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精选19篇)由网友“图图”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一、认真思考,准能填好。
1.看图写数。
( )个十和( )个一是( ) ( )
2、与4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3、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比8大,比12小的数有( )。
5、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6.29加上1是( ),这时它里面有( )个十。
7.找规律填数。
(1) 35,40,45, , 。 (2)22,24, , ,30。
(3) 20, , ,50,60。
8、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9、 10个十是( )。
10、在百米赛跑比赛中,1号运动员用了12秒到达终点,2号运动员用了15秒,
( )号运动员跑得快。
二、仔细推敲,慎重选择(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后面画“√”)。
1、小丽做了26朵红花,小敏做的花比小丽少一些,小敏可能做了多少朵?
30朵( ) 27朵( ) 23朵( )
2、与15-6得数一样的算式是哪个?
15-9( ) 5+4( ) 9+6( )
3、刘老师和赵老师带45个学生去春游,选择哪辆汽车比较合适?
4、4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48( ) 84( ) 44( )
25
36
46 47
5、观察右表,36上面的方格应填( )
35( ) 26( ) 37( )
三、计算我最棒。
1、口算。
17-9= 2+8= 13-7= 10+9= 12-5=
18-8= 8+9= 15-6= 12-8= 14-6=
2、在 填上“<”、“>”或“=”
36 63 100 92 40 40
8+8 18-8 13-5 13-6 7+6 6+7
19 5+4 10-3 20 10+9 10-9
四、操作题。
1、连一连
2、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3、淘气用下面的图表示31,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表示23吗?
篇2: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95~98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增进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题,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第7~10题,主要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部分是第11~13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第四部分是第14~16题,主要是让学生在相对开方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进一步提高数数、读数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7、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难点:
1、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以及笔算;
2、数的组成和数有顺序。
3、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
4、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第6~1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1、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
(1)原来有数学故事35本,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
(2)童话大王借出36本后还剩4本,童话大王原来有多少本?
(3)森林王国有50本,借出一些后还剩8本,借出了多少本?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复习。
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1题:用竖式计算。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2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
1、“期末复习”第14题。
(1)出示第14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2、“期末复习”第15题。
(1)出示第15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期末复习”第16题。
(1)出示第16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
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
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篇3: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第93---95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提高计算效率。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让学生通过情境,培养计算的正确率
时间掌握在2.5分钟。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明确估算是通过判断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进行的。
帮助学生弄懂题意,理出解题思路,再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提问,求差,求和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两只小蚂蚁要过河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不过,帮助小蚂蚁的同学要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一定要把题目算对,小蚂蚁才能安全地过河。
出示课件:第7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二、基本练习。
1、第8题。
学生自己做题,然后同桌对答案,说算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 74+5 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我们会估算了,下面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检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三、拓展延伸。
1、 第9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你怎样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各队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计算得分,看谁的动作比较快。四人小组合作
三队的得分算出来后,你有办法给它们颁奖吗?
看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都开动了脑筋,与周围同学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学会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回家把第9题提些问题考考爸爸妈妈,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 教 学 后 记 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9、小熊队:15 + 7 = 22
小兔队:10 + 7 + 7=24(最多)
小狗队:10 + 10 = 20
假日小队
教学内容:
第96---97页。
教学目的:
1:借助“假日小队”这个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验每个假日小队中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假日小队”挂图,课件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让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使学生熟悉本课内容并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再通过师生共同反馈,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更能体会书本上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提出书本以外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起。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将举行一个“小团队”活动,谁能说说我们将举行哪些活动呢?
2:指导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二:小组合作,获得新知。
1;出示;“唱歌”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的有几人?伴奏的有几人?
(2)谁能说说蘑菇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3)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指名汇报,板书:15-3=12
(5)你能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先讨论,再指名回答。
(6)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出示:“浇水”情景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两个条件?
