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游戏小班教案(精选17篇)由网友“一级保护废物”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沉浮游戏小班教案,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沉浮游戏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初步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3、用简单的'表格记录物体的沉浮现象。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木块、塑料块、磁铁、糖纸、玻璃球若干。
2、物体沉浮实验前后对照表。
活动过程:
1、拿出一个木块,让幼儿猜一猜,如果把它放进水里,它会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再把它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
2、把其它的物体都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那些物体会沉下去,那些会浮起来。
3、请幼儿实验。实验前,先请幼儿猜一猜结果。并且做标记。然后与实际结果对比。
4、小结: 比水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物体会沉下去。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发现沉浮现象。我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操作来获得经验。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篇2:沉浮游戏小班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沉浮游戏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中。体验玩水的快乐。
准备:
大盆水2―3盆,各种物品(包括棉花、铁钉、镜子、塑料玩具、小石头等)。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告诉幼儿这些物品有的能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等一会儿幼儿玩的时候来观察。
2、将幼儿分为3组,向每组幼儿提供足够的物品。让幼儿自由玩耍。
3、教师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指导。如教师可以用参与的方式和幼儿一起玩,并且用:“浮起来了,沉下去了”等语言来影响幼儿。
4、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起来。
建议:
1、活动中提到的物品仅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任何物品。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地玩,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篇3:沉浮游戏小班科学教案
沉浮游戏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沉浮游戏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中。体验玩水的快乐。
准备:
大盆水2―3盆,各种物品(包括棉花、铁钉、镜子、塑料玩具、小石头等)。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告诉幼儿这些物品有的`能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等一会儿幼儿玩的时候来观察。
2、将幼儿分为3组,向每组幼儿提供足够的物品。让幼儿自由玩耍。
3、教师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指导。如教师可以用参与的方式和幼儿一起玩,并且用:“浮起来了,沉下去了”等语言来影响幼儿。
4、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起来。
建议:
1、活动中提到的物品仅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任何物品。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地玩,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篇4:《水果沉浮》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水果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吃、常见的东西,但孩子对水果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对水果的色、香、味、形上,关于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却知之甚少。现在正是各种水果上市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水果。一次,不知是谁把苹果和杨梅放进了金鱼缸,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围观议论,经了解得知,原来他们是想给鱼儿喂食,结果发现水果有的'浮在水上,有的沉在水底。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常见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经验。
2、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
3、进一步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多寻找不同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盛有水果若干(苹果、桔子、香蕉、葡萄等)的箩筐若干。盖水果的毛巾。
2、“↑”与“↓”的标记各一,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各一。
3、水果图片(四种,另其他几种)。
4、盛水容器若干。积木、弹子各一。
5、贴有沉浮标记的箩筐各一。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水果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老师准备了一些水果来招待他们。
2、你们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幼儿指认水果。
二、认识沉浮标记
1、这么多水果都用来招待什么神秘的客人呢?
2、出示图片1,这是哥哥,叫浮上来。我们一起跟他打个招呼吧。
3、出示图片2,这是弟弟,叫沉下去。我们一起跟他打个招呼吧。
4、为什么哥哥叫浮上来,弟弟叫沉下去呢?
老师给你们做个实验,(把积木和弹子放进玻璃缸里)积木在哪里,弹子在哪里啊?
5、出示‘↑’的标记。因为它在水上面,我们用朝上的箭头表示浮上来。
出示‘↓’的标记。因为它在水下面,我们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下去。
6、我们也来做一下浮上来和沉下去吧。(幼儿站起来,我是哥哥,我们浮上来喽。我是弟弟,我们沉下去喽)
三、猜猜水果的沉浮
1、沉浮兄弟他们可喜欢吃水果了,可是浮上来专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沉下去专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
2、如果它们吃错了水果,他们就会生病了。小朋友希望他们生病吗?
2、那我们来猜一猜,这些水果放在水里,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昵?”
