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结(精选14篇)由网友“牛奶巧克力富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结,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我校长期以来把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强化“学生的笑脸就是学校的阳光,家长的满意就是学校的生命,教师的幸福就是校长的追求”的意识。近年来我校在不断完善健全人才引进、培训、选拔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常规的教师培养系统工程,积极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选拔、培养、造就一大批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造就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
下面就我校“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向各位领导、专家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充分利用资源,请专家来讲座
从全国各地邀请著名专家,如邀请了国家副总督学、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中国教育家魏书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王俭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李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肖川;北京十一中学副校长曾军良;北京市人大附中逯遥老师来我校讲座。学习贯彻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高三工作的实践与创新、新课程理念等等。
还邀请了江苏省栟茶中学的教务主任;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等全省13所名校的知名校长;长沙、株洲、岳阳、益阳“四市九校”教学副校长;市教科院的陈捍东副院长等多位专家来校做专题指导报告。
另外我校即将邀请新加坡大学崔东红教授来校讲座。
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为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立足英语学科特色,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学校已先后聘请了近百位外籍教师,负责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训练,每年暑假举行全外教夏令营活动。外教的引入带动了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在形成英语学科特色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20XX年以来,xx中学的英语高考成绩年连年稳居株洲地区第一,学生英语水平及参加全国英语竞赛获奖档次和人数名列地区前列。近年来,学校已有37名学生赴新加坡公费留学。一大批学生以其优异的英语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进行小语种专业学习。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基础教育外语研究中心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的称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人才选拔基地”、“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中美国际教育合作学校”和“全国优秀外语实验学校”,并与加拿大温哥华市教育局达成了双方合作办学的意向,开展师生互访交流,举办学生出国留学直通培训班和成人出国留学培训中心。如今,英语特色教学已成为xx中学的品牌,“到xx学外语”也成了株洲市民的共识。
三、送出去学习、考察和培训
我校先后派夏立威、肖海洋等12位教师到新加坡学习;派易文、徐亚辉两位语文教师去美国任教和学习;陆续选派9批共18位英语教师到英国进修;派人到香港、深圳、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和培训;派出10位数学老师去北师大学习,5位老师去华东师大进修;派人前往洋思中学、栟茶中学、衡水中学、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宁乡一中和石门一中等全国新课改实验区学习取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引入我校,有利于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在岗教师培训,搭平台促成长
新教师从入校的第一天起,便按照学校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个人成长规划接受培训。每年暑假,我校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班主任管理艺术培训、全体教师新课程培训,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班主任管理技能、师德修养、新课程理念等内容。每学期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示示范课,教研组公开课,新教师合格课。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武,近年来教师获市一等奖达22人,省一等奖6人,“四市九校”教学比武我校教师全部获一等奖,通过参加各种竞赛,促使教师迅速成长,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五、建立保障机制
我校从操作、动力、评价三方面推出了十大举措,出台了相关制度,旨在以长效机制落实各教学环节,使导向、激励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1、建立操作机制。改革课时津贴发放办法;进一步规范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规程;改革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强化校本教研工作;建立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培养制度。
2、建立动力机制。推行教师聘任制;改革完善教师业务考核办法和骨干教师评选认定办法;实施年级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改革高考奖励方案。
3、建立评价机制。设立常规教学质量奖。运用A、B评价法,对各班各科的教师进行考核奖励。通过每个学期二次的评价和奖励,促使教师全力以赴,专心教学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评课制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评课的积极性。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纪律、课堂表现、总评三方面进行评价,定期在校园网上进行公布结果,督促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迅速的成长。
六、五湖四海纳贤才,集聚优势,发展学校
近年来我校从全国各地引进了大量骨干教师,经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证明,这种突破乡土地域观念限制的做法,拓展了学校教师的来源,使得多种文化观念在碰撞中相互融合,有助于形成包容、大器的校园文化氛围。
尤其是今年,经过半年的筹备和接洽,在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从各地高薪聘请了7名特级教师。这批教师爱岗敬业,功底深厚,是各学科的行家,他们的加盟,使我校师资力量迅速得以提升。我校近期以这些特级教师为主成立“名师工作室”,吸引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加入,组成教学和科研的专门研究机构。每名特级教师坚持每学期至少2节以上的示范课,以自身的教学特色带动本学科教学的提高;工作室通过深入课堂,参加教育教学调研,挖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发现和整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并予与推广;举办教育教学沙龙和讲座,引领老师专业发展,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承担科研课题,为教师的成长牵线搭桥;使工作室成为教师培训与教科研的合作体,充分彰显特级教师在各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七、坚持常规培养,四个阶段逐层提高,培养自己骨干教师队伍
常规培训分成四个阶段:教坛新秀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特级教师的培养。
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各层次的教师,如制定“教学传帮带”制度。包括教坛新秀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与特级教师的师徒关系。指导教师全面关心徒弟的成长、熟悉教材教法,徒弟主动请教指导教师,解答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学校每年召开专门的师徒合同会议,对师徒提出明确的要求,正式鉴定师徒合同。教科室定期组织师徒教学交流活动,每个学期对师徒进行考核与评价,按合同要求达到培养目标。
在学校办学过程中,明确目标、分阶段培养、精心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努力建构优质长效培训机制,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培训,积极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成长构筑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可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教师自身的发展在其长度上有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其广度上有与时俱进的宽广视野,在其深度上有科学与人文的底蕴,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校内人力资源的最优化,更全面更广泛地渗透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强化内涵发展,以质量立校,以科研促发展,深入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得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篇2: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我校在南安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学年来,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协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实施“四大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在行为上,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范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多数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
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行政成员每学期听课均达30节以上,参加教研活动20余次。
(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相继制定完善了《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教师廉洁从教二十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责任到人,狠抓践诺。
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年,我们都要定期开展诸如“师德工作研讨会”、征集师德论文、“爱岗敬业、奉献教育”演讲、“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教育个案分析等师德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
(三)依托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1、实施“青蓝结对发展”活动。
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2、开展“三课”活动。
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同时不断完善新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
3、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每周三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制定《xx学校教师队伍培养规划》。
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本科函授、自考及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报刊、杂志的学习、深化和运用,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
5、大力推行推门听课活动。
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推门课活动,把听公开课变成听常规课,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规范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年实施方案》、《师德建设年承诺》、《加强师德行风建设,强化工作效能的规定》、《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专任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办法》、《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青蓝工程”教师师徒结对管理办法》、《各处室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年级主任岗位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
其次,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二、存在不足:
虽然,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1、由于学校教师缺编严重,人手不足。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繁重,导致个别教师参加业务进修的积极性不高。
2、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不平衡,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3、个别教师职业理想有所淡化,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
4、年青教师占的比重大,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的过程。
三、努力方向。
1、多方争取,增加教师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2、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开展新理念全员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组织教师观摩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4、组织开展更多有实效的、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促进本校年青教师队伍尽快成长,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教学多面手。
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懈努力,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把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篇3: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回想过去的一年,城东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在以校长梁积林、书记姜春华为首的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共同努力、团结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城东学校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我校在20xx-20xx学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教师管理方面
