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心理学相关论文(整理11篇)由网友“wutongsa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统计心理学相关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统计心理学相关论文
统计心理学相关论文
在职业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接受慢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培养出优学人才是具有挑战性的。本文对心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心理学课程理论的实践性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教学的培养目标出发,使学生的心理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心理学教学中,要更多地创造机会,通过多看、多想、多观察,了解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心理学教育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在心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听讲的时候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分析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除了受到外界一些刺激的影响和学生自身兴趣、需要和愿望因素之外,还和“注意力”品质有很大关系。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会出现东张西望的情况,而有的学生总是发呆,思考其他事情。在实践中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能够了解到学生的注意力的一些实际特点,进而提出改进方法与措施,以减少学生分心情况。而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分心”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学发展规律,还可以让学生懂得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方法,增进学生对心理学实用性的认知,促进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强化。
二、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每章课程内容讲解完毕之后,教师总是布置总结本章内容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框图形式建立本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再进行总结。全部内容讲完之后,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做能够既快又好地使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系统,并使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近90%的学生对于各个章节开始之前告知大家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各章内容结束后讲解一些与各章内容有关的习题,布置对各章内容进行小结的作业都持支持态度,认为十分有必要。在所讲内容中,几乎所有章节70%的学生都认为比较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
三、让学生“试讲”,锻炼思维能力
学生试讲法是让学生模拟教师,上台向大家讲解,之后大家对该生讲解的对错、好坏给予评判。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学生首先预习5分钟后,叫一位准备较充分的学生,上台对预习知识点进行讲解,时间为20分钟,接着由同学点评(5分钟左右),最后是教师点评,进行全面讲解(时间为10~15分钟)。讲课学生经过亲身试讲,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听课学生参与评判,更用心听讲。这时,学生的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教师表扬的愿望、为实现某个远大理想,等等。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让同学们在讲与评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充分利用课外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中涉及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总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能科学地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文学作品是一种间接知识,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经过选择,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近似的“典型案例”。在心理学教学中,对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效果。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结合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会教一些课本中有的和考试会考到的,所以课堂上只听到老师在不停地讲,下面鸦雀无声,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学生考试成绩很好,题目都会做,可是不知道要怎么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新课改,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教学方法,让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结合在一起,如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在题目中加上一些拓展内容,让他们独自思考怎么应用,然后向他们讲解正确的方法是怎样应用的,这样一种结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效果
如果把教学比做一曲乐章,那么“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的旋律是一种享受。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地死记硬背”这种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法分析记忆技巧。通过记忆接力游戏,采用小组竞赛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参与感强,每个同学都为自己小组的荣誉而战,使尽浑身解数,课堂气氛活跃。游戏之后,参访获胜与战败的学生,向同学传授记忆经验,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之间交流经验,让学生进行总结,得出记忆技巧。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这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总之,由于心理学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除了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很好地强化心理学教育效果,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境界。
篇2:心理学论文「参考」
有关心理学论文「参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人格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系统地分析了人格心理学课程中自我剖析案例的操作过程,并指出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我剖析;案例教学;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个体内心世界领域的心理科学,学习人格心理学首先要让学生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作为心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全面透彻剖析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了解每个人的人格特异性。这样一门探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学科,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没有学会实际分析人的性格特点,那么,学习本门课程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自我剖析、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推演分析别人的心理特点,把不同流派和不同理论家的观点都可以运用在个体分析中。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待专业课比较认真,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学生对待这门课有较多期待,能投入更多的热情,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较高热情基础上,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案例教学,就能强化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讨论分析是个案教学的主要手段,案例是学生自身相关经历以及自我剖析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案例促使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能力,是教学的目标,案例教学可以作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较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把书本知识和学生自身特点融为一体,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案例教学以课堂分析讨论、小组学习、解决问题作为主要途径,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主动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却没有提高。因此,可以在课堂中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实现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具体现象和人格特征的分析中。分析讨论的过程是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从而,为专业学习提供保障。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加强教学相长的体验。
二、人格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中为包头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选用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该教材系统性强,各个理论流派知识连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笔者基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知识的讲解,第二部分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作用是服务于专业知识的讲授,使专业知识更加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选取案例
人格心理学的案例可以选取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生活事件,也可以是个体特点的自我剖析,还可以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创伤性事件。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要强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遵守“保密原则”,对每一位学生提供的案例,只供课堂学习,不能私下议论,更不能传播,同时对每一个案例,在课堂前需经学生同意作为教学个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讨论,在讨论中使用的案例不是随意列举的例子,而应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在尊重个案学生本意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设计研讨的事例。案例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提高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人格特点。
(二)呈现案例
选好合适的案例后,就要把它呈现在课堂上。人格心理学案例大多采用自我剖析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具体事件发生时间、过程、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再次提及此事件时的感受。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可以观察学生的声音、表情、语言和动作,甚至一部分学生在陈述案例时痛哭流涕或欲言又止,通过这样一系列微表情和语言都能让学生们更准确地体会这个案例,更好地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同时,这样的释放和倾诉也能让案例本人得到一定的心理疏导,许多压抑在心里的问题随着倾诉逐渐释怀,反而能让案例本人在这件事件中的阴影消失。这类案例分析安排的时间应该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后,这样在巩固课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应用具体化,能让学生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指导分析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个人案例,同学们未必把握个案的核心内容,也不能快速分析个人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个体案例教学的优势,它通过教师启发性指导,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个案描述的事件与个人人格特点的相关性,进而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心理特点。
(四)课堂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参照对比,进行自我分析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一般按人数划分为若干小组并让每名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思考、观点、疑惑都表达出来,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们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个案讨论中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式。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师管理课堂,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指导,使学生始终围绕个案进行讨论分析,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纵深分析,拓展广度,尽量避免表露教师的观点,以免给学生过多的心理暗示。
(五)课堂总结
个案讨论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对学生表达的观点、思考的方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专业知识在个案中的运用,分析个案中显示的个体的人格特点,并对相关人格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与辨别。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及时肯定并回应学生,同时也要指出问题所在,这样能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讨论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案例教学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材不恰当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紧紧围绕课堂知识点进行。如果案例选取不得当,那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不能把个案和个人特点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不能正确地分析各种人格障碍,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所以在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案例的恰当性需要认真把握。
(二)教师和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在个案剖析中十分重要,在个案教学中,需要教师有耐心认真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方式,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往往因为授课时间有限,学时数有限、学生知识有限等缺少必要的引导。同时,人格心理学作为分析人的一门学科,在分析个体人格特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痛哭、崩溃、发狂等心理焦躁的状态,给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对一部分特殊案例和情绪失控的学生及时做出安排。同时学生也要改变只接受讲授的方式,要调动自己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能力上有待提高。
四、结束语
在以探讨人的个性形成的特点以及人格障碍为主线的人格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格特点,在这些差异中,积累不同的案例素材,可以丰富他们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以后心理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丹东师专学报,,(4).
