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3-04-08 07:28:20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集锦14篇)由网友“Danni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

篇1: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影评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影评

随着成长开始觉得平淡一生安稳顺遂是一种希翼。

平淡而简单,乐观而积极,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就是这部纪录片最核心。

很难得纪录片不再是聚焦于家庭的矛盾、苦情而是以亲情为配角记录着。

记录片中父亲沉稳、母亲开朗,曲不离口、琴不离手,父亲会的乐器多达二十多种,六十多岁了还对着还学着剪辑,每年春节也坚持自己手写对联安逸而美好,知足而乐。

每年房梁下的燕子,天井的金鱼,屋顶的花草,这些细节都构成了对家的符号,都是孩子的'记忆点。春节来了孩子们也回来了,春节一过孩子们又走了。

片子剪辑时也没刻意去拦蓄一个高潮,即便是姐姐去世时这样极具刺激性的元素,也是一直稳稳当当的做一个旁观,它不跳脱镜头,不用艺术改造生活。

影片的力量是不动声色的,只是帮着时间记录下生活的本身,生老病死,再见重逢,都抵不过时间的碾压,无论是多么轰然而至的痛苦或是久蓄冲堤的幸福,那都是经过而已,在看似平淡无常的岁月中终究流逝,我们不过是时间中的一颗小沙硕,只能被裹挟着走。

电影最直击内心的片段是当姐姐去世后,导演的母亲坐在家里有感而发的对着年迈的老伴说了一句“要是我走了你怎么办”,说实话打这段话时我仍旧会感动会泪目,说不出的缘由,只是觉得真好呀。

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太多条件与父母朝夕相处,从一出生开始就踏上一段无法回头的旅程,终究分离。

而父母则成了对方最好的陪伴,这就是老伴,也是这世间最奇妙的缘分,爱是伴随我们一生,生生不息。

春节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个季节,万物复苏,大地更始,家人团聚,祈求来年顺心如意,今年所有种种皆为过往。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仪式感在我们心中消磨掉了,缺失了这深层的意义。总是来去匆匆。

我们应当慢慢停下,好好感受家乡的温暖,看看那曾经嬉闹的地方。

篇2:《四个春天》观后感

《四个春天》观后感

原创: 安娜之心

电影开头一幕幕琐事扑面而来,我还想这是什么电影呀,这内容也太过于真实了吧,和我看过的电影都不一样呀。影片中的房屋,大山,过年习俗和我贵州老家里几乎一模一样,艺术加工痕迹很少,就和我们普通人回家拿手机拍摄记录家庭琐事一般。但是豆瓣评分很高,耐心地看着,当然还有熟悉的贵州口音,很亲切!

没想到后面越看越有味道。完全被老头子圈粉,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会吹箫,拉二胡,拉小提琴,修板凳,熏香肠腊肉,还会唱歌,最重要的是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的帅老头还是个物理老师,物理渣渣实名羡慕。文理兼具,样样精通,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并且到老还不忘继续学习,现在拍摄,唱歌软件,微信也样样不落。这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呀。

我来说说老头老太太的爱情,影片中没有一句我爱你,但是处处透露着我爱你。相伴五十个多年,经常两个人一个唱歌一个跳舞,一起做饭,一起登山,一起笑一起玩。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很美,同一个画面里,左边老太太在蹬缝纫机做衣服,老头在电脑前唱歌,一副特别和谐的画面。我最喜欢他们两个每年过年一起上山登山去,要么去采蕨菜,要么采药材,在路上两人还唱起了年代久远的歌曲,老太太还跳起了舞。贵州独山县,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父辈能如此开放有爱,不是和物质有关,而且和人的精神有关,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里,应该多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有情怀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一辈子都不会寂寞。

关于儿女,四个春天,其实是记录了四个春节,也体现当地过年习俗,烟花炮仗少不了,亲戚来家做客少不了,年夜饭,春晚,当然最重要的是儿女回来一起过年,也只有过年时远在他乡工作的儿女才会回到这个老窝里,记录父母的日常。拍摄记录是一个很好的回忆方式,万物更迭,物是人非,只有记录下来才能保存良久。四个春天,看着父母一点点衰老,感叹时光易逝,要更加珍惜眼前人,多回家孝敬父母,长辈,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关心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正在以我们可见的速度衰弱。

里面最遗憾的是姐姐的去世,姐姐是72年的`,还在东北读过大学,看起来很年轻漂亮,但是很惊讶突然走了,电影里没交代什么原因,我最伤感的是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头老太太的悲伤神情,他们拗动的嘴脸,是他们最痛苦的体现。生离死别没办法避免,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惜生命,保护自己的健康,在活着的几十年,应该为社会,他人,自己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不辜负这么一趟人间之路。

电影的拍摄方法很新颖,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很形式的,被平实的内容,温情的家人情感所打动。我羡慕老头老太太的生活,那也是我未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平淡朴实无华但是充满着温馨的爱的生活。我觉得如此温馨的一个原因,还在于老头老太太心态很好,同时很幽默,经常会相互逗趣,哈哈大笑。他们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学习之处!

篇3:四个春天观后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我大都会选择纪录片。

而在电影的选择中,我更会顾及到这部片子看完,我的心情将会如何。

大概是一个人待久了的后遗症,以前看电影从来不会考虑这一点。让我由感性之人变成极度感性之人。

《四个春天》这部片子,在我买票之前是完全没有听说,也没有了解过的,但是一看名字就觉得应该好看。

事实证明,果然不错。

但是它的排片率并不高,很多电影院也没有这部电影,家庭题材的纪录片显得并不主流,我去的那个大概满座也就60人的影厅,稀稀拉拉的只坐有一半的人。

这部纪录片没有华丽的镜头,每一处都显得亲近真实,它是一部纪录片,更是陆家的家庭录像带,纪录着导演陆庆屹一家人四年春节的故事。

对于这名北漂导演,我没有很深的认识,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我更没有很深的了解,这里只想谈谈我的观后感。

影片大概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轻松幸福的家庭生活,后半部分是感人煽情的家庭变故。

很平淡,但却能够看到这个家庭的凝聚力与爱。

在前半段中,我主要感受到的是一对老夫老妻的相处,轻松诙谐,平淡中又不失生活乐趣。

影片开场就是父亲熏腊肉准备过年的画面,母亲晚上在家列着年夜饭的菜单。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孩子们回家过年。

父亲与母亲的互动,总让人忍俊不禁。

我觉得那就是两人相处最好的状态。

母亲帮父亲剪头发,父亲的要求高,总怕母亲剪得不好。父亲弯着腰,母亲给他掸头发的时候,母亲拿着布边笑边抽着父亲的背,本来停止的手最后又上去补两下,嘴上还在说,让你总是说我。。。。。。

父亲因为一件小事误会了母亲,母亲笑嘻嘻地说,你要是法官,在你手下有多少冤案噢!

