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精选15篇)由网友“震重业”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懂得父母对儿女的爱。
【教学重点】鸟卵的结构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CAI课件,探究实验材料(一个新鲜鸡蛋、镊子、培养皿、放大镜、注射器、小奖品)
学生:查找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问题和资料。
【教学策略】
通过抢答游戏选出与鸟类生殖和发育有关的图片,引入这节课的主题。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探究鸟卵的结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用一定的图片和录像来展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归纳。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情境导入
问题引导
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欣赏,选出与鸟类生殖有关的图片,
小组比赛,比比谁知道最多,谁反应最快课件播放鸟类精彩图片。
总结引导:鸡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它的卵就是鸡蛋。实物展示并提出问题:鸡卵为什么能孵出小鸡呢?引发思索,引出第一主题。
一、鸡卵的结构
探究:鸟卵的结构
动动脑:鸟卵的结构为什么这样复杂,这样的结构适合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拿出鸡卵,分组实验,探究鸡卵的结构。讨论并分析说出结构名称和其功能。
讨论说出鸟卵的结构体现出鸟类适合陆地生活的特点。提示操作要点,指导探究方法。
课件展示观察到的每种结构,提问每种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与学生一同总结。
产卵只是生殖发育的一个阶段,引出下一主题。
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总结本节要点
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思索
情感教育
根据观看录像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
说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
说出鸟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
欣赏配乐诗朗诵
课件播放录像,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引导学生再次总结。
指导。
播放诗歌朗诵
一、竞猜游戏,引出课题,激发学习热情:
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有着许多种鸟类,它们或有着美妙的歌喉、或有华丽的羽毛、或有优雅的`身姿。它们一代一代能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靠什么呢?引出主题。
1、两组图片题,请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与鸟类生殖和发育有关的图片。最先答对的,我将给该小组加分。在这节课内得分最多的组,我将送上我制作的小奖品。
2、第三组联想题。根据四个词联想:生肖、卵生、家禽、。
鸡是一种家禽,并且它的生殖方式是卵生,母鸡产的卵就是我们说的鸡蛋。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观察结构:
现在我手里拿的是一个新鲜的生鸡蛋,可爱的小鸡就是从这样的蛋内发育出来的。这些蛋为什么能发育成雏鸡呢?是不是与它的结构有关?
1、初探蛋壳;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鸡蛋,用手摸和手指捏,看会不会轻易捏碎,由此让学生说出蛋壳有何作用。如果卵内将来发育成为胚胎,胚胎发育需要氧气,氧气从何而来?如果不用放大镜,如何来证明卵壳上有很多小孔?
2、再探究壳内的结构。学生先花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及实验报告。阅读完毕后以组为单位,分组实验,并完成探究报告,实验时间为8分钟。(教师随时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3、借助课件上卵的结构图,请出一组同学评讲实验报告。重点讲解胚盘的大小比较。
胚盘的不同说明了什么?(是否受精)受精指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哪个是卵细胞呢?精子和卵细胞在哪里结合呢?
观看课件,得出结论。
只有受了精的蛋才能在母鸡的孵化下进行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时什么起保护作用?什么物质提供营养?受精卵的哪部分将来会发育成为雏鸡?
观看课件鸡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小结:鸟卵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结构?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吗?(鸟对陆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观看录像,趣味教学,突破重点
鸟对陆生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刚才我们讲的只是产卵这一环节,要完成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繁殖行为。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要经过哪些阶段?观看录像的同时,思考这些鸟类在完成什么繁殖行为?
录像
总结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所有的鸟在繁殖时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吗?
四、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描述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卵的孵化时间与什么有关?
