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

时间:2023-05-31 07:57:23 其他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通用16篇)由网友“ivan”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

篇1: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当前的教育是军备竞赛式的竞争模式。

就像在剧场里,有人站起来看剧,就会导致所有人模仿他也站起来看,不站起来看不到啊,然后就有人会站到椅子上去……打破规则,导致所有人都体验痛苦的观影效果。这种类似于“剧场效应”的东西,绑架了整个中国教育。

文章颇有见地,犀利无比。

但是我想问,看到问题,指出问题,然后呢?难道我们要回到之前坐在椅子上看戏的过往?回到70后80后们小时候的教育模式中?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好好完成作业,考试足够了。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不用上课外班,不用去学才艺,回家的娱乐是和小伙伴一起掏鸟窝,挖红薯,捉迷藏……

大家都回到过去?

我想给个大大的“不”字。

作者说,NO,我来描绘一个美好未来学校:上午文化课,下午兴趣班,晚上看书……

这就够了?文化课学不好怎么办?兴趣班坚持不下来怎么办?看书没兴趣怎么办?

我不懂什么大数据分析,但身边的切实经历告诉我,回到过去行不通。

作者设想的美好学校或许能实现,但是不知道猴年马月,而且即使实现了,也解决不了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

先说不能回到过去。

因为过去的教育更落后。

小时候,我和好朋友冰都是认认真真的好学生。

上课她比我认真多了,我经常注意力不集中,随便说话,屡屡被老师嫌弃还不自知,那时候傻啊。但她比较早熟,内心细腻敏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她深刻的影响。

作业她比我写的更工整。我讨厌抄写类的作业,于是想尽办法偷工减料,比如用两支笔一起写,写一遍就是两遍,比如让抄写34个词,我就抄25个之类的,反正看着都是一大片,以我经验,老师根本看不出来,而且作业那么多,老师哪儿有时间一个个数你抄了几个词。只要不是万恶的小干部判作业,基本上都能蒙混过关。

但是,一到考试时,一到检验成果的时候,平时下的功夫就像一个阴险小人一样戏弄于我们。认真的冰总是不理想,稀里马虎偷工减料的我,总是比她考得好。

当然,虽然我凭着眼神好,总能有机会搂草打兔子,偷瞄别人一两眼,但是总体来说,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也仅仅是我在家实在无聊就读书她从来不知道读书而已。

那时候,没有一个老师认识到这个问题。

老师自己都不读书。最多捧着克扣我订的《故事会》、《童话大王》在讲台上乐一乐,急得我只想窜过去从她手中夺过来。之外就很少,不,从没有,看到老师捧书的背影。不是回家做饭(教师宿舍就在教室旁边),就是坐在讲台上一边织毛衣一边盯着我们写作业。

最可怜的就是像冰这样的孩子,努力苦读,埋头苦干,什么都听老师的,但到头来只能自认倒霉,自卑地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早早辍学回家,找一份工资,嫁个汉子,生个孩子。

一辈子就这么交代了。

当年,这样的孩子不只冰一两个,而是无数个。

回顾从小学一路走来,上到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中,有多少本来可以跟我们一样心怀梦想、走向四方、勇敢做自己闯人生的孩子,早已被闷杀在“知识的摇篮——学校”里,破灭了梦,失去了神,慢慢变成麻木不仁油腻不堪的中年愚民。

即使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这一小部分,就是当时教育的成功品吗?

高学历?就是成功?NO!

高工资?就是成功?不尽然。

能快乐地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并不断发现自我和突破自我,实现财富自由,实现人生梦想,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吧?

有几人能做到?

所以,教育绝对不能回到落后的年代。

那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行得通?

我觉得要看他上午的文化课学什么,怎么学。下午的兴趣班老师能否引导孩子觉得有趣,有益,并坚持下来。

如果上午的文化课还是学语文教材英语教材数学教材,那么此梦可歇。

学习语言(语文英语)的规律是什么,老师自己都没谱,怎么教学生?

难道还重复往日的读课文,分析课文,抄词,默写课文的老路?那能学出什么?学生仍然会像几十年前一样,在学习上找不到北。

下午的兴趣班,老师如何帮孩子坚持,帮孩子一步步找到成就感?也非常重要。不要说兴趣班就不用太费劲。画画想画得一般,可以随便描几笔算打发时间,想画的好,我可知道,当年画素描时为了画好那些线条哭了多少鼻子,还是没画好。连最基础的鸡蛋,都要画几年的。枯燥不枯燥?乏味不乏味?老师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学生克服这份枯燥乏味练习带来的挫败感,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坚持下来?

这都是课题。

仅仅给出一个梦想中的学校,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思考!学习!再思考!再学习!

然后行动!

空谈无益。

篇2: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

假期中读了郭思乐编写的《教育走向生本》,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分析一下原因其实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切身的感受,一旦学习出了差错,就大声的斥责让孩子心惊胆颤!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

现在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在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国产化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3: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读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书中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几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成人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像。

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後再学。”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生本教育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在口算方面,例如:算18+7,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的:19、20、21、22、23、24、25答案是25。生2:18+7=10+15=25。生3:18+7=18+2+5=25。生4:18+7=18+4+3=22+3=25等等多种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行为观),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这还需要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自己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篇4: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

《教育走向生本》的读书心得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

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学生更是教育资源。教师是在充当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

凿学生?还是在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这些都是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反映。

