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3-01-14 07:37:32 其他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共12篇)由网友“别Q我”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1: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本年度,品德学科重点做好区域整体发展的谋篇布局工作、学科中心组建设工作、教师队伍情况调研工作、教材研究分类指导工作、学科基地建设工作、课题研究工作等。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务课改,以课改推动各项工作展开的总体工作思路,建立“培训、实施、研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二、重点工作

(一)做好全市品德学科谋篇布局工作

课程改革以来,我市品德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课程地位逐步确立,陈旧观念不断转变,教研方式突显创新,教师研究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明显提高,学科课程的发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认可。与此同时,品德学科发展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材研究实效的问题,学科在区域内整体发展的问题等。通过对多年来品德学科发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学科中心组一致认为,要抓住全市“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契机,着眼于学科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全市品德学科谋篇布局的工作。

(二)做好全市品德学科中心组建设工作

全市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学科素养。我们一致认为,中心组成员能力的增强将大大促进学科的发展。为此,本年度将进一步思考学科中心组建设问题。要求中心组成员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主动参加学校调研,主动进行教学实践,主动领衔课题研究,主动承担学术沙龙的主持工作,积极撰写能指导实践的论文。坚持中心组每二周一次的集体活动,将研究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中心组成员工作情况的重要指标。积极吸引教学一线有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充实到中心组队伍中来。

(三)做好全市品德学科教师队伍情况的调研工作

目前,全市品德学科教师队伍主要呈现不稳定、专业化弱的状态。为此,本年度,我们将开展全市品德学科教师队伍情况大型调研工作。采用问卷、访谈、分片分区研讨等形式掌握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并认真分析完成调研报告,由此思考改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四)做好品德教材研究分类指导工作

品德学科教材分主题呈螺旋上升的形态展现给师生。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对于教材的钻研存在很大的空间。同时,由于目前任课教师多为兼职,导致了对教材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局限,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我们认为做好品德教材研究分类指导工作十分必要。本年度,我们将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集中中心组力量,对教材进行更为合理的整合。首先将十二册教材进行重组,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各主题单元目标,每专题至少由三名教师进行课堂呈现,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建设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在次基础上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完善本市品德学科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完整的、可行的课程体系。

(五)做好品德学科基地建设工作

目前,全市品德学科有2所基地学校,他们分别开展基地学校研讨活动,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但仅有这2所基地学校是不够的。本年度,我们要求辖市区教研员在本辖区内确定2所学科发展情况较好的学校为区级学科教研基地。由基地学校带动区域学科发展。要求所有基地学校在组织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发展绩效等方面成为表率。

(六)做好品德学科年会论文评比工作

二年一度的年会将在十二月召开。在此之前,我们将做好年会论文的评比工作。本次论文评比将采取匿名评选的方式,杜绝搞地区平衡的不良做法,努力做到公平、公正,确保论文质量,促进广大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七)做好品德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本年度起,我们将成立《区域性推进小学品德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小组,从优化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学科教学资源库这三个具体目标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理论提升,团结广大教师,最终实现促进全市品德学科建设的目标,力争使本市学科课程发展在全省名列前茅。

(八)做好校本研究的推进工作

加强教研组建设。目前我市各小学能按照要求组建学科教研组,但是由于任课教师同时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所以组员的流动性和变动性较大,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要求各校努力使品德学科任课教师相对集中与稳定,并能在每个年级确定一至两位青年教师作为学科骨干教师,组建校级教研组。品德教研组长在期初要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期末写好小结,切实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

规范教研组活动。各校教研组要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组织。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依托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通过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比,以评促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

