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观后感影评(精选20篇)由网友“加仑脆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岁月神偷观后感影评,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 岁月神偷影评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风太大,来往的路人太匆忙谁也看不清旁人的脸,我也不会选取在这样一个春风沉醉的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若不是音乐太美,故事太伤感,我也不会强压着近乎哽咽的声音给父亲给远在南国的父亲忽然打去电话。我只是说“爸爸,很久没和你说话了,问候下”,我没能说我是看了一部叫《岁月神偷》的电影被触动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而想念他和母亲。
我已经不想再用“有情怀”来形容这样一部制作认真充满对往昔时光眷恋的电影了,反正郁闷是情怀,孤独是情怀,怀恋也是情怀。那么泛黄的镜头、悠扬动情的音乐,20世纪60年代香港平民生活的街区奔跑追逐打闹孩童的笑声亦是一种情怀,只是“情怀”这个词说多了,真的显得太过俗套也无意中显露出自我语言的贫瘠。
虽然这部精雕细琢的电影在剧情依然还稍微有些俗套,穷二代男与富二代女的感情,患上绝症结尾势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艰苦却又乐观应对现实的小老百姓,无时不在烘托凄美气氛的悦耳音乐,哪个也不能免俗,但这并不妨碍看电影的俗人们被打动。感情与亲情,平凡又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元素只要组合得当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着荧屏和银幕的电影电视哪一个又逃得开这些俗套,哪怕连唐僧、孙悟空也要与人与妖轰轰烈烈的谈起情爱来。而作为导演罗启锐与编剧张婉婷这对金牌组合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们将香港六十年代人们的拼搏精神带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罗太所说“做人,总要信,总要信”,像叶倩文与杜德伟所唱“信世间始终全美”。
我想看过影片的预告片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看过片名看过预告片早早的就明白影片要说岁月才是小偷,所以我始终没有认为那个偷走了乌龟、偷走了金鱼缸、偷走了寺庙中孙悟空像、偷走了米字旗、偷走了月光杯的弟弟会真的成为小偷。在应对失去最亲爱的哥哥的时候,弟弟将自我偷来的一切都扔到了海里,因为奶奶说过用最珍贵的东西填满了苦海就能与逝去的亲人相见,孙悟空像沉到了海底、月光杯沉到了海底、再无法迎风飘扬的米字旗也只能静躺水面,而以前戴在弟弟脑袋上像宇航员帽子的金鱼缸也摇晃着脆弱的身躯在海面上等待破裂。海那么大,如何填得满?水那么深,如何看得到底。最残酷无情原先还是时间,它带走了哥哥、带走了父亲也将带走奶奶,带走一切行将枯萎与注定逝去的,是的,那是一切的一切,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过。比起此刻直白的名字,影片另外一个名字《1969太空漫游》或许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看似简单俗套的电影情节,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读,观众也不难看出那些潜藏在其中的其它关键词,殖民地、粤语残片、老港星、教会学校、内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国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岁月偷去的记忆,透过影像制造出的幻觉又被拿回,然后亦梦亦幻的像针尖一般或轻或重的扎人心的深处。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载了太多的沉重的担子,好在任达华、吴君如、秦沛等一众资深香港电影人不摇不晃的将担子稳稳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与弟弟(个性是弟弟)的演绎也给人惊喜。要解读那些深刻的好处,留给专业的影评人们,要借电影抒情,就留给我等这样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伤感,怎能不伤感。回首惊觉,天地无情时光最难留,人生幻梦岁月是神偷。
篇2: 岁月神偷影评
《岁月神偷》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多项提名,戏中一家人任达华、吴君如、李治廷和钟绍图都有入围,吴君如获提名“最佳女主角”、李治廷及钟绍图则获提名“最佳新演员”,而任达华则凭该片及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角逐“最佳男演员”。
《岁月神偷》感动了全香港,并且“救活了一条街”(取景地永利街在上映后成为观光景点并被政府个性予以保留),而在内地,也有很多观众认为“这是近年来最好的香港电影”。但此次《岁月神偷》只6项提名,没有入围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令观众颇为不解。甚至有观众认为《十月围城》获最佳电影是“得益于”《岁月神偷》未入围。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生活和人生。正如片中吴君如所说,“一边难,一边佳”,“人活着要有信”。岁月虽然能够无情地偷去我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些东西,但是却带不走我们最重要的,那就是信念,活下去的,对未来完美生活向往的信念。影片开头也借弟弟之手象征性地描述了时间对我们生活的偷窃一般的行为,毫无察觉地,我们也许就失去了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然而青春能够逝去,容颜能够老去,亲人终会离去,朋友也会散去,可在温暖的情感下依托着的我们对于生活的完美向往,却是永不改变的。正如片中提及的两道彩虹,也如本片的英文名所示,彩虹正像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完美向往,不论你有没有以前见过它,你明白它的存在,它就是美丽的,这就够了。而电影结尾处两道彩虹的出现,也给了我们观众一个淡淡的微笑。
吴君如和任达华的表现自然不在话下,岁月的磨砺在二人略显苍老的面容上刻下的是魅力的痕迹,浑然天成的表演也成为了打动人心的关键因素。而甚为抢戏的小男孩扮演者钟绍图的出色发挥,更是令人大为惊叹。当然一干老将甘当绿叶的演出也是很精彩,这些都为本片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人将本片与九十年代文艺类影片巅峰之作《甜蜜蜜》相提并论,虽然,也许该片还未到达如此的高度,但本片就应能够称得上近十年当中此类型影片的一座标杆了。张婉婷的监制也让该片处处闪现着她的风格,那种温暖淡雅的温情,朴素诙谐的对白,唯美可人的画面,都给人似曾相识却毫不腻烦的感觉。
90后说:“电影拍出了现实的残酷,人们的无奈,也给了人们期望。”80后则说:“《岁月神偷》中,我看到了我的父亲。”比起这些感叹,70后更多的是生活的感悟:“有种叫做家的感觉荡漾在影片里,直指人心。”五六十年代生的人则不尽唏嘘:“如果生活不那么艰难,也许能够挽回很多。”
以情动人的影片不少,可华语电影里这样温暖感动的电影却并不多见,看了不少的影片,发现归根到底还是华语的佳片最能吸引和打动我,也许,这也算一种本土情结吧。