两人在楼顶上种着花花草草,上午他们在上面吹蒲公英,一人一根,母亲分几口气才吹完,还说,这一吹就没得咯,父亲一口气吹完,说,明天再来吹。

两人去爬山,边走边唱歌,母亲走在前面总会想到他们年轻的时候跳的舞步,边走边跳,父亲在后面就跟着一起唱。爬山的时候父亲的鞋底掉了,他无奈的笑了,并用山上的野草当带子,把鞋底绑在脚上。

晚上在家里,两人各忙各的事,两间相邻的房间里,母亲踩着缝纫机不亦乐乎,父亲听着音乐研究着剪辑软件,十分陶醉。。。。。。

虽然儿子们都还没有结婚,母亲就把婴儿的`小布鞋给做好了,期盼早日抱孙子。

父母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有情趣。

父亲多才多艺,二胡、小提琴、萧、电子琴。。。等等乐器都会,还会剪辑视频!!我直接给跪了吧。。。母亲爱笑爱唱爱跳,性格活泼开朗。

十分感叹,没点才艺爱好,老年生活得多无聊!

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被生活的琐碎弄得心烦意乱,而在这部片子里,我更多看到的是将那些琐碎化为生活的情趣,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那些不如心意的事情。

用乐观与包容将琐碎化为生活的情趣。

这样欢乐的气氛从家人生病开始转变,先是父亲的哥哥,后是他们的女儿,也是导演的姐姐。

姐姐生病很严重,治疗过程很痛苦,小小的病房里,挤满了一家人。

原先活泼开朗的母亲,也变得严肃起来。

忘记是谁说过,大概是这个意思——

当病痛来临时,当死亡无限接近你身边时,曾经的无神论者,都开始了自己的信仰。

父母开始抄佛经,去寺庙拜佛祈福。

母亲每天挂着佛珠,不分时间地祈祷。

姐姐躺在病床上向母亲表示抱歉,不能好好照顾父母,自己就先变成这样了。

母亲只是抱着女儿安慰说,没事的,你好起来我们就回家,你心里不要有这些负担,好好休息。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十分动容。因为我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万一我以后会走在我父母前面怎么办。

我只是想过,但不敢再深入的想了,想都不敢想吧,如果我真的也得了重病,我一定没有勇气告诉家里人。

从小我是一个对于“生”很没有概念的人,有人问我想活到多少岁,我总是回答说,等我父母不在了之后都行。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想肯定不是的,除了没有生存欲望的人,谁不想健康的多活几年?

祈祷终究无效,姐姐还是去世了。出葬时,姐姐的儿子跪在棺材上大声喊了好几声“妈”,那一刻,我旁边的女孩拿起了卫生纸抹泪。

葬礼的画面里,父母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表露,反而那份冷静让人更心疼。

姐姐去世后,家里的年夜饭都会给她留个位置,父母经常去给她扫墓,还在墓地旁边给姐姐种了一小片桃花树。

人死后,谁还会对你一如既往的好呢?

父母的生活好像也进入了新的篇章,曾经家里的天井里养的小鲤鱼现在也没有了。

女儿的逝去虽然给两位老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他们决定,每天至少为家里做一件事情。

修一盏台灯;安好一个水龙头;弄好电磁炉;把原先搁置的乐器拿出来。。。。。。

生活又变得有滋味起来。

父亲养起了蜜蜂,还网购了蜂箱,自己动手架构起来,最后不断称赞自己的手艺漂亮。

父亲的生活里,又有了新的牵挂,时时刻刻都挂念着蜜蜂。刚放下筷子就跟母亲说,我去看下蜜蜂哈。母亲笑着说,蜜蜂是你的初恋情人呐!

燕子在家里的屋檐下建起了巢,小燕子唧唧喳喳等着大燕子来投食。父亲看着一窝燕子说,它们都长大了,又要飞走咯。

与往常不同的是,大儿子开始每年回家过年了。

有评论说,这部纪录片触动了我们对父母的愧疚。

也许吧,但是我很难接受这样的一概而论,只是可能更加带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毕竟每个家庭都不同。陆家算是幸福完整的了。

希望家人朋友们都身体健康!

生活是自己的,你想它对你好一点,就对生活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情趣。

不管你的生活是起起落落,还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都不应该长时间沉浸在丧气里,无论身边的生活千变万化,都还请用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

莫名其妙来了一碗心灵鸡汤,我果然是个一本正经的人。

分享得差不多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纪录片,我给五星好评先~

篇4:《四个春天》观后感

不想说这部纪录片好还是不好,不同生长环境、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去看,一定是有不一样的感受的。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其实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几乎就是以一种记录的方式去记录这个家庭的两位老人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很朴实,非常的真实,给人一种很平凡的幸福感、很真实的满足感。整场看下来,除了”姐姐“那个地方之外,我没有什么会觉得压抑的地方,甚至很多地方会觉得很搞笑。本来我以为自己会看哭的,但其实自己并没有哭,反而觉得很温暖、还带着一点乐观的搞笑。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看得一脸懵逼,不懂这部影片在讲什么,会觉得”没有意思“。一来,方言TA们是听不大懂的,二来,有很多的东西估计大多数人也是不懂的。(就像”姐姐“的葬礼,并不是火化,而是要土葬,在入土之前,还要做一定期限的法事,选好入葬的地点,之后由人抬着棺材前往入葬地点,等等等等,我便不细说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迷信,只是一种习俗罢了。三来,它本身就没有什么故事线,只是一幕幕的场景,看自己能不能体会罢了。

我觉得,不能说影片我们带来了什么,而是看过之后,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女主人公每一天都是乐呵呵的,就算手受了一点伤也不懊恼,依旧那么乐呵呵的。两位老人整天就这么念叨着,相互念叨着,着实挺令人羡慕的。我觉得老人家其实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念叨、喜欢闹,很多人都嫌烦,但其实他(她)们就是想多说一说话而已。反正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到时候我们也不希望找不到人说话吧!

