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20篇)由网友“agui”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下册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下册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wlq
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积累本单元的词语,要求会搭配和扩充。
一、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
完成一、二、三题。
二、教学第一题: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再用音序查字法查了面的字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自由读一读。
2、先同桌比赛背,再指名背,大家评议。
3、读题,明白“音序”在此要填大写字母。
4、学生比赛查字典,然后交流查字方法和结果。
5、讲评。
三、教学第二题:填空,读一读
1、读题,明白要求。
2、填空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填出最多的词语。
3、讲评,订正。
4、齐读填好的词语。
5、鼓励学生多积累好词汇。
四、教学第三题:读一读
1、出示题中词语,自由读词语。
2、同桌互读词语,看谁认得多,读得准。
3、接火车读词语卡片。
第二课时
目的
1、学会逐步扩词,直至成句。
2、借助拼音读懂短文,体会短文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旧知
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教学第四题: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1、出示题中第一组例子。
2、学生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己学习、体会另外两组例子。
4、学生试练习扩词至成句。
5、抄写书中的例句。
三、教学第五题:读一读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练习读短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要边读边想,弄懂每小段讲的是什么。
2、讨论:天鹅、虾、梭子鱼都用尽了力气可车子为什么还是停在老地方,一动也不动?
3、小结。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做任何事都应该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4、有感情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目的:
掌握“幕、喜、宽、紫、事、蒙”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大部分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2、写这类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析各字在格中所占比例,教师指导示范。
三、学生认真描红、临写
四、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上下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五、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参加小组评选,再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 应该帮助他们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说一说、演一演如何帮助残疾人,培养与人主动沟通和有礼貌地交谈的能力。
目的:
1、懂得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应该主动沟通、帮助。
2、能联系生活,自拟清境进行口语交际。
一、板书课题
问:课题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你平时见过哪些残疾人?
二、看图表演
1、看左边的图,想象说话。
(1)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开始怎样见面,小姑娘怎么主动与盲阿姨沟通,在领盲阿姨过人行横道时,她们在说着什么话。同桌合作想象说话。
(2)同桌或小组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
2、看右图,想象说话。(方法同左图)
三、搞一次助残活动
1、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哪位残疾人,怎么帮助的?
2、小记者采访同学们的平时助残事迹。
3、记者发布新闻,口头报道典型助残事迹。
四、创设情境表演
1、表演助残活动
2、虚拟情境表演,题材可由助残扩大到扶老携幼,帮助伤病人员等。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测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小船 一( )动物 一( )大鲸
一( )黑板 一( )炸弹 一( )粉笔
......
[下册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冀教版七年级(下)英语复习笔记(四)(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Lesson 25 Shopping in Beijing
1. go shopping do some shopping
He wants to shop.
He wants to do some sopping.
He wants to go shopping.
Let's do some shopping this Sunday.
go swimming go skating
go fishing go surfing
go skiing go boating
2. He looks in fifteen shops.
3. buy sth. for sb. buy sb. sth.
She buys a dress for Denden.
She buys Denden a dress.
4. a pair of chopsticks
5. You can walk with it.
你可以拿着它走。
6. 时间表达法:
直接表达法:“点钟 + 分钟”表达
9:35 nine thirty-five 8:20 eight twenty
分钟数若小30分钟时,用past 表示“超过”。即“分钟 + past + 点钟”。
6:25 twenty-five past six
7:05 five past seven
分钟数若大于30分钟时,用to 表示“差 --- --- ”。即“分钟 + to + 点钟”。
4: 58 two to five 2:35 twenty-five
整点用 “整点数+o'clock”来表示
11:00 eleven o'clock
半点用half 来表示
12:30 half past twelve
一刻钟用 a quarter 来表示
10:45 a quarter to eleven
6:15 a quarter past six
Lesson 26 Li Ming goes home
1. miss: I miss you very much.
I missed the early bus this morning.
My pen is missing.
2. gift: This watch is a gift from my friend.
Mary has a gift for music.
3. He arrives in Beijing at eight.
He arrives at eight.
4. have a good/nice/great trip
I had a good trip yesterday.
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yesterday?
--- I am going to Beijing tomorrow.
--- Have a good trip!
5. The new book is for you.
6. one & it
I have two books, a thick one and a thin one.
I have an interesting book. Would you like to read it?
7. fall fell have had is/am was
are were do/does did hurt hurt
8. 基数词变序数词规律:
123特殊记;8去t,9 去e , 5、12去ve 加fth, 整十数字把y 变 i 再加eth.
9. What happened to your leg?
What happened to you?
What happened yesterday?
Lesson 27 Jenny goes home
1. do /does did see saw
have / has had am/is was
are were fall fell
go/goes went get got
come came say said
break broke broken
take took hurt hurt
buy bought
2. look play
start live
hope use
stop plan
study carry worry
3. called moved borrowed
enjoyed answered finished passed
helped cooked wanted shouted
needed counted
4. last year last week last Monday
He is the first to come, I'm the last to come.
5. I have a gift for you.
Here is a ticket for you.
He is leaving for Shanghai tomorrow.
We are waiting for a bus.
Let's go for a walk.
6. I missed you very much.
Lesson 28 Danny goes home
1. I hurt my nose./I fell. /I broke my tail!
2. I was taking a picture with Jenny's camera.
I wanted to fly a kite.
It's too hard.
3. tell a (funny/interesting)story about --- .
