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22 05:48:29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推荐15篇)由网友“酸咖啡”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

篇1: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教师总量相对不足足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具体表现在师生比达不到要求,专任教师比重小,专家教育资源短缺等。文章主要探讨了扩招对其: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高校教师资源总体不足的措施――高校教师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专任教师专家教师扩招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教师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高校教师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决定着高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资源从总罱上来看还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对高校的教师资源进行比较好的配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高校教师资源总体不足的表现

1.1综合师生比高

从国际比较数据和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抽样实证调查表明。师生比的合理区间为l:l4-l:16。师生比过高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而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至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普通高校综合师生比仍然过高(见表1)。

1.2专任教师比重较小

研究指出,高等院校在设置教师岗位时。专任教师的队伍总数应不低于基本教育规模的60%。而党政管理干部总数应控制在基本教育规模的18%以下。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的44。65%上升到了20的55。4%,但整体来看仍低于60%。教学辅助和管理人员队伍仍然占了很大的比例。结构的整体功效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1.3专家教师资源短缺

《中国高等教育统计年鉴》将高校师资分为: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严格地讲。教员、助教虽然隶属于师资,但他们初出校门。或初改行当,经验不足。鉴于此,一些重点院校做出明文规定:新任教师一般只能讲计谋。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却是新教师一到任即授以主讲任务,和讲师一道扮演着高校课堂的主导角色。高校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讲师、助教和教员来承担。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专家教师资源处于相对短缺和不足的状态。

2高校扩招政策是高校教师资源总体不足的重要原因

当前出现的高校教师资源总体不足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到20三年扩招期问,我国高校规模迅速扩大。从学生方面来看。年普通高校全口制在校生人数为758万。是扩招前的2。1倍。从教师方面来看,2001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为53.19万,是扩招前的1.3l倍。但不难看出,教师总量的增长还远跟不上学生总量的增长。在学生规模增长一倍的情况下。教师总量只增长了31%。严重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这就必然会导致师生比的'扩大和教师资源的相对短缺。从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扩招前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资源的对比情况。

此外。学生规模的急剧扩大还为今后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一方面,20以后,虽然高校招生的速度虽然有所减缓,但学生规模仍然以10%以上的年增长率在递增,师生比过大和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见表3)。另一方面,虽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有很大的增长。但是从数景上来看。高学历、高文凭人才’的培养步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见表4)。教师在数=景上和质量上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与学生人数的同比例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资源不足的状况。

3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是解决教师资源整体不足的有效途径

在学生规模大,教师资源总体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传统的引进师资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资源不足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师资源共享被提上了议程。成为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传统的观点以为。高校教师是个固定的职业,教师一旦与某所高校签订了合同,在合同期内他就只能在该高校中任教。除非辞职才‘能到另外的高校任教。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师资源,高校A的教师资源不会流动到高校B,高校B的教师资源也不会让高校A使用。这就使得本来不足的专家教育资源更加短缺了,同时也必然使得部分专家教育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当中,并容易造成教师资源的流失。

教师资源共享,就是要打破师资管理中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改变教师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充分挖掘高校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潜力,合理安排他们拿出少量时问和部分精力到其他高校去兼授课程、指导学生、合作科研、帮助那些层次较低的高校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对高校师生比过高、专任教师比重小、专家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高校教师资源共享聘请其他高校的一些教师来校任教或科研,从数量上增加了学校的教师资源。在学尘人数既定的情况下,教师人数增加。师生比降低。其次,从外校聘请教师,管是任教还是科研。都属于专任教师之列,从而扩大了专任教师的队伍,提升了专任教师在教职工队伍中的比重。再次,高校教师资源的共享主要是充分挖掘其他高校中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潜力,从外校聘请高学历、高职称、高素养的专家教师资源,而较少聘请学历、职称和素养都一般的教师,从而增加了高校的专家教师资源。总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使得原本专属于某一所高校的一个教师资源现在可以在两所、三所、甚至更多的高校中使用。在教师资源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充分发掘和利用。通过共享的方法使其在数景上增加,在质量上提高。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A、B两所高校各拥有学生1000人,专任教师100人。师生比为1:10,其中专家教师备20人。平均每50个学生只有一个专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资源尤其是专家教师资源不足。两校经过协商讨论以后。决定在两校之间实行教师资源共享计划。各自对20名专家教师资源实行共享。实施共享计划以后,学生规模不变,教师人数增加,专任教师增加到120人,师生比降至l:8。33,专家教师增加到40人。平均每25个学生分配有一个专家教师进行指导。

3.1建立高校之间的互聘和联聘机制

这是当前高校教师资源共享使用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是普通高校到重点高校和名牌高校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给予其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定期到学校给学生授课、举办讲座、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帮助学校进行学科建设,进行科研合作等。实践表明。这种互聘、联聘的方式,有利于人才的合开发与利用。聘请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都氲接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他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思路和方法,在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学科建设,学科前沿理论研究,新兴学科专业的建设与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采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校师资共享网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设法与全国乃至国际著名学府的教育系统建立连接,使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都相对落后的高校学生也能够接受国内名学者和专家的指点,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本单位师资力罱的不足,又能节约可观的计费开支,无论是从学校单位来看还是从憋个国家来看。其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本都会降低。此外,高校师资共享站还可以用于发布高校招聘信息以及教师的求职、自荐信息,为高校教师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提供一个交换平台。高校在实行教师资源共享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校人才的培养。要实行“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共享人才”的人才管理模式。教师资源共享只是弥补教师资源不足的一个手段。一所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最主要还是要看它能否留得住人才,能否吸引人才。

3.3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意义

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高校教师素质与水平提高的过程。一方面,从重点高校和名牌高校聘请来的专家学者所带来的新思想、新技术给共享的高校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该校教师有机会与国内外这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并接收他们的指导。对其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山于教师资源共享对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知名度、声誉、专业影响力都有很大的正面作用,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动机。对各种需求层次的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直接或问接的诱惑力。教师在这些诱惑之下会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尽量将自己推向被共享的一方。此外,被共享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奉献精神,在师资共享的过程中。这种奉献精神会得到升华,并起到一定的推广和传播作用,进而使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素养得到提升。

4结束语

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和高校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进行教师资源共享。l0月份,上海分别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教育部门签署了教育合作意向,启动了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合作计划实施后,上海高校教师除了在本校讲课外,也可以受聘于江浙两省的高校,担任客座教师。年l0月份。浙江财经学院召开l4所高校教师互聘工作会议。提出对高校园区的教师资源进行共享,学校可以互聘教师。每所学校的学生将有机会听到其他l3所学校教师的课。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出了组建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库的通知,征集和号召高校教师加入共享计划。由此可见,教师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高校师资管理中新的发展趋势。