我校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确立了团结、民主、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目标;树立了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训;形成了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教学严谨、勇于探索的教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在这一系列理念的指导下来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梁积林为组长,姜春华、谢放文、王志其、李红辉为组员的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梁积林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姜春华书记负责人事工作;谢放文、王志其、李红辉负责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实施。制作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横幅标语,加大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竞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同时,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培训学习制度》,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满足老师们学习上的需要,组织各种工会活动,满足教师娱乐的需要,积极支持和吸收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满足他们政治上的需要等等。
我校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拥护和肯定,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成为了我校的主旋律。教师们可以畅所欲言,谈学校的办学理念、谈学校的发展方向,谈学校的工作得失等等,有了意见敢于直接向学校行政反映,有了新的想法敢于直接向学校行政提出。
二、教师教育方面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在职教职员工51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3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7人。全部专业技术人员都具有教师资格,5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学校在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表现在:
(一)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学校本学年中,组织教师学习的主题是贯彻落实教风的认识和班风班训的确立与阐释。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工作充满了激情。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活动方案,精心打造了文化墙;各班都有各具特色的班训、班级格言,并绘制成照片与经典国学、名言警句一起悬挂在走廊墙壁上。并且邀请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一起,开展了教育精神大家谈的座谈会。会上,老教师们谈得最多的是他们教书时的奉献精神,使我校在职教师深受感动。在职教师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采用笔谈的方式,畅谈了我们应该具有的教育精神。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教师队伍积极向上,凝聚力更强,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将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要求和教师们的认识理解,继续展开讨论,最后要形成我们城东学校的教育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内容。
(二)教师培训有计划,效果好
1、各项培训制度健全
为保证教师健康向上的成长,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各项制度。《新教师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骨干教师职责》、《教师外出学习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行政研究,教代会审议后通过的。这些制度都是从激励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制定的,保证我校教师能够健康快速的成长。
2、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内容。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推进培养和培训的进程。同时,教师专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素质的能力和水平。本学年的校本培训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计算机全员培训。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利用每周四下午第第七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同时,老师们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学校还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目的,学校投入资金,给所有班级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要求所有的教师平时上课能运用课件的内容要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把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当作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评议。
2、以各项竞赛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年中,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每一次组织教师参加竞赛,都要组织相应的教师成立支持小组,大家共同学习课标,新课程理念,共同策划、设计,解决有关问题等,活动结束后,还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提高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所以,我校教师在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这些参赛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带动了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3、走出去,开阔眼界,了解新信息,吸取新经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学期我们组织了数学教师到涟源伏口中学参加数学教研活动,语文教师到双峰蛇形山中学参加教研活动,下学期还选派了多名教师到娄底、常德、益阳等地听课、学习与培训。教师学完归来之后,要写学习心得,在教师会上汇报学习的收获,把了解到的新信息及时传达给所有教师,同时,他们将所学到教学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统一要求,齐心协力,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调整的《新课程设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教导处根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师的常规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增强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因此,我校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向课堂40分要质量。组织教师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探究教法,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精心拟定教学计划,写出教案。课前又再次钻研教材教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备,从备课上可以看出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由于课前准备得充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得到了保障。在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得到较好的体现。
学校行政领导深入教师课堂听课,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反馈,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优化上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让学生乐学、会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良好。特别是备课,教师每一堂可都认真做好了课后小结、作业的批改老师们也很认真,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单元检测都做到了及时、认真、仔细批改,及时分析评讲,帮助学生找出失误原因,进行查漏补缺。
3、着力抓好学生的规范教育。从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训练抓起,抓纪律,抓常规,抓行为。全体教师都能以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针,从文明礼仪、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入手进行养成教育,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本学年中还更改了铃声,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根据铃声,提前来到教室等候上课,保证课堂时间的充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研活动方面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感受到一种压力和挑战,为此我们在更新教师观念,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上下大功夫,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们意识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做好教育教学的关键。为此,本学期教导处以教研组为单位,各学科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组织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研讨。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为课改工作积累经验。同时我们根据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切实抓好知识培训、学科培训、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领悟新课标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围绕新理念,新标准,新行为这一研究专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和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各位教师都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根据上课情况认真写好教后感,真正实现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学校规模小,教师人数少,为便于研讨,共设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综合等五个教研组,定时、定地点、定主题的开展教研活动。力求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有实效,教师有收获。在本学年中,我们的教研活动还以公开课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地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大家推心置腹,毫不保留,畅所欲言,既增进了教师间的团结,又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方面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校在20xx年以前,教师参加各项竞赛活动的机会不多,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不强。从20xx年起,随着体制的改革,学校意识到教研教改的重要性,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学校课题评比评审小组,加强对学校教研课题的领导和指导。短短几年时间,成绩斐然。我校的市级课题经典国学快乐学课题在课题组教师和全体师生的配合下,历经近三年时间的实施,经市教科所领导评定,予以顺利结题;此外,还有创建学习型家庭共创孩子美好未来被评为省级优质课题;学校配合培养中小学生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护自救的研究课题被确立为省级申报课题。
三、教育质量方面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在下学期的全市抽考中,我校七年级历史获得全市第二名、七年级数学第五名、小学四年级科学第五名的好成绩;本学期,我校与桃园、沙办进行三联校考,我校八年级所有科目均超出三校平均分、七年级除英语、语文外,均超出三校平均分。
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我校在演讲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穆楠同学获得全国演讲比赛第一名(这是我市中学生在全国演讲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彭丹、龚钰婕等同学均在市级演讲比赛中勇夺第一。
四、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学年来,尽管我校行政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看来,仍然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1、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完全合理。
学校在20xx年体制改革后,初中部停止招生,只剩小学部,到20xx年才恢复初中,所以在教师师资、学生生源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加强。
2、由于体制等原因,学校的教师情况比较复杂,学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管理方面,遇到一些问题、矛盾,行政在对待教师队伍的管理上较其他兄弟学校有一定难度。
一年的工作结束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工作热情,进一步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篇4: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自20xx年办学以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32人。现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2人,其中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教学能手6人,区教坛新秀17人。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习促提高
更新观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及时为教师送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境界:加强教师的师德规范学习,倡导教师向模范教师学,向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学;向兄弟学校学习。学校重视实施青蓝工程,每学年均要开展青年教师拜师结对活动,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与星湾学校达成了友好合作协议,结对为友好学校,开展互通合作,互补共享。
丰富知识:学校每学期规定教师必须阅读2~3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开展教师读书心得评比、教师读书论坛;倡导教师利用名校资源网等网络资源,向网络学习;倡导教师在课程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