其实,打动人的电影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情”字上的成功。从父亲和母亲的相视一笑中,从父亲为母亲亲手做的那双红色皮鞋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相濡以沫,看似平淡却情深似海的感情与亲情;从父母带孩子看电影的一幕,从父母对儿子患病后四处奔走的焦急和丧子之后悲恸的感伤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实;还有晚饭时分邻里街坊们串门吃饭,家长里短的聊天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他们互相帮忙,融洽和睦的关系。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兄弟俩之间自然流露的亲情,哥哥和女友初恋的美丽,这些都将本片的情感汇集,成为了让观众为之心动的源泉。
影片的最后,弟弟说哥哥并不是大话精,那么谁才是大话精?我想,每个观众已经有了答案了吧。
岁月神偷是少有的华语优秀作品了,只能说岁月只是一个笨贼,它偷不走这世上最值钱的东西——感情。这是香港的发展是全香港人奋斗和梦想的集合虽然时光荏苒曾今的旧香港已经不在蓦然回首岁月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偷走了亲人、情人和回忆但是有些事情是一辈子都要记得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却。
香港梦是彩虹般绚丽多彩的梦。
篇3: 岁月神偷影评
《岁月神偷》:谁的眼泪在飞
这几乎是一部被捧上了道德神坛的电影,当看过的人夸赞这部电影时,他们首先表露出来的不是关于这部电影本身的优劣决定,而是彰显个人美德的亲情传承和道德归属,还用自我的眼泪作为证明。《岁月神偷》的投资方也在不遗余力地强化着这种重口味情怀,他们此前发行的《孔子》因为周润发的一句“看《孔子》不哭你还算人吗”而沦为笑柄,此刻最后能够用一部名副其实的催泪之作来挽回面子了。
看《岁月神偷》我没哭,而且一点点想哭的意思的都没有,因为这本来就没什么可哭的。我相信罗启锐和张婉婷也未必是真的要把影片拍成一部滥情的哭片的,他们在感情节制方面做的不错,既没有抚尸恸哭也没有狗血表白,本来从开始就一向慢慢在观众心中一点点渗透和蔓延的、如涓涓细流般的幽怨和黯然可能会因最后的感情决堤而被冲刷掉一切回味的余地和遐想的空间。对于这样一部有着精细的控制力的电影来说,滥情可能会成为商业炒作的卖点,但却是创作上的失败,它将使一切廉价化。
《岁月神偷》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对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之前市井生活的再现和品味,一个反复出现的场面是一条街上的众邻里将饭桌摆在门前一齐吃晚饭的情景,吃百家饭的孩子们快乐地穿梭其间,这种守望相助的祥和正与中国自古以来所崇尚的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安逸家居图景相对应着,所谓“岁月是最大的小偷”,被偷走的也正是随着生活的富足而丧失掉的这些淳朴的家园意识。但是那里很多人会忽略掉的一点是,这是带有强烈殖民色彩的生活图景,这在张婉婷的创作中是一脉相承的,从《非法移民》、《八两金》到《玻璃之城》,再到此刻的.《岁月神偷》,都能够看到一种殖民地精英意识。能够说这是一部拍给香港土著看的电影,很难想象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地域怀旧在内地人心里能有什么真正的共鸣,能打动我们的,只有那精美的画面、做旧的质感和流动在其间的亲情泛滥,而这只是《岁月神偷》最表层的好处表达,只有香港人自我明白岁月偷去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过分投入地去膜拜其所谓的情怀,只是在自作多情而已。
《岁月神偷》让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都是对往昔一段黄金岁月的追忆,生活的贫瘠和精神的富足产生了奇妙的比较,但两者的立意完全不一样。天堂电影院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浴火重生,而罗记鞋店在台风中却并未被摧毁,因为父母拼着老命护住了生命延续所需要的那个“顶”,于是《天堂电影院》中的老阿尔弗雷多一向教导小托托要走出小镇,拥抱外面的世界,而《岁月神偷》中更多的是在坚忍中的顾影自怜,母亲一向挂在嘴边的话是“做人要有信”、“一步难,一步佳”,西西里岛的埋骨何须桑梓地和香港岛的守得云开见月明,都能够称作是一种豪情,却体现了海洋礼貌和内陆礼貌不一样的人生哲学。
最后死去的罗进一实际上是一个优秀的被殖民者,他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理解了良好的殖民教育,殖民地政府的公告都要透过这样的人来得以上情下达,他连写歌都用英文,还无怨无悔地爱着一个移民美国的女孩,这样的一个人被埋葬是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的,你能够从中读出各种悲情,我也能够从中读出各种反讽,深入想下去,我会感到不寒而栗。
想到这些,我实在不明白这电影到底有什么可哭的,爱父母,尊孝道,我们能够找到各种方式和载体,但不必须是《岁月神偷》。
篇4: 岁月神偷影评
岁月就像一个小偷,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贴在父母的发鬓,轻轻地躲在孩子的身体。大富大贵是一种生活,平平淡淡也是一生,何在乎强调非要过什么生活呢?
在影片中,虽然吴君如和任达华的表演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但是看着他们,还是想到了自我的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爸爸说:“最重要的是保住顶。”任何人总有自我的原则的底线,在任何状况下千万不能违背自我的原则,在中国人眼里,有时骨气要来得重要得多。妈妈说:“做人,总要信。”命运有时会在无意之间开这样或者那样的玩笑,让人猝不及防,全家人的期望在大哥身上,但是优秀的大哥却染上绝症,虽然看起来有些戏剧化,但是谁又能保证在自我的一生中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呢?有时,我总是想,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一句话,做人总是要信,因为此刻的我们完全不明白将来的自我会变成什么样,自我的父母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也许,我们都在等人生中所谓的奇迹。我总是相信,这个世界虽然不是完全的公平,但是只要自我有信仰和勤奋踏实的精神,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我自我也有一个亲生妹妹,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明白自我之前的做法是大错特错。此刻孩子的成绩是很重要,但是这真的是他们自我喜欢的生活吗?也许更多的是为了大人的面子。孩子他们有自我的天性,有时爱偷小东西,那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这个社会的生存原则,对于他们我们就应有更多的宽容和关爱。而我们家人对妹妹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总是逼着她学这学那,没真正体会到她自我的心灵。他们的本身是善良的,只但是需要更多的正确引导和宽容。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也许会改变自我的一生吧,暂且是这么认为,因为后面有太多的不可知因素。
一部好的电影不在乎它的投入和票房什么的,真正的是它能否打动你我的心灵,让我们真正从中学到些什么。
篇5: 岁月神偷影评
岁月偷不走的感情——《岁月神偷》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岁月神偷》),岁月在我们的生命里偷走了全部的年华,成长的代价是向死亡的临近,无可避免偷走我们的生命,我们不再肆无忌惮,你们也无法无忧无虑,他们也想不起轻狂不羁,岁月无奈的沉淀被世人唏嘘成沧桑,我却执拗的相信人们宁可享用一切青春的痛楚,也不愿拥抱沧桑的风采。