两位老人在学习用微信的这一段,就感觉像刚刚谈恋爱的小情侣一样,只要在一起讲讲话,就很开心了。相互犯傻,相互逗笑。

说实话,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人能够相互依靠,真的很美好。

或许是因为初中在这里生活了三年的原因,当我听着屏幕里传来的熟悉的独山话时,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甚至想和别人讲一下独山话,很久了,很久都没有讲过那里的话了,倍感亲切!熟悉的天空,熟悉的山和雾,熟悉的田野,熟悉的家常菜,熟悉的很多很多

或许是因为姑妈的性格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很像吧,总是能让我想起姑妈。从来都没有和姑妈说过一声谢谢,面对面说的话会有一些难为情吧!但我从心底感谢我的姑妈,很感谢她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喜爱和照顾!姑妈她也是整天会乐呵呵的,也喜欢念叨,有时候我感觉就像小孩子一样

最后的最后呢,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快快乐乐的回家过年啦!

不常回家的要多回家看看喔,或许我们成长的步伐很难追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但是陪伴,是比较简单的。

篇5:《四个春天》观后感

纪录片《四个春天》1月4日在全国上映。当晚,我找到一家电影院去看。开演前,影院前台的屏幕上显示,120个座位,还余票102张。然而两个小时之后,我确信看到了一部最好的关于家庭的纪录片。

一部影片好看与否,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看观众离场的速度。当天,所有的观众都留在座位上,一直看完片尾曲才离开。尽管只有18个人。

这部片子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它是拍给那些试图走进父母,离家再近一点的人看的。

电视广告里,家的场景总是这样的。父亲穿着雪白的衬衣,大红羊毛衫,带着金丝眼镜,母亲满头银发,面容慈祥。过年了,儿子开着大七座MPV,带着貌美如花的妻子,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盒,一双漂亮的儿女扑进爷爷奶奶的怀中,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沙发上,满脸幸福的看着电视里的春晚。

然而,这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我们的父母衣着普通,相貌普通,他们身处某个三四线小城市,或者不知名的小山村。回去一趟,需要跋山涉水,舟车劳顿,需要安排请假,耗费心力的计划。回家的情景,也没有那样激动人心,通常一声“妈,我们回来了”,就代表了全部。

就算是回家,这个被称为“家”的小地方,不管你曾经多么熟悉,年幼时知道它的每一处角落,此刻都会觉得有些陌生,就像面前的父母,感觉贴近而又遥远,无论你认为自己是多么挂念他们,无论他们多少次出现在你电话的那一端。

因为他们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而不是身边。

在我们的印象中,家庭,父母,好像永远是同一种形态,同一个样子。但真实的情况是,从当初离开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这么多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志趣,有了新的家庭结构和重心,他们则离开原先的位置,退居到另外一边。那些细微的变化爬上他们的额头,缠绕他们的腰背,也横亘在我们之间。

有一个问题是,在离开我们的漫长岁月里,他们都在做什么,又是怎么度过的?

《四个春天》的好处在于,它用大量真实的细节,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

每个人都可以拍这样的电影。它的成本只有1500元。作者用便携摄像机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四个春节。其间有相逢,有欢聚,也有亲人离去的变故。大部分镜头记录的是两位老人的日常,他们一起干活,养花,准备年饭,拉琴,歌唱,互相打趣,一起悲伤,痛哭,怀念故人,彼此搀扶,照顾,步履蹒跚。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悄走过,儿女们在过年时会回来聚上几天,除此以外,就是房顶的腊梅花落了又开,屋檐下的燕子去了又来。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也在父母家中装一部摄影机,将它与自己的画面同步,我们会看到些什么?

当你心乱意乱的堵在路上时,他们可能刚烧好了一盆热水,准备给对方洗洗头。

当你和客户推杯换盏时,他们可能摆好了药粒,正用放大镜仔细研究这种新药的说明书。

当你在单位熬夜加班时,他们可能正动作生疏地操作电脑,一遍遍地看你之前拍摄的视频。

当你还在纠结春节要不要回家时,他们已经打扫好了房间,备好了所有物品,在你的床前摆好了新拖鞋。

生活是一条绵延千里的线,线的两端,同时进行。你用片刻的时间想起她,她用全部的时间记挂你。你用一年中三五天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用一整年的时间,等待这一次相聚。

如果你有家在远方的父母,如果你曾历尽艰辛去抢一张回家的车票,如果你也隔三差五打个电话,如果总是你先说再见,如果你嘲笑过他们发的垃圾信息,如果你向他们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你曾拒绝带上他们为你准备的东西,如果你上车时看到过他们被风吹散的白发……

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它会点破你心头的情绪,说出你想说的话。之后你就会明白:

这世界每天有很多次相遇。只有与家人相聚,才是久别重逢。

篇6:《四个春天》观后感

这是今年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部纪录片,想要推荐给大家。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的话,这部影片里藏着许许多多平凡的中国家庭为什么能够走过坎坷的内在的力量。1月4日全国上映,还请大家不要错过。

这部纪录片的视角很独特,镜头下是一个平凡的小镇上的一个平凡的中国家庭,记录的也是那种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看完之后,却带给人一种内在的力量。这个冬天是有点寒冷,希望这部影片能带给你一些温暖。

他们所住的屋子,也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那是一种典型的,以前的那种装修风格,有些潦草,有些不修边幅。看上去就是请镇上的手艺人来做的,远远没有我们现在的这样的精致。屋子里有许多的东西都是老物件,有搪瓷做的容器,有打农药用的喷雾器,有缝纫机等等