[2]张建育.案例教学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5).
[3]范蔚.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人格教育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3).
篇3: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3000字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论文吧。
题目: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高校为例
摘要:采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了解网络游戏对陕西省高校不同专业、性别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对所得数据进行 T 检验和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网络游戏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为陕西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网络游戏;陕西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对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同时,他们也是网络游戏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沉迷网络游戏必将会对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价值与观念等产生深刻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上网成瘾,痴迷游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网络游戏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 4所高校的 200 名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设计《关于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并向陕西省 4 所高校 200 名学生发放,回收有效问卷 188 份,有效回收率 94%.
1.2.2 测量法:选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SCL-90 对陕西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以北京大学心理系提供的 15 个城市成年人的相关数据作为常模。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 SPSS17.0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2.1 网络游戏的参与性
对陕西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从表 1 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经常玩网络游戏的学生在SCL-90 自评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精神病等指标上的分数都明显高于基本不玩游戏的人,其中焦虑因子的分数在经常参与网络游戏和不参与网络游戏的两组学生之间差异的显着水平极高(p<0.01),在恐怖、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几个因子的分数上虽有差异,但是不是十分明显,也能看出经常玩游戏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症状分值是高于不玩游戏的学生的。
2.2 网络游戏
对陕西省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表 2 数据表明,理工科学生的 SCL-90 测试中各指标的分数之间,主效应差异非常显着。文科专业学生在躯体化、焦虑、偏执、敌对等各项指标的分数之间主效应基本不明显,除此之外的其他各项指标的分值的主效应的差异及其显着。文科专业、艺体类专业学生在自评总分、精神病和恐怖等因子上的分数主效应明显,尤其恐怖分数的主效应还的显着性差异程度是非常高的。理工科学生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更能通过成功晋级或的认可与满足感。网络游戏的规则非常明确,各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身份和地位是平等的,成功晋级主要是依靠玩家的游戏能力和技巧来实现的,这种状况让学生感觉非常公平,进而被游戏所吸引,长期沉迷其中,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因素的不满情绪,产生焦虑、抑郁等,甚至形成人格障碍。
陕西省高校学生在网络游戏类型的选择上存在较大性别差异,同一网络游戏对男女生的影响也不同的。在网络游戏的参与中,男生的症状自评总分、强迫、躯体化、抑郁、敌对、焦虑和精神病等因子分数都是明显高于女生的,尤其强迫、人际关系等两个因子分数在男女间差异更适明显。一般情况下,网络游戏的女性参与者相对于男生来讲还是比较少的,这会降低女生因玩网络游戏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男生参与网络游戏的人数比较多,而且每次参与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且喜欢参与,态度非常积极,出现心理问题的机会就会增加。
大学生的自律性或自控能力较差,他们明明很清楚网络游戏玩的太多,会大量消耗精力,对身心健康不利,但是却欲罢不能。
2.3 降低网络游戏对陕西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程度的对策分析
2.3.1 充分利用网络,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减少寂寞、孤独的感觉。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家人、朋友多联系,加强情感交流,缓解孤单、寂寞的感觉。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充分利用网络向亲人、朋友诉说或求救,释放不良情绪,获得亲友的安慰和帮助。可以通过网络扩展交际圈,转换交流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网络的隐蔽性特点,可以帮助因自身的某些缺陷而不愿与人接触的学生实现与人交流的目的,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沟通,增强他们的心理安全感。
2.3.2 引导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就会在心理上过于依赖网络,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上网时间过长,学习、运动、与老师或其它学生及朋友交往的时间与精力就会减少,久而久之会进入身心的亚健康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虚拟的网络游戏当中,过分追求虚拟世界里所获得的成就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形成反差,导致想法与现实的脱节,而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因此,学生管理者应该重视这一状况,采用合理的措施引导学生控制上网时间,强化网络的学习功能。
2.3.3 避免性格内向,态度消极的学生上网成瘾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应该更多关注性格内向、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多跟他们沟通与交流,鼓励他们多跟同学交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使他们不至于感到孤单,帮助他们在现实中而非虚拟世界里找到成就感或学习兴趣。
三、结论
3.1 总体来讲,经常玩网络游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明显低于不玩网络游戏的学生的;网络游戏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文科专业学生和艺体类专业学生;男生玩网络游戏的人数较多,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女生的情况相对较好。
3.2 降低网络游戏对陕西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提高网络使用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避免性格内向,态度消极的学生上网成瘾等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竟楠。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及培育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01):253.
[2]瞿志林,郑旭滢。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探究[J].亚太教育,,(19):292.
[3]周瑶。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传承,,(05):118-119.
[4]孔斯丁。浅析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生物技术世界,,(11):227.
[5]唐莹。浅析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模式[J].科技创业月刊,2014,(04):123-124.
[6]梁丽娟,黄妹,朱唤清。基于网络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2):53-55.
