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励志语录

时间:2024-01-28 07:34:10 语录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蒋方舟励志语录(合集12篇)由网友“紫芸”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蒋方舟励志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蒋方舟励志语录

篇1:蒋方舟励志语录

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

《在黑夜里健步如飞》

“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是解:你一生中只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就是永恒。你一生中如果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对于“矫情”,毛姆在《 面纱》中是这样解释的:“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呼呼往灵魂里灌着寒风,我们急切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满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你填不了。

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但若全拔了无用的劳什子,改种饱腹的卷心菜,伊甸园变成菜园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权利和钱仍是仅有的被认可的追逐目标。身为屌丝,向往的仍然是逆袭的故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异性恋要找的是一个异己,一个异体,一个other;同性恋呢,往往找寻的是自体、自己,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这是同、异性恋的基本不同。”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内心只有一种声音。他人的劝诫、世俗的虚荣、生活的诱惑、权力的胁迫,这些一切都无法入耳入心。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的东西。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繁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篇2:蒋方舟励志语录

年轻人最基本的就是:不怕穷,对财产也没有恭敬之心。他们发现(当然是不同程度的觉悟)如果要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得有系统地挑战社会体系和财富体系。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心灵干枯的人偏要写下充满感情的文字;满脸胡子的大汉偏要伪装成小女子;不擅讲笑话的人偏要讲笑话,为的是挣一口气,显示自己够复杂,够文学化,够多样化,用于填补自己的不够自信的那一面

“女人最适宜的职业是看护和教育儿童,因为她们本身实际上就很幼稚,轻佻漂浮,目光短浅,一句话,她们的毕生实际就是一个大儿童——是儿童与严格意义上的成人的中间体。,肥臀与短腿的女人是美好的,女人的美都与性冲动紧密相关。与其说女人是美丽的,还不如把她们描述为没有一点美感的性。”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所有的压抑和窒息都自己吞咽消化。面对庞大的审核关卡,人没有个人价值,只有整体价值。她的价值混在没有意识的人群中,只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纯粹分数,取决于他身上增加了多少驯服温顺的成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们长久以来受此磨难而不自知,每日万分苦闷却不知它何起何终。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当青春期如狂风暴雨侵蚀你的身体和内心时,你和其他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样,你渴望着另一个人的爱恋和抚慰,而你发觉你爱慕的对象,竟如你一同性别,你一时惊慌失措,恐怕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平复的。你无法告诉你的父母,也无法告诉你的兄弟,就连你最亲近的朋友也许你都不肯让他知道。因为你从小就听过,从许多人的口中,对这份爱情的轻蔑与嘲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失恋的人或许不该那么痛不欲生,情人忽作陌路人或许是可悲的,但至少干净利索,因为猝然,所以悲壮。最可悲的是,在长期的稳定和温情之中,爱情一点点死去。两人都看到爱情在溺水,在呼救,在挣扎,看它沉入湖底却无力施救。

《爱情没那么美好》

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而父亲是突然老的。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站在岌岌可危的高台上,居高临下的扫视,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满足。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们长久以来只承认一种“成功”,而否定其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内心。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我对社会的残酷,没有怨言,只有好奇。我想沿着'残酷',去寻找它的苦难,寻找它的父辈,它粗大的根系,我要溯流而上,期待憧憬着巨大苦难之源如世间最壮丽之景扑面而来。你敢吗?你来吗?

三十而立,立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装,对抗的不过是不断攀升的房价走势。

古人说三十而立,说明三十岁已经是很关键决绝的岁数了。三十岁,已经决定了后半生定格的形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人寿命短,所以生命周期都压缩加速,反正我周围的80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爱情没那么美好,它并不能成为逃避平庸生活的避难所,它是平庸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没那么美好,可也没那么糟糕。只要不以成败论爱情,就会发现相互扶持走了一段,承认“爱过”就已经是幸运。爱情没那么美好,故事的结局早就写在开头。

人一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他们对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锐。 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没有与庞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义务。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人生在尾声中终于得空喘息。然而,正是因为不必搏斗,他们不仅荒废了武功,锈了兵器,对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都变得迟钝。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个人事迹

被誉为80后美女作家的蒋方舟,从七岁就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在由《人民文学》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中,获得散文一等奖。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和讨论,并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本。此书出版,引起台湾媒体的一片惊呼,称其为:早熟的苹果。20xx年,蒋方舟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提前录取,再度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人物。

三月的清华园,已是垂柳依依,姹紫嫣红。在美丽的清华大学校园里,蒋方舟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当记者请她谈谈自己的梦想时,蒋方舟的目光中顿时溢满了一种无限的憧憬和渴望。那一刻,使人感到她一点也不陌生和遥远,就像是一个邻家的小妹。

梦想,其实这是一个很隐私的话题。蒋方舟一度羞于表达,她已经走过了那个向人急速表达自己梦想的青涩年龄。但无论走过多少千山万水,内心里总有一处芬芳,散发着它那迷人的馨香,山高水长,魂牵梦绕。

蒋方舟沉吟了片刻,嫣然一笑道,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能有梦想,也需要天赋。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当大家对现实的丑恶龌龊、体制与潜规则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我还是保持着震惊和不适。蒋方舟的震惊和不适,使我们感到她的清纯和简单,一点也不世故和圆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无论尘世间如何改变,人们内心渴望的还是一种清纯和简单,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蒋方舟的眸子里溢满了一缕柔软,她深情地说道,我原来的梦想是当大师,但渐渐地觉得当大师不是主观能够决定的了,所以我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识时务了吧。但我的奋斗绝对不是一套房子,我的奋斗是想在写作之外,有能够让我逃遁的一个领域,默默地干,它不一定是学术的东西。那样我就不用整天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或话题了。

有一个逃遁的领域,默默地干,是蒋方舟梦想中最美的生活状态,她不做意见领袖,也不做畅销书作家,21岁的蒋方舟,她的梦想,不想成为别人中的任何一个。蒋方舟说道,我就是我,我是唯一。“殊途同归” ,是一种梦想,特立独行,也是一种梦想。只有这样,才构成了我们这万千世界,芸芸众生。