3、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水果图片贴在标记下。
四、幼儿实验
1、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老师也不知道。
2、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里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现在就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水果,放到水里去试一试,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里到底是沉还是浮。
3、请幼儿选择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沉浮。(一教师拿走纱布)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实验。(教师可以问幼儿:你拿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相互交流)
五、表述实验结果
1、“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可以让幼儿到前面来演示并表述。
2、“我拿的是苹果,我发现苹果是浮起来的。”“我拿的是香蕉,我发现香蕉是沉下去的。”……
3、修改标记与图片的吻合,进一步认识标记“↑”和↓”。(幼儿自己修改)
六、根据标记进行简单分类
1、小朋友们真棒,帮助沉浮兄弟找到了他们爱吃的水果。
2、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箩筐,上面贴着什么啊?‘浮上来↑’和‘沉下去↓’
3、现在我们把这些水果按照标记分别送给哥哥浮上来和弟弟沉下去,好吗?
七、扩展经验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水果,你们看。(出示水果图片,幼儿认识)
2、它们在水里是沉还是浮呢?你们平时洗它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呢?
3、这些问题我们带回家再试验一下,好不好?
八、延伸活动:吃水果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啊?
2、沉浮兄弟可高兴了,小朋友帮了它们一个大忙,把水果按沉浮分开来了,小朋友真能干。
3、沉浮兄弟为了感谢我们,把这些水果送给了我们,我们一起来尝尝这些好吃的水果吧!(一教师端走水,端来水果)
4、请幼儿自己选择一样水果,并与他人互换品尝,体验分享的快乐。
篇5:《水果沉浮》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准备:
水果若干、装水的盆、记录表、水果小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些水果,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水果呀?(幼儿观察水果,引导幼儿说出名称)
二、猜测结论
师:看到这么多的水果,李老师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把它们放到水里去,你们说好吗?那把它们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呢?
三、自由探索并讨论结果
1、那它们在水里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要求:我们要轻轻地把水果放到水里,再看看它们到底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3、探索完后,请幼儿讲讲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四、再次探索,请幼儿记一记:
1、出示记录图,指出水位线,请一到两个孩子尝试记录。
2、幼儿边探索边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篇6:《水果沉浮》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感知三种不同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沉浮现象感兴趣。
2、尝试用实物粘贴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
3、乐于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记录纸、放水果的口袋一只,水盆。
2、香蕉、橘子、鲜桂圆实物和图片若干,幼儿挂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袋子里有哪些水果。
二、集体猜想,大胆表达
1、提出问题:香蕉、橘子、鲜桂圆放进水里,谁会浮起来,谁会沉下去?
2、幼儿自由猜测,老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在大记录纸上进行记录。
三、实验操作,交流验证幼教频道
1、提出实验要求:请幼儿分别把三种水果放入水中,仔细观察水果的沉浮,并用相应的水果图片记录自己的发现。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指导幼儿用标记记录自己的实验发现。
3、交流验证,归纳总结:水果放在水里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活动延伸:探索生活中其他水果的沉浮现象,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愿望。
篇7:物体沉浮的游戏教案
物体沉浮的游戏教案
活动目的:
1、组织幼儿玩物体沉浮的游戏,培养幼儿观察物体沉浮现象。
2、通过参与物体沉浮的小实验,培养幼儿探索能力和参与意识。
活动准备:积木、泡沫、塑料、铁钉等
活动过程:
1、给幼儿分组、每组发给积木、泡沫、塑料、铁钉等。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浮在水面,哪些物体下沉。