4. fall over 向前倒 ; fall down 倒下;
fall off 掉下来。
5. 经常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一些名词:
glasses: 眼镜 jeans: 牛仔裤
shorts: 短裤 pants: 裤子
clothes: 衣服 trousers: 裤子
Lesson 29 Jenny's and Danny's Pictures
1. show sb. sth.=show sth. to sb.
2. What happened to --- ?
An accident happened to him.
3. This is --- at --- 这是 --- 在 ---
This is Li Ming at Tian'anmen Square.
4. a picture of ---
This is a picture of Jenny at the Palace Museum.
5. I have some pictures from my trip to Beijing.
6. It's near (to) Wangfujing Street.
Lesson 30 Gifts for everyone
1. put on : put on your T-shirt, please.
Please put it on. take off
Take off your coat, it's hot in the room.
2. I bought a gift for you. The kite is for you.
3. It's too small for me. It's too big for me.
4. above, over, on
above, 是"在 --- 的斜上方”,而 over 是“在 --- 的正上方”, on 是“在 --- 的面上”。
The light is over us.
The plane is above us.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5. She likes sandwiches.
She likes reading books.
She likes to read books today.
The hat looks like a hat.
He looks like his father.
He is like his father.
6. 别人感谢你时,你说:You're welcome.
别人向你道歉时,你说:Never mind.
--- Thanks a lot.
--- You're welcome.
--- I'm sorry, I broke your pencil.
--- Never mind. I have another one.
Lesson 31 A Letter from Li Ming
1. I like swimming, but I don't like to swim today.
2. Look! This is a letter from Li Ming.
3. have a great time with sb.
Did you go to the cinema with Tom?
He left with these words.
I bought a bike with that money.
What's wrong with her?
4. I like reading very much.
I like to visit a friend of mine today.
look like feel like be like
5. You were sleeping on the train. You were very loud.
The baby is sleeping.
He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He had a good sleep last night.
be sleeping go to sleep have a sleep
篇3:拼音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四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鼻韵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通过给动物挂牌,联系生活实际拼读音节、拼读儿歌,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使学生熟练准确的拼读音节。
3、通过看图讲故事,进行观察、表达、思维的综合训练。
4、巩固所学的汉字,让学生准确认读。
二、课前准备: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
2、八种动物的图片,相应的音节卡片,词语卡片。
三、教学方法:采取观察法和游戏法授课。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我会连、读读连连、读读画画、我会讲”这几道题。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要恭喜大家,已经将汉语拼音所有的字母都学习完了,那大家学得怎么样呢?咱们互相检查一下。
二、学习新课:
(一) 我会连:
1、教师出示生母卡片,学生认读,打乱顺序读,按顺序读。
2、那个小朋友能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声母 ?
3、这23个声母很团结,他们在一起本领可大了,他们按顺序排列起来能排列出一个图形,想看看什么图形吗?谁先连好,并看出是什么图形,就获得小画家的称号。
(二) 读读连连:
1、今天动物园里又来了一些动物,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2、现在,动物园要招聘一些小朋友给这些动物挂上牌子,让参观的小朋友能和这些动物交上朋友,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谁想来应聘?不过应聘有个条件,必须把这些音节读准。(学生自己试着拼读)
3、请学生将打乱顺序的音节卡放在相应的动物下面。
4、开展把动物带回家的游戏:将动物头饰放在讲台上,学生拿卡片到台前,先读准音节,再说一句话:我带( )回家去。
5、你还认识那些动物,你能拼出它们的名字吗?
(三) 读读画画:
1、你们喜欢秋游吗?去秋游是最想带什么东西?(指出是吃得还是用的)
2、老师这也有一些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出示音节卡片,学生自由拼读,再拼给大家听。
3、你想带那些东西?请你准确拼读物品的名称,再相应的音节上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想一想:吃的用的带齐了么?上台展示。
(四)我会拼:
1、出示挂图: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随机出示音节:xu xio d m qio 学生自由拼读,指生读,齐读。
3、学生看图,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续编故事。
4、各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5、评出最佳故事奖。
三、教师小节:这节课,同学们去秋游,带了好多东西,见到了许多小动物,收获不小,希望课下把这几道题再看看读读,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我会读、读读背背、我会读”这几道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玩得很开心,这节课会更有趣:
二、学习新课
(一)我会读:
1、用简笔画划出一朵花,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再出示词语“花朵”。草地等词语均以这种形式出现。
2、学生自由认读这些词卡,教师随意抽取词卡让学生认读。
3、八词卡发给学生,请学生贴在相应的位置,指生读,齐读,开火车读。
(二)读读背背: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2、课文有一首儿歌描写了这一幅图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儿歌。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质疑解疑。问:求姑娘发来了什么电报?
4、指导朗读背诵。
(三) 会读: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声母:认读后想一想,这些都是什么?