篇2:高等院校的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论文

关于高等院校的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论文

摘要:在我国体育事业中,高等院校体育作为关键的一部分,在国家全民健康的引领下,高等院校体育资源在服务广大群众健身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有效配置一系列体育资源前提下,提出应该以计划经济方式与市场经济方式并重的原则,遵循满足学生健康发展与各大高等院校资源互享的原则,将会成为高等院校将来配置体育资源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分析高等院校体育资源配置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高校有效配置体育资源。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

近几年,在配置体育资源方面上,我国采取了很多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高校在配置体育资源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教学方式过于老套、体育设施维修不及时、体育经费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在建设和使用体育场馆中,以学校为主,条块式的分割方法影响了各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率的提高。基于这样的现状,提出以学生为本,突破限制,实现共享配置体育资源的方式,并且还在体育上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最大程度上确保高效体育事业循环系统的良好运作。

一、高等院校体育资源类型与特征

1.人才资源类型及特点。改革开放后,体育运动形式呈现出市场化与商业化的特征,体育作为人们实际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项娱乐,成为社会公众消费的主要内容,在这样背景下,社会体育市场得以迅猛发展,而作为培育体育人才的高校,应充分发挥作用,为体育市场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发社会体育市场需要高等院校体育人才资源,高等院校体育也需要在开发人才资源下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条件之一。所以,高等院校体育需要高度重视开发系统内人才资源,进而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整体事业的发展。2.物业资源类型及特点。据有关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各大院校体育运动场馆、运动设备、运动器材已经占到社会总量的70%,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体育设备过于陈旧的状况下,对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设备与运动器材的资源大力开发,这样不但能有效拓展高等院校体育资源,而且还能推动全社会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缓解当前社会体育设备过于紧缺这一现状[1]。通过调查发现,只要通过合理安排、强化管理、大力宣传,凭借着体育人才及体育场馆设备设施的优势,高等院校体育必然受到很多人欢迎。3.环境资源类型及特点。在高校体育系统中,既拥有教师和场馆设备优势,也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高等院校体育被作为一个单向投入的系统,这既影响体育系统发挥已有的优势,也阻碍内部系统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设备设施的限制。所以,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市场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是完善传统经济体制不足的有效措施。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设施都已经向社会公众开放,虽然是有偿使用,但还有很多人积极参与,再加上高校配备相应的师资对公众进行辅导,提高了公众对高校服务的满意度。可见,这一措施不但对体育课外活动有丰富的作用,形成了高等院校社会化的雏形,也拓展了高校体育市场,强有力地促进高等院校体育循环系统的良性发展。4.信息资源类型及特点。高等院校体育信息资源指的是我国与其他国家体育科学发展趋势、训练竞赛新方法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等院校收藏和管理体育信息资源的'能力间接或者直接反映出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在建设信息资源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资源利用率低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的体育人才。

二、高等院校利用配置体育资源的问题

(1)通过实地调查某省体育高校,发现这所高校在年龄、人力资源职称和学历等结构上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占65%,高级职称教师占45%,学历结构整体上向高层次发展。但教师专业结构有些不合理,大多都集中在体操、球类、田径项目上,休闲健身类的体育教师少之又少。(2)某省普通高等院校平均每年有39万元维持体育事业开支,其中40%的体育经费用在维持平常体育教学的开展,35%花费在院校代表对训练与竞赛的需要,55%的教师与主任认为经费紧张。(3)某省高等院校场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场地种类一般只是排球场、田径场和篮球场几种类型,同时每个场地的面积都没有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4)某省高等院校在配置体育信息资源方面上,还是很落后的,有很多资源都处于闲置状态。可见,无论是从专业结构设置或经费上,还是从数量与面积或资源利用率方面上,大多数高等院校都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求。

三、高等院校配置体育资源的方式

1.计划配置方式的运用。所谓的计划方式指的是我国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一些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到各大高等院校中,这种配置方式需要政府做到配置信息准确,一般以高等院校为途径,有目的对体育资源进行配置,确保高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体育竞赛活动等顺利进行。在学校资源配置过程中,应结合发展学校规划、社会效益等要求,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保证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市场配置方式的运用。市场方式指的是结合高等院校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借助市场的力量,在社会机制作用下,将高等院校体育资源配置到最适合的领域中。在这里提到的市场就是指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的实际需求,市场配置指的是以师生需求意向为主,最大限度地将体育资源在个人需求活动中运用,并合理收取活动经费,以此来确保学校有充足的财力维修或添置体育器材。3.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的结合运用。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相融合,就是指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上结合二者,其基本条件就是两者之间可以有效结合。在双方交换中以垂直交换型为主,也就是学校体育与政府互相交换活动,所以要求在学校体育中有所投资,并配置学校体育资源。学校体育与企业、妇联组织、社会组织等进行平行型交换,可以向社会提供一些有关于体育运动的服务,向社会公众开放学校内部的运动设备和场馆等,这些收益的部门需要为高等院校体育进行投资,对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实施市场配置,这就是两种配置方式的结合和运用[2]。

四、高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等对外开放,实现与社会共享体育资源,这是一件开拓性、实践性并重的工作,需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可以说,高等院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资源,这是解决我国社会公众体育场地缺乏的强有力措施,它既可以给学校带来效益,也能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的共同健康发展。2.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重新挖掘或组织分配当前高等院校的体育资源,以强化当前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现代体育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变革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确保其具有与时俱进性,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多方面要求。同时,在加强利用效益的基础上,创新课程内容,确保高等院校体育资源更加多样化与丰富化,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系统的良好发展。3.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利用资源。对高等院校体育资源充分利用,在培育与建设体育市场中,拓展学校体育资金的来源途径,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高等院校体育资源数量为主,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中的体育资源。比如,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开展体育新兴项目、打造专业的体育教师等,在科学开发体育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一系列政策,加强与其他整体的合作和交流,对各种资源优化和整合,实现更好地共享体育资源。

五、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做到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资源共享配置方式,可以从学生的利益角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知识能力,对当前学校内体育资源合理配置,最后实现教育教学和教学产业的一体化,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资源配置率,并促进高等院校体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宾金生,胡峻榕,韦朝贵.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的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3).

[2]王振涛.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与优化策略选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3).