蒋方舟的梦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并有了一种深深的回味和思考。

目前,正在清华大学上大三的蒋方舟,正全力投入到其第十本书《审判童年》的写作中。但是在她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个梦想是属于自己的,可以躲避风沙海浪,可以拒绝飞短流长,那是她心中最美的伊甸园:菁菁芳草,洒满阳光。

篇3:蒋方舟语录

蒋方舟语录汇编

1、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2、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3、成长,对于姜夕来说,就是一场避免成为墙壁涂料的战争。

4、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

5、人总是太轻易地就说出出:“人生啊不过是……”这句话。人生啊,不过是一壶浊酒,几句昏话,清醒几次醉几次。人生啊,不过是放得下几个人,放不下几个人。人生啊,不过是几年蹉跎、几年荒废、几年远行、人生啊,不过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了个大胖子。这种话听多了,越发觉得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6、无痛的是人流,不是人生。

7、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

8、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权利和钱仍是仅有的被认可的追逐目标。身为屌丝,向往的仍然是逆袭的故事。

9、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10、他比她大十八岁,刚好大出一个青春来,却在姜夕身上享受不到年龄差距给感官带来的新奇和刺激,简直是上当受骗。

11、大时代是为少数人准备的——电影里的革命中永远一呼百应,可在现实中,也不过是百人而已。除去那些弄潮儿,大部分人只是时代的承受者,敌人来了,便谨慎苟且度日,敌人走了,继续谨慎苟且度日。

12、重要的是过程,在这个学校的过程一定是必须经过的,学到并不是知识,重要是学的过程。我觉得在学校里其实很快乐,可以体会到在社会上体会不到的快乐,当小组长啊,当大队长啊,然后早恋啊,早恋不算。各种各样的快乐在社会中体会不到的。

13、未来应该是无穷大的,上学还有坚持自己的生活这两边都应该是坚持住的,放开一边,或者退学或者是放弃自己的生活,未来就会变成窄得都可以摸到了,我不会这样,我都会坚持下来。

14、你选择了用什么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

15、怀念,就是任由生活中的那个窟窿敞着,永远不愿意补上。

16、一个彻底诚实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内心只有一种声音。他人的劝诫、世俗的虚荣、生活的诱惑、权力的胁迫,这些一切都无法入耳入心。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的东西。

17、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

18、人在订计划时,像被终极催眠一样,变得不清醒而激动,体内流淌着一股新鲜的血液,以为自己是假面超人。

19、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

20、对不起,生为女人,所以身如牲口;对不起,身为女人,所以命若飘萍。

21、我们长久以来都忽视的一个简单真理是:每个人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22、我们的谎言是纯净的,不掺和一丝真相。

23、网络提供了一个脆弱的高台,更彻底地抽身于现实生活,它提供了一种局外人的目光,教会我们更批判地看待我们成长起来的世界和社会习俗。

24、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痛苦,它们有时会让我们更加强大。就像令我们受益最多的人,往往并不是良师益友,而是那些曾经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并未能如愿的人。

25、每条街道都有属于自己的幽灵,每颗石子都藏着自己的记忆,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都从街道中截取那些回忆,让它们缱绻生长在自己的脑海中,久而久之,甚至忘了那是听来的故事,还是自己的经历。

26、因为我觉得人的力量何其大,一定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坚持的,而且其实到底真的要放弃一些东西,但是放弃是两边各要放弃一点,这样两边的重量才能一样重,这样走完这段路所付出的努力也要小一些。其实我是有点羡慕她,因为我现在阅读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27、听人讲了一个真实故事,肖申克的救赎+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实在是迷人至极,好几天都魔怔一样反复想这个故事。作为小说家活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幸运。

28、从前,我不相信爱情,因为爱情会带来伤害。运气好的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在爱中屡战屡败,可是爱情需要屡败屡战啊。能找到真爱的,并不只是运气好的那些人,更是在伤痕累累后,仍然相信爱情的人。

29、我们长久以来只承认一种“成功”,而否定其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内心。

30、每次从我妈支付宝里偷钱,淘宝都让我写理由,只能不尴不尬地写”反正就是有理由”和“扶贫”,盗亦有道真难啊……

31、大一的时候很绝望,到处拽着人胳膊问:“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让你觉得还有希望的?”现在不会了:既然没希望,那自己就要当希望。

32、我自己倒觉得我从小到大并无坎坷,不觉得有什么愤怒非呐喊不可,有什么委屈非呻吟不可,但是大家都指着自己的伤口雪雪呼痛,我不和一嗓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33、坚持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这样才能够抵抗住琐碎生活对人的消磨!

34、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但若全拔了无用的劳什子,改种饱腹的卷心菜,伊甸园变成菜园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35、文人之所以相轻,是因为穷,没有共同的利益因果。颠倒也成立:因为相轻,所以不可能形成共同利益,更穷。

36、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遇见了谁。

37、站在岌岌可危的高台上,居高临下的扫视,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满足。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

38、失恋的人或许不该那么痛不欲生,情人忽作陌路人或许是可悲的,但至少干净利索,因为猝然,所以悲壮。最可悲的是,在长期的稳定和温情之中,爱情一点点死去。两人都看到爱情在溺水,在呼救,在挣扎,看它沉入湖底却无力施救。

39、后来发现这条路原来短的惊人,走着走着就发现视线里出现了终点处的鲜花和点心,想象里的荆棘和暴风雪都没有出现。未免觉得无趣,无趣是对人生最大的惩罚。

40、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41、创作有两种:一种是赤子之心,掏心掏肺,恨不得拿着尖刀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剜出来给你看;另一种是每次只截取一点儿,有效、准确,加了很多其他的料,好吃、好看。你是第一种——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种,但是要成为第二种,才能成气候。

42、一个人逐渐长大,就必须接受一些事实:一些曾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了,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不断告诉自己“友谊天长地久”根本么什么好处,搞得双方很痛苦。

43、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44、鸣沙山上。女人对沙漠有天生的归属感吧,因为无边无际的景致更容易让人想到永恒。曾看过加缪的一篇小说,寂寞的女人整天在沙漠边缘看日出日落,与黄沙私通,生命渐渐和沙漠融为一体。

45、前两天照毕业照。四年过得真快。时间是杀猪刀还是手术刀?

