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精选17篇)由网友“平平无奇吃瓜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借助课文,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2课时
一、导入
清代王夫之有一句名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立意非常重要。写作时要想说清楚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在叙说时就必须有明确的叙事中心。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感受。
1. 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来写。
2.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需要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反复加以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要简略叙述。
3.巧用技法,突出中心。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4.还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渲染烘托、抑扬对比等技巧,也可突出中心。
一、写作实践(一)
1.导语: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2.学生交流分享。
3. 文题妙解
(1)“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2)“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3)“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范文:
书包里的故事
童年像一杯美酒,醇香令人回味;童年像一朵栀子花,温馨沁人心脾;童年更像一把吉他,动听勾人心弦。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了,当时的作业在小小的我面前显得很多,我做作业,也有些吃力,加上我性格本身有些毛躁,便顾不得书本的整齐了。因此,我的书本经常被压折起来,我也无暇顾及。好多新发下来的书本放到我这儿,几天后就会卷边折页,变成了一本“旧书”。可是让我不解的是,原本有毛边的书本在第二天我从书包里拿出来的时候,竟整齐地排列着,一点毛边毛脚都没有。让我很是诧异。当时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没心思考虑那书本是怎样变“新”的。只是知道第二天早晨,书本就如被施了魔法般,整齐地放在我的书包里。
终于有一天,我心中出现了这个疑惑。于是,晚上我便悄悄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房间门口--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客厅。客厅的中央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那光芒是柔和的,温暖的。妈妈在淡淡的光芒的笼罩下,正把我的书本一个个从书包里拿出来,把毛边毛角挨个仔细压平,把折角向反方向一折,书本变整齐了许多。最后,妈妈还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放回我的书包里,生怕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我。我只知晓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田.我踮着脚回到床上,却是一夜无眠……
之后的每天,我都会在睡觉前把自己的书本弄平,像当时我看到的妈妈一样.尽管我的动作很是笨拙……今天,当我翻开书本看到久违的一个细小的折痕时,心中的回忆被慢慢勾起,记忆那么深,就好似在昨天发生的一样。因为我清楚,妈妈的爱,就藏在那不起眼的折痕里……
二、写作实践(二)
1.导语:一方餐桌,承载了家庭的温馨,无论是餐桌上的欢娱,还是餐桌前的分歧,爱永远是向心力。
2.写作导引:
题目已经给定了本次作文中的地点是“餐桌前”,事情是“谈话”,那么时间、人物等其他的要素需自己定。动笔前要考虑,这是什么样的一次谈话,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确定一个中心开始选材、组材。
范文:
餐桌前的谈话
生活如同一张餐桌,餐桌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坐在餐桌前偶然夹起一道名为爱的美食,那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爆竹一声声响起,除夕夜处处洋溢着喜庆。“来喽!”随着妈妈的声音,两盘水灵灵的元宝饺子上了餐桌。奶奶发话了:“大孙子,你妈为了家里忙里忙外,真辛苦。这第一个饺子就给她,好吗?”我点点头,奶奶麻利地夹起饺子送到妈妈碗里。我看了看,那个饺子好特别啊!半圆的饺子边上细细地捏了花边。这里面一定是奶奶做了手脚!正当我思索的时候,妈妈也发现了端倪,说:“这第一个饺子应该长辈吃啊!妈,给你!”但在奶奶的'坚持下,饺子还是进入了碗中,但她却没舍得吃。我猜到了,那一定是奶奶视为福音的“钱饺子”! 电视里春节晚会开始了,全家人都看得喜笑颜开,餐桌上一片祥和的欢乐。突然,一个饺子飞了过来,滑进我的碗里。这不正是那个花边饺子吗?我瞧向妈妈,妈妈悄悄指着奶奶,对我使了个眼神。我明白了!这是让我把饺子给奶奶呀!
怎么才能让她老人家接受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有了好主意:奶奶历来喜欢节俭,我就好好利用她这个习惯吧。
我不动声色。在奶奶看向我的时候,我就飞快地往自己碗里夹了一个又一个饺子。奶奶急了,说:“能吃的了吗?吃一个夹一个吧,别剩!”我大声说:“好吃!好吃!一定能吃完!”奶奶心疼地望着满碗的饺子,生怕我吃剩了扔掉。我心里可乐开了花--我的计划完成一半啦!我开始细细品尝着饺子,还不时与家人品评着节目,故意放慢了吃的速度。
只剩下三个了!我偷偷瞧了瞧奶奶,便把手放在肚子上,大叫道:“吃不了了!我快成皮球啦!”奶奶习惯地板起脸:“叫你少夹,你偏不!这回咋办?”我可怜兮兮地对奶奶说:“奶奶,我错啦!要不您吃了吧?”--果不其然,奶奶马上夹走了全部饺子,好像刚开饭似的,吃得津津有味。我得意地看着妈妈,妈妈笑了,用眼神鼓励我,好似在说:“你真棒!” “嘣!”一声清脆的硬币声响起,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奶奶,我大笑着说:“奶奶吃到钱啦!来年定有好运啰!”奶奶笑得更是灿烂,脸上的道道皱纹也舒展开来,像一朵幸福绽放的菊花。她笑着吐出硬币,说:“来年大家都会有好运气的。”全家人都看着硬币,互相对视着,心领神会地笑了。
家,永远是温馨的避风港。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会眷恋着那餐桌旁的幸福。
三、写作实践(三)
1.导语:亲爱的同学,久在校园中,是否有些枯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校园外的斑斓的世界。哪一件事,哪一个场景,哪一个人物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呢?拾取记忆的片段,写下你的真情实感。
2.写作导航:
(1)校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作时,可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去写。
(2)“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是确立本次作文中心的立足点。
(3)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点儿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点儿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范文:
那一幕,触动了我的心灵
冬日了,风肆虐地呼啸,大地也为之而动摇。
我走出去,被风吹得站不住脚跟,踉跄着躲到一个角落,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不无担忧地看向外面。
还要继续走吗?
猛然间,我看到了一棵梧桐--几片黄叶依旧顽强地挂在上面,摇摇欲坠,它纹路错综的树皮写满了沧桑。有一阵强风!它的枝干晃动了几下,依旧挺立。在这场战斗中,唯有它孤独坚守。
我要去挑战那风吗?
我的心灵狠狠地触动了一下,只因他而赞叹。
风,又猛了。
它,仍在搏斗着。
哦,那一阵风卷起了地上的一堆叶子,它们恣情飞舞,铺排了整个天空,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不,那是对梧桐的赞歌,写满了它的骄傲。
落叶轻,飞到了我的心灵深处,撞击着,雀跃着,我为之震撼。
在这风中,它们却可以勇敢起舞!
梧桐的树枝弯了,又弯了。“啪”,它的枝桠断了。风没有停,舞还在继续。战斗,他还没有放弃。
风又一次把它吹弯,却迎风而上,它不怕!万物萧索,只有他苦苦斗争。
一步,两步,三步……我如梧桐一样挺直腰,勇敢搏斗!
篇2: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描写和点明题旨这两种突出中心的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描写将突出中心的内容丰富充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描写将突出中心的内容丰富充实。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描写的方法把突出中心的内容写具体。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集体讨论、范文引路、课堂评改等方式,教会学生通过各种描写丰富充实文章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四、教学过程
(一)研讨能否突出中心
1.分发例文,静心阅读,认真思考:这篇《餐桌上的谈话》是否可以突出“父母关爱孩子,孩子理解父母”的中心。
自从姐姐考到北京上学,每周五晚餐就成了我们全家最隆重的一件事。盼望着,等待着,周五如约而至。
“呦,闺女回来啦!饿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马上开饭!”于是,妈妈炒,爸爸端,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我们一家四口团团而座。我和姐姐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哇!真香!我和姐姐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妈妈呢,一个劲地询问姐姐这个那个的,姐姐呢,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妈妈,让妈妈不要担心。
老爸倒了一杯小酒,妈妈不愿意爸爸喝酒,因为爸爸总爱喝醉。但我和姐姐为爸爸求情“妈,就让我老爸喝一杯吧,今天咱们不是都高兴嘛”。一听这话,爸爸乐了,“还是我闺女最理解我。”但姐姐还是劝爸爸平时不要喝太多的酒。妈妈给我和姐姐一人倒了一杯豆浆,还说:“饮料对身体不好,喝这个又暖和又营养。”我和姐姐点了点头。“来,咱们干一杯!”爸爸提议,我们都纷纷响应,那一刻,我们都很开心。
妈妈最担心姐姐在新学校吃不好,所以一直在问姐姐的伙食问题。姐姐呢,一点也不嫌烦,一一地告诉妈妈,妈妈这才放了心。尽管这样,妈妈还是不停地给姐姐夹菜,红烧肉呀,韭菜炒鸡蛋呀,都是姐姐爱吃的。正当我要调侃一下妈妈的偏心时,爸爸笑呵呵地说:“来,你的。”一块排骨落到了我的碗里。我笑了,大家都笑了。紧接着,妈妈也给我夹了一块红烧肉,我冲妈妈做了个鬼脸,说:“这还差不多。”
爸爸又询问了姐姐在新学校的学习情况,当得知姐姐周测考得不好时,爸爸一脸的平静,温和地说:“闺女,没事,别急!这不才刚刚开始吗?慢慢适应,一定会好起来的。”妈妈也怕姐姐因为学习的事上火,一边吃一边鼓励姐姐。姐姐也说,她有信心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让爸爸妈妈放心。而且还叮嘱我要打好学习基础。
一顿饭,吃了很久,聊了很久,欢声笑语,萦绕在我家的每一个空间,我爱这充满着关怀、尊重和理解的家!
