涩涩的味道,这具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鉴别热情。在此我顺势引导同学们,化学试剂品尝一定要慎重,未经允许,切记盲目品尝。

方案三:<适合实验室研究>取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生成的是纯碱,另一种是食盐。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我鼓励各组织间进行交流,以减小同学们间存在的差异,注重培养组内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团结意识。有同学提议滴加硫酸铜现象更明显,或使用氯化铁溶液也可以。我对同学们的提议未加以解释,我说:“你们可以试一试”。同学们做了对比实验,使用硫酸铜现象更明显。但是用氯化铁却产生大量气泡并生成红褐色沉淀,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在课下进行探究了。

实验探究进行的得如此深入、热烈,我内心非常高兴,这样的学习探究,不仅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把课堂当成积极参与学习的场所,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接下来同学们展示了第四方案:<试验猜想>取二者溶液,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的为纯碱溶液,无现象的是食盐溶液。该组成员边展示方案边解释道:“纯碱属于盐类,不属于碱类。为什么俗称纯碱呢?我们猜想是其溶液呈现碱性造成的,我们需要实验验证。”该组同学通过演示实验,能清楚地看到滴加酚酞的纯碱溶液呈现出粉红色,与猜想吻合。通过该实验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纯碱俗名的由来,还学习了纯碱的另一特性,真是受益匪浅呀!

其他方案呢?同学们静了下来。值得思考的是:没有上过化学课的老奶奶能区分开,我们的父母也能不采用上述方法分辨开,他们靠的什么分开的呢?我提醒同学们,同学们无一应答。我解释道:他们靠的是仔细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食盐和纯碱无论从颜色还是从颗粒大小方面是有差别的,以至手感是不同的。

三、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该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平时过多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和研究者。

篇10: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体会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体会论文

我市初中化学前几年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全一册),现在改用上教版新教材(上、下册)。新教材增加了两个单元,用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的融合与渗透。全书注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历届中考试题,细心研究考试说明,总结出考试重点和热点,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二、科学制定计划: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复习计划,明确其内容和要求。有计划的引导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六、练习和考卷的选择:一份好的练习和考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要进行合理精选,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在轻松高效中掌握知识。

总之,不管使用何种教材,我们都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才能把教学搞好。

篇11:体育教学中健康知识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通过分析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中蕴含的体育健康知识内容,认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教学中要合理渗透体育健康知识进行教学,室内教学要创新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学习评价来强化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篇12:体育教学中健康知识教学策略论文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新课程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知识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对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在理解或认识上存在偏差,造成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基层老师还认为体育健康知识,就是在过去的体育理论知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内容,而且这些理论知识属于室内课教学内容,进而造成学生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目标内容不全、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等,影响了体育新课程目标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新课程顺利实施。

一、明确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习方面都包含着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结合课程标准,运动参与学习方面包含的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见表1。

二、室外实践课合理渗透体育健康知识

过去,针对室外体育实践课中如何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研究明显薄弱。特别是现行的各种《体育与健康》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指导用书中,大多把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内容列为室内课教学内容,导致许多基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单纯地把体育健康知识安排在室内课进行教学。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生主要通过身体的练习来认知体育技术、锻炼体能、培养心智、促进健康,室外体育实践课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因此,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也应该主要在室外体育实践课中进行合理渗透。同时,由于涉及体育健康知识基本都是和体育实践紧密联系的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相结合,做到知与情、知与行、情与行统一,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运用体育健康知识。

如何在室外体育实践课中合理渗透进行健康知识教学呢?首先,要明确各个水平的学生应该学习健康知识的不同目标。目标是行动指南,明确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和课堂上出现的其他情况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渗透。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很多,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民族传统体育、各种新兴的运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的学习中,都蕴含许多体育健康知识。同时,由于体育实践课主要是在运动场馆进行,活动的空间大,对教学组织要求高,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要擅于利用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和其他情况进行体育健康知识渗透学习,让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锻炼活动的同时,掌握相关体育健康知识,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并运用体育健康知识。例如体育实践课渗透健康知识情况(表2)。

三、室内课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随着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符合时代的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利用。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也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借鉴在其他学科中已经成功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结合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特点,选择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有效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体育健康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是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努力把体育健康知识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并运用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比如,学习“睡眠、膳食平衡与健康”内容前,发放教师事先制定的记录表,让学生对自己生活中一周的睡眠时间、睡眠情况,以及一周三餐的饮食内容进行记录,教学时先让部分学生陈述自己的记录情况,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对自己的睡眠和膳食有初步评价,了解合理睡眠和科学膳食营养的要求,最后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知识,制定自己合理的作息时间和一周食谱。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教会学生进行学习,更好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健康意识,更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健康生活行为。

