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

时间:2022-05-05 23:28:2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墨堂瑾”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

篇1: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

摘要 媒介的表现往往会超越自身存在的技术涵义,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由此实现着自身的隐喻功能,媒介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发挥着强大的隐喻功能,重新定义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媒介 技术 隐喻

技术之于媒介正如大脑之于思想,像大脑一样,技术只是一件物质装置,而媒介如思想一样,是把技术投入使用,并发挥其对文化主导作用的工具。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信息的传输方式、改变人类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认知世界、沟通联系的手段,它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整个社会的认知模式、态度和价值。这种强大力量的实现正是媒介隐喻的体现。

一、媒介的隐喻

隐喻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一词来自于希腊语metaphora,其希腊文的意思是“意义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本身没有的涵义或者是用另外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涵义。也就是说,语言取消自身的日常描述功能,从而承担起再描述的特殊功能。这样,隐喻就包含着一种超越词语本身的“新的信息”,而这种新的信息是在词语与周围现实的关系中诞生的。北美媒介生态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发挥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强调的是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利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由此实现自身的隐喻功能。

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也就是说,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出现,必然要在与周围现实的关系中,获得一种新的涵义,而这种新的涵义更多地关乎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正如波德里亚所说,“铁路所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所传送的画面,而是它所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因此,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信息的革命,更是对社会惯例和思想领域的一次大的变革。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人到了当时的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换句话说,一种技术只是一台机器,而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由此,媒介的隐喻表现在其超越了自身存在的技术涵义,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媒介技术的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通常是指在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的系统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制约所达到的相对的平衡结构。生态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首先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及对人类的影响。当然,这并非说生态与环境是等同的。环境是自然的存在物,它包括作为影响一个生物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质条件的自然环境,以及作为影响个人和社会本质的社会文化条件的社会环境。而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还包括人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亲和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因此,生态就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一切,强调的是人类无法离开环境而生存。应该说在环境所施加的物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参与下,所有的文化特征都具有了生态意义。

由此,媒介本身也具有一种生态意义,媒介内在的符号结构不仅会决定信息的产生,还会对该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媒介首先是在一种传播环境中存在,每~种媒介在传播者的控制下。也必然对接收者产生各种影响。因此,现代传播学者在谈到媒介时,开始强调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无法脱离人的一切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来看待处于不同传播活动中的媒介。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对未来时代的贡献能力部分决定于个体本身(即媒介技术、信息表现形式等)的区别,部分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因为环境条件必然会限定一种媒介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就像环境条件会限定一个物种的出生率、生长率和死亡率水平一样。例如在电子媒介时代,电视媒介所带来的图像性的认知模式必然会促成网络的形成,以帮助一部分人实现对文字的膜拜,而帮助另一部分人实现对自由的崇尚。那么,站在生态的角度来理解媒介会发现。媒介自身也会形成一种环境,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下,媒介生态呈现出自身独有的关注角度。从生态学的框架结构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人并非住在一个物理世界中,而是住在象征的世界中,这便是媒介技术向我们提供的一种生态环境。像绝大多数的自我作用系统一样,媒介生态系统在整个历史中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每一种变化都实现着其隐喻功能的再定义。

三、媒介技术隐喻功能的实现

媒介的变迁导致了并意味着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变化,这是由于媒介强大的隐喻功能所产生的效果。每一种传播媒介不仅记录了自己时代的思想,更是记录了特定时代的传播技术、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同时也记录和影响了每个时代的思想变革。

思想必须先经受住时间的检验,然后才能在空间领域进行传播,而思想的生命就往往取决于传播媒介的生命力和延伸性。由此,尽管传统的口头传播行为被认为是落后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灵活性成为了最具持久性的传播手段。这一方面是由于它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习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种传播方式不必借助任何工具,由此也不会受到传媒系统冰冷的理性主义影响。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所有的颠覆性思想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的,即使在印刷术出现之后,人们也还是习惯于选择这种方式来传播某种思想,或聆听某种教诲。事实上,直到电子媒介横行的今天,最具说服力的思想仍然是通过口头语言形成和表达的,口头语言仍旧是传播颠覆性思想的一种灵活而不受控制的方式。因此,“这种灵活而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任何既定的秩序都是一个威胁”。

中世纪的欧洲僧侣,用在羊皮纸上刻录下来的文字,向后世的人们讲述了当时由书法、笔、尺子和羊皮所构成的书写技术和制作方法,也讲述了当时的经济制度。羊皮纸取自动物的皮,这些动物的皮必须经过石灰水处理,去除污垢,再烘干,然后用粉笔写上字,再刮掉。而刮的时间比在书房书写的时间还长。而且由于这种传播工具的制作工艺复杂,也就对持有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当时通过羊皮纸所传播的信息或思想都是比较专业的,仅限于小范围内的传播,或者说仅限于一些文化权贵,而这些人往往供职于教廷,或贵族和官员的官邸。由于掌握着社会的集体记忆,那些会写字的人,有能力获得羊皮纸的人被社会赋予了特别的权力。而那些没有能力掌握文字的平民阶层只能从教堂的壁画上学习宗教。于是文字成了统治的工具,并由此成为权利的工具。

从历史角度来说,我们现代的思想和哲学植根于印刷媒介。印刷术的出现。尤其是书籍的普及,使得个人思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这就使得个人思想不再局限于上流社会,也不再仅仅限于少数人的专利,而在公共的领域内获得了培养。当然,印刷术最主要的功绩还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这样,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加入到渎写的线性逻辑中来。在学校里,更多的人掌握了阅读的能力,进而培养了逻辑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利用理性来综合各种感官知识,从而用清晰、有序、严肃的语言来指导人类的行动。文化从口语文字向阅读的转变把教育扩展到整个欧洲,最终建立了现代西方思想。由此,波兹曼认为,我们可以给印刷时代贴上逻辑或线性思考的标签。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个人思想和逻辑思维才能成为有文化的人,也正是这种个人思想和逻辑思维才使得文字和书籍成为传统意义上文化的代名词。事实上,我们对文化的崇信中就包含了对与文化有关的字和字纸的崇敬。解放前,很多城隍庙的门前都会有一个铜炉,叫做“化字炉”,上面用阳文铸着“敬惜字纸”四个字。这也表现出我们对文字所代表的文化的崇拜。

电报于1840年代投人使用,在此之前信息和思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是与人的流动保持同步。但是电报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它可以在瞬间完成。于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不可避免的是,人们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从容地就某条信息的真实进行分析和决断,因为转眼间信息就会铺天盖地。信息由此变成了一种单纯依靠速度来进行买卖的商品,于是,过去依靠信息来指导自己行动的人们不得不首先要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辨别。同时,电报所带来的信息具有支离破碎的特点。信息的存在是需要语境的,而通常我们认识事物也需要相应的环境。但是电报却是去语境化的,信息仅仅依靠简短的文字来提供,单独的文字排列往往是多义的,这就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此,人们一方面要从繁多的信息中挑选有价值的内容,一方面也必须要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辨别。电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增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难度。与电报几乎同时出现的摄影术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线性排列文字的传统地位,用图像将形态和颜色完全表现出来,剥夺了口语语言和文字的描绘能力,同时也扼杀了人们给予文字的想象力。图像在印刷媒介中的大量使用往往扰乱而非促进合理的思维,同时也会迅速打断阅读者的逻辑思维。 在上世纪代,无线电广播迅速成为新闻传播和宣传活动的主导方式。这是向新的非文字系统通信时代的.决定性转变。谈到广播,似乎无法绕开媒介与战争的关系。对于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全球浩劫,无论是经历者,还是后来者都无法低估广播对那场战争的影响。无数个炮火轰隆的时刻,几千万人拥挤在收音机旁全神贯注。这是后来即使拥趸众多的电视媒体所无法超越的奇观,或许正是战争成就了广播这一媒介传播。在战争中,任何大众传媒都会作为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而非消遣娱乐的手段,正是如此才使得广播在当时成为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媒体。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宗教成就了印刷术,而战争则成就了广播。

无线电广播缩短了相互认识的空间距离,它的口头语言还能滋养口语交流的传统,事实上,广播也正是从这一状况中受益才被人们逐渐接受下来的。在摆脱非常时期的影响之后,广播也开始产生形形色色的观点。这些观点为当时的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参考。但广播所提供的信息经常在几种观点之间摇摆,听众经常会受到不相干信息的干扰,无法从转瞬即逝的收听内容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听众获得井然有序认识的能力逐渐降低,这样也就不利于形成独立的个人思想。

加拿大学者德里克・德・凯克霍弗(Derrick De Kerckhove)认为,“如果说书籍,尤其是小说,培育并维持了个人思想在公共空间中的发展,而电视却恰恰相反,将公共思想带人了个人的空间。”。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书籍从出现之日起就是在将个人的思想进行传播,努力颠覆具有同一性的集体思想,而读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很容易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它也创造了一个社区环境,形成公共空间,个人思想可以在这一空间自由交流。但电视却将适合某一集体的信息带给个人,个人不再是作为个体出现,而仅仅是具有共同需求的某一集体的成员而存在,因为观众总是在一种群体生活中获得信息。这样,尽管阅读电视信息的空间是私人的,但是信息却是公共的,而且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以一种集体的疗式进行解读,个人思考习惯和思想被压制。事实上,电视媒介压制了印刷媒介所培养起来的认识论,“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果我们愿意暂时抛却电视带给我们的肤浅而虚假的欢乐,愿意从更深刻的角度考察电视的出现,我们就会发现,当电视开始接管文学的角色时,公共话语的重要性、精确性和价值就开始毁灭,被陷于这种想象、审美和新奇性中,我们的知识就完全被吸引到了电视转播所传送的去语境的字节符号的信息上。于是人类与过去和未来的联系已经滑落到了显像管中。

