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合集19篇)由网友“稀饭”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
若有所悟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2、指名读。
3、师: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4、生: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使万民得福,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
生: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住在断垣残壁的古寺中,是为了修好《本草》,使万民得福。
二、学习一至七自然段
1、师:是啊,李时珍为了寻访药材已经在外地走了好几个月了。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至七自然段,画出写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句子。
2、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我觉得这儿太脏了,到处是灰尘,连个可以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家窗明几净,非常整洁。
生:而且这里多危险呀!
生:这儿实在太脏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他们该怎样睡呀?
师:是啊,赶了一天的路就住在这样的环境中。齐读这段话。
3、生:第四自然段也写到了。
出示:他们拣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一边喝着山泉水,一边啃干粮。
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生: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顾不得自身的安危,艰难地向顶爬去,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是他忘记了疼痛,一心只想采到药草。
生: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顶着烈日寻访药材,他累得大汗淋漓,嗓子都冒了烟,很想停下来歇歇,可是一想到早日修好《本草》就可以早点让百姓得福,于是他又加快了步伐。
生: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师: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分角色练习读对话,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八至十三自然段
1、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自由朗读八至十三自然段。
生:他们在趁着月色记录今天的'寻访所得。
2、书中的哪一幕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他亲自品尝药草给我的印象最深。
出示:他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又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师:是啊,鸡肠草与鹅肠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李时珍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
生:他仔细端详了一阵,觉得还不能辨别,于是又放在嘴里嚼嚼。
师:同学们,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么他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生:他是为了让他修订的《本草》更加准确,他亲自尝尝,就避免让后人因为开错药方而出现危险了。
3、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学到这里,那么对李时珍或许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吗?
生:李时珍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试药,心中只想着百姓,我真敬佩你啊!
生: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医生每一种药草你都要仔细辨别它的药性,你修订的《本草》让万民得福,你给人类做出了贡献。
5、师: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生:他们还在把今天的寻访记录一一写下来。
出示: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
生: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
生:他忘记了父母,忘记了孩子,忘记了兄弟姐妹。
生齐说:心中只有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篇2: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能够读准字音:“宿、尘、煮、扯、囊、脂、逆等字的字音”。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等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相应介绍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以此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金银花的照片,介绍“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你知道写的?出自哪部著作吗?谈谈你的理解?
把大家预习的内容,加上老师准备的资料,合起来是这样的:
总结出示:李时珍(1518-1593)是湖北蕲春人,是我国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下面请看一组数据:
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参考了800多种著作,三易其稿,历时27年。《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共立药物1892种,各种药方11096篇,插图1160幅。为中华中医中药的繁荣光大,作出了名垂青史的贡献。
3.李时珍的基本情况,我们已经从资料中知道。那么这段资料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什么呢?
师:这篇课文就选取了李时珍编写《本草》27年中的某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来写的。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理解“宿”, 宿:住宿,过夜。夜宿古寺。27年的光阴漫长,一天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滴水见大海,从夜宿古寺这件事情上看出李时珍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李时珍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怎么样,还要准备一下吗?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对于文中的长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停顿是否合适。
2.(1)学生开火车分节读课文。有读错读音的立刻停,有错误吗?正音(或者板书正音)读读。
(2)指读刚才指出来的错字。个别有意思的字可以拿出来说说。
(3)难读的段落可以一起读读。
3.出示生字:
(1)读准字音:
宿 材 徒 尘 煮 庙 订 砖 详 扯
(2)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
4.除了能读通课文以外,还有些词语含义深刻,很有意思,很重要,谁来读读。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
灰尘 断垣残壁 破败 端详
呃逆 察访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1)认读生字词
(2)打乱顺序重新排列
长年累月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
破败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端详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3)学生读读,排列有什么规律?分行读读。(重新组合过的词语,每一行可以组成一句话。)
(4)找找哪些词语不理解。
a.李时珍有个弟子叫——庞宪,他们就成为“师徒俩”
b.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李时珍师徒俩饿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啃干粮 喝山泉水)你从文中哪些段落中看出来的?
出示:庞宪用陶碗……看出什么?(吃不好,睡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
c.晓行夜宿:晓:天亮的时候。天亮的时候赶路,夜晚的时候住宿。在文中找相应的句子,体会内容。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读读,这段话写出了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这样的情况时常在这对师徒身上发生。读句子。
d.察”是什么意思?“访”呢? 仔细地搜寻,拜访。
e.断垣残壁,重点是哪个字?垣,墙,矮墙。墙壁破旧,围墙倒塌,一片破败的景象。指名读读有关语句。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破败的庙)
青苔: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f.呃逆:打嗝。涎:口水。
出示: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再读课文,组织交流,理清脉络:围绕“夜宿古寺”给课文段:
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篇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
5.这篇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呢?(事情发展顺序)以前表现事情发展顺序的才有两种形式;
(1)屏幕出现:发展顺序的才有两种形式:
a.用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作为标识。如:首先……接着……最后……
b.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事情的发展变化作为标识。如:上午,下午,九点……十一点……两点
c.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
出示:时间顺序: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谈体会:写文章抓住课题“夜”,写好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不仅对品读人物有用,而且对学生今后如何在写人写事的文章中穿插环境描写,习作更加优美更好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出示一幅图,加上哪一句衬托?