46、给某杂志写关于90后的文章。想到身边很多90后指责这个世界太坏,而自己只有变得比它更坏才能够去适应,或者自我开脱地想:“时局太坏,破罐破摔。”比起学会怀疑,我更愿意他们学会相信,去相信一些简单的真理,坚守一些永恒的善意。邦有道,顺水推舟;邦无道,亦可择善从之。

47、觉得自己是名人,结果路上也没有人看我,觉得这个人好有病啊。而且跟同学一块儿去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介绍我是少年作家,都会打折扣的。打八五折,结果贵了好多。

48、这个社会已无旁观者,已无局外人,悠闲静坐的人要么被消灭,要么站起来做出起跑的姿态。这个社会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更严格的游戏规则,不再允许有人弃权,有人拒不起跑。

49、野蛮人并不是等来的,而是被制造的。

50、我们长久以来受此磨难而不自知,每日万分苦闷却不知它何起何终。

51、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是解:你一生中只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就是永恒。你一生中如果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

52、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53、最近每次表示对世俗成功的淡漠,就会被人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让我“多接地气”。最初还诚惶诚恐,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现在终于明白“接地气”是多可笑的说法,花了这么多年终于让思维挣扎出世俗泥淖,凭什一夜之间,又心甘情愿滚回去?

54、年轻人最基本的就是:不怕穷,对财产也没有恭敬之心。他们发现(当然是不同程度的觉悟)如果要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得有系统地挑战社会体系和财富体系。

55、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而父亲是突然老的。

56、我从前对自己的要求,一向与我妈对我的要求看齐,曾经不堪重负过。高中时,每次她大包小包来我住宿的学校看我,我都哭着控诉,说我所有的人格缺陷和生活灾难全是她造成的。现在她对我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去享受日常的快乐,一个是要去爱人,主动爱人。

57、有时候需要背对他人,才能够面对自我。

58、一生从来没有那么残忍过,过了痛苦的.纠结期,心多了一层角质层,像石头那样冷硬,竟然也有中角色扮演的快乐。

59、在我们班其实我是一个特老实的小孩,都欺负我。每次有扫地,特别脏的就让我来扫,而且这时候他们才会称我为小作家,一直让我干活去了。

60、温泉另一边的沉默既是默认,也像是被揭穿之后的无言以对。乔意却不敢进一步暧昧地试探。

61、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靠近的,但是自由撰稿人根本不算理想,我现在就算是一个职业化的写作者,因为现在我每天都要给报纸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应该是个职业化的行业,其实这个很容易办到,不一定要退学才能达到。

62、人心像是早就被烤成了灰烬,用手一捻,不过是多了一层灰。

63、今天跟朋友总结我的人生理想,其实就是希望一辈子能不麻烦任何人地活着。

64、照毕业照那天,发现要穿西装,就近抓了个男生慌慌张张借了他的西装。大学结束得都如此仓促惶然,如此丧家犬。

65、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

66、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

67、今天心情非常糟糕,觉得处于无法更低落的人生谷底。傍晚时,放下悬而未决的焦头烂额,散了会儿步,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毫无目的地走了,走着走着,我的不如意、熊熊燃烧的焦虑、奄奄一息的野心,慢慢地全消失了变得平静了。大概是一个人走得足够远了,久了,就终于愿意承认:命运安排的,本来就是寂寥。

68、昨天去参加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的小说《纸老虎》的讨论会。他曾经是法国五月革命的重要学生领袖,如今却说“我不再相信革命,哪怕金钱的霸道让人无法忍受”。他反思了革命和青春的双重荒谬,说用十年才走出“革命”后的失落和空虚。这种如狂欢结束的寂寥不奇怪,托洛斯基说:“革命,是如此欢愉。”

69、有句我很不喜欢的俗话,叫做“是骡子是马,拖出来溜溜”,有些家长超级喜欢遛孩子,让完全不相干的闲人决定,哪个是骡子,哪个是马。

70、爱情没那么美好,它并不能成为逃避平庸生活的避难所,它是平庸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没那么美好,可也没那么糟糕。只要不以成败论爱情,就会发现相互扶持走了一段,承认“爱过”就已经是幸运。爱情没那么美好,故事的结局早就写在开头。

71、世界并非不完善,或者正沿着通向完善的漫漫长路缓缓发展。不,世界在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所有罪孽都已然领受神恩,所有孩童都是潜在的老人,所有婴儿都已打上死亡的印记,而所有的垂死者必获永恒的生命。——在所有似是而非的话里,最喜欢《悉达多》这段,每次读都会莫名其妙地平静下来。

72、我对种种需要经营才能维持的关系,也看不起。离合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73、从小到大,我们只知道一件事:社会只分输家赢家,而没有弃权家。

74、大师需要时代和体制去成全,需要一群准大师去成全。不是你一夫当关地往前爬就可以爬到那山顶,而需要客观的成全。

篇4:蒋方舟高三励志文章

蒋方舟高三励志文章:

一个怀疑主义者的相信

文/蒋方舟

这一年,我发现自己过得非常不快乐,我想,那是因为我老了。

我因为买房子而频繁与中介接触,他每天给我打十几个电话说:“蒋姐,我给你说一个事。蒋姐,我觉得这个房子还是要拿下。蒋姐,你这个房子要涨……”他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我很不适应,就制止了他对我的称呼,说我一定比他小。他很羞涩地说:我是93年的。世界变了。我总是习惯性地成为最小的那个,最年轻的那个,最肆无忌惮的那个。一夜之间,我发现自己变成了“姐”、“老师”,变成了中青年,变成了过来人。

上个月,我去南京的一所大学主持讲座,我讲自己的写作包括生活经历。最后提问的环节,一个大二学新闻的女生拿到了话筒,她说:“第一,我觉得你做为一个已经成功的人,再介绍这些关于成长的话,特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二,你熬了这样大的一锅心灵鸡汤,和我们每天看的没有任何区别;第三,你自己说的话,你相信么?”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周围同学以“你这样会得罪蒋姐的”、“蒋老师多下不来台啊”的眼神制止了。

但她说的话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尤其是最后一点:你说的话,你相信么?在我有记忆的时候,上一次问自己这句话是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高三时成功洗脑,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狂魔,在不锈钢杯子上刻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健脑产品的小广告上印着的一切励志传说。高考结束第二天,我去了四川。因为那年发生了“5·12”大地震,我去了北川,在这个成了废墟的城市走了一整天,遇到一个中年人。他说自己是本地人,我就开始条件反射地去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话,企图用正能量去感召他。

