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柔肠一往情深深几许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温十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冰心柔肠一往情深深几许散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冰心柔肠一往情深深几许散文
冰心柔肠一往情深深几许散文
孤秋倚窗听雨,手执瘦笔,倾尽笔墨。与君相遇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水墨清笺上融入点点滴滴,任由年华飞逝,一盏清灯,便可渡千年寂寞?
七年的春夏秋冬,是时光于你无法抵挡的沧桑。泼一笺淡漠,轻轻拾起这生命中最浪漫的情怀,我们的缘分,犹如繁花盛开,缠绵了一地的相思。与你相遇,是我岁月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捻一曲心音,回望而今。有了你的曾经,更添了我生命的厚重,回念和红颜历经桑田的情谊,在淡泊的宁静里去填补岁月已沉的轮廓,点点诠释生命虽渺如尘埃,却静流一溪善渊的悲欢?
如水的时光,在我指间轻轻流过。依旧记得那个令人痴迷的九月,叠语数不清烟雨红尘旧事。那粉色信笺的思念,惊颤了飞逝的流光?
秋日蹒跚,星星点点的夜里枕着平淡怀想过去。只是抒写一纸淡然幽香,铺承着生命让秋风融往昔的过程。踏入未来的'毅然,注定了我不清静的红尘残梦?
这个娴静的十月,晓风残月沾襟。命运的轮回,无法去改变,不如享受静待落花流水,楼台幽静从容,微笑顺其自然。最后的清闲时光,我与君静静的度过?
生命中一切都会成为浮云,且把浮云当随意飘荡在世间的生灵。爱生命,把每一刻都用的刻骨铭心。红尘中不求改变什么,缘起缘灭都是缘,起起落落都是梦,倾听流年的风铃,缱绻了多少记忆的春夏秋冬?
前路本已沧桑,回首时依旧是心中的伤痛。静叹一季又一季的辛酸,洒下许多无奈陪伴日子默默流逝?
七年的雁飞故榻,情愫千百回转。叹一曲冷暖自知,悠悠惆怅。与君相遇,寸寸相思寸寸灰,这段情伤,我三世彷徨。牵挂,等候,只愿许你一世倾恋,梦锁清秋,唱一曲最美青春岁月?
穿越时光的层层涟漪,用婉约的文字续写梦的痴缠,我们的相遇,美丽如烟花般绽放?
一夏,一秋,一生叹,千般念,相思眷恋馨香素雅。生命很短,不过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新月变圆。冰心柔肠,情深一往,我祈愿放下繁华纷乱,在秋水无尘的日子,许君一颗素心,静候天涯。
篇2:一往情深深几许
惨败的夕阳照进万幽谷,使这本就神秘的地方更添一份神秘。距离我出走已经快一年了,脑海却一直浮现梨苫的笑颜与嘱咐。我叫墨苡,是燕国丞相的长子,去年听说万幽谷有五彩树出世,便想一睹奇景。面对家中阻碍尤其是梨苫,我只好作罢。但还是发现了机会,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决定出走,我想应该没有人会知道吧,除了高高的明月与这幽深的宅院。当我轻快的走到大门时,我知道我错了,梨苫像是知道我要走似的,站在高阔的大门下平静的看着我,青丝伴着衣袂在微凉的夜风中起舞,我们对望了很久。最终还是我打破这尴尬的气氛,开口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还要问我为什么?”梨苫轻声喝道。平静的面容有了起伏,我知道这是她生气时才有的表情。“你是相国公子,应该享受这富贵荣华,为什么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梨苫急促的说道。“你知道我不在乎这些。”我苦笑着回道。最后我还是走了,依稀还记得梨苫那双散发光彩的双眼氤氲着雾气,晶莹的泪珠只是含在眼里并没有落下。初晓的行道是寂静的,能陪我的只有一匹快马,一口宝剑。耳边隐约传来梨苫最后的呢喃“君莫回首,为我沾衣”。
五个月的时间我从燕国出发,越过十国,跋涉千山。最后我到了这里,万幽谷,争奇斗艳的奇花,参天的树,交相辉映,暗香铺面袭来,孔隙搬的阳光映在脸上,这一瞬间我甚至觉得它们是在为我的到来欢呼。但是心里却有不安,不知道是什么,也不敢去想燕国,家里,还有梨苫。仿佛想到之后那痛苦足以将我吞噬,连骨头都不会留下。
听闻万幽谷有五彩树出世的不只我一人,虽然这谷大的出奇,迂回曲折,却还是碰到了几位和我一样为这美景而来的人。其中有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者,似乎再柔和的风都能吹倒他。他问我自哪里来,我答道燕国。他表情错愕的怔怔的看着我,似乎这是个天大的笑话,但是却一点也不好笑。“看你的样子一定不是普通燕国人,却也来这个地方。”我听出了他话里对我和我国家的嘲讽,但我依然爽朗的大笑,丝毫不在乎他那更加难以置信的表情。我与这几人一起在这谷里漫无目的的闲走,有时会兴致大发一起在朦胧的月光下,畅饮百杯,吟诗作赋。有时伴着习风挥剑起舞,闪烁的身影,舞动的剑,应和着一席流水潺潺,虫鸣鸟唱。渴了就饮溪边澄澈的水,饿了就食谷中的野果,累了就寻一处凉爽地躺下便睡。时间的流逝也模糊了,来到这里快一年而我感觉却像过了很久。