出示形近声母让学生去别认读,编顺口溜认读。(b-d p-q f-t)
出示音近的声母让学生认读,要求发音准确。(zh z ch c sh s n l)
2、全班按顺序认读韵母,再由老师抽取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出示形近的韵母让学生辨析比较(ie ei iu ui an ang en eng in ing a an ang e en
eng in ing)
3、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认读正体认读音节。
尝试归类记4忆:zhi-chi-shi-ri zi-ci-si yi-yin-ying ye-yue
yu-yun-yuan wu
4、做游戏:找朋友,如:学生说一个词:白云,手中拿yun的学生站起来说,“白云你的朋友在这里。”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复习了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可要牢牢记住,对我们学习汉字有很大的帮助。
[拼音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下册复习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wlq
第一课时
1、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根据字母排列顺序写好小写字,能区别大小写字母的形体。
2、能进行简单的词语搭配,掌握搭配的一般规律,初步接触修饰语的作用。
3、会读会认这些新学的词,积累好词语。
一、揭示教学内容
本课时完成一、二、三题。
二、教学第一题:在括号里写上小写字母
1、出示字母表,齐读26个字母。
2、进行大小写对照。进行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找朋友”游戏。
3、抽读,指大写字母便能读出音。
4、学生练习,指一生上台板演。
5、讲评、订正。
三、教学第二题:填空,读一读
1、先读左边的词语,引导学生说出:高兴地(干什么)、甜甜地(干什么)、伤心地(干什么调读右边的词语,引导学生说出:圆圆的(什么)、香甜的(什么)、温暖的(什么)。
2、学生试口头填空,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填空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读一读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词组。
2、出示词组卡片,抽读。
3、接火车读。
第二课时
目的:
1、比较句子,认识修饰语的作用,懂得怎样把一个句子写具体。
2、借助拼音读懂短文,体会春天的美丽。
一、复习旧知
1、用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2、男生、女生出词搭配,看谁接不下去。
3、抽读生词卡片。
二、教学第四题:读句子,比一比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出示小黑板,比较第一组。 ①指两名学生分别读句子,大家想想两句有什么不同。
②说说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③师小结。第二句意思更具体,生动。
④齐读第一组的两句话。
2、第二组两句话教学同上。
3、口头练习。师出短句,先试说出加修怖词的句子,允许有5种答案。
三、教学第五题:读一读
1、借助拼音拼读短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拼读效果,纠音。
3、默读全文,想想每一段讲的是什么,看看自己喜爱哪些内容,把它画出来再大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的美。
4、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内容。
5、分小组讨论:春天的图画美在哪儿?为什么这样美?
6、再读全文,读出赞美、喜爱的感情。
第三课时
掌握左右结构的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
2、找出左右大致相等的字有哪些?(醒、群、顺) 找出左窄右宽的字有哪些?(提、胸、姨)左边、右边各占格子的多少?(左边的占三分之一,右边约占三分之二。)
3、认真描写生字,再临写。
4、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左右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三、评选谁的字写得好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动物
一、课前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形式收集“有益的小动物”的图文资料。
1、指导看图,了解口语交际内容。说出蜻蜓、燕子和小青蛙,说说对人类怎么有益。
2、以青蛙在稻田里捕捉害虫为例,指导学生说具体。
二、组内交流
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多,并能说清怎么有益。(如蜜蜂传播花粉,酿制蜂蜜;蚯蚓松土;蛇吃田鼠;猫头鹰捕食田鼠等)
三、全班讨论
1、播放收集到的社会上人们捕食小动物的录像,谈谈你的看法。
2、围绕“怎样保护”展开讨论。要求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3、引导学生想出具体保护措施,如:保护周围环境,让小动物有安身之处;宣传小动物对人类的益处;不捕食小动物等。
五、扩展活动
设计一些宣传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标语。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测验
一、听写词语
故事 伤心 心疼 香甜 鸡蛋 花瓣 吃饭 坏了 怀里 寻找
二、填空
( )的小鸡 ( )地说
( )的梦 ( )地笑
( )的菜叶 ( )地叫
......
[下册复习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下册复习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wlq
时间 三课时
第-课时
目的 :
1、辨析易写错的字。
2、学习部首查字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一、导入揭题
完成第一、二题
二、教学第一题:写下面的字。要仔细看,认真写。
1、认读要写的字。
2、想想:哪个地方不要多一点,哪个地方不要少一点,哪些地方不要少一横。
3、认真抄写这些字。
4、同桌互查是否写得对。
三、教学第二题: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认真读一读方法提示,初步了解内容。
2、指导学生在字典中找到“部首目录”、“检字表”,讲解它们作用和查我方法。
3、小结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
(2)在“部首目录”里找到这个部首。
(3)根据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
(4)根据笔画数在这个部首中查到要查的字。
(5)按页码在正文中找这个字。
4、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完成第2题中的1、2、3小题。
第二课时
1、巩固识字,丰富和积累词汇。
2、通过看图写句子,加深对句子概念的认识。
3、认识一些名言警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培养学生搜集名言警句、积累词句的兴趣和习惯。
一、复习巩固
说说查字典有哪几个步骤。
二、教学第三题: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不会读的可以问同学,也可以翻书看看再读)
2、同桌互读词,相互正音。
3、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小组读。(谁愿读,就请谁读)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教学第四题:看图写句子
1、出示图,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根据图上内容分小组说一说。(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
像,灵活新颖地表达)
3、选择完整、生动的句子写在图右边的横线上。
4、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看看是否通顺、正确。
四、教学第五题: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名言警句,不懂的地方分小组讨论。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小组提出的问题。
3、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背一背。
4、愿背的上台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一、揭题,明确目标,分析写法
1、出示这几个范字,学生观察,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读读这几个字,说一说每个字的组成和笔顺,再说说这六个字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在笔顺规则上,前三个是先写里边部分,后写左下部分;后三个字则是先写左下部分,后写里边部分。)
3、小结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范字,边示范边讲解写法,学生跟着写。
2、学生练习书写,把字写匀称,写美观。
3、选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字参加小组评选,优胜者再参加全班评选。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我该 怎么办
教学重点
1、讲述明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遇到困难时如何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囹
图上画的是什么?想一想:(1)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一个炎热的天气,一个小男孩在公园里与妈妈走散了。)(2)小男孩心情怎样?(他很着急)
二、小组讨论、交流
1、男孩遇到了什么情况?他该怎么办?
