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教案(共20篇)由网友“天然玛丽苏”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三年级美术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 三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教学目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教学重点: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四、教学难点: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活动一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活动一作业表现仅仅是教师个体形象,活动二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可利用CAI课件出示两副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副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副画是将第一副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并在CAI课件中强化表现意识,在提供学习指导时可通过CAI课件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评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活动三是关于卡片设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祝词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孩子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因别,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二课 卡通大亮相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
二、教学目标:
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作业要求: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第三课 鸟之王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8—9页。
二、教学目标:
了解飞鸟的基本特征和凤凰的来龙去脉。
参照凤凰或天国神鸟的产生方式,参考相关自然之鸟想象画出新的鸟之王形象。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鸟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参照凤凰或天国神鸟的产生方式,参考相关自然之鸟想象画出新的鸟之王形象画画。
四、教学准备:卡纸。
五、教学设计
本课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与创作。可用设问导入——观察分析——欣赏学习自主表现来完成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哪些鸟?能说说吗?称得上鸟王的是哪些呢?
观察分析。出示鸟类图片或播放鸟类的视频影象(音像市场有《人与自然》《探索》等光碟)。设问:大家说一说,所见之鸟都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学生说后教师小结:老鹰、秃鹫、孔雀、天鹅、白鹤等都是鸟中佼佼者,也可称王。共同的特征是:都是卵生的,有身、颈、头、脚、翅、尾巴,能飞能立,羽翼好看。之后渗入对自然环境中鸟的保护意识教育。
赏析学习。出示凤凰或神鸟的美术作品后教师设问:你认为这些画好看吗?为什么?它是不是自然界的鸟?艺术家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技法讲授。鸟之王的组构创作要求(集各类鸟的美丽与威猛等于一体)。
自主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将学习所获得的有关鸟王的知识信息及观察分析,经创意组合画出一副新的鸟王形象来。可以不受自然形态的限制。
第四课 会走的小人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
二、教学目标
能采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能在游戏活动中尽兴倾注自己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四、教学准备:卡纸。
五、教学设计:
本课以绘画、手工和游戏综合形式开展教学,以直观演示方法进入教学的起始段。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和活动性是协调教学活动开展的综合要求。其中形象性在于表现形象的个性化和对所描绘人物身份特征的肯定;直观性强调了作业样式所取得的启示作用和学习要求;故事性艺术地将学习内容、实践所得,转化到情意条件下而生成感人的情境;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将有助于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有利于激活学习和表现的热情。形象性、直观性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要求和学习形式的呈现方面,故事性和活动性有助于内化知识,抒发情感,促进认识的发展。因此,抓住课题中“会走”两个字做文章,便可以促动情境的发生,在对于故事的表述和表演中,通过活动形式,将学生的所见、所思、所求表露出来,形成了理想和愿望的自如表达。
由于本课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该注意到教学策略制定方面在确定中心任务的前提下,围绕“故事”开展教学,从动人的情节中强化对运动形象的体验以及思维发散的扩充,由表及里触及灵魂,借以激发创作热情,增加学习的表现性。
有秩序的开展教学,其教学流程可参照下列程序进行:故事导入、寻找线索——启发联想、树立形象——自主表现、创造实践——游戏表演、有情有趣——赏析评议、沟通思想。
在综合性较强的课型中,教学方法更要注意整合效应,多则不精,容易造成混乱。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考虑将讲述、讨论、演示、展现、游戏等方法择优组合,应防止平均化和复杂化给教学实施带来的破坏影响。教学手段运用可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择优选用,工具材料是完成作业的物质条件,工具要完备;制作用纸要适合表演运动的适宜厚度。由于参与性和活动性较强的缘故,教学组织需要在服从“中心”所需的主控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做到一环扣一环,活泼的学习局面,需要可靠的秩序作为保障。以个人或同学合作的形式绘制一个或一组造型生动的“小人”,并剪下来套在手指上,进行游戏表演活动
篇2: 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井的文化背景、基本结构及主要特征。
2、能选择不同的材料,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设计制作。
3、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
如何通过所有的材料进行造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泥、卡纸、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江西有一口井吗?那可不是一般的井,是当年红军经过时,老百姓非常困难,毛主席带领红军挖的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并动手把它画下来,或是动手制作,好吗?
二、新课
1、播放一段当年红军长征的视频
通过视频再现当年红军的情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展示图片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井有所认识,了解那个时代主要取水方式以及井的基本原理、结构、特征。
3、引导学生创作
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开始造井
学生画井
三、交流展示作品
四、课后拓展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习造井,你们以后有机会去看看井……
篇3: 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就感。
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创造,养成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
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学生用具:
自备的制作汽车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种蔬菜、瓜果,橡胶泥,剪刀,小刀,钻子,牙签,旧鞋,袜子,玩具赛车车轮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第二课时)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个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
(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1、运用媒体,将实物图片进行恰当的组拼,提示学生选择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师示范,学生参与讨论,提示学生制作“汽车”要美观。
3、对比欣赏学生作品。
(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选材、制作、装饰等问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一辆你喜欢的汽车。
2、学生作业。
3、学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车”。
(明了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愉悦中积极的实践探索、创作表现。)
五、赏析评价,课题延伸
1、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2、欣赏能动的“汽车”,教师小结全课。
(通过评价与赏析,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篇4:三年级美术教案
三年级美术教案六篇