6.认读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书写要求。
宿 材 徒 尘 煮 庙 订 砖 详 扯
7.描红
三.布置作业:
继续描红
板书设计:
篇4: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李时珍(读),你们了解他吗?学生自由发言。
2、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捕捉到了一个信息: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学生发言。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出示课件)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述:是啊!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有这样一部惊世之作而自豪。可是你们知道李时珍是如何编写这部巨作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李时珍编《本书》的小故事。(板书: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
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行囊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啃干粮 断垣残壁
先指名读2遍,再齐读,说一说读后的感受(很辛苦)
过渡:是啊!为了修《本草》,李时珍历尽了千辛万苦。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他们吃了哪些苦?你能找到文中语句来体会吗?
三、学习课文。
一)、体味生活之苦。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1)第一节。
“饥餐渴饮” 饮食差; “晓行夜宿” 一天的工作时间长;
“……等地……”路程远; “好几个月” 连续时间长。
述:好几个月,多少个日日夜夜,李时珍师徒跋山涉水(板书:跋山涉水),为的是什么呀?(板书:访药材)
因为要编一本药书,必须对每一种药材进行考察,有时还要去拜访有经验的村民,以获得最准确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
2)第4节。
① 学生找到后出示语段。
② 交流:住宿条件差。古寺荒凉、破败。
③ 谁能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古寺的荒凉、破败呢?指名读。
④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老师好象看到在古寺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灰尘,因为他有一个词读得特别好――“到处”(点击红点)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评一评这位同学的朗读吗?
⑤ 学生抓住关键字评价。一一点击词语“断垣残壁” “长满”、“厚厚”。
⑥ 同学们真像个小老师,评价很到位。那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
3)第5节。 吃得苦。
4)第9第1句。 工作条件简陋。
小结:是啊,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师徒白天跋山涉水察访药材,晚上就只能在破败不堪的古寺中过夜,有时连最起码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面对生活上的苦,李时珍师徒的态度用书上的一个字,就是――“笑”。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要编好一本药书,除了要承受生活上的苦,他们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工作,你们知道有哪些吗?请读一读课文8――12节。
二)品味工作之苦。
1、学生自由读课文8――12节。
2、交流:
①做记录。“把寻访所得记下来”“边忆边写”读一读相关句子。
②试药性。(板书:试药性)
述:同学们,药性的准确与否,可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呀,所以试药性至关重要。有时,两种草药――读“叶子十分相似”李时珍就会――读“端详了一阵子”,点击“端详”什么意思?外形看不出,就只能――读“放在嘴里嚼嚼”亲自尝试,“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读“鸡肠草 ……”药性的不同区别开了,只因为李时珍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咀嚼动作吗?不是,在不知道药性的情况下,亲自尝草药是十分危险的,李时珍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研究呀。此时此刻,你想对李时珍说些什么呢?
那就让我们读出深深的敬意吧。8――11节自言自语,12节齐读。
3、拓展。
述: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古寺内,李时珍师徒…… 拿出笔来,把你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3、如果白天他们是为了查访药材跋山涉水,那么夜晚他们又为了记录与试验药性――披星戴月(板书:披星戴月)
三)揭示中心。
述:生活的苦,生命的危,李时珍师徒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出示:“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蔡老师补充说一下:中医给人治病,要根据药书开药 ,在以前,有许多种药书,但是记载有很多错误,有的一种药有几个名称,有的种类不齐全,有的药性不明确,有的甚至还掺杂迷信荒谬的东西。这可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呀。
现在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拓展:课件。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本草纲目》而受益得福,李时珍的夙愿得以实现了,让我们再一次地重温这一句朴素的话语――齐读。
篇5: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2、出示:一张李时珍的画像,请他们说说第一眼见李时珍,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和善、和蔼可亲、慈祥、朴素)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文字里你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
4、这节课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课文第2、3、4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2、3、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2、交流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破败的古寺)
(3)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破败”?
交流: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指导朗读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xx?(察访药材)
(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这就是李时珍的“夜宿”!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在破庙里过夜,他的“晓行夜宿”多么辛苦。
5、出示:《补充习题》中小练习: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 是灰尘,断垣残壁上 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了 的蜘蛛网。
指名口头填空,并点击答案。
所填词语变现出古寺的破败。对古寺的破败描绘得如此具体,是为了xxx。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5――13小节
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交流: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
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是怎样的苦?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几段文字,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来谈谈。
师徒俩找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还得生火取暖)
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啃干粮 “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
(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
你们能做个动作吗?生模仿“啃”的动作
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
(骨头、鸡腿、甘蔗……)
李时珍啃的是什么?干粮
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
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
住破庙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有时候,为了赶路,就边走边吃,甚至两顿并作一顿,这就叫做“饥餐渴饮”。
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指黑板)“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李时珍为寻访药材,吃了多少苦呀!这样的生活,你还想用哪些词来形容?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多长时间?(长年累月)
(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
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
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
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
难怪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点红“苦多了”)
(3)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这就叫“长年累月”,
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可能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
(4)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不要忘记,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了!
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时珍--------的精神。板书:(不怕吃苦) 为了造福万民甘于付出 乐观 以苦为乐
(6) 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四、学习8―13自然段
1、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你对“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
出示第12自然段:
他是怎样尝药草的?请你读读第12自然段。
我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会读书的人已经拿出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找出来后你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1) 生交流:
(2)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你们看,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先是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还在想,还在体会,终于区分出来,于是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生齐读)
(3)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 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一丝不苟,这就叫――板书:严谨认真)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同学们,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读!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停下在思考,第二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还在记载其他草药。)
2、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寺庙内,李时珍就着皎洁的月光记着白天的寻访所得;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夜越来越深了,弟子庞宪脱下衣服轻轻披在他身上,李时珍浑然不觉,依然思索着记载着,我们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入睡的……
篇6: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浮想画面,感受古寺环境的破败
1、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请大家将语言组织好,先自己说,再交流: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师徒为了察访药材,住进了一座古寺,喝泉水,啃干粮,品尝药草,记录一天的寻访所得。
【阅读教学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的观照下学习全文。这一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达训练。】
2、课文题目是“李时珍夜宿古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描写“古寺”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哪个词最能反映古寺的特点?
