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静女》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9篇)由网友“jt007”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邶风?静女》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邶风•静女》教学设计教案
《邶风•静女》教学设计教案
一、设置情境,导入 新课??(放《敖包相会》的乐曲,教师解说)一个十五月圆之夜,月华如水,微风轻拂,虫儿低吟,草原上一片宁静。一位小伙子徘徊在敖包周围,引颈企盼,美丽的姑娘啊,你为什么还不到来?……
二、朗读诗歌,理清情节
??1.齐读,感知诗歌内容。
??明确:这首民歌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
??2.男声齐读,理清情节。
??明确: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我”,是以男青年的口吻来写的一次约会――相俟、相见、相赠、相悦的全过程。
三、欣赏细节,分析形象
??讨论:找出细节描写,并说说细节描写在本诗中的妙处。
??明确:精心选择了“搔首踟蹰”,“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四、展开想像,体会情趣美
??1.导引: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
??提示:她或许躲在附近的草丛里,正轻轻地拨开茅草,悄悄向外窥视。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2.导引:课文提示中说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这是对情节的一种解读,还有更好的解读方式吗?提示:第一种解读,第二、三章写姑娘不忍心让他久等,终于露面了。先送彤管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子连声赞叹。接着姑娘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递给男子,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男子心领神会,爱人及物,惊叹小草美得出奇,因为是“美人之贻”。一问一答中传达出真挚的心声。第二种解读,第二章写男子回忆往日的约会。他一面继续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赠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写两人会面赠送信物。悠扬的笛声打动了姑娘,她终于走出来,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作为信物)送给他。男子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小草美得出奇。
3.小结:通过以上不同的解读,逼真地再现了这对情人欢乐、热烈、有趣的约会场面。余光中说过:“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余,却时常一览不尽。”好的诗歌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尽情驰骋,不断去补充、去丰富、去创新,从而加深理解。可以说缺乏了联想、想像,就难以进行诗歌的艺术鉴赏。
五、深入探讨,体会情感美
??提问: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与荑草哪个更重要?
??明确:①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②照常理,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贵重,这从小伙子的赞美可以看出来。小伙子对彤管只称赞它外表色泽鲜艳,对荑草则大加赞叹“洵美且异”。“洵”即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颗真挚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异”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传情,小伙子接受赠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可见他们彼此真诚相爱,心心相映,并且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重情轻利的基础上的。所以他们的爱情也会像那初生的荑草一样,在爱的雨露滋润下繁茂起来,可以想见他们的爱情将会永远甜蜜幸福。
六、延伸阅读,深化鉴赏
??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①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②嗣――传送,给予。③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④阙――古代城门上的楼。
1.齐声朗读。
??2.比较《邶风・静女》和《郑风・子衿》的异同。
??不同点:①角度不同:《邶风・静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写的。《郑风・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
??②情节不同:《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的一次约会。《郑风・子衿》写少女在城楼上盼望情人。
??③基调不同:《邶风・静女》欢乐幽默,充满情趣。《郑风・子衿》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④写法不同:《邶风・静女》主要通过细节刻画人物。《郑风・子衿》主要通过内心独白刻画人物。
??同中有异:两首诗都写了主人公等待时的焦灼不安,但因性别的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细节。《邶风・静女》中“搔首踟蹰”写出男子的憨厚,《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写出女子的缠绵。
共同点:①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率真,绝不忸怩作态,表现出劳动人民纯朴的本色。
??②风格朴实、清新。采用重章复唱,在一唱三叹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尽情地抒发。
??3.写一篇小
篇2:《邶风静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邶风静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邶风·静女。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氓》讲的是爱情悲剧。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可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死到临头仍浑不觉死要强得多。飞蛾扑火的故事是不值得赞美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静女》,看看是不是又是一个悲剧的演绎。
二、朗读(根据内容读出情感)
青年之急——青年之恋——青年之诚(俟于城隅不见人——贻我彤管思情人——爱屋及乌重归荑)
三、讲解分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形容词词头)
翻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故意躲藏看不见,抓耳挠腮人彷徨。
评析:这一句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在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一闪便不见了,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但是却让人隐隐约约地听到两个炽热的心在激烈的跳动,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啦。
2、《静女》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全市共三章,每张四句,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叙述出来。
3、《静女》中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那一个?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的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业“洵美且异”,是对它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来,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四、《氓》与《静女》比较
1、思想感情
两首诗都表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静》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氓》的主人公感情更为复杂,初始她怀着爱情的忠诚决心“及尔偕老”建立了家庭,因此丈夫的负心就给她造成了巨大的感情伤害,但她并没有现在“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在总结出“无与士耽”的教训后,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义无反顾地离开丈夫,开始新的生活,更表现了人格的尊严,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邶风·静女》。
2、艺术特点
两首诗也写得十分动人形象。如,同时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静》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而《氓》中的姑娘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抑制不住的眼泪泄露了深埋心底的爱情。再入,写女子给男子的馈赠,《静》写恋爱时节赠的是浪漫的茅草,《氓》写结婚,带上的是整车的嫁妆,准确的写出了民间习俗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
朱熹观点:
《氓》,此为人所弃。
《静》,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五、作业
a)背诵全诗
b)改写成小故事,语言要活泼,有文采,增添必要的细节描写。
篇3:《诗经·邶风·静女》教案实录
《诗经·邶风·静女》教案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诗歌·卫风·氓》和《秦风·无衣》,知道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赋比兴、重章叠句、微言大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邶风·静女》,看看它有什么特色,这首诗的诗味、诗性与诗情、诗美在何处?