第7课 留住秋天 一、教 材 分 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殷实、成熟、美丽。在乡村,谁都企盼秋后遍地金黄、五谷丰登。秋天的阳光下,红的、橙的、金的、绿的……各色树叶仿佛透明一般,一片片、一树树招人喜爱。谁都喜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山野。然而,“一叶知秋”,树上美景随着叶落而消失。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总觉可惜,何不“留得残荷听雨声”,拾得落叶留秋景呢!《留住秋天》便是在适时、适景、适情的前提下而安排的三年级美术学习内容。教材的呈现上分为三大块,也是紧密联系的三个学习活动层次:1、秋游赏秋,收集秋叶;2、巧用树叶进行美术表现;3、画出秋天及其秋天里人们的活动。具体安排有三个递进的学习活动:①用树叶涂颜料拓印肌理;②用落叶拼贴成画;③画一幅秋天的记忆想象画。由于材料容易获得,情景体验方便,不会有大的学习活动困难,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有效实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只要把握时机,讲究方法,完全可以取得好的学习实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作品把秋天留住。 教材上的两幅表现秋的照片均选自摄影杂志,是摄影家的优秀作品。一幅为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尽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牧区人家,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另一幅特写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体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使用这两幅照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远观上感受气势,近视处发现美丽,为本课连续的三个学习活动作准备。当然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利用这些摄影作品进行欣赏。 教材上另外呈现的秋叶、叶的拓印、拼贴方法步骤图,以及秋天秋游时同年龄小学生收集制作的学生作品,为同学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种参照和启示。但教师不必受教材的限制,允许自主,更好地消化教材内容。教材上的提示语非常明确、精炼,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教师要有效运用。 二、教 学 目 标 *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的感受和欣赏。 *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 *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为单元课,教师可以有效地安排三、四课时分段进行,每课时重点完成一个学习活动任务,不可认为容易而走过场。 先进行户外观察,或利用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时提前布置学生观察了解秋林秋叶之形色,感受秋天的美丽,并收集一些好看的落叶。 然后利用收集回的落叶进行涂颜色拓印,注意应选择叶脉凹凸不平,纹路清晰的叶子进行,便于拓出印痕,同时要注意颜色之多少,叶面之正反,还可以组合拓印成画。 进行树叶拼贴时,可以利用拓印过的叶子,不要丢弃。拼贴过程中要反复思考,拼摆出多种多样的形象,不要急于求成将其粘牢,应最后确定一种最好看的形象粘贴。拼贴时要琢磨叶子的颜色、叶脉纹理、方向、正反面最佳视觉效果。拼贴完后,可允许学生添画以及粘贴非树叶类的材料。 最后的秋游记忆画学习活动,在教师进行创作指导后,应尽可能多地给时间让学生自主构思创作,课堂不能完成任务的可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下一次美术课时再进行展示讲评。 进行画法指导时,教师重在引导,解决学生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1、秋林的形态、层次、色彩是多种多样的,作画时要以少胜多,考虑前后遮挡、疏密关系、穿插以及树与人的相映成趣。2、因为是画树林,画面的构图与色彩就应表现出树林的特征。教材的范图有几种表现方式: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条线来表现层林尽染的秋林;取树干为主的树林局部,突出前面几棵树,再逐层推远,表达出了密林中秋风落叶的景象;取几棵簇拥在一起的红叶树,空白处自然让人产生联想,画些秋游的人们,也不失为一种树林景色的点缀。深秋到了,树林一般要增添一些黄、红褐色。在色彩的处理上,既要源于自然又要大胆夸张,使秋味更浓,可允许适当强化这种感受,突出秋林的色彩特征。教材中的几幅作品就明显地夸张了秋林的色彩。但当学生面对大自然时,实际上的色彩更丰富、更复杂。在强化色彩的季节因素、情感因素的同时,可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丰富性,提高观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的能力。3、教师要列举几种常见叶丛的画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叶丛的表现方法。还要告诉学生,天空和地面的色彩可以有效的反衬秋林和人物,使画面鲜明生动。4、人物的活动,画在秋林间要相得益彰,要与秋天情境联系紧密,以突出主题主体。5、绘画工具虽然品种不限,但必须是用色彩画笔来完成。 作为单元课,活动没有重轻之分,只有投入时间精力的多少,相对来说,秋游记忆画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几个活动的作业要求也是很清楚的,不秘再细化,关键在教师怎样操作,驾轻就熟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的作业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但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实景的机会。如有条件,可观看一些有特征的秋林资料或录像。根据录像,并结合讲解,让学生对秋天的色彩有较强烈的印象和感受。创作时便会有所依托而得心应手。 *收集的落叶应有色泽、形状、大小的差异,拓印拼贴之前在夹书本里,使之平整。拼贴时的胶水不可过多,粘贴后也应夹在书本里,使之不卷曲、开裂、褪色,甚至于可以过塑保存。 *为保证作业的完成,指导学生构图时画面的树不可太多,以树林的局部景为宜,并表现出前后层次。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关系。应“大处着眼,小心收拾”。 *结合语文学习,把语文课本中有关描写秋天的课文或自己的作文进行通感迁移,文中有画,画中抒情。诸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情也是可以用绘画来表现的。 第7课 留住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资源。 2、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重点: 1、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2、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 教学难点: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秋景挂图,课件,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第二课时(画秋游) 一、谈话导入: 1、回忆:上周五我们进行了什么有意义的活动?(生:秋游,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呢?好玩吗?怎样才能留住秋游的精彩瞬间呢?) 2、板书课题:秋游 二、分析画法: 1、你认为秋游中最有意思的活动是什么?(生答:摘茶,摘橘子,野餐等),可以画出你和几个同伴一起活动的情景吗?图一,图二,图三 2、怎样才能使这幅画让人看出是秋游,而不是春游,或者夏游呢?画秋天的景色。 3、怎样表现秋天的景色呢?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图一 (1)画树,有以下几种方法:(示范与范图相结合) a,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条线来表现层林尽染的秋林。 B,取树干为主的树林局部,突出前面几棵树,再逐层推远。表达密林中秋风落叶的景象。 C,画簇拥在一起的红叶树。 (2)树叶、叶丛画法指导。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叶丛的表现方法。 (3)色彩指导:橙,黄等色为主。 深秋到了,树林一般要增添一些黄,红,褐色。在色彩的处理上,既要源于自然又要大胆夸张。使秋味更浓,可允许适当强化这种感受,突出秋林的.色彩特征,教材上的几幅作品就明显夸张了秋林的色彩。 4、分析教材范图,简单的介绍画树林的层次,进行近大远小的渗透。 5、学生作业。 6、第二课时,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满,色彩有特征。 7、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并展示已经完成好的作业。 第三课时 活动:选一些叶脉凸显的落叶涂色拓印 课前准备:收集叶脉凸显的落叶2-3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阶级。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成熟,美丽。秋天到了,各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总觉得可惜。何不用这些美丽的落叶做成美丽的画面。来留住秋天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叶,拓印作品,欣赏分析。 1、欣赏机长优秀的叶拓印作品 问: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生:拓印,把颜料涂在椰子反面。再印在作业纸上即可。 2、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拓印不出花纹 解决方法:a,叶脉不明显,换叶。B,颜料不够,加颜料。C,压印力度不够(用力压印) 问题:画面不洁。 解决方法:a,颜料太稀,应稍加水。B,手上不干净;c,反面涂色时颜料渗到作业纸上面。 3、总结作业步骤并板书: (1)、拼摆 (2)、交换拼摆 (3)、叶子反面涂色 (4)、拓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第四课时 活动:选几种好看的落叶拼贴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 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形状以及各种颜色的落叶10-12片。 教学过程: 一、秋景欣赏: 1、图片一。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浸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放牧人家。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 2、特色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表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 二、拼摆游戏(课件出示) 1、游戏,几种树叶的拼摆游戏,每片树叶四周都有几个不同的按钮,分别代表放大,缩小,向左旋,向右旋,关闭等。 可选树叶,大的为主,。在旁边选择其他的叶子。 2、游戏二,拼摆。 三、作业欣赏评析 1、欣赏优秀作业 2、讨论;你准备拼一幅什么样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析: 有创意,有特色,工艺工整的作业评为较优秀的作业。 第8课 玩偶大本营 一、教 材 分 析 拿玩偶做游戏,曾是多少孩子生活中欢乐的一幕,拿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偶做游戏,更让他们感到自豪与愉悦,本课以具有童话寓意的“玩偶大本营”为课题切入,以儿童喜欢的玩偶为制作的表现内容,让儿童在尽兴地“做”和“玩篇5: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合理运用音乐欣赏的激情作用。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增知实践