其次,组织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主观能动性。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中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例如,学习“吸烟、饮酒与健康关系”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网络资源查询吸烟、饮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戒烟和控制饮酒的手抄报。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吸烟、饮酒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思考如何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而引起自己的重视。

四、科学评价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中体育健康知识评价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健康的知识,如某一运动项目或技术含义、特点、练习方法,以及学生掌握运用的情况、运动保健知识、运动安全知识、健康生活知识等。二是体育健康行为,比如是否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是否主动思考为达到目标反复练习、能否充满自信地进行体育学习、能否战胜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学习,能否在体育学习中遵守规则、尊重同伴、合作友好地学习,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是否注意个人卫生等。

总之,只有明确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健康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科学评价,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理解并运用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体育健康行为,保证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健康知识学习目标达成。

篇13: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室内设计是一门兼具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独立的、全面的去感受和体验问题,优于传统教学手段,更易于学生去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到行业的识,已经初步掌握行业的能力,具备行业的素质。体验式教学与室内设计高度契合,其教学理论和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室内设计;高职教育

1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体验性

设计行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不像科学领域那样理性和严谨,也不像文学创作那些激情和随意,设计是在一定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是在一定生活感受基础上的再创作。设计师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生活阅历,同时还需要有艺术的思维、感性发现和灵感的碰撞,如此,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设计具有超前性,即设计师要先于消费者去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获得对某一精神价值和主题元素的深切把握。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注重实践、善于体验,在真实的环境中去发现、琢磨、感受、捕捉、提炼、内化设计的元素。室内设计,是艺术设计的重要门类,也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是一门兼具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这门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去接触真实环境,亲身经历室内设计的项目,与其他学生一起感受和分享,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总结经验,并在实践学习中去合理的应用。室内设计如果仅仅放在学校里、课堂上去学习,肯定是学不好的;室内设计如果单纯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不动手,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室内设计如果不接触真实的设计项目,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无论是从室内设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无论是从室内设计概论、室内手绘、装饰材料、空间设计还是专业软件的学习上,都需要去体验,体验式教学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方式方法。

2体验式教学对专科室内设计教育的意义分析

2.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一言堂和满堂灌,根本没有顾忌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呆若木鸡,不懂思考和实践。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要求参与进来,通过课程教学设置的`亲历、形成、检验和反思四个阶段。首先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感官认识出发,积累了现实材料;其次是在对材料的分析上,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再次在反复的观察中,学生主动地去对比、检验,验证所思所想;最后学生总结反思,总结不足,肯定成绩。在这四个环节中,学生改变了以往埋头做笔记的状态,而是主动地去听、去想、去做,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方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独立的、全面的去感受和体验问题,优于传统教学手段,更易于学生去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独立的,思维是创新的,知识是内化的,体验是真实的,易于新思维新灵感的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获得自信。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探讨中,在教师的点拨中,创作出新的作品和设计。

2.3增强学生沟通能力

以往而言,教师教和学生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或者有效的连接点,导致学生不知教师所云,教师不知学生所学,师生关系不和谐。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因为在体验中,师生交流的方式更直接,次数更频繁,谈论更深入,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教师,学生也要分类请教。此外,体验式教学也侧重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都要通过交流和沟通去实现,表达想法、交流经验是体验式教学的家常便饭。

2.4加快学生获得实操能力的速度

单纯停留在理论上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肯定不会好;仅仅把自己放置在高职院校校园内去学习,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肯定会比较远。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未来是要成为一名职业设计师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具备设计师的素质。体验式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就已经接触到了行业的知识,就已经初步掌握了行业的能力,就已经具备可行业的素质。学生经过体验式教学后,在绘图速度、材料的运用、工艺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方面,能达到客户的设计需要,能够主动地积极的去站在客户的角度解决问题。换句话说,体验式教学就是职前的实习,能够有效加快一名室内设计师的成长进度。

篇14: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3.1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

课程是教学的中心,教学改革首先要从课程改革开始。一般而言,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和专业两类,素描、色彩等是基础,人体工程学、效果图、材料等是专业主干课程。一般而言,室内设计课程内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体验式教学方法要贯穿于课程的体系之中,如此在实际的课堂中才能真正落地。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就KTV进行设计的教学,首先学生能够从课堂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等;其次,不能单纯的在获得初步的知识后就进行实际的设计,在KTV包厢的设计上,一定要注重体验,一是要多调研,充分了解和分析市面上的KTV设计的方案等,找出特色和不足;二是要多体验,要作为一名消费者在包厢中,如何去合理进行空间的布局,材料的应用和色彩的搭配等等,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3.2利用实物激发学生兴趣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要注重体验两字。没有体验,就没有效果;没有体验,就没有设计的源泉。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用具的选择,即学生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象去体验,而不是凭空去想象。在这个学习目标下,实物教学显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实物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相关物象,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室内设计石膏板吊顶中,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过石膏板,这时,教师在实验室直接制作石膏板,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很快就能获得教学效果。在石膏板的触摸中、拼接中,枯燥的知识活化了,抽象变为具象,形象生动的呈现,一下子就能让学生获得体验感,为学生设计积累经验和素材。