直到有一天,我的末日来了,那天家里一个下人竟然找到了我,我连忙想好话语,想打发他走,绝不会跟他回去。“少爷,燕国要亡了,秦国已经兵临城下了。”我先是一怔,随后便是狂笑,笑的撕心裂肺,胸口灼热的无法呼吸,大口大口的呼着浑浊的气。我忘记之后的事了,只知道醒来时在一家驿站休息,已经赶了三天的路,我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抚着长剑,入鞘,上马。我是怎么回到燕国的已经记不清了,只感觉周围的事物在倒退,而我就那样一直向前,一直向前。终于像是到了燕都郦,黑云一片,压向这历经风霜的城。下马,拔剑,挥向那些黑甲,残阳照进城中,似乎也在为这城默哀,为这城中人默哀,殷红的血在这夕阳里也分外柔美,浓的化不开,像舞女那样艳丽。我拖着满身的伤,杀进了相府。偌大的庭院,血流满地,那些曾经绽放过得笑颜变得那样凄惨,脸上有着扭曲的恐惧还有深深的难过。是因为我走了没有保护你们所以难过吗?是因为到死都没有再看见我么?我无力的攥紧了拳头,染成血色的指甲深陷进掌心里,我在黑甲人瞳孔里看到了我的疯狂,悔恨。杀,杀,杀。我屠戮了相府所有的黑甲,他们死时带着恐惧,也许还有对远方的思念把,我承认我杀红了眼,看到他们那样的表情我猖狂的大笑,我知道自己也走到了尽头。我突然想到梨苫,我疯狂的冲进一间间屋里,找寻她得身影,“你回来了”我听见了梨苫微弱的呼唤,我冲进屋里,发现这是我的居室。梨苫嘴里噙着一抹苦笑,眼睛还是散发出光彩。我缓慢的走过去,抱紧了她,“回来了”我拼命的点头说道,泪水却已经拂过面庞,与血参杂在一起。“你走后,我一直住在你这里,等你回来”梨苫苦涩的挤出一片笑容对我说道。“我知道”我仍然不住的点头,“都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要是不走,你就没事了,都怪我,都怪我。”我哭喊着自责着。“能见到你回来我就很满足了,这辈子我是不能做你的新娘了,来世我一定紧紧跟随你,不会再放你走了。梨苫艰难的举起手,想要抚摸我的脸庞。我低下头,轻抚着她的面容,“我不走,我不走,我答应你。”我只是不停的哭,是为这眼前佳人的消逝而哭,还是为我自己,我不知道。梨苫会心的一笑,“这可是你说的,来世一定要记得啊。”梨苫的眼神出现恍惚,回光返照已经过去,黄泉还是到了。我握紧她冰冷的手,“来世我不是生在相门,我们会过着普通的生活,一杯香茗,一卷书,偷得半日闲散;一抹斜阳,一壶酒,求得半世逍遥。”梨苫艰难的眨着眼睛,用听不清的声音说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究还是闭上了那光彩照人的眼。
我把梨苫葬在了燕山上,那里开满了一地的蝴蝶兰,很美就像梨苫一样,我想她会喜欢这里。我提起剑,回到郦城,杀进黑云一样的军队。残阳退下,我看见梨苫在风中起舞,对我说:“墨苡,我要走了,没有我的日子,你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去追寻你要的自由把。”梨苫的笑颜渐渐远去。“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会很孤单的,我来陪你。”我追着梨苫的身影远去了。
陕西西安未央区西航集团第一中学高二:许达
篇3:母爱深深,深几许散文
母爱深深,深几许散文
一、母爱深深,深几许
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棵树!虽然,她只是我的继母。我对亲生母亲没有什么印象,直到继母来我们家,我理所当然称她为“妈妈”。
随着岁月的流逝,从小受到继母不少的照顾我,从心底把她当作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珍藏着一幅触及心怀的风景。那是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母亲忙里忙外,体贴入微。临走,母亲为我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包里塞不进去了还要塞,胀得要破裂般的凸。当我离开村口时,我向母亲挥了挥手,示意她别再送了,让她回去。母亲也不言语,执意站在村口的院坝里,静静地看着我离开。直到我走出一里多远路要拐弯时,回头看看,母亲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看不清她的表情,却看得我心里发酸。那时候,我觉得母亲像极了一棵树!她就那样风雨无阻地站在村口,守望成了一座雕塑的伟岸!