师生双边互动过程及效果共10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
一、音乐切入
师: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同学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热身练习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放轻音乐)
生:(学生活动: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有的小组以歌唱的形式……)
效果:亲自动手感知,初步体会了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实例展示
师:同学们,能将你们课前收集的实例展示出来吗?(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谈谈哪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哪些色彩搭配还不够好,是不足的?并说出成功与不足的理由。)
生:自己谈成功与失败,讲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收集的各种实例(包括丝巾、帽子、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从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体验色彩的不同感觉。
四、分析范例
师:播放课件中的优秀案例,并和同学们共同评价。
生:(广泛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效果:同学们在评价欣赏中产生了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装饰打扮二到三个同学,体现合作性。)(轻音乐)
效果:同学们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进一步对色彩搭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试做时装模特,进行走台练习。
(学生参与表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体现了综合性)
师: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及画面。
七、师生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学习了色彩的知识,增强了对色彩的感染力。
生:这节课很开心、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得”,体验了色彩带来的乐趣。
篇6: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②重点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并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③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具:有关童年的图片
学具:自己搜集的有关童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展示一段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童年成长图片)
师:你们就跟图片中的孩子们一样,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很多人的关心下幸福的成长,在你们的童年世界里肯定会有许多的故事,愿不愿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我们就一起聊一聊有关童年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
1.说一说你们的童年都有哪些故事。
2.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童年生活景象。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说出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吗?仔细观察他们的穿戴,猜一猜哪件作品表现的年代最久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认真观察他们的表情,说一说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一样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请你像小侦察员一样,推测一下他们周围的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的中呢?
3.打开课本欣赏原图。
4.展示一组照片,提问:选择你最喜爱的作品,先描述画面,再说说你的感受,最后和自己的童年对比,谈一谈你的想法。
5.欣赏《金色童年》:为什么作者要称这张照片为《金色童年》?
6.欣赏《冬天的阳光》:冬天的阳光在哪里,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7.欣赏《欢天喜地》:通过欣赏清朝的年画作品,你能了解到清朝的儿童服饰、游戏等情况吗?
8.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作品中的小朋友们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他们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9.欣赏《端阳婴戏图》: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0.欣赏《战斗中成长》:他的童年是在什么环境中渡过的?你认为画面中的两个人谁是主角?为什么?
三、课后拓展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可是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还不能上学,看到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回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身边长辈的童年生活。
作业设置
回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身边长辈的童年生活。
板书设计
10、童年
分享我们的童年故事
绘画形式:国画、油画、雕塑、摄影
分析并欣赏
课后反思:
本课属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分析课本中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国画、油画、摄影、雕塑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并通过分析作品内容及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并对此产生共鸣。培养了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篇7: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人物结构,知道人物的大致比例关系与站立着的人物的主要特点。
2、用学过的写生知识,画站立的同学。
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
教学重点:
运用线描的形式写生站立的人物,注意如何表现同学的比例关系与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范画8张左右。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图画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自己在学校的作业给你们看看。
师:他们都是老师的同学,跟老师年龄相近。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征,比如老师有一位同学是标准型的中国美女,瓜子脸,杏眼,隆鼻,樱桃小嘴,身材很苗条匀称,个子不是很高;而有些同学身材是很高挑,但脸是圆圆的,眼睛是双眼皮,嘴唇薄薄的,嘴唇薄的人特别会说话;当然也有同学长得比较丰满,单眼皮,小鼻子,小嘴巴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特征。(从年龄、脸型、头型、五官)
师: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已经有三年时间了,对自己同班同学的特征应该都很熟悉,想不想把你的同学介绍给老师认识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我的同学。
2、发展阶段:
观察思考
师:请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同班同学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请一位同学说出班里其中一位同学的特征,接着,其他同学去猜这位同学说的是谁。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都认识到同班同学的特征了。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给老师当一下今天的小模特,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画画的步骤:
(1)画脸型(2)画发型(3)画眉毛(4)画眼睛(5)画鼻子
(6)画嘴巴(7)画耳朵(8)画服饰
3、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写生同学站立的姿势)
师:老师已经把这位同学画好了,下面就由同学们画了。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纸和笔,画出你身边最熟悉的同学的站立姿势。老师这有几张范画,同学们互相传递来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你自己又该学习别人的什么,看哪位同学画得比范画更好。
5、展示评价激励信心(自评、互评、教师评)
师:好了,请同学们先停下手中的笔。有哪位同学已经画好了吗?请画好的同学上来评一下自己的作品。
6、总结拓展
师:今天同学们都学习画了什么呀?
师:很好!我们都学习了画自己的同学,同学们都画得不错!那么,你们是否都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特征呢?回去画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等他们生日或者父亲节、母亲节时当作礼物送给他们,好不好?
