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心得体会(集锦16篇)由网友“来瓶养乐多”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家庭教育指导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家庭教育指导心得体会
7月16—24日,我代表单位被选派到郑州参加为期十天的“河南省教育系统第四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深感荣幸之至。据会务组领导讲本次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将统一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合格证书和资格证书,更觉学习机会难得、肩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把握机会、换脑洗髓,全新地理顺一下以往的教育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方不负此次学习之良机。
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骨干精英,可谓高手如云、峰峦汇聚,很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梦觉;作报告的杨雄、许建国、张健、曹萍、周慧玲、陆士桢、孙云晓等老师皆是国家级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聆听他们的报告,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虚空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会中去主动碰撞、交流、提高,无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蜕变和升华。愿将收获点滴,与同仁共勉,向领导做以汇报:
一、专家报告观点新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金玉良言、启迪智慧、拓思导行。
(一)、杨雄博士的报告《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所处的处境和面临的新挑战,从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形势及家庭教育种。种现象做剖析,为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背景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以具体的论题展示了其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倍感激情振奋。
(二)、许建国教授的报告《与时俱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其丰富的家庭教育亲身经历,以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激活了我们的教育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理顺了我们的教育方法。
针对一些现象和问题,如:1“我孩子现在没问题,或者没有太大的问题,以后会不会出问题?”2“孩子们在犯罪以前,有没有天真、可爱的幼儿生活,小学生活,中学生活?”3“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离婚率高于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和解决?”4“现在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为什么都当不了家了?”5“我们的时代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孩子怎么了?”等问题发人深思。面对“未成年人迷恋网络游戏,产生早恋与性行为,行为失范、失常,厌学、逃学、弃学”诸多问题“家长无为、学校无奈、社会无助”,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家长怎么了,都做了些什么?”
教育不属于学校的专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形成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发展趋势;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对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与优化的作用;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提供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作用,对学校教育提供了氛围与反馈。
许老师的家庭教育八大原则,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1、平等尊重原则,“家长和孩子可以谈话、但不能训斥,可以批评、但不能埋怨,可以说教、但不能空谈,可以对话、但不能居高临下”;
2、期望适度原则,“没有期待是不负责任,期望过高是事与愿违”;
3、依赖转换原则,“孩子依赖父母是天然的,过早过晚取消依赖都是相当有害的”;
4、合理攀比原则,“最忌讳的是只比分数、不比品德,只比孩子、不比父母,只比一时、不比发展”;
5、宽严相济原则,“不无限度的溺爱、不无边缘的娇惯、不无根据的迁就、不无节制的满足”,“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
6、言而有信原则,“诚信的第一来源就是自己的父母”;
7、夫妻和谐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家庭教育近乎于成功了一半”;
8、言行自重原则。“国以人为本、国则盛,人以德为本、人则强,德以善为本、身则安,善以孝为本、心则悦,孝以行为本、事则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教育也就简单多了。
(三)、张健老师是一名心理学气质教育专家,被媒体称为“家庭气质教育第一人”。他的报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解决、演讲技能训练》,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为题材,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游戏、实验为切入点,报告生动有趣、富于激情,全新的注解了许多教育失败的根源,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张老师就“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讲解,伴随着测试、判断,让我们“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很是受益。张老师的演讲技能训练,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他的观点“看到的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他控制情绪的方法“我生气了吗?我为什么生气?我能让自己不生气吗?我不生气也能让别人不生气吗?”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四)、曹萍老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副主编,她的报告《有效沟通与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为我们演示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有效沟通课,还为大家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支了妙招。曹老师胸中自有大格局,她才思敏捷、言辞缜密,很独到的为我们阐述了“命运”一词。“命”即“命轮”,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构成命轮;“运”是人生走过的路径。只有命轮立住了、牢固了、转起来了,人的运程才会越来越好。她重点为我们分析了“君臣、夫妻、朋友”之间的相处与沟通,其秘密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通,解决了内在的问题,才能与人沟通,让人感慨啊!讲心理健康维护时,曹老师说:“现在50岁以前的人,能力都具备,但自信都不够。”如何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人生要算好三笔帐:生存之帐、发展之帐、助人之帐,只有在助人、利他时人生才会有高度、有境界、有能量;人在无名、无利、无禄的状态下,内心才会变得能量源源不断、无比强大。
(五)、周慧玲老师以前曾到我们__做过报告,同样的主题《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围绕《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家的园》展开,如春风化雨般再一次使我感受到了周老师的教育智慧,质朴中包含了教育生命的灵动之美。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她的家庭教育观点、感言,似道道泉源、妙剂良方,撼人肺腑!1“慎夸孩子聪明,多肯定孩子勤奋,慎夸孩子漂亮,漂亮是父母的给予,不是自己能力得来的,慎夸孩子是最棒的,不做人上人,勇争一流,做最好的自己”;2“和谐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身揽,在外人面前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回到家里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情通才能理达”;3“学校着重知识的传授,家庭着重生活的示范,家长的教子责任在于做给孩子看,带着孩子行”;4“门里是家,出了家门就是国,看现在的孩子就知道家道兴衰,家道兴衰、国家未来”;5“兴小家为大家是教师应有的家国情怀,爱国要从爱自己、爱家人、爱职业开始”;6“把人生的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还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7“教子秘诀: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不管—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不惯—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8“把孩子的灵性管没了,精神上万万不能控制,把孩子管乖了,也管呆了、也管傻了”;9“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不搞特殊化、不做特殊人、不要求特殊照顾”;10“现代人才标准:独立人格、国际视野、领袖气质(替别人操心就是领袖气质)”;11“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不把养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12“以家园荒芜的代价换取事业的发展,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悲哀与遗憾”;13“家庭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14“教师在学校要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在家要做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好父母”;15“父母别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孩子的脖子上,家庭教育的真谛—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助孩子看见自己的心—觉悟”;16“父母是孩子的快乐之源,老师是学生的快乐之源,班主任是班级的快乐之源,校长是学校的快乐之源,党中央是和谐社会的快乐之源”。
(六)、陆士桢教授的报告《怎样培养一个全面发展、有能力的好孩子》,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大众的视野,她详细的分析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特征和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家庭教育要讲原则、讲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一节生动、实用的家庭教育理论课。她的一些观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很有助益。如:1“目前,中国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最高的城市,最不幸福的群体是收入最高的群体”;2“家庭教育要寻找精神层面的东西,来和物质的诱惑相抗衡,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3“孩子是个小盒子,以前是父母老师往里面装东西,现在社会早就往里面装满了小纸条,孩子的脑袋越来越大,该不该知道的都知道,四肢变短了,该会的不会,不该会的全会”;4“现在的很多孩子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主动、单一,缺乏远大理想,心理脆弱,优秀的学生很自我,不知感恩,为实现自我不择手段”;5“现在的家长对成绩过于关注,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6“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主流价值取向,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
(七)、孙云晓教授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是本次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主编,他的报告《五元家教法和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无疑成为了本次会议的压轴戏。孙教授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为题,宏观把握当代家庭教育的脉搏,以今天的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入手,归结到忠告天下父母四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并旁引博证、详细解说这四句话所代表的教育内涵,列举了丰富的国内外教育现象及案例,得出结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条件就是好的关系,教育的方法就是培养习惯,教育的原则就是因材因性施教”,给出了我们家庭教育的无上良方。
