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教学总结(共13篇)由网友“cp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必修二教学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六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学习基础还是参次不齐。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虽然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性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有待老师们的循序渐进和引导。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
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联考取得好成绩。
五、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备课组应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备课组应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李晓红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余伟平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导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导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篇2:地理必修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篇3:地理必修二试题-参考
卷I(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填在答题卡内)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图1,完成1-2题。
图1
1.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图2“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3题。
图2
3.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
4.下图(图3)为“甲、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若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甲乙
图3
A.a>b
B.a<bC.a=bD.a≈b
图4为“我国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图5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5~7题。
图4图5
5.关于图4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6.图4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5中的:
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
7.今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大力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8.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图6)”表明21世纪:
100城发达国家市80化水60世界平均平40(发展中国家)20
019601980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更快图6)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
B.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
图7种植期出苗、分枝期开花期灌浆期收割期9.该作物: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10.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读图8,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14~15题。
1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1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图9)。完成13~14题。
费城华盛顿0纽约
巴尔的摩波士顿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发展阶段图9
13.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14.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
房价问题一直是城市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10中数字为平均房价(单位:元/平方米),回答15题。
15.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公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捷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图10
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城市中住宅区的付租能力也在提高,图11中住宅区的付租能力由实线变为虚线。
16.若只考虑这一种因素,住宅区的界线A、B将图11
A.A、B点都向C方向移
B.A点向O方向移、B点向C方向移
C.A、B点都向O方向移D.A点不动,仅B点向C方向移
下图12
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图12
17.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住宅区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住宅区
18.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
下图13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13
19.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20.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水平:乙>甲>丙
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C.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
D.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3月3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公布《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
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并于当日开始施行。这也意味着福建省正式施行“单独两孩”政策。读“1980—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14”回答21-22题。
图14
21.20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B.传统型C.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D.现代型
22.该省“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不会造成的影响是()。
A.未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
B.未人口老龄化趋势有所缓解
C.未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造成一定压力D.未人口规模迅速增加
201x年4月9日《京华时报》报道:今年年底前,北京市中心城区车辆使用政策将出台,同时研究电子车牌技术,为收取交通拥堵费提供技术支撑。据此完成23题。
23.市中心收取交通拥堵费有助于()。
A.消除城区大气污染B.扩大居民出行范围C.缓解城市交通问题D.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201X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读“京津冀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5,回答24--25题。
图15
24.北京周边的唐山、廊坊、保定等十余个区县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紧邻北京②交通便利③人口稠密④经济发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该京津冀地区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北京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其它城市的服务范围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河北唐山市比北京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篇4:地理必修二试题-参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
A.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
3.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4.,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户籍总人数为2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数计算,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
A.27.7%B.57.6%C.67.5%D.72.3%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5~6题:5.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B.乳畜业C.水果园艺业D.商品谷物农业
6.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农业技术改进C.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的转移D.自然条件改变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
7.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块状模式
8.为改善伦敦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伦敦的城市职能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
9.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
A.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
B.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
C.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D.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10.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A.①④
B.①③C.②③D.②④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行线在上海开通,该线自上海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全长30千米。我国计划新建上海至杭州磁悬浮列车专线业已提上议事日程,中、德就磁悬浮列车技术转让合作问题进行了艰苦谈判。据此回答11-12题:11.磁悬浮列车的商业运行说明了现代交通的特点是
A.网络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科技化12.中、德就上海至杭州磁悬浮列车进行的技术合作谈判说明了
A.中国是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B.中国与德国经济存在高度相互依赖性C.发达国家正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D.世界主要的高端技术产品被发达国家所垄断
下图是某城市1966~发展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A.城市人口比重减少B.公园绿地面积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城市道路网密集
14.影响图中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最优B.交通最优
C.服务最优D.环境最优
15.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目前,我国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大力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B.缩小经济作物面积,改种粮食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D.增加机械设备的投入
16.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附近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B.附近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C.附近有大型发电厂,电力稳定D.附近有颐和园和圆明园,环境优美
17.下列有关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②工业城市形成:橡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③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④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传统经济是由图甲所示方式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现在倡导的循环经济是如图乙所示的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回答18题。
18.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清洁生产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9~20题。1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食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0.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虫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1.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
(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2.读下面的“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篇5:地理必修二试题-参考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第一卷4页,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单选共60题,占60分;第二卷2页,综合题共5题,占4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
(本大题共6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1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3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
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6~7题。
6.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B.气候C.