在外漂泊数年,故乡和亲情是翦不断、理还乱的情思情结。每年冬天,身在天寒地冻的北方,眼望南国,魂牵梦绕的都是故乡的青山绿水。一个冬日的清晨,我竟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快递,沉甸甸的箱子,笨重的外表,从不网购的我实在猜不透里面是谁给我寄来的何物。扫一眼单子,老家的地址,父亲的笔迹,瞬间,我明白了。父亲的感情一向表现为粗枝大叶,怂恿父亲给我快递东西的一定是母亲。虽然猜不到里面装得是啥,内心却盛满温暖。我迎着寒风,怀抱箱子,行走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只因箱子从故乡来,经历了千山万水,仿佛让我嗅到了故乡的味道。
回家,拆箱,一种奇怪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取出一个密封好的袋子一看,是一包晒干的栀子花瓣,再拆开,花瓣晶莹如玉,清香满怀,直入肺腑。那定是母亲夏日里为我晒制的干花,不管是泡茶还是食用,都有清火明目之效。再看那个大箱子,里面还码放着整整齐齐的香肠,一截截饱满圆润,色泽红艳,飘散着家乡特有的味道,只看一眼,就诱得人直流口水。
有爱不觉天涯远!幸福从天而降!接受着这份意外的惊喜,我的心里无比激动。于是,我迫不急待地拔通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先是急切地问我收到东西没有?再问少了东西没有?我在电话里一一告知。母亲显得很开心,说我久未回家了,她挺想我的,顾念着我也可能想着家里,于是为我晒干栀子花,给我做香肠,因为她知道这些都是我的最爱。她说她不识字真是吃亏,第一次知道快递这个东西这么方便,要是早知道,早就让父亲给我邮东西了。我在电话里笑着听母亲絮叨,眼里却早已蓄满了泪。
此时,我又觉得母爱就像那干栀子花,经受过持久的酷日爆晒,蒸发掉水份,余下的,便是精华,纯净而清芬,持久的芳香永恒地萦绕在心间,香香的,暖暖的,愉悦而温暖地陪伴着我;也像那精心制作的香肠味道,不管你走多远,骨子里总有故乡的影子,身上总有母亲的爱与关怀。这些爱,浓缩了故乡的影子,散发的则是母亲的味道。哪怕你远在天涯,总也生活在母爱的包围当中。
泪眼模糊中,我泡发了一些干栀子花瓣,煮了两截香肠。栀子花炒香肠,咸鲜味美,香辣爽口,丰富的味道,就像延绵在内心的母爱,温暖熨贴,直入心灵。想象着母亲在村口站成一棵树的身影,想象着她在阳光下仔细为我挑拣栀子花的样子,想象着她在繁杂的工序中为我做香肠的情景,竟又在暖心的美食中品尝出几丝离分的苦涩。
每年一进腊月,《常回家看看》绝不是一首歌那样简单,它又哪知我是归心似箭?母爱深深,深几许?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我的母亲很平凡,有着一般女人的细腻与温柔,勤劳和善良,亦有着树般的坚强与高大。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在我的心里她最美。
二、把你放在一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
为了生活,注定暂时的飘泊。一晃离家十余载,在外虽然也定居,但没有故土牵系的家,就好像是把家安在了船上,总还是感觉自己家乡好。去年,由于公司效益不太好,空闲之余,倍加思念远在故土的`亲人,很想回家探望双亲。这个念头一闪,便立马付诸行动。订机票,收拾行李,也没和父母打声招呼,还想来个突然袭击,给父母一个惊喜。
下了飞机的我,挤上公交,爬上途经老家那个小乡村的长途客车,不顾旅途劳顿,目不暇接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家乡的变化真大,一座座红白相间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色彩鲜明,宁静而悠然。儿时随处可见的茅草屋、瓦房再也无迹可循。一个接一个的小镇与乡村,改掉了记忆中陈腐的模样,高高低低的楼房,装修漂亮的商铺,就连那些集市上的行人,穿着打扮也非常入时。家乡真是变了,越变越好。而我对家乡的情感,越积越深。
到了老家那个乡村时,已是傍晚时分。拖着行李,买了父亲爱喝的酒,母亲喜欢吃的糕点和牛奶,还有一些肉菜熟食,笨重地挪动着步子。好在我家离集市很近,出了菜市场,再花三两分钟走一条石板路,就到了。
当我艰难地挪动着步子走到家门口时,暖暖的灯光从堂屋里透出来,照得心里亮堂堂的。由于父母在堂屋里正低着头搓玉米,丝毫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口的我。我就那样傻傻地站着,笑嘻嘻地盯着他们看。父母又老了一轮,父亲的脊背比上次所见时又弯了一些,母亲头上又增添了几丝白发,我就这样看着他们,忽然又觉得无比心酸。冷不防父亲这时一抬头猛地看到了我,吓得“啊”尖叫了一声,我如梦方醒,母亲也抬头看到了我。父亲揉揉眼,看清并确定是我之后,又惊又喜,才说:“真的是你回来了呀,我还以为做梦呢,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到家又不进家,吓人一跳。”母亲满脸欢喜,也扔掉手中的玉米,拍拍身上的玉米屑,大步走到我跟前,仔细瞧了瞧我,才佯装着在我身上拍打起来的样子,口中笑骂着道:“你这个坏丫头,还懂得回来哇,让你不打电话,让你吓人……”