7、宣布下课
师: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篇8: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
2、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气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
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要点:
(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两个关键:学会控制水分,可以用吸水布和吸水纸帮助。学会熟练地操控毛笔。
4、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铭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
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一边回忆,一边检查绘画用具。凭自己的印象试着画水墨画说说绘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效果能意识到各种效果出现主要是因为水分的多少变化,和用笔的变化 说说自己掌控不住的,比较难的地方。一起交流解决的方法。欣赏名家大师的作品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欣赏、观察画面,找到答案。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交流想法。欣赏范作尝试创作水墨画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准备上课了解用笔和用墨的方法。了解中国画的技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知识性体验活动,尝试运用简单的技法,初步了解彩墨画。欣赏分析作品。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的乐趣。
篇9: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 材 分 析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2课 可爱的班集体
本课可爱的班集体教学内容在“可爱的班集体”主题统领下,回忆师生一起欢乐的情景,学习纸版画的制作的基本方法,可爱的班集体增添学生学习纸版画的情趣性,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掌握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分工合作美化自己班级教室的乐趣。因此,可爱的班集体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纸版画制作集体像和美化教室两种典型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意。
可爱的班集体活动一是关注班集体成员本身,用纸版画的形式全班合作制作一张集体像。这一学习活动中,就学生个体来看是制作“儿童头像”版画,表现的是学生自己欢乐表情的头像。通过小镜子,学生可以随时观察和认识自己的五官特征和脸型特点,制作一个快乐表情的儿童头像印版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五官每部分的重叠粘贴,是教学中应给学生加以解决的问题。就集体制作而言,师生共同制作巨幅纸版画的全过程是这一学习活动应关注的要点。每位学生制作的头像拓印出来构成巨幅版画的整体,整体作品包含每个学生的作品,从中使学生理解简要的美术作品构图法则,如整体与局部、疏密、大小等关系。每位学生的参与构成这一学习活动全过程,促进学生对集体合作美术活动的审美领悟,这是一次很有情趣的集体美术活动体验。
活动二则是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它借助班集体的教室环境,使学生了解制作饰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能力。这一活动,在制作装饰物学习的同时,就预设了设计与应用意识的渗透。饰物制作的目的在于教室美化的应用,所以教材具有重要的思考提示和图片提示,思考提示语能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和学习任务,图片提示给学生直观展示了窗花、彩旗、彩练、墙贴等制作示意图,能帮助学生有效获得相应的制作方法。单从教材编排的照片和图例,就可看到和想到不少问题,如哪些事情必须提前布置?哪些工作需要课前备妥?哪些东西必须当场处理?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材料和工具?如何做好安全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等等,无需一一罗列。同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以便有效处理与应变。
如果说活动一是表现班集体内在的可爱之处,那么活动二便是从外在形式上呈现出班集体的可爱。
二、教 学 目 标
*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三、教 学 设 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升华师生感情为发展线索,以个体学习行为服从集体行为为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活动一教学设计侧重于个体对头像纸版画的学习与制作,拓印组合成集体像纸版画作品的活动开展,活动二教学设计则侧重于集体美化教室的方案策划,通过个体或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来促成活动开展。
教学过程可作相应的安排:
活动一:回忆班级生活、话题激趣——欣赏感受、发现方法——师生探讨、方法尝试——个体自主、制作底版——拓印形象、集体创作——自我评述、表达情感。
回忆班级生活、“话题激趣”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可利用展示师生共同参加的集体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班级活动时愉快的情景,引出用什么方法来留下师生同乐集体像的学习问题。
“欣赏感受、发现方法”时,通过欣赏巨幅纸版画集体像,进入对纸版画制作方式方法的发现活动,发现制作方式为“个人制版、集体拓印”。
“师生探讨、方法尝试”时,先通过互动交谈和实践,认知头像表现的内容,把握快乐表情的特点,运用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和快乐时的五官变化;然后通过教材信息的自主学习,探讨个人制作底版的方法,即观察—画形—套剪—分层粘贴;再让学生参与,在人物脸形上将五官部件进行拼摆,多次尝试探讨,明确分层粘贴的操作与技巧,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白分层粘贴对纸版画拓印时表现效果的作用。
“个体自主、制作底版”时是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的环节,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
“拓印形象、集体创作”时,教学活动进入集体合作制作集体像的状态。认知拓印时可从拓印方法、辅助工具使用、集体拓印构图等方面来展开。滚涂油墨可由教师来进行,拓印方法可根据教材的学习提示让学生来尝试操作,在体验中理解拓印的方法与要求。然后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选择位置进行拓印,完成班级集体像的创作。之前可让学生说说拓印的位置和理由,了解每一次拓印对整幅画的影响,教师适当给予排列要紧凑和大小搭配的提示。
“自我评述、表达情感”环节是学生对自己创作的集体作业表达感受的活动,教师应借此引导学生确立正确对待班集体的情感态度。
活动二:“六一”话题、活动畅谈——提出问题、策划方案——小组讨论、陈述方案——方法探讨、合作学习——选择方式、分工合作——活动回顾、评述表达——教师小结、活动拓展。
“‘六一’话题,活动畅谈”时,以“六一”儿童节的话题展开班级庆祝活动的畅谈,引出节日教室的美化布置活动。
“提出问题、策划方案”环节,可先根据教材的提示,师生互动探讨美化的方法和可美化的地方,然后提出策划美化教室方案的要求,分出合作小组。
“小组讨论、陈述方案”时,通过小组的充分讨论,每组由一人来陈述美化布置方案,表达在教室角落、天花板、黑板、墙壁及门窗等位置的不同装饰方式,教师应从小组方案中,引出对用于美化的.装饰物及其制作方法探讨与学习。
“方法探讨、合作学习”时,在于解决各种装饰物的制作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参与演示来解决如彩练、拉花、彩旗、窗花、墙贴等制作方法的问题。教师应配合学生在有难点的制作技巧上作适当的提示。
“选择方式、分工合作”环节是每小组先选择一种方式和需美化的位置,然后组内分工来制作本组需要的装饰物的表现活动。
“活动回顾、评述表达”时,应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回顾。各组先对本组的美化布置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自己通过学习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体验,再各组开展互评,对布置的形式和制作精美程度进行评述。教师评价应引导学生对同学之间合作精神和获得美的愉悦的回味。
“教师小结、活动拓展”环节可在教师对教室美化布置进行整体小结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布置的情景展开相应的简单表演活动。
四、教 学 建 议
*观察人物头像时,同桌互相观察,或集中观察几个同学做各种欢笑表情,并认识不同的脸型特征,学习气氛会非常融洽。建议让学生都带上小镜子以便自己观察自己。
*底版制作时,可要求学生给自己做一个欢笑的头像底版,也应当允许表现同学的头像,一般在同桌之间进行。套剪时可指导学生将两张厚纸板叠起来剪,其中一张将分割成五官的各个部分,以便快速地套贴于另一张脸形板上。
