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

时间:2023-05-11 07:30:26 物理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推荐12篇)由网友“chamati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

篇1: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为更好 的开展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学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以及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能对物理实验进行操作和分析,从而提高实验水平。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动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知觉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技能。争取进入全街道优秀行列。

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科学和社会主义爱国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的成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探究,经历每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又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探究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的参与,从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挥小组的作用,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进行一帮一的互助性学习,并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主题教育为依托,通过主题教育让每位学生都深刻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多自己亲身经历,多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要正确评价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物理教学中,要学生多体会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际,反映在物理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要通过介绍我国的物理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物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作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二、一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 19人,女生 20人,学生来源于本学片。本班中的学生中优秀生有:

张劲松高新伟 孙金城 张钒 张小慧 张兆贤 张悦 楚文文等。

中等生有:孙炯峰孙军 韩淑臻赵亚楠李秀华等。

学习基础较差的有:

王永超、张立荣、王志浩、刘美婷、张丽丽等。

初二、二班共有学生 41人,其中男生20 人,女生 21人

本班中的学生中优秀生有:文进勇 王淑萍 曹振兴 孙建琴 张庆 孙雪婷

中等生有:、张洪祥 董艳 张晗 王志敏 曹永财 孙小凤 曹健等

学习基础较差的有:李文、张东军、王永芹、张玉凤等

初二、三班共有学生 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

本班中的学生中优秀生有:翟小童 王楠楠 刘华山 张君英 周刚 刘国祥等

中等生有:曹少婷 孙家秀 赵亚倩 赵成龙 张江海 徐亚萍 张宗强等

学习基础较差的有:张永琪、李清华、赵勇、张丹丹。等

初二、四班共有学生 45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21人

本班中的学生中优秀生有:高新鹏 李胜男 陈政政 张春阳 张永来 曹增辉

中等生有:曹孟健 曹昭军 高新磊 张文富 李宝龙 周洋 张晓峰等

学习基础较差的有:孙艳云、张瑶瑶、王苗苗、张志强。

1、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新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干劲较大,学习兴趣较浓,发展比较均匀,都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从小学的自然学习及生活学识中已获得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论结合实际,以学为主,学以致用,加强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2、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端正了学习态度,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本学期的'教学中应电教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能灵活自如的动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觉的物理现象。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本学期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勤学、巧学、乐学、博学。

4、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和实验,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能知觉的学习知识并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5、本学科的优秀生与学习困难生名单及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中,优秀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好,知识掌握的扎实、牢固,学习积极性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特长,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学生对物理科的学习有一个良

好的开端。优秀生名如下:张劲松高新伟 孙金城 张钒 张小慧 张兆贤 张悦 楚文文 文进勇 王淑萍 曹振兴 孙建琴 张庆等

中等生有:孙雪婷 翟小童 王楠楠 刘华山 张君英 周刚 刘国祥 高新鹏 李胜男 陈政政 张春阳 张永来 曹增辉等。

在初二中,约有1/5多一点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应付的迹象。他们是本学期重点转化的对象,这些学生有:孙艳云、张瑶瑶、王苗苗、张志强 张永琪、李清华、赵勇、张丹丹

三 、教材分析:

1、本学期讲授的章节和篇目及单元划分

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内容有:

1、本学期所教内容的章节及篇目:

本学期物理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内容。

2、基础知识:本学期讲述的基本内容包括:

本学期讲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的控制、声的利用、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透镜、生活中的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强弱、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4、思想教育内容:

通达对物理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联系实际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5、本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本学期教材的重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难点是: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强弱、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四、教学研究内容:

1、本学期的重点为: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管理力度,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成绩第一的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我校高效课堂品牌,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中考成绩为主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活动效率,建立和推广以有效教学与自主互助双项教学为内涵的课题研究,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启发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全面实施学习困难生转化工程。

4、重视优生培养和特长生培养工作。

5、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教学活动见附表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自身建设方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大练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落实三讲三不讲,重点环节要把握,当堂反馈,当堂达标,做到堂堂反馈,节节落实。