篇4:心理学论文
一、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
从美国心理学会52个分会以及80000多名在册会员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无限扩展与延伸的程度。与中国的十几个心理学分会相比,美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无疑更为广泛。近年来兴起了环境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识神经科学等新近研究取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立相应的心理学分会。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分会都与应用心理学紧密相关。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代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心理学会口号的变化。1892年霍尔建立美国心理学会,创始目标为:“为了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944年将其修改为:“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一种职业和一种促进人类福祉的手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发展的应用性轨迹。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视正是当代心理学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注意到心理学并非是铁钦纳所说的与应用无涉的、纯粹的科学研究。
事实表明,心理学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的学科,而且应用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生活化。另一个导致心理学多样化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历程中,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了人类心理的部分真理,但是把它们与完整的真理混淆了,也许当我们追问意志主义者、构造主义者、机能主义者、行为主义者、格式塔主义者、精神分析者以及认知主义者的观点对或错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更好的解释也许是,它们都是部分正确,只能揭示人类复杂心灵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暂时没有揭示出来的。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的解释的是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它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这对于那些希望寻求普遍心理规律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二、心理学科学化统一的现实困惑
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给心理学自身带来了无限困惑,心理学史的研究一再表明心理学的统一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而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是心理学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18威廉詹姆斯曾对心理学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学不过是一连串的事实;一点有关看法的闲谈和争吵;仅仅是描述水平的分类和概括;一种强烈的偏见,即我们有心理状态,并且状态是由大脑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在物理学表现其规律的那种意义上的单一规律,也不是任何结果都可以从中推演的那种单一假设……,这不是科学,它仅仅是对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在威廉詹姆斯对心理学的科学性发表言论40年后的1933年,海德布雷特也得出一个与其十分相似的观点:“心理学还是一门没有做过伟大发现的科学,它还不像化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原子论、生物学有奠定其基础的有机体的进化原理、物理学有奠定其基础的运动定律那样,有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发现,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能让心理学统一的原理,心理学还没有赢得它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它还没有获得既令人信服又似乎真实的综合和洞察。”
从威廉詹姆斯与海德布雷特有关心理学科学性和统一道路观点的惊人相似来看,从威廉詹姆斯到海德布雷特的40年间,心理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从海德布雷特到80年后的当代,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心理学是否有所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探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传达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科克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与其说心理学是一门单一学科,还不如说心理学是几门学科的综合;有些学科是科学的,但多数是不科学的。”因此,在科克看来,将心理学视为“心理学研究”可能要比视为“心理科学”更合适。显然,科克的这一主张已经认识到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科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致力于整合心理学的斯塔茨,他对当代心理学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心理学的各领域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实体,至于他们的相互关系则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规划,各研究领域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中发展,根本没有谁要求把它们自己与心理学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布洛斯基曾担忧地说:“也许心理学的衰退正是整个西方世界丧失神经的一部分,甚至惊呼道心理学是一门危机的科学。”显然,以上学者持有一种悲观论,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正如马卡罗佐认为的那样,基本的过程和原理构成了心理学的核心,它们在过去的1中基本保持相同,各分支学科只是将相同的核心内容、过程和原理应用到不同问题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上,理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提出一种包容性的文化观来整合与统一心理学,使其成为统一的科学心理学。其中,金布尔与斯塔茨曾试图将心理学放置到自然科学的框架下来探讨,即他们的统一观支持的是心理学的科学文化观:“心理学对统一的美好期待是来源于这样的简单事实,即认为各种各样的学科都近似于自然科学。”
金布尔还认为心理学的各种构成成分都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模式来调和。心理学者威尔逊则认为可以将心理学的分歧放置到进化论的逻辑框架下来进行调和。然而,心理学的其他文化观是很难接受上述观点的,尤其是“第三种文化”从心理学的多样性出发,很难接受将心理学统一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心理学或生物科学的进化论之下的观点。因此,围绕着心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的争论,在当代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心理学的科学性持有以下3种观点:心理学只是一门前范式学科而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太主观,达不到科学标准;心理学部分是科学,部分不是科学。事实上,人作为复杂的社会实体与自然实体,至今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虽然当代心理学正朝着研究人脑的单细胞活动以及制定信息加工模型的方向发展,但是仍不能肯定认知心理学能够成为统一心理学的科学范式。目前心理学中也缺少或者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理论能够解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往往是一种理论适用于解释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动,就不能解释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活动。例如,完形理论能解决知觉,但对记忆无能为力;条件反射理论能解释学习,却不能说明人格。可以预见,多样性仍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而对研究主题多样性是心理学分裂的表现这样一种观点,目前仍不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精细化有利于对人类心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将变得更加开放,多种方法与理论的灵活选择有助于更为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三、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搭建沟通的桥梁
当代心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以及有时相互冲突的特征是未来形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正如荣格曾预测的:“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存在,或者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原理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专制,是一种伪科学的偏见……,即使这已在科学精神中发生了,也不应该忘记,科学不是生活的知识大全,实际上它只是人类思维形式之一。”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解释的是人的行为,它的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葛鲁嘉曾对目前心理学存在的形态进行归纳,认为心理学共包括6种形态: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和资源形态的心理学。他还认为,各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现代科学心理学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清除和埋葬了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相反,那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被埋藏的矿产,它们仍然存在着,并在特定领域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虽然当代心理学中科学形态心理学一枝独秀,统领心理学发展的风向标,但其他心理学形态仍存在,只是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地带。这种心理学多样性共存的观点也预示了心理学的另一种形态,即心理学的未来形态。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心理学其他形态基础上的自然演进,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发展所产生的。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必将在吸收心理学的诸多形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这种未来形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彰显的是作为价值而存在的各具形态的心理学。虽然目前还不能清晰地预测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方法取向,但是可以预见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心理学观的开放与兼容并包。传统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始终将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所持有的是一种大心理学观,它将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改变心理学的自然主义和生物主义倾向;强调主观自觉性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研究,既注重对行为的研究,又注重心灵体验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改变机械主义与个体主义倾向;强调主客统一方法的运用,既注重实验方法,又注重现象学方法,改变单一实验主义或现象主义倾向。
第二,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方法的多元与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心理学导论》中指出,取向多元、日趋综合是当今世界心理学的一大趋向。因此,当代心理学要综合利用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观点解释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不是同意或不同意某一流派,而是从各派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有益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综合性心理学发展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三,强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假设的传统心理学给心理学带来了崇高的科学地位,也给心理学带来了恶果。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它导致了重视实验数据资料的积累,而忽视理论建构,造成了盲目的实证研究和严重的理论贫困;也给心理学带来了自恃清高和对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盲目排斥,使心理学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前瞻性和丰富的文化滋养。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应更加注重小理论的大综合、大理论的新建构以及大小理论的和谐发展。