土
壤D.农业技术
7.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A.提高粮食总产量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读右图4回答8~10题。
8.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9.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10.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国鲁尔区B.日本神户、
C.中国攀枝花D.美国“硅谷”
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
12题。
11.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XB.YC.ZD.W
12.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A.①B.②C.③D.④
20xx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14.“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5~17题。
1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D.节省城市用地
16.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
的水体污染
C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18~20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19.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D.生产重点
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0.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②生态恶化③资源超常规利用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21~23题。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
21.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2.“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①B.②C.③D.④23.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24.下列属于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
A.日本B.中国C.印度D.英国
25.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欧洲B.拉丁美洲C.西亚和北非D.北美
26.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
篇6: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 . 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 、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 1 )概念:指从事 自然资源的开采 ,对 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的物质生产部门。
( 2 )分类: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
按产品性质: 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 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
2 、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目的:低投入、高产出 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3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 1 ) 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
共同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
区别:鞍钢 —— 接近原料 , 燃料产地 宝钢 —— 接近消费市场
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 ----近铁型(原料导向型) ---- 临海型(市场导向型)
( 2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3 )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如 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4 .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 —— 工业集聚 —— 工业地域
1 .工业联系
( 1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 —— 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 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 —— 织布 —— 印染 —— 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 2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 3 )信息上的工业联系
2 、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分类: 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 .工业地域
( 1 )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 — 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 3 )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篇7: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 1 )环境问题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 更新速度 。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 自净能力 。
环境的发生与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 ”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 2 )环境问题的表现:
城市主要表现为 环境污染 ,乡村主要表现为 生态破坏 。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过分消耗资源 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 发展 与 人口 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 严重 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2 、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 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 危及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 生态 持续发展(基础)、经济 持续发展(条件)、社会 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观念: 发展的观念 、公平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权利的观念 。
3 、( 1 )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自然资源相对紧缺 , 利用率低 ;环境问题严重 。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西北地区: 荒漠化 ,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我国 南方 , 我国华北的水 资源短缺。
( 2 ) 循环经济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 全过程 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 末端治理 。
清洁生产带来了 环境 效益:实现了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减少了 工业污染的来源 。 经济效益:可以在 技术改造 和 工业结构 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篇8: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 . 1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和方式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方式的选择:
五种主要现代化交通工具对比表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 亚欧大陆桥(① 符拉迪沃斯托克 ---- 莫斯科
② 连云港 —— 鹿特丹 ) 、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 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有科学技术作保证;⑤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⑥有稳定的客货源;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 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①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②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 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 淤塞河道;二是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 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5.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 ) 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如株洲市城市沿 铁路 发展,日本筑波科学城呈 南北狭长的带 状;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 水路和陆路 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清末 大运河 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 2 )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商业网点位置: 很多商业网点以 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在市区 环路边缘 或 高速公路沿线 。
篇9: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篇10: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篇11: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能根据人口增长轨迹图分析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经历的阶段划分、人口增长特点、原因。
(1)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2) 对应的时间是公元1770年以前,1770年至1950年,1950年至今。
(3)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加速增长;人口爆炸式增长。
(4)原因:古代(1770年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缓慢。
近代:(公元1770-1950)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
生率保持较高,人口呈加速增长。
现代:(1950 年以后)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进一步改善,国际环境稳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民族解放,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事业改善,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2. 能根据“三率”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四个阶段的名称及对应的三种模式。并会说明每个阶段人口增长的特征及原因。
(1)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对应模式: (原始型)
第二阶段: 对应模式:
第三阶段: 对应模式:
第三阶段: 对应模式:
(2)特征: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第二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
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
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第四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人口出现零增长或
负增长。
(3)原因:第一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下。(目前只有极少数
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第二阶段: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上升。
(目前主要是东非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发达国家则在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属于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
导致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目前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则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这一
阶段)
第四阶段:生活水平高,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进一步降
低,出生率与死亡率差距很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零增长或
负增长。(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处于这一阶段。)
3 明确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人口问题政策不同。
(1)发展中国家主要是: 。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2)发达国家主要是: 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4、正确辨析什么是人口迁移?
