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6篇)由网友“芒果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长方形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能想象出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9厘米,就说明能摆,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
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经历了“解决长方形卡片面积问题—直接测量到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发现规律:间接测量方法—形成
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四、课后反思:
篇2:长方形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掌握计算公式。
2、让学生亲历观察、拼摆、验证、交流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情趣
师:我们已经学会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大家仔细想一想,学校操场的面积也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吗?
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呢?
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
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讨新知
1、明确要求,跃跃欲试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备好的正方形纸卡和统计表,看清学习要求,然后合作学习。老师想看看谁的表现最棒!谁的发现最多!
2、动手实践,小组探讨
生: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努力探讨新知,准备和其他小组评比。
师:我看每个同学,胸有成竹,跃跃欲试。现在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3、分组汇报,交流成果
生:我们小组拼的长方形长5宽3面积是15平方分米(都是长方形)
生:我们小组拼的是正方形面积是3x3=9平方分米。(有长方形有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拼的两个长方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师:能在具体些吗?
生:长6宽2长4宽3,面积都是12平方分米
师:你的回答很了不起。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小组拼的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但是它们的面积却相等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你们小组的发现更有价值,继续努力!
生:我们小组拼的图形有七八种,其中有3个图形面积相等!长8宽2、长16宽1、边长是4的正方形。(面积相等的2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只要我们多观察、勤动手一定会发现更多的
奥妙!还有不同发现吗......
4、分析比较,小结规律
师:要求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板)生:要求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边长长方形面积=长x宽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5、激励评价,媒体验证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了智慧的财富,想不想看看多媒体是怎么验证我们的合作成果呢?
生;想!
师;怎么样?看了之后有何感受?
生:好看!证明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三、分层优化,升华重点
1、形成性练习(填空)
篇3:长方形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比较,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形式:
小组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小正方形纸片、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我请装修工人重新粉刷了一堵长方形墙壁的这个面(边播放幻灯片边讲),工钱是每平方米5元,你能不能帮我算出墙壁粉刷完后,我应该付给装修工人多少钱?
要算出一共要给装修工人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得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研究“有用”的数学。]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利用摆、拼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面上的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1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由你们来确定。看看能不能在你们设计的长方形中有所发现。如果老师给的卡纸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你也可以在桌面上摆,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2、取3张有代表性的长方形拼图展示,并汇报拼图过程。
3、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老师沿着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各画一条线段,以每行摆正方形的个数引出“长”的长度,以摆的行数引出“宽”的长度。突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第二个要求学生说第一排摆了几个,长是几,摆了三排,宽是几,摆了几个几,面积是几。第三个图则直接让学生说出长、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按照学生回答板书)
长宽面积
( )分米( )分米( )平方分米
( )分米( )分米( )平方分米
( )分米( )分米( )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任意设计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其长与宽的关系。渗透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教师在长与宽各画线段,完成了由面到线的转变,这是推导长方形计算方法的重要依据。]
从展示的三个图形以及列表的数据中,你们能有什么发现呢?(小组交流)(补充完整板书:长×宽=长方形面积)
4、检验探究成果
①还没有展示的小组,检验你们所摆的长方形是否也有同样的普遍性。
②在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长方形,标出它的长和宽。然后列式计算你画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检验你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验证,令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并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5、请大家翻开课本比较我们探究的计算办法与课本的是否一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6、假如我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一)基本训练
1、完成书本98页做一做
2、回应课前的数学问题:给出长方形墙壁的长与宽,计算要付的工钱。(课件出示)
3、口答长方形长、宽、面积:8×3、4×6
课件演示由8×3的长方形转变成4×6的长方形的过程。
4、比较8×3、4×6两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二)实际应用
5、学校准备在校园修建一个36平方米的长方形喷水池,现在请你当设计师,确定这个喷水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看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案。你喜欢哪种设计方案?为什么?
6、屏幕出示一块碎玻璃板。知道面积是54平方分米,宽是6分米,求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超越了教材内容,拓宽了知识面,挖掘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的作用与价值,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把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
四、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与质疑
有什么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了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
篇4:长方形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所含单位数相等”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要求它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去量,还行吗?对,这种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激疑: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有关。
①教师演示:用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成、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出示图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与
上一个长方形比,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③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宽变了吗?