二、自习
师: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原诗,你发现这首诗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动与惊奇?请你在书上划下来或写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
生自习完毕,请学生交流发言。
生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方法。
师:体现在何处?
生1: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师:《秦风·无衣》的重章叠句可是一叠到底,这首诗第三章是否与前二章构成重叠?
生2:就其表面而言不是,但内在是一样的。因为它仍然是写静女。
师:如此看来,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创新,它是一种重章叠句的变式。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诗仍然用了重章叠句,我们在前面讲过,这种写法有利于背诵和歌唱,同时,也具有极高超的暗示技巧,即大框架一样,里面个别地方稍作改变,以此推动整个思想线索或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从而抒发诗人浓郁的思想情感,我们认为这叫微言大意。
依照我们对《秦风·无衣》的解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与子同仇-偕作-偕行。”请同学们找出其内在的同型结构,并破译其情节发展的线索。
生3:其姝-其娈-其美,俟我城隅-贻我彤管-归我牧荑
师:能说出它们内在的发展线索吗?
生4:这首诗其实跟《秦风·无衣》一样,描写了三个镜头,采用了蒙太奇手法(这是上堂课讲的)。第一章主要约会,或者说是初恋,第二章是热恋,第三章应该是结婚。
师:前两章,我们一看便知,第三章如何说是结婚?
生5:不是结婚。
师:为什么?
沉默……(看来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
师:也许这个问题带有难度,但只要我们看一看注释12就明白了。不是有个成语叫结草衔枚么?大概就是与此相关的。但同学们要注意,第三章是写结婚么?
生6:不是,只是表示求婚。
师:你看书很仔细。你觉得是写结婚好,还是写求婚好?
大家热火朝天,莫衷一是。
师:为何不是结婚?我这里给同学介绍一个概念,叫“最富孕蕴性的`瞬间”,是德国美学家拉辛在《拉奥孔》中提出来的。他曾经举米隆的《掷铁饼者》为例来说,这个雕塑表达的是运动员快要掷出铁饼的一霎那,这时他的肌肉是结实,一旦掷出去,肌肉就会松驰下来,就无法表现力度美了。虽然诗歌艺术与雕塑艺术有些不同,但它也是要塑形象的,此处如果写结婚,感情上就会有一定的松驰,从而把我们完全拉回到现实中。
师:如此看来,这三组镜头,三幅画面,如烘云托月般推出了一个形象——静女。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静女的性格特点,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来写。
请四名同学上台板书,他们依次写下了:俏皮,害羞,细腻,热情,主动,忠贞……
师:请上台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写这些词?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四、欣赏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绝妙之处吗?
生7:我觉得这个静女主动约人家来,又藏起来,很好玩。
生8:我觉得静女很会送东西。“彤管”从颜色上看,是鲜艳的,热烈的,令人心旌摇曳的,给人视觉上的喜悦感;另外,那时没有手机与电话,约会自然很不方便,于是静女想起一个主意,给他支乐管,要约会则吹起他们熟知的乐曲,对方不就知道了吗?
生9:他们约会选的地方也很好,很幽静,很浪漫,没人打扰的。
师:我觉得同学们讲得非常棒,我在读这首诗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其与《卫风·氓》对比起来。同学们能对比一下吗?
生10:《氓》是悲,《静女》是喜。《氓》是对爱情的怨歌,《静女》是对爱情的恋歌。
师:同学们,人生没有美好的爱情来支撑,这是最遗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开错了季节,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护,即使开对了季节,也是要凋谢的。我想,静女,作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蚕娘,他们都是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学们拥有生活的诗意!
五、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背诵一下这首诗,看看有什么诀窍?(我一贯要求学生找背诵诀窍)
生11:抓重章叠句的线索。
生12:抓押韵。
生13:抓修辞方法,如第二章“彤管”顶针。
生14:还有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在的“回环”——“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师:所以,我们背到第二章,背第三章时,倒过来,从后面往前背,这样便于记忆!
