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18 07:55:58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精选18篇)由网友“ley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篇1: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9月19日,我校举行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我执教了一节二年级活动课《一分能干什么》,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第二课时,这堂课原本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整节课我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动一动、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发展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为了突破教学目标,我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设计设计教学过程:由谜语导入——初步感受(看一分钟的动画片、全体立正一分钟通过比较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探究新知(复习钟表的知识、学习“秒”、“1分=60秒”)——活动体验(争分夺秒的比赛包括算术和认字、估计一分钟、了解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什么)——总结(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整堂课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对一分钟有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懂得学会尊重很珍惜时间,同时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践。环节设计的很多,用了整整10分钟让学生体验,用游戏和活动贯穿整堂课,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散了难点,学生学的特开心,课堂气氛活跃。

然而这堂课的败笔就在于:在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学优化不够,未深挖教材。忽略了这堂课的实质,片面追求热闹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新颖的教学形式,为活动而活动。

一堂好的课一定要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清新、自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启心智,获取知识,也就成就了一堂好课。课终于上完,我似乎是了却一桩心事,应该感到轻松。但是,课虽上完,我却心潮翻滚,感慨万千。一堂课,得失万千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受益非浅。感谢学校给我经历了一次磨砺的机会,感谢专家评委给我一次深刻学习的机会,让我吸取了很多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篇2:《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一分钟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要想让孩子们很好的感知其时间概念,具有初步地时间感,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生动地教学情境,把孩子们吸引到数学活动中来。目前,许多孩子都对动画片感兴趣。因此,在课的开始,把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动画片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体会一分钟。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另外,创设多种多样有趣地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逐步感受一分钟的长度。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1、做口算,一分能做几道题目

2、写字,一分钟大约书写多少个汉字;

3、小皮球,一分钟大约可以拍球多少个;孩子们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体验一分钟的长度。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原来的生活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一分钟能干什么的时间估计这一环节,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钟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却不晓得1分钟到底应该有多长。

课后,我仔细想了想,1分钟做这么多事,都是老师计时表中的1分钟,是学生自己的1分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仅一些基础知识吗?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但它是全部吗?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这些的同时,也许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要让学生要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我觉得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

篇3:《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一分能干什么》

一、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那么一分能做什么事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录像。

(内容:一场足球赛,时间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这时比分是0:0。比赛结果是在这一分钟里进了一个球,最后比分0:1。)

学生看录像。

师:谁获胜了,你觉得一分钟怎么样?

生:一分钟很重要。

一分钟很短。

师:我们以后要怎么办

生:珍惜时间。

二、利用数据,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一分钟,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

一分钟,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

一分钟,银行的点钞机可以数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

三、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数一数

师计时一分钟,请两名学生,一个跳绳,一个拍球,其余学生统计数目。

2、试一试。

你一分钟能读个字,写()个字,画()个笑脸,做()道题。

(1)、学生自己统计。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

(1)、选1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估计用了一分钟后马上停止,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这时,出现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不晓得一分钟有多长,没有急时停下自己做的事情。)

(2)、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钟的时间。

教后反思:

一、变“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从〈〈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须回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富有活力与灵性。“一分钟”这个概念确实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同时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佐证。

二、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许多孩子都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老师将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

三、学生在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中获得了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本节课,老师创设了多次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从事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先前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四、教学应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课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也只有那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的课堂文化。

“一分钟能干什么”的估计时间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钟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却不晓得1分钟到底应该有多长。这一问题究竟是怎样呢?“看球赛”“试一试”“数一数”“数据的教育”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也是学得悠然心会呀,课后,细想了想,是呀1分钟做这么多事,可是这1分钟是老师计时表中的1分钟,是学生自己的1分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

以上的教学环节,结合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小学数学中,知识是能从老师这边学到的,但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是学生要亲身体验到自身课堂上前后的知识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上要产生深刻的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转换、内化为自己确确实实的收获。

因此,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我觉得应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

君不见,学生获得发展时,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学会的神情是多么地生动和迷人。

篇4:《一分能干什么》二年级的教学反思

《一分能干什么》二年级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了钟表,初步认识整时、半时,以及本学期学习分与时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一年级及本学期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原有知识及简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我遵循活动感悟、活动体验、应用提升的主线设计本节课,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感受分与秒的关系,了解体验一分有多长,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让课堂充满数学情趣又溢满人文关怀。