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电视对个人思想的打击时,传播技术又一次带领着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个人汁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又一次使个人思想找到了存在的公共空间,因为它将大众媒介(电视)和个人媒介(书籍)的特点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其中个人思想不仅仅屉作为一种存在,还获得一个形成的过程,即个人计算机创造了个人思想在公共空问中的活动。这完全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交互式文化所形成的。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赋予了原来的信息接受者以信息发布的自由权。因为,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信息的传者和受者,接触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发布的活动中来,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能力。这样一来,新闻就不再是一种专业化的活动,而成为个人化的行为,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故事性。网络媒体也为不同阶层的公民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平台,尤其实现了草根阶层自我表达的愿望。人们利用各种网络技术迅速实现了自我表达和个性表现,同时也催生了不同思想的形成和表现。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文字媒体的功能,但它放弃了文字表达的私密性,也打破了文字表达的线性逻辑。由于网络写作和阅读的随意性,文字表达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个人思想的形成也是在一个完全公开的空间里完成的。这样,对文字的注意力随时会被其他的网络元素(声音、图像等)打断,也就完全失去了文字表达和阅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思想往往是断裂的。

媒介(技术)、人类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了整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媒介生态。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出现都实现着对社会环境的重新定义,文化、思想不断被媒介技术割裂并重构着。由此,每一种媒介技术都以其不同的社会含义带给人类全新的体验。

篇2:媒介技术的传播学论文

媒介技术的传播学论文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的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在提出对这两者进行批评的同时,威廉斯也谈到了自己对媒介文化意向与社会科技发展关系的看法:第一,所有技术的创造与发展都是为了有助于已知的人类实践,这是基本的意向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往往产生原先并未预料到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他们也是对初使意向的真正的修正。第三,真正的决定是一个过程,一个牵涉到整个现实的社会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总之,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往往能引起巨大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本身巨变。所以媒介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定义,其蕴涵的社会含义值得更多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篇3:档案馆的社会功能的实现论文

档案馆的社会功能的实现论文

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就是指档案馆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档案服务功能。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馆的生命力之所在。从目前档案馆工作的现状来看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用率低、利用范围狭窄

据笔者所知目前大多数档案馆的年利用人次、卷次是不尽如人意的与国外档案馆的利用率无法相提并论?从档案的利用范围来看更多的是为领导机关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服务的比例很小。

二、社会对档案馆的认知程度差

人们对档案馆的性质、地位及其工作职能几乎一无所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人们对档案馆的认知程度阻碍了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实现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档案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

近几年档案部门在社会上开展了多层次的宣传活动。但这些宣传活动一般是针对档案法规及档案工作自身而展开的对档案馆的宣传却未能做到同步进行。另外我国的档案工作者历来崇尚“默默无闻”档案馆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只满足于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头脑中缺乏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取得的劳动成果加以宣传的意识从而影响到社会对档案馆的认知程度。

二、馆藏匮乏

面向公众为社会提供档案服务必须有丰富的馆藏作为后盾。从目前来看档案馆?尤其是区县级档案馆 馆藏匮乏是影响其社会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从馆藏结构上看虽称得上“门类齐全”但通常只被领导机关利用的文书档案占大多数科技档案、声像档案等却很少。从档案内容上看真正具有查考价值的档案实在不多可为社会公众所用的档案就更少了。

三、服务水平不高

档案馆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档案服务上。服务质量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到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发挥。目前大多数档案馆的服务水平尚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 利用方式单一

对于许多档案馆来说坐等利用者上门采取被动服务是主要的服务方式。而结合本区域内的中心工作提供主动服务?针对馆藏档案内容开展方便、快捷的档案咨询等行之有效的利用方式仍然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没有真正付诸实施。

?二 利用效率不高

这里所说的利用效率不是针对档案馆工作人员而言的查全率、查准率而是指利用者进出档案馆大门的麻烦、手工检索的繁琐、服务设施的不完善、阅览环境杂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档案利用效率的降低令有些利用者望而却步。

?三 编研工作缺乏成效

档案馆编研工作起步较晚。截止目前虽有一定数量的编研产品但大部分为应付升级达标匆匆而就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利用范围狭窄利用效果不显着。因此编研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上述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实现。要改变现有状况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篇4:财税法功能的定位及其当代变迁论文

财税法功能的定位及其当代变迁论文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财税法的主要功能也会有差别。所以我们要对其功能进行精准的定位,了解其主要功能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依存关系。使财税法无论随着经济的发展怎样变迁,都能够有迹可循,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幸福生活。

1 财税法功能的定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财税法指的是财政法与税法的总合,而并不是特指某一部法律[1]。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可以将财税法的功能分成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主要表示的是财税法对现实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主观方面主要表示的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观念对于财税法功能的一般认识。另外,虽然财税法的客观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时代背景所决定,但是对它的主观功能的认识有时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样就会造成主观认识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客观功能还在发挥着正常的作用,也容易导致财税法在现实运用中出现偏差。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财税法对于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若将这作用一味放大,也会造成错误的认知。过去在我国,几乎将财税法与宏观调控法视为相同,财税法成为政府管理的首要手段,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具有误导作用的。

2 财税法的功能变迁过程

(一)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财税功能

在很早之前,财政学就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与时代一起不断地向前发展。分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财税的职能基本上只包括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进入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由财产分配严重不公导致的社会矛盾日渐突出,所以此时的财税法必须要具备新的功能,便开始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重人权转变[2]。到了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横空出世,政府的干预成为了财税功能的重要内容。而现如今,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马斯格雷夫的理论。他认为维持经济、配置资源、分配收入是财税的三大基本功能。这一理论也使人们对于财税法的功能认识更加全面、丰富。

(二)从国家制度的变迁分析财税法功能的转变

不同的国家制度对财税法功能的认识是不同的。对于财政最开始的认识是现代的国家因为财政而产生,同时国家也对财政影响十分深刻。以此出发,就等同于是从国家的制度改变上来探讨财税法的转变,并且同时可以探索出财政对于一个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财政和国家的管理作用是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的。早在封建王朝时期,财税最主要的功能是组织收入。从这里不难得知,财政的这一个功能是完全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所以在封建时期,对于财税功能的定位就只停留在理财这一个层面上。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西方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由革命带来的政治制度的变化也使其财税法的改革迫在眉睫。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仍然在向民主化发展,但此时出现垄断阶级,所以出于对私人财产保护的目的,财税法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但是这个改变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并没有什么意义。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各国的财政水平都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每个国家都有鲜明且适合自身发展的财政特征,财税法应运而生。

3 财税法的理性回归内容

(一)规范理财行为

作为我国公共财产法的财税法,顾名思义,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公共财产进行有效的管理[3],所以财税法需要将社会资源做出有效的分配和优化。普遍来说,财税法的有效实施是通过财政法的规定来实现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得财税法也能更加趋向于完善。这实质上就是建立起一种法制体系,而财政的基本体制和财政支出、收入、监管等不同的方面都要在这一体系中体现出来,从而使财产得到规范化的管理。将这一体系的建立真正落实,我们就可以逐渐认清理财的本质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个方面,是财政的基本体制。财税法的实施是通过使预算透明化,来对错误的财政行为设置起一道无形的防线。在最新的'《预算法》中也表现出来了这一点,即将之前的“宏观调控行为”改为“规范政府的收支行为”,这样财税法的实施就得到了制度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透明预算的性质,完成了由政府管理到监督政府管理的改革,将财税法对理财行为的功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是有关财政支出、收入和监管的问题。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通过预算使财税法对财政支出进行控制,以此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与此同时,财税法也能以法定税收为原则对国家财政的收入进行合理的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受到不可抗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此种状况下,就要求法律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程序进行规范。另外,财税法对于财政的监管也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通过完善的财税制度,来保障财政收支的正常运行,对有意图走不法道路的人进行警示。

(二)促进社会公平

財政手段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哪个年代,如果不将社会分配的问题解决好,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我国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地加快,社会中的失衡现象也凸显出来。所以财税法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尤为重要。因为财税法与国民财富分配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对税制的改革是改变财富分配不均的前提。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不能走效率优于公平的老路子,应该要从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两者兼顾,重视财税法对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对财政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从而使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得到改善,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稳定发展。

(三)促进经济发展

在财税法的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往往是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主导地位,对于财政分配的比重过大,而忽视了财税法自身的调节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更加重视财税的自我调控能力。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且全面的发展。同时,社会福利制度也更加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总而言之,虽然财税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功能不尽相同,但主要就是规范理财行为、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这三个方面。所以只有对财税法功能作出精准的定位、正确的认识,才能对改革进行全面的深化和优化。通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财税法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税法文化,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长足贡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洪小东.公共财产视野下的财税法功能探析——一个不同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视角[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3(16):222-223