2、研究学科教学大纲及教材,落实教学常规,完善计划、上课、备课、成绩考核,认真学习《两规范一意见》。

3、在作业布置方面,要落实三布置三不布置,作业布置要体现探究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做好优生优培和落后生转化等方面的工作。

4、突出教研重点,完成教改专题的措施。

5、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积极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

6、在平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即时总结,勤于反思,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7、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乐教乐学的新境界,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8、改善人际关系,热爱每一位学生,杜绝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9、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各项活动中相互尊重,密切协作,共同成长。

10、狠抓单元过关,作好总结,把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查漏补缺。

11、在平日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机会,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12、改进对学生评价方法,考核方法,杜绝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要从平日课堂表现等方面来实行多元化评价。

13、推行和完善有效教学与自主学习互助型课堂。

篇2:八年级物理上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又过去了,这学期我接任了八年级106班的物理,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标准贯穿了我的思想,走进了我的课堂

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作为物理教师要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二、精心备课,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认真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在上每一节课前,仔细阅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的基础制定教学计划、方案、教学设计等。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三、狠抓学风,认真落实教研常规

八年级106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

趣,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数理两学科。大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少数学生学习和纪律都很不好。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里提倡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

我从各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对那些基础太差后进生,我主动找他们去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经过一个学期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所进步。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把评价做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少批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本学期物理教学,虽积极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努力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仍有很多不足和困惑:如何减小两极分化;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都值得深思。

篇3:[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 声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 声

第三章 声

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一个二级主题。内容标准要求如下:

(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 了解乐音的特性。

(3)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让学生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是波的一种,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等等这些内容,对声波的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以后对光波、电磁波的学习;教学中须使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美妙,让声为人类服务,又要知道噪声的危害以及防止噪声的途径,初步养成关于防止声污染的环保意识。

这一章主要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教材在这部分内容中安排了两个实验探究,并在发展空间的`家庭实验室中也设计了探究声的反射和共鸣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多个物理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多种能力,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示波器、话筒:话筒可以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示波器可以将电信号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一般将被测电信号从Y输入端输入。

本章常用仪器

音叉:是用来演示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仪器。使用时,要用音叉槌敲击音叉。

本章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共五节,建议用5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1节 什么是声・・・・     1课时

第1节 乐音的特性・・・・   1课时

第1节 奇异的声现象・・・・ 1课时

第1节 噪声・・・・・   0.5课时

第1节 声与现代技术・・・・ 0.5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篇4:八年级物理上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教学难点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课前准备 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

焦耳定律演示仪 演示温度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十二章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将事先制作好的“冰糖”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调制浓的糖水,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冻)

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

师:有什么感觉?

生:冷,热。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多媒体显示)

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

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用科学武装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

让我们拿起武器,迎接挑战!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1、实验演示,了解原理

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

(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家中的电热水器,其中的奥秘,下学期我们会详细的学习的,今天我们只是利用它来给瓶中的水加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

生:液面上升了。

师:停止加热,继续观察。

生:液面下降。

师: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

师:很好!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师: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温度读作:100度,1600度。你认为妥当吗?

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

“28摄氏度”怎么写?

“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

师: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A: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B: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D: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E: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F: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

师:非常的棒哦!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B.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

师: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注意单位)。

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

师: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生: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师:回答的很好!

没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

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P7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

A.朗读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讨论“想想议议”中的图4.1—4,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

?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

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

师: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

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

师: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

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

师:对。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

师: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

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

(此时,手拿体温计的同学可能会犹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勇敢地尝试)

生:哎呀!我的体温计坏了。

师:坏了就好啊!从中大家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生B:温度的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的

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生:……(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作归纳)

结束语:同学们,了解了温度,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我们将踏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期待着同学们有更大的收获!