2.集体讨论。
(1)学生将能够充分体现中心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简要分析。
比如作文第三段姐姐为爸爸求情,并叮嘱爸爸平时不要喝太多的酒,体现了姐姐对爸爸的理解;妈妈准备豆浆,并告诉孩子少喝饮料,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姐姐对妈妈的提问都能耐心回答,体现了姐姐对妈妈的理解。
(2)学生将能够体现中心但内容不够具体充实的内容勾画出来。
比如作文第四段“妈妈最担心姐姐在新学校吃不好,所以一直在问姐姐的伙食问题。姐姐呢,一点也不嫌烦,一一地告诉妈妈,妈妈这才放了心。”这个内容可以体现中心,但“谈话”内容不具体,不能很好突出中心。
教师总结:《餐桌前的谈话》这篇作文,“谈话”是重点,所以只有将谈话的内容、谈话时的语气和表情等具体写出才能突出中心。另外,结尾处“我爱这充满着关怀、尊重和理解的家!”用直接点明主旨的方式也突出了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二)指导怎么突出中心
1.示范修改第四段。
原文:“呦,闺女回来啦!饿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马上开饭!”于是,妈妈炒,爸爸端,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我们一家四口团团而座。我和姐姐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哇!真香!我和姐姐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妈妈呢,一个劲地询问姐姐这个那个的,姐姐呢,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妈妈,让妈妈不要担心。
修改:“呦,闺女回来啦!饿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马上开饭!”于是,妈妈炒,爸爸端,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瞧,那鸡蛋炒西红柿,焦黄的鸡蛋绽开了笑脸,红色的西红柿乖乖地躺在盘子;还有那红烧牛肉,松软的土豆,嫩嫩的牛肉,冒着香喷喷的热气,还有……(细节描写体现妈妈的用心)
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说道:“哇,好香呀。”我们睁大眼睛看了又看,伸长脖子闻了又闻,“香!香!太香了!人间美味呀!”我调皮地说道。“老妈,您的厨艺好棒呀!”姐姐举着大拇指赞叹道。就这样,我一言,姐姐一语,把老妈夸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小馋猫,好吃就快吃吧。”(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我们内心的惊喜,流露出对妈妈厨艺的赞赏,对妈妈的辛苦付出给予肯定)
“闺女,你今天几点从学校出来的?有伴吗?路上堵车不?……”妈妈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姐姐呢,放下筷子,笑呵呵地说:“妈,您就放心吧!我每次都和同学一起回来,我们约好放学就走,路上也比较顺利。”姐姐就像个小学生似的认真地回答着妈妈的问题。(将谈话内容具体展开)
看着姐姐认真的样子,我笑了,我们都笑了,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快乐的分子……(点明中心)
2.学生根据研讨结果和修改范文,自己修改第五段。
3.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内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点明主旨等方式突出“父母关爱孩子,孩子理解父母”的文章中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描写和点明主旨的方法,充实内容,突出中心。
(三)课堂小结
如何突出中心?
首先,根据材料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
其次,运用描写和点明主旨的方法将突出中心的内容充实起来。
【设计意图】强化突出中心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修改习作《餐桌上的谈话》。
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丰富充实主要内容,突出中心。
2.600字以上。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并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充实文章突出中心的内容。
篇3:如何突出中心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如何突出中心”的知识:
①线索
②主次、详略
③方法: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
2、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3、进一步巩固互批互改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升写作兴趣;
难点:提升互批互改质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如何突出中心”的知识:(师生共同完成)
2、学生分小组汇报自批自改情况(学生)
3、教师介绍、讲评:(PPT展示)
特别优秀作品;比较优秀作品;
书写工整的;
字数在500字以上的;
④写了反思的.;
⑤互评互批做得好的;
⑥用了突出中心方法的有;
⑦完成突出中心任务的有;
⑧运用修辞手法的有;
⑨书面整洁的有;
4、教师介绍特色突出的;
5、讲解整体优缺点:
优点:
努力向目标靠近——优秀作品多;
互批互评又有提高:指出了错别字、不通的句子,点出优点、缺点;
真反思的人多了(43人)
缺点:
提炼中心句的能力急待提高;
线索、主次详略注意不够;
自觉运用修辞的人不多。
6、欣赏优秀作品:蒋茂娟、马莉、阮金金(自己读作品)
四、作业:写本次作文的反思。
篇4: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教案
一、【课前交流】
说说近期来自己遇到的最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力求把自己最动情的一幕描述出来,在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班级里交流。
【明确要求】
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2.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小结】: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三步:
1.动笔之前,深思熟虑,确定中心。
2.动笔之时,心中有数,紧紧围绕中心。
3.写成之后,根据中心需要,推敲修改,无关内容,一概删除。
二、作文修改练习――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为了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罗丹砍掉了雕像完美的双手。雕塑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否则,就砍掉。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就人物而言,详写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一篇文章要突出中心,一个语段也往往需要突出本段的某个中心意思。下面这个语段中,加线的句子没有提炼好,影响了全段中心意思的表达。你能对这一句提出修改的建议,并说说理由吗?
【修改片段】
大森林里居住着许多松鼠。松鼠是一种精明强干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身段修长。玲珑的小脸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以一直翘到头顶上,显得格外漂亮。
【师生简评】
三、【学生自由作文】
要求:以你遇到的使你感动的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写作引导】????
一、唤醒那颗“感动的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只有在静观默察的基础上,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想,才能一挥而就。
诗人白朗宁说: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众多的人、事、物沉睡在我们的记忆里:风雨里,一盏灯为我点亮星斗。寒冬里,一团火为我送来暖流……唤醒爱的记忆,唤醒生命中的达观与感动。一旦唤醒,那些沉淀在心里的感动,就会携着岁月的温馨,穿越光阴向我们走来。
二、抓住那个“统帅的魂”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如果没有明确集中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立意要真、要正。说真话,诉真情。思想内容正确,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立意要新、要深。选取合适而独特的视角,吸取新鲜的思想,阐发新颖的感悟。不落俗套,透过现象看本质,开掘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时代律动的脉搏。
三、选好材料,确定中心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小组间讨论,列提纲】
篇5:如何突出作文中心
如何突出作文中心
所谓“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呢?
首先,观点单一,明确中心。
首先要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否则“意多乱文”。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记叙文的主旨不能太泛;议论文的论点应始终不变。整篇文章要紧扣一个中心,防止偏离题意。
而有的的学生在一篇文章中确有多个中心,这一段说的是这个理,下一段却又跑到下一个理上了。如河南一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放手》,第一段写面对现实要坦然对待,第二段写的是不要伪装,第三段写居里夫人有成果与人分享,第四段写外国一个孩子凭毅力学会了用筷子,第五段写虚心使人进步,最后一段总结:要放松自己。颠三倒四,忽东忽西。再如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安徽一考生在开头提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论点,但接着列举的事例却说明了“真正的正确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这边又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作者到底是什么观点,令人捉摸不透。
因此确立观点时,一定要单一。确立中心后,必须列出作文提纲,有了提纲就如同盖房子有了草图,有助于作者掌握全局,避免丢三拉四,前后重复,本末倒置。这样,既可提高写作质量,又可加快写作速度。
其次,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习作中去,否则就舍弃。材料选好后,再从中选出最具新意的材料来。如浙江卷满分作文《醉乡》,这篇文章行文很大气。作者先以一首七绝点明世上万事本为空的道理,接着以一组整齐的句式点明醉乡二字,总领全文。正文部分,作者以李白、张若虚等为例,论述我们不要在酸甜苦辣的潮水中迷失方向,迷失心灵。收尾两段,作者以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再次强调我们应放逐自己的心灵,觅得的一个最快乐最自然的醉乡。作者从名利场起笔,引出寻找“醉乡”的话题,紧契生有所息的话题。列举的人物李白、张若虚以及由此营造的空灵情境都突出了“醉乡”的主旨。精心选材,紧扣主旨,使文章中心突出。
但是如果所选的材料不能紧扣话题,即使是新鲜、生动的材料,也要“忍痛割爱”。如20高考湖南卷《谈意气》,有一篇37分的文章,在文章第二段引用了《报任安书》中写周文王等人的事迹的一段名句,尽管材料鲜活生动,但与“意气”是有距离的。周文王等人的事迹主要表明人处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意志,“意志”与“意气”不尽相同。
选好后,并不是把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还要分析材料是怎样表现中心的,只有这样,所选的材料才能真正为中心服务。
另外,巧用技法,凸现中心。
要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茹志鹃《百合花》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这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百合花——纯洁与感情的花,伴随着主人公的身体,映衬着他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读者心里。全国卷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的结尾处“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描写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点明了“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这一主题。
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部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直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06年北京卷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中有一句话“请救救北京的.符号”反复出现三次,这三句话,一句置于文首,一句置于文中,一句置于文尾。这三句话,反复点示,反复映现既突出文章的主旨,又严整了结构、渲染了感情。
从点题的位置看,可以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我们知道高考作文的阅卷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你把文章主旨埋在文中,阅卷老师可不会像工兵扫地雷一样,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探测,更不可能帮你去归纳。所以考场作文的中心要在醒目的位置亮出。如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的开头:“生命是一次不可轮回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惟有不断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孔子云:‘生无所息。’它阐明了生命的基本态度,鼓舞人们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作者惜墨如金,开门见山,紧扣话题,阐明“生无所息”的重大意义,入题快捷,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文无定法”,自然要做到使文章中心突出的方法还很多,希望上述的文字对你有些许的帮助!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课文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离不开描写,学生对描写这种表达手法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常常把描写的内容与作用相混淆。现根据初中部分课文谈谈我个人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再如《一面》中第5段“门外,细雨烟似的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驿路梨花》中的开头部分“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向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句话写出了山高、山大,同人物当时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又如该篇课文第六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优美的景物衬托出人物愉悦、轻松的心境。
三、展示人物性格
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①“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②“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③“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都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烈日下的景物描写和暴雨中的景物描则展现祥子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同样的悲惨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故事主题。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听潮》中大海上遗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嵌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表现作者对静谧的大海的赞美。
篇6:浅谈如何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
浅谈如何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
李晓容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中学)
“中心突出”是作文好坏的关键所在。想要做到中心突出,就要求作文能够表现出作者的基本观点或鲜明的意图,其特点是集中鲜明的。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呢?
