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07 07:46:0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19篇)由网友“三青啊”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量一量找规律教案

量一量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77――78页。 “量一量找规律”活动课教案 教学准备:自制实验工具。 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拴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方面的知识,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制简易称,并探索用简易称称量物体的规律过程,体验探究发现规律的乐趣,培养探究与创新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2  4  8  16  32  64(学生找出这一组数字之间的规律) (二)出示课前准备的一副图片,学生观察上面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师: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很多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有些是比较明显的,有些是比较隐性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发现,它都能被我们破译。过去的四年我们曾破译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今天,又有一轮新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同学们,你们能把它破译出来吗? 二、新知探索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拉力器 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 学生:拉力器变长了。 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板书)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弹簧与受力大小之间的规律。(板书课题) ㈡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师:我知道,关于这一节内容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认真的预习和充分的准备,现在,把你们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让老师欣赏一下。 (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简易称。)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简易称 提问:为什么用皮筋制作的简易称老师要求你们至少要使用两根皮筋以上?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自己的单线皮筋简易称上放不同本数的教科书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皮筋的变化。得出:一根皮筋的弹性和受力极限太差,容易拉死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2、引导学生把握实验要点 教师:古人云“谋定而后动”意识是:谋划好了再行动。你们觉得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教师边演示,便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要点: ①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②稳定状态再测量。 ③摆正尺子,不可歪斜。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 ⑤设法使铁棒保持水平。 ⑥边测量数据,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边分析,边大屏幕显示) 3、出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第  小组  单位:厘米 所称课本数 1 2 3 4 5 6 皮筋总长度             皮筋伸长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明确需要采集那些数据。) 4、小组长进行分工,分组开始实验。 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5、探索规律 实验完毕后,小组讨论2个问题: ①每增加一本书,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 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请1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我们现在采用“变中抓不变”的眼光去看表中的数据,哪类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哪类数据几乎是不变的? 学生:课本数和弹簧总长度不断变化,每增加1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再任意找2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发现类似规律存在。 教师:弹簧总长度随着课本数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一种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学生:折线统计图 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大家根据误差最小的这一小组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如果要称7本书的话,请你估计一下弹簧大约会伸长到多少厘米?(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折线统计图相对应的位置标出点来。) ②如果是8本书、10本书呢?如果是13本书呢?(学生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回答) 6、知识延伸 教师:刚才我们只是挂了6本书,如果继续挂10本、100本、1000本甚至10000本,弹簧还会无限制伸长吗? 学生:不会,会断掉。 教师:规律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板书:在一定范围内 三、提高性练习观察老师课前测量的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能想出称量多少本书,弹簧的长度是22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实验记录表 单位:厘米   所称课本数 0 1 2 3 4 5 6 … ? … 皮筋总长度 4 6 8 10 12 14 16 … 22 … 皮筋伸长长度 2 2 2 2 2 2 2 … 2 …   四、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出示:弹弓、(电话用)弹簧线 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了我们发现的规律。它们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题? 板书设计: 量一量 找规律 拉力越大 ,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 每增加一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在一定范围内)

篇2: 小学五年级《量一量找规律》教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量一量找规律》教后反思

“量一量、找规律”是小学五年级“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一节主题性学习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课标》的一个特色,向学生提供了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这一领域沟通了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统计和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就本人教学《量一量、找规律》这节课的课堂实况,我认为这节数学活动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合作中探索,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一、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在这节课中,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量”得有效,“想”得有价值,整节课落实“动”、注重“趣”、渗透“用”。“动”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学生才能发现、概括和运用规律,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规律,不论在学习情感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比教师直接给出要强烈的.多;“趣”是学生课堂的“调味品”,用有趣的数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有了它,学生才愿学、乐学、爱学;“用”是活动的目的,发现规律的目的在于灵活应用规律,“用”也是手段,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巩固提高知识技能。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

活动课的教学往往容易形式化,只顾着让学生体验过程,而忽视知识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最终实现。这节课在教学时就摆脱了这个不利的问题,“双管齐下”,既有过程性的目标,也把握住了知识、技能目标,从而较好地体现了《课标》对数学教学所作的要求。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实验记录表及关系图,为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要求,使实验的过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增强了学生科学实验的意识。填写实验记录表、绘制关系图的过程,使自主学习更加落实,也使执笔者和参与探索者增强了责任感。

三、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是学生获得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三位学生一组,并按学习能力上的不同进行合理组合,以求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从而让各类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成员之间能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洋溢着温情友爱,又充满竞赛气息。在小组中,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因此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益。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对知识、技能的拓展不够深入、课堂上的引导过于零散,造成总结性不强等等,对此会引以为重,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寻求完善。

篇3: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量一量找规律的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量一量找规律的试卷

一、开心填空。(14分)

1、甲数比乙数少5,设乙数是x,甲数是(   ),甲、乙两数的和是(  )。

2、一本书有a页,小敏每天看b页,看了c天后,还剩(   )页。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3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4、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

