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13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精选19篇)由网友“绝望宝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散文阅读13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散文阅读13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
散文阅读1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云南看云
沈从文
(1)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2)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3)云南的云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的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而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个真正的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
(4)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无一人不看到过几片天空飘动的浮云,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给我们云南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观众人数多,批评好,正说明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我意思是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象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作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我们如真能够像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正因为这个民族是在求发展、求生存,战争已经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壮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作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5)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1940年(选自《沈从文随笔生之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有删改)
16、“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句中“俨然”的含义是 ;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解析】第(1)问:原句在第一段。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一般是将其本义与文中所指内容融为一体:参考答案中“庄重或严肃的样子”就是其本义;“觉悟到……”则是文中主要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的概括。
(第(2)问:难度不大,据开头的作用,考生一般能正确作答。
【思路点拨】考生作现代文阅读一定要整体关照,先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内容、情感、主题等等),然后再来据中心(文章的中心就是文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魂)作答。
【参考答案】许多人看云之后觉悟到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以及人生价值后的庄重或严肃的样子; 总括并领起全文。(4分)
17、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4分)
【考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评价。
【解析】据文章主旨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不大。
【思路点拨】考生首先据题干找到信息源在末段。前后勾连,据标志词“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中的“目的”一词,那既是艺术家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目的”。
【答案】让云物的美丽景象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就在“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后面,照抄即可)
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考点】考查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技巧。
【解析】信息源在第(2)段和第(3)段。第一问实际上考查文章的思路(谋篇布局),考生只要看看上下文的内容不难概括出来。
【思路点拨】第一问:文章在第二段写了各地的云的地方性,实际上是写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各地的人们的性格、生活迥异,显然其用意是“由云→人”的一个过渡,其作用便有下一自然段集中写云南的云所蕴含的特定历史意义(抗战)张本。
第二问:回答出表现手法,三五个并不难,考生要注意多角度思考。
【答案】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将“云”与人事勾连起来,为写云南的云给人的深刻的教育意义铺垫张本。运用了对举、铺陈、比拟、夸张等艺术手法。
19、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5分)
【考点】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解析】第一问不难,据第三段第一句话即可。
第二问:象征意义要根据全文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概括。
【思路点拨】考生要有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通读全文的时候,把文章的写作对象及对象的特征,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的重点词语勾画出来,并对它们加以整合。
【答案】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素朴、单纯。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大的理想DD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国家民族发展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六、文章赏析(14分)
20、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14分)
【考点】考查对文章的综合赏析。
【解析】自主命题以来,湖南省已经连续几年考查了这一题型。应该说,尽管难度较大,但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盏明灯。文章阅读本来和个性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作为高考试题,即使是这种开放性试题也必须有评分标准。这就是考生平素训练时要积累的。
【思路点拨】题干中“紧扣‘看’字”和“主题的表达”便是评分的重要依据(即可从这两点判断考生是否跑题)。
【答案】(1)根据题意,须紧扣“看”字,赏析文章主题的表达。
要求意思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300字左右。
(2)既可作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方面或特点作具体深入的赏析。
(3)赏析要点如下:
①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人们看云的不同结果比照叙述,寄望人们从“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意义中等到教育和启发,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
②赏析应当紧扣文本进行,角度可以多样。例如:
A.提纲挈领的概括式赏析:“看”一字是全文的主脉,通过看云,看地方的人事,看卢先生的云物的摄影,在比照中,“深思”自燃与艺术之“云”的现实教育意义,进而“向远景凝眸”,“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将文章主题逐渐“看”出来,眼中之景之事与心中之思之虑之望相间相隔,臻于一体。
B以点带面的对比式赏析:a从“许多人”看云的实用和自利(“得到一点晴雨知识”“把一个颈脖昂起酸”而“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的得失的忧心罢了”)与艺术家看云的感兴和热情(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的对比中赏析主题的表达;
B从看到“云”的美丽景象与看到“人事”的庸俗(“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糊口混日子了事”)的比照中赏析主题的表达;
C从“向远景凝眸”与“只顾眼前”的对比中赏析主题的表达。
罗小平
篇2:散文阅读16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
散文阅读16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梅为谁开放
苗莉
寒风凛冽中,我们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雪中的村庄静极了,除了偶尔几声远处的狗吠,静得几乎能听见雪花从空中洒落下来的声音。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打在我们的脸上身上,北风阵阵透彻肌肤。多少年没有这样徒步走在风雪中了,多少年没有这样寒冷的感觉了。
年关将近了,爱人想去看他一个远房的奶奶。
迎风踏雪走近村庄地腹地那个院落的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颤,那是怎样一幅荒凉的景象,矮矮的土墙破旧的栅栏门怕是连个鸡狗都挡不住,悬在门前的布帘是个什么颜色,早已难分辨。房顶上的杂草一丛丛一簇簇在寒风中摇曳。唯一的一扇门,是那种旧式的木格窗,糊上去的纸已破旧不堪,风趁机无遮挡钻进屋子。
这是一座没有半点火星的空旷冷清的老屋,吱呀呀推开那两扇破木门,里面没有任何反应。桌上放着一只空荡荡的大瓷碗。转身我看见了那个老人,白发苍苍,趴在炕上,身上卷着棉被一动不动。在我爱人持续大声的呼唤下,老人缓慢中沉重的`抬起头来,目光散漫寻找声音的来源,当那双浑浊的眼睛看见了站在她面前的人影时,一双枯瘦的手胡乱地空中摸索,她试图抓住些什么,急切的询问是哪里来的亲戚?这一份孤苦无依的凄凉,顷刻间象一把刀子痛痛的扎在我的心上。
走近土炕,替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拢一拢乱蓬蓬的头发,把带来的蛋糕送到老人手上,其余的放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想给老人倒杯水,然而桌子上的暖瓶是空空的……
此刻,吃了很多东西的老人,慢慢从沉睡的恍惚中清醒,她终于搞清了坐在她眼前的人是谁了,激动不已,我看见她的目光仿佛一下子变的清澈而悠远。她在努力淘洗那些沉在岁月沟底的往事。说起我爱人小时候跟她去吃喜宴,是如何眼馋碗里的一片肥肉一颗丸子,微笑挂在她的脸上,宛如一朵盛开的菊花。我惊异与老人在如此困顿的生活状况下尚存如此的豁达与仁爱。
老人生在山西省一个富足的商贾之家,为了追随纯真的至爱,与戎马生涯的丈夫漂泊天涯,然而丈夫不久早逝,撇下她如一粒发不了芽的种子,散落在着北方的原野上。守着一份空空的梦想长长的思念,一步一步的走着她的人生路。
这就是一个女人简单而又无法摆脱的人生轨迹啊,一个执着的选择,一生的孤独与无奈。
我的思绪有些飘逸,我又仿佛嗅到了一点点暗暗浮动的花香,朝着院子里凝视,冷冷清清中,居然是一株枝干虬曲的梅,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正在昂扬的向我绽放。在这样一座乡村僻野的院落之中,竟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存在,这株梅必然是老人亲手所植,必然凝结着她诸多的梦想与情结。这样想着,这个老人的生平,这株梅的来历,这个苍凉破旧的院落,竟一下神秘起来,充满了难以穷尽的隐喻色彩。
怀着一种凄凉而复杂的心情告别老人,告别这个荒凉中的院落。
没有多久,有消息传来,老人走了,辞世了,或许这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解脱,她可以去另一个世界去寻找她的至亲了。
然而那株梅,还在么,她还会在隆冬再一次盛情开放么?时过境迁,人去屋空,它还能为谁开放呢?
(选自第9期《散文百家》,有删减)
1、本文开头有两段环境描写,分别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和鲁迅先生一样,本文作者也善于“画眼睛”,老人的眼神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说“这个老人的生平,这株梅的来历,这个苍凉破旧的院落,竟一下子神秘起来,充满了难以穷尽的隐喻色彩。”请对隐喻的内容作大胆的猜测。(不超过80字)
4、本文最后一段两个问句意蕴深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1.静、冷,荒凉;烘托出老人孤苦无依的凄凉
【参考答案】2.前者浑浊模糊,后者似乎清澈悠远;因为她想起了往事,激动不已;这样写突出了老人在困顿生存状态下的豁达与仁爱
【参考答案】3.山西女人柔情似水,爱上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军人;然而好景不长,丈夫早逝;她就在这个院落住下来,植梅一棵,表达自己忠贞情怀;斗转星移,梅已傲然,屋已破败,老人痴心不改,直到现在。
【参考答案】4.作者赋予梅人的精神品性,由“盛情开放”表达了对老人忠于爱情、直面人生的坚贞品格的赞美,由“为谁开放”表达了对已逝老人的深深怀念。
--------------------------------------------------------------------------------
罗小平
篇3:散文阅读6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
散文阅读6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专题测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忆刘半农君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u信,“她”字和“”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①。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②,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版)
【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需要筛选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字的含义,然后根据具体语境,前四段我们可以看出是鲁迅“爱十年前的搬弄”,对其参加《新青年》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后来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外国钞古书”,对其保守是持“反感”态度的,所以“弄”“烂”“古文”中蕴含的感情是否定的。
【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以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起表现之一,鲁迅用着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阅读时,我们要根据文中内容判断: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态度,是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文章中对刘半农的“浅”的态度比较明确,如第7段:“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那我们就可以辩证地分析概括出准确的答案来。
【答案】(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仔细搜索文章筛选和作者感情相关的言语,第8段“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第9段“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第11段“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僧恶他的近几年”,从而进行分析概括,找到由亲到疏的原因。
【答案】(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3)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以后,刘半农思想发生变化,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的原因。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这段文字、这句话,要结合全文内容,结合本题主旨来进行。从文章中鲁迅对刘半农的态度,再联系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其“憎恶”是一种从朋友立场发出的关切的情感,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罗小平
篇4:哲理散文阅读指导(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哲理散文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蕲春四中 陈仕明
[教学目的]
读懂哲理散文,提高现代文阅读得分。
[教学设想]
了解散文特点,掌握散文阅读规律,把握散文中心,提高答题准确率。
[教学过程]
一、散文特点
散文是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的,这种感悟往往由眼前某物或身边某事触发,从而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大体来讲,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形象和情感、感悟、哲理。当然散文的形象是广义的,包括人、事、物、景等等,一切客观存在都属于形象。哲理散文就是用优美的语言塑造出特定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感悟。
二、哲理散文的解读步骤
既然哲理散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寓意物)传达作者某种感悟、哲理,那么阅读它便要披形入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找出寓意物(形象),把握寓意物特征。
第二步:依据寓意物特征概括作者感悟、哲理。
示例如下:
例一 荷塘月色
形象 特征 感情
荷塘月色 静谧--------------------------------内心的不宁静
朦胧 柔美-----------------------淡淡的哀愁
例二 我的空中楼阁
寓意物 特征 感悟
空中楼阁 充满活力 对自由生活、独立
轻灵自由 人格的向往
开放
例三 独坐夕阳里
寓意物 : 夕阳 大理菊 女孩
色彩丰富 盛 放 青春形象
蓬勃的生命
特征 : 庄严祥和 火红热烈 凝思期待
平 淡 色彩缤纷 倔强高傲
哲理
太阳 辉煌、壮烈---------平淡 (1)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新
生辉煌、展示生命力走 向衰亡的过程
一切事 生命展开的 (2)只要曾献出过自己的热
物都有 花草 -------萎落飘零 力,展示过自己的热爱,可
相似的 一刻的灿烂 以毫无遗憾地面对自己的
一面 女孩 可傲的青春-------------衰老 一生
总之,哲理散文的阅读,要弄懂作者写了什么哲理、感悟,就必须仔细分析作者缘什么而写,即必须遵循寻找“理缘”,把握“理义”的步骤。
三、哲理散文常用表现手法---象征
象征是哲理散文常用表现手法。掌握这种表现手法有助于实现由寓意物特征到概括作者感悟、哲理的跨越,从而把握散文中心。
哲理散文以一种象征思维去看待事物的自然属性或结构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对应关系,再从事物的自然属性的主观联想,引申到人生的价值取向。用这种眼光看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变都变成了象征意象,变成了人生的象征。
高考广东现代文阅读选自吴冠中的《说树》。树,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景观,作者运用象征,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树是人的象征,是人精神的对应物,画家探寻的不独是树的形貌,更重要的是树的内在气质、性格和灵魂。他在文中说:“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作者历数了自己所曾寻访过的树:江南早春体态袅娜的杨柳,黄山背靠石壁伸出臂膀的奇松,美国尤色美底森林中参天的巨树,南国滨江遍体垂着气根的榕树,北国冰雪之中却“无寒意”的白桦,瘦骨嶙峋而又傲视群芳的早树;还有贵州原始森林里,那使画家几乎丧生的“站着死去的树”。画家仿佛在用语言画着速写,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各种树的风采与神韵,让人透视出那棵棵奇树不同凡响的“精灵”。
老树是故乡的象征,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高考北京卷选自史铁生的《合欢树》。在作者看来,母亲亲手栽的合欢树,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将某种希望寄寓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合欢树)影儿”,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作者明显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一种渴望时间倒流的幻想;在这里,“合欢树”的象征内涵再一次凸现出来,它不仅仅作为不在场的母亲的象征,而且成为作者与往昔岁月相纽结的一个通道,是作者越来越成熟的人生感悟的最好见证者。
全国高考选自莫利的《门》,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这里的“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了,而是特定语境中具有特定意义的“门”了。开门是一种“未知的情趣”、“快乐的闪现”、是“安慰”、是“希望”,它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关门”是“最终判决”,是“一个结束”,是“绝望”。
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含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如:“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谈了“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人们关闭门以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就很明了地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感情,有隐秘要求的,要有独立思考天地,而马群则不然;“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这也就含蕴了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
附原文
独 坐 夕 阳 里
郭枫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视,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散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
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
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当正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憾?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然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门
美- 克莫利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许已经来过(就在你外出之时),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我们之中,有谁不曾坐在某一个接待室里,注视着一扇门的谜一般意味深长的镶板?或许你在等待申请一份工作,或许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你望着那机要速记员轻快地走出走进,漠然地转动着与你的命运休戚相关的门。然后那年轻的女郎说:“克兰-博利先生现在要见你。”当你抓住门的把手,你就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有各种各样的'门。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难道你能想象弥尔顿或潘恩急匆匆地穿过一扇转门么?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门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端给你晚餐的托盘,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医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做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DD“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狗也知道门的意义和痛楚。你可曾注意过一只小狗依恋在一扇关闭的门边?这是人生的一个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的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的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仍在左右,音声可闻,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的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生命并不象一斗烟丝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象烟灰那样敲落。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它象突然扯断了系在你心上的绳索。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膊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四、阅读训练
阳 台 上 的 遗 憾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的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曾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他们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置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和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也就一直在这样的南国庭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相视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呵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的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本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新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提示:
寓意物 特征 感悟
大家族
南方:多偏门、曲道、自由活泼
旧式宅院 等级三纲五常
北方:四合院-------------------方正 的瓦解
建筑 历史进步,但有遗憾
小家庭 (少了雅趣、真趣、多了 功利)
高楼大厦: 缺少个性、同一模式、生活方式相同
夕照透入书房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DD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DD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寓意物 特征 哲理
夕照中的许多事物
玻璃灯罩、笔杆 蓬勃发光
镇尺、蚂蚁 闪闪发光 --------------------------- ------------------------------不同寻常的景象
尘埃 极亮极美
《傅雷家书》 我可以永存--------------------------------------思想和精神比物质持久
苏格拉底小雕像 嘴巴紧闭 哲人无言
一言不吭 警醒商品世界 不同
泥公鸡 张嘴大叫哀鸣-------------------------------------对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传统 寻常
工艺、文化的同情与忧伤 感悟
《乡村的瓦》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寓意物 特征 感悟
雨中的神韵与魅力 乡村生活的纯朴美好、
乡村的瓦 ------------ 渴望灵魂归乡
对乡村的坚守
进城被拒绝而迷路--------------------- 追求新生活而不抛弃过去美好
的东西
篇5:辨析病句的技巧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
辨析病句的技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辨析病句的技巧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并巩固病句辨析的技巧。
2、能够将技巧综合运用到题目中,对病句做出正确的辨析。
教学步骤:
1、回顾知识点
2、通过练习,寻找规律;
3、掌握技巧,灵活运用;
4、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
回顾上几节课讲过的辨析病句的类型以及讲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些练习进行归纳,再来寻找一些辨析病句的技巧。
六大类型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回顾讲过的辨析方法:
1、主干枝叶分析法 2、造句类比法
3、逻辑意义分析法 4、语感审读法
句子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标志性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识别病句,辨清病因,为答题提供捷径。这些词语主要有介词、两面词、并列词语、否定词、关联词、代词、数量词等。
二、完成练习,寻找规律。
句子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标志性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识别病句,辨清病因,为答题提供捷径。这些词语主要有介词、两面词、并列词语、否定词、关联词、代词、数量词等。
所发资料中的7组句子都是病句。
1、请思考各个句子分别属于那种病句类型?