一、写文章要做到中心明确
“中心明确”的要求有两点:一是意识中心要集中。一篇作文只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要清晰明了,贯穿始终,能够统领文章所有的材料。因此,确定中心后,必须列出作文提纲。有了提纲就像修房子有了草图,有助于作者把控全局,避免丢三落四,前后重复。二是中心要鲜明突出,读后能很快掌握。例如在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中,无论是写我初到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是写从东京到仙台路上的见闻,抑或者是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作者一直抒发对先生的怀念之情,让读者很鲜明地感受到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再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这一文中,描绘了春花图、春草图、春雨图、迎春图,间接抒发了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文章的结尾还直抒胸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一看就明白。
二、选材要紧扣中心
明确你的文章中心是什么,然后再写文章。所选用的材料必须为你的文章服务,所以写作前就要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筛选。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文章中去。例如在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由“我”对老师的情感一步步加深为线索,围绕“我”爱“我”的老师、老师爱“我”的中心一共写了七件事。这七件事中,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地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品质,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三、开门见山,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
文章开头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渲染气氛,有的设置问题引人入胜,有的说明情况介绍背景,有的交代写作……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开头,都应该符合开头的基本要求,不说废话空话。而开门见山,不失为一种好的开头方法。
在学生的作文《我最喜欢的书》中,开头这样写道:“我有许多书,而我最喜欢的是《作文大王》。因为这本书的作文很精彩。”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了中学我最喜欢的书的书名和喜欢的原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开头这样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在最初就定下了对父亲的思念这一感情基调。魏的《我的老师》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之先生。”开篇就点出了我喜欢的老师的名字,而且是最不能忘记的。因为我与她的感情深厚,也定下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四、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中心
鲁迅的小说《故乡》也是通过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我”与闰土前后关系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及礼教对人的毒害;杨二嫂与闰土形象的对比,反映了闰土淳朴、善良的个性;故乡前后境况的对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我”与闰土关系与水生和宏儿的关系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通过这几组对比,突出了”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运用景物描写,烘托文章中心
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文章的中心。
比如在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中,有描写天黑。作者极力渲染暴风雨的可怕,目的就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表达了主人公在风雨中成长的主旨。再如在鲁迅的小说《故乡》的开头段描写故乡深冬萧条的景象,既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毫无生机的现实,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给中国农村经济带来的灾难,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在这样的训练下,一部分同学总算能写出中心比较突出的作文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还是不得要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就会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05)。
篇7: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作者/吴寿健 宗林林
执教:淮安外国语学校 吴寿健
整理:淮安外国语学校 宗林林
【习作巡诊】
怀念同桌的你
吴晨雨
时光,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只留下细细碎碎的影像和美丽的记忆。然而,一些人、一些事,不管时间的沙漏怎么过滤,都挥之不去。时光的留声机向前旋转、旋转、再旋转,哦,我想起来了!
上课了,偷偷支起书,遮住脸,打起了盹。迷迷糊糊中,老师忽然点了我的名。站起来,捏着书,我茫然地看着老师,不知所措。蓦地,同桌打来了“小电话”:“第三题,答案是……”我结结巴巴地应了老师的差。
那时的我无力抗拒漫画的诱惑,放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奔向报刊亭。老师和家长的劝告,我全听不进去。在考试和作业的双重压力之下,我总能忙里偷闲,看得不亦乐乎。
“明天考试,请同学们认真复习。”瞬间,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同桌拍着我的肩说:“平时看漫画,临时抱佛脚啊!”语气里充满了安慰和提醒。她随手从书堆里捞出一本提纲,哇啦哇啦地背了起来。我白了她一眼,嘴里说道:“淡定,淡定。”她一脸凝重地回我道:“等着哭吧!”
结果像她预言的那样,平时不努力,注定遭遇“滑铁卢”。老班找我谈话,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的不足,字字句句深深烙在我心上。回到座位上,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放声大哭起来。“喂,喂……”一包面纸递了过来。同桌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柔声地说:“别哭了,教室都要漫水了。”
那年,我因为生病休学了,她则升入高一级。那一天,我们谁也没有哭,只是拍拍彼此的肩膀,互道一声“珍重”,便奔向各自的方向。
如今,站在原点,看时光的列车载着我的故事、我的友情急驰而去,留下几多美好,几多怅惘。真的好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课前导学
这篇半命题作文“怀念 ”,小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三件事,书写了与同桌相处的美好时光。可是细细读来,同桌的形象并不鲜明,所选取的事件也不够打动人。如何在写人记事时突出中心,让人物和事件鲜活动人?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给例文把把脉。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汇报课前“初诊”的意见。
学生1:写同桌对“我”的帮助,中心落入俗套,境界不高。比如第二段写同桌上课时对“我”的提醒,这样的同桌比比皆是,有什么值得怀念的?
吴老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一下,同桌之于我们,首先是学习上的伙伴,能把平常的事写得有意思、不寻常,不就值得怀念吗?当然,吴晨雨应当写出同桌的某种性格,写出值得怀念的理由。
学生2:选材不够丰富。写同桌最好多写些课间的片段,因为这个时候的同桌最真实、最有个性。
吴老师:我们要注意多角度选材,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
学生3:写同桌帮“我”开小差蒙混过关并不恰当,因为这并不能体现她真正为“我”着想的一面。应该补叙一些细节,突出同桌在“我”不上进的日子里,真心帮助“我”这一中心。
吴老师:说得好!叙事是铺垫,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人物的性格又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当抓住典型的细节,这样,人物形象才会更加鲜明。
学生4:在“我”考试失败、被老班责怪时,仅用语言描写刻画同桌,并不能让人物形象显得亲切、感人,应该多角度描写人物,这样,人物才能“活”起来。
吴老师:你认为对于突出人物而言,这件事应该详写还是略写?
学生4:应该详写。
吴老师:本文的叙事笔法相对简单,缺少画龙点睛的文字。是什么让“我”如此怀念与同桌相处的时光?文章并没有点明。结尾处可用简短的议论点睛升华。
2.医学档案:中考满分作文《春分》的启示
春 分
山西太原一考生
第一次走神,是在春分那天的语文课上。
她站在教室的走道间,讲作文。
地理老师说,春分是太阳最公正的一天。我看着阳光里的她,心想,她的世界天天都是春分。
讲到兴浓处,她猛地扬起手,向前方潇洒地指指点点。()阳光从窗缝里挤进身子,攀援到她的指尖。顺着她的纤指,我望见流转的光影,迷离间,看到成长路上的我。
小学学习好却从不受老师宠爱。当她在初一时拉起我的手,举着高分的卷子说“你真棒”时,阳光突然改变方向直射心田,温暖的水波在两双相对的笑眼间荡漾。
她就是春分时的那缕阳光,不偏不倚地投影着我们的成长。
讲到舒缓处,她垂下手臂,轻轻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阳光跳跃着,在她圆润的指甲上闪烁着光芒,星样的斑点伴着我的思绪,那朦胧的律动影影绰绰,似真似幻。
她就是春分时的那片阳光,匀匀地涂满每一张孩子气的脸。
讲到动情处,她展开手掌,然后敏捷地一抓,似乎想把什么永远地攥在手心。
想起拍毕业照那天,她幽幽地说以后会想念我们的。突然明白,她是想把这群惹她笑过哭过爱过骂过的孩子攥紧。
当时她讲的那篇文章叫《如果没有你》。我想说,如果没有你,我不会喜欢穿亚麻色的棉布裙,因为这是你喜欢的颜色;我知道,如果没有你,雨不会在笑的时候捂住嘴叫,因为那是你的招牌动作;我打赌,如果没有你,象仔不会放下武侠书捧起一本张爱玲,因为那是你常读的书……
如果没有你,分别时我们不会哭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只是过客,不是归人,只有你在独守着三年的轮回;如果没有我们,请你也不要伤悲,因为我们会做你春分时的太阳,像你爱我们一样爱你,永远分一半阳光给你。
吴老师:这篇文章,小作者确立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5:一个富有诗情、激情的女教师,她的细心和爱心如温润的春风拂过学生幼小的心灵。
吴老师:作者围绕这一中心,选取了哪些材料细致地表现人物的这一特点?
学生6:作者对老师讲课时的动作、神态写得较多。
吴老师:这正是本文夺人眼球的一个“亮点”。作者写的是一位充满诗情的女语文老师,她在语文课上的表现完全贴合她的身份。
学生7:作者善于捕捉细节,如初一时拉起“我”的手,举着高分的卷子说“你真棒”等。
吴老师:这是本文获得高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请回忆一下,为了突出父爱这一中心,朱自清重点写了哪件事?
学生(异口同声):父亲给“我”买橘子。
吴老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
学生8: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外貌、动作等。
吴老师:同学们,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写人记事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中心一旦确定,就要选择生动的事例去反映它,运用适当的手法去表现它,提炼精辟的语言去深化它。特别是材料的选择,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就像这篇满分作文《春分》,作者围绕中心选取了温馨的场面、贴切的细节,通过朴实而深情的叙述、准确而细腻的描写,强烈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真所谓“情到深处意自浓”。
【诊疗方案】
吴老师汇总了大家对吴晨雨的习作《怀念同桌的你》的修改方案:
1.巧剪妙裁丰富中心,在文章的第二段补写一段课间片段;
2.细节描写凸显中心,在原文第二段结尾处补写一个细节,突出同桌为“我”好、希望“我”上进这一中心;
3.注重详略突出中心,详写第三件事;
4.片言居要突出中心,在文章结尾处议论点睛。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合作小组研究交流。15分钟后,师生共同研讨吴晨雨同学的升格文《怀念同桌的你》。
怀念同桌的你
吴晨雨
时光,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只留下细细碎碎的影像和美丽的记忆。然而,一些人、一些事,不管时间的沙漏怎么过滤,都挥之不去。时光的留声机向前旋转、旋转、再旋转,哦,我想起来了!
冬天的课间,阳光透过窗子,在我的桌上投下了几片斑驳。用手去遮,却是徒劳。我拉了拉窗帘,耳边忽然炸雷一般响起:“阳光多好!多晒晒,我亲爱的同桌小姐。”抬头,正对上同桌那双仿佛要吃了我的眼。我不情愿地拉开窗帘,却发现桌上一片明媚。眯着眼,享受这美妙的阳光,一直暖到心底。
上课了,偷偷支起书,遮住脸,打起了盹。迷迷糊糊中,老师忽然点了我的名。站起来,捏着书,我茫然地看着老师,不知所措。蓦地,同桌打来了“小电话”:“第三题,答案是……”我结结巴巴地应了老师的差。坐下,我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同桌悄悄传来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又睡觉!下次要认真了,不然,我再也不提醒你了。”我斜视了她一眼,诡秘地笑笑,心想,你才不会呢,刀子嘴,豆腐心。
那时的我无力抗拒漫画的诱惑,放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奔向报刊亭。老师和家长的劝告,我全听不进去。在考试和作业的双重压力之下,我总能忙里偷闲,看得不亦乐乎。
“明天考试,请同学们认真复习。”瞬间,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同桌拍着我的肩说:“平时看漫画,临时抱佛脚啊!”语气里充满了安慰和提醒。她随手从书堆里捞出一本提纲,哇啦哇啦地背了起来。我白了她一眼,嘴里说道:“淡定,淡定。”她一脸凝重地回我道:“等着哭吧!”