篇3:市场经济与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与资源优化配置

从经济学角度讲,任何资源总是稀缺的,如何高效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始终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有限的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需要市场机制与财政宏观调控相结合。

作 者:苏红 SU Hong  作者单位:太原冶金工业学校, 刊 名: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9(2) 分类号:F123.9 关键词:市场经济   资源   配置   效益  

篇4: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策研究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高校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绩效考核结果是高校各项人事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准确、全面地对教师绩效进行评价,对激励和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促进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考核指标;绩效反馈

当前,虽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对教师实施了绩效考核,但还存在考核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轮流坐庄、考核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绩效考核形同虚设。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已陆续完成新一轮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制,并伴随着相应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这为改进和促进高校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绩效考核已在高校实施了很长时间,并且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但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一)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

1、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关键工作内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复杂的,对教师绩效的考核应该是多维的。但是究竟考核应包含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应该具体,哪些应该概括,我们却很少进行仔细的研究。有的高校在制定过程中,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开展深层次调研上所下的功夫不够,这样势必造成指标层次偏低或偏高、考核标准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状况等情况。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考核指标不明确、不具体,导致考核者不了解考核指标的真实内涵,理解上出现偏差,使得评价者难以准确地打分和评价。另外,考核指标过于复杂,在相对较紧的考核时间和较多参评者的情况下,可能会加大工作量和统计难度;考核指标过于简单,又可能造成评审工作的片面性。因此,很难在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环境不同步。在实际考核中,高校往往长期沿用一个指标体系,没有随着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有时,考核指标的制定虽然随着环境发展更新了,但还是与以往制定的指标差不多,不能与高校所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4、绩效考核指标没有体现差异性。在实际教学和工作过程中,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文理科之间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导致科研成果的难易程度不同和科研要求不同,因而用同一指标体系去衡量,可能会造成考核的不公平。

(二)缺少考核前的培训和指导

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核者不予以重视,不负责任地打分以及不知道该怎样打分和评价等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评价,其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公平性就可想而知了。其主要原因是在考核前没有对考核者进行绩效考核的动员、培训和指导,使得考核者不重视、不负责任、不能科学地做出评价。

(三)评价者方面的'问题

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者的评价行为影响着考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考核者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晕轮效应误差。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在绩效考核中,晕轮效应意味着考核者在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评价时,把绩效中的某一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从而影响了整体绩效的评价。因此,晕轮效应会导致过高评价或过低评价。实际上,晕轮效应是用被考核者的某个特性去推断其其他特性,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以偏概全的评估误差。在考核那些没有量化标准的维度时,晕轮效应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2、近因效应误差。一般说来,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在绩效考核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某一阶段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注重近期的表现和成绩,以近期印象来代替被考核者在整个评估期的绩效表现情况,因而造成评估误差。当绩效考核周期较长时,因为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就越明显。

3、首因效应误差。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较多地受到被考核者的第一印象影响,忽视其在整个考核期中最普遍的行为表现,仅仅根据对其的第一印象做出考核,由此产生首因效应误差。

4、暗示效应误差。暗示是人们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提示别人,使其接受或照办而引起的迅速的心理反应。考核者在领导者或权威人士的暗示下,很容易接受他们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就可能造成绩效考核中的暗示效应。

5、感情效应误差。即绩效考核也容易受到人际关系要素的影响。考核者可能随着他对被考核者的感情好坏程度对被考核者的绩效评估偏高或偏低。为了避免感情效应造成被考核者绩效评价的误差,考核者一定要克服个人情感因素,努力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力求公平、公正。

6、偏见误差。由于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种偏见而影响对其工作实绩的评价而造成的误差就被称为是偏见误差。考核者的偏见既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偏见也往往是由于惯性思维造成的。

(四)缺少绩效面谈和反馈环节

缺少绩效面谈和反馈环节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高校绩效考核经常存在的现象是:考核活动兴师动众,但考核结果出来后不了了之,无论教师绩效好坏,所获待遇一个样,或者差异很小。最终使得绩效考核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其作用可想而知。 没有绩效反馈,教师就无法知道自己工作是否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没有绩效反馈,领导就不能有的放矢地指出教师的不足,更无法给问题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最终将导致教师的进步受到限制,管理水平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由于种种无法言明的原因,领导们在绩效反馈面前都选择了回避,对绩效反馈避而不谈,考核结束之后就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使绩效考核沦为填表游戏,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

篇5:SCI科研评价与资源优化配置论文

SCI科研评价与资源优化配置论文

摘 要:我国近来关于SCI的争论,不仅关涉基础研究的评价问题,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科研资源应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本文从概述我国科学界对SCI的讨论出发,介绍国外对SCI功能的认识及其在科研评价中的使用,并对比我国目前存在的误区,进而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基础研究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而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关键词:SCI 基础研究 科研评价 资源优化配置

Abstract: The recent argument over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mong scientists in China does not only focus on issues related to research assessment, but also reveals that scientis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how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basic research should be allocated. The paper outlines two different views on SCI’s function during the argument. B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age of SCI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t pointed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CI’s function in China. As the ultimate aim of research assessment, the paper suggest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llocating funds for basic research should be improved b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 SCI, Research Assessment, Allocation of funds for basic research

近来,因我国科学界及科研管理部门的“SCI争论热”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缩写)所引发的争论颇为热烈,多位院士的参与提升了讨论的“重量级别”,海外学人的加盟更拓展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从SCI的功用到科技期刊的水平,从评价体系到学术规范,从科学自主性到“谁来决定中国基础研究方向”,等等 。实际上,讨论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对SCI本身的认识与评价,讨论所折射出的是广大科学界对我国整个科技管理中深层次体制性问题――诸如科技体制的结构、资源配置的方式等等――的深切关注与反思。作为一名科技政策工作者,笔者试图对这场争论中所涉及的一些论点及相关问题做些梳理,进而对评价的主要目的――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我国科研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谈几点愚见。

一、我国有关SCI的讨论

这场论辩的直接“导火索”是目前国内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中愈演愈烈的“SCI热”,特别是SCI能否用于评价基础研究,成为争论的焦点。

倾向于赞成利用SCI进行评价的一方认为,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展示其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SCI提供的数据对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来说,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篇论文的学术水准和影响力,因而可以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评价手段。应用SCI作为评价标准,能鼓励科研人员以高水平的论文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进而推动“中国科学家走向世界”,也可避免我国科研评价中的人为因素或不正之风;而另一方则坚持,由于SCI本身固有的缺陷,因而不能或不宜用于某些具体学科(如基础分类学、高能物理等)的评价,即使在某些学科领域可以使用,至多也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或补充性评价工具。况且,发表论文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若将SCI作为主要的甚或唯一的评价手段则是本末倒置。他们还担心,近年来我国的“SCI热”事实上已经助长了科研中的浮躁风气和功利性趋向,也是行政人员过多干预科研评价、“外行领导内行”的表现形式。

可以看到,上述双方的出发点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热切盼望我国科学事业能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双方的观点触及了评价的核心问题,即为何评(评价的目的)、如何评(评价的方法)、谁来评(评价的主体)和评价谁(评价的客体)。要开展科研评价,必须事先明确这几个基本问题,其中,评价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