2、请在句子出错的地方作标记,看看是哪些词或短语出错了。
【第1组】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都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业务水平。--搭配不当(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
(2)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语序不当
(3)小书店进了不少新书,有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和有益于思想修养的各类书籍。--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如果存在不能并列。(不合逻辑,交叉或包含)
【规律小结】
看并列短语
【第2组】
(4)在大量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介宾短语时候造成主语残缺(成分残缺)
(5)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是非常熟悉的。--介词使用不当造成的主客体倒置(语序不当)
(6)诉诸于武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成分赘余
(7)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修改意见:或说“科研人员大多是青年人”,或说“科研人员以青年人为主”。--介词的搭配是否出现杂糅情况。结构混乱之句式杂糅
相似的还有:(前是错例后为正确)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 ……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经过……下(经过……;在……下)
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规律小结】
看介词
补充:搭配 对……置之不理 把……置之度外
【第3组】
(8)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不但要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而且老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注意关联词的主语的位置 语序不当
(9)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注意关联词的搭配(语意间的关系)搭配不当
(10)因为我们没有协调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关联词的赘余 关联词赘语
【规律小结】
看关联词
还有强加因果(不合逻辑)、结构混乱、
【第4组】
(11)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前后能否两面对应(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1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同上
【规律小结】
看两面词
【第5组】
(13)今年来家电的利润不断减少,例如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减少”、“下降”等不能用倍数
(14)这批商品的售价,减少了原来的十分之七,即由原来的100元压缩为现在的70元。--注意“减少了”、“减少到”的区别
(15)局长嘱咐三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歧义、表意不明
(16)四五百人,一千多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不合情理
【规律小结】
看数量词
补充 例: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已将近400余人。--“成”、“上”、“约”、“近”、 “多”、“来”、“左右”、“上下”、 “三四个”、“五六个”这些概数,以上三样只能用一种,不能杂糅使用
【第6组】
(17)如果台湾政府仍然坚持“台独”政策,那么,谁也不能肯定大陆会对台湾使用武力。--多重否定 不合逻辑
(18)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本身含有否定意义,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如果忽视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词,就会造成语病,同类词有“阻止”、“防止”、“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等。
【规律小结】
看否定词
【第7组】
(19)忠王李秀成临行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表意不明
(20)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规律小结】 看代词
三、掌握技巧,灵活运用
请同学们完成印发资料中的高考题。要求标记出相关的标志词。
1、(09湖南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答案】C【考点】考查辨析语病。【解析】A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杂糅,应该只保留“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一说。B项“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几个概念相交差,不能并列。D项“阐明了……张扬”动宾搭配不当。【思路点拨】考生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每一类可以记几个典型的例子。采用造句类比法和语感审读法,可以识别多数非逻辑错误和语义性错误。
2、(0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降低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答案】A【考点】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层级为D级。【解析】B.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少”;C.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D.两句混杂,“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应为“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
【思路分析】辨析语病除要掌握《考试大纲》里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外,还应注意句中可能出现的几类成分:两面词、否定词、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并列短语、介词(如C项“在……中”)等等
3、(09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重复。
4、(09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B【考点】考查辨析语病。【解析】A项中的“每个”和“均价”“都”在表意上有赘余,因为“均价”就是每个的价格,与“每个”“都”重复,只保留“均价”;C关联词语误用,从逻辑关系上讲,“因此”表示前因后果,而C项语句的前后逻辑关系却是“前果后因”应该为“因为”;D“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思路点拨】考生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每一类可以记几个典型的例子。采用造句类比法和语感审读法,可以识别多数非逻辑错误和语义性错误。
5、(09四川卷)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答案】C【考点】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解析】A、成分赘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放到“经过”之后去;D、搭配不当,“走访”与“三千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
【思路分析】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考生可以采用造句类比法(就是每个类型熟记一个典型例句,如A项一般说“就任于北京大学”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取主干法(就是压缩句子,看主干即主谓宾,如D项可压缩为“走访了社区、家庭和路程”)、语法分析法和逻辑事理分析分析法来辨析。
答案:C A A B C
(挑其中若干选项分析以巩固之前涉及到的六大类型和辨析技巧)
四、课堂小结
今天巩固了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还归纳了辨析病句的技巧即留意句中标志词,也就是说在我们学的四种方法的基础上,今天又多了一种辨析病句的方法。-->5、留意标志词
辨析技巧
留意标志词:并列短语、介词、关联词、两面词、数量词、否定词、代词
辨析方法:
1、主干枝叶梳理法 2、造句类比法 3、逻辑意义分析法 4、语感审读法
但再好的方法也只能靠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请大家回去多练习多巩固。
向倩]
篇6: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考点 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③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课 时:一课时
方 法:归纳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散文的阅读。散文因为语言美,含义丰富,思想真切,主题深刻已成为新课标下现代文阅读的一个亮点和热点,正因为如此,经成为记叙文考查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各课改实验区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我们认为散文的个体考查点为:
考点一(多媒体)
1.对内容的鉴赏--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作品手法的鉴赏--分析文章的线索及常用的表现手法;
3.对不同观点、态度的分析--分析文章所蕴含的哲理,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4.对作品语言的鉴赏--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5.对作品形象的理解--感受人物,感受事件,领会主旨;
6.对表达技巧的赏析--从作品的表达方式、选材剪裁、结构特色等角度进行评价。
二、指导与训练:
第一环节:复习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3、记叙的顺序:顺叙 倒叙 (同一件事) 插叙(另一件事)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5、记叙的线索: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线索要贯穿整篇文章。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6、表现手法: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
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
烘托(有时是环境的描写)
7、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⑤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8、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第二环节:散文的特点
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像藤野先生,是叙事;《春》、《济南的冬天》等是抒情散文。
2.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我们阅读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文章的结构线索,欣赏优美的语言。
第三环节:典型题引路
(材料略)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
(2)
(3)
2.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模拟文中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
3.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5.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中丑女的遭遇,以“不以恶小而为之”开关,写句话
例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不以恶小而为之--
6.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请摘录两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点评。
摘录:
赏析:
多媒体显示:阅读步骤:
温馨提示:
1.速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以;
2.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3.看文章所设的问题,尤其要弄清题干的意思,再次回头结读文章,一一找出答案(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
4.对拓展延伸的目,要弄清题意后再认真按要求回答。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宵。
2.下面这句子非常优美,富有韵味,请你作点赏析。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3.“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在这片记忆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写哪三件事?
4.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例句: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
鸟语:
5.作者写鸟语旨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6.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
【相关链接】
材料一 伐木丁丁,鸟语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材料二 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其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人类滥用化学农药、毫无节制地破坏环境,必然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寂静的春天。
--选自周娜等《农林业的绿使者》
材料三 1986年5月,23岁的徐秀娟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刚起步不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承担起丹顶的繁殖与驯化工作。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有一天迷失的天鹅,在滔滔的流水中……。
--选自《自然黄海湿地》
【安徽省中考试题】
1.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写 ,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 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2.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3.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4.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5.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请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武汉市20中考试题】
1.阅读①-③段,概括“我这样的故事折服了”的原因。
①
②
③
2.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的“纸月亮”分别指什么?
第①段中“纸月亮”指:
第⑥段中“纸月亮”指:
3.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创造月亮”。
5.作者说面对痛苦“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
1.阅读题答题原则
明确文体(文体知识扎实) 2、联系主题 3、语言准确,言之有物
2.答题方法
1、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答题时,注意语言的文体特色。记叙文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议论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观点;说明文是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某一段落进行。
注意提示语: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与记叙的六个要素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候文章中的时间、地点是虚化了,而经过又不能多说,所以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2)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
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
(3)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
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句子;
结构照应,如对过渡句的理解,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等;
选择照应,如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这需要在充分理解这句话内容以外,还必须弄清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4)能比较阅读。即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就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2、理解某一段的作用:
首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过渡段--承上启下。
3、理解句子作用: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2)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起、尾句总结、中间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描写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过程中,而议论抒情的句子多在文章的结尾,起到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过渡句)
4、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1)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2)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理解《藤野先生》中的“标致”一词,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标致”做出准确理解。
5、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能力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②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正面看待问题。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④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入。
⑤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合知识。
⑦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⑧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先写出自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赏析的基本步骤进行。
⑨要求仿照文中的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形式上一致。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黄冈市一直从课外的选文,选文更加注重人文内涵,注重文学因素,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考点重基本能力考查:
1、关键词句的品析,揣摩必不可少
2、重个性化的体验与反思,材料探究题是新亮点
3、所选文的材料人文色彩更浓,也更加贴近生活热点与时尚
4、尝试一些自拟自答的互动题
5、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篇7:高二 Unit 13 全单元教案(新课标版高二英语必修五教案教学设计)
Teaching Goals
1.Talk about water and the ocean.
2.Practise communicative skills.
3.Review Modal Verbs.
4.Write an explanation paragraph.
The First Period Warming up& Listening & Speaking
Teaching Aims:
1.Learn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the useful expressions of this part.
Words: cube, sailor, disadvantages, entertainment
Phrases: come up with, happen to
Useful expressions: The water is being used to/for…
We should/could…
If we…we can…
It would be better…
2.Learn something about water by doing experiment.
3.Do some listening.
4.Improve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by talking.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Make the students be free to talk about water.
2.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by listening.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finish the task of speaking.
2.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Teaching Methods:
1.Listening-and-answering activity to help the students go through with the listening material.
2.Individual, pair or group work to make every student work in class.
Teaching Aids:
1.the multimedia
2.the blackboard
3.an empty glass, a bottle of water and a bottle of vegetable oil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Greetings and Lead-in
T: Hello, everyone.
Ss :Hello, teacher.
T: Attention, please. As we all know, every year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Lantern Festival in our country, people like to see the lion dance and guess the riddles. Do you like to guess the riddle?
Ss: Yes.
T: OK. Now I have a riddle. Please guess it.
(Teacher uses the multimedia to show the riddle on the screen.)
It’s very important to all the animals and plants.
It’s also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
It’s liquid at room temperature.
Every day you keep in touch with it.
You can’t live without it. (a thing)
T: What’s it?
Ss: It’s very easy. It’s water.
T: Yeah,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water. Now please tell me what you know about water.
S1: Water is used to drink.
S2: Water can be used to water the flowers.
S3:I think water can be used to make electricity.
Step Ⅱ Warming up
T: Thank you for your ideas. Next we will look some interesting experiments. Mayb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water from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s.( experiments shown on the screen)
T: Pour some water and some vegetable oil into the empty glass. What will happen? Try to describe it in detail.
S: The part above is vegetable oil and the part below is water.
T: Good. Do you know why?
S: I think water is heavier than oil, so vegetable oil is on the top of the water.
T: Who has different ideas?
S:I think we should say that the density of water is higher than the density of vegetable oil, so the result formed.
T: Do you agree with the reason for it?
Ss: Yes. We agree with the idea.
T: As we know, if we pour milk and water into one glass, we can’t tell where water is and where milk is. But just now we poured oil and water into one glass. It is so different. Do you know why?
Ss :Because oil can’t dissolve in water, but milk can.
T: Very good. Would you like to watch another experiment?
Ss: I’d love to.
T: OK. Cover a glass of water with a piece of thick paper. Put one hand on the paper and turn the glass upside down. Slowly take your hand away from the paper. What happens? Why?
Ss: The piece of paper doesn’t fall and the water in the glass doesn’t flow.
T: Yes. You are right. Now you are given a few minutes to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ason for it.
T: Who can tell us the reason why the piece of paper doesn’t fall and the water doesn’t flow?
S: When the glass of water covered with a piece of paper is turned upside down, the pressure from air to the piece of paper is bigger than the pressure from the water in the glass to the piece of paper. So the paper won’t fall and the water won’t flow.
T: Excellent! Thank you for your explanation. I am very glad to see that you are all interested in making experiments. After class, you can carry out another two experiments on Page 17.When you perform them, try to describe what happens and why. OK?
Ss: OK.
T: Now, let’s look at a picture.
(Teacher shows a picture on the screen.)
T: What can you see?
Ss: There is a river in the picture, but it’s very dirty.
T: Anything else?
S: There are some plastic bags and empty ti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river.
T: Yes. We all know water is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 and all the animals and plants. Unfortunately water is being polluted now. 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do to protect the water on our planet?
(Teacher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prepare. When they prepare, teacher goes among the students to help them to express their ideas correctly.)
Sample answer:
To protect the water on our planet, I think we should save every drop of water and stop throwing rubbish into water. Besides,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the people around u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and protecting our water.
Step Ⅲ Listening
T: Next, let’s do some listening. Turn to Page 18 and look at the Listening part. You can listen to the famous poems about life on the ocean. Listen carefully and write down some key words when you listen. Before you listen, let’s learn two phrases first. Look at the blackboard.
1.happen to
e.g. What happened to you last week?
If anything happens to the machine, please tell me.
2.come up with
e.g. I hope you can come up with a better plan than this.
(Teacher writes them on the blackboard and begins to explain them.)
T: Now listen, please.
(Teacher plays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Then play it for the second time. During this time, teacher may pause for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Play some parts of the tape one more time if necessary. Finally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Step Ⅳ Speaking
T: In our daily life, water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ways. Now we’ll talk about the ways in which water can be used.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age 18.The six pictures mean six different ways to use water. You can choose one of the picture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and protecting our water, and then try to use some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you choose. If you like, you can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about the picture. When you discuss, you may use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to help you.
1.How is the water being used?
2.Is this a good way to use water?
3.Why do we use water in this way?
4.Who benefits from using water in this way?
5.What are some disadvantages of using water in this way?
(Teacher shows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by multimedia and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discuss and prepare.)
Suggested answers:
(Picture 1)We can use water to make electricity, which can give us light and make us feel warm .I think it is a good way to use water.
(Picture 3) Water has a lot of usages and home use is the commonest one. Every day we must drink enough water. In addition, we need a lot of water, just for cooking and keeping clean. Water can help us to keep healthy. But if the waste water from home use is poured into river and soil, it will be harmful for some animals and plants. So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Picture 4) In Picture 4,water is being used in industry.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industry. It can be used to make paper, cool machine and so on. But the disadvantage is that a lot of water mixed with some poisonous things being poured into the river and the sea.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living things in the water.
(Picture 6)
A: Do you know how the water is being used in Picture 6?
B: Water is being used for entertainment.
A: Is it a good way to use water?
B: Yes, because it can help people keep fit and enjoy nature. But if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the water, it will be bad for us.
A: Yes. It is the disadvantage of using water in this way. We must be careful.
Step Ⅴ Summary and Homework
T: Today, we’re mainly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water by doing experiments, speaking and listening. Besides, we’ve learnt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such as: happen to, come up with, density,…
After class, try to remember them and preview the next part-Reading part. That’s all for today. Goodbye, everyone.
Ss: Goodbye, teacher!
The Second Period Reading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Teaching Aims:
1.Learn and mast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cube,property,range,medium,relatively,dissolve,pure,relationship,mass,float,absorb,bottom,all the way, that is, add…to, mix with, take advantage of, manage to do
2.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3.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water on our planet.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2.Master the following phrases:
all the way, that is, mix with, take advantage of, manage to do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ading passage better.
Teaching Methods:
1.Discussion before reading to m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will learn.
2.Fast reading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3.Discussion after reading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ve learned better.
4.Careful reading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eaching Aids:
1.the multimedia
2.the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Greetings and Revision
T: Yesterday we learnt something about water. Now who can tell me what you learned yesterday?
S1:I learned that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on the earth.
T: OK, can you give me the reason why it is important?
S2:Water can be used to wash clothing, to made electricity, to water the farm and so on. Of course, every day we must drink enough water. So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 Anything else?
S3:I know something about water. For example, from the experiments we made yesterday, I know vegetable oil can’t be dissolved by water.
Step Ⅱ Pre-reading and Reading
T: OK. Thank you for your answers to my questions. As we all know,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But do you know what makes water so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Ss: No, we don’t know.
