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英雄》的观后感(锦集17篇)由网友“刘扬扬得意”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致英雄》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篇1:《致英雄》观后感
在一位已届耄耋之年的老人家里,刘义田爷爷回忆起了战争时期,为了全中国人民“拼命”的情景。
刘义田爷爷是在1947年入伍的,虽然他老人家说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可是,根据资料登记,他是先后参加过辽沈、平津、衡宝等大战役,其中,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在河北的康怀遭遇战打得可谓是相当惨烈了。看着这陈旧的老照片,刘义田爷爷慢慢地翻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那次战斗,牺牲了很多的的人,其中,我的副营长就是在那里牺牲的。还有我的老班长也是在那牺牲的。”刘爷爷回忆这些情景时,总会潸然泪下。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面对生死离别,再刚强的。战士也会有伤心的一面。我想也许,这,就是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所要付出的代价吧!
被称之为“英雄”的人,都经历过“生”与“死”的失之交臂;被称之为“英雄”的人,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被称之为“英雄”的人,连一顿饭都没吃饱过;被称之为英雄的人,一年能见几次亲人?还可能一去,就不复返了。
谁不爱家?谁离开家后不想家?难道他们就没有家,没有亲人?不!他们有亲人,也有家,在国家备受欺凌的时候,他们只有挺身而出,才能保住自己爱的人!他们不甘!不甘就这么让亲人,自己爱的人,祖国受欺凌!
英雄的背后,没有强大的力量,没有温暖的港湾,没有安全的遮挡。他们一直勇往直前,难道他们是钢铁人吗?我想,应该是渴望和平,渴望为家人遮风挡雨,渴望为和平国家添砖加瓦的意念驱使他们奋勇向前。
《致英雄》系列视频播出以来,我都很积极观看。我很感谢这一批时代的英雄,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今天平安快乐的生活。
篇2:《致英雄》观后感
今年是党的改革开放xx周年庆,到处响起庄严肃静的音乐令人心生敬意,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为新中华的革命而浴血奋战的英雄烈士们。
他们是令人尊敬的,他们身上背负了人民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汗水,谱写了新中国历史文化的篇章。
周末,我认真地观看了《致英雄》系列纪录片,十个革命前辈描述着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抗战故事。在他们富有情感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有血有肉的厮杀场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英雄不问出处”,在纪录片当中,郝太华,刘紫琦,张学孟等以及更多的人出生都不是统治阶级,但他们却以对敌人的仇恨和社会和平的希望拿生命去拼搏奋斗,换来了我们这一代安宁平和,享有着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也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新一任的栋梁,做好自己的本分,担起该担的担子才无愧自己、无愧父母、无愧祖国。
篇3:《致英雄》的观后感
李政洁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名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出许多英雄,他们奋勇抗争、精忠报国,有了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有我们今日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我回家看了《致.英雄》有很深的感触。《致.英雄》第一集郝太华15岁入伍,17岁入党,他说:“当时只想着要保护人民,国家要安稳,总要有人来出头。”第二集刘紫琦回忆那些日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第三集岳崇新是新中国第二批飞行员的农家子弟。第四集张学孟说:“打死是死,饿死也是死,宁在战场上战死,也不要做汉奸死!”第五集赵永祯说:“能够为党、为军队的建设做奉献,为保卫人民的安宁,能够献身于国防事业,我就觉得无悔今生。”第六集李家兴历经上百场战役,始终战斗在最前线。第七集刘义田无悔从军路难舍战友情。第八集张继进千里取药救战友。第九集以少胜多朝鲜战场上勇擒美军。第十集吴惠仁甘洒滴血染旗红。
我觉得他们英雄的战争的'事情有许多都很感人。为了中国以后的复兴他们有些人失去了生命、有些人失去了家人、有些人变成了残疾人。我觉得他们很伟大,为了民族的复兴他们觉得是值得的!那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老百姓受尽了压迫。而共产党对我们像亲人一样。他们每个英雄现在都是休养所部分老革命干部,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当年的战争他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赶走日本人。
现在的生活都是很安稳、和谐的是他们英雄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篇4:《致·英雄》观后感700字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郝太华15岁入伍,17岁入党,他说:“当时只想着要保护人民,国家要安稳,总要有人来出头。”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上党战役、淮海战役、挺进大别山、解放大西南等。立功无数。作为革命老兵,他身上的伤,太多了。肩膀、后背、腰部都有,其中头还就有弹片。他说:“有一次,子弹从右肩穿过左肩,当时没有上麻药,用酒精擦了一下,划个口子就直接用钳子拽出来。伤口处理完后,就回到工作岗位了。”
行军时的种种负伤,对于郝太华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每一次的死里逃生,更多时候依靠的是坚韧的意志和保卫国家的强大欲望。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一-圈又一圈,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英雄的误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哪个时代都有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哪个时代都需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英雄,不一定要拯救世界;英雄,不一定要赫赫有名;英雄,不一定要骁勇善战。但英雄需要付出行动,哪怕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给别人带来大大额度温暖。公交车,地铁里的一个起身,一路“您坐吧”,都能够给有需要的人带来帮助,也许,在他们的心中,你,就是英雄。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郝太华看起来和其他的老人家一样和蔼可亲,不同的是,他曾在战争第一线出生入死,见证祖国在硝烟中奋起,如今又重新强大起来的全过程。
这血与火的战争故事,正如他珍藏的军功章那样,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篇5:榜样·致敬老英雄观后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 功……”这是著名歌手周华健的《真心英雄》,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热情澎湃、浮想联翩,觉着这首 歌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含义。
5.12地震已经过去了,可是由于地震带来的灾难却还在不断加大。断垣残壁的房屋面目全非,失去父 母的孤儿及失去儿女的老人,为了挽救生命不得不截肢的坚强生命,加上地震带来的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 ,还有什么比这更残酷,比这更触目惊心?