结果像她预言的那样,平时不努力,注定遭遇“滑铁卢”。老班找我谈话,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的不足,字字句句深深烙在我心上。回到座位上,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放声大哭起来。“喂,喂……”一包面纸递了过来。同桌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柔声地说:“别哭了,教室都要漫水了。”我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放学时,她拍了拍我:“去操场上走走吧。”傍晚的操场褪去了白日的喧闹,显得那么安宁。我俩手挽着手,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她说话了:“雨,别难过了,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看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枯燥单调的日子里,她总能给我带来一点小惊喜,总能让我在不上进的日子里找到努力的方向,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味道。
那年,我因为生病休学了,她则升入高一级。那一天,我们谁也没有哭,只是拍拍彼此的肩膀,互道一声“珍重”,便奔向各自的方向。
如今,站在原点,看时光的列车载着我的故事、我的友情急驰而去,留下几多美好,几多怅惘。真的好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师生点评
吴老师:同学们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9:修改后的文章中心突出,事件贴近生活,语言形象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吴老师:总结很全面,但是不够具体。大家思考一下,修改后的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写人叙事的?
学生10:小作者从生活中提炼了三件事,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刀子嘴豆腐心的同桌形象,书写了美好的`往日时光。从课间到课堂,从考前到考后,选取的事件都紧紧围绕了“真正的朋友”这一中心。
【杏林春暖】
最后,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请大家欣赏。
怀念那一只水杯
袁 羽
记忆中永远有一只普通的水杯,在阳光下透射出深深浅浅的光。
我读五年级时,教我们数学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姓万,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优雅和完美。她有一只水杯,淡绿色的半透明的塑料外壳,做成乖巧的小企鹅状,一只被当作杯盖的蛋壳顶在头上。
这只水杯给我的数学课增添了很多趣味。坐在第一排的我,一抬头便能看见这只端放在讲台上的水杯。阳光微微折射下来,在桌面上投下一片晃动的水影,像调皮的小精灵。花茶的香味伴着万老师清亮的嗓音,柔柔地在空气中缭绕,让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溜走。
后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持续下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万老师耗费了很多精力。从那时起,她杯子里的花茶换成了咖啡。
不久后的一天下午,我去办公室问万老师题目。推开门,我怔住了,只见万老师的头枕在胳膊上,脸下是一本改了一半的作业,她手中的钢笔一半在桌上,一半悬在空中。而那只水杯,正安静地立在桌边,里面是一小半棕色的咖啡。我实在不忍心吵醒她,轻轻地掩好门,走出了办公室。我第一次看到了不完美的万老师,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万老师也会累。
去年回母校时,我打听到万老师教的年级,就来到了年级组办公室。办公室没人,门上了锁,透过玻璃窗子,我看到中间的一张木桌上,整齐地放着笔筒和本子。就在目光欲转的瞬间,我的视线被一个熟悉的东西牵住了:桌子的一角,安静地立着那只水杯,只是,手把处的颜色已经脱落成乳白色。
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杯子不停地被端起又放下的画面。万老师呵,您用手上的茧子换来了对学生的一片深情,换来了对工作的无限热忱,换来了桃李满天下啊!
我像被钉在了原地,泪水悄悄地滑落……
怀念父亲
吴寿健
父亲离开我已经近五年了,我的眼前时时浮现他的样子:清瘦的身材,抽着烟斗,慈祥地微笑着。父亲虽是个平凡的农民,但他对我的教育却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成长。
父亲不识多少字,没有什么文化,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能让孩子们没有文化。多读点书,多识几个字,将来会有用处。”他对我们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白天,他要忙于田间农活,晚上,还要陪我们学习。印象中,家里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那时经济条件差,我们只能点小油灯读书。冬天,我们兄妹几个就着小油灯,一溜边地趴在桌上看书写字。父亲就像一个老私塾先生,在我们身边来回巡看着,嘴里还嘟哝着:“人要坐端正,字要写工整。”天冷了,父亲便会烘一盆炭火,放在我们脚边。等我们作业都做好了,父亲才放心地去睡觉。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冬夜烤火陪伴我们学习的温暖场景,一直印在我的心头。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先后培养出了三个孩子,对这一点,父亲是很骄傲的。他会时不时地炫耀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认为严教出人才,棒打出孝子。当然,父亲打人是讲究真凭实据的,一般因事而起,然后虚张声势,接着才开始“动刑”。他打人时,边打边骂边讲道理,一般是打到我们哭为止,收手后便在一旁静静地抽闷烟。记得有一次,弟弟不认真写作业,父亲非常生气,把弟弟整个人拎起来,扔了好几米远。奇怪的是,弟弟毫发无损。许多年过去了,我和弟弟都惊叹父亲的这一绝招。直到我和弟弟都为人父之后,才顿悟出父亲为什么要打人和他那高超的打人技巧。原来,这“打”中还包含着深深的爱。
高考结束后,我一边在家等消息,一边帮助父亲在地里干点农活。分数下来了,我差了两分。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犹如遭受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懵了,瘫软在田埂上。父亲从水稻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平静地坐在我的身边。他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抚着我的头说:“儿子,你看看我们栽的水稻。第一茬栽下去,有的秧苗可能长不活,可不能荒了地啊,我们可以接着栽第二茬、第三茬补齐嘛。一次考不过,还可以重来的,努力吧。”父亲的话,一如夏日的风拂过原野,也拂过我的心田,透彻肺腑。
农忙还没有结束,我便在父亲的说服和支持下,投入到复读之中。正像父亲说的那样,我终于凭借努力栽活了“第二茬”,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师范学院。
后来,我当了老师,也常常想起父亲教育我的点点滴滴,总觉得父亲的许多做法正是一个教育者该有的襟怀。父亲这一生没有留下太多物质的东西给我们,他把金钱和心血乃至生命全用在家庭建设和对子女的教育上。在清贫多艰的生活中,父亲修炼了朴素的教育思想和坚韧的个性,这正是他留给我的最大的财富。
如今,父亲已经不在这世间,每每想及此,总是禁不住热泪沾襟。
吴寿健: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优秀教师,江苏省优课竞赛二等奖、淮安市优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所指导学生曾在省级作文竞赛中获特等奖。有30余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现任教于淮安外国语学校。
宗林林:淮安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所指导学生曾在省级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
淮安外国语学校简介
淮安外国语学校自建校以来,不断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作文教学体系:作文课堂重视个性体验,以生活、阅读、成长、实践为原点,“读・说・写・悟”四位一体;作文教学讲究“阶梯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还借助“哺鸾文学社”、校刊校报等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办学来,学校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作文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并有多篇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
篇8: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
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
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陶行知先生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老说的做校长不容易,我理解主要是指校长抓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不容易,责任重大。那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 在学校工作中要把教学工作摆第一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教学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学校诸多工作中,校长应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但这个位置不容易摆正。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打破,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形成,在这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我们当校长的遇到了一些非人力所能解决的困难。
如过去学校办学经费、条件改善、工资待遇等一切都由政府包了。而在这个转型时期,教育迫切需要校长在办学中发挥自主意识,一切依赖上级的等、靠、要、望的做法行不通了,办学经费需要争取,条件改善需要发动群众。权利下放了,责任下放了,相应的事也下放了,于是我们的校长为这些棘手的事务所困,教学这个中心自觉不自觉地突不出来了。
又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个人收入的多少等,往往也委之于校长,校长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这样使得校长们常常是人在课堂上心在外面转,心不焉又怎能抓好教学工作呢?
当然,也还有一些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如:一谈到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有人就认为:这不又是在搞“智育第一”了吗?“智育第一”不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吗?其实这种看法是狭隘地理解“教学”这个概念了。教学不等于智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靠教学工作来完成,“智育”只是教学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绝非它的全部。
诸多的原因,使我们的校长们把教学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第二位、第三位了。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却不能赞同,而且一定要纠正。
因为,21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几千年来人类主要以直接劳动作为财富的巨大源泉的时代将淡出,代之一个新的以知识生产力为伟大动力的时代。这开始变化向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这个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不通过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又怎能实现呢?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所以,我们必须理直气壮的全心全意的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
校长怎样才能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呢?
首先,要端正认识。校长面对两难选择,常常身不由己,摆不正这个位置,无法超脱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它牵涉到教育的投入机制,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我们的校长在这种背景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一方面办学是需要支持的,但上级和人民群众支持的恰恰是一些最信是过的地方和学校,钱要投在有用的地方。如果一所学校本身
[1] [2] [3] [4]
篇9: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
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
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陶行知先生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老说的做校长不容易,我理解主要是指校长抓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不容易,责任重大。那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 在学校工作中要把教学工作摆第一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教学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学校诸多工作中,校长应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但这个位置不容易摆正。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打破,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形成,在这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我们当校长的遇到了一些非人力所能解决的困难。
如过去学校办学经费、条件改善、工资待遇等一切都由政府包了。而在这个转型时期,教育迫切需要校长在办学中发挥自主意识,一切依赖上级的等、靠、要、望的做法行不通了,办学经费需要争取,条件改善需要发动群众。权利下放了,责任下放了,相应的事也下放了,于是我们的校长为这些棘手的事务所困,教学这个中心自觉不自觉地突不出来了。
又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个人收入的多少等,往往也委之于校长,校长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这样使得校长们常常是人在课堂上心在外面转,心不焉又怎能抓好教学工作呢?
当然,也还有一些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如:一谈到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有人就认为:这不又是在搞“智育第一”了吗?“智育第一”不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吗?其实这种看法是狭隘地理解“教学”这个概念了。教学不等于智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靠教学工作来完成,“智育”只是教学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绝非它的全部。
诸多的原因,使我们的校长们把教学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第二位、第三位了。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却不能赞同,而且一定要纠正。
因为,21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几千年来人类主要以直接劳动作为财富的巨大源泉的时代将淡出,代之一个新的以知识生产力为伟大动力的时代。这开始变化向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这个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不通过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又怎能实现呢?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所以,我们必须理直气壮的全心全意的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
校长怎样才能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呢?