T: Maybe we can get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for today. Before you read, first let’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
(Teacher deals with the new words with the whole class.)
T: Now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and 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to make six questions.
(Teacher uses multimedia to show the structures on the screen.)
1.What is/are ______?
2.What does ______ look like?
3.What are different parts of ______?
4.What can ______ be compared to?
5.How does ______ work?
6.What are some examples of ______?
(Teacher gives students five minutes to finish the fast reading and making questions. Five minutes later, teacher asks some students to write their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1.What are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2.What does the earth look like?
3.What ar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ocean?
4.What can the ocean be compared to?
5.How does the special air-conditioner-the ocean work?
6.What are some examples of species in the ocean?
T: Well done. Who can tell me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S4: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it is water that makes the ocean so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T: Good work. Next, let’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water. While you are reading, try to finish the chart in Post-reading on Page 21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Teacher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read the text and collects their information for the chart.)
Suggested answers:
Property What is it? What is it good for?
Chemical structure Every water molecule is made up of two hydrogen atoms and one oxygen atom. It is good for the living things in the ocean to absorb the nutrients easily.
Density The density of pure water is 1 000 kg/m3,meaning that one cubic metre of water weighs one thousand kilogram. It is good for marine organism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density of water.
Heat capacity Heat capacity is the amount of energy it takes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a substance one degree centigrade. It is good for the earth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steady.
T: Very good. What about the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S5:I think I can answer the first one. The answer is that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are chemical structure, salinity density, heat capacity and ocean motion.
S6:In my opinion, the answer to the fourth question is that the ocean can be compared to a great place to live in.
T: Do you agree with them?
Ss: Yes.
T: What about other questions?
S7:I think plankton, sharks and whales are examples of species in the ocean.
S8:The answer to the second one is that the earth looks like an ocean planet.
T: You are quite right. Any volunteers?
S9:Dear teacher. Can you tell us the meaning of the special air-conditioner-the ocean?
T: Maybe it means that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air-conditioner and the ocean.
S9:Thank you. I got it.
T: Then, 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S10:Because the ocean can keep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steady, some students compare the ocean to a special air-conditioning. I think the ocean keep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steady by absorbing and releasing heat.
T: Well done. There is only one question left. Who wants to try?(Nobody answers the question.)
T: Do you think it is a question that the text can’t answer?
Ss: Yeah. We think so.
T: OK. Maybe you are right. But I want to know the reason why you think the passage can’t answer the third question.
Ss: Because there is not any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ocean.
T: Then, are there any questions you would need to add to “cover” all the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S11:I have a question. Why is the water in the ocean always moving?
S12:Since changes in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affect water’s density, the water in the ocean is always moving.
Step Ⅲ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Language Study
T: Well done. I think you are very familiar with the passage. In the passage there are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e should master. Now let’s look at the screen. I will give you some explanations about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1.incredibly adv. (extremely or unusually)
e.g. The water is incredibly hot.
2.available adj.(that can be used or obtained)
e.g. Tickets are available at the box office.
The book is available to all the students.
3.range vi.
range from A to B
e.g. Their ages range from 25 to 50.
His interests ranged from chess to canoeing.
4.But the way the water molecule…
e.g. I don’t like the way (in which/that) he looks at me.
They admired the way (in which/that) she dealt with the crisis.
5.that is (to say) (which means)
e.g. A week later, that is, May 1 is her birthday.
He is a loc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or, that is, he is a Civil Servant.
6.take advantage of (make use of something well/make use of somebody unfairly)
e.g. They took full advantage of the hotel’s facilities.
She took advantage of my generosity.
7.be sensitive to something (affected easily by something)
e.g. She is very sensitive to other’s words.
(Teacher writes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Step Ⅳ Listening and Reading Aloud
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When I play it for the first time, just listen to it. When I play it for the second time, please listen and repeat. Then read the text aloud. Are you clear about that?
Ss: Yes.
(Te teacher plays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fter listening, the teacher goes among the students and corrects any mistake the students make in pronunciation, stress and intonation.)
Step Ⅴ Summary and Homework
T: Today, we have read a passage about water. As we know,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So we should do all we can to protect water from being polluted. In addition, try your best to retell the passage in your own words. Is that clear?
Ss: Yes.
T: See you tomorrow!
Ss: See you tomorrow!
The Third Period Grammar
Teaching Aims:
1.Review Modal Verbs.
2.Do some exercises to review some important words learnt in the last period.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
Review Modal Verb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correctly use the Modal Verbs.
Teaching Methods:
1.Review method to help the students remember all the Modal Verbs they have learnt before and use them correctly.
2.Individual work or group work to make every student work in class.
Teaching Aids:
1.the multimedia
2.the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Greetings and Revision
Step Ⅱ Word Study
T: Now please turn to Page 21.Look at the first part of Word Study. There are some words learnt in the last period, but the letters of these words are in the wrong order. Now I will give you a few minutes to put the letters in the correct order.
(A few minutes later, teacher may ask some students to spell their answers and give the Chinese meaning of each word to all the students. Finally teacher writes the correct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T: Good work. Next look at the screen and try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by filling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words. The first letter has been given and some words can be used more than once. If you need, you can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partner.
(Teacher uses the multimedia to show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on the screen.)
1.The water molecule is made up of two h_____ atoms and one o_____.
2.Water is a l_____ at room temperature, but it turns into a s_____ when the temperature drops below 0℃ and into a g_____ when heated above 100℃.
3.An a_____ is the smallest part of any living or nonliving thing.
4.Places by the sea often have a s_____ climate that is never too hot or too cold, because water can a_____ and release a lot of heat.
5.Soil can a______ water, so it helps keep water from flowing away.
6.Marine scientists study the r_____ between living creatures and their habitat in the ocean.
7.Salt water has a lower f______ point and is heavier than fresh water.
8. Oil has a density lower than 1000 kg/m3,so it will f______ on water.
(Teacher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prepare and then check their answers.)
Suggested answers: 1.hydrogen,oxygen 2.liquid,solid,gas 3.atom 4.steady,absorb
5.absorb 6.relationship 7.freezing 8.float
Step Ⅲ Grammar
T: Up to now we have learnt many modal verbs. Who can tell me what they are?
Ss: can/could, may/might, will/would, be able to, must, should, have to, need, shall, ought to, had better…
T: Very good. Then do you know how to use them?
S2:I know “should” can be used to give others some advice.
S3:I know when I want to borrow a book from my friend, I can use “may”.
…
T: Your answers are very good. There is a conclusion about modal verbs on the screen. Let’s look at it.
(Teacher uses the multimedia to show the conclusion on the screen.)
Modal Verbs:
Possibility: can/could, may/might
Ability: can/could, be able to
Requests: can/could, will/would, would like
Necessity: must, have to, have got to, need
Certainty: must, will, should
Permission: can/could, may/might
Suggestions: could may/might, shall
Advice: should, ought to, had better
T: From the chart we can see modal verb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ight groups by their usages. Are you clear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Ss: Yes.
T: OK. Now look at the first part in Grammar. Finish the exercises according to the class function of modal verbs. If you need,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In addition you’d better make it clear why you choose A、B、C、or D. Are you clear about the requirements?
Ss: Yes.
(Teacher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Then deals with them with the whole class.)
T: Are you ready?
Ss: Yes.
T: OK. Who’d like to tell me the answer to the first one?
S4:I think “A” is right.
T: Can you tell us the reason why you choose “A”?
S4:Because the speaker wants to express his/her request. Among A、B、C and D, only A can be used to express request.
T: Very good. What about the second one?
S5:“May” is right, I think, because the sentence is used to ask for permission.
T: Congratulations! Who can answer the third one?
S6:The phrase “wants to” express a state of being necessity. So I think “C” is right.
T: Well done. It’s turn to do the fourth one. Who can try?
S7:I’m not sure, but I want to have a try. Is “C” right?
T: Why did you choose “C”?
S8:I think the first sentence expresses some necessity and the second one expresses guess.
S9:I don’t think so. Because “must” can’t be used in negative sentences to express guess.
S8:Oh,I’m sorry. I forgot it. I see, the correct answer is “D”.
T: Excellent!
…
(Teacher encourages students to show their opinions about each one, and then teacher gives the correct answers and some necessary explanations.)
Suggested answers:
1.A 2.A 3.C 4.D 5.A 6.A 7.A 8.B 9.A
T: You have finished the first part successfully. Now let’s go on with the second part. Do you have confidence to finish it?
Ss: Yes. Of course we have.
T: OK. This is a letter from Mary to John.Maybe John met some problems, so Mary wants to write a letter to help him .But Mary doesn’t know how to use the modal verbs correctly. She wants you to help her finish the letter. Before you finish the letter, read it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it first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Teacher uses multimedia to 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1.Can you tell from the letter what John’s problem is?
2.Do you agree on the advice that Mary gives to him? Why? What would be your advice?
(Teacher gives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read the letter, and then checks their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T: Who’d like 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
S10:I want to have a try. In my opinion, John’s problem is that his manager suspected him of stealing something at the meat factory.
T: Well done. Do you agree with him?
Ss: Yes.
T: What about the second one?
S11:I’d lik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I don’t agree to the advice that Mary gives to him. Because if he finds another job, maybe it means that he really stole something at the meat factory. I think he should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didn’t do it and advise the manager to call in the police to make it clear.
S12:In my opinion, he’d better try to find out who is the real thief to prove that he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
T:I think your suggestions are all very helpful to John and I hope he can find a good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Now you are clear about John’s problem. It’s your turn to help Mary finish the letter. Mayb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answer for some blanks. If you have some difficulties,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Five minutes later, I will check your answers.
Suggested answers:
can/ will/ should, may not/ might not, must, could/ should, might/ would, will, might/ may/ could/ would, might, would/ could/ might, should, will
Step Ⅳ Summary and Homework
T: Today, we’ve reviewed some new words learnt in this unit. In particular, we have reviewed the usages of modal verbs. After class, do more exercises to master them better. Time is up. That’s all for today. See you tomorrow.
Ss: See you tomorrow.
The Fourth Period Integrating skills
Teaching Aims:
1.Review the useful expressions learnt in this unit by practising.
2.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by reading the material.
3.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4.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estuary.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by reading the material.
2.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grating skills-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ethods:
1.Fast reading to go through the reading material.
2.Inductive method to help students write a paragraph successfully.
Teaching Aids:
1.the multimedia
2.the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Ⅱ Revision
T: Yesterday we did some practice about modal verbs. Now let’s do some more exercises to see if you have mastered them.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Teacher uses multimedia to show the exercises on the screen.)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must/might/may/can/could and their negative forms.
1.-I saw Mary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You ______ have seen her. She is still in Australia.
2.-Could I use your bike? -Yes, of course you ______.
3.The ground is wet. It ______ have rained last night.
4.A machine ______ think for itself. It ______ be told what to do.
5.Tom,don’t play with the valuable bottle. You ______ break it.
Suggested answers:
1.can’t 2.can 3.must 4.can’t,must 5.may/might
Step Ⅲ Fast Reading
T: Good work. But if we want to use the modal verbs correctly, we must practise them as often as possible. Today we will read another passage. The ocean is very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which is known to us, and I think we have also known about the reason why the ocean becomes so important-because of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the ocean is very important. The passage we will read is also about water. It deals with “the body of water”.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S1:Yes.But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of water”?I think water has no body.
T: Good question. I think you can get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by yourself. Now let’s read the passage. While you are reading, try to make clear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Besides, try fast reading,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your reading ability.
(Teacher gives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T: Have you finished your reading?
Ss: Yes.
T: Wang Lin, are you clear about “the body of water”?
S2:Yes.I think “the body of water” means the main part of water.
T: You are great! Now who’d like to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S3:An estuary is the body of water where a river meets the ocean.
T: Right, thank you for your answer. What about the second one?
S4:Let me try. The general idea is that estuaries are great places for nature’s young.
T: Wang Ping,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the third paragraph, please!
S5:I’m not sure. I think the third paragraph tells us estuaries are important to animals and plants, so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them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m I right?
T: Yes. Congratulations! There is only the last paragraph left. Who can try?
S6:I think the main idea of the last paragraph is that estuaries are also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 because they not only provide recreation and education for u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y.
Step Ⅳ Discussion and Explanation
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is very clear to us now. Now let’s re-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While you are reading, try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on Page 23.If you need, you can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m. Then I’ll check your answers.
(Teacher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read the passage.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 goes among them and helps them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in English correctly.)
Suggested answers:
1.Tides provide energy for the ecosystem, and estuaries are protected from waves and storms by islands. In addition nutrients arrive in estuaries from both the land and the ocean. So estuaries are great places for nature’s young ones.
2.Density means the quality of being dense. In other words, there are more living creatures than any other habitat on earth.
3.Estuaries can make our water clean by absorbing nutrients and pollutants from water coming from inland sources.
4.The function that estuaries can absorb pollutants and nutrients makes estuaries very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5.Estuaries can provide recreation and education for human beings. Besides estuarie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y. So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
T: Well done. Now you are very familiar with the passage.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 I will explain some important phrases.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eacher writes the following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
1.provide…for
e.g. The company will provide food and drink for them.
2.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omething
e.g. I had no opportunity to discuss the problem with her yesterday.
3.a variety of
e.g. He lef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atterns for you to choose from.
4.contribute to
e.g. His work has contribu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fficult subject.
Step Ⅴ Writing
T: Up to now, we have learnt a lot about water and known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importance of estuaries. Now you are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check if you know a lot about water. Look at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Teacher uses multimedia to 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1.Why does an ice cube float?
2.What will happen to a piece of metal if you put it in water?
3.Why do so many species live in estuaries?
4.Why have so many cities been built by estuaries?
T: Now imagine that your science teacher asks you to choose one of the questions and write a paragraph to explain it. Use what you learn from this unit and what you know about nature and science to write the paragraph. You must be careful to explain it to make your explanations easy to understand. You’d better look at the tips on Page 24 before you write. It’s of great help to your writing.
Possible samples:
(Question 3)
Salt water from the ocean and fresh water from the river mix together in an estuary. The mixing of fresh and salt water creates a unique environment filled with life of all kinds. Here, animals can enjoy all the benefits of the oceans without having to face many of its dangers and nutrients arrive in estuaries from both the land and the ocean. So there are so many species living in estuaries.
(Question 4)
Estuaries are great places for nature’s young. If many cities are built by estuaries, we can enjoy fishing, swimming and having fun on the beach and scientists and students have endless opportunities to study a variety of life in the habitat. What’s more, estuarie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y through tourism and fishing. So many cities have been built by estuaries.
Step Ⅵ Test
T: In this unit, we’ve learnt some important phrases. Now I’ll give you a test to check whether you’ve mastered them or not. Look at the screen, please.
(Teacher uses multimedia to show the test on the screen and gives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finish them. Then checks their answers.)
1.The children’s age ______(在5岁至15岁之间).
2.______(她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 is very good.
3.A week later,______(也就是),Oct 1 is National Day.
4.He ______(充分利用了) multimedia in the class.
5.The little girl ______(对温度很敏感).
6.His actions ______(使他受到尊敬).
7.He ______(设法完成了工作) with very little help.
Suggested answers:
1.range from 5 to 15 2.The way she deals with the problem
3.that is 4.took advantage of
5.is ver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6.made him respected
7.managed to get the work done
Step Ⅶ Summary and Homework
T: Today, we’ve done some reading and writing. We’ve also reviewed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After class, go over all the important points we have learnt in this unit. That’s all for today. Class is over.
The Fifth Period Modal Verbs
Teaching Aims:
1.Review the important usages of modal verbs.
2.Sum up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modal verb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
How to use modal verbs correctly.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choose modal verbs correctly.
Teaching Methods:
1.Review method to master the important usages of modal verbs.
2.Inductive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o master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Aids:
1.the multimedia
2.the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Ⅱ Revision
T: In this unit, we have done some practice about modal verbs. As we know, modal verbs have several points in common which make them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verbs. Now, please discuss the points in common among modal verbs in groups of four. After a while I will check your answers. (Teacher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discuss, and then collects their answers and sums them up.) Modal Verbs:
1.Modal verbs are used when we say that we expect things to happen or that things are possible, or necessary, or impossible, or improbable, or when we describe things that didn’t happen, or that we are not sure whether they happened.
2.Modal verbs have no -s on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Questions and negatives are made without “do”.
3.Modal verbs have no infinitives.
4.Modal verbs have no past forms. “Could” and “would” are used with past meanings in some cases.