三、关于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

“生本教育”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例如语文,主张“教导学生认好字,写好字;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其他环节则是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简的,要么是不必现在就教的”。“生本教育”要探索“在突出三大语言(词汇语言,数学语言,艺术语言)的前提下整合整个课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时,作者在多年实验中“感悟”出的一些创见是极有价值的。如“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一节中论述的“儿童的思维是成胚胎式发展的”,作者用“输赢球”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例子,确实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四、关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这一系列相关的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进入写作阶段时,我让他

们进行顺应儿童心理的作文,整体输出,写自己喜欢写的、印象最深的语话,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学’,即总结作文的规律,等等,则完全可以待之来日”。贯彻了这些方法才能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会“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他们的实验已经用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五、关于两种不同的评价与管理

“生本体系”主张“无为而为”原则。主张老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而坚持“师本体系”就有可能给以他们“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评价。 “生本体系”的课,“没有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没有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如果按照“师本体系”来评价,这样的课恐怕就不会是好课。因为“师本体系”主张学生要跟着老师,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那些经过教师过度分析过的教材。

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来自实践,积极为实践服务,有很强的生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践行生本观,争取有所变化。

篇5: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

本年度,我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通过学习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上课的时候,我们在上面讲,总是有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这样的恶性循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分析一下原因其实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

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的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展示,甚至主动评价。课堂上应该尽量讲得少些,引导孩子发现的尽量多些。破茧成蝶的结果是美丽的,但过程是痛苦的。

在我看来,“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

首先,生本教育突出了学生。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感悟”知识,而不是在教师灌输下“接受”知识。

说到这一点,我深有感悟。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两步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题“公共汽车上原有20人,到站后下去14人,又上来17人,现在公共汽车上一共有多少人?”一般处理这样的应用题,教师可以用图例画出来,再标出上去的人,和下来的人,然后教学生列式计算。这就是典型的“师本教育”。可在研读《教育走向生本》后,我就想,能不能也搞个小实验呢,于是,我让学生

先进行思考,再“偷偷”地告诉我答案。结果孩子们提出了两种解决的办法。当然,也有孩子想的办法不对,结果当场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孩子们在这种知识的碰撞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课后,做数学补充习题时,我发现,的确错误率少了许多。

其次,生本教育突出了学习本身。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会利用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等。

“生本教育”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在课前,课堂上是反馈、交流、讨论和互相质疑,课堂只是起到调度和调整学生学习方向和方式的作用,让学生一直保持激情,自主地学习下去。然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是老师教,学生听得课堂,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却不知学生是否都接受了,是否都学会了,哪里还有不懂的、不明白的,都没有机会表达。相比较一下,的确是差得太多。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产生动力,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调控,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久而久之,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了解到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为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提出的“不做纤夫,只做牧者”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成功者总是在寻找方法,失败者总是在寻找理由。学习着生本,思考着生本,实践着生本,享受着生本。

篇6: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它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环顾田野,鸟在鸣转,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虑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开,是因为它处在合适的周围环境中,它根本不必关顾自己,它的能量没有被别的目标所挥霍和涣散。其实,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他们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们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在心理学上,这种“忘我”的状态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甚至出现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而非一味服从或适应教材;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由知识生产者变为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更强的换位意识,一切从学生出发。例如通过角色对换,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上,考虑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同时,又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教师怎样教,自己才能提高兴趣。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

这无奈应该困扰过许多老师,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差生”时,这种无力之感尤为沉重,这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教育的苍白,学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却认为这更证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正因为“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因此“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了。”

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缘由吧。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翻阅着这本书,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一二年级才六七岁或刚刚八岁的孩子能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上千字,充满创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种种理念: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一、为学生的设计

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作为教师,备课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去询问一个教师“你会备课吗?”,可以说是一种侮辱――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这段话,我们不妨再问问自己:“我会备课吗?”我们的备课多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还是学生怎样学?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只关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基础等等?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

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在备课时遵循“为学生的设计”这一原则,课堂自然会以学生为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学会了备课。

二、自由与限制

教育总是要对人进行限制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就是限制。

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人以自由,好让他们用自身的内存、自身的自然物,去获得外部的知识、外部的自在物。(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初看起来,这两段话是矛盾的,细究一下,其实并不,关键在于处理好自由与限制的度。

教育是限制,郭教授举了一个学单词的例子:看到一个单词,我们要学生按照人类的规范去读它和理解它。我们要让学生去认识和掌握人类认识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要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有某种制约。

教育要给人以自由,郭教授举了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插秧与抛秧。与插秧讲究整齐、细密相比,抛秧无疑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不再需要规范,那样随意地一抛一撒,任它落于何处,任它东倒西歪,然而带来的却是丰收。这看起来不是很奇怪吗?其实,这不正是因为插秧过多地限制、束缚了秧苗,而抛秧则给了秧苗自由生长的空间吗?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这个度?我认为还可以用插秧与抛秧的例子来谈。抛秧固然是自由的,然而这个自由依然是相对的――你抛撒的范围应该是在你的这一片水田之内,而不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这一片水田就是限制,在限制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延伸到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限制:不偏离文本与某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或应习得的本领。而在此基础上,则应允许学生的讨论、争议以致与教师不同的见解,给其最大的思考、发言空间。

掌握好自由与限制的度,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记得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我抓住肖邦临终前的遗言引导学生体会他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了:“肖邦死后他的姐姐真的把肖邦的心脏带回了波兰吗?”问得我一愣,而好几个学生举手发表意见,但几方也是各执一词,有的说是肖邦的骨灰被带回了波兰,有的说肖邦就葬在巴黎,但姐姐把他坟前的一掊土带了回去??且各方都说自己查阅过资料。课前我并没有准备这方面的资料,因此也无从判断。快速思索后,我没有简单地支持哪一方,而是问学生:“无论这几种说法孰真孰假,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

什么?”这样将这一问题依然回到对肖邦爱国情的体会中来,并生发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并非只将心脏带回去,文中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进一步感悟肖邦对祖国全心全意的至爱真情。现在回想起来,正因为课堂中给了学生自由,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更上一台阶,而体会爱国情这一不变的目标不就是学生自由思考、发言的限制吗?