2、通过游戏请幼儿说出哪些物体下沉,哪些物体浮在水面。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很好,面积大而且轻的物体容易浮在水面,体积小而且实心的物体沉的快。
3、给每组幼儿发一块橡皮泥,请幼儿动手试着做成各种形状,看什么形状的能浮在水面。
4、请幼儿拿着硬币往做好的橡皮泥船里投,看谁的船里装的硬币多,装多少个硬币会下沉。
引伸活动:“小朋友,你们知道船和电梯还有公共汽车为什么不让上很多人吗?如果上的人多了就会有危险的。小朋友你们要记住,以后坐船或乘坐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面人多了你就不要再上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篇8: 沉沉浮浮游戏教案
沉沉浮浮游戏教案
背景:做理发师是孩子们表现生活的一种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可以产生许多的角色互动。理发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最简单的也是自己都亲身经历过的一种活动。孩子对理发店的游戏虽然很喜欢,但常常因为不认识一些理发工具或不能正确的使用闹出很多的笑话。观察中也有个别孩子熟悉理发店“工作”,但不能与众多的小客人扮演者产生互动,因此导致很少有“顾客”去光临理发或是美容。
实录:我问进入理发店扮演角色的孩子:“你是谁?”三个孩子都能根据挂牌明白自己的角色,说自己是理发师。当提问到:“我能不能在这里美容时?”只有一个孩子说可以。具体做些什么,她也不清楚。有个小客人来了,理发师热情的迎上前后问她:“你要剪头发吗?”小客人随即点点头,没有太多的交流就像赶场子一样洗头、吹风、剪头发。因为流程太快,几乎没有更多的语言交流,看来角色意识有待加强。
分析:3-4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得行为习惯。理发师的角色活动中大部分孩子对于用梳子梳、用剪刀剪和用吹风机吹的行为动作都非常感兴趣,但对于理发店的其他用品和理发过程的步骤还不是很了解,教师可通过之前的经验丰富和适时的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角色。个别孩子的`游戏行为还停留在摆弄材料的水平,他们没有角色的任务意识,而且不是很清楚需要哪些材料工具和它们的使用方法,例如:发卷和烫发的头罩几乎没有人使用。教师在活动之前,可以将几个大角色的目标细化,哪怕一次达到一个很小的点也是好的,面面俱到反而失去本来的观察目标。
游戏观察记录
游戏材料:沉与浮
游戏要求:改变物品原先在水里中的状态
游戏玩法:借助各种辅助材料, 尝试改变物体原先在水里中的状态
游戏观察:
镜头一:
杨洋试了乒乓球,是浮的,为了让乒乓球沉下去,他想到想到了用手按住乒乓球,但是这样一来他的手就没有办法拿开了,于是,他找了个重的东西――吸了水的海绵,压在了乒乓球上,这下乒乓球沉下去了,而杨洋的手也解放了。
镜头二:
何佳芸也试了乒乓球,她在乒乓球上放了一个盘子,没成功;又试着放一块橡皮泥,可是还是没成功,这时,阳阳忍不住了, 当起了小老师教起了何佳芸:“你要拿个重的东西压一下,乒乓球就沉下去了,一定要重一点,不然不行的。”于是,何佳芸拿起了乒乓球放进了装有鹅卵石的袋子里,哈哈,成功了!
镜头三:
沈家禾拿着手中的橡皮泥,捏了捏,往水中一扔。咦?怎么橡皮泥没有沉下去呢?为什么别人的橡皮泥是沉下去的?于是,又从水中拿起了橡皮泥,又揉了揉,揉成团,再不放心,又看了看,才放到了水中,沉下去了!为什么一会沉一会浮呢?他又开始了琢磨,原来,把橡皮泥摊开来,就是浮的,揉成团就是沉的。
镜头四:
盛俊杰选了鸡蛋,是沉的。一开始,他把鸡蛋放进了铁盒,因为铁盒是浮的,他想通过铁盒的浮力,让鸡蛋浮在水上,刚刚还行,可慢慢的,又沉了下去。这时他看到了提示:选用老师准备的调料――糖、盐、味精。一个个试过去,最后发现放了盐之后,鸡蛋浮起来了。
游戏反思:
大班孩子敢于尝试、探索,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乐于接受的活动。小实验“探索改变物体原状”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关注,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这个内容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孩子带着任务去尝试,去探索。有的孩子迁移运用了前面的实践方法;有的则自己创造;也有的模仿同伴,幼儿积极思考、操作、记录……在分享交流中,根据孩子的特点及时调整与应对,在“抛接问题”中拓展孩子的思维。
在讲评中,讲述了“熟鸡蛋的沉浮”,寻求突破,通过“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让孩子看到了“鸡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得知:在水中放入盐,能增加水的浮力,可以使鸡蛋浮起来;一步步环节的递进,层层剥开“鸡蛋浮起来”的真正原因,引发孩子更多创意。
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秘密,感受获得了成功、快乐。在尝试中,有采用辅助材料的,有改变形状的,有改变水的性质的,可见,孩子们通过不同的尝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不断学习的兴趣。
篇9:幼儿园小班科学沉浮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浮教案
活动目标:
1、对物体的沉浮感兴趣,感知物体沉浮的现象,并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按沉、浮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记录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准备:水盆、水、石子、木块、泡沫板、空牙膏管、橡皮泥、饮料瓶、玻璃珠、记录单、集体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猜想
1、教师提问:前两天我们到植物园去玩,有的小朋友把树上落下的小花瓣扔在水里,发现小花瓣浮在水面上。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哪些会漂在水面上,哪些会沉到水底?