总体回顾本节课,做如下反思。

一、活动承载数学知识,重点突出。

钻研教材后,我将本课定位为数学活动课。1分=60秒,与二年级的孩子生活实际来说有些远,理解起来有些抽象。为了降低理解难度、又能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连串的数学活动,首先听音乐看钟面,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并初步认识秒针,然后再次跟随秒针走的节奏数数,了解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在课件的播放过程中,直观感受分针和秒针同时开始走,又同时停止,虽然它们走过的路程不同,但是用的时间一样,由此突破1分=60秒的难点,而且重点也很突出,以致在接下来的1分钟计算测试时绝大部分孩子都能轻松完成,且准确率较高。

二、游戏体验,层次分明,体验逐层深入。

为了让学生对一分的'长短有深刻的体验,我设计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感悟、体验一分有多长。为了突破难点,我首先设计让学生跟随秒针走动的节奏数数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按秒针走的节奏数60个数的时间就是1分钟,在脑子中建立1分=60秒的表象。然后计时1分钟数自己的心跳数,直观感受数自己的几十下心跳就是1分钟的时间。继而看了一分钟动画片,在对比体验中,了解同样的1分钟,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一些,顺势引导:只要努力喜欢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喜欢做的事情也能做得又快又好,渗透学习意志品质和方法的教育。

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感受1分钟过得很快,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又拓展教材,发掘生活中1分钟的用处,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抓紧时间,1分钟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完成情感态度目标的渗透。

在前面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后,学生应该对1分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我又设计估一分钟的游戏,既是对1分钟长短的深化,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已经建立了一分钟长短的概念,并优化估计的方法,让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更深刻,在此基础上又设计游戏:一分钟记忆大赛,用一分钟的时间播放并记忆我国的十二大名胜古迹,看谁一分钟记住的地方最多。在课堂的最后时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1分钟发挥最大效益的同时,也是渗透人文关怀,让数学课的容量变大。

三、人文渗透,丰富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生动的数学课堂绝不是简单地学枯燥的数学知识。让数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气息,是我在本节课的一次有益尝试。从上课伊始,我用萨克斯曲《回家》引入新课,让学生精神舒展,感受美;在课中我穿插生活中的一分钟的价值资料,在学生惊叹一分钟的价值同时,了解世界的神奇,感受放眼看世界后,数学竟如此充满魅力;在用一分钟体验的环节,我设计1分钟记我国十二大名胜古迹的活动,在应用数学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文化魅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没有一句引导,却在直观感受美的同时,渗透了爱国教育。

总体来说,学生的身心比较舒展,情感得到陶冶,文化价值有凸显,但活动设计多一些,个别活动学生的个体感受还不够充分,还要再思考,怎样在有限的活动中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篇5: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教案设计

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时间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等于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培养时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看过新闻联播吗?现在我再重温一下新闻联播播放时的情景,请小朋友们注意了:在新闻联播开始前你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

生:我听到了中国平安报时的声音 (师:它是怎么报时的?)

生:我听到了滴滴滴倒计时的声音 (师:这滴滴滴的声音是秒针走动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现在我们发现了还有比分钟更小的单位,它就是秒。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秒来计时的?

春节晚会倒计时,跑步用,红绿灯

(设计意图: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把孩子们从生活中带进数学中,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

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那1秒究竟有多久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播放1秒)

刚才滴一声所有的时间就是1秒,闭上眼睛,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这一秒的声音可真短啊,在这短短的一秒中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生答:我能眨一下眼睛(1秒钟我能眨一下眼睛,说完整就更棒了)

摇头 点头 跺脚 眨眼睛 耸肩膀

秒针走动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动2小格呢,5小格呢,5秒有多久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播放5秒)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

秒针从12走到1是5秒,那走到2呢?走到3呢?走1圈呢(播放60秒)

秒针走一圈走了60秒,那分针有什么变化呢,细心的孩子说一说。让我们仔细的再来看一看吧(播放有声60秒)

分针走了1小格是一分,秒针走了60小格是60秒,那一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呢

1分=60秒

(设计用意:该步骤实现了第一个教学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自主探索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等于60秒;在这里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到了锻炼,体现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一分钟我能行

1秒钟我们能眨一下眼睛,那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拿出你的活动页我们来做过实验。

are you ready ?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人人得到自己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环节中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孩子们凭借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喜好,从活动中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一分小考场

静息,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的知识。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让我们一块走进一分小考场把,听清楚了我们抢答。Are you ready?