(3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要求“已经浇了多少棵?”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5-8=27
(5)谁能说说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指名回答
3:出示:“看节目”情景图
(1 )仔细观察,看看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强调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出示:“照相”情景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 )小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4 )提问: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
(5 )小组讨论、汇报。
(6)教师强调:剩下的胶卷是:36-29=7(张)。还有9个小朋友,每人照一张需要9张胶卷。所以剩下的胶卷不够其余每人照一张。
5:出示“捡废电池”情景图
(1 )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 )根据图上的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小组讨论。
(5)各组汇报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教师分别板书出来。
(6)教师带领大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三:教师归纳整理全课内容。
篇4: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新学的知识点,能灵活地处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难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万位是( )位。
2、6283里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二千零八,这个数( ),是( )位数,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的。
4、4个一千加上5个一千是( )。
5、5040读作( ),五千零四( )。
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
7、一个数除4,商是13,余数是3,被除数是( )。
……
二、看图列式计算。
(图略)
要求:1、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键要求什么。
3、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式列出正确的式子进行计算。
三、用竖式计算。
93÷4= 86÷6= 72÷6=
69÷6= 74÷3= 83÷5=
思路点拨:1、不够商1就商0,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2、除法的验算分两种情况: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注意横式上要写答案,尤其是余数不能漏写。
4、计算要细心。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组织秋游,三年级一共租用了两辆大巴车,那么8名老师和88名学生全部上车,每辆汽车可乘多少人?
2、植树节,三、四年级同学去植树,四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少35棵,三年级植树60棵,三、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3位老师带着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4、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画出线段图。
2)用两种方法解答。
课前思考: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学所学的一些新知可能有所遗忘,因此,在期中练习之前安排了两节复习课,复习的重点只要集中于前几个单元,因为这几个单元相隔时间较长。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认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一个综合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情况看,学生对认数中读数与写数可以更正过来了,对于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还是会发现学生在写横式时漏写余数,特别是在存在验算的计算中,常把横式的答案写成了验算的答案;对练习的第二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还是没能很好的理解,欠缺仔细思考,认真分析题意;在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问题,没能很好的找出所有的条件及之间存在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根据问题去寻找适合解题的方法,并且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读完题目的好习惯,常读了一半看了问题就动手解答了,甚至还没完全理解整个题目,就仓促答题,造成了解题思路的不清。
课后反思:
通过系统的复习,尤其是在练习过后,学生的知识基本能形成一个知识,对自己的薄弱部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但在复习中,这学期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学生都能通过独立计算,掌握不错,但是补充的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题,有一小部分学生遗忘。通过两种类型题目的比较,发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十位有关。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当有两个问题时,出现遗漏解答的现象。有小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条件分析不清楚,解题思路不清。学生看图列式计算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画线段图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学生也有困难,对于两种解法,还不能很熟练的进行练习。通过讲解后,学生能重拾起老师以前多讲的内容。当然,还有很多学过的知识,不可能进行一一复习,只能学生进行自我复习。
课后反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的知识较二年级而言明显多了,学生对开学学过的知识已经淡忘。本课主要复习三部分内容:除法、认数和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数这部分内容复习下来效果还可以,由于这一单元比较简单,学生掌握得还不错,能够很快的说出数的组成。列竖式计算有的学生已经忘记了,部分学生仍会出现横式后面得数不写,或有忘记写余数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发现学生的分析能力还不行,特别是在做两步计算的问题时,有点搞不清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
篇5: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一分,共21分。).
1 10个十组成的数是( ).,它前面的一个数是。
256的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
3.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47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5按规律填数.