5.Modal verbs can be used with perfect infinitive to talk about things which didn’t happen, or which we’re not sure about.
Step Ⅲ Revision of the Important Usages of Modal Verbs
T: Good work. As we all know, modal verb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igh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usages. Today we will review some important usages of modal verbs. Firstly, let’s review the modal verbs that can be used to express “possibility”.Please tell me which modal verbs can be used to express “possibility”.
Ss: Can/could/may/might all express “possibility”.
T: When they express “possibility”,they are not quite the same.“Can” is used to talk about theoretical possibility. If we want to talk about the actual chances of something happening, or being true, we use “could/may/might”.Besides,“can” is sometimes used to talk about present “possibility”,but only in questions and negative sentences. Is that clear?
Ss: Yes.
T: Now, let’s do some exercises to master them better. Look at the screen and try to finish the sentences as soon as possible.
(Teacher uses multimedia to show the sentences on the screen.)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can/could/may/might.
1.Would you like to answer the phone? It ______ be your sister.
2.The part of the country ______ be very warm in September.
3.______ it be Lily?
4.It ______(not) be true.
5.You ______ be right.
Suggested answers:
1.could/may/might 2.can 3.Can 4.can’t 5.may/might/could
T: Besides “possibility”,can/could/may/might are also used to express “permission”.Yes?
Ss: Yes. But we are not sure about how to use them.
T: It doesn’t matter. I will give you some explanation.“Can” is the commonest one of the four, and “could” is rather more hesitant than “can”.“May” and “might” are used in a more formal style. They often suggest respect. “Might” is more hesitant and is not very common. Besides, when we give permission, we usually use “can” and “may”,but not “could” and “might”.When we report permission,“may” is not usually used. Are you clear about it?
Ss: Yes.
T: Then try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please.
(Teacher shows the exercises on the screen.)
1.-______I use your phone?
-Yes, of course. You ______.
2.______ you come into the meeting room without showing a passport?
3.Mary said that I ______ borrow her car.
Suggested answers:
1.Can/Could/May/Might;can/may
2.Can
3.might/could(“Might” and “could” can be used after a past verb.)
T: Next, which modal verbs do you think are necessary to review?
Ss: The modal verbs expressing “necessity”.They are very important.
T: Yes, I agree with you. We can use “must/have to/have got to/need” to express “necessity”.But about how to use them, I want you to review them by understand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by yourselves. Look at the sentences on the screen.
(Teacher shows the sentences on the screen, and then asks some questions.)
1.I really must study hard.
2.You must be here by 3 o’clock.
3.You have (got) to go and see the manager.
4.You needn’t work on Sundays.
T: From the sentences, who can tell 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st” and “have to”?
S1:I want to have a try. When “must” is used, the necessity comes from the speaker. If the necessity comes from “outside”,“have (got) to” is more common.
T: Congratulations! Do you know how to use “need”?
S2:I think in negative sentences,“don’t need to”,“needn’t” or “don’t have to” is used to say that there is “no necessity”.
T: Please give me an example. OK?
S2:I know the reason why you were late. You needn’t try to explain.
T: Thank you. In addition, I want to tell you “have got to” is used instead of “have to” in informal English. Is that clear?
Ss: Yeah.
T: Now look at the blackboard.(Write the following on the blackboard.)
1.It must have rained last night, for the ground is wet.
2.You can’t have seen him yesterday, for he is still in Australia.
3.You could have told me he was coming.
4.She is very late. She may have missed the bus.
T: These sentence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Who can tell me what it is?
Ss: The modal verbs in these sentences are used together with perfect infinitives.
T: Very good. Then let’s review the modal verbs used together with perfect infinitives.
S3:When should we use modal verbs together with perfect infinitives?
T: When we talk about the past, we can use the structure, but it has a special meaning. It is used for speculating(thinking about what possibly happened) or guessing (thinking about how things could have been different).Have you got it?
Ss: Yes. Thank you.
T: Now let’s do some exercises to consolidate the usage of the structure.
1.I told Sally how to get there, but perhaps I ______for her.
A. had to write it out
B. must be have written it out
C. should have written it out
D. ought to write it out
2.You didn’t let me drive. If we ______ in turn, you ______ so tired.
A. drove; didn’t get
B. drove; wouldn’t get
C. were driving; wouldn’t get
D. had driven; wouldn’t have got
3.-I want to know why she is late.
-She ______ the early bus.
A. could miss
B. can have missed
C. may have missed
D. might miss
4.-I stayed at a hotel in New York.
-Oh, did you? You ______ with Barbara.
A. could have stayed
B. could stay
C. would stay
D. must have stayed
5.The light is still on. He ______ to turn it off when he ______ the room.
A. may forget; leave
B. must have forgotten; left
C. may forget; have left
D. could have forget; left
(Teacher shows the exercises on the screen and gives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finish them,and then checks their answers and gives them some necessary explanation.)
Suggested answers:
1.C 2.D 3.C 4.A 5.B
T: Now, it’s turn to review modal verbs expressing “advice”.Who’d like to tell me which modal verbs we can use to express “advice”?
S4:I think we usually use “should/ought to/had better” to give “advice”.
T: Yes. In most cases, both “should” and “ought to” can be used with more or less the same meaning. However, there is a very slight difference. When we use “should”,we give our own subjective opinion.“Ought to” had a rather more objective force, and is used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laws, duties and regulations. Are you clear about that?
Ss: Yes.
T: Who wants to give us an example using “should” and “ought to” expressing “advice”?
S5:People ought to vote even though they don’t agree with any of the candidates.
T: Well done. What about “should”?
S6:Let me try. You should see “Hero”-it’s a great film.
T: Thank you for your good performance. Do you know how to use “had better”?
Ss: Yes. When we use “had better”,we don’t usually mean that the action recommended would be better than another one. We simply mean that he/she ought to do it.
T: Please make up a sentence using “had better”.
S7:You’d better hurry up, if you want to get to the factory on time.
T: Good example!
Step Ⅳ Summary and Homework
T: Up to now, we have reviewed modal verbs which express possibility, necessity, permission, advice and modal verbs used together with perfect infinitives. They are all very important. After class, try to do more exercises to master them better. That’s all for today. See you tomorrow.
Ss: See you tomorrow.
篇8: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考点13-17,在高考试卷中占19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大阅读,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
历年的高考文言文题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
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
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有翻译语段。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于课本,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
如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十天)”和“已而(不久)”两个词的含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相应的词,分别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可见,文言文阅读能力稍弱也没关系。要勤于积累,踏实训练。 复习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首先做好把六册课本文言文细细看过一遍的计划,逐字逐句翻译,把疏通中的障碍和书下注释作为重点,这应是以一当十的好办法。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复习,能力得提高很快。
考点13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什么叫常见文言实词?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三方面内容
1、掌握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单元知识短文《文言实词的特点》。
2、掌握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单元知识短文《词类活用》。
3、掌握高中语文教材后的附录---《文言常用实词表》。
一、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一)单音性--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复音词语,分为复音词和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节词连用)两类;
附:复音实词(一个复音词)、实词性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词)
类 别 举 例 注意点
复音实词 单纯词 联绵词 参差 惆怅 幽咽泉流水下难(双声) 不要把一个复音词拆成两个单音词。
须臾 徜徉 窈窕世无双 (叠韵)络绎如浮云(非双声叠韵)
译音词 单于 琵琶
叠音词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象声词 隐隐何甸甸 间关莺语花底滑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合成词 并列式 宾客 社稷 骐骥
偏正式 足下 黄泉
支配式 更衣 从事
附加式 率尔 阙如
实词性复音结构 两个单音词构成词组 地方 其实 妻子衣裳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不要误为一个复音词
两个单音词偶然相遇 中间(中间间杂着)力拉崩倒之声 吾社之行为(品行可以作为士人表率)士先者
偏 义 复 词 昼夜勤作息 勤心事公姥,去来江口守空船 备他盗之出入(入)与非常也
(二)活用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一般活用
类 型 及 规 律 例 句 译 法
名词作状语 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其一犬坐于前有包举宇内,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方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仁而下士,礼交之。 用对待……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袖四十斤椎椎杀之。笼养之。 用……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予分当引决其势必不敢留君 依据……,按照……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卒廷见相如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在……,从……,向……,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时公兵不满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当……,每……
名词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 ,籍吏民沛公军霸上 译法(1)换成动词:籍,登记;服,穿; 德,感激;风,吹拂。(2)动+名:军,驻军;衣,穿衣(3)介+名+动: 东,向动行。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买五人之而函之项王复引兵而东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
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面山而居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形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 山多石,少土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远,疏远;穷,到尽头;重,器重;轻,轻视、看不起。
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面有助词“所” 固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也
数词活用 用作动词,充当谓语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用作形容词,充当谓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专注)
用作副词,做状语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一旦)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活 用 的 类 型 例 句 译 法 说 明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宾=使+宾+动 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活,救活。
形容词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形+宾=使+宾+形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宾=使+宾+为+名
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形+宾=以+宾+为+形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吾从而师之 名+宾=以+宾+为+名
动词的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公子怪之 动+宾=以+宾+为+动
(三)多义性--文言实词的多义性,是由词的本义派生引申而来,引申义和本义有着或近或远的意义联系。
“引”,会意字,本义是 拉开弓。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即用其本义。由“拉开弓”引申为
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又由“拉”引申为
③“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④“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
⑤“拿”,“引绳而束缚之。”
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
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
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⑩“退却、避开”,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相如引车避匿”
(四)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除“看、见、睹、瞟、瞄”等词外,更有很多表现神态和情感方面细微区别的词:
睽,张目注视; 盯,用力注视; 眄(miān)、睥睨,斜看;
盱盱,(xū)直视; 瞥,匆匆看一眼 眈,垂目注视;
睢,(sui),仰视 顾,回头看; 望,远视; 瞰,俯视;
睇,斜视流盼; 眩,意迷地看; _,瞪大眼睛看;
_,(xì)怒视; 瞪,怒目直视; (xiàn),轻视地看;
,深情凝视; 睚眦,瞪眼怒目; 颍tǎng)茫然直视;
(五)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熟识《金太阳考案》165面的附录“通假字”)
三、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可以根据“偏旁”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词义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词义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 犭、鸟、虫”:与动物类有关;
“讠(言)、辶(u)、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禾”与五谷关;“ ”与丝麻关:“贝”与金钱关; “皿”与器具关;
“ ”与房舍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 “ ”与旌旗关;“旨”与美味关;“辛”与刑具关;“隹”与鸟雀关; “能”与熊罴关;
“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 ;“系”与捆绑关;
“攴”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 “月”与肉关, “页” 与首关,
“自” 与鼻有关 “目” 与眼有关……
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如:
“不刊之论”中的“刊”本义为“砍”,此处为“删改”。
“自怨自艾” 中的“艾”本义为“割除“处为“改悔”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的“组”,本义为“带子,绳子”。
“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的”造“字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 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课文迁移法
教材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例:
① 远与恢素善 (全国高考题8题)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章良” 善:友好。
② 远本倜傥,尚轻侠 善 (06年全国高考题8题)尚:崇尚。
《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③ 北枕大江,难薄五岭(06湖南卷) 薄,接近。
《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岳阳楼记》“薄暮冥冥,呼啸猿啼。
④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06上海卷)与:结交
《过秦论》“天下之士,和从缔交,相与为一。”
《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
⑤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重庆06高考10题)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间: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促织》“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触龙说赵太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秦。” 质,做抵押。C项的“质”带宾语“人田券” ,作为动词,不能是“质问” 所以判断C项为错。
3、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但在具体语境中,它的意义是唯一的;同时这个词的意义应当是与上下文其它词义相吻合、配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1、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绝食:断粮)
2、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绐,欺骗)
4、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②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④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⑤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⑦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与“恃” 对应,动词,依靠)
⑧顽鲁者亦当矜怜,贤俊者自可赏爱(91年18题)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
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5、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就是分析所要解释的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补语+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练习:推断加点的词的词性和意义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动词,可推断为“停止”)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可推断为“与世隔绝的”)
③以为妙绝 (副词作补语,可推断为“到了极点”)
④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作状语,可推断为“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可推断为“渡过”)
⑥范增数目项王 (动词,可推断为“用眼睛示意”)
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动词, 可推断为”抬高“)
⑧”取樵炊灶“(试题13题) (名词,可推断为”柴薪“ )
6、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①“吾说晏子之义”(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
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
例② 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
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例③“昌宗从旁趣说”, (湖北卷第11题D项)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7、成语印证法
成语就其来源看,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其中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故而可以借助它来推断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迫近、接近)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
(3)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相得益彰”-明显、显著)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竭尽)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 (“一蹴而就”--践,踏)
(7)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超出)
(8)在官清恪,未尝闻私(95年12题)(”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9)吾亦望汝副其心”(95年16题)(“名副其实”--符合)
(10)或妄嗔怒“(”轻举妄动”--胡乱)
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一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①用成语复习文言实词
下列成语中包含了文言实词(括号前),在括号里写出释义
不易(改变)之论 不刊(删改)之论 不过尔尔(如此)
无可适(去)从 以己度(推测)人 质(询问)疑问难
登峰造(至)极 怨天尤(责怪)人 缘(攀援)木求鱼
引(拉长)吭高歌 寡廉鲜(少)耻 家徒(只有)四壁
尸位素(白)餐 不学无术(本领) 如释(放下)重负
不速(邀请)之客 不期(约定)而遇 文(掩饰)过饰非
出类拔(超出)萃 蔚为大观(景象) 寄人(依附)篱下
②用成语复习古汉语一词多义(含实词、虚词)
备: 德才兼备(具备,具有) 关怀备至(周到,尽) 戒备森严(防备)
兵 :短兵相接(兵器) 兵强马壮(士兵,军队) 兵贵神速(用兵策略)
达 :四通八达(通达) 通宵达旦(到达) 达官贵人(显达)
当: 势不可当(抵挡) 首当其冲(对着,面对) 安步当车(当作)
负: 负隅顽抗(依仗,凭借) 忘恩负义(背弃) 不分胜负(失败)
故: 故步自封(与新相对) 非亲非故(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顾 :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 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举 举足轻重(抬起) 选贤举能(推荐) 举国上下(全)
名: 不可名状(说出) 不名一钱(占有) 沽名钓誉(名声,名望)
如: 自愧弗如(比得上) 称心如意(适合) 突如其来(然,词尾)
胜 :略胜一筹(超过) 美不胜收(尽) 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 :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相 :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 肝胆相照(互相)
于: 青胜于蓝(比) 受制于人(被)
与: 与人为善(赞成) 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欲取姑与(给予)
以 :以己度人(用) 以貌取人(凭) 以讹传讹(拿,把)
因: 因人成事(依靠) 因利乘便(凭借,依靠) 因材施教(根据)
③用成语复习通假字
一暴(曝)十寒 拨乱反(返)正 不假(借)思索 日薄(迫)西山
层见(现)迭出 食不厌(餍)精 矢(誓)口否认 博闻强识(志)
④用成语复习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的词加点
风起云涌 豆剖瓜分 蚕食鲸吞 口诛笔伐
草行露宿 日新月异 虎踞龙盘 星罗棋布
川流不息 管窥蠡测 耳提面命 二桃杀三士
2.形容词作名词的词加点
杀富济贫 除暴安良 激浊扬清 舍近求远
居安思危 党同伐异 披坚执锐
3.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
沐猴而冠 沧海桑田 户枢不蠹 不胫而走 洞烛其奸
华而不实 履险如夷 无所事事 径天纬地 衣冠禽兽
4.动词活用为名词 继往开来
5.使动用法的词加点
破釜沉舟 正本清源 富国强兵 倾国倾城 赏心悦目
丰衣足食 贪脏枉法 不可理喻 光宗耀祖 生死肉骨
6.意动用法的词加点
幸灾乐祸 鱼肉人民 席天幕地 不耻下问 不远万里 草营人命
7.为动用法 光前裕后 (光前:为前人增光,裕后:给后人造福)
⑤用成语复习古汉语句式
1.宾语前置(前置宾语划线)
夜以继日 时不我待 唯才是举 一言以蔽之
2.介宾短语后置 蠢若木鸡
3.被动句式 古为今用
4.省略句式 再衰三竭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如果能经常有意识地去推断,我们的文言阅读能力就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如果不了解有关字形的知识就无法借助字形推断词义;如果不懂的句子成分划分的技能,就难以利用它来推断词义;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成语积累也难以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知识的融会贯通便是技能。所以一定要注重积累,练好内功
考点14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古人说:学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可以为文矣。”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表示词法的.一种手段,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是十分必要的。复习基本资料:
(1)第二册“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2)《金太阳考案》174面“知识档案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
一、考点阐释与探究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1)考查要求重在文言虚词的“用法”上。
(2)这里的“了解”,即根据上下文来解释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常见”指20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求非常明确。
(4)、“在文中的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需根据语境的上下文来确定某个文言虚词的“句中用法”。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特点与趋势,可以看出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考查范围与内容上,均严格遵循当年大纲和说明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可以是集中辩析一个 ,也可以是比较不同的多个虚词,近两年趋于后者,同时对极其常见虚词作多次重复考查,如“以”字;
其二,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初、高中所学课文,统编教材;
其三,考查角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与成分;
其四,题型设置上,选项多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字异同;
其五,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还会发现不少句子的翻译和句式辩析也涉及到虚词,足见其重要性。
总之,文言虚词的考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相对稳定,估计20的命题方式,如有变动也只是些许调整,所以我们备考必须回溯历史,研读说明与大纲。
二、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参考。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例①“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例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例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
a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
b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
c通“呵”,“喝问”;
d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4、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例⑤“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例⑥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为”的用法,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⑦“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⑧“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例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6、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⑩“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⑾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7、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
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例⑿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例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附: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
复音词 语 译 例 句
而已 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则已 也就罢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庶几 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若夫 像那,至于那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何其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之谓 说的就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谓之 称他为、把它叫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所谓 (就是)人们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何奈何 怎么样 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如 如何,怎么样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何所 …的是什么 白雪纷纷何所似?