五、师生小结
各小组学生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评出这节课表现最佳组,进行评价。
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应该说鸟类是生物圈的重要一员,它们为生物圈增添了色彩。我们不仅要爱鸟护鸟,还要让鸟类在生物圈中更好地生存、繁衍和发展。最后,我把一首诗《燕诗》送给学生,希望大家了解了鸟类繁殖后代的艰辛,进一步认识到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比鸟类对后代的爱还要深远、还要厚重,父母的爱更是不能忘记的。
篇2: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巩固完全变台、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
2、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以及青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鸡蛋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二、习重点、难点
为什么说青蛙是水陆两栖的;鸡蛋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三、知识网络:
生殖:招引异性、交尾、产卵
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生殖:招引异性、抱对、产卵
发育:(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生殖:求偶、交配、筑巢、产卵
孵卵
早成雏:孵出时已充分发育
晚成雏:靠亲鸟喂养,在巢内完成后期发育。
四、知识梳理:
1、“蜻蜓点水”是蜻蜓一种( )现象。
2、蝗虫把卵产在。
3、玉米螟的幼虫在()越冬。
4、蝗虫的发育包括:()、()、()三个期。
5、蝗虫出现蜕皮现象是由于蝗虫的()原因。
6、蝗虫一生经过()次蜕皮现象。
7、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它主要危害那些植物?我们要灭蝗应该在那个时期进行?发生蝗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蝗灾多发生在黄河中下游?
8、你能说出用哪些方法有效地消灭蝗虫?
9、根据日常生活观察,请你说说还有哪些昆虫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10、什么是不完全变态?什么完全变态?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的是青蛙的()季节。
12、青蛙的生殖方式是:()。
13、为什么说青蛙是水陆两栖的?
14、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可都与青蛙的比较。
15、孔雀开屏是雄孔雀还是雌孔雀?
五、对应训练:
1。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
a。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
b。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c。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2。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3。青蛙的生殖特征是()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c。体外受精,幼体在母体内发育
d。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
4。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
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a。卵→蝌蚪→成蛙b。卵→蝌蚪→幼蛙
b。受精卵→蝌蚪→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6、你所熟悉的下列五种昆虫中,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①蝇②蜜蜂③蟋蟀④蝼蛄⑤蟑螂
A①②B①②④C③②④D③④⑤
7、我们平时看到的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家蚕的()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8、夏天,令人讨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发育过程经历了()
A卵、蛹、成虫三个阶段B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C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D卵、蛹、幼虫、成虫四个阶段
9、蝗虫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时期和消灭的最佳时期分别为()
A幼虫、幼虫B成虫、成虫C成虫、幼虫D幼虫、成虫
10、蝗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的是()
A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B进行气体交换
C蜕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动灵活D减轻体重,利于运动
11、“蜻蜓点水”现象是蜻蜓在()
A饮水B取食水面动物C产卵D洗浴。
12、一只蝗虫的四龄若虫已经蜕了()次皮。
A2次B3次C4次D1次
13。青蛙从 到 的发育过程中,在 和 上有显著的变化,因此青蛙的发育是 。
14、绘出鸡蛋的结构图,并标出个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篇3: 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反思
1、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象逼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2、探究鸡卵的结构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能让学生感悟到平时自己熟悉的事物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知识,用鸡卵做为实验材料,与生活联系紧密,突破了重难点。
3、课堂上,每一环节我都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答,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的地方:
1、学生在探究卵的结构时,实验时间不够充分。
2.、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有时给的时间不够富余,有的问题启发性还存在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花费一定的功夫去备课,比如准备探究的材料、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研究教材,并能预见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思考与实践:
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多种,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但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更重要。我是这样想的,你呢?