师生齐背。
六、作业
1、课后用现代诗的形式改写或扩写《静女》。
2、综合《氓》《无衣》《静女》,归纳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篇4:邶风·静女的教学方案
邶风·静女的教学方案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氓》讲的是爱情悲剧。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可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死到临头仍浑不觉死要强得多。飞蛾扑火的故事是不值得赞美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静女》,看看是不是又是一个悲剧的演绎。
二、朗读(根据内容读出情感)
青年之急——青年之恋——青年之诚(俟于城隅不见人——贻我彤管思情人——爱屋及乌重归荑)
三、讲解分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形容词词头)
翻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故意躲藏看不见,抓耳挠腮人彷徨。
评析:这一句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在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一闪便不见了,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但是却让人隐隐约约地听到两个炽热的心在激烈的跳动,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啦。
2、《静女》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
全市共三章,每张四句,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叙述出来。
3、《静女》中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那一个?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的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业“洵美且异”,是对它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来,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四、《氓》与《静女》比较
1、思想感情
两首诗都表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静》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氓》的主人公感情更为复杂,初始她怀着爱情的忠诚决心“及尔偕老”建立了家庭,因此丈夫的负心就给她造成了巨大的感情伤害,但她并没有现在“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在总结出“无与士耽”的教训后,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义无反顾地离开丈夫,开始新的生活,更表现了人格的尊严。
2、艺术特点
两首诗也写得十分动人形象。如,同时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静》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而《氓》中的姑娘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抑制不住的眼泪泄露了深埋心底的爱情。再入,写女子给男子的馈赠,《静》写恋爱时节赠的是浪漫的茅草,《氓》写结婚,带上的是整车的嫁妆,准确的写出了民间习俗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
五、作业
a)背诵全诗
b)改写成小故事,语言要活泼,有文采,增添必要的细节描写。
篇5:邶风静女 秦风无衣教案
一、复习:《诗经》有关内容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不是歌总集,回忆《诗经》有关的内容?
答案:略。
2、我们知道《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源头。
3、上一节课,我们学过《氓》,我们一起背诵1、2节,要求背诵。
1)、七倍。2)、每位派代表背。
4、通过学习《氓》我们大家知道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的?
一位美丽、善良、可爱、大方、痴情的女子自由恋爱DD婚变DD决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5、表达这一内容主要运用什么手法?
答案:略。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邶风?静女》,看看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运用生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齐读
4、1)、读了三边凭直觉这首诗歌谢什么内容的?
答: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幽会的情景。
2)、是以男子口吻写的还是以女子口吻写的?
答:女子。
3)、给以分钟的.时间,组织语言叙述一下这对青年男女由幽会的过程?(男生说)
一个美丽女孩子,和我相约于城角。那女孩子非常的可爱,看见那我兴冲冲的到来,她悄然躲在一旁,于是那赴约我非常的着急,不禁抓耳挠腮,转来转去,不知所措。那个调皮的姑娘,看见把践约而来的所爱,急得不成样子,终于露面了,并将一支小草送给了男子面前。于是那男子进一步夸奖道:这支荑草实在是美的出奇。姑娘又将那从牧场带来的小草送给我,我更加如痴如醉。
5、表面上是夸奖小草,实际是夸奖送小草给他的人。原来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所赠,所以爱屋及乌,由此为小草平添了一份感情色彩,平常的小草,在他眼里自然而然变得美不甚收了。正如朱熹《诗集传》:“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草。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6、翻译:(每排准备好自己的段落)。
7、翻译成现代诗歌:娴静少女真美丽,
等我在那脚楼里。
可你究竟在那里,
怎不让我看见你。
害我一直抓头皮,
彷徨犹豫想念你。
娴静少女真美好,
曾经送我红管箫。
管箫花纹红润美,
漂亮管箫我所好。
三、总结:这首诗歌短小、精悍,写了一个千百年来无数青年男女神往的、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仅仅 50左右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两个男女主人公德形象,而且栩栩如生、跃然之上。反映我国古代一种原始的爱情方式,充满了浓郁的山野味道和淳美的情韵。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
答:赋、比、兴。(具体略)
过渡:我们学过《诗经》中的《氓》、《静女》,可能给我们一种错觉《诗经》中不是写君子淑女的,就是写思妇、弃妇,哟幽期密会。总之,大多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不是这样的《诗经》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还有农夫商贾、祭祀点典礼,战争徭役。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无衣》看写的是什么内容的。
学习《无衣》
一、自由读。
二、学习新课。
1、读完之后,我们对哪个词最敏感?
答::同泽。
2、张学良把它所创建的学校命名为“同泽“,有何寓意?
三、分析课文
1、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一起来接读者首诗歌。
2、如果说这首诗歌要大家一起来吟唱的话,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吟唱?
答:共同对敌,抵御外虏。这是一首秦国劳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3、解释几个词语:
1)、衣、2)袍、3)、泽、4)裳、5)、戈矛、6)矛戟、7)、甲兵
8)、同仇、9)、偕作、10)、偕行
4、文章三段内容,三个统一:思想、行动、战场。
5、翻译:
谁说我们内衣裳?
你我共穿一件袍。
国君就要发兵了,
快快修好戈和矛,
与你一同把仇报。
谁说我们内衣裳?
你我共穿一件衣。
国王出兵把敌杀,
快快修好矛和戟。
和你并肩拼到底。
谁说我们内衣裳?
你我共穿一件裳。
国君就要发兵了,
修好盔甲和刀枪。
你我一起上战场。
三、结:最后,秦国军民雄赳赳,气昂昂一起到战场一举击退了西戎侵略者。
四、回过头来想一想,“同泽”何意?