小华每天睡觉9( ),早上刷牙花了3( ),吃早饭用了10( ),上学的路上遇到红灯停了25( ),见了同学说了一句早上好!只需2( )。跳绳10下用了7( ),跑50米用了12( )。

(设计用意:经历此环节,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培养时间观念。达到第二个教学目标。)

4、一分记忆大比拼

同学们真厉害,不到1分钟我们就完成了这些题,如果我再说得快一些我们就更快了,是不是,为了奖励你们,我想请几个好朋友给你们见面。想不想见,真想吗,没看出来,想不想。听清要求,好朋友出现的时候大喊它的名字。

你们能记住多少呢,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能说出几个好朋友的名字。

恩,你已经算是厉害的啦,把掌声送给他。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一分钟更大的威力吧

5、播放课件,师相应进行解说:[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更多教学案例]

(1)世界上最快的飞机1分钟大约可以飞行15600米,坐在这样的飞机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一眨眼就不见了。

(2) 地球上平均每一秒钟生下4个小孩,一分钟240个。

(3) 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一分钟可组装1。5台电视机。

(4)中国最大的发电站三峡电站1分钟大约可以发电30万度.相当于大约18000户家庭1个月的用电量。

(设计用意:安排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分钟的威力,即使一分钟抑或一秒钟都是很宝贵的,感受每一分钟都无可小视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对孩子们进行珍惜时间的美德教育。)

6、小结

好了孩子们,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现在离下课只剩下1分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1分钟能干好多事情,恩,我咋觉得这句话好像划了个逗号,能干好多事情,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句谚语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棒极了,把语文课的知识都用到了数学课上。

老师真的希望这节课以后你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能够记住1分等于60秒,1分钟,1秒钟都非常得短暂,但它也很宝贵对不对。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首歌《时间像小马车》(课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希望你们能抓紧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争当时间的小主人。

三、布置作业:

和家长完成实践活动。

篇6: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学反思

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一分钟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要想让孩子们很好的感知其时间概念,具有初步地时间感,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生动地教学情境,把孩子们吸引到数学活动中来。目前,许多孩子都对动画片感兴趣。因此,在课的`开始,把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动画片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体会一分钟。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另外,创设多种多样有趣地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逐步感受一分钟的长度。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1、做口算,一分能做几道题目

2、写字,一分钟大约书写多少个汉字;

3、小皮球,一分钟大约可以拍球多少个;孩子们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体验一分钟的长度。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原来的生活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一分钟能干什么的时间估计这一环节,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钟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却不晓得1分钟到底应该有多长。

课后,我仔细想了想,1分钟做这么多事,都是老师计时表中的1分钟,是学生自己的1分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仅一些基础知识吗?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但它是全部吗?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这些的同时,也许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要让学生要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我觉得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

篇7: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

观察是思维的眼睛,是学生认识事物的窗口。观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开始,它是获取感性知识,启发各种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分钟、1秒钟这概念虽然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但比较抽象,对于1分等于60秒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更是难以理解。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让学生结合钟面直观的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转无形为有形,并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秒和1分的时间长短。学生在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等感知活动中,获得了大量感知认识,初步建立了1分钟和1秒钟的概念,体会到分与秒的关系。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思维去领悟、获得了新的知识。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因此,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在设计1分有多长的教学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等待一分钟;再让学生观看一分钟动画片断《猫和老鼠》。呆呆地坐一分钟和看一分钟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同样是一分钟的时间,其长短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真确感受了时间的长短具有相对性。我还通过其它多重体验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对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升华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实践中体验。学生的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分能干什么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做计算题、背口诀、画画、拍球等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感受在一分钟里能做事情很多,并不失时宜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学生真实体验了一分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了一分钟的概念。学生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升了对所学概念的认知。

反思本次教学研讨,我深刻地领悟到:学生所学知识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感悟,才能将其转换、内化为自己的收获。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篇8:《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学反思