5、爸爸今年m岁,比儿子大n岁,m―n表示(      )。

6、如果3x+6=24,那么5x―7=(  )。

7、五(1)班有女生x人,比男生少5人,男生有(  )人,全班有(   )人。

8、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b,第二个是(   ),第三个是(  )。

9、一辆汽车t小时行了s千米,每小时行(    )千米;

行100千米要(    )小时 。

二、辨别真假(对的打“√”,错的打“w”)(10分)

1、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  )

2、x=3是方程 8+2x=30的解。         (   )

3、小数0.3535是纯循环小数。          (   )

4、因为22=2w2,所以x2=xw2。        (  )

5、方程5―3.2=3x与5=3x―3.2的解是相同的。    (  )

三、慧眼识金。(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含有(  )的等式叫方程。

A、字母  B、未知数  C、等号

2、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 )。

A、7―x=5  B、0.3x―1=1.7x―9  C、7(x+2)

3、水果店运进柑桔m千克,运进李子的重量比柑桔3倍多n千克,运进的李子重( )千克。

A、m÷3+n   B、3m+n  C、3m―n

4、与方程3w(4+x)=12.9的解相同的是(  )。

A、4w(3+x)=12.9  B、2w(4―x)=7.2 C、6w(x―0.1)=1.2

5、小敏今年a岁,爸爸今年36岁,后爸爸比小敏大( )岁。

A、36―a+20  B、36―a   C、20

四、计算题。(30分)

1、解方程。(12分)

13+x=28.5    2.4x=26.4     4x+13=365

30x+15x=22.5    96÷6+4x=56     3x―2w7=40

2、简便计算(18分)

12.5×(0.7×0.8)   6.25×1.02    1.25×99

12.5×32×2.5    4.12-1.78-1.22   4.2÷0.7÷6

五、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8分)

1、x的3.5倍刚好是14的一半,求x。

2、一个数与2.5的乘积是14,求这个数。

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4,中间一个是n。

4、

六、应用题(28分)

1、16路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50名,车到站后有一些人下车,又有7人上车,这时车上比原来少23人。问有多少人下车?(3分)

2、根据统计,亚洲人口约有39亿,比欧洲人口的5倍还多4亿,20欧洲人口有多少亿?(用方程解)(5分)

3、一头牛和一头大象共重5445千克,大象的'体重相当于8头牛的体重。这头牛和大象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5分)

4、小明花了7元钱买了面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两种邮票的数量相同,小明买的两种邮票各有多少枚?(用方程解)(7分)

5、某服装厂有布1200米,做了150套大人服装,每套用布5米。剩下的布料做小孩子衣服,每套用布3米,可以做小孩衣服多少套?(4分)

篇4:量一量找规律教案说课反思(精转)