与母亲嬉闹一阵后,父亲把我的行李、所买的东西等搬进屋,又开始埋怨我花冤枉钱,数落我们年轻人一点都不会过日子。我“嘿嘿”一笑刚坐到凳子上,母亲就急不可待地凑过来,说要看看我手机。我把手机递给母亲,母亲说不会弄。我问母亲想玩啥?母亲说啥也不会玩,就想看看手机里外孙的相片。
我懂了,母亲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我们呢。但我却故意逗她,说:“不给看。”母亲也故意撇撇嘴,说:“不给看算了,反正我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你们呢!”我问母亲天天从哪里看我们?母亲故意不说话。正好我划拉着手机找出了相册,眼尖的母亲“嗖”地“抢”了去,翻看起了孩子的照片。
我站起来,伸了伸懒腰,一抬头,便看到墙上挂着一个老式的相框,走近了看,里面全是我和孩子、老公的照片。这些照片还是上次回来时和母亲一起照的,距离我这次回家,已有六年了。
这些相片,我看在眼里,想着母亲良苦的用意,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嘴上不经意地说:“都啥年代了,还挂这样的相框。明天我给买个好看的。”
母亲立马接过嘴说:“好看的中看不中用,还是这个好,能放很多。我天天一起床一抬眼就能看到你们,这样就很好……”
我笑了笑,眼眶有点湿润。
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尽管,她是继母。
三、穿上继母的花衣裳
川南的夏天,一个字,热。白花花的太阳刚一露脸,天气就像蒸笼一样,烤得人浑身冒汗。已在塞北天然空调般的季节里生活习惯的我,禁不住老家湿热的袭击,整个人被汗水浸泡,身上受到蚊虫的叮咬奇痒难耐。继母看到我难受得抓耳挠腮的样子,递给我一套花衣裳,说:“冲个澡,穿上它吧,这样的料子凉快……”
接过继母递给我的花衣裳,第一感觉就是种棉绸的料子,光滑、细腻、柔软,摸在手里有种清凉的井水拂过心田的舒坦。但这套衣服的花色太老太土:蓝地大红花。我想起了一句话:红配蓝,惹人嫌。我看了看穿在我身上的紧身淡蓝色莲衣裙,我的穿衣风格一样素雅清爽,大方得体,最不喜欢大红大紫,总认为那很俗。对着继母的花衣裳,我摇了摇头,又递还给她。
继母坚持把衣服推给我,继续说:“看你热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穿上我这身衣服,比你那紧绷在身上的裙子肯定凉快……”完了又小声嘀咕了一句:“这花色,多好看;这料子,多软和,要是平时,我自己还舍不得穿呢,我都是串个亲戚谁家办个喜事儿我才舍得拿出来穿……”
继母自言自语般的嘀咕,还是被细心的我捕捉到了。也许人都很奇怪,对于别人喜欢的东西,总是有种令她自己也十分好奇的占有欲。我笑嘻嘻地又接过继母的花衣裳,连声说:“好,好。反正在家里穿,我听您的,冲个凉换上它,也好凉快凉快……”
穿上继母的那套花衣裳,说来也奇怪,首先被我忽略的,也是那衣裳的颜色。这套衣服宽腿短袖,质地柔软,穿在我身上还挺合身。在院子里随便绕一圈,宽松的裤腿忽前忽后,虎虎生风,清凉的感觉直从脚底升上来,令人有种飘逸的轻松之感。穿上继母的花衣裳,走在田间地里,于一片碧野中凸现出一身丽色,花朵一样,顿觉自己洒脱自在,脱离了身着紧身连衣裙那种刻板与束缚。
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个冬天,我嫌奶奶为我做的黑布棉袄太难看,死活不肯穿,而是看准了集市上一件花棉袄,淡红的底子金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在集市上,我哭闹不休,缠着让父亲买,不买就不肯回家。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也不宽裕,继母把攒了很久才攒够一篮子的鸡蛋拿去卖了,才为我换来那件小棉袄。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虽然我的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但有了继母,我感觉自己同样是块宝。
小时候,穿着继母为我买的小棉袄是暖和的,心情也如那棉袄的颜色,灿烂而艳丽;如今,穿上继母的花衣裳,是凉快而轻松的,内心有种小小的自豪感与满足感。我知道,那都是因为继母心里细腻无私的爱。
