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25 07:50:05 语文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集锦19篇)由网友“燃族睡美人里奥”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1: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题目;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中年段的古诗教学, 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教学; 策略;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品读古诗,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 领悟诗人表达的情感?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充分发挥想象

小学四年级段学生学习古诗, 不能只满足于读一读, 背一背;也不可能像高年级段那样, 准确地理解每一诗句的意思及诗人背景、时代背景等。形象思维是这个学年段的学生的主要特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 我们可以启发学生, 充分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古诗句, 感悟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意、韵。如教学三年级古诗《登鹳雀楼》, 学生通过初读, 发挥想象, 理解古诗前两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写诗人从远到近所见到的景色, 傍晚时分的太阳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西沉, 滔滔的`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来, 流归大海。古诗后两句“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写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初看诗句只是写出了登楼望景的过程, 其实含意深远, 耐人探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知道古诗中的“千里”“一层”, 都是虚数。联系生活实际, 明白要取得好成绩, 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诗句中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一目了然, 也明白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二、适时借助媒体

四年级段的学生受到已有经验不足的局限, 在想象古诗词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画面, 帮助学生想象古诗词中传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深远意境。如三年级古诗词的《敕勒川》描绘了北国草原的美丽富饶的风光, 大多学生没亲眼见过草原, 教学时, 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画面, 让学生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 在学生充分感知“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 谈谈对多媒体画面的认识:

生1: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它的天空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就像牧民们居住的圆顶大帐篷一般。

生2:天空是那么的蓝, 一碧如洗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一阵风儿吹来, 草丛中有一群群牛羊时隐时现。

……

借助多媒体, 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阴山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雄伟壮丽, 体会到敕勒人对家乡、对生活无比热爱的豪情。

此外, 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 它们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诗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与好听的音律联系起来, 将古诗词中传达的“情”转化为听觉的音律。

三、巧妙利用插图

首先, 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插图, 入情入境的大胆想象插图中人物会想些什么, 会说些什么, 又会做些什么, 甚至还可以观察他们脸上的神情会有什么变化。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古诗《寻隐者不遇》, 课文配有一幅与古诗内容相符的插图。初看插图,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说“图上写诗人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 弟子摆手说不知道。”读读古诗, 再次观察插图:图中的两个人物可能会想些什么?还会怎么说, 怎么做?

学生边读诗边看插图想象画面:

诗人在一棵松树下问童子:“你的师父去干什么了?”

童子看着眼前这人的衣着打扮, 心想看上去他是一个当官的, 找我师父有什么事呢?他感到很奇怪, 抬起头来对诗人说:“我师父去采药了。”

诗人一听, 还好还好, 没有出远门, 笑着问:“那你知道他去哪里采药了?”

童子摆摆手, 说:“就在这座山中, 只是山中云雾迷蒙, 我也不知道师父究竟在哪里采药。”

诗人一听, 怅然若失, 心想:唉, 只能盼着下一次来能见上好朋友吧。

利用插图, 读诗想象, 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焦急心情以及诗人对隐者的钦佩仰慕之情。

其次, 教师要引领学生能对古诗词中的与插图相对应的某一句或某一节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或根据插图想象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古诗《村居》, 文中配有插图, 与古诗内容紧密联系, 插图描绘的是农历二月, 村前村后的小草渐渐发芽生长, 嫩绿嫩绿的, 几只黄莺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杨柳抽出绿绿的长枝条, 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好像都陶醉在这美丽的春景中。村子里的孩子们放学了, 他们急冲冲地跑回家, 想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蓝的天空。古诗的后两句写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将早春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创造性的描述。学生联系插图, 紧扣“归来早”“东风”“纸鸢”等古诗中的关键词进行创造性的描述:今天, 孩子们放学早, 一回到村子, 几个孩子就商量好一起去村子前面的空地上放风筝。他们急急忙忙地跑回家, 拿出自己早已精心制作好的风筝, 飞快地跑向目的地。春风轻轻吹来, 吹在脸上舒服极了, 孩子们把各自的风筝放上了蓝天, 瞧, 天空中的风筝各式各样, 有蜻蜓, 有长龙, 有蝴蝶……简直成了风筝的海洋。孩子们仰望蓝天, 笑着, 跑着, 不时传来欢快的歌声。春天更美了, 春意更浓了。利用插图对古诗进行再创造, 学生深刻感受到充满生机的早春二月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四、入情入境诵读

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有感情地诵读, 当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 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体会后, 学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进行诵读。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杜甫的《绝句》, 指导学生朗读后, 让他们找一找古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再想一想, 在春光下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红红的太阳”“五颜六色的花儿”“嫩绿的小草”“美丽的鸳鸯”……春天, 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山河大地, 组成了一幅壮丽的春景图, 这样的画面像电影一样呈现于学生的眼前, 他们自然而然的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全诗。

当然, 如果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词, 那么其中的画面自然会再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还是杜甫的《绝句》, 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 边读边想象, 眼前是一幅美丽的春光图:春天, 和煦的阳光照耀大地, 河面上的冰雪快要融化了。泥土消融, 变得软软的, 湿湿的。一群群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正衔泥草在筑巢呢。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边的沙地里正舒服地睡觉。春天正美啊。

四年级段的古诗词教学中, 通过借助多媒体画面和插图, 发挥想象, 多形式的诵读等策略指导学生品读古诗,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 领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篇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题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研究

摘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大的挑战就是阅读, 在阅读中如果学生能够养成一种惯性, 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在阅读时就不会由于迷茫而无法理解一些内容, 这就是学生阅读图式建构的优势, 通过让学生养成这种能力,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阅读图式; 建构; 方法;

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难度加大, 篇幅加长, 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这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师的教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 再进行阅读时就能容易很多。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还一直把学生当作低年级的状态对待, 对每一句话都细心解释, 确保学生能透彻理解每一篇文章, 这样一步步引着学生阅读虽然能让学生把课本中列式的每一篇文章都读懂, 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提高, 没了教师的指引和解释之后学生的阅读就会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因此一步步引着学生走并不是好事, 教师需要学会放手,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能够自己去阅读和理解文章, 教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理解好眼前的每一篇文章, 而是要刚学生建构起阅读图式, 能轻松应对各种文章, 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脱离教师之后也能对各种阅读中的问题应对自如。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构建方式

阅读图式的构建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一定的阅读惯性, 知道每一阶段的任务, 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可能没有这种意识, 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在自己的引导下慢慢进步, 最后可以独立进行阅读, 为学生更多的阅读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构建阅读图式教师需要制定一定的计划。