二、SCI与科研评价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开展基础科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科研的总体水平,促进基础研究多出成果、出人才。也就是说,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法,科研评价必须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有利于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围绕科学研究所开展的评价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基础研究本身的规律与特性。然而,正是基础研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结果多重性、渐进积累性、可转移性等特性,给评价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使得评价的结论往往难以取得共识。因此,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同,主要方法有同行评议、回溯分析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等。

让我们来看一下国际上对评价基础研究所用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后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英国研究理事会曾分别组织专家对科研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基础研究的评价中,迄今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人所肯定的仍然是同行评议方法。研究方向的确定、资源的分配、论著的发表、荣誉的授予等等,都离不开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进行的同行评议――科学家始终在对科研的重要性和质量作出评判(无论对自己的还是对别人的),而“其他方法只是在同行打分评审中偶尔作为证实的手段而采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还指出,文献计量学方法(包括对SCI的使用)更适合于评价科研机构或大量科学家的集体,而不适合于评价研究人员个人,更不能将不可比的数据进行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研评价工作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由政府组织的`评价工作绝大多数都是以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为对象的,并将评价作为决策的重要手段。对管理部门的评价主要对象包括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宏观科技政策、大型研究计划等,以改善投资水平,优化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调整政策。美国国会于1993年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要求资助科学研究的联邦机构必须开展绩效评估,以提高资助效益,增强起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日本、德国等国也成立了专门的评价机构,独立地对本国管理部门的科技政策和科研机构进行评估。

在作为决策辅助手段的科研评价中,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期用翔实可靠的数据和合理的定量分析,为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这方面,SCI作为一种实用的定量指标和评价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澳大利亚政府工业与科学技术部的工业经济局(BIE),曾于1995年对该国的科技体制和科学研究水平进行了评价。对其科研活动的绩效评价主要根据1981-1994年SCI数据库中的指标,通过对科学论文与引文进行国际比较以及对合作论文的考察,分析该国在若干学科领域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国际合作状况(包括与不同地域、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进而对国家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估。此外,这项工作还研究了澳大利亚在一些主要学科领域基础研究的实力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可能原因。

但目前,我国在宏观科技政策方面的评价工作还很薄弱,对一些必要的基础数据的积累也较缺乏。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国利用SCI开展科研评价的主要对象恰恰更多的是发达国家认为并不适宜作为评价对象的研究人员个人。而且,尽管评价工作常常由行政人员和科学家共同承担,但往往由行政人员起主导作用,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最为人所诟病。另外,各种奖励的审评、职称的评定、人才的选拔等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且不说这些评定中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评审选拔中“公关”的作用也是心照不宣的。尤其是,奖励往往是以能够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为条件,这一错误导向致使一些人盲目追求论文数量,滋长了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倾向。这些做法遭到许多科学家的激烈反对,也直接影响了SCI在我国的声誉。

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正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研资源的配置和科学家积极性的调动等诸多方面,特别是评价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值得认真研究。因此,明确评价的目的、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规范评价的程序等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通过评价工作,也可反映出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及管理的总体水平和科技管理体制的特点。

三、科研评价与资源优化配置

对基础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科技政策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我国的基础研究而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足和科研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两个方面 。近几年,在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和国内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分别为29.2亿元、33.9亿元和4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13.7%和35.3% 。当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总额及其所占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比重仍然明显偏低。但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较大幅度增长,使得科研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可以设想,倘若科研评价只是为评价而评价,不与经费或影响经费分配的因素挂钩,再重要的评价大概也不会得到多少重视。

但实际的情况是,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虽有部分通过资助竞争性项目的方式支出(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的“973”项目等),但面向全国科研人员的竞争性研究项目的经费仍然偏少,有相当一部分经费直接由行政主管部门拨款至研究机构和大学,由各单位的管理机构负责经费的管理。于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出台了针对本单位科研活动的“土政策”,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缺乏广泛的专家评议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甚至将科研经费的发放与若干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水平的“硬性指标”挂钩。如,科研人员每发表一篇SCI论文就奖励数千元、甚至万元(超出月工资数倍之多),这对福利待遇普遍偏低、获取科研经费渠道有限、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的普通科研人员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在发达国家,对科学家最有意义的奖励是国际同行的承认,因此,在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就是最好的激励方式。而且,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本身就是科学家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所属的研究机构并不会因其发表论文而额外发给奖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不同的情况呢?笔者认为,科研管理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认真研究评价与资源配置间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除了对大型仪器设施和大型研究计划进行支持以外,主要是以通过相关部门资助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的方式发放,而在我国出现的由科研执行部门(大学或研究所)向本部门的研究人员发放研究经费的情况是比较少的。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本部门行政人员对研究活动的干预,也符合自由竞争社会中对科学自主性和平等竞争的基本要求。例如,美国的联邦政府一直是支持本国基础研究的主要经费来源(占基础研究总经费的一半以上),其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一些资助机构(funding agency,如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航天航空局、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贸易部等机构)设立有任务导向的(mission-oriented)研究项目或自由申请的研究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即使在有下属研究机构的国立卫生研究院,也必须有相当数额的经费资助院外的研究项目),依靠包括国外同行专家在内的广泛的同行评议系统,来实现择优支持,即科研资源配置的优化。日本在过去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也是先将研究经费拨至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由其自行管理,但近年来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改革科研资源配置制度,效仿欧美各国的做法,将研究费用从大学和研究所控制的经费中分离出来,同时,扩大竞争性的研究经费,使科研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是,在这些国家,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得到批准后,经费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说明的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较高,可以保证科研人员安心从事科研工作。于是,在这种高工资的基础上,不会出现在我国十分普遍的、将部分研究经费用于研究人员的劳务津贴的现象,但在研究项目的经费预算和实际支出中,可以有较大比例部分作为项目的人工成本(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中,人工成本可占到30%左右),用于支付雇佣辅助人员和研究生的费用 。

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体制中对基础研究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如下的特点:⑴主要通过科研资助机构而非执行机构,设立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⑵通过由广泛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参与的同行评议,对竞争性项目进行择优支持;⑶在研究项目经费中人工成本占较大比例,主要用于雇佣辅助人员和培养研究生。我们看到,印度、韩国等近年来科学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国基础研究的资源配置情况则不然。尽管近年来已有若干项人才计划对少数优秀科研人才进行了高强度的经费支持,但大多数普通研究人员的待遇仍然偏低,政府基础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依然是对各科研执行机构实行行政拨款的方式,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经费较少;由科研的执行机构――经费的使用者之一来分配经费本身就会产生若干弊病,更何况往往是行政人员而非研究人员同行来主导分配;各研究单位和大学管理的研究经费在分配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多,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有效的监督作用,使得有限的科研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地方,经费的使用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影响我国基础科学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科研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方法和体系就能完成的,与此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对我国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如,进一步明确科研决策部门、资助机构和执行部门各自的职能定位,普遍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数量,尽快实行研究项目的全成本核算,充分考虑研究项目中的人工成本,推动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可参见4月至9月《科学时报》上陆续刊登的有关SCI的讨论。