④启发学生发现:通过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宽没有变,长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有关。
2、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宽有关。
① ①教师演示:出示由4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问: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 ②
出示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没有变?
③ ③
再出示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再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有没有变?
④问:从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长没有变,宽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宽也有关系。
3、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①学生操作:用12个边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先想一想:摆之前应该先做什么?摆时应注意什么?
请4个同学上台摆在黑板上,其余的分小组进行,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②小组进行交流,看看有多少钟摆法。
③填表:说出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中。
④观察表格: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
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
⑤讨论,共同理解:长方形所含的面积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4、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指出:今后我们只要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 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四、阅读教材第97页——98页,在书上填出相应的内容。
篇5:《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107―108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的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 25×4 45×2
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 )×( ) 30=( )×( ) 24=( )×( )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
(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 1 35×5×2
学生试做
(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补充45×2×9
(4)学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5×16
①讨论怎样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把16分成 4×4,这样25×4×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②启发学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补充
15×12怎样算比较简便?
(3)练习:10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 )] =15×[( )○( )]
=27×[( )○( )] =15×[( )○( )]
=27×[ ] =15×[ ]
=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
46×25×4=46×[( )○( )]
3.练习二十五1题
4.练习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
5.练习二十五5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4题.
六、板书设计
简便算法
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和积,比较简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 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例2:25×16 25×16
=25×(4×4) =25×(2×8)
=25×4×4 =25×2×8
=100×4 =50×8
=400 =400篇6: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七册。
【教材分析】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学习了而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解决平面直线图形和平面曲线图形面积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工具。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概念。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本课时学习前。学生己经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的特征。将这些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紧密。是学生探究新知的重要基础。但学生是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从操作实践中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心理上没有准备,方法上有待于教师的指导、引导;另一方面,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和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从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来讲。的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克服这个认知矛盾。需要借助形象亢观的事物和亲身经历探究实践活动作为认知基础。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长方形而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而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亲身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实验、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研究的方法。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猜想、推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到发现面积公式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每组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一份报告单。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一张长方形名片。长5厘米、宽3厘米。提问:怎样知道这个长方形名片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可能回答:用I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屏幕出示长方形的游泳池和高楼墙壁的画面。要想知道游泳池的池面和高楼墙壁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直接去测'I你认为怎样(学生谈看法)?
3、提出问题:有没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求长方形的而积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力图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平衡。使学生受到疑”的吸引、诱惑。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思维的积极状态。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关系?
2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方形的什么有探索研讨长方形的而积与长、宽的关系。
1、合作拼摆①利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看能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②观察所摆的长方形,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记录在报告单中。
(2)推测感悟①不摆正方形纸片推测以下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记录在报告单中。
(3)总结归纳①小组研讨根据动手操作、想象、推测的过程和报告单中长、宽、面积的数据。寻找规律。
②学生汇报规律:交流、补充、质疑。
③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力图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小组动手操作研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I、完成教材第98页上面的“做一做”。让学生先录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计算出面积。
2、找一找教室内长方形的面。测量出它的长、宽。计算它的面积(可独立完成。也可同学合作)。
3、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4、出示游泳池和高楼墙壁画面。让学生思考怎样求游泳池的池面和高楼墙壁面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体现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及开放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应用拓展,课外延伸
学生设计一个为教室或自家客厅铺地板的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使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仲。体现数学开放的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己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到抽象概括规律。突破了难点。实现了让学生把要学习的知识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篇7: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测量过程,完成填空:这个长方形含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播放录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教者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
(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
(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希望大家自己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评析: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目标。而教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又把寻找答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探求奥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提供材料,启发大胆猜想。
l.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1)师: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师: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
(2)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3)师: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无数个。
师连问: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
生A:和长有关。
生B:和宽有关。
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评析:教师通过提供一组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实验。(板书:实验)
师:要测量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你们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我们需要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
2.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汇报测量结果后,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并对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
思考题。
从上往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从左往右: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4.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学生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齐读。
5.发现计算方法。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发现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只要用长乘以宽,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板书:发现)。
[评析: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出示5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请各级组长任选一个长方形,组内同学一起来验证。
3.学生运用刚才的发现进行验证。
4.交流验证的结果。
师:通过验证你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吗?