(一) 明确阅读流程

在语文阅读中, 如果有了一定的阅读流程, 学生的阅读就能做到井井有条, 在安排下就能做到高效阅读。教师以往的阅读教学一直是随心所欲, 想到一出是一出, 没有任何规律和固定的流程, 但是好在有教师的引导才让学生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先通过一节课写下一般的阅读流程, 让学生做好笔记, 然后给学生解释, 告诉学生以后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阅读的学习, 给学生明确的指引, 然后从下节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自己给出的流程自主阅读, 学生虽然对一些步骤不太了解, 但是也能根据教师给出的阅读流程顺利读懂文章。比如在阅读《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首先学生要快速浏览文章, 知道文章大概的内容是描写什么, 植物还是动物, 作者是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描写的, 学生脑海中有大概的轮廓, 然后再进行一次精读, 了解文章的细节, 并学习描写手法, 最后通过讨论得出文章中心思想, 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很清晰, 知道阅读时该怎么做, 长此以往就能在脑海中有阅读图式, 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做到理解一篇文章。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明确阅读流程有些过于死板, 看起来是在让学生形成阅读图式, 其实实在束缚学生阅读的方式, 但是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明确阅读流程确实能够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引独立完成阅读, 而且阅读流程只是给学生指明了大致的阅读方向, 并不是强求学生每一篇文章都做到用同一种方法阅读, 通过让学生明确阅读流程, 构建起阅读图式, 能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不断深化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而且能根据已构建的阅读流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变化, 在教师科学的阅读流程指导和自己的变通中让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二)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回答问题

阅读图式的构建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因此为了考验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流程的指引达到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一系列的阅读之后,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关注学生对于哪些方面理解不够透彻, 进行阅读流程的调整, 让学生的阅读图式在构建之初就能比较完整, 比如学生阅读完《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之后, 教师可以问学生“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帮助爬山虎向上爬的?爬山虎的脚在爬山虎的成长中死了什么作用?”等问题, 如果学生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都可以理解, 就说明自己的阅读流程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图式能够在现在的阅读流程指引下顺利构建, 如果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就要分析是文章本身有难度还是学生的理解除了偏差, 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阅读流程, 让学生能更好理解, 帮助学生完善阅读图式的构建。

总之, 在小学阅读过程中, 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意识, 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阅读。阅读不是囫囵吞枣, 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建立阅读图式, 可以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让阅读走入小学生心中,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图式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步一步进行创建, 这样, 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 使阅读和小学生分离不开。

参考文献

[1]陈晓芬.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J].新课程:小学, (2) :125-127.

[2]陆文红.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中图式建构的意义和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 (4) :25-27.

[3]罗红霞.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图式的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15) .

篇3: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总之,古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殿堂,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篇4: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做好习作入门的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行呀,故而,我觉得应该遵循这三步走:

第一步:培养兴趣,让学生有的写(第一学段)

作文要早起步,晚约束,“兴趣是第一位老师”,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以后,写作教学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第二学段)

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我觉得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呀,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看来还真是这个理呀!

第三步:方法入手,让学生小心写(第三学段)

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学生不会随意写,会慢慢地斟琢选材,推敲言语,什么可以写,什么更好写,什么写更好,怎样写最好,会不自觉到自觉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词,写好句,开好头,结好尾---这样,写作教学就有了层次,有了进步,有了发展.

篇5: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当前,国家正在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改变当前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旨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阅读是评价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逐渐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着重阐述我校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问题;方法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但是对学习的热情比较高,而且其心理情绪方面较为不稳定,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引导与纠正。语文阅读教学在某些方面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同学而言比较沉闷、无趣,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的过渡阶段,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认识字的能力、总结文章内容以及阐述思想的能力。小学四年级是小学六年教学阶段中的转折点,关系到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情况,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行教学改革制度,这就需要中小学、高等教育学校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

二、当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基本情况较城市小学教学基本情况而言差距甚远,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我校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虽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逐渐加大,但仍然无法改变当前我校的教学格局。学校内部的教学设施较差,与其他地区的多媒体教学而言,我校目前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工具( 黑板、黑板檫以及粉笔) ,这种教学模式意味着学校的教学效率较差。阅读技能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教学,其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形成和以后的继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与条件下,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只能够讲授书本中的阅读或者是少部分的课外阅读,这对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消极的影响作用。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因为教学条件受限,使得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陈旧,相关方面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过分的强调要学生刻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这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学习的热情较低。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比较低,一旦遇到教师课堂提问,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交流,其余的学生课堂积极性较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3.由于农村学生家庭条件较差,较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地区的学生视野比较窄,而且相关方面的表达能力比较弱,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在学习资源方面的限制性比较大,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教授以及书本知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如此,农村学生的课余活动尤其少,较城市学生而言,其参加活动与比赛的次数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对外交流的机会,这就导致农村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弱,朗读能力差。在这种基础上,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也会随之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逐渐加重,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相关措施

1.部门要逐渐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量,积极建设农村学校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质量与科技含量,从而带动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应当共同合作,逐渐转变学校内部的教学现状,使其向多媒体教学转变。这样才能够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加大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量。

2.教师也要积极改变阅读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从而提高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积极改进与创新,从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3.学生也要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外多多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为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抛弃与时代不符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迈上更高的台阶。

四、结论

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最终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梁丽文。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xx,(11) :44 - 46.

[2]王翠。任务分析理论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文学界,20xx,(08) :33 - 35.

[3]朱国成。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寻“阅读梦”---提高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效率及方法[J].赤子,20xx,(09) :110 - 113.