吴述尧主编,同行评议方法论[M],科学出版社,

周青华,基础研究的制度改进[J],科研管理,(5)

20的数据来源于月11日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年全国R&D

资源清查主要数据统计公报》,19和19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网站:

篇6:网络打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网络是为共享而生,但今天的网络早已超越了共享,网络打印解决方案总体成本投入少、效率高,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较好的选择。从成本方面考虑,一次性购买使其成本显著下降,惠普入门级网络打印机的售价已经在5000元以内。

统计数据表明,在不同应用和文档类型情况下,使用网络打印比共享打印性能会提高2~10倍。企业用户为了顾及商业形象,对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稳定性及清晰度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网络打印机的性能配置较普通桌面办公打印机高,不论是打印速度、打印负荷都能够满足较高的打印需求。

普通的办公环境中,没有人全天占用一台打印机,因此想办法共同使用打印机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而网络打印无疑是最佳的共享方式,它不仅能将资源充分利用,而且网络打印的稳定性和高性能保证了打印流程不会出现故障。

网络打印不仅投资门槛不断降低,在易用性方面也比传统共享打印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原始的共享打印中,网管人员须要手动安装打印机并共享,而使用者须要自行寻找合适的打印机并安装驱动程序。而网络打印的自动安装、先导式安装等方式,使用户不需要任何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就可完成打印机安装的工作。据惠普对其网络打印用户的调查,从打印机连接到网络中到使用者可以开始打印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网络打印提供的Web界面的管理使打印管理如同上网浏览一样简单。管理员及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打印状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迅速排除故障、提高打印效率。

网络打印的即装即打减轻了网络管理员的压力,使快速、轻松地部署打印环境成为可能;简单方便的网络打印管理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使得快速、高效的打印在瞬间即可完成。

另外,须要提及的是,网络打印使任何一台网络打印机只需一根网线就可上网,扩展更多打印机变得极为轻松。而打印机摆放的位置也很灵活,可以让最大多数的用户轻松获取自己的打印作业。

篇7:软件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

0引言

在软件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软件复杂性也不断提升。在当前的很多软件开发企业中,软件质量管理问题开始成了关注的焦点。

1软件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需求模糊问题

结合软件工程来说的话,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包括多个过程:第一是系统需求研究过程;第二是系统设计过程;第三是系统实现过程。但对于软件系统需求来说,往往描述不够完善,相应的软件需求调研以及研究也不够深入,没有加强对软件质量需求的管理,这样不仅会使得研发以及测试设计工作落实不到位,还会明显提升沟通成本,导致产品实现与用户需求不一致[1]。

1.2立项管理不到位问题

大量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加强立项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的产生,赋予软件项目开发深刻的意义。(1)软件项目开展。不加强深入的立项调查,以及加强项目可行性分析,落实好立项评审,则可能会导致产品需求获取不到位,软件开发产品规划出现很多问题,无法保证软件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致使项目研发功能明显减弱,不但会导致资源浪费,还会阻碍新产品的正常发布[2]。(2)软件项目。如果没有加强立项管理,可能会导致成员行为涣散问题的出现。工作人员只顾自己,不顾团队利益,无法全面了解项目产品的实际开发要求与背景,也不能从根本上明确项目开发的最终目标,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软件开发需求,最终使得软件开发计划无法按期实施以及软件开发费用超支等问题出现。

1.3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尚待完善

针对我国很多软件开发企业来说,往往都处于“软件质量管理”实施的最初阶段,甚至是试行阶段,很多科研制作部门对应的标准化软件质量管理体系还都不完善,甚至有一些科研部门对应的软件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形成[3]。另外,一些企业虽然设立了软件质量管理的专有部门,但相应的体系文件却还不完善,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来完善。在软件开发项目研制部门质量管理普通较低的情况下,软件开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低下,也会影响软件产品的最终质量。

篇8:软件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

2.1加强需求工程有效管理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当中,如果相应需求模糊,会出现需求随意变更的现象,导致时间被白白浪费。对于该问题来说,必须针对相关需求活动,加强统一化的需求管理。要在落实好软件需求开发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需求管理,这样不但能够限制需求变更的实际次数,还能促进工程师对质量管理需求的深入理解。总之,软件需求开发与软件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同等重要,必须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2.2加强软件测试流程有效管理

在软件测试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必须不断优化软件测试流程,加强对软件测试流程的有效管理。具体来说:(1)软件测试相关部门人员,必须加强需求知识学习,开展深入的需求探讨。(2)对有疑虑的需求者,研发设计工作者要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解答。对于研发设计工作者也不能有效解答的问题,要让他们联系用户来有效解答。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软件系统的作用以及性能,专门的测试工程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软件测试测用例,具体要结合两大方面的内容来设计:第一,针对测试工程师来说,必须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编写测试用例;第二,针对测试工程师来说,要在结合实际用户反馈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分析汇总工作[4]。要大力引入和合理应用QC功能测试设备以及工具,加强对软件以及实际操作系统兼容性能的合理性测试,才能充分发挥软件测试工具使用的功能与作用,落实好软件兼容性测试工作。此外,要加强自由软件测试,适当补充软件测试用例,了解软件测试用例没有涉及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要采取定期研究和分析的方法,明确缺陷库里面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问题成因,进而利用测试用例来解决问题[5]。

2.3加强项目进度质量有效管理

要保证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完成,首先必须保证软件项目质量足够好。在软件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必须保证项目开发计划足够科学、合理。如果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设计人员相关工作经验足够丰富、设计能力足够强,往往可以有效保证软件开发计划的合理性与完善性,有效预见软件开发计划当中的问题,消除相关阻碍和影响因素。在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设计的开始,相关人应及时组织软件质量管理人员,开展软件项目计划讨论会与评审会,并请相关技术专家、真实用户等,针对软件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探讨,分享个人意见和看法,由专门的记录人员总结相关意见,最终形成系统化的质量记录,再以书面或者文档的形式传送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意见修改整合,确保软件项目计划的.完善性。

2.4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软件开发和质量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核心主体。因此,要想有效保证软件质量管理有效性,必须保证管理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足够高。让员工全面地了解企业,正确理解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并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即使工作人员已经对工作内容很熟悉,也可能没有深入理解企业经营战略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幅度比较大,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内部战略和规划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方法。对于软件质量管理人员来说,不但要主动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设计工作中,还必须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各个部门。通常来说,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例会,介绍企业近期情况和之后的发展规划。在掌握全体例会内容的基础上,各个部门负责人员应当再次开展部门会议,根据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后期工作规划调整工作,使得每位员工都掌握企业发展动态,进行自身科学合理的工作调整与规划。软件质量管理者还必须基于企业内部软件质量问题,增强创新意识,提出可以有效解决软件质量问题的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软件开发成本管理不到位、软件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如:软件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随意性较强。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完善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据,加强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监控[6]。

参考文献

[1]翁婕,丁铁,乔扬,等.软件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J].电子制作,(6):98-99.