2、幼儿做记录。“请你将你的猜想记录在记录纸上。”
二、实验
1、幼儿动手实验,将各种物品逐一放入水中,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观察比较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充分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2、将沉的物品和浮的物品进行分类。“请你将沉的'物品放到一个玩具框里,将浮的物品放到另一个玩具框里。”
三、交流
1、请做完实验的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同伴交流。“和同伴说一说的实验结果。”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结果集体进行汇总。“小石子放到水里怎么样?”……
四、延伸:
教师提问:我觉得橡皮泥颜色很好看,我想用橡皮泥做一艘小船,我怎么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其他沉下去的东西怎么能浮在水面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怎么能沉下去呢?
篇10:小班科学沉浮兄弟教案
小班科学沉浮兄弟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
2、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经验。
3、进一步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多寻找不同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各类时令水果若干(苹果、梨、猕猴桃、提子等)分放在两只箩筐内。
2、“↑”与“↓”的标记各一,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各一,盛水容器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老师准备了许多水果来招待这两位小客人。你们看,都有些什么水果?”
教师介绍活动中要用的水果,幼儿指认水果。
2、师:“今天要来的两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起来,专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们看他吃多了浮在水面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翘了。弟弟叫沉下去,专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你们看吃多了沉在水下的水果,嘴巴都往下垂了。”
师:“如果沉浮兄弟吃错了水果,他们就要拉肚子,今天我们来帮他们把水果分出来,看看哪些水果是浮在上面的,哪些是沉在水底的?”
教师分别出示‘↑’和‘↓’的标记。
3、师:“小朋友,你们先来猜一猜,这些水果放在水里,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昵?”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请幼儿讨论哪些是沉、浮的水果,教师给予补充。
4、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水果,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里是沉下去的,或是浮起来的。现在就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水果,放到水里去试一试,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里到底是沉还是浮。”
请幼儿分别在两只箩筐里选择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沉浮。
5、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并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小朋友听。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实验。
6、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
幼l:“我拿的是苹果,我发现苹果是浮起来的。”
幼2:“我拿的是提子,我发现提子是沉下去的。”……
7、巩固沉浮兄弟的特征,进一步认识标记“↑”和↓”。
8、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沉浮兄弟找到了他们爱吃的水果,现在我们一起来将这些水果按照‘浮上来↑’和‘沉下去↓’分开放在两只箩筐里好吗?”(请幼儿根据刚才的实验结果分放。)
教师将标记“浮上来↑”和“沉下去↓”分别贴在两只箩筐上。
9、师:“沉浮兄弟为了感谢我们,把这些水果送给了我们,我们一起来尝尝这些好吃的水果吧!”请幼儿自己选择一样水果,并与他人互换品尝,体验分享的快乐。
篇11:小班科学蔬果沉浮教案
小班科学蔬果沉浮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每张桌上放有苹果、香蕉、葡萄、西红柿、土豆等蔬果,一盆水,记录卡(卡上画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线)和各种蔬果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小朋友快来看呀!
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指点着,议论着。有的描述着它们的形状,有的回味着它们的味道,有的掂量着它们的重量……师:你们有没有想过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苹果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葡萄、西红柿、土豆呢?
孩子们争论起来,有的说会沉到水底,有的说会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说会在水的中间。
师: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请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可以使用蔬果小图片和记录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别把小图片摆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间。
二、玩一玩,比一比。
师: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里到底会怎么样呢?请你们把它们放到水里试一试。
孩子们把它们一一放进水里,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情况,然后在另外一张记录卡上验证记录。教师则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引导幼儿将实验结果与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帮助他们在观察沉浮现象时,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
三、讲一讲,议一议。
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
幼:我发现苹果是浮在水面上的,香蕉是沉在水底的,西红柿是浮在水面上的,土豆是沉在水底的。
师:它们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真有趣。
师: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幼:为什么大的西红柿能浮起来,而小小的葡萄却沉下去了呢?
