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优秀(共19篇)由网友“哎呦隗”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优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
“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字字千钧、振聋发聩。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虽然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由的9899万人降至551万人,可谓是取得重大成果,但剩余贫困人口如何脱贫,如何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则需要扶贫干部在后续工作中在“小”字上做文章,在“信”字上强斗志,在“服”字上见实效,以更大的决心、更精细的工作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子更稳、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在“小”字上做文章,精准绣花见真心。“精准扶贫就好比绣花,要针针入孔、丝丝入扣,不跳一针、不漏一线。宁可多帮一把、决不漏掉一人。”精准绣花需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困难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从小处着手,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一方面深入贫困村详细调查急需建设的生产、生活等公共设施情况,制定贫困村脱贫解困规划,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等,逐年逐步建设,不断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为贫困村脱贫打好底子。另一方面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对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因户施策,一户一计,建立台账,落实帮扶措施,确立增收产业、技能培训、助学助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发展计划,统筹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在“信”字上强斗志,迎难而上战到底。当前剩余的贫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随着疫情的影响,所产生的返贫、回贫问题,更是为全面小康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要想啃掉最难啃的硬骨头,圆满完成收官年任务,就必须在“滚石上山”的实践中强化斗争意识,在“逆水行舟”的逆境中尽显担当。始终保持思想在状态、精神在状态、工作在状态,一天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能松懈,一时也不能停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既把未脱贫户扶上马,又帮已脱贫户送一程,坚决把脱贫攻坚进行到底,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稳定脱贫。
在“服”字上见实效,良策落实引活水。要想脱贫攻坚长久,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但是传统一家一户散种散养的小生产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缺经营能力、怕风险,因此,要想将贫困户与产业相“粘”,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激发内生动力。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大扶持,全力支持企业生产,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落实贷款、降息、减税、减免水电费等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以促进“企业扶贫”精准落实。另一方面,全力加快企业在乡村惠农惠民重点项目在规划选址、环评、能评、立项等方面的进度,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力促企业能早立项、早落地、早建设。
再攀一程,就能领略高耸山巅壮丽雄浑的风光;再跑几米,就能窥见初升朝阳喷薄而出的光芒。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关头,越是容不得丝毫懈怠,越是要坚定信心、稳扎稳打,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确保收官之日,曙光已成朝阳照耀在祖国大好河山之上。
篇2: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
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没有雾霾,没有废气,没有沙尘暴,空气永远那么清新,阳光永远那么灿烂,天空永远那么湛蓝,白云永远那么洁白……
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没有污水,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流到河里,河水永远那么清澈,小鱼小虾在快乐地嬉戏,水草在优美地舞蹈,鹅卵石藏在河里“呼噜噜”地睡觉。
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花草树木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的家园变成了森林,变成了草原,变成了花园,我们在森林里捉迷藏,采蘑菇,在草原上奔跑,追赶着成群的牛羊。
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小河边,树丛里,野鸡野鸭野兔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人去打扰它们,随处可见,一群群鸟儿在飞翔,在觅食,在散步……人们每天清晨都能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唱。
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食品中没有添加剂,没有色素,没有糖精,没有化学物质,所有的食品都可以放心地吃。农田里不再喷洒农药,果树也不再喷洒农药。孩子吃了健康的食物,更加健壮,更加活泼,更加可爱。
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人们崇尚自然,不再进行豪华的装修,涂料不用了,地砖不用了,木地板不用了,人们的疾病变少了,可怕的白血病、心脏病、癌症等等都远离了人们。
篇3:关于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
脱贫攻坚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基石,即使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我们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信念和举动。小康是十三亿人的小康,不是沿海地区,不是发达城市的小康,是连最落后最贫困地区都要实现的小康,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使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确立的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党的宗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如期实现,早日让贫困人口享受我国改革开发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要把蛋糕分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我们举全国全党之力坚决要完成的革命任务,兑现党的庄严承诺。作为基层干部,要坚定脱贫攻坚信念,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服务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脱贫攻坚路上披荆斩棘。