篇4: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
我们一起“玩蛋”
今天和学生们上了一节非常态的课,带着鸡蛋上课,和孩子们一起“玩蛋”。
这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八下的《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这节内容,整节课其实内容量不多,关键是要讲述清楚鸡蛋的结构和相应的作用。而如果直接跟学生们讲鸡蛋怎么样怎么样的话,我想会非常的无趣,非常的干燥,学生也会学得不灵活。
其实,鸡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非常的.不陌生了,是我们每一位的好朋友。但是熟悉并不一定就是了解,每天在看它,吃它,但可能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它。
有的小孩呢,就只见过熟鸡蛋的摸样,根本没有看到过生鸡蛋的样子。所有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最直接的认识,缩短生物课与生活的距离,进行了这节让我们一起“玩蛋”的趣味课。在课前呢,我预先布置了它们一个周末任务,回家一定要进厨房,请教妈妈,怎么科学的把鸡蛋打破?即鸡蛋打完后,蛋黄等物质出来了,蛋壳还要保持完整的。
学学给鸡蛋做一个“科学的手术”。
有意思的任务布置完,看见孩子们个个都是非常兴奋与期待,今天终于等来了。一起开始吧。
1、等待接受“手术”的鸡蛋
2、给鸡蛋“化妆”
3、聚精会神的为鸡蛋脱“外衣”──蛋壳
4、哇,好美,卵壳膜出来了
5、哎呀,我的鸡蛋“难产了”
6、呼,终于出来了
7、合个影吧,“母子”平安
展示完毕,一起总结:鸡蛋,我爱你。
篇5:初二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导学案教案
初二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导学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会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知道鸟类的繁殖行为。
3、通过概括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表达能力。
快乐预习
1、鸟卵的结构:
(1) 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 。
(2)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3)卵黄外面的 ,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4) 和 起保护作用。
(5)卵壳上有许多看不见的 。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和 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合作探究
(一)观察鸡卵的结构:对照鸡卵,按照课本16页的顺序完成对鸡卵的观察,并根据课本P17鸡卵的结构图,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名称[2]____[3]_____[4]_______[5]________[7]_______
(2)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里面含有________。
(3)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白和卵黄都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卵细胞。
(5)为了较长时间存放鸡蛋,最好的放置方法是________。
(6)卵黄的周围有一些白色的带状物质,这些带状物叫做,它位于卵黄上,它的一端与卵盾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这样连接可以将卵黄。
(7)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
(二)通过看图和讨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阅读教材18页内容,说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试列举鸟的繁殖行为。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必须经过以上所有阶段?有没有例外?试举例说明。
效果评价
1.秋天林区和公园的树干上,悬挂一些人工巢箱,是为了
A.保护一些不会营巢的鸟类不会被冻死B.招引食虫鸟类在巢箱中繁殖
C.保护鸟类免受敌害D.捕捉鸟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新课标第一网
C.母鸡产的'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D.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
3.鸟的受精卵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A.卵黄B.卵白C.胚盘D.卵黄膜
4.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
A.母鸡体内B.鸡卵产出之后C.孵化时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5.鸟受精卵的形成必须经过下列哪种繁殖行为()
A、求偶、交配B、筑巢、产卵C、孵卵、育雏D、ABC全部
6.都能产硬壳卵的一项是()
A.鸟类和爬行类B.鸟类和哺乳类C.鸟类和昆虫D.鸟类和两栖类
7.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须有()
A.适宜的温度B.充足的养料C.一定的水分D.充足的空气
8.鸟卵中的细胞核,位于以下哪种结构中?A、卵白B、卵黄C、气室D、胚盘()
9.孔雀开屏属于哪类繁殖行为()
A、求偶行为 B、筑巢行为C、产卵行为D、交配行为
10.取鸡蛋1枚,把它的钝端埋在盛有黄砂的烧杯内(约埋入1/2),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待黄砂热后,在蛋壳上会出现点点小水珠,这证明蛋壳上有许多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鸟名家燕家鸽鸡天鹅鸵鸟
孵化天数12~1517~1920~2234~3845
结论:.