[2]粘嘉丰.试论财税法功能的定位及其当代变迁[J].港澳经济.,7(23):75-76

[3]陶浩.财税法功能定位与财税改革战略思路选择研究[J].中国经贸.2016,8(25):178-179

篇5:利用数据交换实现导航仪功能的论文

利用数据交换实现导航仪功能的论文

以前,人们去那些路途较远的陌生地方,都需要不断地问路,如果问不到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就糟糕了。导航仪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但能指明目的地所在位置,而且能计算提供前往目的地的最快捷路径,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我们知道现在大多数导航系统,都是通过实时接收美国GPS卫星发送的定位信号,并通过不断的地图计算实时准确指明我们所设定的目的地路径和距离,从而实现其导航这个功能。但是,在我们全家的多次出行导航仪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它还存在一个最大的缺点:不能实时判断我们将经过的道路的拥堵情况,只能简单根据导航仪系统内所存放的固定(经验)数据进行路径计算和引导。这个缺点在一些城市交通高峰时间路段和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意外拥堵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就是说,现在的导航系统并非最智能,还是存在着缺陷,主要就是不能判断将要通过的道路情况实时提供拥堵路径的解决方案。

我的想法是改变导航仪目前只单向接收定位卫星信号的这个模式,把导航仪、GPS卫星以及城市里或公路上存在的wifi、3g信号基站结合起来。做到双向或多向的`数据信号交换,实现地面交通数据实时采集、拥堵路段避让、最优路径调整三位一体的导航方式。它的主要想法和功能实现步骤是:1、所有的导航仪在进行导航时都不断发送自己目前所在位置的信息给导航公司;2、导航公司根据每个导航仪所发信息能够计算出实时道路拥堵的情况;3,每个导航仪根据导航公司发布的道路拥堵情况进行目的地路径的重新调整。它其实就是一个智能的交通情况采集辨认系统,相当于把每个导航仪都变成一个信息采集器:比方根据同一路段的二台以上导航仪行进速度同时减慢或停顿,就可以判定该路段已出现拥堵,如果定位信息一直不停变化,就代表这个地区很流畅。

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我希望人类以后能用更高的科技来发明更先进,更好的导航。

篇6:英语教学游戏的技术实现论文

英语教学游戏的技术实现论文

摘 要:目前,网络游戏越来越流行,也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受到网络的影响。在儿童网瘾、游戏暴力和益智娱乐、媒体助教彼此矛盾的情况下,探讨英语游戏的技术因素,从源头上遏制英语游戏中的网瘾因素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本文根据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特点,在游戏教学的实现上采用“轻游戏”的方案,选择Flash和asp.net的组合技术实现英语场景的声光结合,让学生“做游戏”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从而通过电脑辅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轻游戏 英语 网络 Flash

据统计,20xx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428.5亿元人民币,比20xx年增长32.4%。可见,电脑游戏的快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电脑游戏化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游戏在电脑辅助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游戏化英语教学的技术因素。

一、使用Flash技术实现轻游戏英语教学的探索

Flash作为一个开发游戏的平台,可以创作交互性较强的英语内容,并集成了用于制作游戏的大多数功能。在网页上Flash应用非常普遍。并可以用非常小的代价移植到Macintosh上。可以很方便地将游戏嵌入到PowerPoint中进行多媒体教学。Flash由播放器、文件格式和创作工具三个组件组成。播放器主要指Flash虚拟机,一个分层的可视的桢处理对象模型,一个媒体反编译器,一个框架库和绘图算法等。文档格式化是指SWF;开发环境包含了代码编辑器、绘画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帮助系统等开发人员常常使用的工具。如macromedia公司的Flash8等。

二、使用网络与Flash结合的方式实现游戏化英语教学

1.实现思路。首先要选择好游戏的结构。服务器端提供的服务是游戏的核心部分,游戏功能的实现,数据的交互都需要服务器平台来实现,而服务器的.性能和质量也就决定了游戏的性能和质量。

2.Flash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可以借鉴一些网上asp+Flash+access的实时聊天室技术来支持Flash多人在线玩英语游戏。首先配置www服务器,通过浏览器连接asp运行,这样以http的方式来传播数据,通过Flash中调用asp的技术(loadVar方法,#106avascript和vbscript)可以实现。在实现游戏的实时交互、实时聊天、活动互动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场景。

3.使用c#套接字与Flash通信实现联机。Flash提供了对套接字的支持,要游戏实现上也可以采用c#+Flash的套接字连接方案。当客户端运行的时候,它便建立一个xmlSocket的连接套接字,在c#编写的服务器端也有一个循环运行的侦听程序,当接到这个连接请求的时候,便创建一个客户线程作为一个信息的专用通道,当客户指定与某人聊天(或者互动)的时候,服务端便将消息从一个线程转发到另一个指定的线程。实现了实时的通信。

4.游戏结构与功能的实现。游戏结构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访问数据库,读取xmlweb配置,运行客户端的xml文件中的小游戏(课件)。asp与Flash的通信、c#服务器与Flash的通信都不是在同一网络通信协议下进行的。asp使用无连接的http协议,xmlSocket要建立握手TCP协议,要将数据库操作集成到c#服务器端,而客户端则是一个纯粹的c/s模式程序。达到了互动游戏的目的。网络的分布式应用使得扩大游戏同时在线容量成为了可能,通过读取xmlweb配置可以实现游戏者的信息初始化等工作。游戏的题目(课件)放在客户端最大的好处就是减轻服务器的负荷,提高运行速度。服务器端只需给在线的用户发送同步的信号量便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选取题目的随机性使用一个random函数足矣。

5.建立网上平台。通过前面对英语游戏素材聚和设计,最后要进行游戏整合。可以大致由主页、新闻、游戏下载、留言等部分组成。主页主要提供对其他页面的连接,是游戏的选择入口;新闻中心可以提供一些英文媒体新闻以供阅读,从面丰富学生英文文化水平;下载中心提供游戏的下载;留言板采用嵌入到网页中的Flash+asp+access的留言本,进行游戏者试玩心得、英语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琴E_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LisaStanzianoFlash教程[M].Macromedia,Inc.601TownsendSt.SanFrancisco.

[3]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D].香港中文大学,2005.

篇7:五大技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五大技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因特网、挪动通讯技术以及其它技术的完善结合创造了挪动电子商务,挪动电子商务以其灵便、简单、利便的特色开始遭到消费者的欢迎。通过挪动电子商务,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利用、信息以及文娱。服务付费可通过量种方式进行,可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者实时在专用预支账户上借记,以知足不同需求。跟着科学的发展,实现挪动电子商务的技术有:

【无线利用协定(WAP)】

WAP是展开挪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1。通过WAP,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利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真正实现不受时间以及地域束缚的挪动电子商务。WAP是1种通讯协定,它的提出以及发展是基于在挪动中接入Internet的需要。WAP提供了1套开放、统1的技术平台,用户使用挪动装备很容易走访以及获取以统1的内容格式表示的Internet或者企业内部网信息以及各种服务。它定义了1套软硬件的接口,可使人们像使用PC机1样使用挪动电话收发电子邮件和阅读Internet。同时,WAP提供了1种利用开发以及运行环境,能够支撑当前最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AP可以支撑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无线装备,包含挪动电话、FLEX寻呼机、双向无线电通讯装备等等。在传输网络上,WAP也能够支撑目前的各种挪动网络,如GSM、CDMA、PHS等,它也能够支撑未来的第3代挪动通讯系统。目前,许多电信公司已经经推出了多种WAP产品,包含WAP网关、利用开发工具以及WAP手机,向用户提供网上资讯、机票订购、活动银行、游戏、购物等服务。WAP最主要的局限在于利用产品所依赖的无线通讯路线带宽。对于于GSM,目前简短动静服务的数据传输速率局限在9·6kb/s。

【挪动IP】

挪动IP通过在网络层扭转IP协定,从而实现挪动计算机在Internet中的无缝漫游。挪动IP技术使患上节点在从1条链路切换到另外一条链路上时无需扭转它的IP地址,也没必要中止正在进行的`通讯。挪动IP技术在必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支撑挪动电子商务的利用,然而目前它也面临1些问题,比如挪动IP协定运行时的3角形路径问题;挪动主机的安全性以及功耗问题等。

【“蓝牙”(Bluetooth)】

Bluetooth是由爱立信、IBM、诺基亚、英特尔以及东芝共同推出的1项短程无线联接标准,旨在取代有线连接,实现数字装备间的无线互联,以便确保大多数常见的计算机以及通讯装备之间可利便地进行通讯。“蓝牙”作为1种低本钱、低功率、小规模的无线通讯技术,可使挪动电话、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脑、打印机及其它计算机装备在短距离内无需线缆便可进行通讯。例如,使用挪动电话在自动售货机处进行支付,这是实现无线电子钱包的1项症结技术。“蓝牙”支撑64kb/s实时话音传输以及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为10~100m,其组网原则采取主从网络。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传统的GSM网中,用户除了通话之外最高只能以9·6kb/s的传输速率进行数据通讯,如Fax、Email、FTP等,这类速率只能用于传送文本以及静态图象,但没法知足传送流动视像的需求。GPRS突破了GSM网只能提供电路交流的思惟定式,将分组交流模式引入到GSM网络中。它通过仅仅增添相应的功能实体以及对于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部份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流,从而提高资源的应用率。GPRS能快速树立连接,合用于频繁传送小数据量业务或者非频繁传送大数据量业务。GPRS是2·5代挪动通讯系统。因为GPRS是基于分组交流的,用户可以维持永久在线。