这些东西,在我小的时候,也是家家户户都要用的。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喷雾器,每次大人们打完农药,我和我表弟就把它拿到水边去清洗干净,一打开,就是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小时候闻起来还挺香的。洗干净后,我俩就在喷雾器了灌满水,然后背着它到处去洒水,尤其喜欢背着阳光洒水,只有这样才能看见彩虹。

每次看到这样的纪录片,心中总是会有一种魔幻的感觉。我们日常的生活是一个样子,在电视上或是网络上看到的有钱人的生活是另一个样子,而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生活又是另一个样子。虽说生活的样子不一样,但是,生活中同样是有着欢乐,也有着痛苦。

最后,我想说说在开头我所提到的那种“力量”,第一,我认为是亲情,是亲友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第二,我认为是乐观,是中国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沉默的,隐秘的乐观。

“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篇7:《四个春天》观后感

这是一部需要在电影院里,和最亲密的人,才能深刻感受到主旨的影片,影厅最好不要太大,人也不要过多。

看完《四个春天》,走出电影院,我问小柔,整部电影中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小柔说记不清了。我笑了:刚看完就记不清啦?小柔说,就是啊,很多地方让我都哭了。

我没有哭,但我理解她的感受。《四个春天》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电影,用平实到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黔桂交界的一户五口之家的最为平常的生活,导演陆庆屹,就是这五口之家的老幺,他的父母,哥哥,姐姐,就是电影的主要角色。

与其说是电影,实际上说它是家庭生活记录片更合适,整个电影从开始到上映的五年间,除了后期的制作,从开始的摄像到后来的剪辑,都是陆庆屹一人完成的,2个小时的电影,原始的素材超过250小时,剧本,当然是不存在的,因为一开始,他也并没有想到手中的这些纯山寨的视频会成为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而仅仅是想记录父母和家庭生活最为本真的样子。

父亲陆运坤,是全县唯一的一名全国优秀教师,教了37年的中学物理,退休十余年了,老人沉默寡言,却有很强的好奇心,会吹笛子,拉二胡,弹手风琴,最新的玩具是电子琴,还会自己用电脑软件进行剪辑和刻录光盘,平时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这个好玩”;老爷子偶尔会面对大山唱些苏联歌曲和当地民歌,平时就是笑笑,不说话.

母亲李桂贤的性格就截然不同了,不仅有一双笑眼,而且爱说爱唱爱絮叨,也是操持家务的主力,无论是在绣鞋面,还是在打理院子的水塘,经常能听见她的哼唱,用导演自己的话说,有时母亲在踩缝纫机的时候,虽然嘴上没有动静,但你能看到她的脚板一直在打着节奏,心里肯定是在唱了。

大姐陆庆伟,遗传了妈妈的性格,外向开朗,最早离家到东北上学,并定居在沈阳;二哥陆庆松,性格更像父亲,沉默寡言,也是10岁就离开山区,一直在北京学音乐,目前在清华大学任教;作为导演的老幺,从小是乡里乡亲中的“问题少年”,打架逃课,让父母一直头疼不已,高一未念完,就成了北漂,学油画、踢足球、图书编辑、广告设计……拍纪录片之前,干的是平面摄影师。

家乡之于导演,和很多淘气的孩子一样,一直是想要挣脱逃离的泥淖,直到离开多年之后再回去,带着画板和镜头的陆庆屹突然发现,那个自己一直想要逃离的地方,才是他魂牵梦绕的所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当自己不再较劲了,美好自然就浮现了出来,于是,他有了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想要记录下父母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片名叫《四个春天》,而实际上并不止于春节那段时间,而是以春节为节点,叙述了一家人-的生活,每年都会变化,无论这变化是好是坏,是喜是忧,是苦是甜。作为纪录片,整部电影很少有字幕,仅在家庭重要事件的时候简单列出时间、地点,也没有旁白,片尾的小提琴配乐是二哥陆庆松编曲和演奏的,除了几个叶上露水、春燕还巢的简单过场外,几乎没有任何修凿的痕迹,更没有所谓的铺垫、隐喻,或者说,即便有,也处理得非常巧妙,和日常生活的片段融为一体。

儿女不在身边的大部分日子里,两位老人的生活并未缺乏半点生趣,在镜头中他们上山采药、天台栽花、伴琴而舞、共同持家,算不上繁华的小镇街道上,两人带着斗笠,背着篓筐,走在天气多变的山区和山林之中,倒有几分宫崎骏动画的意味。妈妈身体更硬朗一些,嗓门大,自然是主事的一方,经常说走这里,踩那里,小心脚下;老爹的表情则一直带着几分喜感,攀山砍竹子的时候,踩了多年的运动鞋坏了,鞋底几乎掉了下来,他就随手拿几根绊草集成绳子绑了起来,绑好了还略有几分得意,下山的路上脚步反而更显轻快。

回到家里,母亲一直不是缝缝补补就是出出进进的忙碌,老爷子则要么坐在电脑前听听山歌,要么自己拉个胡琴或是吹个笛子,兴致来了,还会和老伴合奏,自得其乐;妈妈在处理采回的药材时,父亲就在屋里做饭,做好了就端出来,慢慢的喂正在干活的母亲,其乐融融的样子;老两口尝试微信的语音功能,母亲不知何故,被父亲误发的微信逗得乐不可支,话都说不清楚,场面透着满溢出屏幕的幸福。

既然是春天,春节的场面是必不可少的了,年年的礼花都有不一样的意味,但对子女迎来送往的两种心情是都不会变的。春节前的几天,母亲在准备年夜饭,贴春联,收拾家务,一边做,一边哼着小调,等待着即将归家的孩子们。父亲陆运坤在院子里用一个油桶改装成的烤炉在做腊肠,用竹管向桶里吹气送风的间歇,还会从旁白拿起一本书阅读,翻书的时候还会摘掉沾满油烟的帆布手套,以防把书弄脏。一会儿母亲走过来,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不知道陆松的身份证丢了,能不能买上回家的票……” 第二天,二哥按时到家,母亲才放下心来。