12.完成下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新课标第一网
动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
昆虫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_____发育或________发育
两栖动物_____生殖、_____受精多为_____发育。发育离不开水
鸟类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经过孵化发育成_____,再发育为_____,发育
初中>初二>生物>初二生物教案
篇6: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八下生物教案)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 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时,安排堂上练习,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有关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二)、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动手能力;2、通过探究和讨论锻炼学生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能力。三、 教学重点: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四、 教学难点: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五、 教学过程:(一)、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谈话法等相结合。(二)、课前准备:1、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镊子、剪刀、培养皿、新鲜鸡卵;2、 鸟卵结构示意图课件、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三)、教学策略:鸟与人类的生活密切,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大类群动物。而鸡等家禽更是无人不晓。它们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基本上个个学生都知道,鸡卵更是吃过无数。但很少同学会留意鸡卵的内部结构。本节通过对鸡卵结构的观察这一实验,以小组同学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究鸟卵的结构、讨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认识鸡卵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本节学习内容,除了让学生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了解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越是高等级的动物其生殖过程越复杂,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强。(四)、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内容
学生活动
引入①复习对比植物 、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作知识铺垫;②以鸡卵引入卵的作用——鸟类的生殖思考、回答问题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取一个鸡蛋,将其由外至内进行观察,解剖鸡卵,观察内部结构,思考各部分结构相应的功能,针对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观察、讨论
小结学生上讲台进行填图,教师小结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
思考、填图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根据p18的图,讨论、归纳出鸟类生殖发育的一般过程。
讨论
小结
视频资源叙述鸟类生殖的一般过程
观看
练习
p20的练习2、3、4
练习、巩固
篇7: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与发育》教学反思
在鸟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复习了前面学过的与鸟有关的知识,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分析了鸟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实验又进一步了解了卵的结构,继而又学习了有关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同学们注意在课余时间对这些小精灵献上一份爱心,用你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它们。
生物学科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场所,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的课堂。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观察卵(鸡蛋)结构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有兴趣学习。教师要及时要求学生用生物学知识科学地描述鸟卵(鸡蛋)结构并认识其功能,理解结构并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加强科学知识的教学与运用,是生物课的`一个主要内容。
我认为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不是很多,但要从这些知识中去领悟去思考鸟与人的关系,并深化这种关系在学生中的影响,传达人的爱心,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优秀的那一类人才。
篇8: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课前检测:
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2、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3、昆虫的特点:身体可以分为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一对 和一个 ;胸部有三对 ,一般有2对 。体外还有防止水分散失的 。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过程: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2、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P9页图)
唐朝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蚕的默默吐丝行为赞扬了一大批甘于奉献的人。不过,应对此诗句稍作改动,因为蚕虽然丝吐尽了,但并未死亡,只是化为蛹了,所以古人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特点: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
二、其它昆虫的发育
1、昆虫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
2、变态发育的种类: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①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蚊、蝇等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②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运的昆虫还有蟋蟀、螳螂、蝈蝈等
蝗虫的发育和家蚕是不同的。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都非常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也没有发育成熟,仅有很小的翅膀。它的一生中也出现蜕皮现象,共蜕皮5次。
3、蜕皮:昆虫的发育过程之所以有蜕皮现象,原因是旧的外骨骼限制身体的生长。
完全变态的昆虫蜕皮发生在幼虫期。家蚕的幼虫要蜕5次皮才能化蛹。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蜕皮发生在若虫期。蝗虫的若虫跳蝻要经过5次蜕皮。
4、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蝗虫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
板书设计:
篇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有性生殖
二、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例:蜜蜂、菜粉蝶、蚊、蝇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例:蟋蟀、螳螂等
课后巩固:
1.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
A 卵→若虫→蛹→成虫 B 卵→蛹→若虫→成虫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成虫
2.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
A 形态结构不同 B 生活习性不同 C 身体较大 D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3.对蝴蝶的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受精卵、毛毛虫、蝴蝶、蛹 B.受精卵、毛毛虫、蛹、蝴蝶
C.蝴蝶、毛毛虫、受精卵、蛹 D.蛹、毛毛虫、受精卵、蝴蝶
4. 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在发育过程中要多次蜕皮,如蝗虫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那么他们蜕皮的原因是( )
A. 进行气体交换 B. 外骨骼不能随生体的生长而生长
C. 减轻体重,利于运动 D. 蜕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动灵活
5.蚕茧代表家蚕的( )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6、明辨是非