3、学生找出古寺的特点是“破败”后,师范读第4自然段,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破败的情景?
组织交流。
①情景: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②分析:“到处是灰尘、厚厚的蜘蛛网”说明了――(长时间没人住);“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说明了古寺一些墙壁倒塌了,无人修整,寺里阴暗潮湿)。
4、出示:李时珍和庞宪住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是,是,是。在这里,没有,没有,没有。
5、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重视形象性。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浮想相关画面,感受到李时珍师徒夜宿的古寺是破败的。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灰尘,是断垣残壁,是青苔,是厚厚的蜘蛛网,在这里没有完好的桌椅,没有平整的床铺,没有口渴的饭菜,没有……所出示的填空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投宿环境的艰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前后联系,品析察访过程的艰辛
1、师:请大家联系第1―3自然段,说说:李时珍师徒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住进这座破败的古寺的?
2、学生自读后,组织讨论:
①是在路上走了好几个月的情况下(第1自然段)。这几个月是怎么走过来的?――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请结合第5自然段内容,想想:在路上,他们饿了――(啃几口干粮。比较:课文为什么用“啃”不用“吃或咬”?),渴了――(喝几口泉水)。他们白天――(赶路察访药材),晚上――(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李时珍的辛苦不仅仅是在住宿条件上,还在于整个察访过程。这一教学环节在前后文的联系中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体会:在这好几个月的察访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饿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从而感受察访过程的艰辛。】
②结合第二自然段:因为他们一心走路,错过了客店。想想:客店和古寺在环境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在客店里,没有,没有,没有。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
他们为什么不住在这样温馨的客店里,他们赶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修订《本草》)
3、李时珍师徒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真是太辛苦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4、李时珍觉得这样苦吗?李时珍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7自然段。
抓住“吃点苦是值得的”深化理解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造福人类,甘于吃苦”的精神。①李时珍吃的苦少吗?为什么说“吃点苦”?②“是值得的”,为什么值得?
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1―7自然段。
【这一环节在进一步将客店与古寺的对照中,在视“诸多之苦”为“吃点苦”的比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那种甘于吃苦的伟大精神。这样的设计是简单的,这样的过程中扎实的,学生的理解是深入的。】
三、适度拓展,体会冒险尝草的精神
1、指名读第8―13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深受感动?
2、组织交流。
①白天,赶路、采药,已经很累了,晚上还在趁着月光记录寻访所得,真令人感动。他们就是这样一天一天过来的。
②抓住“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不怕冒险的精神。
讨论:李时珍尝药草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中毒,甚至死亡。)
3、出示补充资料:
有一次,李时珍拿着“山茄子”回到家,搞清了这种草药的学名是“蔓陀罗”。为了解它的药效,李时珍把蔓陀罗泡到了酒里。酒泡好了,李时珍把家人和徒弟找来,嘱咐了他们几句话,就喝了许多药酒,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
过了好长时间,李时珍还没醒过来,家人和徒弟赶忙端来事先准备好的绿豆甘草汤,灌到他嘴里,没多大功夫,李时珍醒了过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家人和弟子埋怨他太冒险时,李时珍笑着说:“不亲自尝尝,怎么断定它的药效呢?”说完,赶忙记录下蔓陀罗的作用、功效以及反应过程等。
【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要体现“适度”原则。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尝百草的冒险精神,教学中补充了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文字浅显,但内容感人,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李时珍的认识。】
4、指名读第13自然段,读后出示,要求学生口头填一填: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寺内 。他们饿了,;渴了,;冷了,;累了,。夜渐渐深了,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要踏上察访药材的路程了。
【这一填空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眼前浮现夜深人静时李时珍师徒活动的画面。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白天他们是累的,夜晚他们仍然很辛苦。】
5、组织讨论后,指导读第8―13自然段。
6、师:同学们,这样的生活苦吗?(的确很苦。)但李时珍怎么说的,读第7自然段。
7、动笔写写:同学们,你学了本文后对李时珍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请给李时珍写一段心里话。组织交流,结束课堂。
【这一环节的教学其实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受李时珍的伟大,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全国小语会崔峦会长说:“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这些论述其实说明了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努力体现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李时珍那种“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抓住古寺环境的破败、察访过程的艰辛、品尝药草的危险等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深入地品词析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水到渠成地对李时珍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篇7: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教学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内容)
人物:李时珍
(1)请学生介绍李时珍。
(2)教师拓展:当时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
时间:夜
地点:古寺
哪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拓展: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直接以描写的对象为题,如《九寨沟》;有些文章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有的文章则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中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一路花香》。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要善于从课题中捕捉有效信息,帮助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article/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3.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4.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5.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统一意见,梳理交流顺序。
四、研读课文:
1.能不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篇8:《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
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
(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简介相关内容:《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理解课题)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想一想,李时珍的哪些行动让你感动?指名简要说说。
三、理解词语:
1、你在读书时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重点理解:出示词语:
A-察访行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
请你读一读(学生个别读)
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你理解的方法。
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
B-破败断垣残壁
这两个词语在课文哪一小节?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第四小节,谈体会)反复读,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条件差和不怕苦。
C-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鸡肠草鹅肠草
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交流出示:呃逆 涎滑 无涎 读一读词语,并结合句子理解。
生活中,我们常要接触一些重要,你能说出几味来吗?(学生自由交流)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课后我们还可以去了解!李时珍为了弄清这些草药的功效,编写《本草纲目》,27年间,日日夜夜奔波着!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认真观察课后生字表,看看哪些字比较难记?该怎么样来记住这些生字?