2、把你的办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选择小组中想出的好法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三、表演
1、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演一演。
2、喜欢表演的学生自找合作伙伴在班上演一演。
四、你遇到过和小男孩类似的情况吗?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五、迁移引申
1、你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是用什么办法克服的?
2、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请大家帮你想办法。
六、小结
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
[下册复习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复习四 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本单元的几个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能熟练的拼读拼音组成的词语。
能基本看懂图的意思,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了解秋天的特点。)
(二)复习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三)拼读两个拼音组成的词语。
并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
(四)拼读三个拼音组成的词语。
读拼音--认识动物--说一句简单的话
(五)我会讲
看懂图的意思,能说一句简单的话,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讲几句或一段话。
(六)小结
我们该怎样爱护动物?
[复习四 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人教版 下册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识 字 四
第二课时
浙江桐乡第一实验小学(314500) 叶丽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是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夏天就要来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挂图)
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他们由在干什么呢?
(蜘蛛在忙着结网,蚯蚓在土里造宫殿….)
师: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见过)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你是在哪里见过的呀?
二、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这些小动物,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先自己读读?(愿意)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借助拼音,问问同桌….)
师:你们说得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你们就先读读,读准字音,这首儿歌就在书 第97页。
2、请生读课文:
师:请你先把书放好,谁能把儿歌读给大家听听?(请一小组的学生,一人读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他们字音读准了吗?开始吧!
三、再读课文:
师:第一遍读,就能把字音读这么准,真棒!这回,我们再读读儿歌,拿起笔来,用括号在儿歌中画出小动物的名字。等你同桌小伙伴也画完了,就请你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他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清楚了吗?开始吧!
(生边读边画)
师:现在请你大声地告诉我们,你画出了哪些词来?(生回答所画出的名字)一样的举手。
四、认读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
师:你们真棒!现在小动物们被你们从儿歌中叫出来了,那你们还认识他们的名字吗?快把书放好!看,小动物们都从儿歌中跑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的名字吧!
出示:(打乱顺序)
qing ting
蜻 蜓 ke dou
蝌 蚪
zhi zhu ma yi
蜘 蛛 蚂 蚁
qiu yin hu die
蚯 蚓 蝴 蝶
教师点生词,学生朗读。请生带读,全班跟读。
2、认读不带拼音生词:
师:小动物们都回家了,那你还认识他们吗?再仔细看看,发现什么了?(拼音没有了。)
男女生比赛读不带拼音生词。
3、认读排好顺序的生词:
师:真了不起!这回,小动物们站好了整齐的队伍,你们看,还认识他们吗?(认识)真的呀?谁认识?认识的同学请你起立!你们可真是自信的孩子啊!(齐读排好顺序的生词)
蜻蜓 蚂蚁
蝴蝶 蝌蚪
蚯蚓 蜘蛛
4、交流难认的词:
师:在这些词中,有哪个词你还有一点点不认识呢?你就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帮你吧!
( 生说认为较难的词,另一学生帮忙读音)
师: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现在请你问问你的同桌,当经过你们两个人的努力,全都认识了,那就请你们坐端正吧!
5、图文结合认字:
师:我这里有小动物的名片(出示打印的“蝴蝶”、“蚯蚓”等六张名片)
师:我这里有小动物的照(出示打印的“蝴蝶”、“蚯蚓”等六张彩色图片)
做“动物找朋友”的游戏。把动物的名字与图片相对应贴在黑板上。
6、认读形声字:
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名字,准备好了吗?
师:这回请你睁大小眼睛仔细看看了,你发现了什么吗?
(都有“虫”字旁。)从一个形声字分析入手:“蜻”,左边表示意思,右边表示读音。
师:这个“虫”字旁与这些字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昆虫)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就叫做--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是形声字,只要我们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了。
四、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写“蚂”“蚁”
2、出示三个书写不很规范的“蚂”字,请学生评论。
3、范写,书空、描红、书写
[人教版 下册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4》教学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守礼
教学设计:
《识字4》在引导孩子明白四种偏旁部首的演变同时,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晴空 温暖 晾晒”、“寒冷 冻结 冰雪”两组词语所传达的意境,做到读词语、想意境、悟感受,真正做到切己体察。借助多媒体感受“东海 黄河 长江”等词语所传达的意象,通过诵读再现意象,感受东海、黄河、长江的壮美。
一、识偏旁的演化及“日”字旁与古文字“日”与太阳形状的联系。
1、师出示“日“字旁演变图。引导孩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2、生自主识读“晴空 温暖 晾晒”,师结合读指导读准字音。
3、引导发现:这组三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是“木”字旁?