1015()()()()
()()()424446()
二按要求填一填。
1看数画珠子(每个2分,共4分)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
707
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下面各数排列起来.(每空1分,共5分)
45 54 40 50 34
()>()>()>()>()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每空0.5分,共5分)
15-8=12-9=14-6=11-2=
6+7=4+8=18-9=5+9=
12-5=11-6=
2.在()填上“>“”<“或”=“。(每空1分,共6分)
15-9()72()13-83+7()11
14-6()815-2()619-7()14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1分,共6分)xKb1.Com
()-5=87+()=15()-6=6
18-()=714-()=9()+6=16
四.动脑筋,想一想(共16分。)
1.观察物体。
五.用12.5.7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共8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每道小题6分共24分)
1.我们16人约好一起去郊游,已经来了9人,还缺几人?
2.一辆公共汽车,到和平路下车8人,车上还剩11人,公共汽车中原有多少人?
3.林林已经写好15个生字,还有5个生字没写,他要写多少个生字?
4.少先队员学雷锋,一班和二班共做好事18件,其中一班做8件,二班做多少件?
篇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28分)
1.5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个十和()个一是68;()个十是一百。
3.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 )个,其中最大的是( )。
4.比28大比31小的数有( )、( )、( )。
5.按规律写数。
37、47、57、( )、( )、( )。
54、56、58、( )、( )、( )。
6.一捆铅笔有10枝,3捆再加上6枝一共是()枝。
7.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教室长约9( ),橡皮长约2( ),数学课本长26(),
教学楼高约12()。
8.比一比。99○90 3m○30cm76-23○32+9
9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
位是( )位。
10.有一筐桃子不超过20个,三只小猴分余1个,五只小猴分余2个,这筐桃子有()个。
二、计算小神童(28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34+25=59-21=23+66=87-37=53+6=
48-30=47+12=53-3=6+41=15+70=【小学生期中考试】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59-26=24+45=34+63=
5+34=78-73=86-80=
三、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小明8岁,小明的哥哥比小明比大一些。()
2.爸爸的身高大约有170m。()
3.8个十和80个一同样多。()
4.“55”这个数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5.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0。()
四、想一想,画一画(每题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看图写数(每空1分,共4分)
()()()()
六、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分)
小红身高130厘米,小明比她高一些,小明可能有多高?
180厘米135厘米125厘米
七、看一看,连一连(每连对一个1分,共3分)
八、解决问题(共26分)【小学生期中考试】
1.聪聪有35本故事书,小红有12本,聪聪比小红多多少本?
□○□=□(本)
答:聪聪比小红多本。
2.
有多少只?
□○□=□(本)
答:有有只。
3.停车场开走了13辆小汽车,现在还有35辆,停车场原来有多少辆小汽车?
□○□=□(辆)
答:停车场原来有辆小汽车。
4.学校乒乓球队有32人,足球队有46人,篮球队有24人。
(1)乒乓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多少人?
□○□=□(人)
答:乒乓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人。
(2)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6分)
?
□○□=□(人)
篇7: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小能手。
1、10个一是( ),( )个十是100。
2、89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一捆铅笔有10枝,5捆在加上9枝是( )枝。
4、66这个数,左边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右边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
5、一个一个的数,56在( )和( )的中间。
6、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他们相差( )。
7、一个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少6,十位上是( ),这个数是( )。
8、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工具来测量。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 )作单位,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 )作单位。
二、计算小能手。
1、直接写得数。
46+23= 89-43= 55+32= 13+66= 98-47=
6+41= 58-24= 81+18= 64-32= 15+48=
2、比大小
59○96 53+41○69+17 88-50○21+7 36+5○49-7
7cm○9cm 45厘米○7米 100厘米○1米 1m○98cm
三、单位小精灵。(米、厘米)
1、课桌高约70( )。
2、在操场跑一圈约200( )。
3、你睡觉的床长约2( )。
4、小红的身高约110( )。
5、一栋楼房高约18( )。
四、公正小法官。
1、小名的爷爷70岁,小名的年龄比爷爷小一些。( )
2、8个十和80个一同样多。( )
3、有四条边的就是正方形。( )
4、“55”这个数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
5、40厘米>4米 ( )
五、细心小专家。
1、 ( )形 2、( )形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六、生活小管家。
1、花店原来有57束花,由于母亲节快到了,已经卖出去一些,现在还剩24束,卖出去了多少束?
