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微课教案(精选20篇)由网友“chengq”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中英语微课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初中英语微课教案
【学习目标】:1,学习Section B 的日记内容,并能熟练运用其知识。
2,学习运用一般过去时写日记。
【学习重点】:一般过去时日记。
【课前预习】预习Section B,找出下列词组。
1. 一些特别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 2. 为某人买某物 ______________3. 趣味公园______________
4. 到达槟城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我们旅馆附近_________________6. 1前_______________
7. 中国商人的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8. 在城镇附近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走到山顶________________10. 一个多小时________________
11. 下小雨(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糟糕的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个多小时________________ 14. 足够的钱______________15. 一碗鱼肉饭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英语微课教案
篇2:初中英语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2)
① — No, I can't. / Yes, I can.
② …
③ help2.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他人做自己力所
二、
1. 教学重点:
1) 能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学生们听说能力。
2) 进行阅读训练,通过阅读简短的文章来学习语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
1. 听力训练
2. 阅读2b部分的短文并完成相关要求。
三、教学过程
Ⅰ.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 Daily greeting.
2. Check the homework. Let some Ss report what his/her family members can do.
Ⅱ. Presentation
1. T: Show some really instruments like violin, drums. Then play some of them. Tell Ss I can play the drums, I can
play the violin, I can play the violin…
Ss: Do after the teacher, Act as he/she are playing an instrument. The say: I can play the piano, I can play the piano,
I can play the drums…
Ⅲ. Game (Talent show)
1. Act and show your classmates your talent.
T: Please stand in front of your classmate. Act and say what you can. e.g.
S1: (sing and dance) I can sing and dance.
S2: (play the drum) I can play the drum.
S3: …
2. Ask as many students as possible to say their abilities.
Ⅳ. Listening
the sounds you hear in 1a.
2.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
3. T: Now let's work on 1c. First, let one student read the words and phrases aloud.
Then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words and phrase you hear.
4. 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words and phrases they hear.
5. Check the answers:
tape again. Then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动作这两个方面的听清,其他作为非重点内容。
7. S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carefully and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8.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Ⅴ. Group work
S1: Bill can play the guitar, but he can't sing.
S3: Frank can play the piano, but he can't sing or dance. S4: …
Ⅵ. Reading
1. T: Let's meet three new friends, Peter, Aland and Ma Huan. What can they do?Now read the descriptions and
S2: What can Alan do?
…
Ⅶ. Reading
What's each ad's title? Now let's read the three
2. 综合广告内容与三个题目,看每个题目与广告的内容是否最为贴切。
4.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Ⅷ. Reading
1. T: Suppose Peter, Alan and Ma Huan want to help to do something after school. Which ad is right him/her? Now
read the descriptions in 2a and the ads in 2b again. Select a right ad for each person.
2. 方法指导:首先,再次明确每个能做的事情,以及他/她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看每则广告中要求应聘者去
做什么事情;最后,综合考虑三个人的情况,做出一个选择。
3. Ss read the descriptions in 2a and the ads in 2b again. Try to select a right ad for each person. They can talk about the answers in their groups.
4.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篇3: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话课是突出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提高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中英语第二册第77课,是一篇对话课,它的材料结合生活实际,体现交际原则,功能意义明确;它的词汇较多,仅教参要求掌握或识记的就有9个生词和词组;本单元是个复习单元,其内容和练习形式都比较丰富多样。从知识层次看,它主要复习前面五个单元的语法及日常交际用语,没有出现新的语法。非智力因素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告诉他们:笑比哭好,高兴比悲伤好,心情愉快能使人健康…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如下生词和短语:
yet,myself,cousin,engineer,cancer,care,takecareof,sad,death
(2)、复习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奋进。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初步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新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潜在英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个方面。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理解并掌握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2)、复习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丛句。掌握如下重点句型:
Whatmakesyouhappysad?
Itmakesmevery…when….