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里,我们的部队官兵赶到了救人的最前线。而灾区以外的人群,上 上下下都行动起来。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为灾区人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当我看到:位于震中的汶川武警大队官兵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昨天用电台发出消息,官兵全部 自救成功,无一人伤亡,现正在震中全力救人。
当我看到: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因为余震不断和机吊操作,教学楼随时可能坍塌,再进入废墟 救援十分危险,几乎等于送死。然而刚从废墟中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转头又要 往里钻,这时余震又来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眼看就要往下坍,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战士死死 拖住。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年轻战士跪了下来,哭着对拖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些,我不禁流泪了,为这些可爱的解放军,为这些真心英雄。
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孱弱的肉体抵不住万斤的钢筋水泥。无数生命在这场震灾中罹难了。生命 无常。
困境面前,人,是强大的。无数人在为废墟下那些素不相识的生命忘我地努力着。大爱无疆。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让我再一次感动于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我再一次为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而骄 傲;也让我明白生死边缘,谁才是真的英雄。
篇6:榜样·致敬老英雄观后感
8月31日,人大表决通过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在当今这个和平年代,英雄事迹更应被传颂,英雄精神更应被传承,我们应该缅怀英雄,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们崇尚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古有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近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八路军五战士勇跃狼牙山,鲁迅弃医从文拿笔唤醒中国人,钱学森放弃美国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屠呦呦潜心钻研终成硕果。饮水思泉,不忘来路,在我们享受着和平的安逸的同时,更应铭记英雄,致敬英雄,崇尚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们捍卫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个先进的国家需要先锋。现如今,雷锋被说成是造假,黄继光堵抢眼、董存瑞炸碉堡被认为是假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被人质疑......种.种不尊重英雄的言论被发表出来。对此我认为,任何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言论及行为都应被谴责、被严惩,我们绝不能让英雄流泪又流血。一个时代对英雄的看法,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英雄是用来歌颂的,不是用来诋毁的。英雄,作为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有着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要实现奋斗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为此,我们都应致敬英雄,捍卫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们学习英雄。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人们强大的精神目标。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最深沉的思念,是追随,是传承。见贤思齐,我们要学习英雄“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学习英雄“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著《左传》,孙子膑脚修《兵法》......历代英雄宁折不屈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我们还应学习英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即使做不到“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也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致敬英雄,学习英雄,是一个时代的主题。
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引领者。作为英雄的后辈,我们应该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致敬英雄!
真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它的不平凡让人们过上了老鼠式的春节:疯狂储存食物,然后就是蜗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躲在家里用手机向亲友们拜年!
我们已经知道,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种病毒,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它能快速传染,会使人失去生命。
在这关乎国家安危的情况下,不负众望的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出现了,很多志愿者出现了,人民解放军出现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守护患者,守护家园。
首先,我们要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钟南山爷爷致敬,感谢他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预防,让人们从心底看到了希望!
其次,我们要感谢奔赴在各个医院的白衣天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守护在患者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让患者从身心上得到像家人一样的温暖。而天使们个个都是弃小家顾全大家的英雄战士,他们放弃自己的亲人而不顾,不惧生死地为人民服务!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守护在各个路口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不惧艰险地打击扰乱安全纪律的不法分子;感谢各个社区的领导,尽心尽责地维护着每一个村民的安全,每天守护在各个路口禁止人们出入,为人们当采购员,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所需物品而无怨无悔!
我们向英雄致敬:衷心地感谢您们,您们都是祖国当之无愧的英雄!