篇4: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优秀
到20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在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战略性、针对性,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总遵循”、指明了“总目标”、下达了“总攻令”、吹响了“冲锋号”。各级各地要充分认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要一起打,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不获全胜绝不收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挑战,要认真分析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紧盯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做好防止返贫工作,想方设法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同时,抓好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各级工作责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针对当前疫情可控向好的态势,各地要全面抓好脱贫攻坚收官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面出列、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把最关键的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担子挑起来,对已脱贫贫困户实行适时检测、持续关注,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能够稳定脱贫,对未脱贫贫困户、不稳定户、边缘户按照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劳务输出、异地就业帮扶,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打牢全民奔小康基础。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在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还存在的短板不足和困难问题,这就是当前需要瞄准的靶心、必须攻克的堡垒。接下来,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打赢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战。
篇5: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心得体会
春去夏来,远处群山苍翠,烟雾环绕,道路两旁树木葱葱郁郁,遍地松香沁入心扉,欣赏着山里的景,听着山间的鸟鸣声,走在这条再熟悉不过的扶贫路上,不禁感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10月18日接手扶贫工作到今天已214天了,回顾这214天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一桩桩暖心故事历历在目。
真诚以对消除初次见面的陌生感
月18日上午阴雨绵绵,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山上的路不好走,同事开车经过一个又一个急弯,快接近山顶的时候,车停在了路旁,我们又步行了10分钟到杜大叔、文阿姨家中。记得初次见面时,杜大叔正在自家院子旁边的菜地忙活,见我们来了,他放下手中的活,邀请我们进屋。“杜大叔、文阿姨,我因为工作调整,现在由我同事接替我的帮扶工作,小刘是你们新的帮扶人。”同事向他们介绍我。我微笑着站在旁边,心里很忐忑,我一边伸出手和他们握手,一边说道“杜大叔、文阿姨,你们以后就叫我小刘吧,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望你们,你们记一下我的电话,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杜叔叔先是惊讶,然后搓了搓手上的泥,不好意思地伸出手,说道:“我的手脏得很”,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我连忙说道:“劳动的双手最美丽,劳动人民最光荣,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娃娃”。两个老人笑了,笑得像小孩儿一样开心,这一刻,我们打破了初次见面的生涩尴尬。他们开始坐下来给我介绍他们家的情况,交谈中我了解了他们家庭人员情况、收入来源、吃穿住用的困难、生产生活情况等。从他们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我知道,今天的初次见面是成功的,我和杜大叔、文阿姨的初次见面在诚心的交谈中陌生感已逐渐消除。
用心以情拉近我与穆奶奶之间心的距离
去年,穆奶奶摔了一跤,送到医院治疗,病情有了好转,但却无法下床走动,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我买一些营养品去看望她,告诉她一定要好好养病,医疗费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的,要放宽心,有困难告诉我。她有点感动得望着我,费力说道,“谢谢你了”,然后伸出手来拉着我的手,她的手很瘦弱娇小,也有些粗糙,突然间无限的心疼涌上心头。我握紧她的手,安慰她不要担心,一定会好起来的,她没有说话,眼眶有点湿润。
后来她出院了,我去她家中看望她,她躺在床上,人也消瘦了很多,她的后辈告诉我,穆奶奶现在生活没办法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顾。我很担心她,考虑到穆奶奶行动不便,我几乎每周都去看望她,帮她打扫打扫卫生,收拾收拾屋子,让她有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为了消除她的无聊,我常常和她聊一聊我生活中的趣事,她听得很认真,也跟我分享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穆奶奶终究没有熬过去年寒冷的冬季,我很难过,作为帮扶人,我还没有为她做更多事,这位慈祥的老人就走了。她的后辈说,穆奶奶时常念叨说喜欢我陪她聊天说话,我感到些许的安慰。虽然我们的相处只要短短的两个月,但是每次我去看望她,她都格外开心,我感受了到她对我的喜欢和信任。
用实际行动得到冯大叔认可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扶贫工作,做到防疫不忘扶贫,我几乎每隔两天就要给贫困户通话访问,宣传防疫知识,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情况和困难。冯大叔一家很着急,他在外地工作,他的工资收入是整个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了帮助冯大叔顺利复工,在确定好复工时间后,我第一时间带他做好健康检查,办理好健康证,联系车辆。他走那天,我送给他一袋口罩和一瓶酒精消毒液,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千万要做好防疫措施,他很感激地说道,“小刘,你辛苦了,我能这么快出去打工挣钱,多亏了你跑前跑后帮忙”。这一刻,我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即使是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在这214天的扶贫路上,我与贫困户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交心,我用真心真情亲近他们、融入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我收获了他们的笑容,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理解和认可……这些点点滴滴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我的扶贫之路还未结束,暖心故事还要继续……