第四,理论与实践由“分离”走向“对话”。在心理学史上,除了铁钦纳主张“象牙塔”式的纯科学研究外,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流派都主张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从美国心理学会分会中应用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目前西方应用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人事行政、工业生产、商业消费、学校教育、心理咨询、司法、医疗卫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西方心理学的分裂曾一度导致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相互贬低和仇视,这种局面未能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发展,反而加剧了心理学的分离。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要扭转这种局面,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使其从各自分离走向相互对话。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多样性并没有导致心理学的进一步分裂,学科愈来愈精细化反而促进了学科的深入发展。为了避免心理学陷入虚无的相对主义泥潭,心理学的多样性必须被冠以科学之名,也就是说,多样性的心理学应该在各具形态的心理学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信任、尊重的氛围,打破心理学理论间“不可通约”的教条,将“第三种文化”作为沟通心理学的历史形态与未来形态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使心理学成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相对整合性的科学。尽管在多元文化和后现代背景下心理学的科学化与统一道路漫长而艰巨,但我们仍对此抱有乐观态度。
篇5:心理学论文
1、单身现象的案例解析
1.1、完美主义倾向导致单身
某女,33岁,知识女性,学时曾经有一个富裕的男友,各方面都不错,因为自己坚持读研,不愿结婚,最终两人选择分手。参加工作后,也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些朋友,可是自己总觉得不适合,要不条件不高,要不素质不行,比自己的前男友差多了。加上自己工作比较忙,这样拖来拖去,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就蹉跎了,一转眼已经三十多岁的了,自己还是单身。在这类案例中,我们看到个体的人格类型倾向于完美主义,追求完美的近义词叫过分挑剔,总是不满意,总是患得患失。这类人格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活在自我世界与标准中,当外在的客观条件发生改变时,我们内心的标准还没有改变,还在跟以前比较。就象很多优秀的单身一样,总是以自己年轻时候的标准去选择,不愿意面对现实。
1.2、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欠缺导致单身
某男,今年33岁,前大学毕业后留在重庆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现在是公司主管。因为幽默风趣、口才俱佳,他像一只花蝴蝶般穿行于艳丽的花丛中,周旋于许多优秀的单身女性之间并游刃有余而自动选择保持单身的状态。他的心声是———“我有很多女朋友,每一个都有各自的优点,也各有缺点。我就是享受她们的优点。他对这种幸福生活乐此不彼,不愿意选择一颗树木而失去一片森林。在这类案例中,个体不愿意走进婚姻建立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恋爱讲感觉,婚姻是相处,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讲的“花心男”,不愿意走进婚姻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特别是80后的独身子女占多,在成长过程中挫折的训练与经历少,很多人的内心还没有担当与面对的勇气。其实在表面的光鲜背后,内心深处还是比较孤独的,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不愿意去付出与行动。
1.3、对婚姻的恐惧导致单身
某女,34岁,公务员,她在20出头的时候也曾经有个很相爱的对象,在快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为恐婚选择了分手。她说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我对婚姻有种恐惧感。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为了一点小事都会吵得鸡犬不宁。在我12岁的时候他们离婚了,妈妈一直在我面前说父亲的各种不好,这让我从小就对婚姻有些排斥。后来也谈过好几个男朋友,但没有一个能让我对婚姻产生憧憬感。我并不是玩弄感情,每次恋爱都陷得很深,但当对方提出结婚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后退,并强烈反对。最终,我和他们都一一分开了,每到过年过节看到别人的阖家团圆更映衬着自己的冷清凄凉,心里也很不好受。另一位女士,今年40岁,26岁结的婚,婚后两人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这种状态持续4年后,两人终于结束了婚姻,离婚的时候坚信是老公的错。过了不久,谈了一个男朋友,两人好了一段时间,后又因为性格原因分手了。何女士很伤心,怎么自己命这么不好,尽是遇到些不好的人。自己都是正确的,没有错,可受伤的总是自己。这两类情况均为婚姻恐惧症。主要是对婚后生活相处的担心害怕,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离婚的经历让她有了“家庭是要分裂的”,“两性关系是不可靠的”等诸多来自原生家庭的决断,让她很害怕重新导演父母的悲剧。第二是自己情感创伤的经历导致。婚姻可以让人变成天使,也可以让人成为魔鬼。一段创伤的经历有时让人很难忘记,有的直到终身,因为情感的创伤是最深的。也许婚姻是美好的,可是如果再受伤,自己宁可不要这份美好,宁可孤单寂寞,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第三是对于婚姻中问题的出现,没有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处理,过分强调对与错,过分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婚姻,这样,自己总是没有错。可是,也许你都是对的,你赢得了道理却输了感情。所以婚姻不是过分讲对错的地方。四是对婚姻动机的害怕。这主要是针对条件好的男女,担心对方是冲着自己的物质与金钱来的。因为这种情况不少,所以财富变成一种负担,财富成为一种罪过。
2、对单身人群的建议
单身之所以成为一个受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关注的现象,说明单身现象不适合社会主流文化,也不适合人性的需要。从人字来看,就需要两个人在一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特别是在中国人眼里,结婚是人生的必须,有一个家。单身代表一种残缺,单个人不成为一个家。要解决单身问题,让单身不成为一个问题,个人认为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2.1、合理单身合理单身主要针对不想结婚,但又迫于外界、社会的压力,不得不找一个人在一起,甚至出现过年租男友女友回家的现象。很多人就是这样,自己并不喜欢,可是没办法,这样违背自己意愿的告别单身其实是一种痛苦。所以社会也需要能接纳单身一族,给他们这个群体一个空间,特别是一个理解的空间、成长的空间。现在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大家也慢慢接受了。只是做为单身人自己,要有这种观念,单身也是合理的,单身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不要有更多的内心冲突,不要觉得单身就是失败的代名词。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经历过了,一个人的生活也很好,就坚持下去吧。过分在意别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2.2、成长单身找到一个爱的人,走向婚姻与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梦想。所以大多数单身是结婚前的一个准备阶段,既然是准备阶段,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物质条件上的准备;二是要不断地成长自己、完善个性,心理上准备。这里分为三个层面的人群:一是未婚的年轻人;二是选择有冲突的大龄青年;三是对于婚姻恐惧的男女。———对于未婚的年轻人,首先面临的是生存与创业,特别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个时间段的主要精力就是创业与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方面为
进入婚姻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自己的人格相对成熟,目标相对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选择什么,这样进入婚姻就不会盲目和盲从。不要利用婚姻走所谓的成功捷径,到最终你还是要重头再来。也不要过分抱怨社会对物质的需求,过分愤恨社会的价值取向,从我做起,不要乞求别人标准的降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同时,要在单身阶段做好婚姻家庭方面知识的学习,需要对未来的家庭角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适应,这方面我们以前的老师没有教过,所以要去学习。
———对于选择有冲突的大龄青年,之所以迟迟没有结婚,一方面是因为创业错过了最佳时间,另一方面是内心完美的个性。所以呢,我们需要回到现实中,创业给我们带来了事业的成功,也让我们更加成熟,我们今天的选择为时并不晚。关键是对待选择的态度,现在的社会选择太多,如果你心中坚持更好,你永远找不到最好的。所以这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自我人格的成长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抛弃的过程,看看自己完美追求的背后是什么,在意什么。看看自己是选择成功的婚姻还是选择成功的伴侣,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不适合。如果是选择对方,则忽视自己;如果是选择婚姻,则会把两个人放在婚姻之中。当然还有逃避的个性,不敢去承担。这种个性的人在心理发展阶段还处于一种儿童的状态,以儿童的心态、成人的身体与人交往,这也是需要成长的。当你成长了,你的选择答案自动呈现;当你成长了,幸福就会向你招手,不在乎你有多少岁。六十岁,你还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爱人。
———对于婚姻恐惧,如果是在原生家庭中感觉到的,则需要从内心潜意识去修复,要重构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当你的思维观点是负性的,你会收集所有证据去证明你观点的正确性,这叫注意力等于结果。对于在婚姻中有过创伤经历的男女,痛苦让人难受,但不是沉迷于痛苦,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痛苦是人生的财富,没有体验过痛苦怎么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呢!痛苦会让我们去反思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去明白。要去觉察自己,要增强自己内心的承受力,要降低对婚姻的预期,要增加内在的安全感。而不是抱怨,不是一直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当你以受害者的心态去看待,所有人都是可怕的,不安全的。对于条件好的男女,不要过分去怀疑别人跟你接触的动机,自我保护不要太强。因为我们的婚姻法已经对我们的财富进行了保护,你需要以一种平常心、平等的方式去交往。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合理看待婚前婚后的变化,合理看待恋爱与婚姻的区别,恋爱是感觉的舞蹈,婚姻是相处的艺术。当你了解了,你就会有接受差异的心理准备,并做出合理的心理调整。
2.3、快乐单身大家谈论得多的单身一般都有特指,主要是指要结婚而没有结婚的人,或者离婚没有再婚的人,年轻人不在此列。作为已在单身状态下的男女,每个人赋于这个词的意义不同,感受会有不同。自由、潇洒、可以随性而为等,我们感受到的是积极向上、阳光;孤单、孤寂、无依无靠等,我们感受到的是消极的情绪。怎么样去感觉,取决于个人心态。不想结婚的,就享受独身的快乐,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高品质去享受。以后准备结婚,首先也要让自己快乐起来,自己给自己力量,而不是希望别人给自己带来快乐,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未来那个人身上。因为一个人只有自己快乐,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才能给婚姻中的两个人带来快乐。如果你还带着创伤,希望通过新的婚姻来医治,这本身就不公平。所以,离婚的男女最好不要在过短的时间内进入一段新的恋情,更要慎重闪婚,因为这个时候还处于不理智的状态。好好思考一下,修复好自己的内心再去对生活重新作出选择,才是对自己和别人都负责的态度。
3、结语
单身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状态和阶段,没有好与坏的分别,也没有对与错的划分,重要的是个体对此状态的自我接纳如何。如果自我能够很好地接受单身的生活状态,单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果自我对单身状态存在内心冲突,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内心,提升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篇6:心理学论文
一、观点
学生在学校课桌椅上涂鸦现象十分常见,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这种现象发生。这是学生们为了发泄自己的心情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表现,却也反映出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观点依据
1、随意走进一间教室,就会发现课桌椅上斑驳的油漆,凌乱的笔迹……这已成了自习室一道固定的景观。与考试相关的文字符号、情感宣泄的信手涂鸦、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情意缠绵的浪漫絮语等等可谓五花八门、莨莠并存。
2、校园课桌椅涂鸦现象是学生们精神匮乏的表现,当一些学生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时,他们便会无所适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宣泄自己的郁闷的心情,只能写,这些人认为这种涂抹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无需避讳,他们期盼看到的人能理解自己,陌生的心灵或许在哪一天能够引起共鸣。
3、然而,课桌椅涂鸦现象也是一种很不文明、缺乏素质的行为,学生们只顾宣泄自己的心情,却不顾环境、公德问题,它从一个个的小问题上折射出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缺失应有的道德素质。
三、意义
涂鸦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也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通过研究学生涂鸦的原因来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利用正确的方法,替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烦恼,也提醒学生们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
四、框架
1、了解学生课桌椅涂鸦的原因,分析他们的心理想法。
2、分析课桌椅涂鸦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研究如何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五、步骤
1、观察身边同学的涂鸦现象。
2、采用询问法研究学生涂鸦的原因。
3、了解涂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得出学生涂鸦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六、结论
