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11-28 08:04:43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精选10篇)由网友“股海搏击”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

篇1: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

题元丹丘山居

唐代:李白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译文

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

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

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

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注释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赏析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篇2:题元丹丘山居原文及赏析

题元丹丘山居原文及赏析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译文

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

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

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

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注释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赏析

元丹丘是个道士,他在嵩山脚下、颍水岸上建了几间房子,这就是颍阳山居。他是李白的好朋友,李白到了这里,看到他住的地方北依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北极汝海,云岩掩映,颇有佳致,心里非常喜欢,就接连写了好几首诗送给元丹丘。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李白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篇3:题元丹丘山居

唐代李白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译文

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

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

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

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注释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赏析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创作背景

元丹丘是个道士,他在嵩山脚下、颍水岸上建了几间房子,这就是颍阳山居。他是李白的好朋友,李白到了这里,看到他住的地方北依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北极汝海,云岩掩映,颇有佳致,心里非常喜欢,就接连写了好几首诗送给元丹丘。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篇4:题元丹丘山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翻译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注释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

元君:指元丹丘。

苍生望:百姓所望。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晦迹:隐居匿迹。

“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马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

汝海:指汝水流域。

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创作背景

太白与丹丘为莫逆之交,时相与游从。丹丘身为道流,或出或处,或显或隐,徘徊于江湖魏阙之间。太白涉足终南捷径,丹丘当是重要引路人之一一。故《西岳云台歌>有求援引之意。丹丘当是于离开长安后,隐居颍阳,太白因从之游。其《题元丹丘山居》、《元丹丘歌>,当亦此游之作。

赏析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州有颍阳县,载初元年(武则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钟乳。清人王琦评价此诗说:“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乌相狎而栖息江渍。”是得李白本诗之意。虽说李白本诗《序》中说:“白从之游,故有此作”,诗中也说到“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但他还是要“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溃”,还是要迎接风浪、云游四海,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来的心情。

篇5:题元丹丘山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元丹丘山居

李白〔唐代〕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译文

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赏析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篇6:题元丹丘山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译文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注释

题下有“序”云:“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自从之游,故有此作。”元丹丘,太白至交,为道士,天宝初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见《玉真公主祥应记》碑。太白之识玉真公主,或即元丹丘引荐。颍阳,唐县名,治所在今嵩山之南河南登封颍阳镇。颍阳山居,指元丹丘在颍阳新筑别业。山居,山中的居处。谢灵运《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园,在郊郭曰城傍。”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

元君:指元丹丘。

苍生望:百姓所望。《晋书·谢安传》载,谢安高卧东山,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过江诸人相与言日:“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晦迹:隐居匿迹。

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一统志》汝州:“鹿台山在州北二十里,有台状若蹲鹿。”

汝海:指汝水流域。

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清芬:喻美德。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赏析:

原序: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白从之游。故有此作。

篇7:题元丹丘山居,题元丹丘山居李白,题元丹丘山居的意思,题元丹丘山居赏析

题元丹丘山居,题元丹丘山居李白,题元丹丘山居的意思,题元丹丘山居赏析 -诗词大全

题元丹丘山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篇8: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原文及赏析

唐代: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译文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注释

题下有“序”云:“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自从之游,故有此作。”元丹丘,太白至交,为道士,天宝初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见《玉真公主祥应记》碑。太白之识玉真公主,或即元丹丘引荐。颍阳,唐县名,治所在今嵩山之南河南登封颍阳镇。颍阳山居,指元丹丘在颍阳新筑别业。山居,山中的'居处。谢灵运《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园,在郊郭曰城傍。”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

元君:指元丹丘。

苍生望:百姓所望。《晋书·谢安传》载,谢安高卧东山,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过江诸人相与言日:“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晦迹:隐居匿迹。

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一统志》汝州:“鹿台山在州北二十里,有台状若蹲鹿。”

汝海:指汝水流域。

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清芬:喻美德。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赏析: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州有颍阳县,载初元年(武则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钟乳。清人王琦评价此诗说:“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乌相狎而栖息江渍。”是得李白本诗之意。虽说李白本诗《序》中说:“白从之游,故有此作”,诗中也说到“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但他还是要“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溃”,还是要迎接风浪、云游四海,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来的心情。

篇9: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唐代 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译文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注释

题下有“序”云:“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自从之游,故有此作。”元丹丘,太白至交,为道士,天宝初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见《玉真公主祥应记》碑。太白之识玉真公主,或即元丹丘引荐。颍阳,唐县名,治所在今嵩山之南河南登封颍阳镇。颍阳山居,指元丹丘在颍阳新筑别业。山居,山中的居处。谢灵运《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园,在郊郭曰城傍。”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

元君:指元丹丘。

苍生望:百姓所望。《晋书·谢安传》载,谢安高卧东山,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过江诸人相与言日:“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晦迹:隐居匿迹。

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一统志》汝州:“鹿台山在州北二十里,有台状若蹲鹿。”

汝海:指汝水流域。

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清芬:喻美德。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创作背景

太白与丹丘为莫逆之交,时相与游从。丹丘身为道流,或出或处,或显或隐,徘徊于江湖魏阙之间。太白涉足终南捷径,丹丘当是重要引路人之一一。故《西岳云台歌>有求援引之意。丹丘当是于离开长安后,隐居颍阳,太白因从之游。其《题元丹丘山居》、《元丹丘歌>,当亦此游之作。