篇7:榜样·致敬老英雄观后感党员
今天我看了《榜样·致敬老英雄》这个节目,在这个节目让我们聆听老英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类员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致敬英雄、学习老英雄。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读后感《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作文350字》。参军两年多来,他缴获了两挺机枪,立了四次小功,三次大功,荣获了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有一次,我军要攻打隆化的消息传到了董存瑞所在的部队中。这时董存瑞在心中暗暗地发誓:至死也要帮死去的同志们报仇!在战争中,董存瑞带着爆破组的成员在东北部炸毁了五座碉堡,就在此时,董存瑞在一座桥下,突然听到了桥上的机枪在扫射的声响,他就一边用手顶着炸药包,一边高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我们一定要记住为我们美好家园而牺牲的英雄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篇8:《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
《英雄》一部明星云集,场面宏大,画面精美,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电影主题鲜明,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电影特效,刺客刺秦,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天下”二字,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秦始皇雄伟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刺客,由李连杰主演的荆轲,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开始他全力以赴,将生命置之度外。但一旦破解了‘天下’二字,立刻当机立断,放弃一己之私,而为六国百姓着想,束手就擒,从容赴死。这个死,比匹夫之勇,报一己之仇要壮烈的多,深刻的多。李连杰的高超演技,将刺客的内心世界描写的形象而又生动,那华丽的打斗动作,那帅气俊秀的外表,不得不让人赞颂此部影片的的成功。英雄不但对刺客和侠的诠释突破传统,达到了新高度,而且提倡了和平,人道,天下,不杀这些全新的,进步的文化观念。很多中国人理解不了这些,是因为中国近代占主导的观念是斗争,玩命,不妥协,不让步,把革命看做盛大的庆典。这些腐朽落后,给民族带来灾难的意识,要求无名那把剑十步之内,血溅当场。可是,百年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意识的泛滥,于人于己于民族,都没什么好处。
其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英雄电影中所展现出凄美恢弘的画面。《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再现: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筒、弓箭、巍巍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碧水、红墙绿瓦。就色彩而言,《英雄》中,是“红”与“黑”的对立和碰撞。“黑”是秦朝的代表颜色,象征着宏大叙事的'压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威严,而影片以红色隐喻国仇家恨,以红色象征火山爆发前的内在力量,以红色宣示一种剑侠特有的矢志与抱负。影片伊始,即表现秦国的强大军队、盖世的宫殿建筑、浓烟而沉稳的黑色。黑色衣着的严肃的秦王头顶黑冠、脚穿黑靴、身穿黑甲,稳坐黑色龙柱的黑色秦宫,豪气不凡,庄重威严。在描写侠客的片段中,鲜艳夺目的红色则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残剑、飞雪及如月等人物的服装均为红色,与少暗红色的场景空间熔铸为一体,形成烈火般的红调,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成功之作。
篇9: 英雄观后感
这天,我在家上网观看了《少年英雄王二小》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日本鬼子从山前偷袭村庄,全村几百人危在旦夕。十三岁的王二小临危不惧、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八路军的当,然后刺死了王二小,并把他摔在大石头上。
在中国,像王二小这样的爱国英雄有成千上万个,你看,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小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命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张嘎……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勇士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视死如归,这种爱国之心是非常的可贵啊!这些英雄们宁死不屈,与敌人拼搏到底,他们的爱国保国之心使敌人闻风丧胆!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无数的烈士都是这样的。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更应该把保卫祖国视为自己最光荣的责任。将来有一天,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定会一马当先地全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我们的生命。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去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优美的`旋律和感动人心的故事使我刻骨铭心!少年英雄王二小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篇10: 英雄观后感
最近,我们看了电影《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机智勇敢的雨来和日本鬼子周旋的故事,他很沉着冷静,情况越是急,他越是冷静。他精心布下了很多隐蔽的陷阱,把日本鬼子耍得团团转,最后和铁头、三钻以及狗不理等同学在众人皆知的还乡河里把鬼子淹死了,还把他们最最敬爱的老师给救了出来。小英雄雨来是可敬的,同时,有两句话我们也不该忘记,这两句话应当是每一个流淌着中国的热血、站在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的人应当明白的,这两句话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其实,在二战时期,与德国鬼子和意大利鬼子一样,日本鬼子同样生的牛高马大。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别说是小孩,就算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人碰上他们,也得急出一身冷汗来。
可是恰恰相反,雨来一个小孩子,却能和日本鬼子周旋,这一点是我最配服这些像雨来一样的小英雄的地方。其实,除了雨来以外,还有很多外国的小英雄也雨来一样能跟鬼子周旋。在俄罗斯卫国战役中,就有很多发生在卫国小英雄身上的可歌可泣动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课本上,讲述过一个即是小英雄又是小游击队员的男孩,他的代号叫夜莺。
他十分机智勇敢,多次与德国鬼子周旋,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在世界的历史上,曾产生过无数的英雄人物,儿童,有大人,有军人,有百姓......他们的英雄事迹时常让人感慨万千。有很多人都曾去理解过,到底什么是英雄,我也曾思考过:那些所谓的战斗英雄,其实都是一些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心中燃烧着一股爱国的火焰,在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爱国的热血,这些人也就是英雄。其实英雄并不是那种持强凌弱、欺软怕硬,反抗长辈的人,他们不是英雄。
说实在话,英雄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这些人并不是要奖赏要声誉,而是真心为国家做事,这难道不正那些英雄所想的吗?