提升技能:开展暑期教师校本培训,多媒体技术培训,概念图培训,鼓励教师报名参加网上课程培训,参加省、市、区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以实践促发展
“三年规划”立发展目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根据教师所递交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学校骨干教师发展规划,形成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发展。
“七个认真”促规范:进一步完善“学校七认真工作要求”并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定期开展七认真自查、备课查、行政抽查,利用备课组活动开展七认真工作交流。
教学督导强质量: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制定莲花学校教学督导制度,对学校各学科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及时反馈教师教育教学情况,提出不足与改进意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质量意识。
公开教学助成长:开展校内公开课展示活动,备课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完成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评优课,使一批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学校每学期还开展一次对外公开课活动,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园区的各类评优课、展示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教研组、行政人员一起参与磨课、评课,使教师能在公开课中得到成长。
基本功竞赛展风采:德育处组织班主任工作知识竞赛、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教导处组织教师学科技能比赛,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园区学科能力竞赛,并有多人获一等奖。
三、以反思促提升
教学后记助积累:要求教师每堂课教学后写好教学后记,并形成一定的案例分析,以此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博客、论坛搭平台:学校专门开设了教师博客,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在“教育在线”上建立青年教师随笔专刊,鼓励青年教师在网络上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学校还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三会”论坛。
随笔、论文出成果:每学期开展教师随笔、论文评选,设立“笔耕奖”,评选出优秀论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选,推荐教师优秀论文在期刊上发表。
课题研究促成长:学校多项课题立项研究,有60%以上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开展实践研究,尝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篇5: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一、目标:
1.以“专业、智慧、奉献”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弘扬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
2.抓实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培养,提要求,压担子,使组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发挥他们在学校整体工作推进中的桥梁作用。
3.强化青年教师培养,进行学校骨干教师新一轮申报,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信念坚定、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设立学校管理岗位的后备队伍,为学校中层干部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具体做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以“师德规范承诺书”为依托,使教师一言一行都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带着梦想启航—杨浦区水丰路小学分校教师工作指南》为学习内容,组织教师再一次学习师德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重视身边教师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向全体教师介绍组内两位的“金爱心教师”,作为学期结束时评选校级“金爱心教师”的依据和人选。坚持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
2.定期召开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会议,明确组长的职责要求,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做好学科的掌门人和全组老师的榜样。以创建巾帼文明岗为目标,形成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团队,进行组室建设,形成各组特色,组内成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心情愉悦的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地完成好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3.开展新一轮的校级骨干、星级和新秀教师申报,加大校级骨干的奖励制度,每学年评选一次校级优秀骨干,在期末考核中进行奖励。设立学校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鼓励35周岁以下的教师勇敢走上管理岗位,选出3位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每学年依据岗位职责和绩效对全体干部教师进行考核,根据业绩和教师特长形成校内合理流动,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4.配合教导处开展好青年教师汇报课竞赛。依托青年教师沙龙,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发挥青年人的科研先导作用,强化课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成果意识,以科研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要求90后的老师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完成学业的有奖励机制。
篇6: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目前法学双语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其中起基础作用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是问题的核心。法学双语课程应考虑从国际法学科、外国法学科、高年级课程和法学理论相关信息。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具体“假论文”背后有什么真问题(共3篇)浅论学习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浅谈和谐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探析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怎样写研究性论文撰写方法(共3篇)运用政治理论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意义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实践课程中选择,而师资建设的途径有人才引进、学校培养和自我提高等三个方面。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法学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和吸收西方法治国家的先进知识,需要从源头探讨外国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建设法学与经济、法学与外交等方面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需要结合法学专业和外语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养。但是,从高校目前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师资力量、学生外语水平、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考试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基础作用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是问题的核心。
一、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设置是教学的基础。各高校法学专业根据国家培养计划设置的专业课程比较完善,但在双语课程的选择上相去甚远。这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培养方向的差异所致,另一方面也受师生外语水平的限制。但不论如何,都应该科学设置符合本校实际的系列课程,使之形成课程体系,以取得双语教学的实效。按照教育部有关外语教学课程开设10%的比例要求,在法学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可选择十门左右课程开设双语课。考虑到法学与外语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选择国际法系列课程、外国法课程、高年级开设的课程和实践课程,列为双语课。另外还要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以适应教学需要。
1.国际法系列课程与外国法课程
国际法学科的特点就是国际性,被认为是最适合双语教学的学科。国际法学科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法、国际环境法、国际航空法等课程,其中前三门课程属法学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大量的国际法原始资料,如国际法律文件原文、国际法案例原文,还涉及国际法律实践。从专业上看,要学好国际法课程,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外语方面看,要想走在本专业科研教学工作的前列,就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国际法领域的最新动态,这就要求较高的法律外语水平。因此,通过国际法学科的双语教学,向学生传授国际法的理论知识、法律实践、国际法经典著作和国际法原始资料的阅读理解方法,是保证国际法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
外国法课程是了解和认识现代法律制度的基础性的学习途径。与国内法相比,在外国法课程中选择双语课具有更大优势。首先,外国法课程多由外国法原著翻译编写而来,与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关联性。其次,对外国法原著的学习有助于对该课程的感性认识,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外国法有关的课程包括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英美法系列、罗马法以及外国各国、各法系的相关课程。高校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开设相应双语课程。
2.高年级课程
比较而言,选择高年级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比在低年级开设双语课,实际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在双语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外语能力及专业知识直接涉及学生的接受力。就语言能力来说,受我国中小学传统外语教学和测试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普遍较低,所掌握的词汇与专业外语词汇之间差距较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学难以适应,影响了教学进度与教学目的的实现。就专业知识来说,法学课程的专业性很强,低年级学生只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铺垫,这样就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教学效果,达不到双语教学目的。而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和公共外语学习之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基础法律知识。这时候开设法学双语课程,既易于被师生双方接受,也能取得预期效果。
但是,即使在高年级学生中,学生的外语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首先应该区别情况,实行分类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对学生分班授课,同时双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还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并相应增加学分。
3.实践教学课程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实践课程的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在法学实践课程中,国际法部门的模拟法庭、模拟外交谈判课程,对外贸易协商事务的实习课程,涉外代理、涉外仲裁与涉外审判的实习课程,如果适当运用外语教学,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预习环境,为其将来从事此类工作提供了专业基础和语言基础。在双语实践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应主动与国家有关涉外部门如外交部、商务部、涉外贸易机构、涉外律师机构、涉外仲裁机构和涉外司法机构等单位联系,也可通过合法途径与外国驻华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联系,以建立足够多的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双语教学实践。
4.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法学双语教学教材数量不多,学科覆盖面较窄。有的高校直接选用国外进口或在国内翻印的原版教材,这些教材有的固然能够反映本学科的热点难点,但也存在弊端。首先,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加大了学生经济负担,国内翻印的外国原版教材还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其次,由于国情不同,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原版教材不一定适合我国的法学教学环境;再次,原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体系与我国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体例不尽一致,因此大部分原版教材只有部分章节能够使用,利用率太低。综上所述,在法学双语教材的选择上,高校应组织力量,整合教师资源,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教材。法学双语教材的编写要考虑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程的具体特点,要在全方位考虑外语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在考虑适应学生接受能力的客观现实基础上,参考国外原版教材,形成适合法学双语教育现状和学生特点的法学双语教材。
二、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是双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法学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既要具有娴熟的专业知识,也要同时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其中对外语的要求既包括书面阅读理解能力,更要有较高的口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双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而双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尚不成熟,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意识。由此可见,教师的外文水平和教学观念成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各高校法学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无海外学习、进修或工作经历,其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薄弱的现实与双语教学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成为推广双语教学的一个重大障碍。解决上述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人才引进