【挪动定位系统】

挪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利用领域之1就是基于位置的业务,如它能够向游览者以及外出办公的公司员工提供当地新闻、天气及旅馆等信息。这项技术将会为本地游览业、零售业、文娱业以及餐饮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WAP是展开挪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1。通过WAP,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利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真正实现不受时间以及地域束缚的挪动电子商务。

篇8: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媒介技术论文

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媒介技术论文

摘要:

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麦克卢汉曾凭借“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等媒介理论,向人们阐述了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本文将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分析,试图以更加人性化的角度看待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证明麦克卢汉这种“技术决定论”不仅偏激,同时也是对人与技术关系的一种误读。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理论 技术决定论 人性

一、技术为什么产生

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的影响并不是产生于意见和观念的层次上,而是体现在它悄悄地、毫无抗拒地改变感觉比例或知觉形式。”作为一个泛媒介论者,麦克卢汉所理解的媒介要比其他传播学者宽泛得多。他以铁路、飞机为例证说:“铁路并未给人类社会引入流动或交通运输或公路,但却使人类先前的功能加速,并扩大了其规模,开创了全新类型的城市和新兴的工作与休闲。这一切的发生,不管铁路是在热带环境中还是在北部环境中运转都一般无异,且与铁路媒介所运货物或所含之物无关。而飞机通过加快交通运输的速率,倾向于使铁路形式基础上的城市、政治和交往解体,这也与飞机被用于干什么无关。”

这种论断是颇具争议的。一方面,麦克卢汉在他的作品中并未明确指出技术为什么产生;另一方面,他认为铁路、飞机媒介在速度上的革命使得人们开始依附这种媒介形式,从这种媒介形式中,人们获得工作与休闲。进而我们顺理成章地接受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论断。

事实上,麦克卢汉的这种文字表述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却为人们造成一种因果逻辑上的错觉。技术并不是凭空产生,人类也从未享受过天上掉下的馅饼。历史证明,只有当人们有一种需求的时候,人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技术满足自己的这种需求。

喜怒哀乐是人的本性。人们听广播、看电视从来不是为了获得喜悦或是悲哀。仅仅是通过这种技术手段使得自己本身就有的这种感觉得以强化。所以我认为,需求诞生于技术之前,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满足需求。换句话说,技术生来就具有某种使命,而非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派什么用途无关紧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具有某种用途。

二、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麦克卢汉一反以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对整个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而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使得人们对技术的关注程度提高,特别是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技术史为主线,把人类文明发展串联起来,更显得技术在这一层面上的意义尤为可贵。

但是客观来讲,在人和技术的“第一性”上,我们需要肯定人的作用。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永远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然而,技术使得人类文明得以璀璨无庸质疑,就社会生产而言技术的“第一性”应该是值得承认的。这两个观点并行不悖,因为它们是在两个领域中提出的。

对于技术而言,在不同领域是存在不同解读方式的。我们在肯定技术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否定人的作用。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而我个人认为,站在“人”的角度解读媒介技术,“技术决定论”显然过于偏执。

三、从“人”的角度理解“技术决定论”

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中,麦克卢汉把语音字母说成是创造“文明人”的技术手段,并断言惟有它才是这种技术手段,把印刷技术说成创造了公众,把电子技术说成创造了大众。他还声称:“我们时代对整体性、感情移入和意识深度的追求是电子技术的自然附属品。”不难看出,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论断,虽然很有见地,却也很容易被推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对于“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巧妙地把各种媒介技术解释为内容,并颇有自己的理解。他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是非语言的。’”

麦克卢汉的对于这一观点的解释十分有趣。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对于言语这部分的阐释并不尽如人意。言语不同于语音字母,更多地强调的是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含义。而这种单纯内容上的理解,麦克卢汉是无法把它归为某种技术之列的,所以只能把言语作为思想的反映。

然而许多实验表明,长期脱离社会群体的人是不具有言语功能的。所以把言语理解为媒介技术却又显得合情合理。可是这样一来,言语作为媒介却又不是另外一种媒介的内容。

所以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麦克卢汉忽略人的作用而过分强调技术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媒介的理解方式,我们可以把某些媒介理解为另外一种媒介的“内容”。但是这不等于媒介技术可以同内容混为一谈。内容反映的是人的意愿,技术用来传达这种意愿。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介技术实现一个环节加上另外一个环节,最终表达自己意愿的`目的。举了例子来说:我爱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爱汽车。依据麦克卢汉对内容的理解,把我对爸爸的爱和爸爸对汽车的爱混淆在一起,这是逻辑上的错误。技术可以对内容造成影响,可是却不能左右内容的产生,所以“技术决定论”在这一层面上说不通。

在定义“冷媒介”与“热媒介”的时候,麦克卢汉认为,有些信息“低清晰度地”延伸人的感官,他们提供的信息清晰度低,且明确给出的信息量小,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需要大力发挥想象,填补空白,参与程度高,这些媒介即“冷媒介”。另一些媒介则“高清晰度地”延伸人的某个单一感官,他们提供的信息清晰度高,且明确给出的信息量大,留下给受众凭借想象力填补的空白甚少,受众可用某个单一的感官承担起接受信息刺激的活动,参与程度低。并且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和电影应分属“冷媒介”和“热媒介”。

麦克卢汉从技术的角度,以各种量化的指标,告诉人们为什么电视和电影要有此区分。这种研究,告诉我们在一种相对理想的条件下,电视和电影在本身的技术上能够造成受众对于接受信息程度的不同。

然而这种理解在宏观层面上又显得很不必要。同样的信息量,电影和电视所能够产生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的一些经历,很轻易地就能够把其中的空白填补回来。事实上,很多人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不选择用电视机,最重要的原因是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要比电视表现出众得多,能够给人们更大的心理愉悦感而非人们接收信息量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麦克卢汉在区分“冷媒介”与“热媒介”的时候是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和数据指标来做出的判断,这种判断十分可怕,因为这似乎完全抹杀了人性的存在。“技术决定论”在这种理论架构上,也难免摆脱不了“杀人”的嫌疑。

参考文献:

[1]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

篇9: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相关形式和技术功能探讨论文

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相关形式和技术功能探讨论文

摘 要:虚拟演播室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是全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传统演播室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技术成份、优越性和功能决定了这项技术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摄像机跟踪技术;计算机虚拟背景;色键技术

引言:虚拟演播室系统(The Virtual Studio System,简称 VSS)是在高速图形计算机和视频色键技术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型技术,它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使两者有一种天衣无缝的融合,在电视画面上收到了在演播室虚拟的的那种新的环境和气氛,从而使画面获得完美的合成。

1.虚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

1.1高精度高准确的跟踪

跟踪是考核虚拟演播室的关键指标之一,是使虚拟环境中的前景和现实的场景不会分开一种技术,让人看上去不会是两个环境。跟踪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就是使用光栅旋转编码器、网格识别、辅助摄像机光图形接力等几种跟踪方式,任何一种跟踪方法,跟踪的自由度都必须独立,相互之间不能牵连。跟踪也要形成自身的系统,和前景色键无关,跟踪也必须是物理摄像机对虚拟摄像机间的直接赋值与控制,不能通过中间环节进行。

1.2对影视节目的创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拓展了创作人员的想象空间。

传统演播室录制的节目,常常需要营造一个丰富的场景,制作人员就得耗费大量物力、人力去搭建一个场景,而这种制作出来的场景只能提供给几个特定的节目使用,使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制作人员也要受到很多的限制,有很多有创意有特色场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虚拟演播室就能够使这个创作空间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虚拟场景是在计算机内形成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制作出很多宏大的场景,创造出传统演播室无法比拟的场景,使节目在制作中创造更加真实的'效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键是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的降低了制作成本。

1.3数字特技功能的丰富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现代影视制作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可看性,数字特技让传统节目制作中无法实现的场景成为现实,在数字特技功能面前,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他确实给导演及美术师提供了充分的创作空间,丰富了演播室的节目。

2.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关键在于把虚拟背景与前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它通常由摄像机的跟踪、计算机虚拟背景的生成、色键技术三个组成部分

2.1摄像机的跟踪

摄像机追踪技术是虚拟演播室系统来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摄像机的跟踪要精确的获取摄像机当前的位置、方向和镜头等参数,并把这些参数传递给用于生成三维背景画面的计算机,让虚拟摄像机和真实摄像机同步。摄像机追踪技术通过获取演播室中的动作参数以及实际位置参数,从而才能判断出演员或主持人、摄像机、计算机虚拟场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使系统实现真实摄像机与虚拟摄像机的锁定。如果把摄像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踪系统只能测量摄像机的俯仰和摇移动作,不能测量到X、Y、Z的位置改变,这样会使背景显得平板。只有正确地测量到摄像机的参数,虚拟背景才不会产生“跳跃”现象,并且不会使画面失去真实感。虚拟演播室的追踪系统要求特别精确,即便是0.01°的误差也有可能导致背景与前景之间发生明显漂移和抖动。一个高质量的虚拟演播系统一定要认真对每个镜头的进行校正,不能依赖于普通的镜头表。