量一量找规律教案说课反思(精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77――78页。 教材分析: 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活动课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上课形式,在活动课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比平常较自由的进行发言、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泼,所获得的知识也较为贴近生活,真实有趣,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这节课首先就有一个制作简易称的实践操作,一下子把单一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了起来,学生在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时也充满了一种验证的欲望,想试试自己成品的功效。五年级的学生又都知道皮筋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拉伸变长,在加上学生们已具有较为准确的测量能力和数据统计能力,再结合刚刚学过的方程知识,以小组的团队力量要破译这节课的规律易如反掌。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皮筋拉得太长以致使用的工具尺无法测量;2皮筋超出弹性限度发生永久变形;3目测时不够水平以致统计的数据不够精确;4所用木棍太细引起变形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课前准备器材时予以及时的提醒。 教学思路: “量一量找规律”活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自制实验工具。 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拴住。 2.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 3.整理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启发学生讨论从统计图表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根据统计图表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用的范围。 整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乐趣。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方面的知识,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制简易称,并探索用简易称称量物体的规律过程,体验探究发现规律的乐趣,培养探究与创新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2  4  8  16  32  64(学生找出这一组数字之间的规律) (二)出示课前准备的一副图片,学生观察上面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师: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很多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有些是比较明显的,有些是比较隐性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发现,它都能被我们破译。过去的四年我们曾破译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今天,又有一轮新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同学们,你们能把它破译出来吗? 二、新知探索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拉力器 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 学生:拉力器变长了。 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板书)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弹簧与受力大小之间的规律。(板书课题) ㈡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师:我知道,关于这一节内容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认真的预习和充分的准备,现在,把你们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让老师欣赏一下。 (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简易称。)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简易称 提问:为什么用皮筋制作的简易称老师要求你们至少要使用两根皮筋以上?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自己的单线皮筋简易称上放不同本数的教科书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皮筋的变化。得出:一根皮筋的弹性和受力极限太差,容易拉死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2、引导学生把握实验要点 教师:古人云“谋定而后动”意识是:谋划好了再行动。你们觉得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教师边演示,便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要点: ①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②稳定状态再测量。 ③摆正尺子,不可歪斜。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 ⑤设法使铁棒保持水平。 ⑥边测量数据,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边分析,边大屏幕显示) 3、出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第  小组  单位:厘米   所称课本数 1 2 3 4 5 6 皮筋总长度             皮筋伸长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明确需要采集那些数据。) 4、小组长进行分工,分组开始实验。 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5、探索规律 实验完毕后,小组讨论2个问题: ①每增加一本书,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 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请1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我们现在采用“变中抓不变”的眼光去看表中的数据,哪类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哪类数据几乎是不变的? 学生:课本数和弹簧总长度不断变化,每增加1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再任意找2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发现类似规律存在。 教师:弹簧总长度随着课本数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一种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学生:折线统计图 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大家根据误差最小的这一小组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如果要称7本书的话,请你估计一下弹簧大约会伸长到多少厘米?(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折线统计图相对应的位置标出点来。) ②如果是8本书、10本书呢?如果是13本书呢?(学生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回答) 6、知识延伸 教师:刚才我们只是挂了6本书,如果继续挂10本、100本、1000本甚至10000本,弹簧还会无限制伸长吗? 学生:不会,会断掉。 教师:规律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板书:在一定范围内 三、提高性练习观察老师课前测量的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能想出称量多少本书,弹簧的长度是22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实验记录表 单位:厘米     所称课本数 0 1 2 3 4 5 6 … ? … 皮筋总长度 4 6 8 10 12 14 16 … 22 … 皮筋伸长长度 2 2 2 2 2 2 2 … 2 …     四、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出示:弹弓、(电话用)弹簧线 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了我们发现的规律。它们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题? 附板书设计: 量一量 找规律 拉力越大 ,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 每增加一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在一定范围内)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应用的活动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的存在的规律。教学难点是实验过程中数据的测量及皮筋或弹簧受力情况的把握。在这节课中我使用的教具有拉力器和弹簧简易称,学生使用的学具是已经制作完工的简易称(有弹簧的也有皮筋的)和米尺。制作简易称本是这节课的一个内容,我把它放在课前完成就是为了不耽误教学重点的完成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了,因为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这个称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中间要把握的东西很多,课前我有充分的时间帮助学生去选择器材和指点制作的方法,为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精良的学具使用,能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顺利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一节课下来,尽管我课前对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预测和预防,但这节课我还是上得很累。使我累的感觉有:1 学生在动手测量时每一次的起点和终点找不准;2测量皮筋(弹簧)长度时不知道要等橡皮筋和秤盘均处于稳定状态时再测;3称量时不知要设法使木棒保持水平后再量……这些都是使测量数据误差减少的重要因素,也是能正确的,尽快的发现规律的基石。而我在课前恰恰对这些细节的情况缺少预测和部署,以致在课堂上发现时已有些为时已晚,这节课的基调和节奏被打乱,感觉非常的吃力。所幸规律的发现并不难,课堂中间虽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段,结尾还算是有些光彩。此外由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平时训练较少,课上时间紧张,动手也有些茫然主动性不强。总的感觉就是活动课看起来容易,上起来难。虽能上个热闹,却很难驾驭。 评析与研讨: 试教后教研组组织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和研究提出了如下存在的问题: (一)这节课听起来像是一节中学物理课。缺少小学生天真、活跃,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不停的记录,实验,课堂的高潮没有体现,少了一种吸引人的东西。   (二)这节课中教师始终在用“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学生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我”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不是自发主动地要探究规律,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降低。   (三)关于实验注意要点部分师生互动分析,教师说得多,有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要点教师还是有包办代替现象。 (四)在学具的使用方面,比如简易秤的制作还是应由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动手参与更好。  

篇5: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试题

一、填空题。

1.找规律填数

①1,2,4,8,16,( )

②1,4,9,16,( ),( )

③1,3,3,9,27,( )

④4,5,4,10,4,15,( ),( )

⑤2,3,4,6,8,( ),16,12

⑥26,2,28,3,30,4,32,( ),( )。

2.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 )。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不相同,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首尾相连,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

3. 实验学校有一条4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要( )棵。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要( )棵。

(3)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共需要( )棵。

4. 在相距120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20米栽一棵,共栽()棵。(想想实际情况)

二、应用题

1、某公司在道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8面,这条道路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一根木头锯成6小段,每锯开一处需要花3分钟,全部需要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五上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活动的基本过程:

1.自制实验工具--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

2.收集实验数据--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

3.整理分析数据--根据计图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讨论从统计图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函数、等差数列)--根据统计结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用的范围。

注意:只是初步体验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不要求学生写出函数式,只要能找出大致的规律即可。

五上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1.用字母表示数

2.简易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的作用:

1.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一次飞跃。

具体的物(3个苹果)----数(3)----字母(用字母a表示3)

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数(常量)----用一个符号表示可变的、抽象的数(变量)

2.有助于对所学的算术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

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

与原通用教材对比,有以下不同点:

