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精选20篇)由网友“清风明月的尾巴”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
篇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摘果子-减法的初步认识(一)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会填、写减法算式。
重点难点
1、通过情境教学,体会减法的含义。
2、培训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磁力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复习
1+4= 2+3= 4+1= 3+2=
0+5= 1+1= 1+3= 2+1=
(二)探究教知
1、摘果子
(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果园持看(电脑显示),你们看,小方也来了,她提着篮子来摘果子,我们先数一数这棵果树有几个果子。(学生数,有5个果子)(板书:5)
(2)果树上有5个果子,我们再看看小方摘了几个果子(电脑显示)(小方摘下2个)(板书:2)
(3)你们说说,果树还有几个?(还剩3个)(板书:3)
(4)树上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就是去掉2个。“去掉”用减法计算,(板书:一)这就是减法,树上还剩3个果子,所以就等于3。
(5)5、2、3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2表示摘走的2个果子,3表示还剩3个)。
2、做一做
(1)老师在磁力楹上贴5个△,去掉4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5-4=1)
(2)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5个△去掉4个,去掉就要用减法计算,“-”表示去掉的意思)。
(3)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摆一摆,说一说,(我摆4个,去掉2个,还剩2个,列式是4-2=2)。
(4)老师演示:桌子上摆着3本书,我拿走了1本,还剩几本?怎样列式?(3-1=2)
(5)电脑显示教材第26页“做一做“和第(2)题右图,请同桌互相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27页“练一练“的1-4题。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27页的“数学游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小方“摘果子”的游戏,学习了减法,对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同学们能够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六、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5-2=3 5-4=1 3-1=2
减号 4-2=2 3-2=1
5-3=2 4-1=3
篇2: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左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集体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摆一摆
1、积极汇报: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用右手写字……
2、积极汇报: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吃饭是用左手拿碗
3、想一想,说一说:左耳朵,有耳朵;左眼,右眼
4、全班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1、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课件出示的顺序摆一摆
2、想一想,回答问题
铅笔
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右边有文具盒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3、进行小组活动,大乱各学具的顺序,再已尺子为标准,说一说尺子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
4、积极做游戏
有的学生回答是右手,有的学生回答不是右手
可能有的学生还是不能却蒂诺左右手,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转过身去就跟我们举的右手一样啦!
听讲,理解老师的话
5、兴致勃勃地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
如:楼下的同学想一想,自己现在是靠游走,上来的同学在自己的左边走,不过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他们也是靠右边走的
1、大家说一说,我们通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Xkb1.com
2、我们通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上还有左右配对的好朋友吗?
4、组织学生做游戏: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
如: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右手……
1、课件演示顺序摆放好的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让学生按照这个顺序摆一摆
2、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尺子的左右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有不同意见吗?
课件同步演示:以尺子为标准确定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打乱顺序再摆一摆、说一说
指两个摆法不同的小组说一说
4、组织学生做游戏:左右手
跟学生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把右手放下,引导:请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判断以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
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非常正确,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着,方向相反,所以举起的右手也刚好相反。
4、带领学生到教学楼梯进行时间活动,一批学生上楼,一批学生下楼,要求都靠右走。
创设情景,通过多种活动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按照课件一一对应地摆,感性体验左和右,在语言表
达中逐步学会确定物体左右位置与顺序
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体验,获得对左右的深刻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左右具有相对性
渗透良好公共秩序的教育
、练一练
1、按照第2题的要求做一做,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自由结组,做游戏。一人发出指令,如:请站在我的左边“,另一人按指令做动作
3、看图,小组讨论,可借助学具摆一摆,或在树上花圆圈带起汽车,想一想:在右边再摆几辆车,大客车才是第5辆
汇报:一共7辆车。我是这样想的……
1、做一做(第2题)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第4题)
3、出示第3题主题图,提问: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多少辆车?提示学生:有几辆车被树挡住了,看不到。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左右
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转笔刀
最左边的是铅笔
最右边的是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备注:
篇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跳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得数是8、9的加减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口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各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教具准备
电脑、彩笔、口算卡片、小正方形和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二)学习新知
1、说一说
(1)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同学们经过跳绳活动。看看照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同学在跳绳?他们最多能跳几个?)