2、想一想熊猫大约有多少只?在下面画“○”
3、小花家买了一些水果,请你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个?西瓜买了23个,梨和苹果同样多,算算吧!
4、(1) 乒乓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多少人?
(2) 足球队比篮球队多多少人?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夺冠平台(任选一题)
1、28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出( )个小正方形。
2、 请把0、10、20、30、40、50分别填在○里,使每条线上的数加起来都相等。
篇8: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一、口算(10分)
13-7=14-5=4+9=5+8=
15-5=18-9=59-9=50+8=
10+40=45-5=36+5=75-30=
57-40=18+9=27+5=73-40=
23+4+9=54+30+4=24+30+5=86-6-50=
二、填空题(32分)
1.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由8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2.一个一个地数,()个一是100;十个十个地数,()个十是100。
3.34的十位上是(),表示()个十;它的各位上是(),表示()个一。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5.6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6.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2560191008246【小学生期中考试】
>>>>>
7.18连续减3:18,____,____,____,____。
9连续加7:9,____,____,____,____。
三、数一数。(6分)
()个()个
四、在里填上“>”、“<”、“=”。(5分)
355378691331
70+97963-37038+636+8
6560+510090+93736+5
6+1916+980-1070-30
五、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8分)
七、看图列式并计算。(15分)
(1)(2)
(3)
八、解决问题。(16分)
1.妈妈买来10米布,做衣服用了4米,还剩几米?
2.明明参加60赛跑,已经跑了2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跑?
3.38只小动物参加运动会,现在已经来了16只,还有多少只小动物没来?
4.商店里有85个风车,又送来10个,商店现在有多少个风车?
聪明题:(10分)
你能把1,2,3,4,5,6,7,8,9这9个数字填到下面的格子里吗?要求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
篇9: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一、 填空题。
1. 看图填空。
( )个十是( ) ( )个十和( )个一是( ) ( )个百是( )
2. (1) 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
(2) 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3.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4. 在○里填“>”、“<”或“=”。
28○27 81○91 91○89
40+7○55-5 69-9○40+20
100-60○48-8 30+3○20+20
5.(1)和3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69和71中间的数是( )。
(3)10个十是( ),70里面有( )个十。
(4)比99多1的数是( ),比77少20的数是( )。
(5)79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6. 按数的顺序填写。
二、计算。
34+4= 49-6= 98-80=
30+53= 27+20= 65-50=
78-40= 57-50= 80-60=
87-40= 56+30= 47-40=
87-4= 56-3= 47-4=
31+5= 57+20= 3+46=
31+50= 57-2= 30=46=
三、想一想,解决下面的问题。
1.看图列式计算。
(1)跳舞和弹钢琴的一共有多少人?
□○□=□(人)
(2)跳舞的比唱歌的少多少人?
□○□=□(人)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
□○□=□(人)
2.瞧,我知道!
3.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
大猴子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子?
96 42 35
(2)明明做了90道口算,兰兰做的比他少得多,兰兰可能做了多少道?
52道 80朵 100道
四、附加题。(不计分)
1.用 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 数数下面图形各有多少个小方块?
( )个 ( )个 ( )个
3.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1)
(2)
篇10: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95~98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增进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题,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第7~10题,主要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部分是第11~13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第四部分是第14~16题,主要是让学生在相对开方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进一步提高数数、读数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7、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难点:
1、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以及笔算;
2、数的组成和数有顺序。
3、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
4、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第6~1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1、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
(1)原来有数学故事35本,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
(2)童话大王借出36本后还剩4本,童话大王原来有多少本?