篇6: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一、心投入,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全这节课,我始终不忘运用充满激情的鼓励语,调动学生朗读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安排“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听得真仔细,会听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别急,再想想”、“同学们,咱们为他加把劲儿”等等,这些鼓励语的使用,使学生有了自信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决定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读。

二、读中感悟,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

新语文教学大纲,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在指导朗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这句时,学生在读不到位的情况下,我注意将学生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敌人正攀着石壁向我们这里爬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此情此景你如何表达你的情感?各自读一读。”这样一来,学生的内心与当时的情境相通,读出了轻重缓急,做到了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特别是学生通过读“同志们!用石头砸!”所表达出的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这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位学生所体会到的是,战士们没有子弹了,但五位战士在班长马宝玉的带动下,拿起石头做武器,表现出五壮士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气节。有的学生这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位学生所体会到的是,表达出马宝玉对敌人恨到了极点,石头向雹子一样向敌人的头上砸去,同样表现出五壮士对敌人的恨。

这节课我结合教学重点,即:“结合重点句概括中心”。不但注重指导朗读,而且还教给了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大纲“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三、在教学生理解文中不懂得词语时,注重了学生自悟

在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讲解释的死方法,只要学生心理感觉到就表明学生已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如理解“屹立”一词,我抓住时机将课本中的插图打在屏幕上,“同学们,结合插图中五壮士的形象,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屹立’一词的意思?”学生有的说::“屹立,就是坚定不动摇的意思”。有的说“视死如归的举动”……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位”的思想,一篇课文学后,使学生留住了语言、留住了形象、留住了情感。

篇7: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四年级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落后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课本,过多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语文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之下,感觉学习语文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慢慢的很多小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恶之情。

2.小学生缺乏独立性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失去了一定的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过分的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存在的这个问题,和教师的指导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很多语文教师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及时的给学生解决,使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个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着很大的阻碍的。

3.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是很少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很多问题也可以是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些语文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不给小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慢慢的就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一个主体地位,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角色。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是很难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的。

二、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当前小学四年级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迫使着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语文教学只有改变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小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策略下学习,才能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能够以饱满的心态来学习语文,学习到有价值的语文知识。

1.开展多媒体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了课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观潮》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精度课文,给学生分析完课文内容以后,对课文内容就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就可以播放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小学生在视频中就可以听到隆隆的响声,看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些壮丽的景观,会吸引小学生的眼球。让小学生在视频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观。这种画面对小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使小学生沉浸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把观潮这篇课文演绎的栩栩如生,让小学生对课文有个更加直观准确的把握。

2.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语文新知识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小学生年龄是比较小的,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性。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给小学生树立一个预期的目标,让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例如在学习古诗《忆江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大体理解,把不明白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教师。小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协助自己学习,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慢慢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提高。

3.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師采用的是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小组教学可以实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能够畅所欲言,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的方式,能够学习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就能够在学习语文中具有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总结能力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改革只有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永嵩.深入开展语文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综述[J].教育研究,

[2]张晓霞.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xx,08:43.

[3]吴新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xx.

篇8: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题目: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思考

摘要:教育的越来越低龄化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各种学习兴趣和天赋发掘的教育场所, 孩子们早期在这里受到启蒙教育可能因此对某一个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绘画音乐体育这些方面, 很多学生在第一堂课时可能就会被老师或者家长发现这方面的天赋异禀, 然后送去培训机构继续深造也就因此在长大之后成为这个领域一个十分伟大的人物。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的教育小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启蒙。因此, 教师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互动; 四年级;

互动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早期的教学里, 教师总是以一个主导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只是听着课被动学习, 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互动在现在的课堂里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 不像以前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教师也不能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在新型的互动关系中, 师生之间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教师只有知道了学生的问题症结所在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师生之间只有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有问题敢求助于老师并且讲解不懂的情况下才敢发问。本篇文章的重点就在于研究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的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1 将互动纳入备课的内容, 课堂之前做好互动准备

备课包括许多方面, 有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等,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 我们总要了解学生的学情, 这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绝对不可以成为一句空话, 而要在教学中践行。针对互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设计出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 教师要特别关注不举手的, 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些比较大的基础性的问题, 但是出于自尊心他们可能不好意思发问, 这个时候老师要更加主动一点估计他们说出自己的问题。

笔者认为, 课堂时间既有限又宝贵, 采取措施鼓励不举手的同学就要放在备课这一环节上。比如说给班里的同学列一个表, 每次有同学发言就在名字以后做记号, 以五节课或者是十节课为一次小结的机会, 给一些发言多的同学一些小礼物。为了鼓励那些从来都不发言的同学, 可以在做好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了解, 提问发言的情况有进步比如说这个月比上个月发言次数多就可以得到奖励等等, 从来不发言的同学发言一次就可以得到奖励等鼓励的方式就非常直接并且有效。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 “语文课就要上得简练、利落, 不可以有一句废话。教师的备课一定要精心准备, 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教育情境教师都要在备课过程中打个问号。师班互动中, 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预想可能在课堂中讲出的废话, 从而加以避免师个互动中,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品性有着很好的把握, 从而在课堂互动中, 能够把对学生的表扬与其实际的性格特征、学习准备联系在一起个个互动中, 教师对生生合作互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好总结, 备课过程中,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教师要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与质量。

2 注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师生互动产生的影响

首先要说的是, 教师要注意课堂中多用幽默同时有感染力的生动语言。其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运用微笑语言和友好的肢体语言, 感染学生的情绪, 引起学生的情感呼应, 为课堂带来活力。最后, 教师应该多多称赞、鼓励学生, 时刻关注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 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正问题,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除了加强教师的管理, 还要加强学生自我的管理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良好的秩序, 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管得再好, 也总有有事情不在的时候, 而且这种情况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是,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自律能力无论老师在现场与否, 学生都会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班级的纪律, 步入社会, 也将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这种集体一旦形成, 所有学生都能通过集体的影响力, 展开自主的、创造性的活动。班级课堂教学互动中, 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各自表明自己的观点, 抒发个人的见解, 并相互评论、修正与补充各自的认识, 和谐而又高效率的掌握教学内容。并且伴随着这种集体的形成, 学生也会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样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文明和融洽。

参考文献

[1]陈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xx (3) :63.

[2]周秀兰.打造互动课堂, 涌动生命活力——小学语文互动活跃课堂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 20xx (4) :34.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6篇导航:

篇9: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引言

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体验教学贯穿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将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乐趣。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初级阶段,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足,体验式教学更好地为小学生学习语文起到了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创设具有个性的课堂体验,最终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1]

一、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采用体验式教学的灵活性在于能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从现实感知与语文知识相结合,探索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对知识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想进一步理解语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有一定难度。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设语文情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播种希望的种子》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希望的种子,学会什么叫做等待(西瓜生长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等待;爷爷的做法要让作者信以为真,也得有一个过程;其实,等待是一种希望,是愿望实现的过程)。让学生进入到课文情境中,根据故事情节,联系上下文,适当补充情节,向学生提问:当“我”看到地里的大西瓜时,会怎么想?“我”长大以后会明白什么?课堂上让同学分角色扮演,演出自己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为父母讲述这篇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含义,通过创设课文意境,让主动地融入到体验式教学中来。[2]