师:这个问题要留给小朋友们去动动脑筋,找找答案。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要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想办法,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让西红柿沉到水底去,让葡萄浮到水面来?
篇12:小班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认识和喜欢自己的小朋友,谁能最快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学习短句:《找朋友》的儿歌。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动物胸卡若干活动前贴于孩子的胸前,
2、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活动过程:
引导孩子们用各种方式打招呼,如“你们好!你们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啊?你会怎么和他交朋友啊!————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孩子们寻找和自己胸卡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去寻找同样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找到后做一些友好的动作,如握手、拥抱、微笑|、嘿,嘿,我们做朋友吧!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戏,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附儿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找朋友》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喜欢,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学习巩固了儿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合作。
篇13:小班游戏教案
游戏目的
帮助小班小朋友提高观察力,锻炼小朋友的耐心,提升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并建议小朋友建立小团队,帮助小朋友建立友好关系。
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游戏道具
空饮料瓶。把盖子拧下来,混乱地与瓶子放在一起。
游戏过程
1,幼教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下这个游戏的规则,那就是帮助每一个不同的瓶子找一找它的盖儿。然后让孩子们把盖盖到瓶子上。配对好的瓶子放到一边。看哪个小朋友配对的瓶子最多,给予小红花奖励。
2,孩子们找不到配对的时候,幼教可以善意地提醒一下。
3,让小朋友自由组合,可以一个人找瓶子,一个人找盖子。或者是单独游戏也可以。
4,小朋友配对好后,把瓶子交到老师手里,由老师帮助小朋友记数。
5,最终瓶盖配对完成,老师开始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并对认真的小朋友也给予奖励,还要对友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给瓶子找盖儿,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游戏,对于小朋友来讲,看似简单,却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找盖子并不只是找,而是还要把盖子盖到瓶子上,有时候,小朋友看着是可以配对的瓶子和盖子,却盖不上去,就得让孩子不断地找,不断地盖,对于锻炼孩子的耐心是十分有帮助的。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篇14:小班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并用简短的句式进行表述。
2、要求幼儿用清楚、大声的声音说话,培养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火车头胸饰2个、玩具动物列车一辆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
将“动物列车”玩具藏在身后,请幼儿听一听“是谁发出的声音”、“它是怎样叫的”。逐一按响动物列车上的按钮,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边听边回答。采集体和个别回答相结合的方式,重复练习,帮助幼儿熟练运用“小羊咩咩咩!小牛哞哞哞!小猫喵喵喵!”的句式。
2、交代游戏规则。
先用语言导入:小动物们都乘上了火车,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上我们的动物列车吗?接着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1)一人先扮演火车头,边开边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答:“我来坐。”
(2)火车头扮演者可选一人,则被中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回答正确者方能乘动物列车。
(3)“火车”继续向前开,每一位要上车的小动物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而要换一个动物形象,如说:“我是小牛,小牛小牛哞哞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如回答与前一幼儿相同,则不能登上动物列车。
3、教师先扮演火车头,在身前挂上车头的胸饰,游戏开始时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回答:“我来坐。”教师请一幼儿起立后,幼儿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随后走到前面来,用双手拉着教师的衣服,嘴里发出“呜—”的声音,在教室里开一圈后,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小结: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在小班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近阶段,我们小(2)班的孩子和小兔、小猫、小鸡,小乌龟等这些可爱的动物交上了朋友。小动物们不时地出现在好听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孩子们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
我们在开展“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中,注重了幼儿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以多种形式(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听、讲、画、做)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从幼儿熟悉并喜欢的小动物开始,通过故事、儿歌、观察、游戏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发展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愿望,进而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物的更多的信息,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增强感受力。在依据幼儿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这些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形象),以师生、家长共同游戏、操作、制作等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从而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首先在家长工作方面:和孩子们一起积极收集有关动物的各种图片和相关知识,一起制作动物的头饰。另外为了使活动能顺利进行,满足幼儿各方面的需要,我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做了充分的假设,大大丰富自己的前期知识准备。包括在网上查找各种动物奥妙、动物趣闻、动物故事、动物图片、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接着是我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而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此活动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因此,根据这些原因、特点,我们创设了适合他们的创新活动。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老师能从烦琐的前期准备工作中解脱出来,教师的准备工作也依托网络进行。