有时候我作为旁观者看到流逝在别人身上的光阴才能发觉仿佛生命的旅程就是一向在失去,失去情人、失去亲人、失去熟人、也失去了陌生人,电影中说失去的亲人也只能用失去自我最心爱的东西才能换回,而失去的情人似乎就天涯两端了,约翰堂恩的诗中写道“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一员,我与生灵共老”,原先失去陌生人也是生命的一种损失。
对于这样的流逝,不止于外在的更在于内在,岁月的痕迹让我们失去了天真的笑容,不见了美妙的憧憬,甚至连奔跑都更加的气喘吁吁,失去的感情就只能往事随风吗?失去的友情就只能翻看老旧的相册吗?失去的亲情只能在墓地边才能记起吗?其实我从来都没有失去这些,在我看来仅仅是走了一些人又来了一些注定会走了人,其实我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能自拔。岁月能偷走我们的一切,唯一偷不走的只有真情,那怕那些一闪而过的思念也会跟随自我一生。我说过“其实我们会爱十五岁时爱上的那个女孩一辈子,即便十七岁时我们已经再也没有联系,但是七十岁时坐在阳光下,望着天空等待离开时,我的微笑却来自她。”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丢不掉感情,那怕是过去时的感情,岁月偷不走每份真情实意,岁月能带走那些虚情假意,就成陈升唱的那样“多情的人不会了解一生真爱只有一回”。每个人的容颜都在不经意中连自我都难以辨认,唯有心在保留下来了故事让我能确定我依旧是我。
我并不害怕时间,那怕自我时日无多,我也能从容的生活,如果人生已经注定了一个结局,那么究竟是喜剧还是杯具不就是过程怎样嘛?只要我过了一种自我觉得值得过的一生,就不用在乎那个命中注定的结局了吧,如果更能坦然的理解生命中的失去,那么人生是不是就变得更简单了。
其实最可怕的失去就是失去时间本身,但时间是不可能失去的,每一天的清晨总不会少了7点钟的闹铃而直接从6点跳到了8点,一个小时不可能失去,一分一秒都不可能失去,失去时间根本是一个不成立的词组。可我们天天说的浪费时间又是什么意思呢?难到这不是一个功利意味十足的词吗?浪费时间总包含了一个目标在其中,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花时间去努力,结果的是与非往往简单的就决定了是浪费与否,如果我们都能明白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问题并非是与不是,反而是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那谁又能说那些看似被浪费的时间也有值得的呢?如果自我的信念完全不足以支撑自我的决定,那么就从别人的角度想想,这些时间有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有没有换来他人的笑容,那怕是一句简单的多谢,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份肯定,这种肯定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重要。
本来不想说太多得失,想写的是人生,是在岁月中的人生,闪念见却发现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而且任何的得都只有一个失的目的,就想每个人的生都是以死作为目标的,得到的好处可能只有得到,失去的好处往往也不在于失去,如果人能单纯的将这些行为的好处与这些行为同一的话,那么任何行为都是伟大的,不可附加任何的道德评判。
高中时候的老师就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他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此刻我才明白原先得就是为了舍,生活是简单的,它复杂在了每个人都根据自我的七情六欲来做权衡,而自我的决定又无可避免的将会同他人的权衡出现交集,可谁也无法确定别人究竟是怎样决定的,生活慢慢的就复杂了起来。简单和复杂只是不一样的形态,没有好与不好,因为无论好还是不好往往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只是努力再让自我简单,无论如何对于我还是简单点更快乐,我记得、我看见的每个小朋友都能津津有味的游戏着,笑得那么无邪、那么肆无忌惮,此刻我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岁月改变了每个人,每个人无可抗拒却又心甘情愿,那会儿我们着急长大,此刻我们畅想童年,最后我们会感慨一生,总觉得时间再同每个人开玩笑,既然它把我连同周围都带走了,却为什么带不走书中的玫瑰花瓣,这么长时间了,还留在那本我再也不愿翻开的书中,似乎时间停止在了十七岁的仲夏,同我示威般的嘲笑或者怜悯着我,我不需要这些过往,我也不想未来,因为我已经迷失在了岁月的浮光掠影中。
电影里那泛黄的底色和做旧的布景都在迎合着岁月的主题,剧情里那些物是人非和聚散离别都在阐述着神偷的痕迹,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布景都不相同,但我相信底片都已经昏黄,属于我们的聚散离别也千差万别,但没有人逃出了岁月神偷,人如果太惦记过去就容易把自我做旧,其实做旧了就做旧了吧,我们早晚都会被岁月做旧,在岁月的黄昏中被映照的昏黄起来。
篇6: 岁月神偷影评
初识这部电影片名,很惯性的以为是一个侠盗片,会落于俗套的情节呈现,自然也就无太大兴趣。真正坐在电影院里,美文故事,从第一帧画面开始,伴随着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就会让人如同时光倒流置身到某个似曾相识的岁月,也许电影中的某个情节就是自身亲历过的回忆。全片体现出的港味生活,似远即近,其实也是一种岁月情怀。
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深水兑换普通人家的故事,再普通但是的家长里短。剧情无须过多赘述,内心的触动和眼泪的共鸣就是最好的认同。而剧中一家四口的主角演绎也很到位,颠覆以往示人的一贯戏路主角。比如任达华扮演的父亲主角,一改往日外形俊朗且气质非凡的型男形象,出演了一位不善言辞的鞋匠父亲,文化不多,但仍将一腔的爱倾注在两个儿子身上,令人唏嘘不已。电影中罗家长子的扮演者更是新人,也正是因为是初登大银幕,主角演绎给人青涩且质朴的感觉,一股清新纯爱满溢。扮演罗家小弟的小演员,并没有童星演戏过于油滑的通病,他其实就是在表现本真,孩子调皮的天性,但不失天真可爱,尤其让我最感动的情节就是小弟曾听奶奶说如果想重新见到离去的亲人,就把自我最喜欢的东西全部扔到苦海里去,哥哥去世后,小弟跑到海边把自我喜欢的东西一件件扔到海里,目的就是为了见到自我的哥哥。这样一举动的瞬间,会触碰到观者最柔弱的内心。
本片的音乐运用也是恰到好处,几度在影片中穿插响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摇滚乐队Monkees的老歌,平添了几分伤感的气息,也间或呼吸到了久违的那种属于香港的感觉。看似简单俗套的电影情节,脉脉温情的香港往事,时光流转中的岁月感慨,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读,很容易直面那些被岁月偷去的记忆。透过影像的倒影,逝去的似水年华依稀可见。
篇7: 岁月神偷影评
因为一部《岁月神偷》,让香港人又一同群众回忆起来;因为一部《岁月神偷》,突然人人齐声支持港产片;因为一部《岁月神偷》,政府在主导本地电影上,忽然好像变了领导者;因为一部《岁月神偷》,戏剧性地取消了一项市区重建计划。本片扬威柏林影展水晶熊奖,有多少观众明白这个奖项背后的投票者实在值得商榷,惟港人热爱奖项名气,倒是不争的事实,总之本片有奖就轻易过千万。影期一拖再拖,却食尽天时地利人和,成为港片近年的一道奇葩。
《岁月神偷》如同当年《色.戒》般,人人皆写皆谈,甚至政治意味极浓。其实看一部电影,倒也无需过于分化社会阶层。虽然本片确有煽情,但实在是近年港片最出色的一部作品,我甚至觉得,香港电影金像奖从此欠了本片一个“最佳电影”的名誉。
六十年代的香港,父亲经营鞋店,母亲从旁帮忙打理生意。大儿子品学兼优,入读名校,与女同学谈恋爱,却因为家景问题而进退维谷;小儿子年纪小小,性格活泼好动,带点反叛又天真无邪,时常四处偷东西,却带给一家人最窝心温暖的回忆。他们一家人活在某个古老地区,经历着不一样风风雨雨,甚至是种种的人生考验…。
《岁月神偷》剧情简单,却在一个平淡的故事中,勾划出很多深刻的人情味出来