篇11: 英雄观后感
二战时期,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陷入混战――中国也不例外。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从一九三二年“九・一八”到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中华民族历经十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无数中国人的生命被日本侵略者所剥夺,更别说自由了,但最终,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胜利与和平!
影片中,小雨来淘气、调皮,常令老师头疼……直到有一天,日本人进村了,打破了以往的平静――他们抓走了老师,停止了上课。雨来为了自己的老师,便与野蛮无理的日本鬼子展开了斗智斗勇……
影片从雨来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一个小小的斗争场景,而我却深受感动――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和平――在那时,雨来的生活学习条件是多么艰苦:简陋的教室,打着补丁的衣裳,破烂的桌子,木条疙瘩充当板凳;而今天,环境优美的校园,电视教学,干净整齐的校服,澄亮平整的课桌,舒适的椅子,那么优越的学习环境啊!雨来的生活是动荡不安的:时刻担心着鬼子的扫荡,担心着自家的粮食的安全,担心着家人的安危。有时,连命都保不住,更别说学习了;如今,我们生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困扰,只有努力学习和工作。
在雨来的年代,日本鬼子的南京暴行惨绝人寰,随处可闻痛苦的呻吟或凄惨的声音,成堆的尸体,血流成河,刺鼻的腐臭在空中弥漫,令人触目惊心!
今天,我们生活在快来之中,要珍视这份幸福与安宁。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学习,多长本领,长大报效国家,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不再受战争之苦!
篇12:英雄观后感
某一天,看完了《英雄》这部电影,于是有了点想法……
首先,从电影的开篇,急促的马蹄声剧烈的撞击着地面,烟尘朦胧,以及与凝重而厚重的青铜色建筑相交叉来衬托这种紧张的气氛,交相辉映。这也体现车战国时期发展极为先进的青铜制品的应用广泛。
接着重点来讲这部影片的色彩应用,据闻《英雄》这部影片的色彩设计特地请来了日本一位着名的大家,而从这部影片的.底色以及与环境的大致颜色来讲还是相对比较充分的。特别是当人物的情感变化起伏时,色彩的及时变化,相互渐变的过程有位具有特色,淡红色的一点温馨,重红色的给人带来的压抑,精神上给人一种难以呼吸的压迫感,无不显示着一种大家风范。单纯的来讲,从风声,烛火呼呼声,万箭齐发声……等等一些动静都有着色彩的伴随,秦始皇的宫殿,但一片烛火虽没有照亮整个空间,视觉上跳出了这种底色,但却与整个空间仿佛融为了一体,给人太过沉重的黑色古铜,黑色凝重无法捉摸的阴影,虽然向来偏黑色是比较容易去调和,但当这一切颜色要与一个以及几个人的感情相协调时,无疑增加了许多困难,而故事的情节采用了许多插叙、倒叙等手法更是又增加了难度,所以说能将这部影片的色块,底色等协调好的确很令人伤脑经,而反过来也是对大家自己的一种肯定。
说实话故事的发展的确有点令人意外,其过程尤甚,但又在情理之中,狂涨的时空颠倒虽然感觉新颖,但未免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大约要仔细去品读才能有所收获吧!