(2)同学们提出问题大家谁来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同学在跳绳?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甲:一共有8个同学,我是数出来的;
学生乙:跳绳的有6个,抡绳的有2个,6+2=8;
学生丙:有4个女生,有4个男生,4+4=8……(老师板书)
(3)说一说有关“8”的减法算式吗?(8-1=7,8-2=6……)
2、画一画
(1)小象最喜欢和红色和蓝色了,不管画什么,他都要用上这两种颜色(电脑显示)小象正在涂一个包含9个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仔细观察他是怎样涂的?(1红8蓝)
(2)同学们就像小象这样,选出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来涂的格,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说。(学生甲:2+7=9,9-2=7)
3、试一试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填空
7+2=□ 6+3=□ 5+□=8
9-4=□ 8-5=□ □-4=5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35页“练一练”1-3题。
(四)思维训练
洲戏:8、9的组成。
(五)小结
今天,同学们通地有趣的情境,学会了有关“8、9”的加减法,又进一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地口算“8、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有条理地思考一表达了。
(六)板书
8、9的加减法
1+7=8 8-1=7 1+8=9
2+6=8 8-2=6 2+7=9
篇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室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
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新课标第一网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篇5: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上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参与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前后的方位顺序。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们学得怎样。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 (2)报名说。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
4、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篇6: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
(二)出示主题图
课本第六页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见课本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篇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二、比较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预期效果
1. 应掌握的知识
学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大小、多少的比较;认识“>”、“<”和“=”符号,知道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和语言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 发展的能力
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应培养的情感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强化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高”、“矮”、“长”、“短”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渗透“同等标准”的思想;第二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高”、“矮”、“长”、“短”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三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正确进行多少、大小的比较;教学难点是正确使用符号“>”和“<”比较数的大小。
3.学情认识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但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一一对应”是基本,也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因此这一节的教学就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新课标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符号表示所产生的简洁美。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初次接触“>”、“<”这两个抽象的符号,而且是容易混淆的两个符号,因此认识符号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重点。
大于和小于符号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比较抽象,有的孩子到了二三年级还常常把两个符号的开口方向搞错。因而,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分清两个符号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儿歌,顺口溜等形式记住两个符号的不同。
4. 经验介绍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创设“动物乐园”这一童话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初步让学生感知“多”、“少”、“同样多”的含义;认识“>”、“<”和“=”符号,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科书的编排分为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体验“同样多”的含义,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第二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三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科书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深化认识。
三、实施要领
1.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创设情境
今天,动物乐园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小动物们都来帮忙,热闹极了!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把看到的动物名称、数量告诉大家(电脑显示动物乐园图,并配有音乐和动物叫声)
然后再告诉大家:谁多?谁少?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仔细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联系学一身边有趣的事物,一开始就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真的好像就置身于动物乐园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望,同时提出了学习的要求,使学习有的放矢。
◆构建新知
1.数一数。
引导学生到动物乐园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动物?有多少?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1)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到大屏幕前,说给全班听。
注意引导学生边指边数,手口一致。
同时提问: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
2.认识和理解“同样多”。
(1) 你想让哪两种运动来比一比多少?
根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扮成小熊、小鹿和小兔,让他们上台面对面站成两排,再一个对一个握手。
(2)思考:小熊和小鹿分别有几只?用几表示?
师:你知道小熊和小鹿比,谁多谁少吗?你怎么知道小熊和小鹿同样多?
(3)师:小朋友用数一数的方法或是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发现小熊和小鹿都没有多余,比较出了小熊和小鹿同样多,也就是4个和4个同样多。那么怎么表示4和4同样多呢?在数学上我们就在4和4的中间学写一个“=”。
板书:4=4
↓
等号
同时说明: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同样多的意思,读作4等于4。
请学生读一读。
(4)写一写。
说明:写等号时两横要写平,并且一样长,学生在书上描三个,再独立写四个,教师巡回指导。
3、认识“多”和“少”。
师:你们还想让哪两种动物来比一比?
(1)汇报:你比的谁和谁?
小猴和小鸟比,谁多谁少?
你是怎样比的?
还有不同的吗?
小兔和小猴比,谁多谁少?
你是怎样比的?
(2)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 △△△
△△△ □□
5比3大,3比5小 3比2大,2比3小
(3)说明:5比3大,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符号叫大于号,读作5大于3;3比5小,就用小于号表示,读作3小于5。
板书:5>3读作5大于3 3<5读作3小于5
↓ 大于号 小于号
你能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表示3比2大和2比3小吗?试一试。
思考:为什么小猴的只数一会儿多?一会儿少?
(4)指导学生书写“>”、“<”符号,并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
师:你怎么记“>”、“<”?