篇4:祖孙代沟深几许散文
祖孙代沟深几许散文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社会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让人感觉眼花瞭乱,一天不学习,就有落伍的危险。互联网的普及,推波助澜。特别是“80”后、“90”后年轻人的生活理念与爷爷奶奶那代人的传统观念差异越来越大。譬如,有的年轻人整天与手机为伴,埋头玩微信、视频聊天不知疲倦;有的年轻人吃、穿、住、行都在网上办理,网购消费大手大脚,从不心疼;有的年轻人身着“破洞装”像个流浪的乞丐,招摇过市,追赶时髦。老人们对此,颇有微词,又惊叹不已。他们隔辈人之间的代沟深几许,无言以对。
去年寒假期间,上大二的侄女与我一起陪母亲来市里医院看病,在我家住了几天。母亲见侄女穿着的牛仔裤露了膝盖,觉得孩子的裤子都磨破了,也不知道缝补,心疼的不行。母亲对侄女说,“你大娘家里也找不出一块布料,等回老家了,我给你找块补丁,把你的裤子补一补。”侄女听了,哈哈大笑,很自然地说:“奶奶,裤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用补补丁了。”“怎么花钱买破裤子穿啊?”母亲望着侄女不解地问道。“现在,同学们都这么穿。”侄女轻松地回答。母亲听了,沉默不语。她不知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想的什么,脑袋里装的什么。
过了几天,上研究生的女儿放假回家。从行李箱里拿出两条带着洞的牛仔裤,送给侄女穿。侄女高兴地致谢,接过裤子,走到正在看电视的母亲面前。“奶奶,你来看看,我姐姐的裤子也有洞啊!”她心直口快地说。母亲转过脸看了看。“唉!”她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孩子穿的是什么衣裳啊?”“这是今年流行的‘破洞裤’。”女儿在一旁接话说。我和妻子忙给女儿和侄女使眼色,别在母亲面前显摆了,侄女急忙把裤子收了起来。“过去,俺穿带补丁的衣裳,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新的。现在的孩子们,还专门买带洞的衣裳穿,真不懂孩子们怎么想的?”母亲自言自语地唠叨起来。
母亲在我家呆了十多天,见我和妻子工作忙,又担心父亲的生活,病情好转了一些,拿了一些药,就让我开车送她回老家。星期六那天上午,我和女儿、侄女陪母亲回到老家,父亲十分高兴。他看到两个孙女穿着单薄,忙叫她们坐在煤炉子跟前取暖。我们刚进屋坐下来,母亲就忍不住把女儿、侄女穿着“破洞裤”的事说了出来。父亲听了,脸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见了。“俺们小时候穿破衣烂衫,逃荒要饭是没法的事。那年月,家里穷的很,常年青黄不接。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新衣裳啊!”他说话的表情认真又严肃,“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没吃过苦。穿着这样的衣服也不好看,像个乞丐。大人要好好教育孩子。”“孩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母亲在一旁插话说。我连忙点头称是。我悄悄地看了一下女儿和侄女,她们很不情愿地表态,今后不买不穿“破洞裤”了。父亲绷紧的脸舒展开了,母亲也不再唠叨,忙着张罗午饭,一家人又说说笑笑起来。
我望着父亲母亲忙碌的背影,仿佛又看到小时候的生活情景。父亲当过兵,不怕苦、不怕累。他除了参加生产队正常劳动外,农闲时,为多挣一点额外的工分,主动加班加点,常去干别人不愿干的农活。母亲是个过农家日子的好手。她既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一些工分,又能精心操持家务,养鸡喂猪。她喂猪时,就会对我们说,“等猪长大了,卖了,有了钱,过年时,你们就能穿上新衣裳、吃上肉了。”听了母亲的话,我们非常高兴。母亲说,猪爱吃野菜,用野菜喂猪,能省一些粮食,省的粮食用来养鸡。于是,我们放学后,提着粪筐到山坡上挖野菜。回到家里,还要比一比,看谁挖的多。我们看着那头猪欢快地吃野菜,心里盼望着它快点长大。
我家六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母亲半个劳力。父亲母亲尽管如此能干,年底生产队决算时,我家仍是缺粮户。母亲辛苦饲养一年的那头肥猪,要交到生产队顶缺粮款。当把那头肥猪从家里赶走时,我和弟弟、妹妹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十分疑惑。自己家喂大的肥猪,怎么不留到过年的时候,杀了吃肉呢?母亲不是说好了,等卖了猪,有了钱,给买新衣服吗?