2.投入实践,获得感知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中的运用主要是一个注重实践,获取感知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融入实际生活当中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将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体验、获取等方式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野荷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看到荷花的样子,引导学生让父母在空余时间带领到公园内欣赏荷花,或者课前先播放荷花的影片让学生欣赏,以此导入课程。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亲自看到的荷花,以此引入课文中作者描述荷花的句子。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亲临生活中的情境,感受荷花的生长环境,以观看、体验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课文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荷花的映像,学生以此形成了自己对荷花的见解,获得自己亲自实践的感知,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更激发了学生对未知的欲望。教师再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实现了更高的教学质量。

3.增强阅读感

阅读是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基本场景,在阅读中感悟课文内涵。阅读又分文快速阅读、默读和诵读几种。体验式教学需要的是将三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阅读,让学生以不同的感受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接受文章带来的思想感悟。以增强阅读感来熏陶学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性决定的,即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不同的阅读感当中,学生不断获取新的感知,领悟课文蕴含的思想。例如,在学到四年级下《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一课时,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感人的事件。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变化,感受到母女之间、陌生人之间可贵的真情。在理解小女孩的失落这一感情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体会并多读,这一环节难以让学生领悟小女孩的失落情感。此时,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感悟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让学生反复阅读描写小女孩失落时的句子,逐渐地从字句中找到内心性感体会。本文中心思想不难理解,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结合教师的课堂指导,希望可以让学生们会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也懂得陌生人之间之间的爱,在学过这篇课文后精神层面能有一个大的提高。

4.提升写作,记录实感

写作是最能表达学生内心感情的方式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学会运用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可见,加强学生的写作,提升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能够运用语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水乡》一课时,作者具体描写了绿色的堤岸,彩色的田野,绿树环绕的村落,石桥,河面上来往的船只几处景象,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繁荣兴旺,并讴歌了人们的勤劳善良。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特别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景色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分析句子好在哪里。并让学生为江南水乡写一段导游词,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作,根据自己的内心想法来写,介绍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师充当游客的角色,为学生的导游词作出点评。在写作中,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结合引用文中的修辞手法,不仅学会了语文课程所表达的情感,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3]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具有显著的可行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自身体验获取感知,又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解获取新知识,最终实现理想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的环境下,不断尝试新的事物,不断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感悟生活和语文带来的乐趣,从而真实地表达自我情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快樂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夏静.试说小学语文体验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12).

[2]王波.体验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4).

[3]苏琼.体验性阅读教学“三环节”简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5).

篇10: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最重要的阶段,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引导接下来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语文是工具性学科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沟通的技巧。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限制,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新课改的理念也不契合。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语文的教学,从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作业布置以及课外教学中开展有效授课,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也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语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汉语是我国的母语,语文学习还关系到其他科目的教学质量,影响着课程的把握和理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传统的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只有创新教学的方法,树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从语文课程的内涵出发,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做好有效教学。本文就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的良好制度,找到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习最主要的地方,也是教师授课的场所,课堂的40分钟时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但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就成为了教师研究的重点。

首先,教师要充足备课,在教学之前熟悉掌握课本内容,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适度原则,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资料、信息向学生进行讲解,打好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跟住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的变化和诉求,及时与学生进行眼神上的沟通和交流,明白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之处,并完善课堂教学,弥补教学存在的不足。

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授课,改变单一教学存在的问题,用富有趣味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从而全面实现教学的目标。

最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提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扩展他们的眼界和思路,让他们主动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

二、有效的作文教学

作文是小学教学中最难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阅历浅,在写作过程中很难用词准确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的文章有很多都是流水账,立意不够清晰,观点也不够鲜明。作为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作文的教学也体现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言技巧的运用。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在不断的积累中掌握各类词汇和成语的含义,鼓励学生从说话入手,在平时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一天的生活。与此同时,教师要延展学生的思路,向学生介绍适合阅读的书目,在读书中扩展自己的眼界,掌握写作的技巧,在学习作文范文的過程中创新写作方法。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情感抒发其中,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真实的故事和语言打动读者。

三、有效的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也是高质量教学的关键阶段,有助于弥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教学知识点。但是,要保证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在作业的有效布置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分层布置作业

因材施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体现在作业布置上。作为教师,要放开胆子,克服麻烦心理和整齐化一的思想,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几十个学生。这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应把作业分成几个层次,分别要求,分别提高。

(二)布置快乐性作业

教师要充分挖掘作业中的有趣的元素,编制成有乐趣的作业。例如:成语接龙、成语迷宫、看图猜成语、智勇神探、动手做做看、淘气的小标点、错别字纠察队、积累专家、朗读高手、背诵大王、学生设计作业等等。一个不识字的妻子写给她的先生的,信的上面只画了四只乌龟,请小朋友发挥想象力,用同音字把这封信翻译出来。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能够更有兴趣的做作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有效的课外教学

小学四年级已经是小学教学的高年级时期,对于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具有重要的祭奠作用,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学生无法扩展眼界和延展思路,不能学好语文课程。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对课外教学进行补充,在课后辅导的时候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强化纠错环节,实现培养优等生、补给学困生的双落实。要扩展辅导形式和内容,在以教师辅导为主的同时充分挖掘学习群体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同学之间的辅导由一师变为多师,由单向的师生辅导变成多向多层面的辅导。此外,通过课外读物的教学和阅读,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五、结束语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小学四年级教学是教学的关键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基于传统教学方式是不足,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作文讲解、作业布置以及课外教学四个方面创新教学的方法,立足教学实践,更新教育理念,探究教学本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C].:,20xx:2.

[2]郝俊格.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xx,(23):137.

[3]贾保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02):90-91.

[4]黄慧丽.小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xx,(04):81+68.