“>”、“<”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明确: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是相反的,但是开口都对着大数,尖角对着小数。我们可以用儿歌来记住它们。
介绍儿歌:开口向左读大于,
开口向右读小于。
比较大小看左边,
左边数大用>,
右边数大用<,
两边相同用=。
(5)这幅图中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指导学生填出教科书13页的空格。
(6)从学具中选出你喜欢的两种动物进行比较,把结果用式子表示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4、小结:比较动物的多少,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当两种物体同样多时用等号表示,用“>”、“<”比较数的大小。
交流数数方法,说说各自的方法。
在指导下能正确的数数。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数一数并比较多少。
学生用○和△分别代表小熊和小鹿在桌上一个对一个地摆一摆,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法。
生1 ○○○○
△△△△
生2 ○△
○△
○△
○△
生1:数的方法,都有4只。
生2:一只对一只对应的方法。
生3:连线的方法。
学生读一读。
学写等号。
学生自主选择两种动物,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汇报。
○○○○○ △ △ △
△△△ □ □
5比3大,
3比5小, 3比2大,
2比3小
学写大于小于号。
独立思考有关问题。
学习符号儿歌,记忆并理解大于、小于号。
独立完成练习。
小组内交流。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体现了几个特点:①通过让学生充分交流数数的方法,注重学法指导。②让学生自由选择比较的对象,开放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比较的活动中去。③通过小动物对应握手的方法巧妙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理解了大于、小于、等号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体现了几个特点:①通过让学生充分交流数数的方法,注重学法指导。②让学生自由选择比较的对象,开放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比较的活动中去。③通过小动物对应握手的方法巧妙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理解了大于、小于、等号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巩
固
发
展
◆巩固发展
1.填一填
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②出示2>( )、6>( )、( )>9这三道题,先发数字卡片给小朋友,认为合适的贴在括号里。
2.练一练
(1)出示四幅图。
理解题意后,指导学生画“√”和画“O”。
针对第四幅图问:你怎样判断的?
(2)出示教科书第14页2、3题。
生明确:“大于3”的数不包括3,“小于6”的数不包括6,再写在田字格里。
(3)淘气的难题:淘气回到家,发现桌上有四杯水,妈妈告诉他,每杯水都放了一颗糖,请你帮帮淘气,他想喝最甜的一杯,不用尝,应该选哪一杯呢?为什么?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形式多样,激发人人参与,鼓励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渗透学法指导,结合生活经验,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设计建议
在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带孩子去动物园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多少的比较。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 分析
1.比较数量大小时,把图大的当作大的量。 比较的目的不清,比的是数量的大小而不是物体的大小。
2.比()多,()比()少,各个量填反。 缺少观察比较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1、 诊断问题
诊断1:()比()多?
诊断目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篇8: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轻重》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尽可能给予演示.同时,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动四: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们的前人就是根据你们的这些想法发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工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练一练1
2.出示图片:练一练2
3.出示图片:练一练3
(三)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又有那些进步?这节课咱们班谁最棒?
探究活动
左重右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为学习10以内的加法做铺垫.
活动准备
1.天平
2.1克、3克、4克、5克、6克的砝码各1个,2克的砝码2个
活动题目
在天平的右边放入2克和6克的砝码各1个,天平的左边放入5克的砝码1个,现在天
平是左轻右重.从剩余的4个砝码中任意选择两个,放入天平的托盘上,以改变现在天平左轻右重的情况,可以怎样放?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
2.总结方法.
3.分组演示并说明.
参考答案
方法一:只在左边放.
1.使天平左右平衡:
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2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2+5=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2.使天平左重右轻:
(1)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3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2)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3)在左边放入质量是2克、3克的两个砝码,由于2+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4)在左边放入质量是2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2+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5)在左边放入质量是3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3+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方法二:在左右两边都放一个.
左边放入质量是4克的砝码,右边放入质量是1的砝码,由于4+5=1+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篇9: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文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应发展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应培养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是6、8、9的书写。
3.学情认识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6、8、9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教学生写数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而且要写得美观、漂亮,同时也渗透了美育教育。
4. 经验介绍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找朋友”、“数一数”、“写一写”三个环节。“找朋友”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10各数,使学生能把数和形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学生数一数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擦、直尺等,通过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写一写”这一环节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各数的特点,认真书写。最后安排了许多与同伴说一说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在交流中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实施要领
1. 课前准备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 ◆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看图按要求找数学信息。
找一找,有那些文具。
分类数一数各种文具。
独立连线,把数量和数字符号对应起来。 通过创设小小文具店这一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个数是几就用几表示,体会数的产生,加强数与形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 ◆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谁的铅笔比谁的多?