篇6: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心得体会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浓密的树林,唤醒了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樟山村的黎明,村干部早早便带着我走访了解_各贫困低收入的农户情况。这个全乡贫困户最多、条件最艰苦的村,却让我迅速融入脱贫攻坚战斗中。在樟山村扶贫脱贫的日子里,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让我回想起来仍然感动不已。
“姐姐,快来看看我的新家”
进村的路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横在路中,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正在整理枯柴。看到我们的车进来,小男孩立马把车拉到一边,怯生生地看着我们说了句“对不起”。这是我与村里低保户小南的第一次见面,有礼貌,便是我对这个小男孩的第一印象。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我才知道,不远处山坡上那座破旧的泥瓦房便是这爷孙俩的家。这样一座年久失修、四处漏水的房子,连翻新价值都没有,怎么能住人?为解决小南的困境,我们迅速联系团县委、阳光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协商帮助小南建造一座新房子。项目筹款、土地审批、落地开工到竣工,历时一年半,这座凝聚着无私关爱和共同努力的温暖之家终于完成。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带着慰问品庆祝爷孙俩搬进新家,“姐姐姐姐,你快来看看我的房间,好亮啊,还有新桌子新床……”小南开心的样子让我们都由衷欣慰。
“我想可以退出低保,留给更需要的人”
“小周,我这样有稳定收入了,明年想着可以退出低保了,到时候你帮忙留意一下,麻烦你们了。”工作落实后的段阿姨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听筒也掩饰不了段阿姨的喜悦。
段阿姨也是樟山村的村民,离异后无房,独自带着一个读初中的儿子,还要照顾家里近九十岁的双亲,县城村里两头跑,几乎没有完整时间工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立即想到了村里的来料加工企业,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十分符合段阿姨的现状。与段阿姨一商量之后,我和村干部立即“牵线”,让双方能面对面交谈了解工作,解除了段阿姨不敢跨出家门的后顾之忧。找到工作后的段阿姨明显有了奔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她还主动向周边的农户介绍来料加工,让更多赋闲在家的人都能参加工作。段阿姨的举动,不仅给思想贫困者树立了一个标杆,更为脱贫攻坚注入了精神动力,激励着更多的困难群众不等不靠地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走上自立自强的脱贫致富路。
扶贫不是一条简单的路,低收入农户家就是我们平时去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了解贫困户家庭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外,我们也与贫困户建立起了感情,这感情中,有同情、有关爱、有鼓励……虽然我们身上的皮肤变黑变皱了,但肚子里的货变得更多了;虽然和家人的距离变远了,但和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这便是我们一路前行最有力的支撑。
篇7: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作文
伴着舒爽的秋风,我们一路欢声笑语,登上大坝,眼前是开阔静谧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而此时的我却有别一般的心情。
故事要从两周前庞老师号召同学们为贫困山区儿童捐书说起。这个想法受到了我们很多同学和家长的支持,于是在紧张的策划和筹备下,有了这次扶贫助学活动,我们也得以来到这个小山村。
9月15日清晨七点半,我们一行40多人带着一车的捐赠的物资从学校出发,十一点顺利抵达涞水县峨峪村。虽然与那边的孩子初次见面,但一下车,我们就感受到了他们的兴奋与期待。在一开始的联欢活动中,我们两拨人各显其能,轮番上阵,贡献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还一起跳了大绳,很快便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为助学活动开了个好头。
下午,访问困难户结束以后,我们又开展了徒步活动,我们班的同学和那边的孩子一对一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这次徒步挑战。和我一组的是个小女孩儿。刚开始我们两个谁也不说话,只是并排走着,我偶尔对她道一句小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交谈。为了结束这尴尬这场面,我小心的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那个小女孩儿热情的对我说:“陈醅林,小名妮妮。”说话时,她笑容满面的看着我,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随着慢慢的熟悉,我向她讲起了我们军训时的故事,她很好奇,就问我:“你们军训都干嘛呀?俺们高中才军训,初中不军训。”我耐心地为她解释,她也听得津津有味。
走的路程越来越远,我的腿开始酸痛起来,嘴中念叨着:“还有多远啊?我快累死了。”听了这话,醅林马上鼓励我,对我说到:“快到了,姐姐,过了前面那弯,再上个坡就到了。坚持住!”然后,她又激情澎湃的看着我,兴奋的对我说:“姐姐,咱再跑一段儿吧,超了他们,当个第一,多好?”虽然我身体是很劳累,但又不忍心拒绝她,于是我牵起她的手,飞快的向前奔去。
很快,就剩最后一个上坡了,我在后面推着她,小心翼翼的度过那陡峭的台阶,抵达了山顶。我们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并肩而立。展望着眼前的一片美景,我心里油然而生的是对这个普通的农村小姑娘的敬佩之情。
回程的路上,我们依旧结伴而行,有说有笑。
转眼间,分别的时刻到了,醅林小心的问我:“姐姐,你们要走了吗?”我强挤出笑容,弯下腰,对她说:“是呀姐姐要走了,等姐姐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我注视着醅林,明显在她的眼神中,看出了失落与难过,我的心也咯噔了一下。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虽是为献爱心而来,但我们又何尝没有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到他们的爱心,他们的信任,他们的真诚呢?这应该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义所在吧。或许那边山村的孩子生活条件没有我们那么优越,或许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能时刻陪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却仍那么乐观、向上、坚韧不拔,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待。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生活,不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呢?