答:同泽高中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父老乡亲所建在国难当头的艰苦环境
篇6:《静女》课堂实录(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静女》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
师:背诵初中学过的《诗经》里面的诗句。
师:初中时学过的东西还能记得这么牢固,确实厉害,今天我来学习《诗经》中另一首《静女》,这是一首写青年男女恋爱的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时间)孔子评价〈诗经〉的内容说:“诗无邪”,也就是说所有的诗都很健康〈板书:孔子,健康〉;但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人理学大师朱熹却说〈静女〉是“淫奔期会之诗”板书),那么〈静女〉到底是邪恶之诗呢,还是健康之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诵读理解
师:大家默读一遍这首诗,注意难读的字。
(学生自由默读)
师:请大家一起朗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读得很好!大家要注意“家而不见”的见要按通假字的音来读。
(生齐读第二段)
师:很好!女应读作“汝”字的音。
生齐读第三节,教师纠正一些字的读音。
师:大家再齐读一遍诗,争取背诵出来。
(学生齐读第一遍,背诵第一遍,整齐响量。
师:很不错,你们真的是过目不忘。
三、文本欣赏。
师:〈静女〉写男女约会,是间是--
生:“白天”。
一位学生补充说:“彤管有炜”,写出了光,从这可以看出。
师:地点呢?
生:城隅。
师:人物是--
生:静女和我
师:事情是--
生:一次约会。
师:对,是一次约会,板书)幽会也对。
师:约会中静女先是爱而不现,我们感觉她有点--
生:--有点调皮
--有点浪漫
--有点可爱
--有点害羞
--有点紧张
--有点情趣。
师:边听边板书。
师:这次约会写了两件礼物:(板书:两件礼物)看彤管和荑分别是什么东西?
生:
师:有同学说这茅草是捡来的,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下,板书:拣,捡,拔,采,挑,拾)哪一个词最能表达静女的心意?
生:采,因为她不是随便捡的,而是寄托着一种心意。
师:对!礼物表达的是美人之心,美人之意,男子不因为礼物轻而不高兴,为什么?
生:爱人及物。
师:说得好。
四、拓展演绎
师:用幻灯片出示在〈在水一方〉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的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中央。绿草萋萋,白雾迷蒙……这是谁唱的一首歌。
生:邓丽君。
师:谁来唱几句。
师:大家从歌记号中看出了点什么?
生:化用了〈蒹葭〉的诗句,显得很高雅。
师:为什么邓丽君不唱〈蒹葭〉而唱在水一方
生:时代不同。
师;对,时代不同,语言不同,我们要继承优秀文化,要发扬光大,就要有所创新。在水一方使邓丽君光彩照人,我们也用现代的语言来演绎今天学习的这首诗,随便写几句,写好后拿到投影仪上,大家一起欣赏。
学生两两创作,3 分钟后。
生:静女在等待,约我在城外,躲我不出来,让我着急的女孩,想你快过来,感受我的爱。
生:美丽的女孩,在城角上等我,美丽的脸,在远处若隐若现,我站在那里,一颗心来来回回,我在期待着,我会是你心中的谁?
师:是一首原创歌曲吗?
生:不是,是套用周杰伦的〈七里香〉的曲子。
生: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件礼物都让我沉醉,你的箫,你的草,还有等你的心最难敖。
师:大家看一下,这首演绎得比原则好,大家说说《静女》究竟是健康的还是邪恶的?
生:健康的。
师:好,还有些同学也写好了,课后大家互相欣赏吧。这个星期的随笔就是把这首诗演绎现代诗,要大胆想像,下课!
篇7:《邶风•静女》
《邶风•静女》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放《敖包相会》的乐曲,教师解说)一个十五月圆之夜,月华如水,微风轻拂,虫儿低吟,草原上一片宁静。一位小伙子徘徊在敖包周围,引颈企盼,美丽的姑娘啊,你为什么还不到来?……
二、朗读诗歌,理清情节
??1.齐读,感知诗歌内容。
??明确:这首民歌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
??2.男声齐读,理清情节。
??明确: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我”,是以男青年的口吻来写的一次约会――相俟、相见、相赠、相悦的全过程。
三、欣赏细节,分析形象
??讨论:找出细节描写,并说说细节描写在本诗中的妙处。
??明确:精心选择了“搔首踟蹰”,“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四、展开想像,体会情趣美
??1.导引: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
??提示:她或许躲在附近的草丛里,正轻轻地拨开茅草,悄悄向外窥视。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2.导引:课文提示中说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这是对情节的一种解读,还有更好的解读方式吗?提示:第一种解读,第二、三章写姑娘不忍心让他久等,终于露面了。先送彤管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子连声赞叹。接着姑娘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递给男子,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男子心领神会,爱人及物,惊叹小草美得出奇,因为是“美人之贻”。一问一答中传达出真挚的心声。第二种解读,第二章写男子回忆往日的约会。他一面继续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赠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写两人会面赠送信物。悠扬的笛声打动了姑娘,她终于走出来,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作为信物)送给他。男子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小草美得出奇。
3.小结:通过以上不同的解读,逼真地再现了这对情人欢乐、热烈、有趣的约会场面。余光中说过:“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余,却时常一览不尽。”好的诗歌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尽情驰骋,不断去补充、去丰富、去创新,从而加深理解。可以说缺乏了联想、想像,就难以进行诗歌的艺术鉴赏。
五、深入探讨,体会情感美
??提问: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与荑草哪个更重要?