*根据教材的活动一提示,需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可在底版背面摩压使拓印的头像清晰的辅助工具,如勺子等物品。滚涂的油墨最好是版画专用油墨或油印机油墨,使用书写用墨汁时,操作动作要快,才能拓印出好效果。
*为使活动二的教学开展得扎实而又有实用效果,最好与班主任配合,结合“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紧接着就开展班队活动,使学生既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创造美的愉悦,又获取更具体、更深刻的其他方面的教育。
*美化教室的课前准备应做充分,师生都应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如各种彩色纸、吹塑纸、绳子、锤子、钉子、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彩色粉笔及陈设品等等,以便为活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除了充分做好各项课前准备工作外,必须紧扣布置方案选择分工这个环节,力争做到周全细致,使学生各显其能、各尽其责。教师应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方案策划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探讨与策划,鼓励各组提出不同的美化方案,增强创造美的内驱力。分工可按教室区域划分:黑板、墙壁、墙角、天花板、门窗等;也可按工种划分:剪裁的、折叠的、粘贴的、组装的、悬挂的、书写的、描绘的、张贴的、摆设的等等。做到事事有人操劳,处处有人照料。
篇10: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性,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懂得为熟悉的故事配画。
教具学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展出图画
指导一下如何插图与文字。
让学生自己选择故事。
说一说故事情节。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为故事配图,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记住主题,并且要记住它们用不同的手表现。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配图。并且真正理解“配图”的含义
先了解故事情节,抓好故事中心,用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画。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为其配图写画。
学生继续尝试其它故事。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学生自己找一个故事,为其配图写话。
篇11: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表现的规律,并且了解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且学会制作简单的翻页小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学生对卡通画知识的了解,并能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临摹卡通画形象。
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画动漫形象。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讨论、制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课前让学生们欣赏一个小小的动画片,同时也导出卡通片与动画片的各种名称来。
2、教师总结:其实卡通解释就是我们的课题:《趣味动漫》(出示课题)
二、了解动画片的各种相关知识
1、“卡通”是音译词,它最早的意思是创作草稿,后来又多了漫画、连环漫画等意思,也有人称之为动画片、动漫。那么“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究竟有何异同呢?“卡通”是英语译音,“漫画”,“动漫”都是从日语而来,“动画片”是中国造词
2、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各个国家的卡通漫画形象。
3、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动画片(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卡通作品的表现方法除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绘画形式以外,还有很多种。
4、名作欣赏:欣赏动画大师做的翻页逐帧动画。同学这回明白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是怎么动起来的了吧。
三、作业:把你喜欢的小故事画成小小连环画,并给你的朋友看一看。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找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1、学生从这段文字中找到你认为最满意的有关卡通概念的答案,然后告诉老师。
2、说说图片中的形象出自哪部动画作品?
3、学生观察漫画,问学生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学生欣赏、了解巩固制作方法。
篇12: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 材 分 析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2课 可爱的班集体
本课可爱的班集体教学内容在“可爱的班集体”主题统领下,回忆师生一起欢乐的情景,学习纸版画的制作的基本方法,可爱的班集体增添学生学习纸版画的情趣性,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掌握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分工合作美化自己班级教室的乐趣。因此,可爱的班集体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纸版画制作集体像和美化教室两种典型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意。
可爱的班集体活动一是关注班集体成员本身,用纸版画的形式全班合作制作一张集体像。这一学习活动中,就学生个体来看是制作“儿童头像”版画,表现的是学生自己欢乐表情的头像。通过小镜子,学生可以随时观察和认识自己的五官特征和脸型特点,制作一个快乐表情的儿童头像印版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五官每部分的重叠粘贴,是教学中应给学生加以解决的问题。就集体制作而言,师生共同制作巨幅纸版画的全过程是这一学习活动应关注的要点。每位学生制作的头像拓印出来构成巨幅版画的整体,整体作品包含每个学生的作品,从中使学生理解简要的美术作品构图法则,如整体与局部、疏密、大小等关系。每位学生的参与构成这一学习活动全过程,促进学生对集体合作美术活动的审美领悟,这是一次很有情趣的集体美术活动体验。
活动二则是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它借助班集体的教室环境,使学生了解制作饰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能力。这一活动,在制作装饰物学习的同时,就预设了设计与应用意识的渗透。饰物制作的目的在于教室美化的应用,所以教材具有重要的思考提示和图片提示,思考提示语能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和学习任务,图片提示给学生直观展示了窗花、彩旗、彩练、墙贴等制作示意图,能帮助学生有效获得相应的制作方法。单从教材编排的照片和图例,就可看到和想到不少问题,如哪些事情必须提前布置?哪些工作需要课前备妥?哪些东西必须当场处理?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材料和工具?如何做好安全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等等,无需一一罗列。同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以便有效处理与应变。
如果说活动一是表现班集体内在的可爱之处,那么活动二便是从外在形式上呈现出班集体的可爱。
二、教 学 目 标
*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三、教 学 设 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升华师生感情为发展线索,以个体学习行为服从集体行为为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活动一教学设计侧重于个体对头像纸版画的学习与制作,拓印组合成集体像纸版画作品的活动开展,活动二教学设计则侧重于集体美化教室的方案策划,通过个体或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来促成活动开展。
教学过程可作相应的安排:
活动一:回忆班级生活、话题激趣——欣赏感受、发现方法——师生探讨、方法尝试——个体自主、制作底版——拓印形象、集体创作——自我评述、表达情感。
回忆班级生活、“话题激趣”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可利用展示师生共同参加的集体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班级活动时愉快的情景,引出用什么方法来留下师生同乐集体像的学习问题。
“欣赏感受、发现方法”时,通过欣赏巨幅纸版画集体像,进入对纸版画制作方式方法的发现活动,发现制作方式为“个人制版、集体拓印”。