2、教师重点强调,学生动笔描红。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搜集几种中草药的名称与用途
篇9:《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宿导入,揭题
板书宿,师:认识这个字吗?你能组哪些词?哪个词是夜宿这个词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们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处?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栈,有位古人出门在外不夜宿客栈,却夜宿古寺,这位古人就是李时珍(板书课题)
学生介绍李时珍。
师:《本草纲目》在课文中简称《本草》,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二)听课文范读,要求听准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
1、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2、将词语顺序打乱,重新排列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找一找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四句话)
(四)李时珍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出示第一句(课文第一段)
1、饥餐渴饮什么意思?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与此相关的内容。
出示句子庞宪用陶碗.......啃干粮
读句子,你觉得李时珍吃得怎样,喝得怎样?饥餐渴饮(吃不好,喝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更准确。)读句子,读出意思。(板书:饥餐渴饮)
2、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晓行夜宿的意思。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相关语句。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句话写出了晓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
这种情况可以说在这对师徒身上经常发生。读句子,再读问句。
3、再读第一段话
四、第二句(第4节第一句)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寺庙呢?指名读句子
断垣残壁这个词语的理解难点在哪?
理解垣,理解断垣残壁(通过,理解关键字,帮助理解词语)
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座古寺呢?
朗读。
五、在这样一座破庙里李时珍简单地吃过晚饭,又干什么了呢?快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板书:记下寻访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节和12小节最后一句话)
刀豆子......呃逆
他接着往下写......无涎......
1、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理解词义呢?
2、汇报结果
(、结合生活实践......)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鸡肠草......
学生正确读句子。
介绍:《本草纲目》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李时珍就是这样一边察访药材,一边及时记下所得,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六、这节课学到这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七、再读生字词
八、生字描红
九、作业
收集常见中药名称及药效
板书: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篇10: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篇11: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李时珍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三)教学重难点: 引领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理解感悟李时珍为写《本草》,为民造福而甘愿吃苦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理解“饥餐渴饮、断垣残壁、生嚼涎滑”等词语。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文的教学,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他们面对艰辛时所表现的乐观态度。主要采取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朗读等方法来引导感悟。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三处内容:
1、古寺的破败景象;
2、李时珍师徒的对话。
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精神境界。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一)复习导入 课的一开始出示一组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引导学生重温李时珍修订《本草》的艰辛,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接着引读课题,让学生从“古寺”入手,从课文中找出有关描写古寺的句子。
(二)感悟李时珍的“苦”
1、在这里重点指导朗读描写古寺的词和句,如“破败 ”“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等词语,体会环境的恶劣。特别是“断垣残壁”这个词语,请学生说说怎样的房子才叫断垣残壁?接着,指名学生读这段文字,然后请学生同时想象,补充这“古寺”是怎样残破荒凉的景象!这样,“古寺”这个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丰满起来,李时珍的形象也逐渐走入了学生心中! (板书:苦) (这个环节设计,我以读为主,以感受古寺“破败”为重,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
2、之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其他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如“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在月光下记录一天寻访所得等。让学生从我的导读转为自学体悟。
(三)重点解读李时珍的人物性格特征
1、出示对话,引导学生自读,找出四个“苦”字
2、从四个“苦”字入手,先请学生说说,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李时珍察访药材的辛苦。(这时可以联系全文,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理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为三点:行得苦,住得苦,吃得苦。
3、请学生讨论师徒俩是如何对待“苦”的? 可以从第六小节的“挺”字入手,课文说“挺得住”的苦而不用“吃”字,怎样的“苦”需要“挺”呢?文中“常年累月”这个词眼就做了很好的解释,吃这苦可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整整花费了时间,从生气勃勃的少年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就是“长年累月”啊!而面对这样的“苦”,李时珍不仅“挺”过来了,为什么还用了个
“笑”字呢?这就是李时珍的境界啊,以苦为乐,为民造福,高人一格!(板书:以苦为乐 为民造福 )
4、在理解了人物的心理后再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这段话。
5、自由感悟“记载药物”这一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学习这段文字,主要请学生自学,然后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概括出这样三点:
▲条件艰苦:主要指砖垒的桌子,还有以月色代替灯光。 ▲工作辛苦:相机理解、巩固“晓行夜宿”一词,课文中列举了很多草药名称以及它们的功能特性,由此看出师徒俩一天的收获很大,白天的工作量肯定很大,由此进一步理解了“晓行夜宿”的含义。 ▲严谨认真: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李时珍记录一天寻访所得时认真详细,甚至还要亲自尝一尝。而亲自尝药这一行为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可他却还是这么做了。同时列举李时珍长期食用老姜和敢于尝试曼佗罗的故事,补充课文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李时珍严谨认真、为民造福、不怕自身危险这样的形象跃然纸上! (板书:严谨认真)
(四)总结升华。
生读最后一节,师补充: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夜越来越深了,李时珍浑然不觉,依然在观察着、研究着、记载着,他的脸上带着喜悦和满足的笑容李时珍就是以这种不畏艰辛,严谨踏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 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板书:《本草纲目》) (这个环节我补充资料说明了《本草纲目》是一部医学巨著,通过资料中的数据让学生深刻认识《本草纲目》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这个环节基于课文,又高于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夜宿古寺”只是李时珍修《本草》中的一件小事,但他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品质贯穿于一生。)
(五)作业布置
1、复述课文。目的是培养学生复述能力。
2、课外搜集关于李时珍的小故事。目的是把学生从课文引到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中,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篇12: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16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好《本草》,不顾年岁大,住破寺、吃干粮的经历,以及认真记载、研究药物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离他们的生活是很遥远的。这不仅仅是时间和年代上的距离。我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李时珍的可贵精神,产生对这位历史伟人由衷的敬佩之情。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小故事”与“大背景”的联系。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件事,相对于李时珍修《本草》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可是就是在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的高大形象。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决定把这个“小故事”与修《本草》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比较陌生,所以我在导入部分用谈话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李时珍以及《本草》的巨大历史成就,并让学生读一读评价、说一说体会,使学生感受《本草纲目》在医药史上的重要地位,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为理解下文“修好本草,万民得福”打下了基础。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把文中出现的“察访药材”“试药性”等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都进行了知识的扩充,帮助学生体会要修一本药书是何等的艰难。在课的总结部分,我用录音图象等方式,对修订《本草》的概况进行了综述,这样既是为了引导学生领悟到“夜宿古寺”只是李时珍修本草中的一件小事,由此感受到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品质贯穿于李时珍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他的事业才获得了成功。同时又是对课文中的难点“修好本草,万民得福”这句话的深化理解。