(1)解方程的方法

原通用教材: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实验教材:利用等式的性质,思路更统一,基本方程的解法可归结为“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上、除以同一个数(除法时此数不能为0)”。

(2)方程的类型

由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实验教材删去了a-x=b 、a÷x=b的方程基本类型,增加了a(x±b)=c的类型。

(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

原通用教材:先独立学习解方程,再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重难点分散。

实验教材:为了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方程是根据现实素材而列出来的,因此解方程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尤其是在“稍复杂的方程”部分,两者完全融合。

三、         具体内容

标题 例题安排

第1节 用字母表示数 例1 用字母表示数

例2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例3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例4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第2节 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等式基本性质一

等式基本性质二

解 方 程 方程的解、解方程

例1 解形如x±a=b的方程

例2 解形如ax=b或x÷a=b的方程

例3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问题

例4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的问题

稍复杂的方程 例1 解方程ax±b=c及其应用

例2 解方程ax+bc=d及其应用

例3 解方程ax+bx=c 及其应用

1.用字母表示数

例1(用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数)

通过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巩固用符号、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特定的数,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从符号表示逐渐过渡到字母表示,并引出例2。

例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简明性、优越性,一是可以表示一般规律,二是叙述方便。在这儿,字母不止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而是表示一般的数。

(2)两字母相乘的表示法。

(3)教材上只给出乘法交换律的表示法,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其他定律。

“你知道吗?”

介绍单位名称的字母表示法,今后教材中的单位名称一般用字母表示。

例3(用字母表示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1)两个过程:用公式表示面积、周长公式是一个一般化的过程(具体到抽象),而根据公式计算某一具体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则是一个特殊化的过程(代入求值)。代入求值在这儿要多加训练,后面解方程的验算就是一个代入求值的过程。

(2)平方的表示,数与字母相乘的表示。

例4(代数式)

(1)用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两个含义:数量、数量关系。如a+30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也可以表示爸爸与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得出代数式的表示法,渗透函数思想,第1小题是加减法数量关系,第2小题是乘除法关系。

(3)渗透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定义域)。

(4)代入求值。

2.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1)通过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活动引出方程概念,与后面利用天平原理解方程相一致。

(2)前面已经有了列代数式的基础,因此天平左边的代数式学生比较容易列出来。

(3)通过两边物体轻重的直观比较引出不等式及方程。

(4)根据方程的概念自己写一些方程,范围可以很广,可以包括多元方程,只要符合方程的定义即可。

天平原理(等式性质)

(1) 利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在方程中相当于作同解变换):

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1: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其中第二、四个图蕴含了解方程的思路(即天平的左边只留下一种物体,在解方程时,最终目标是使方程左边只剩下未知数)。

解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1)利用前面天平平衡的素材直接给出现成的方程,因此不涉及到如何列方程。

(2)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四种不同的方法求出未知数的值,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后面要学到的一般的解方程的方法。再给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

解基本的方程

例1(x+a=b)

(1)       情境相对简单,利用直观即很容易列出方程,因此重点不是列方程而是解方程。

(2)       天平原理的直观演示与抽象的方程解法相对应。

(3)       重点突出“为什么要减3”这一问题,目的是使方程一边只剩下未知数。

(4)       验算。就是前面所学的代入求值的过程。

例2(ax=b)

(1)具体过程同例1。“除以几”要求学生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

(2)x-a=b、x÷a=b这两种类型的解法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类推,不出专门例题,在“做一做”中出现。

(2)解方程的一般性方法、步骤也要求学生自行总结。

例3(列方程解形如x±a=b的问题)

(1)       结合现实情境。

(2)       先给出算术解法,但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实际已经把“今天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米”转化成了“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米”,就是所谓的逆思考。

(3)       由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是参与运算的,所以第一步要把未知数设成一个“假设已知数”。

(4)       第二步,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5)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此时数量关系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作为“已知数”参与运算的),解方程和验算的过程在这儿不是重点,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4(列方程解形如ax=b或x÷a=b的问题)

(1)基本过程同例3,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列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

(2)渗透环保教育。

稍复杂的方程

例1(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

(1)       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杂的方程。

(2)       结合现实素材(足球上两种颜色皮的块数)引出,这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思考起来比较麻烦。

(3)       解方程的过程其实是由解若干基本方程构成的(y-20=4,2x=24),需要强调把2x看成一个整体。

(4)       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2x-4=20,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例2(列方程解形如ax±ab=c的问题)

(1)       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不同的方程。

(2)       两个方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从2x+2.8×2=10.4到(2.8+x)×2=10.4实际是运用了初中的“合并同类项”,而从后者到前者实际是“去括号”的过程。

(3)       第一种解法只是在例1的基础上多了一步,可自行解决。

(4)       第二种解法的重点是要把小括号里的看成一个整体,可认为是2y=10.4和2.8+x=5.2的组合。

(5)       教学时,可改变条件,先从2x+2.8×3=13.2引入,再把3千克梨改成2千克梨,再在此基础上列出第二个方程。

例3(列方程解形如ax±bx=c的问题)