大姐回家的气氛就活泼多了,边吃饭边讲段子,逗得母亲嘎嘎的乐,自己也乐,父亲则是抿嘴笑。从家庭录像上更能看出大姐“逗逼”的作风,即便是在给爷爷上坟,也不忘比出V字的手势,调侃爸爸戴了赵本山的帽子,甚至连语气都没有肃穆,好像是去郊游,开心到不行。真的到了野外郊游的时候,则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在大姐的感染下,一家人似乎都不知道何谓忧愁,去探望94岁生病住院的二伯,可能是为了让二伯宽心吧,带着病床上的老人一起唱山歌,唱的老爷子心率飙到116,唱完还问他是不是舒服多了……

还是那句话,快乐终究是一时的,痛苦则是长久的。大姐突然就病倒了,而且是晚期肺癌。短短的几个月,疾病就让大姐变得形容憔悴,甚至起身都困难,皮肤失去光泽,脚面如同柴草,干枯易折。妈妈一遍为她洗脚一遍流泪,老父亲则是愁眉紧锁。吸着氧气的二姐断断续续的对妈妈说:其实我一直都想好好报答你的…….俯下身去的妈妈安慰女儿说,不要想那么多,压力太大了……

很快大姐还是走了,妈妈守灵守了两天一夜,终于在长椅上坐着睡着了,半张着嘴,呼吸着冷冽的空气,刚刚入冬的夜里,回荡着村民唱的丧歌,凄苦异常。在录制送殡的过程中,抬棺的陆庆屹晕倒了,母亲问他,你是继续录,还是拿花圈?小弟坚持录制完,以自己的方式送姐姐最后一程。下棺之后,儿子抱着母亲的遗像回到老宅,在大姐生前的屋子门口跪下,说了一句,妈,咱到家了,忍了一路的二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跪倒在地,抱着外甥嚎啕大哭……

此后每年过年,老妈妈都会给二姐留一幅碗筷,每次有人离家,也都会去二姐的房间道别。等孩子们都走了,二老又会再去一趟大姐的'坟前,扫墓之后,两人各自面对着大山和旷野,长久的沉默。

生离,和死别一样,让人不忍面对。每次送站,尽管儿子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父亲都要亲自送到车站,再默默的回来。一次,导演收到妈妈发的短信,“以后干脆不要回家过年了,刚下下楼叫你吃面,才想起来你已经走了”,身壮如牛的七尺男儿,从送站口一直哭到了车上。

生活是要继续的,干的事情也是要继续的。这是妈妈对儿子临行的叮嘱,也是两位老人的实践。第四个春天,父亲从网上定了蜂箱,开始养蜂,组装好之后不住的感叹:真好看。母亲也一如既往的缝缝补补,里外忙碌,两人依然如常的上山砍竹,采药,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唱两句,到了女儿的坟前,依然还是会哭,但已经不再沉默,而是向女儿回想和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如同她在身边,静静的听。

拍完最后一个春天后,导演本来想继续拍,但又担心姐姐去世之后,父亲的身体会有意外,看不到这部影片,就开始了剪辑工作,这个春天,夙愿达成。

篇8:《四个春天》观后感

电影《四个春天》是一部纪录片,导演陆庆屹是一位45岁的北漂大叔,并非科班出身,他拍摄视频初衷,并没有想到影片能在院线公映,他只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记录父母生活的美好。

或许生活总是会有这样的不可预料,你没有怀着一种目的性的心态去做这件事,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却出现了意外的惊喜。比如我写公众号文章,其实是源于我之前看一个作者的公众号,文章下面有一条读者留言,说自己也有写公众号的习惯,而自己现在的女朋友,就曾经是自己公众号的读者。我一想,这都能行?那我也行。当然,我并不是为了找个女朋友才坚持写东西的,只是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而写公众号,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以前是写给自己看,现在是大家都能看,其他并无太大差别。到现在我已经陆续写了两年多,另一个她并没有出现,我爸妈却意外成了我的读者。一个人是多面的,透过文字,我爸妈多了一个了解他们儿子的方式。

说回电影,纪录片和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有个很大的不同,我觉得是真实,他并不需要演员去刻意的演绎,做真实的自己就好。其实,仔细了解下,就知道《四个春天》能够获得公映,并非那么的偶然。首先,陆庆屹的一家人,都有用影像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他们会把自己人生的某个时刻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保证了他们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不会有面对镜头的局促感,镜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其次,陆庆屹并没有什么野心,而打算把视频剪成电影的想法,他的家人也并不知情,他只是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或者说一份礼物,这样在拍摄的过程中,家人面对镜头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他们的一言一行全部是日常生活的真情流露。

影片的第三个春天,姐姐不幸确诊为肺癌,不久便去世了。这个情节,也让影院的里观众哭成一片,大家期待的是年复一年的美好,可是生活总是不经意传来噩耗,我们作为普通人只能承受和面对,然后走下去。姐姐的葬礼上,陆庆屹并没有给爸妈过多的镜头,母亲坐在一张长椅上睡着了;当父亲看到外孙抱着自己女儿的遗像回到家时,作为父亲,终于抑制不住眼泪,仰天哭出了声。

有句话说“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以此劝诫人们珍惜自己眼前的一切,其实,这是一个生活态度的问题,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等我有钱了,我就……”,“等我有时间了,我就……”为什么要等呢?如果你想,那就趁现在。是,我们现在能力有限,可能想得很美好,但是做不到,但是我觉得,我们一步做不到,可以分几步来做,我们一次没成功,可以有下一次。也就是说,关于生活这件事,你不能靠等,而是要靠做。一件事,没开始做之前,我们可能想有一万个问题,但是当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发现我们面对的是另外一万个问题,这跟我们之前想的一万个问题并不一样,这就是想跟做的差别。

影片中的父亲,可以用温暖纯良四个字来形容,其实在拍摄电影之前,陆庆屹就有两篇文章《我爸》《我妈》在豆瓣上广泛传播,这两篇文章的广泛传播其实也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四个春天》的拍摄。我一直记得影片中父亲最喜欢说的两个词“安逸”、“好玩得很”,安逸,说明父亲经常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或者他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好玩得很,说明父亲人老心不老,始终有一颗童心。