3.3充分加强实训和校企合作

说到底,体验式教学仅仅停留在学校、局限于课堂是不够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有限,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要真正达到体验性效果,不能走马观花似的参观,而是要有长期的体验式实践基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一方面是学校人才培养有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学生去实践操作,两者供需的契合,能够给体验式课堂较大的舞台和有效的物质支持。在企业,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项目操作,而且能够有接触了解整个公司或者行业的整个销售流程和管理体系。同时,在一线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行业专家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较快获得专业的素养。尤其是在与消费者对接方面,能够第一时间指导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这些体验式活动,都将利用学生去调动和应用自身储备的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设计的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育缺失的学生主动性培养,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等。可以说,体验式教学与室内设计高度契合,不过在目前的高职教育环境中,还未能形成普遍共识,体验式教学理论和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是需要今后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付英,孟延红马臣.基于职业角色的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

[2]屈善孝.高职学生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篇15: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论文3000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疑是调动学生的主体、发挥主题的关键。现代教育学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一人从甲地沿直线匀速出发,到乙地后停下休息,之后又沿原路匀速返回甲地,试画出该人的s_t时间图像,有的同学画出了图像,老师请他画到黑板上并由他陈述这样画的理由,在请大家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表示赞同,有的同学认为不妥,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是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项信息传递,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纵横交叉的多项信息交流,收到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研究性学习,让灵感为集体共享,然问题为大家借鉴。通过这种说疑释疑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三、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地学生兴趣。

四、转变教师角色、行为,使学生主动学习发展

过去的基础教育课程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独立性和创造性。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教学教到最后我们教师的水平和我们的学生水平差别不大了。教师要走进新课程,真正体验新课程的魅力,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促使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老师。以欧姆定律为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以调光台灯切入,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这样就是确定研究方向。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以帮助。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

5、反思应用迁移。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清理思维线索。

六、通过例题、习题创设问题情景,深化主题

在例题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具体的物理过程,物理问题的理解,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有关的知识,规律,独立的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思考和探索解题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对物理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进行提炼、升华、学习和汲取例题中的物理精神,它能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充实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

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16: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利用论文

化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零散性还是远远地低于其他许多理论性学科的,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难度也不是最大的,因此,只要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化学这门学科就不会成为让学生头疼的学科,反而能从中得到许多快乐。只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好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1.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课件的制作,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大多是简单的口头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比较单调乏味,不能很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和意识方面都处在一个成长期,所以需要有一个正确合适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提高水平,让他们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化学意识,否则会让他们觉得化学课的学习比较枯燥无趣,也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课件,以此增加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时,由于这一章的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PPT展示来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简单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化学课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可以给他们播放相关的视频,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课堂中的相关知识。

2.运用信息技术共享化学资源,丰富学生们的课后学习生活

信息技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富有较强的灵活性,不论是在时间方面还是空间方面都可以灵活多变,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这一点也是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大不相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生硬,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化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在知识的扩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的教学时,应该建立良好的化学教学资源库。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师更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优势,将一些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化学知识补充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共享资源的特点,将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给学生进行分享,让他们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可以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动画剪辑视频,通过音乐的强烈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创设了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举个例子,在教学九年级的第二章《制取氧气》这一节的知识时,笔者就首先让学生思考关于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由来,然后给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氧气检验的一些基本原理,由于实验教材和场地的不适合性,然后就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给学生播放了关于氧气制取的一个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视频来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由来,以便他们充分地了解方程式的各个组成部分,更清楚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具体操作步骤,接着笔者还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功能给学生制作了一个知识题库,题库中的内容大都是这一节的'课程教学中的内容,让学生对题库中的题进行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加强所学知识,课后的自主练习也能加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后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实验教学视频,形象生动地讲解化学实验知识

初中的化学教学是由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的,所以教师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在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许多的实验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按照缜密的安排和步骤进行,而且许多化学的实验有较长的时长,所以教师是很难做到在现场完成的,只能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就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用到的一个实验工具。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和一些不好现场操作的化学实验做成视频,直观形象地给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即使没有亲自动手做实验,也能知道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过程,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了解实验的具体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单员的化学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一些实验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播放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养成他们不断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段常见的金属铁、铝、铜等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化学反应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对实验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思考,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通过这种的实验视频播放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弊端,一改以往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和无趣,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增加了他們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

结语: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去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化学题库的创设、化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化学实验视频等等来帮助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同时也应该创设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教育周刊,.