引进人才是解决双语教师短缺问题的简捷、有效途径。双语教师应当是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俱佳、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全球意识、具有文化品格和文化批判力、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引进国外知名大学的我国留学毕业人员,既能够在专业、外语方面直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带来国际先进的知识文化,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走在本学术领域学习的前列。
除了引进留学生人员,也可以短期性引进外国法学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学期性或半学期性课程,使学生接触到纯正的专业外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其感受国外高校的学习氛围,为其以后出国深造或对外科研交流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基础。此外,聘请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或社会专业人士授课也是不错的选择。
2.学校培养
引进人才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受限于经费等问题,各高校大量引进人才也不现实。目前高校教师的特点是,外语专业教师和公共外语教师的外语基础较好,而法学专业教师的专业基础较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办法,培养一支特殊的双语教学队伍。具体办法是,一方面选择对某一法学课程感兴趣的外语教师,让其进修有关法学课程;另一方面,选择外语基础较好、拟开设双语课的法学教师,派出进修外语课程。通过一至两个学期的重点培养,打造一支能够用外语准确地把教学内容表达出来,并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地跟学生交流的法学专业双语教师。
3.自我提高
双语师资建设的另一条途径是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提高。在高校引进人才、选择培养双语教师的同时,由于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迫切性,一些已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进行初步的双语教学的教师,理应勇于承担双语课程。但因其与高水平的双语教学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外语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学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敬业精神的体现。同时,教师的自我学习也能为学校节省大量财力物力,学校应予鼓励和支持,并应在工作时间计算、教学任务安排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方便条件和倾斜政策。
篇7: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一、调查对象
选取了陕西西部有代表性的高校15所,其中“985”高校2所“,211”高校4所,省属本科高校9所。共发放问卷15份,回收1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采用自编问卷“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共计23题,其中包括两道开放性提问,内容涉及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心理健康机构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学习进修情况、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对进一步加强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工作的建议等一系列问题,涵盖了师资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陕西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选取15所高校。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从统计结果来看,所调查的15所高校全部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具体调查结果如下:①各高校配备不同程度的专兼职教师,各高校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且男性教师比例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行政职级并不统一,有隶属于学院、学工部和团委的,也有独立机构的。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中拥有中国心理学会临床督导师资格的仅有5人,约占196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总数的4%;拥有中国心理学会咨询师资格的仅有8人,约占196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总数的4%;拥有中国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有123人,约占196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总数的63%。所调查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学科背景总体呈现以心理学、教育学和思政为主的“心理学+教育学+思政+医学+其他”的模式。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编制不统一,各高校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属于教师系列和行政系列编制,分别占到59%和32%左右,医学和实验系列比较少,分别占到8%和1%左右。③调查高校中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达到了80%左右,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大部分能经常或不定期的参加培训和学习进修。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需要有专业的督导以促进和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率,在调查高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没有专业督导。72%的高校软硬件配备齐全,其余28%不同程度配备了相应设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共同努力下,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宣传力度、办公场所、课程开设、个体咨询等方面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各高校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总体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普遍存在着专职教师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培训较少或系统性不强、职称岗位序列不统一、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受限、队伍不稳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①师资队伍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各高校发展参差不齐。在调查中,仅有两所学校的专职教师数量达到了1∶3000的师生比标准,其余从1∶3300到1∶10000不等,总体来看,师生比约为1∶6000。从整体上来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仍然不足;高校专职咨询师数量有限,兼职咨询师占据大多数,并且兼职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专职教师人数太少。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不够。高水平培训太少,教师少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进修学习机会。培训内容大多过于注重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少,操作技能训练较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督导体系,心理教师专业督导不够。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7所学校专职教师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专业督导,占到调查总数的46.7%。年接受督导时间从30到160学时不等,其余53.3%均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督导。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开设不规范,效果不显著。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2所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所还未开设相关课程。⑤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职称、职务未得到较好地解决。晋升职称没有合适的参评序列,如目前仅有思政教师职称评审序列,无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审系列,增加了教师的职称晋升难度;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和讲座等未计算工作量。
五、对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努力按照师生比1∶3000标准配齐专职人员
在现有的条件下,在辅导员中培养一支心理咨询师队伍,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把工作重心从个体咨询引向定期的团体心理辅导,建立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为主,以兼职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为辅的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队伍。
(二)多渠道多平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教育教学水平
全省已开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及示范中心建设,以基地和示范中心辐射和带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到新的台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也将跟随着整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得到较大提高,陕西省已设陕西师范大学为陕西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国家首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研修基地(西安石油大学),各高校可在此基础上自主搭建平台,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研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课程教学工作,并采取实践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促进兼职教师成长。培育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骨干,有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教师培训和督导
培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专家,担任督导师,让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从培训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多增加交流和分享。
(四)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方向
学习积极心理学教育与咨询模式,转变关注个别学生的观念,从挖掘学生个人潜能、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着手,关注大学生的整体发展。
(五)调动教师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学习,进行科学研究,为此,应通过各种有效激励措施调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设计合适的、专门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师的职称晋升标准和评聘序列,充分考虑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和业绩等。
(六)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
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做好全省乃至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努力。
篇8: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为了加快新疆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笔者对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亚吐尔乡村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幼儿国语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国语教育作为新疆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国语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已成为现阶段国语教育推进的核心所在。南疆国语教育作为新疆地区国语发展的重点,虽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从目前来看,已经到了瓶颈,不得不说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南疆地区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大多数不会国语,使得幼儿学习国语的良好环境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幼儿园实施的国语教育才能掌握,而在幼儿园又面临合格国语师资严重匮乏的窘况。据统计,截至11月,南疆阿克苏拜城县幼儿园共计132所,教学班516个,教职工694人,专任教师481人,远远达不到幼儿园班级“两教一保”的配置要求,甚至每班都不能配置一位专任教师,这给国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国语教育的发展进度。除以上原因外,为了进一步发掘制约南疆地区学前国语教育发展的其他因素,笔者通过实地参加支教工作,对所支教的拜城县亚吐尔乡村的幼儿园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亚吐尔乡村幼儿园的现状
亚吐尔乡辖12个村委会:库木买里村、喀孜干村、塔格其村、欧特贝西村、英兰干村、布吉尕村、伊希塔其村、哈啦苏村、帕什塔其村、欧勒旁村、古勒阿塔木村、休相村。村里学前教育在11月份才刚刚起步,一直到207月都处于应急幼儿园状态,幼儿园附设在本村小学里,直到年9月新的幼儿园正式成立并开始启用,亚吐尔乡村学前教育才走上越来越成熟的轨道。短短两年的时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亚吐尔乡村学前国语教育工作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亚吐尔乡村学前国语教育的问题分析