二、以课文为背景的词语教学。
本课有不少难以理解的新词,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的字面义理解之后,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内容,也才能以课文内容为背景,真正理解这些词的意思。我有选择地把生字、多音字等词语在一起出示,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整体感受到了这些词所表达的意思——艰辛与困苦。由此产生了对课文内容的相关联想,提高了学词的效率。
三、突出重点、读中感悟。
本文的教学,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他们面对艰辛时所表现的态度。主要采取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朗读等方法来引导感悟。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三处内容:
1、古寺的破败景象;
2、李时珍亲自尝草药;
3、李时珍师徒的对话。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精神境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再谈谈各自的理解,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好这几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几处重点内容的精读,体会到李时珍修《本草》时的艰辛与危险,从而在心目中树立起李时珍的高大形象。
四、读写结合,以拓展升华。
因为本文只是李时珍修《本草》漫漫长途中的一个小故事,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他们的艰辛,我在结束时布置了一个写的作业:这天,李时珍和弟子庞宪来到一片森林,察访药材,又错过了客店……
想象以下,自己编个小故事。希望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思维新的开始。
篇13: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教材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课文共13个自然段,以时间为序展开故事情节。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李时珍领着弟子在各地察访药材。第2到13自然段写了一天李时珍和弟子因一心赶路,错过客店便夜宿古寺,并借着月光记载寻访收获。而第2到13自然段又可以分为三层。(2——4)欲宿古寺;(5——6)寺中谈苦;(7——13)夜记药材。
整篇文章有三个地方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高贵品质,是指导学生精读的重点所在。
第一处是课文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破败。其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关键词都突出体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这里也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品质。
第二处是第5——7小节,是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讲述的是李时珍和庞宪谈苦。教学时可以抓住“枯枝杂草、舀来泉水、长年累月地奔波、破庙果业”等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为了修订《本草》,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甘愿个人吃得苦、住得苦、奔波得苦。
第三处是课文的第12小节——李时珍亲自尝记草药的过程。教学这一段时除了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研读李时珍的一系列动作来感受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外,还可以适时地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如《本草》共记载了多少种草药;李时珍多少次冒着生命危险吞服有毒药物)来加深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处于课本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而纵观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走向成功”的主题学习,这对于四年级处于学习疲乏期的孩子们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信心的扶持,是方向的指领。
其次再看本单元后的练习,如:《说勤奋》课后练习5“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课后4“默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5“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这些练习设计的目标无不指向学生复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培养。
第三《李时珍夜宿古寺》是叙事文体,相对于人教版第六册和浙教版第七册的《李时珍》,故事情节更为集中、完整,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生动。
为此,这篇课文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3、能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4、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或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小故事”与“大背景”的联系。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件事,相对于李时珍修《本草》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可是就是在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的高大形象。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决定把这个“小故事”与修《本草》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比较陌生,所以我在导入部分用谈话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李时珍以及《本草》的巨大历史成就,并让学生读一读评价、说一说体会,使学生感受《本草纲目》在医药史上的重要地位,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为理解下文“修好本草,万民得福”打下了基础。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把文中出现的“察访药材”“试药性”等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都进行了知识的扩充,帮助学生体会要修一本药书是何等的艰难。在课的总结部分,我用录音图象等方式,对修订《本草》的概况进行了综述,这样既是为了引导学生领悟到“夜宿古寺”只是李时珍修本草中的一件小事,由此感受到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品质贯穿于李时珍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他的事业才获得了成功,同时又是对课文中的难点“修好本草,万民得福”这句话的深化理解。
二、以课文为背景的词语教学。
本课有不少难以理解的新词,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的字面义理解之后,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内容,也才能以课文内容为背景,真正理解这些词的意思。我有选择地把生字、多音字等词语在一起出示,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整体感受到了这些词所表达的意思——艰辛与困苦。由此产生了对课文内容的相关联想,提高了学词的效率。
三、突出重点、读中感悟。
本文的教学,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他们面对艰辛时所表现的态度。主要采取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朗读等方法来引导感悟。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三处内容:1、古寺的破败景象;2、李时珍亲自尝草药;3、李时珍师徒的对话。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精神境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再谈谈各自的理解,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好这几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几处重点内容的精读,体会到李时珍修《本草》时的艰辛与危险,从而在心目中树立起李时珍的高大形象。
本课可以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习字词、理清课文脉络和学会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及主要内容。教学生字词时可以把课文里的词语分为四类进行学习。第一类是有关于描写夜色的;第二类是有关于描写劳苦的;第三类是有关于草药的;第四类是有关于描写李时珍谨慎地记载草药的。教学概括段落大意时可以适时知道概括的方法。如:概括第一段可以运用找关键词法。概括地二段时可以运用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法。另外还可以使用列小标题法。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感知苦
1、读题导入。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交流:主要内容)
3、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
4、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5、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
6、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13小节,找一找。
(生读文)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点拨
交流一:课文第2——4小节(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1、(卡片出示:破败)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3、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出示,齐读)
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
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交流二:课文5——7小节
1、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2、学生继续交流。(吃得苦,行得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师补充: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出示: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交流三:课文8——13小节
1、你们知道吗?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2、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3、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