(3)森林王国有50本,借出一些后还剩8本,借出了多少本?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复习。
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1题:用竖式计算。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2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
1、“期末复习”第14题。
(1)出示第14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2、“期末复习”第15题。
(1)出示第15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期末复习”第16题。
(1)出示第16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
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
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篇11:一年级数学下册和复习(一)教案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
在( )中填上适当的数
( )-9<5 15-( )>6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 + 5 =12 5 + 7 = 12 8 + 7 =15 7 + 8 = 15
12 – 5 =7 12 – 7 = 5 15 – 7 = 8 15 – 8 =7
篇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2.3 考点分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复习立体图形
(复习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师:同学们还认识这些才朋友吗?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家族”里的新朋友——认识平面图形。
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学生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课件呈现主题图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4.讲述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可多了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长方形。
(书、电视机、方桌子、相框、纸巾盒等等)
5.让学生自己说出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举例讲述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正方形或圆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也不少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正方形和圆吧。
正方形的有(魔方、正方形纸巾盒,桌子的面、收纳盒、小坐凳等等)
圆的有(纽扣、圆形石英挂钟、菜板、铜钱、盘子等等)
3.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再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具体感知平面图形。】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举例讲述生活中的三角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三角形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三角形也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中的三角形吧。
三角形的有(警示牌、自行车架、三角形蛋糕等等)
5.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找一找把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二)P3“做一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三)P5“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四)P5“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五)P5“练习一”的第3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回到家里去找一找,看看家里哪些物品有这样的图形。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的奥妙和乐趣是无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好它。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大家再积极再活跃一点,我们要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板书
第1节认识平面图形
1. 复习立体图形
2.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3.巩固练习
篇1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数学思考: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概括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在各种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听清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的习惯。
4.情感态度:通过创设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在交流、讨论、汇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教学难点】: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复习铺垫。
1.故事引入,猜动物的脚印。
师:冬天来了,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鸡、小鸭子、小马高高兴兴地来到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鸭子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这时,几个老朋友也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说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3.介绍三棱柱和四棱柱。
师:还有两位新朋友也来了,它们是三棱柱和四棱柱,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4.师:它们手拉着手,也在雪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他们可能画出什么图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听故事,用下大雪了,小动物留下深深的脚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拓宽的学生的知识层面,知道不同动物留下的脚印各不相同,顺利成章地暗示出立体图形留下的脚印也不尽相同,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自主操作 体验特征。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
1.明确活动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篮子里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这些面是怎么样的。
2.学生在小组里开展摸一摸的活动。
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摸的是哪个立体图形,它的面摸起来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会说:我摸的是长方体,它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我摸的三棱柱,它的每个也是平平的……
当学生说到圆柱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而侧面是弯曲的。
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立体图形上的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除了圆柱的侧面以外,其余的立体图形上的面都是平平的,构建了“平面”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平面”的含义。】
(二)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
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
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
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
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
5.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图形)
【设计意图: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的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很好的帮助学生体会“面从体生”、“面在体上”,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1.明确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形状分一分类吗?(能)在活动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请小组长把袋子里的平面图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组一起想一想,哪些图形是同一类的,就把它放在一起。第二个要求:分完后,说一说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图形若干个)
2.小组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师巡视指导,请一生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分好了吗?请小组长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小组长上前展示小组的分类情况。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类情况: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了五类,这几个图形是同一类,这几个图形是另一类……
4.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
(1)认识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把这三个大小一样的平面图形分成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手指着长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都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其中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说明: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边的概念,在这里,要跟学生介绍边的意义。)
师小结特征:说的多好啊!只要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正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也是有四尖尖的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并且每一条边一样长。
师小结特征:同学们真会观察,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每一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正方形。)
(3)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点呢?(手指着平行四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也是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但它跟长方形、正方形不同的是有两条斜斜的边……
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手比画一下这两条边是怎样斜的吗?