“五元家教法”是以孙云晓教授为首,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出的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家庭教育方法。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含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归纳为五种元素: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一个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亲子关系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方法。五元家教法是打开家庭教育之门的神秘钥匙,有了它,云遮雾罩的家教难题就有了清晰可见的路径;有了它,父母们就能自信而坚定地走出充满诱惑的家教误区。
二、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健康成长、进步,真正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汇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相互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更能够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围。
2、作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适合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能够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间。
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效果来。
4、建议县教育局、关工委,成立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联谊会(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把我们有限的力量集聚起来(集洼成池),可以组织优秀的骨干巡回到各级家长学校做教育讲座、做调研、做评估,促使我们的家长学校更加规范地办起来,办出效益来。
篇2:家庭教育指导心得体会
xxxx年7月16~23日,我参加了河南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聆听了八位专家的讲座,他们高屋建瓴见解,让我深受启发:
来自上海的陈默教授讲了游戏的意义,让我意识到游戏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孩子们在制定规则,遵守规则中学会控制情绪与人和睦相处,我会提醒家长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游戏,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来自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周慧玲教授,以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热心公益事业,把二七区康桥花城社区建成一个修善、行善、劝善、道善的大家庭,业主、摊主、保安、保洁,他们平等和协,亲如一家,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康桥人”。听了周老师的“吃气、吃苦、吃亏”的理念,我再不会因为儿子在学校多干活而纠结,我会让儿子感谢给他指出错误的人,感谢给他干活机会的人,并让儿子知道吃亏是福。
张健老师《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让我知道了责任与义务,做好自己才能要求别人。做一个女人,首先要做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再做一个好妈妈,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杨雄教授从全局的高度引领我们思考:面向未来,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备什么素养?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更好地适应生活?为此我们要调整教育思想,分数不重要,能力才重要。指导家长培养学生的七大领域素养、九大通用素养和四能力,让学生有机、快乐、自由地成长。
孙云晓教授通过中日两国教育理念和教育现象的剖析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首要的任务是让家长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迷信权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育。
钱志亮教授的《现代父母的角色定位》理论性强而不失幽默风趣,语言富有哲理。作为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从小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父亲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口径统一,不情绪化对待,让孩子无所适从。
王大龙教授的《家庭教育是一件大事》告诉我们,家长每天要做好三个十分钟,第一个十分钟问孩子在学校问了什么好问题。第二个十分钟是和孩子一起阅读。第三个十分钟是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样的习惯,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孩子就会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家庭教育的五把金钥匙,为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开辟了新天地,指明的方向
总之,通过本期培训,我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也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想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教育学生,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做到既耕好事业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园。
篇3:家庭教育指导的心得体会
7月16日我满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河南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我在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之前,可谓自我感觉良好。但是,通过培训学习,我发现自己无论是在观念上、理念上,还是在技术上,能力水平上均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各位老师的基础知识培训和实践指导,让我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了诸多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与技能,极大地增强了做一名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勇气和信心。
这次培训的专家郗杰英、于秀、陈会昌、杨雄、张健、曹萍、周慧玲、陆士桢等老师皆是国家级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我聆听他们的报告,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会中去主动碰撞、交流、提高,无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蜕变和升华。各位老师的授课之所以那么生动,那么引人入胜,我觉得是缘于他们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来传授知识。各位老师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让我理清了很多概念;老师们的体验式教学,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收获颇丰。老师们不仅循循善诱,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术,他们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人格魅力更是令我终身难忘。愿将收获点滴,与同仁共勉,向领导做以汇报:
一、培训内容丰富
9天时间,学习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专家报告,有自我反思,有学习检测,有联欢演出,真的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张健老师是一名心理学气质教育专家,被媒体称为“家庭气质教育第一人”。他的报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解决、演讲技能训练》,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为题材,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游戏、实验为切入点,报告生动有趣、富于激情,全新的注解了许多教育失败的根源,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张老师就“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讲解,伴随着测试、判断,让我们“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很是受益。张老师的演讲技能训练,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他的观点“看到的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他控制情绪的方法“我生气了吗?我为什么生气?我能让自己不生气吗?我不生气也能让别人不生气吗?”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陆士桢教授的讲座理论性强而不失幽默风趣,语言富有哲理,深受广大老师和家长的赞同。本次讲座继续丰富着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知识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着,使我收获蛮多,感触蛮多。学会鼓励孩子。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却不容易。鼓励孩子要寻找孩子的优点,不要强调他的责任,要表示友好和欣赏他,表达自己的感情、传递温暖;尤其要花点时间和孩子玩游戏,注意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不情绪化的对待孩子,不对孩子的一时挫败表示难过的情绪;切忌不用处罚或报复的方式,要善于表达幽默,尽量表达乐观的态度。
曹萍老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副主编,她的报告《有效沟通与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为我们演示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有效沟通课,还为大家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支了妙招。曹老师胸中自有大格局,她才思敏捷、言辞缜密,很独到的为我们阐述了“命运”一词。“命”即“命轮”,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构成命轮;“运”是人生走过的路径。只有命轮立住了、牢固了、转起来了,人的运程才会越来越好。她重点为我们分析了“君臣、夫妻、朋友”之间的相处与沟通,其秘密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通,解决了内在的问题,才能与人沟通,让人感慨啊!讲心理健康维护时,曹老师说:“现在50岁以前的人,能力都具备,但自信都不够。”如何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人生要算好三笔帐:生存之帐、发展之帐、助人之帐,只有在助人、利他时人生才会有高度、有境界、有能量;人在无名、无利、无禄的状态下,内心才会变得能量源源不断、无比强大。
周慧玲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教子的秘诀是:不管不惯,就是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周老师的课讲的智慧快乐,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家长代替孩子去决策和做事;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强,自立、自信、自爱。爱孩子就要多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因为孩子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因为孩子需要父母在耐心中等待他们成长,并允许他们失败。
陆士桢教授的报告《怎样培养一个全面发展、有能力的好孩子》,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大众的视野,她详细的分析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特征和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家庭教育要讲原则、讲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一节生动、实用的家庭教育理论课。她的一些观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很有助益。如:
1、“目前,中国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最高的城市,最不幸福的群体是收入最高的群体”;
2、“家庭教育要寻找精神层面的东西,来和物质的诱惑相抗衡,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
3、“孩子是个小盒子,以前是父母老师往里面装东西,现在社会早就往里面装满了小纸条,孩子的脑袋越来越大,该不该知道的都知道,四肢变短了,该会的不会,不该会的全会”;
4、“现在的很多孩子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主动、单一,缺乏远大理想,心理脆弱,优秀的学生很自我,不知感恩,为实现自我不择手段”;
5、“现在的家长对成绩过于关注,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6、“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主流价值取向,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