(空间改变——由迁出地到迁入地、居住地改变、时间长期或永久性改变)
5、明确掌握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动因:
二战前:方向:由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旧大陆→新大陆。
路线:欧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
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②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 二战后: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贫穷国→富裕国;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
路线: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美→北美洲
原因:主因:①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力供求关系不平衡;
特殊原因:②政治性移民
6、人口迁移的效应:
对于迁入地: 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
不利影响:造成就业、环境、住房、医疗、交通压力增大。 对于迁出地:有利: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和环境压力
不利:造成人才外流。
7、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方式主要是有组织的从东部城市和人口稠密区调往农村和边
疆人口稀疏区。
特点:规模小
原因: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2)改革开放后:人口自发迁移为主(民工流):①由农村迁往城市;
②由内地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
沿海、城市地区,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
8、注意辨别世界上主要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俄罗斯
9、能从图表中分析世界或某个国家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密度相同但人口分布格局不一定相同。
10、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历史、宗教、习俗等)
1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
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
12、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
值,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适宜人口数量,其值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1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是相对确定的。14、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根据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预测我国的人
口合理容量约为8~9亿人。
15.会判读金字塔图、三角形图,四个坐标轴的图,雷达图、八卦图(学案测评P18,8)等
复杂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
篇12: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市政设施建设发展→社会机构出现和完善→城市出现。
2、城市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1)产业革命前: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单一、发展缓慢。城乡相对对立。
(2)产业革命~二战前: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
乡差距扩大。
(3)二战后:①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出现;②出现大城市带;③专业化城市出现(如
科技城-日本筑波;旅游城-黄山、桂林;大学城)
3、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多出现在中低纬、沿海和大河沿岸地带。原因是这里(自然条件优越)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经济条件)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4、城市化的主要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②大城市数量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距加大。
6、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经历的三个阶段:①缓慢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②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30%后) ③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后)
7、“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和工商业向城市外围迁移。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郊区人口向更外围迁移,导致市区人口减少,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1)城市地价上涨、环境恶化、就业困难;(2)郊区环境优美、地价较低;
(3)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4)现代交通与通信的发展
8、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
混乱等。产生原因主要是:人口过度膨胀,工业高度集中。
解决措施:(1)合理城市规划;(2)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9、城市热岛的成因:(1)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产生废热多;
(2)建筑物密集,废热不易散失
10、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答: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区位、生产方式、政治、历史、宗教、旅游、科技等)。
(1)河流:具有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古代特殊的防卫功能);一般在河流起止点(源头和
河口不同)、过河点、交汇点容易形成城市,原因是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2)平原地区城市多,原因是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盈,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气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气候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我国城市分布图)(4)矿产资源:主要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资源型城市。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大庆等;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阿伯丁,伯明翰等。
(5)交通枢纽城市:(略)
(6)政治职能城市:美国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中国首都—北京;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7)宗教城市:拉萨,麦加,耶路撒冷等
(8)旅游城市:桂林市、黄山市。
(9)科技城:日本筑波,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
11、城市在地区中的作用:对区域发展期主导作用,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管理中心,服务
中心。
12、城市体系的等级、功能、数量、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愈高,功能愈多,数
量愈少,服务范围愈大,彼此间距离愈远。反之,城市等级愈低,功能愈少,数量愈多,服务范围愈小,彼此间距离愈近。上海服务于全国甚至海外。
13、各类城市主要共有的功能区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
区。此外城市还具有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绿化带等
14、城市功能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例如北京市中心是行政中心,主要是皇宫建筑在市中心。
(2)经济因素:付租能力与城市土地利用关系图,一般市中心地租,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地租较低外围形成工业区。
(3)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影响住宅的分化,一般高级住宅区
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与地势高爽,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相连, 低级住宅区与工业区相连。
15.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同心圆模式——不通用地围绕单一核心向外扩展。
扇形模式——从市中心向外沿交通干线延伸;多核心模式——在距离原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田园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心是广场公园等(注意P48~49图的特点)
16.不同的地域文化深刻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美国纽约、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与欧洲古老城市建筑风格不同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山水城市”——杭州市,美国的华盛顿——建筑风格体现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17.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1)在灾害检测中的应用:分析灾害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路径,受灾人员、财产转移路线,灾情统计与评估,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2)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主要是有关信息的收集,管理与