影片中的母亲,用陆庆屹自己的话说叫做彪悍,其中在《我妈》那篇文章中,陆庆屹写到自己的母亲看望姐姐的时候,带了好多家乡的土特产,堪称一个流动的杂货铺,你可以脑补下是个怎么样的场景。影片中母亲使用缝纫机的场景,我觉得特别亲切,因为这让我想起我十岁以前我妈用缝纫机绣花的场景,我妈在绣花,我在床上自己玩玩具,还经常自言自语,有时候玩累了,就躺在床上,听着缝纫机的“哒哒哒……”声睡着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这样美好的,只是我们很少去观察和体悟,在终日的忙忙碌碌中,我们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力。《四个春天》通过镜头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理解生活,重新拾起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篇9:《四个春天》观后感

《四个春天》首先是一部绝好的西南风光和风俗展示片,看完很久,很多情节仍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这是观影体验中非常特别的一种:看到后面会期待电影不要结束,他们在电影里的真实生活犹如一个梦,你的观看参与了陪伴,而你自己不愿醒来。

《四个春天》剧情十分简单,北漂的导演归家时拍摄了父母的四个春节的日常,主要内容是他的父母如何相处过日子,片子沉静内敛,波澜不惊,却让人感到无限温暖。即使这一家人在中间遭遇了命运残酷的波折,最终仍重新焕发了生机,回归到往昔的生活轨迹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繁杂的生活之余,我很喜欢看各种记录片,让人叹为观止的《地球脉动》,口水横流的《风味人间》、惊险猎奇的《荒野逃生》,这些都极大地延伸了不能去看的视野。但我从来没有想到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也能登上银幕,并成为感人至深的记录片,人间有真情而不议。如此诚实、直接地记录,并把成果献给健在而热爱影音的父母,这真的可能是今年见到的对亲人最浪漫的一个礼物,而观众的观看也成为这种行为艺术的一部分,真的是妙不可言。

《四个春天》里有我们熟悉的身影,有我们熟悉的生活,更有我们所不知道的生活的真实,对我而言,那些相似的风景、饮食、衣着、口音都是表象,自己的父母肯定是没有那么乐观通透的,肯定是没有那么多才多艺的,肯定是没有那么恬淡从容的,他们常常纠结于之前的恩怨情仇,不懂得“让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并不惋惜”。可仔细想想,一辈人有所处时代悄悄赋予的长处和局限,推已及身,如今自己也为人父,看见过美好的人,应该怎样继续前行?唯有扬弃,并身行力践吧。

一部电影,的.确不能给予观者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却可以点燃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不能移轻观者肩膀的各种重担,却可能回复重压下生活的斗志。想想前有一久和父亲吵一架,真的不应该,不是说教的榜样,总是有力量的。

跨越山海,勿忘回家,快过年了。岁月隔人去,风尘可自如,偶然流泪处,翻着旧时书。借着《四个春天》的酒,重温一下乡愁的往事,希望自己也能慢慢地将普通的生活过成心中想象的样子。

篇10:四个春天观后感

电影开头一幕幕琐事扑面而来,我还想这是什么电影呀,这内容也太过于真实了吧,和我看过的电影都不一样呀。影片中的房屋,大山,过年习俗和我贵州老家里几乎一模一样,艺术加工痕迹很少,就和我们普通人回家拿手机拍摄记录家庭琐事一般。但是豆瓣评分很高,耐心地看着,当然还有熟悉的贵州口音,很亲切!

没想到后面越看越有味道。完全被老头子圈粉,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会吹箫,拉二胡,拉小提琴,修板凳,熏香肠腊肉,还会唱歌,最重要的是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的帅老头还是个物理老师,物理渣渣实名羡慕。文理兼具,样样精通,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并且到老还不忘继续学习,现在拍摄,唱歌软件,微信也样样不落。这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呀。

我来说说老头老太太的爱情,影片中没有一句我爱你,但是处处透露着我爱你。相伴五十个多年,经常两个人一个唱歌一个跳舞,一起做饭,一起登山,一起笑一起玩。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很美,同一个画面里,左边老太太在蹬缝纫机做衣服,老头在电脑前唱歌,一副特别和谐的画面。我最喜欢他们两个每年过年一起上山登山去,要么去采蕨菜,要么采药材,在路上两人还唱起了年代久远的歌曲,老太太还跳起了舞。贵州独山县,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父辈能如此开放有爱,不是和物质有关,而且和人的精神有关,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里,应该多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有情怀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一辈子都不会寂寞。

关于儿女,四个春天,其实是记录了四个春节,也体现当地过年习俗,烟花炮仗少不了,亲戚来家做客少不了,年夜饭,春晚,当然最重要的是儿女回来一起过年,也只有过年时远在他乡工作的儿女才会回到这个老窝里,记录父母的日常。拍摄记录是一个很好的回忆方式,万物更迭,物是人非,只有记录下来才能保存良久。四个春天,看着父母一点点衰老,感叹时光易逝,要更加珍惜眼前人,多回家孝敬父母,长辈,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关心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正在以我们可见的速度衰弱。

里面最遗憾的是姐姐的去世,姐姐是72年的,还在东北读过大学,看起来很年轻漂亮,但是很惊讶突然走了,电影里没交代什么原因,我最伤感的是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头老太太的悲伤神情,他们拗动的嘴脸,是他们最痛苦的体现。生离死别没办法避免,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惜生命,保护自己的健康,在活着的几十年,应该为社会,他人,自己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不辜负这么一趟人间之路。

电影的拍摄方法很新颖,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很形式的,被平实的内容,温情的家人情感所打动。我羡慕老头老太太的生活,那也是我未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平淡朴实无华但是充满着温馨的爱的生活。我觉得如此温馨的一个原因,还在于老头老太太心态很好,同时很幽默,经常会相互逗趣,哈哈大笑。他们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学习之处!