生: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完全正确。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先用xxx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我们证实了xxx的发现是正确的,让我们用响亮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
[评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达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整理归纳、提示学习方法
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
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生: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得到了一个发现,然后大家一起验证,证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学习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评析:整堂课的主体性学习,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习“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后者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五、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教科书第125页练习中的第1题。
(2)教科书第124页做一做。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回到导入题,出示游泳池的画面,给出数据,请学生计算游泳池池面的面积。
(2)师: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比如,国旗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同桌两个合作,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测量纸上。
生测量后各组交流测量的情况。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师:同学们,前两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我办公桌上的一块台玻璃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我算算看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A:长8分米,宽3分米。
生B:长6分米,宽4分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C:只要想()x()=24(平方分米)
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帮钱老师想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可是钱老师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状也要相同,那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
生D:这块玻璃虽然碎了,但它的宽没有破损,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宽是多少,再用面积除以宽就能算出长是多少了。
师:这位同学生活经验真丰富,回答得好极了。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整堂课临近结束之际,教者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玻璃被打破了,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学生思维发散后,教者话锋一转:玻璃的面积不光要相等,而且形状也要相同,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略)
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层面进行改革,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作为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
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启发、提问,还是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这些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纵观这节课体现的设计思想,包括师生间民主合作、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把知识、方法和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等等,都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篇8:《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习中设置障碍,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
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懂得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5、在练习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
扣重点,层次清楚,题型多样,并体现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积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先估计)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
(小结方法)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篇9: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97-98页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课遵循这一理念,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计算方法并推导面积公式―实际应用”三个环节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公式推导、验证结果等,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为生活与数学和桥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比较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掌握并能正确应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利用网络课件,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运行课件一套、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自制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6个大小不相等、形状不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卷尺各一支,每组一部计算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考一考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老师的检验吗?请看屏幕: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3)出示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电脑演示测量的过程)学生说出则量的过程。
2.操作课件,激趣导入。
师:下面请听一段童话故事。操作:(猫哥哥和猫弟弟绿化草地,为了谁的面积多而争吵起来。)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为他俩决出胜负吗?
学生自己操作课件,用数方格的方法开始为猫哥哥和猫弟弟做裁判。
师:同学们,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两个长方形草地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学校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飞机场的面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不现实了。于是聪明的人类在数面积单位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既简单又科学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
(1)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
(2)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可真多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希望大家勤于动手、动脑,共同来解决。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猜面积游戏,发现关系。(电脑操作)
师:我们来做个猜面积的游戏,看谁的眼力最好。要求;在猜面积时要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师: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l.课件出示长3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2、课件出示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3、课件出示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不出现小格子,直接猜)
师问:通过猜面积游戏,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再猜一猜?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和长、宽有关系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能不能寻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每次都是数格子。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的实验。请打开第一个信封拿出实验材料。
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测量出答题卡上长方形的面积,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表中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人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是多少呢?长、宽所含厘米数各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请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关系,讨论一下,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找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发现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老师把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藏在第2个信封里,请各组把它们找出来,用学过的方法对它们分别进行验证。&
师小结:在各小组的努力下,证实了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四)整理归纳,揭示学习方法。
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2、小组交流讨论学法。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学习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四、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回顾比赛,重新计算,引出正方形的面积。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猫哥哥和猫弟弟绿化的草地的面积,你们能用所学知识重新解答吗?