1。师资严重短缺。以亚吐尔乡为例:由表1可见,阿克苏地区亚吐尔乡村的学前班师生比例大约为1∶16。根据国家教委《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公布,全日制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比例是1∶6~1∶7,况且1∶16这个比例中保育员还算在教师内,事实上保育员是不安排上课的,如此1∶16的师生分配,给教师进行国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形成了国语学习的劣势。此外根据保教人员的配置来看,亚吐尔乡村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配置极不合理,远远达不到“两教一保”的配置要求,保育人员的匮乏也势必给教师增加了除教学之外的额外负担,教师的精力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不明确。当地幼儿园及中小学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很多孩子能够讲流利的国语,能够进行基本的国语交流,但对讲国语的群体及其文化了解甚少,没有认同感,没有鉴别,这与学习国语学习文化的培养方向和“多元一体”的国家建构显然是不相符的,国语教育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地学习语言。另外,当地幼儿园在培养人的方法、手段上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没有科学、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是再完美的目标也形同虚设。以何种语言设置课程的模式只是建构了一个基本框架,用何种手段使这个框架变得丰满才是达成目标的核心所在。
3。教学方式单一。亚吐尔乡村幼儿园的支教老师大多来自高校,其专业都不是学前教育,甚至不是教育学,再加上语言沟通不便,很难根据少数民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另外,有些幼儿家长因为时常忙于生计,相当一部分孩子家长因为被收教、收押(以伊希塔其村为例,全村293户,收押30户,收教31户),使得孩子寄宿在亲戚家甚至无人接送,幼儿回到家,家长对孩子一天的上课情况无暇顾及,更别说课余给幼儿提供一些有益的图书等学习资源,孩子学习国语的环境太狭窄。
三、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亚吐尔乡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1。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据2017年11月统计,阿克苏拜城县幼儿园教职工694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14917人,教师与幼儿比例大约为1∶22,这个比例足以说明该地区幼儿园教师的严重欠缺。要推进国语教育的稳定持续发展,补充师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该地区国语教育要长期稳定发展,最长远有利的办法还是培养自己的师资力量,制定能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大量国语教师,同时校领导也应鼓励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定期培训,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评比,教学技能比赛等,以提高教师的国语水平和教学技能。
2。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育手段。语言学家赵世举所说:“语言之于民族精神不仅仅是传承,在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在共时范围内将处于不同地域的社会成员凝聚在一起。”而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正是加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国语教育要培养的人可以概括为:一是文化兼通的人;二是维护国家统一热爱民族团结的人;三是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的人。学前国语教学可让幼儿接触诸如儿歌、故事或童话剧等,同时为提高家庭教育,可以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做好宣传,比如组织集体观看一些有关国语积极教育的影片等;第二,利用驻村工作组、支教教师工作之余,召开集体培训活动。据了解,亚吐儿乡村近两年来个别村对这项培训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积极,每周内定期在晚上安排时间给村民讲授国语知识;第三,可以通过把国语文化渗透编排在歌曲舞蹈当中,让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音乐舞蹈领会国语文化的精神。
3。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亚吐尔乡村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是4~6岁,该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易分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情境法、游戏法、交际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等等,以达到幼儿发自内心真诚的需求信念,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习国语的乐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文化,习得语言,因此提高师资质量也是重中之重。新疆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现代文明的润泽,文化的渗透离不开国语教育,而南疆学前国语教学作为教育的关键,其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幼儿园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需要大力配备师资力量,加强当地民众对国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摸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学前国语教育之路。
篇9: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于基层、中小企业的技术人才培养。大多数中小企业招聘时都希望招聘对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因为企业自身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且存在员工跳槽的风险。高校当前所培养的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不强,校企合作是目前条件下加强实践教学,实现企业岗前培训前移,满足基层、中小企业人才招聘需求的有效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可建立涵盖数据通信、光传输、程控交换、移动通信、下一代智能网(NGN)等商用设备组成的现代实验中心,可借鉴大型通信企业岗前培训的成熟模式和教程,置换掉大学教学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课程,以满足通信企业的人才需求。其意义如下:
(1)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
(2)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强化高校办学实力。
(3)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的实践和锻炼,学生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从而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自觉查找自己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其次,学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践,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创业意识。
(4)使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动态,从而明确改革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方向,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平台,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5)扩大高校的办学面向与视野。校企合作需要高校走出校园,把专业发展和企业、行业融合在一起,主动寻找本专业发展的土壤,更好的适应国家、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校企共建实验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校企共建实验室首先要考虑自身的专业优势、拟发展的专业覆盖区域的工业环境和人才需求情况,其次要分析拟合作企业的发展战略、资源优势和合作的切入点,第三要思量自身师资条件能否支撑拟建平台的课程开设,第四要保证建立的实验平台能在硬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通信设备实际维护能力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1.与思科公司合作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实验室
与思科公司合作建设实验室首先得从思科的捐赠战略说起。思科公司针对全球网络技术人才短缺,制约着互联网和IT业的发展的现状,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课程,进行网络管理的培训和认证即思科网络学院项目。这是思科公司利用自己独有的资源和专业,以及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创建了一个慈善项目。思科公司还为网络学院的毕业生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就业机会数据库,创造出一个更具效率的就业市场,这给思科所处的组群、毕业生本人和他们所生活的'地区都带来了好处。通过切切实实的改善竞争环境,而不只是简单地捐钱赠款,思科在国际上赢得了对该项目的肯定,在员工中激发了由衷的热情和自豪感,在合作伙伴中得到了良好的商誉,在慈善事业中奠定了领导者的地位。
了解到思科公司上述战略意图,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刚成立,我们就开始与思科公司洽谈申办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事宜,5月长沙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同时获得了思科公司的实验室设备采购优惠,其中设备价格优惠30%,国家税收优惠15%。当时我们采购了部分安全路由器、语音网关、语音服务器、交换机、无线交换机、无线路由器、防火墙、安全自适应模块、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为学院节省了大笔开支。我校成为思科网络通信设备在湖南地区的首家受赠高校,其中受赠的硬件设备有6台路由器,6块广域网模块,3台交换机,2台无线路由器等,市场价值2.9万多美元;受赠的软件授权有中文电子教材、辅助教学软件、项目支持、认证费用、教师培训费用等,价值10万美元。
思科数据通信实验室的建设和思科网络学院教育项目的引入,为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与中兴公司合作建设在局运行通信网络实验平台
206月,中兴通讯学院成立了近30人的网络通信(NC)教育项目组,开展了促进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改革的NC教育研究探索,专门面向高校通信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兴通讯NC工程教育”。中兴致力于同高校合作开展专业共建,向高校输出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资源,实现在大学校园里的企业化训练过程。
中兴推出的在局运行通信网实验平台选择了大规模的程控交换机,GSM、3G移动通信设备,SDH光网络传输设备、智能网设备等。这些设备充分结合了当前主流通讯技术及典型工程应用,模拟了真实的在局运行环境,能够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工程教育。该实习的平台在“程控交换”、“网络交换”、“智能网”、“传输网”、“移动网”等方面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实践环境,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
我们抓住中兴通讯大力推行中兴NC工程教育的机会,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和建设规划于20先期建设了光传输实验平台和程控交换实验平台,获得了中兴设备优惠和部分NC教育资源。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在局运行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实习,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在实习过程中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了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并具备了针对此类系统的上岗工作能力。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智能网实验平台和移动通信实验平台。
二、请企业培训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教师拥有企业培训师不具备的卓越授课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修养,但企业培训师有大学教师需要学习和转化的特质: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大学校园里的企业训练是工程教育的最高境界。现代工程教育改革中,师资和设备平台是两个基础要素。只有具有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才能够开展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和设备投入相比,师资培养的投入产出是最高的。
自本专业成立起我们就非常重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师资,大力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20有2名教师去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参加思科网络工程师培训,年有1名教师去中兴通讯学院参加程控交换培训,年有1名教师去中兴通讯参加督导师培训,有2名教师去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参加思科网络工程师培训,2名教师到中兴通讯学院学习光传输和程控交换技术,又派出2名教师到中兴通讯公司学习3G移动通信技术。培训归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三、引进企业教材和教学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一些知名通信企业有很好的企业培训资源包括反映通信前沿技术的课程,先进的教学、实验方式和具有学习、作业、在线考试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他们合作可以提升教学总体水平。
1.引进思科公司企业教材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是思科公司集结世界顶尖网络技术专家和资深教育家共同开发、编写和制作的,而且每三个月更新一次,以适应数据通信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思科公司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网络教学体系,既有网络教材,又有现场指导的教师,完善的互动功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2007年我们将思科公司的网络技术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的选修模块,并且使用了思科公司的学习、作业、在线考试和质量监控模块: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学生注册进他们公司的教学平台,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在网上完成思科公司提供的一整套教学训练,有理论的也有在线的实训,还可以在网上参加在线课程的学习,进行相关资源的下载等。通过近4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引进形式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他们的学习兴趣倍增,学习积极性高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大幅提高。
2.引进中兴公司企业教材
在校企合作中,中兴通讯NC教育吸收教师进入中兴通讯NC课程开发团队,开展适合本科和高职高专的NC教材编写合作;提高教材的职业针对性,在知识架构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职业知识教育和足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教材的技术性,大幅减少技术理论和概述性介绍,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理论够用原则”从2007年开始实施模块化的课程设计,目前新课程的开发平均仅需不到1个月的时间,保持教材内容对新技术的跟踪性,有效解决讲述前沿技术的难题;开发的教材具有很好的可读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率,课程体系反映了专业技术体系,而不搞人为割裂。