篇13:《英雄》观后感
两千多年前,史料记载,荆轲刺秦,与燕王诀别于易水尽头,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还”。然而荆轲最终却没有刺秦成功,,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上映,影片取材于荆轲刺秦的故事,围绕秦王赢政,无名,长空,残剑,飞雪五人展开,在人性与道德之间突出个体的启蒙反抗意味。
开片伊始,秦军在一片苍茫大地上驰骋,一辆马车之上身带残剑、飞雪、长空兵刃的人正在赶往咸阳秦宫,飞尘乱扬,一路颠簸来到秦宫面见秦王,丞相李斯带着满朝文武等候壮士归来,然而,偌大的宫殿,空无一人。只有秦王一人在宫殿里面盘坐,离他不远的地方,竖立着五排蜡烛,无名一袭黑衣,气宇轩昂,走进青黑色的大殿。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空的一座皇宫。没有宫女侍卫,没有任何装饰,一派肃杀之气。秦王一人高居王座,与无名遥遥相对。无名娓娓道来他是如何杀死赵国的三个刺客,无名开始回忆起杀死长空的过程。
狼孟县,六月初五,长空在一家棋馆内现身,外面阴雨霏霏,几位秦国壮士与他决斗,都不是他的对手,一位老伯抚着琴声,此时无名出现 ,与长空在意念之间展开决斗,老伯的琴弦也随着决斗的进行而崩断,最终长空倒地,雨天,棋馆里,在盲人老者的抚琴声中,长空击败秦国七大高手,正待走出棋馆,无名一声断喝留住了他。“慢!”古琴声中,雨水顺着棋馆青黑的屋檐流淌,两个黑衣人上下翻飞。状如舞蹈,然而却是一场生死角逐。无名一剑刺出。与剑的快速相比,雨珠的滴落变成了缓慢的滑行。长空倒地,给当场的几位秦国人造成了他杀死长空的假象。
无名得以杀掉长空,于是又离秦王近了二十步,青黑色的大殿,无名一袭黑衣,秦王战袍裹身。导演张艺谋运用大量的黑色场幕来刻画人物内心的复杂感受,并暗示人物惶恐的心理,黑色是秦王的颜色,秦国的颜色。它象征着威严独尊,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法战胜的强悍力量,影片始终存在的色,既是色彩和色彩之间的转场,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暗示:无名刺杀不了秦王。
镜头在慢慢的切换,无名一身红衣,以向残剑求字为名来到残剑飞雪隐居地,赵国藏书馆。残剑正在沙地练习书法。尽管一身红衣,却掩不住他一脸的落寞。如月也是一身红衣,侍奉在旁。此时,秦军大兵压境,箭如飞蝗般扑来。藏书阁众人纷纷中箭,赵国书法是以刚烈见称,未中箭者仍在练习书法,无名和飞雪奋力挡箭,刚好残剑也完成了他的“剑”字,无名告知秦王,最后他采取离间计分化对方,各个击破。无名获准与赵政相隔十步。在他们之间,烛火向着秦王燃烧着,呼呼作响,秦王突然说,无名,你在撒谎。
蓝色的猜想,秦王讲述着,白色,真正的结局;影片用色彩奏出一曲英雄悲歌,英雄不只一个,所展现的色彩也不止一种。可以这样说,《英雄》既表现着中国人哲学思想的天下观,又在每一个场景之中透露着独立个体抵抗强权的精神,残剑身背家国仇恨,却在真正面对秦王时,放弃了。或许是他从长期研习中,领悟到了“天下苍生为大”的和平理念。但导演却不仅仅满足于此,他用镜头之间色彩的不同转换,来吸引观众对于唯美意境的追求。更在其中加入中国的文化符号,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简,弓箭,编钟,威威楼宇,慢慢黄沙,青山绿水,红墙绿瓦。这些极具中国画意境的画面,在这部电影中都得到了不遗余力的展现。
这部电影,透过一切美丽而炫目的色彩,让我们感受着荡气回肠的豪情气魄。因为每一次身心的激烈碰撞,让我们体会到这个民族久违的宽厚仁心的好电影。尽管有商业炒作,加之大腕导演张艺谋。以及众多明星阵容,还有那早已耳闻的制作成本。各种手段都已经吊足了观众的口味,但《英雄》这部电影最让人着迷的是艺术和商业结合上的创新。纵观整部电影,除了“罗生门”式的叙事结构,借鉴好莱坞的大片模式,对武打场面、影像画面设计、视听效果等方面都颇有新意。
可以说,《英雄》中,在色彩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影片两大主色调:红黑,既有对立也有碰撞。“黑”是秦国的代表颜色,象征着宏大叙事的压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威严,而影片以红色隐喻国仇家恨,以红色象征火山爆发前的内在力量,以红色宣示一种剑侠特有的.矢志与抱负。影片伊始,即表现秦国的强大军队、盖世的宫殿建筑、浓烟而沉稳的黑色,秦王身着黑衣,头顶黑冠、身穿黑甲、稳坐黑色龙柱的黑色秦宫,豪气不凡,庄重威严。在描写侠客的片段中,鲜艳夺目的红色则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残剑、飞雪、如月等人的服装皆为红色,与少暗红色的场景空间熔铸为一体,形成烈火般的红调,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一部好电影配上一首让人难以忘怀的主题曲,再加上各种配乐的结合,便可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标识。
篇14:《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
闲来无事,重看《英雄》。