作业设计

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_(列举两种)。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

2.该选哪一项?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

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

5.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

6.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4.1温度计

温度:(t)单位:摄氏度℃

测量仪器:温度计 1.观察

2.原理

3.使用

体温计 不同点

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

篇5:[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 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五章 物态变化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课标内容的第一主题“物质”中的二级主题。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要求如下:(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4)会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6)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基于学生对水的物态及其物态变化的`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基础,教材首先从整体上引领学生认识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相应的物态变化,认识地球上水的循环现象(§5.1)。然后着重探究物质的熔点和凝固(§5.2)、汽化和液化(§5.3)。最后,教材总括全章内容,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介绍物态和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介绍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技术上的应用,介绍物态变化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上的价值,使本章教学内容得以融合与升华(§5.4)。本章重点安排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并利用文字、图表等为学生提出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上网查询、自我评价等学习任务。鉴于本章内容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讨论、交流活动,设计了较多的学生实践活动。 本章实验器材温度计:常用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量程:0-100℃、0-50℃。试管和烧杯:常用于加热和盛放液体 铁架台:用于固定和夹持其它仪器。酒精灯:一般用外焰加热。用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微型物理实验室:由温度计、大试管、小试管、多功能铁架台、无烟腊组成。可用于学生实验探究。 本章课时安排建议本章共四节,建议用7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1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1课时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课时第3节 汽化和液化 2课时第4节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1课时复习课 1课时

篇6:[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 走进实验室

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本章是在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之上对物理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创新的尝试,旨在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探究进行“入门教育”,为整个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打下基础。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容设计。(1)通过参观实验室、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室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场所,做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在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观察常用的实验仪器,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2)以长度测量为主线,将刻度尺的读数和长度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迁移到其他测量仪器,从而体会长度测量的基础性,为日后的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3)通过“活动:降落伞比赛”,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为适应以“探究”为主线的初中物理教学做一个必要准备。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置于并重的'地位;科学探究不仅是新课程的目标,而且被纳入了内容标准中。在传统课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科学内容上,科学探究的地位并未得到体现;本套教材专门安排这一章,目的就在于提升科学探究在教材使用者(包括教师与学生)心中的地位,接受包括探究式自主学习在内的多元学习方式。此外,本章的另一个目标在于确定“科学探究也需要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及其涵盖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等等都需要学习者通过自主性学习逐渐获得,而本章正是提供了学生步入科学探究范畴的第一个平台。 本章课时安排建议本章共三节,建议用4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1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1课时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课时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1课时 

篇7:[八年级物理上]第4节 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第4节 噪声

第4节 噪声

一、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来源。・   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的知识:,思考防止噪声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道噪声危害的基础上,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注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实施建议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具有社会意义。教学的切入点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同时可以通过示波器向学生展示噪声的波形,并与前面学习的乐音做比较,认识噪声的本质。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噪声的危害,并让学生了解噪声等级的界定方式以及防治途径。(一)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用铁皮刮玻璃和敲击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图形。学生感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而铁皮刮玻璃的声音刺耳难听,令人烦躁不安。再让他们比较在示波器中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受和观察,从物理和环保初步认识噪声。   2.过程展开教材中图3-4-1和图3-4-2 是噪声的两个例子.本节课在教学形式上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①什么是噪声?②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③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④根据第46页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一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⑤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1)噪声及其来源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2)噪声的大小及危害噪声的等级由响度的单位分贝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的表,引导学生注意在这些环境中的的分贝数,让曾经体会这些噪声污染的学生描述当时的主观感受。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城市、工业区等区域内噪声标准的界定,说明噪声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已需通过法律进行防治,提高学生的公民环保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另外,可以向学生说明,噪声除了对人生理和心理有影响外,噪声还有其他危害,如噪声能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例如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能将附近的建筑物的玻璃窗震裂。(3)如何使噪声小些以听到声音的条件为线索,引导学生想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教材中图3-4-4,图3-4-5,图3-4-6分别是这三条途径的例子。吸音的物质可作为制造声音屏障的材料,结合第44页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声的反射与共鸣),让学生选择最适合做声音屏障的材料。 四、发展空间 “走向社会”指导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或社区周围噪,声来源的调查报告,提出减少噪声的建议.做一份呼吁人们采纳这个建议的海报. 五、教学资源(一)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噪声标准的界定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颁布时间:1910月29日实施时间:03月0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标准值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 50分贝 40分贝 1类 55分贝 45分贝 2类 60分贝 50分贝 3类 65分贝 55分贝 4类 70分贝 55分贝 3 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2)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3类标准