《岁月神偷》的确煽情,我也觉得电影的末段收笔略嫌拖泥带水不够简洁,在此之外,我很欣赏本片从平淡如水的故事情节中,带出最真刀人的情怀。全片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很淡然,甚至可云没有一个清晰的故事主线,就是拍一个家庭与附近邻里的点滴生活片段。本片亦非多线性人物故事,单靠一个家庭中的众生相,互相影响对方的生活,从而到达结局的高潮场面,煽情确有,但整体戏味十足。以一部文艺小品而言,起承转合并不明显,约两个小时毫无冷场,就是单靠真档那楦星6观众,实是成功。
本片的主角不多,却因此更易营造出一众主角的典型性,刻划出令观众深刻的人物性格。《岁月神偷》的主角根本不是父亲和母亲,却是大胆起用两位新人,演绎了两个儿子的主角。他们二人戏份奇多,无论是两者的互相影响,抑或是他们的故事引起周遭人的变化,都能够从正面或侧面中突显出二人的性格。当中小儿子的主角更是全片画龙点睛所在,透过他天真无邪的独白,带出了那个家庭的变化,以及社会的特色。
大儿子的一段感情线,虽然煽情成份破坏了本片不少分数,那段纯真的感情,却令本片增添了一份窝心的感觉。至于父亲母亲的主角,出场时间尽管不及二人居多,父亲那种要面子的性格,母亲不会轻言放下的个性,皆描述得十分到位。
那些年头简单无杂质的感情,这天的社会已很难再复见
很多人觉得本片堆砌煽情,我反而觉得本片漫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情感,更是叫人感动。前文已经说过,《岁月神偷》的故事十分简单,如非结局来点煽情场面,相信又会遭人臭骂全片的平淡乏味。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亦非坊间所云般,是一群没有经历过穷苦的八十后才会觉得动容,因为我觉得《岁月神偷》所营造出来的味道,确是一种很窝心温暖的感觉。撇除煽情的结局不谈,一家人在风风雨雨中自强不息,简单几句对白流露出来的真情,已有令人从心而发的感动。那是一种自然不刻意营造的细腻感情,淡淡然的,却撩动心灵。
全片怀旧的感觉,尽见社会变迁,也看得出人情的更替。从前的邻里之间感情和洽,并非每家每户都互不相识;那个时代没有计算机p没有短讯,恋爱就是单靠一台电话互信,感情反而来得毫无杂质,这种社会上的客观环境,不用刻意的剧情波动,已流露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除了剧本的出色外,《岁月神偷》在营造五十年前的社会景观上也十分成功。无论是一景一物都拍得十分细挚,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依然看得很投入。电影由政府资助,资金不多,拍摄出细挚景物之余,在处理台风袭港的大场面上亦没失手,拍出来实感很强,也是本片的其中一个高潮位。另外,全片的摄影和配乐也很配合主题,带动了电影的气氛,个性是本片的配乐我十分喜欢,没有得到一个配乐奖的提名,真的可惜。
一众演员能够完全投入主角,自然令主角更加立体,效果更加讨好
一众演员的演出实在值得一赞。任达华和吴君如两位父亲母亲,演活了对家庭的关爱和慈祥的感觉,即使很多小地方都把主角的立体推向更高层次。当中吴君如在末段对儿子的关切之情,演得十分入肉,令人动容,期望她能够凭本片再当影后。两位新人李治廷和钟绍图初担大旗就演出重要主角,演出竟然意外地讨好。当中钟绍图所演的小儿子,如同主角上身,精灵活泼,突出了主角性格之余,也带动了电影很多重要的转折。李治廷所演的大好青年,形象讨好,与家人的对立,与心仪对象相恋不能一齐的情节,都演出自然,反之在末段转折后的煽情地方,我觉得还有改善空间。
总的而言,《岁月神偷》的感情真挚自然,是一部十分杰出的电影,本片有如《海角七号》,以剧力和共鸣去拍出一套极具本土特色文化的佳作。
篇8:岁月神偷观后感影评600字
原本不准备写“岁月”了,也一遍遍地告诉过自己:太怀旧是不好的。但生活似乎总是逃离不出这一主题。——前日加班回家,打开电视,电影频道正在放《岁月神偷》。说来好笑,之前总以为这是一个讲述某神偷如何如何技巧过人、令人目眩神迷的故事。因为无事可做,便耐心地看了下去。
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电影的色调有如淡淡的老照片,一看便知是在追忆什么。罗氏一家四口及其周围的街坊是六十年代香港最底层的草根阶层。罗父开着一家鞋店维持全家生计,夫妻二人勤俭持家,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培养两个儿子身上。这是全中国最最普通的一个家庭,无论是在哪个年代,这样的寄托永远都存在于每一个平凡的父母心中。故事拍的'很细腻,捕捉到了每一个生活的细节。
——父母始终撑起着一片天。
一场暴雨突袭而来,那幢小屋瞬时间变得羸弱不堪。老大进一开始只顾在夹楼上听着自己的收音机——他喜欢音乐,最终被罗父呵斥下来帮忙。最震撼的那个镜头是,小屋像爆炸了一般向外喷射,皮鞋、家具还有小弟偷来的一件件宝贝都在那一瞬间飞离而去。失去了支撑的小屋坍塌似乎已是顷刻之事。就在这一刻,罗父、罗妈告诉还在夹楼的小弟不要害怕,便冲上了夹楼一齐拽住那块即将被掀走的屋顶。罗父说,“做人,最近要是保住个顶!”雨天、狂风、陋屋,还有这幢小屋里的家庭,给了我们最直接的心灵刺激——无论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他们始终拼尽了气力去维护家庭的所有,去保护他们身下的孩子!暴风雨后,罗氏一家捡拾着被刮走的件物,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
——怎样才能见到你的亲人?
奶奶告诉小弟,她要“走”了。小弟苦苦的哀求她不要走,可是奶奶说,这是不行的,她一定要“走”的。“那我以后怎么见到你呢?”小弟天真地问到。奶奶告诉他一个故事:如果你想见到你的亲人,那么你就把你最心爱的东西都扔进苦海,等到苦海填满了,你就能见到他们了。
小弟最心爱的东西都在那个箱子里——英国旗、菩萨、金鱼缸…..都是他一次次偷来的“战果”。曾经还在哥哥因为血癌住院的时候,他背着这些最心爱的宝贝到医院去看他。他以为,这些东西一定可以使哥哥开心,可是哥哥没有,他依然在想着属于他自己的、而小弟不懂的心事,生气的小弟嚷着:我把我偷来的东西都给你了,你还要怎样?!!!
后来,哥哥“走”了。小弟想起了奶奶告诉他的那个故事,于是他面对苦海,把那些最心爱的宝贝,一件一件地扔进了浩瀚的苦海。每一件他扔得都是那么的吃力,那么的专注,因为那是他最心爱的东西,因为他相信奶奶告诉他的那个故事。孩子,终究是天真而虔诚的,他不会去意识到大海的浩瀚无涯。
有人说,《岁月神偷》是拍给香港人的一部集体记忆片,我认为不仅如此。它,应该还是送给曾经那些走过不平凡岁月的每一个普通家庭的礼物,应该是送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曾经的真情人的礼物。
这部影片所塑造的父母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它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父母简单而朴实的爱,也刻画了他们在生活的困境中与挫折苦苦抗争,乐观向上的精神。与张艺谋当年的《我的父亲母亲》不同的是,这部影片更注重“家庭”的成份,即夫妻之间、兄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种.种情感,在表现上更富于层次化、立体化和生活化。 没有读过多少书,少言寡语,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目的就是为了下一代不再延续他们那般劳苦负重的生活。当老大进一因为谈恋爱成绩下退,两门挂科的时候,罗父在街边的石凳上忍不住“破口大骂”,那样的责骂没有给老大留一点情面,但是可以看出此时的父亲内心也是极为的伤痛。而当他发现小弟的书包里鼓鼓地都是偷来的东西时,气愤地拉着小弟便一顿暴打。——我们何尝没有这样地不懂事过?那些年少时的迷茫、欲望、愤恨都曾催使着一件又一件错事的发生——我们,都曾背负着父母满满的期盼而又伤及他们疲惫的内心。
最好的永远给的是孩子。在物质贫乏的时代,父母所能给与的似乎总是很少很少,不能给孩子买玩具,不能给孩子买零食,不能带孩子去游玩,这些太奢侈。可是,只要他们有的,全部都给了孩子。小弟拿着从父亲口袋里掏出来的1毛钱说,“一毛钱一个包子,一毛五两个,爸爸,要不买两个吧,给你一个。”即使是这样,罗父也没有答应,只说“爸爸不吃”。小的时候,总是埋怨父母为什么不能给与我们想要的,直到我们长大,当我们有能力获取甚至开始厌倦那些原来随着我们知识、能力、经验的积累逐渐容易得到的物质时,才终于明白父母所能给予的原来已是最奢侈、最珍贵的东西——倾尽全部的爱!