他最后大概实在难以忍受,就说了地震那天的事情。他和女儿在家坐着看电视,忽然地动山摇,因为他已经老了,跑不动了,就坐着等死。他女儿跑下了楼,可是,楼并不是直上直下地垮下来,而是从后往前倒。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压死。当时,我非常后悔自己说了强迫他乐观的话,虽然那时候我也没有其他的话可说。

在人生中大部分时候,我发现自己虽然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是总在劝那些比我更悲观的人要乐观一些,要更相信“相信的力量”。生活是一半合理一半荒谬,一半快乐一半后悔,一半欢合一半悲离: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恰好是那些最容易被消灭和摧毁的东西,那些看起来很温暖的事情,往往被证明是一次被策划的活动,或者有一个令人错愕的反转;那些美好的感情,总是结束于最不堪的话语;善念会消失,好人会老去,弱者在得到帮助之前就死去。

我们做一个怀疑主义者,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经验性的。可是,因为怀疑让生活变得痛苦,所以人不得不去找一些理由去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比如亲人死去,人们就会劝未亡人:人死了,没有办法改变,可是活的人哭坏了身体怎么办?于是,人们因为相信自己的痛苦无法改变事情,就转移了注意力。

多疑的年代,并没有孕育出改变世界的人,反而孕育出了一大批盲目乐观的人。因为绝望是一劳永逸的,人们觉得无法改变,所以人们的相信变成一种惯性: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相信现在不好,但是以后一定会更好;相信自己的命运,一定会顺理成章地受到召唤,得到改变。励志话语和心灵鸡汤变得如此受欢迎,就像是因为太过痛苦,而不断地嗑药,因此一直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幻觉之中。

无论是怀疑,还是相信,都是生而为人的一种义务。怀疑的目的是去发现那些能够改变的,相信的目的是为了挖掘不断被埋入尘土的人性光芒的碎片。怀疑与相信,都不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轻松容易,而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加艰难,有了反抗的道德立场和勇气。怀疑与相信,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到达彼岸的途径。

篇5:蒋方舟高考励志文章

蒋方舟高考励志文章

蒋方舟说,她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

我也高三过。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赋予不信任。

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今天经某位名师点穴,明天就逃出升天;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高考会给予超常发挥的机会,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

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要加个“运”字——“运动员会”。我上清华后,认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上高三之后,成绩排名在30多位。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却全班第一。问其奥秘,他说:“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说,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

我对高三没寄予任何幻想,甚至对大学将要给予我什么,也没过多的期待。高三是个竞技场,你是个运动员。一切的借口,一切的伤痛,一切的眼泪,一切的软弱都无人喝彩。不要说什么过程最重要,只有大学《录取通知书》是王道。

如果你没有退路,不能退到国外的大学、父母的摊点、复读学校……那么,来到这条起跑线上,就尽快打消幻想吧。没有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一步一步发生的,只是最后那一步引起世人关注而已。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

一、排名比分数重要。二、补弱科。三、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

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一千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让我平静,让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下去。

成绩排名被认为是反教育规律的,现在正被人性化地抨击。但我以“运动员”的思维,认为成绩排名是天经地义的。空口鼓励没有用,数据才是硬道理。这样,你才知道自己身前身后有多少人,你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定位。才不会在自己蜗行龟步的时候,妄想着拿世界长跑冠军。

考了几次之后,我逐渐知道了自己成绩区间,在570~590分之间。我的名次从没有跌落到班里第七名之外。不过要超过前面的人,也不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我的弱科上着手。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平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渡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我所做的题,几乎都不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绝不会布置这么多题。我的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每个星期,我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我是个“教辅书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在市场上能找到教辅书的名称、优劣、出版周期。我不会傻到做所有的题。但是我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上高三之前,老师对我说:“你的目标是清华和北大。”我知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有上北大或清华的可能性。这不是句空话和豪言,而是种规划和实施。

从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这期间,我个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了大量努力。最终,在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规则最宽容和最谨慎的60分优惠条件下,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的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后来,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自己也不具备示范效应。但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慌慌张张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塞到了哪里,甚至还说:“就弄个假的证书,不会有人查的。”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

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但是我不相信。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参加自主招生前,我阅读过很多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也登陆过很多大学的招生论坛。在那里,接触到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很多招生信息,都是公开的,也是欢迎考生去咨询的。比如如何准备个人资料,如果寄错了资料该怎么办?具体该找谁联系?招生组负责人的行踪,什么时候可以当面咨询?这些,对于开放的大学,并不是些什么保密信息。如果学生的上网时间不能保证,可以委托给家长或者亲友。尽可能地早做准备,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尽可能地符合招生简章上的条件。证书齐备,盖章齐全,耐心等待。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没有一个好消息,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点小挫折,都让人崩溃非常。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给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这些纸条,如今已攒了一抽屉,现在翻出来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大俗话。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蒋方舟给高三学子的`励志文章

被誉为80后美女作家的蒋方舟,从七岁就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在由《人民文学》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中,获得散文一等奖。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和讨论,并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本。此书出版,引起台湾媒体的一片惊呼,称其为:早熟的苹果。,蒋方舟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提前录取,再度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人物。

三月的清华园,已是垂柳依依,姹紫嫣红。在美丽的清华大学校园里,蒋方舟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当记者请她谈谈自己的梦想时,蒋方舟的目光中顿时溢满了一种无限的憧憬和渴望。那一刻,使人感到她一点也不陌生和遥远,就像是一个邻家的小妹。

梦想,其实这是一个很隐私的话题。蒋方舟一度羞于表达,她已经走过了那个向人急速表达自己梦想的青涩年龄。但无论走过多少千山万水,内心里总有一处芬芳,散发着它那迷人的馨香,山高水长,魂牵梦绕。