二、学习感悟颇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清晰。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是对孩子的初加工,学校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对孩子是具有一定延续性的深加工,社会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检验性、环境性的特征。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发展趋势。因此一个学校想把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首要的抓手应该是家庭教育,对学校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起跑线。没有问题的孩子,更没有问题的家长,出现问题孩子主要是看孩子的高度、角度出了问题。改变家长看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更需要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并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去引导和帮助每一位家长。
反思自己,过去在事业上付出的更多,忽视或看轻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做法现在看来是很不妥的。教师更应该既种好事业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园。作为教师家长,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更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并付诸于行动,荒了自家的园的教师应该是不称职的家长,更不能够称之谓称职的教师。
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的重要,渐渐感受到了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视并切实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担起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应有的职责和义务,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台阶。
篇4:家庭教育指导的心得体会
一、学会做人:人格健全是做人恒久的标准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青少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致力于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咨询的基础与保证,做人就是要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有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总体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偏重于怎样做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学做一个人。”道理很简单,我们不一定能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一定能漂洋过海成为留洋族”,但我们一定要先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会爱人也会自爱的人。一个会谦逊也会自尊的人,一个平凡而绝不卑鄙的人,这才是伴随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人有人的规格,做人有做人的准则,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做人的标准,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真诚、正直、善良、仁义、宽容、豁达、执着、敬业、负责、进取、知礼、遵规、反省、改过、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这些是做人恒久的标准,我们要以此标准约束自己,锻炼自己,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二、学会学习:善学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新的世纪,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当今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宇宙空间技术、纳米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令人目不暇接。世界的发展,时代的紧迫感催促我们不可懈怠。这就要求我们家庭教育指导师必须学会学习,学习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善学是使人聪明的本领,学会学习关键在于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善学是指能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多方面高效率的学习。善学主要是指学习要做到经常复习,即“学而时习之”;学习要做到学与思结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做到学和问结合,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要做到向别人学习,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借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多读书,读好书。即要博览群书,能详尽地解释它,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种学习能力,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习境界。
学习要做到静心,如果不专心致志,学习也就不可达到最佳效果。善学可以让你事倍功半,会学习才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才能学有所长,获得本领,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拥有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三、学会沟通:微笑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模仿与关注。作为人的一种能力,沟通是教育咨询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所必备的素质,在教育咨询工作中,教育咨询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只有善于沟通,才能得到来访者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获得教育咨询指导的成功。
我们要在沟通中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善意的交流,让对方感受到诚意,任何虚假都可能导致沟通的失败;我们要在沟通中要把握对方的心理需求、彼此分歧的焦点或疑惑点,要通过解释消除对方的疑惑;我们要在沟通中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清楚并讲求艺术的表达思想;我们要在沟通中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并理解对方,从而建立默契;我们要在沟通中要保持宽容的心态,体谅或原谅对方的失误,合理地看待对方的弱点。
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有效的沟通,而微笑恰恰是有效沟通的润滑剂,因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情绪,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来访者身上起到影响作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换句话说,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柔和的阳光,温暖别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音乐,能调节紧张的气氛;微笑是心灵相通的七彩阳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
记得自己孩提时候的老师们都比较的严肃,虽然这些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的知识和人生智慧,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可能还是更喜欢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的老师。也许是我们的老师在应试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数遮住了双眼,被功利尘封了心灵,情感早已淡漠,心灵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对着我们这群新鲜的生命和活泼的童年,我觉得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为人师的悲哀!作为一名未来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一定要把美丽的微笑留给可爱的学生们!因为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是一句不学就会的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四、学会做事:用心做事是学会做事的最高境界
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学会做事既是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一种职业能力。不会做事也就难以成就做人!不会做事的人是一个无价值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做事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用力做事,第二种境界是用脑做事,第三种境界是用心做事,而第三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这也正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所应追求的境界。做事要如水,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有滴水石穿而不悔的韧劲。
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只有用心去做一件事,才能成功。所谓用心做事就是做事时,加入智慧,加入对事的长远打算,加入对事的一步一步的思考和谋划。人们常说,当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谁能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谨慎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孩子今天乃至未来的影响,谁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和能力,谁能在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时,有针对性地真诚去呵护成长着的心灵,谁能给贫困生以更多的关爱和辅导,就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我想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就更加应该站在一个家庭的整体和谐发展与孩子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用心的解决各种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更是为孩子明天成人奠基的事业,所以教育工作的焦点应该是孩子的成长,应多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要用我们的真心去指导家长,要用我们的情感去感化家长,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启迪家长,要用我们的人格去熏陶家长,做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五、学会生活:感恩生活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源泉
学会生活是人生的目标,也是一种境界。生活不是生存,生活是追求某种意义的生存过程。生活有三个层面:一是俗务,更多的是与生存有关的日常生活;二是事业,上学、研究或从事职业等事业,人生总要成就一番事业;三是审美,创造和欣赏文化就是审美。
学会生活就是要热爱生活,要有生活的理想,带着希望生活,有目标和愿景的生活才能有生活的激情;学会生活就是要处理好俗务、事业和审美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学会生活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业绩;学会生活就是要主动体验并欣赏,在生活的体验中欣赏美,欣赏价值;学会生活就是要善于交往,在交往中获得情感。人是群体的存在,融入群体,融入事业,人才有归属,才会有精神的充实;学会生活就是要做真诚正直的人,做与人为善的事,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是最高境界的审美。归根结底,我们要学会生活就是要幸福的生活,而感恩生活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源泉。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和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成长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更为重要,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幸福的人,我们要学会把爱传出去,帮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及家长们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总之,这次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是一次对我的职业发展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家庭教育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修炼自己,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在学习与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家庭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让培训的硕果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篇5:家庭教育指导的心得体会