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是义务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一分钟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要想让孩子们很好的感知其时间概念,具有初步地时间感,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一分的长短有深刻的体验,我设计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感悟、体验一分有多长。为了突破难点,我首先设计让学生跟随秒针走动的节奏数数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按秒针走的节奏数60个数的时间就是1分钟,在脑子中建立1分=60秒的表象。然后计时1分钟数自己的心跳数,直观感受数自己的几十下心跳就是1分钟的时间。继而看了一分钟动画片,在对比体验中,了解同样的1分钟,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一些,顺势引导:只要努力喜欢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喜欢做的事情也能做得又快又好,渗透学习意志品质和方法的教育。

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感受1分钟过得很快,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又拓展教材,发掘生活中1 分钟的用处,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抓紧时间,1分钟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完成情感态度目标的渗透。

在前面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后,学生应该对1分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我又设计估一分钟的游戏,既是对1分钟长短的深化,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已经建立了一分钟长短的概念,并优化估计的方法,让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更深刻,在此基础上又设计游戏:一分钟记忆大赛,用一分钟的时间播放并记忆我国的十二大名胜古迹,看谁一分钟记住的地方最多。在课堂的最后时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1分钟发挥最大效益的同时,也是渗透人文关怀,让数学课的容量变大。

篇9:二年级数学一分能干什么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一分能干什么评课稿

我评课的内容是李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小学教学二年级上册《一分能干什么》。

20分钟的授课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李老师的思维是灵动的,李老师的课堂是有生命的。”接下来我就结合以下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1、三维目标——“实”

目标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有了实实在在的目标,我们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就会越高。李老师在认真研读了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恰切的教学目标,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节课下来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2、设计理念——“新”

提起“喜新厌旧”这个词,我想很多人会持以批判的态度,而我则不然。我觉得喜新厌旧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有谁会说自己不喜欢新奇的事物呢?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就应该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以新制胜”。李老师这节课就给人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能够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创设各种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一分有多长。再比如说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朗诵了一首自己编写的小诗,诗意浓厚,语言优美,看似简单却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轻松地把他们带入到了今天的课堂中。

3、教学程序——“清”

李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激情导入”——“情感体验”——“自主探究”和“思维拓展”等教学环节。各部分紧密相连,过渡自然,程序井然有序,让学生明明白白地接受了新知。

4、教学方法——“活”

吕叔湘曾指出:“一个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那就是‘活’。”

李老师的教法活主要表现在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她为学生精心制作了新颖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具有一定情感体验色彩的学习和交际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了分和秒的关系,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学法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如写黑板字,拍手等方式感悟新知,自主学习,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虽然只有20分钟的时间,但我们不难看出李老师和她的学生已经把学习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

5、教学技能——“强”

李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基本功过硬,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面对特殊的学生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合理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愧为一名多才多艺的阳光教师。

6、教学效果——“真”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此时此刻我已不想用成功或者失败这样的字眼来评价李老师这节课,面对这个充满生命的课堂,所有的语言都显得有些苍白,于是我选择一个“真”字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李老师用心备课、上课,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而学生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她的课堂,20分钟下来,师生顺利地完成了三维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坦白说,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不是很喜欢数学,我总觉得数学过于理性、有些生硬。可是就在今天,短短的20分钟却彻底征服了我,此时我才发现,原来用心体会,数学也另有一番韵味。

篇10:二年级上册《一分能干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分有多长,知道1分=60秒;并掌握分与秒的关系,会简单的单位换算;结合生活实际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提高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对时间的估计意识。

3、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体验1分的长短;掌握分秒的换算关系;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感受1分有多长,并掌握分秒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等一个红灯要用多长时间吗?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用到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展示:火箭发射、比赛计时等等,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秒针,感受1秒、几秒

师:快来听听,时间老人为我们送来了什么声音?(显示秒针走5秒的嗒嗒声钟面)能模仿一下刚才你听到的声音吗?

师:那这是钟面上哪根针走动的声音呢?

师:噢!那哪根针是秒针呢?

师:对,就是这根又细又长的红红的秒针在钟面上跑得最快(指示秒针)。看秒针嗒一声走多远?(显示秒针走1秒的嘀嗒声钟面)

师:对。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谁来说一说。你再说一说。谁想来学学秒针走1秒发出的声音。想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来表示1秒呢?