三、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

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由此提高。然而,现实却使我们开始怀疑,今天我们是不是教得太多了。(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

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了。一直以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都是人们歌颂的教师形象,郭教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质疑呢?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广东茂名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莫云老师的,他曾因工作繁忙采用过让学生课后辅导学生的方法,结果学生成绩优异,因为想更上一个台阶,第二年他更加勤奋,凡事亲力亲为,学生成绩反而退步了;他按自己的方案认真教导学生仪仗队操表演时,效果很不好,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采用其中一条方案后,学生获得了比赛第二名。另一个故事则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他在两个班上同样的课,第一课由于自己的失误只好请学生自学,第二节课由于吸取了教训,讲授十分顺利。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教学效果反馈考察,胜出的是第一个班!

这一正一反两个故事的确会让我们发出如上文郭教授一样的感慨。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则,老子强调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的教师,并非将勤奋踏实与聪明对立起来。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更牢固的知识技能。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懒“能享福,但这懒,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么懒得,什么懒不得,这中间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教师的“懒”往往能锻炼学生,造就学生。一个“懒”教师,会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份,寻找若干个负责的学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即算教师不在,学生自己也能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个“懒”教师,会在课堂上抛出问题,等待学生的思考与解答,这样教师不用讲得那样辛苦,学生体会却会更深刻;一个“懒”教师,组织活动时会甘愿退居幕后,放手让学生“折腾”这样,教师间或充当“军师”或“裁判”的角色,学生的智慧、个性、创造力被激发??“懒”教师并不整天忙得像陀螺,却依然可以收获多多。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事事放不下,事事都要自己去操劳,结果不仅自己疲于奔命,学生也会在长期“保姆式”的教育方法中学会了被动地接受与等待。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勤娘养个懒孩子,懒娘养个勤孩子”,又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何等神机妙算,何等惊世才华,何等忠肝赤胆,《出师表》流传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代代美谈。的确,诸葛亮在世时事必躬亲,蜀国虽未必能称霸于三国,自保是无忧的,然而他最终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年早逝难道与他平日操劳过度无关吗?更可悲的是,诸葛亮一死,他苦心孤诣保护的蜀国也如同散沙一盘,刘后主“乐不思蜀”的典故世人皆知。试想,如果诸葛亮稍微“懒”一点,刘后主是否会出息一些?或者至少,蜀国的天撑起的人会更多一些?这样亦不至于擎天柱一倒,大厦便倾了。

生本教育,一种美好而理想的境界,也许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理念,那就让它成为我们今后不断追求与努力的目标。

篇7: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高考作文评价)

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洪劬颉

我是最早看到江苏卷的作文题的,后来陆续看到全国各省市的题目,颇感无聊,重新温习了《清代八股文》(邓云乡),《说八股》(启功、张中行、金克木),《八股文概说》(王凯符)和《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中的《作文论》(叶圣陶)和《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张志公),断断续续的也记录下了我对今年16套作文题的断想。

(一)

江苏卷可以说是在“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目前话题作文中最好的一个题目)的指责下丧失了立场和必须的情操,沦落为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知的“冬烘先生”。从学生写的角度来看,只需把“凤头、猪肚、豹尾”替换为已经明确无误的“精彩亮丽的开头,充实丰富的过程,响亮有力的结束”在“学习、工作、人生、事业”四者之间框定来写,基本上没有审题的难度。(就命题者命制中有意而为之的“该”在下面将论述。)我不明白的是“写作要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种传统对写作的模式化概括,用现代写作学的眼光来审视,对不对?对今天写作学研究有没有启发?跟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和建议冲突不冲突?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原话是元代乔吉(?—13 45)说的“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元末明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八中,解释为:“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其实这一句也不是乔吉的独创,比乔吉早的王鹗提出的“作文三体”,有所谓“入作当如虎首,中如豕腹,终如虿尾”(王恽《玉堂嘉话》卷一引),不过乔吉把“作文三体”转作“乐府三法”,后来又被用到作“文”之道。这个“文”是“八股文”之“文”。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大收煞》中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名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放弃去,此之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此之一法也。”无论是王鹗还是乔吉还是陶宗仪、李渔提出、重复、阐述这句话的背景都是由宋以来的“破、承、转、结”的“程文定式”,明、清八股文有所谓破题、承题、起讲、大结等,便是由此演变而来。而元代以来,一般的文学理论中也多有此类论调,如旧题杨载《诗法家数》、傅与砺的《诗法正论》等。尽管在应试作文,尤其是在高考作文中,我们且不论“90秒定生死”还是“一篇作文4分钟”,这些说法诚然是勉强说得过去的,但是并不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样,新课程提倡“说真话,抒真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江苏高考作文题在命制中无疑是对写作教学发展趋势的无视和反动。

(二)

命题的科学性任重而道远。

第一.体现在导引的知识漏洞和矫情苍白。如全国卷Ⅲ,是典型的为了引出一个所谓的小哲理而生搬硬套上的一个场景,在沙地上写和在石头上刻。

第二.还体现在导引与提示语的生搬硬套。如山东卷,把尺子锉短了一分,木柱不可能只短“一分”吧?在中国古代建造房子,还是先有地基再上柱子,又了第一层才有第二层,而不是像现在框架式结构,慢慢的朝里面填木柱,那么只能是相同的柱子决定了第一层的高度,而不是把屋顶定好,朝里面安装柱子;既然柱子短的不是“一分”,那么石礅就不能是微微隆起;既然只是微微隆起,又怎么可能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尤令我无法理解的是这怎么叫“双赢”呢?