[2]周波,钟小咪.铁路运输行业的供应商软件质量管理[J].科学与财富,(5):750.

[3]张沐辰.基于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团队建设[J].科教导刊,(16):45,55.

[4]方俊钗.数字超声检测仪软件的质量管理和软件测试[J].科技风,2014(13):238.

[5]李婷,朱接文.计算机信息化的影响及其软件质量管理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2):110-111.

[6]叶国伟.基于CMMI软件质量管理方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7):43.

篇9: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论文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论文

摘要: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

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 制订并实施区域

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 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 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1 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

2.1.1 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 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

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对政府不再继续举办的医疗机构,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保证稳定的原则,通过适宜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地级城市市区办好1~2家综合医院和1家中医院。

2.1.2 大力扶持城市医疗中心的发展 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投入。要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造、用地、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营体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可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合作后其非营利性质不变,允许合作者有一定的回报。

2.1.3 推进公办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出资人制度。为明晰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国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出资人制度。探索成立卫生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发展中心,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代表出资人聘用院长,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医院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政事分开、权责明确。二是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院长负责制。对继续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风险抵押、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严格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年薪工资等多种报酬实现形式。三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和全员合同聘用制,促进公立医院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2 实施重心下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2.2.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定位 所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为供给主体,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急性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家庭和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活动;负责一般伤病的治疗,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负责围产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提供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提供急性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期的`服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卫生信息等。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全科医疗开始,逐步过渡到医疗与防保工作的结合,从集体对社区人群负责制过渡到全科医师对社区人群负责制。

2.2.2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原则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必须符合三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中心,合理规划布局;二是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以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立足现有卫生资源,对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通过重建、改建、转型或功能转换等途径,建成符合要求的卫生服务机构。

2.2.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原则上每个街道(镇)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人口5万人左右。服务人口超过5万人以上的街道(镇),考虑到便民的原则,可增加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的一、二级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机构改建,部分三级医院按照统一规划,承担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任务。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吸引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

2.2.4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1000m2和100m2,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按规定设置科室、配备常用仪器设备及卫生技术人员。

2.2.5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和“救治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及安排住院等服务,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并提供跟踪服务。

2.3 制定服务和价格规范,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无序的竞争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规范服务既增加了患者负担,又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因此,应该按照机构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范围,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合理梯度,引导病人合理流向。另一方面,在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协调,与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到医保服务范围,并建立鼓励病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报销规定,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补偿比,这样既可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又有利于节约医保基金支出。

3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

3.1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以扩大服务提供量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平有序的竞争下,各医疗机构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运转成本核算,重视设备的投入和基本建设的可行性论证,避免浪费,从而达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凡符合投资要求的任何境内外资本投资主体,应当可在市区域内申请举办各类医疗机构,不受数量、地点、类别、性质的限制。以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者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需求比较迫切的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开发区等区域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向特需医疗、康复医疗、老年病院、医疗美容、中西结合等特色明显的适宜领域投资;放开举办主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各类民资或外资参与政府不再举办的公办医疗机构的改组、改造或改制。近年,南通市在市开发区利用民间资本举办了南通瑞慈医院,规模和效益都较理想,对市区医疗机构的深化改革和拉动竞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

3.2 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为非营利性质,原则上不鼓励公有资本新设医疗机构。由公立医院改制的民营医院和新设立的民办医院,其性质实行自主申报,鼓励其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执行政府规定的医药指导价格、所获利益主要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可核定为非营利医疗机构。民办医院在获得执业许可证后,定为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定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则到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登记。民办医疗机构享有充分的用人和分配自主权,在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政策知情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按照政事分开和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卫生监督体制,实行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结合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服务功能,规范并引导医疗服务市场竞争。

4 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在重组卫生资源和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同时,南通市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加强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方面是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基于这一基本理念,卫生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公共卫生管理、保障妇女儿童等脆弱人群的健康、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等方面,集中力量搞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结合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机构的建设计划和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南通市人群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肠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等部分传染性疾病仍然存在,且有的传染病还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群健康。因此,在卫生资源配置时,应在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加大力度,逐步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加强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认真开展慢性病监测工作。同时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加剧,从现在起就应重视老年保健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老年病诊治设备的装备,建立老年病房、老年护理院,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要根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包括急救医疗中心(站)、传染病专科医院和各类非传染病突出事件应急救治基地在内的医疗救治网络。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提高ICU、中毒救治、呼吸科等专科水平,使其具备处理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非传染病的救治能力。要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和体系建设,把加强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作为加强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龙头和重点,使其做优做强。此外,城市卫生资源分布的另一个问题即是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因此,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总之,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虽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一些建议,但实际工作中还需统筹协调、科学把握、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加以整体推动,以期将城市卫生事业提升到一个更新的层次和更高的发展水平。

篇10: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策划与组织新闻报道的主旨在于对报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资源配置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往往不同。一般说来,对于可预见的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重大活动报道以及媒介自己设定的议题报道,策划能够早于事件和活动开始的时间进行,资源的配置成为策划中可以从容安排的一项内容,诸如派多少名记者前往哪些地区、携带哪些设备等,在报道方案中便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有了明确规划。但对于那些无法预见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由于策划只能在获知报道线索甚至在第一组报道已经播发的情况下才随后展开,报道的资源配置就会先于策划进行应急性的安排。因为对于大量的突发性新闻报道,媒介都要争分夺秒地抢时效,无论报道策划是否已经在做,媒介首先需要派出第一批记者赶赴事发现场,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达给受众。对于报道组织者来说,遇到这种情况的机会可能比遇到前一种情况略少一些,但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的挑战显然严峻得多。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在难以预知并且变化无常的情境下迅速地配置报道资源,并且进行动态性的报道调整。