2、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高兴和悲伤。
2)让学生对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采访、调查并填写表格。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高兴和悲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表演、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法概要:
对话课教学的基本环节Revision→Presentation→Readingaloud→Practice→Consolidation也适用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中考虑了以下二点:
1、情景性同语言知识训练的统一;
2、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统一。
在教学中通过“五步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坚持综合四会训练,落实笔头练习。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必要的课前预习。
2、引导学生学会在看、听、读的过程中掌握新词的发音,在语境中了解新词意义,并做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和正误判断。
3、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鼓励学生运用英语。
五、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让学生观看两个表现高兴和悲伤的片段,问学生“Whataretheydoing?Aretheyhappy?Whatabouther?”引出本课主题Learnsomethingabouthappyandsad.随着“咔喳”一声,电脑打出课题,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我按课文的篇章结构,第一部分运用两个对话来表达高兴与悲伤。第二部分是操练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very…when….很自然地分成二个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上灵活、直观性强的VCD,通过看VCD,听、看对话的内容,让学生了解HanMei得到电脑的喜悦和Paul知道叔叔生病的悲伤。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1)WhyisHanMeihappy2)WhyisPaulsad?”,然后让学生反复操练对话,让他们在情景中自由对话。在老师设计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了解韩梅和她的堂姐的有关信息,学习并掌握如下生词(yet,cousin,engineer,cancer,takecareof),高兴和悲伤本来是人的情感的两个方面,我把它们自然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第二部分: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把学生从HanMei的高兴和Paul的悲伤过渡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Areyouhappysad?Whyarehappysad?然后再引申到课文第二部分需要掌握的两个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happysadwhen….利用各种形式:师生互问互答、分组对话、看图说话、游戏操练、调查采访等反复操练句型,尽量让学生脱口而出。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分组表演对话,以及快速抢答、正误判断、回答问题、调查采访等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归纳总结与反馈练习:
本课板书所呈现的重点词汇、句型,复习了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巧妙地总结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通过书面练习“Makeasurvey”,突出了“写”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5、调查、采访
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采访: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when….然后,填写在调查表上。
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情感态度。从而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素质教育。
6、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体现知识的板块结构,既有对文章理解的问答题、判断正误题、讨论题等,又有重要的语法现象和句型的归纳。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篇4:初中英语第一册第118课教案
别桥中学 陈伟
Teaching aims : 1.Be able to make sentences with
“how much…?” and “what’s the price of …” 2. Be able to differentiate the
countable nouns & uncountable nouns. 3.Be able to talk freely about the
topic of price. 4.Be able to skim the readings and grasp the main thought.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 Aim 1 & Aim 4. Teaching aids : Multi-media &
Projector Teaching process Step 1 Free talk Talk freely with students
about the prices of the things around them , tell them “What’s the price
of …?” is the same as “How much…?” Step 2 look and say Look at the photos
of some food , read and spell them one by one . Lead-in : Where can I buy
these things ? ( vegetable market and fruit market )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bout shopping . Step 3 Listen and answer Books closed ,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buy? Can he buy them? Step 4 read and act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then
practise it ( in group , in pairs and so on ) . Ask some students to act
it out At last T explains the phrase : and so on Step5 Scene performance
Give the students a new dialogue and ask them to fill in the blanks . Then
give them a similar situation to ask them to make a dialogue . Step 6
Conclusion Students draw a conclusion of what have they learned in this
lesson . Step 7 Consolidation Do some exercises in class .( in addition )
Step 8 Homework Preview the next lesson In-class- exercise (In addition)
Read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n Tao : Excuse me , David .