20我专业开始在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课程教学中部分讲授中兴公司的企业课程内容:“SDH原理与技术”、“程控交换”这两门课程,全部使用了中兴公司的企业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企业教材的引进,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参加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和中兴公司的NC认证等职业资格认证。
四、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专业实习的质量保证,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年,我们与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湖南思科系统公司、曙光集团等签订了长期毕业实习协定,实现了顶岗实习,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强化职业工程教育,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开展了多模式的校企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与思科公司合作,建立了思科网络学院,获得了思科公司上百万元的软硬件捐赠及思科公司的网络教育资源。
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建设了光传输、程控交换等通信工程综合实验室,获得了中兴公司的设备采购优惠和中兴NC教育资源,大大加强了通信工程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了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教师通过企业培训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现有5名教师获得中兴公司的NC认证证书,2名教师获得了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证书。
在教学中引入思科公司和中兴公司的企业教材及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不但通过了学分考试,而且有部分学生还取得了思科公司的CCNA和中兴的NC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篇10: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要求
1、学校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并制定有关激励机制。
2、全体教师要自尊自强,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了解教育改革的形势,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加各类函授进修以及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新课标的研究实验。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
二是加强政治业务、法律法规学习,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开展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提高教师尊纪守法意识,树立教书育人的崇高信念,敬业爱岗,爱生如子,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恪尽职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为师清廉,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
三是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手段和分配、奖惩制度等机制,建立科学的师德建设评估、考核体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地开展。
2、加强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
学校则利用寒、暑假集中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各教研组每学期组织教师业务学习不少于5次,并积极开展优质课的评教评学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片以及市教育局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3、开展互相听课的互教互学活动。
在本校,同科教师互相听课,课后讨论研究、探讨、总结。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听课不少于5次,校长听课不少于25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0节。
4、鼓励教师在职函授进修,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相应的本科学历进修。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也积极创造一切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力争到,50%的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5、加强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要增强我校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认真贯彻“科研兴校”的战略,要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特别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学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学习与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学习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关内涵、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同时,为了加强新课程标准研究,我们还要在各个教研组中开展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讨论,组织教师讨论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有关问题。通过讨论,使教师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各教研组一学期进行教学业务学习3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次学习必须做到定内容、定专题,有针对性,有记录,有学习心得体会。
6、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一是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把教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校为本抓教研。如开展“示范课”、“说课”、“集体备课”、“案例研究”等。
二是将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与课程改革联系起来。根据我校的实际,围绕新课程实验制定,要申报“指导—自主—合作”、开放式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推进新课程实验。
三是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各种课程改革论文、优秀课例评比活动,评选课改实验示范教师和先进个人。将开展课改工作列为教师业务考核的标。
7、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的途径。
我校要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积极努力去整合、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并使校本课程开发和我市建设特色学校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8、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安排的各类教育培训,拓宽、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选拔教师参加有关教育的各种竞赛活动。
三、考核。
每学年或学期,将根据《师德师风考核办法》以及我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政治、业务、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校内工资挂钩。通过考核,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全体教师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11: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世纪更替,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对人才的迫切需要,都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教师建设队伍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强重点学科、学位点探队建设为核心,以加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思想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为手段,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创新,整体素质优良的实验教师队伍为目的。
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实验室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师资队伍构成的特殊性,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几门学科共同发展,老实验教师多,新人少,传帮带作用难以实现;师资队伍还存在的突出问题:1、待遇及生活工作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教学积极性削弱,师德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队伍还不够稳定。2、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加上新师资中高学历者偏少,不足以抵消非自然减员因素,使学校培养压力增大。3、学校事业不断发展,教学任务加重,教师疲于应付,许多科研能力很强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阻碍了科研型实验教师形成和人才的培养。4、缺乏学术人才,学术能线断层严重,导致承担科研项目的力量薄弱,进一步制约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3、建设内容及措施:⑴以老带新,以中年实验教师为骨干;
⑵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⑶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以上;
⑷每学科培养1名科研型实验教师。
为了实现建设目标,其措施一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热爱教育事业;二是提高专业和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学习高等教育的有关法规,转变观念,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鼓励中青年实验教师提高学历,拓宽知识,积极探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根据学院的培养计划,每年争取安排1名教师脱产学习进修,培养骨干实验教师,提高实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教研室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实验教师的学术水平,参加相应的学术活动,按要求完成其内容。力争实现每年1—2项校级及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实验教师成为教学科研齐进的实验教师。
三、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搞好实验室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功能,对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争取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面向社会开展多样化服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要以迎接省教育部组织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精神,实是求事地分析目前各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准确分析实验教师高素质人才培养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需求,借鉴兄弟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20XX至20XX年实验室建设规划。现根据本实验室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设目标
建设与创建一流省属综合性大学目标相一致,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布局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组织功能完善,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能满足不同科类本科学生实验教学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与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学研产一体化特征的实验体系。通过一次性规划,2至3年的逐步建设,使本实验室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学科专业及专业基础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及开放性实验室数达到或超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良好标准。
二、基本原则
实验室总体规划要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制定过程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观念要更新。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体系,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学习大讨论及教学改革研讨成果运用于实验室规划制定过程之中,按照有利于实验教师高素质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本实验室专业科学研究水平与授学能力,有利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有利于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来构建实验新体系。
2、目标要明确。
按规划的总目标及学院发展规模,根据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生物学实验室的功能、用途和规模。
3、设备要先进。
根据培养需要,以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在实验设备的选型上,要科学定位实验设备的技术档次,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4、布局要合理。
在实验室布局上,贯彻一体化发展战略思想,统筹考虑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考虑培养目标、科学研究与开展社会服务,兼顾不同层次教学需要。 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结合学科的科研基础及实力,统筹学科发展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整合队伍实力。结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调整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布局上还要做好内部实验设备、资源的统筹工作,科学合理地配置实验设备和实验用房。合理安排,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提倡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5、模式要创新。