“师生探讨、方法尝试”时,先通过互动交谈和实践,认知头像表现的内容,把握快乐表情的特点,运用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和快乐时的五官变化;然后通过教材信息的自主学习,探讨个人制作底版的方法,即观察—画形—套剪—分层粘贴;再让学生参与,在人物脸形上将五官部件进行拼摆,多次尝试探讨,明确分层粘贴的操作与技巧,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白分层粘贴对纸版画拓印时表现效果的作用。
“个体自主、制作底版”时是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的环节,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
“拓印形象、集体创作”时,教学活动进入集体合作制作集体像的状态。认知拓印时可从拓印方法、辅助工具使用、集体拓印构图等方面来展开。滚涂油墨可由教师来进行,拓印方法可根据教材的学习提示让学生来尝试操作,在体验中理解拓印的方法与要求。然后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选择位置进行拓印,完成班级集体像的创作。之前可让学生说说拓印的位置和理由,了解每一次拓印对整幅画的影响,教师适当给予排列要紧凑和大小搭配的提示。
“自我评述、表达情感”环节是学生对自己创作的集体作业表达感受的活动,教师应借此引导学生确立正确对待班集体的情感态度。
活动二:“六一”话题、活动畅谈——提出问题、策划方案——小组讨论、陈述方案——方法探讨、合作学习——选择方式、分工合作——活动回顾、评述表达——教师小结、活动拓展。
“‘六一’话题,活动畅谈”时,以“六一”儿童节的话题展开班级庆祝活动的畅谈,引出节日教室的美化布置活动。
“提出问题、策划方案”环节,可先根据教材的提示,师生互动探讨美化的方法和可美化的地方,然后提出策划美化教室方案的要求,分出合作小组。
“小组讨论、陈述方案”时,通过小组的充分讨论,每组由一人来陈述美化布置方案,表达在教室角落、天花板、黑板、墙壁及门窗等位置的不同装饰方式,教师应从小组方案中,引出对用于美化的装饰物及其制作方法探讨与学习。
“方法探讨、合作学习”时,在于解决各种装饰物的制作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参与演示来解决如彩练、拉花、彩旗、窗花、墙贴等制作方法的问题。教师应配合学生在有难点的制作技巧上作适当的提示。
“选择方式、分工合作”环节是每小组先选择一种方式和需美化的位置,然后组内分工来制作本组需要的装饰物的表现活动。
“活动回顾、评述表达”时,应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回顾。各组先对本组的美化布置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自己通过学习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体验,再各组开展互评,对布置的形式和制作精美程度进行评述。教师评价应引导学生对同学之间合作精神和获得美的愉悦的回味。
“教师小结、活动拓展”环节可在教师对教室美化布置进行整体小结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布置的情景展开相应的简单表演活动。
四、教 学 建 议
*观察人物头像时,同桌互相观察,或集中观察几个同学做各种欢笑表情,并认识不同的脸型特征,学习气氛会非常融洽。建议让学生都带上小镜子以便自己观察自己。
*底版制作时,可要求学生给自己做一个欢笑的头像底版,也应当允许表现同学的头像,一般在同桌之间进行。套剪时可指导学生将两张厚纸板叠起来剪,其中一张将分割成五官的各个部分,以便快速地套贴于另一张脸形板上。
*根据教材的活动一提示,需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可在底版背面摩压使拓印的头像清晰的辅助工具,如勺子等物品。滚涂的油墨最好是版画专用油墨或油印机油墨,使用书写用墨汁时,操作动作要快,才能拓印出好效果。
*为使活动二的教学开展得扎实而又有实用效果,最好与班主任配合,结合“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紧接着就开展班队活动,使学生既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创造美的愉悦,又获取更具体、更深刻的其他方面的教育。
*美化教室的课前准备应做充分,师生都应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如各种彩色纸、吹塑纸、绳子、锤子、钉子、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彩色粉笔及陈设品等等,以便为活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除了充分做好各项课前准备工作外,必须紧扣布置方案选择分工这个环节,力争做到周全细致,使学生各显其能、各尽其责。教师应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方案策划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探讨与策划,鼓励各组提出不同的美化方案,增强创造美的内驱力。分工可按教室区域划分:黑板、墙壁、墙角、天花板、门窗等;也可按工种划分:剪裁的、折叠的、粘贴的、组装的、悬挂的、书写的、描绘的、张贴的、摆设的等等。做到事事有人操劳,处处有人照料。
(彭海鳌)
[教案]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董国静老师的教案
第12课 可爱的班集体
教学目标:
1、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重难点:
1、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
2、学会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班集吗?
导出课题:可爱的班集体
1、引导:你们对现在的班集体环境满意吗?如何把它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班集体呢?请同学们想想后说一说。
2、引导想象:现在同学们可以把设计的方式进行大胆想象,构思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想得有创新性。
三、新授
1、欣赏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
2、请学生说说你打算如何装扮你的教室。
3、如果在节日里你又想如何装饰你的教师呢?(在节日里应该体现出欢庆的气氛)
4、你知道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漂亮的装饰品吗?(蜡光纸、皱纹纸等)
三、制作装饰用品
1、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两件装饰班集的饰物。(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
四、课堂评价:
1、作品展示。
2、学生相互评价、交流。
五、课堂小结:
简要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交待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
篇13: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制定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篇14: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多彩的梦》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选用两幅经典的油画作品作为欣赏图例。
俄罗斯画家夏加尔的《我与我的村庄》中,画面构图和形象都采取来传统绘画不同的护理方式。画家用画面分割、重叠的手法,把不同时间、空间中的人物和景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西班牙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表现来一个奇异、错乱的梦幻世界:物体无序的散落在画面上,时钟软软的令世间停止,让人过目难忘,背景深远无限给人一种极冷,怅然若失的感觉。教师可以利用这两幅作品,启发学生对梦境里的画面和表现形式做自由的想象和思考。
二、学生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富于想象的同时更具有较强的好奇欲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有一些的掌握的能力,对一些多媒体知识具有较为抱有兴趣的识别,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拓展通过欣赏、观察、思考来对自己的梦境进行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结合本课教材科与学生进行自己梦境的探讨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里将以各种图片展示作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和描述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自己的生活,通过会议、欣赏等方式,采用适当的手法来再现自己的梦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设计绘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梦境,梦境中物体大小、形状和色彩变化多样,切实感受和体会梦在绘画中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创作感受美术源于生活,感受生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四、教学重点: 学生回忆和创作梦境,选用自己熟悉的创作手法展现自己的梦。
五、教学难点: 梦的展现方式。
六、教学准备 :
1、教师用具:课件、图画等
2、学生用具:彩笔、蜡笔、刮纸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导
入
新
课
教师:曾经有人说老师我白日做梦!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白日做梦啊???