有所 有……的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所 没有……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有以 有用来…的 吾终当有以活汝。
无以 没有用来…的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何以 凭什么 何以战?
是以 因此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虽然 虽然(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然而 这样,可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向使 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所以 ①……的原因②用来……的凭借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 ①表示承接关系②从这,在这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以为 ①以(之)为②而为③认为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收天下之兵,……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也与、也与哉、也乎哉 复音语气词,兼有几个词的语气,但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 其可怪也与!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吾罪也乎哉!
考点15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等七种句式。也有人将后面的四种句式归纳统称为倒装句。
之所以将上述七种句式称为特殊句式,是因为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阅读第三册“文言常用句式”的知识短文。
文言句式,一般指与现代汉语表示形式有较大不同的几种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
句式 规 律 或 标 志 例 句
判断句 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 ……者,……也 亚父者,范增也
……者,…… 粟者,民之所种
……,……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 (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用“为”(动词)表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用“乃”、“则”、“即”、“皆”、“非” “诚”(副词)等表示 此乃天也 / 山下皆石穴罅人非生而知之者/梁父即楚将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用“是”(判断词)表示 翩翩两骑来是谁
被动句 用“于”表示 ……于……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用“为”表示 为…… 为……所……为所……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用“见”(受)表示 见…… / 见……于…… /受……于……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用“被”表示 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无被动标志 意念上的被动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戍卒叫,函谷举
省略句 省略主语 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蒙后省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自称时省 (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对话中省 (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省略谓语 省略谓语动词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 省略动词的宾语 使(之)归赵
省略介词的宾语 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于”或“以” 以钟磬置(于)水中 /试之(以)鸡
倒装句 又可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几种。
句式 规 律 或 标 志 例 句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时人莫之许也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君何以知燕王?
用“之”“是”(助词)将宾语前置 何陋之有 / 惟命是从
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 余是以记之 / 一言以蔽之
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定语后置 用“之……者” “……者”表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求人可使报秦者
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数量词作定语有时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主谓倒置 为强调谓语而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
介宾短语后置 “于”(乎)宾短语常后置 以勇气闻于诸侯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以”宾短语有时后置 咨臣以当世之事又试之(以)鸡
考点16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文字表述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的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
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句意不改变,不出现语病”。
一、应对策略。
1、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
①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2: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瑰”换成了“珍贵”,“观”换成了“景象”。
②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要将表判断和表被动的词,替换为汉语的“是” 和“被”
例3:此乃天也。译文:这是天意。
例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王。
③将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固定格式 翻 译
无(有)以 没有(有)……的办法
无(有)所 没有(有)……的人、物、事
所以 用来……的 或 ……的原因
无乃(得无)……乎? 恐怕……吧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孰与、与……孰 跟……相比,哪一个……
其……之谓 大概是说的……吧
何以………? 根据什么…
何……为? 干什么呢?
独……哉? 难道……吗?
奈……何? 拿……怎么办?
3、保留法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4、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5: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5、补充法
①补充省略成分。
例6: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②补充关联词。古汉语句间关系与现代汉语句间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意合成分较浓,很少用关联词语,而现代汉语复句间的关系多用关联词语表达,因而翻译时需把古汉语句式中暗含的句间关系用关联词语补出。
例7:求其生而不可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2年上海卷)
译文:(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却不能做到,那么死囚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此文言句式暗含假设关系,翻译时要补出。)
例8:太宗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全国卷)
译文:(因为)宋太宗多次穿便衣到功臣家,(所以)赵普常常退朝后也不敢换便服。
此句暗含因果关系,皇帝可以穿便衣到功臣家而臣子却要穿朝服才礼貌。赵普不敢换衣服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宋太宗可能路过或突然到来,届时仓促来不及换衣服拜见皇上。
例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6、删略法
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10: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还有“夫”“维”,宾语前置的标志的“之”“是”可不译,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7、调序法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1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还有一个活用词“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位置上,“急”要表现起意动的特点,可译成“公子您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8、意译法
①古人在文中好用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委婉)和 典故,不能直译,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例如
“金城千里” ,可译为“坚固的城防”;
“万钟”指高官厚禄;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轻而易举。
“更衣”即是上厕所;
“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已有
例1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为”做官的人“。
例1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②用典故的句子,不能直接翻译典故内容,只要适当译出典故的含义。
例1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滕王阁序》。
帝阍,原指天帝的受门人,这里借代皇帝的宫门。奉宣室,是一个典故,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王勃以典故自比。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可译为“(我)思念皇帝宫却看不见,等待皇帝的召见又会在何年?”
9、浓缩法
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15: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屈原列传》
这是互文同义的繁笔手法,可译为“随从时俗行事”。
例16:主人下马客在船。
这是互文见义的手法,可译为“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
例1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有征服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10、扩充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
例18: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例1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 如果在翻译时两个分句间不补充“老百姓像水一样”,那么译文就不连贯。
二、文言文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如:
例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高考 湖北卷)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例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例1 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例2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
例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译成: 想到他们的去世的祖父,(“先祖父”,指先人祖辈父辈)
例4: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孔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
例5: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北”是指“败兵”)
例6: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
(四)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罗嗦赘余。如:
例7:婴之亡,岂不宜哉? (年高考 京皖内蒙春招卷)
“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五)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
例8:范氏富,盍已乎?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
例9: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 )
(六)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如:
例10: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这个句子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例11: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总之,文言文翻译应符合“信、达、雅”的原则,在翻译时应做到“该删的删,该添的添,该调的调,改换的换”,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在翻译时只要我们多注意、多总结,相信我们的翻译能力定会有很大提高。
考点17 文言阅读分析与综合
一、考点剖析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依次为: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翻译、信息筛选及分析综合。就其难度而言,一般以最后一个知识点为最。这种分析综合是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要比把握文意高。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C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
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
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
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
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有:
①某个论点的依据;
②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
③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二、考试题型
从20以来文言文的考试题型基本稳定,对以上三个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选择形式的题型:编组式,普通单选式。
①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
这类题型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做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提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
②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出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义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推敲,很难发现。因此,在阅读时,对有关的词句应特别敏感,可以用笔勾出,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看看是否能够对上。
③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这个题型是对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考试说明》早就列出了这一内容,但是以前试题中未出现过,2003年是第一次。答题时要联系全文对选项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恰如其分,有没有歪曲事实、故意拔高、有意贬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等情况。
三、解题注意事项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先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
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
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首先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者怎么看这个人物,如何评价。其次是一个是分层。材料中的人物经历了几个阶段,到了哪几个地方,做了几件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及其余的毛病,又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二)浏览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因为高考文言文的文章和题目有时候是相互解说的。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了体现“简易”二字,降低解题难度,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叫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
比如文言文倒数第一题,倒数第二题,建议考生文言文阅读稍弱的同学,读文之前先把倒数第一、二题看一下,一般来讲倒数第二题是筛选信息,一般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就知道这个人物是怎样品质,是廉洁,是衷心爱国,是侍奉双亲等等。倒数第一题一般是对内容的阐释,考生把这四个选项看清楚,如果题干说“下列不正确一项”,那就意味着有三项都是正确,也就是说这三项对考生来讲是变相的翻译,变相的解释。这样在具体读文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三) 再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
(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运用前面的三种方法,经过前面的三次反复都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进入第四步,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五)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
在进行选答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题干选项、材料(文段)、尾注三者不可偏废。
①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光注意选项而不注意题干,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干上,
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不是忽略了“直接”就是忽略了“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或者由于平时同类型的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也往往“视而不见”,不能正确地选择。
②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我们主张考生解题时最好有一种随时观照材料(文段)的习惯,能把选择项放回到材料当中去检验或辨析正误;这样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避免因主观随意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分。文言实词、虚词的选择就应把解释放回原文,结合前后境来判断对错。
③要重视审读尾注;一般来说,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注释(尾注);这部分注释必须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并能在解题中加以运用。事实上,试卷既然把这些词句注出来了,就肯定是有用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一些命题者认为超出考纲规定的中学生阅读能力范围的内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会对翻译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碍。
四、文言文阅读“分析概述”题误因例析
(一)人事不清,张冠李戴
命题者编制试题时,故意把甲人当乙人,把甲做的事加在乙身上或把对甲做的事说成对乙所做,从而造成干扰,引起错解。
例1 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4题D项:“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对照原文,选项中的“并封他为任城王”是明显的张冠李戴;此时曹操(文中的太祖)已“崩”,封曹彰为任城王的应是文帝曹丕。考生只要细心一点,就不难判断出。
(二)时事颠倒,前后杂糅
命题者有意思地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职官里发生的事搅乱混编在一起,以致于把发生在甲时甲地甲职的事说成在乙时乙地乙职做的,从而造成干扰,影响答题。此类与前一类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同而时事不同。
例2 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卷第14题A项:“吴隐之学识渊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侍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此项错在“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的表述上。从原文可知,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之时,韩康伯官职是太常卿,尚未担任吏部尚书;而且康伯之母告诫韩康伯的是“汝若成铨衡,当举如此辈人”,意思是“你如果能做吏部尚书,应当举荐吴隐之”;再加上后文“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的表述,明确告诉我们此时韩康伯才当上了吏部尚书。这是命题者有意思地前拉后扯,颠倒时事,干扰考生的。考生还是细心为妙。
(三)歪曲概念,混淆是非
命题者人为地把甲概念曲解成乙概念,或者文中主人公本来是这个意思,选项却解说成另外的意思,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等,从而造成干扰。这主要是由于考生不能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而致误。
例3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卷第14题D项:“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此项中“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属对原文“尝竟不见用”的曲解。“尝竟不见用”的意思是说“孟尝最终没有被任用”;“竟”是最终的意思,而不作“竟然”解;“见”在这里表被动。对这种无端的歪曲概念,淆乱是非,考生只有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4 2002年高考第15题 D项:“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原文“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是李广自己说的话,刀笔吏是指诉讼的官吏,原句意思是“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而非“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这亦属明显的误解概念,造成混淆。
(四)无中生有,以假扰真
文中本来没有这个意思,只有类似的意思,命题者却想当然地解说出这样的一个意思,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以假乱真,从而造成干扰。
例5 20高考第16题C项:“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刑,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的斗志。”
选项中“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于文无据,纯属无中生有;
原文中说,“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意思是“派富豪去贿赂燕军将领,假装乞求燕军攻破城后不杀自己”,以此麻痹燕军,而最终“燕军由此益懈”;可见并不是“打入敌军以作内应”。
(五)错连因果,产生混乱
命题者无来由地把甲事件(或乙事件)说成乙事件(或甲事件)的原因或结果,使考生思维混乱,造成干扰。常见标志性词语有“为此”“以致”“致使”“由于”“从而”“因此”“所以”等等。
例6 高考第19题C项:“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这里的“为此”,表明高宗是由于狄仁杰有关尧舜的一番话才改变主意接受谏劝的;其实对照原文,就会发现高宗真正改变主意,是在狄仁杰说到法令无常、全国上下无所适从之后,而非选项中“为此”的“此”。这正是错连因果产生的混乱。
(六)以偏概全,解说失实
这是命题者有意遗漏文中有关内容、观点,导致归纳、概括不全,从而引起的干扰。
例7 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3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 孔子家语 颜回》 )
13 .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解析:依据原文分析,选文第一段写鲁定公的“不悦”,第二段写鲁定公的“悦”。“不悦”是因为颜回说东野毕的驭术虽好,但他的马一定会逃走。“悦”是因为颜回的预测得到了实现,这使鲁定公“越席促驾”召回颜回,让他解释准确预测的根据。接着颜回回答说“以政知之”,解释了“马佚”的原因,并由此引出“巧于使民”“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的从政道理,使鲁定公大为赞赏“子之言,其义大矣”,最后“公悦”。
由此可见鲁定公“悦”的原因是 A颜回讲述的从政之道给予他的有益启示。
B项评价驭术虽与从政之道有关系,但还不是鲁定公“悦”的直接原因。
C项分析的“马穷则佚”理由,也还不是使公“悦”的主要原因。
D项仅是引起鲁定公急于知道他准确预测的依据的兴趣,也还不是公“悦”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此题BCD三项虽与公“悦”的原因有关联,但都没有抓住实质,只能是以偏概全,言不及义;对此,考生必须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出颜回的话的深刻内涵才行。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B
A .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 .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 .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 .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 A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 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
c 中的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
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意思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以上三项都为解说失实
(七)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妥,却说成其整个人是这样的一个人;本来只有几个人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这是命题者有意把事件将要产生的结果说得过分夸张而造成的干扰
例8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卷第14题C项:“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此项“但”之后说桑怿外柔内刚,不善言辞是对的,但说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则是曲解了愿意,夸大了事实。
原文虽说他“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可“亦自修为威仪”“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而“令人难以置信”的评述则更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了。
除此之外,命题者还可能设置诸如选项间自相矛盾、分类组合不当、把或然说成必然、正误连排以及多种错误交叉混编等干扰项,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必须善于整体把握,强化语感,审清题干,读准读全,借助注释,迁移联系,辨析差异,排除干扰,筛选信息,准确判断,答题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五、练习
(一)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①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②,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也是一个有名的酷吏。
②“郡吏,郡太守也。”“举之廷尉,以章劾付廷尉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周酷吏本色的一组是( C )
A.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会狱 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
B.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
C.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
D.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 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
[解读]这是高考的必考点,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地审清题干要求的“直接”两字和“酷吏本色”两处限制,理解分析,全面比较,答案就明白了。
A项“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上是说“诏狱”多的客观事实,“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中的行为主体是“吏”,而不是杜周,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B项“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是杜周手下的“吏”对犯案人的诬陷,“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中的“其”如果认真分析就会看出所指代的是杜周的两个儿子,应注意前句的省略主语和后句“其”的指代对象。
C项“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中的桑弘羊是当时的理财高手,皇帝的信臣,皇后的昆弟子的身份更是非常寻常,但是杜周“捕治”“刻深”,酷吏本色暴露无遗,“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其残暴更是有目可见,该项符合题目要求。
D项“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是交待杜周深受减宣与张汤二人的影响,但是又比减、张二人“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善候伺”,这并不是直接表现杜周的酷吏本色。答案为C。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杜周在义纵和张汤手下任职时受到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
B.杜周当廷尉时,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他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C.到杜周当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着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用刑具拷打定案。
D.杜周开始当官时家里很困难,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
[解读]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也是高考的必要内容,常考不变。解答此类题目,整体理解是基础,对照分析是关键。本题依照原文的顺序将文章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对照分析。
A项中的内容在第一段,说的是杜周受到了义纵和张汤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B项杜周受到当时人批评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符合原文意思。
C项并不是说“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着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动用刑具拷打定案,而是他手下的“吏”的作法,应注意人物的对象。
D项原文中“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可作为杜周开始当官是家里很穷的依据,“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的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结合文后语句的理解便可明白。答案为C。
二、(北京卷)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曰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
篇9:蜀道难教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云南江川县第二中学: 罗向东
一、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赐金放还”。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又毫不矫饰,真诚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有《李太白全集》
二、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
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应是天宝初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
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李白的心中,从年轻时候起,诗人就树立“济苍生”之志愿,并对大唐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在李白看来,“蜀道”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蜀道”是闭塞的,其地是“不与秦塞通人烟,”其路是“地崩山摧壮士死”,而这与世隔绝的“蜀道”却具有的原始意味的神秘力量,充满着强烈的诱惑,吸引着李白,吸引着盛唐的士大夫,在这条充满荆棘,崎岖、坎坷、艰险的“蜀道”上不断地攀援,纵使血迹斑斑,依然坚决前行。“蜀道”又是高不可攀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高山最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理,有人“望峰息心”,有人产生征服的冲动……李白式“济苍生”的鹏鸟振翮之志又使自己一次次地去努力攀越蜀道一样的人生理想。对“蜀道”永无尽弃地憧憬、追求,真实地反映了李白始终如一地渴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心理,这也是盛唐时期士人普遍的心理。当士人的“济天下”的理想受阻时--或仕途艰险,或国运不畅,士人往往退而“独善其身”。 李白的“还家”是“穷途末路”,是步入“入世”死胡同之后的“保身”选择,也是始终没有被污染的精神上的“守节”。 对“蜀道”的无限向往,而又畏惧“蜀道”路途之艰险,构成了李白思想与行为的矛盾,也是李白既儒且道的两种观念的交锋。这种矛盾,让李白深深陷入了“入世”与“出世”争斗的漩涡中。
三、课文分析
噫(yī)吁(xū)(xī),危乎高哉!开笔横空起势,笔力千钧。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扑面而来。蜀道之难,难于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
上青天!“难”是文眼,怎么个“难”,下面当有说法。蚕丛及鱼凫(fǘ),开国何茫然!