再如全国卷Ⅰ中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体现了他的幽默和机智,然而材料所表现的是玻尔在幽默之中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与之相对的对待自己的“脸面”问题。但是,命题者却要在细枝末节上去生硬地拉郎配,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第三.导引文字的无效。如江西卷这个导引文字跟不要有什么关系?还不如干脆就像辽宁卷一个题目来的干脆。重庆卷的“自嘲”除非逼孩子撒谎,怎么来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可能命题者也意识到这个概念学生难以把握,就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自我嘲笑”)解释了一下,我可以臆断一下:重庆写的最多的就是议论文,而且议论的分论点分别为:(一)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二)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三)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四)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这种命制就是要把学生逼到用几十万张嘴说同样的几句话而已。

(三)

也许是话题作文命制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全国十六套作文题整体上缺少亮点,在去年集中考察“对自己的认识”转向了对思维度向的的考查,而且在这个趋势中,又表现出了命题对辩证思维的迷信,和对命题“意”的狭隘限制。

话题作文其实开放的度在哪里?基本上都是限定了“意”向,只有在至多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学生思维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毕竟有限,而且是有限得可怜。他的开放性只要体现在文体的选择上。这对中小学作文教学并不是一个好引导。

(四)

江苏卷的作文题命制由去年的的“大雅”到今年的“大俗”,招致了一篇哗然,窃以为:这种思路不妨一试。“大雅”式命制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偶一为之,未始不可,但经常出这样的题目,必然会形成一种怪圈,“深”“玄”“绝”,往往能够令研究者眼睛一亮,但是学生傻了眼了,只能闭着眼睛瞎写,驴唇不对马嘴地说。一个作文命题不要在阅读上设置太多的障碍,让学生在“思维激发”中能够迸出一个表达的火花。譬如说今年的江苏卷“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这么说,其实是把“凤头、猪肚、豹尾”的比类严格限制在正态上,也就从命题者命题要求上否定了“反弹琵琶”的写法,但是这种限制究竟有多大的意思呢?真正能够出彩的还是反弹琵琶者,而严格审题的学生势必要吃亏。作文命制大可不必在审题(读懂题目)上难倒学生,把作文教学从简单粗糙的“文字游戏式”审读中解放出来,回到作文的“写什么”“怎么写”这个问题上来。看到浙江卷,先只是一个题目,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就说浙江的满分作文《一枝一叶一世界》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呢。后来看到原题,才知道此花非彼花。此“花”是要谈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这个命题的命制路径跟去年江苏的“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如出一辙,而且在去年江苏卷命制基础上降低了阅读的障碍,令“一枝一叶”与“一世界”的关系直接对应到“寻常细微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这样引导学生的思路,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深度思考。

湖北卷导引引述王国维的原文,学生能够读懂的能有多少?

(五)

一个学生学习写作,到了“学校后生活”不是写别人给他的题目,而是写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或者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等写好之后,加个题目,未尝不可,或者也只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高考作文首先是选拔人才,选拔是以“能写”“会写”为前提,是对三年、六年、十二年的写作学习的检验,但是,也是对今后学生写作的指引,尤其是今后写作教学的指引,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几套作文题能够主动承担此任呢?

张志公说:“传统的命题作文的办法,如果运用得不当,里边就有很坏的东西: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另一方面,又把写作庸俗化,形成学生一种无对象、无目的,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态度。”甚得之。

(六)

中国的学生将再一次被证明是考不倒的。因为任何一个命题,都会有好文章。这个由每年各省出的优秀作文集为证。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今年的作文题不好或不够高明。

什么是好的作文命题?什么是好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高考?我们研究高考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些话题应该成为发轫于20的现代高考改革后高考研究的重点。

作文作为语文试卷40%的一道大题,首先应该体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一份好的作文命题,应该具有这样的一种导向:就是让哪些人受大益,让哪些人受小益,让哪些人不受益,更要体现让该受益的学生受益,让不该受益的学生不受益。这是体现高考公平性的最佳方式。如果一份作文命题让平常写作好的学生无话可说,让平常不重视语文学习和写作的学生反而因为平庸的写作而得到“切入分”,那么命题本身就是缺陷的和不公正的。高考改革坚持三个“有利于”:一“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二“有利于高校挑选人才”;三“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这三个“有利于”可以说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总的原则,如果忽略了这三个“有利于”来空谈高考,将令我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对待高考,将会使我们无法正面高考,无法认同和辨认高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好的作文命题还体现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日常的学力积累,能最大的激发学生的潜力,检验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高考在人学力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在目前几乎还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替代,我们研究高考的目的不在于评判命题对错与优劣,而且也永远不会有对错,作为既成事实的作文命题已经伴随着学生高考的结束而结束,优劣问题只是向壁虚构,不会对我们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研究高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研究高考不是对命题优劣的评价,而是针对高考在十年变化中体现出来的走向而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给人们的共识以及这种共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反映。不把握这一点,我们始终都是处在教与学的迷宫中审视;尽管这种审视是有必要的,但一味的审视尤其是带着宣泄色彩的批判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也就无法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实际。

(七)

忽然想起了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的主人公倪吾诚,留过洋,教过书,却一世(事)无成。死前还说自己的“黄金时代”还没有来!