对于各类型新闻媒介来说,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必须抢先派往现场的人力物力是不一样的,报社人员可能是最容易轻装上阵的,他们只要携带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和摄影机就能胜任报道工作。广播电台的记者需要携带现场录音设备,也能够像报社记者一样独立行动。比较麻烦的是电视台记者,他们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也比较笨重,而且无法独自一人行动,必须以小组为基本单位集体进行采访,因此对交通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另外,即便同一个媒介,不同的报道选题,对报道人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设备装置也有不同需要,这些都是报道组织者必须考虑周全的。有时,对一些偏远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要考虑的还不单纯是派出人员和设备的数量、组合问题,交通途径、通讯联络的方法也是必须事先谋划的。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发生时,中国青年报临时派出了一个4人采访小组奔赴现场,后来以一组系列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组织这次报道的编辑后来总结经验时,强调了这样两处细节,一是人员配置,“报社决定抽雷收麦(当时任黑龙江记者站站长)、李伟中、叶研三位记者,外加一位实习生贾永。为什么要抽他们几位,而不是别人?这里就有个编辑对记者的了解程度和判断问题。一名成熟的编辑,他要了解作者(包括记者、通讯员),谁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要一清二楚。大兴安岭火灾这种灾难性报道不同于一般性的报道,它需要记者玩命、不怕苦,采访要深入,思想要有深度,能控制局面,而这几位恰恰具备这种特点。为什么外加一位实习生,这一方面是给实习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给记者们提供一个联络人员。在组织记者过程中,也存在一个合理结构的问题。”这位编辑强调的第二点是安排交通和通讯问题。在报道策划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记者出发。“说到记者出发,也许有人以为这与编辑无关。其实,这也是误解。一个好编辑不应只是坐在家里编稿子而已,凡是与所组织的报道有关的事项无论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并提供给记者以尽可能多的支持、帮助。你想一下,大兴安岭火灾已经燃烧了一周多,记者应尽快赶到现场,但去大兴安岭,交通又不便,该怎么办?这就有一个如何使记者行动起来的问题。我们经过多方努力,最后得到了空军司令部的支持,记者坐上空军部队运送紧急灭火物资的飞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现场,保证了采访的时效性。记者去了,接着又有一个通讯问题,稿子怎样才能及时传回来?此前,我们在这方面有过教训:记者到了采访地点,别说传稿子,就是人在哪儿也摸不清。这次去大兴安岭,我们为此搞了几种通讯方式,可惜运行中也出了一些问题。”(注1)中国青年报组织大兴安岭报道时这番经历很生动地说明了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报道的组织者对报道力量的配置必须合理,对报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考虑,预先想出对策。

我认为,对报道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应考虑这几个方面:

(一)、人力物力配备与报道选题的重要程度、操作难度、运行环境相匹配。比如对报道深度要求较高的选题,所派人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应相对较高;采访环境如果比较艰苦、复杂,所派人员必须吃苦耐劳、善于应变,所携带的设备也应质量过硬、使用轻便、易于修理;对专业性较强的报道,所派人员和后方编辑都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报道经验。

(二)、派出人员和设备装置的组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重大报道一般需要多名记者协同作战,他们之间应该形成梯队或上下级关系,既听命于坐镇家中的总指挥,又能在情况突发变动时有自己的领导核心。这些派出人员能否彼此信任和了解、能否相互合作,以及他们的能力是否长短互补、能够形成合力,都会影响报道的成败,在选派人员时就在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同样,设备的配置也同样要考虑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优势互补,保证对各种场面能应付自如。

篇11: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三)、报道的前后两方力量能够配合和协调。重大报道的派出人员作为一种流动力量必须与相对稳定的编辑后方保持联系,使指令和信息在前后方之间顺利传递,使稿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播发,因此,报道的组织者对报道资源的配置还包括对工作流程作出明确的安排、对每个岗位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比如稿件到达有关编辑手中的'直通渠道要有保障,努力减少中间环节,使整个报道工作具有合理高效的运行框架。

(四)、对实现人力物力配置正常运行的所有过程性细节有周密安排。像派出人员和设备如何到达目的地、在报道运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如果有损失如何进行补救、稿件传递中如出现意外如何处理,等等,这些过程性细节都是配置报道资源时就要尽可能作出充分估计的。

当然,对于那些无法事先进行策划的报道,在获得新闻线索的第一瞬间就要非常周密和科学地进行报道资源配置,是非常困难的,操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报道组织者的直觉和经验。因此,报道的资源配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将随着报道策划的推进而不断完善。比如1月10日河北张家口地区发生地震,中央电视台在当天上午距“新闻30分”节目的播出时间只差10分钟的时候得到新闻线索,来不及进行策划,就先派出第一路记者直奔地震局,同时要求第二路记者待命随时准备行动。第一批出发的记者赶在“新闻30分”结束之间传回了消息,使中央电视台成为我国第一家发布这条突发性新闻的媒介。在这条消息还没有传回编辑部的时候,第二路记者就起身向西北方向出发了,编辑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即通知这组游动记者准确的事件发生地点。这之后,第二批记者也预备好了御寒大衣、食品和药品,出发去支援先头部队。下午2点,新闻中心报题会上,采访部、军事部、“新闻30分”、地方组、联播组和评论组等部门的负责人聚在一起,开始策划报道,一位副台长也亲临会议进行部署。到当天晚上,就有三路记者抵达了灾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零点新闻”都进行了相关的递进报道。第二天早晨,新闻中心再次开会研究报道情况,为了加强各部门记者在灾区采访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减少“车轮式”采访给灾区造成的工作负担,决定派采访部一位副主任赶赴灾区,统一协调采访部、评论部、“新闻30分”等部门记者在灾区的报道。当天下的报题会上又成立了新闻中心后期统一报道组,各部门分工合作,由采访部主任负责统一协调。由于这种动态式的部署和调整非常及时到位,中央电视台在随后十几天的报道中,有条不紊地播发了大量精彩的报道,以至世界各大通讯社的驻华机构纷纷要求购买他们有关地震灾区的最新图像。(注2)

篇12: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报道进程中的动态调整不仅仅是对报道资源配置的调整,还包括根据情况的变动,对原先报道设计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可能涉及报道设计方案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报道思路的调整。

这是报道策划中最大的调整。报道思路的改变意味着对报道选题的重新认识,并且相应地要改变报道范围和重心、报道规模、报道方法等。由于这几乎是对原来报道策划的全盘否定,所以实际工作中采用并不多,除非确实遇到与原来设想大相径庭的情况,或遇到无法抗拒的阻力。它同时也说明,原来的报道策划不适合实际要求、不现实,在最初设计中有很大的疏忽和漏洞,考虑不慎重、不细致。如1988年,曾有一家报纸组织过一场《如何看待收入差距》的讨论式报道。当时,经济改革还不成熟,严重的分配不公是人们议论纷纷大发牢骚的热门话题。这个报道披露了小车司机和公共汽车司机、医院医生和宾馆医生等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然而,报道只进行了两期就停下来了,原因是分配不公问题虽在社会上严重存在,也和“群众脉搏”贴得很近,但它涉及到体制、政策、部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一时还没法解决;从当时中央精神看,对于这类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一时也不可能拿出成型的方案和措施,所以,在宣传报道中也不宜强化。此外,关于大城市的房改、交通等问题,也出现过报道上操之过急的情况,于解决问题无益,还激化了矛盾。后来,客观条件成熟了,这类报道再抓起来,效果就比较好。