篇2: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县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使我们办事处的品德教学素质更上一层楼,使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品德组作为办事处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活动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研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品德新课程实验,努力构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全面总结新课程实验,大力推进品德组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品德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深入,培植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2、继续打造品德教研组团队文化,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培育教研特色,扎根品德课堂研究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研究幸福指数。 3、继续改进品德教学与研究管理,精细管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4、以教研组团队建设活动为契机,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认真开展、领会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课题研究的精神,深化《主体活动化德育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子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创建“有追求、有理想”的学习研究型教研组。 四、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教研培训 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一开学,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常规工作落实。 (1)、开学初制定好学科教学计划,并确定教研的`主题是“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 (2)、采用集体备课形式,每位教师集中精力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集聚智慧的火花,这也是基于任课教师多为兼课老师的缘故。 (3)、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主要交流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区教研室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认真作好记录,回来及时与同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交流反馈,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成败得失,以便及时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5)、每位教师要多积累和撰写有利于形成实践智慧的教学案例,组织案例交流、评比,学期末每人至少交一篇教学案例。 四、活动安排 教研活动共分三次 第一次: (1)学习本年度的教研工作计划,了解本学期的活动安排。 (2)由品德教师交流1至6年级的品德教学计划 (3)对参加的教材培训进行交流汇报 (4)对教材、教学进行交流 作业:品德教学计划 第二次: (1)全组品德教师参与组内说课比赛。 (2)集体评议。 (3)学习关于“说课”要求 (4)学习几篇优秀的说课稿。 (5)进行评比 作业:说课稿 第三次: (1)由两名品德专职教师上两节教研课 (2)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3)学习课标,开展课标与教材的验证工作 (4)探讨期末认知题单的出题内容与操作。 (5)交流德育论文,交流教学与学习心得。 (6)寻找教研方式的讨论。 作业:教学案例 第四次: 1、研讨品德科目的评价方式方法 2、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活动。   总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力争立足课改、专业发展、依托网络、课题牵动,扎实有效地完成本年度工作。  

篇3: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认真钻研《品生品社》的课标与教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贯彻新的课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课程。

2、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师业务常规管理,保障教学教研活动效果。

3、继续加强品生品社教师的培训工作。

4、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时间

活动内容

目的要求及方法步骤

二月

1、组织教师参加教研中心品德学科计划传达会。

2、做好品生品社学科的课程纲要。

3、为尽快了解课标、教材的新变化,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组织品德学科教师参加区“说课研讨会”。目的.是让老师熟悉课标,了解教材并听取本学期教学计划。

4、为让教师尽快了解教材内容,从全局把握教材,强化教师的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让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图片的编写意图真正变成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材变成老师上好课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三月

1、传达计划。

2、集体观看录像课并议课。

3、学习并反思张老师在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所传达的学科精神,以及交流听取的说课内容与反思。

4、组织骨干教师观看全国优质课录像课,围绕探索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的途径开展讨论交流。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观课议课、网络学习和师生主题研究等形式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拓宽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视野,打开教学思路。

四月

1、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2、参加区基本功比赛。

3、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相互学习、互相进步的作用。组织各学区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专题“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究。

4、平时在组内,加强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备课交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勤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五月

1、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2、组内听课活动。教学中,进一步反思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平时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优化课堂教学。

六月

1、“美德少年”评比。

2、总结工作迎接期末抽查。

3、为贯彻落实“四德”建设精神,有效拓展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围绕“诚实守信、孝亲敬长”等方面,择优推荐事迹突出的学生,参加全区“美德少年”评比活动。

4、反思工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下步工作方向,并做好期末考察工作。

篇4: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

半年来,思品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思品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教研中将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注重教学的常规月查。每次考试后按开学初的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通报,并督促通报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使思品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思想品德课促进其他学科。

2、以活动促教学。根据开学期初的教研活动安排及教务处的安排和临时安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教师生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品教学效果。

3、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师们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上好一节课,必须加强自学,尤其是以前没有从事过这门学科的教师,更应虚心学习。

4、把思品教学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保持一致。联合全校师生,办好黑板报、开展好晨会,创造出文明的、充满活力的校园,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按照开学初的教研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好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使思品教学能正常开展,并能促进其他学科。

3、通过研讨课,促进全体思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

4、鼓励各位思品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和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联系。