首先,要端正认识。校长面对两难选择,常常身不由己,摆不正这个位置,无法超脱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它牵涉到教育的投入机制,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我们的校长在这种背景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一方面办学是需要支持的,但上级和人民群众支持的恰恰是一些最信是过的地方和学校,钱要投在有用的地方。如果一所学校本身管理不善,人心涣散,质量低劣,试想上级领导、人民群众愿意花这个钱搞投入吗?即使争得了某一次机会,但这也是没有根基的,是短命的。
还是让我们把自己的事办好吧!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偏离了这个中心,忘记了历史的教训,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第二,要正确处理抓教学工作与抓其他工件的矛盾。
中小学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居于领导地位,校长应善于给自己定位。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主任对校长说:让我们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吧!”文中介绍一个新上任的校长下决心要把学校工作搞上去,因此他事无巨细,事必躲亲,为的是怕下属部门负责人“捅漏子”。德育主任该做的检查,他要亲自督阵;教导主任该召开的会议,他要代替召开;总务处是老师意见最多的地方,他干脆深入进去,大小事都由自己拍板敲定。学校各项工作像无数条绳索系在这位校长身上,不管拉动哪一根绳子都牵动着校长。别人问他当校长的体会,他苦笑着说只有一个字“忙”。在学期总结会上,几位主任语重心长地说:“校长真辛苦啊!下学期让我们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吧!”这篇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这位校长这样履行职责值得仿效吗?不值得的话,该怎样做呢?我认为:
(1)校长要善于摆正自己和班子成员的关系,把事情分给不同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去做,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抓大放小,抓主要工作,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校长不仅要调动群众干事的`积极性,还要善于调动群众谋事的主动性。校长再能干,能想出几十个点子,也仅是几十个点子,如果大家的思维全打开了,都能出主意,就可能是成百上千个。只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校长对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追求。校长是集体智慧的代表,也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抓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矛盾。
(3)校长还要善于理顺关系。校内与校外、上级与下级各方的关系融洽,工作阻力小了,效率也就会高了,就能腾出时间抓中心工作。什么是领导艺术?平衡协调就是一种领导艺术,校长要会做平衡协调工作。
第三,校长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何谓校长该做的事?当前主要有三件:第一是研究好办学思想,并要将这一思想化为全体班子成员的统一思想;第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第三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一个样必须要有办学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要脚踏实地,立足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校长只有树立了这种追求,才能引导教师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迈进。校长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把该别人做的事还给别人。
当然,要校长静下心来抓教学,还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相信,随着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依法办学就会有保障,教育经费也会得一相应的解决。那么,我们的烦恼也就会减少了,教育将会有一片蓝蓝的天空,我们能自由的翱翔,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就会毫不动摇了。
二、 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课堂教学摆第一
苏霍姆林基曾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他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校长如何走进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呢?
一是上课。我们的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岗位上选拔上来的,过去都上得一门好课。但当了几年校长以后,有些校长就感觉到,我已经不是一个优秀教师了。有的没有再教自己擅长的科目所致;有的是陷入了行政事务堆中,没有时间去钻研自己学科的教学方法了。当了几年校长,反而不能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了。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一个校长渐渐变得不会上课了,就很难领导教学了;教长不兼课了,就没有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又怎能指挥教学,领导一个学校呢?校长负责制,确实使校长感到责任无处不在,但教育的问题实际是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问题,作为校长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与其他事务的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要坚持上课。教育是一种奉献,校长多兼课,兼主课,既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视,因为你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个内行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在行的教师,为教师做出了表率。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权威的领导。
坚持上课,能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改革的动力。我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担任过小学校长的,并长期坚持教一个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而且每年接的都是“差班”。当时正是“片追”最严重的时候,当校长事情多,不能搞加班加点,而又要把“差班”教成“好班”,校长才有权威。因此,当时我就开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可以说,我现在在教学研究方面能有点滴成绩,其思想源泉、改革动力就来源于课堂教学。我体会到,很多事情是逼出来的,校长要逼自己才能成为优秀校长、成功的校长。
二是听课。听课是校长了解教学情况,指挥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应试教育”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是一张试卷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简单易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下,小学只考语数,其他科目取消考试,那我们又怎样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呢?虽然,我们实行了工作量化,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是一种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量不能代替质。最好的方法是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这些都是在试卷上反映不出来的,而又恰恰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校长听课,就可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是校长指导教改的关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校长听课能发现先进典型,“名师”出自“名校长”,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批好教师,能搞活一所学校。校长听课也能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校长听课还能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凭借听课,校长能挖掘教师的闪光点,交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教师以激励;发现问题也能以共同探讨的方法进行分析,甚至争论,教师也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校长听课还是一个极好学习的途径:一堂再优秀的课,也会有不足之处,一堂较差的课,也可能有某一可取之处。听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评价、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近百节,通过听课,我对全镇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到了心中有底,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我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因为在课堂上,我与他们同时体验了教学的苦与乐;通过听课,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知了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吸。如果不深入到教师中去、学生中去、课堂中去,我就没有发言权。
以上所谈听课的好处,都是我实践中的体会。听课有多种方法。“人民教育”第五期34页推介了七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校长听课,还得注意“备课”。这里“备课”的意思是校长要熟悉所听课的教材内容,了解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做到心中有底进教室。否则听课后,不知其然,更道不出个所以然,就有失校长的威信。
三是评课。评课要讲究方法。“上课是反映教师一般的教育素养的一面镜子,是衡量教师的智力财富的尺度,是评价教师眼界和知识面的标准。”因此,校长听课后,教师都期待给予中肯的评价。评课的过程,既是校长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机会,也是校长指导教学、培训教师课堂。校长听课和评课,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特别不能将一节课简单地分成几条优点和缺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而应与教师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发现教师的缺点,最好找教师个别交谈,互研互磋,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切不可以找“差错”的方式来听课、评课,那样只会疏远干群关系,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
课堂教学是经验丰富的校长工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听课和分析课堂是校长解决这一中心问题的重要工作。经常听课分析课,才能掌握教学情况,只有掌握了大量事实和进行了大量观察,才能指导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校长抓教学就进入了“盲区”。“课”是滋养思想的源泉,是研究教学的活水。
校长坚持上课、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确是把课堂教学摆在了第一位,进入了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但真正要成为“师者之师”还必须加强学习,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智能结构,拒绝学习是老化的标志,心理状态老了。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概:现在当校长比过去当校长难度要大多了。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了,对校长的要求更高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校长,不懂教育规律是不行的,今天的校长,只懂教育规律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过去办教育,仅仅是从一个学校的角度,仅仅是从教育目的实现的角度,在变革的时代,要着眼于明天的需要,着手于今天的准备,要站出教育看教育,站出教育办教育。这样高的要求,需要非常广阔的视野,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这就迫使我们的校长要努力学习。
学哪些知识呢?一是学科知识,本人的特长学科。二是综合知识,作为校长要求文理知识都要懂一些,虽不求精通,但要有一定的知识面。三是新科技知识,如现代教育信息等。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究学习方法,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校长应该追求的。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短、平、快的方法,如:带着问题学,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的放矢地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补充各种有用的知识;结合本职工作学,采取优势互补,将各种新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杂交、融合、迁移、升华,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达到专与博、广与深的有机结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以研究的态度学,不能单纯认为学习就是啃理论书本,实践也是一本书,要十分重视读好这本无字之书。要善于在实践中研究别人成功的经验,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营养,要通过实践来“活化、物化”好书本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当好今天的校长,不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还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充满创新意识的校长,可以从师生细微的变化中捕捉使学校进步的信息,以小见大,化解教育改革进程中发生的问题,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校长会为学校提供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把教育科研摆第一
有人把管理与科研说成学校办学的两个轮子,只有当两个轮子全部转动起来,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所以,校长要像抓管理那样抓教育科研。
1、 关键问题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领域里的问题很多,校长要善于抓关键,抓住带普遍性的问题开展研究。
比如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研究的公共课题。
素质教育是什么?
站在新时代要求的高度,我们可以表述为:它是融合成人与成才的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教育;是智商与情商同样重视的教育,基础与提高一样扎实的教育;是启发责任感,创造力的教育;是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是扎根民族精神,强化世界意识的教育。
明确了内容,那么就要落实如何抓。当前广大教师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有认识,校长的工作就是指导教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抓落实。
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里所说的“课堂”,首先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进行教学活
[1] [2] 下一页
动的固定教室;其次是指教室以外的天地,即我们通常讲的“第二课堂”。这里历来是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拓展创新思维,开展实践活动的广泛舞台,是不可缺的另一个“课堂”。抓素质教育进课堂,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把素质教育渗入课堂教学;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再次,要加强管理,把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另外,素质教育要注意走出几个误区:
(一)有的学校领导、老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他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原来的教学内容、方式照旧不变,只是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份量,这不是素质教育。
(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有音体美课程。有些学校过去一味忙于应试教育,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进行削减,如今又把它们恢复,便认为自己在搞素质教育。
(三)将素质教育量化。目前整个社会心理罗为浮躁,凡事都希望“立竿见影”,反映到基础教育就是“样样要量化,三年见成果”。素质教育也逃不过此类模式。
(四)素质教育行政生命线。素质教育本身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同时它是多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一刀切”的老师教不出有个性的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具体经验,行政主管部门与其推广,不如推荐。
(五)素质教育运动化。上面强调素质教育,下面就喊口号、贴标语、挂横幅、作报告,搞得热热闹闹。但一阵风过去,依然又是应试教育。
总的说来,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搞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办出本校特色。
又如“减负”问题。
学生负担过得的问题久减不轻,久治不除,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关键在学校,核心在校长。作为校长,在“减负”问题上,要眼光朝内,在自己的观念上、管理上、教学上找问题,寻找措施,领导教师,开展研究。如:研究如何依法把好校门,减负堵源;如何指导教师把好教室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减负”的根本问题;如何依靠家长,把好家门,减负疏导……把这些作为校长办学的重要工作之一,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
但如果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看成非此即彼的关系,也是错误的。似乎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只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反之,要严格要求学生,只能使学生负担过重。邓小平同学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地阐明了两者的关系,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这一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邓小平同志说:“学生捕风捉影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孩子和纠正。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说,一要充分认识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危害。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年龄特点,不能用超越其生理、心理发展所能承受的过重负担来妨碍其发展。另一方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艰苦的努力,它要求学习者调动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刻苦学习,而教师的确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合乎正确教学方面的”是不可少的条件。要养成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减轻学生负担与从严要求,苦学与乐学的关系上,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不能走极端。
再如“主体性”问题。
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类吸取知识增长的速度,学生在校受教育时间的有限与知识无限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生面临着社会不断变革所产生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新的观念的挑战。知识量的激增要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使培养的人具有广泛的适应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就必须让学生会学习。大教育家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经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会”是结果,“会学”才是目的。学生通过学会学习,从而学会生存,以应付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所以,如果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以教会学生会学习的出发点,那它就不会有生命力。在探讨明天的教育与昨天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时,冯恩洪校长概括了三句自豪感:“昨天的教育卓越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总分第一,明天的教育卓越不仅有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共同认定的所谓优秀标准;昨天的教育是诱导学生课堂上拼高分的教育,明天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能够获得成功并且不断获得成功的教育;昨天的教育是充满求知的渴望和劳动的欢乐的教育”。这三句话颇有见地,给人以启发,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牢记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而施教。
2、 抓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
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定的研究的问题。它有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笥的特点。
如何抓课题的研究呢?