目前有两种方式可获得摄像机的这些运动参数,即机械跟踪方式和图像分析识别方式。

(1) 机械跟踪方式

这种跟踪系统是在摄像机镜头上安装镜头运动参数编码器,以及摄像机位置X、Y、Z编码器,编码器能够将检测到的摄像机的上、下、左、右摆动的细微角度,推、拉、摇、移、聚焦、变焦乃至升降等传感部位的运动数据,通过一个“传感器”装置传输到“校准器”,信息数据通常通过一些串行接口类型如RS-232或RS-422传送给计算机。机械跟踪方式是直接对摄像机的各种运动参数进行测量。

(2)图形分析识别方式

是利用图像分析识别技术在拍摄期间同步控制并检测摄象机的各项运动参数,包括位置参数(X、Y、Z),水平转动参数,垂直转动参数和变焦参数,所有这些参数都被转化成位置参数,这就使得摄像师能够在拍摄过程中随意移动摄象机,而且也不需要特殊的摄像机

图形识别可以说是一种“运动估测算法”,通过对前后帧画面的相对运动进行核算和测量,得到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参数。在计算机所拍摄的画面正常的进行运动和变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背景图像合成的问题,如果单独的使用常色键技术中的简单蓝色背景幕布,必须在蓝色幕布上增添一些稍浅颜色的网格,使整个蓝色幕布(蓝箱)的布光要尽量均匀协调,避免在背景中的画面产生混乱的问题。

2.2计算机虚拟场景技术

虚拟演播室中的场景、道具都是由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是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主机为网络中心,它是虚拟演播室的控制中心,是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导演台”。在常规演播室中很难做到的庞大而且复杂的背景,以至于许多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见到的景观,都可以在虚拟演播室中得以发挥实现。这样既能够使演播室能制作出完善、宏大、丰富、的背景,同时也为那些背景制作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空间。ニ孀PC机的计算能力、视频处理能力和绘图能力的极大提高,给广大用户更大更广阔的选择空间。通过计算机的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需处理大量的纹理贴图、三角形、视频插入等,可以在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场景,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这也是为什么虚拟演播室受到极力推广的原因。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进步,技术已经在相关软件的支持下,虚拟场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维虚拟场景产生有两种方式:

(1)预生成三维方式 (2)真三维方式

2.3色键技术

传统演播室的色键技术是一种图像合成技术,它把色调与蓝箱色调的差值形成键控电压波形。由于使用蓝幕背景,因此在景物体和演员身上就会有一些蓝色的干扰成分,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对前景进行非常复杂的消蓝控制,这样才不会使前景产生的颜色失真。抠掉虚拟背景中与前景图像相关的部分,再加上一些蓝箱上的图像,这样就可将前景图像与虚拟背景图像在色键控制器中合成一幅以假乱真的彩色图像,成功的虚拟场景不仅有背景,还有前景,如主持台等道具,主持人甚至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物体中去,或者消失其中。画面中真实的、虚拟的物体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要想实现场景完美,就需要具有特殊功能的高级色键技术,因此,产生了一种被称为Z轴深度键的新技术。Z轴深度技术可以细分到三维场景中,对每个像素的三维场景进行修改,真实物体、虚拟物体、还有演员可以动态地相互遮挡,使虚拟场景更加真实完美。

3.总结

当前,虚拟演播室技术已经在现代节目制作当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由这种技术制作的文艺娱乐播报、音乐节目、杂志、生活时尚类节目等很多种节目。但随着数字视频、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演播室必将会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无疑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一种革命性飞跃,充分体现了电视技术对当代最新的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兼容并蓄的特点,相信在未来的影视制作中,它终将成为最有力的节目制作工具。

相信它终将会成为一种最为有力的节目制作工具。

参考文献:

[1]杨宝民,朱一宁.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郭斌.影视多媒体[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张秀山.虚拟现实技术及编程技巧[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张茂军.虚拟现实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篇10: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讨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高校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德育理念,确保德育工作能有效发挥其实际价值。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探讨非常关键,其能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载体和切入点。文章集中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并对功能的实现路径展开了讨论,以期为相关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体系的交叉研究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德育教育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和比重①。要想提高高校音乐的学科建设水平,就要夯实德育教育功能和基础,从爱国情操、审美情趣、集体思想以及批判性创新思维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从而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高校在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德育的价值和意义,更要着重了解音乐教育德育的功能,从而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框架,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优秀人格

在对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进行系统化分析的过程中,要从阶段性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出发,因为其本身就是面对大学生开展的教育工作,也是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工作。因此,无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层面,都要将育人作为根本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全面落实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表现形式都要满足社会的行为规范,确保其是以最健康得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选择予以关注,不仅要对艺术性予以关注,也要对思想性进行统筹监督,以带领学生更好地走入艺术课堂。目前,较为常见的德育教学方式就是演唱爱国主义歌曲以及革命歌曲,这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在学习传统音乐作品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思想境界,并且,丰富的音乐知识会以更加深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其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和升华。借助德育教育的直观表达方式,能在学生心灵中种植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的种子。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将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歌曲作为重点,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质和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通感手段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深化教育成果,从而完善艺术形象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感觉,通过不同感知间的沟通完成教育工作,如利用声音触发学生产生视觉、触觉以及形象的想象,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确保音乐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发挥其人格培养的功能。

(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从音乐的发展角度对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进行分析可知,音乐表现形式就是基于情感的表达,因此需要建立人声交织以及结合的基础。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都要将可塑性作为关键,能够有效推进建立完整的教育结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从音量、音域以及音色等几个层面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并且将其作为教育的基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维护音色和音量等协调性,确保教育工作和教育本质都能围绕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利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说,在集体合唱或者是合奏的过程中,集体配合十分关键,也是协调性维持的关键,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全局观念,从而整合整体效果,建立完整的集体主义思想认知模式,避免形成个人英雄主义。在集体式的训练中,学生遭遇矛盾、化解矛盾,有助于他们体会合作的好处②。基于此,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后,教师可利用音乐活动和教育项目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的思想和认知,形成积极向上的引导,确保教育工作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音乐教育德育工作要将音乐和谐化教学理念作为关键,推行更加契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方式,有效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对音乐的特殊性予以利用,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引导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三)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一课③。在高校音乐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非常直观的德育功能和价值。音乐教育本身和其他学科就存在区别,自身就是美的代表,因此,要将内在内容和外来内容融合在一起,有效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教师要借助多样化音乐教育结构和德育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真、善、美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音乐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和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审美教育的构成要素中音乐教育是关键,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感觉教育,是对学生审美因素反应的关键。多数音乐作品在落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借助乐器或者是歌唱方式进行传递,能在提升学生理解以及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调动学生的感知行为,从而从学生的主观情感层面建立审美体验,对于学生情感升华以及心灵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综上所述,在音乐培养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关键路径和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的关键,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有助于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为优化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建立完整的教学路径。

(四)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机制,合理落实系统化的教育结构,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引导作为教育关键。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合理地改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想象,要想提升教育的力量,就要对想象力、创造力予以培养。基于此,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整合教育机制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并且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对于创新思维以及感性能力的培养工作要给予重视,有效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突出音乐的教育目的。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并且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多种功能,借助相应的多元化教育机制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全能型综合人才。

(一)完善教学体制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音乐德育功能,高校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作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教育目标,并且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逐渐优化阶段性教育反馈管理。在教育媒介不断丰富以及创新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形式都要事先创新,形成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设置方式,并且强化德育功能,维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关系④。第一,打造高素质音乐师资队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将创新意识较好的高校教育人才队伍作为关键,并且整合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确保教师能秉持先进的思想认知和精神意识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德育教学能发挥其实际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第二,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高校音乐德育教学机制,并且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予以关注,有效整合实践机制,组织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指导高校音乐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要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确保能配合课程设置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资料、设备等,从而真正提高高校音乐德育教学水平。

(二)优化教育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分析具体问题,并且要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予以系统化考量。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建立更加契合的教育规划,保证典型性和教育意义都能发挥其实际作用。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的吻合程度,教师在整合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确保音乐艺术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契合,从而将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都融合到日常高校音乐德育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特殊的感召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水平⑤。一方面,教师要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体系内将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创作等过程和学生的感受结合在一起,有效结合音乐开展想象,从而利用音乐教育提升学生对德育理念和内容的内化水平。例如,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节奏和敲击方式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借助差异化节奏类型培养学生健康的处事方式,让学生拥有轻松开朗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今不同的教育媒介层出不穷,教师要想真正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就要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常识,从而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利用音乐为学生带去激励和启迪。在不同教学机制和教学框架体系内,应发挥高校音乐德育功能价值和优势,以确保能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能在培养学生道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完备的人格。例如,建立大学生音乐社团,能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积极提升校园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奠定基础⑥。

结语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完整的德育框架,确保能提升大学生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也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和优势,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篇11:摄影的表达功能的现象学实现机理论文

摄影的表达功能的现象学实现机理论文

在用现象学理论探讨摄影表达功能实现过程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什么是现象学。

现象学的创立者是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作为对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承接和过渡,胡塞尔在笛卡尔、康德认识论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与宗教对等的自然科学知识得以成为真理的必要条件。从笛卡尔到康德及其以前,欧洲思想界一直存在上帝是否存在、科学是否成立的争论。毋庸置疑,这种争论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决定性影响。争论在康德那里得到了一种可以暂且得以接受的结果,知识的有效性得以暂且确立,上帝和宗教的地位也得以被保留,自然科学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得以调和。