??明确:①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②照常理,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贵重,这从小伙子的赞美可以看出来。小伙子对彤管只称赞它外表色泽鲜艳,对荑草则大加赞叹“洵美且异”。“洵”即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颗真挚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异”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传情,小伙子接受赠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可见他们彼此真诚相爱,心心相映,并且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重情轻利的基础上的。所以他们的爱情也会像那初生的荑草一样,在爱的雨露滋润下繁茂起来,可以想见他们的爱情将会永远甜蜜幸福。
六、延伸阅读,深化鉴赏
??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①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②嗣――传送,给予。③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④阙――古代城门上的楼。
1.齐声朗读。
??2.比较《邶风・静女》和《郑风・子衿》的异同。
??不同点:①角度不同:《邶风・静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写的。《郑风・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
??②情节不同:《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的一次约会。《郑风・子衿》写少女在城楼上盼望情人。
??③基调不同:《邶风・静女》欢乐幽默,充满情趣。《郑风・子衿》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④写法不同:《邶风・静女》主要通过细节刻画人物。《郑风・子衿》主要通过内心独白刻画人物。
??同中有异:两首诗都写了主人公等待时的焦灼不安,但因性别的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细节。《邶风・静女》中“搔首踟蹰”写出男子的憨厚,《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写出女子的缠绵。
共同点:①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率真,绝不忸怩作态,表现出劳动人民纯朴的本色。
??②风格朴实、清新。采用重章复唱,在一唱三叹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尽情地抒发。
??3.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我喜欢的一首民歌》
[1]
《邶风•静女》教学设计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邶风・静女
邶风・静女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氓》讲的是爱情悲剧。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可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死到临头仍浑不觉死要强得多。飞蛾扑火的故事是不值得赞美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静女》,看看是不是又是一个悲剧的演绎。
二、 朗读(根据内容读出情感)
青年之急――青年之恋――青年之诚(俟于城隅不见人――贻我彤管思情人――爱屋及乌重归荑)
三、 讲解分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形容词词头)
翻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故意躲藏看不见,抓耳挠腮人彷徨。
评析:这一句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在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一闪便不见了,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但是却让人隐隐约约地听到两个炽热的心在激烈的跳动,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啦。
2、《静女》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全市共三章,每张四句,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叙述出来。
3、《静女》中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那一个?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的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业“洵美且异”,是对它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来,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四、《氓》与《静女》比较
1、 思想感情
两首诗都表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静》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氓》的主人公感情更为复杂,初始她怀着爱情的忠诚决心“及尔偕老”建立了家庭,因此丈夫的负心就给她造成了巨大的感情伤害,但她并没有现在“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在总结出“无与士耽”的教训后,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义无反顾地离开丈夫,开始新的生活,更表现了人格的尊严。
2、 艺术特点
两首诗也写得十分动人形象。如,同时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静》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而《氓》中的姑娘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抑制不住的`眼泪泄露了深埋心底的爱情。再入,写女子给男子的馈赠,《静》写恋爱时节赠的是浪漫的茅草,《氓》写结婚,带上的是整车的嫁妆,准确的写出了民间习俗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
朱熹观点:
《氓》,此淫妇为人所弃。
《静》,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五、 作业
a) 背诵全诗
b) 改写成小故事,语言要活泼,有文采,增添必要的细节描写。
第三课时 无衣
一、 导入 课文
前面我们连续学习了《诗经》中两首有关爱情婚姻的诗篇,不知是否给大家造成了一种错觉:《诗经》宣扬的都是情爱。那就大错特错。虽然“爱情价更高”,但是大敌入侵,国难当头,情爱又怎能救家人于水火,保自己于平安呢?“若为自由故”,“爱情也可抛”。
人类自诞生以来,各种各样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尚武的精神,如果在外敌入侵的生死存亡的关头,没有一大批热血男儿在战鼓咚咚声中齐聚在猎猎的战旗下视死如归,奔赴沙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很难在世界民族之林生存发展。春秋的秦国,由一个小部落发展成为横扫天下的秦王朝,恐怕与秦人的尚武精神有关。现在是和平时期,中国和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但恐怕连上帝也无法保证:没有人会把战争之剑悬挂在我们的头上。武备不可松弛,图强以求平安。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大敌当前的秦国人民,是怎样慷慨从军,保家卫国的。
二、 朗读
可理解为一首充满了英雄气概的出兵动员誓词。朗读是要慷慨激昂。
三、 诗歌特点
重章叠唱:每一章字数、句数相等,但又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战斗激情。
结构图:
四、 课文赏析(附本人论文,见《古今诗词曲精读150例》)
慷慨从军 保家卫国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是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描写秦地人民慷慨从军的歌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互相激励的口吻,重章叠唱的手法,反映了秦地民众团结友爱、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
全诗共三章,每章五句,前二句都以设问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那种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内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战裙。”充分反映了士兵之间解衣推食,团结友爱,相待以诚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影
篇9:诗经邶风静女全文
诗经邶风静女全文
简介:
《诗经·邶风·静女》是《诗经》里是一首四言诗。这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全诗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作品原文
静女先秦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词语注释
邶:(bèi)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东南。
静:娴雅安详。
静女:淑女
姝:(shū)美好,漂亮。
俟:(sì)等待。
城隅:城墙角落。
爱而不见:爱,通“薆”(ài),隐藏、遮掩、隐蔽。
见: 出现 。
踟蹰:(chíchú)徘徊、犹豫。
娈:(luán)美好。
贻:(yí)赠送。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一说指乐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之物。
有炜:形容红润美丽;“有”为形容词的词头,不是“有无”的“有”。
说怿(yi):说,通“悦 ”;怿,喜爱。
女:通“汝”,指“荑”。
牧:野外。
归:通“馈”,赠。
荑:(tí)本义为茅草的嫩芽,引申之为草木嫩芽。象征婚媾。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匪:通“非”。意为不、不是。
白话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不是勺药本身美, 宝贵只因美人赠。
作品鉴赏
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纵观全诗,不假比兴,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全文篇幅虽短,容量却大,令人惊叹于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作品介绍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 经》。现存的《诗 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诗经》(英文The Book of Songs)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