篇8: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高考作文评价)

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洪劬颉

我是最早看到江苏卷的作文题的,后来陆续看到全国各省市的题目,颇感无聊,重新温习了《清代八股文》(邓云乡),《说八股》(启功、张中行、金克木),《八股文概说》(王凯符)和《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中的《作文论》(叶圣陶)和《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张志公),断断续续的也记录下了我对今年16套作文题的断想。

(一)

江苏卷可以说是在“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目前话题作文中最好的一个题目)的指责下丧失了立场和必须的情操,沦落为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知的“冬烘先生”。从学生写的角度来看,只需把“凤头、猪肚、豹尾”替换为已经明确无误的“精彩亮丽的开头,充实丰富的过程,响亮有力的结束”在“学习、工作、人生、事业”四者之间框定来写,基本上没有审题的难度。(就命题者命制中有意而为之的“该”在下面将论述。)我不明白的是“写作要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种传统对写作的模式化概括,用现代写作学的眼光来审视,对不对?对今天写作学研究有没有启发?跟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和建议冲突不冲突?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原话是元代乔吉(?—13 45)说的“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元末明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八中,解释为:“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其实这一句也不是乔吉的独创,比乔吉早的王鹗提出的“作文三体”,有所谓“入作当如虎首,中如豕腹,终如虿尾”(王恽《玉堂嘉话》卷一引),不过乔吉把“作文三体”转作“乐府三法”,后来又被用到作“文”之道。这个“文”是“八股文”之“文”。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大收煞》中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名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放弃去,此之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此之一法也。”无论是王鹗还是乔吉还是陶宗仪、李渔提出、重复、阐述这句话的背景都是由宋以来的“破、承、转、结”的“程文定式”,明、清八股文有所谓破题、承题、起讲、大结等,便是由此演变而来。而元代以来,一般的文学理论中也多有此类论调,如旧题杨载《诗法家数》、傅与砺的《诗法正论》等。尽管在应试作文,尤其是在高考作文中,我们且不论“90秒定生死”还是“一篇作文4分钟”,这些说法诚然是勉强说得过去的,但是并不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样,新课程提倡“说真话,抒真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江苏高考作文题在命制中无疑是对写作教学发展趋势的无视和反动。

(二)

命题的科学性任重而道远。

第一.体现在导引的知识漏洞和矫情苍白。如全国卷Ⅲ,是典型的为了引出一个所谓的小哲理而生搬硬套上的一个场景,在沙地上写和在石头上刻。

第二.还体现在导引与提示语的生搬硬套。如山东卷,把尺子锉短了一分,木柱不可能只短“一分”吧?在中国古代建造房子,还是先有地基再上柱子,又了第一层才有第二层,而不是像现在框架式结构,慢慢的朝里面填木柱,那么只能是相同的柱子决定了第一层的高度,而不是把屋顶定好,朝里面安装柱子;既然柱子短的不是“一分”,那么石礅就不能是微微隆起;既然只是微微隆起,又怎么可能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尤令我无法理解的是这怎么叫“双赢”呢?

再如全国卷Ⅰ中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体现了他的幽默和机智,然而材料所表现的是玻尔在幽默之中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与之相对的对待自己的“脸面”问题。但是,命题者却要在细枝末节上去生硬地拉郎配,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第三.导引文字的无效。如江西卷这个导引文字跟不要有什么关系?还不如干脆就像辽宁卷一个题目来的干脆。重庆卷的“自嘲”除非逼孩子撒谎,怎么来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可能命题者也意识到这个概念学生难以把握,就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自我嘲笑”)解释了一下,我可以臆断一下:重庆写的最多的就是议论文,而且议论的分论点分别为:(一)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二)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三)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四)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这种命制就是要把学生逼到用几十万张嘴说同样的几句话而已。

(三)

也许是话题作文命制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全国十六套作文题整体上缺少亮点,在去年集中考察“对自己的认识”转向了对思维度向的的考查,而且在这个趋势中,又表现出了命题对辩证思维的迷信,和对命题“意”的狭隘限制。

话题作文其实开放的度在哪里?基本上都是限定了“意”向,只有在至多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学生思维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毕竟有限,而且是有限得可怜。他的开放性只要体现在文体的选择上。这对中小学作文教学并不是一个好引导。

(四)

江苏卷的作文题命制由去年的的“大雅”到今年的“大俗”,招致了一篇哗然,窃以为:这种思路不妨一试。“大雅”式命制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偶一为之,未始不可,但经常出这样的题目,必然会形成一种怪圈,“深”“玄”“绝”,往往能够令研究者眼睛一亮,但是学生傻了眼了,只能闭着眼睛瞎写,驴唇不对马嘴地说。一个作文命题不要在阅读上设置太多的障碍,让学生在“思维激发”中能够迸出一个表达的火花。譬如说今年的江苏卷“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这么说,其实是把“凤头、猪肚、豹尾”的比类严格限制在正态上,也就从命题者命题要求上否定了“反弹琵琶”的写法,但是这种限制究竟有多大的意思呢?真正能够出彩的还是反弹琵琶者,而严格审题的学生势必要吃亏。作文命制大可不必在审题(读懂题目)上难倒学生,把作文教学从简单粗糙的“文字游戏式”审读中解放出来,回到作文的“写什么”“怎么写”这个问题上来。看到浙江卷,先只是一个题目,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就说年浙江的满分作文《一枝一叶一世界》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呢。后来看到原题,才知道此花非彼花。此“花”是要谈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这个命题的命制路径跟去年江苏的“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如出一辙,而且在去年江苏卷命制基础上降低了阅读的障碍,令“一枝一叶”与“一世界”的关系直接对应到“寻常细微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这样引导学生的思路,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深度思考。

湖北卷导引引述王国维的原文,学生能够读懂的能有多少?