胡塞尔在康德认识论的基础上,企图进一步为科学和知识的普遍绝对有效性建立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他以世界被人类感知和认识的方式入手,从世界让人类感知的途径——意识——开始,深入的研究了意识运作的机理。暂且不论胡塞尔的工作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绝对基础的作用,单单将意识作为现象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就产生了一些列产物,现象学作为思想界的一场运动,给思想界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震动,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主要根源,产生了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新的哲学流派,西方思想界并由胡塞尔现象学开始逐渐进入后现代时代;同时,现象学方法成为继“假设—实验”方法认识世界之后的另一种方法,尤其在于对人、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心理世界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以现象学思想中意识流理论为基础的意识流表现形式(包括以著名的卡夫卡为代表的意识流文学、意识流电影和著名摄影家布列松加入其中的法国现象学流派艺术家团体等)也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现象学向我们解释了意识运作的机理。在胡塞尔看来,人的意识就像一条涓涓溪流,一条“体验经验之流”(Erlebnisstrom)以时间为基本结构,以记忆的图景为基本内容,以意识的意向性实体为主要运作机构,将世界的客观存在物“给与”(或者说“显现”)于意识的“感官经验”在意识内部整合、建构,并将其形象呈现到我们的先验自我意识里。哲学上,这种呈现出的对象的意向性形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物的存在真相。同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的理解有时候并不是那个事物的真实面貌。

导致这种差异的并不是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因为意识的主观性只存在于人类的后验自我意识中,而人类经验的有限性超出我们的体验范围,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先验自我意识中,与后验自我相比,先验自我更具有根本性。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里,意识的意向性是超越于不同人的各自不同的主观性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意识的意向性是抽象、普遍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实在,不能被任何人的后验意识感知,不受任何人后验意识中的主观性影响,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明确了人类意识的作用机理之后,现象学进而提出,我们认识世界应该仅留下极少数不言自明的公设,抛开一切已有的逻辑、观点、成见、经验、思想、理论,“回到事情本身”,仅就现象而言现象,然后,在本质,甚至本质之后的绝对存在的基础上,理解现象,也就是世界“给与”我们、“显现”给我们的“感官经验”的“意义结构”。

对于摄影作品来说,一幅摄影作品,如果是稍微严格的摄影作品,或者说照片,无疑必定具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被称作“主导对比”。在艺术原理上,对比作为表现手段,具有一种突出的功能。主导对比是具有主导性突出的功能。对于摄影而言,处于照片中主导地位的必定是照片的主体,在照片的形式上,必定在构图、明暗、色彩、景深等对比性形式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因而能够让观赏者第一时间将目光聚焦于其上。

一幅作为一个整体的摄影作品对于观赏者来说,在哲学上,恰恰正是脱离了一切已有的逻辑、观点、成见、经验、思想、理论的“感官经验”。当一个观赏者首次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时,照片作为一种“感官经验”“显现”给观赏者,并且,首先“显现”的就是照片中的主导对比部分,也就是照片中的主体。

对照片主体的“显现”,意识的主要活动内核——意向性实体——的接收到的“感官经验”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感官经验的材料层次:

质料(照片的构图、明暗、色彩、景深虚实、质感等直接与感觉相联系的摄影表现形式)、材料(意识流之中储存的曾经的感官经验)、感性内容、基源性内容、透视变化;

感官经验的意向性层次:

意向性活动、呈现,表达或赋意。

德语“Noema”,即意向性实体,是超出经验的自我的意识中的一种固有结构,一种“先验自我”意识中的结构,也是一种对对象的规定性的范型(规范类型)与所其呈现出的对象形象的综合。先验自我是不可被感知的,我们把握“先验自我”的方式只能通过对认识过程的反思。基本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矛盾的双方必定同时存在,因此,与“先验自我”相对的,必定有一个“后验自我”与“先验自我”相反,后验自我可以通过感知把握。

当现象“显现”或“给与”时,先验自我意识便开始在意识之流中寻找一种规范类型,一种具有特定同一性的“类”,这种同一性是这个“类”所具有的特有规定性,是这个“类”中的各范畴的特征值,这些范畴可以是某些哲学中所认为的“基本哲学范畴”,包括:整体与局部、系统与要素、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意识的意向性实体在后验自我意识中将对象按照这个“类”的特征规定性呈现,再把呈现出的对象纳入到这个“类”所具有的特征规定性中去考察、核实这种规定性是否适用于这个对象。

当现象的“显现”不十分明晰时,意识便不能在意识之流中找到与此对象类似或符合的“类”的特有规定性,于是,出现了三种可能结果:

a、意识无法按照任何“类”的规定性去呈现此对象,于是我们不得不再次以更仔细和深入的方式尝试认识此对象,直到能够辨识、分辨“显现”的现象内部各范畴的特征值,且先验自我意识能够找到符合其范畴的规定性的“类”然后将其呈现;

b、意识的意向性实体用与此对象极大相似的“类”去规定、呈现和核实此对象;

c、如果最终无法找到具有此特征规定性的“类”时,意识的意向性将此次认识暂时搁置并且将与此对象的此次接触作为此现象的首次“显现”,于是将其内部各范畴特征值抽象化并置于意识之流中储存。

一张照片,或者一幅摄影作品,有时候不仅有主导对比,同时也具有次要对比。所谓次要对比是照片中对比次要强烈的部分,其对比的强烈程度和对比的地位仅次于主导对比,这个对比次要强烈的部分往往是与照片表达的中心——主体——相对的环境。当一幅照片中的环境部分作为一个现象“显现”或“给与”意识时,先验自我意识的意向性实体再一次按照上述步骤对那些能够呈现其形象的对象,即照片中的环境呈现于后验自我意识里,从而告诉观赏者的后验自我意识:照片中的“环境‘是什么’”。

于是,在观赏者的.后验自我意识中,具有了两个意向性形象的呈现,即照片中的主体和环境。

基本范畴作为哲学概念之上的元概念,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说明性,因此,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也可以分类,或者说,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也符合基本哲学范畴的说明,并且,也属于具有相同特征的基本范畴规定性的关系的“类”。当我们的后验自我分辨出主体和环境各自“是什么”之后,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又会在意识流中对照片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寻找其所属的“类”。

照片是二维平面媒介,如果我们拍摄的不是X射线照片或者红外线照片或者其他非普通意义上的照片,三维现实空间作为现象所“显现”的各种特性,比如透视性、明暗性、色彩性等都会毫无偏差被保留到照片中,从而使照片成为名副其实的现实的复现。因此先验自我意识对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的的形象在后验自我意识中的呈现能够告诉后验自我该关系内基本范畴的规定性,从而使得照片中的主体与环境能够与后验自我意识中呈现出的拍摄时的被摄主体与被摄环境得以对应,并使得观赏者能够通过把握呈现出的此“类”关系的基本范畴特征值把握这张照片所表达的那个具有相同(主体与环境)关系的特性个体关系(照片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所传达的内容和意义。

不可忽略的是,照片具有可创造性,当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而不是纪录手段时,照片可能不单纯是现实的复现,某些情况下,主体被置于空无一物的环境中,空无一物意味着不具有次要对比,所以,此时也就无所谓环境,无所谓环境的后验自我意识的呈现,更无所谓主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所属的“类”的呈现以及其意义的自我表述。因此,哲学意义上,把被摄主体置于空无一物的环境中表现必定是缺少内涵和意义的。

物理世界里,照片记录的是一个时间点。当拍摄者同时又是照片的观赏者时,在心理世界,意识作为一种流动的存在,其特性得以通过反思而把握。

在先验自我意识里,时间不再是物理意义上,有固定单位的,以“秒”或“毫秒”计算的一种事物的存在特性,而成为一种意识的基本结构,胡塞尔称之为意识的“内时间结构”。意识之流之所以具有这种结构,是因为在意识的内时间里,“当下”不仅是一个瞬间,而更可以向前延展成“刚才”,向后延展成“滞留”(胡塞尔的术语),而“刚才”和“滞留”又可以作为另外的“当下”这种“刚才”—“当下”——“滞留”结构相互勾连,具有无限延展的特性,并由于处于先验自我意识中,受到意识的意向性实体的作用而具有同一性,具有内部范畴的规定性,表达着这种内部范畴规定性的特征值。先验自我意识的内时间结构是一种无限可分又可无限延展,绵延相连的流动之河。

当一幅照片被拍摄,一个场景以及包含其中所有主体、环境被一同毫无偏差的记录在胶片上时,相同的场景以及其所有主体和环境也一同进入我们的先验自我意识的意识之流中。照片上纪录的是一个时间点,是一个瞬间,没有可分性,没有延展性;但是在意识里,我们自身的“感受经验”却具有特有的可分性和延展性。