(1)       此类问题称为“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比较难。

(2)       有两个未知数,但是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和差关系或倍数关系,因此其中一个未知数可以用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来表示。

(3)       重点是设谁是x,一般为了解方程方便,设倍数关系中的单位量为x。当然,也可任意设,只是解答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可能有学生设海洋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列出的方程是x+x÷2.4=5.1,只是解方程的方法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教师适当引导即可。

(4)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一个乘法分配律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过程。

(5)       求海洋面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法求(地球总面积-陆地面积、陆地面积的2.4倍)。

四、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2.       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字母相乘的写法、验算等)

4.       正确看待解方程方法的改变。

篇7: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案

一. 教材简解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四.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下,教师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内在规律。

学法:学生以前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新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找规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个比赛好不好啊,我这里有两张号码,女生记我左手边的号码, 男生记我右手边的号码,看看是那些记的最快啦,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 谈话:国庆节快到了,大街上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一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出示彩旗图)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观察一下这些物体的排列顺序,你能发现它们的排列的规律吗?

(3).学生汇报物体的摆放规律。

盆花:每组2盆:蓝、红

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

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

三. 自主探究,体会采用不同方法的解题策略

(一). 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引导:同学们已经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2).交流验证方法。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a)画图的策略:●○●○●○●○●○●○●○●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用蓝色的圈表示蓝花, 红色的圈表示红花,那么第15盆是蓝花。

(b)列举的策略:

用单双数的方法,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15是单数,所以第15盆是蓝花。)

(c)计算的策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5÷2=7(组)„„1(盆) 结合算式提问:

为什么用15除以2呢?算式中每个数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1

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花是蓝花?

(可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盆花图解释,也可以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再次提问:余下的1盆是哪一盆?所以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

中的第几盆花相同?多指名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余数呢?最后一盆应该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明晰如何根据余数来判断这盆花的颜色

4、解决彩灯问题

(1).谈话: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列举、计算三种方法解决了盆花的问题,(出示彩灯图)照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2).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余数说明什么?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我们可以把3个彩灯看作一组,有这样的5组还余2个。余下的2个正好是下一组的第2个,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第2个彩灯的颜色相同。

提问:第3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提问: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为什么不画图了?

3、解决彩旗问题

(1)自主出题解答。让学生仿照前面盆花、彩灯的问法,自主出题让其他同学解答

(2)老师出题: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再次强调根据余数的情况来准确判断。

(3)谈话:刚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彩旗的问题。你觉得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

(4)概括注意点:看清规律后再列式计算。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过渡:谈话:少年宫在开学期间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智力厅围了不少学生,(出示练一练第一题)你能知道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吗?

2、瞧,手工坊里也吸引了不少同学,一位女同学正在跟着阿姨学编手链呢。(出示第二题)

她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你能帮她算一算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吗?第24颗呢?

五. 拓展延伸

六.评价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篇8: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感知规律:

1、猜图形感知规律:运用白板课件的显露工具逐一出示 ▲□○,让学生猜一猜,并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

(1)预设:可能刚开始因不确定,所以猜测出现多种可能。

(2)课件出示下一组图形,继续猜,说说猜的根据是什么?

(3)表示规律:看来同学们发现了这组图形中藏着的规律,如果要把这个规律圈出来,该怎么圈呢?(每组都有3个图形)每组的第一个图形是什么?第二个图形是什么?第三个图形呢?(看来每组不仅个数相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排列次序也是相同的。

(4)简单推理: 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接下来的第8组会是哪些图形?第10组图形会是什么?第100组图形会是什么?……

2、观察图形找规律:□□○▲□□○▲……

(1)这组图形有规律吗?是什么样的规律?根据学生回答,圈出一组图形。

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5组图形是什么图形?第6组的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第九组的第三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第100组的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2)你会学着老师的样子提问吗?(学生互问互答)

小结:正是这些图形排列有规律,我们才能很快确定后面其中某个位置上是什么图形。

3、小组合作创造规律:提供三个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取几个图形,排列成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学生在本子上画,请一组同学运用白板的拖动副本功能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然后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排列的规律,注意引导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

二、探究规律:

1、创设情境,探寻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1)导入:其实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让我们一起来到节日的公园里去看看,从这里你能找到这样的规律吗?

(2)让学生分别说说找到的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规律。根据学生回答作标注。

2、研究盆花,自主探究策略:

(1)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8组有些什么颜色的花?

(2)从图上我们看到了几盆花?那么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3)学生讨论后整理板书:

画图列举法: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画图法。

推理法:奇:蓝 偶:红

计算法:15÷2=7(组)……1(盆)(让学生在白板上板书计算过程)

结合算式提问:为什么除以2,7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追问: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第4组,看不到第8组,你怎么知道第8组的第一盆是蓝花?课件演示15盆花,将算式与图形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4)你觉得这三种方法中哪种你比较喜欢?为什么?