(五)

一个学生学习写作,到了“学校后生活”不是写别人给他的题目,而是写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或者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等写好之后,加个题目,未尝不可,或者也只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高考作文首先是选拔人才,选拔是以“能写”“会写”为前提,是对三年、六年、十二年的写作学习的检验,但是,也是对今后学生写作的指引,尤其是今后写作教学的指引,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几套作文题能够主动承担此任呢?

张志公说:“传统的命题作文的办法,如果运用得不当,里边就有很坏的东西: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另一方面,又把写作庸俗化,形成学生一种无对象、无目的,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态度。”甚得之。

(六)

中国的学生将再一次被证明是考不倒的。因为任何一个命题,都会有好文章。这个由每年各省出的优秀作文集为证。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今年的作文题不好或不够高明。

什么是好的作文命题?什么是好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高考?我们研究高考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些话题应该成为发轫于2000年的现代高考改革后高考研究的重点。

作文作为语文试卷40%的一道大题,首先应该体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一份好的作文命题,应该具有这样的一种导向:就是让哪些人受大益,让哪些人受小益,让哪些人不受益,更要体现让该受益的学生受益,让不该受益的学生不受益。这是体现高考公平性的最佳方式。如果一份作文命题让平常写作好的学生无话可说,让平常不重视语文学习和写作的学生反而因为平庸的写作而得到“切入分”,那么命题本身就是

篇9:走向何方-我们眼中的中国舞蹈

从 19  4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民间舞和古典舞为代表的中国舞蹈有着令人兴奋的发展。刚刚过去的 20  无疑是令中国舞蹈界振奋的一年,中国舞蹈事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艺术家们以遵循、总结、创新的态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发展。但是,急于功利而不追求艺术的升华,发现问题却不解决问题,欲图发展而躬身退却等等,这些都是目前阻碍中国舞蹈发展的弊病所在。

80年代以后,中国芭蕾通过与来自俄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芭蕾舞派的舞蹈团和艺术家的交流,已经对外国的芭蕾风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不断的对外交流丰富了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舞派别在中国也初步完成了鉴定基础的任务,并不断地发展成为很受欢迎的、重要的舞种。

另一面,我们民族的东西却渐渐地在空白化。我们期待了良久,一部优秀的《踏歌》踏着历史的节拍而来,绝尘而去。中国舞蹈逐渐退却到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无可否认,首届、第二届“荷花奖”,几届“桃李杯”和“电视舞蹈大赛”,的确有不少的好作品冒出了尖,然而,到最后又有几部作品不是生的轰轰烈烈、死的默默无闻呢?捷报不断传来,中国舞蹈实则仍旧是在摇摆中渐渐地枯萎下去。

我们的国家地广人多,喜欢有事没事就来场晚会热闹热闹,作为美的代言人,舞蹈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出现在所有的晚会里。很多舞蹈作品因此诞生了。这本应该是件好事,由于舞者或是编者的不智、自以为大的心理在作怪,一个个无端端的“获奖作品”便出现了。钱是花了不少,但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在这么多的晚会、比赛的舞蹈作品中,甚至在这么多的获奖作品中,能流传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到底又有多少呢?

以各种名目设定的奖项使舞蹈如娱乐业的伴舞小姐一样从事着服务式的演出,许多艺术工作者却乐此不彼,在损伤着自己的艺术情操的同时,他们也损伤了中国舞蹈的发展。

如此情况之下,中国舞蹈却摆着一付“你能耐我何”的蛮横嘴脸,艺术家们在华丽的包装下,拉开了与生活的距离。人家一问,他们 就把历史的辉煌端出来:我们曾经有《金山战鼓》、有《春江花月夜》、有《醉鼓》、有很多很多的'好作品!确实是财大气粗地抬高了中国舞蹈的身价。孰不知,那些辉煌都是前辈舞者们的心血之作,他们的成果体现了他们对先辈的继承与创新、思考与探索。当代舞者却拿他们的成果来奢华并以此为理由止步不前。

面对如此的局面,没有良好的环境,端正的艺术心态,中国舞蹈要谈发展谈创新,毋庸讳言,只能是空谈和自欺欺人。推出数量如此之多的所谓的“优秀作品”,如此之多不知道从何而来又要去向何方的“获奖作品”,恐怕只会让后人看到我们今天的笑话和幼稚。

当然,不管社会大的环境对中国舞蹈的影响如何,也不管中国舞蹈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如何,我们都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在舞台表演、艺术创新、舞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面,尽我们的最大力量,将古老优秀的中国舞蹈文化不断地引向正确发展的道路,让中国舞蹈再现光芒。

作者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学园路33号“舞蹈者之家”

篇10: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教学反思

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教学反思

我是最早看到江苏卷的作文题的,后来陆续看到全国各省市的题目,颇感无聊,断断续续地写下了我对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断想。

江苏卷可以说是在人们对20xx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的指责下丧失了立场和原有的情操。从学生写的角度来看,只需把“凤头、猪肚、豹尾”替换为已经明确无误的“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在学习生活、事业人生四者之间框定来写,基本上没有审题的难度。我不明白的是对于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种传统的写作模式,用现代写作学的眼光来审视,对不对?对今天写作学研究有没有启发?跟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和建议冲突不冲突?新课程标准提倡说真话、抒真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在命制中无疑是对写作教学发展趋势的无视和背离。