谁的直尺比谁的长?
读绕口令,并记一记,帮助记忆数字。
学写数字:
1. 认识田字格;
看老师示范并指出书写要点;说说书写要点;老师示范书写;书空写数字;独立试着书写;书写评析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实践活动,其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其二在活动中加强交流的意识,善于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师的设问,渗透加法含义、比较的意识等后续知识,为后面么二、三单元的学习作一个辅垫和孕伏。
◆写一写,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师:说说6、7、8、9、10像什么?(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调羹。)
师:我们也用儿歌来记住它们:
6像口哨噘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挂藤上,
9像调羹来舀饭,
10像铅笔加鸡蛋。
请学生读两遍。
2.指导学生写。
(1)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6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有起笔往左下角写,再在下半格画一个圆。注意:下半部分的圆要写满下半格。
7的书写要点:从左上角起笔往右上角写平,再往上半格的中间拉。
8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格起笔,先写一个拼音“S”,再往右上格写,注意:不能写成两个圆合在一起。
9的书写要点:像拼音字母“q”,但这一竖要向左边斜一点。
注意:上半部分的圆要占满上半格。
10-的书写要点:左边的1和右边的0分别占半格。
(2) 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 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 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 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在学生已掌握了书写格式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各数书写要点。通过想像、儿歌帮助学生记忆1~10各数的特征,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数字的笔顺方向和布局,并通过小比赛、小评价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力图把数字写得整齐美观。)
◆练一练
1.我们已经学习了0~10各数,你能顺着数吗?倒着数呢?
先请2~3名学生数一数,再全班齐数。
2.看图填数。
2 3 5
10 7 6
2 4 8
1 5 7
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先看已知数是顺数还是倒数,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两个两个地数,再依次填出来。
(2)师:你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倒数吗?淘气和笑笑会带我们去卫星发射基地看一看。卫星发射时就会倒数计时。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处于世界上的先进行列,小朋友要向科学家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哦!
请你在信号灯上填出来。
检查自己填得对不对?小结检查方法,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填的数有没有重复和漏掉的。
3.摆一摆,说一说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 在练习2中通过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通过第3题的练习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其是既可顺数又可倒数一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在最后一题中渗透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检查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6~10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渗透有序的思考方法,让学生手口、脑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1、 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 分析
1.数的书写笔画有误。 观察能力较弱,对字型及书写笔画只有笼统、不精确的整体感知。
2.数数的顺序不对,大小不分。 对数的意义不理解,数感较弱。
3.基数与序数混淆不清。 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
2、 诊断问题
诊断1:数字“8”怎么书写?
诊断目的:掌握数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诊断2:从大到小一个一个数,7的后面是什么数字?
诊断目的:数字的大小以及顺序的掌握。
篇1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乘车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 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魔女!
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好漂亮啊!
师:跟她打个招呼吧。
生:(踊跃地)你好!嗨!……
师:小魔女的小魔杖可以变好多的智慧星,准备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最好的小组,最后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一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喜欢)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你们喜欢看马戏,决定带你们去马戏团看一看。(学生兴趣高涨)
(评析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看马戏的设计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1.探索连加。
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师配旁白),科华北路站到了,先上了4个人,有1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
师: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科华北路站后,先上了4人,又上了1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4,1,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4+1=7(师板书)。
师:2,4,1,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表示车上原来有2人;4表示先上来4人;1表示后上来1人;7表示现在有7人。
师:孩子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我是数一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有7人。
生:我是先算2+4=6,再算6+1=7。
师: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老师边讲边板书:2+46+1=7)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相加。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评析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隐含“数学从生活来”的大数学观。)
2.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师配旁白)。汽车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游乐园到了,后门有3个人下车,前门有2个人上车。
师:谁能把到游乐园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7人,游乐园到了,上车2人,下车3人,现在车上有6人。
师: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
生1:7+2-3=6。
生2:7-3+2=6。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生1:第一个算式先算7+2=9,再算9-3=6。
生2:第二个算式先算7-3=4,再算4+2=6。
生3: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算。
师:你真聪明,会把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合在一起说,孩子们同意给他一颗智慧星吗?(同意)
生4:是从左边算到右边。
师:真了不起,用这么简单的话说清楚了运算顺序,小魔女奖给你一颗智慧星。对,我们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看,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四人小组,轮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讨论讨论。)
生1:我们认为第一个算式是先加上车的,再减去下车的。
生2:我们认为第二个算式是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车的人数。
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生:既有加号又有减号。
师: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评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马戏团终于到了,瞧我们的小猴子站在大门口说要变魔术考考你们,不然不让进,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愿意)
(师戴上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子。)
师: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
(小猴子先拿出5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
生:5+2-3=4。
师: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小猴子我又要变魔术了。
(小猴子先从7根中拿走2根,再拿走3根。)
生:7-2-3=2。(师板书)
师: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生:因为小猴子拿走了两次。
师: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什么?(师引导)
生:“连减”。
师:(取下头饰)看来我们的小猴子难不倒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动手变魔术考考同桌好不好。
要求:同桌小朋友轮流变,一个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另一个根据同桌摆放的情况在纸上列算式并计算,比一比谁的算式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同桌活动)
(评析教师示范,进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教师的一句“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师: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时候都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生: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激趣练习,应用拓展
1.练习1。
终于进了马戏团,看(出示第一幅图),小鸟们正欢快地唱着迎宾曲,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啊?
