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鲨”为你分享8篇“什么是敏捷制造?”,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什么是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在管理上所提出的创新思想之一是“虚拟公司”。敏捷制造认为,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是当今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推出新产品最快的办法是利用不同公司的资源,使分布在不同公司内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能随意互换,然后把它们综合成单一的靠电子手段联系的经营实体——虚拟公司,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也就是说,虚拟公司就像专门完成特定计划的`一家公司一样,只要市场机会存在,虚拟公司就存在;该计划完成了,市场机会消失了,虚拟公司就解体。能够经常形成虚拟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企业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只要能把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企业资源集中起来,敏捷制造企业就能随时构成虚拟公司。在美国,虚拟公司将运用国家工业网络――全美工厂网络,把综合性工业数据与服务结合起来。
以便能够使公司集团创建并运作虚拟公司,排除多企业合作和建立标准合法模型的法律障碍。这样,组建虚拟公司就像成立一个公司那样简单。
篇2:敏捷制造的概念
目前,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简称AM)还没有公认的定义,这里选用了美国学术界的定义方式。
美国Agility
Forum(敏捷制造的研究组织)将敏捷制造AM定义为:能在不可预测的持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使企业繁荣和成长,并具有面对由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驱动的市场做出迅速响应的能力。
敏捷制造的创立者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评价标准将从质量、功能和价格转为最短交货周期、最大客户满意、资源保护、污染控制等。市场是由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驱动的,而顾客的需求是多样的和多变的,因此企业需要具备敏捷性(Agility)的特质,即必须能在无法预测,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具备敏捷性的生产方式即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依赖于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方式和拟实制造的开发手段。
虚拟企业,也叫动态联盟,是由一个公司内部某些部门或不同公司在市场机会来临时,按照资源、技术和人员的最优配置,快速组成临时性企业,去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虚拟企业的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有的虚拟企业任务完成后即可宣告解散。对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由一个企业独立开发和制造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组建虚拟企业能更有效利用诸多外部资源。这种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组织方式可以降低企业风险,使生产能力前所未有地提高,从而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减少相关的开发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组成虚拟企业,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迅速响应用户需求是21世纪生产方式——社会级集成生产方式的具体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敏捷虚拟企业并不限于制造,但制造却往往是虚拟企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敏捷制造的另一种方式是拟实制造,亦称拟实产品开发。它综合运用仿真、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三维可视交互环境,对从产品概念产生、设计到制造全过程进行模拟实现,以期在真实制造之前,预估产品的功能及可制造性,获取产品的实现方法,从而大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产品开发、制造成本。其组织方式是由从事产品设计、分析、仿真、制造和支持等方面的人员组成“虚拟”产品设计小组,通过网络合作并行工作;其应用过程是用数字形式“虚拟”地创造产品,即完全在计算机上建立产品数字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对这一模型产生的形式、配合和功能进行评审、修改,经过无数次对“虚拟模型”的改进和完善后,再制作最终的实物原型,不仅仅节省成本,而且使新产品模型综合了各方面的考虑,做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完善,为产品的实际制造和上市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拟实制造充分显示出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功能。
敏捷制造的要素
敏捷制造有三大组成要素:
集成
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生产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结构转变;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组织、管理为中心转变;在企业物理集成、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的过程的集成、部门的集成。
高速
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对市场机会的迅速响应,能够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缩短交货期,加快产品的周转率等等。
各级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任何先进的制造系统都离不开实施人员的努力。离开了人的因素,根本谈不上先进思想的贯彻。员工不光是有熟练的劳动技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和自主意识。
敏捷制造模式强调将柔性的、先进的、实用的制造技术,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灵活的管理,三者有机地集成起来,实现总体最佳化,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篇3:敏捷制造的特点
敏捷制造的目标是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抓住瞬息即逝的机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市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价格适宜的环保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敏捷制造的企业应具有如下特点:
技术研发能力
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知识普及范围,新技术被全球各地的人迅速地吸收、掌握、应用。企业要保持领先地位,就要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确保新产品的及时更替。
人们日益意识到,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带来高附加值。技术成为决定产品利润的重要因素。这也正是美国企业赖以抗衡日本企业的武器。
日本人提出了精益生产模式,主要是通过降低成本的方法来提高利润。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中,日本人发现决定产品成本和利润的主要因素是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消耗,特别是人的工资消耗。于是日本汽车业就提出了精益生产,旨在优化生产组织结构,去掉一切不增值的生产过程和环节,通过降低成本的方法来提高利润。
而美国人的敏捷制造模式认为,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元化、个体化变化,在未来的新经济模式下,决定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和产品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开发、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知识的价值而不是材料,设备或劳动力。作为高工资成本的发达国家,美国人认识到他们无法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员工资和劳动力成本上竞争,于是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地通过把知识融进产品使之产业化的方法,来获取利润。美国企业在高精尖武器、高端计算机、网络设备、大型管理软件等产品中得到了相当高的利润,也印证了技术实力对企业利润的有力支持。
生产的柔性能力
要想抓住市场机遇,把实验室里新产品的研发模型转化为在成本和价格上具备经济性的商品,必须有相应的生产体系。
过去的生产线是配合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但是比较刚性。这种生产线是要求产品部件化、部件标准化、加工工序规范化,然后应用泰勒的管理思想,把工人固定在以一定节奏运转的生产线旁,从事几项简单的、极易熟练的加工工序。
而现在生产潮流由大批量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式,因此刚性生产模式也要改成敏捷化生产模式,即通过可重组的、模块化的加工单元,实现快速生产新产品及各种各样的变型产品,从而使生产小批量、高性能产品能达到与大批量生产同样的效益,达到同一产品的价格和生产批量无关。
敏捷制造型企业在改造生产体系时,十分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他们充分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现代工程技术,能通过并行工程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对全生产过程的仿真模拟来实现“第一个产品就是最优产品”的目标,从而彻底取消原型和样机的试生产过程。
个性化生产
敏捷制造型企业按订单组织生产,以合适的价格生产顾客的订制产品或顾客个性化产品,
这种方式取代了单一品种的生产模式,满足了顾客多种多样的要求。
敏捷制造生产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已经随时可见。1小时照片冲印和立等可取的配眼镜服务就是敏捷制造的范例。而且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和优化思想的应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原来相比,并没有大幅度的增长。
企业间的动态合作
敏捷制造要求企业对内部的生产工艺、流程、机构能迅速进行重组,以对市场机遇做出敏捷反应,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当企业发现单独不能做出敏捷反应时,就要进行企业间的合作。
敏捷制造型企业不强调全能,而强调企业间的动态合作;不要求企业“大而全”,而要求企业能“精而深”,拥有某个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敏捷制造企业较并行工程阶段的制造企业更强调企业结盟,企业利用以网络为基础的集成技术,包括异地组建动态联合公司、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等有关的集成技术,在信息高速公路中建立工厂子网,乃至全球企业网,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组织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调试等活动,实现跨企业的动态联盟,对机遇做出快速响应。
激发员工的创造精神
敏捷制造型企业建立一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员工创造性的环境,以巩固和提升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今天,员工面临着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压力,有的公司预测它们将以每年20%的速率淘汰它们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掌握的技能过时了又没有及时更新。而且商品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劳动力市场,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原本相对专业的工作技能成为大众化的普通技能,发达地区的员工受到了发展中地区的同行的冲击,他们的技能相似,而后者的薪水更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提升本国员工的创造性,而不单单是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以便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
有远见的领导者将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主要财富,而把对员工的培养和再教育作为企业长期投资行为。
新型的用户关系
敏捷制造型企业强调与用户建立一种崭新的“战略依存关系”,强调用户参与制造的全过程。制造商将发现,最好的产品不是他们为客户设计的,而是他们和客户一起设计的。要想满足客户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最好的方法是把客户吸收到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流程中来。
许多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根据用户在网络上提交的定单进行生产;还利用网络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产品客户化的程度。海尔公司的“左开门冰箱”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哈尔滨的一位用户因为家里的空间限制,希望冰箱能够是左开门,而不是标准冰箱的右开门。于是,他在海尔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上定制了左开门冰箱。由于海尔公司的冰箱生产部件是模块化,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组装,7 天后顾客就收到了产品。
篇4:网络化敏捷制造