有意义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我却在盼望着能尽快兑现对醅林的承诺。
篇8: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作文
8月15日早上七点,几声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在了育英学校正门前的广场上,我和我的同学们将搭乘这辆大巴车去往车程两小时的目的地—涞水县九龙镇峨峪村。我们将去那里为他们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义工。
10点半,大巴车那紧锁的车门终于打开了,我们如同潮水一般从大巴车上跳了下来,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青草气味,放眼望去,孩子们一个个穿着崭新的衣服,哪里像什么贫困的人啊!我不禁拽了拽妈妈的衣服,用眼神示意了我心里的疑惑,妈妈回答道:“我想在农村里上的起学的家庭应该家境好一些吧!”我听后点了点头。
活动开始了,首先是联欢会活动,双方互相进行了才艺展示,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唱《命运》的小男孩,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嗓子放得十分开,高音十分有力度,虽然有几处跑调,但他用自己的嗓音诠释了什么叫《命运》。
接着,我们又去了四位贫苦人家,为他们送上了米和面,我送的是第三位老人和第四位老人,这两位就显示出了鲜明的对比(注:三位为A,四位为B)A的家里十分破,墙面都显示出了潮黄色,再看一看屋子主人的头发十分凌乱,衣衫褴褛,眼睛布满血丝,指甲又黄又粗,看样子才四十多岁,除了贫苦以外,给人一种恶心的感觉。再看B,他虽然孤身一人,但墙面白而发亮,院里种了很多植物,虽然80多岁的他,头发依然没有白完,眼睛里闪着希望与能量。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4个小时如同老式电影播放器一样,一幕又一幕的在我脑海里滚动着,在我们将上车回家时,又接到了庞老师的指示,徒步5KM,寻往瀑布。
我们一路向北,往瀑布进发着,走了不到10分种,一棵瘦弱的枣树在一堆大约70CM高的野草里冒出了头,我凝视着那棵枣树,三两枝又细又尖又泛着枯黄色的树枝上映然冒出许多鲜红的小枣,像珍珠、像玛瑙,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又望了望那群孩子们,一种酸酸的感觉在我的心里徘徊着,那棵枣树多像那群孩子们啊!那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他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还努力学习,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
学习是把双刃剑,学好你将成为精神世界的上流,学不好,你将成为精神世界的谷底。这是你用多少物质条件也换不来的。
努力学习,从现在,马上,立刻开始……
篇9: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作文
在9月15日星期六,我们班同学、家长、老师参加了举办的爱心捐献活动,就是到涞水县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和村子里的小孩互动。
那天早上,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学校正门集合,看见庞老师已经在门卫那里登记,登记需要进校的家长名字后,老师就叫我去班里拿旗子和跳绳,庞老师和我来到教学楼下(朝着操场的门),发现这些门都是锁着的!我心里一慌,要是全部的门都是锁着的,那就完了!我们走到一号门,才松了口气。一号门没锁,我进去把东西拿了下来,放在学校正门,之后又领着家长们、同学们去搬捐献的东西,又将打包好的箱子放在大巴上,我们坐着大巴,
向涞水峨峪村前进。
经过了3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峨峪村。我们在那里,司机停好车,我们站好队,家长们搬出了行李仓的箱子。
一开始,我们表演节目,张嘉佑和焉家祎演唱了《Feded》;高瑞凝和陈康睿跳的健美操;张智赫和焉家祎朗育《祖国颂》;我、刘亦芮、陈康睿、高瑞凝和焉家祎跳了杯子舞,十分精彩。峨峪村的孩子们也表演同样精彩的节目。
中午,我们吃完饭后,搬着一些面粉、大米和油来到了四位老人的家中,这些家中东西都十分简陋,几乎没有一件是多余的东西,老人们都瘦骨嶙峋,牙齿黑黄,一瘸一拐的慢悠悠的。
告别了老人们,我们组队,一队两人,向大坝进发,路上的风景都十分美丽,但走到一半,从平坦的水泥中变成了满是大、小石子容易滑倒的路。走了大概有一半的时候,地上就有水流出,深的水坑能浸湿我的鞋,我和我的同伴一起同甘共苦,到达了大坝,风景十分秀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之后,我和我的同伴儿一起回来,边走边聊,想起我们的很累人的体育课,我们就问那个小女孩(峨峪村的小孩)
“哎!你们一般体育做些什么?”