赏析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州有颍阳县,载初元年(武则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钟乳。清人王琦评价此诗说:“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乌相狎而栖息江渍。”是得李白本诗之意。虽说李白本诗《序》中说:“白从之游,故有此作”,诗中也说到“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但他还是要“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溃”,还是要迎接风浪、云游四海,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来的心情。

篇10:元丹丘歌原文及赏析

元丹丘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元丹丘歌

唐代:李白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译文

元丹丘啊,爱神仙,早上你还在颍川的清流中饮水,

晚上就回到紫烟缭绕的高山中来了,你常在嵩山的三十六峰上来回盘旋。

你来往于群峰之间时,身骑飞龙,耳边呼呼生风,其速度之快可追赶流星。

你可横跨河海与天相通,我知道你是想游无穷之境,追求无边的快乐啊。

注释

元丹丘:李白二十岁左右在蜀中认识的道友,是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游人物之一,曾一起在河南嵩山隐居。

爱神仙:一作“好神仙”。“好”字似更合理。

颍川:这里指颍水,即今颍河,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阳乾山,东南流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入淮河。

嵩岑:嵩山之颠。岑,山小而高曰岑,此泛指山。紫烟:紫色的云气。

三十六峰:王琦注引《河南通志》:嵩山,居四岳之中,故谓之中岳。其山二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南跨登封,北跨巩邑,西跨洛阳,东跨密县,绵亘一百五十余里。少室山,颍水出焉。共有三十六峰。

蹑星虹:谓登上星宿和彩虹。蹑是踏的意思。星虹,指流星和虹霓。

身骑飞龙:道家有驾龙飞升之说。

与天通:上通天界。《列仙传·陶安公传》: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治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

“我知”句:此句《文苑英华》作“我知尔心游无穷”。《庄子·在宥篇》:广成子曰:“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赏析:

道教的神话常常会激超诗人的丰富想象,仿佛道士们过的也是神仙生活,也能摆脱人世间的种种限制,享受神仙的超脱和自由,以满足他们向往自由的心理和愿望。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就是这样。

“元丹丘,爱神仙。”正因为元丹丘喜好神仙之术,所以他才长期在嵩山修炼。下三句就是他常年在嵩山中求仙学道的夸张描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诗中把元丹丘长期在嵩山的活动浪漫化,夸张地说成是一天之内的活动,仿佛他已成仙得道,有了神仙飞腾之术。早上,他还在清清的颍川边饮水,晚上就出现在紫烟缭绕的嵩山峰顶,在嵩山三十六峰的绝顶灿列处都有元丹丘的踪迹。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是五岳之一的中岳。唐时这里是道教最盛的地方。著名的道教胜地嵩阳观和中岳庙就在这里。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山,二山各有三十六峰,共计七十二峰。大概在唐时嵩山有名字的只有三十六峰,后来愈来愈多,但三十六峰也只是一个约数,言其多而已。

下面诗中着重写元丹丘的神通:“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以上诗句意即脚踏星虹,身骑飞龙,速度之快,星驰电闪,只觉得两耳生风。可以横跨江河,飞越大海,在天空自由邀游,一直通向神话中的天国。这与屈原《离骚》中的乘飞龙遨游天国是同一寓意,即借飞升以向往自由,借游仙以寄托理想。

诗的最后一句说。“我知尔游心无穷。”《文苑英华》“游心”作“心游”,意思就更为明显。原来“蹑星虹”、“乘飞龙”,“横河跨海”的无穷之游,都只是“心游”而已。这一切都是诗人想象中的产物。并非真实。原来只是精神上的一番自由和逍遥之游。这与庄子“游心”(《庄子·则阳》:“知游心于无穷。”)的.精神遨游是完全一致的。

此诗赞扬元丹丘爱神仙。“爱神仙”是全诗之眼。诗中故意把元丹丘写成一个能骑龙升天、横河跨海的神仙,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美好祝愿,也是对老友的戏谑。李白真心希望元丹丘像神仙一样的自由快活,当然这也是李白自己的愿望。诗是歌谣体,用三、三、七的句式,使诗句更加活泼,富有变化。诗的前半首和后半首结构重叠,有一种长短相间,循环复沓的音乐美。后半首的首句与前半首的来句还用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前后段自然衔接,天衣无缝。此诗有语言明白如话,自然天成的民歌风味,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可见,李白在学民歌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此诗就是他学习民歌的优秀结晶。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原文及赏析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谈爱李白原文

静夜思原文及赏析

静夜思古诗原文及赏析

李白《将进酒》全诗

将进酒 李白 全诗

下途归石门旧居原文及赏析

下途归石门旧居的诗句

将进酒赏析怎么写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诗词原文及赏析(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2024-01-25

李白《将进酒》原诗翻译赏析2022-06-25

将进酒 原文2023-09-30

李白将进酒作品背景2022-05-21

李白《将进酒》原文赏析与练习题附答案2023-07-02

鉴赏《将进酒》2022-10-16

秋日示休上人诗原文的内容2022-09-11

李白《折杨柳》全诗赏析2023-04-11

将进酒的独特赏析2023-09-26

将进酒艺术特色赏析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