回想几天的培训学习,听了杨雄、王纪琼、陆士帧、张健、曹萍等专家老师的讲座、授课,感触很多。非常感谢省关工委举办的省第六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活动,能够参加这次培训,我感到很幸运。从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意义上讲,参加这次培训,将改变自己的教育人生,改变包括我家孩子在内的许多孩子的教育未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今天我们在他们身上所施加的东西和影响,长大后,他们会悉数地还给我们,还给社会。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为孩子建立一个活泼快乐的成长环境。身为父母首先要互爱,同时要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互爱,而不是单方面的父母的付出,要给孩子付出的空间。只有在父母和谐的努力构建之下,孩子才会心灵愉悦,头脑放松,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去憧憬自己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希望。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有目标的人生是航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她没有明显帮助作用的事情,也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孩于的各种兴趣如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我们都让她去尝试、去锻炼。找好培养的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熟悉或擅长孩子特长的相关内容,引领并鼓励孩子一道坚持学习下去。
努力创造关系最和谐的夫妻关系
通过培训,关于夫妻关系的话题,我深有感触。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内容。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长应从自己做起,家长是孩子的模仿人,言传身教都在影响着孩子。家长应该从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决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评孩子时,父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能相左或相右。
关注和关心随处可见
每天抽1个小时以上时间和孩子相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学校里的状况;每天询问他在学校里高兴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以便及时掌握意外情况发展的苗头;在学习上,家长应做到和孩于同步学习,针对孩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和孩子一同成长。要从精神上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在孩子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他们加油,在孩子成长的漫长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给于加倍的温暖和关爱,使他们有战胜失败的信心和勇气。
学会真正爱孩子
孩子需要爱。这里的爱不是溺爱,不是宠爱,而是真爱。人们常说,爱也要讲究方法。科学的爱,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平等的,但家长往往会忽视这点,对孩子给予自己的爱视而不见。孩子们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不象大人们的爱那么具体,但孩子们的爱却实实在在。为鱼儿创造更好的水环境。
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必须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充满生气而欢乐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理,善于聆听孩子的倾诉和意见,彼此敞开内心世界,孩子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精神上没有任何压抑感,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孩子如同生活在家庭中的小鱼,坚持在家庭中给孩子供给含氧量高的空气和养分,他们才能自由的呼吸。
作为父亲的我,多陪陪孩子,多参与教育孩子的过程,收获将会很多;处处都有随喜心,随时随地开心生活生活在路上,学习在路上。
篇6: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心得体会
7月16—24日,我代表单位被选派到郑州参加为期十天的“河南省教育系统第四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深感荣幸之至。据会务组领导讲本次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将统一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合格证书和资格证书,更觉学习机会难得、肩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把握机会、换脑洗髓,全新地理顺一下以往的教育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方不负此次学习之良机。
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骨干精英,可谓高手如云、峰峦汇聚,很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梦觉;作报告的杨雄、许建国、张健、曹萍、周慧玲、陆士桢、孙云晓等老师皆是国家级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聆听他们的报告,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虚空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会中去主动碰撞、交流、提高,无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蜕变和升华。愿将收获点滴,与同仁共勉,向领导做以汇报:
一、专家报告观点新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金玉良言、启迪智慧、拓思导行。
(一)、杨雄博士的报告《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所处的处境和面临的新挑战,从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形势及家庭教育种种现象做剖析,为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背景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以具体的论题展示了其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倍感激情振奋。
(二)、许建国教授的报告《与时俱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其丰富的家庭教育亲身经历,以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激活了我们的教育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理顺了我们的教育方法。
针对一些现象和问题,如:
1、“我孩子现在没问题,或者没有太大的问题,以后会不会出问题?”
2、“孩子们在犯罪以前,有没有天真、可爱的幼儿生活,小学生活,中学生活?”
3、“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离婚率高于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和解决?”
4、“现在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为什么都当不了家了?”
5、“我们的时代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孩子怎么了?”等问题发人深思。
面对“未成年人迷恋网络游戏,产生早恋与性行为,行为失范、失常,厌学、逃学、弃学”诸多问题“家长无为、学校无奈、社会无助”,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家长怎么了,都做了些什么?”
教育不属于学校的专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形成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发展趋势;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对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与优化的作用;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提供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作用,对学校教育提供了氛围与反馈。
许老师的家庭教育八大原则,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1、平等尊重原则,“家长和孩子可以谈话、但不能训斥,可以批评、但不能埋怨,可以说教、但不能空谈,可以对话、但不能居高临下”;
2、期望适度原则,“没有期待是不负责任,期望过高是事与愿违”;
3、依赖转换原则,“孩子依赖父母是天然的,过早过晚取消依赖都是相当有害的”;
4、合理攀比原则,“最忌讳的是只比分数、不比品德,只比孩子、不比父母,只比一时、不比发展”;
5、宽严相济原则,“不无限度的溺爱、不无边缘的娇惯、不无根据的迁就、不无节制的满足”,“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
6、言而有信原则,“诚信的第一来源就是自己的父母”;
7、夫妻和谐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家庭教育近乎于成功了一半”;
8、言行自重原则。“国以人为本、国则盛,人以德为本、人则强,德以善为本、身则安,善以孝为本、心则悦,孝以行为本、事则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教育也就简单多了。
(三)、张健老师是一名心理学气质教育专家,被媒体称为“家庭气质教育第一人”。他的报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解决、演讲技能训练》,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为题材,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游戏、实验为切入点,报告生动有趣、富于激情,全新的注解了许多教育失败的根源,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张老师就“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讲解,伴随着测试、判断,让我们“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很是受益。张老师的演讲技能训练,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他的观点“看到的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他控制情绪的方法“我生气了吗?我为什么生气?我能让自己不生气吗?我不生气也能让别人不生气吗?”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四)、曹萍老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副主编,她的报告《有效沟通与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为我们演示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有效沟通课,还为大家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支了妙招。曹老师胸中自有大格局,她才思敏捷、言辞缜密,很独到的为我们阐述了“命运”一词。“命”即“命轮”,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构成命轮;“运”是人生走过的路径。只有命轮立住了、牢固了、转起来了,人的运程才会越来越好。她重点为我们分析了“君臣、夫妻、朋友”之间的相处与沟通,其秘密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通,解决了内在的问题,才能与人沟通,让人感慨啊!讲心理健康维护时,曹老师说:“现在50岁以前的人,能力都具备,但自信都不够。”如何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人生要算好三笔帐:生存之帐、发展之帐、助人之帐,只有在助人、利他时人生才会有高度、有境界、有能量;人在无名、无利、无禄的状态下,内心才会变得能量源源不断、无比强大。
二、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健康成长、进步,真正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汇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相互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更能够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围。
2、作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适合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能够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间。
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效果来。