3、研究彩灯,进行策略优化:

(1)课件出示:彩灯图,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师巡视了解情况。让用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台板书。

(3)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①为什么不用推测的方法?画图法的得出的结果是什么?怎样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

②计算方法:算式中的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用什么单位?余数2表示什么?单位写什么?余下的两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7盏正好对应第六组的第几个?配合课件进行演示帮助理解。

(4)从左起第46盏是什么颜色?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学生独立用计算法解决问题,一生在白板上板书,集体交流,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5)从左起第60盏是什么颜色?没有余数怎么看?

根据学生回答,用白板课件演示最后一组彩灯,明确第60盏灯是第20组的最后一盏。

(6)小结:通过刚才对彩灯的研究,我们发现,推算法和画图列举法都有局限性,只有计算法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在解决周期问题时通常会采用计算法来解决。

4、研究彩旗,明确计算法的特征:

请根据彩旗的排列规律,自己提一个问题,然后用计算的方法解答:从左起,第( )面是旗。

(1)学生自问自答。师巡视指导后进生。

(2)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3)追问:你们列出的算式中为什么都是除以4?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彩旗的颜色?(根据学生回答作相应的课件演示,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规律:

1、出示课始图:

(1)你能根据规律提一个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吗?

(2)学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时追问:哪些同学算出来也是这个图形?为什么排列位置不同,图形却相同呢?猜猜这些同学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3)小结:按同样规律排列的物体,余数相同,对应的物体也相同。

2、实际运用:学生独立解决书本60页练一练第1、2两题。分别请一个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板书。师巡视指导后进生,然后集体交流,

3、深化运用: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第32个图形(书本上的习题)

学生练习后追问:同样是第32个图形,为什么画得却不一样呢?(因为每组排列的规律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4、巧设陷阱明确主题:你能画出第32个图形吗?

▲○□▲○▲▲□○▲□……( )……(没有规律)

5、布置课外作业:自己设计规律,并提一个与今天学习知识有关的问题给考考同桌。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板书课题:找规律)

板书设计:

找规律

(1)画图法(2)推理法(3)计算法――常用方法

篇9: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观察场景图,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师:谁来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生1:1只灰兔、2只白兔;1只灰兔、2只白兔

生2: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让2到3名学生说一说,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上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找规律。

出示例2中的问题: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交流解答方法。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

可能:

生1:列举:

生2:画图:●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师:你用的方法是?(画图)。

生3:计算:183=6(组)

师:你能和大家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生:18只兔像这样3个一组的分,可以分成6组。

(让2到3名学生说一说)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课件将盆花一组一组排成一个竖排,)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生说出: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师:那接下来怎么做呢?

生: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或者:18-6=12(只)

答:灰兔一共有6只,白兔一共有12只。

师:那我想进一步确认这位同学算得对不对,怎么办?

生1:再算一遍。

生2:检验:6+12=18(只)。

【设计意图: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师:那你能完整的说说解决这题的过程吗?

生:

师:追问,谁还想再补充?(多让几个学生说,大致能说出以下内容则止)

小结:方法,步骤。

(1)几只兔子一组;

(2)每组中灰兔、白兔的只数;

(3)求出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

(4)检验。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那我再稍改动下题目你又会不会呢?(出示试一试)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师: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生活动,师巡视。指名答。

生1:203=6(组)2(只)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或者:20-7=13(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20只兔像这样3个一组的分,可以分成6组,余下2只。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师:唔,说得不错,谁还有补充?

生2:因为,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所以,灰兔的只数:16还要加上余下的1只,算白兔的只数时,也要加上余下的1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师:对,你补充的真到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64=6(组)2(枚) 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师:那我们在计算黑子的枚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加上余下的2枚。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或者:26-20=6(枚)

第2题:日出、日落是按照什么规律的?

(每2次一组,每组有1次日出和1次日落。)

从日出算起,35次里有多少次日出和多少次日落?

352=17(组)1(次) 余下的1次为日出。

日出:117+1=18(次)

日落:117=17(次)

四、综合练习:

第1题:

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黄灯、绿灯;从10时红灯亮到10时15分止,信号灯一共亮了42次。请问:红灯、黄灯、绿灯各亮了多少次?