摘要:制造业从其产生到现在,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发展:50年代和60年代,制造业主要追求较大的生产规模;70年代,则转而寻求较低生产成本;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产品质量的竞争;此后,制造业开始超越这些传统的制造模式,进而向柔性化、灵敏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模式——柔性生产、精良生产,敏捷制造等,对制造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简单回顾,概述了网络化敏捷制造的概念,总结了网络化敏捷制造的组成部分,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键词:敏捷制造;网络;先进制造 1.概述制造业从其产生到现在,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发展:50年代和60年代,制造业主要追求较大的生产规模;70年代,则转而寻求较低生产成本;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产品质量的竞争;此后,制造业开始超越这些传统的制造模式,进而向柔性化、灵敏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模式——柔性生产、精良生产,敏捷制造等.1991年,美国“Lehigh大学等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1世纪制造企业发展战略报告》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此后,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了对敏捷制造的研究。目前对敏捷制造尚无一个正式的定义,通常认为,敏捷制造是将灵活的动态联盟、先进的柔性制造技术以及高素质的人员进行全面集成,使参与动态联盟的企业能够共同工作,灵敏地获取市场需求,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敏捷制造的具体执行过程是: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寻求合作伙伴,组成动态联盟,联盟中的每一个合作者负责该产品的一个模块或组件。产品生产完毕,动态联盟即宣告结束。组成动态联盟的企业,其经营模式能够对不可预知的改变作出有效的、迅速的回应,这类企业被称为是敏捷企业”。网络化敏捷制造是指敏捷制造以网络为工具,进行制造中所需的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市场信息、反馈信息、企业信息等的传递和交流.网络化敏捷制造的含义十分丰富,包括如下一些内容:1)对传统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及制造模式的改革;2)成本与产品类型及生产规模脱离的制造技术;3)依靠高科技和现代化管理而不是传统的材料、设备与劳动力来获取高利润;4)对无法预测和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适应;5)以并行工程、动态虚拟联盟为管理模式;6)以虚拟制造技术为主的实现方法和手段;7)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的集成 2网络化敏捷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敏捷制造被提出以来,各国的大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研究,作为面向2l世纪的制造模式的敏捷制造成为了制造、计算机、控制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我国从1993年开始进行敏捷制造的研究,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设立了一系列有关敏捷制造研究的“863”课题。到目前为止,网络化敏捷制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2.1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1)虚拟车间研究 “爱荷华洲大学在进行过一个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研究内容以仿真在FMS虚拟环境中的集成为主.在国内,东南大学通过对仿真技术及虚拟现实构造工具的分析,提出了达到模型驱动和动态决策能力以及适应系统变化的主要方法;2)可用于虚拟环境的系统仿真模型的研究”。密歇根大学在19研究了适应敏捷制造的仿真。这个研究提出了一个柔性制造单元在先进先出规则下最小成本的重组的优化方法,它能够找到一个局部最优解用来同时选择和调整系统资源分布及生产调度方案。2.2 分散网络化制造同济大学在综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散网络化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分散的含义是动态、没有规律地和地理上相隔。网络化又意味着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把分散的集团成员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其目标是按照中国国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制造业中实施敏捷村造。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散网络化制造具有如下能力:1)快速地、并行地组织不同的部门或集团成员将新产品从设计转入生产;2)快速地将产品制造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厂家组合成虚拟企业,形成高效的供应链;3)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各参加单位能够就用户需求、计划、设计、模型,生产进度、质量以及其他数据进行实时交换和通讯。2.3 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d在敏捷制造中的应用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现实研究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的集成,也可以被认为是将现实的研究机构的职能在网络中的映射,是一种虚拟的工作模式,成员之间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盈利和成本均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解决了研究人员的异地工作问题,可以弥补人才流失的不足;2)通过网络调动全国各地分散的技术、人员、资金等科研力量,集中协调、优化配置,共同进行科研工作;3)促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4)可以加快我国的人才培养速度和人才使用效率.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0RBA)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与敏捷制造中虚拟公司的结合。