5、通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好好学习的兴趣。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仔细,要求不是太高;对教师在思品教学中的监督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要求真务实,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加强力度。以自己为尺子,规范其他的教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篇5: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上饶县第二小学/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研组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德育课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几个环节是紧密相联的。“知之深、爱之切、意更坚、行必果”。其间,知是起点,行是归宿,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   本学期,我校《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将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横向联系,拓宽教育渠道,形成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补充的道德教育网络,从而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评价:成长记录卡 在以往的思品、社会课的教学中,每到学期结束,我们都是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在批改试卷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些考试分数低的学生,道德行为并不一定差,而那些考高分甚至是满分的学生,他们的道德行为也未必是完美无缺。所以,我们教研组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是不是这样的评价过于呆板,能否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每当学期结束前,要求班主任写学生的品德评语时,我们往往又发现班主任老师所写的评语都是千篇 一律,有时,甚至几学期下来,该生的评语还是相差无几。而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们更是犯了愁,实事求是都写缺点吧,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可优点却又无从落笔。到底该如何评价学生,既要客观、正确,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此,本学期,我校《品德与社会》教研组针对这一情况,尝试用成长记录卡,来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卡以树立信心为宗旨,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人的独立个性,凸现主体地位。学生无论是在哪项活动中,只要自己感到有收获,就可以记录在成长记录卡上。这个活动,可以是校内的,如:参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或观看电影,上了一节难忘的课,甚至是被老师表扬了。也可以是校外的:参加社区活动或在家里帮父母做事。成长记录卡不但可以记录那些被表扬的事,也可以是那些做错的事,或被批评的事,如果学生对此有所反思,那更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对自己进行一次评价,时间可在思品、社会课上,学生把自己的点滴收获或反思写在记录卡上。在评价时,我们不求词句的华丽,只要求这是学生的心里话。到学期结束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卡,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学生。我们相信,这样写出来的品德评语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受学生的欢迎。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使他们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二、拓展思品教学渠道,增强道德教育效果 (1)思品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小学语文、数学、思品、自然等学科既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虽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   本学期,我们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把握好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捕捉住每一个可利用的环节,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思品课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体现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偏差。如受“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使得学生开始滋生做事情讲报酬的思想意识。又如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生口袋里的人民币也日益增多,吃零食、比穿戴、讲享受成风。所有这些决定了思品课只靠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和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教材明道理,联系实际找差距,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学期,我们将在思品课的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思品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   思品课教学要从课堂内容出发,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本学期,我校将结合思品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感受、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知与行的转化,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4)思品课教学与课前、课后活动相结合,体现教育的连续性   思品课的中心环节是明理,即:使学生明白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必须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材提供的感性材料不足,明理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将根据教材特点开展课前活动。如: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有关资料等,为明理充实感性材料,做好铺垫。   思品课教学还要与课后活动相结合,因为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与课后活动相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我们将通过课后活动的开展,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三、常规工作 1.备课   本学期,我们将进行三次备课检查, 做到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员检查和部分检查相结合。为了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在思品、社会学科,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要有二篇质量较高的独立备课,而且为了证明教案的可行性,备课教师应对这些教案进行实践操作,在小组或大组内公开教学,上课和听课的老师都应做好听课及评课记录,学期结束交教导处检查。另外配合学校校园网的建成,在课改年级组实行电脑备课。 2.上课   加强小组内互听,尤其是新教材教研组,每周必须互相听课一次,及时交流,教导、大组长也将随时随地前去听课,以便及时掌握新教材的教学情况。 3.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将继续开展自制多媒体的教学活动,我们要求课改年级根据教材,制作出1―2件既精美又实用的多媒体。我们教研组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提高思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益。 4.科研 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又是教研的发展,教师应以 “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思考去研究,带着研究去工作“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本学期,我们将抓住课改的契机,注重引导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情操,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水平和各种交际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完善。 5.案例   我们要求教师注意平时教学中的积累,把执教后的真实感受、对新教材的修改意见、对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是怎样处理的等等,作为教学案例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既能引起教师的教学反思,又能使我们更好地使用新教材。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各组室制订计划。 2. 检查备课,各组室交流计划。 3. 课改年级组根据课题进行研究。 4. 成长记录卡的实施。 5.专题讲座 十月份: 1. 采取每月流动的形式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班和合格班。 2. 随堂听课。 3.集体备课。 十一月份: 1. 各教研组组内互相听课,教导处抽查。 2. 课改年级组推出两节《品德与社会》研究课。 3.行为规范明察暗访。 十二月份: 1.深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 2.随堂听课。 3.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进行小结。 一月份: 1. 根据成长记录卡的记录,撰写学生品德评语。 2. 出好思品、社会期终试卷,并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篇6: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习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为载体,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突出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仍然是“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以深入研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起点,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重点,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思想品德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大推行教研力度,深入开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写作活动。