4、诵读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晴空”明丽壮美,春季“温暖”的感受。
(2)诵读词串,感受万里无云的温暖,及小朋友在太阳下洗衣服晾晒时的情景。
二、同法引导孩子认识“目字旁、两点水旁、三点水旁”及由这些偏旁组成词语的内在联系。重点引导诵读感受,做到披文入情。如:
“眼睛 瞄准 眺望”边读边做动作感受。
“寒冷 冻结 冰雪”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东海 黄河 长江”借助多媒体感受。
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每一个词语的意象丰富起来,让孩子在边读边想象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感。
三、指导写字。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篇9:《中考对联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中考对联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特征
2、通过模仿训练,掌握对对联的一般方法,学会对简单的对联。
一、导入
1、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试,陈寅恪出了一个对对子的小题目,谜面是“孙行者”结果周祖谟对以“胡适之”。陈寅恪说对得这么好,考任何系都该录取。别看轻三个字,既要讲平仄,又要词性相对,更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意蕴在里面。又如,中央电视台一九八二年春节征联出句:“碧野、田间、牛得草”,评冠军的对句:“金山、林里、马识途”。各以三个文化界人名相对,各字分类相对也工整,第一字是颜色字,第二、三字是地理类,第四字是方位词,第五字是动物类,第六字是动词,第七字是具体名词,
2、《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考试目标(二)4.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言情境进行仿写、续写、改写,而对联就是一种特殊的仿写、续写。中考常常用对联的形式结合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性学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查。
二、 解题策略
1、要了解特征。
出示:五千年梦想明日可期
六十年辉煌今朝细数
问:读这幅对联,你能说说对联有什么特征?
(明确:对联是由对称的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语句,上下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和承接关系: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特征:A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B相应位置上的词要词性相同,
C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节奏也应相合,
D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还要求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E内容相互关联。(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所形象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或平仄等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但也有例外)。
例1:竹菊梅兰可养性
(名词) (动词)
琴棋书画自陶情
(名词) (动词)
2.要掌握步骤。解答对联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其次要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第三要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联系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纵向、横向或纵横交叉地进行比较。最后是筛选过滤思索的'结果,准确表达。
例2: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 对 燕子叽
朝天宫 对 阅江楼
凤凰台 对 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 对
莫愁湖 对
总统府 对
例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
解题思路: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其次要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小石潭凄寒幽静,分析为:小石潭/凄寒幽静,前者为景点名称,后者是景点的特征;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第三要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联系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纵向、横向或纵横交叉地进行比较:“小石潭”可用“醉翁亭”“岳阳楼”“桃花源”来对;醉翁亭古本朴雅致,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也可以用篇中的琅琊山、洞庭湖来对:
小石潭凄寒幽静 小石潭凄寒幽静
琅琊山 洞庭湖
3.要储备名联。对联种类很多,可简单划分为春联、楹联、堂联、寿联、婚联、挽联、题赠联、自勉联、名胜古迹联等。其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丽;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有的幽默隽永,有的讽刺辛辣。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对联苑囿中的名联不胜枚举,平时我们要多留心、多思考、多积累,这样就能够增强对对联的感性认识。
例4: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DDDDDD温州江心寺联(王十朋)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DDDDDD北京居庸关联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DDDDD瘦西湖月观(郑板桥)
4、平时要进行必要的解题训练,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融为一体,形成题感。
三、题型综览
1、选择或连线题:
例5: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2、部分填空题:
例6:古朴长城踞群山, 雄鹰 .
例7: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
3、填空题:
例8: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例9:杭州西湖边上岳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 。
4、修改题:
例10:“贵有恒,何必要三更起床五更睡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对偶不工整,请将上联的划线句修改,使这幅对联完整。
贵有恒, ;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四、对联擂台赛:
(1)上联: ,下联:花静鸟谈天。
(2)上联:池上碧苔三四点
下联:
五、小结
不管是何种题型的对联,请同学们牢记“一读二析三想四选”:
一读:认真读题,明确答题要求。
二析:仔细分析,找出有效信息。(特别关注敏感词:数量词、色彩词、动词、专用名词)
三联:联系对联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
联系生活积累,展开丰富联想想象,
运用多种思维,纵向横向进行比较。
四选:筛选过滤思索结果,准确表达完成答题。
五、布置作业:结合凤巢腾蛟的风景名胜名人及特点,请完成下联
上联:苏步青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谢侠逊__________________.
孙敏洁
篇10:下册语文天地四--认识植物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抄写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可用拼音代不会写的字。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想一想、填一填。
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门+日=
二.学习新课:
1.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读,在抄写。
2.选词造句。
热闹 光明 赶快 高兴 童话 暖和 音乐 口渴
(1) 先读一读。
(2) 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后组内交流。
(3) 选举代表班上交流。
(4) 有基础的学生写在本上。
3.练习询问和回答
外面有什么声音? 。
外面是什么样的? 。
? 。
方法:同桌练习问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引导学生观察问话后面用“?”,回答完了用“。”。学生连写一写。
三.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进行总结。
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童话:我喜欢听童话故事。
第六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通过看图认识植物的几个主要部分,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用手势配合朗读。
观察种子发芽经过,写观察记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用“高兴”说一句话。
二.自读诗歌并了解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
1. 学生字读诗歌。
2. 说一说“唱不完的歌”,后面应当是什么?