先说不足,与《影》有类似之处:有多处转折生硬之伤,比如秦王观火苗知无名所叙为假;有故事未充分展开之伤,比如感情的突然升温突然冷却,铺垫明显不足;有台词突兀之伤,文白夹杂,对话直白说理,常让人有跳脱之感。当然,重点还是讲故事的能力。与卧虎藏龙比,缺乏妙用完整故事、步步递进演绎江湖庙堂、儿女情长的蕴藉之美,而仅以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等一众实力演员以高超演技,及电影绚丽夺目色彩、高难度武打动作推动情节进展,且叙事割裂,干涩难咽。故事的无力常让人产生小学生把无味之事生生拉长写成长篇的'错觉。
但还是有两处感动到我的地方,几乎流了泪。
一处是无名收剑,不杀秦王。无名己仇未报,却顿悟国家生民,应以大团结了却生别离,而不应因仇报仇,循环往复,将天下置于难以停息之战乱。这是侠气,是我们应有之气,是以大为重的大气,是国大于家的豪迈之气。
一处是飞雪一剑刺向残剑,并向无名道:助我。生死决绝,夫妻之义倒小,朋友之义为大,父母家国仇恨之义为大。飞雪知无名不助,必将死伤于残剑,但这剑不得不发,不得不恩断义绝。她于瞬间完成人生选择,也许竟无从选择。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乱世交给世人的一张考卷。我们无从判断答卷人之对错,我们不是上帝。但只以瞬息变化来说,她和无名给予了我莫大震撼,朋友之义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当是我们应有之气,义薄云天,生死托付,慷慨激昂。
篇15:《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
早就听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是一部很经典的影片,尽管拍摄出来已经有几年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一直没有看,今天晚上终于有时间和精力把这部影片细细品味了一番,这部电影时间并不长,仅有短短地92分钟,但秦国宫殿的阴森,野外山景的秀丽,塞外大漠的辽阔加上演员的英气、豪气、霸气、义气,无一例外的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使我重新理解了英雄的含义。真正的英雄不是建立在利而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重情重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惜牺牲一切乃至生命;真正的英雄不是为了情谊一味顺从迎合,而是在对方误入歧途之时诚恳坚决地提出;真正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为了大局不惜放下个人的恩恩怨怨,用宽容与大度化解仇恨;真正的英雄会慧眼识英才,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
影片从无名与秦王的对话展开,从无名的话中回放他和赵国三大刺客长空、飞雪和残剑的刺杀秦王的全部准备工作和心理活动。片中的这些主要人物,都是英雄。无名的剑法非常厉害,十步之内能够置人于死地,而秦王的宫殿戒备森严,按大秦法规臣子与秦王隔百步之遥,无名要想刺杀秦王成功,就必须距秦王10步之内。秦王下过赏令,刺杀长空成功者可走上20步与他独饮,刺杀飞雪残剑一人成功者可上前10步,这样才能达到“刺杀距离”,为了助无名刺杀成功,长空,飞雪,残剑故意让无名刺伤自己,让他带去他三大刺客已死的消息,谎称长空的剑法不如他,飞雪残剑死于两人的感情不和,心胸狭隘。
这样骗取秦王的信任,使得他获得接近秦王伺机下手的机会。这个过程中,我感觉他们三个很重情义,我看不到一点个人私利,为着一个目的团结起来甘于奉献,甘于流血忍受肉体上的痛苦。不过无名的话很快被秦王识破了,因为残剑和飞雪曾与秦王交过手,秦王认为他们两个气度非凡,绝不是心胸狭隘之辈,在关键时刻,残剑放弃了刺杀秦王,这让飞雪和无名都很难理解,同时残剑也不让他们去刺杀秦王,在无名临行之前,残剑送给了他两个字:天下。残剑无疑是很有长远眼光的,更是心胸非常宽广的,谁都知道,秦王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但是残剑清楚地看到了虽然秦王一心想吞并六国,给六国带来威胁,但是在这六国连年征战,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也是只有秦王实现天下的统一,才能够解救万民于水火,换来天下之太平,他们的刺杀行为仅仅是为了报个人的家仇,而同千万百姓的生活相比,这些个人的恩怨其实算不了什么,应当放下系万民于心中。