May I borrow your ruler , please ? David : Yes, of course….Oh, where’s my
ruler ? I can’t find it . Lin Tao : Is it in your desk ? David : Let me
have a look . No , It isn’t . Oh, I see it ! It’s under the desk . Here
you are . Lin Tao : Thanks . But this one is too short . Do you have a
long one ? David : Sorry , I only have this one . Lin Tao : Well , Where
can I get a long one ? David : You can buy a long one in the shop . Lin
Tao : Do you think the shop is still open now ? David : What’s the time by
your watch ? Lin Tao : It’s about five-fifty . David : It opens at 8:30
a.m. And closes at 6:30 p.m . Lin Tao : Ok . Let’s go and see . 1. Where
do you think this dialogue may happen(发生)? A at home B at school C at the
office 2. When do you think this dialogue may happen ? A 8.25 B 6.00 C
5.45 3. How can Lin Tao get a long ruler ? A borrow from David B buy a new
one from the shop C borrow from the teacher 4. How long is the shop open
every day ? A 10 hours B 11 hours C 12 hours Form questions 1. much how
your new is shirt 2. many how you do eggs to want buy 3. many how planes
there are sky in the 4. much how there is water in bottle the 5. how
students many lunch eat in class your home at
篇5:蜀道难微课教案
蜀道难微课教案
蜀道难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
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
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活动] 生诵读
3[提问] 通过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
[明确] 雄浑、豪放
4 [活动] 诵读诗歌主旋律再次感悟雄浑豪放的风格
5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①“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小结] 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三、品读涵泳意境之奇
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的这种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抓住文章的主旋律,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
1.赏析第一小节
(1)[提问] 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
[明确]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
(2) [提问]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明确]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③“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⑤“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说明】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诵读指导
[小结]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5)[活动] 生再齐读整个第一小节读的时候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2.赏析第二小节
(1)[活动] ①这是第一小节,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鉴赏了一下接下来看二小节,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
(2)[提问] 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明确] 描写了蜀道的险
(3)[提问] 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变现蜀道的险峻的?
[明确]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小结]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4)[活动] 生齐读
3.赏析第三小节
[提问] 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
[明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
所守或匪亲, ……杀人如麻蜀地凶险
[活动] 生读这几句话,感受蜀地的凶险读出紧张的语气
[小结] 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的凶恶
[提问] 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生可能答害怕)
[明确] 雄奇可怖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
同样是写蜀道,我们看三秦民谣怎么写的: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
[提问] 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
[明确] 相同:夸张 不同:想象 神话传说 侧面描写 虚写映称
[小结] 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多样造意境 奔放的激情 瑰丽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神奇的传说
四、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提问]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请看教材注释①
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
[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提问] 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
[明确] 何时 不可 胡为 早
[活动] 分组朗诵
看来是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五、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
[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
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
篇6:爱国主义教育微课教案
一、教育目的:
1、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
2、了解祖国大地,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3、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二、教育重点:
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三、教育难点:
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四、教育对象:二年三班全体学生
五、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祖国历史、地理、风貌的资料;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准备长城、天安门、中国结、牡丹、龙、熊猫等图片。
六、教育形式:
诗朗诵、唱歌、拼图游戏、知识竞赛和抢答游戏等。
七、教育内容与过程:
班主任讲话:
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为之奋斗,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繁荣昌盛!
篇7:荷塘月色微课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 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篇8:兰亭集序微课教案
兰亭集序微课教案
学习兰亭序微课,可以认识了解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兰亭序》,了解行书特点学,临摹《兰亭序》,从中体会行书的艺术韵味。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
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介绍兰亭集序,导入新课。
1、关于《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谢万之遁、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
二、赏景识趣
主题:文如其人——王羲之的“雅”在写景中的体现
(1)自由朗读前两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A 辰雅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玉宇澄清)
△惠风和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
B 景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比较:①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上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为写暮春江南风光,二者有何不同?(丘迟文中是姹紫嫣红,争奇半妍的香艳之美;而本文却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而已,只素淡而已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白诗是明艳之美)
C 人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牧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见注释①)
D 事雅 △修禊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2) 辰雅、景雅、人雅、事雅换得作者如何心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其中,往往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游:在水中为游,人自由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
骋:驰骋,自由的联想、想象,因而可突破时空局限
B 小结: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的感召下抒发的情怀,这就是山水诗的兴起,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是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了,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标尺,如同“田园”一样,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累了时候,它成了皈依。成了“诗意的栖居”
(3)这种感情浓缩成一句话“信可乐也”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之会,四者并具,怎不可乐?
△信,的'确、确实
△“也”为什么不用“矣”?
“也”语气平缓,“矣”语气激越,这同样是作者的淡泊宁静,清新雅致的人品、文风的体现。
三.情感初探
1.启疑: “乐”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呢?学生找“痛”与“悲”字
2、“痛”、“悲”
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认为:《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有道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情境不合,如何认识。
A痛:
(1)“痛”在何处?人老、事迁、景陈、寿短→岂不痛哉?