命题的科学性任重而道远。很多高考作文试题的导引有太多的知识漏洞,并且矫苍白、生搬硬套。例如,全国卷I中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体现丁他的幽默和机智,然而材料所表现的是玻尔在幽默之中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与之相对的对待自己的“脸面”问题。但是,命题者却要在细枝末节上去生硬地拉郎配,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实在是勉强。

有的作文试题的导引文字无效。如,江西卷这个导引文字跟不要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辽宁卷一个题目来得干脆。重庆卷的“自嘲”是在逼孩子撒谎,怎么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可能命题者也意识到这个概念学生难以把握,就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照搬了一下。我可以臆断一下:重庆写得最多的就是议论文,而且议论的分论点分别为:一、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二、自嘲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三、自嘲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四、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白嘲。这种命题就是要逼着学生用几十万张嘴说同样的几句话。湖北卷导引引述王国维的原文,学生真正能够读懂的能有多少?

作文命制大可不必把学生难倒在审题(读懂题目)上,把作文教学从简单粗糙的“文字游戏式”审读中解放出来,回到作文的“写什么”“怎么写”这个问题上来。

作文作为分值占语文试卷40%的一道大题,首先应该体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一份好的作文命题,应该具有这样的一种功能:就是在让哪些人受大益,让哪些人受小益、让哪些人不受益的方面,要体现出让该受益的学生受益,让不该受益的学生不受益的公正性。好的作文命题还体现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日常的学力积累,能最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检验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而我们的高考作文试题又有多少真正做到这些了呢?

篇11: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认识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什麽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一、能让每个孩子都“玩”起来。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於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二、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7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成人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像。

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後再学。”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三、能让每个学生“说”出来。

生本教育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在口算方面,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而非一味服从或适应教材;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由知识生产者变为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更强的换位意识,一切从学生出发。例如通过角色对换,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上,考虑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同时,又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教师怎样教,自己才能提高兴趣。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认为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篇12:教育走向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读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其中的生本教育使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因此,我们教师,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我觉得在一天上班的时间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快乐度过这一天就觉得是很有效的一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首先,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篇13: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接触“生本”这个词已有两三年的光景了,但惭愧的是还在原地踏步,并没有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今年暑假姜校长推荐我读了郭思乐教授编写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通过拜读此书,使我感悟到“生本教育”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激发我在姜校长的指导下去尝试升本教育,去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个性,也都存在个别的差异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够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学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从旁指导,见到任何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表达自己的动力。这恰恰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表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现在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在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14: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有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二、高度尊重儿童的伦理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如,人在成功时获得的快乐;在自我实现是得到的高峰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充实感。都说明儿童无时不刻地在运用自己的思维跟物跟人打交道。儿童的这种天性,需要教育者去引导,正确地对待与呵护,才能长久地保持。儿童的潜能无限。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激励的系统。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你又受到激励,你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英国斯宾塞在快乐教育这本书在论述儿童的潜能无限时写道:当人类没学会开发石油时,不能说这里没有石油的存在,这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不能说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人的潜能不是不存在,只是一个等待人去开发,等待人去激发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自身的潜能进行开发。苏格拉底说,教育者这种地位犹如产婆。产婆再辛苦,也只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教育的本体是儿童,而教师只是服务于这个本体的。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求的身体、心智与道德。它不是一种用固定模式进行简单的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历程。而自我教育,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推动一生的力量。在自我教育方面,我认为,应该尽量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是自我教育,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孩子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也应该参照这一方式。这一点,在许多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身上已不断得到证实。一些从学校练习中教育出来的人,总以为教育只有在那种方式下才可能实现,总觉得让儿童自己做自己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其实这的确是一个误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促成他在这方面的愿望,要尽量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就像他的身体一样灵敏,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他的生存能力和面临各方面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甚至让成人都感到吃惊,同样如果有一天你让孩子完全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敏锐,生动也会使你吃惊。

三、全面依靠儿童的行为观

郭教授还指出:“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儿童。”因此我们活动过程中应让儿童有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教师不应全面控制整个活动过程,让儿童做思维的奴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当然这里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儿童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儿童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儿童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它不仅是教育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儿童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长期以来,师本教育总是把儿童的蕴藏看作与正规教育无关的,它对教育过程的认识是单向的,认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教师和教材、活动室设备等。它对极其丰富和生动的儿童资源视而不见。在这样的状况下,依靠儿童资源来时行教育,就变得更有潜力。