篇10:诗经·邶风·静女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 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 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篇11:诗经·邶风·静女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 宝贵只因美人赠。
篇12:诗经·邶风·静女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 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 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静女》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
依据语文教学新课标。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整合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每节课的教学中能够做到合理安排、认真组织,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以生为主,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容。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分析:我所教的班级分属一、二层次,在语文学习上差距不是很明显。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也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作为受教育者,容易进入客体意识,所以要重点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认识水平上,高一的学生能运用头脑,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比较贴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他们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老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方式及手段: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式,通过提问及讨论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
(三)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方面,所以我通过不断地思考以及向其他教师请教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和“其”、“有”的用法。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师用幽雅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课堂上采取逐层深入的教学法,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勾连和对比,让学生在深入掌握本课知识的同时,对《诗经》中其它知识也有整体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
1、由荷尔德林的诗“世界充满劳绩,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导入,这句话说出了人类生活的一种心态、心境,不管身体多么劳累,人类总要诗意地栖居,就像我们的祖先,虽然生活艰辛,确能够诗意地生活,以歌舞为伴,从而创造出了被后人称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导出《诗经》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完成对《诗经》知识的复习。学生需要掌握的《诗经》知识包括:《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或《三百篇》。
3、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有一个简单的介绍,从而引出学生初中时期学过的《诗经》中的爱情诗: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诗歌的重要载体,《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奔放,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之后通过对同学的提问让同学回答出初中时学过的《关雎》和《兼葭》,引出本课要学习的《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静女》。同学齐读: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子 好 逑……——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二)预习检测:《静女》中重点字词的解析俟:(sì )等待。 娈(luán ):美好。 怿(ì):喜爱。 荑(tí ):茅草芽。 洵(xún ):诚然,实在。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说”通“悦”。 “归”通“馈”,赠送。
(三)文本解析
1、文意疏通:
(1)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提问完成对文意的疏通。
篇13: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其:形容词词头。姝:美丽。俟:等候。城隅:城上的角楼。爱:隐藏,遮掩。见:出现。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娈:美好。彤管:红色的管箫。管,也有人说是茅草。有:形容词词头。炜:鲜明有光的样子。说怿:喜爱。归荑:赠送荑草。洵:的确,确实。匪:通“非”。贻:赠送。
(2)按照“信、达、雅”的要求对全诗进行翻译。静女多么美丽啊,在城角等我。但你却藏起来不见我,急得我抓耳挠腮。静女多么美好啊,赠给我彤管。彤管颜色鲜亮,喜欢你的美丽。你从野外采来荑草送给我,这荑草真是美丽而且与众不同。并不是荑草本身美丽,而是因为是美人赠送的。
2、对全诗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实现。以谁的角度写? 青年男子在什么环境下所写? 苦苦等待的时刻写出什么情感? 互相倾心采用什么手法? “赋”
3、分节对文本解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请同学为这一小节加小标题:男子赠物思考:在等不到情人的时候, 《氓》 和《静女》中主人公的反应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从中可见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怎样?由同学讨论得出结论。同是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静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而《氓》中的姑娘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抑制不住的眼泪泄露了深埋心底的爱情。 关于细节描写:(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急躁。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关于赠物的例子之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思考:静女两次赠物,男子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第一次:彤管 说怿女美 外在美第二次:荑草 洵美且异 内涵美荑草是静女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折梅逢驿使,赠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并且这初生的洁白荑草恰似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延伸: 手如柔荑:荑,嫩芽去皮后洁白细软,所以用来比喻女子的手。
(4)对静女和男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总结,让同学通过诗中的正面和侧面描写总结得出,从而加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爱而不见 贻我彤管 自牧归荑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情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娴静、美好男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搔首踟蹰 憨厚、可爱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倾慕、赞美 洵美且异 真诚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爱屋及乌。
(5)请同学齐读《诗经》中其它的爱情诗,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整体的感知。《诗经》爱情诗集锦:
诗经·国风·周南·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国风·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诗经·国风·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6)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总结,请同学齐读。《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浪漫与明媚的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诗经》中描写的爱情,绝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主要采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实现的,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这节课的反应很好,所以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是逐层深入的教学法,同时非常注意前后知识的勾连,让同学们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对知识进行彻底、有效的掌握。
回顾我的这节课,优点主要是:
1、板书设计精当。
2、教学环节紧凑、完整。
3、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
4、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比较。但同时我也反思自己的缺点,主要是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和分析,急于敢教学进度。以后一定要克服这样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讲好每一堂课!