师: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那走一大格呢?为什么?

师:你想用什么好方法来表示5秒呢?生

师:好。老师就请你们一起跟着秒针来做运动?就是我们每天上课前做的那一套动作,准备好!开始。1、2、3、4、5

师:短短的.5秒就是我们养成好习惯的开始。

三、总结归纳

1、观察,总结一分=60秒

师:看,现在时针、分针、秒针这三兄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它们都指向12。比赛就要开始了,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在一分钟里,分针和秒针分别是怎

师:你发现了什么?赶快的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小伙伴们说一说。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说一说。

篇11:《一分能干什么》教学优秀案例及反思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优秀案例及反思

教学片段:《一分能干什么》

一、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那么一分能做什么事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录像。

(内容:一场足球赛,时间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这时比分是0:0。比赛结果是在这一分钟里进了一个球,最后比分0:1。)

学生看录像。

师:谁获胜了,你觉得一分钟怎么样?

生:一分钟很重要。

一分钟很短。

师:我们以后要怎么办

生:珍惜时间。

二、利用数据,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一分钟,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

一分钟,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

一分钟,银行的点钞机可以数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

三、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数一数

师计时一分钟,请两名学生,一个跳绳,一个拍球,其余学生统计数目。

2、试一试。

你一分钟能读个字,写()个字,画()个笑脸,做()道题。

(1)、学生自己统计。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

(1)、选1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估计用了一分钟后马上停止,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这时,出现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不晓得一分钟有多长,没有急时停下自己做的事情。)

(2)、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钟的时间。

教后反思:

一、变“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从〈〈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须回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富有活力与灵性。“一分钟”这个概念确实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同时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佐证。

二、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许多孩子都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老师将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

三、学生在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中获得了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本节课,老师创设了多次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从事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先前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四、教学应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课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也只有那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的课堂文化。

“一分钟能干什么”的估计时间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钟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却不晓得1分钟到底应该有多长。这一问题究竟是怎样呢?“看球赛”“试一试”“数一数”“数据的教育”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也是学得悠然心会呀,课后,细想了想,是呀1分钟做这么多事,可是这1分钟是老师计时表中的1分钟,是学生自己的`1分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

以上的教学环节,结合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小学数学中,知识是能从老师这边学到的,但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是学生要亲身体验到自身课堂上前后的知识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上要产生深刻的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转换、内化为自己确确实实的收获。

因此,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我觉得应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

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

君不见,学生获得发展时,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学会的神情是多么地生动和迷人。

篇12: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让更多的儿童快乐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这一节课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得到不同的一份量与份数,从而引入交换这一新知识,学生在整堂课上学得比较累,没有牢牢把握交换的本质意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较少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观察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过多地引导,因此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也是较少的,这样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

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了解教材,只考虑到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首先思考如何把这一知识教授给学生,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行为,不希望自己的教学流被学生打断,也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难易度安排,在出示练习时,没有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学生的练习情况相对比较混乱。但整堂课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中,以图形呈现的形式为活动环节,带着学生一起“逛超市”,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主动思索“怎样可以更简捷正确地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而在知识的拓展运用过程中,又设计了9×□=2×□,启发学生思考乘法交换的过程只是因数的交换,所以只要知道两个互为交换题的算式中的前一个因数或后一个因数就能完成,使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交换意义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

但在教学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乘法交换与乘法的意义两部分的结合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几个几的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对 “5+5+5+5+5+5=□×5=5×□=□+□+□+□+□=□”这个算式,学生还有混淆。所以这部分也是今后要加强训练的内容。

篇13: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善于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归纳起来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创设“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小矮人气球上数字的规律,接着写出后面气球上的数,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来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综合应用中还创设了“玩转盘”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根据数字和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而且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根据口诀的得数学生很快就编出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教师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接着教师在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观察比较各句口诀的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交流讨论理清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沟通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说说哪些口诀比较好记,使学生明白即使忘记了哪一句口诀,也是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结果。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篇14: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以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要学,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特点,也是我在低年级数学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解决长颈鹿大叔安排房间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富有童话故事色彩,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闪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题策略,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我不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而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我觉得创设了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对于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在学生已能独立解决主题图中的第一个问题时,教师设置“又飞来一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和算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同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评导语言,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引导,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到**。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到好处地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当然,本节课也留有遗憾和不足。