2、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运用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教学活动进行有趣的游戏活动,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仅很快学会了歌曲,而且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地创编了生动的歌词。
3、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形式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并通过语言的激励机制,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调动了幼儿模仿小动物的积极性,让幼儿敢唱、敢表演。
4、在观察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运用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眼中的,喜欢的小动物可爱的形象描绘出来。
活动启示:
1、主题内容具有生活性。
动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长接触到的事物,也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本主题内容的`确定,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活动,推进主题活动的延伸与拓展,丰富和拓宽幼儿的新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
2、活动过程突显主体性。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好奇心是幼儿探索活动的前提和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幼儿的好奇心是基于对事物认知的兴趣,此时教师的角色应向促进者转变,把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尊重幼儿的选择,质疑,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有关主题活动的经验,帮助幼儿在充分展现个体潜能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3、活动方式应体现探究精神。
为了促进幼儿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耐心聆听他们的想法,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利用各种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学会观察,捕捉教育契机,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让他们能通过“跳一跳,够得着”去积极思考,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实践、验证,获得经验。本案例中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幼儿通过搜集资料、网上查询、交流对话、实践操作等形式,不断地深化对主题的探究活动,让他们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篇15:小班教案游戏教案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
目标:
1、通过抓水果的游戏,能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水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发对抓握方法的兴趣。
2、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学习在集体中交流。
过程:
一、说说手的本领,充分表达已有经验。
1、说说2只手有哪些本领?
2、今天来做个游戏,看谁的手本领大!
二、游戏:抓水果,感知手与水果的'多种关系。
1、让幼儿拿水果(2次)
幼儿自己拿、数橘子。
交流:我拿了几个?比比谁拿的多?谁拿的少?
老师示范拿橘子,数数拿了几个,说说为什么比幼儿拿的多?
(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水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2、再次拿水果(1次)
幼儿自己拿、数龙眼。
交流:我拿了几个?比比谁拿的多?谁拿的少?
请个别幼儿示范拿龙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感知水果的大小与所抓数量之间的关系。)
3、看看,还有什么水果?(香蕉)
幼儿自己拿、数香蕉。
请个别幼儿示范拿香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说清自己用什么方法拿到更多的香蕉。)
三、延伸活动,对抓握方法感兴趣。
我们平时还有许多时候要拿很多的东西,可以想出很多好办法,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看看有些什么好办法能拿好多东西!
篇16:小班教案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4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篇17:小班教案游戏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共同建构完成主题。
2、巩固幼儿合理布局的能力,并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游戏准备:
1、教师布置好游戏场景。
2、结构材料:雪花片、立体建构积木等。若干辅助材料:皱纹纸、硬板纸、罐子等。
游戏指导:
一、手指游戏导入
1、复习手指游戏《点点虫》。
2、春天的公园会有些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的经验,想象鼓励创造
1、老师这里有几张设计图,请幼儿根据设计图来用各种材料来建构一下。
2、出示图片,介绍建构内容及材料运用。
三、交代建构要求:
①我们走路时在哪儿走?
②碰倒了别人的积木怎么办?
③建构时声音要小点,完成了要学会收拾。
幼儿自由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四、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首先能对活动的内容感兴趣,能积极大胆地进行建构,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用一些辅助的材料建造小路、设置小栅栏、拼插各中大型玩具及设施,想象力丰富,布局较合理。个别幼儿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活动中老师应在引导幼儿建构的同时,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以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 沉浮现象科学教案
【沉浮游戏小班教案(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风车教案2022-05-07
《水果沉浮》教案2023-01-31
学前班数学优质课教案2023-02-10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沉浮2022-09-18
《鸡蛋浮起来了》科学活动教学反思二2022-07-20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2023-03-17
能干的小蚂蚁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2022-06-03
节约用电幼儿园小班的教案2022-10-25
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2023-09-26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