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个黄灯和一个绿灯。

423=14(组)

所以红灯、黄灯和绿灯各亮了14次。

第2题:思考:11月1日星期日,请问11月里,有多少天上课,有多少天休息?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组)2(天) 余下的2天为星期日和星期一。

休息:24+1=9(天)

工作:54+1=21(天)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在学中用,用中学。激活学生的潜能,便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独特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183=6(组)

灰兔:16=6(只)

白兔:26=12(只)或者:18-6=12(只)

检验:6+12=18(只)

答:灰兔有6只,白兔有18只。

篇10: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P7及练习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教学例5。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回答:56×1.3)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个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

师: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作业:5、6、7

课外作业: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0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篇11: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年级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9.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复习旧知,为小数乘法的学习做准备。

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强练习,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

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

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时安排:11课时

1.小数乘整数………………………………2课时

2.小数乘小数………………………………2课时

3.积的近似数………………………………1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

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课时

6.整理与复习………………………………1课时

篇12: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方法学-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方法,这些学-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一、课堂探究,自主学-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3、汇报交流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二、交流展示

1、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第二、三问使学生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无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交流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3、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如果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三、反馈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老师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第二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出发,你认为周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出发?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评价检测

练-十七2、3、4题

篇13:课前准备——数学活动课的关键所在--《量一量,找规律》案例与反思

数学》上册共安排了二次:《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本节课是继学生学习了简易方程之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片段】

师:请将你们课前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让老师欣赏一下。

(同学们迅速拿出了用铅笔、橡皮筋、直尺、细线、一次性方便碗等做好的弹簧秤。有几个同学拿出了用搪瓷碗盖做的托盘弹簧秤。〕

师:量一量放一本数学书时橡皮筋的长度。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测量、作记录〕

师:量一量放二本数学书时橡皮筋的长度。

〔学生继续分组动手操作:测量、作记录〕

师:量一量放三本,四本、五本……数学书时橡皮筋的长度。

教室里一片忙碌:有的在测量,有的在记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橡皮筋伸缩性太强,同学们只用了一根橡皮筋,所以当刚放了三本数学书时,橡皮筋伸得太长学生米尺太短无法测量了,学生望着老师……

【反思】:综合实践课需要动手实际操作,往往有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发生,所以在上课前应做到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准备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设计。切忌草率备课或根本无备课,必须严把备课关。认真备好课是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学生认真细致地备课,它包括:实践活动的步骤;对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测;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评价策略等,杜绝实践活动课的随意性、自由性及无序性。实践活动课本来就难以把握好教学节奏及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不在课前认真地设计好,实践活动课将是一盘散沙,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计划。

2、准备学具。学具是实践活动课的必备用具,包括一些常用的测量与绘图用具,如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也包括一些常规的生活用具,如小刀、剪刀等;还包括一些实物模型,如小方纸盒、圆柱体的茶杯等。本节课由于课前已布置了要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因此,学生对学具的准备是较好的,尤其是有几个学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自己吃饭的碗盖代替老师要求的一次性方便碗做托盘,不仅节约,而且颇有创意,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上课特别认真,发言特别积极,效果也特别好。

3、课前实验。课前教师自己的实验也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验受到客观条件及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通过亲自动手,能及时发现实践活动的难点和关键,及时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为教学设计提供具体、真实的素材,就能针对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修改实验操作设计,指导后面的实践活动,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如能在课前准备时动手实验一次,就会发现一根橡皮筋不能承受几本书的重量,

篇14: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首先必须掌握倒数的意义与求法,其次是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所以我认为倒数的意义及其倒数的求法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所以我认为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结合课本中的例子说明,然后让学生举出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让学生自学。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本节课,我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所以我由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引入:

先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汉字“吴——吞”,“杏——呆”激发兴趣!然后联想自然界中这样上下颠倒的动物。(蝙蝠、树懒)再到让学生思考:数字有没有这样的特性呢?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倒数。

(二)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并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倒数?

2. 互为倒数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3.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在小组自学过程中,深入个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例如“我和你互相成为朋友”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我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是我的朋友”,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再组织同桌之间互相说倒数,以巩固理解。

求倒数的方法,仍采用小组汇报的方式,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① 找倒数(分数),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找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② 整数(大于1的自然数),这样的数怎么办?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它们的倒数也是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③ 1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它的倒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概括总结:1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因为1等于一分之一,一分之一分母、分子调换位置还是一分之一,就是1。

④0有没有倒数?学生可能会引起争议,0不能作分母,0不能作除数,任何一个数和0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⑤带分数及小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先变成假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通过达标反馈巩固求倒数的方法。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四、简述板书设计

(略)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几方面,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设计”。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本次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篇15: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找因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重复。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篇16:找规律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找规律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1、说课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页的例题,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化数”领域的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过直观、简单的“找规律”方面的内容,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其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等实践活动中,了解“规律”,初步建立“规律”的概念。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页标题#e#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6、教具准备

教具:主题挂图、教学课件。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小棒和石子。

二、说教法

1、在教学思想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法、游戏法、动手操作、引探等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名字叫“猜一猜”,请看:

1、出示:

你们猜一猜,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出示:

请你们猜一猜,中间应该摆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们的排列有顺序,且更美呢?

师:你们真棒!能准确地猜出问题的答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在猜的过程中,是根据找什么而猜出来的`呢?