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父母身上总是有一股不屈的精神,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倒下,抱着希望、抱着信念,总是告诉自己、告诉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他们能与生活抗争的只是内心积聚起来的信念。我们的父母要求我们做人要有骨气,要堂堂正正。这种骨气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凭自己的本事去生活,而不是耍小聪明;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迎难而上,刻苦拼搏,成为有出息的人,而不是庸碌一世。
父母渐渐地老去,却在突然间发现他们原来已教给了我们那么多生活的哲理,他们不是讲台上的老师,却在最平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把这些精神、思想无言地传达给了我们。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岁月偷走了罗家的老大进一,偷走了我们的至亲、至爱,却永远也偷不走我们的希望、我们的信念和我们满满的爱,偷不走那些走过最难忘岁月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岁月神偷》,迟来的惊艳!
篇9:岁月神偷影评中学生
一部好电影会有一种力量,正如《岁月神偷》给我的震撼久久未能平复。据说这部电影是导演罗启锐的亲身经历。所以感觉十分真实。
这是一部“笑中有泪”的电影,电影对白简便幽默,饰演细佬的'小孩子十分搞笑。可是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感触。你在这部电影能够看到人生的各种画面情节:纯真的初恋,亲人之间的吵闹与情谊,甚至是生离死别。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令我十分深刻就是:他们一条街的人每当开饭时都会在街上摆上桌子,然后吃饭时,他们都是不分彼此的,能够跟其他家的人一齐享用,你能够在吃着饭的时候到其他家的桌上夹上几道菜吃。
电影最令我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吴君如讲的:人活着,总要信的。吴君如的儿子患上血癌,她对她儿仔说:你能够战胜病魔的,你要有自信,你能够的,不管怎样,人活着总要信的。虽然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
当家庭陷入贫困危机,丈夫对生活失去信心,吴君如对她丈夫说:不管怎样,人活着总要信的。确实,我们活着对事情总是要有期望要有信心,哪怕你明白可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都要抱有信心,等待奇迹的发生。阿哥和他细佬在医院看到有人死亡时,细佬十分害怕,阿哥教他要应对死亡,不要畏惧死亡。而阿哥他自我却要面临他将来不久的死亡。
篇10:岁月神偷影评大学生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岁月神偷》),岁月在我们的生命里偷走了全部的年华,成长的代价是向死亡的临近,无可避免偷走我们的生命,我们不再肆无忌惮,你们也无法无忧无虑,他们也想不起轻狂不羁,岁月无奈的沉淀被世人唏嘘成沧桑,我却执拗的相信人们宁可享用一切青春的痛楚,也不愿拥抱沧桑的风采。
有时候我作为旁观者看到流逝在别人身上的光阴才能发觉仿佛生命的旅程就是一向在失去,失去情人、失去亲人、失去熟人、也失去了陌生人,电影中说失去的亲人也只能用失去自我最心爱的东西才能换回,而失去的情人似乎就天涯两端了,约翰堂恩的诗中写道“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一员,我与生灵共老”,原先失去陌生人也是生命的一种损失。
对于这样的流逝,不止于外在的更在于内在,岁月的痕迹让我们失去了天真的笑容,不见了美妙的憧憬,甚至连奔跑都更加的气喘吁吁,失去的感情就只能往事随风吗?失去的友情就只能翻看老旧的相册吗?失去的亲情只能在墓地边才能记起吗?其实我从来都没有失去这些,在我看来仅仅是走了一些人又来了一些注定会走了人,其实我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能自拔。岁月能偷走我们的一切,唯一偷不走的只有真情,那怕那些一闪而过的思念也会跟随自我一生。我说过“其实我们会爱十五岁时爱上的那个女孩一辈子,即便十七岁时我们已经再也没有联系,但是七十岁时坐在阳光下,望着天空等待离开时,我的微笑却来自她。”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丢不掉感情,那怕是过去时的感情,岁月偷不走每份真情实意,岁月能带走那些虚情假意,就成陈升唱的那样“多情的人不会了解一生真爱只有一回”。每个人的容颜都在不经意中连自我都难以辨认,唯有心在保留下来了故事让我能确定我依旧是我。
我并不害怕时间,那怕自我时日无多,我也能从容的生活,如果人生已经注定了一个结局,那么究竟是喜剧还是杯具不就是过程怎样嘛?只要我过了一种自我觉得值得过的一生,就不用在乎那个命中注定的结局了吧,如果更能坦然的理解生命中的失去,那么人生是不是就变得更简单了。
其实最可怕的失去就是失去时间本身,但时间是不可能失去的,每一天的清晨总不会少了7点钟的闹铃而直接从6点跳到了8点,一个小时不可能失去,一分一秒都不可能失去,失去时间根本是一个不成立的词组。可我们天天说的浪费时间又是什么意思呢?难到这不是一个功利意味十足的词吗?浪费时间总包含了一个目标在其中,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花时间去努力,结果的是与非往往简单的就决定了是浪费与否,如果我们都能明白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问题并非是与不是,反而是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那谁又能说那些看似被浪费的时间也有值得的呢?如果自我的信念完全不足以支撑自我的决定,那么就从别人的角度想想,这些时间有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有没有换来他人的笑容,那怕是一句简单的多谢,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份肯定,这种肯定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重要。
本来不想说太多得失,想写的是人生,是在岁月中的人生,闪念见却发现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而且任何的得都只有一个失的目的,就想每个人的生都是以死作为目标的,得到的好处可能只有得到,失去的好处往往也不在于失去,如果人能单纯的将这些行为的好处与这些行为同一的话,那么任何行为都是伟大的,不可附加任何的道德评判。
高中时候的老师就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他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此刻我才明白原先得就是为了舍,生活是简单的,它复杂在了每个人都根据自我的七情六欲来做权衡,而自我的决定又无可避免的将会同他人的权衡出现交集,可谁也无法确定别人究竟是怎样决定的,生活慢慢的就复杂了起来。简单和复杂只是不一样的形态,没有好与不好,因为无论好还是不好往往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只是努力再让自我简单,无论如何对于我还是简单点更快乐,我记得、我看见的每个小朋友都能津津有味的游戏着,笑得那么无邪、那么肆无忌惮,此刻我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岁月改变了每个人,每个人无可抗拒却又心甘情愿,那会儿我们着急长大,此刻我们畅想童年,最后我们会感慨一生,总觉得时间再同每个人开玩笑,既然它把我连同周围都带走了,却为什么带不走书中的玫瑰花瓣,这么长时间了,还留在那本我再也不愿翻开的书中,似乎时间停止在了十七岁的仲夏,同我示威般的嘲笑或者怜悯着我,我不需要这些过往,我也不想未来,因为我已经迷失在了岁月的浮光掠影中。