摘要:制造业从其产生到现在,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发展:50年代和60年代,制造业主要追求较大的生产规模;70年代,则转而寻求较低生产成本;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产品质量的竞争;此后,制造业开始超越这些传统的制造模式,进而向柔性化、灵敏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模式——柔性生产、精良生产,敏捷制造等。对制造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简单回顾,概述了网络化敏捷制造的概念,总结了网络化敏捷制造的组成部分,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键词:敏捷制造;网络;先进制造 1.概述制造业从其产生到现在,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发展:50年代和60年代,制造业主要追求较大的生产规模;70年代,则转而寻求较低生产成本;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产品质量的竞争;此后,制造业开始超越这些传统的制造模式,进而向柔性化、灵敏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模式——柔性生产、精良生产,敏捷制造等.1991年,美国“Lehigh大学等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1世纪制造企业发展战略报告》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此后,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了对敏捷制造的研究。目前对敏捷制造尚无一个正式的定义,通常认为,敏捷制造是将灵活的动态联盟、先进的柔性制造技术以及高素质的人员进行全面集成,使参与动态联盟的企业能够共同工作,灵敏地获取市场需求,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敏捷制造的具体执行过程是: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寻求合作伙伴,组成动态联盟,联盟中的每一个合作者负责该产品的一个模块或组件。产品生产完毕,动态联盟即宣告结束,组成动态联盟的企业,其经营模式能够对不可预知的改变作出有效的、迅速的回应,这类企业被称为是敏捷企业”。网络化敏捷制造是指敏捷制造以网络为工具,进行制造中所需的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市场信息、反馈信息、企业信息等的传递和交流.网络化敏捷制造的含义十分丰富,包括如下一些内容:1)对传统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及制造模式的改革;2)成本与产品类型及生产规模脱离的制造技术;3)依靠高科技和现代化管理而不是传统的材料、设备与劳动力来获取高利润;4)对无法预测和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适应;5)以并行工程、动态虚拟联盟为管理模式;6)以虚拟制造技术为主的实现方法和手段;7)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的集成 2网络化敏捷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敏捷制造被提出以来,各国的大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研究,作为面向2l世纪的制造模式的敏捷制造成为了制造、计算机、控制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我国从1993年开始进行敏捷制造的研究,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设立了一系列有关敏捷制造研究的“863”课题。到目前为止,网络化敏捷制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2.1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1)虚拟车间研究 “爱荷华洲大学在年进行过一个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研究内容以仿真在FMS虚拟环境中的集成为主.在国内,东南大学通过对仿真技术及虚拟现实构造工具的分析,提出了达到模型驱动和动态决策能力以及适应系统变化的主要方法;2)可用于虚拟环境的系统仿真模型的研究”。密歇根大学在1998年研究了适应敏捷制造的仿真。这个研究提出了一个柔性制造单元在先进先出规则下最小成本的重组的优化方法,它能够找到一个局部最优解用来同时选择和调整系统资源分布及生产调度方案。2.2 分散网络化制造同济大学在综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散网络化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分散的含义是动态、没有规律地和地理上相隔。网络化又意味着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把分散的集团成员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其目标是按照中国国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制造业中实施敏捷村造。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散网络化制造具有如下能力:1)快速地、并行地组织不同的部门或集团成员将新产品从设计转入生产;2)快速地将产品制造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厂家组合成虚拟企业,形成高效的供应链;3)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各参加单位能够就用户需求、计划、设计、模型,生产进度、质量以及其他数据进行实时交换和通讯。2.3 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d在敏捷制造中的应用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现实研究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的集成,也可以被认为是将现实的研究机构的职能在网络中的映射,是一种虚拟的工作模式,成员之间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盈利和成本均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解决了研究人员的异地工作问题,可以弥补人才流失的不足;2)通过网络调动全国各地分散的技术、人员、资金等科研力量,集中协调、优化配置,共同进行科研工作;3)促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4)可以加快我国的人才培养速度和人才使用效率.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0RBA)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与敏捷制造中虚拟公司的结合。2.4 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团体决策系统.西南交通大学在通过对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团体决策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b的可视化团体决策系统。该系统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和电子管理(E~Management)等技术,建立了一系列模块,提供了对合作仓业及虚拟企业组建过程决策问题臌持等内容.同时该系统也对具有结构化、统一化及完整性要求的数据库结构、满足可重组的 (Reconfigurable)、可重用(Reusable)和可扩充(Scalable)的网络系统结构及合作企业分权等的设计傲了一定的研究。2.5 计算机支持协同技术在网络化敏捷制造中的应用Monplaisir,Leslie F.开发和评估了一个计算机支持协同技术的原型,该原型能够对敏捷制造系统的系统化的评估进行辅助.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国内,南京理工大学在计算机支持协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发了MCSDM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分布在异地的CAD、CAPP、CAM项目组成员在一个虚拟的协作环境中协同工作。