(2)“痛”指什么?不是痛苦,痛伤,而是痛惜
B悲:
(1)为什么会有“悲夫”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今之视昔”→“每览昔人…… 不能喻之于怀”说明我与古人同悲(同悲“死”与“生”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说明: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前人文章一样
(2)“悲”与“痛”的比较
不同,“痛”是个体之痛,自痛、自悼、自怜,而“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已悲人的,更加深刻。
(3)小结: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进行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的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是一致的,王羲之正道出了“千古同悲”,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亦将有感于斯文”)
昔人 、自我 、后人→千古同悲
(4)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叹
四.深度探究
(1)理解:《晋书·王羲之传》“羲之素好服食养生,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自我之“志”究竟何在?
△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A、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B、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死生亦大矣”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确地认识死与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的时代,杀伐严重,社会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时行乐),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下面列举出几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
羲之,我想对你说…… [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五.收束全课
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这人生之乐便是开头的兰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现。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混浊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生长河中溅起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论老之将至》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六、总结延展
课后习题
抄写《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篇9:汉语拼音微课教案
汉语拼音微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2、学会 a、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 a、o 、e 的音。
4、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活动重点】
a o e 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活动难点】
o 的发音及 a、o 、e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a 、o 、e 及带声调 a、o 、e 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2、(多媒体出示《安徒生童话》封面)
老师这儿有一本有趣的童话故事书,里面有很多动听的故事。 (出示书中内容,不加拼音的文字。)
能读吗?哎!这么多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怎么去读呢?别急,智慧老人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多媒体播放声音:小朋友,你们来到学校读书、学习。面对一个个不认识的字,你们不要着急,你看这些汉字,给它们戴上小帽子(多媒体加拼音并闪烁拼音),你们就认识它们了。这些小帽子就是拼音王国中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还能帮助我们学习电脑打字呢!)
3、拼音王国里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拼音王国,去认识韵母家族中最可爱的一群孩子 a、o 、e 。 (挥动卡片)
嗨,小朋友们好。
(幼儿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仔细观察书中的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仿佛听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
2、学习单韵母 a:
⑴ 读准音:
我们的 a 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 a a a 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 (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 a 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学生跟唱。
我们念 a 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 a a a,小女孩练唱 a a a,a a a 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 a a。
学生跟念,自己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发音。
⑵ 认清形:
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 a 的形状。 是啊,小女孩圆圆的'脑袋就像是 a 的肚子,她的小辫子就像是 a 的尾巴。
边描写头像,边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 a a a”。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⑶ 练习写:
我们一起来写个 a:
(教师范写)
a 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学生书空)
a 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它回去好吗?
它的家就是这四线格,跟我一起念:“四线格”。
四线格就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a 就住在中格里,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 a 送回家。
(教师巡回,纠正)
幼儿在语文书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临摹写一个 a。
⑷ 学习声调:
把 a 送回家了,我们也该开着汽车回家去了。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汽车分别是怎样走的?
幼儿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声调,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声调符号,a 遇上它们,读起来声调就不同了。
你们发现汽车的走法和 a 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
(同桌学习,观察讨论)
对了,第一声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们念的时候也是平的,教师范念a
跟老师说:“啊,阿姨的啊”“阿姨好”。
第二个是上坡,也就是第二声,听老师念:a 。
别人的话你没听清楚,会问他:“啊,你说什么?”就是这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三声要下坡再上坡,形状像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这样拐弯,边做手势边读:
“啊,怎么能这样?”就是这样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四声是下坡,声音也要从高往下降,边做手势边念:“啊,祖国真伟大!”跟我一起说。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我会读。
看板书练读。
篇10:语文微课教案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
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静静的( )河面
静静地( )写字
欢乐的( )山谷
欢乐地( )歌唱
满意地( )点头
满意的( )作品
(2)类别区分
1)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3)综合杂糅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
“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2、特殊情况
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
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1)质疑: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得”呢?
(2)释疑:原来这里强调的是心情,动词在后,形容词在前,相当于后置,“得”修饰“跳舞”而非“围”。现在你明白了吧?