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è)通人烟。用历史传说,把读者引入远古的洪荒时代,以“不通”切历史久远,说明路之难。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回到现实,“鸟道”说明路之艰险。地崩山摧壮士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
死,然后天梯石栈(zhan)方钩连用神话传说,写出蜀道何其壮阔!何其艰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ing)岩峦。
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用强烈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蜀山之高、险。用太阳的车子、黄鹤、猿猴、行人衬托出路之难。
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不已徒来长叹。
第一部分:写蜀道的险峻神奇。叹蜀道之高。
问君西游何时还?未别而问归期,越见对朋友的惜别之情畏途(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
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用悲凄的鸟声来渲染愁绪,衬托蜀道之难。。连峰去
荡的空山!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
天不盈尺言山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言山之险,从视觉来写。。飞湍(tuān)瀑流争喧Y
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hui),f(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飞瀑声、滚石的撞击声,震耳欲聋,从听觉上来写。其险也若
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此,嗟(jiē) 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以劝戒的方式进一步写蜀道之难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第二部分:描写蜀道景物的凄清。叹蜀道之险。
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化为狼与豺。从地势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朝避猛虎,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杀人如麻。写地势险要,常为兵家必争之地。锦城虽云乐,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寒。锦官城虽然说是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
侧身西望长咨嗟(zījiē).蜀地人事环境的险恶,祸福朝夕莫测,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第三部分:重笔描绘剑阁的险要。叹蜀中战祸之惨烈。
附:板书设计
1. 叹高蜀道的来历蜀道的高峻蜀道自古难行
2. 叹险蜀道上环境凄清蜀道上山水险恶蜀道自古可畏[劝阻友人]
3. 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险象环生早还家[告诫友人]
附:李白的浪漫主义特色
盛唐盛世及诗人个性造就了李白的浪漫主义特色。
1.大胆的夸张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C.飞湍(tuān)瀑流争喧Y,f(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E.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F.朝辞白帝彩云间,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奇特的想象
1.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2. 蚕丛及鱼凫(fǘ),开国何茫然!
3. 使人听此凋朱颜
篇10:故乡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必修五)
故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五)
【开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开课时间】:10月25日星期四
【开课人】:李梅
【课题】:《故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及自主学习方式相结合
五、课堂形式:多媒体教学,达到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思考: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
2、品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师生互动,
(一)闰土:少年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总结: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二)杨二嫂:小说怎样刻划杨二嫂形象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三)“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归纳总结: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少年时: 活泼、聪明、能干、淳朴、热情、知识丰富,是个小英雄形象
中年时: 憔悴、迟钝、麻木,有封建传统的等级观念,是当时社会不觉悟、生活贫苦的农民形象
四、布置作业:练习册及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杨二嫂:
林翔
篇11:咬文嚼字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五)
咬文嚼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孟郊的“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无不诠释者美言妙语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也许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创造出足以“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好好地“咬文嚼字”。那么,什么是“咬文嚼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朱光潜先生的一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板书题目)
一、预习检测
字音
xi á n zhēn zú zǎo jiè zǐ
倒涎 斟酌 镞 词藻 蕴藉 付梓
dú zēng zī zhū
尺牍 憎恶 锱 铢 必较
字义
援例 岑寂 斟酌 杀青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唯陈言之务去
二、作者简介及文体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____家、_______家。笔名____,籍贯是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文艺随笔
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文艺评论是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的文章。
三、解题
咬文嚼字释义
1、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例: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2、形容卖弄才学。
3、狡辩或强词夺理。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咬文嚼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在文字运用上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松的谨严。”
可见,作者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贬词褒用。
四、快速阅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1、文章前五个自然段各举了什么例子?有什么作用?
例子1 演员替郭老改台词 句式不同
(“你这…”句式表示极端憎恶之情) 意味不同
例子2 改“李广射虎” 字数不同
(改后索然无味) 意味不同
例子3 贾岛诗的“推”与“敲” 字眼不同
推-鲁莽一点,孤僧,显得冷寂 意味不同
敲-拘礼些,略显温暖的人情
2、⑥⑦这两段的论述角度有什么不同?
⑥段 正面论述善用联想意义。
⑦段 反面论述“套板反应”的流弊。
3、⑧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点出题旨--
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的要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咬文嚼字的条件: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五、课堂小结
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
(不少于三条)
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语言文字的套板效应是要不得的。
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文字的咀嚼实质上就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品味语言,就要品出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语言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六、课外延伸
1、炼字佳句赏析,试说出其妙处。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 一 )枝开。 -唐齐己《早梅》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 闹 )。 -宋祁《玉楼春》
春风又到(绿)江南,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
眼( 忍 )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 丛 )觅小诗。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2、下文选自宋代张先的《天仙子》,表现一种孤独寂寥的心境。
沙上并禽池上暝, A 留 B 弄
云破月来花_ 影。 C 倒 D 映
3、下面这首古诗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本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1 面,
月2 繁星满天。
数只船3 浦口,
4________ 声笛起山前。
1 A吹 B掠 C袭 D拂
2 A落 B圆 C明 D上
3 A傍 B依 C 横 D到
4 A声 B有 C几 D一
刘飞
篇12:13夏感(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3夏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荷塘风光”图片。师:欣赏完这一组如诗如画的荷花图片,老师的脑海里浮现出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宋代的大诗人杨万里,同学们一定也知道,告诉老师,是哪首诗?(生齐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示诗歌视频,学生随录音齐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师:那么那位同学告诉我,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西湖,夏天)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清新,柔和,恬静的南国之夏,那么,北方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进梁衡的《夏感》,体会他笔下这紧张,热烈,急促的北方之夏吧(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两件事:1.认真听读,以字词,句读,情感三方面为评判标准,点评朗读;2.概括每段段意。
夏天总体特点
夏天的自然景物
夏天的色彩
夏天的旋律
对夏天的情感态度
三.研读课文
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概括北方夏天的.特点的?
1.齐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第一自然段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紧张,热烈,急促(板书)
总领全文。由此,分析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2.指明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本段选择了哪些富有特征性季节性的自然景观?
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提示:找出本段中心句)
第二自然段中,夏天是突然到来的?还是有个过程?请找出相关的词语。
学生回答: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
出示相对应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形象感知具有特征性季节性的景物
师引导学生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朗读第三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夏天缓缓而来的过程,那么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
演示一组农作物图片:高粱--赤红,玉米--金黄。让学生对夏天的色彩有直观的感觉。
师引导学生仿照第二段的方法,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读出“紧张急促”的感觉)多媒体显示问题:
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还应该有人的活动,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农忙景象。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忙的?忙到什么程度?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收割麦子,为秋苗浇水,追肥。
师引导学生研读本段写法(短句的使用,偶句,反复等修辞手法)
5.在作者笔下,夏天是如此的热烈、紧张、急促,那么作者对夏天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请看第五段。试分析写法。
热爱,赞美。对比,欲扬先抑手法
师:赞美夏天,其实是在赞美夏天里辛苦劳作的人们。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古诗,描绘的是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地劳作……同学们,告诉老师,是哪一首诗(李绅《悯农》),学生齐背,感受农民的辛劳,对农民的尊重。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2.体味作者感情
六.板书设计:
夏感
梁衡
紧张 急促 热烈
自然景物 普通劳动者
热爱 赞美
向往
教后感: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了文章的语言魅力,通过学习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学习了对比、比较的写法。
篇13:13旅鼠之谜(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3旅鼠之谜(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科学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探求自然奥秘,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4、懂得北极旅鼠给人类的启示,关注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给人的启示,品味文章独特的写法。
学法指导
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我们首先应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通读课文后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想想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旅鼠之谜》一定能激发你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2、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了北极的各种情况。1995年5月6日,他率领25人的队伍,胜利到达北极点。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极》、《南极之梦》、《南极属于谁》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媲(pì)美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挑衅(xìn)
2、释词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笃信:忠实地信仰。
道听途说:从道上听说,在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课文结构。
一部分(1---6):写捕到一只北极旅鼠,引出话题。
二部分(7---17):详细介绍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三部分(18-27):写“死亡大迁移”的疑问,指出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四部分(28): 由旅鼠的'奇特行为引发对人类无节制繁衍的忧思。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课题,找出旅鼠的“谜”有哪些。
学生快速读文,找出旅鼠的奥秘,并讨论交流。
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的奥秘:
(1) 旅鼠的繁殖能力惊人
(2) 旅鼠能控制繁殖、吸引天敌。
(3) 死亡大迁移,奔向大海……
兴趣提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你们能提出其他的疑问吗?学生自由发言,如:
① 旅鼠既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为什么要采取集体自杀行为?
② 旅鼠为什么只往西、往北迁移为什么往海里死亡?
………
3、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同学们,自然界有无穷的奥秘,面对旅鼠的奥秘,想想这是为什么?
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学生即兴发言,畅所欲言)
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或许旅鼠具有维持生态平衡,让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能。
4、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第11自然段的内容,想想本段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列数字。 准确地说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惊人,几乎可以与细菌繁殖速度相比,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5、师小结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可以想到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它在无形地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讨论与研究
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课文说的对不对?为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1955年,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说:“我的调查证实,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实在是太高了,几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长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已经达到1300万之多。十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将达8亿多,五十年以后(即)将增加到26亿,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2032年将达高峰14.7亿。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启示: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五、品读课文,写法探究
这篇科学小品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趣味性多,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主要是写法独特:
(1) 论叙的框架 -- 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
(2) 对话的方式 -- 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
(3) 说明的内容 -- 若抛开丹尼斯讲述的话,可连接成一篇完 的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六、总结全文
这篇科学小品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趣味无穷,启示多多,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七、课后作业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附板书:
13 旅鼠之谜
篇14:《诉肺腑》(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诉肺腑》(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课 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
一、学习、体会本文的艺术性。
二、了解宝黛在恋爱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叛逆言行、思想,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掌握从人物对话、心理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四、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来进行人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一、体会本文语言的艺术性。
二、掌握从人物对话、心理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木石前盟”之说引出本课
传说贾宝玉前世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因闲置未用,四处游荡,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警幻仙子知他有些来历,便留他在赤霞宫中,命名为神瑛使者。他闲来常在西方灵河岸边行走,于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见有一棵绛珠草,婀娜可爱,便每天以甘露灌溉,此仙草才得以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又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化作人形修成女体,她要报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她说:自己受了他的雨露之惠,并无此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他走一遭,把自己一生的眼泪还他。
二、熟悉课文,抓人物对话及心理描写的文字进行感悟。
三、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为下面分析人物性格作准备:
1.文中哪些语言可算得上是肺腑之言?应怎样理解?
2.宝玉为什么要对黛玉说:“你放心”这句话?此话的含义是什么?
3.第三四五段中黛玉、宝玉、湘云和袭人的语言,表现了各自什么样的性格侧面?
其中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四、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A.“好妹妹……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一语中的,道破了黛玉的病根和内心的隐秘,在黛玉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现出宝玉对黛玉的深深的`理解和宽慰。
B.“好妹妹……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黛玉之病在于担心她与宝玉的感情结果和前途怎样,宝玉之病在于担心黛玉不理解自己的心,并担心黛玉会积忧成疾。所以,只有黛玉理解了自己,消除了心病,自己的心病也就随之好了。其中更有大胆直言的表白,其热度很高,冲破了封建庄园中的一切禁忌。
2.“你放心”:宝玉深深地理解黛玉的处境和心情DD寄人篱下,无依无靠,忧虑多疑。所以对黛玉深表关爱、体贴,劝她不要忧虑担心,其中更有对爱情的承诺。
“诉肺腑”一节表明: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由朦胧走向明朗,是二人爱情走向成熟的标志,宝玉对爱情的表白是鲜明率直的,在那个禁锢个人情感,扼杀个人自由的封建庄园里,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挑战与叛逆。
3.第三四五段中黛玉、宝玉、湘云和袭人的语言,表现了各自什么样的性格侧面?其中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投影或板书):
直 率 厌恶仕途经济
湘云 宝玉
爽 朗 蔑视封建道德
劝 仕途经济 (心心相印志趣相投)
尽职尽责 不劝 敏感多疑
袭人 黛玉
驯服守规 多愁善感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五、小结
这节课通过讨论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分析了人物性格,归纳了写作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写作中,大家能够自觉地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表现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从而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
六、课后作业一、二、三题。
【教学后记】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是个好办法。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发言中即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灵动的闪光点,即时地加以褒扬,散播,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15:荆轲刺秦王(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一、导入课文: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战国四大刺客见资料。
二、介绍《战国策》及文章背景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L(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结构(一):
①、准备。(1--6)
②、诀别。(7--9)
③、刺秦。(10--18)
或者(二):
①行刺缘起(1段)
②行刺准备(2~9段)
③廷刺秦王(10~17)
④荆轲被斩(18段)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①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②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③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篇16:《平时作文》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五)
《平时作文》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领会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能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落实“写真话、抒真情”的原则,学会以负责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端正文风,质朴为文;
3.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拓宽生活的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作文中要说真话诉真情。
教学方法 讨论 训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武林竞技,想要取胜,或“一把枪舞得风雨不透”,或有独门绝技,三招之内,挑敌于马下。你写记叙文有取胜的绝招吗?写真实的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打动别人。
(一)作文不可无“我”!