学生:知道!……
教师:额……老师真的很尴尬,白日做梦就是说一个人白天睡觉在做梦,比喻一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当然,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做的梦,在现实当中是不是也不会发生吧……
学生:哈哈……
1. 观看有关梦的图片
2. 教师:老师首先给大家展示一部电影,看看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那部电影?
学生: 哇,是《爱丽丝梦游仙境》……
教师:哦!老师很惊讶,看来有不少同学看过这部电影了!那么大家一定知道电影中爱丽丝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了哪些人物和事了吧?
学生回答:…
3. 学生发现
教师:同学们好棒!电影非常好看,同学们回答的也很棒!
学生回答:…
师总:那么这节课我们也来创作一下自己想去的梦境吧!
――出示课题:《多彩的梦》
学生活动:欣赏片段《爱丽丝梦游仙境》预告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组交流探讨并将自己的发现大胆的说出来。激发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创作,敢于想象。
学生参与电影的讨论,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描述。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通过课堂图片视频的引入在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梦境的同时,将学生带入一个好奇的、好玩的意境,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欢乐的课堂气氛,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心理、情感基础。
学生的回答不需要受到任何的约束,只要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本节课展开了想象!
电影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适度运用电影片段可以给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带来不少新鲜感。有助于促进学习和进步。
自
主
探
索、
合
作
学习
1.
师启: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看到了爱丽丝再次回到了她以前的梦境,那么我们回想一下,梦境当中的各种事物与现实当中的事物有什么区别?
学生:和现实中的景物差别很大,树很高,人物头很大,猫咪很可怕……!!
教师: 啊!说的太好了!大家来看一下图片中的各种景物是不是这个样子?
展示PPT
学生:是……
引出学生思考:那么大家想一想梦中的各种景物千变万化,就像一切不可能的事物都能在梦中出现,自己突然变成超人,自己突然到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等等等等
2.
学生思考、讨论:那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以前都做过什么样的离奇的梦?
同学交流并回答
教总:同学们做过各种各样的梦,令我感到十分的好奇和兴奋!不由得我也想去你的梦里转一转了!
引起学生思考、讨论
再次观看图片
学生回答……
教师幻灯片展出定义并板书:
梦:
奇幻、多彩
千变万化
有可能很平常,也有可能很不寻常
也会让自己伤心和高兴
……
3.
展示幻灯片
在展示课件后,观赏其他同学作品
教师:大家在交流了许久后让我们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创作的吧!
展示图片……
教师:大家在看过这些图片后,是不是有很多感受呢?大家来看一下这里!!!
引发学生兴趣
老师启发:我们在看来不同的图片,感受到了很多不同的梦,那么下面同学们,大家来自己创作一下一个梦境,让老师来看看你的梦境吧?
教师板书
多彩的梦
梦的幻化
梦的多彩
4.
向同学们展示各种绘画方法的效果和使用同时,基于前几节课对绘画工具和色彩的认识,注以说明并展示相应的幻灯片
师示范并小结:同学们来挑战一下吧!看看大家的梦境,让老师也在你的小小的梦里游览一番!
学生参与通过观察进行讨论和探索,
感慨视频中梦的魅力
这里通过图片欣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提问与回答。
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合作,教师也适度参与,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的知识。
板书定义是以学生总结的方式来进行概括,教师适度把握。
通过图片形式来展示梦特征。加深学生印象。试着去想来发现梦在我们生活中的乐趣……并将自己的想法浮现于画纸上
进一步通过图片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本阶段采用个别活动来引发同学们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发现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学生在这个年龄的内心中会有一定的好奇和想法,而老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开拓和引导让同学们大胆想象,将自己内心所想变为现实。
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和表达自己的一些所想到的神态和表情。为下一步创作做好基础。
最后的展示只是基于课堂的基础上了解一下课堂知识,也是对前面的总结和思维拓展,有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开放性学习的感受。
方法展示可以适度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手法的选择。
三、
应
用
实
践
1?、多彩的梦
(强调使用工具的规范和注意桌面的整洁)
1、根据自己所想画出自己的梦或自己想去的一个梦境!
2、出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联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意。
3、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师总: 大家在画自己的作品时,把自己的想法尽力去实现到画纸上。当然同位可以相互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
师出示作业要求及注意问题:用自己的想法来创作一个梦境。
A. 运用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
B. 要大胆、认真和仔细
C.用独特的画面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里同学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同桌,相互借鉴,激发创作灵感。
将本节课压抑许久的冲动浮现于画纸上。
学生作业
知识的视觉化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梦的认知巧妙的设计到课程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即满足了学生愉悦身心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发展身心的需要,能使课堂焕发出无穷的动力和生命力,达到自由和谐的教育状态。
展
示
评
价
学生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随机展示并指出相应的问题
学生创作完成后选取几个作业来进行展示并鼓励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说自己希望在自己的梦境中遇到什么,去做什么!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师总:我们设计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努力奋斗!让大家的梦能够变为现实!
推选优秀作业展评并谈谈作品中的想法,对其进行描述。
这里的创作学生参与评价能反映他们对本课评价的理解,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板书设计
多彩的梦
梦的幻化
梦的多彩
教学
反思
开拓学生思维,印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现实当中的很多例子都是可以作为美术教学来应用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是美术课程的一个最为重要目的意义,课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逐步地在欣赏中产生兴趣、理解新知并掌握新知。经过本课教学实践可以看到这样的效果。
课程开始以视频导入,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和知识的拓展性,有益于课程的顺利实施,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增加一些课堂的时尚性,然而这里希望能够为学生的以后的学习打下一点点的印象。
整堂课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主线,贯穿全课。视频不但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这里适度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总之,欣赏贯穿整个新授知识的环节,直观明确。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能够结合自行车的特点,准确深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的回答很是精彩。学生对于自己想法的表达,课件内容的理解是很到位的,毕竟都是大家生活周遭,能掌握运用方法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所以美术源于生活,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篇15:三年级美术《变废为宝》教案
三年级美术《变废为宝》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资料。
2.引导同学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资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同学的发明精神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课时1-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启发同学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一起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同学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资料可以将它表示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同学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示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沛发挥身边废旧资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发明,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同学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资料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同学收拾工具和资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料,再整理桌面,坚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三、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资料的方法来表示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资料变废为宝。
篇16: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设计意图: 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视觉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体验黑白对称图形组合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博采众长,从作品表现产生的效果将它们进行归类,进一步体验到黑白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设计意图:通过二次欣赏,让学生加深理解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黑白图形在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美感。]
三、欣赏评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设计意图:在欣赏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表现不同的黑白图形。]
四、创作表现:
1、用绘画或剪纸等形式表现黑与白的正负形。
要求:(1)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2)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2、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处理学生呈现的问题,发现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评价小结:
1、作品展示与交流:
(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或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和喜欢的理由。
(3)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说说自己这幅画有何需要改进的地方。
(4)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成功之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课堂小结:
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有疑问?