①.所有昆虫的幼虫都要经过五次蜕皮。( )
②.蝉的若虫所蜕下的皮称为蝉蜕。( )
③.昆虫的发育过程之所以有蜕皮现象,原因是旧的外骨骼限制身体的生长。( )
④.蝗虫的成虫不再有蜕皮现象。( )
⑤.蚕的幼虫吐丝作茧是为了人的需要。( )
7、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生殖方式都是
发育都是发育完全变态蝗虫
篇10: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课前检测:
1.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 ,发育是
2.有些昆虫如蚕的发育经过……四个时期, 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 发育。
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 …… 三个时期,属于 变态发育。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生活在 ,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兼用 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常见的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
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雄蛙有鸣囊,有婚垫,雄蛙的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雌雄蛙抱对使受精更加容易。
2、发育: 变态发育
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蝌蚪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很想鱼,用鳃呼吸,所以青蛙为变态发育。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陆地上
注:蛙卵团状,蟾蜍卵带状。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资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数两栖动物发展状况环境条件3.45亿~2.25亿年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2.25亿年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上表说明,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这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
2、畸形蛙: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3、如果采集一些蛙卵放到鱼缸中培养,应当为蛙卵的发育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答:
①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一些水草。
②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③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板书设计:
篇11: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鸣囊、抱对
2、发育: 变态发育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陆地上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后巩固:
1.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2.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3.两栖动物是指( )
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4.明辨是非
①.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
⑵.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 )
③.所有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
④.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 )
⑤.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上生活的动物,就叫两栖动物。
篇12:生物的发育教案生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整个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要求都是了解层次,重点是要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关注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会辩证的看问题。本节是讲解动物部分中的一个类群——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材中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教材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讨论、探究等形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产生思维的火花,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感受到生物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2.举例说出变态发育的过程。
3.说出昆虫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家蚕,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2.描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等活动,描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昆虫发育标本、《探究果蝇发育过程》微课
2.学生:收集昆虫的图片;复习生物的生殖方式类型以及昆虫的主要特征等。
教学过程
全变态发育?家蚕生殖
→
→成虫
通过观察图
片,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归纳出变态发育的概念,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同学们,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还有哪些昆虫呢?
育8对
出示微课《探究果蝇的发育过程》过
程
通过观察微
课,培养学
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昆虫外,老师今
天也带来了几种昆虫,你们认识吗?
展示几种昆虫的实物
带来昆虫的
实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简单的
这些昆虫的发育和家蚕的发育是不是一(小组 成
样的呢?
观察蝗虫的发育过程标本,结合课本9
页内容自主学习,思考以下问题。
(1)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哪几个时期?
(2)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很大区别?
(3)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什么发育?
(4)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
设计不同角
此相似?
度的问题对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突破重点、难点。重点知识进
从而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一步强化,看看学生的
1.展示:蝗虫的发育过程
落实情况。
强调重点,
突破难点。蝗虫的生殖和发
蝗虫的发育经过几个阶段?分别是什
么?在图中指出。并能说出顺序。
(学生板书:受精卵幼虫成虫)
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答案,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2.开展PK小活动:幼虫队PK成虫育队,看哪些同学说的准。过程
个
利用表格,
对幼虫和成
虫进行比
较,区别更
明显。
篇13:生物的发育教案生殖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课
一、明确大纲要求掌握主动权
二、熟悉考试说明
1课时
四、再现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教材、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在此不重述)。
五、规律方法技巧
(一)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1.从概念上看:
殖,就是母体首先产生孢子这种无性生殖细胞,然后,孢子萌发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也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甚至可不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例如蜜蜂的雄蜂就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把这种由雌性生殖细胞直接形成新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叫做孤雌生殖。再如水棉的接合生殖,只是两根水绵两两并排在一起,相对的细胞彼此相向生出突起,突起相遇后,横壁消失,成为接合管,这时,一个细胞里的原生质就通过接合管流进相通的细胞里,与那里的原生质融合,成为合子。能流动一团原生质相当于雄配子,不流动的一团原生质相当于雌配子,两团原生质的融合相当于受精作用。所以,有性生殖过程,一定有“性”的变化。
2.从特点方面看:
(二)有性生殖细胞与无性生殖细胞
一般地有性生殖细胞(例如配子、精于、卵细胞等)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而无性生殖细胞(如孢子)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有性生殖细胞往往要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而无性生殖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细胞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时产生的,一般有性别(雌、雄)之分;无性生殖细胞是生物进行无性生殖过程时产生的,无性别之分。