4、建议县教育局、关工委,成立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联谊会(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把我们有限的力量集聚起来(集洼成池),可以组织优秀的骨干巡回到各级家长学校做教育讲座、做调研、做评估,促使我们的家长学校更加规范地办起来,办出效益来。
篇7: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思想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德育工作再像以前那样靠班主任单枪匹马,用老办法、老形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所起的作用几乎与学校教育相当。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深入。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生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取代的,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的培养。基于这两者的密不可分性,正确指导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8: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其子女施加的教育。家庭教育虽有其优越性,但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每个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因此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总的来说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有相当部分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在孩子的身上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忽视了孩子的德育,一味注重智育。为了考上重点学校,买了一堆的课外练习题,孩子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地埋在书堆里,孩子们不堪重负,慢慢出现了叛逆心理,和家长出现了代沟,事则其反。
2、有些家长用心良苦,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孩子生活方面的事全部包办,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慢慢地有了劳动可耻的错误想法。
3、还有些家长怕孩子犯错误,孩子要郊游,帮其整理好了包裹,怕孩子丢三落四;上学了,为其准备好餐具,怕因为忘了带餐具而没了饭吃;快要下雨了,忙给孩子准备好雨具,怕淋到了雨;做作业了,忙陪在旁边,一看到孩子错了马上就去“帮忙”……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挫折,因为,犯错也是一笔财富。
4、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一有了退步就大发雷霆,一味地责怪孩子,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学习退步,从不加以思考、分析。时间长了,孩子对家长有了惧怕感,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敢和家长交流,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
5、打工潮的形成,造成隔代监护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学生家长迫于生计和发展的需要,纷纷进厂进城或去外地打工,留下爷爷、奶奶监护孩子,大大削弱了对子女的教育力量,隔代监护带来主要缺点:受身体、年龄等因素影响,管理教育力度减弱;“爷爷、奶奶”辈比较而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甚至不少人是文盲,大多数认为能给孩子提供衣食温饱就够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过来的;隔代人监护“代沟”明显加大,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俗话说,“一代管一代,孙子当客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管理严了,又怕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告恶状。
篇9: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一、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世界
情感世界,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被外界事物触动下产生的自然的感情流露、情绪反应。情感世界丰富往往指一个人遇事多从情绪角度着眼,情感世界贫乏则多从理智上考虑问题。健康的情感世界则是二者的综合。这种情感既能使孩子们富有同情心,善于与他人保持情感共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又能在重要的场合保持一份冷静,多一份理智。健康的情感世界对孩子将来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都是很有帮助的。
2、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道德是社会的行为准则,道德品质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财产。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主要包括了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等。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本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如果家长在重视言教的同时也注意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那么家长的身教一定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其中的思想渗透进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航标,使孩子终身受益匪浅。
3、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
一个孩子,单单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不够的,还要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充满了阳光,盛开着成功的鲜花,困难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如果我们从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因此,作为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这对孩子将来的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4、注重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形成了不好的或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积重难返,即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更要关心他们是否爱读书、是否爱提问、是否爱观察、是否会讨论……当孩子在学生上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找原因,分析情况,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才是真正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作为家长切忌一味的责骂,应该多一些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要迎难而上。
5.增强家庭教育中的民主意识。
家长要改变“老子说了算”“家长的意志就是一切”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如同“大禹治水”,宜“疏”忌“堵”,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有时需要堵,但更需要导。家长的种种管束如唠叨、数落、训斥、达标、包办、监控、打骂等不良家教方式,常使孩子们感到心烦。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冲突与磨擦。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民主观,确立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的新理念,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生活,感到自己的独立要求得到理解,就能和家长格外亲切,两代人的感情就会得到协调,双方就会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家访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会、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家访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工作方法,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老师可以对适时地指导家庭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我就家访工作,谈四点心得体会:
1、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目的在于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般的家访,大多是由于学生成绩下降或出现一些思想问题,作为老师在向家长汇报这些情况的时候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
2、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谁都知道,天下的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有出息。只可惜基础班的学生往往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是朋友之间在谈心,以诚相待,以情动人,适时地把握好“度”,理智的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落实措施。家访一般总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这样一来,学生和家长都更容易接受家访的内容,决不能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这样的家访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害怕,有些甚至产生了这样的看法,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是没有好事的,就是来告状的。当家长和学生有了这样的看法后,那老师的家访可以说是失败了,不会获得家长积极的配合。
3、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4、与家长沟通,要引起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
有的家长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忽略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有老师看管,子女又常常不大听自己的话,而往往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老师。我现在这个班级48个学生全是借读生,父母大都是到无锡来打工的,工作比较忙,一般都是早出晚归,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什么时候放学到家,有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根本不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跟家长讲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赚钱虽然重要,但子女的教育更重要,毕竟子女是自己的希望,既然把孩子生了下来就要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我认为,指导家庭教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教师的热心、爱心、恒心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篇10: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的心得体会
近期,读了孩子拿回来的就《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收获不小。
这本书使我懂得,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当中的一部分,应当引起我们家长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懂“因材施教”的道理,要顾及孩子的兴趣和专长,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
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父母要采取不用的沟通方式,并且保持良好的沟通心态。缺乏耐心、烦躁过激的言语行为,必将导致沟通的失败。
父母双方要达成教育共识,如果需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时候也要有分寸,不能让孩子钻空子,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的教育观点是一样的。
无论听到什么不同的意见,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剥夺孩子的发言权利。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时,家长就应该让孩子把话说完,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指出孩子的可取之处或错误之处。不能以老卖老,要学会换位思考。