“嗯,一般跑上几圈,有时活动活动脚腕就解散了。”
“这么好!”我暗暗羡慕。
“嗯!就是这样!”
“……”
我们走过小溪,我又问:“你养过小狗或小猫吗?我想养,但我妈怕小猫小狗。”
“我们家原业养过一只母猫,生了二个小猫,都送人了,最后因为这个,猫都不吃不喝的,就死了。”
我们聊了很多,不知不觉就走回到出发点,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一下,就回京了。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帮助了我们自己。
篇10: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95后”扶贫干部当切实肩负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小康全力冲刺。
深入调研,下好脱贫攻坚“先手棋”。
脱贫攻坚说到底是一场事关百姓幸福的“战斗”。“95后”扶贫干部们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切实把握与群众交流的“巧劲儿”,熟悉当地民风民俗,掌握“乡村土话”,树立“坐在同一张凳子上”的群众观,把自己当作困难群众的亲人,逐渐消除他们心中的戒备,深入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充分了解群众实际困难,摸清他们的迫切需求,做到心中有谱;他们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把准“治贫”脉搏,在充分掌握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勤学善问,练好脱贫攻坚“必杀技”。
脱贫攻坚不是简单的填表签字按手印,“95后”扶贫干部们坚持学习不松劲,不断提升能力本领。向书本学,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相关方针政策,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扶贫工作;向先进学,瞄准各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发展模式,学脱贫技能,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帮扶措施。向实践学,走村入户向老干部请教工作方法,向乡贤能人学习致富经验,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环境,为困难群众谋划更多“接地气”的脱贫思路和举措。
敢作敢为,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
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95后”扶贫干部们以勇于担当的魄力扑下身子勤奋做事,主动钻研村集体经济疑难杂症,积极整合扶贫资源,运用电商、网络公益等手段推广高效农业,助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帮助困难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协助落实扶贫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积极联系乡镇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保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95后”扶贫干部们不断坚定信心,夯实本领,砥砺奋进,以饱满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去,充分发挥青年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尖刀”作用,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努力谱写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青春答卷。
篇11: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的扶贫工作新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举措落实到实处。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是关键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贫到点上,扶到跟上。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本局帮扶的秦峰镇老坞村,作为省级贫困村,我局除了要帮助村两委抓牢和继续发展菌菇这个农业产业外,还立足山清水秀和地理位置优势,重点帮助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农家乐和民宿,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致富。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是保证
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将重点培养懂扶贫、会扶贫、作风硬的局扶贫干部队伍,增强帮扶干部的精准脱贫工作能力。并且还应该带头真正沉下去,做到真抓实干。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情怀是根本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应真正了解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有针对性地将困难情况细化归类,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并且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号角已吹响,让我们共同努力,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篇12: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意思是团结起来的力量。只有团结,只有万众一心,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克服一切的困难。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古代之所以有那么多发明创造,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伟大工程,那都是我国古代祖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但是即使到现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西方强国也不行,最典型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没有这个能力。为此我国现在的发展迅速,快速崛起,其实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而西方至今就想不通了,为何全世界只有中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呢?其实原因只有四个字。
对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核心其实有两点,第一是集中力量,也就是集中一个国家所有的人口,资源的能力。这个核心在于能否动员到国家的每一个人,集中每一份资源;第二是办大事,集中了力量后,还需要提升效率,充分调动百姓,使得百姓信服你,所以才会加班加点,努力的进行建设,提升效率,勤劳努力,最终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对于我国来说,整个的历史就是一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我国古代的长城,运河,还有秦始皇陵等世纪大工程,那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到现在,从我国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到打败美国,到改革开放,其实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