还好,我家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吃的穿的细水长流,全家人都没有挨过饿、受冻过。父亲说,这都是母亲的功劳!母亲平时舍不得吃鸡蛋,总是把积攒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回油盐酱醋和一些蔬菜,调剂和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她还积攒一些布票,在当工人的舅舅家接济下,过年时,我们四个孩子都能穿上一件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孩子羡慕不已。
过去的苦难日子,年近八旬的父母那代人怎能忘记啊!他们年轻时自家纺织棉纱线,农村传统作坊制作粗布,自己动手缝制衣被。一件棉袄、棉裤要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年月,孩子又多,一家五、六个孩子十分普遍。一件衣服,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破了,改一改、补一补再给老三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五颜六色,深浅不一,像“百家衣”。 他们不会忘记小时候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挨饿受冻的苦难日子;不会忘记“一年不吃肉,半年不见腥”,缺吃少穿的清贫日子;不会忘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里刨食的`辛劳日子;不会忘记为了给孩子们凑够学费,肩挑手提步行几十里,到集市上卖掉余粮,却饿着肚子回家的情景……
父母那代人也是幸运的。他们经历过旧中国苦难的童年,投身过新中国激情似火的建设年代,经受过十年**的艰辛磨练,参与推动和见证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看到了儿孙过上“吃穿不愁,买房进城”的富足生活。他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十分知足,幸福感发自内心。但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他们也有一些担忧的事情,始终放心不下。现在流行的网购,给年轻人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让年轻人背上过重的经济负担,“月光族”、“肯老族”、“低头族”的队伍不断壮大。年轻人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幸福感不强。这些问题和现象与传统观念相冲突。他们只认一个实理: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支撑网购的关键,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没有经济基础作后盾,收不抵支,负债累累,累的不仅是年轻人身心,还有年轻人的前程和未来,甚至影响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今,那些苦难的日子渐行渐远,离开了人们的记忆。特别是“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与爷爷、奶奶那代人的代沟越来越深。年轻人对老人们的生活节俭习惯,从思想根源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老人们观念落后、见识短浅,吝啬小气、守财如命,不懂得享受现代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真是如此吗?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年人,要扪心自问:老人们的那些故事,我们还记得了吗?还知道吗?我们要带头忆苦思甜,保持清醒头脑,消除代沟,拉近距离,尽到历史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在追求时尚时,时刻不能忘记饮水思源。老一辈人长期养成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光荣的传家宝,是我们坚守的精神高地,要世世代代传承弘扬下去。
篇5:庭院寂寥深几许散文
庭院寂寥深几许散文
故里村舍,边缘巷陌,总不凡庭院深深幽暗,闲门虚掩,透过狭缝,见一曲隐情陪斜陽,一抹沧桑伴岁月,风雨尘尽,奢华在湮灭中蔓延,寂廖。
途经门前,轻轻推开屋门,一弯小径苍苔,一丛篱笆墙边,落叶阶前,绿肥枯瘦;清愁养在水里,悠悠自斟;轩窗堂前,清月秋色*,一杯茶,一抹香,树下一片碎影,往事豁然回首,发现岁月笑在风里,——不知是谁捧一掬惆怅把相思苦成墙外一株枯死的独木,终疾遗憾。
春来,庭院幽幽,风艳迷一离,一枝红杏正伸向残缺墙外,胭脂粉色*,笑靥盈盈,如此春容美颜,惹人止步留恋;墙角那丛修竹,纤腰细枝,蓊郁碧翠,意境攸然,关不住春一色*满园,锁不住心仪涟漪,于是,妩媚心海如潮水般此起彼伏;叶绿了,黄了,花开了,落了,红尘凋成一曲凄迷伶仃,犹存记忆,几十年的风雨,依旧还是那么青涩,还带那么点微苦,实在令人怜香惜玉。
之后,很多年里,你一无消息。
有人说,你去了南方, 也有人说,你到了异地——
背井离乡的滋味,斑白了你的`韶华。故乡,只留下一座空空落落的庭院无人照料,门庭冷若,沉香疑云,闲门沉默,清愁几许……苦雨,烟雾了你的淡雅,微风,吹拂着你的娴静,在他乡浮沉忙碌。
门里,一个故事,门外,一个传说。
原本青梅竹马的少年,就这样香凝旧舍,被世俗吞没。
世俗的眼眸里是沙,是影,偶尔也夹杂了尘,弥得人愁眉莫展,枕来欲泪,想想觉得实在无趣亦是可笑,但伤的往往是心,痛的则是企及生活的美好。
于是,你在人人网上找到了一位和她同名同性*且同龄的人,一样的脸庞容貌和秉性*,待人很体贴,很聪慧;她令你一度喜出往外,执著的认定那人就是自己天涯寻觅的人——只是她不曾有过那座远在巷陌的庭院,你不敢相信,或许,几十年彼此都有了些许陌生,谁是谁已经并不重要,只是自己独立岁月里的身心均已疲惫,再也无法泛舟驶入曾经惬意的湖泊,一任坚强的活着!