学生比画并说明:这两条边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斜的。
师小结特征:你真会对比啊!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向同一个方向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4)认识三角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三角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都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5)认识圆形。
师:最后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形。(板书:圆形)
5.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把不同的平面图形进行归类。其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等数学思考方式,才能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分成一类,这样各种图形的特征就显而易见了。】
(四) 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1.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平面图形。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2.学生在小组里找一找、说一说。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如:书本的上面是长方形……
4.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师:早上去上学,小区里的篱笆上有平行四边形,到店里喝早茶,糕点上有平行四边形,吃饱了来到学校,我们学校门口都能找到好多平面图形:伸缩门上有平行四边形,地上画线区域里有黄色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设计意图:找一找的活动,能让学生在辨认中巩固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三、分层作业、拓展提高。
过渡语: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如果我遮住它们的一角,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
1.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图形。
师:学生可真会辨别啊!一下子就猜中了白云下面的图形。要是老师都把他们混在一起,你还能辨认出来吗?(课件出示第二个练习)
2.填一填。(书第5页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5页,自己独立完成第2题,做完后请在小组里交流做法。
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老师要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如:为什么觉得4号图形是正方形呢?那6号图形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呢?
3.数一数(书第5页第3题)。
师:平面图形还可以拼出美丽的图画呢!看,这是一只……蜻蜓(课件出示练习3)。你知道它分别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各种图形又有几个呢?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个别学生点着图案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层次的3个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区别、辨认出它们。
四、创意图案、延伸创造。(书第3页第2题)。
1.师:用立体图形上的不同图形,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欣赏。(课件出示图案)
2.师:请同学们用立体图形上不同图形,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学生自主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在小组里交流画法。
4.展示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主要是让学生继续经历由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再次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说说长方形是怎样的吗?正方形呢……
篇1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2、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篇1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 ; 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
a÷0 = (无意义)
6、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5表示(十分之五),
0.05表示(百分之五),
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5表示(千分之五),
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
0.2= 0.20 = 0.200 =0. =……
1.05=1.050 =0.0500 =0.0500=……
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 100.08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
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四年级数学学好的四个关键点
1、学会预习和复习
四年级孩子要学会课前预习并定期复习,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逐渐让孩子形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的关键是找出自己对新课内容的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听老师的讲解。复习的关键是保证记住重要的知识点,确保学过的内容已经没有疑问,每个数学知识的链条是紧密闭合的。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教给孩子学会总结学习数学的经验教训。四年级孩子很多不愿意做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法练习,但是他们在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经常因为马虎将一些简单的运算算错。
让孩子自己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建立“错题集”也是一种不错的总结方法。孩子在做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做错题是很正常的,但是要保证自己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2、树立简单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锻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并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例如在解两步和三步应用题时,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数学的基本思想。这需要孩子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简便的方法。
3、多练习是学习数学的法宝
就像打球一样,要打好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练,练的多才能打得好,光说不练没有用。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对一些概念和算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加深和巩固。但是练习不是越多越好,练习也不是重复做同样的题,应该在保持孩子练习兴趣的基础上做一些典型的练习。
4、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
数学概念是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如果基本的概念理解不清,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数学逻辑性的基本特征就无法体现,或者简单地说,概念理解不清就学不好数学。
篇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初步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梳理知识
1、加法
出示算式
25+836+759+243+5
50+1639+4047+5062+4
(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
(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
2、减法
(1)明确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
(2)小组合作
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
(3)展示交流
(4)练习P78T1
46-982-565-7
97-6062-4058-30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
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
△+○+□=40△=
△+○+□+□=46○=()
△+○+○+□=70□=()
3、P78T2
三、总结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
篇17: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28分)
1.5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个十和()个一是68;()个十是一百。
3.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 )个,其中最大的是( )。
4.比28大比31小的数有( )、( )、( )。
5.按规律写数。
37、47、57、( )、( )、( )。
54、56、58、( )、( )、( )。
6.一捆铅笔有10枝,3捆再加上6枝一共是()枝。
7.写出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1的两位数:32、、、、、
8.﹥80=98﹤41
9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
位是( )位。
10.有()根小棒,再添6根有()根小棒,就是()个十
二、计算小神童(28分)
1.直接写得数。(20分)
12+2=18-4=19-6=7+13=
4+16=20-8=18-9=7+9=
12-8=8+8=11+2=20-4=
5+14=13-6=17-4=15-6=
16-5=9+7=18-9=4+9=-
2.填一填(8分)
7127427724
7984675456
个位上是7的数个位上是4的数十位上是7的数
三、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小明8岁,小明的哥哥比小明比大一些。()
2.16-8=9()
3.8个十和80个一同样多。()
4.“55”这个数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5.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0。()
四、想一想,画一画(每题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看图写数(每空1分,共4分)
()()()()
六、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分)
180厘米135厘米125厘米
七、看一看,连一连(每连对一个1分,共3分)
八、解决问题(共26分)
1.聪聪有14本故事书,小红有9本,聪聪比小红多多少本?