[2].景宝顺.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教育学,.

篇17:初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研究论文

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知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已经奠定了知识基础,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全面接触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阶段。化学的发展奠定了科技发展的基础,化学知识为人类研究世界物质组成提供了基础。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这一课题的提出对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进入初中阶段,学科开始细化,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分出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初中时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授给学生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自主学习的内容

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的效率,人们提出了多种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自主学习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对自主学习有多种解释,例如:自主学习,自主式学习,学生自主性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其核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学习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应该自主的支配自己,自己为自己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励自己,督促自己使自己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

2自主学习的特点

化学学习往往是以研究一种物质为例教给学生研究方法,所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更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举一反三。而初中生自主学习较传统学习模式相比主要有自主性、能动性、有效性、独立性、创造性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自主性:自主学习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时间交于学生自己支配,由学生自己决定“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第二是能动性:要求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展现学生自主能动性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的吸取知识,并且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融会贯通。第三是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积极意义一是能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二是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有一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使自主学习更加的有效。第四独立性: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完全依靠教师的学习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留下了一定自由支配的时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创造性:在科技技术成为第一发展力的21世纪,创造性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自主学习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加工,从旧的知识中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观念、新知识。所以自主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3初中化学自主学习的措施

3.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提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的意识。一个人的行为主要受大脑的支配。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化学教师讲授“皂化反应”的有关内容时,可以先拿一块肥皂让同学们说说它有什么用处,没有它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再让学生开始做有关的皂化实验。这样学生们就会明白我学会这个实验我就可以制造出肥皂,就可以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

3.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还是生活上的引路人,大多数学生还是渴望能与教师建立友谊,渴望得到任课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从而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所以教师在平常应该多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对待一些化学成绩不好却在别的学科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肯定学生的智力,告诉他应该把时间和注意力多分一点到化学上,并给与他绝对的肯定。3.3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初中生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每次化学实验课开始之前,可以挑选几个学生做课外实验,并让做实验的学生讲述实验原理。每节课都设置这样的小环节,让学生课下准备,让他们像教师一样的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思维。

4总结

自主学习的实现对初中生化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应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简贵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J].青年与社会,2013,(36):224-224.

[2]章健.例谈自主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12):80.

[3]石爱珍.浅谈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师,2013,(8):69-71

篇18: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范例教学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应该发挥范例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范例为直接接触对象,拓展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1)基础性原则.范例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2)基本性原则.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基本经验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拓展思维,从而认识学科的基本原理.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举出我们喝过的可口可乐,为什么可口可乐又被称作是碳酸饮料,碳酸是怎样形成的呢?

2.范例教学的模式.(1)认知阶段.范例作为个别事物,具有典型化的特征,教师精选的范例要突出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具有使知识直观化的特点.(2)分类阶段.在认知阶段的基础上,将范例进行归纳整理,将个别现象放在“类”和“属”的范围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推断出这一“类”知识的普遍特征.(3)总结阶段.对“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将对规律的认知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理解更加抽象的规律.例如,初中化学中将物质进行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包括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再对CO2、CO、H2O、SO2进行归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化学物质,便于学生学习.

3.如何有效应用范例.(1)重视范例的基础性.初中化学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基础性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在使用范例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必须重视范例的基础性,提供一些基础的、精选的、易掌握的范例,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智力能力.(2)在遵循范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范例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范例教学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针对范例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课程的组织规划,从而利用范例教学达到教学目的.(3)按照范例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要针对范例的基础性,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从而通过范例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二、应用范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视教学范例的选择.范例的选择关系到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重视范例的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理解的内容,采取一些教学技巧,结合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酸和碱”时,教师可以钠为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教学,将钠颗粒放入到水中,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同时发出一些响声,这时教师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水呈现出粉红色.而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得到激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之后教师进行这些现象的解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有效地组织范例教学.将范例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在化学范例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范例教学,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进行范例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教学过程,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在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应对范例的选择、范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下次教学中选取更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范例”进行知识的讲授.综上所述,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克服范例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创新,培养学生有效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理解和实施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教育论文

实施网络化作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思考论文

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合作学习下的化学教育论文

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评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论文

浅谈探究式化学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及意义探讨论文(精选18篇)】相关文章: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2023-07-23

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论文2024-03-08

高中化学论文:探究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023-10-04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2022-12-03

新课改下加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及合作学习的思考2022-05-06

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格式介绍2022-05-06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2022-04-30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2023-02-07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寻2023-01-18

课题研究方法怎么写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