在把做人的权利说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追求人生的和谐、圆满、幸福。赏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与幸福有约吧!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要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
孩子已经进入初三,即将要迎接中考——人生的第一大转折点。书中也提到了克服考场紧张的方法,很值得采用。
在这一年中要和孩子一起解决随时出现的学习问题。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要给予适当的奖赏,发觉孩子的松懈和困难,要及时的指出和鼓励。提醒孩子要制定一个自己的学习目标,朝着他努力,朝着他靠近。这就是我的读书心得。
篇11: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的心得体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榜样。”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们走出了父母的温暖的怀抱,走出象牙塔,走进大学,走向工作,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原来是孩子,是学生的我们逐渐也开始往人生的下一阶段过渡。父母,这个词似乎也离我们不再遥远。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想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某一个角落变得不再困难。大量的信息涌入,大量的事件曝光,我们看到了不少的事情同“家庭”和“父母”有关,有正向的也有充满争议的,大量的不同的声音和讨论让这个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一些困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呢?“家长”这个身份来得突然,又因为担着重大的责任,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童年甚至是一生,所以被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但这份全天24小时无休的工作既没有一份标准的手册来告诉大家应该要怎么做,也没有提供一个练习犯错的机会,仿佛大家默认“家长”这个身份只要一被标注,就能够做得很好,似乎连家长自己也这么认为,明明在应该不断学习的阶段,有些却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定是对的。
但是这样的“默认”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有些家庭的幸福美满,亲子关系的亲密和谐;是有些家庭亲子关系破裂,分崩离析;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是“父母等着孩子的感恩,孩子等着父母的道歉”。
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为什么会有“家长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孩子却觉得受到了很多伤害”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我想,这大概和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使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关。《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每一问题前面都有一个案例,翻看的时候我或多或少都感觉到了熟悉,即使不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听说过,看过。这些家长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只是他们的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是合适的,所以才得到了相反的效果。也许家长们也需要接受一个事实:他们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学生”,也需要去学习如何和孩子相处,学习如何解决亲子之间出现的问题,孩子并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一味地期望孩子做出改变,改变成家长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不合理也不正确的。
学习如何去做好家长,应该是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路程,也许会走过很多的弯路,每个孩子都是个独立而又特别的个体,可能适用于其中一个孩子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另一个孩子,所以它需要家长不断地去进行探索。探索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有指导或者是参考就变得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这本书就从专业的角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翻看着这本书,我有多种感受涌入心头,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角度不同。很多的书也会提及一些亲子之间出现的问题,提及的时候总是说:“这是因为孩子……”,这样的说法可能会给家长一种错觉:并不是我的'做法的错,是孩子不够配合,只要我通过其他手段让他配合,就可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只能决定自己想什么做什么,不能完完全全地去干预其他人的所思所想,即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孩子之所以会听父母的话,是因为他们信任父母,所以允许父母通过他们来影响自己,并不因为他们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指导手册里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角度。亲子关系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吗?不是。那一定是家长的问题吗?也不是。只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能够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去做出一些改变,或者提供一些适当的环境,来影响孩子做出改变。这一本指导手册就表达出了一种观念,如果出现了一些家长认为与孩子之间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不仅仅是其中一方的错误。所以从解决方法上,手册里并没有局限于一定是“对着孩子做些什么”才能够改变,也有一些措施是之前家长可能认为毫无作用的“改变环境”的方法。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如果孩子一直赖床,家长应该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之所以有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案例里的小朋友简直就是幼时的我的另一个翻版,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以前靠妈妈喊起床的时候总是要喊上三四次,即使是后来长大的时候也总需要设定上三四个闹钟,每一个闹钟响过了,按掉之后再赖床个五分钟,反反复复几次,总是没有办法利索地起床。虽然每回让妈妈喊,她喊个三四次也会提高嗓门有些生气,但是我们俩都没有办法。在手册里就有说到这一个问题,提供的解决办法就不是让家长粗暴地推门就开始喊或是开始数落孩子怎么不起床,而是先从环境开始改变。拉开窗帘,打开窗户,让孩子感受到新的一天已经到来,感受到白天的明亮,让孩子的潜意识里就做好一种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其实可能比家长粗暴地拉被子,或者是扯着嗓子喊上几次都更加有效果。
除了角度不同以外,这本手册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多方位。翻开目录就可以发现,手册分为了六个部分,分别是生命与生活、亲子关系与沟通、学习与成长、品德与个性、家教与家风和家长自我提升与家校合作。相比于学校里的老师可能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家长这个一辈子的二十四小时的“老师”,要操心的方面就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了。学习之外,孩子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性格怎么样?是不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很显然,家长这个并没有物质酬劳的“老师”,承担着更多的担心,操着更多也更全方位的心。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他的品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的观点再加上升学的需求,让家长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但是近几年,网上陆陆续续爆出了一些高学历的学生品行不端,说出一些不当言论甚至是做出一些令人错愕的事情,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学习好的孩子是真的没有品行上的问题吗?其实不尽然的,所以对于孩子品行方面的培养和品行问题的纠正,应该从小就抓起,应该和学业问题一样得到重视。这本手册中间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很小实则可能反映了某方面偏差的案例,例如教会孩子们学会感恩,我们总会把“要学会感恩”挂在嘴边,把它当做学校黑板报必不可少主题,孩子在懵懵懂懂中受着这样的灌输,有的进到了心里,被记住了,一点点摸索学会了,有的就只是当它成为一个任务,从来没有想过感恩是什么意义,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换句话说,我们并没有系统地去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我们总是理所应当地觉得所有人都天生会感恩,却忘记了我们本来也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法去教会孩子更快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到这件事情。还有一些是近些年来很热门的引起很多讨论的问题,比如“二宝”话题。自从开放了“二孩”政策后,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的大孩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但都表达出了对于二孩的排斥。手册里也有谈及这个问题,它所说的方法不一定肯定能够解决每一个家庭出现的每一种情况每一个问题,但至少它提供了一种思考,一种处理问题的新角度,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方式。家长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大多数时间站在了自己的角度?那不如换位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或许这样,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举动了。
除此之外,这本手册的后面两个章节涉及到了“家教与家风”以及“家长自我提升与家校合作”,更让我感受到了这本书极强的专业性。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孩子们所生活的环境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一个又一个一层又一层嵌套的系统,家长,家庭,学校,甚至社会,这个五光十色的大世界,每一个系统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从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来看待给予孩子的教育,而且不仅停留在教育孩子,还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家长自己,使自己也得到教育,和孩子共同进步,给孩子提供更良好的系统,也是这本书这两个章节传递出来的一个讯息。
不论是站在一个被教育的孩子的角度,还是一个逐渐走向社会终究有一天也会为人父母的成年人的角度,我都从这本书里受益匪浅。教育本是一件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不是挥舞着鞭子吆喝着改变,如何用温和又有力量的办法,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在家庭教育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好的角度和新的思考。非常感谢编写这本书的所有老师、专家和为这本书可以出版付出了辛勤工作的人们,相信更多的家庭会从中有所收获,有给更多的思考。
篇12: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的心得体会
首先,非常高兴又得到了这么一本有助于家庭教育的书籍。
平日里,与孩子的沟通和教育总是很难进行。大部分是由于我们不会沟通技能,往往都话不投机三句多、不欢而散,用孩子的话说就是:“我们有代沟。”而这本指导手册上既有案例、技巧,又有面对不同情况的应对方法,实在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和老婆都十分喜欢这本书,没事就会翻一翻。
孩子马上初三了,我们都希望她能考上个好高中,于是就给她报了3门课外辅导班,更是每天督促她好好学习。事实上,我们也把精力都放在了学校教育上,却忽略了家庭教育。这些问题在孩子的青春期期间一一浮出水面:脾气暴躁、不懂忍让。这对于她的人际关系和学习都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弊处,于是我们在注重学校教育的同时,也非常关心她的家庭教育。平时我们与老师的交流也并不密切,从没主动问过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也是我们的缺点。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孩子时常会主动和我们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这一点在晚饭的时候特别明显。以前我们“嗯”几声就过去了,而在看了第一本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后,我才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无益的。于是我们也会在孩子说学校里发生的事的时候,说“原来是这样啊”、“你说得对”诸如这样的话,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变得开始爱与我们交流了。这一点的突破让我们看见了希望!