3、小结归纳: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篇11:语文微课教案
【学习目标】
1、感知斑羚飞渡的过程,体悟飞渡场面的悲壮。
2、反思人类行为,学习斑羚在飞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有情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联想拓展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斑羚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联想想象,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生死关头,为我们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那一群悲壮的生灵让我们震撼,那一个个陨落的身躯,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幕生死的抉择,将永驻你我心间。”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在那个雨后彩虹高悬的日子里,在险峻的伤心崖上,一群斑羚进退维谷,猎狗,前面万丈深渊,涧下水流湍急——他们……
二、经典朗读,锁定飞渡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9段。
1、圈画动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斑羚飞渡的画面。
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2、圈画动词,发挥想象,画出飞渡的情景。(我参与,我展示)
3、试着利用手势比划飞渡的`情景。(结合文字,尝试动手,同伴交流,体验快乐)(我比划,我快乐)
三、分析形象,突破重点(老斑羚的形象)
我们现在根据文意,完成这样一个比喻:(我仿写,我接龙)
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四、联想拓展,激活情感
本文中的斑羚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斑羚,而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化身。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斑羚”?请向同伴讲述你所知道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讲述,我聆听)
五、回味畅想,盘点收获
在甘萍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结束。
篇12:语文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的达成:
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能力目标的达成:
在老师的重点讲解下,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习作水平。
情感目标的达成:
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自主性。
教学背景:
这堂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五年的写作功底,积累了一定的词语,但是,文章的创新意识不强,千篇 一律,没什么特色。怎样通过外貌的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写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有难度的。希望通过这短短的视频,紧紧抓住外貌描写的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人物描写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积词语。
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
教学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简单,重点突出,简单易懂,教学的有效性高。老师总结描写方法,直接传授习作技巧,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含义。
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喜好。(微点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明确本次微课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写有一定的顺序。
片段对比,思考喜欢哪个片段描写?为什么?
出示两个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角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二个片段里对人物的外表进行了透彻地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小丽。
总结:人物片段描写首先要注意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微点评:从片段中寻找差异,迅速掌握观察的顺序。片段简单易懂,适合微课方式的学习内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点。
1、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三个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描写的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没错,就是猪八戒、哪吒、孙悟空。因为这三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这点是最重要的,就像画漫画一样,要能够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谁,那是因为作者仅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夸张化,写作文也是一样的。
总结:外貌描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微点评: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抓住人物特点。)
2、练习巩固:诊断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这样的我。
分析: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头长脸像母亲,浓眉大眼像父亲。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总结:抓住外貌特征具体描写,文章不仅形象生动,读者对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点评:在前面简单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后,学习分析片段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让文段更具体。有了之前的铺垫,学习者会有更多的想法。)
篇13:语文微课教案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总结:抓住特点的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以上三个片段我们发现金豆是个怕羞但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琅琅则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孩子;而片段三的小女孩应该非常聪明。
篇14:语文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学过的声母和6个单韵母,能正确区别形近字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拼读带调音节,认识事物,并把音节和图画正确连起来。
3、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字,口头造句,把认字和学习语言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题意,完成练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认识课程表
2、认读生字:文、数、学、音、乐
3、认识自己班级的课程表。
二、用拼音
1、按声母顺序连线,看看图画是什么?
2、出示声母表,学生认读,背会这张表。
3、说说怎样用生活中的事物摆字母。
4、出示图画,拼读音节。区分形近声母。指导区别b—d,f—t,p—q。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拼读音节,做出相应的动作。
6、拼读音节,把同类的词涂上颜色。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
1、认字,连线。
2、进行拓展
3、读词语,在图中找一找。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老师带领读儿歌《剪窗花》。
2、生自由读儿歌。
三、作业布置
1、读书
2、完成语练
篇15:语文微课教案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总结:人物的外貌描写不仅能体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仔细欣赏一下三个片段。你能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吗?(微点评:选取了表现人物性格明显的片段,让学生知道外貌描写不仅是外貌的描述,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之前的片段不同的是,体现出更深的层次。)
方法三:妙用修辞手法
片段对比,突出运用修辞的优势。
运用前: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运用后: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总结: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微点评:让学习者知道,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使人物更形象。教学目的明确,片段的选取有针对性。)
方法四:积累词语
出示描写人物各部分特点的成语,有描写脸部、头发、身材等,为学生提供参考。(微点评: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适当的资源,也让他们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素材。)
三、归纳提炼
希望你拥有一双发现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有一支神笔去描绘生活,都有一颗盲人似的心灵去感悟生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微点评:用鼓励的话语结束本次微课学习,希望学习者能以积极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习作当中,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技巧。)
篇16:语文微课教案
一、概述
1、课名:《礼仪展风采》,是思想品德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的一堂思想品德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10分钟;
3、本课对应的课标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懂得礼仪对个人的要求,讲礼仪有什么意义。
(2)能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2、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等方式,知晓基本社交礼仪姿势。
(2)通过多媒体给他们演示相应的影像资料、图片、感受礼仪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从而展示自己的风采是本框的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学生是中学八年级学生;
学生对基本生活礼仪知识的欠缺;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学生面临的是青年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很重要;
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要注意做好调控。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学生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为主,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归纳、提炼出主题;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具体教学中,恰当运用角色扮演、自我反省等方法,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
六、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
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
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图片,制作幻灯片。
⑵、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
2、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生课前问好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所以再熟悉不过,同学们认为“课前问好有无必要”?通过学生发言,导入本课主题——礼仪展风采。
礼仪习惯的培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纠正自身的不文明言行。那么,你都知道哪些礼仪知识?