当无名将残剑的意思告诉给秦王时,秦王也不由得对残剑肃然起敬,真正理解他的居然是刺杀他的,和他素昧平生的朝廷重大通缉犯,就连他的侍卫也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同时,看着残剑写的“剑”字,也悟到了剑的最高境界,是手上无剑,胸中也无剑,有的只是一颗大的胸怀,用大胸怀包容一切,为的是日后天下的和平与安定。残剑也最终使无名放弃刺杀秦王,弃剑而去,并让秦王永远记住这剑的最高境界。当得知无名主动放弃刺秦时,飞雪不能理解,与残剑在大漠中展开决斗,为了让飞雪知道残剑的此举用意,残剑任飞雪的剑刺向自己,当飞雪流着泪抱着垂死的残剑问为什么没有挡她的剑时,残剑只是说了一句话:为了使你相信。最后飞雪也一并殉情,虽然我很难推测飞雪最后是否明白了,但是残剑的大度与远见确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飞雪的殉情,也足见其对爱情的.忠贞。至于秦王,在本片中一改人们对他的暴君的印象,他是勇敢的,当他识破无名的谎言,在宫殿中透着灯火隐隐感到无名的杀气时,依然脸上毫无惧色;他又是心胸宽广的帝王,面对威胁自己生命的敌人,能说出与残剑那样的人结为知己,我死也无憾;他又是爱惜人才的,当众武士要求杀掉无名时,他是那么矛盾,他不想杀无名,却又因自己立下了法令不可更改而迫不得已,用最隆重的葬礼厚葬了无名。并且在统一六国后爱民保民(虽然影片最后说的有些夸张)同时长空为了纪念三位兄弟也放弃了习武。
我不禁想到了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我们也要向文中的这些人物学习,有句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感觉友谊是不能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一定要真心对别人好,不要用的着人就烧香,用不着人拿棍邦,真心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不要认为自己对别人没有关心和帮助的义务,有时为了朋友要甘于奉献,不怕吃亏。别人取得荣誉感到快乐时学会赞美和分享,而不是嫉妒怨恨,更不是阿谀奉承,别人失势悲伤时学会安慰和鼓励,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冷嘲热讽,只有这样才能换得长久的友谊。真正的友谊也不是为了对方高兴一味地迎合奉承,要真心赞美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还要委婉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改正。因为自己的朋友也不是圣人,他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缺点,可能一时他们不会理解,但是日子久了他会明白自己的真心。另外,“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
有的人可能脾气秉性和我们不投合,有的人可能脾气很暴躁,有的人可能毫不留情的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过我们,甚至有的人可能不喜欢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特别是自身没有的优点并虚心学习,他们的话可能比较刻薄,有时难以接受,面对他们提出的,只要对自己有帮助的,自己确实做得不够的,还是要改正,当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也要帮助他们,这时候就不要计较以前的恩恩怨怨了,只有这样才能感化所谓的敌人,换得更多的朋友,这就是我看这部电影最深的体会。
篇16: 英雄观后感
胸怀天下
剑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
――题记
天下之大,从古至今,多少王侯将相因为这“天下”二字争得血流成河。无疑,历史所承载的那份重量不仅仅来自于那一段段光辉岁月,那一场场耻辱记忆,而是来源于那一条条血河所赋予它的沉重。
多少人因为那“天子”的一丝欲念,会因为那王侯的一丝歹意而命丧黄泉?其实古人和现代人一样,只是期望可以过上“天下为公”的生活。但终究事与愿违,你既不是桃源人,也终不能生活在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那“男有分,女有归”、“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景只能在梦中出现罢了。
燕太子丹,因受秦之辱而令荆轲行刺秦王。有何辱不可忍?他可知这一不忍会使那缤纷桃源变为生灵涂炭的人间地狱。他竟只为了一己之私,心怀仇恨而置百姓而不顾。心怀仇恨的人难就大业,因为他终究会被仇恨所吞噬。所谓“忍”就是将刀刃置于心上,但因心怀天下所以不再纠缠于那份锥心之痛。
残剑和无名在最后一秒在“天下”于“己私”之间选择了“天下”;而荆轲却在最终仍执迷不悟,为了所谓的“武义”而奋力将匕首投向秦王。或许,荆轲的反抗精神值得称赞,但我认为,残剑和无名的“忍”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人的痛苦相比,便不再是痛苦。”只有为天下人而忍己私的人才是真正的武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小忍忍于市,大忍忍于心。”“英雄”二字承载得太多太多,它不是一种敬佩,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凡夫俗子所承载不了的责任,是一种心怀天下的大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怀天下,以大胸怀包容万物,将剑置之身心之外,成就一份和平,成就一片桃源!