报道思路的改变,可能是全盘推翻正在进行的报道,也可能是改变原来的报道选题,如由报道A主题转为报道B主题,还可以是报道态度的变化,如由褒或贬变为中性的讨论,等等。

(二)、报道内容的调整。

通常在不变更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发稿计划。这也是对报道计划较大的调整。如1991年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原定报道内容主要是围绕大连起重机厂的欠人和人欠债务情况及还债情况,进行追踪报道,使读者从中看到“三角债”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促进问题的解决。但由于中央对清理“三角债”有了新的布署,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定的报道内容就不能胜任新的要求,这样,在基本依照原报道思路的基础上,扩大了报道范围,增加了新的报道内容。可见,报道内容的调整,是报道的预期目标有了改变使然。目标一改变,报道面与报道重点也随之改变,就必须调整原来的发稿计划。

篇13: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三)、报道规模的调整。

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调整报道规模常常是随调整报道内容而来,如“三角债”报道的内容调整后,就只有延长报道时间,增加报道篇幅,提高版面地位。原定只有10组稿件,后来实际见报的栏头就达到26次,各类报道60多篇,一版头条就有十多篇。

(四)、报道方式的调整。

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式,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前面我们说到过几种报道组织方式,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相互排斥,能够组合运用,并能由一种报道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报道方式。报道方式的改变,是根据报道思路的修正和报道内容的调整而来的,如前文中谈到的经济日报关于“三角六”的讨论,原来的设计是刊登记者采写的新闻,后来这条新闻在报社内两度引起争议,才促使新的报道思路逐渐明朗,变客观报道为组织讨论,这样,讨论式就成了这个报道调整后的形式。

(五)、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的调整。

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和资金与技术设备的配置,建立新的报道机制等,前面已有专门论述。其实这种调整是由报道内容和报道规模的调整而来的,如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本来是由工交部、记者部一同策划和操作的,后来报道规模扩大了,参与这个报道的人员也不断增多,评论部、财贸部、辽宁记者站、上海记者站、北京记者站、吉林记者站、广东记者站、安徽记者站、山西记者站等,共有十几个部门的记者投入了这场报道战役,这才使报道面大大扩展,报道声势大大加强。

总之,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报道实施是并驾齐驱、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报道进行的过程中,策划者需要自始至终地接受反馈,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报道活动,促使报道尽可能实现效果目标。

本文对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所作的理论与实务的探讨,不可能穷尽这一领域中所有已经出现、正在出现和将会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立足于宏观编辑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为实践已经雄辩地说明,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际是横跨媒介传播、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一个边缘性课题,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需要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有识之士协力推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已经来临的新世纪中,我国各类新闻媒介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的不断开拓创新,以及我国新一代新闻传播研究者们的不懈求索,一定能使这项研究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注释:

1、郑兴东:《好新闻后面--编辑耕耘录》,第222-225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2、肖许:《“体现了大台风范”--中央电视台张北地震报道侧记》,刊于《中国记者第2期。

&

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篇14:高中化学教育资源的配置研究

高中化学教育资源的配置研究

摘要: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教育资源要做到合理配置,这是促进各地区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文章从当前高中化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优化高中化学教育资源配置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育公平;资源配置;有效利用

目前,在教育界呈现出的最大问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必须对高中化学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依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需要社会各界教育人士进行改革和探索,提出改革策略。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这样的人口大国里,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为了能够做到教育公平,国家出台了有关高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措施和手段,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队伍的配置问题。高中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最主要的问题出现在教师队伍的配置上。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建功立业,都在努力学习,他们学习成功之后,一心想扎根大城市,使得一批优秀的即将成为教师的大学生留在了城市,而对于落后的农村和县城则无人问津,这样就会造成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在教师队伍的配置上出现巨大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

(2)硬件设施的配置问题。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则是硬件设施的配置问题。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在教育的投入上也比较多,某些重点高中,投入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设备,为高中的化学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谓是如虎添翼。而在一些农村和乡镇,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缺少实验设备和器材。因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能做模拟实验,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和课本图片在思维空间中想象实验,教学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差距。

(3)课程操作上的配置问题。化学不仅表现在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实验,还和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对广大城市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平台,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化学实践的机会,而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去实践。因此,很多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或是停留在考试阶段。这些化学知识缺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长时间后,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会消失殆尽。

二、优化高中化学教育资源配置的途径

针对上述诸多问题,综合来看,有些问题是农村与城市发展的社会问题,它附带出来的教育问题也是难以进行调和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可以寻找相关的途径加以解决,从而促进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有效利用,具体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非常关注网络的发展,各个地方都配置了网络,尽管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还没有达到网络覆盖,但是在大多数的县城乡镇已经有互联网的接入。高中生只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去浏览全国各地高中化学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够将自己的眼界打开,去了解其他地区的学习状况,根据其他地区的学习状况,来弥补自身的学习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空间虚拟的实验模拟。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空间虚拟的实验室中,操作化学实验,然后再利用网络的传输,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这样能够弥补乡镇学校化学实验室设施不完备的缺陷。

(2)加强学术交流。虽然有才华的年轻化学人才留在乡镇和县城地区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用学术交流的方式,让这些人才时常从一线的重点城市,回到落后的乡镇和县城,进行化学教育的专门讲座和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均衡大城市、县城和乡镇化学教师的合理配置。乡镇和县城的化学教师,也要时常接受学校领导的安排,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学习先进的化学教育方法和化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化学老师的业务能力,增强农村乡镇化学教师的教学素养,这样才能有助于落后地区学生的学习,提高化学教学成绩。

(3)因地制宜学习化学知识。对于乡镇县城的高中学生来说,虽然没有广阔的化学学习的平台,但是要明白,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身边一些细小事物,来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只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够寻找到生活当中的化学学习的平台。乡镇化学教师还要采取其他教育手段,建立乡镇学校的化学操作平台,比如说一草一木、农药和化肥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平台。

三、结束语

目前,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国家也为教育公平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同样会造成高中化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与有效利用不到位的问题。面对这些不可调和的问题,只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弥补教育资源配置的不足,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有效利用,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杨文正。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杨晓奇。教学资源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田兆清。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篇15:稠油油田最优化配置研究

稠油油田最优化配置研究

实现油藏经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油田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油藏的`经营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实现石油企业价值最大的途径主要是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

作 者:郭福军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中心,辽宁,盘锦,124010 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19(4) 分类号:F407.22 关键词:油藏   经营管理   潜力分析   产量   投资   成本   最优化   配置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

影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与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优化管理发展研究论文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高校师资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论文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大学师资配置的论文

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服务发展研究论文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推荐15篇)】相关文章: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论文2022-08-27

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的论文2022-09-05

人力资源人才管理论文2023-08-03

略谈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2023-02-22

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2023-08-17

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22-12-27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2023-12-09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2022-12-22

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对策探讨论文2023-03-17

金融学建设银行论文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