生:8只。
师:小鸟们看见我们来了,飞出来迎接我们了(出示后面两幅图),你想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发生的变化?
生:8-2-3=3。
师:请你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汇报想法。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原来有8只鸟,先飞出来2只,又飞出来3只,还剩3只。
师:你真能干。
(评析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增进友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以学习的本来面目。)
2.练习2。
接着,小鸟把我们带进了小狗训练室。瞧,我们的训兽员阿姨正在教小狗做算术呢。(动画演示,出示5-4+2,训兽员阿姨问小狗:“5-4等于几?”小狗叫:“汪”;又问:“1+2等于几?”小狗叫:“汪、汪、汪”。)
师:你能比这只聪明的小狗算得更快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个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参看“试一试”和练习2出示三份题,以同桌为单位开火车形式比赛,计算过程和得数都对者,为本组赢得一颗智慧星。)
(评析小狗算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复习计算过程,同时也激起学生计算比赛的欲望,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掀起了高潮,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3.练习3。
哇,马戏团马上就要开始表演陆海空大型马戏啦,海报上有小狗、海豚、老鹰,请看一看它们各有几只?
生:小狗有3只,海豚有5只,老鹰有2只。
师:请组长带着你的组员一起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再把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的空填一填。
狗只海豚()只老鹰()只一共有()只。()+()+()=()
(注:狗、海豚和老鹰用头像。)
老鹰比狗少()只。()-()=()
海豚比老鹰多()只。()-()=()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活动。)
汇报成果,并贴在黑板上展览。
(评析活动中学生有的数,有的算,有的写,有的想,好一幅“繁忙”的景像。学生在活动中手、眼、口、脑、耳多种器官并用,提高了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果的汇报和展览让学生充分享受合作的力量、成功的快乐。)
4.练习4。
师:小朋友们,想看看动物们的精彩表演吗?
生:想。(兴奋又好奇。)
师:好,我们一起去看马戏吧!要仔细看哦,因为我们的小魔女会在你们看表演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让你们帮助解决。
(放马戏录像,学生很兴奋地观看。)
(1)马戏放映至有5只海豚,每只顶2个球的画面,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2+2+2+2+2=。教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2)马戏又放映至大象踩气球画面,有9个气球,大象踩一次炸2个,再踩一次又炸2个,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9-2-2-2-2=。教师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小魔女觉得你们真是聪明,她的小魔杖一挥,给每个小组加了两颗智慧星。
(评析由画面引出算式,计算算式时又借助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今天,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小魔女这么多智慧星,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
生:二组和三组。
师: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
生:耶!(师生一起鼓掌)
篇1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搭积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本教材74---7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搭积木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20以内数的算式并能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捧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与个人探究结合,抓住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课件: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莉莉和花花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课件出示
教师板书:14+5=( ) 17-6=( )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莉莉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莉莉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花花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莉莉和花花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1课件出示游戏碰碰车,说一说,算一算
2课件出示 练一练
3课件出示,登长城
活动三: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四: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五: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篇1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教案全册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二、教学流程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1、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三、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容易出错。
轻重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
二、教学流程:
1、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引出课题。
2、拓展延伸
(1)掂一掂,
请学生拿数学数和铅笔盒掂一掂,哪个重,哪个轻。
(2)书上练习
认为哪个重画“O”,哪个轻画“×”
3、重点第4题,不要求所有学生会做。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篇1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房间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意义
2、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事物
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 “练一练“中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学习分类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第一竖行是一组
前面一排是一组
按男、女分组,全班可分为2组
还可以按年龄进行分组……
1、看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房间挺漂亮的,但是有点乱
书应该放在书架上,不应该放在地上
太乱了,他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2、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把同类的东西圈起来,在同类物品上画上相同的符号
3、独立分一分,全班汇报。
我把笔、作业本、书和文具盒放在一起
把衣服和裤子放在一起,这些都是穿的,剩下的都是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我和他分得不一样,我把这些东西分成四类,因为球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应该把玩具和体育用品分开
我和他分得也不一样,我分的是五类,棋子、床、柜子都是家具,也应该分成一类
我认为你这样分不对,我们是在整理房间,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又不是在搬家….