其实,大多数的孩子心理年龄还是很幼稚的。孩子的世界里,就是需要一个人去迁就他们、包容他们、理解他们的。当然,我是不赞成过分溺爱的。但是有些过激的行为反而会把这些“要不到玩具和糖”的孩子越推越远,这本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就很好的教给你怎样去与这些孩子沟通。
建议所有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多去看看这本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篇13: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的心得体会
最近,我阅读了《家庭教育手册》一书。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部分,新环境,成长的起点;第三部分,青春期,坚定的陪伴。几乎是一气呵成的看完这本书,看完以后,对比较感兴趣的第一部分又重新进行了阅读。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风三面来说的。书中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管孩子,先要和他拉关系”。为什么对这句话印象如此深刻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不同的角色,我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妈妈,学生的老师。也许是因为职业原因,也或许是因为我的家庭教育对我性格的影响,我到目前为止,我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所以面对夫妻之间发生的分歧,面对孩子教育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我都没有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常常自认为良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对方的迁就与事事关心,而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尊重。这本家庭教育手册不仅从理论上,更重要的从真实的案例分析中,让我们感受到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
其实我知道一个有良好生活情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面对处于“可怕的两岁”期的孩子,我好像少了很多耐心。我甚至还像很多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朝着以及的价值观念去发展,从而这样去参与对孩子各方面管理。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改怎么办?如何让我更家有耐心?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从本书中写的一些内容,比如与孩子沟通时的语言,列举出的12句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面镜子,这不就是平时的我吗?于是在这个假期,我开始悄悄改变,比如我的叨唠不休似乎减少了,威胁恐吓也减少了,我更多的是去关注如何增进亲子关系。虽然孩子还小,只有两岁,我也开始去尊重。虽然孩子还小,我也开始去了解他的想法,不在强加自己的思想。虽然孩子还小,我也试图去学会沟通。
书中还有一个内容引起我的注意,就是对孩子的赞赏。与“太棒了!”“你真了不起!“太好了!”这类空乏的赞赏相比,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与父母的感受具体描述,会让孩子更强里的感受到认可的喜悦。我的孩子虽然小,但是在语言上日常交流已经没有问题了。
每当我发现因为我的改变,看到孩子的进步,感受到家庭的和谐,我也会有认可的喜悦产生。《家庭教育手册》不仅会陪伴我这个寒假,也会让我受益终生。
篇14: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心得体会
一、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情操才能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今年3月份在学雷锋的活动月里,当看到幼儿园的走廊上挂着雷锋的头像时,我就告诉她“这个叔叔最喜欢帮助别人了,你要向他学习哦!”虽然她听得似懂非懂,但从生活的细节中我会试着让她明白如何去帮助别人,比如买东西时我让她帮我提小袋子、打扫住房楼梯时帮我倒水等她力所能及之事。在我们谆谆教育下,女儿在学校里能够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并且常常自豪地说:“我有好多的同学,有五个是我最好的朋友。”
二、注意学习方式方法
每天我总要抽时间看看女儿班上的博客,看看她每天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回家后不时的考考她,看她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如何,找出她的缺点,要求老师帮忙改正。上个学期女儿胆子较小,通过家园共同教育,这个学期自信了很多,上课也敢举手发言了。
在家里我深信寓教于乐,不强制她去读书,毕竟还是孩子,而是投其所好让她看《儿童早教新方法》、《小小智慧树》、《双语不用教》等她喜欢的碟片,让她从动画游戏中学习或者玩玩具时告诉她如何简单的数数方法。
三、重视感恩教育
每年三八妇女节,幼儿园都会开展感恩教育亲子活动,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当活动中女儿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时我会热泪盈眶,也许她并不明白其中涵义,但我听后却感触颇深,结婚九年才迎来了她,刚出生时听力、智力筛查都没过关,现在她身心都健康,让我很欣慰,我不奢望她有多么的出人头地,但她必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小时候,因上班没空都是由爷爷奶奶带,老人对小孩过于溺爱,喜欢的食物让她独享,养成了自私的习性。现在慢慢长大懂事了,我们就给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每次吃东西的时候,她会先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一部分,并且还说:“有食物要大家分享”。
四、加强自理能力培养
女儿从小体质较差,很容易生病,特别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总担心她自己穿衣时间太长会受凉都不让她穿,自己包办太多从而导致她上个学期依赖性太强而什么也不会做。这个学期,我试着放手让她做,她的自理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都主动要求自己洗脸、涮牙、脱衣服,偶尔会有裤子前后、鞋子左右穿反的现象,肯自己动手我就很欣慰了。
以前女儿吃饭爱挑食,喜晕不喜素,没有喜欢吃的菜就不主动吃,等着大人喂,我就告诉她小白兔最爱吃萝卜和白菜,现在她慢慢地不那么挑食了并且也能主动自己吃饭了。
五、率先垂范,做好自身教育
平时,我们总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可自己却不做好表率。有一晚临睡前我把鞋子随意脱放,而女儿把我乱放的鞋子摆放后说:“老师说了睡觉前要把鞋子放好。”自己顿时汗颜,曾几何时我们总在要求小孩,而放松自己,比如,我们要求小孩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而自己却随意乱扔垃圾;规定小孩晚上几点钟睡觉,自己却在看电视。父母没有从严要求自己,又怎能给孩子做好好的榜样呢?
女儿有一天问我:“妈妈我做错事的时候你打我,你做错了是不是也要打你自己呢?”我一时语塞,只好说我做错事了下次改正。是啊!“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当小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只会打骂,没有换位想一想她们更需要的是夸奖和鼓励,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不能缺少夸奖和鼓励的。
作为父母,我们将用爱心、耐心教育好她,尽最大的努力为她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篇15:班主任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责任。因此班主任除了做好学生的校内教育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班主任在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新的教育理念去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促使其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家长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家长是教师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但在我国,许多家长有过挨训的经历,许多教师有过训家长的体验。家长受到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训斥后,会把羞恼、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轻则受训斥,重则得到一顿“饱打”。孩子受到伤害后,又会把怨恨投向告状的老师,师生关系又会受到影响。这样,造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教师与家长之间必须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尊重家长,调动家长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家长联系制度,保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
因此,班主任要了解学生,教好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家庭,重视家庭教育指导。那班主任应该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呢?