蒋方舟沉吟了片刻,嫣然一笑道,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能有梦想,也需要天赋。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当大家对现实的丑恶龌龊、体制与潜规则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我还是保持着震惊和不适。蒋方舟的震惊和不适,使我们感到她的清纯和简单,一点也不世故和圆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无论尘世间如何改变,人们内心渴望的还是一种清纯和简单,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蒋方舟用一种无奈和沮丧的语气说道,我现在觉得距离梦想越来越远了。大概在去年,爸爸对我说,孩子,你在北京买个房子吧,这样我们的心也就放下了。我当时听了特别地感到不可思议。我想,这样下去,我大概就成了芸芸众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这个东西剥夺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又对我说,孩子,等房价一降下来,你就买个房子。在父亲的催促下,我就真的在看周边的房价了。那一刻,我感到一种特别特别明显的无力感。(人生感悟)

蒋方舟的眸子里溢满了一缕柔软,她深情地说道,我原来的梦想是当大师,但渐渐地觉得当大师不是主观能够决定的了,所以我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识时务了吧。但我的奋斗绝对不是一套房子,我的奋斗是想在写作之外,有能够让我逃遁的一个领域,默默地干,它不一定是学术的东西。那样我就不用整天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或话题了。

有一个逃遁的领域,默默地干,是蒋方舟梦想中最美的生活状态,她不做意见领袖,也不做畅销书作家,21岁的蒋方舟,她的梦想,不想成为别人中的任何一个。蒋方舟说道,我就是我,我是唯一。“殊途同归”,是一种梦想,特立独行,也是一种梦想。只有这样,才构成了我们这万千世界,芸芸众生。

蒋方舟的梦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并有了一种深深的回味和思考。在她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个梦想是属于自己的,可以躲避风沙海浪,可以拒绝飞短流长,那是她心中最美的伊甸园:菁菁芳草,洒满阳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励志 高考文章

2.关于高考的励志文章

3.优美励志高考文章900字

4.霸气犀利高考励志文章

5.高考励志散文

6.高三高考励志文章

7.高考励志文章素材

8.高考励志文章花开不败

9.高考励志的文章

10.优美励志高考文章

篇6:蒋方舟高三励志文章_蒋方舟高三励志文

文/蒋方舟

这一年,我发现自己过得非常不快乐,我想,那是因为我老了。

我因为买房子而频繁与中介接触,他每天给我打十几个电话说:“蒋姐,我给你说一个事。蒋姐,我觉得这个房子还是要拿下。蒋姐,你这个房子要涨……”他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我很不适应,就制止了他对我的称呼,说我一定比他小。他很羞涩地说:我是93年的。世界变了。我总是习惯性地成为最小的那个,最年轻的那个,最肆无忌惮的那个。一夜之间,我发现自己变成了“姐”、“老师”,变成了中青年,变成了过来人。

上个月,我去南京的一所大学主持讲座,我讲自己的写作包括生活经历。最后提问的环节,一个大二学新闻的女生拿到了话筒,她说:“第一,我觉得你做为一个已经成功的人,再介绍这些关于成长的话,特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二,你熬了这样大的一锅心灵鸡汤,和我们每天看的没有任何区别;第三,你自己说的话,你相信么?”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周围同学以“你这样会得罪蒋姐的”、“蒋老师多下不来台啊”的眼神制止了。

但她说的话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尤其是最后一点:你说的话,你相信么?在我有记忆的时候,上一次问自己这句话是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高三时成功洗脑,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狂魔,在不锈钢杯子上刻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健脑产品的小广告上印着的一切励志传说。高考结束第二天,我去了四川。因为那年发生了“5·12”大地震,我去了北川,在这个成了废墟的城市走了一整天,遇到一个中年人。他说自己是本地人,我就开始条件反射地去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话,企图用正能量去感召他。

他最后大概实在难以忍受,就说了地震那天的事情。他和女儿在家坐着看电视,忽然地动山摇,因为他已经老了,跑不动了,就坐着等死。他女儿跑下了楼,可是,楼并不是直上直下地垮下来,而是从后往前倒。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压死。当时,我非常后悔自己说了强迫他乐观的话,虽然那时候我也没有其他的话可说。

在人生中大部分时候,我发现自己虽然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是总在劝那些比我更悲观的人要乐观一些,要更相信“相信的力量”。生活是一半合理一半荒谬,一半快乐一半后悔,一半欢合一半悲离: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恰好是那些最容易被消灭和摧毁的东西,那些看起来很温暖的事情,往往被证明是一次被策划的活动,或者有一个令人错愕的反转;那些美好的感情,总是结束于最不堪的话语;善念会消失,好人会老去,弱者在得到帮助之前就死去。

我们做一个怀疑主义者,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经验性的。可是,因为怀疑让生活变得痛苦,所以人不得不去找一些理由去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比如亲人死去,人们就会劝未亡人:人死了,没有办法改变,可是活的人哭坏了身体怎么办?于是,人们因为相信自己的痛苦无法改变事情,就转移了注意力。

多疑的年代,并没有孕育出改变世界的人,反而孕育出了一大批盲目乐观的人。因为绝望是一劳永逸的,人们觉得无法改变,所以人们的相信变成一种惯性: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相信现在不好,但是以后一定会更好;相信自己的命运,一定会顺理成章地受到召唤,得到改变。励志话语和心灵鸡汤变得如此受欢迎,就像是因为太过痛苦,而不断地嗑药,因此一直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幻觉之中。

无论是怀疑,还是相信,都是生而为人的一种义务。怀疑的目的是去发现那些能够改变的,相信的目的是为了挖掘不断被埋入尘土的人性光芒的碎片。怀疑与相信,都不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轻松容易,而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加艰难,有了反抗的道德立场和勇气。怀疑与相信,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到达彼岸的途径。

篇7:蒋方舟高三励志文章《高三,不相信传说》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没有一个好消息,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点小挫折,都让人崩溃非常。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给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这些纸条,如今已攒了一抽屉,现在翻出来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大俗话。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篇8:蒋方舟高三励志文章《高三,不相信传说》

我也高三过。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赋予不信任。

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今天经某位名师点穴,明天就逃出升天;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高考会给予超常发挥的机会,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

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要加个“运”字——“运动员会”。我上清华后,认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上高三之后,成绩排名在30多位。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却全班第一。问其奥秘,他说:“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说,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

我对高三没寄予任何幻想,甚至对大学将要给予我什么,也没过多的期待。高三是个竞技场,你是个运动员。一切的借口,一切的伤痛,一切的眼泪,一切的软弱都无人喝彩。不要说什么过程最重要,只有大学《录取通知书》是王道。