总之,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时不以为然,然而今天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当然,更深刻的理解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在自己今后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篇15: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是两个出现频率很高、联系比较密切、正在现代教育话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新概念。科学地界定两者的内涵、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内涵 在我国,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创新这一概念,在开展创新教育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全国掀起了教育创新热。从词义上分析,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功能,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的开拓和首创。江泽民同志把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列,并寄予巨大希望,意味着当今时代的教育创新应当在思想理论、实践体系、内在品质等方面都取得更大更深层次的突破与进展。其实,也只有如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二、开展创新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创新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之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久经不退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把创新性培养明确地提出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提高,对传统教育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创造性。 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会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第三,创新教育,包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在相应方面的创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强调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创新性学习方式,从而对旧课程和旧的教育教学方法造成了巨大冲击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道理。特别是关于学生创新性的评价与测量方面的改革,必将引起我国考试制度与内容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教育创新价值。 我认为,如果说相对于应试教育倾向提出的素质教育,可以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创新,那么相对于守成教育特性提出的创新教育,则可以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次教育创新。如果说这第一次教育创新确立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那么这第二次教育创新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并成为真正的“兴国教育”。 三、推进教育创新应以开展创新教育为突破口 反过来,从教育创新的角度看,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方法,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规模、质量到效益,方方面面都急需创新,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并起到我们期待的创新效果呢?我认为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把实施创新教育当作努力的方向和重要内容就是现在进行教育创新的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这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现代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今时代,最有创造性者得胜利,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第二,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我们虽然拥有无穷的创造潜能,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就不能变成现实。不是什么教育都能兴国的!只有保证健康、给人幸福、助人成功、使人高尚、激励人不断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兴国人才”,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第三,这是创新性的本性决定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性与人的知识占有量和人的智力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决不是受的教育越多,创新性就越强,人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的关照和培育。如果所受的教育不当,受的教育越多,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反而会越低。那种只知苦干,拼时间、拼体力、不讲效益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要求是不仅要肯干能干,还要会干,干正确的事情,以接受和守成为主要特点的我国传统教育必须改变。第四,创新素质培养为校长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把手,能够使教师和校长摆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尴尬局面,从而制定出学校和班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 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重点,从重点处突破正是务本之举。可以说,抓住了创新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教育创新才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篇16:美文欣赏我们将走向何方中英文赏析

美文欣赏我们将走向何方中英文赏析

The paradox of our time in history is that we have taller buildings, but shorter tempers; wider freeways, but narrower viewpoints; we spend more, but have less; we buy more but enjoy less.

我们这个时代在历史上的说法就是我们拥有更高的建筑,但是有更暴的脾气;我们拥有更宽阔的高速公路,却有更狭隘的观点;我们花费得,拥有得却更少;我们购买得却享受得更少。

We have bigger houses and smaller families; more conveniences, but less time; we have more degrees, but less sense; more knowledge, but less judgment; more experts, but more problems; more medicine, but less wellness.

我们的房子越来越大,家庭却越来越小;便利越来越多,时间却越来越少;学位越来越多,感觉却越来越少;知识越来越多,观点却越来越少;专家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药物越来越多,福利却越来越少。

We drink too much, spend too recklessly, laugh too little, drive too fast, get too angry too quickly, stay up too late, get up too tired, read too little, watch TV too much, and pray too seldom.

我们喝得太多,花钱大手大脚,笑得太少,开车太快,易怒,熬夜,赖床,书读得越来越少,电视看得越来越多,却很少向上帝祈祷。

We talk too much, love too seldom, and hate too often. We’ve learned how to make a living, but not a life; we’ve added years to life, not life to years.

我们常常夸夸其谈,却很少付出爱心,且常常心中充满了仇恨。我们学会了如何谋生,而不知如何生活。我们延长了生命的期限,而不是生活的期限。

We’ve been all the way to the moon and back, but have trouble crossing the street to meet the new neighbor. We’ve conquered outer space, but not inner space; we’ve done larger things, but not better things.

我们登上了月球,并成功返回,却不能穿过街道去拜访新邻居。我们已经征服了太空,却征服不了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事业越做越大,但质量却没有提高。

We’ve cleaned up the air, but polluted the soul; we’ve split the atom, but not our prejudice. We write more, but learn less; we plan more, but accomplish less.

我们清洁了空气,却污染了灵魂;我们分离了原子,却无法驱除我们的偏见;我们写得,学到的却更少;我们的计划,完成的却更少。

We’ve learned to rush, but not to wait; we have higher incomes, but, lower morals.

我们学会了奔跑,却忘记了如何等待;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道德水平却越来越低。

We build more computers to hold more information to produce more copies than ever, but have less communication; we’ve become long on quantity, but short on quality.

我们制造了的'计算机来存储的信息,制造了最多的副本,却减少了交流;我们开始渴望数量,但忽视了质量。

These are the days of two incomes, but more divorce; of fancier houses, but more broken homes.

这个时代有双收入,但也有了更高的离婚率;有更华丽的房屋,却有破碎的家庭。

If we die tomorrow, the company that we are working for could easily replace us in a matter of days. But the family we left behind will feel the loss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如果我们明天就死掉,我们为之工作的公司可能会在一天内很轻易地找人代替我们的位置。但是当我们离开家人后,他们的余生将会在失落中度过。

And come to think of it, we pour ourselves more into work than to our family an unwise investment indeed.

考虑一下吧,我们将自己的时间地投入到工作中,而放弃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实在并非明智之举。

So what is the morale of the story?

那么这则故事的主旨是什么呢?

Don’t work too hard... and you know what’s the full word of family?

不要工作得太辛苦,你知道家的全称吗?

FAMILY =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家=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初三的毕业感言作文

大学生在校兼职的调查报告

校长给学校的寄语

少年跟党走范文

父爱的名言句子赏析

话大学生毕业感言

全国2卷高考作文:语文素养的养成

新同事欢迎词

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零分作文

关于高一叙事作文800字精选参考

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
《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通用16篇)】相关文章:

技术职业学院毕业典礼演讲稿2023-05-04

暑期班主任培训心得2023-02-10

《你是你的船长》优秀语文教案2022-09-24

毕业感言话2023-09-11

提高语文素养800字范文2024-01-25

描写心痛迷茫的句子2023-12-12

毕业留言祝福短信:送给同学朋友2022-05-06

毕业感言一句话2022-05-19

永远的初心微纪录片央视直播党员干部观后感精选2023-12-07

国旗下讲话初三毕业季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