不可否认课桌涂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烦恼,折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课桌涂鸦现象所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自己平时要注意加强人际交往,多参加课外活动,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坦然的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
篇7:心理学论文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些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对心理问题的描述、诊断和治疗方面,片面注重部分有症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大多数学生是健康群体这一事实,结果导致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预防工作做不到位,使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趋势。本文旨在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情况,倡导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在20世纪90年代倡导兴起的心理学研究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重视研究人类潜能的开发,激发与培养人类的积极情绪,引导人们朝快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层面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和体验的研究。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与满足、快乐情绪体验与希望等。根据“扩展-建构”理论,我们知道,积极的情绪能够在生活中良性地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能对当下的情境产生满足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过去有正确的认知观念。二是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人格特质的研究包括:爱与工作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创造力与洞察力、才能与智慧、毅力与勇气等。如果要想使人能够把握机遇与环境,迎接挑战,就要增强个人积极的情绪体验。三是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在研究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我们发现良好的组织系统对人的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社会大系统,如: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等研究,社会小系统,如:工作领域、各级学校、社区和家庭等机构部门的研究。
二、开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一)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代替消极心理学工作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高职院校心理学工作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比如:认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的对象是心理有困惑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教师,讲授课程的内容就是讲心理问题的判断、认识等知识,健康的人或者是其他学生与心理课程的学习和心理咨询中心联系不大,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成是少数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专利,大部分人缺乏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难以形成全员关注心理健康和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有些领导和教师根本看不到心理学在个体人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联运机制的效能发挥。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代替消极心理学工作模式。
(二)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方法
我们既然不提倡过分关注消极心理学,那就要在关注心理症状的同时,还要拿出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树立一个创新的理念——积极心理学,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积极心理学的二十四种优秀品质:好奇心、勇敢、仁慈善良慷慨、精神、自我控制、欣赏美和完美等。要针对各专业、各年级的实际情况,考虑好开设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要与学生的专业需求、人格品质的培养、职业生涯的发展等方面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千万不能为了开设课程而开设课程,要真正地发挥好积极心理学的有效作用,在授课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地开展各项活动,促进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进一步促进积极心理学发挥作用与影响。
我们知道,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能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高校自身核心竞争力,更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同时领导者要重视自身和学院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的率先垂范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悠远的大学校风和校训等文化软环境同样能使大学生受到积极和谐校园环境的影响,从而营造出一种全体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最后要求全体师生要积极地体验与感悟。
三、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一)采用积极心理学模式,注重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的创新。
笔者认为,目前各高校由于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又有其各自不同的方法和特点,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在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的创新在这里主要论述课程内容的设置问题。如今各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各种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大多数学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但回过头来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来看,是不是课程设置得有针对性、实用性,是不是能满足大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和职业的发展就很难说了。我们要从整体课程上一改以往的照抄照搬,要把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潜能的开发、职业生涯的发展、个性的培养等方面统统考虑进去,制定培养适合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发展,要倡导正能量的传递,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这就是我们本文中倡导要采用的积极心理学模式。
(二)注重实现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思路上的创新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思路上的创新,就要一改以往传统模式所表现出来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我们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正确地做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轻诊治重预防;轻个体辅导重团体辅导;轻障碍性咨询重发展性咨询等。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开展好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学的宣传和辅导工作,发挥好教师的率先垂范的作用,让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影响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教育活动实现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通过活动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达到积极品质的塑造,采取有效方法增强这些积极品质从而实现预防作用。达到心理学家们所倡导的教会学生运用乐观的心理品质,有效地预防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真正树立起以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理念。
(三)注重实现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方法策略上的创新
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用积极干预手法来进行心理问题的解决,积极心理干预是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入手,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力,从而实现问题的消解与积极力量的升华。积极干预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的,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得来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是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
(四)注重运用多种心理学技术开展好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创新
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研究中,就要在保留以往适合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心理教学和心理讲座等活动形式的同时,还要开拓创新出一系列深受大学生成长需要受欢迎的活动形式,来保证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培养好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例如: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实现高效率咨询;以心理健康活动月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大学生心理剧表演,感悟生活,培养同理心;通过体验式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达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开展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有效实现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培养大学生中的心理骨干力量;在大学生实习实训中,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的能力,提高就业成功率;组织学生进行心理主题班会,让大学生体验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感悟心理学的博大精深;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寝室活动,融洽宿舍管理人员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等。同时我们认为要建立起学院、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即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管理员和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各院系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和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三级模式;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和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危机事件的发生。
篇8:心理学论文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因此,关注心育教师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总体来看,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教育战略目标,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的要求,与区域师生、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实际需要,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认识不高、普及不够,心理工作呈表面化;三是心育教师配备不足,专业人员少,临时兼职多;四是专兼职心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五是师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区心育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认知枯竭,缺少集体归属感,无成就感等,也就造成了心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偏低。那么,如何提升心育教师的职业幸福呢?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举措
201X年下半年至201X年初,我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多方学习调研、反复思考论证,明确了以国际化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即获得幸福。它的三大研究领域为: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积极人格,让人发现和建设这些性格力量和美德,并学会用这些力量去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让人生活得更有价值;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