1、本课中由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整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动手能力被恶制。通过动手计算提高数学学习水平这一过程被忽视。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备课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2、教师专业知识,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本节课中,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存在许多问题,重复,罗嗦等。这会给八九岁的孩子们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短短的一节数学课当中提问也是一个环节,打乱顺序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注意力。在这方面也是我没有达到的,应该学习的知识。

今后教学中,我不应该只停留于课本,而应该多方位的为学生的学习考虑,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实质性的`深刻的理解整节课的知识内容,才能让我的课堂上得不只有温度,还要有深度。我坚信“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归宿。

篇15: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每组三张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智慧城堡)这节课我们将在智慧城堡里学习,这是为爱动脑筋的、有智慧的小朋友准备的,你爱动脑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现一把锁)这是一把密码锁,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们数。用1和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

指名学生回答。

密码正确,我们进去吧!欢迎同学们进入智慧城堡!走,我们先去哪好呢?

(2)自主探究。

在游乐园里玩是需要游戏卡的,每个游戏都有一张对应的游戏卡,想知道怎样才能取得游戏卡吗?

(课件出示:在数字卡片1、2、3中拿其中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同学们大声地读一遍。

请同学们摆卡片。

(3)汇报结果。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摆了几个两位数?

指名回答。

合作探究排列。

①合作讨论。

不重复,不漏掉。

②观察、比较、分析。

③总结规律。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3名学生在智慧乐准备合影留念,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几种坐法?(学生操作)

学生展出回答。

(2)有3本书,分别是《儿童文学》《数学趣题》《自然奥秘》,送给小丽、小清和小红各一本,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指名学生说一两个)

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送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送法呢?拿出学习卡,把你的想法摆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排列

用1、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21212

231321

132113

212331

313123

323232

与顺序有关,有序思考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比如“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后选择最佳方案汇报。这就给学生留出了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实现了信息在群体中多向交流。

同时我也考虑:在本节课中,很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对这部分学生该怎么处理?在孩子起点高时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对事物进行整合分类?对于有的同学能用简单符号代替实物的又是否可以要求他们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没有深入研究的。

篇16: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前面已进行“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可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脑筋,愿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能力较强,。而且我跟班两年多的互教互学,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方法。分东西在前面几节教学中都已经经历多次操作,但由于学生的操作能力、抽象概括和表述能力高低不一,加之操作学具很粗陋,所以主要是借助学校远程教育能起到形象具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由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2、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认识除法算式,掌握它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除法算式与等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解决生活问题,并能区分这种方法和其他三种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能更好的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篇17: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如您认为网站上由用户上传的内容(包括文件、图片、视频等)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点击这里提起版权异议,我们尽可能地保护您的合法权益。注意: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如何进行版权异议?

点击本页下方的“进行异议申诉”按钮,进入申诉页面,并按照提示填写相应的申诉信息。请您在开始填写前准备好所需的相关文件,以防止因页面超时等原因造成申诉提交不成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人主体信息和相关材料:权利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等证明权利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若权利人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的,还应提交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授权代理证明等材料;

2、权利人申诉内容及要求:包括要求删除、断开链接的内容的准确名称及确切的.网络地址;

3、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登记证书、商标证、专利证书、作品首次公开发表或发行日期证明材料、创作手稿、经权威机构签发的作品创作时间戳、作品备案证书等能有效证明权利人拥有相关权利的权属证明;以及对侵权行为的具体列明。

篇18:数学一年级上分一分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优秀案例及反思

《能干的帮手》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红黄绿、分一分》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

教学需要“一分钟”

一分钟能干什么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人教三上数学时分秒教学反思

一分钟能干什么小学数学说课稿

一年级一分钟说课稿

第2节抛硬币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二年级上《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分桃子》教案2023-11-06

三年级时分秒的换算说课稿2023-06-30

认识周长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022-11-18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测试卷2022-08-19

《分一分》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2022-10-06

小班数学教案:分糖果2022-05-26

《一分有多长》教学反思2022-11-06

《飞行表演》的教后反思2023-10-10

淘气的猴子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023-01-07

学前班学期工作总结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