① 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对于中小学校长开展并组织教育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可以用多种方法选择,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强调“适合”。要分析学校环境、设施、条件、师资、教育教学情况,选择自己最需要最适合的课题,开展研究才能取得成果。
我镇现在有9个课题,“小学珠脑算”和“中小学心理潜能开发”已进行了五年之久。凡结题的课题都获得了奖励。这些课题都是针对我镇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需要和我镇师资承受能力而确定的,正是因为它适合,才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气候。
② 要用科学的态度开展课题研究。
搞教育科研一定要遵循规律。如我镇区域课题“中小学生潜能开发”和“中小学学科能力培养”研究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形式上,我们采取以一班带多班,一校带多校,一科带多科,以点带面,再整体推进;在培养师资过程中,我们是先抓观念转变,再抓业务培训,培训时先集体培训再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先上研究课,再上指导课;一段时间后推出示范课,开展竞赛课,评出优秀课,再搞观摩课,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高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在奖励措施上,我们有参与奖、初见成效奖、成果奖,鼓励教师一批又一批地参加课题研究,直至形成区域性。一切都遵循了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是遵循了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且能坚持数年,所以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奖励。更为可喜的是,全镇教师的科研意识已经形成,能积极主动地投身教改,涌现了一批积极带头搞科研的校长。科研兴了校,科研也促了教。
3、校长要做科研的带头人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校长一定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作为学校的行政首长,很自然地也是科研带头人。不仅要善于学习、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还要及时提出研究的课题,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研究,不做“旁观者”,要做“实践者”。
(2)校长要有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研究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研究工作的好坏。为了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校长除采取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外,还应十分重视提高指导广大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否则,他只能当一名好教师,而难以完成校长使命。
4、善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这是学校科研工作生机勃勃、持久不衰局面形成的保证。一要造科研舆论,形成进行科研的良好氛围;二要抓科研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三要组织科研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四要建立科研机制,健全学校科研网络;五要设科研成果保障系统,保证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相应的制度,包括检查、考核、资料和成果表彰等各项制度。
当人类进入新的千年的时候,教育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21世纪我国向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和提高国民平均素质的要求,中小学校长如何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一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每一位校长去思考、去探讨、去实践!
[摘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抓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不容易,责任重大,那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呢?第一,在学校工作中要把教学工作摆第一;第二,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课堂教学摆第一;第三,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把教育科研摆第一。
[关键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参考书目]: 《人民教育》 《中国教育报》 《教育管理学》
《湖南教育》 《教育学》
上一页 [1] [2]
篇10:如何突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书包”为话题,发散思维,丰富写作材料。
2、由“书包”这个话题拓展出的材料分别确定中心。
3、依据确定的中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材料和中心相对应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中心。
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将故事讲得具体而充实。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依托教材中有关“书包”这个话题,开展小组接力赛,集体讨论,讲故事等活动,丰富写作材料,并引导学生依据所选的材料确定中心。
四、教学过程
(一)拓宽思路,丰富材料
活动一:小组接力赛
活动要求:
1、每一列同学5个人为一组。
2、依次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含有“书包”二字的作文题目。比如:我的书包、我和书包、书包的自白、奶奶的书包等。
3、最先完成组为优胜组。
活动过程:从第一桌开始,依次到黑板书写。
活动预设:
路边的“破”书包、最“贵”的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智能书包、书包“减负”记、书包里充满爱、书包里的故事、爸爸的书包在闹鬼……
【设计意图】以课本实践活动切入,发散学生思维,拓宽思路,丰富学生写作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
活动二:让学生从黑板上所列出的题目中,任选其一,确定其中心。
活动过程:首先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五人进行全班展示(教师依据学生确定中心的情况及时点评)
预设:
《我的书包》将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
《妈妈的书包》妈妈是个老师,背着大大的一点也不时尚的书包,总是装满学生大大小小的试卷,由此表达出妈妈的简朴和辛苦。
《书包的诉说》小主人上初中后,书包的负担越来愈大,每天不仅要被各科书籍和作业本塞得满满的,而且还要起早贪黑地陪伴着小主人,由此表达出学生的课业负担重。
《书包奇遇记》一个破旧的书包在垃圾桶旁看见一个陌生人将瓶子、废纸等整齐地码放在垃圾桶边上,为的就是方便那些拾荒者,表达出陌生人的善良。
(三)选择材料,突出中心
活动三:讲故事
要求:1、依据所确定的中心,讲一个故事。2、围绕中心尽量将故事讲得具体充实。
示例:
奶奶的书包
奶奶的书包很普通,就是一个大大的布袋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布袋子却充满了奶奶对我的理解和疼爱。
今年,我上初中了,学校没有食堂,所以只能回家吃饭。爸爸妈妈又不在县城上班,是奶奶主动承担起了给我做午饭的任务。
大清早,奶奶就拿上那个大布包去逛早市。早市的物品丰富而且新鲜,奶奶就拎着她的大布袋子边走边选,每次回来都是满满的一袋子,有翠绿的苦瓜,奶奶说这菜下火;有我最爱吃的茄子,奶奶的烧茄子好吃极了!还有松软的小蛋糕,留我晚上夜宵吃……还有酸奶、鸭梨、花生等等,健康而又营养!每次看到奶奶精挑细选一大书包,妈妈都会心疼地说:“就一顿中午饭,不用那么费事。”的确,毕竟奶奶也七十多岁了,但是奶奶却说:“孩子起早贪黑的多不容易,饭必须得吃好!”虽然,那个小书包并不华丽,却承载了奶奶对我的爱,也就是这样一个布袋让我每顿午饭都吃得非常合适。
就这样,奶奶已经给我做了几个月的午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每周顿饭都不重复,都是我爱吃的,也都是非常有营养的。朴素的大布袋子和奶奶在一起温暖着我的心!
每当看到那个布袋子,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奶奶为我忙碌的身影,她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行动也一天比一天不方便,而她对我的爱却一如既往,谢谢您!奶奶!
过程:四人为一组,每个人将自己所要讲的故事讲给组内听;然后教师任选4名同学班上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所讲故事进行点评。
小结:学生在讲述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内容和中心不对应。二是内容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三是内容和中心:对应并充分突出中心。对于这三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点评,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确定中心后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并充分展开才能将文章中心突出。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具体理解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确定中心。确定中心后,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择突出中心的材料(场景、细节、对话……)。
(四)话题迁移,巩固练习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 ……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
1、结合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2、依据所选定的内容,确定中心。
3、围绕中心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能够从一个题目中确定中心,并将突出中心的内容写具体。
篇11:如何突出中心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学会找文眼,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进而提炼中心思想。
2、读经典文章,学习并体会如何找出中心词、突出中心。
3、通过放学路上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中心立意,写出文章结构。突出审题、立意、构思的方法指导。
重点:如何突出中心
难点: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
板书设计:
突出“中心” 感悟升华
实景、实事、人物描写―― 虚景烘托、矛盾冲突及解决――感悟道理、情感升华
(引入,可详可略) (重点、详写) (略写)
人:人物描写――特点鲜明――感悟升华(我的老师、王几何)
物: 起初态度――态度变化――感情升华|顿悟(蝉、贝壳)
景:景物描写――层次分明――由景及情(紫藤萝瀑布、春)
事:事件描写――由小见大――由事及理(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导语引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优美的短文(停顿,听同学回答)《紫藤萝瀑布》《走一步, 再走一步》《蝉》很好,这些有个共同的特点,你们能总结一下么?(看同学反应)对,就是中心非常明确,通过讲一件事或描写一个物体或者一簇风景,表达了作者某种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是文章中心的体现。板书――“中心”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章的中心就像人的灵魂,在状物叙事时,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要以中心意义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次课的主题就是“突出中心, 感悟升华”(板书)
二、整体把握:默读课文P107―108 《突出中心》 知识短文,思考:
1、什么叫中心?
中心: 说话或写作文时最核心的内容或话题。
举例分析(引导学生填写文中的表格):
课文
中心思想(中心)
紫藤萝瀑布
本文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受到生命的永恒,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蝉 小思
不管生命是否短暂长久,都应积极面对生命,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追求生命的质量。
虽有嘉肴
教学相长
散步
通过散步中分歧的解决,旨在表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阅读课外文章《秃的梧桐》,找出该文的中心。
方法:先画出关键词中心句,再结合作者的情感表达综合找出文章的中心。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中心的作用: 明确作者的写作或说话的意图。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说?
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
(1)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导学生填写文中的表格)
举例:
课文
线索
紫藤萝瀑布
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的情感变化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爬山、爬下悬崖的经历
蝉 小思
作者情感的变化
虽有嘉肴
嘉肴与至道的对比
课外:秃的梧桐
秃的梧桐的生长表现
(2)选材要围绕中心,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讲解方式一:引导学生填写文中的表格
课文
层次
紫藤萝瀑布
停住脚步(详写原因,主要内容)―驻足凝望(情感升华,详写)―加快脚步(,悟出人生的道理,略写)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山(略写)――不敢下山的心理描写(详写,重点)――下山的过程(详写,重点)―得出的感悟(略写,情感升华)
散步
散步―原因(略写)―分歧(详写)―解决(详写)―感悟(略写)
讲解方式二:选择题形式
课文 中心 材料
紫藤萝瀑布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要热爱生命 眼前繁茂的紫藤萝(选)
十年前零落的紫藤萝(选)
前角落处开败的紫藤萝(不选)
十年前繁茂的紫藤萝(不选)
走一步,再走一步 把大困难分解,一个个解决
我体弱多病(选)
我母亲温柔美丽,乐于助人(不选)
我聪明伶俐,考试常考满分 (不选)
我害怕爬悬崖 (选)
散步 尊老爱幼 母亲身体不好(选)
我喜欢踢足球,对世界杯情有独钟(不选)
妻是个韩剧迷,一看韩剧就忘了吃饭 (不选)
我的儿子逆反心理很强,不听话,我经常揍他(不选)
散步的田野里有许多垃圾,很脏(不选)
秃的梧桐 顽强奋斗,播下希望 蚂蚁侵蚀梧桐树干(选)
秋天来临, 憔悴的树木
人们对秃的梧桐充满厌恶(不选)
人们对秃的梧桐满是惋惜(选)
土里的桐子(选)
三、揭题明标,板书题目:放学路上
同学们周六下午从学校往家走,是不是很开心呢?放学路上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事,很多有趣的话题呢?你是否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快乐或者感悟呢?是否愿意把你的经历写下来呢?好,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析这个题目,以“放学路上”为题目,写一篇开放性作文。
首先, 我们要明白,这篇作文的线索是――放学路上。
线索不能段,不能说着放学路上,变成了寒假的一件事了,这就跑题了。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是“放学路上发生的”或者是一件事,或者是看到的一幕场景或一个细节或一个物品或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等等。时间确定是在放学路上,不能是寒暑假期间,也不能是小时候没上学时,也不能是在家过双休时发生的事情。总之,要认真申请题意,注意题目时间的限制。
当然,我们要明确,一篇文章思想要健康正确,主题要明确集中,立意要深刻、鲜明、新颖。在叙事时,我们要善于从事件的表面揭示其蕴含的科学性、哲理性或事件的社会意义。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平凡、不显眼的事件中揭示其不寻常的思想意义。
2、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既然是放学路上看到或经历或感悟到的事情,一定要围绕这件事去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一个重点细节,刻意强调,从小事升华到作者的感悟和体会,深化读者印象,突出中心思想,感悟升华。那么如何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呢?