(三)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的区别
①出芽生殖经常见于一些低等生物,如水螅、酵母菌等;营养生殖则多见于具有根、茎、叶分化的高等植物,如草莓等。
②出芽生殖是由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下来,发育成新个体;而营养生殖是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成新个体。
③出芽生殖的芽体不同于营养生殖的芽。
(四)细胞分裂和生殖种类的关系
生殖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细胞分裂是生殖的基础。
无性生殖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如孢子生殖(亲代→孢子→子代)、出芽生殖(亲代→芽体→子代)、营养生殖(根、茎、叶营养器官→子代)和分裂生殖(真核单细胞生物→子代)都是通过有丝分裂来完成的。但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分裂生殖不属于有丝分裂,而是以一种特殊的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子代细菌,也不属于无丝分裂方式。
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实现的。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一般情况下有性生殖细胞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经有丝分裂)发育成新个体。个别情况下可由单性生殖细胞不经两性细胞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如蚜虫、蜜蜂的卵细胞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也可直接产生新个体。
(五)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几种数量关系
(1)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4精子细胞→4精子
1卵原细胞→1初级卵母细胞→1次级卵母细胞+1极体→1卵细胞→3极体
(2)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2种(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同)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
一种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种(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
一种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种(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按常规思维,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应是平行关系。但生命现象有其独特性。由于复制后的染色体没有完全分开,仍由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在生物学上这仍叫一个染色体,因
此,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染色体数和DNA数并不总是相等的。这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之一。
(七)正确理解几个关系关系
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与2,3与4。
,除去与
1和3,2和4,
1和4,2和3。
2.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1/与1//,2/与2//,3/与3//,4/与4//。而1/与2/,1/与2//,3/与4/8个染色单体or4对姐妹染色单体,不能称为8
中也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之间并不联会,当然也就谈不
上四分体了。如图所示,A和B所代表的结构,就分别是一个四分
体。由此可见,四分体的个数与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
的。
(八)关于怎样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时期的问题
根据一般情况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有成对同源染色体,但无配对行为,而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存在成对同源染色体,且有配对行为,第二次分裂不存在成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况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可根据以下两条规则进行:
一是如果分裂图像中不存在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就一定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二是如果分裂图像中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无配对联会行为的就一定是有丝分裂;如果图像中存在成对同源染色体,且发生配对联会行为就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怎样识别同源染色体,就在于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无大小、形状两两相同的染色
体,如果有,就存在成对同源染色体。否则无。
但特别注意不要把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的染色体当作一对同源染色体。至于分裂具体时期的确定。根据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来定。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平面上;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平分为两组向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染色质。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切工作;中期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两则;后期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
总之,鉴别某一细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体的行为。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一个平面上,是有丝分裂or减Ⅱ分裂;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两个平面上,是减数分裂。
(3)后期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若有为减数分裂。
(4)末期有无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可从后期推测),若有为减数分裂。
(5)一个细胞内所有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一定是减数分裂。
另外,从细胞外形上看矩形有
壁为植物细胞;圆形一般为动物细胞;不均等分裂为减数分裂等。
鉴别某一细胞图像隶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是本节三大题型(识别图像、绘制图像和DNA、染色体变化曲线)中经常考查的一种,鉴别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以二倍体生物为例介绍一种思路较清晰,操作简便的鉴别方法“三看识别法”。第一,看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且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存在;若为偶数,进行第二看。第二,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同源染色体,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存在,进行第三看。第三,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上述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多倍体(例如四倍体)进行减数分裂,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但可根据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推断是减数分裂。单倍体(例如玉米的单倍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可根据子细胞是体细胞推出是有丝分裂。
②植物减数分裂的过程一般不做为考试要求。
A----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曲线B----有丝分裂过程DNA变化曲线
C----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曲线D----减数分裂过程DNA变化曲线
(十一)高等植物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及双受精
大的细胞发育成为胚囊细胞,三个较小的细胞没发育而解体。胚囊细胞的核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七胞八核”的胚囊,这八个核的染色体数目与胚囊细胞相同,是胚囊母细胞的一半。和生殖直接相关的是位于胚珠近珠孔处的1个卵细胞,还有位于胚囊中央处的两个极核。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后形成受精极核。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后形成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称双受精,仅见于被子植物。精子从何而来?