篇17:《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
《英雄》着实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短短的剧情里竟穿插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以及大情大义。赵国大将的女儿(飞雪)为报家国之仇,与心爱之人(残剑)历经艰辛,苦练剑法,终有所成,即便决定刺秦,奈何在最后即将成功的一刻,残剑却领悟到了更深的大义——天下苍生。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的得失便不再称的上什么得失,个人的爱恨,也不再算的上什么爱恨。苦于众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骂名,然在无名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义,竭力相劝。长空本着对无名莫大的信任,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来左右,更是所谓的难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国与天下苍生之间,无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一个抉择,然而正是这个抉择,决定了“英雄”这以称号。舍小我取大我,便可谓之“英雄”。
秦王自是有他残暴的一面,但是人谁又无过呢?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他,便没有流过的统一,也就用不能终止六国连年混战的局面,以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只是,当时的人们都无法看到这些罢了。所以,当他从无名口中得知,残剑竟以天下劝他放弃刺秦时,竟不能自已的动容:想不到最了解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苦苦要捉拿的刺客!
金庸老前辈曾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依我看,所谓英雄者,盖为天下苍生着想者罢了!
整部〈英雄〉里,对白都很可笑。“你心里只有天下”飞雪怒道,“还有你”残剑急忙表白。当时,电影院里一哥们率先笑了出来,听的出来,那哥们是乐坏了,笑的那叫一个高兴,感染了所有的人。还有秦始皇最后弄明白残剑当初为什么不杀他的时候,很是感慨的发了一通议论,原话记不住了,只记得象是小学时候开班会时,老师讲的那些废话,听完之后,不知道说了什么。偶尔抓住老师的一句可乐的话笑半天,然后会议就结束了。当时秦始皇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这感觉。
再有就是,无名这个人挺有趣的。编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连听人家炕底的话都说了,为了赵国,这等龌龊的事情也就罢了,后来,在那里跟秦始皇絮叨了半天,屁也没干,看起来好象是被秦始皇感动了。这也太便宜了,秦始皇自个在那里悟了半天的书法,无名的神经就错乱了,后来,自个被弄成了蜂窝。实在好笑呀。都不明白片子什么时候演的无名被感动的。
《英雄》这部影片,除了具有宏大的场面和震撼力极强的音响效果外,众多名演员的加盟也为该影片增添了市场的卖点。然而这些在我看来,还只是一些肤浅的表面现象,它的内在价值便是编导通过该片向人们推销一种理念、一种人生、一种哲理、一种现实。我不知道这些名演员在选择加入这部大片时有何感想。但是,从陈道明那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从无名的“十步一杀”中我仿佛感受到取得成功的巨大诱惑力。然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飞跃出现了,质变产生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竟然出现了换位。拼搏多年的无名将那心中的希望化为泡影,将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拱手让给了别人,最终以“放弃”结束了英雄的壮举。
我真不知道编导在把什么理念灌输给人们,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是秦始皇还是无名刺客?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是一种英雄本色,相反的做法,放弃即将到手的成功难道也是英雄的壮举?当《英雄》的编导将辩证思维逻辑展现给人们时,他一改传统的写实主义风格。
无名英雄,任人评说。世上总会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存在:其一,这是无名之辈;其二,这是英雄壮举。人们总是将二者割裂开来。然而,影片的编导则一改传统的思维方式,将无名之辈与英雄壮举联系起来,对立的两极在影片中统一起来,这或许就是编导展示给人们的真理。《庄子。杂篇》第一论“庚桑楚”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天下乱,因为谁?不单因为有桀、有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因为有秦皇、汉武和“鸟生鱼汤”!我想把这个观点再推大一点,天下乱,除了权者弄权而坏天下之和谐,更因为人人都想成为“主”。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人人都想通过先“王”的方法而后“主”,天下人心乱、则天下自然就乱。张导演为知识分子的悲剧作传,让我觉得顺眼,现在我要解释这句话中的另外两个字——悲剧。知识分子们傻傻的为天下匹夫舍生取义,希望能够平“兼济天下”、“平天下”,可是,他们轻信了弄权的王、怜悯着想通过先王而后主的乱之源头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辕北辙、轻生取义,可怜又可笑,当悲剧二字无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几千年的封建旧习是很难改变的。
《英雄》里的无名选择了放弃,现实中的无名在历经坎坷之后,也将选择放弃。绝不能在创新的征途上做唐吉歌德式的人物,与大风车做无谓的搏斗了。应该采取更加务实的战略,在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哲学领域掀起批判的高潮。可惜吗?后悔吗?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举世瞩目的雕塑艺术品——维纳斯像,就是因为没有了双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魅力;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因为以未完成体形式留给了后代,才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样想来,我的心理顿时感到平衡了。作为一个无名之人,当我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 《致青春》观后感
【《致英雄》的观后感(锦集17篇)】相关文章:
禁毒【致青春观后感】2023-05-29
小学生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023-03-15
《致青春》观后感?已是长安四月末2022-04-29
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2022-09-09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2024-01-09
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0字2023-05-25
高二中国合伙人观后感2022-05-08
电影观后感800字2024-01-02
《电影》800字范文2022-06-22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作文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