分析)其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可以较全面的为经济活动提供全新的数据地图决策信息。(3)在城市管理中应用: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篇1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下列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华北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南蔗北菜”
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
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等。技术因素主要有: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
3.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注意读图分析题,能从图中准确分析出某种农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因素
4.热带迁移农业:特点: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其活动范围占据了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4左右。对环境的影响: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养分流失→土壤贫瘠→迁移重新毁林开荒。
5、亚洲水稻种植业:(1)分布地区: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温多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区);
(2)特点:①规模小;②单产高;③水利工程量大;④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和商品率低
⑤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目前亚洲稻谷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中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
6、混合农业:
(1)概念:指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它主要在北美洲、欧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此外,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属混合农业。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①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便于合理、有效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③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7、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滥砍乱伐原始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
(2)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3)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土地盐渍化
(4)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结;(5)广泛使用杀虫农药----农产品、土壤受污染。
8.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美国中部平原
区位优势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 (2)便利的交通运输 (3)地广人稀
(4)高度发达的工业 (5)先进的科技
9、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北地区(新疆大农场) 经营方式主要是国营大农场。
共同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0.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了解)分布:潘帕斯草原
区位优势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3)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11、乳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布局主导因素是靠近市场,交通便利。
12.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可以结合图表分析判断)
(1) 制糖业(甘蔗制糖厂、甜菜制糖厂)、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厂——应布局在原料
地附近;布局类型属于原料指向型;原因是:制糖业——原料到产品失重较大,运输成本高。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厂——原料容易变质,不便于长途运输。
(2)啤酒厂、普通家具厂、印刷厂、石化厂——应靠近市场;布局类型属于市场指向型。 原因是: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费成本较高。
(3)炼铝厂、炼铜厂、电镀厂——应靠近能源供应地(水电站或火电站)。布局类型属于动
力指向型。原因是:消耗能源量大。
(4)电子装配业、普通服装、鞋帽、包袋、制伞、普通玩具等——应靠近劳动力丰富的地
方布局;布局类型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原因是:生产需要劳动力数量大,且劳动力工资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
(5)集成电路、高分子合成、激光、精密仪表、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等——应布局在科研
机构、高等院校附近科技发达的地区;布局类型属于技术指向型。原因是:对技术要求高。主导因素——人才与交通(或知识与技术)
(6)某些特殊工业的布局要求:气象站——要求环境清新,地势高爽的地方;感光器材厂
——要求环境清洁优美;自来水厂——一般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水质好的地方。
(7)有污染的工业要考虑主要产生的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从而布
局选址时应考虑风向、水源地、河流流向、距离居民区的远近,并且在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立卫生防护带(绿化带)。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钢铁厂、水泥厂、火电厂、冶金工业-炼铜厂、炼铝厂等)
——应布局在主导风向(单一风向)的下风向;盛行风(季风气候区-东亚的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南亚的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地带的郊外;如果知道当地的最小风频,应该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这类问题一般图上可能给出风向图标,如果不给,题目中可能隐含风向,例如:我国华北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这类问题就应该知道我东部季风区内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如果给出是西欧某地区则意味着吹盛行西风(偏西南);如果是南亚某地区则意味着吹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做题时在图旁边先正确画出风向,再布局大气污染企业。
②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酿造厂、电镀厂等)污水排污口应远离水源及河流的上游,即布局在远离城区的河流下游(净化治理后排放)。
③噪音污染企业(锻造厂、轧钢厂等)应远离居民区。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钢铁厂、发电厂、垃圾堆放点等)应远离农田、居民区和水源地。 化工厂既具有水污染又具有大气污染,布局时既要考虑风行又要考虑河流水源。
13.工业联系的类型主要有:①产品联系;(工业部门之间彼此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
②空间联系;(不同工业部门共用公共基础设施)③信息联系
14. 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产生工业集聚效益——主要有: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成
本;提高利润。
15.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原料、燃料、能源、水资源供应紧张,造成交通堵塞,污染加剧等
问题。
16.能结合具体的图(区域图)表(数据)资料,分析某地区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一般方
法是:分析(1)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矿产资源:如煤、铁、或其它等;水资源)
(2)交通状况(公路、铁路、水运等)(3)工业基础状况;(4)劳动力状况(5)市场
状况;(6)技术条件;(7)农业基础等方面,此外,政策方面,经济腹地也可以考虑。
17.以辽中南为例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1)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煤、铁、石
油资源)(2)水陆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海运便利) (3)雄厚的工业基础;(4)劳动力丰富;(5)市场广阔
沪宁杭形成全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条件:(1)自然条件: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
坦,水资源丰富;(2)水陆交通便利 (3)工业基础雄厚 (4)技术力量雄厚
(5)市场广阔 (6)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7)农业基础好;
★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二教学总结(共13篇)】相关文章:
必修一地理教学反思2022-04-30
高一地理的教学工作计划2022-11-19
高二地理教学计划2022-07-29
高一地理教师中考总结2022-09-20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2022-12-05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2022-08-13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安排2022-10-09
高中地理的教学反思2022-07-27
高一地理教研工作计划2023-05-13
高二上学期语文备课组计划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