篇6:情感散文:寂寞深深,深几许?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漫长的时光,繁华尽落,不过是一个人度过,孤单久了,寂寞越来越浓。一日日的日升日落,一天天的'草长莺飞,所有的年华都是一场梦;一次次的回想,一次次的远离,最终才看清,漫长的岁月,从来都只是我一个人。
在人流拥挤的偌大城市,固执地选择孤单,幸福,遥不可及,现实的悲哀确寸步不离。这些日子里的忧伤,越来越沉重,脑海里的记忆,和情感迷离而汹涌,胸口像被紧紧挤压着,心跳无法平静,感觉不到自己心里的感觉,好像也看不到自己的身体,心里好像有一种恐惧和紧张,燃烧着让我不能呼吸。瞬间,这世界如白昼般空白。想说的话,无处投递,想象自己是一个浮游与天地间的幽灵,悲哀不已。
眼泪从来都不能改变一切,我只是用哭泣让自己暂时忘记,以度过这些最脆弱的时候。
寂寞,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的冷清,看着身边匆匆擦身而过的身影,再看看冷静光洁的天空,和那寂静的路廖然的飘向远方,将那些自己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反反复复的,想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的失望和颓废都变得灰暗,知道冲动给这个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直到它了无声息的再次降临。
篇7:古巷深深情几许散文
古巷深深情几许散文
青砖白瓦,斑驳的古墙,古老的庭院,朱漆大门,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巷子,包罗了世间万象,百态人生,穿过了漫漫的岁月长河……
巷子,应该属于江南吧!
古色古香的房屋,古朴素雅的建筑,斑驳的古墙布满了墨绿色的青苔,卷起的屋檐上,爬满了丝丝缕缕的青藤,微风疏雨飘过,吹散遍地落花,那淡淡的幽香弥漫在烟雨朦胧的古巷子,延伸到路的尽头……
杏花,春雨,小桥流水,勾勒出我的江南梦。漫步行走在古朴的江南小城,走进一条悠长的巷子,双脚踩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咔咔的声响,震颤出清脆的回音。
巷子,是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凝聚地,它融合了尘世百态,风情万千。试想,长长的巷子口,穿梭着南来北往的过客,或擦肩而过的惊喜,或并肩前行的温情,或不经意的回眸莞尔一笑,都处处蕴藏着诗意的美好吧!
如此,用一个字形容,妙,妙得恰到好处呢!
常常在想,文人墨客笔下的雨巷,是属于戴望舒的雨巷吧!那个撑着油纸伞,身着旗袍的姑娘,冉冉婷婷,在蒙蒙细雨中,独自漫步,有种即古典又忧伤的凄美,是真实的,还是遐想的呢?
走进了巷子,就走近了人间烟火。轻轻抚摸这斑驳的古墙,细细触碰时光的脉络,眼前瞬间就会出现一幅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卖杏花,卖杏花喽!”清脆的声音从巷子深处传出,涌进了春色里,洁白的杏花缀满枝头,淅淅沥沥的春雨从天空飘落,吹落了一树杏花雨,铺满曲径,香气儿怡人。巷子深处跑来手提竹篮卖杏花的孩童,身着布衣,眸子清澈,那脆生生的童音,在空气中回荡,没有忧伤。
有人说:每一个多情的女人,身体里都包裹着一颗古典的心。巷子对感性的女人来说,有种特殊的情愫,她们天生多情,爱幻想,并对深巷子里萌发出的无数爱情故事深信不疑,心驰神往。
试想,暮色西沉时,细雨凄迷,春色潋滟,幽深的巷子里,一座四合院,紧闭的朱漆大门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古色古香的雕花窗内,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子,独守深闺,静静地倚靠在窗台上,含情脉脉凝视着窗外,眉眼儿里流露出的柔情,似水般流淌在春光中。雨丝飘逸,轻轻敲打窗棂,将一份柔情锁在春色里,原来,她在等待爱情。
客居岭南,虽与江南相隔不远,但依旧对这些羊肠子一样的巷子,有些特殊的情愫,说不清,道不明。
岭南的巷子,少了乌镇的梦幻,缺了苏杭的唯美,却有着不同的韵味。独自修建的角楼,青灰色的古墙,布满了苔藓,走进幽长的巷子,七拐八拐的弯弯道,充满了神秘感。
偶然的机会去岭南水乡小州村游玩儿,终于与古巷子邂逅。
当夕阳西下,天色已黄昏,一抹斜阳倒挂在狭窄的巷子口,发出金灿灿的光晕。整条巷子曲折蜿蜒,房屋参差交错,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信步前行,一排排店铺在巷子两侧排列,手工艺制作的作坊,琳琅满目,精美的手工刺绣,凝聚了岭南的风土人情,各式各样的西关美食,甜品,操着客家话的生意人,优雅的粤剧段子,天后宫妈祖庙内香烟萦绕,南粤的古老文化,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们说,巷子是人生百态,是地域文化的心肝肠肺。我想,巷子和高楼大厦相比,更具有人情味。
走出清幽的`古巷子,刹那间被吸引住。巷子口,高大的木棉树,枝头绽放着红色的花朵儿,微风轻哨,火红的花蕾纷纷扬扬的落下,真真的下了一场花瓣雨呢!