当我们自己拍摄的照片,比如一幅旅游留念照作为一个现象“显现”给先验自我意识时,意识的意向性实体可以轻而易举的在意识之流中找到特定的各种范畴的特征值,而呈现在后验自我意识中的形象具有一种毫无疑问的确定性,我们可以因此确定拍摄当时的被摄场景以及其所有被摄主体和被摄环境。而这种确定性与我们观赏并非我们自己拍摄的照片的不同在于:确定所有被摄的一切的同时,后验自我意识中呈现出的东西,除了有能够确定的具有内部范畴规定性的所有客观性状,还包括拍摄当时之前和之后的相关的“感受经验”,这些“感受经验”是在我们意识之流中由照片的拍摄时点向前延展出的“刚才”和向后延展出的“滞留”而“刚才”又和“滞留”相互勾连,在后验自我意识里呈现出一条绵延的记忆之河。我们的后验自我意识将这个拍摄时点作为一个“当下”,嵌入到其前和其后的“刚才”和“滞留”中,从而形成一种“回忆”,于是,欣赏自己拍摄的照片时,摄影的这种记录性得以体现。这种自己所拍照片的记录性带来的是一种对我们拍摄当时所有客观性状的确定性,从而有别于观赏不由我们自己拍摄照片时的主观体验。

由于观赏者对于摄影作品,更多的只能被动接受地分析意义,而不能主动尝试地挖掘意义,观赏者绝大多数不可能抛开一切成见直面现象本身,因此,将现象学方法的最终归宿——抛开既有逻辑和观念去探寻现象背后的意义结构——应用于摄影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篇12:互联网3D技术的实现方式论文

互联网3D技术的实现方式论文

摘 要:回顾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妨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述:网络就是改造现实而又模仿现实的生动历程。网络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大众传媒的身份。它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全球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网民对此表示强烈的需求,在这样的源动力下,更是推动了3D 技术的产生,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3D;web;发展

1.虚拟现实――人工世界

于上世纪中叶诞生的庞然大物埃尼阿克,它承载的仅仅是人类对于高速度计算的幻想。然而伴随着它的不断繁衍,成长,人们对于它的幻想也不再仅仅是高速度的计算了。并且变得五花八门起来,在这样的一个比特世界里,人类的梦想都有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如:太空漫步、解密DNA、光临火星……在繁琐的计算之外,可以说电脑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感官世界,如今我们将其称之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按最早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学者J.Laniar的`说法,虚拟现实,又称假想现实,意味着“用电子计算机合成的人工世界。”

现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在逼真的、动态的虚拟三维环境中自如交互的操作三维物体,就像是在身临其境的漫游,沉浸于美妙的虚拟世界中。三维空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认识也是建立在一个三维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三维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熟悉亲切而又必不可少。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史一个一维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处于一条直线上,现实生活会怎样?这么一想我们便马上能够体会到三维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将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人们将人类的三维认识应用到计算机技术当中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术――3D技术。

2.web 3D技术

在网络这个四通八达的世界里,作为当今的一种潮流,任何产品、技术都应当考虑在因特网上的应用,如电子商务的网站采用web上3D技术交互式地操作三维图形,用以吸引顾客,可以提高点击率,让其影响更加广泛,出售更多的商品,因而大大增加了收入,而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当然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三维场景了。

2.1 web上3D软件构成

随着电子商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web 3D联合体正在发展下一代的VRML、JAVA3D API技术,如X3D等在三维图像显示方面将有更好的特性、更小的文本尺寸和更快的速度。它的3D建模一般都采用现有的建模软件Solid Edge、Softimage、3DS MAX等来建立三维对象的几何模型,然后通过插件转成,VRML(*.wrl)文件,再用VRML浏览器浏览。

2.2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作为Web 3D的核心技术,是一种描述交互式三维世界和对象的文件格式。它允许用户去描述一个现实的或想象的景物,并将它放入虚拟世界的三维环境中,全世界各地上网的用户都能异地通过漫游感受设计者的这一虚构的、但又似乎真实的虚拟三维世界。

构成VRML的基本元素是节点(Node)和域(Field)。节点是完成某一功能定义的元素,域是定义节点的属性,域是属于节点的,由节点和相关域构成一个整体描述某一元素的造型、颜色、光照、视点,以及动画定时器、传感器、内插器等的定位和朝向。每一个域都有具体的域值,当不指定域值时VRML自动理解为默认值;每个域值,必须是一个正确的域类.在VRML中定义了单值类型和多值类型两种通用的域类。单值类型是单一的值,如可以是单独一个数字、一个向量、一幅图像等,该类型以“SF”开始命名,如SFInt32 (单值整型), SF Bool (单值布尔型), SF Image (单值图像)。多值类型是可以有多个值,如颜色、数字列表等,该类型以“MF”开始命名,如MFInt32 (多值整型)、MF Color (多值颜色)。

VRML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展示一个三维空间,同时在VRML三维空间中创建的造型是有大小和位置的,因此VRML必须有一个能描述造型的精确的大小和距离尺寸的坐标系统来进行操作。VRML中定义了一个尺寸为1的右手坐标系统. X轴为水平方向, Y轴为竖直方向, Z轴指向用户方向。在VRML中通过感知器能根据VRML世界中时间、动作或距离的变化指出某一事件的发生,如感知用户视点的变化、用户行走的路线的变化、用户与其它事物的接触、时间的流逝等。通过感知器使VRML的世界成为可以与用户交互的世界,当用户在三维世界中移动时或使用输入设备进行交互时,感知器就产生事件启动、停止或控制其他动作,这些动作由用户的行为决定,这种交互是真正由用户主观控制的交互。

人们对三维世界的追求,使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通过与网络通信的结合,VRML将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诱人的一种新技术。也许有一天我们真正能做到脚不出门,通过先进的网络就可以漫游真实世界中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相信VRML将不断发展变化并持续发展下去。

3.结语

在当今世界,由于各方面的需求,特别是网络电子商务的需要,促进了网上3D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将会使3D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的引入将会使3D设计的手段和思想发生质的飞跃!随着网络速度的逐渐提高和硬件计算能力的加强,电子购物、远程教学等系统将使用户置入一个复杂逼真的虚拟场景中漫游,感知这一虚拟的真实场景。

篇13:利用IT技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论文

利用IT技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论文

摘 要:计算机及IT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水利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这为水利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水利事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所以应利用IT技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IT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信息的影响已经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利用信息成为人们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信息、能源在当今社会一起构成两大支柱资源。其中水利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已不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信息资源对人们来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是一种财富,对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IT技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应用GIS、GPS、RS和IT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和效益。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一、当前水利信息资源的现状

现在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水利信息的利用不充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难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拓宽了信息渠道,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去有效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尽管办公室配备的网络环境明显改善,我们上网却仅限于进行一般信息的浏览或简单的事实查询。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水利信息的利用能力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力量薄弱。水利信息建设需要技术人员去解决,比如信息的汇总、系统的维护、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等。但是水利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太少,即使有也很难独立完成大规模的数据采集、汇总和信息的及时更新。

二、水利信息化发展趋势

水利信息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也逐渐显露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要求:

(一)信息多元化。随着遥感、卫星及雷达等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更丰富和更准确的信息,如防洪抗灾信息,卫星和雷达信息的引进,推进了“数字化流域”,从而使流域的规划、开发、管理全面实现信息数字化。

(二)信息传输快和资料共享。先进的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如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在30分钟内收集齐全国的水雨情信息目标成为现实,为全国的防汛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三)信息处理快速、可视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处理速度快、可视化程度高、表现直观,增强了决策支持的能力。

(四)信息安全保障。一方面,水利部门及IT行业联合攻关,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应用软件,努力避免系统开发中的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另一方面,应用各种先进的加密技术,切实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确保系统的安全及信息的保密。

(五)努力提高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重视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三、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针对上述我国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新特点,我们认为要全面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就要从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加强:

(一)水利信息的基础信息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工程,其关键技术有:远程自动化控制、数值模拟、GIS和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管理等等。从水资源规划管理到水资源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我们把传统水利转变为数字水利,再与信息技术全面融合,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分布在全国的相关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等分系统建设;②数据库的建设,水利专业数据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的公共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也是决策者重要依托凭据;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各江河流域、各区域水利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都是国家水利信息化系统的信息源或信息子系统。成百上千的水利信息化子系统,成千上万的水利信息源,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水利信息化大系统和巨系统。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水利行业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们要提高我国的水利信息能力就应当把它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去布置、施实并很好地完成。

(二)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人员队伍的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也应该遵照项目建设的程序,进行规划设计、批准立项和实施建设等建设程序,更为强调的是升级维护、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一方面我们要与有科研实力和熟悉水利行业特点的综合性IT企业共同进行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按照要求去建设一支对水利行业特色、专业性质、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都具有较为深切的了解与理解的人员队伍。

(三)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因特网的发展使信息采集传播和利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建设水利信息化就要让信息用户直接获得信息服务内容,即得到关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

总之,在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随时关注世界前沿科研成果,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使我们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优秀成果。

篇14: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分析论文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分析论文

隐喻是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一种修辞现象。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分析英语与汉语中的隐喻现象,既可以为读者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为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打下实践的基础,尤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实践更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必要结合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逐一的阐释和说明。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应该着重关注以下问题的探讨:研究中的语法隐喻观、语法隐喻研究材料的选择、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一、隐喻及其隐喻观

1. 隐喻

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在英语中,所谓的隐喻是比喻修辞下的一个分类。即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它不使用 like、as 这样的比喻词作为自己的标志,而是通过更为隐蔽的一种方式使语言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呈现出比喻的特点。因此,它被称为隐喻,即一种以“隐蔽”的方式而形成的比喻现象。在汉语的修辞体系中,虽然没有用“隐喻”这一术语来指代这一特殊的修辞现象,但汉语修辞体系中的“暗喻”却与其相当,它们都是以不出现“比喻词”而构成的比喻现象。隐喻的形成可以有多种途径,而其中以语法作为隐喻手段而出现的语法隐喻则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