“我”的见闻、“我”的经历、“我”的体验、“我”的见解、“我”的构思、“我”的语言、“我”的情感。文中有“我”,个性自出,何愁与别人文章“撞车”。
(二)记叙文的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经历
1.写自己的生活。
写自己的所作所为,写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写好自我审视。自己做的的事,自己想的问题,自己的心路历程,素材必须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比如写好成长中的烦恼:生动地描写个人的烦恼,进而向社会发出正义的呼吁;或者,再现自己对烦恼的超越,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写熟悉的人和事。
写自己身边的人,写自己身边的事。认真审视熟悉的人、事中的价值,用独特的眼光搜寻有新意的素材。比如写亲情故事、友情故事。
3.写他人,写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
根据生活,把储藏在自己脑海中的材料进行加工,进行提炼,进行整合,使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文章写得像小说一样。
只要你写心里话,国事、家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论;只要你吐露真情,亲朋、邻居、同志,随处可见,桩桩可叙。请客送礼,走后门,你没有看法吗?母爱友谊、生活苦乐,你没有体味吗?匆匆行人,田间耕耘、花园草坪,能不勾起你的联想吗?这些不都是材料吗?可见认为作文没有材料的人常常是“坐守粮山愁无米”了。
(三)记叙文的选材角度要小、新、深、奇。
1.细节显情法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收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例如《回家》写少年海子在距家20多里的一所中学读书,为了节省每趟8分的车票钱,每周都跑着回家。甚至为了不磨破鞋子,光着脚跑着回家:
地冻天寒,娘老远地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回来。娘愣住了。海子看着爹娘,怯怯生生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娘猛地搂住了海子,紧紧地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
这段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在冰天雪地里,跑动着的热气腾腾的赤子之心。严寒,贫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对老家,慈母的思念和向往,裹一身严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着亲情的热血。搂着海子流泪的母亲,兀立寒风的父亲,心中同样翻腾着亲情的波涛,其中却有着缕缕的辛酸掠过。
海子长大了,成了一名警察,为了千家万户的安宁,他很少回家。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又安排了一个细节: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到最前边的海子受到了重伤,当时就有些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住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月没回家……”说完就真的.不行了。
“我想回家,看我娘”,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老家,慈母的殷殷呼唤,是英雄内心情感世界与理智的统一。这个细节,写出了为人民利益而舍生忘死的英雄埋藏心底的对慈母的深情的眷恋,正是这种美好的情操,使海子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2.氛围渲染法
生活中的一些寻常琐事,从选材新这个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如果考生能够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也可以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如<<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隐隐的翡切气氛:
无法忘记那个秋天的黄昏,秋风吹过,略有一丝寒意,发黄的树叶无奈地随风飘荡。望着这一切,我只有默默地流泪,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
作者走进了神圣的考场,仍然要写下这个让我无法忘记的过错。
当我一次次地忆及往事,我无法把你的身影抹去;当我夜半醒来,我无法不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当我远远地看见你,我根本没有勇气向前和你打个招呼,也许你不能谅解我,就连我自己也无法原谅我自己.
如此反复的心灵扣问,仿佛为前面铺就的愧疚气氛泼洒着情感的浓墨,一个充满负疚感的孩子的忏悔镜头,更加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这种浓烈的情感气氛,令人黯然伤神,有哪一位老师能不为这位考生的纯真善良而喟然叹息。
(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1.写好感情认识的转变
⑴以感情认识的转变为线索 ⑵转变要有层次 ⑶转变要有动力
2.写好瞬间的顿悟
可着力写好下列瞬间的顿悟:需要自我牺牲的瞬间,与人竞争的瞬间,身处逆境的瞬间,错过某一机遇的瞬间,感到被欺骗的瞬间,遭到意外不幸的瞬间,追求虚荣的瞬间,指责别人的瞬间,取得成功的瞬间,产生自卑的瞬间,产生报复念头的瞬间,遭到别人拒绝的瞬间,产生依赖心理的瞬间,感到孤立无援的瞬间,挫折面前动摇的瞬间,无端苦恼的瞬间,遭到诬陷的瞬间,遭到误解的瞬间,无端猜疑别人的瞬间,失信于人的瞬间……
注意:
⑴要有铺陈蓄势,做到水到渠成;
⑵顿悟要有触发点;
⑶顿悟点要有高度和深度
二、设置动情点的方法。
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
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
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
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
《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段就十分丰富,既有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抒情性语句,又有充满感情的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细节的烘托点染,还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以及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景物描写,融情于景,托物言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不尽。学习和揣摩这样的名篇佳构,会使我们在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获益良多。
三 佳作赏析
我想握住你的手(上海卷)(也可以教材中《丑娘》为例)
执子之手,今生珍重--题记
我不承认自己是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之人,也不会觉得是悲秋伤春的婉约词人,更不会相信自己看着“情深深,雨朦朦”便会泪眼婆娑。
但我绝不是一个情感苍白的人。然而,好长时间已没有过流泪的感觉。或许是我自己将眼泪埋藏得很深,也或许是现实太残忍,压抑着眼泪不让流出罢。久违了,流泪的感觉!デ靶┤眨朋友来信说,他已通过了有关方面的考试,准备去新加坡,并且将在十二月回家一趟。拿着这封薄薄的信笺,却仿佛重有千钧。他是我高中三年结识的最贴心的朋友。高中毕业,他顺利进了重点大学,而我却被命运之神挥鞭逼进了复读班的角落,不免有些自悲自悯,黯然神伤。
那是一个暮色将垂的黄昏。时至深秋,气温也很有些低。朋友带着仆仆的风尘到学校来找我了!“兄弟!”我一眼认出是他,兴奋地喊了出来。还是像从前一样,朋友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新加坡方面的情况。毕竟,对于未来的路,他也很难说清。他说再过几天就要启程,可能两年三载回不来,我不禁心一沉,我知道,朋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道路,我也有需要挥刀斩去的荆棘,有需要拼杀出来的血路,我们不可能永远面对面地交谈。但这一消息的确来得太突然,我几乎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今天,就要和朋友天各一方,真有点失落的空荡。
走在往昔的校园,朋友已不再属于它,而我却还要在此度过另一个冬天。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柔和的白光,然而在今天的我看来,全然是黯淡的。和以前一样,校园内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是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少了一些熟悉的模样。与朋友就这样无声地走着,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我明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朋友几次终于忍不住,让我回去。我不说话,执拗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因为,我知道,两年三载,对于一段纯洁珍贵的友谊意味着什么。
快到校门时,我是不能出校的,朋友突然转过身,手紧紧相握在一起,我知道分别的时候到了,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良久,朋友哽咽着说:“回去吧!”我已不能说话,我仰头看了看青灰色的天,我静静地收回的我的脚步,夜风渐起,吹起我零乱的头发,我把手缩回衣袖,而地上的影子,就像一滴滴长长的泪痕,在这静静的校园黄昏,为我悄然地演绎着让人心碎的苍凉!心里说:执子之手,今生珍重。
[评析]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乎情”,文章正是用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打动人心的。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将这次相会描写得声情并茂,渲染得令人动容。这是一次怎样的相会啊,昔日的好友,如今命运悬殊,朋友即将去新加坡留学,而“我”却“被命运之神挥鞭逼进了复读班的角落”;这是一种何等珍贵的友谊啊,朋友“带着仆仆的风尘到学校来找我”,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紧紧的握手,在心里默默地道一声“今生珍重”,就已经将那纯洁珍贵的友谊演绎得感人肺腑;这又是一次多么令人振奋的相会啊,“我知道,朋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道路,我也有需要挥刀斩去的荆棘,有需要拼杀出来的血路”。文章开篇的心灵表白与后文的深情述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为后文的叙事抒情营造了浓烈的氛围。而题记“执子之手,今生珍重”与结尾的内心独白“执子之手,今生珍重”更是有着回环绝响之功效,不但使结构严谨,而且有力地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娘,让我也抱您一回
我用滴滴眼泪落成个个汉字,献给我亲爱的妈妈和天下所有的母亲。
--题记
娘,永别了。
娘,不知您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否有知,在人间,我是最后一个和您告别的人。在一片撕心裂肺的悲痛声中,我把淌满泪水的脸颊最后一次挨在您那慈爱的脸上。在那一刹那,您就化作缕缕青烟飘然而去,在那渺茫的天空中,我依稀看见了您远去的背影。
娘,慈悲的娘,此时竟不顾惜儿女的痛,径自飘向睽隔生死的另一世界里了啊!我现在正把您紧紧地抱在怀里,步履沉重地走向灵车。
娘,我抱着您,这个方正的小盒子里,您疼爱的眼神,温和的声音,操劳的身影,千慈万悲,千喜万苦,都在这里了吗?
我小的时候,咱家住在一个小山村中。每到晚上,点着一盏小煤油灯,我趴在炕沿边上,您坐在炕里,在昏黄的灯光下,我捧着字典,您拿着鞋底,我一字一字地写,您一针一针地纳,我看到多晚,您纳到多晚。当时浑然不觉,现在才知,那是一个不识字的母亲的一颗期盼的心。每到深夜,看到您那亲切的脸庞,常常浮起一种幼稚的想法,上帝造人,就应让人永活世上,如果有一天,您离儿远去,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呀!最可怕的一天,终于无情地降临了!娘的那盏灯啊,就在儿子的睡梦中一夜一夜地亮着,让儿梦里回到童年,醒来泪落如雨。
灵车呀,请慢点儿走,我还有很多话要对我娘说。
在您临走的头一天中午,您的子孙们围在您身旁,与您回忆往事。您把六个儿女的生日属相,一字不错地说了一遍,您显得格外兴奋,说到高兴处,咯咯地笑了起来。我满以为您从此会好起来,殊不知,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回光返照”。早知是这样,我会多和您说会儿话。娘,我现在只能抱着您的骨灰,再也听不到您那亲切的声音了。
灵车呀,请再慢点儿走。娘,我已把双腿伸平了,您舒舒服服地躺在我的怀里吧,儿子终于抱了您一回,过了此刻,我何时才能再与您厮守?
娘,您临去时,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您知道吗?在您昏睡之中,我连声喊您:“娘,您吃点儿饭吧!”这回您听到了,艰难地说:“你吃饭,我给你做去!”您给儿女做了一辈子的饭。弥留之际,最后一句话竟然还是给儿女们做饭。看着昏迷不醒的您,我的心碎了又碎!您的心全在别人身上,从不想一想自己,娘呀,您听到没有,您该歇一歇了,我们都已成家立业,您放心地去吧!
在那遥远的天际,您是否看到了儿女们的哀痛。我平时不信有阴间,现在多么希望其有。那么,我以后又会重新回到您的身边,我爹又能和您相伴在一起。
那一天,82岁的老爹看着您的遗容,抓住您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你怎么就这样走了?没给我留下一句话呢?”娘,这是我爹一生中唯一责怪您的一句话,您临走时,为什么不好好地嘱咐一下他呢?你们夫妻俩在一起生活了61年,没红过一次脸,白头偕老,您先去了,把我那白发苍苍的颤颤巍巍的老父亲扔得好可怜。一双干枯的老手紧紧地攥住一双天堂的冰凉的手,怎么也不愿松开,但愿随您而去。我倚着门框看着这生离死别的一幕,我的心剧烈地颤抖着,怎不令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娘啊,娘……
飞扬的纸灰,请你飘过对面那白雪皑皑的青山,捎去我的心愿,说给我娘听,她就会天天回到我的梦中。纸灰飞扬着,迷蒙了我的视线,朔风旷野中,飞又复止,止又复飞,冥冥之中是在传递着阴阳相望的母子之间的呼唤?
娘啊,娘……
[评析]
正如本文的题记所说,这篇文章是用眼泪写成的。读了本文之后,真的被读者那声声泪、字字血的语言文字所感染。这种强烈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渲染出来的呢?作者通篇运用的呼告修辞方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娘啊,娘……”增强了整个呼唤的抒情表达效果,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悲痛情感。可以说,这种呼唤的情感贯穿全文,也使文章回环往复,荡气回肠,使读者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四 布置作文:
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英国学者罗素说: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 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尘世回尘世。 ”
倾听历史,前人悲天悯人的呼号犹在;环视人间,到处都有着人们的苦痛的呻吟。面对着这 些痛苦与不不幸,你想过些什么,或者做过些什么?你听说过什么,你又期望着什么? 请以“同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
(选修《写作》之《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 备课札记
武抗
篇17:《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张福永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
一、课前预习
1.初读正音,读出语调的高低;读出语速的快慢;读出语气的喜悲。
2.熟读课文,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辞的体裁特点。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和辞的体裁特点,掌握本课出现的各种文言知识,特别是“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预习诵读课文,正字音,通文意,利用注释、工具书翻译,自学标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解疑答难。
3.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体悟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通过疑问句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或高兴的复杂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
公元4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五斗米”是多少?
据考证,陶渊明时县令的月薪是米十五斛,现银二千五。一斛为十斗,除以三十天,恰好是每天“五斗米”。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10斗为1石,一石大米就大约是59.2公斤,所以五斗大概30斤,所以,在当时县令这个官职的俸禄还是很丰厚的。陶渊明为何非要弃官不做而归隐?既然归隐又何必写辞示意?我们一起来走进《归去来兮辞》一探究竟。
二)预习检测
1.PPT正音
储(chǔ)粟 靡(mǐ)途 小邑(yì) 心(dàn) 眷(juàn)然 归欤(yú) 怅(chàng)然 慷(kāng)慨(kǎi)一稔(rěn) 将芜(wú) 奚(xī)惆(chóu)怅 轻r(yáng) 熹(xī)微 携(xié)幼 酒樽(zūn) 壶觞(shāng) 眄(miǎn) 庭柯(kē) 怡(yí)颜 流憩(qì) 遐(xiá)观 出岫(xiù) 景(yǐng)翳翳(yì) 盘桓(huán) 西畴(chóu) 棹(zhào) 窈(yǎo)窕(tiǎo) 寻壑(hè) 曷(hé) 遑遑(huáng) 耘耔(zǐ) 东皋(gāo),
2.学生介绍背景、作者生平、辞的特点。
三)学生活动
1.诵读课文,整理翻译中标注的问题,积累总结文中各种文言知识,特别是文言句式。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标注的问题,组内解疑答难;共同讨论“胡、奚、曷、焉、何”等疑问代词的用法和意义.
3.班内讨论解决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找出文中的疑问句?判断其句式,试着给这些疑问句做出你的回答,分析其意义。
4.总结辨析陶渊明在本辞中或决绝或犹疑或高兴的复杂感情。
四)精讲细解
1.重点字词
役,奴役,被动。 谏,挽回,劝止。 追,挽救,补救。 恨,遗憾。 眄,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 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神色。 审,觉察。 策,拄着。 扶老,手杖。 矫,举。 畴,田地。 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划桨。 曷,何。 委心,随心所欲。 去留,指生死。 期,希望,企及。 怀,怀着,趁。 植,置。 耘,除草。 籽,以土培苗根。 聊:姑且。 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 归尽:到死。 尽,指死亡。
2.疑问词的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多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宾语。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2)本文中的疑问代词有哪些?本课的疑问句是否都是宾语前置句?
胡,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何,为什么
奚,奚惆怅而独悲? 奚,何,为什么
焉,复驾言兮焉求? 焉求,求焉,追求什么,宾语前置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何,为什么
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何之,之何,到那里去
奚,乐夫天命复奚疑? 奚疑,疑奚,疑虑什么,宾语前置
3.组织回答这些疑问句的答案,分析在这些疑问句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答解析】原文:“既自以心为形役”“觉今是而昨非”
官场是不适合我的啊,我应该回去!田园将要荒芜我却还在这里,不应该啊!
这体现了作者的自责和悔恨。我都是做了些什么啊,怎么能让田园荒芜呢!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奚惆怅而独悲?
【回答解析】原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官场如此黑暗,我志向不得伸展,我很惆怅啊,既然如此,我为何还要恋恋不舍而独自伤悲呢?