篇14: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静:娴雅安详。姝(音书):美好。城隅:城角隐蔽处。
爱:隐藏。踟躇(音池除):徘徊不定。
娈:年轻美丽。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说怿(音月义):喜悦。
牧:野外。荑(音提):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询:实在,诚然。
译文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
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真是美好新异。
并不是茅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手来归他邦。
哪能舒缓再犹豫?事情紧急快逃亡!
没有红的不是狐,没有黑的不是乌。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手乘车同离去。
哪能舒缓再犹豫?事情紧急快逃出。
诗经故事
十七岁的小哥哥进小城去读书了,小城街上的青石板上,就常常走着他那刚刚冒起的修长的身影,皎白俊朗的面孔,被一袭长长的青袍一衬,很吸引人的目光呢;手上是不离经卷的,身后是跟着书童的,开口是之乎者也的,刚变了音的略带磁的厚重音,是能穿墙越缝,清清地飘进窗棂的。
是谁啊?!在郊外的道上和他相遇,四野是金黄一遍的茅草,花絮像雪花一样的满天洒飘,蓝的天,红的日,水碧云白,黄的牛,白的羊,牧鞭轻摇,你赠他一束飞絮的白茅,在他的眼里,美丽又奇妙。
是谁啊?!上元夜如水的月光下和他相遇,灿灿的灯火,喧哗的街市,鼎沸的人群他都察不到,你送他一支红红的竹管,那红光在他的眼里璀璨慰然,他的心那一刻充满了喜欢。
是谁啊?!春日里约他在城角相见,却躲进了小楼中把窗儿轻掀,静静的把那徘徊的人儿静观,看他的搔首,看他的踟蹰,听他的脚步在青石上发出的“啪、啪”。
天上会飘下雨来的,飘下酸酸的、甜甜的雨,有一只红伞会在小楼下轻开,轻盈的飘过细雨,飘向那雨中修长的身材。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鉴赏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 “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 “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篇15: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篇名。为先秦时代邶地民歌。写情人幽会,互赠信物。欧阳修《诗本义》:“《静女》一诗,本是情诗。”可谓一语中的。《毛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朱熹《诗序辩说》云:“此序全然不是诗意。”批评得很对。但他又说“此淫奔期会之时”,却充满了腐朽的道学气息,总不及欧阳永叔说得明白贴切。
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语言浅显,形象生动,气氛欢快,情趣盎然。“爱而不见”,暗写少女活泼娇憨之态,“搔首踟蹰”,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状,描摹入神;“悦怿女美”,一语双关,富于感情色彩;“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情意缠绵,刻画心理细腻入微,道出人与物的关系,是从人与人的关系投射出来的真理。总的说,此诗以人人所能之言,道人人难表之情,自然生动,一片天籁。李梦阳引王叔武语曰:“真诗乃在民间。”以此诗诠之,诚非虚论。后世唯民歌俗谣,遣词道情,尚能得其仿佛,求诸文人集中,传神之作,不可多得。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①静:闲雅贞洁。姝(shu):美好的样子。②城隅:城角。③ 爱:同“薆”,隐藏。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贻:赠。⑥炜:红色的光彩。⑦说怿(yueyi): 喜悦。⑧牧:旷野,野外。归:赠送。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 相赠表示结下恩情。⑨洵:信,实在。异:奇特,别致。
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 宝贵只因美人赠。
赏析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 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 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篇16:诗经名句——《诗经·邶风·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邶风·静女》简介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综观全诗,不假比兴,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全文篇幅虽短,容量却大,令人惊叹于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篇17:《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文学艺术价值最高,思想意义最深远,内容最丰富,反映当时社会最真切的是“风”,亦称“国风”或“十五国风”;特别是反映青年男子爱情生活的诗,在“国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诗大多数是民歌,一般来说都充满了诚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邶风·静女》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静女》这首诗写的是一对青年恋人,相约在城隅相会的有趣情景,它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展示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诗画场景,极具特色。
全诗是模拟男孩的口吻,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说是“我”接到了一个淑静美丽的姑娘的密约,邀“我”到人烟稀少的城边约会。“我”兴冲冲如时而至,来到约定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心爱的姑娘,正在焦急之时,发现心爱的姑娘,是故意和“我”捉迷藏。心爱的姑娘见“我”心神不定,抓耳挠腮,赶忙现身,而且送给“我”彤管茅草,使我心喜异常……,诗很短,情节也不复杂,然而写出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密约相会的全过程,表现了男青年在等待恋人的急迫和相见时的欢娱,诗歌通过戏剧性的情节,把静女的天真活泼和顽皮之状,男孩的憨厚、纯朴和痴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鲜活动人。诗分三章,第一章写男青年赴约等候时的急迫心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文静,娴淑的少女。“姝”,容貌漂亮的女孩。“俟”,等候,等待。“城隅”,城边的角落。“爱”“薆”,隐蔽、躲藏的意思。“搔首”,用手挠头。“踟躇”,来回走动,心神不定的样子。 这章的意思是: 文静的姑娘招人爱, 约我城边来相会; 躲着不见捉迷藏, 急得我抓耳挠腮心发慌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小伙子赴约时的满怀喜悦和等待时的焦急无奈,而正是这种喜悦和焦急的变化和交替,方显示出了恋爱的甜蜜和诱人!