篇11: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题目: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飞速进步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能够通过用自己的笔触来描绘周围的生活和事物,对其进行阅读训练可以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就要重视阅读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阅读训练;阅读兴趣;

教师要善于点拨学生,让学生从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明确遵循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是教师向学生教授阅读技巧的第一要义,执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不同的文本调节教学进度或是改变教学方法。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很多教师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努力教授学生的阅读策略,而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地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兴趣引导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因为生理问题的影响导致自我约束能力本身就比较差,加之还没有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要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把阅读当作一种自我行为是十分艰难的,为此教师就必须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一些好书中描写的最为精彩的部分讲解一些给学生听,当学生听到最感兴趣的时候就停下不讲,让学生课后自己自行阅读书籍,从而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或者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课外书培养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加强阅读过程中的思考环节

阅读的美妙之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能够沉浸到文字的世界中,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开放思维自主的进行对文字的思考,教师在初次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的思考去揣测文章的立意。比如,在讲解到《山行》这首古诗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这个题目学生将会从哪个角度着手写山行,有的学生说可以对山间的景物进行描述。如介绍山涧中的行云流水,山间的花鸟鱼虫,山上的奇峰怪石,有的学生说题目是山行却不一定要描写山行,可以具体描述在行走时诗人的感悟和心路历程。如突然走到一处地方看到景物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感觉前路迷茫,却又突然看到生命的希望,从而衍生出对前路的期盼来,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着,在课文的阅读过程中找到自己与作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也对提高阅读的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加强字词句方面的训练

阅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一些东西进行理解和累积,这也是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作者运用这些词句的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甚至可以通过背诵或者摘抄的形式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把这些优美词句内化到自己的作文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引导是十分关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累的语言词句可以更加的符合自身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自觉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如教师在讲解《三顾茅庐》这一课文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去理解这句景物描写刻意用修辞其实是在暗示诸葛亮也是一个在等待时机的“卧龙先生”。再比如,《珍珠鸟》这篇课文中大量运用了描写动作的字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针对这写字词进行思考,理解这一个字的存在就是为了强调珍珠鸟的淘气和对人类的信任,通过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可以在文章中自行找出关键的字词句,阅读过这些文章领会到作者行文间的精妙之处,从而获取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四、创设阅读的情景

课堂中除了受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的之外,学生学习的情绪、对于教师的情感、教学环境等因素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语文学科是一个发散性特别强的学科,它同时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像戏剧中一样利用唱、念、做、打等等方式去创设生动活泼的阅读情境,把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方式让学生可以像身临其境一样欣赏到文章中描述的美妙的画面,通过设计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小活动和情节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通过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长来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五、尊重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是一致的,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不是步调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尽量留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积极而端正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有进步的时候要适当的予以肯定,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把在文章中不同的见解都提出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获得崭新的知识,教师要摒弃掉传统的阅读教学灌输知识的做法,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其可以充分调动起主体的能动性,学生在经过自读自悟之后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点拨和讲解,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把课堂效果最大化。

六、注重单元整合

在进行教材的每个单元的教授前,教师要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前向学生说明即将教授的课文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还可以提前布置的单元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任务,让学生可以提前对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带着任务去学习。比如,即将教授的单元里的课文都是描写景色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的文章之后,制作手抄报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单元的整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课文主要内容之间的连贯性,不能出现学习完前一个单元就和后面一个单元毫无瓜葛的现象,对这一个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预先做粗略的划分,从阅读方法上把这些文章大致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需要精读的文章必须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认真的研读,咬文嚼字结合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精读不仅可以充分理解阅读材料中用到的重要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阅读就只需要学生粗知文章的大意即可,不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字眼进行仔细地揣摩,这种粗略的划分可以帮助教师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其实语文阅读这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满口歌颂着之乎者也的老教师就是通过让学生自行对文言文进行背诵和理解,然后学生不懂的地方再进行讲授,可是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却越来越往“填鸭式”的方向走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够一成不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阳光给予水分,让阅读的幼苗在学生的心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一生都受益无穷的东西。

篇12: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启制力很弱,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J/、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其情绪变化大海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梦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文字内容的描写非常多J/、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就在进行教学引入时就向学生们提问启己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们纷纷把自己曾经去过的山、去过的湖边、去过的森林感受全说了出来。接下来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了《阿凡达》里的树屋、九寨沟的山水等各种风景优美的视频片段并且进行介绍与讲解。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学生的情绪已经紧跟着视频里的内容而起伏,此时笔者再切入网上所找到的《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涅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个片段中还放入一段课文的原话并且提示学生,待会儿要把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勾选出来。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场景池得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而且还让学生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池大大提升了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语文的教学单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这些课文都是饱含作者情感在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汉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特点带有感情色彩地去带读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投入情感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的教学内容也占了一定比重。对于诗的教学J/、学语文阶段并没有对其体裁、几言律诗、平仄等进行要求而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与背诵。针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对于古诗的教学与传统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通过不断的诵读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其性格特征,强制l胜地要求其去背去读,只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任务式”教学的反感。只有通过情感的带入,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情不自禁地去吟咏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文字底子还处于积累阶段,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诗中的情感引发共鸣,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感受到情感共鸣。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笔者先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了情感铺垫。让学生们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舍不得的人是谁掌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说奶奶的肩说同学的肩说邻居小朋友的。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这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天就要离开你去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岸生们开始嘈杂,慢慢沉默,接下来就开始想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笔者挑了几位平时情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中不舍是主要但还有祝福,更有期待未来的见面。当情感铺垫到位后笔者开始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时,学生的情感很快与诗人取得了共鸣。甚至有学生说诗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觉,自己形容不出但诗人却说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赴他特别感同身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属教于乐赴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加其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陈慧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田。中国校外教育,20xx,(22)。

[2]膜冲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xx,(。5)。

[3]程忠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N].黔西南日报,20xx.

篇13: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与四年级上册教材一致:以的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口语交际、习作不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单独作为一个体系;我的发现改为交流平台;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叙述语气也有所变化,主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考虑的。

二、加强目标意识

明确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只规定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要考虑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分解到中年段四册教材中,通过课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来体现、落实这些目标。学生语文的能力发展与其他能力发展不同,它不是直线式的发展,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发展的。这就需要教材编写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有的不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所能达到的,既可能是阶段性的目标,又可能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如中年段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高年级是“能”);又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目标。

我们在编写四年级下册教材时,既注意了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了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并且注意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力求准确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1、认字200个,会写200;累积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不同。

2、会使用字典、词典。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学习默读时培养,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在第八组的“我的发现”中给予一些方法的提示)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句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阅读总量是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9、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口语交际和习作,将说、写感受和体会作为一项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谈感想;评价的标准为“说得清楚、明白”,语文园地四也将表达得“最清楚、最明白”作为评价标准)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三年级开始习作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教材在编排上,一方面考虑说写结合,说感受、想法和体会,再下来;另一方面,教材在五年级上册,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这是为高年级写读感做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讨论;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的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运用资料的能力)

以上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四年级下学期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每一组、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能体现、落实。在教学中,每一组、每一课都应该有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训练的目标应该更明确,更到位。下面就每组教材的编排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每组教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展开来说,教参中有说明;下面侧重介绍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