师:已知猫哥哥绿化的草地长5米、宽4米,猫弟弟绿化的草地长6米、宽3米,下面开始计算。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猫的一家看到我们的小朋友这么聪明,想请我们到它们家里去做客。要进入它们的新房子之前,还必须闯过四关,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猫爸爸说:“帮我算算客厅的面积吧!”(屏幕出现1个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客厅平面图)
第二关:猫妈妈说:“帮我算算饭桌的大小吧!”(长15分米,宽10分米)
第三关:猫哥哥说:“帮我算算电视屏幕的大小吧!”(长60厘米,宽40厘米)
第四关:猫弟弟说:“帮我算算小床的长吧!”(猫弟弟床面的面积是150平方分米,宽是10分米,长是多少分米?)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参观新房子,发现房间里到处是长方形的物体。
师小结: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比如,国旗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各小组合作,先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测量纸上。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总结评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不但从观念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还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观。学生在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时,体验到这样做很麻烦。教师因此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较简便科学的方法,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的关系。然后通过验证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根据公式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篇10:《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新课标第一网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篇11:《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1.基本知识: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
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基本活动经验:
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归纳、总结的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操作表、小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面积的知识,你能说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面积单位吗?(课件出示)
1.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2.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3.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4.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5()。
二、情景导入
师:你们知道这些面积单位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对,可以测量物体的面积。我们学校操场是个大长方形,如果我想测量它的面积,我可以怎么办呢?谁能帮老师出出主意?
生:可以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摆一摆。
师:如果一块一块的摆会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操场面积太大,测量起来会很麻烦。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测量出操场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师板书)
[设计意图:复习面积单位,为学生导入新课及学习新课作铺垫。]
三、自主探究
1、师:为了方便测量我们先从一个小长方形开始。(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同学们能猜一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纷纷说自己的猜想。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咱们一起小组实验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哪个小组到前面展示你们的方法?
生展示并说方法。
预设:每行5个,有3行,5乘3等于15平方厘米。
师板书:每行5个×3行=15个1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一行可以摆5个面积单位呢?
预设: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5厘米里有5个1厘米,所以正好摆5个。为什么能摆3行呢?
生说理由。
师板书:每行5个×3行=15个1平方厘米
↑ ↑ ↑
5厘米 × 3厘米= 15平方厘米
师:现在同学们看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预设:用5乘3等于15,也就长方形的长乘宽等于面积。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那其他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我们再找些小长方形来验证一下。
2、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每人摆一种你喜欢的长方形。组长负责填表,记录。
学生4人一组拼图,组长填表记录,教师巡视。
找一个小组的学生到前面展示摆法,教师板书记录。
多找几个学生说他摆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师:刚才同学们都摆出了不同的长方形,请你们认真观察你们组表格里的数据,并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验证了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师:现在想知道这个长方形的的面积还用小正方形去摆吗?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量它的长和宽。
师:(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和宽6厘米,找学生计算面积。变成长8厘米宽6厘米,求面积。变成一个正方形边长6厘米。
师;观察这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它的长和宽都一样,它是个正方形。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求?还是长乘宽吗?
生:正方形长和宽都一样我们称为边长。
师:那你们会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生:会。6×6=36(平方厘米)
师: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师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方式找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想不想测量一下教室里长方形物体的面积?
生:想。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最喜欢的长方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填表格并观察表格里的数据为学生交流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
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教室里同学们喜欢的长方形物体的面积。
2、反馈练习。单位:厘米(课件出示)
3、、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开始时想求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说出你们的方法。
生:先量出操场的长和宽,用长乘宽就可以计算出操场的面积了。
师:老师事先测量出了操场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100米宽50米求出它的面积。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测量出你家一种长方形物体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七、板书设计
15个1平方厘米=5个×3个
↓ ↓ ↓
15平方厘米=5厘米×3厘米
↓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篇1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所含单位数相等”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要求它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去量,还行吗?对,这种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激疑: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有关。
①教师演示:用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成、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出示图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与
上一个长方形比,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③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宽变了吗?
④启发学生发现:通过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宽没有变,长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有关。
2、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宽有关。
① ①教师演示:出示由4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问: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 ②
出示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没有变?
③ ③
再出示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再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有没有变?
④问:从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长没有变,宽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宽也有关系。
3、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①学生操作:用12个边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先想一想:摆之前应该先做什么?摆时应注意什么?