胞,简称花粉核还要作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营养核,一个生殖核,生殖核再作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
篇14: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能描述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教学准备试卷
教学过程修注栏
二、、梳理知识要点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鸡卵的结构示意图(P110)
卵壳: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气室)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胚盘:含有细胞核,是鸡卵受精后分裂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3、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A.求偶B.报警C.呼吸D.戏水
2.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A.胚盘B.卵黄
C.卵白D.卵壳
3.蝗虫与家蚕个体发育比较,蝗虫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时期是()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1978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问世,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制造“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A.都属于有性生殖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5.“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A.求偶B.筑巢C.产卵D.孵卵
6.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A.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A、1B、2C、3D、4
8.蝗虫与家蚕个体发育比较,蝗虫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时期是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9.夏天,令人生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蚊子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A.受精卵→幼虫→成虫B.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C.受精卵→蛹→成虫D.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10.“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A.求偶B.筑巢C.产卵D.孵卵
11.蝗虫的发育过程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少了哪一个时期?
A.卵B.幼虫C.蛹D.成虫
12.日常食用的“茧蛹”实际上是柞蚕的蛹,由此判断柞蚕的发育过程经过()
A.两个时期B.三个时期C.四个时期D.五个时期
13.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昆虫这种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4.蝗虫的发育不需要经过的时期是
A.成虫B.蛹C.卵D.幼虫
15.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16.小麦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A.卵细胞的成熟B.精子的成熟
C.受精卵D.胚或胚胎
17.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A.卵→蛹→茧B.卵→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D.卵→蛹→成虫
18、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A、1B、2C、3D、4
二、非选择题
8.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1418222630343842
平均孵化率(%)055709284566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
率。
(3)若将14℃和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
(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9.鸟卵的结构模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明图中1~9各部分结构名称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6.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_
(2)图中的______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进行______的部位。
(3)图中5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
(4)图中3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
(5)卵细胞是由图中______、_和_____构成的。
篇15: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教案
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和不完全变态
难点: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教材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观察、分析、思考、理解家蚕完全变态以育的真正含义;同时通过对蝗虫生殖和以育过程的图片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课件
2、收集有关家蚕、昆虫、蝗虫等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蝴蝶蜜峰蜻蜓)
生:看图
师:这三种动物都属于同一类——昆虫
师:昆虫纲简述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而且与人类关系密切:蚕吐丝、蜂酿蜜、蝶传粉、蝗虫危害农作物、蚊蝇传播疾病等。
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和一个口器,有的可将许多小图像拼成详细图像。有的聚光能力较强,得到图像较明亮。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师:就说我们刚刚提到的.蝴蝶,你知道它小时候的模样吗?
是小蝴蝶、蛾子、还是毛毛虫呢?
生:思考回答
师:原来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而来,生命世界真是奇妙!
问:大家来想想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呢?
生:家蚕、蜜蜂、蚊子、苍蝇、蟑
师:家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很多同学都养过蚕,我国也曾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
师: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生:结合教材讨论交流
师:小结大家刚刚讲的内容,受精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为家蚕的幼虫,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蚕。
问:蚕吃什么?
生:桑叶
师:蚕吃桑叶逐渐长大,在它长大的过程当中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生:蜕皮
问:要蜕皮几次?
生:四次
问:在蜕皮过程中,蚕有什么变化?
生:不吃也不动
问:这叫做什么?
生:叫做眠
师:蚕的幼虫期要经历四眠,刚刚孵化的幼虫称为一龄幼虫,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分别被称为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和五龄幼虫。
师:当其经过了四眠之后,就要发生一个很多的变化,是什么呢?
生:吐丝结茧
师:在茧中化蛹,经过十多天,蚕蛹逐渐羽化,变为蚕蛾。
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蚕蛾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头部小胸部两对翅早腹部肥大
问:蚕蛾吃食吗?
生:不吃
师:蚕蛾均不取食,它们依靠幼年期在体内积累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生存。
师:接下来蚕蛾就要进行交尾,使蚕蛾的卵受精。
师:蚕蛾的卵受精。
师:蚕蛾在交配后死亡,而蚕蛾还有一个重要的使用——产卵,它用尽全身最后的能量,产卵后也很快死亡。
现在我们来观看课件,了解一下昆虫产卵的过程.

【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用药与急救教学设计2023-07-03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学计划2022-05-07
初一生物教案2022-04-29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的教学设计2023-02-03
鸟类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2023-07-06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2022-10-11
《综合练习五》冀教版优秀教案2022-07-24
初三生物教学计划2023-10-31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提纲2022-10-18
八年级生物之动物运动方式试题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