该MCSDM系统目前所实现的功能是:1)实时语言共享;2)共享视频;3)共享白板;4)系统设计工具;5)多媒体电子邮件.3 网络化敏捷制造的构成系统网络化敏捷制造的构成系统十分庞大,这个系统主要由如下方面的技术或条件组成:3.1高素质的人员在网络化敏捷制造中,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各类人才的高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领导人员拥有勇于创新的意识。知道敏捷制造所具有的一切概念:2)管理人员具有全面的现代化管理技能,精通管理,也熟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交流方式;3)技术人员具有团队精神和优秀的开发技术。3.2虚拟制造技术(VMS)虚拟制造技术是网络化敏捷制造的主要实现工具。其本质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产品建模、人工智能、并行工程及分布式智能协同求解等技术为前提,对设计、制造等过程进行统一建模:在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汁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的可制造性、产品的成本等”。基于网络化敏捷制造的虚拟制造技术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1)可利用高柔性的设备,标准的软件简单地插接在原有的虚拟模型当中;2)能够响应未来的外部环境.重新配置内部环境,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3.3敏捷企业或团体敏捷制造的主要过程就是一个敏捷企业或团体不断加盟组成动态联盟的过程。因此,敏捷制造必然离不开敏捷食业或团体的加入。对每一个敏捷食业或团体而言,其生产的产品具有高度的标准化、模块化。而且每个企业还应当至少具有一项其他合作企业所没有的技术或设备.3.4 畅通的网络及各种网络技术网络是网络化敏捷制造的基础设施,没有畅通网络,网络化敏捷制造也无从谈起。在网络化敏捷制造中常用的网络包括如下几类:1)基于Internet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2)基于Internet的制造业与外部联系的网络.网络化敏捷制造中,网络技术自然不容忽视.在制造中可能使用到如下一些网络技术:1)计算机支持协同(CSCW)技术”;21网络安全技术;3)电子商务;41电子后勤。3.5 准确、广泛的信息来源在网络化敏捷制造中,信息按需求可分为产品制造信息、工艺信息、食业服务信息这三类”l,准确广泛地获取这类信息,也是敏捷制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结语网络化敏捷制造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模式,正口益受到各国制造企业和研究团体的重视.虽然目前的研究还是以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应用也只是简单层次和不全面的,但是随着对网络化敏捷制造构成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技术的完善,必将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进步和效益. 参考文献:[1]幸研.敏捷化车间虚拟环境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2(2):21-24[2]武振业.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团队决策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3):9-11[3]陶金珏.敏捷制造模式研究[J].航空工程与维修,,(1):34-36[4]陈晓川.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及其在敏捷制造中的应用[J].机械与电子,,(5):15-18[5] .分散网络化制造[J].机械与电子,1998,(5):3-6[6]林华.一个面向敏捷制造的SCSW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8,20(2):51-55[7]严隽琪.基于网络的敏捷制造[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101-104篇5:我国企业的敏捷制造之路
在当前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研究先进的敏捷制造理论和各种应用技术,如ERP技术,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加以实施,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实施敏捷制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许多现实问题尚在探索中,但从众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提高敏捷性、向敏捷制造迈进的实践,可以概括出实施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我国企业要想做好转型工作,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评估环境、确定策略
在实施敏捷制造模式之前,我国企业首先要评估外界的竞争环境和自身的特点,确定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施敏捷制造策略。
随着我国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经营环境,它要考虑经营机会、风险、竞争对手以及自身条件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企业应该学会对外部竞争环境、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进行评估,关键是要分清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需要强调的是,分析竞争对手不是要击败对手独占市场机会,而是要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共同赢得市场机会。
对于内部环境,企业需要定义企业所具有的核心条件,分析企业存在的不足,确定适当的经营策略。具体来说,企业要考察和诊断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充分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以便决策企业在哪一阶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经营策略,同时考虑在实施已选定策略时,如何为环境变化和新的机遇留下发展的余地。企业可举办研讨会,吸纳全体员工参加,讨论可选方案,财务分析或者估算,以确定成本和收益,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组织结构方案、工厂布局以及工作设计进行仿真设计,模拟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等来完成。
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
当今的企业尤其是规模生产的大企业,沿袭了大批量生产的组织模式:部门分块、多层结构、分工过细。这种缺乏柔性的组织方法与结构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形势。因此,企业重构是提高组织敏捷性的重要途径。许多事实说明,企业内部流程的再造或者优化,对企业的制造模式的转型有巨大作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名为“福特2000”的组织重构计划,使跨组织部门的流程顺畅,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大为增强。此外,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对一些关键过程重构,也会大大提高敏捷性。如美国西屋公司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了重构,消除了不必要的“联接任务”,使信息处理效率大为提高。