如何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写提纲,明确找出文章的层次和结构,帮助作者理清思路,不至于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四、思路点拨写提纲,确定中心和选材的合理搭配
如何写提纲?
首先,确定中心思想,明确自己到底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故事或什么道理?
其次,围绕中心选材,选出最能突出中心的事件的材料。
第三,点明中心
确定写作线索,把材料整理后确定文章的结构及内容。注意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基本是先写事写景写人状物,然后是抒发情感、体悟其中的哲理。注意,落脚点,一定是在情感的抒发上。
板书: 突出“中心” 感悟升华
实景、实事、人物描写―― 虚景烘托、矛盾冲突及解决――感悟道理、情感升华
(引入,可详可略) (重点、详写) (略写)
写人:人物描写――特点鲜明――感悟升华(我的老师、王几何)
写物: 起初态度――态度变化――感情升华|顿悟(蝉)
写景:景物描写――层次分明――由景及情(紫藤萝瀑布、春)
写事:事件描写――由小见大――由事及理(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
五、题目再现:放学路上
下面请同学们课上写出你作文的提纲,注意要突出中心,明确你究竟想告诉大家什么?
1.如何做教学设计与反思?
2.如何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3.养花教学设计
4.电功教学设计
5.教学设计的心得
6.gkh教学设计
7.《猫》教学设计
8.《太阳》教学设计
9.《琥珀》教学设计
10.《人生》教学设计
篇12:《写作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精彩开篇词
有人说,若将一篇文章比作是一个人,文章的中心便是这个人的灵魂。灵魂活跃了,人才能生气盎然,性格凸现。同样的道理,中心突出了,文章才能文气蓬勃,感人至深。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学会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请你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中心要突出,条理要清晰。
二、写作导航
要做到文章中心突出,作文构思要做到“六个一”:
1.一锤定音的开头。即开篇两三句点出记叙要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
2.一线穿珠的结构。即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典型而各有侧重,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如《我的老师》。
3.一波三折的情节。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里,如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弛有度,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
4.一字传神的细节。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如《春》中写春花时,一个“闹”字使人联想起春天到来,百花争艳,蜜蜂在花间忙碌采蜜的情景。
5.一语反复的扣题。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
6.一箭双雕的收尾。即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深化主题。
三、例文引路
我的书包
我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书包,它虽然小,但很精致、漂亮。
书包的表面是鲜红色的,中间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米奇老鼠,它戴着一副大大的太阳镜,胸前高高地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衬衫,背着个小书包,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米奇老鼠总爱扬起手,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好像在向我炫耀它的美丽,神气十足的,可爱极了!米奇老鼠下面还写着一句天蓝色的英文:Hello!
书包一共有四个大袋子,旁边还带着两个狭小的兜兜。第一个袋子里住满了说不尽的智慧——书本;第二个袋子里住着我心爱的文具盒;第三个袋子里则住着一对形影不离的“亲戚”——试卷和本子;至于那两个狭小的兜兜嘛,住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不过有时候,一些文具变成了一只只生机勃勃的“调皮鬼”,“住厌”了自己的地方,便敏捷地“窜”到我的手里,让我带着他们欢欢喜喜地搬新家去了!
书包默默无闻地为我服务着。每天早晨,它载着一大堆文具,跟随着我上学去。当我从书包里抽出文具时,就觉得书包仿佛在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啊!因为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收获!”这时,我便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勤奋学习,不令我可爱的小书包失望!”
哦!书包,你虽小,但是,你肚子里的知识是多么丰富,多么精彩,多么广阔啊!我喜爱我的小书包!有了这么漂亮精致的书包,我怎么能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它呢?
【名师点评】作者对书包的外表、包中的内容展开细致的描绘,可贵的是在说明书包的功用时,能适当穿插自己的心理活动。全文脉络清晰,开篇点明书包的精致、漂亮,结尾再次强调书包的精致、漂亮,反复点题,中心突出,文末的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四、板书设计
一锤定音的开头
一线穿珠的结构 突
一波三折的情节 出
一字传神的细节 中
一语反复的扣题 心
一箭双雕的收尾
篇13:《写作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1、借助课文学会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3、通过本周社会实践,围绕中心立意,写出情感和思考。4.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活动重点】1、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2、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活动方法】评改结合,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看图片,了解学习目标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动物园参观。参观后,每人要制作一张“松鼠”名片。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名片,你认为如何?松鼠名片居住地公园标志特点精明能干具体介绍它四肢灵活,身段修长。玲珑的小脸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以一直翘到头顶上,显得格外漂亮。
一、教学目标
1.以“书包”为话题,发散思维,丰富写作材料。
2.由“书包”这个话题拓展出的材料分别确定中心。
3.依据确定的中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材料和中心相对应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中心。
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将故事讲得具体而充实。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依托教材中有关“书包”这个话题,开展小组接力赛,集体讨论,讲故事等活动,丰富写作材料,并引导学生依据所选的材料确定中心。
四、教学过程
(一)拓宽思路,丰富材料
活动一:小组接力赛
活动要求:
1.每一列同学5个人为一组。
2.依次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含有“书包”二字的作文题目。比如:我的书包、我和书包、书包的自白、奶奶的书包等。
3.最先完成组为优胜组。
活动过程:从第一桌开始,依次到黑板书写。
活动预设:
路边的“破”书包、最“贵”的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智能书包、书包“减负”记、书包里充满爱、书包里的故事、爸爸的书包在闹鬼……
【设计意图】以课本实践活动切入,发散学生思维,拓宽思路,丰富学生写作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
活动二:让学生从黑板上所列出的题目中,任选其一,确定其中心。
活动过程:首先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五人进行全班展示(教师依据学生确定中心的情况及时点评)
预设:
《我的书包》将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
《妈妈的书包》妈妈是个老师,背着大大的一点也不时尚的书包,总是装满学生大大小小的试卷,由此表达出妈妈的简朴和辛苦。
《书包的诉说》小主人上初中后,书包的负担越来愈大,每天不仅要被各科书籍和作业本塞得满满的,而且还要起早贪黑地陪伴着小主人,由此表达出学生的课业负担重。
《书包奇遇记》一个破旧的书包在垃圾桶旁看见一个陌生人将瓶子、废纸等整齐地码放在垃圾桶边上,为的就是方便那些拾荒者,表达出陌生人的善良。
(三)选择材料,突出中心
活动三:讲故事
要求:1.依据所确定的中心,讲一个故事。2.围绕中心尽量将故事讲得具体充实。
示例:
奶奶的书包
奶奶的书包很普通,就是一个大大的布袋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布袋子却充满了奶奶对我的理解和疼爱。
今年,我上初中了,学校没有食堂,所以只能回家吃饭。爸爸妈妈又不在县城上班,是奶奶主动承担起了给我做午饭的任务。
大清早,奶奶就拿上那个大布包去逛早市。早市的物品丰富而且新鲜,奶奶就拎着她的大布袋子边走边选,每次回来都是满满的一袋子,有翠绿的苦瓜,奶奶说这菜下火;有我最爱吃的茄子,奶奶的烧茄子好吃极了!还有松软的小蛋糕,留我晚上夜宵吃……还有酸奶、鸭梨、花生等等,健康而又营养!每次看到奶奶精挑细选一大书包,妈妈都会心疼地说:“就一顿中午饭,不用那么费事。”的确,毕竟奶奶也七十多岁了,但是奶奶却说:“孩子起早贪黑的多不容易,饭必须得吃好!”虽然,那个小书包并不华丽,却承载了奶奶对我的爱,也就是这样一个布袋让我每顿午饭都吃得非常合适。
就这样,奶奶已经给我做了几个月的午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每周顿饭都不重复,都是我爱吃的,也都是非常有营养的。朴素的大布袋子和奶奶在一起温暖着我的心!
每当看到那个布袋子,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奶奶为我忙碌的身影,她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行动也一天比一天不方便,而她对我的爱却一如既往,谢谢您!奶奶!
过程:四人为一组,每个人将自己所要讲的故事讲给组内听;然后教师任选4名同学班上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所讲故事进行点评。
小结:学生在讲述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内容和中心不对应。二是内容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三是内容和中心:对应并充分突出中心。对于这三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点评,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确定中心后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并充分展开才能将文章中心突出。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具体理解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确定中心。确定中心后,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择突出中心的材料(场景、细节、对话……)。
(四)话题迁移,巩固练习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 ……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
1.结合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2.依据所选定的内容,确定中心。
3.围绕中心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能够从一个题目中确定中心,并将突出中心的内容写具体。
《写作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篇14:《写作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学会找文眼,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进而提炼中心思想。
2、读经典文章,学习并体会如何找出中心词、突出中心。
3、通过放学路上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中心立意,写出文章结构。突出审题、立意、构思的方法指导。
重点:如何突出中心
难点: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
板书设计:突出“中心”感悟升华
实景、实事、人物描写——虚景烘托、矛盾冲突及解决——感悟道理、情感升华
(引入,可详可略)(重点、详写)(略写)
人:人物描写——特点鲜明——感悟升华(我的老师、王几何)
物:起初态度——态度变化——感情升华|顿悟(蝉、贝壳)
景:景物描写——层次分明——由景及情(紫藤萝瀑布、春)
事:事件描写——由小见大——由事及理(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导语引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优美的短文(停顿,听同学回答)《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蝉》很好,这些有个共同的特点,你们能总结一下么?(看同学反应)对,就是中心非常明确,通过讲一件事或描写一个物体或者一簇风景,表达了作者某种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是文章中心的体现。板书——“中心”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章的中心就像人的灵魂,在状物叙事时,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要以中心意义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次课的主题就是“突出中心,感悟升华”(板书)
二、整体把握:默读课文P107-108《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
1、什么叫中心?