结合我区实际,同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我区在调动心育教师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合理的认知,增进他们的积极体验并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完善组织体系,点燃职业激情
为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201X年3月18日,金州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务部成立了,负责服务指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培训工作。
201X年4月21日,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组织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会上宣布印发了《大连金州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连金州新区幸福学校联盟建设项目计划》。把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以国际化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引领,以“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借鉴国内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经验,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基础上,着力关注培养师生优良美德、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力量。此后又成立了金普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各中小学校建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完善在校长领导下、以专兼职心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督导考核中。随后又陆续出台了《金州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创新驱动幸福教育先导新区”建设工作方案》《金州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心育教师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燃起了激情与希望。
(二)建立幸福联盟,搭建支持平台
组织支持是指来自于组织内部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对成员的关怀照顾,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并且公平地对待他们。它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幸福感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且能对教师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组织支持平台,我区依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专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结合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建立了幸福学校联盟,并审核确定了首批幸福联盟基地校(园)40所,全面助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专业化科学化。幸福联盟建立了幸福学校联盟组委会,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队伍,定期召开幸福联盟工作会议,开展教研,举办活动,研发幸福课,开展课题研究等等,这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由单一走向多元、整合,也为心育教师搭建了一个积极支持的系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行动都不是孤立的,有联盟做自己强大的后盾,从而提高信心和力量。
(三)创办幸福心校,唤醒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它能够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对心理认知有扩建作用,有利于缓解心理紧张,提升创造力,塑造人的健康人格。鉴于此,我们创办了幸福心校,幸福心校校长由幸福联盟发起人、大连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务部么洪福主任担任,负责幸福心校的全面工作。幸福心校下设学习部、宣传部、纪检部,采用阅读疗法结合《积极情绪的力量》、《真实的幸福》和《幸福的方法》三本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积极情绪进行培养,大家自愿报名参加。幸福心校负责布置每周、每月的学习、练习、分享内容,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本书一大结。经过一阶段的干预,参与者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大家表示,参与学习后能多多关注和品味积极的事物,同时对出现的情绪问题进行自我认知调整;阅读之后的分享交流,在提高对自我及他人经验意识的同时,还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从大家的分享中获得鼓励和启发,使情感得到“净化”;大家将习得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现实情境中来,体验到了较多的积极情绪,也表达了更多的积极情感,传递了更多的积极心态,心态也更加和谐。 (四)拓宽成长渠道,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因此,我们不断地整合资源,拓宽心育的成长渠道,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心育活动中体验到幸福感。
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心育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学识越广,专业技能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工作就越轻松,也就越有成就感,体会到的幸福也越多。我们针对各中小学教师,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双轨制,强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扩大区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覆盖面
为了提高当前学校心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发展,我们扩大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覆盖面。209月开始委托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汇成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分三批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截至6月,共培训二、三级心理咨询师300余名。我们还拟定了“千人培训计划”,希望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打造一支积极、阳光、训练有素的专、兼职心育教师队伍。
(2)“百名心理健康幸福种子教师培育计划”
对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兼职心育教师侧重进行实践应用技能的高端强化培训,着力建立一支由100名懂理论、能操作、科学化、专业化的中小学心育教师组成的稳定队伍。
①幸福种子教师心灵成长“学习的秘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
幸福种子教师心灵成长“学习的秘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是金普新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务部么洪福主任组织的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此工作坊由大连开发区十中心理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竟轩主讲。何老师通过每周一次的现场教研和网络互动两种形式给心育教师讲解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秘密”“幸福成长 正念生活”“学生积极情绪的元认知培养”“学习分心、厌学偏科和考试紧张等学习障碍的元认知技术干预”“三类知识与题型中心图示的教学应用”“知识的表征、同化和顿悟”等知识。参加工作坊的老师收获满满,为我区专兼职心育教师的自身成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幸福教师心灵成长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
“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也是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由么洪福主任领导,甄选各校优秀的专兼职心育教师组成。工作坊由东居小学的崔艳老师主持,孙郡、陈慧、刘晓辉、姜娜、崔艳老师(此六位教师均具有沙盘游戏疗法高级证)主讲。带领大家由理论延伸到实践,真切体验团体和个体沙盘游戏,感受沙盘实操的全过程。沙盘游戏使每位教师都得到了心灵的成长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3)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拓宽视野,我区先后派专兼职心育老师走出去参加高端学术交流、培训会议(如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东北师大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工作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创新应用研修班、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辽宁省督导点培训、精神文明办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员训练营等),及时观摩学习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先进成果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高标准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同时,邀请名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如中国教科院孟万金教授,做了《积极心理开启幸福教育》专题讲座;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对我区教师分享指导元认知技术的应用;大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李玉荣,对全区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课培训等)。教师们表示,通过与专家、教授、名师等的交流学习,将理念和思路请了进来,将方法和经验请了进来,既开阔了视野,又启迪了思维,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2.提供展示平台,收获成就自信
为了提升心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有干劲、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我们积极整合资源,发掘教师特长,并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如支持擅长元认知技术的何竟轩主任开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组织擅长沙盘游戏疗法的教师开展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等。我区还组织参加、开展了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征集沙盘游戏疗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优秀应用案例、优秀论文等。心育教师通过积极的准备参与这类活动,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激发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开展幸福工作坊,提升幸福能力
为了提高心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组织开展了系列幸福工作坊,普及推广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智慧,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1.“幸福教师”心理成长系列主题团训活动
幸福心校的创办人么洪福主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入手,利用团训这种覆盖面广、效率高、后续效果好且适应范围广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干预,提供了幸福心校线下工作坊系列活动之教师心灵成长训练营“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主题团训活动,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以自身体验与感悟为生长点,从“微笑、拥抱、爱要说出来”“ 正念、专注、心安幸福根”“感恩、善良、传递正能量”三个方面向与会老师阐释幸福基本功。教师的心灵在一次次活动中被唤醒,发自肺腑的笑声透着极强的感染力,流自灵魂深处的热泪蕴含着所有的温情和感动,激励着每一名教师,用真诚的爱提升儒雅之师的专业素养。
2.金普新区幸福联盟户外运动队
户外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都市休闲或旅游活动,融合了亲近自然、运动、休闲三种特质。首先运动能生成快乐因子——内啡肽,运动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幸福感;其次休闲能提高身心健康,降低消极情感诱因,获得积极心理,提升幸福感;最后,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本身就能提升幸福感。因此,从事户外活动能明显提高主观幸福感,其效果之显著甚至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身心疾病治疗方式。
鉴于此,我们组织成立了金普新区幸福联盟户外运动队,并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如组织参加了“绿色金普 追逐梦想”金普新区首届职工徒步大会,大家迎着明媚的阳光,和着轻快的音乐,相亲相爱,一路同行;还组织了幸福联盟大黑山一行,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人生的色彩斑斓和生命的活力四射。
3.二十四节气心理养生瑜伽工作坊