我是说家具是一类,其他东西一共是五类…….
今天老师想把全班同学重新分组,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指多名学生汇报
提问:还可以怎样分组呢?
小结引入:大家的想法真好,分法真多,真棒!像这样对一些事物或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这是小明的房间,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
2、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这个房间?请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把同类的东西放到一起
3、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好的?你为什么这样整理?
很好,这一类是学习用品。还有别的意见吗?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争论,教师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统一观点,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房间整理好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分类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发表看法,产生分类的必要
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充分交流,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三、练一练
1、看图,指认图上的动物:有小狗、格子、燕子、蜻蜓、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小兔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给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在族类相互展示
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指认图上的物品,独立思考分类方法,全班交流
1、出示第1幅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动物的名字
2、提问:这些动物,可以分成几类?怎样分类?
3、让学生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4、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5、出示第3题主题图:图上都有些什么?现在老师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玩具、文具和服装鞋帽,你指导老师是怎么分的吗?
先认识这些动物,才能给它们正确分类
初步体会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训练学生根据既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文具:
衣物:
玩具:
练一练第1题:
分成地上爬的和天上飞的两类
天上飞的还可以分成鸟类和昆虫两类
备注:
篇14: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文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能够认读写6~10。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读写6~10
教学难点 规范书写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发挥想像力
二、探索新知
”
三.写一写、评一评
四.数字游戏。
五.小结
生1:我最喜欢铅笔,因为我每天写字都要用到它。
生2:我喜欢铅笔,还喜欢尺子,它可以用来量东西有多长。全班交流
学生活动
生1:我数铅笔,1枝、2枝、……,共10枝。
生2:我也数铅笔,先数上面有5枝、下面有5枝,合起来共10枝。
学生分别行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再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写数字,师巡视指导书写,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生1:我觉得8最难写,我老是写不好。生2:我觉得10字的那个0还是很难写。
学生书空
学生开始游戏同桌之间开始交流。
同桌之间开始交流。
文具店情境,出示5种精美的文具画面)小熊文具店开张了,瞧!商店里都准备了哪些文具?你喜欢哪些?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对啊!文具是我们贴心的好朋友。看到这些精美的文具,你还想到了什么?
师:每一样文具到底有多少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和数字交朋友。(出示6~10这些数字,课本主题情境图。)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在课本第10页连一连;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师:谁来汇报?其他同学仔细听一听,你的数法和这些小朋友的一样吗?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师:开学了,小朋友也准备了自己喜欢的文具,我们一起把文具拿出来,由小组长组织大家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大家一块来数一数每样文具有几个,再用数字卡片在文具的旁边表示出来。
师: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你们是怎么数的?
师: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用6~10这些数字来表示呢?或者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呢?先看一看、想一想,也可以下座位去数一数,还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用手指数数、有的在和小朋友尽情地说);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1.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敢于质疑。
师:小朋友都很棒,我们已经和6~10这些数字交上了朋友,你们会写这些数字吗?
师:小朋友自己看书学一学,在书上写一写,注意看清字的起笔和落笔的顺序,写的时候还要保持整洁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师:写完的小朋友想一想,在写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或者你想提醒小朋友在写哪个数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好的,有了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写8的时候,要一笔完成,从上面的中间起笔,弯曲往下,回到起笔的地方。写的时候要上下一样大,写饱满些。(师示范写8,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几个数字,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写数字7和9时要注意写一竖时要稍微斜些。(师示范写7和9,学生跟着书空。)
1找朋友。
请5个小朋友分别拿着6~10这些数字,老师和其余的小朋友手上都拿着一张与这些数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或符号图示。全班唱着“找朋友”的歌曲,开始了游戏。
师: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先独立进行思考并练习,然后进行四人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学会数数,并了解到数数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在学习与借鉴中,学生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及时地评价、修正自己的思维方法
活动反思老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文 具
6 7 8 9 1 0
篇15: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室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培养初步的比较、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认识位置的相对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位置与顺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说一说、练一练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1、配合老师进行谈话
2、看图,先以小女孩为标准,再以小男孩为标准,分别说说他们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1、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有序地说
2、多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1、同学们,大家到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好玩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前后左右说点儿什么吗?