3. 观察图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识。认识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三.学习加动作朗诵。
1. 朗诵“老树的故事”,边读边加动作。
2. 指名到前面表演。
3. 练习给前几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动作。
四.综合活动:种植种子并写观察记录。
日期 活动 变化
要求学生天天观察,没有变化的可以不记,有变化在记。
活动总结: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一首唱不完的歌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教学回顾:
[下册语文天地四--认识植物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21)
学习
目标 主要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和分数除法,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前面两个单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
重点 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
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过程与方法
一、整理知识
1、对第一单元进行简单的整理:先让学生说
学生自己整理在书要,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整理第二单元长方体
(1)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一样长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说一说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3、整理第三单元的分数除法
让学生根据上两个单元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也可以采教师活动
用列表的形式对本单无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板书:分数除法
倒数的意义
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应用
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根据学到的这三个单元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字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将学生提出的所学内容有关题
板书在黑板上进行解决 学生活动
师板书:分数乘法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指名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一) 与学生共同整理
师问-学生说-师再板书
学生整理完,进行汇报
学生根据前面三个单元的整理,提出问题。
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后,再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
教学反思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教时 (22)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地产针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2、指比较重要的或容易出错的,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用数字知识呈现出来。
学习
重点 对已学识进行整理
将现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
1、口算:
1/3×23/5×1/4
5/6÷43/7÷1/2
2、说倒数
1/9、86/117/32
3、计算
①2/7的1/2是多少?
②把5/6米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多少米?
③把5/11千米的公路,每天修1/11千米,要修多少天?……
二、练习
1、练一练2、练一练2
这道题是复习分数乘法,要想知道买哪一种合算,打折后的价钱。
3、练一练3
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练一练4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5、练一练5
①教动学生看懂图意
②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
③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个别口答
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1、学生独立解决。
2、说一说做这题时应注意什么?
①学生独立计算。
②集体反馈。
①分清长、宽、高。
②学生独立解决。
③集体反馈。
①学生尝试画图。
6、练一练6
①教动学生理解题意
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③学生独立解题
7、练一练8
①引导学生分析题中蕴涵的信息,选择其中有用的信息
②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反馈。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分数乘法长方体分数除法
正方体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提出疑惑的问题或进一步想要解决问题,与同学共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将比较重要的或容易出错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在班级交流。
篇12:综合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课题 第一节结合复习课 课时 53
教学目标:
1、能很好理解小数的意义,很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认、读、写,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区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没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区别运动现象,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能正确地画出平移后图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元角分与小数的复习:
1、教师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知识?
(1)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2、出示主题题图(足球29.50元,篮球28.80元,网球6.50元)
(1)说说你从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3)手指29.50元。师:说说你对这个小数有什么认识?它表示有几元几角几分?28.80元、6.50元呢?
(4)如果要提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你准备怎么提问题?
如果要提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你又准备怎么提问题?
师:说说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结合你的经验,你认为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a) 出示一组森林医生的题目(同步练习第8页第4题)
二、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复习:
1、出示“对称、平移与旋转”
(1)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知识点。
2、轴对称图形: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
3、平称与旋转:
(1) 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
(2) 让学生明白:平移是向什么方向平移多少距离;(方向、距离)
师:如何能清楚知道一个物体平移的距离(或格子数)?(起点到起点或终点到终点,选择一个点进行比较)
(3)平移和旋转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2) 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同桌互相交流;
(2)读一读这几个小数,并把读数写下来。
引导学生自己提问、交流、解决、再交流。
(5)集体反馈:
a) 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列式;
反馈同一个问题的计算方法
b) 说说每道题目对错,错的原因是什么?
c)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出题目,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d) 反馈,交流。
(学生先是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
(2)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第11页第1题)
(3)说说有哪些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举例说明。
(4)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图略)
(4) 你对平移和旋转是怎么理解的?说说看
A、填一填; B、画一画; C、我说你画;
三、学生完成综合复习卷(一)
板书设计
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
对称、平移、旋转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节复习课 课时 54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回忆本学期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独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将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知识点线
1、学生复习课本第24-32页。
要求: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了什么内容?想想当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每1课都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是什么问题呢?
你认为这个单元你学得最好的是什么?对哪个知识点还有困难?
二、计算的复习:
1、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
12 ×3 24×2 13×5 41×5 11×2
230×3 120×4 620×2 30×20 20×40
师:说说可以怎么口算?
3、计算题:
32×44 54×26
(1) 师:估计一下,你觉得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2) 交流计算方法;
师:你认为哪里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好建议呢?
(3)27×13 31×12 43×26
师:先估计一下;再用竖式进行计算。
1、脱式计算:
25×24+125 23×34-58 320+16×27 1500-125×8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千米,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1、出示题目;在学校捐书活动中,三年级捐了12包,还多35本;四年级还差5本就够15包了。
问题一: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捐了多少本书?
问题二:五年级捐了597本书,50本包成一包,包了11包,还余下几本书?
师:你们能看懂吗?请已经清楚的同学来说说是什么意思?
四、学生完成综合复习卷(二)
2、学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合作;
3、集体反馈、交流。
(1) 学生独立计算;
(2) 反馈
(3) 说说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开火车口算
(3) 独立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指名学生板演
(1) 学生分析题意;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
(2) 学生独立计算;21×60=1260(千米) 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
(1)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
学生列式,反馈:
三年级:12×50+35
四年级:15×50-5或14×50+45
板书设计
25×24+125 23×34-58 320+16×27 1500-125×8、
三年级:12×50+35
四年级:15×50-5或14×50+45 教学反思
篇13:和复习(2)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确定方法使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指名口算。
4.6+8.2= 3.2x200= 432-25-75=
10-6.9= 4.2÷0.6= 1.3×0.4+0.3×13=
58+36= 1.08×0.5= 0.8÷0.16=
二、复习解答应用题。
1、做58页第7题。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再把调查结果课内交流。
1、做58页第9题。
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学生完成后选择适当的机会组织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围绕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
篇14: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的: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
(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做第29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
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做第91页第1题的下半题和第2题的第(3)小题.