尤其是改革开放,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集中国家一切的人力和资源,在短短40年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可以说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能够这么迅速的崛起,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靠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我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集中全国人民,而且集中一切的资源,集中解决苦难,攻克艰难险阻,最终取得成功。而且在很多工程上,很多项目上,那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对于此,西方国家即使发展几百年,到现在都是不可能办到的。即使美国、俄罗斯、德国等这样的大国,其实至今也办不到。
为此西方不明白了,至今也想不通,为何全世界只有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制度优势”。我国的制度区别于西方,其实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国家体制。整个国家就是一体,而且强调集体,强调国家,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所以整个国家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下,国家那是最为强大的,而且随时都能够集中一切的人力和资源,办大事。最典型我国的洪水,的非典,的地震,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克服的巨大灾难。但是在中国却迅速的解决,这其实就体现了我国国家体制的优势,能够集中一切的力量办大事,这是西方比不了的。而且我国不光能集中力量,百姓还非常勤劳,所以效率那是尤其高,这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核心。
而反观西方,在体制上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强调的是团体的制衡,强调的是自由和约束,所以遇到大事,往往光是开会讨论,都要浪费无数的时间。即使议会讨论通过了,到办事的时候,又是各部门相互掣肘,最终等西方办好一件事,我国都能办好10件了,所以这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体制的差异。
西方的体制其实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世界发展了,这也是西方衰弱的根本原因,因为其无法解决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办事效率的问题。所以在这次疫情面前,我国作为疫情爆发国,都快速的控制住,但是其他西方国家,去开始蔓延,甚至政府那是束手无策。不是政府管不了,就是民众不配合,总之整个的办事效率已经完全不可能跟我国相比了,所以21世纪的未来必然属于中国。
篇13: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啃最硬骨头”的冲刺时期,越是到最后,越要坚定信心,越要保持重新出发、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归零”心态,以“鼓劲扬帆再出发”的精神,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打好全面脱贫“收官战”。
何谓“归零”?“归零”意味着卸下思想包袱,找寻初心,重新出发,以“空杯归零”的态度面对现在和将来。如果没有“归零”的心态,就容易听不进其他意见,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受不得别人的批评,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傲自满,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并堆积,脱贫攻坚亦是如此。脱贫攻坚收官在即,广大扶贫干部要正确对待目前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短板,保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作风,扎实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保持“归零”心态,就要放眼将来重新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在全体选派帮扶干部的勠力同心、实干苦干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贫困人口从__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__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面对脱贫攻坚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全面脱贫已进入冲刺倒计时,仍须着眼目前脱贫攻坚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短板弱项,要以重新出发、推倒重来的态度,立行立改、真抓真改。要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扶贫产业长远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前瞻性工作,提前进行思考与谋划,理顺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举措。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保持“归零”心态,就要脚踏实地起而行之。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时,也出现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如: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靠投资企业保底分红,未发挥带动村民致富效应;少数地方和干部通过巧算收入账、虚假拔高群众收入,发展扶贫产业未能够深入调查、因地制宜,导致产业扶贫项目与当地贫困户产业需求严重脱节等等。广大党员干部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纸面政绩”和“数字政绩”。要从内心深处怀着对群众的关爱、把贫困群众当作亲人,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实事求是为群众办事,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积极宣传落实大病救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教育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
“行百里者半九十”,保持“归零”心态,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不少脱贫干部觉得胜利在望,会产生松一口气、干累了歇一歇的骄傲松懈思想。然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对于那些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而言,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并非易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在脱贫攻坚胜利的号角没有吹响前,要继续保持“慎始如终”的心态和戒骄戒躁的作风,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的冲刺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成绩留给过去,把精力投到当下,把目光转向未来,保持重新出发、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归零”心态,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篇14: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全国“两会”终于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下在盛夏五月隆重召开。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延缓了“两会”召开时间,同时也为我们出了一道“加试题”,可以说,现实诸多压力和任务的叠加,给予了20不一样的历史使命和担当责任。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民智民意全面表达的发声筒,也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整体传达的扬声器。而今年的“两会”更为特别,这是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大战大考之际召开的一次盛会,通过这次全国“两会”的召开,必将增强脱贫攻坚之信心,温暖群众追求美好生活之民心,构筑开创新生活之同心。