□○□=□(本)
答:聪聪比小红多本。
2.
有多少只?
□○□=□(本)
答:有只。
3.停车场开走了8辆小汽车,现在还有11辆,停车场原来有多少辆小汽车?
□○□=□(辆)
答:停车场原来有辆小汽车。
4.学校乒乓球队有8人,足球队有7人,篮球队有12人。
(1)乒乓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多少人?
□○□=□(人)
答:乒乓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人。
(2)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6分)
篇18: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28分)
1.5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个十和()个一是68;()个十是一百。
3.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 )个,其中最大的是( )。
4.比28大比31小的.数有( )、( )、( )。
5.按规律写数。
37、47、57、( )、( )、( )。
54、56、58、( )、( )、( )。
6.一捆铅笔有10枝,3捆再加上6枝一共是()枝。
7.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教室长约9( ),橡皮长约2( ),数学课本长26(),
教学楼高约12()。
8.比一比。99○90 3m○30cm76-23○32+9
9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
位是( )位。
10.有一筐桃子不超过20个,三只小猴分余1个,五只小猴分余2个,这筐桃子有()个。
二、计算小神童(28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34+25=59-21=23+66=87-37=53+6=
48-30=47+12=53-3=6+41=15+7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59-26=24+45=34+63=
5+34=78-73=86-80=
三、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小明8岁,小明的哥哥比小明比大一些。()
2.爸爸的身高大约有170m。()
3.8个十和80个一同样多。()
4.“55”这个数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5.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0。()
篇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小会计师。(每小题1分,计25分)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质监试题:15+20=61+10=22+20=48-8=30+5=
15+2=61+1=22+2=60+7=95-5=
20+27=37+10=35+2=8+30=98-90=
27+20=10+37=2+35=36-30=37-7=
5+30=45-40=60-2=6+70=81-80=
二、对号入座。(1-9题,每空1分,10-11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3,这个数是( )。
2.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相差( )。
3.6个十加( )个十是100。
4.29添上1是( ),90去掉1是( )。
5.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6.3个一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7.100里面有( )个十。
8.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7727100456330
□<□<□<□<□<□
9.按顺序填数。
232218
(1)比49大1的数是( )。(2)( )在89和91之间。
(3)49在( )和( )中间。
11.数一数,填一填。
( )个( )个( )个( )个
三、择优录取。(6分)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2.
45个比篮球多一些16个比苹果多很多
体育室可能有多少个?草莓可能有多少个?
40个50个70个
10个20个64个
四、精打细算。(每空3分,计9分)
五、走进生活。(20分)
1.2.
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 )□○□=□( )
3.4.
□○□=□(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合理安排》教案2023-10-15
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2023-11-04
下册工作计划2023-02-24
初一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2023-05-16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12-26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取问题》优秀教案设计2023-03-04
冀教版三年级思品下册教案2023-08-29
初三英语下册教学的工作计划2022-05-06
四年级下册 Unit 3 A Read and write教案2022-07-31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