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本的相关知识点(精选3篇)由网友“八仙过海”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本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社变革:社结构发急剧化士受重用, 并提自主张
(3)术移:现私讲,官府发展民间
(4)社需求:各纷争社环境才及其治略需求
2.各派代表物:①道家:庄;②儒家:孔、孟荀;③墨家:墨;
④家:商鞅、韩非;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历史第思想解放运;
(2) 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
(3) 各家派彼渗透、吸收、融合奠定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二、儒家思想形:
期 物 主张
春秋 孔 ①政治:a.核仁即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德治民惜民力反苛政c.主张克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主张教类
战 孟 ①政治:a.发展孔仁"仁政思想b.发展孔德治民思想,进步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王道,德服b.强调民群众力量,提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期儒诸百家蔚宗发展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期 物 主张
春秋 ①哲:a.认世界本原道强调要顺应自b.认世界万物停运,关系相互依存且断转化
②政治:提治主张
战 庄 ①认世界万物都相②认放弃切差别观念,能精神自由
四、家
①集者:韩非
②主张:提系统治理论, 主张依治
③意义:迎合建立统专制家历史发展趋势
【习探究】
1、比较孔、孟、荀思想异同
项目 孔 孟 荀
同 仁思想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政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性论 性相近性本善 性本恶
2、何看待儒家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孟荀民本思想既脉相承各具特色孔提仁思想强调德治民;孟提民贵君轻观点;荀提君舟民水观点
②并维护民利益发点种加强统治策略
③虽与我前提倡本着本质区别其精神仍具定现实意义
篇2: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3课 宋明理
【知识梳理】
三教合
1.儒:汉武帝提倡呈现繁盛势魏晋南北朝期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期盛行吸收儒精神渐趋本土化
3.道教:民间广流传受儒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4.隋朝:儒家提三教合归儒称三教合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
1. 背景:隋唐期儒统位受挑战北宋儒师韩愈率先提复兴儒
2. 内容:
(1) 二程思想
①理宇宙万物本原, 先理物
②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
③提格物致知认识论
(2) 朱嘉思想
①强调理源于理→作道德规范三纲五;性与理致
②强调存理、灭欲
③格物致知目于明道德善求科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理核
4.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位:
(1) 儒发展新阶段南宋期居于统治位官哲
(2)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世科举考试依据教科书
(3) 朱熹术影响本、朝鲜形朱派;传及欧洲
三、陆王
1. 南宋期陆九渊思想
(1)宇宙万物本原理
(2) 认万物都
(3) 需反省内理
2. 明期王阳明思想
(l) 宣扬外物外理命题
(2) 提致良知知行合说
(3) 强调内反省用道德修养掉欲恢复良知本性
【习探究】宋明理影响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社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社责任历史使命;体现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性期居于统治位官哲进步巩固凸现儒古代传统文化主体位
程朱理与陆王异同
篇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4课 明清际跃儒家思想
【知识梳理】
李贽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孔思想迷信
②批判存理灭欲说教, 强调私欲
(2) 意义:定程度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期要求
二、黄宗羲君主专制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害
②提主君客民主思想
③主张取代皇帝家
(2) 意义: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社实际情况解, 形经世致用思想
②主张实践求真知, 力求解决计民现实问题
(2) 意义:代朴实风先河
四、王夫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物质, 切事物都客观存实体
②物质发展变化规律循
③切事物通考察研究都认识
④具朴素辩证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思维, 具划代意义
【习探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阶段 间 位、特征
产形 春秋战 (1)由孔创立,经孟、荀改进,体系更加完整,未受统治者重视(2)具古典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统 西汉 (1)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儒家思想,形具代特色新儒体系(2)趋向官化、神化
走向熟 宋明 (1)儒道教、佛教汲取益内容, 理儒、佛、道三家融合产物(2)由理发展,完更理论化、思辨化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现具反封建色彩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构早期启蒙思想洪流, 具解放思想进步性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所百家脱颖统思想并断自我调整儒家说代表物能吸取百家固步自封更于能够与俱进顺应代潮流断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进步发展

【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本的相关知识点(精选3篇)】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2023-02-11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计划2022-10-01
高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22-11-27
高二地理教学计划2022-07-29
高二历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2022-05-07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22-11-19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2023-07-23
高二物理备课组个人工作计划2024-05-21
高三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022-09-21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