近十几年来,我国不少企业采用了高新制造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CIMS实施过程中,很少有企业能按既定的计划实施并取得效益。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性。
我国企业现有组织体制工作效率低下,无人监察全过程,无人对全过程负责,组织僵化,缺乏柔性;企业管理手段以人工为主,靠经验制定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使得计划多重制定,不能保证计划的周密性和系统性,不合理的计划造成生产能力不均衡,生产时断时续;企业库存不能保证处于最佳状态,物料管理有一定的盲目性;报表不准确,不及时等等,
因此,要转变制造模式,企业首先应该抓好内部改革,比如改革生产模式,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改革组织结构,从按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柔性的小组工作组织形式转变。只有改革企业现有的传统管理体制,才能合理优化地使用企业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全球化,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强,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将供需链上分散的、小型化的、专业化的制造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合理优化使用资源,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据分析,产品开发时间每增加10%,其年收入将损失25到30%。而当前我国企业的设计系统中,产品信息生成、交换和处理常常由互不兼容的信息系统支持,不能实现完全和无异义的产品信息交换,信息处理的冗余和延迟不可避免。所以,企业要建立集成的产品和过程开发环境,应用并行工程、虚拟产品开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制造一次成功。集成平台和集成框架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支持工具。况且,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任何一家企业都无力完全垄断,或者单独地满足市场需求,我国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追求“大而全”的思考模式,转而建立由市场机遇决定的,由任务导向组建的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可以考虑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来协同工作,以期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风险。
改进物流管理
物流对企业生产制造系统的影响不言而喻。从内部来讲,物料运储子系统是企业系统的重要要素,改进物料运储系统是支持大批量生产向敏捷制造转变的必要环节。当今,我国许多企业的物料运储系统是按大批量、单一品种设计的,它不能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企业物料运储的改革方向主要应集中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它应是柔性的、自适应的,同时能通过设备和人员的共享全面降低运储成本。
除了企业内部的物流改善以外,改进外部供应链也是很重要的。当企业生产个性化强、技术指标复杂、交货期短的产品时,需要从其它企业处快速获取资源,而光靠企业的后勤部门,可能难以做到在全球范围内适时、适价地供应所需资源,于是,一个具有先进通讯工具、能集成多种运输方式的全球物流网应运而生,这样的全球物流网已初步联结了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其后勤供应商能为企业提供世界范围内的后勤运作支持。有关人员认为,通过这一系统可做到48小时交货。显然,我国企业加入全球竞争,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物流网。
企业文化的改变
前面提到,敏捷制造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就是各层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人员对变化响应的快慢是企业敏捷性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只有给员工以授权,才能使他们具有敏捷的反应。给员工授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使员工具有对其工作范围甚至整个企业进行决策的能力;二是指在实现企业目标的途径不明确的情况下,他能根据企业目标自行确定其职责。比如,某五星级饭店会给其员工一定限额内的现金的自主支配权,员工有权用这笔钱去做他们认为必要的事,以安抚不满的顾客,或者为顾客的一些特殊需求提供服务。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树立“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意识,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技术方面,还应包括思想观念方面的培训,以使企业员工成为具有敏捷特性的劳动力。
总之,每个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展自己的敏捷制造工程。每个企业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如有的企业是组织结构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有的企业是产品开发能力的技术实力弱,有的企业是物料运储瓶颈阻碍生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上面提到的一种或几种策略的组合,以增强企业的敏捷性。
篇6:制造业的敏捷化和全球化
敏捷制造(AM)这个概念是1991年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下,由里海(Lehigh)大学的亚柯卡(IACOCCA)研究所与美国海军制造技术办公室合作,经半年的联合研究后提出的报告《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中提出来的,报告认为:美国的消费品生产、半导体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中传统的大批量制造企业应在未来的世纪中转变为更'灵活'的企业,否则就会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即便在大批量制造企业中采用了准时生产 (JIT)和精益生产(LP),由于企业仍停留在制造每一个零件和部件的'全能'型方式下,竞争优势只体现在全能和生产规模上。而灵活的制造则着眼于小规模、模块化组合和企业间合作生产,发挥众多特长企业的优势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及时抓住机遇。以极高的灵敏度响应市场,即实行'敏捷制造',从而推动了制造工业的敏捷化和全球化。
1 敏捷制造中的新思想
敏捷制造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概念,现归纳说明如下:
1.1 产品可由用户'自行设定'