三、每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组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诗词三首》,可背诵、默写,了解诗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形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忆江南》这首词共有三节,后两节可以让学生搜集,也可有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进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要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画面;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这是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点,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明确提了出来。这里不要教给学生语法术语,只要求让学生了解和体会这些用法,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二处景物的描述中。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是节选,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全文读读,不作为统一要求。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学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在阅读中还要体会遣词用句的妙处和表情达意的作用,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设计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体会遣词用句的妙处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既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又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峰、飞溅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美。这些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中许多优美的比喻句子,可以让学生抄下来。(虽然强调略文课文粗知大意,在词句训练方面一般不作过高要求,但有的略读课文,可以有摘抄、仿写或拓展的练习,如三上的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不是强调春游过程,而是侧重春游活动的策划,在策划中进行语言的交流。教学中可以扩大春游活动的范围,可以是能够实行的计划;也可以是以后才能实行的计划,目的是打开思路,让学生有的想,有的说。

习作:写校园景物,着重引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由读到写比较容易做到的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描写景物的方法,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课文的记叙方法。同时强调要抓住校园中一两处重点景物来写。

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五岳,有条件的还可以再扩展,搜集资料,注意如何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组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二篇精读和二篇略读。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中彩那天》,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矛盾的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内心情感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想象情景的练习,既能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训练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通过课文泡泡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人什么联系呢?”的问题,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还要学习课文中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感受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课文简短易懂。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内容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有没有以诚待人的事例,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不受图和文中的事例的局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要加以引导;讲的事例力求做具体、生动,让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把自己想说的心理话写下来。这次作文比较好写。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想好倾诉的对象,即想对谁说,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防止学生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三年级、四年级上学期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勤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同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有关写的训练重点。

篇14:小学四年级教学论文

小学四年级教学论文

谈四年级语文复习

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复习就是要让学生温故中找出新思路,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每个老师都会认真对待复习。可是,为什么有的老师上的复习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老师上的复习课却是事倍功半呢?答案就在如何上复习课。根据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复习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1、拟定复习计划

我这里所说的计划,不是写在纸上,给领导检查的计划,而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而拟定的切实可行的施行方案。复习前,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我首先会依据教材,不超出、不缩减教材的知识范围;其次既重视对知识的复习,有重视能力的培养;再次要注意把握重点,突出难点,科学设计复习内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平均使用力量;最后还要注意复习内容全面完整,复习方法的灵活多样。这就是我在复习期间拟定的计划,在复习的时候,完全根据这几点原则去做。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四年级的孩子都是十岁左右,个个都是特别爱玩的年龄,让他们不玩比登天还难。但是,复习的时候一般来说就是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还是要孩子少玩多学。每次开始进行复习的时候,我就会问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是想现在边玩边学,学也没有学好,玩也没有玩痛快,还是想现在认认真真复习,暑假的时候才痛痛快快玩呢?这个问题问过我教过的所有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好好复习,暑假痛痛快快玩。回答虽然肯定,声音也特别响亮,但真正做到还是需要老师跟家长的监督才行。复习的时候,我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必胜信心;我会告诉学生,学习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会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们知道困难是弹簧,你强他就弱的道理。整个复习阶段,我对学生做到了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他们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让他们在充满自信中学习。

3、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我知道这句话是真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是我复习时候花费最多精力的事情。上复习课的时候,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复习的兴趣。记得复习日积月累的时候,我让全班学生读日积月累,又让全班学生背日积月累,一起读和背都是声音洪亮,流利极了。我高兴地表扬了他们,孩子们也个个面露得意的神情。后来,我分组背诵,每个组的学生也是兴致勃勃,个个都想自己那个组能得到老师的夸奖,8个小组背诵都很不错,又得到我的夸奖,他们表现得更加神气十足。最后,我让学生比赛默写,男同学一组,女同学一组,看哪组同学成绩优异。男、女同学各选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默写,其余的同学在家庭作业本上默写,默写得快的同学还有一分奖励,看谁得分高。学生听我说完,就积极行动起来,生怕自己那组落后。25分钟以后,很多学生就把默写的本子交给了组长,我告诉组长,错一个字扣一分,快下课的时候,比赛结果出来了,女同学取胜,赢得师生热烈的掌声鼓励。乘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时候,我还布置了家庭作业,让他们在日记中学习运用日积月累的句子,运用得好的同学的日记明天早读课的时候,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一来,日积月累的复习就算完成了,效果也很好,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班大部分学生的日积月累考试题目都是满分。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筑成牢固的高楼大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复习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在复习的时候,我努力做到内容的全面完整。小学语文每个单元都有词语盘点,这就是重点词语,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的词语,然后找出平时爱错的词语,现在认真写几遍,学会为止。等他们认为自己全部学会了,我就听写,检查一下到底掌握了多少。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不错,有个别没有听写对的词,回家再复习一下,然后让家长给听写。如果学生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做好,字词的知识也能好好掌握了。这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还远远不够,在复习的课堂上,我还会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让他们用词语造句,选词填空,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多音字组词等等。用这些方法全面复习字词句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促进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最后,还会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规律,归纳复习的方法,从而落实基本技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全面提高。

5、复习资料的选用

现在的复习资料到处都有买,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有的老师会让学生买一本资料,然后复习的时候就每天做一点。我认为这样的方法虽然省事,但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有的资料超出教材范围,有的资料胡编乱造,就算有些资料比较好,却也不一定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对于这些资料,还是不能够盲目崇拜,一味拿来,而是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重新编排。复习的时候,紧扣教材复习基础知识,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上,挑选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的复习资料给学生适当练习,这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没有让学生买资料,但我自己却买了一些资料,复习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出来给学生练习。有时候,我还会上网查一些资料,把我认为好的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因为我复习的资料不多,又是精挑细选的,基本上是学生在四年级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学生写这样的练习都很乐意。学生乐学,自然效果就好。