瑜伽来自梵文,意为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是心灵、肉体、精神结合到最和谐的状态。它是通过身体操练、身心调节及心理意念三种方式的引导而达到身心的整合及自我约束的一种完美的健身方式。有研究表明瑜伽锻炼对幸福感提升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开设了二十四节气养生瑜伽工作坊,它是金普新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务部组织的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授课教师是大连开发区十中孙娜老师,每周进行一次。二十四节气养生瑜伽根据古老印度瑜伽与传统中医养生的结合,顺应四季的变化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节身体的作用,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从内而外,对身体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收获身心宁静,提高幸福指数。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我区心育教师职业幸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心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增加实证研究,使每一位心育教师都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篇9: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
摘要:本科生双导师制是我国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种新机制。
文章以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双导师制为例,探讨双导师制的实施和作用,同时结合实践探讨双导师制的改进创新,即增加实践导师,实施三导师制。
最后对本科院校的双导师制提出改进的建议,对未来“三导师制”的实施与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本科生 双导师制 三导师制 起源与发展 实践与创新
一、导师制的产生背景与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科生导师制由Winchester主教首创,起源于牛津大学[2]。随着时代的发展,导师辅导逐渐取代私人辅导,成为剑桥和牛津各学院中的一种制度化的本科教学模式[3]。牛津大学的新生在入学报道的第一天,学院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取得进步[4]。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实行的一种个别化的、全方位指导的教学模式,对本科生的思想品德及学习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制”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20世纪末开始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
北京大学于在国内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且取得较大的成果,随后,我国其他高校也开始接受这种个别化的教育指导模式。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导师制的优势渐渐被埋没,制度本身也显示出许多瑕疵[5]。
第一,导师“供不应求”。
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师资力量没有随之增长,导致每位导师所要指导的学生过多,无法兼顾所有学生。
第二,部分导师身兼数职,无法抽出时间对本科生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三,导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术能力,忽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不能顺利实现就业,或进入就业单位却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6]。可见,现有的导师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业、就业方面的需求。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导师制度打破僵局,真正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并帮助学生在学术和就业上实现双赢。
二、双导师制的实施
“双导师制”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原本“铁饭碗”式的就业模式被打破,高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必须面对自主择业、择优录用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变革中,“双导师制”应运而生。心理学专业的双导师制是指在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中,给每名学生配备两位指导教师:全程学业导师和学术科研导师。
在大一时,给学生配备全程学业导师,全程学业导师负责本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业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在大二时,配备学术科研导师,学术科研导师帮助学生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专业知识,带领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学术旨趣并确立学术志向。全程学业导师以集体指导为主,每月至少指导学生一次,指导时间由导师和学院商定;学术科研导师则以个别指导为主,每星期指导学生一次,指导时间由导师和学生自主商定。
学术科研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并且导师以严谨勤勉的专业态度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步入大学伊始,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对学科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心理学院的导师先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同时让其跟随研究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术兴趣。
进入大二或者大三后,学术科研导师结合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尝试公开发表论文,同时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学术科研导师还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知识概念、深入理解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领悟各个课程间的联系与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7]。
三、双导师制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成就
在学生入校后,心理学院就向学生介绍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并给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迅速对心理学专业以及本学院的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经过一年的了解与熟悉,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给每个学生配备学术科研导师,让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此过程中,学术科研导师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8]。
2、提升科研能力
由于每位学术科研导师需要负责的学生不多,所以导师很容易了解学生在学术上的兴趣点和擅长点,进而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心理学院的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学术讲座等环节,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和相关学术文献,参与硕士、博士的学术沙龙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也积累了科研实践经验。另外,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3、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全程学业导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自己所带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全程学业导师通过对所带学生进行“追踪式”个别化成长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劣条件,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设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确定职业奋斗的方向,使学生对职业和人生有清晰可行又符合实际的规划[9]。并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之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部分导师还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类企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双导师制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创新制度,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双导师制的实施对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缩短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间的距离。在双导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有力保障。
四、三导师制的创新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除了强调双导师以外,还应增加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由此,我们将从理论层面探索如何通过增强校外(实习基地或用人单位)指导教师,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双需求,即提出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三位导师包括校内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是指全程学业导师和学术科研导师,校外导师是指实践导师。全程学业导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教授学生相应的法制和职业道德知识;学术科研导师负责学生在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导师为相关实践单位中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自己[10]。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他们负责的是同一批学生。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弥补理论学习上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三位导师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
五、三导师制的作用及展望
1、明确各导师的职责与分工
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是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增加专门的实践导师,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更加明确了各位导师的职责,将专业知识与心理健康以及职业规划分离。三导师制的实施使校内导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生涯规划及心理健康,校外导师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新生入学伊始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学习和就业目标不明确,常常学习兴趣不高;并且不少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就业目标不明确,出现频繁跳槽或更换工作的情况,抑或是对就业市场及自身能力认识不清,从而盲目追求高薪职业,不愿从基层做起。
针对上述情况,从心理学本科学生入校开始,校方可邀请优秀企业领导或心理健康教师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入校进行职业介绍,通过介绍中小学及大学的心理健康教师、EAP心理援助及人才资源管理的职业性质、工作内容、就业要求、工作环境、职业道德守则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后将要从事职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在本科生进入大四后,由校外的实践导师指导实习,学生可以在实习单位中切实体验就职的内容和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
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校外导师分布于各行各业,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不同行业对工作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校外导师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和录用标准,在求职应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面试,或是邀请校外导师作为校内模拟面试的专家评委,让毕业生真实体验求职现场,提升求职面试的技能。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融入校外导师单位的工作团队,参与具体工作环节,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并且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能力,提升就业的成功率。
4、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顶岗实习是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由学校和企业协作配合,共同培养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交流,帮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学校也能了解现阶段心理学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而调整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实现科研水平与就业率共同提升,营造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11]。相对于双导师制而言,三导师制对导师之间的配合交流要求更高,需要心理学不同知识领域的综合以及对学生的指导,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其学术研究及咨询的技能,但也更难实践。根据现有研究和实践情况表明,心理学几乎没有使用三导师制的本科院校。
在这方面,本科院校需要加快步伐,向高职院校学习,尝试通过实行三导师制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提升学生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11):5.