[1] [2] 下一页

篇8:[八年级物理上]第1节 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第1节 质量

第1节 质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

・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   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本节的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

三、教学实施建议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天平的用法。质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课程标准中并未对这一概念做过深要求,知识目标的界定只是“初步认识”。因此教材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过多讲解,只是在从日常生活物品的简单导入后,直接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教材安排“测量质量”这一小节,主要针对课程标准中“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这一技能目标。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亲自实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这一重要的测量工具。本节最后安排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实验探究,这一论断学生并不易于理解,因此也是教学实施的难点,这一探究活动除了基于对质量概念的纵深拓展外,还为随后的第二节“物质的密度”对密度这一物质特性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一)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认识质量;(2)测量质量;(3)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以下对之进行分析展开。

1.认识质量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是:把“物质”与“物体”混为一谈;日常购物时常提到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的.关系搞不清楚。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几种物体,以及对实物的观察,明确“物质”与“物体”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基础,引入质量的概念。

(1)物体与物质

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等是物体,木材等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

(2)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材这种物质多少不同,塑料桶和塑料杯含有塑料这种物质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一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以后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是说质量表示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应该明确,这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

(3)认识质量的单位

课本直接给出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并给出相应的克、毫克、吨及换算关系。通过课本图6-1-3对宇宙中一些物体质量尺度的描述,旨在提供一个质量数量级的参照标准,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质量尺度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1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粮、菜、糖、水果等物品时,常说它们的重量是多少斤或公斤,这里说的重量,实际是质量。因为售货员使用的台秤或杆秤,跟天平一样,属于杠杆类量具,只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另外公斤和斤都是质量的单位,斤和公斤是500克和1千克的别名,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重量实际上是质量。

[1] [2] [3] 下一页

篇9:[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   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   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   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

・   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

・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   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本节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   教学过程

本节安排3个教学板块:(1)认识晶体;(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3)液体的凝固。

1. 认识晶体

学生对将固体区别为晶体和非晶体认识不足,教师应着力调动学生的观察积累,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图片,酌情展示一些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物、模型、图片资源,首先让学生建立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依据――形状规则与否的概念,初步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不宜将本板块变为演示,要舍得投入时间,引领学生经历固体(含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实验探究全过程,初步领略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也是课时安排建议本节2课时的主要原因。

(1)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加工工艺,猜想到它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熔化规律;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究竟有什么不同?

(2)为了研究提出的问题,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讨论,制订出分工合理、实用高效的探究讨划和实验设计方案。

各组首先应选取一种晶体、一种非晶体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各组所选研究对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不同。其次,要探究熔化规律,自然需要将研究对象熔化,怎样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观测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或仪器?要否自己寻找或自制?这些都不要教师给定。这些问题需要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并要有所约定。例如,各组达成借助酒精灯加热晶体和非晶体使之熔化的基本思路,约定定时(例如每隔30s)记录加热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温度,并确认当时研究对象的状态,直到熔化持续一段时间为止。至于各组探讨的具体问题,例如,停止加热后,熔化情况怎样?是选取冰和蜡,还是选取海波和松香或者别的作为研究对象?是用水浴法加热,还是直接加热?都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需知:规范完美的科学探究纯属理想模型,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以此模式组织探究只能是“假探究”;各组探究过程的差异应视为宝贵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使得合作交流、讨论评估更具实际价值。

(3)在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①进一步巩固使用酒精灯或无烟腊加热物体的规范要求。

②了解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温度范围及分度值。

③学会测量温度,知道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认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

・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需和被测物体接触(体温计除外)。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④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知道它们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如何使待熔化物体均匀受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熔化固体充分接触呢?怎样使待熔化固体缓慢熔化,以便观察和测量呢?