让学生将圆锥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教师提醒学生:“举例”一栏要填写自己知道的形状是圆锥的实物.
2.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2)做第29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2题。
(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3、4、6题。
篇15: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23个声母,能正确认读,区分相似的声母,学会做题连线的方法。
2、正确拼读音节,能读准声调、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23个声母,区分相似的声母,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读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因为受到地域的影响,一时间难以纠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母
导入:最近,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字母宝宝。趁着今天天气好,我们和字母宝宝一起出外郊游吧!
1、出发前我们先排好队,但是这些声母宝宝很顽皮,躲在一只动物的身上,我们大声把它们的名字按照顺序念出来。(背诵声母表)
2、名字虽然都叫对了,但是他们有几对双胞胎很容易让我们混淆的,我们自己先来读,看看谁读得又对又快?(b-d q-p t-f n-m n-l z-zh c-ch s-sh )齐读声母表—“我指我读”——开火车读——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这些容易混淆的字母,一边书写一边读
3、究竟他们藏在什么动物身上呢?我们把它们连起来看看。做题前,我们先弄清楚题目的要求:按声母排列顺序连一连。师讲清连图方法:从b开始,将每个声母旁边的小红点用直线连起来,要按顺序,每个字母与相邻的字母只能连一次,不能重复。
4、学生自己连线,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掌握划线的方法。
5、交流连成后的图形是什么?(海豚)
二、复习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复习韵母:声母宝宝排完队了,另外一些老朋友啦也接着过来了,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齐读韵母表——同桌小声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容易混淆的读音的——开火车(在韵母头上标声调要记住他的'口诀)——在桌面书写容易混淆的韵母
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还有些音节宝宝要跟我们打招呼啦!我们看,这里有16个整体认读音节,我们是不需要拼读的,直接读就可以了。(指名读——全班读)
三、读读连连
1、动物们看到你们聪明,纪律又好,都想跟你们交朋友呢!我们赶快来看看,这些动物都有哪些呢?不要读错他们的名字哦!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同桌之间小小声地拼读,看清楚声母,看清韵母上的声调,如果同桌拼错要帮她改正过来。(小老师带读,老师指出容易读错的,如que、lu、hu、xiong、前后鼻音的区分,整体认读音节直呼利用资源教学生拼读,再点兵点将领读。
2、连线:告知学生连线的方法,按照顺序,每拼读完一个词语就连一个词语,每个词语只能连一个图案,不能重复。
三、拓展延伸
你们这么聪明,除了动物想跟你们做朋友,还有很多物品都想跟你们成为好朋友哦!看看你能不能喊出它们的名字,然后把它的名字放在它的相片下面。(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让学生上台做题,其他学生在台下看看是否正确)
四、布置作业
背诵43页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篇16: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四)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四)
第二单元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chù cù)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qū qǔ)了。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把爬山虎的嫩茎(jīng jìng)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jiāo jiǎo )龙的爪子。 1、在短文中的( )填上合适的词。 2、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短文第一段话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 4、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描述中看出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的动作? 。 5、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一、形状,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二、位置,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三、颜色,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6、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 ”划出来。 《蜜蜂》节选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chòng chōng)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到:“有两只(zhī zī)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fēn fèn)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推测”? 。 3、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描述看出小女儿很激动,用“ ”画出来。 4、读了文中画“ ”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出来。 。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 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 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边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 。 1、把本段中不完整的部分补充完整。 2、多音字组词: kān ( ) mó ( ) 看 磨 kàn ( ) mò ( ) 3、我还知道许多科学家,他们发明了: 。 4、请写出一条关于探索科学的名言: 。 《蟋蟀》 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个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我还会写出这样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简朴――( ) 简单――( ) 2、这段话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的。 3、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 我觉得蟋蟀真( )。篇17: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字盘、生字卡。
主要板书:识字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 出示字盘,与卡片“辛辛“,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 同学们,“辛辛”和“纟、讠”等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上面4个字中的“辛辛”是声旁,“纟、讠”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 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2. 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
(1) .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1. 让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形声字。
2. 指导书写:三部分靠紧,注意“辛”的变形。
3. 学生练习。
六. 课堂练习
1. 选字填空。
辩 辫 辨 瓣
(1).你能分( )出牛郎星和织女星吗?
(2).这朵菊花的花( )又细又长。
(3).许林和李青为了一道题( )论起来。
(4).陈凡走路是小( )儿一甩一甩的。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 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
二.读背儿歌
1.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 男女生分读。
3. 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1. 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2. 指导“蛋”的写法。
3. 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4. 描红、仿影。
四.练习
1. 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2. 选字填空。
哪 那 圆 园 袋 蛋
(1).小弟弟红通通的脸( )真像大苹果。
(2).林林的口( )里装满了小石子。
(3).昨天,妈妈带我到公( )里玩了半天。
(4).( )( )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篇18: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识字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蛇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
3、听示范朗读。 -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抑嫡飧龀捎锏囊馑际恰… 我能讲夷芙这个故事…… -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9: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 4
一、教学目标:
1比鲜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蹦苷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背醪礁兄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理解成语的意思。
难点:
1、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理解成语的意思。
2、分清 “彰”和“障”等字形读准字音 。
三、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 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两个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想)看看你们谁的耳朵听的最清楚,听完后请你说说老师讲的故事里有哪个成语。讲《一叶鄣目 不见泰山》谁找到了这个故事中说的成语了?