活动:礼仪知识大擂台
1、说一说:
社交礼仪的掌握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请同学们列举基本的社交礼仪。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
社交礼仪有很多,并且就在我们身边,如:路遇熟人主动打招呼;上公交车女士优先,老人孩子优先,主动让座;还有餐桌礼仪、握手礼仪、待客礼仪、电话礼仪等。
打电话是现代人交往、沟通的很重要的方式,讲究电话礼仪更能展示我们的风采,有助于塑造我们良好的自身形象。
2、演一演
请小主持人主持学生表演见面礼仪。(发现优点,提出改进意见,明确认识。)请学生设计、展示古今中外见面时的不同礼仪。
学生通过现场演示,能够懂得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见面礼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都体现了一种礼貌,一种文明。
3、想一想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我们发现他们都很讲礼仪,面对这些礼仪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对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对外国礼仪、对少数民族礼仪。)
礼仪对我们个人都有哪些要求?
如此讲礼仪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展示。老师评价并提出希望。
4、课下思考
在学校生活中,哪些场合最能展示我们的风采?这些场合都有哪些特定的要求?
篇17:美术微课教案
美术微课教案
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快来看看美术微课教案吧!
美术微课教案:直溜溜和圆咕咚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线条的变形,知道线条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2、尝试通过线条和圆的不同组合,创造新形象。
3、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不畏难。
【活动准备】
有圆的长卷画,颜料、黑色蜡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启发幼儿对线条的想象
1、出示“直溜溜”
师:刚才我们听了故事《直溜溜和圆咕咚》,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这是谁?(直溜溜)
2、讲述故事,感知线条的变化并记录
师:直溜溜是一根与众不同的线,遇到下雨天,他的身体会怎样变化?变成了什么线?(弧线)
故事:遇到下雨天,他会弯起自己的身体,变成鱼钩到河里去钓鱼。
师:雨过天晴,他的身体又会怎样变化?变成了什么线?用手指来画画螺旋线,从里往外一圈一圈往外卷
故事:雨过天晴,他会把自己卷成团,从山顶一下跳到七彩虹上荡秋千。
师:后来,直溜溜和圆咕咚一起玩游戏,直溜溜的身体又怎样变化?变成了什么线?(弹簧线)
故事:清晨,圆咕咚会坐上直溜溜滑梯,从这头滑到那一头。
师:我们也和圆咕咚一起来滑直溜溜滑梯吧。拿出手指,从这头滑到那一头。好玩吗?再玩一次吧。
师:中午,圆咕咚和直溜溜又在一起玩什么游戏?
师:傍晚的时候,直溜溜是一根什么线?他们玩……?
师:除了弧线、螺旋线、弹簧线、直线,你还认识什么线?
二、尝试通过线条和圆的不同组合,创造新形象
1、出示“圆咕咚”形象,启发幼儿对圆的想象
师:故事中的圆咕咚长的怎么样?
师:圆圆的圆咕咚像什么?(球)
2、激发幼儿的想象
师:今天来了好多的圆咕咚和直溜溜,瞧,他们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
师:(蝌蚪)看,他们变成了什么?直溜溜变成了蝌蚪的什么?