电影里那泛黄的底色和做旧的布景都在迎合着岁月的主题,剧情里那些物是人非和聚散离别都在阐述着神偷的痕迹,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布景都不相同,但我相信底片都已经昏黄,属于我们的聚散离别也千差万别,但没有人逃出了岁月神偷,人如果太惦记过去就容易把自我做旧,其实做旧了就做旧了吧,我们早晚都会被岁月做旧,在岁月的黄昏中被映照的昏黄起来。
篇11:岁月神偷观后感
电影以一句“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开头,给你种下一个思考的种子,然后镜头以罗进二头套着偷来鱼缸的角度,用变形的画面引出了主要人物。任达华不再是那个打打杀杀的角色或是人模人样的警察,而是饰演一个社会底层的个体户,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吴君如则演他的妻子罗太太,一个贤妻良母。我很喜欢罗进二,机灵聪明,罗进一也不错,一个阳光帅气又聪明上进的中学生,他喜欢听的一首歌是《我渴望自由》,我也喜欢听。
我渴望自由
篇12:岁月神偷观后感
电影伊始,清淡的影调就让我着迷。愿意沉下心来讲小人物的故事,本身已经值得赞许,再加上考究的运镜与构图,干净的剪辑——罗进二头戴金鱼缸、在《Dancinginthemoon》的老歌声中从容出现,上环永利街一班街坊亦随之纷纷登场,旧日情怀一呼即出。没错,怀旧是那么让人上瘾的一件事,电影透过小孩的眼睛倒映出导演记忆中的那个香港,巧妙地避开历史和政治,如此便可减低故事的沉重与悲剧感。就算岁月偷走了一切,导演仍旧想要呈现一个满载生活气息的香港,即便经历飓风暴雨,生死离别,支离破碎,电影的调子依旧轻盈、感性、浪漫。
篇13:岁月神偷观后感精选
温情电影大都简洁不够罗嗦有余,但这部片这方面还不错,只是后来进一死和之后进二回忆哥哥的两段稍嫌拖沓,90%的节奏还是比较正常的。
本片又名1969太空漫游,应该纯粹是在小孩的立场讲的,而片中采用小孩戴鱼缸的视角对1969的香港街景速写,让这个处于**中的城市显得不那么惨淡和艰难,也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空间。
导演罗启锐曾经是许鞍华的助理导演,貌似两人也有比较一致的教育背景,所以两人拍出来的电影都透着一样的调调,怀旧,细节处体现温情,一样喜欢用稍微泛黄的画面,意图从小处着手反映整个社会的状态。1969的香港受尽英国压迫,官员腐败,还有偶尔经过的台风侵袭,这些在片中都有反映出来,而借以这些事件,也充分刻画出了一个顽强奋斗在底层的男人的坚强意志。
任达华在秦沛店里理发的时候说,当初一个顾头一个顾脚,想着怎么也好过,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顾的了头就顾不了脚。
我最怕的就是这种故事,一个人有能力肯吃苦,却怎么努力也改善不了自己的生存状态。追根究底是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人跟不上变化的步伐,于是只好被时代的洪流抛在最后,艰难度日苟延残喘。这能怪谁呢?很多事情道理是说不通的,有手艺不代表就永远有饭吃,就像哥哥跟弟弟说的:“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是永远有效的。”人都像蚂蚁一样生活在这个时代里面,却必须有坚韧的神经和大象的眼界,有时候都不知道是该感谢这个时代还是该喟叹这个时代。
或许我们也该相信那个坚强乐观的女人所说的话:一步佳一步难,一步难一步佳。“做人总要信!”这是那个女人的信念。听起来就像是空洞盲目的迷信,但谁又能说这种宗教式的信仰不能支撑你度过一场又一场台风呢?我一直觉得坚强啊毅力啊这种东西,在绝望和底层的人民当中体现的最深刻又最体现不出来,因为你无路可逃,只能选择坚强。与其说这是一种精神,倒不如说是人求生的本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用选择坚强,只需要选择to be or not to be。
生活并不是导演,导演是使劲把人往绝望里整,而生活总会给你留点缝隙。被台风刮的七零八落的房子和作为全家人希望的哥哥的死亡,打击总是接踵而至毫不留情,而如果选择活着,日子总要过。等到媳妇熬成婆,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而活着的人们,都伟大。
另外本片有很多镜头都处理的十分美。这种美除了带给观众很大的感官享受,也体现出了导演的浪漫情怀。听说这部片是自传式电影,那么我们也大可以从这样的处理方式中窥得导演豁达的心态。这样一来,这部片子的主旨大概可以归纳为:绝望艰难什么的,经过之后都是一首诗。
篇14:岁月神偷观后感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似乎看到两个少年追逐着,跑向了时光的尽头。
双生的彩虹,有着一样的外貌,却相反的颜色。进一和芳菲,进一和小弟,小弟和母亲,诉说着这样浪漫却有点小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都小的很灿烂,像是被大雨冲刷过后显得空灵澄澈的天空。
电影中的那首歌,似乎带着一点淡淡的哀愁,吐不尽,诉不完。就像是进一和芳菲,大树下两个相伴而行的孩子,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或许悲伤或许快乐,或许舍不得。是那个站在阳台上,很难过并哭泣着的女孩子,是那个大雨天在窗前静静思念的男孩子。我喜欢那束黄玫瑰,淡淡的,暖暖的,就像是芳菲的微笑,真切的,平淡的,像是冬天里的一米阳光。“你在这里,等我回来”站在阳台上的进一,向楼下看着,芳菲腼腆的笑着,那是进一对于世界的最后一眼,是最温暖的一次,其实,在心里,他早已经回答了女孩,“我等你“。
再来说说小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渴望好奇者外面的那一大片天地。认真工作的父亲,对于什么都说刚好的母亲,还有就是那个很优秀的哥哥。而他,只是那个头扣一个玻璃鱼缸的,到处寻找新鲜事物的孩子。印象深刻的那一次,父亲因为哥哥而大发雷霆,然后却对着他发火,理所当然的眼泪和委屈。让我感动的一幕,哥哥抱起了弟弟,也安慰着自己。头顶上路灯洒下的光束,如同蜂蜜色般的温暖,笼罩着进一和小弟。
再来说说那对夫妻,在那个年代,是那么平凡的一对夫妻,牡蛎的劳作为了家,也为了孩子,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有着优秀的大儿子,和调皮的小儿子,生活中会有那些磕磕碰碰的不顺心,但一家人也都挺了过来。如同那场暴雨一样,进一的病无疑给这个价带来了难以言说的伤。父亲一向是言语强硬,不带感情的。那一幕,他看着患病的儿子在看书,伴着无力的声音和让他揪心的咳嗽声,我看到了这个男人软弱的一面,他也会害怕,害怕失去一个那么优秀的孩子,他也会心疼,心疼自己毫不知情的儿子。“下来吃宵夜吧”说完,她便转身了,亦或是他害怕被儿子看到他研制那个闪烁的泪光,也或许不想让孩子看到懦弱的自己。抛开别的不说,这对夫妻也是让我很感动的。那双小牛皮鞋也好,那枚戒指也好,能够紧紧握着彼此的手去面对以求就是幸福。我深深的记得,那只拿掉戒指后却留着很深的印记的男人的手,那没戒指也许不需要很多钱,但一颗心,足矣。女子发现他手上的机制没有了,无言,那一刻,安静的听不到任何声音。轻轻地,把她的右手覆在他的左手上。没有戒指,他们双手合十,不需要戒指,他们也是最亲密的爱人,用生命去守护的这意义,早已超越了那暗淡的戒指。