[2]王君.对“学业”+“就业”双导师制的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54.
[3]SheldonRothblatt.TheRevolutionoftheDons:CambridgeandSocietyinVictorianEnglan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224.
[4]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8):46.
[5]DavidPalfreyman.TheOxfordTutorial:“Thanks,YouTaughtMeHowToThink”[M].Oxford:OxfordCentreforHighterEducationPolicyStudies,:97.
[6]赛格林.临床实习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与探讨[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
[7]丁佩芬.会计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浅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72.
[8]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65.
[9]郝文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创新探索.基于财会专业“双导师制”下的特色项目[J].社会科学战线,2013(4):276.
[10]蒋凤昌,等.顶岗实习“三导师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8):46.
[11]田玲,施小明.高职院校“三导师制”模式探讨[J].科技向导,2012(35):149.
篇10:心理学论文
摘 要:近年来,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大家都懂得,幼儿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校的同学表示反感,直至不愿意去幼儿园上学。在幼儿教学中它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幼儿学习的阻碍。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理由,找寻消除幼儿逆反心理的办法,这对早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逆反心理;早期教育
一、展开形象化教学
幼儿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对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幼儿的教学中,要以直观的形象化教学为主。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兴奋感以及求知欲,然后再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过多地讲抽象的东西,幼儿听不懂,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游戏与教学同步
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我们要针对幼儿的这一特性,多采用寓教学于游戏中的策略,让幼儿在玩乐中、不经意中学到知识及本领,这是有效防止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行为的一种有效策略。
幼儿还缺乏一定的抑制力,而且还容易疲劳。针对这一点就决定了幼儿学习、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强度适宜,才能更好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作为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比较任性。当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时,既不能采取强硬之法,也不能任由幼儿为所欲为,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比如,观察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使幼儿掌握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取绘画法,把事物绘画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变静为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一个大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幼儿在轻松的娱乐中学到知识。
四、引导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
幼儿认识事物除了具有特殊规律之外,自身也具有一般规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能把幼儿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科学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体系,然后按这个规律有计划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这样就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轻松感,逐步地掌握新知,因此就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中所出现的难点,要进行比较耐心的、科学的引导,直至幼儿真的明白了、学会了为止,一旦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就要认真查清理由,及时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让逆反心理从幼儿的头脑中彻底消除,让幼儿健健康康地成长起来。
篇11:心理学论文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现况,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策略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策略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本院300名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心理状况。结果 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优于一般人群(P<0.01),内科、外科、神经内科、人际关系、强迫症状等因子高于常模,P<0.01;偏执、敌对、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一致,p>0.05;其余因子在各个科室的差异各不相同,P<0.05。结论 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研究;策略策略
随着医学水平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面对越来越大挑战,对于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护理的'工作者承受巨大的职业压力。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护理水平的高低,甚至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近年来,海外相关学者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身心衰竭综合征(BS)”的概念,即由于长期服务奉献于别人,以致被索取过多而产生极度的疲惫表现出的感情衰竭为主的综合征,常常表现出厌倦工作,失去同情心,对生活绝望等。由于护士长期面对患者进行服务性质的工作,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情况而干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通过对本院的300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和测试,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现况,并试图提出有效的措施来维护正常的心理健康,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 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2年6月,210名在我院工作的临床护士,均具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全部为女性。300名护士龄范围在19~54岁,平均年龄为(28.78±2.1)岁。外科护士平均年龄为(30.1±1.2)岁,内科护士平均年龄为(29.8±0.8)岁;手术室护士平均年龄为(29.1±1.8)岁,各科护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科护士158名,占52.67%;内科护士106名,占35.33%;妇科护士12名,占4%;急诊护士13名,占4.33%;儿科护士11名,占3.67%。300名护士的护龄为1~28年,文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1.2策略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300名护士进行无记名单独的调查统计,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析。本次调查涉及到内科、外科等各科护士,自评量表中包括90项症状,通过九个因子进行评分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的软件来处理数据,资料是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临床护士的SCL—90总分为(130.89±32.57)分,其它九项均分别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五个因子与全国常模无显著性差异(P>0.05);剩下的几项因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作用(P<0.01)。
2.2护士SCL—90评分与工作压力源相关性结果分析 采用SPASS软件,将护士对6种工作压力源的表现进行分析(ANOVA)。结果表明,护士对各种压力源得分较低,其中工作特征是最高的压力源,人际冲突是最低的压力源。工作特征与抑郁、焦虑、敌对等呈正相关;人际冲突与强迫症、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本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全国常模的水平较低,主要通过SCL—90症状自量表进行评分,用九个因子进行评估,各项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院护士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理由,需要进行心理诱导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其临床护理水平。
目前,随着医疗制度的逐步改革,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护士作为临床服务工作者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据调查,各大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护士及床位比例严重失调,且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均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当关注业内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性的提高护士的EQ。
随着社会对护理的需求提高,护士必须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满足21世纪对护理的更高要求。此外,护士作为一线工作者,需要得到社会的更加关注和理解,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对护士加强宣传,呼吁社会更多的尊重护士,了解他们的价值,从而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终更好的服务大众。
★ 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与学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
★ 医学院论文参考
★ 试验类论文范文
★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统计心理学相关论文(整理11篇)】相关文章: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的论文2023-06-15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2023-03-18
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2023-04-30
略论高压氧在护理中的运用论文2023-09-26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的论文2023-03-03
浅析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2022-04-30
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效果分析论文2022-09-21
统计学公共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初探论文2023-05-19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2023-02-23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