如果你没有退路,不能退到国外的大学、父母的摊点、复读学校……那么,来到这条起跑线上,就尽快打消幻想吧。没有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一步一步发生的,只是最后那一步引起世人关注而已。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

一、排名比分数重要。二、补弱科。三、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

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一千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让我平静,让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下去。

成绩排名被认为是反教育规律的,现在正被人性化地抨击。但我以“运动员”的思维,认为成绩排名是天经地义的。空口鼓励没有用,数据才是硬道理。这样,你才知道自己身前身后有多少人,你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定位。才不会在自己蜗行龟步的时候,妄想着拿世界长跑冠军。

考了几次之后,我逐渐知道了自己成绩区间,在570~590分之间。我的名次从没有跌落到班里第七名之外。不过要超过前面的人,也不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我的弱科上着手。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平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渡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我所做的题,几乎都不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绝不会布置这么多题。我的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每个星期,我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我是个“教辅书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在市场上能找到教辅书的名称、优劣、出版周期。我不会傻到做所有的题。但是我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上高三之前,老师对我说:“你的目标是清华和北大。”我知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有上北大或清华的可能性。这不是句空话和豪言,而是种规划和实施。

从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这期间,我个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了大量努力。最终,在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规则最宽容和最谨慎的60分优惠条件下,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的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后来,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自己也不具备示范效应。但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慌慌张张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塞到了哪里,甚至还说:“就弄个假的证书,不会有人查的。”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

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但是我不相信。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参加自主招生前,我阅读过很多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也登陆过很多大学的招生论坛。在那里,接触到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很多招生信息,都是公开的,也是欢迎考生去咨询的。比如如何准备个人资料,如果寄错了资料该怎么办?具体该找谁联系?招生组负责人的行踪,什么时候可以当面咨询?这些,对于开放的大学,并不是些什么保密信息。如果学生的上网时间不能保证,可以委托给家长或者亲友。尽可能地早做准备,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尽可能地符合招生简章上的条件。证书齐备,盖章齐全,耐心等待。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

篇9:蒋方舟写的高三励志文章

历经磨砺,我们备战20xx高考的步伐已经近半,出于高三中期的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这一阶段发挥最大的效率,为后面的学习积攒知识,让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有力量呢?观察近期学生的特点,一个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战胜自己才更有力量!

一名学生桑某来请假,原因竟然是“学不进去,想回家反省,不想上了……”!并且表现的比较失落、急躁!其实该生在班里的成绩居于中上游,平时看起来还是表现比较好的!让我感到惊讶的同时,我也不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类似的同学多吗?如何解决?怎样引导他们战胜自己,继续备战高考呢?

对高三几个阶段的分析

“新鲜”奋进期。这一时间段应该是在高三开学的1~2个月内,刚上高三,班主任的鼓动和自己的斗志很有作用,“新鲜”感让自己因为是第一次经历充满了进取的欲望。具体表现就是很希望进步并能付出努力,每天过得很充实。不用别人督促,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中,慢慢的增强自己的信心。

“平稳枯燥”积累期。和上一阶段的转折点是月考或期中考试,时间截止在寒假统考。经历了月考和期中考试,沸腾的心逐渐趋于平静,在这个阶段,成为真正的知识积累阶段。我们需要沉下心来,钻研进去,把很多已经学过的知识一边一边的重复,然后做题加深巩固、查缺补漏。在这一阶段,我们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知识的枯燥、繁琐、还有那一道道总也做不完的题目!但无论如何,这一阶段,你的知识储备在迅速的提高。

整合提高期。这一阶段是年后的二轮、三轮复习时期,将会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正是得益于年前这一段时间的积累,很多同学的成绩在整合的时候获得进步,成绩日见所升;也有一些前期工作没做好的,现在用到基础知识了,捉襟见肘,看到其他同学的良好状态就感到着急心慌,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冲刺期。高考前的一小段时间,以模拟考为主。无论成绩优劣,都会充满斗志的向前冲!主要通过模拟考查找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知识的遗漏,加强训练了考试的策略和技巧,让自己更多的学会的只是能考出来,能做对,能得分!

在以上提及的各阶段中,我们肯定都会面临若干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所以认清了各时期的主要情况,才能更有把握战胜自己!

战胜自己要把良好的心态放到第一位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备战高考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不是物质和能力,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高考路上面临的困难实在算不了什么。在这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的要有“努力就有收获,坚定自己信心”的意识。因为一轮复习就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是一个慢慢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付出努力、付出百倍的努力,收获可能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我们的知识积累却的确多了!我们贪图的绝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如果感到学习学不进去,那就不要逼自己没有效率的空耗时间精力!站出来从大的角度来看,把目光放的远一些。看看周围的同学,相邻的班级,他们是怎样的精神面貌?想一想将来自己达成理想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荣光?那些心头远方若隐若现的“灯光”,也会为我们指明方向,注入力量的。并且,站出来看的时候,也能观察到和自己出现类似情况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走过这道坎的,他们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借鉴。

治疗“学不进去”,战胜自己的另一武器就是紧张有序充实的学习生活。用充实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来抵制“学不进去”的胡思乱想!有事做,能把事逐渐的做好,还能很条理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能逐渐的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充实感和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坚持的作用

坚持做好手头最简单的事情。法很好,需要落实;开头好了,需要坚持!反思一下我们紧张的学习,大大小小的考试,包括近几年的一些高考题目,其实就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不断发掘和延伸。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好了,以不变应万变,就能增强自己的迎战能力。最简单的事情其实就是把最基本的知识一边一边的复习,然后用一定量的题目来检验。

这些简单的事情不用多说,重要的在于坚持,日复一日的坚持!这种坚持不仅能帮助我们打好基础,也能帮助我们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还能对我们的毅力、意志力等进行磨砺!坚持带给我们的,就是战胜自己的底气!

有一些同学难以乘受人生第一次巨大的压力——高考,选择了放弃!我们真的很难保证,在以后再面临一些重要问题的过程或关口的时候,再继续放弃做逃兵吗?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这里的反复就是坚持!备战高考亦然!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正是第二阶段,一个特别需要战胜自己的阶段!相信我们每一位为了自己高考梦想奋斗的同学们,能够在这样一条千军万马竞上游的战斗中,直捣黄龙!