4、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写下来。
5、交流
6、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二、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我们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
2、学生发言。
3、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
(出示课件)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4、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篇14: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说教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课文共13个自然段,以时间为序展开故事情节。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李时珍领着弟子在各地察访药材。第2到13自然段写了一天李时珍和弟子因一心赶路,错过客店便夜宿古寺,并借着月光记载寻访收获。而第2到13自然段又可以分为三层。(2——4)欲宿古寺;(5——6)寺中谈苦;(7——13)夜记药材。
说教法:
整篇文章有三个地方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高贵品质,是指导学生精读的重点所在。
第一处是课文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破败。其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关键词都突出体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这里也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品质。
第二处是第5——7小节,是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讲述的是李时珍和庞宪谈苦。教学时可以抓住“枯枝杂草、舀来泉水、长年累月地奔波、破庙过夜”等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为了修订《本草》,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甘愿个人吃得苦、住得苦、奔波得苦。
第三处是课文的第12小节——李时珍亲自尝记草药的过程。教学这一段时除了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研读李时珍的一系列动作来感受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外,还适时地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如《本草》共记载了多少种草药;李时珍多少次冒着生命危险吞服有毒药物)来加深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说学法:
教学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怕吃苦”四个字,我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开教学。我先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学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文中所有的苦。首先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完成找一找的任务,学生开始认真读课文,用笔找出文中的“苦”,并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体会“苦”。
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李时珍所受的苦,再对比李时珍面对“苦”的表现,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三、分角色朗读师徒二人的对话,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胸怀天下的情怀。
四、用词语串说课文主要内容,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词语和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齐读课题)。
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教学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2、小组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说)
二、寻“苦”
(一)过渡:是啊,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吃尽了千辛万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苦”的语句。画出来后,用心体会,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感受。
1、学生默读,找句子,画句子。
2、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指名交流找到的句子,并随机在大屏幕上出示:
1、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A、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苦”?B、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2、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A、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苦”,你能用朗读表现了出来吗?
B、品味语句,看图,想象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再读体会。
C、李时珍的话应该是什么语气?(为什么要在此住上一夜?)联系第2段,领会虽是破败的古寺比起山林中夜宿要安全得多。
教学
3段,读出庞宪话的“喜悦”。
D、再次走进这座破败的古寺,这座可以给李时珍师徒俩带来一些安全感的古寺。齐读第四段。
3、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A、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B、联系生活:你啃过干粮吗?啃过冷馒头吗?这样的饮食是一天吗?引读第一段。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他们为了修订《本草》不辞辛劳。
C再读本段,应该怎样读才能再现这样的“苦”呢?读慢些。指名读,再齐读。
三、体味“不辞辛苦”
1、过渡:面对这些苦,李时珍是怎样的表现呢?(出示: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A、品味“笑”这笑里有什么?透过“笑”感受到什么?B、引读对话: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屏幕再出示: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同桌分角色朗读,再指名分角色读。)
C、激情:为了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李时珍觉得。是值得的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再齐读李时珍的话。
2、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指名交流)
教学
3、在这个月明这夜,李时珍开始记录自己的寻访所得。可是他遇到一个难题,是什么呢?默读第12段,思考。再指名说。
4、是啊,鸡肠草与鹅肠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李时珍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指名交流体会李时珍的严谨认真)
5、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6、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指名说)
7、学到这里,你对李时珍或许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吗?(指名交流)
8、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四、畅说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五、总结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翻开历史教科书
必定会嗅到草药的芳香
那是您耗费二十七年心血
采集的标本
您攀悬崖、走河畔、耐严寒、受酷暑
遍访名儒、混藉、渔樵
大江南北都成了您的药圃
教学
您用一千九百种药物一万余药方
锻造出一柄降妖除怪的利剑
以本草纲目之名传世
它寒光四射削铁如泥
足以斩断病魔的毒爪
六、板书设计
篇15:《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药学家、医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庙、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本文故事性很强,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比如:课文从哪几个地方体现了李时珍“苦”?通过巡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找到三处体现他过程的苦,但“日积月累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号=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很多学生没有找到,所以在讲的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体会这句话中的内涵,通过朗读感受李时珍的.不怕苦及为名造福的品质。
在让学生理解“端详”的时候,开始只能说出仔细,但没有说具体。让他们拿出自己的尺,跟同桌的对比会有什么不同,他们很顺的翻来翻去,也就理解了李时珍当时的情境,感受他的无比敬业、细心。
篇16:《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我的预习卡”、“我的积累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课前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现在请拿出“我的预习卡”,把生字词再小声认读一遍,有不会的赶快问问别人。(生个人小声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请每组的3号同学起立,每人一行开火车认读。(生按要求认读)师小结: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响亮,字词预习的很成功。请大家齐读这些字词。(生齐读)
3、现在看看大家课文预习的如何?继续看到“我的预习卡”,谁来完成一下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指生交流)小结:通过以上检查,老师认为大家的预习都很成功,看来同学们的.自学本领越来越大了。
二、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看老师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李时珍,何许人也?(生交流)师小结: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编写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药学书籍《本草纲目》。为编写《本草纲目》,他走遍各地去察访药材,历尽了千难万险,吃遍了千辛万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察访药材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板书完整课题:夜宿古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李时珍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他是个怎样的人?