・待熔固体应为细粒或粉末状。

・盛装待熔固体的试管应较细,以增大受热面积。装入试管中的待熔固体应适量(过少,则熔化过程太短,不利观测;过多,则受热不均匀)。

・优选间接加热(例如水浴)法,并用两枚温度计同监测试管内外的温度,调整控制热源加热力度,使内外温差保持在2~3℃左右。

・建议学生先做非晶体熔化实验,再做晶体熔化实验。用意有二:前者较易成功且易理解;能够对后者产生更强列的印象和反差。

⑤指导学生分工合作,高效安全地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4)在数据处理、讨论交流和评估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应集中于:

①激活学生寻找和比较数据规律的需要。

②帮助学生回顾数学上描点作图的一般方法及其优点,指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描画物质熔化曲线。

③热情支持学生的附加探究实验,允许学生重做或部分重做实验,以便扩大交流和评估成果。

④为学生提供讨论和评估的必要物质条件,例如,提供视频展台或实物投影仪,用以展示各组所得熔化曲线和数据记录表格。

⑤实验结论不宜绝

[1] [2] [3] 下一页

篇10:[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中学实验室常配备J0105型托盘天平。称量500g,感量0.5 g。

微型物理实验室:力学学具由组合天平、标准弹簧秤、量筒、滑轮、斜面等装置组合而成。可用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

本章实验器材

量筒: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常用量筒为500ml、250ml、100ml、50ml。

刻度尺:刻度尺用来测量长度。最小刻度一般为1mm。

本章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共三节,建议用4个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质量・・・・    1课时

物质的密度・・・    1课时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1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篇11:[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本节的难点是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三、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过程本节安排三个教学板块:(1)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2)气体的液化;(3)汽化、液化过程中的吸放热。1.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本教学板块按照逻辑顺序安排以下几个层次:实验探究水沸腾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探究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的关系;汽化的两种方式。(1)“水开了吗?”这是在每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问话。“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也许是学生很小就学来的判断水是否“开”了的依据。基本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并未认真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并未探入思考过与水沸腾相伴随的气泡、声音、水量、温度等相关特征的变化规律的教学背景,教师宜按照教科书的提示,利用透明容器构造水沸腾过程的真实情境,激励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发并确认实验探究问题。学生探究的问题,应达成某种共识,例如,探究水沸腾与温度的关系,但也应鼓励附带探究其他问题,诸如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气泡变化、沸腾时水量的变化等。这些附带探究的问题,对学生进一步深化认识沸腾现象和汽化现象、形成对多种现象联系与思考的意识,十分必要。(2)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在烧水过程中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沸腾的特征和规律,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转知成识”、“转识成智”的良好契机,同时成为教师引领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指南。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在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做好观察记录(包括水的温度随中热时间变化的记录、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记录),更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3)在学生得出水沸腾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曲线后,应及时组织分析论证和交流讨论:・该图像与晶体熔化图像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沸点概念得以生成)?・沸腾前、沸腾时用酒精灯加热水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水的沸点是100℃吗?如果不是100℃,究竟是实验误差,还是另有原因?・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变化、声音变化有什么特征?沸腾中减少的水跑到哪去了?・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这个结论是否可推广到所有液体?为了检验你的判断,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换用其他液体再做实验?(4)由水沸腾时的实验数据和水沸腾曲线学生可以认识到水有确定的沸点。鉴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在生产技术和日常生活上的重要应用(压力锅就是一个典型),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点温度与气压的关系,十分必要。・移开热源,停止对水加热,沸腾则停止。这是学生已经亲历的事实。要探究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的关系,需在改变气压(增大或减小气压)的前提下,使水重新沸腾,同时测量对应温度。如何改变液面上方的气压,这是设计实验中的难点和关键。以往利用封闭的烧瓶或烧杯,采用冷水淋浴或用抽气机抽气减压的方法实现“复沸”,要么安全性差,要么设备复杂,而且推理解释复杂,因而不适于学生探究。改用封闭大试管、用注射器缓慢抽气减压的方法实现“复沸”,不仅效果明显、设备简单、便于解释,而且还可利用来进行增压(推进柱塞)“止沸”,为学生完善探究设计提供了可行的选择。的确,要证实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有关,不仅需要考察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怎样变化,而且需要考察气压升高时水的沸点怎样变化。・学生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使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此外,考虑到一次性注射注射器容量有限,怎样才能使封闭试管内的气压改变更明显?在这方面学生的知识准备不足,例如,有关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尚不了解,教师应心中有数。比如,大试管内装水宜少于2/3容积,双孔塞密封要好;水温接近沸点时改变气压效果明显(考察“复沸”现象时,应在停止沸腾后立即着手进行,水温大致在80~90℃;考察“止沸”现象时,应在水沸腾的同时继续加热。)。一次抽气不成,可否再来一次(考虑使