今年的两会对于大家来说,注定是难以忘怀意义非凡的两会。面对疫情时,中国人民展现出的舍生忘死、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有效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获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团结奋斗、不畏艰难,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全力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经历了大战大考的中国人民,正齐心等待着来自“两会”的新指引、新目标、新方向,期待同心齐力开创新生活。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国累计派出43.5万名驻村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277.8万民帮扶干部驻村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自9899万减少到底551万,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不打赢脱贫攻坚,决不收兵”,这是党和国家下的神圣而光荣的命令,也是扶贫干部立下的“军令状”。而“两会”的召开则是在特殊时期给全国干部群众服下了一颗强心剂,把时间紧迫带来的压力转变为争分夺秒的动力,把疫情带来的损失转变为突破困境的机遇,把脱贫攻坚的瓶颈期转变为淬火重生的蜕变期,带领全国干部群众以两会为令,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现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满载着人民的期待齐聚北京,我们有理由期待,将会有更多的暖心之举提升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篇15: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自__年首个国家扶贫日设立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重视这个节日,多次对扶贫工作作出指示和批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距离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不足80天。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善”字诀,全胜攻坚战。
用好“善”字诀,就是要以善始善终的执着和意志,更加勠力同心,一路旌旗高展至收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今年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使命何其光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回想起这一路走来,又何其艰辛!打赢脱贫攻坚战倾注了9191.4万名党员和14亿中国人民的无数心血,在这历史性的最后关头,更要敬终如始,决不能有一篙松劲。伟大使命凝聚磅礴力量。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发挥好党的引领作用,更加用好制度优势,更加凝聚社会力量,尤其是要更加鼓舞脱贫群众的信心和决心,使党旗和党徽自始至终成为顽强战斗在脱贫一线的“顶梁柱”,使脱贫扶贫机制更加精准有效,不断积聚社会各方面的全力帮扶,不断激励脱贫群众自发奋进的自强意识,让斗贫脱贫的旌旗一路高展,让善始善终成为脱贫胜利收官的“闪光点”。
用好“善”字诀,要以善作善成的实干和奋斗,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一路稳扎稳打至全胜。脱贫到最后关头绝不能玩数字游戏,靠弄虚作假去摘帽。越是到最后,越要稳,越要实,唯有实干,才能善作善成。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20年以来,对全国剩余52个贫困县和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目前成果显著。这个消息振奋人心,我们要乘势而上,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坚决啃下这最后的“硬骨头”。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拿出脱贫好状态,推进脱贫好办法,积水成涓、积土成山。另一方也要响鼓重锤。从脱贫攻坚战打响至今,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成功脱贫经验,各地都有各地的攻坚典型,各地也有各地的攻坚“法宝”。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经验典型和“法宝”,对这52个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来一场脱贫攻坚“大会诊”,集中脱贫精锐来一场“大决战”,共商共议脱贫策,共治共拔贫困根。让善作善成成为脱贫攻坚全胜的“关键词”。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决战脱贫攻坚已到最后拼的时候了,我们要以“善”,拼赢、拼好决胜局,为下一个伟大新征程开好局。
篇16: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领袖重要讲话精神,对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凝心聚力、攻克难关,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经苦难辉煌,千年梦圆在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要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经济总量接近百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年均脱贫人口连续超过千万以上、城镇化率接近60%、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成效超出预期,为我们今天向终点冲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越是接近目标的实现,就越要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危机意识,特别是对疫情带来的附加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脱贫困难依旧较大,“三区三州”等地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仍旧突出,必须精准查缺补漏,集中力量攻坚,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跑出风采、赛出佳绩,为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跑好“最后一公里”,开启建设新征程,要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以全面、辩证、长远的哲学思维,认真把握领袖强调的“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这三组关系。要充分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深远意义和方法路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成果真实。
跑好“最后一公里”,开启建设新征程,实践中要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一鼓作气,连续作战。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着力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各项工作既要防止不切实际吊高胃口,避免盲目攀比、数字脱贫等问题,又要咬紧牙关,如期完成硬任务、硬指标,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彻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
跑好“最后一公里”,开启建设新征程,必须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要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奋斗路上创造新业绩!