篇11:四个春天观后感

灯亮了,片尾字幕开始滚动,无人离座,无人说话,直到最后鸣谢名单消失,我们才仿佛如梦初醒。这就是电影《四个春天》散场的场面。

影片从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青年友谊圆舞曲”开始,以同样的圆舞曲结束,全程自然穿插动人的音乐,每每令人动容。导演兼摄影陆庆屹用了四年时间(20xx年至20xx)拍摄了以父母的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影片呈现的是四个春天。冬日远去,春花盛开,燕子飞来筑巢,春天总值得期待。第一年欢歌笑语,第二年乐观开朗的姐姐离去,全家陷入悲伤,第三、第四年生活日渐平复,笑声再次回荡,生活起伏伏,日子仍要继续。

这是两位经历了开心、悲痛的老人,勤勉踏实,双脚扎实地踩在地上,时间一年年往前走,面容在变老,他们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爱唱歌又爱笑的妈妈,喜欢做饭、熏香肠和腊肉、栽花、种菜、做草药,也爱跳舞。多才多艺的爸爸吹笛、拉琴、修电器、养蜜蜂,他一直自学电脑,积累了很多珍贵的家庭影像。老两口一起爬山采蕨菜,在山间哼着小曲。这对平凡的中国夫妻善良可爱,有鲜活的人生,他们从未辜负时间,值得敬佩。

乐观向上,勇于自立,勤勉持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虽然年逾古稀,砍柴采药一样不误,生活的仪式感仍马虎不得:年要有板有眼地过,寄托哀思的殡葬礼仪不能怠慢,邻里亲情时常走动,调剂生活来点浪漫。野花丛中洋溢着笑脸,山间小路有他们的.身影,天地人和,他们与大自然须臾不离。

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都要回家过年。老人有记录家庭生活的习惯,拍了很多宝贵的影像资料,好的家风,延续传统美德。

虽说是纪录片,却有故事片无可替代的魅力。影片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激昂的音乐,镜头下就是一个平常的小镇河塘边来来往往的村民,还有清净的街巷、贴着对联的门庭和一方天井下两层楼的小家。一位退休的物理教师和老伴的平凡生活一幕幕铺展在人们面前。夹道里烟火熏制的香肠散发着特有的香气,老人家的二胡拉出魂牵梦绕的乡音,老伴附和着音符吟唱家乡小调。时而小提琴的旋律奏起,两人迸发出圆舞曲的热情歌声。丈夫多种乐器都会来两手,妻子均能附和吟唱——房子虽然空旷,却一直被爱的氛围笼罩。

影片打动人心的魅力在于写实。这种真实直击观众内心,催人泪下。两位老人经历了那么多,内心依然温暖,他们纯真浪漫,柔软温存。片子不讲大道理,没有任何说教,在寂静中,在不起眼的老人生活中,挖掘出人性之美和深邃的爱。

此片适合全家人一起看。日子终有悲欢聚散,此刻温暖,不求太多,平淡生活充满乐趣。

有才华的爸爸为何在乡村定居?作品没有提供相关线索。他们夫妇有怎样人生经历?主人公脸上的皱纹隐藏了什么?我们为他们平实、乐观、勤勉点赞,也充满了好奇。女儿为我们买了《四个春天》纸版书,刚开始看,希望能找到答案。

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导演是枝裕和说: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这句话用来形容影片《四个春天》再恰当不过了。

篇12:四个春天观后感

一、片子很感人。细腻、真实、生动、不做作是全片的基调。每一年的春节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生活中的琐碎是最真实的影像细节,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盼是最动人的真情流露,大时代的喧嚣无法扰动小院子里的一池渔水,相濡以沫、相伴一生是最美好的感情归宿。

二、文艺有传承。导演的美学修养与影像功底不是凭空而来,这是一家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善于用影像记录过往的人。片中导演的父亲、母亲和姐姐、哥哥,无论是歌唱、舞蹈、音乐,还是填词、写字、作曲,均有章有法,传承家族文脉,彰显艺术修养,普通的乡村田园,山林郊野,处处都是一家人挥洒文艺才华的身影。是艺术,使这个家庭和这部影片熠熠生辉。

三、催婚之利器。一个人来到人世间,真不是为自己而来的,一年前还谈笑风生的姐姐,几个月后竟因病离世,叹服导演能在葬礼上如此冷静的拍摄那些让人撕心裂肺的影像,白发人送黑发人,是这世间最令人悲痛的遭遇,如果一个人没有结婚,没有生养,那身后之事该是如何的凄凉?

四、美好需要发现。这部影片,就是导演在自己家里拍摄的,一人一机一镜,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有美好的角度和诗意的画面,导演的捕捉发现能力很强,深夜里父亲母亲各居一室的场景、俯拍院子的八卦渔池、父亲登山时的吟唱、春风拂动的窗帘、黄花绽放的花墙,等等,好多场景,美的沁人心脾,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篇13: 四个春天观后感

最初知道《四个春天》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喜欢和菜头那个胖叔叔。和菜头在他的公众号文章说: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部影片,作为20xx年年度国产电影,那么,我的答案只会是纪录片《四个春天》。中国人羞于言爱,但是《四个春天》拍出了中国人的不言之爱;中国人绝少谈美,但是《四个春天》拍出了平凡生活里有大美;中国人热爱故乡田园山水,《四个春天》回答了中国人的所爱究竟为何。为了《四个春天》和菜头至少写了四篇文章这对和菜头来说这是少有的待遇。所以带着这份好奇在休假期间我就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

电影是11点15分上映,11点的时候我就进了片场,一看一个人都没有,我以为我是包场看电影,后来稀稀拉拉的来了10个人,一部好电影最后是11个人一起欢笑一起哭泣。其实《四个春天》的故事并不复杂,因为是纪录片,不是故事片,故事片是生活的比喻,有很多承转启合,有很多曲折离奇,纪录片则是生活本身,它提供一种观察生活的视角,这个视角可能是我们至前忽略了的生活。所以无所谓剧透不剧透。