那条巷子,那个招牌,那个奔跑的孩子,那个抱着吉他轻轻吟唱的少年,那个操着一口上海话的老爷爷,那些模糊的身影,那些斑驳的光影。
我关上那扇关于你的记忆的门,那段回忆会尘封,我只记得,岁月如歌。
篇15:岁月神偷观后感
简单的情节,平淡的叙述,《岁月神偷》将家庭的亲情和少年的懵懂爱情演绎得真实而亲切。它让人们相信,即使在平凡的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美的可能。
人,总要信,相信未来是美好的。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香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时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但罗先生、罗太太却显得格外从容。纵使前方的道路无比的漆黑,社会人情异常的冷漠,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炽热而真诚的心,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的一切窘境。在社会的残忍与不公面前,他们始终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也正因为如此,罗先生才会在大风暴下,乐观地说:“保住这个顶,一切都会好的。”罗太太才会在得知进一病危时,依旧坚定着“做人,总要信”这一信念,才会有“难一步,佳一步”的豁达。
人,总要信,相信幸福是永恒的。罗进一说:“金鱼是快乐的,因为它的记忆只有三秒……但有些事情,一辈子都记得。”即使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是最大的小偷,偷走了纯真的童年,亲人的生命,以及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最宝贵的东西。但有些人,有些事已深深印刻在我们脑海里,任凭时光的擦洗也无法抹去。就像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剧中,罗进一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是带着甜蜜离开的,因为他相信幸福是永恒,美好的初恋时光即使金鱼都会一辈子记得。
人,总要信,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人生在世,价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或许有人会抱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自己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或许有人会斥责上天的不公,为什么有人过早的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或许……看看罗进一一家吧,在贫困面前,他们活得有滋有味,夫妻间恩爱和睦,兄弟间友爱融洽,简陋的屋子里洋溢着满满的爱;在死神面前,他们顽强搏斗,纵使倾家荡产,也决不服输!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如果要问他们幸福是什么,他们定会告诉你:幸福就是,尽情地享受每一天。
人,总要信,相信世界处处都充满爱!
篇16:岁月神偷观后感
典型的怀旧故事:一股南中国人俗而不腻的意味,一帧帧朴实而明丽的画图,一段青涩却不愿丢弃的回忆,似曾相识。
罗老太太的两个儿子,一个管头一个管脚,理发和做鞋、裁缝店的何伯、小学的老师刘三姐、电影院的验票员、杂货店的老伯、当铺的师傅、医院的医生、贵妇、佣人……看不出他们对自己生存活计有怎样的热爱,只是能感觉到他们不愠不火的情感里或显或藏的认真;而热衷于运动的进一、钟情于收藏的进二、致力相夫教子的罗太太在他们的用心下都拥有令自己满意的成就;已然融入中国人氛围的洋警察、医院的女护士尽管沾染了世故的冷漠但也不至于让人深恶痛绝。南中国人普遍有的功利思想贯穿着这个故事,这种功利来自于先民们流离失所后的重生,是勤劳务实本分的根基,也是人情冷暖倾注灵魂的动源。现今的功利,已经被无限放大,这功利是重生后的放纵,是自掘根基、填埋生命源泉。
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基本看不到被刻意塑造的痕迹,故事里的大家都埋头干活、低头吃饭、困了就睡、生气了就发怒、难过了就哭一场,高兴了就咧开嘴笑,这些人物是身边真切的人,从亲人朋友邻居以及路上行人到以前的自己现在的自己,都能觅得当中细微。很多作品塑造角色都追求某种人物的刻画,将血啊肉啊都添加在人物身上,这种堆彻马上让人物血肉模糊,这种血肉模糊不光表现在“艺术品”中“艺术化”的人物身上,也最终成为了我们时代人物的特征。
水中游荡的鱼,地上生长的花草树木,风格迥异的巷瓦街房,天空中的云朵、彩虹,形形色色的老少人们,就连鞋铺里的鞋、摆放的南货、服装店的样衣,偶尔出现的洋房别墅、黑夜中流光溢彩的城市……都成为了不加修饰的风景,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渲染画面,然而美却尽显于整部作品,因为真实,那暴风雨后的残状、那贫民窟的杂乱、那墓碑、那无边的“苦海”都显露出希望来。
影片没有曲折拖沓的情节,记录的是生活琐碎,悲欢离合应时而生错落有致自然随性;没有渴望繁华的投射,那偶尔呈现的阴暗成为人们头顶明朗天空的一小片乌云,和风一吹,消散开去;也没有所谓的精神,大众为着当下的某个想法做着还合适的努力,反而处处看到精神。如今的世界,可以追求的东西太多了,很少细细斟酌回味,故事里的回忆与憧憬,显露的是我们现有生活的缺失,留下了回不回头放不放下的思索。
通常,我喜欢一个人,缺点是会忽略掉的,而优点则成为了我心头低吟的丝丝幽唱,正如喜欢一个人,这部电影于我,它居然没有缺点。
篇17:岁月神偷观后感
岁月神偷,名字多么诗意!流逝的岁月,泛着金光,带我们回到若干年前的某一天,伴阵阵怀旧的青春悸动,唱响昨天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曲。
然而,好时光总趋于短暂,就像彩虹总趋于暴风雨后的阳光,神偷一样的岁月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走过,不经意间,弥足珍贵的幸福已成碎片。它溜走,还要在我们心上留下划痕,却不见那闪着寒光的刀锋。不知何时,已寒了我们的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旧旧的永利街,荧幕上的街角片段,理发师傅,做鞋匠,记字号门面,一瞬间,集体怀旧,不只是香港人。这种情怀蔓延到每个人,每个时代,怀旧的潜质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特殊性格内涵。有人怀念一首歌,有人怀念一幅画,有人怀念救命的一碗粥,有人怀念儿时的棉花糖,有人怀念昨天吃的美味糖葫芦。怀旧是一种权利,往事在脑海里过滤是幸福,懂得怀旧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往事一幕幕,风云岁月,蹉跎时光,尽在心头,像鸟儿掠过无声息,像烟雾缭绕久不散。
青涩的岁月里,懵懂的爱慕最容易穿过时光的暗影,如细雨润过心田。白血病是个老话题,也最易受编剧青睐,但在影片中丝毫不显俗套。也许是观众已经习惯了这个疾病显得麻痹了,也许是陶醉于剧情太深真实性盖过了老套性,总之,我们主动接受了。最重要的是,我们青春的年纪,年轻的往事,为爱慕之心做的傻事,都会浮现眼前,像堵不上的水闸倾泻而出。岁月的魔力是如此神勇,原本以为那些记忆,可以尘封,可以忘却,不曾想,那些烙印始终藏在某个心灵的角落,早已整装待发,只等时光催化。