AM的产品开发面向用户,但需从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过渡到由用户自行设定产品。所谓用户自行设定产品,即用户能在自己家里或在销售商店利用制造企业提供的软件,在计算机上用模块化部件组成所希望的产品。用户甚至可以在一个虚拟环境中对产品的使用性能进行拟实操作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1.2 可重构的模块化产品结构
敏捷制造企业的产品应是可以重构的模块化结构。不同的模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功能与性能的产品,改进一个模块,即可使产品上一个新的档次;更新一个模块,就能形成一个新品种。这不仅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供货时间,抢先占领市场,还便于找合作伙伴分散制造。此外,模块化可重构的产品,还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用户可以更换某些模块,使产品更新换代,不必重新购买新产品。企业还能将市场上已滞销的产品收回改造后再销售,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制造的策略。
1.3 可重组的生产系统
为了抓住多变的市场机遇,快速完成各类生产任务,敏捷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柔性)和可重组性,根据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建立模块化的制造单元或智能加工单元,这种单元能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构成相应的生产系统,通过智能制造过程控制器、制造过程监测器、生产过程建模和仿真技术,快速可靠地执行加工任务。在这样的生产系统中,设备可重新编程、重组和连续改变,信息是集成控制的,使得生产成本与生产批量无关,即生产同一型号的1000台产品与生产1000台型号各一的产品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只有具有这种柔性生产系统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按定单生产。
1.4 '虚拟公司'和'插入兼容式'企业
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是需要'灵活快捷'地响应市场,放弃传统的全能思想,强调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和各式各样的合作,直到成立虚拟公司(VC),以便利用各自的特点来抓住机遇。所谓动态联盟,就是这种合作是由于某一机遇而形成的,一旦共同合作产品的生命周期终结,这种合作即告结束。这不同于传统方式下的大公司集团,也不同于我国正在兴起的各种集团公司。
在这种动态联盟中,每一个企业本身仍是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独立实体,但又能充分利用其它企业的长处,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集体优势。构成虚拟公司的关键在于插件兼容式企业(Plug Compatible Enterprise,PCE)和英特网(Internet/Intranet)。 插件兼容式企业是一个形象化的名称,企业就像一个插件,可以在任何一个兼容机座上形成一个新产品(新企业),这是企业能否参与动态联盟的关键。要成为一个插件兼容式企业,必须在信息交换方面畅通无阻,做到产品数据模型标准化、工程图纸和零件标准化、技术文档和商务报告标准化、软件接口标准化等。虚拟公司必须解决好企业间的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和安全保密问题。此外,职业道德、相互信赖、相互负责的态度,也是企业间能良好合作的基础。
因此,在选择联盟伙伴时,必须对企业信誉、员工素质、资源条件、标准化水平、信息技术状态等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1.5 灵活的管理体制
AM企业的优势表现在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一个复杂的产品推向市场,而最快速的方法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和合作伙伴,将各种分布的资源、人力、设备和技术,通过国际通信互联网连起来,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在每一个任务项目的组织上采用高度灵活的管理原则,有时采用有供货商和用户参与的项目专业组,有时采用与其它公司合资的形式。公司没有必要去做每一个零件、完成每一个制作过程,而是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
另一方面,在管理中放弃中央集权的分级管理体制,权力下放,上级只控制若干关键点,许多决策下放给项目组,让他们能根据实际情况快速作出反应。
1.6 人是企业的主要财富
在动态环境中,最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是人,单纯依靠技术进行管理是无法想象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创新将是竞争优势的体现。因此,敏捷制造依靠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不论是管理人员、工人或工程师,他们能否吸收最新信息,创造性地对新的可能作出反应,将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
因此,一方面要消除领导与被领导人员间常会出现的'敌对'关系,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另一方面要对员工不断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才干,这应该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有高度知识和经验的人将是企业的核心和最宝贵的财富。
2 敏捷制造系统框架
由上述可知,敏捷制造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由于这个概念提出不久,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系统框架。图1所示为敏捷制造系统的一个参考框架。在这个系统框架中,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
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有哪些用户,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何时需要;其次是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资源可以用于这些产品,它们的质量如何,供货商的供应能力能否满足要求,是采用订购方式还是采用合作方式;第三是调查可以有哪些企业能与本企业结成联盟共同来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企业的人员、设备和组织管理条件和状态如何,以及这些企业的经营信誉是否可靠等等。在上述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如何组织虚拟公司的决策,然后进行各项任务分解,以便分散给合作企业共同生产,确定经营方针和生产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信息系统,最后根据任务的结构和工艺特点制定成员间的生产计划,当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相应的协调工作,如果协调后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则需要重新考虑任务的分配和调整组织结构,直到能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为止。
3 制造业的全球化