[1] [2] [3] [4] [5] 下一页

篇12:[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3节平面镜成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通过折纸,感悟虚像的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本节的难点是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应用。

1.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可以通过节首图“桂林山水”,将平面镜的概念进一步拓广,同时学生能感受大自然之美。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要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需要学习的,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因此,教材中对探究过程的叙述比较完整、详细。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对实像与虚像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会产生误解;同时学生对于平面镜所成虚像的大小以及像距常常存在前概念上的错误,这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了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讨论交流中完善探究方案,最后探究出事物的规律,体验成功的欢乐。

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大小提出看法。通过观察,很多同学会象小聪一样,得出像比物小的想法。老师可以象小明那样把手放在镜子上,得出不同的结果。在此情景下,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平面镜成像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

(2)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讨论,确定实验器材,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步骤。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可适当提问加以引导,这样做可充分调动同学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实验更有兴趣,实验探讨更有创造性,使学生有了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是这个实验设计的三个极巧妙之处。如何让学生想到这些方法,是设计探究的关键。教材中,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学生讨论交流,以对话为路标,来经历这个设计过程。

探究中,应该让学生把蜡烛至少换一个位置,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培养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缺少必要实验的环节,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研究习惯,或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

(3)分析与论证,提出新的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对若干次实验结论的分析时,要引导学生感知对称之美,提出关于物距和像距的猜想,进行探究。

学生的探究活动,因为具有示范作用,所以要求学生按探究的环节进行。为了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制订探究的计划。

(4)结论

通过探究活动,要求能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实验探究中的几点说明

找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学生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实验时选用的玻璃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准确总结出“物像等距”的特点,可以在纸上事先画好坐标。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来做。把一张白纸的半边涂黑(或贴上一张复写纸)铺在桌面上,把一个跳棋子放在玻璃板前面纸的白的半边上,玻璃板后面就出现清晰的棋子的像。另外拿一个棋子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这个棋子,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样做实验更为简便易行,学生都可以做好。

2.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探究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但很难从根本上理解平面镜的虚像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教材的图4-3-4中,利用反射定律对光束分析,让学生来了解虚像的成因。为了使同学们能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过程及成像原理,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用计算机课件来演示,结合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用屏幕接不着像的事实,使同学们理解虚象不是光的汇聚形成的。

在“讨论交流”中,用纸条模拟演示过程,学生可进一步形象直观地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过程,从纸条的折叠和展开过程中能形象生动地认识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关系。并由此总结出作图方法。

3.平面镜成像的一些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观察,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水面倒影。也可以作为课后的活动,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平面镜的使用等问题,或搞一些小发明,小魔

[1] [2] 下一页

老师的个人简历怎么写

手工老师个人简历范文

初二学生暑假学习计划详细版

论文PPT格式

音乐教育老师个人简历

教师工作简历

老师的个人简历

教师工作简历-工作简历怎样写

教师工作简历范文

大学生土木工程教学实习报告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推荐12篇)】相关文章:

西南大学自荐信模板2023-02-14

学习计划表模板2024-02-02

项目计划及进度表2022-11-30

电工学实习报告2022-05-07

教研活动计划模板2022-09-01

如何制作课件2023-01-01

认识西洋乐器课件制作2023-02-22

网络安全教案2022-10-19

会议纪要格式模板2022-05-06

精品教师说课稿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