《四个春天》是导演自己用DV拍了他父母家的四个春节,每年这个时候,他自己,他姐姐,他哥哥都会想办法回家和父母团聚。导演记录的就是这一段家庭生活,主要是以导演自己两个年迈的父母为主要拍摄对象,朴素而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在家乡小镇的生命状态,劳作,唱歌,出游山野,探亲,丧葬,欢聚离别等一些日常生活的琐碎拼凑出一副充满生活诗意的人间画卷。整部片子沉静内敛,波澜不惊,却让人感到无限温暖。纵然这一家人在影片中遭遇了命运残酷的波折,但最终却能从打击中恢复生机,重新回到往日的生活轨迹中去。

海德格尔说,生命充满劳绩,但总有人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生活吧。

看完之后我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想说出来和你分享,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爱情,亲情,生活诗意。

片中导演他父母的相儒以沫的爱情让我动容,闲的时候你拉乐器,我唱歌。互相帮对方剃头,当老爷子嫌老婆子太啰嗦的时候,老婆子帮老头子剃完头之后就笑骂道:叫你说我啰嗦,叫你说我啰嗦。还有和儿子拉家常抹着泪儿说,“如果我不在了,有谁还能照顾这个老头子啊”。罗胖曾经讲过一个老头的故事说婚姻不是争争吵吵,不是什么条件,也不是金钱财富,婚姻意味着午夜三点醒来,你口渴,伤口疼,只要捅捅旁边,就有人给你一杯水。这样的爱情才是我们向往的吧。

让我感动的还有关于片中姐姐的那一段,前几分钟还是有说有笑的唠着在回家路上的趣事,姐姐被路人当做80后。画面一转姐姐躺在病床上痛苦挣扎,拍照的时候想笑却笑不出来,最感人的画面是姐姐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说自己还来不及回报父母就要走了。这一段我落泪了,我想起来了外公,那是我刚毕业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外公打电话和我说在小舅那做事要用心,好好工作,谁知道几个小时过后,就听到了外公去世的消息,一些都是那么突然,我还来不及报答外公对我的养育之恩,外公就这样离开了。外公,您还没看到我娶妻生子,还没看到我买礼物孝敬您,就这样离开了。

我们现在大都是生活在城市里面,大多忙着奋斗,对于四时的野花在家乡山坡上盛放,燕子冬去春来在祖屋檐下筑巢这些生活诗意已经渐渐失去了感知能力,《四个春天》能够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感知,让我们重新去找到生活的诗意。奋斗在都市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总得有叼着草杆,仰望风筝的'时刻。

追寻远方,寻求波澜起伏的人生,让无数人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祖屋,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到山的那一边,去到海的那一边。如果当初做出另外一种选择,选择留在家乡,留在某条小村,某个小镇,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模样?《四个春天》给了一份答案。

总之一句话,如果20xx年有一部电影值得我们去电影院看,那我推荐《四个春天》。

篇14:四个春天观后感700字

四个春天观后感700字

今天聊电影“四个春天”。这是一部纪录片,一个真实家庭四个春节的生活片段。这一句话已经把电影情节叙述完毕。

除了四个春节的生活场景之外,插入的主要事件就是2014年姐姐庆伟因病去世,对于这个家庭和两个老人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

电影是通过两个老人的生活讲述的,年逾古稀的两个人吹拉弹唱、曲不离口,老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个人感觉,现在的老年人都可以去看看,这是晚年幸福生活的范本。荧屏之中,看似波澜不惊、琐琐碎碎,却兴趣盎然,在晚年能对生活保持这么高的热情,很让我钦慕。

老年人的生活很容易陷入无力感和无意义感,所以才会有愤怒的老人、碰瓷的老人、蛮不讲理的老人和百无聊赖的老人。

这样一个真实的纪录片告诉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才更贴近生活本身,也可以有无穷的魅力。

观影过程中,第一次感觉,只有在晚年,人才可以如此轻松地全然投入到生活中去,活着就是为了生活,就是吃喝拉撒、吹拉弹唱。

年轻时,生活不能不考虑赚钱养家,不能不考虑责任义务,人是不自由、不自主的。

当终于卸下了家庭的重担,孩子们已经能够展翅高飞,人终于可以就是为了唱而唱,为了跳而跳,为了吃而吃。所以,两个老人没有感觉寂寥落寞,他们把精力和热情,很专注地投入到生活本身中去。

非常认真地烤腊肠腊肉,非常认真地煎炒烹炸,非常认真地为彼此理发,每件事情都做得精细,所以当腊肠油亮通红,当菜蔬色香味俱全,当拍干净身上的碎发,他们都会惊喜地赞叹,哇,好香好美很不错。

他们踩着生活的.节拍,唱歌跳舞,栽花种草,不赶进度不赶时间不用取悦任何人。屋檐下,每年燕子的来来往往都能让他们欣喜或惆怅。

生活的真实是更残酷的存在,爱女因病先他们而去。他们祈祷过,痛苦着,可是并不抱怨。

女儿的坟头就在村边,那成了他们最常去的地方。在爱女墓边种花种菜,把女儿的坟墓收拾得整洁规整,渐渐地又能唱起歌,跳起舞来。

他们也会和其他老人一样聊起无常,聊起死亡,也会感到害怕,最担心的还是:一个人走了,老伴如何面对,儿子回来后如何承受不再完整的家。

因为真实,总想回味品咂,这平凡的老人,平凡的家庭,这美好又残酷的生活。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影评

观看《英雄之城》个人观后感心得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600字

《中国战疫纪纪录片》学习心得观后感

关于英雄之城观后感体会600字精选纪录片观后感

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感受

观看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心得体会

党员观看《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精选

看《英雄之城》观后感

关于《英雄之城》的观后感优秀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纪录片《四个春天》观后感(集锦14篇)】相关文章:

观看《中国抗疫志》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023-05-10

《中国战疫录》观后感作文600字2023-01-28

观纪录片《中国抗疫志》有感优秀2023-09-04

《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精选2024-01-11

纪录片《中国战疫录》学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2023-03-07

《榜样5》观后感小学生心得作文300字以上2023-05-17

小平你好观后感2024-01-05

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字2022-05-06

英雄之城观后感2022-04-29

千年的呼唤作文1000字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