xkb1.com
1、出示教师图,或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什么。
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自由说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组织学生做以下游戏
排队游戏,明确前后关系
听要求拿放物品,明确上下关系
正说反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自由发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多种游戏训练学生对位置和方位反应的灵敏性
三、拓展训练
四、课堂小结
4、独立思考,全班汇报。
5、看图,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答案:淘气的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2个人
学生积极发言
4、出示练一练第2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
答案不唯一,学生说出的路线正确即可
5、出示学校所在地的地图,让学生用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物
有4个人排队买票,淘气说:我不在最前面,也不在最后面;从后面数,我排在第3位。提问:淘气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
拓展训练,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训练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室
教室的前面有:
教室的后面有:
教室的左边有:
教室的右边有:
备注:
篇16: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书包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书包的过程,明白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大量的时间活动,体会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存在于我们身边
3、初步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匪类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红、黄蜡笔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整理书包,学习别人的整理方法
三、练一练
1、与老师对话,看图片
2、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自由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
3、汇报分类结果
按退的多少分
按生活习性分
按拿花的颜色分……
大声回答老师:有信心
1、整理书包
把书包里的物品都放在桌面上,想想它们的用途,再想想如何方便平时取用
2、积极汇报
我的书有大、小两种,我就把它们分成两类,文具盒、水彩笔、学具核分为一类
我为了方便取用,经常用的语文、数学书为一类,其余的书为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我分了五类,课内书是一类,作业本是一类,练习册是一类,课外书是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3、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位小朋友的分类标准分别是什么?他们这样分各自有什么好处?
4、踊跃上台进行操作
两名学生按颜色分类
三名学生按长短分类
1、独立观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
2、独立完成,自由分类,全班汇报交流
1、大家平时学习很辛苦,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拿着鲜花来表扬今天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高兴吗?
2、图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条腿?生活习性怎样?分别拿着什么颜色的花
3、组织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小结: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按多种标准的分类。大家有信心得到小动物们送来的鲜花吗?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
巡视,适时个别点拨
2、组织多名学生汇报整理方法及结果
小结:大家的分类方法都不错,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就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我们把书包整理好后,以后取用就比较方便,再也不会从一大堆杂乱的书本中东找西摸摸了。那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爱惜书本
3、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你能看出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吗?
4、出示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引导观察: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怎样给它们分类?
1、出示第1题图,提问:有几种分类标准?可以怎样分?
课对学生进行必要指示
2、出示第2题第(1)题图,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由分类,然后组织学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整理自己的书包,经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过程,体会统一标准下的确
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巩固新知,进一步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
四、全课小结
自由谈这两节课的收获,全班交流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形成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整理书包
给动物分类:根据腿的多少分;根据生活习性分;根据拿花的颜色分
整理书包:大书、小树、学习用具;常用书、不常用书、学习用具;课内书、作业本、练习册、课外书、学习用具
给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分类:根据颜色分;根据长短分
备注:
篇17: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比较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
3.渗透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一、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三、拓展性学习
四、小结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
集体汇报数数的方法。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
生思考,得出结论不能
小组交流
同桌之间开始交流。 出示“帮助盲人过马路”情景图
师:从这副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有问题问你们,图中哪些物体高?哪些物体矮?
1、讨论图中什么物体高?什么物体矮?
2、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师:谁愿意上来比较高矮?
请一名小朋友上来,大家能看出他的高矮吗?
请各组同学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
3、比较高矮游戏
请一名学生上台和老师比高矮,然后学生自己选择高矮的对象。
小结:注意比高矮,比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们比高矮和比大小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有短,有人高有人矮,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了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各种方法,真的很了不起。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高矮
注意比高矮,比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们比高矮和比大小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备注:
篇18: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上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和下
三、练一练
1、自由说一说
2、全班交流,如头和脚的上下关系、手和脚的上下关系、手与头的上下关系、五官的上下关系等
3、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初步理解物体有上下的位置关系
1、看图,小组交流、汇报: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2、看图回答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3、积极思考,回答:他们说得都对,因为小松鼠在中间,即是小鸟的下面又是小白兔的上面。
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积极汇报,如说一说:自己家楼上是谁,楼下是谁;鼻子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1、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存在上下关系,如:小狗在下面,文具包在上面……
2、在树上的田字格中写数字,上面写6,下面写9
相互交流,看自己是不是写反了,组内展示
3、将附页中剪下的动物头像贴在图中,再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说一说
4、思考,推理,完成第4题
5、积极思考,内组讨论解决
答案:小红在最上面,小樱住中间,小兰住最下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对应位置关系
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天在上,地在下,飞机在天上飞,火车在地上跑,书柜中的书也有上下之分……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具有上/下关系的物体,我们如何正确地观察并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呢?