战胜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

篇10:蒋方舟所说的经典语录

1) 我对社会的残酷,没有怨言,只有好奇。我想沿着'残酷',去寻找它的苦难,寻找它的父辈,它粗大的根系,我要溯流而上,期待憧憬着巨大苦难之源如世间最壮丽之景扑面而来。你敢吗?你来吗? --蒋方舟

2) 三十而立,立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装,对抗的不过是不断攀升的房价走势。 古人说三十而立,说明三十岁已经是很关键决绝的岁数了。三十岁,已经决定了后半生定格的形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人寿命短,所以生命周期都压缩加速,反正我周围的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3) 每条街道都有属于自己的幽灵,每颗石子都藏着自己的记忆,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都从街道中截取那些回忆,让它们缱绻生长在自己的脑海中,久而久之,甚至忘了那是听来的故事,还是自己的经历。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4) 心灵干枯的人偏要写下充满感情的文字;满脸胡子的大汉偏要伪装成小女子;不擅讲笑话的人偏要讲笑话,为的是挣一口气,显示自己够复杂,够文学化,够多样化,用于填补自己的不够自信的那一面 --蒋方舟

5) 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6) 站在岌岌可危的高台上,居高临下的扫视,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满足。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7) 人心像是早就被烤成了灰烬,用手一捻,不过是多了一层灰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8) 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而父亲是突然老的。 --蒋方舟

9) “女人最适宜的职业是看护和教育儿童,因为她们本身实际上就很幼稚,轻佻漂浮,目光短浅,一句话,她们的毕生实际就是一个大儿童--是儿童与严格意义上的成人的中间体。,肥臀与短腿的女人是美好的,女人的美都与性冲动紧密相关。与其说女人是美丽的,还不如把她们描述为没有一点美感的性。”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0) 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 --蒋方舟 《在黑夜里健步如飞》

篇11:蒋方舟所说的经典语录

1) “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是解:你一生中只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就是永恒。你一生中如果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 对于“矫情”,毛姆在《 面纱》中是这样解释的:“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呼呼往灵魂里灌着寒风,我们急切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满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你填不了。 --蒋方舟

3)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4) 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权利和钱仍是仅有的被认可的追逐目标。身为屌丝,向往的仍然是逆袭的故事。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5) 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但若全拔了无用的劳什子,改种饱腹的卷心菜,伊甸园变成菜园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6)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7)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内心只有一种声音。他人的劝诫、世俗的虚荣、生活的诱惑、权力的胁迫,这些一切都无法入耳入心。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的东西。 --蒋方舟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8) “异性恋要找的是一个异己,一个异体,一个other;同性恋呢,往往找寻的是自体、自己,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这是同、异性恋的基本不同。”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9) 沧桑,唯有经历,才是沧桑。人间正道,非得亲自尝遍各种滋味,才有资格对其发表演讲。只有经过日日夜夜囿于自习室的煎熬,你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明;只有经历过把毕生所学用在实处却不堪一击的脆弱,你才能真正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接受过岁月风沙的洗礼和生活琐碎的折磨,你才能真正萌生把握命运独立生活的信心。没有经历就不会懂得,不会懂得就不能如实评价。或许在看遍别人的沧桑以后,不曾亲身经历的事物也可以让人感同身受,但真正面对它的时候,曾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与你体会到的,绝对不会完全相同。那些细枝末节的差异,或许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0) 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1)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2) 年轻人最基本的就是:不怕穷,对财产也没有恭敬之心。他们发现(当然是不同程度的觉悟)如果要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得有系统地挑战社会体系和财富体系。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3)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繁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蒋方舟 --蒋方舟

14) 有句我很不喜欢的俗话,叫做“是骡子是马,拖出来溜溜”,有些家长超级喜欢遛孩子,让完全不相干的闲人决定,哪个是骡子,哪个是马。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5) “考试”的核心目的则是恐惧。恐惧是最强韧的链条,绑得人屏气凝神,万众一心。 我身边的所有同学,在经过那场所谓“决定人生”的高考之后,都有种上当受骗的轻微茫然。这就是关于考试最大的谎言:它并不是孤注一掷,大喝一声“show hand!”(手上已经没有筹码了),而是一场惨淡的等待。 --蒋方舟 《考试奴隶》

16)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蒋方舟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17) 我们长久以来只承认一种“成功”,而否定其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内心。 --蒋方舟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18) 读者在书店流连挑选,作家却无法挑选他的读者,这是作家的宿命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9) “当青春期如狂风暴雨侵蚀你的身体和内心时,你和其他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样,你渴望着另一个人的爱恋和抚慰,而你发觉你爱慕的对象,竟如你一同性别,你一时惊慌失措,恐怕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平复的。你无法告诉你的父母,也无法告诉你的兄弟,就连你最亲近的朋友也许你都不肯让他知道。因为你从小就听过,从许多人的口中,对这份爱情的轻蔑与嘲笑……”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0) 人一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他们对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锐。 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没有与庞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义务。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人生在尾声中终于得空喘息。然而,正是因为不必搏斗,他们不仅荒废了武功,锈了兵器,对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都变得迟钝。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篇12:蒋方舟所说的经典语录

1) 所有的压抑和窒息都自己吞咽消化。面对庞大的审核关卡,人没有个人价值,只有整体价值。她的价值混在没有意识的人群中,只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纯粹分数,取决于他身上增加了多少驯服温顺的成分。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 失恋的人或许不该那么痛不欲生,情人忽作陌路人或许是可悲的,但至少干净利索,因为猝然,所以悲壮。最可悲的是,在长期的稳定和温情之中,爱情一点点死去。两人都看到爱情在溺水,在呼救,在挣扎,看它沉入湖底却无力施救。 --蒋方舟 《爱情没那么美好》