师:(棒棒糖)看,圆溜溜的身体又怎么了?变成了什么?
师:(太阳)又变成了什么?直溜溜变成了太阳的什么了?
师: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两个圆咕咚在一起又可以变成什么?(出示眼镜、樱桃)
师:如果三个圆在一起,又可以变成什么呢?
3、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进行组合
三、幼儿操作
师:那么请你们也来变一变。在后面的桌子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圆咕咚,请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一幅长卷,轻轻地找个位置去变一变吧。
四、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变的图画。圆咕咚和直溜溜变成了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你们觉得哪一个最有创意?
篇18:语文微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全文抓住“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2、鉴赏本文清新质朴自然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3、调动文学积累和生活感知,关注普通形象背后饱含的'深情。达到情感共鸣,收获写作感悟。
二、教学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领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从文字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全文疏通了一遍,学习了生字生词,分清了层次,还了解了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那么,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次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哪位同学敢于挑战,自告奋勇上来听写?
复习生字生词,并听写
交卸xiè 奔丧sāng 橘子jú 晶莹yīng 迂腐yú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解决以下问题。
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几次流泪?
(2)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了几次背影?并予以概括。
四、给学生放第六自然段的录音,要求在课文中找到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字词。
(1)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2)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
五、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六段以理解作者的感情。
六、学完了整篇文章后,要求学生用心中最美的一个句子来形容一下自己的父亲!
六、配乐《神秘园之歌》,为同学们朗诵第六段。
七、总结
(1)概括这堂课所学的所有内容
(2)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不会展现关心。但是,他的爱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都要记得父亲是我们永远的依靠,他永远爱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1)朗诵课文的第二部分
(2)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九、板书设计
第一次流泪 家破人亡 伤心
第二次流泪 浦口送别 感动
第三次流泪 见信思念 伤感
篇19:陋室铭微课教案
陋室铭微课教案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提供了《陋室铭》的微课教案给你们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译
二、读,体会韵文“铭”的文体特点。找韵脚,生读韵文,师读散句。体会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节律之美。
三、把握人文情怀及写法。
1、生动讲述《陋室铭》刘禹锡三次搬家气知县的轶事。
之后齐读感悟
2、析文。
由尾句“何陋之有”引出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明确主旨句。
分析主旨句的引出方式,陋室不陋三表现。结句的类比手法和引用典故的作用。 顺势明确本文思想感情。
归结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类比衬托的手法。
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景 ——幽雅
陋室 人 ——儒雅 不陋(德馨)
事 ——高雅
教学反思;
一.朗读贯穿始终。
这篇短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产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 、代表朗读,学生边听边思,品味每一句话的意思,给文章划分层次,侧重整体把握。 4、学生精心朗读,划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感悟作者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几轮朗读之后,学生理解比较到位,已能当堂背诵。 二.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走近文本。
《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了解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的'提问,感受文章的三美。
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感受文章的魅力。整体把握中,我让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合作探究中,我让学生找出描写陋室不陋的语句,体验作者的情怀,感受文章的思想美;精读品析中,我让学生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感受语言美。 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学生主动质疑,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教师适当点拨,师生在平等对话中解决问题。
但可惜的是由于课堂安排前面有点松,后面时间有点紧,未能将刘禹锡其它的诗文呈现出来,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刘禹锡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情怀,让学生懂得人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篇20:语文微课教案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2)类别区分
1)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3)综合杂糅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
“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2、特殊情况
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
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出自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
(1)质疑: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得”呢?
(2)释疑:原来这里强调的是心情,动词在后,形容词在前,相当于后置,“得”修饰“跳
舞”而非“围”。现在你明白了吧?
3、小结归纳: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 微课培训学习总结
★ 微课培训总结
★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 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 初一作文微课
【初中英语微课教案(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初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3-05-20
教科室第一学期教科研和教师教育工作计划2022-05-04
微课教案2023-01-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沟陡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工作计划2022-08-28
初中教师工作总结个人2023-12-02
学校教科室第一学期工作计划2022-08-28
初中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2023-07-19
四中教科室的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2023-03-22
微课总结2024-03-04
学校开学班主任安全工作计划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