第二章写恋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证爱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容貌俊俏。“贻”,赠与。“彤管”,红色的管形乐器。“炜”,红而发光。“说”和“怿”,都是高兴,喜欢的意思,“女”同“汝”,诗中既指彤管,又指静女,语意双关。
全章的意思是: 娴静的姑娘多俊丽,
赠我管乐红彤彤; 彤管与人皆俏美, 叫我如何不喜欢!
这里,诗人省略了这一对男女恋人会面后所爆发出来的欢乐情景的细节描写,而是剪取了一幅他们在情深意密处,静女把红亮发光的管乐送给心上人,心上人激动异常的动人画面,将俏美而调皮的小姑娘的娇顽可爱和憨厚、纯情的小伙子的惊喜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真是令人神往不已。
第三章写的是女子在赠送彤管之后,又赠送爱情的象征——茅草,男孩更是惊喜莫名。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牧”,放牧的地方,这里指郊外、野外,“归”为“馈”,赠送。“荑”,初生的嫩芳草。“洵”,真确实、实在。贻,赠送。
全章的意思是: 郊外采茅送给我,我爱茅草美异常; 不是茅草异常美,而是美人情太深。
恋爱中的小伙子真是纯真可爱,憨态可掬!姑娘在野外采来的几根茅草,在小伙子的眼中却是如此非同寻常,美女所赠,草也成了仙株!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情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我们的先民的纯朴而浪漫的爱情表达方式。
我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著称于世,文明礼仪自古以来就贯穿于我们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爱情的表达亦是如此,既大方又泼辣,更不失含蓄和浪漫。
从《诗经》的许多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古时的青年男女,在表达爱意之时,是极富含蓄浪漫意蕴的,以动物的相依相从表爱情,以植物花卉的柔润芳香表爱情,更有以音响的和谐悦耳表爱情,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诗经》的首章《关雎》,就是以水鸟和鸣代夫妇谐乐,以荇菜(一种水草)的柔顺润美来比拟女子的容貌和品性之美,如《周南•桃夭》中的桃花之艳喻出嫁女子的美貌,如《卫风•氓》中,用桑叶和鸠来喻妇人,所以才在此诗中,有女子馈赠彤管,荑草的举动,这一举动的含意是十分明晰的,因此才有男孩的激动和惊喜。也只有这样的爱的表达,才能显示爱情的纯真!因此,我们在领悟此诗的文词之美时,还应该领悟本诗中的意境、情感之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年人更应该学习树立我们古人的这种纯美爱情观!
篇18: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
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鉴赏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篇19: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简介
《诗经·邶风》篇名。为先秦时代邶地民歌。写情人幽会,互赠信物。欧阳修《诗本义》:“《静女》一诗,本是情诗。”可谓一语中的。《毛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朱熹《诗序辩说》云:“此序全然不是诗意。”批评得很对。但他又说“此淫奔期会之时”,却充满了腐朽的道学气息,总不及欧阳永叔说得明白贴切。
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语言浅显,形象生动,气氛欢快,情趣盎然。“爱而不见”,暗写少女活泼娇憨之态,“搔首踟蹰”,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状,描摹入神;“悦怿女美”,一语双关,富于感情色彩;“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情意缠绵,刻画心理细腻入微,道出人与物的关系,是从人与人的关系投射出来的真理。总的说,此诗以人人所能之言,道人人难表之情,自然生动,一片天籁。李梦阳引王叔武语曰:“真诗乃在民间。”以此诗诠之,诚非虚论。后世唯民歌俗谣,遣词道情,尚能得其仿佛,求诸文人集中,传神之作,不可多得。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①静:闲雅贞洁。姝(shu):美好的样子。
②城隅:城角。
③ 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贻:赠。
⑥炜:红色的光彩。
⑦说怿(yueyi): 喜悦。
⑧牧:旷野,野外。归:赠送。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 相赠表示结下恩情。
⑨洵:信,实在。异:奇特,别致。
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 宝贵只因美人赠。
赏析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 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 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诗经》的其他作品
○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 殷其靁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 驺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 静女教学设计
★ 静女教案
★ 《静女》教学设计
★ 诗经的
★ 诗经取名女孩属猴
★ 诗经
★ 静女教学设计
★ 取名女孩 诗经
【《邶风?静女》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9篇)】相关文章:
诗经取名女孩 姓刘2023-08-07
名句取名2024-05-12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名句摘抄2023-02-02
诗经描写爱情的句子2023-03-04
诗经取名2023-08-02
诗经 女孩名字2023-11-26
《诗经?静女》读后感2022-12-28
《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2023-06-05
诗经 爱情2023-09-06
出自诗经的女孩名字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