课件出示“思考”及“方法”,指生读“方法”,全班明确。
(一)生按要求去做,教师巡视。
(二)汇报交流(出示课件“汇报交流”):按生交流的顺序点击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情朗读及体会。
1、生交流:读“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里让你体会到什么?(李时珍住的地方很苦)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体会到的?(点击课件,重点词语变红,理解“断垣残壁”)李时珍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破败不堪、人迹罕至的寺庙里,的确很艰苦,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生练读,指生读,齐读)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不怕吃苦)
2、生继续交流:读“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行路的艰苦)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点击课件,重点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变红,理解词语意思)李时珍这样一路走来,有飞机可坐吗?有马车可乘吗?他走遍了好几个省,靠的是徒步行走。渴了就喝点,饿了就吃点,一早就出发,很晚才睡下。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这样做苦不苦?谁能把这种苦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齐读。此刻,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
3、继续交流:生读“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有的药材味道很苦,李时珍亲自品尝,不怕苦)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有的药材不仅味道苦而且有毒性,甚至毒性很大,尝一口就会危及生命,而李时珍为了获得准确的资料,甘冒这些危险,亲自品尝,这说明他还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随机板书:认真严谨)
三练习运用与迁移创新:(点击课件,照读)
1、感悟人物精神:
过渡: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吃尽千辛万苦,课文所描写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而他不怕吃苦察访药材,从他与徒弟的一番对话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课件出示对话,指生分角色朗读)李时珍吃尽千辛万苦是为了什么?(生交流,随机板书:编写本草,万民得福)请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师朗读)此时此刻(点击课件出示李时珍塑像及《本草纲目》图片)面对李时珍的塑像和他
的著作《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说话练习,情感升华)
2、全班交流。
六、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完成“我的积累卡”。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认真严谨万民得福
教学反思。
一、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四处内容:
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
2、古寺的破败景象;
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
4、李时珍的话。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一心为民的精神境界。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详、扯下、嚼嚼”让学生先表演再朗读,使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感悟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二、结合本土特色,有效地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当地名人的感人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阅读名人故事的兴趣,更能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名人,增强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篇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
通读课文,不难发现,文章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访药材,错过了客店;写古寺非常破败;写李时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写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亲自尝试药性,都突出了一个“苦”,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这个中心。这几个部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课文的'第七节,让学生朗读体会李时珍所说的苦,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最后,又回到第七节,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种教学,打乱了原来的课文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四处内容: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2、古寺的破败景象;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4、李时珍的话。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一心为民的精神境界。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详、扯下、嚼嚼”让学生先表演再朗读,使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感悟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篇18:《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相应介绍李时珍及《本草》,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
(1) 史学家 砸缸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
(3)江苏宜兴 《奔马》 画家
(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
二、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三、出示课题
1、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李时珍的课文。出示课题:李珍夜宿古寺 (齐读两遍)
2、理解题目:
宿:住宿,过夜。 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
3、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贵有疑,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吧。要求:自由大声读书,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读顺句子。
出示:正确、通顺、响亮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
①夜宿 庞宪 师徒俩
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是……
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以又可称为 (师徒俩)齐读2 遍
②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
、他俩一路 出示上面两词,反复读。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读 饥餐渴饮
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读 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
再读该词,体会辛苦。
、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出示,指读,察访药材 “察”是什么意思?“访”呢?
师补充讲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知识
、把这三个词送入句子,读好他
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你在读这段话后,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尘仆仆、疲惫不堪……)
重点读好“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好几个月”
③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
、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破败)
所以又叫破庙 指读,齐读
古寺里到处是(出示 灰尘)、齐读
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已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 (断垣残壁),齐读,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可以说成 颓垣断壁
④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
直接出示以上词语,指读,齐读
说说你已经懂得那些词的意思。(师重点讲端详:仔细地看,找一找端详一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自由读,想想是什么意思
3、再读课文,组织交流,理清脉络
①、生字新词读准了,也理解了,课文就一定读得更好 了,
刚才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现在你会读了么?(指名读2、4、7、12自然段)
想想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了?
②、组织交流
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
(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
(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
现在谁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说一说?自由练说,指明交流。(点:如果能说得简洁一些就更好了;如果这里能用一句话说,或用一个词来概括,就会简洁许多,如“月下记载”)
小结:刚才我们简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
4、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
①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
(时间顺序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②、利用时间变化顺序给课文分段
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
指名读 (第一自然段)
安徽、河南、湖北——对,几千里路,全靠两条腿走呀!
——(点拨)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几千里路,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为了察访药材,他必须走。读。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什么叫“饥餐渴饮”?什么叫“晓行夜宿”?