4、坚持“以课题推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想,以教科研指导课程改革。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要求

本学期主要工作: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探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深入调研,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案一体化组织教学;加强思想品德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组织教师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开展对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益研究,引导教师开展“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及思想品德教材“留白”部分的研究;组织思想品德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教研活动。

1、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准确把握和理解新课标。新教材,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学生观,为搞好政治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继续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

3、从教师的不同需要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不断更新本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准备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员考试。

4、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期末写好小结;切实加强思品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研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上好一节课题观摩交流课或示范课;写好教学案例;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研究经验论文;提前编写好一周教学案并在组内交流研讨。

7、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学习过程、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环境。

8、教学案的编写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师生合作交往、积极互动、教师角色的转换,并写好反思性教学后记。

9、加强集体备课和政治教学设计的研究。集体备课时,主备课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10、积极开展听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在教研会上进行评课活动。新教师每周至少要听2节课,老教师也要经常听新教师的课,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11、努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集体备课

第二周课题组分工、准备结题材料、集体备课

第三周思想品德研讨课

第四周自主安排课程理论学习

第五周思想品德研讨课、集体备课

第六周思想品德研讨课、集体备课

第七周思想品德研讨课、集体备课

第八—九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九年级准备专题复习材料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教学研究

第十二———十三周集体备课、准备结题材料

第十四—十六周集体备课、本组教师理论学习

九年级准备模拟复习

第十七———十八周七、八年级复习迎接期终考试

第十九周教研组工作总结,上交个人总结或论文。

篇7: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至六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一、二年级都是年青教师负责执教,便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三)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根据市局要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教课竞赛等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份:

各任课教师按备课组制定各年级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年级组互相听评课。

三月份:

上好优质课,进行教学评析,写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

2、三、四、五、六年级任课老师教学经验交流。

五月份:

1、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写好反思。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六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写好教学回顾与反思。

篇8: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研活动是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切实搞好本学期的品德教研,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政策规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在中心组的组织下,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行动研究”,在研究、学习、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不断改进和创新学科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二、品德教研基本活动内容。

1、依据中心组要求制定个人活动计划。

2、每学期相互听、评课不少于2节。

3、在网络工作室发布一定数量的工作反思、案例等学习材料。

4、积极参与本学科相关学习培训活动。

三、个人教研活动保障。

1、积极争取领导对教研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为活动提供必须的一切后勤保障。

2、发挥校内教研优势,促进学科教学研究。

3、积极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四、主要活动安排。

月份教研活动安排

9月

1、参与交流中心组学期工作,制订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2、参与学习研讨整合教材资料及课程标准。

10月

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加强对教学的评析,写好教学反思。

11月

1、参与教研组统一的听评课活动,进行评析。

2、参与各年级任课老师进行的教学经验交流。

12月

好期末复习工作。元月参与教研组交流,并完成个人总结。

篇9: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10: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为工作指导;以《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为工作重点,以区教研室的具体的教学为工作内容。我组思品与社会学科教研计划特定如下:

二、具体工作:

1、定期、定内容、定目标,按照区的教研计划搞好教研组活动。

2、重视教育教学目的的惯性特征,随时研究《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小学课程中自然衔接的关键之处,把握基础教育的内在联系,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停留在表面化的研讨范围上,将教育的每一个观点渗透与年龄特点的具体存在有机的进行整合,有的放矢的亲切自如的让学生接纳所学的全部内容,并在心灵深处真正受到震撼,让其行为自然的规范到应该具有的层面上来。