六、课后拓展: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创作一幅黑白漫画,注意体现作品的形式美。
教学反思: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许多孩子惊奇的发现:从黑纸上剪下花纹后,剩下的纸铺在白纸上居然也有着奇妙的效果!我适时引导他们: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只要带着艺术的眼光看世界,没有废弃物,只看你肯不肯动脑筋加工。
篇17: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教学重点:
1、学会唱《童年的小竹笛》这首歌曲;
2、通过音乐的欣赏、学习,让学生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绘画、表演、制作等)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的欣赏、学习,唤起学生对儿时的回忆,进行创作,以反映儿时的稚爱、童真。
教学目标: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童谣歌曲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对语言节奏的感受能力,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和情感,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体验。
教学准备:
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盘或录音带。
2、不同风格、内容的童谣及录像、录音、光盘等资料。
3、绘画、折纸材料及节奏乐器等。
欣赏引导
在这个单元主题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弯弯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边的月儿奏出美妙的乐曲,静静的水面仿佛在听你诉说。妈妈的催眠曲陪伴着娃娃进入了梦乡……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生共同说一说各自耳熟能详的童谣,边说边表演,并说说个人的理解等,引导学生的兴趣。
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咕噜咕噜滚下来。
3、《笑一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两只黄狗会抬轿。
4、《不倒翁》: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象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
5、《鞋子和茄子》: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
6、《手指歌》:伸开手,数指头,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车,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
二、学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
1、引导学生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动唱。
2、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词、节奏
3、准确后可加进行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来反思。
三、进行绘画、制作
1、听赏歌曲《小牧童》、《童年的小摇车》和电子琴曲《童谣》,欣赏国画《牧童》,观看美术片《牧童》,引导学生听赏,观察歌与画中的情景寓意及表达的情绪等。
2、启发学生给唐诗《咏鹅》或童谣《九九歌》配画,如引导学生描述情景,分析鹅和黄牛的线条、形状、神态等进行绘画和简单描述。
3、补充:让学生欣赏一幅跳皮筋的活动场面的绘画,请学生看图编童谣或给童谣配画。使学生体会运用不同艺术形式创作、游戏及生活的快乐。
四、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1、让学生选择一首童谣进行配画(古诗亦可)。
2、对儿时场面的回忆、重塑,进行绘画创作。
3、用手工制作表现形式让学生进行创作。
4、用舞蹈、歌曲、童谣表现儿时的快乐、纯真。
五、教学:
1、在歌唱、绘画、表演、创作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
2、将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的童谣,绘画作品等存入挡案夹。
六、教学思路拓展:
1、欣赏表现童谣的舞蹈、结合律动展开教学。
2、通过自制乐器,更加了解乐器的性能和用法。
篇18: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美化教室一角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
学习目标:学习制作课程表。 对课程图标与组合的设计。
重点、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学习制作课程表。 对课程图标与组合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两张课程表(一张文字表现的普通课程表;一张用图表呈现的课程表)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小结:实用、美观又个性十足的课程表是大家所喜爱的。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张具有特色的班级课程表。揭示课题:美化教室一角 ——课程表图标设计 二:探讨方法
1、认知应用
(1)出示五线谱、音符、字母、符号。看到它们你会想到什么课程?(音乐课、数学课、英语课) 小结:字母符号是一些课程所特有的的,可用这些元素来体现课程特点。
(2)想一想,音乐课除了用音符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乐器,这是学习工具)
(3)还有哪些课程能用学具表示?(美术课、信息课、科学课、体育课)
2、欣赏比较 观察三幅图标设计,你认为图例中哪一个最合适作为美术课的图标?为什么? (第三幅) 第一幅内容多,且复杂。 第二副外形散,不精美。
小结:课程图标设计,用最节约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是最好的。
3、尝试训练 任选一门课程,尝试画出这门课程图标的草图。 (1)学生上台绘制草图, (2)师生互评,指导与适当调整,符合图形简洁、平面化要求。
4、深入探究 出示打球的活动场景, 你能想到什么课程表?怎么把这些场景用简洁的图形表现 出来?
第2课生日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相片情况
二、记忆交流
1、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与同学们分享你过生日时的快乐心情?请你把当时拍的相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2、与同桌说说你过生日时的场面。
三、游戏指导
1、在四人小组里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抽出一张纸,规定人物的动作;两人负责画出来;一人负责打分;
2、请把你们小组画得满意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四、比较分析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三幅作品,说说哪一幅画的场面最生动?(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环境气氛等来分析)
2、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红、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欢快、温馨)
五、现感受
1、作业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要求突出画面的主体。
2、学生作画,教师引导学生用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欢快的气氛。
六、交流评析
1、请你把你的画与同桌说说你画了什么?
2、同桌互评,比比谁的画最有创意、场面气氛最欢快。
篇19:三年级美术《五彩斑斓》教案
三年级美术《五彩斑斓》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同学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规范、教学内容、同学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同学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同学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捕获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同学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同学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同学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宁情绪,检查同学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同学: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溢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同学根据自身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同学: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身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同学: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同学: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同学说出颜色。
同学: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需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干打开宝箱。
同学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和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豪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身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同学评价时加入自身的看法,来引导同学。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篇20: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三年级美术教案(共20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23-07-12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2022-12-20
美术工作计划 一年级刘宁2023-02-04
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2024-01-24
低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22-10-21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2022-08-18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2022-06-03
三年级美术教学的工作总结2023-06-16
上半学年美术组高二年级工作总结2023-09-30
三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