一、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职业及职业道德、职业修养不同,使得教庭文化环境各异。不同职业类别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的自觉程度以及教育方式均存在差异。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期望就越高,对孩子的言行要求就越严格,并且能够指导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各方面对孩子的要求都不高,由于自身无力指导,只能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学校。
如我们这样城乡结合的地方,收进来的学生有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整天忙于打工,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或者自己文化程度低无法指导孩子,只能要求老师多给孩子照顾。老师除了在校内能给孩子一些约束力外,对于那些不自觉的孩子,回家以后,“山高皇帝远”,早已把老师的教导抛之脑后,加上父母又无力照看或指导他们,只能放任自由。有的还给他们零花钱,使一部分孩子养成花钱无节制,贪玩不爱学习等不良场所,对孩子的教育起了相反的作用。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思想。
现在家长对子女重视程度提高了,但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养方法不够,以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应当是提高家长的素质。要想真正提高家教水平,必须端正家长的指导思想。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应该与时俱进,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
现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过于心切,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很多家长注重孩子学业成绩提高,而忽视身心健康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对待孩子的生活问题和成才问题上,有些家长推行的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做法,在生活上,他们尽可能满足子女提出的物质要求,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受到百般呵护、溺爱乃至惯纵的环境中;但在子女成才问题上,家长们提出的则是苛刻的要求,要子女在学习上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考试成绩要在班上排前10名之内,而且下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远没有真正体现精神关怀。
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正确的家教思想,教育方法就是再好,效果也是很差的,甚至会产生很坏的后果。记得在门口放学时,有个家长与我这样讲到:他的孙子脾气很坏,在家会威胁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一说他,他就不高兴,那就更不用说打他了,还会寻死觅活呢,家长拿他没办法。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因此爷爷奶奶都舍不得打骂他,平常没事时都宠着他,他说怎样就怎样。由于平常溺爱惯了,到了放错误的时候,就难办了,孩子根本不听他们的,反而威胁起他们。这就是我们这边的家长,被孩子耍的团团转,还觉得很应该。家长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反而害了孩子。
班主任更要对这样的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间断地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思想,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可以向家长提出创建学习性家庭的倡议:
一是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带头读书,为孩子做出学习的表率;
二是合理安排每天一定的休闲时间,使它成为全家共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时间;
三是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亲子关系,家长应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四是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创造出适合的教育方法;
五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为孩子创造适合发展的环境,让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思考空间,顺应孩子的个性进行引导教育。
三、善于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家长沟通。
班主任在与家长接触交往中,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家庭状况和家长的性格特点,然后进行分类,掌握好与各种类型家长的交往艺术,以诚相待,使家教指导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配合型”的家长中,有一部分是懂得教育规律的,班主任应和他们一起切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愿意与班主任配合,但因个人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不知如何去做的家长,班主任应热情帮助他们,向他们介绍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推荐或提供一些家教文章书籍,让他们自学,学习后向其他家长交流介绍。
与“放任型”家长的沟通,首先应认真分析家长放任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待。对由于工作忙顾不上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主动抽空家访,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他们,向他们强调家庭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并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有意请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谈认识和做法,使他们受到启示。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特殊家庭的家长,班主任更应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学生父母已离异的,要劝他们不要将仇视对方情感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责任。
与“护短型”家长交换意见时,要注意选择不会使他们难堪的环境,斟酌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忌用刺激性语言。在谈学生缺点之前,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家长留有面子,然后再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
四、经常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让家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是班主任的一项责任。因此我除了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一些家庭教育指导外,还十分重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面向全体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推介家庭教育经验。例如:
1、尽可能不让孩子请假。
2、孩子有自信心,才会努力学习。
3、父母要善于看到孩子的成功,不放过微小的进步,并大力表扬,切忌贬低和嘲笑。
4、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与进步,比关心孩子的成绩更重要。
5、在孩子面前不随便议论教师。
6、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碟,整理自己的床铺等。在家里有责任感的孩子往往在学校也很努力。
7、经常给孩子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比给孩子定大目标更有效果。
8、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不放过任何教给孩子知识的机会。
9、父母的实际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孩子看到父母投身于有意义的工作的姿态,也会效仿着努力学习。教给孩子在读书时善于提问题。例如让孩子思考书中的探险家成功的原因,想想谁在为此奋不顾身?他为什么这样做?并让孩子做出结论。
10、定下家庭学习规矩,例如“不完成作业不许出去”。孩子肯定不喜欢这个规定,但父母应该坚持。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篇16:班主任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搞好家庭教育指导既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拓展,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新途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接触机会多,对学生及家庭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及家长对班主任也最为崇敬、信赖,这是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优势和条件。但是,要完成时代赋予的这一神圣使命,班主任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
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转变家庭观念入手,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亲子观、人才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为指南。如:许多家长一谈到培养孩子成才,就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教育投资、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一讲到家庭教育,就认为只要盯住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而对于孩子做人的教育则忽略了。被恩格斯誉为新时代的伟大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添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古今中外的事例表明,一个人具备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也会被不良品性和习惯所淹没。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生活空间和成长的摇篮,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如果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教育好孩子的心情再迫切,效果也是很差的,甚至是事与愿违的。
2、引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班主任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家长经常索要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而不太探索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一些家长常对老师说:我没多少文化,教不了他,孩子就听老师的,老师办法多,您费心多管管,孩子的教育就全靠您了。好像班主任的一副灵丹妙药就能解决家庭教育遇到的所有难题。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班主任应利用各种机会,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基本规律重要性的认识,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用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去分析、认识错综复杂的家庭教育现象。正如人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以身作则就是家庭教育的一条金科玉律,家长的人格状况、素质状况、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用正面的、积极的言行熏陶孩子。
3、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体差异大。因为家长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知识层次、职业类别等都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家有效,到另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家庭关系、家教思想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家长会在进行普遍性家庭教育的同时,抓住各个家庭的特点,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如: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不管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忽视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甚至耽误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4、启发家长不断自我完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中国父母们的共同心愿。重视孩子教育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为此,家长不论自己多苦多累,都想方设法送孩子上学读书,渴望孩子将来成才。父母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学习进步,重视提高孩子的素质,却忽略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父母的学习精神和知识积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能否把孩子教育好,很重要的是取决于家长自己能否不断的学习。无数的经验表明,那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知识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更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棘手问题。反之,不重视、不善于学习、凭老经验教育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事半功倍。班主任可以利用召开主题家长会、听专题家庭教育报告、互动交流沟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让家长学会学习,构建学习型家庭,这才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境界。
5、尊重家长,向家长学习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社会经历、职业经验、思想水平、专业知识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家长,向家长学习。事实上,我们既能够从家长身上获得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家长也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孩子的知识技能。这样,教师和家长和谐融洽、互相信赖,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家庭教育指导心得体会(集锦16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2023-12-18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2022-05-06
教师师徒结对协议书2023-01-05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200字2022-08-11
民汉教师结对子计划2023-11-23
灯塔大课堂第一课直播培训师生干部学习活动心得体会精选2023-05-10
师徒结对小结2022-05-08
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工作计划2022-05-06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心得感悟2023-02-21
新老教师结对计划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