对生活的坚守执着,对爱的细节流露,看着任达华的始祖演技,吴君如的颠覆角色,我们不得不想到现在的父辈,将来的自己。做人,总要信。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演员的话就像就像现实中母亲教导自己的格言,虽然简单,却一直重复着。我们无法理会时,嫌啰嗦;而当我们真正意会时,连啰嗦的人都没了。这是岁月带来的遗憾,而在这遗憾中往往见真情,考验着自己,考验着现实。在中年时还能保持一份纯真,便是生活的大智慧。感受这一份纯真,我不得不为生命的奇妙之处肃然起敬,甚至顶礼膜拜。
一切往事都已随风而逝,一切岁月都已定格成永恒。这不矛盾,这只是一种真实。罗进二说:“我把所有东西都偷给你了,你到底还想要什么啊?”其实生活永远没有那么贪婪,甚至从没向我们所求什么。我们埋怨生活的贪心不足,大多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在真实与矛盾中达到一个趋近于理想的平衡点。而这些,便正是生活的魅力与魔力所在。
如今的罗进二已成了当年的罗进一,当年的罗进一依然被亲人铭记,生活又在轮转,依旧没有停息。结尾的那道双彩虹,仿佛在人们耳边轻轻嘘起: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篇18:岁月神偷观后感
从娱乐新闻里看到了任达华在《岁月神偷》里拿了奖,也有人说这是一部被很多人错过了的好片子。我原以为是任达华在演小偷,而且是个神偷,而岁月神偷大概是指年年月月地偷,而且不会被抓。神偷也能成为经典好片,让我疑惑,带着好奇的心,我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又是一部催泪电影,虽然片中没有大哭大闹的场面,但它也触发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感动落泪。任达华演戏我一向都很喜欢,近两年他似乎转变了风格,不再是风流的汉子,也不见他大佬的模样,在《叶问》,《霍元甲》等片中都是饰演斯文,朴实的人。在《岁》这部片中他演的一个鞋匠,含辛茹苦地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他的生意越来越差,他不知道他的牛脾气会赶走客人,会断了财路,他不清楚我们现在所推崇的顾客至上的从商之道。由于工作的忙碌,他缺乏对儿子的关怀和理解,以致于误会了大儿子考试不努力,也挫伤了小儿子的愿望。尽管如此,罗爸爸努力地工作为了望子成龙,但艰辛的生活让他无法安静,英国人紧紧相逼使他愤怒无比。他其实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花尽心思做一双特制的鞋给妻子,内心对儿子的疼爱也能让我们感受深刻。
吴君如饰演的罗妈妈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她很坚强,她一直坚信能度过难关,这个信念一直未变。她还经常“骗”自己的儿子,挺有意思的。
大儿子罗进一很优秀,因为疾病使他在跨栏比赛中输了,他有句话很好:第三名不是赢,第二名也不是赢,只有第一名才算赢。贫穷让他不敢直面富家女芳菲,他压制着自己的情感,但他没有放弃追求胜利的渴望,他答应要再赢金牌,但疾病无情地扼杀了他的理想。
小儿子罗进二调皮掏蛋,可爱至极,他有太空的梦想,喜欢夜光杯,还努力模仿明星签名为了卖多一点明星相片赚钱来买自己的双黄莲蓉月饼,他虽然去偷了东西,但他不是惯偷,这种“偷”更多的是一种追求愿望的本能。
邻居的互相帮助,大家融洽相处,而我们现在更多地是关上自家的门,大家自我陶醉。私立医院冷漠的护士也让我们看到金钱所映衬的人性的险恶。
看完整部片,我终于明白原来神偷是岁月,它偷走了亲情,偷走了爱情,偷走了心爱的东西。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珍惜眼前人,多点理解,多点坚强,多点信念,记住美好的,坚信美好的。岁月可以偷走人和物,但偷不走我们留下来的回忆。
篇19: 《岁月神偷》观后感
不懂为什么,他们看完了岁月神偷之后都会哭。不是讲的是兄弟间的亲情和家人间互相坚持照应的可贵吗?我羡慕于这样的家庭,纵然在困难来临时会艰苦,但是这样的时刻反而使家人之间的那份亲情更加昭显出来。也许是感动吧,他们才会哭的。又或许是我太过于冷血了呢。不知道吧,反正就是有很多感想,但是绝对没有想到过会哭泣之类的。
说实话,我倒是真的很羡慕这样的家庭,但是也同情这样的家庭。有时候想想这就是社会吧,不会有如意的时候。在富裕的家庭里,由于父母要忙于工作,家庭的温暖会少很多;而在不富裕的家庭里的时候呢,家庭的温暖是有了,但是家境的不如意会让人产生自卑的情绪和心理。有时候我也想过到底怎么样的家庭环境才是最好的呢,又有家境又有温情是家庭太难寻找了,除非是那种世袭的家庭吧,又或者是那些父母特别些的家庭里吧。但是爸爸说太能干的父母培育出来的孩子要么是特别的牛要么就特别的熊。现在想想觉得好恐怖啊……
岁月真的是个小偷,偷走了我们太多可我们还不知晓。韶华逝去后,当我们幡然醒悟的时候,小偷已经是悄然无踪。时间带走了我们稚过的心灵和澄澈的双眸,尘世的铅华出现在原本薄如蝉翼的灵魂上。你悄悄告诉我说,奋斗的汗水可以洗刷去那些如梦浮尘,翩跹如梦,你从远处走来,浮生若梦,何处是你的归程?
篇20: 《岁月神偷》观后感
看了电影《岁月神偷》,心中涌起一次次淡淡的忧伤和莫名的感动,简单的情节,平淡的叙述,将家庭的亲情和少年懵懂的爱情演绎的真实而又亲切。它仿佛在述说你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的昨天。进一的家庭无疑是拮据的,但亲情让贫苦的家庭一样温馨。它让你回想起少年时上学的情景,男生和女生,简单而又熟悉。有的是对未来的遐想和憧憬,不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世俗的眼光。但父母却要为这个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进一得了白血病,阿爸阿妈即使将全部值钱家什当了也要为儿子输血,进二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家里都在为进一深深的祈祷,每一个情节,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感动,在于能引起深深的共鸣,在于平淡中演绎的真实。
而我们终要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生活也会经历无法预料的变故,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拥有。年少时我们不懂父母的苦心,爱情的脆弱,一旦明白了,岁月已经不再停留。岁月偷走了我们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也在偷走我们经历的感情,所以,生命中的每一天,要用心去过,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拥有的,会被岁月不知不觉的偷走…
★ 神偷奶爸2台词
★ 岁月神偷影评
【岁月神偷观后感影评(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快乐到家影评2024-05-12
电影硬汉奶爸观后感2022-08-08
《冰雪奇缘2》观后感心得精彩影评精选2022-09-29
岁月神偷的观后心得感想2023-01-31
初中生神偷奶爸观后感2023-03-28
神偷奶爸观后感中学生2024-05-12
电影神偷奶爸3观后感2023-05-15
飞屋环游记读后感2022-05-08
观看神偷奶爸的个人观后感300字2022-12-30
飞屋环游记观赏心得作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