6、搞好作文的复习

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复习的时候,我特别重视让学生进行作文的训练。小学生作文,归纳起来也就是几个方面,写人,记事,写景,写物。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反复写这几方面的作文,写好以后反复修改,力争做到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形象,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都要让事实说话。写作方法上,我告诉学生,有很多的方法,现在你们先学好一种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开头紧扣题目,中间具体描写详细,结尾照应开头。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会写下水作文。我的下水作文,一般情况下,不用深思熟虑,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我会让学生说题目,写谁、写他那些方面?例如,我们这个学期有个单元的作文,题目是《我敬佩的人》,当复习到写人的作文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写了《我敬佩的人》,现在同学们想想,还可以把敬佩这个中心词改成其它什么词?听到我的问题,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回答起来,有的说可以改成喜欢,题目就变成《我喜欢的人》;有的说可以改成爱,题目就成了《我爱的人》;有的说可以改成羡慕,题目就成了《我羡慕的人》……我把同学们说的题目都写在黑板上,赞扬他们改得好,他们的兴致也越来越高。当他们不在举手回答的时候,我问:“同学们想让老师用教你们的方法写篇作文吗?”“想。”这异口同声的回答特别响亮。我又问:“那写什么?写谁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班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你,就写你吧,题目就是《我喜欢的老师》。”班长说完以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同意班长的提议吗?”又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同意。”

就这样,我用孩子们的口气,当堂说了一篇下水作文。先紧扣题目,告诉喜欢的人是老师。然后每段的开头一句话,点出这段要写的内容。依次是喜欢老师的嘴,用事实写出为什么喜欢老师的嘴;接着写了喜欢老师的眼睛,用事实说明喜欢的原因;然后写喜欢老师的心,也用事实说明为什么喜欢。说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我对同学们说:“没有时间了,可以结束了,同学们自己能写好结尾吧。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用老师教的方法,写好这篇作文。”第二天,我检查学生写的日记,有的学生比我说的下水作文还好,对我的观察也很仔细,对我所做的事情也是津津乐道。后来,我还让学生喜欢写谁就写谁,一定要用事实说话,把事实写具体。复习写事、写景、写物的作文也是一样,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学生,别怕写作文,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遇到的事情写出来。经过这样的复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提高自己写作文的水平。

总而言之,复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再现过程,不是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是对知识的巩固,是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提高,开拓思路,扩大知识面。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复习,我相信,这样做了,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实用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阅读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提高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者在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切均有赖于实施科学的阅读指导。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 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 7 岁到12 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 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阅读教学和开展阅读指导。

(二)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要对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以诱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发他的阅读兴趣,驱动阅读学习。但这还是一种短期的、易受影响的阅读动机。教师更重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趣味等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地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提供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对于他们年龄和学习都适合的,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古话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物的同时,也要衡量一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是不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现今出版物多的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选择错误。所以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阅读。

第二,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诗歌朗诵,辩论赛,交流会等,让学生能亲临活动中,参与到活动中,如知识竞赛这样的活动就能完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的同学肯定是在课下做足了准备的,观看的同学也能从中获益。如在美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方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带着崇拜的心理去阅读,从心里就产生了这种兴趣。另外,还可以以黑板报的形式把一些课外小常识记上,每天都要更新,要让不同的学生对其修改、编辑,学生们会以好奇的心理去看、去记、去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阅读从培养朗读习惯开始。绝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要注意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诵读的好习惯。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将来的交流。朗读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要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第二、注重默读习惯的逐步养成。生活中人们阅读的常见形式是默读,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过去所说的“一边读一边想”,主要指的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少小如天成,习惯成自然”。在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里, 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15 分钟的时间,在教室里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笔记,也不做分数纪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第三、养成“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图书、爱护图书”不仅仅只是一种阅读习惯,它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勤俭的作风,一种美好的情操和健康人格的体现。就阅读习惯而言,这里的“喜爱”包括收集到、购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还包括使用好、保管好图书。这里的“爱护”包括给图书包书皮,阅读时小心翻阅,将损害的图书装订好、整理好,不丢失图书,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等。尊重作者、编者的劳动。阅读是个反复的过程,有些课文、有些图书要读好多遍。读过的图书还可作为一种资料保存以供今后查阅;有些图书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或种纪念。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让我们通过阅读,畅游书海;让我们的语文阅读闪动灵光,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夕建.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大舞台,(4)

[2]陈淑贞. 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福建论坛,(3)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7(6)

篇16: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字

一路欢歌一路笑,新课改已经走过第六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的前途何在?

看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为了追求让学生做“主人”,就抛开文本,无休止地辩论、争论,结果越扯越远;有时候,我们也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交流、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放着最好的课本资源不用,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时候,我们也会过于迷信多媒体教学,把课前备课的精力主要用在课件的制作上,妄想用富于变幻的声像吸引学生,然而,这样的课堂留给了学生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反而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本真。

小学语文教学须倡简,语文课堂须找回本真。然而,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倡简?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应该有简明的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所谓课程目标,是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的,我们做教师的,要给予学生什么?那无非就是要使学生学到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作、口语交际、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每一堂课后,我们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这节课,我都为学生做了什么?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否得到了切实提高?就拿写字来说,有的老师认为那是低年级老师的事儿,我是中高年级老师,我便只管教授阅读的`方法就足够了……看看我们的学生写的字,结构失调,笔顺颠倒,是谁造成的?那恐怕要问我们语文老师自己了。近期参加了一次教学观摩会,这次观摩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个授课教师都是伏在黑板前,认真、工整地书写课题,给学生以示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好笔画较多的字,这样的景象也经常出现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是给孩子的未来打基础的,对孩子基本功的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绝不能放松,我们在追求课堂生动精彩的同时,这简明的课程目标不能忘记。勿因善小而不为,凡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利的小事,我们应该经常做,认真做。

再说课时目标,我们的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你设计的目标越多,平均分配给每个目标的时间就会越少,水过地皮湿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与其囫囵吞枣,不如细嚼慢咽。那么,课时目标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儿?那就是落实好一个“读”字。

其次,语文课应该有简单的过程和简便的手段,那就是以读为主,读中导悟,读中见悟。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语言的学习,小学生有他的年龄特点,他有自己的理解程度,所以,讲的内容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字,如果我们大讲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东西一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程度,那他只好囫囵吞枣,我们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既然讲多了、讲深了没用,我们何不把更多的经历用在读书上。课文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语文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浅认识到深认识,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要读书,该怎样读?平时,我们课堂上也布置读书,可是学生自己只是读一两遍就放下书,或交头接耳,或无所事事。学生要读书,而且要读进去,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所以,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地创设读书情境,有效地带领学生从读中感悟,再把感悟读出来。

以下几种方法还是十分有效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以一个恰当的问题布置下去,这个问题可以是认识全文的关键,更多的则是教师下一步讲课的由头,带着疑问走进文本,消除了漫无目的读书的现象,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加深了对语言的感悟。如《给予树》一课中,徐慧颖老师给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深刻?”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为后面的讲授打下了基础。再如《搭石》一课中,韩秋云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搭石?”,这个问题恰恰是韩老师接下来讲课的由头。