敏捷制造战略的发表,促进了制造业的全球化。近年来,全球化经营已不单是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中规模企业也以全球化经营作为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来考虑。对每个企业来讲,当前的世界变得更充满竞争性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能在低费用、不费力和高速度的条件下获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信息数据,并几乎能在世界范围内实时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变化,如市场需求变化、新产品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动和竞争对手的动态等信息。发达的交通和后勤支持能力,使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产品、采购原材料和配套件、建立生产基地。产品?quot;在哪里做的'(Made in…)已经越来越失去它的意义,而将以'由谁做的'(Made by…)来取代。过去是企业用产品推动市场,现在则是市场拉动企业发展新产品。
全球化制造企业取得成功的条件有:
3.1 正确的全球化制造策略
全球化制造策略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生产紧靠市场,在另外一个国家进行低成本的生产,并能对市场和用户的变化都作出灵活的反应,是建立全球化制造的驱动因素。但是在另一个国家成功建立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具有高风险性。任何一个不适当的位置选择,一个错误的产品决策,忽略了市场的特殊需求,或者忽略了所选国家和地区有关人的素质、文化、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将导致一个公司的灾难,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一个公司因全球制造的决策错误而从顶峰坠落。但是,只要企业能用正确的决策规划方法抓住机遇作出正确的决策,成功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图2为从市场和企业能力两个方面规划全球制造策略的过程示意图。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的潜在能力是企业实现全球制造的基础,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必须包括在别的国家的人员、财源、基础以及可用的知识、技术和设备,从这两个方面来规划,产生出全球制造策略的概念,以避免失误。
3.2 不断创新的能力
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充分表现出是高技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竞争,全球制造业必须以产品的不断创新作为争夺市场的经营策略。企业要在接近用户的地区开辟新的市场,就必须拿出创新产品来争取用户。没有特色和性能过硬的产品是不可能开拓国际市场的,只能'打道回府'。
3.3 建立全球制造网络
企业在建立全球化制造系统时,不仅要确定组织机构的发展战略和合作机制,还要研究全球经济关系对未来企业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发展中国家中新市场的出现、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地域化、大规模合作的重新组合、世界范围内制造工业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等等。因此,企业必须紧跟世界经济的变化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迅速建立全球制造网络是很关键的一步。
建立全球制造网络就是要在紧靠市场的地区寻找合作伙伴,建立合作机制,并通过它了解当地需求、提供人员和物资。但是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成功和风险是并存的,应分别情况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如可以先与具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然后再进行合资等。图3所示为一虚拟全球化制造网络结构。
3.4 用户和市场的系统管理
全球制造企业必须牢牢掌握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丧失用户和市场就丧失了一切。因此,必须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某种系统并有效的管理,甚至将用户作为成员直接参与企业协同工作组的产品开发工作。
3.5 国际化的雇员
雇用员工的国际化,也是全球制造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当地的人最了解本国市场情况和需求,他们没有语言障碍,能最方便地与本地用户进行交流和建立关系,有效地采购当地的物资和销售产品,而且还能节省从本国向外派驻人员的费用。
篇7:面向敏捷制造的动态工艺规划技术
面向敏捷制造的动态工艺规划技术
基于敏捷制造模式下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为背景,提出了基于加工特征的零件通用工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根据车间实时资源状况,以产品的加工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实现整个产品工艺方案的`动态规划,以适应现代柔性生产的要求.
作 者:舒启林 苏锋 赵静 Shu Qilin Su Feng Zhao Jing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1) 分类号:V2 关键词:敏捷制造 工艺模型 遗传算法 工艺规划篇8:敏捷是褒义词
敏捷是褒义词
基本解释
[释义]
(形)(动作)迅速而灵敏。多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构成]
并列式:敏+捷
[例句]
他身手敏捷。(作谓语)
[同义]
麻利
近义词
迟缓、迅速、快捷、快速、火速、急迅、迅捷、伶俐、灵活、灵巧、聪明、圆活、灵敏、灵便、灵动、活络、矫捷、生动、乖巧、精巧、麻利
反义词
笨拙、迟缓、痴钝、缓慢、迂缓
英文翻译
1.quick; nimble; sharp; agile
详细解释
◎ 敏捷 mǐnjié
[quick;agile;nimble;fleet;prompt] 反应迅速快捷
敏捷地跳上敞篷车
灵敏迅速。《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延年 为人短小精悍,敏捷於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而 子华 笔力豪赡, 公仪 文思温雅而敏捷,皆勍敌也。”《红楼梦》第五十回:“ 宝玉 见 宝琴 年纪最小,才又敏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人们从 梁三 走步的.带劲和行动的敏捷上,一眼就可看出:那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
★ 机械制造技术试题
★ 机械制造实习总结
【什么是敏捷制造?(锦集8篇)】相关文章:
机械专业就业方向分析2023-10-19
敏捷的近义词是什么2022-04-30
模具现代制造技术综述2022-11-05
机械教师教学论文2022-11-21
敏捷的反义词2023-05-14
生产运作计划书2023-08-09
模具制造论文2023-08-21
机械制造技术训练实习日记和总结2023-06-09
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2022-09-0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荐信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