在实验室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运行机制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科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 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开设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达到或超过评估要求。
6、特色要鲜明。
根据规划确定的学校特色,充分发挥学校所处的特殊地域优势,结合各学科专业优势,在统筹学科发展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整合队伍实力时,一定要突出鲜明的学科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篇12: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必须积极开发既能够适应多数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又具有自己特点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相关院校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使许多会计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零风险的虚拟模仿得以实现,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瓶颈,就是师资力量,本文将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
会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师资建设
随着经济越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家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近几年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越来越火爆。然而随着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真正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依然供不应求。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院校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主要作用
1、加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现在的大部分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要求实际工作经验,刚刚毕业的学生能够获得的实际操作机会越来越少,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学生毕业之前的实际会计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很多院校开始建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这样的实训中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最大程度的熟悉会计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容易找到工作。
2、整合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是实训教学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实训是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所无法取代的。为此,相关院校必须围绕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利用这一平台合理的规划教学、逐步实施对于校内外的会计实训基地进行更加合理的建设和整合。其次还要创建校企联合实训室,放眼世界,拓展校企合作模式。
3、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说,很多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依靠单独的课堂理论教学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建立会计专业自己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这套实训中心中,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虚拟的工作,在由电脑模拟出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虚拟的环境中,即使学生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也不会造成实际的损失,这就大大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态下开展实践活动。另外,在实训中心进行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获得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避免将来走上实习或工作岗位之后因为遇到这些问题而手忙脚乱。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相关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1、教师数量不足
由于会计专业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教师招聘的范围又比较小,因此目前各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的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人才,目前,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需求量,而高职会计专业招聘教师,不仅对于应聘人员的学历与职称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工资待遇等方面未必比得上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因此各院校很难招到合适的教师人才。这些情况都导致各个院校长期缺乏教师,但每年招聘到的人数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在应用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之后,这套系统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也变相加大了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难度。对于相关院校来说,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观,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2、教师的学历与水平有待提高
在目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相关教师的学历仍以本科为主,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相对较少。虽然这些教师大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学历始终限制着他们的专业水平。尤其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甚至不会操作计算机,这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前文已经说过,目前高职院校招聘会计专业的教师还比较困难,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招聘并不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唯一方法,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岗位培训,或者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等方法提升自己的学历与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这一点并不重视,最后只会坐吃山空。
3、实践类课程较少
高职院校的特殊教学目标要求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来说,这两点缺一不可。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中,还有很多的教师是只重视理论而缺乏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实践经验的单一型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然只会照本宣科,少部分教师甚至对于某些理论自己都不懂,就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教师虽然貌似具有实践能力,然而他们可能只是在参加教师工作之前在相关企事业单位有过工作或实习经历,对于现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发生的变化缺乏了解,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由这样的教师教导出来的学生,大部分也只是理论性的人才,其实际的工作能力有待商榷。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师资建设的策略
1、打破陈规,引进与留住人才
在进行招聘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继续招聘那些相关专业的高学历、高水平、高职称人才来校任教。更应该制定一些政策,吸引一些虽然学历不是很高,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会计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高职院校在建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之后,就更加需要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从而尽早发现系统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对于这部分人才,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招聘方式吸纳到教师队伍中,也可以采用聘用客座讲师等灵活的形式吸引他们来学校进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高学历的教师与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在适当提高其待遇的基础上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优秀毕业生。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于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新人进行帮扶,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尤其是一些刚刚走出校门进入教师队伍的大学生、研究生,更应该是帮扶的重点对象。这些人由于刚刚从学校毕业,其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往往比较新,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然而对于实际的教学活动还缺乏经验,需要老教师的言传身教。而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中,老教师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对新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中少走弯路。
3、培养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在各行各业中,如果说最需要与时俱进的行业,会计无疑是其中之一。数学、计算机技术等行业的进步,以及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都会导致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教授给学生的内容能够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加强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以及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建立与完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过程中,骨干教师由于具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往往更容易掌握系统的操作。加强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带领所有教师共同进步。
4、加强校企合作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来说,不应该仅仅具有理论知识,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使定期的人员轮换,即企业派遣一部分优秀的会计人员定期来校任教,学校则派遣一部分优秀的教师或学生定期在相关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学校还可以在企业中建立学生的定点实习基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际会计工作能力,而且校企合作的双方可以对一些课题进行共同研发,企业也可以在学生的实习活动中发现一些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并吸收进自己的队伍中,最终达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四、总结
由于我国对于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给长期被视为低端人才培训基地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引进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培养与招聘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这种方法的推广举步维艰。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院校有所帮助。
篇13: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校本为训为重点建设方式,通过教育改革和实践,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良好的身心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充分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政策、资源等各种条件支持,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王牌教师。
二、建设目标
1、构建工贸中专教师校本培训体系,使学校成为干部和教师的培养基地。
2、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方面比例恰当,结构合理。
3、教师要有正确的智力观、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发展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
4、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学校对外交流的需要,具备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力。
5、能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开设至少一门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
6、能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建设国家级文明学校的需要,适应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主要策略
1、实施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根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到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制定我校师德规范,广泛开展师德宣传和师德教育,严格师德考核,严厉惩处以至杜绝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并有损教师职业形象的行为。