生:找规律。

师:对!你们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设计理念:以游戏猜一猜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既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出示教学主题图:小兔乐园

师: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小兔乐园!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师:请你们把在小兔乐园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观察数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行物体有多少个,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分页标题#e#

教师依次提出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三部分分别数一数,分别得出两种物体的个数,然后按问题顺序,根据学生数的结果,分别板书三行,显现出各是多少。

3、比较发现

(1)师:比较每行两种物体,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帮助学生把话说通顺,清楚。

4、归纳规律

(1)师: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从、我们发现“小兔乐园”的情景中有怎样的规律?

(2)学生归纳规律。(板书略)

(设计理念: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小组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律,寻找规律)

(三)理解规律

摆一摆,比一比,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用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根小棒中间摆一个石子。数数小棒的根数和石子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同桌,并与前面发现的规律比一比,一样吗?

(2)组织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新知再现,对新知起到检查、巩固、提高的作用,对规律有着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实际举例,体验规律美

1、生活处处有规律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仔细想想,先跟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2、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展示生活中规律美的画面

(设计理念: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1、小明放学回家经过一段马路,他发现马路的一边有10根电线杆,且还发现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你能帮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广告牌吗?

2、河坝的一边了7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设计理念: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最后一题是拓展延伸题。这样的设计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对所学知识起到检查、巩固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创造规律

同学们可真行!能够找到了规律,还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现在老师考考你们:谁能以我们班的一部分男同学和一部分女同学进行排列,并使他们排列有规律可寻?分页标题#e#

(设计理念:运用现在的学习资源,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总结归纳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在生活中,在数学王国里,还有更奇妙的规律等着你去探索。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定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篇17:找规律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找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页的例题,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化数”领域的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过直观、简单的“找规律”方面的内容,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其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等实践活动中,了解“规律”,初步建立“规律”的概念。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6、教具准备

教具:主题挂图、教学课件。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小棒和石子。

二、说教法

1、在教学思想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法、游戏法、动手操作、引探等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名字叫“猜一猜”,请看:

1、出示:

你们猜一猜,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出示:

请你们猜一猜,中间应该摆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们的排列有顺序,且更美呢?

师:你们真棒!能准确地猜出问题的答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在猜的过程中,是根据找什么而猜出来的呢?

生:找规律。

师:对!你们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设计理念:以游戏猜一猜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既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出示教学主题图:小兔乐园

师: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小兔乐园!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师:请你们把在小兔乐园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观察数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行物体有多少个,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次提出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三部分分别数一数,分别得出两种物体的个数,然后按问题顺序,根据学生数的结果,分别板书三行,显现出各是多少。

3、比较发现

(1)师:比较每行两种物体,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帮助学生把话说通顺,清楚。

4、归纳规律

(1)师: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从、我们发现“小兔乐园”的情景中有怎样的规律?

(2)学生归纳规律。(板书略)

(设计理念: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小组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律,寻找规律)

(三)理解规律

摆一摆,比一比,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用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根小棒中间摆一个石子。数数小棒的根数和石子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同桌,并与前面发现的规律比一比,一样吗?

(2)组织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新知再现,对新知起到检查、巩固、提高的`作用,对规律有着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实际举例,体验规律美

1、生活处处有规律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仔细想想,先跟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2、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展示生活中规律美的画面

(设计理念: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1、小明放学回家经过一段马路,他发现马路的一边有10根电线杆,且还发现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你能帮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广告牌吗?

2、河坝的一边了7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设计理念: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最后一题是拓展延伸题。这样的设计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对所学知识起到检查、巩固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创造规律

同学们可真行!能够找到了规律,还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现在老师考考你们:谁能以我们班的一部分男同学和一部分女同学进行排列,并使他们排列有规律可寻?

(设计理念:运用现在的学习资源,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总结归纳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在生活中,在数学王国里,还有更奇妙的规律等着你去探索。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定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设计理念:这样的总结,既归纳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又能激起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决心和欲望)

篇18:北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模板一:打扫卫生

[教学内容]打扫卫生(第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角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10÷25=4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32÷812÷25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模板二:打扫卫生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要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

精打细算

[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

甲商店:11.5元=115角11.5÷5=2.3(元)

乙商店:12.9元÷6=2.15(元)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数学教案模板三:打电话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

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一、创设情创设“打电话”的情境,

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境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二、自主探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究,创建数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

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学模型

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

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

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巩固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与应用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

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笔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三、巩固与应用

呈现中国银行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练一练:P71/1,2,3,4

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7,

四、总结。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

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100.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篇19: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数学听课笔记-2[/page]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2020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国标本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教案优秀

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P4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优秀教案

二年级《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19篇)】相关文章:

什么是周长课件说课稿2022-11-28

角的度量说课稿2022-08-14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2024-01-04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的认识》教案2022-07-26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随笔2023-01-07

认识周长三年级数学说课稿2023-04-15

《角的度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2-08-16

角的度量的小学说课稿2022-05-06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反思2023-01-26

地砖的周长 说课稿2022-09-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