这是作者的`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痛苦悲哀,所幸虽已“迷途”,但“迷途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既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浊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
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涵其中了。作者辞官的原因是他看穿了官场的污浊,也认识到了仕途即迷途,他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当他意识到仕宦生涯是“深愧平生之志”之后,痛苦之余又庆幸自己陷入泥淖还不算深,还来得及从迷途走出以踏上正确的道路。因已决计归去,作者又有些解脱后的欣喜。“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第2段自然就是描写初回到家时的情景。
dth=300;margin:1'>
篇18:《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自学与课堂点拨,积累文言词语。
1.重要实词:
险衅 夺 鲜 祚 吊 婴 察 除 听
2.常见虚词:
以 见
3.通假字:闵 零丁 蓐
4.古今异义:不行 至于 成立 秀才 奔驰 告诉 区区 辛苦
5.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外 内 上报 日(日新月异)犬马
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保卒余年
形容词作动词:猥以微贱
6.特殊句式 :被动句、判断句
(二)通过梳理全文及段落层次,体会文章结构的严密周全。
(三)通过听读、朗读,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拳拳之情,通过延伸思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孝的思考。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结构的严密周全。
情理交融的陈情技巧
感受亲情的感人力量。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透过文字,体会李密的复杂情感。
课时设计:三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预习任务:自读,解决字音,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介绍了解文学常识,即文体、作者、创作背景等内容。
2.通过听、读,能有理解有感情地读课文。
3.通过推测、参照课下注释及教师点拨掌握基础知识。
一、整体把握
文体学习。
1.复习“辞”与“序”两种文体。
2.引入另外一种文体--“表”,作简要介绍。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文心雕龙之“章表”篇:章以谢恩,奏以弹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表文--《出师表》,古人言,“忠则出师,孝则陈情”。通过出师表,我们知道了诸葛孔明为了报先帝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百年来写孝的至情至性第一文《陈情表》,感悟李密的拳拳赤子孝心。
历代学者对《陈情表》的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历叙情事, 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悱动人。”
苏轼:“读《陈情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孝。”
宋代李格:“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写尽慈孝, 使人读之欲涕
今天我们来一起走入这篇表文,看它到底蕴含着怎么的感人力量。
知人论世
1.“陈情表”是哪个臣子向哪朝君主上的表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上表人与览表人的情况。
作者介绍: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忠孝之邦”)人。幼年父死母嫁,由祖母养育成人。曾仕蜀汉,蜀亡后,对晋王朝四招四拒。
教师补充资料: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jiào。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李密师出名门,年少时曾随名儒孟孝琚读经,尤其对《左传》颇有研究,后又师事西蜀大儒谯周,而且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其次,李密颇有才干,在蜀汉做了三年尚书郎后,被怀帝刘禅推荐给大将军姜维任主簿,处理军机要务;后多次出使吴国,以其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和人格魅力说动孙权,消除弥隔,再次结成联合抗魏的统一战线。蜀吴联盟有效遏制了曹操雄霸三国的野心,一度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晋武帝介绍:(可由学生说出)
司马昭灭蜀,不久中风而死,东吴盘踞江东。司马炎废魏称帝,即晋武帝。其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为笼络人心,所以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就职。拒绝朝廷征召,会有眷恋旧朝,自矜名节之嫌。
“建安七子”稍晚的“竹林七贤”例举阮籍、向秀等人例子。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嵇康文章颇负盛名。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向秀二人,交谊很厚.嵇康因不服晋王司马昭独揽朝政,被诬陷杀害.向秀在嵇康被惨杀后,在统治者的高压下勉强出任官职.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
读15分钟 4分/
听
听录音,说说李密的表文大概说了什么内容。
生回答,师不置可否。
再听(师范读)
课文里究竟写了什么呢?我们看投影上的课文,边看边再听一遍朗读。注意课文里每个字的读音。
总结:说了祖母躬亲抚养自己长大历尽艰难,现在祖母年迈多病,不忍废离。圣朝恩宠,感激涕零,但祖母病重,难以奉诏赴任。请求先尽孝后尽忠。
3.默读 --处理字词
1.把1-2段不理解的字词、不明白的句子写到练习本上。
2.把1-2段不理解的字词、不明白的句子写到练习本上。
3.先用邢老师讲到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再打开书借助注释。还不理解的提出来。
4.标出重点词句,以问答的方式点拨巩固。
第一段:以 见 夺 躬 不行 零丁 成立 鲜 祚 外 内 僮 孑 吊 蓐
第二段:
字音:洗马
古今异义:秀才 郎中 星火 告诉 奔驰
常考虚词:以(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链接《归去来兮辞》相关知识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使,让
舟遥遥以轻飏 连,修饰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把
引壶觞以自酌 连 ,表承接
词类活用:孝廉 上报 微贱 具以表闻
第三段: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凭借)
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因为)
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因此 以:因为)
薄:迫近。(义薄云天)
区区: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今义: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注意“盘桓”与《归去来兮辞》中“盘桓”的不同。
第四段: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指示代词,这样。)
辛苦:古义,辛酸悲苦。
所见明知:表被动。
庶刘侥幸: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
保卒余年:使动,使保全。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以闻:使动,使之闻。
胜:读一声。解释?
封建国君掌有生杀大权,何况晋武帝生性残暴,阴险多疑,作为故国旧臣的李密屡次拒绝朝廷的征召,晋武帝已有不悦。表中言辞稍有不慎,就会被试为眷恋故国,别有他图,不仅达不到陈情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我们可以想象,李密执笔之时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纸《陈情表》干系着李密的身家性命,李密双眉紧蹙,思考着如何得体而有力度地陈述自己的实情与真情,这篇表文送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么他这篇表到底写得怎么样呢?我们默读一遍,在自己心里给他打个分,注意字词。
(五)齐读课文,抓内容,梳理陈情的思路。(理解创作意图,文章主旨)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体会陈情技巧,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获得信任。
体会情感:血浓于水诉亲情,急于星火表忠心。
二、精读课文,抓住作者陈情的技巧,体会字里行间的真情。
(一)研读第一段,了解李密的悲苦身世,感受祖孙情深。
指定读,提示语调低沉,读出凄楚悲凉之情,赢得晋武帝的同情。
该段的总纲是什么?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幼年时期的悲惨遭遇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落笔酸楚,奠定了文章悲凉的基调。)
作者诉说了自己哪些悲惨的遭遇?--通过不幸更能突显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可废离。
四大闵凶:
(1)父死母嫁。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幼弱孤苦。--为何强调自己年少体弱?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门衰祚薄,茕茕孑立。--为何强调门衰祚薄?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祖母刘氏,年迈多病。--为何强调祖母常年患病?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密的少多疾病,刘的夙婴疾病,以及无近亲相助,使得刘的躬亲抚养更显艰难,刘的养育之恩更显深厚,而刘此时能依靠的也只有密一人而已。
四个闵凶的安排是是时间顺序又符合逻辑。
前两个“闵凶” , 突出了祖母刘的养育之恩,后两个“闵凶” , 则强调了祖母刘需要自己侍奉。前者即下文的“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后者即下文的“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4.作者为何在开头一段中大肆渲染自己悲惨的身世?为何突出自己门衰祚薄、孤苦伶仃的情形?
在此段中,李密通过叙述自己悲惨的身世博得了晋武帝的些许同情,《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时暗示,臣必须尽孝以报刘养育之恩,刘只能由臣来侍奉,无人可以取代。两层意思因果关联。这一段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揭旨, 但把臣与祖母的相互依赖关系写全写足, 为下文揭旨作了坚实的铺垫和有力的蓄势。
5.依据结构图齐读一遍。
一味的诉苦稍稍触动了晋武帝的内容,但是,现在是提出请求的时候吗?这同情足以让晋武帝答应自己的请求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李密不与新朝合作的托辞,李密将会怎样提出自己的要求呢?我们继续赏读第二自然段。
(二)研读第二段,了解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的两难处地的。
指定读,要求读出焦急不安、诚惶诚恐的心情,让晋武帝体恤自己两难处地。
简述作者在此表达了几层意思?试着概括。
前一层写朝廷屡次征召及感恩之情。(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后一层写郡县催逼,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矛盾冲突:尽忠不能, 尽孝不成。
虽是进退维谷,但是字里行间,李密倾向还是十分明确的,说说认识。如果没有外界的施压,李密会作何选择?(揣摩作者复杂情感)
4.作者为何在第二段一再申明自己沐浴皇恩,进退狼狈?
作者为了申明,自己是知恩感恩的,目的在于消除晋武帝的疑虑和恼怒。君不见,因为李密几次三番辞不赴命,辞不就职,朝廷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李密的潜台词很明白,我并不是不知感恩的狂妄之徒,您的每一点恩惠我都记在心里,但是我没有办法:“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亦难,退亦难,实在无可奈何。李密言辞恳切,大胆暴露心迹,使人觉得他真的是在推心置腹。借此消除朝廷对自己不奉诏的恼怒和猜疑,求得理解。
参照结构图,齐读第二段。
摆出自己的两难处地,览表之人或许也能设身处地,并且双眉紧锁,转念一想,虽然百善孝为先,但是,以儒家思想而言,忠君应该是大于孝亲的,你李密是个儒学家,不能不知道这点吧?所以,这时候不适合提出要求。那么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如何让晋武帝认为孝亲重于尽忠,或者孝亲就等同于尽忠呢?我们课下自己读一读第三段,看看李密是如何机敏地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三课时
(三)研读第三段,体悟陈情艺术。
指定读,要求情真意切,使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及孝心。
提醒学生关注“且”“但”两个词语,概括该段表达的三层意思。
抓住“以孝治天下”的国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尽孝实乃尽忠。
(2)针对晋武帝的猜忌,自陈心迹,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对新朝的器重感恩戴德。
(3)祖母病重,与祖母更相为命,不能废远。
诵读经典语句,体会拳拳亲情。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以将沉西山的落日写祖母苍老多病、奄奄一息的形象,读者脑中自然会显现日落西山的悲凉之景与两鬓苍苍、卧病在床急需孙儿供养的孤弱老人,不免心生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母孙二人的相依为命,上慈下孝,感人肺腑。
表文进行到第三段,接近尾声了,李密向晋武帝诉说了自己身世的悲苦,说了欲孝不能,欲忠不成的处境,向皇帝表明了自己不矜名节的心志,接下来是不是为尽孝不能尽忠了呢?如果他直接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晋武帝会有别的想法吗?会答应他的请求吗?我们在课下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看看李密是怎么提出自己的请求的。
李密先是悲情诉说自己的身世,意在表明祖母对自己有躬亲养育之情;随后交代圣朝屡次征召的情形,自己处于两难境地;继而拿出晋国孝治天下的国策,并声明自己并非眷恋故国,只是不能废远。读到第三自然段,读者以为,或者晋武帝以为,李密要亮牌了,他必定是弃忠尽孝了。如果你是晋武帝,你会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同意李密的弃忠尽孝的请求呢?
若是所有官员都以尽孝为由不在朝尽忠,又有何忠可言呢?
李密很聪明,他给了晋武帝一个台阶,实现了自己的忠孝两全。我们来一起读读第四段。
(四)研读第四段。
齐读。要求情真意切,读出恳求晋武帝答应自己要求的心情。
文章的结尾至关重要,李密必须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明确请求,势必要得到晋武帝的许可。他摆出了关键的三点,概括一下是哪三点?
先尽孝后尽忠,尽孝短尽忠长。--既维护“以孝治天下”的大义,又不违效命晋朝的诏令。
对天起誓,所述句句属实。--为尽孝而无别图。
听臣微志,生死以报。--举手之惠,一世相报。
“愿乞”、“矜悯”、“愚诚”等词语表达了李密对晋武帝无以言表的忠心;“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仅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达到极致,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4.参照结构图,全班齐读第四段。
三、《华阳国志》有载: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陈情表》为何能够使阴险多疑的晋武帝收回诏命,且对李密大为赞赏?仅就文章而言,《陈情表》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内容与形式
内容:所表达的感情,句句发自肺腑,诚挚恳切,深沉哀婉,动人心弦,使人产生共鸣。
第一段:回顾脉络,祖母对李密有养育之情(板书“养育之情”),而且,李密少多疾病,刘夙婴疾病,老祖母抚育弱孙,更兼无亲友帮扶,刘抚养密的艰难可想而知,所以祖母对“我”的恩深似海。所以,“我”理当乌鸦反哺,使其终养。(板书:反哺之情)
作者为何在开头一段中大肆渲染自己悲惨的身世?为何突出自己孤苦伶仃,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
博取同情,《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在第三段中点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自曝自己曾为蜀国故吏的污点?
作者为何在第四段絮絮叨叨地拿自己与祖母的年龄做对比?
形式
结构:是层层相因,步步深入,前呼后应
语言:在语言表达上,叙事语言极其精炼。多用四字短句,掺杂长句,读起来抑扬顿挫,情调悲凉,正适合表达急切哀婉的感情。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又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加强悲哀的气势,感人至深,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六、迁移。
祖母与李密,一个是夙婴疾病的老人,一个是体弱多病的小儿,祖母在抚养李密的过程中历尽艰辛。密深感祖母养育之恩,侍奉汤药不曾废离,朝廷封官不愿废远。一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打动了历代多少人的心弦!
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我们不妨环顾一下自己身边的亲人,说说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说说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回报他们的?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郎朝霞
[《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19:《学会议论和分析》教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会议论和分析》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姚尚春
一、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学习《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的内容,明确学会“议论和分析” 的意义。
2、了解“议论和分析”的陈述性知识。
(二) 技能目标:
1、掌握“议论和分析”的程序性技能。
2、灵活运用方法,解决片段和文章中存在的此类问题。
(三) 情感目标:
1、提升自己看问题的思辨性和全面性。
2、在关注他人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思考中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难点:掌握“议论和分析”的程序性技能
三、教学重点:运用方法修改例文中“议论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
五、教学设想:根据高中生议论文中不善于论证和分析的特点,在让学生了解方法后,先用一段落教会学生议论,然后再用例文训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修改例文中“议论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将每组中优秀的成果用幻灯片当堂展示。
六、教学思路:了解方法--运用方法--展示成果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我们最拿手的方法呢?
生:举例、说理、对比、比喻……最拿手的方法是事例论证。
师:但我们很多同学在举例论证时往往会犯些毛病,是什么呢?(出示几个例子后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二)了解议论和分析的方法
(1)点击学生在“议论和分析”方面的通病:议论:①议论太少②议论时偏离了中心。分析:不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出示幻灯片)
(2)学习《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的内容 ,明确:学会了议论和分析就能达到深刻,而且还能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中心更突出,作文上档次,其意义深远。(出示幻灯片)
(3)锦囊妙方:①中心扩展法. ②反面假设法 ③原因分析法 (出示幻灯片)
(四) 例文突破(先发给学生)
(1)段落引导
a、提供一段在议论方面有缺陷的文段(出示幻灯片),
b、在其他学生修改的同时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
c、学生点评板演的内容,
d、教师投影出原文的议论,通过修改前后的比照和学生点评来加深议论方法的印象。(议论要围绕中心和所举事例或从反面假设议论,注意语言有文采)
(2) 例文训练
a、学生阅读例文后找出在“议论和分析”方面存在的缺陷,教师将投影回放到写有“缺陷”的那一张。
b、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在此方面的缺陷。(估计两个方面。即:第⑤节后面议论太少,结尾前没有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板书或幻灯)
c、对存在的两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一处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前后六人交流,推荐出本组中最好的一个准备在班上交流,教师用投影仪当堂展示,学生或教师点评。
(五) 教师小结
回放本节课学到的锦囊妙方和存在问题
(六)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七) 温馨祝福
附:
片段1
希特勒不容置疑是个欲望膨胀的狂人,大日尔曼的欲望使一个素来理智的民族陷入了长久的癫狂,一次次疯狂的叫嚣,一次次野蛮的扩张,整个世界为之蒙尘。
可见,膨胀的欲望一旦占据人内心的时候是多么可怕! 《稀释欲望》
例文2
加长最短的木板,生命更精彩
一条项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
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
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制约其发展。
--题记
①马其顿国王亚里山大战无不胜,但贪欲最终使他客死他乡;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功绩显赫,但日益滋长的骄傲情绪最终使其辉煌功业付诸东流;一代歌王杰克逊也是风华正茂,但因猥亵儿童而锒铛入狱。
②古往今来,一个个有力的事实不断向我们阐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制约其发展。
③克莱尔说:“进步靠人才,人才靠素质。”孔子曰:“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
④可见,一个人的素质对国家和个人何其重要。但生活中,我们往往注意并特意发挥的是我们素质中优良的一面,而对于差的一面却常常忽视甚至视而不见。但时间一长,当其素质最差的一面被公众发现时,其结果可想而知。正如女兵英格兰在战场上十分英勇,但人们记住的只是她的“俘虏”丑闻;正如黄鼠狼捕捉田鼠尽心尽责,只因一次失足而背上“偷鸡贼”的'骂名。因而,忽视素质中最差的一面无异于在你的体内埋下了毒瘤,当有一天它发作的时候,你的所有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你要知道:取决生命容积的是你生命中最短的木板!
⑤有时,是你忽视的道德素质使你遗臭万年,而有时是你低水平的文化素质使你遗憾终身。还清晰地记得一则新闻。南方航空公司招聘飞机乘务员,报名的美女仅三天便逾千人,她们美若天仙,但多数因文化素质差而被淘汰。口试时问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一位美女想了好久才挤出两个字:火柴。
⑥由此看来,提高个人素质,加长你最短的“木板”何其重要!
⑦社会发展需要和谐,人的发展需要全面。加长你生命中最短的木板,让它和最长的木板一起承载生命中更多的精彩。
[教学后记]
非常感谢高三语文组对我的大力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我不敢想象我的课会糟糕到什么程度。
本节课通过学生感知错误、了解方法、实战训练、成果展示四个环节力求让学生学得实在有效。在训练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讨论交流,力求体现“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的主题。从作业反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来看,应该说实效明显。但在学生将文章中不足之处修改好并推荐了每组中最好的议论或分析后,由于时间仓促,教师点评显得不足。
【散文阅读13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外国诗四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03-16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一教学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09-12
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23-04-12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期教学计划2023-08-24
高中语文新学期教学计划2024-03-17
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2023-05-17
高中语文学期教学计划2022-05-07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2023-03-30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2024-01-01
高二语文备课组第二学期的工作计划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