树下的青石板上,坐着年迈的阿公,阿婆,提着竹篮,捡拾着木棉花瓣儿,谈笑风生。他们笑容可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与来往的街房们打着招呼。巷子里,跑来跑去追逐的孩童,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风车,追赶着斜阳,叽叽喳喳的笑声在巷子口回荡。
懒散的家猫佝偻着腰,蹭着阿婆的衣襟儿,阿公提着篮子,搀扶着阿婆在最后一抹夕阳坠落下,蹒跚前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晚霞褪去华彩,炊烟袅袅在巷子里弥漫,勾起了我无尽的乡愁。故乡的巷子,是儿时的游乐场,童年奔跑的乐园,盛满了无数欢笑和泪水的回忆。而今,每次回故乡,恍如隔世,曾经熟悉的巷子,空荡荡,少了喧嚣,没了昔日的场景,那些陪伴了童年时光的伙伴儿,早已散落于天涯海角,空留下回忆,再也回不去了……
篇8: 指敲半夜秋窗静几许柔肠付与谁散文
一
几许柔肠付与谁?请杯问月惹伤悲。三千情字相思慰,一阕烟火俗梦追。
敲墨韵,逐心扉,聆听寂寞暗香催。凡尘往事笺中守,碎语成章纸上飞。
二
碎语成章纸上飞,相思笔下度情围。天涯一梦烟云散,袖底千思烛案追。
伤寂夜,倦愁眉,无痕岁月暗香随。孤魂守墨红笺醉,雅织丹青染落晖。
三
雅织丹青染落晖,闲居觅得梦倾杯。曾趟岁月深和浅,何问红尘是与非。
痴念种,引魂追,携来秀色墨中偎。疏狂只为逍遥醉,可有知音指下随。
四
可有知音指下随,风中不见梦情回。指敲半夜秋窗静,墨洒长笺烛泪陪。
只影叹,寞魂悲,孤芳未尽念成灰。千思万虑揉诗意,一片痴心锁瘦眉。
五
一片痴心锁瘦眉,流年往事付银辉。孤灯寞影摇秋浅。断句残章刻梦回。
斟笔墨,越芳菲,唐诗宋韵为谁来?清词几阕揉肠碎,万种情思乱语堆。
六
万种情思乱语堆,闲愁尽付一轮晖。指端离恨摇孤影,笔下修生盛满杯。
描清阕,恋香帏,风尘岁往几人随。游魂暗度秋窗梦,两袖馨香对月徊。
七
两袖馨香对月徊,漫描雅阕数轮回。笺中日月幽魂醉,笔下春秋素手追。
千种味,四方来,闲愁化墨解情围。何须俗愿撕肠碎,浊酒倾壶饮尽悲。
八
浊酒倾壶饮尽悲,红尘一梦墨相陪。秋声落地流香度,韵意疏笺逐浪飞。
思语碎,为谁悲?半生寂寞冷诗催。风华岁月何人守,浅赋深情又几回。
九
浅赋深情又几回,谁怜空守念成灰?笔挑素愿酿成味,墨渡红尘数尽悲。
寻诗意,寄书台,浮华落处暗香来。相思笔下藏风月,碎语揉肠梦里追。
十
碎语揉肠梦里追,三千韵字解愁眉。笺疏落墨骚人度,指握繁华仙酿陪。
清影瘦,暗香徊,芳情月下待谁归?风流尝尽相思味,冰雪人生墨笔随。
十一
冰雪人生墨笔随,清词瘦阕满笺飞。书中故事多情客,纸上风光少翠薇。
牵念走,蕴思追,清弦寄处盼何归?繁华落尽痴人梦,几许柔肠付与谁。
★ 心有余闲优美散文
★ 岁月的抒情散文
★ 相思的诗词

【冰心柔肠一往情深深几许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夜缠绵的情感散文2023-02-15
古诗相思的诗词2022-11-15
岁月流风抒情散文2022-08-20
古今浴室对联2023-09-18
年散文诗2022-12-11
关于唯美古风空间说说句子2023-12-30
古今的对联集萃2023-08-03
关于生活的随笔:“尬舞”尬舞退潮2022-08-29
祭奠岁月抒情散文2022-12-27
梦在远方而你在心上优秀作文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