中心:说话或写作文时最核心的内容或话题。
举例分析(引导学生填写文中的表格):
课文
中心思想(中心)
紫藤萝瀑布
本文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受到生命的永恒,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蝉小思
不管生命是否短暂长久,都应积极面对生命,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追求生命的质量。
虽有嘉肴
教学相长
散步
通过散步中分歧的解决,旨在表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阅读课外文章《秃的梧桐》,找出该文的中心。
方法:先画出关键词中心句,再结合作者的情感表达综合找出文章的中心。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中心的作用:明确作者的写作或说话的意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说?
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
(1)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导学生填写文中的表格)
举例:
课文
线索
紫藤萝瀑布
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的情感变化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爬山、爬下悬崖的经历
蝉小思
作者情感的变化
虽有嘉肴
嘉肴与至道的对比
课外:秃的梧桐
秃的梧桐的生长表现
(2)选材要围绕中心,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讲解方式一:引导学生填写文中的表格
课文
层次
紫藤萝瀑布
停住脚步(详写原因,主要内容)—驻足凝望(情感升华,详写)—加快脚步(,悟出人生的道理,略写)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山(略写)——不敢下山的心理描写(详写,重点)——下山的过程(详写,重点)—得出的感悟(略写,情感升华)
散步
散步—原因(略写)—分歧(详写)—解决(详写)—感悟(略写)
讲解方式二:选择题形式
课文中心材料
紫藤萝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要热爱生命眼前繁茂的紫藤萝(选)
十年前零落的紫藤萝(选)
前角落处开败的紫藤萝(不选)
十年前繁茂的紫藤萝(不选)
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一个个解决
我体弱多病(选)
我母亲温柔美丽,乐于助人(不选)
我聪明伶俐,考试常考满分(不选)
我害怕爬悬崖(选)
散步尊老爱幼母亲身体不好(选)
我喜欢踢足球,对世界杯情有独钟(不选)
妻是个韩剧迷,一看韩剧就忘了吃饭(不选)
我的儿子逆反心理很强,不听话,我经常揍他(不选)
散步的田野里有许多垃圾,很脏(不选)
秃的梧桐顽强奋斗,播下希望蚂蚁侵蚀梧桐树干(选)
秋天来临,憔悴的树木
人们对秃的梧桐充满厌恶(不选)
人们对秃的梧桐满是惋惜(选)
土里的桐子(选)
三、揭题明标,板书题目:放学路上
同学们周六下午从学校往家走,是不是很开心呢?放学路上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事,很多有趣的话题呢?你是否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快乐或者感悟呢?是否愿意把你的经历写下来呢?好,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析这个题目,以“放学路上”为题目,写一篇开放性作文。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篇作文的线索是——放学路上。
线索不能段,不能说着放学路上,变成了寒假的一件事了,这就跑题了。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是“放学路上发生的”或者是一件事,或者是看到的一幕场景或一个细节或一个物品或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等等。时间确定是在放学路上,不能是寒暑假期间,也不能是小时候没上学时,也不能是在家过双休时发生的事情。总之,要认真申请题意,注意题目时间的限制。
当然,我们要明确,一篇文章思想要健康正确,主题要明确集中,立意要深刻、鲜明、新颖。在叙事时,我们要善于从事件的表面揭示其蕴含的科学性、哲理性或事件的社会意义。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平凡、不显眼的事件中揭示其不寻常的思想意义。
2、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既然是放学路上看到或经历或感悟到的事情,一定要围绕这件事去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一个重点细节,刻意强调,从小事升华到作者的感悟和体会,深化读者印象,突出中心思想,感悟升华。那么如何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呢?
如何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写提纲,明确找出文章的层次和结构,帮助作者理清思路,不至于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四、思路点拨写提纲,确定中心和选材的合理搭配
如何写提纲?
首先,确定中心思想,明确自己到底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故事或什么道理?
其次,围绕中心选材,选出最能突出中心的事件的材料。
第三,点明中心
确定写作线索,把材料整理后确定文章的结构及内容。注意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基本是先写事写景写人状物,然后是抒发情感、体悟其中的哲理。注意,落脚点,一定是在情感的抒发上。
板书:突出“中心”感悟升华
实景、实事、人物描写——虚景烘托、矛盾冲突及解决——感悟道理、情感升华
(引入,可详可略)(重点、详写)(略写)
写人:人物描写——特点鲜明——感悟升华(我的老师、王几何)
写物:起初态度——态度变化——感情升华|顿悟(蝉)
写景:景物描写——层次分明——由景及情(紫藤萝瀑布、春)
写事:事件描写——由小见大——由事及理(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
五、题目再现:放学路上
下面请同学们课上写出你作文的提纲,注意要突出中心,明确你究竟想告诉大家什么?
对学生写作提纲指导
篇15:面试自我介绍一定要中心突出
面试自我介绍一定要中心突出
很多人在面试的时候都不知道,其中面试的中就有一点,一定要中心突出,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浏览。
我们知道,写文章要突出中心。一篇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要紧紧围绕突出中心来安排。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沒有中心,文章就沒有灵魂了。
同样的道理,面试作自我介绍时,也要紧紧围绕突出中心来进行。中心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这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整个自我介绍,都要紧紧围绕突出这一中心来进行。最忌漫无中心,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或者陈芝麻、烂谷子事无巨细一一详谈,让人听了不知所云。
在重点介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时,切忌空谈,要把话说得客观真实,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明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我有一个朋友在昆明某报社负责人员的招聘工作。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招人的最大特色:笫-就是看有沒有工作能力,第二就是看有沒有工作经验。很多不具备这两点要求的人,最后都“拜拜”了。有一天,一位张先生来应聘编辑工作。张先生简洁介绍了自己的年龄、学业、政治面貌等一般情况后,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他说,曾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有关新闻写作的两本书,曾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在本市某报社编报纸3年。张先生边说边出示了书和报纸的物证。我的朋友兴趣很浓地翻看了这些吸引眼球的物证后,紧紧握住张先生的手说:“您被录用了!”
接下来请浏览:
篇16:初一如何突出中心作文写书包
每个人都会有奇思妙想,比如未来的衣服等等。我也有我的幻想,下面来听听我幻想的“神奇书包”吧!
这个书包是用纳米材料做的,非常轻巧,无论装多少书,背在身上都跟羽毛一样轻,因为它有一个化力功能,可以把重量分解成空气。在书包的背带上有一些五彩斑斓的按钮,这就是它的功能键。
这个书包有备忘录功能,它能和妈妈的手机联网,妈妈每天在手机上写下我今天的安排,放学后,按一下左边背带上的紫色按钮,书包就会告诉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并给我计时,如果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那书包就能满足我一个小愿望,但如果没有完成,那无论我做什么事,书包都会发出“任务还没完成的指令,”这个书包真像一个小卫士,让我不再有拖拉的坏习惯。
同时,这还是一个智能书包,它能帮忙批改作业,当我把做完的作业放进后,对着书包叫一声:“请帮我批改作业”。它就会回复到:“好的主人”。书包里立刻响起来“叮叮咚咚”的声音,五分钟后,书包响起了批改完成的指令,我翻开作业本,错题边都写出了错误原因,作业本最后还写出了作业总结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还把批改情况都传到了妈妈手机上,让她随时知道我的学习情况。
这还是一个能报警的书包,每次我一个人出家门,我就按一下右边的蓝色按钮,书包就会360度发射一种电波,这个电波和警察叔叔的系统联网,一旦探测到周围有强盗或者人贩子这种不良记录的坏人,书包就会在我周围形成一种隐形保护罩,坏人一靠近,就会发出警报声,并且立刻报警,这样我一个人出门就安全多了。
这个书包是不是很神奇呀?它不仅能提醒我每天要做的任务,还能督促我每周做错题的总结,我真的太喜欢这个书包了。
篇17:初一如何突出中心作文写书包
今天课上,老师带着我们玩了一个小游戏——我来形容你来猜。该我上场了,“我的心爱之物不仅容量大,里面有很多口袋,而且每天都陪着我去学校。你们猜出来它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我心爱的书包。
我的书包是粉色的,上面有一个“忙着可爱”的布贴,还画着三个爱心气球,爱心气球是被一个甜美的小女孩拿着的!书包一共有三层,第一层比较小,我可以装作业本和铅笔盒;第二层略大一些,装着我的课外书;第三层更大,装着许多课本和试卷。对了,侧面还有两个网袋,一个装的是水杯,一个装的是美术课用的彩铅。
这么漂亮的书包,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其实啊,我的书包是二年级过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每天与我朝夕相伴,已经成了我亲密无间的挚友,不仅如此,它的作用还很大。
有一次我准备去上学,妈妈说:“快下雨了,你记得带伞!”我往窗外看了一眼,嘟着嘴嘀咕道:“这么大的太阳,怎么可能会下雨,我才不相信呢!”于是我就朝学校方向飞奔而去,可跑到一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然后下起了大雨。我想:哎,真下雨了,果然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我只好淋着雨飞速向学校跑去,我边跑边想:书包淋湿了,那作业也要淋湿了,我可真倒霉啊!
到了教室,我发现好多没带伞的同学都成了落汤鸡,他们的作业也都被雨水打湿了。我沮丧地打开书包,发现我的作业本竟然安然无恙地立在那儿,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原来,我的书包是防水的。于是我拿出作业本,拉上拉链,书包仿佛在说:“小主人,这是我应该做的。”我非常高兴,心想:真是有惊无险,这多亏了我的小书包啊!
书包不仅兢兢业业地保护着我的文具和书本,还装着知识,领着我迈向知识的大门,我怎能不爱我的书包呢?
★ 集体备课制度
★ 教案总结的范文
★ 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 初中作文教案
★ 教学常规工作总结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精选17篇)】相关文章:
《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6
故宫博物院教案2024-01-17
集体备课教研计划2022-04-28
教案的标准格式2023-07-27
第二周地理各年级教案2024-05-08
初一数学集体备课心得体会总结2022-05-07
高中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2023-08-16
写教案2023-02-26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2023-06-05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制度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