3) 温泉另一边的沉默既是默认,也像是被揭穿之后的无言以对。乔意却不敢进一步暧昧地试探。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4) 他比她大十八岁,刚好大出一个青春来,却在姜夕身上享受不到年龄差距给感官带来的新奇和刺激,简直是上当受骗。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5) 你选择了用什么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6) 怀念,就是任由生活中的那个窟窿敞着,永远不愿意补上。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7) 创作有两种:一种是赤子之心,掏心掏肺,恨不得拿着尖刀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剜出来给你看;另一种是每次只截取一点儿,有效、准确,加了很多其他的料,好吃、好看。你是第一种--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种,但是要成为第二种,才能成气候。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8) 成长,对于姜夕来说,就是一场避免成为墙壁涂料的战争。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9) 一个人逐渐长大,就必须接受一些事实:一些曾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了,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不断告诉自己“友谊天长地久”根本么什么好处,搞得双方很痛苦。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10) 我们长久以来受此磨难而不自知,每日万分苦闷却不知它何起何终。 我们长久以来只承认一种“成功”,而否定其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内心。 我们长久以来以他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以他人的标本来要求自己,去听来自“过来人”的每一句规劝和告诫。 我们长久以来都陷入对他人光鲜生活的羡慕,想走他人走过的路,到达他人所在的地方。 我们长久以来都忽视一个简单的真理是:每个人选择的路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我同意顾城的话“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会清楚地呈现在你面前,这个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颗苹果树,你憧憬着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蒋方舟 《摘抄吧》

11) 我们长久以来受此磨难而不自知,每日万分苦闷却不知它何起何终。 --蒋方舟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12)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痛苦,它们有时会让我们更加强大。就像令我们受益最多的人,往往并不是良师益友,而是那些曾经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并未能如愿的人。 --蒋方舟

13) 爱情没那么美好,它并不能成为逃避平庸生活的避难所,它是平庸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没那么美好,可也没那么糟糕。只要不以成败论爱情,就会发现相互扶持走了一段,承认“爱过”就已经是幸运。爱情没那么美好,故事的结局早就写在开头。 --蒋方舟

14) 无痛的是人流,不是人生。 --蒋方舟

15) 大师需要时代和体制去成全,需要一群准大师去成全。不是你一夫当关地往前爬就可以爬到那山顶,而需要客观的成全。 --蒋方舟 《蒋方舟解读马尔克斯》

16) 我自己倒觉得我从小到大并无坎坷,不觉得有什么愤怒非呐喊不可,有什么委屈非呻吟不可,但是大家都指着自己的伤口雪雪呼痛,我不和一嗓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7) 中国人擅长相忘,我和中国倒是一路相望,不曾相忘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8) 人在订计划时,像被终极催眠一样,变得不清醒而激动,体内流淌着一股新鲜的血液,以为自己是假面超人。 --蒋方舟 《舌头的战争》

19) 对不起,生为女人,所以身如牲口;对不起,身为女人,所以命若飘萍。 --蒋方舟

20) “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鬼魂”乔意说。 ”什么鬼魂?“ ”过去的恋人都成了一个鬼魂,如雕像一样伫立在那里,眼神漠然,嘴巴张开,面对过去那些回忆的碎片,提醒着你是怎么把一切都搞砸的,你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拼命地逃离这个鬼魂,直到你寻找到新的……“乔意的声音渐渐低下去。 ”新的什么?“ ”寻找新的恋人,把他们变成新的鬼魂。“乔意提高了音量。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1) 生为女人。女人有着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顽强生命力,无论多少歧视和虐待加诸于身,仍要反抗。生为女人,等待、孕育、再等待,再孕育,终有一天,命运被照亮。 --蒋方舟

22) 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3) 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蒋方舟

24) 永远不可能知道的吧。不同人与事让自己的心态和境遇变化,此时蜜糖,彼时砒霜。找真爱就是刻舟求剑。 --蒋方舟

25) 坚持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这样才能够抵抗住琐碎生活对人的消磨! --蒋方舟 《抗敏感,不惶恐·新浪文章》

26) 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7)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蒋方舟

28) 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遇见了谁。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9)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不是突如其来的空虚,而是提供给你一种还不赖的生活。 差不多的繁忙程度、差不多的生活形态、差不多的高朋满座。 只不过,日复一日的生活,渐渐,渐渐散发出一股酸腐味。 和你厮混的人也越来越模糊和不体面。 仿佛是泳池的谁,慢慢被抽干,最后只剩下池底枯黄的落叶。 起初你毫无察觉,后来你假装没有察觉,最后你接受自己已沦为二流的事实。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0) 一生从来没有那么残忍过,过了痛苦的纠结期,心多了一层角质层,像石头那样冷硬,竟然也有中角色扮演的快乐。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1) 他说 寂寞会让人无耻,做出疯狂而肮脏的事情来,可那一定是还没有寂寞到极点,他脑中空荡荡的连性欲都丧失了,一片枯索荒凉,阳具如同被扎了一个洞的气球。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2) 而这个截点以前的记忆,却装在一条驶离岸边的船只上,缓缓地远离自己。 他忘了想记住的,记住了想忘记的。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3) 姜夕意识到自己近来对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不满和理直气壮的苛责,尤其是对漂亮聪明又有野心的女孩儿,这恐怕是衰老之后才会启动的自我防御机制。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4) 她已经到了中年。按理说,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对于智慧、财富、声名,她应该感到前所未有地踏实和实在。可如今,在人生的路上走了一半,她回首望,却只看到断壁残垣,如见鬼一样心惊肉跳,前所未有地轻和空虚,空调吹出的凉风如海潮,随时会把她卷走。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5) 后来发现这条路原来短的惊人,走着走着就发现视线里出现了终点处的鲜花和点心,想象里的荆棘和暴风雪都没有出现。未免觉得无趣,无趣是对人生最大的惩罚。 --蒋方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蒋方舟语录

红色励志书籍排行榜

人生中的过客说说

初中作文经典名人故事素材

几米励志经典句子

几米的励志语录

几米励志经典语录

霸道总裁的经典语录

几米经典语录全集

描写沙漠的经典名言

蒋方舟励志语录
《蒋方舟励志语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蒋方舟励志语录(合集12篇)】相关文章:

几米经典语录大全2023-12-16

几米漫画经典语录2022-10-21

几米语录2023-02-06

蜗牛的励志语录2023-01-13

几米伤感爱情语录摘抄2022-05-08

关于几米漫画的经典语录2023-12-23

几米的经典名言2022-05-06

散文作家2023-08-23

青年员工励志寄语 青年正能量励志语录精选2022-11-16

关于几米的那些经典语录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