——(或者)对,他的“晓行”就是——读。他的夜宿呢?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出示:(第四自然段)
1、他晚上住在什么样的古寺,你给大家读读。
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破败的古寺)
3、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破败”? (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
交流: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把体现“脏”的地方都读出来。你再试试)
(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蜘蛛网)
(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
同学们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我们一起读。齐读第4小节。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全心全意………)
“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出示,齐读)
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不怕吃苦 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上 ; 对物质生活无所求 随遇而安——在他看来,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
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一个“就”读得好,把李时珍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的淡泊读出来了。
这就是李时珍的“夜宿”!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在破庙里过夜,他的“晓行夜宿”多么辛苦。
他还吃了哪些苦?
三、学习5—7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引读: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夜幕渐渐降临了——李时珍和他的弟子住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他们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谈到了吃苦的话题,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苦吗?请同学们轻轻课文5—7自然段,找一找,想一想。
学生交流:
1、庞宪说“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么?”(换句式)(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不会叫苦的。)
2、在这里你注意到李时珍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3、“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是怎样的苦?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几段文字,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来谈谈。
师徒俩找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还得生火取暖)
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啃干粮 “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
(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
你们能做个动作吗?生模仿“啃”的动作
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
(骨头、鸡腿、甘蔗……)
李时珍啃的是什么?干粮
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
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
住破庙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有时候,为了赶路,就边走边吃,甚至两顿并作一顿,这就叫做“饥餐渴饮”。
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指黑板)“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李时珍为寻访药材,吃了多少苦呀!这样的生活,你还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写上黑板)
(4)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多长时间?(长年累月)
(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
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
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
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
难怪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点红“苦多了”)
(5)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这就叫“长年累月”,
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可能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
(6)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不要忘记,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了!
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7)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时珍--------的精神。板书:(不怕吃苦) 为了造福万民甘于付出 乐观 以苦为乐
(8) 指名读
四、学习8---13自然段
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你对“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
(第12自然段)出示:
他是怎样尝药草的?请你读读第12自然段。
我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会读书的人已经拿出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找出来后你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1) 生交流:
(2)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你们看,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先是端详, 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还在想,还在体会,终于区分出来,于是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生齐读)
(3)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 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一丝不苟,这就叫——板书:严谨)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同学们,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读!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停下在思考,第二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还在记载其他草药。)
2、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寺庙内,李时珍就着皎洁的月光记着白天的寻访所得;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夜越来越深了,弟子庞宪脱下衣服轻轻披在他身上,李时珍浑然不觉,依然思索着记载着,我们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入睡的……
再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 )(忘我地工作,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心系万民,勤奋塌实……)
五、整体感知“苦”与“值得”
1、如果说我们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时珍生活上的艰苦,现在,你感受到的是:(修订《本草》的辛苦)
2、怪不得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这样的“晓行夜宿”,是夜以继日工作之后的“晓行夜宿”!这样的“饥餐渴饮”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研究之后的“饥餐渴饮”呀!孩子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夜仅仅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
3、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细细地品味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的“不易”。
4、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只是淡淡地说,齐读——(点红“值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值得”变红)
板书:值得
5、为什么呢?
(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
板书:万民得福
6、对,正因此他心里装着万民的健康、万民的幸福,所以——
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是值得的。
,是值得的。
为了万民得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7、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创造了新的《本草纲目》。
读到这儿,我们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
出示: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8、看着,想着,李时珍的话又轻轻回响在我们的耳边,读——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篇19: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揭示课题
1、讲故事:“漏篮子和虎掌的故事”,突出药店老板把“虎掌”替代“漏篮子”发给病人家了。老板的根据:药物书上明明写着——:漏篮子又名虎掌。问题关键:旧的药物书害人不浅。
2、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3、由此揭示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读题。
4、释题。
二、初读课文
1、讲清自读课文要求
(1)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 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 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 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那种方式理解。
(3)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阶段(1-4节)
(1) 学生读课文,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学生交流:“一心赶路,错过了夜店”。引导学生理解“一心”是什么意思?
(2)李时珍为什么这样“一心”赶路?
(3)徒弟发现了房屋轮廓。“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走进一看”怎么样?
(4)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么样的?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破败”
的意思是什么?文中怎样描写“破败”的?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连神像都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说明了什么?(古寺没有人来,十分荒凉)
(5)李时珍就在古寺“夜宿”,这表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2、学习第二阶段(5-7节)
(1)李时珍是怎样在古寺里过夜的,学生读第二段。
(2)交流:生火、烧水、啃干粮。
(3)分角色朗读师徒对话。
(4)组织朗读,体验人物感情。
(5)指导互评读对话的得失。“笑”的探究:庞宪对师傅的敬佩。李时珍的崇高精神。
3、学习第三阶段(8-13节)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些什么?(李时珍趁着大好月色记下寻访所得。)
(2)引导学生理解“端详”的意思
(3)“生嚼”怎么理解?两个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4)从中可以看出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5)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表现“夜宿”中的时间推移的?
“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将要入夜)
“夜幕渐渐降临”。(天色渐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了房子里”。(入夜之后,月亮升起,月色光明)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动到了当空”。(夜已深了)
(6)这与李时珍的精神品格有什么关联?(李时珍抓紧时间,夜以继日,多么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从李时珍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理出复述纲领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食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2、学生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合集19篇)】相关文章:
《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11-15
《李时珍》教学实录之一2022-04-30
《李时珍》的教学设计2024-05-14
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3-04-27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2023-03-01
我身边的追梦少年作文300字2023-01-15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022-06-12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05-08
我身边的追梦少年小学生作文2022-04-3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3范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