3、抓新教材的理解与使用,以聚焦课堂教学保障课改的有效措施。

4、任课教师专课专用不出现挪作他用的现象。

5、任课教师备课要备学生,从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以品德教育为核心,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备课、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社会经历,进行体验式教学。认真学习所教教材和相关教材,仔细揣摸教材与学生间的切入点,及时总结适于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

6、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要求完成规范教案1篇;认真上好随堂课,以便进一步提高我校思品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

三、加强学科的课题研究: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逻辑为依据开发的综合性课程,存在大量的道德因素,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小学阶段儿童道德性发展的主要场域。本课程始终把儿童当作主角,创造性地运用课程标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从而,作为学科教师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开展从“问题——课题——课程”的学科的研究:

1、《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研究》

2、《加强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3、《渗透生命教育意识(着重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等教育)》、

4、《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研究(如:合作学习的研究、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目标意识的研究、发展性评价)》

5、《增强和宏扬民族精神的研究》

6、学科教学中加强两纲教育的实施与做法的研究

7、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探索研究

篇11:品德教研工作计划模版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模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特制订以下学区教研教研计划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本学期开始,对第七册教案和故事资源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整理成册,建好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大家共享资源。

3、教师要学会通过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工作计划

1、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2、布置落实各校的.教研工作任务九月份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3、第七册品社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4、第七册品社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内容为(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c、展示一堂品德课(课例自选)十一月份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一月份

1、学期评价与质量评估

篇12: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品德学科教学建议30条为指导,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以教研活动为工作主线,关注教学常态,聚焦教学疑惑,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积极推进我区品德学科的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丰厚底气

本学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引导教师开展学科理论的学习,一是培训。采用示范、研讨、点拨等小型、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努力带给教师 “经验的分享”和“价值的建构”,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沙龙式交流。依托qq群平台,组织学区品德骨干教师,期初确定研讨主题,在教学实践中剖析课堂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把他们推到课程实施的前沿,从而引领我区的品德教学,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立足实践,扎实研究

为进一步培育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意识,本学期本着“常规工作优质做,重点工作精细做,特色工作创新做”的策略,努力将教研中心下移到学校,力求“人人改一点,校校试一点,课课做一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具体实施中继续走“一般教师抓过关、骨干教师上水平创特色”的培训思路,锻造教师,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3、做实课题研究

抓实20___学年在市级立项的课题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对课题指导,走实研究的过程,强化过程的监控,规范档案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各乡镇思品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计划。

2、品德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地点未定)

十一月份:

1、观摩省级优质课课例。(主题: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交流)

2、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十二月份:

1、“如何搞好小课题研究”网上主题沙龙。

2、“同读一本书”活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或《好习惯速成秘诀――好习惯教育的宝典》)

一月份:

1、撰写“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2、组织各年级做好考查工作,并上交试卷。

3、交流各乡镇教研组工作。

9月份:

1、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

2、组织学区教研组长会议,传达市活动安排

a 、建立各乡镇教研组长通讯录

b 、收集整理第一册故事资源并做好故事链接

c、收集整理第一册优秀教案

d、征集一年级品德评价方案

e、布置学科教学规范事项

3、联系学科指导小组服务学校

10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活动

2、参与《县域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3、组织学区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

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

c、展示一堂品德课

11月份:

1、参加市中年教师风采展

2、故事资源的开发应用策略的征集

12月份:

1、期末质量评估

2、期末总结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模版

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

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学年下学期小学品德科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研活动计划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初中思想品德上半年教研工作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上半年教研的工作总结

学校思品组教研计划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共12篇)】相关文章:

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的工作计划2023-01-22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23-02-27

二年品德总结2022-09-02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研计划博客2022-11-21

小学美术教研组活动计划2024-04-26

小学思品教研组的教学工作总结2023-10-21

小学美术教学教研组活动计划2023-08-27

品德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022-11-17

如何有效设计校本作业教研计划2023-07-03

小学汉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