2、成立青年班主任研究会,制订计划,实施青年班主任培养工程。学校在青年班主任培养方面通过导师制和带教制,建立学校内部的实践性、研究性培训体制。研究会对青年班主任开设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青年班主任要按照班级的特点和自己的选择,确立个人的研究计划,通过组织班主任节和班主任论坛等活动,展示青年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师生交流、班级文化和自主设计特色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通过导师制和带教制,将青年教师的经验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以及竞赛指导、论文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通过有组织的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科研活动,有计划的理论学习活动,有主题的专题性研讨活动,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等,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4、实施我校名师培养工程,学校为优秀教师创设学历进修、职务进修、自行进修,课题研究以及各种专题性、研究性学习进修的条件和机会;对专家型班主任和专家型教师创设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职务培训活动;鼓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个人申报或者参加校内外市级以上的教育得研规划项目,参加各级专题性进修,提供实验研究条件,配备研究助手,资助发表研究成果等途径,支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朝专家型方向发展。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高学历大学毕业生和名教师到本校任教,形成搏击名师的先进教师群体。
5、实施中青年干部培养工程,学校从内部管理体制上为中青年干部的行政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发展创造条件,不仅让中青年干部具有按专业分工的组织管理经验,也让中青年干部具有跨专业综合的组织管理经验,努力使我校的中青年干部具有跨专业综合的组织管理经验,努力使我校的中青年干部具有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校成为后备校级干部培养的基地。
6、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通过专家讲座、个人研修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全体教职工干部具有越越本职工作的视野和能力,自觉地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教育发展高度地融合在一起。
7、加强对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鼓励教师了解和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进行形式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所有教师能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品质和效率。
篇14: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名师队伍,以名师创名校,增强学校发展后劲,根据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和黄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甘棠小学开展了20xx年“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现将活动中主要事迹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1、领导重视。我校组织学习了市、区方案,认真审视了我校的工作实情之后,根据我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学校方案,随后根据方案安排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学习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每项活动都有具体方案,有领导小组。学校领导深入活动之中,检查督促,指导工作,使广大教师在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等各个方面上得到较大促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2、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校长担任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同时根据本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分解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安排,注重实效。
3、宣传动员。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设立“教师队伍建设年”宣传专栏,并通过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取得了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师德教育、强化落实
1、全面开展。我校突出把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作为这次“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在全校教师中深入开展以“贯彻十七大精神,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有关教育的科学论述;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积极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学习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治学管教的意识。
2、树立榜样。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典型带动,自我主动,提高师德品质。每年暑假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培训,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优树模,表彰先进,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今年我数学教师王正昌被评为学习榜样。他年龄大,离家远,但他始终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从不倚老卖老,而是虚心学习,向青年教师求教,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我校就这样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利用人格激励,典型带动,自我主动,从教育、教学、科研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塑教师灵魂的综合工程,努力把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无私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
3、排查整改。把整改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活动基本要求,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组织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教师会议、家长会、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逐级检查督查等,自查和排查出学校在师德和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限期达到整改要求。
三、培训学习、注重实效
1、立足岗位,分散开展活动。全校教师人人参与队伍建设年的各项活动,立足岗位自我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努力强素质、树形象,自觉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2、结合实际,集中开展活动。结合实际,分层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活动,以组织校本培训为主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开展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讨论等全面展开队伍建设年的各项活动。
3、利用暑假,组织培训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假的电脑培训工作。因为我校老教师多,很多教师不会使用电脑,但是他们非常想学。于是今年暑假,由徐校长主讲,对我校教师进行了电脑培训。虽然天热,条件差(电脑室的空调不够给力),但主讲老师认真备课,组织实施,听讲老师专心、刻苦,还有不少会电脑的教师在一旁辅导,所有的教师一起上阵,学的学,教的教,使得我校教师的电脑水平都有所提高。
4、挤时研修,强化业务培训
我校把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师德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还要培养教师适应现代教育所必需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我校每周都挤出一些时间让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三个教研组都有固定的研究时间。我校还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年”一系列业务培训及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潜心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5、外出学习,优秀资源共享。今年暑假我校还根据上级安排派教师参加市级、区级培训,培训前对教师提要求定规矩,培训回教师要与其他教师分享学习所得,要将学习内容做汇报,要上一节汇报课。外出学习教师珍惜学习机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回来后也都按要求将学习资源共享,让学校更多的教师的水平提高。
四、教师管理 规范有效。
1、坚持学习制度。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通过学习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师德行为,并成为自己的习惯。教师每周一政治学习、周四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万字。
2、规范日常行为。以“师德规范”为依托,开展评选行为规范示范教师活动,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目标迈进。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全体教师对“事事是教育之机,处处是教育之地,时时是教育之时”达成共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3、建立评价机制。采取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教育事业心,教育思想,品德修养三方面进行师德评价,将师德评价作为教师考核和评聘奖惩的重要依据。在全体教师中树立“四种形象”(团结奋斗的拼搏者形象;求真务实的学者形象;甘洒热血的奉献者形象;改革创新的开拓者形象),形成“五种精神”(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注重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围绕难点,建立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岗位动态管理体系。按照《黄陂区人事管理文件汇编》中岗位职责、考核评价办法,从德、能、勤、绩等方面真正对受聘人员进行全方位考评。在选人用人方式上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岗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导向、激励、约束和合理配置的流动机制,真正体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最适宜的位置发挥最大效益。
2、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认真落实《干部岗位管理评价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方案》、《教师教学岗位责任制评价方案》、《班主任岗位管理评价方案》,每学年依据岗位职责和绩效对全体干部教师进行考核,根据业绩和教师特长形成校内合理流动,促使优秀人才走上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岗位,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有高有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形成全员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
1、全员参与。全校教师除生病的教师,其余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了教学比武活动。
2、分组开展。本次教学比武活动按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井然有序开展,由专业指导小组指导,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组内每名教师既是参赛者,也是评课者,组内一名教师上课,其他教师即为评委,按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然后根据上级需要推荐优胜者参与街级、区级的“比教学”活动。
3、全面公示。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将参加“课内比较学”活动安排表、讲课教师名单、讲课内容、听课教师名单、及未参与这项活动的教师名单及原因在校内公示,并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报送六指教育总支存档,接受区教育局抽查,学校根据各教研组赛课成绩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七、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
1、提前预约,不给家长造成麻烦。教师按照计划,对家访对象提前预约,合理安排时间。在家访中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了态度谦虚诚恳、介绍全面客观、记录详尽认真,主要介绍学生优点,鼓励学生。对贫困生、学困生等特殊学生家庭经常家访,及时排解学生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上进、健康成长。如胡启联、周尤贻、杨志旺、王正昌、潘荣芳等老师,每次家访总是怕打扰家长,给家长造成不便,而在前一天晚上与家长预约,第二天放学后再登门家访。
2、做好记录,让家访活动落在实处。教师对每个家访对象做了详细记录,积极撰写家访手记,访后认真进行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梳理,为以后在日常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如潘荣芳、万翠红、魏琼英等老师的家访手记写得又详细又规范,给这次活动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材料。
3、反馈交流,找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家访结束后,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根据家访情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有见地的建议,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予相应教育。
在“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中,我校作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但是还有很多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完全合理,受经费的制约,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亚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创新管理机制和制度上,我校做得还很不够,还要探索,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结(精选14篇)】相关文章:
上半年小学工作总结2022-09-23
关于学校师德主题活动学习总结2023-02-01
教育局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024-02-08
师德教育工作总结2022-08-07
师德的活动总结2022-11-22
学校工会的工作总结2024-01-04
后勤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2-12-07
小学教务处员工工作总结2024-04-20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2022-05-06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