2. 隐喻观

所谓的'隐喻观是对隐喻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或者说是对隐喻现象所持的根本性观念。在认知功能语言学中,研究者应该有一种系统化的隐喻观。即所谓的系统化的隐喻观是指隐喻的形成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在隐喻系统化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因素都可以成为隐喻形成的因素。

3. 语法隐喻及其相关研究

根据上边的系统化的隐喻观,在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视域下,隐喻研究应该涉及到语言交际和语言本身构成的各个因素。如,对于前者而言,语言交际中的语境可以影响到语言中的隐喻修辞;对于后者而言,语言本身的语法规则也可以成为隐喻构成的相关因素。因此,语法隐喻这一课题就成了目前认知功能语言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而言,认知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于什么是语法隐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即使是同一个研究者也会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对其有不同的界定。例如:

(1)Halliday : 语法隐喻从根本上说是语法形式发生的改变(variation),尽管也经常导致词汇形式的改变。

(2)Halliday: 语法隐喻是语义层在词汇语法层的重新联接与投射。

(3)Halliday: 语言从上到下分为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语音层,语法隐喻是语义项目从语义层向词汇语法层的体现过程中变异的结果。

(4)Halliday : 语言隐喻是语法范畴的交叉藕合 (crosses-coupling)[1]。

Halliday 是一个非常关注隐喻研究的学者。但他对隐喻的界定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叙述呢?答案很简单:第一,语法隐喻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会牵涉到语言交际的诸多方面。从语法形式的改变到词汇形式的改变,如果这算是对隐喻问题研究发现的话,那么后边诸多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对隐喻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例如,把语言分成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语音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隐喻研究的对象——即语义层向语法层面这种变异的结果,这是隐喻研究的又一进步。第二,语法隐喻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通过上边的列举,仅 Halliday 一个的研究而言,仅就他的一个研究对象,即语法隐喻的界定而言,语法隐喻的研究呈现出逐步深入趋势。这种深化的研究,特别是对研究对象——语法隐喻的理解与明确,一定会使对语法隐喻的后续研究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三,语法隐喻的深入研究一定会涉及到更多的语言学理论参与其具体研究过程。因为,语法隐喻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因为语法隐喻它涉及到语言交际中的所有问题,如语言交际中的语法层面,语言交际中的词汇层面,甚至连语音这一层面都涉及到语法隐喻的研究。所以,要想对语法隐喻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阐释,研究者必须熟知各种语言学理论。

二、认知功能视角下语法隐喻研究

认知功能语言学是一门交叉的语言学科,它既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又涉及到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在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分析语法隐喻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诸多问题:

1.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观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观是一种系统的语法隐喻观,所谓系统的语法隐喻观是指在具体的语法隐喻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对所有语法隐喻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性的思考。例如,语法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对于前者而言,词法既涉及到词形的变化,又涉及到语音变化。因为在汉语里,轻音、儿化等都具有语法意义;对于后者而言,句法也涉及到隐喻的问题。例如,英语里的虚拟语气等也涉及到语法隐喻的问题。既然是系统化的语法隐喻观,就应该把语法涉及到的隐喻问题进行系统化的阐释和说明。

2.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问题

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分析语法隐喻的问题,还应该从两个层面注意语法隐喻对语言交际的影响。即从语义层面和语言交际效果层面对其进行分析。语言在交际中可以表现为两个作用,一个是通过特定的语句向语言交际的对方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义;另一个作用是通过一定的表达效果,使自己要表达的意义能够为对方理解和接受。语法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它必然会涉及到语义的表达和语言交际效果的再现。如何在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视域下分析语法隐喻对语言交际这两个层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还应该注意不同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作为一门研究语法隐喻问题的实践,语法隐喻不仅要阐释各种语言中语法隐喻的共性问题,而且还要阐释某一特定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的个性问题。只有把语法隐喻中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都阐释清楚了,它的结论才能在语言交际中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语言交际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相互之间的交际活动,其二是指使用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相互交际,即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再次,语法隐喻研究,还要涉及到如何处理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语法隐喻现象。即语法隐喻问题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例如,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和不同的语法表现形式。如何把一种语言中的语法隐喻恰当地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语法隐喻,这不仅是翻译学关注的问题,而且也应该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焦点。

虽然本文在此没有从微观的角度对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但这种宏观层面的说明,更能使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取得深入地发展。特别是对于语法隐喻观的论述,既能使研究者在相关的研究中有一个正确的研究原则,又能使其对语法隐喻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思考。特别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强调语法隐喻与语言交际中的语言意义和表达效果之间的相互联系更能突出语法隐喻研究的实践价值。

篇15:黄秋葵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俗名羊角豆、咖啡秋葵、毛茄、补肾果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原产于非洲,素有蔬菜王之称,其嫩荚富含果胶及多糖组成的粘性物质,其茎、叶、芽、花、种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等活性成分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还能作为一种园林绿化观赏植物,因此,近几年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1]。

由于黄秋葵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笔者就提取其多糖、果胶和黄酮等功能成分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黄秋葵功能性成分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1 黄秋葵功能成分作用

黄秋葵多糖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增稠剂、悬浮剂和澄清助剂,具有增强体质和抗疲劳等保健作用[2]。其果胶能促进机体内有机物的排泄,减少体内毒素,还能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等保健作用,适当多食可增强性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力;另外黄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为减肥食品[3-4]。由于其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可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且含有较多维生素A能有效保护视网膜,确保良好的视力,能防止白内障的产生。黄秋葵中富含维生素C,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果胶)结合,有利于皮肤的保健,可以代替一些化学护肤用品[5-7]。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抑制酶活性、抗致突变、抑菌、消炎和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8]。生物类黄酮是一种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其抗氧化作用甚至比维生素C、维生素E还要高,还具有降脂、抗心血管疾病、抗骨质疏松和防癌抗癌等作用,可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广泛应用[9]。

篇16:黄秋葵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

2.1 多糖的提取

2.1.1 超声波辅助法

超声的机械化学作用可破坏细胞壁,加强细胞内的传质作用,从而提高植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提取速率,同时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可极大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黄诚等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多糖[3],得出最佳料液比、时间、提取液pH值、和温度分别为1∶50、20 min、9和70℃,并在该条件下黄秋葵多糖的得率达6.8%。刘怡彤等利用同一方法提取黄秋葵多糖[10],得到最佳超声时间为90 min,超声温度为45℃,料液比为1∶45,超声功率为84 W,并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含量可达2.671 mg/g。

2.1.2 微波辅助法

微波辐射加热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产生大量的热,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进而导致胞外溶剂进入胞内溶解并释放胞内多糖等物质,较大程度提高了多糖等物质的萃取效率。高愿军等以蒸馏水作为提取剂[11],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黄秋葵多糖,在微波功率为650 W,料液比为1∶25(g/mL),浸提温度90℃条件下提取5 min,多糖含量可达2.64%。该方法显著缩短了提取时间。

2.1.3 纤维素酶法

酶法是利用酶反应将原料组织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提取。高愿军等采用纤维素酶法浸提黄秋葵多糖[11],不仅高效、易操作而且对环境友好,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pH4.8,加酶量2%,料液比1∶35(g/mL),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提取率为6.32%。

2.1.4 水提醇沉法

任丹丹等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秋葵粗多糖[12],经此提取方法得到黄秋葵粗多糖的产率约为0.40%。水提取的缺点是耗时长且效率低。

2.2 果胶的提取方法

2.2.1 酸解盐析法

黄诚等采用酸解盐析法[13],以黄秋葵去籽干果为原料提取果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pH=4,料液比为1∶10,温度70℃,酸解时间110 min,无机酸类型为硫酸,在此条件下黄秋葵果胶的得率能达到29.10%。

2.2.2 微波辅助酸提醇沉法

李加兴等运用微波辅助酸提醇沉工艺[14],以黄秋葵干果为原料提取果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适宜的微波功率为590 W,pH为2.9,浸提温度为74℃,在该工艺条件下浸提30 min可得果胶提取率为24.81%,与传统直接加热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浸提时间并提高了提取效率。

2.2.3 酸解醇沉法

刘晓霞等以黄秋葵花粉末为原料[15],采用酸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黄秋葵花果胶,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90℃,盐酸溶液的pH=1.60和提取时间为2.76h,在此条件下提取果胶的平均得率达32.46%。酸解醇沉法虽然提取率高,但提取温度也高,且耗时长,安全性低,酸提取易破坏果胶多糖的空间结构及活性

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

浅析后现代视域下打工诗歌现象论文

服饰仿生设计的文化价值探究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成因探析论文

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责任论文

教学媒体应用论文

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研究论文

复杂网络理论下计算机网络拓扑研究论文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

网络道德研究综述的论文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影视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论文2023-08-1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2022-04-30

分析写实性油画论文2024-02-07

毕业论文社会实践2023-05-03

毕业论文范本2024-02-12

探析动画视听设计元素在日式动画作品中的应用2022-07-17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022-10-01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产业论文2022-05-06

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看美国媒体的意识形态倾向2022-10-04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