篇17: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学习心得
扶贫先扶智。秀山丽水,文化璀璨,“风景”独好。如何利用文化的力量撬动扶贫扶智工作?丽水一直在努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自举办首届摄影节以来,已持续举办了九届,丽水在建设“国际摄影名城”“中国摄影之乡”的发展道路上创立了一个又一个摄影品牌活动,打造了一大批摄影创作基地,为中国摄影事业发展、摄影文化产业推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世界,丽水摄影告诉世界:中国有个丽水!丽水也正通过摄影节这一窗口和平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红绿融合发展,坚持“两山”理念、丰富“两山”实践、开辟“两山”新境界,为新时代丽水逐梦高质量绿色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去年,还有一部讲述“最美军属”麦香不爱名利、独爱军属荣誉,不惧万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屡创收视佳绩。
作为《麦香》的故乡,莲都古堰画乡、西溪古村,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老街、界首村、杨家堂村、大木山茶园……优美秀丽的城乡风貌一一在电视剧里精彩呈现。这部以电视艺术宣传丽水的宣传片,正是对丽水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描绘和艺术呈现。该剧成功获得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唯有坚持文化自信,方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容前行。“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几盏煤油灯下,二胡声悠扬,唢呐声清脆。1981年,庆元月山村办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比中央电视台春晚还早了两年。
40多年来,从“中国乡村”走向了“地球村”,从“乐民春晚”延伸到“富民春晚”,以丽水为原创地、全国联动的乡村春晚,已逐步发展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乡村迎接新春的文化习俗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广模式。丽水乡村春晚也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荣获国家文化最高荣誉奖——“群星奖”,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发展的“浙江样本”。
今年4月14日,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丽水还捧回了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作为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16年来,全市上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平安建设硕果累累,先后拿下“平安鼎”“平安铜鼎”“平安银鼎”“平安金鼎”。
如今,“平安丽水”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贯穿于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进程中,丽水也始终以“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与担当,奋进在平安建设的路上,不断擦亮着“平安丽水”这块金字招牌。
弹指一挥间,丽水这座年轻的城市,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路上闲庭信步、笃定前行,不断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凝聚起丽水智慧,贡献着丽水力量!
篇18: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心得体会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民族地区发展得怎么样,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过得如何,始终是领袖念兹在兹的牵挂。“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领袖访真贫、问冷暖、解民忧的足迹。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生动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既意味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进步,更意味着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民族地区发展日新月异,各族群众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各民族团结携手迈入全面小康,是14亿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民族地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役,也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摆脱贫困还有不少难题。这是一场只能打赢的攻坚战,必须迎难而上、攻城拔寨,啃下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兜住特殊贫困群体民生底线,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要在精准施策上做文章,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要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动脑筋,加大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力度,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要在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上出实招,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更好结合起来,增强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史。五十六个民族心手相牵、不懈奋斗,就一定能用汗水浇灌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花,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19: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心得体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宁夏考察时,深入农村、社区、扶贫车间等进行调研,对民族地区发展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作出新部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宣示了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民族地区发展得怎么样,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过得如何,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调研。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访真贫、问冷暖、解民忧的足迹。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既意味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进步,更意味着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份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民族地区发展日新月异,各族群众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各民族团结携手迈入全面小康,是14亿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民族地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役,也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摆脱贫困还有不少难题。这是一场只能打赢的攻坚战,必须迎难而上、攻城拔寨,啃下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兜住特殊贫困群体民生底线,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要在精准施策上做文章,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要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动脑筋,加大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力度,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要在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上出实招,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更好结合起来,增强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史。五十六个民族心手相牵、不懈奋斗,就一定能用汗水浇灌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花,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优秀(共19篇)】相关文章: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二期观后感2022-08-21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一期答案2024-04-02
青年大第季第十一季第八期答案2023-05-21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2022-11-28
青年大最新答案第十季第一期答案2022-09-20
青年大最新答案第十季第三期答案2022-08-07
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特辑答案最新2024-05-12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十四五与青年题目与答案2022-09-17
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三期答案2024-02-03
青年大学习第五季第五期的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