2、听完故事,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吗?谁愿意说一说?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成语动画,请你们看完后,想一想动画片里介绍了哪个语,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或者有什么感想想说一说.(播放动画片)谁愿意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知道了什么。
4、(简介成语的特点。)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像“拔苗助长”。但是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二)初步朗读“识字4”,请你边读边想想这些成语的意思。
1毕衷谑蹲炙闹芯陀幸恍┏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识字4”中的成语,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还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 。
2毕衷谇胪学们听录音机读一读,(师范读)看一看自己有没有读准确。(放录音)刚才听过录音,相信你们已经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现在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读一读。
3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 带读。
读完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者你知道了什么?
(4老师上周已经布置了作业,现在谁愿意把他找到的成语故事和成语意思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他讲,看看你找到的成语意思和他的是不是一样,不一样的地方你还可以补充.还可以讲一讲成语故事.同学相互交流,有误的马上给予指导.)
5刚才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成语以及关于成语的意思和故事,现在看看你能不能把这课的生字读准确。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谁能试着组词,再带着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6请你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老师有一个办法想告诉大家,我用“减一减”的方法,9(板书 村)把村庄的“村”减去左边的“木字旁”,就是“寸”。(板书:村-寸)。那么,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谁能够分清“彰”和“障”你有什么好办法?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去注意的吗?
7指导书写 拔 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 ******** 发
补 你有 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8通过刚才很多同学想出的好办法,我们可以记住这些生字,下面谁愿意试试再读一读这些词语,如果她读得准确就请大家和她一起读。
(三)加强记忆,反复出示成语。
(1)谁愿意试一试把成语补充完整。请你大声地说出来,要求正确,把成语补充完整。
出示课件 补充完整 : 尺有所-- 寸有所--
(2) 现在请你连一连,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
连线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四)资料交流
老师上周已经请同学收集了一些成语,和一些成语故事现在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把他收集来的成语故事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也可以把收集来的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可以说说成语故事或者成语的意思?
(1毖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这个-故事……
(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也收集了很多成语,等到中午的时候你还可以再说一说。)
(1) 刚才我们听了这么多成语故事和成语现在你能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收获吗?
(2)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成语,现在就请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吧!老师读前面的成语,全班同学对后面的。(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现在请左边的三组读前面的成语,右边的三组对出后面的成语。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五)课外阅读指导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的成语,如果有时间,课下你可以
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成语动画的网站,可以帮助你们学习。
www.dragonhub.com/clswf/chengyu/cl6.htm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0:四年级下册习作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自己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广告说感动
1、师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
2、播放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年轻的妈妈每天晚上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3、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多么刻苦的学生,多么孝敬的孩子!他的行为怎能不让我们深受感动呢?
二、听故事谈感动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许多。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故事?
2、学生讲课前收集感动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并说说为什么而感动?
3、师:老师也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是啊,这又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三、说经历话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众被你的故事感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多作鼓励性点评)
4、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交流了令自己难忘的事,都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因为我们善良,所以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同学们,让我们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
5、播放音乐《感恩的心》一起带上动作唱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布置任务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让自己深受感动,大家愿意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⑴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⑵ 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⑴ 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⑵ 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⑶ 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⑷ 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⑸ 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2、分组共议:
概括地说一说哪件事感动了你?你们选取的内容真多呀,不仅有令你感动的父母之爱,还有老师对你的爱,更有同学间的关爱,甚至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你们太可爱了,已经懂得感恩。
把这件感动你的事和大家具体地说说吗?练习说说。
要求听的同学边听边想是否听清楚了,如果有想法的可以和他直接和他交流。
3、教师引导把这件事说清楚。(描写、修辞、人物的刻画、六要素等)(指名2个人说)
师:对,特别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哪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生:经过部分。
师:还应该怎样做,能把这件事的内容写具体?
生: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师:这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还可以从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刻画?
生: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神态外貌描写等
师:把事情介绍清楚,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刻画好人物的形象,我们读者才会有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你们选取了生活中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并能够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把事情记述具体清楚,有的同学还注意开头和结尾,作到引人注意,这都很好。希望写的时候也能注意,别忘了我们这次习作的要求。
结合你刚才所说的和打算想的,想一想你想怎样安排文章的内容?
师:构思好就等于完成了一半的作文,让我们提起笔,把这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吧。
四、放音乐,学生起草作文。
★ 苏教版上册《fùxí》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下册复习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20篇)】相关文章:
现代诗语文版:《长城谣》、《一片槐树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17
《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023-06-25
三年级下册教案(二)《和时间赛跑 24.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2022-12-08
第五组 识字㈡ 语文园地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8
《池塘边的叫声》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22-10-31
六年级下册《难忘师生情》教学设计2022-09-18
古诗三首:七步诗、长歌行、出塞(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6
《中国结》教学设计(复习课)(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2023-01-21
长大 教案教学设计2023-09-11
池塘边的叫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