请4个同学上台摆在黑板上,其余的分小组进行,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②小组进行交流,看看有多少钟摆法。
③填表:说出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中。
④观察表格: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
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
⑤讨论,共同理解:长方形所含的面积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4、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指出:今后我们只要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 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四、阅读教材第97页——98页,在书上填出相应的内容。
五、转化应用:
1、1、完成98页的“做一做”。
2、2、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坪(如图),中间有一个小长方形的花坛,求草坪的面积。
六、总结:
3、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是通过哪些方法探讨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
4、2、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七、作业:
练习二十六:1——3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篇1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45—46页“摆一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1cm的小正方形测量三个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用同样的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思路:
情景引入—师生互动探新—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评价。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位客人。是谁呢?是两只可爱的小老虎,一只叫淘淘,另一只叫乐乐,他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争了起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淘淘说:“我的家可漂亮了,面积很大”,乐乐说“你瞎说,我的家面积比你的大”他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互相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创意,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很快得出答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种计算面积的新方法来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一)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1、估一估:课件出示P45 “估一估”。
引导学生看书45页,让学生说一说用哪个面积单位表示这几个图形比较合适。
请学生估计一下它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估一估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估算能力)
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怎样知道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是多少cm2呢?你们每个学习小组也有这样的一个长方形。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他们的面积吗?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学习小组可以一起讨论。
2、摆一摆:
(1)按组分任务:(一、二组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把摆放小正方形数据填入相应的记录表中。
(2)明确操作要求(课件出示)
(3)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
生: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摆满后再数一数,正好用了10个1平方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10平放厘米。
生:我们也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的,先横着摆,可以摆5个,再竖着摆可以摆2个,所以一共是5×2个,也就是10平方厘米。
师: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呢?老师也在电脑上摆一摆,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再比一比。
4)课件演示: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公式的含义。
比较方法,交流反馈: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用计算的方法要简便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方法进行对比,感受其优劣,体验到计算比直接测量更方便,为进一步探究面积计算方法创造条件)
5)课件演示:师生共同填写书中表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填写记录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了广阔的时空。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实验过程,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3、量一量:
(1)用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长乘宽算出面积。
(2)分组量出45页三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反馈交流,验证结果。
4、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学到的新知识去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他们的问题吧。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课件出示46页试一试。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课题:正方形的面积)先用1cm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每位同学独立试一试,小组交流结果。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也适用“长×宽”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说比较合适呢?
4、强调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先前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灵活运用,巩固内化
(一)森林公园————闯关
师:同学们,淘淘和乐乐很感谢你们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邀请我们到森林公园去玩闯关游戏,闯关成功不仅有丰厚的奖品,还能获得森林公园的免费门票,想挑战吗?
(二)课件出示:
1、第一关
计算下面花圃的占地面积。(边长15米)
2、第二关
我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大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第三关
这张桌子的面积是90平方分米,宽是6分米,长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新颖的闯关游戏,设计有层次、有新意、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内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老师认为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很棒!能评价一下吗?(启发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自评、互评)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只要勤动手,勤思考,一定会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同学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2、挑战自己我快乐(拓展题)
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
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实验、去思考、去解答。
(设计意图: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篇1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2、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3、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题3。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生独立完成P79页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篇1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较。课本8990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重点难点: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交流: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行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围墙指的哪些边?两个问号分别求的是什么?
自主练习4是几个形状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比较周长是否相等。先让学生猜想,再计算验证。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进行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部分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篇1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本8082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师:学生看信息窗,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餐厅有多大?那个房间最大?餐厅和厨房哪个大?
师:你们能解决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
师:引导学生借助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来比较
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操作并汇报过程和结果。
师: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
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同座说说它们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餐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摆)
师: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有的用圆形,有的用长方形,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师:听了大家的交流,你有什么想法?
有的学生可能会谈到同样一个平面图,怎么摆的'个数不一样呢?
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画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有1平方厘米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认识平方分米
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会感到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
师:可以用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去量。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认识平方米
介绍1平方米有多大
画出1平方米的大小
让学生站一站,看能站多少学生。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通过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到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了空间观念。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信息窗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2023-07-01
人教版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2024-02-24
长方形面积教学反思2023-09-21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2023-04-1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2022-11-06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2024-01-15
人教版长方体教学设计2023-08-23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23-05-0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22-07-22
《求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