1、课件出示:松树老爷爷今天真高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三位小客人要来看望它。瞧,漂亮的小鸟飞来了,停在桃树上。这时,机灵的小白兔一蹦一跳地也跑来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小鸟在小兔的什么位置,小兔在小鸟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小松鼠蹦蹦跳跳地跑来,几下窜上数拉着松树爷爷的手不停地问候。大家瞧瞧,小松鼠在哪儿站着的呀?
3、怎么小松鼠在两个位置上呢?他们谁说得对?
注意关注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4、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有这种上下关系呢?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填空
2、第2题:6和9都是我们在第一单元就学过的数字,老师知道写这两个数字对同学们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大家快来写一写吧
3、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
4、第4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淘气能根据机灵狗的提示找到宝物藏在哪个盒子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第5题
出示主题图及已知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并说一说为什么?
以学生身边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通过描述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的位置,体验上下的向对性
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
书写6和9,训练学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训练表述能力
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学生踊跃发言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
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备注:
篇19: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前后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其空间位置的向对性
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初步培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活动中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懂得要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理解前后的位置概念,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由于参照对象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
三、练一练
1、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起来大声的讲给大家听
2、大胆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形
3、初步认识前和后
1、看图,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用前和后介绍比赛情况
2、独立思考,积极提问。如:小兔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交流、汇报:
小兔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
4、积极参加赛车比赛
踊跃报名参加
做游戏,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配合指令全部向后转,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5、看图,独自完成填一填,不会早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
3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
2、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1、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兔子跑得快,由于骄傲自满,反而落在乌龟的后面,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后来,兔子、乌龟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谁能说说会有什么结果呢?
3、两次比赛中,龟兔的前后顺序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它们俩的位置改变了。刚才也有同学少到了前和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让学生观察画面,课件呈现5个小动物塞跑的情景,引导交流: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4、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赛车比赛
让5名学生沿教室过道进行赛车比赛
在某一时刻停下,让其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再让其余同学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
如果发家全部向右转,前后顺序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的情况呢?
5、小动物们也在进行赛车比赛,咱们快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怎么样?
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指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
2、第2题
小红的前面还有几个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怎么解答呢?
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剩下的练习
通过讲故事、续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获取信息,用前和后进行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始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故事
先看懂两幅图的意思,独立想一想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在小组内试着讲一讲,再全班讲,评比看谁讲得好
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
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前后
森林运动会: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备注:
篇2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小猫钓鱼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点评:“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点评: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有,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0)
2.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点评:教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1.课件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
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点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出示图片
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2.出示学生写法
001002003004005
006007008009010
001002003004005
001002003004005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点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课间休息:播放歌曲《小猫钓鱼》
四、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
(指名演示怎样数.)
(点评:教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点评: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探究活动
与众不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活动题目:在0、1、2、3、5这5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集体交流.
分析与参考答案
一个数是不是与众不同,要看选择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与众不同”,下面只是几种不同的说法:
0与众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个数都大于1;也可以说1的起笔和收笔是重合的,所以0与众不同;
1、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是处于两个双数中间;
2、与众不同,因为有两个数比2小,有两个数比2大,2处于中间位置;
3、与众不同,因为在3个单数中,3处于正中间的位置;
4、与众不同不同,因为0、1、2、3这三个数都是一笔写成,而5、是用两笔写成;也可以说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个数都小于3;还 可以说前面四个数中,相邻两个数都相差1,只有5与3是相差2;因此5的确与众不同;
从上面的解答来看,一道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说明
这个探究活动的答案还有很多种,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都应该算正确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下册第五部分内容中的第三课时《发新书》 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二、20以内退位减法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小猫钓鱼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可爱的小企鹅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022-05-16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2022-06-02
第四册《比一比》教案设计2024-01-13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5-08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2-11-27
二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03-02
2022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5-0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3-04-2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3-09-2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