(二)句段的比较阅读。备课中,老师精心选择一些在表情达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让学生去掉这些词语读一读,在两相比较中加深对句意的理解,由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一个段落的理解有时会因一两个词语而升华。如王旭老师在执教《猫》一课时,把“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回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中的“吧”“呀”“呢”三个语气词拿掉,让学生读一读,看有何变化?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立刻清晰地呈现出来,效果十分明显。

带着问题读,比较阅读都体现了语文教学中读的主体地位,在读中学生有所感悟,实现了读中导悟,感悟出来了,接着就应该趁热打铁,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的形式读出来。

(三)恰当的引入其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表演等,让学生进入情境,读中见悟也就容易实现了。刘娟老师在讲授《鼎湖山听泉》时,先让学生听泉水的声音,再看美丽的图片,然后再出现文中写泉水的片断,在潺潺的泉水声中,学生面对优美的画面,书声响起,全场的人似乎都走进了天籁人籁之境。

音乐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在一段适合语段特色的音乐中,或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语言的魅力显露无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怎能读不出感悟,读不出意境来?

扣读导悟,读中见悟,语文的学习如此简单。

简明的目标、简约的内容、简单的过程只需要简便的手段,引领每一个孩子走进文本,在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话交际这些最简便而又最实在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中完成对语文的学习,去掉了浮华,摒弃了浮躁,读出了本真的语文,上出了真正的语文课。(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

篇17: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

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

吕鸿鹏

(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乡吕家拉小学)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任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可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仍然存在“一言堂”现象,学生毫无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与大家共勉。

一、树立开放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开放课堂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彻底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的位置,并积极践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白兔和小灰兔》《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解放学生身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奔向广袤生活天地去体验、去感受。

二、采用开放教学方式

开放式教学是摆脱僵化、固定、权威教学方式的一种形式,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要解放学生的头脑、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从自由生活中受到真正教育。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学中不能苛求课堂纪律严肃统一,而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运用了多媒体播放形式;在学习《有的人》时,运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开放教学形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这种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精心构建开放式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大语文”广阔天地,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工作中运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彰显学生个性魅力。

、、、、、、、、、、、

杨小龙。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的前瞻性思考.新课程学习,(02)。

江美玲。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栾成勇。让学生的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江苏教育,(03)。

篇18: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曾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一段话:“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此刻,我便想到了《西游记》中各位大仙的兵器,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说道:“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学生齐声否定后,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所谓‘吸进去’就是指将知识记入脑海中。”我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只有教师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为他们搭建自由表达、自由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课堂氛围才能良好。

二、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抓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育家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践操作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学生通过想象、查阅资料、合作、动手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教师变得书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助手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我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我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兴趣的保障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氛围才能积极活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老头子最后与两个女孩儿告别时说了些什么话?老头子会因为这次失误而改变性格吗?学生看到问题兴趣便油然而生。紧接着,我让学生在事先分好的小组里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讨论得有声有色。这种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尽情想象、尽情表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一定能寻找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19: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正确认识学法指导的意义

语文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注重学法指导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尤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法指导已被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着。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法指导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中一直未能突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藩篱,这显然与课程改革提倡的的精神理念相违背。教学中,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使学生“会学”。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淑湘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因此,我们在重视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研究,努力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诚然,作为教师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准确把握学法指导的常用方法

(一)讲授法

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练习并反复实践,直至熟练。如理解词义句义法、概括中心法,修改文章法等。

(二)总结法

所谓总结法就是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给以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采用的哪种新的学法,并密切关注学习过程,学后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总结归纳。

(三)示范法

利用典型范例指导,学生依照方法步骤尝试学习,达到掌握的目的。如修改病句的“读-找-想-改-读”法。

(四)对比法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要采用类化的方法,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对采用的学法进行比较筛选,精选出最恰当、有效的学法。

(五)迁移法

利用已掌握的学法去学习新的内容,根据内容变更创新学法。如古诗及现代诗歌均可采用迁移法学习。

(六)模仿法

教师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低年段朗读让学生模仿范读、录音及应用文的仿写等。

(七)渗透法

将方法渗透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体验实践掌握方法。

(八)尝试法

学生在尝试自学中,教师适当点拨,在交流合作中归纳总结新的学法。

(九)还原法

对于可正反操作的双向性内容,可采用还原法。如扩句缩句、陈述反问互改等,通过双向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总结出新的方法。

三、合理设计学法指导的步骤过程

(一)示范展示环节

小学生受年龄及心理限制,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而在授课起始,教师不便向学生直接讲授或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若直接讲授,很难被学生接受,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套搬,根本谈不上深入理解和主动应用。因此,在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示范演示,使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感受学法,领悟学法,让学生积累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切合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过程步骤明晰,层次脉路清楚,方法鲜明形象,易于把握操作,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发现和领悟学法。

(二)反思归纳环节

通过第一环节的感受了解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环节中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对第一环节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与复习,指导学生从教师的教法示范演示过程中领悟和发现学法,将学习过程中发现、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学法才会在学生的心田与脑海中扎根,从而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明晰和深刻。

(三)实践运用环节

第一环节的感受领悟和第二环节的总结归纳,已为后期的尝试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领悟和归纳学法只能是学法指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而不是终极目标。进入第三环节,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将领悟总结的学法大胆运用于尝试练习之中,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自学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学法,并不断熟练应用学法。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巩固并逐步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四)检查巩固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尝试练习之后,学法是否真正被内化或掌握,还不能定论。此时,教师必须采用得力措施和恰当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对学法自学运用的效果,掌握并了解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检查巩固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自学运用效果的检查,能及时肯定学生在学法运用中取得的成绩,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不断激励学生运用学法的的热情和兴趣,也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学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并逐步完善。

四、结语

总之,学法指导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善于把握教材中不同内容和文体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学法指导的程序步骤,合理选用学法指导中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和达到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

课题研究教学论文

教科室年度工作总结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任务书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培训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职称教师述职报告

第一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

小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小学语文职称述职报告

第一学期沙口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集锦19篇)】相关文章:

学校教科室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05-08

小学春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2022-11-07

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述职报告2022-10-11

初中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2024-01-28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识字教学的优秀论文2023-07-27

教科室工作总结2023-08-05

年度第一学期的教科室工作总结2023-03-05

教师简介范文2022-04-30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论文2023-02-12

音乐考古学的六个课题的研究综述论文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