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醉太平

时间:2022-04-30 00:44: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冰礅礅”为你分享7篇“辛弃疾:醉太平”,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辛弃疾:醉太平

篇1:辛弃疾:醉太平

《醉太平》

作者: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

薄罗衣窄絮风软。

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

红香径里榆钱满。

欲上秋千又惊懒。

且归休怕晚。

注释:

1、颦:蹙眉。

赏析:

这首春晚词着意描绘人物情态。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暮春季节,絮飞风软,落花满径,遍地榆钱。此中的人物则是鬓云欺翠,罗衫春暖。“眉颦笑浅,态浓意远”。词中委婉地描绘出昼长人倦、懒上秋千的情态。全词工丽和婉,抒情细腻,体现了辛词的又一风格。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集中作《金荃》丽句者无多,此作情态俱妍。结句有絮飞春昼,日长人倦之意;且有少陵“一卧沧江惊岁晚”、“扁舟一系故国心”之感。

篇2:醉太平辛弃疾

作者: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

薄罗衣窄絮风软。

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

红香径里榆钱满。

欲上秋千又惊懒。

且归休怕晚。

注释:

1、颦:蹙眉。

赏析一:

这首春晚词着意描绘人物情态。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暮春季节,絮飞风软,落花满径,遍地榆钱。此中的人物则是鬓云欺翠,罗衫春暖。“眉颦笑浅,态浓意远”。词中委婉地描绘出昼长人倦、懒上秋千的情态。全词工丽和婉,抒情细腻,体现了辛词的又一风格。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集中作《金荃》丽句者无多,此作情态俱妍。结句有絮飞春昼,日长人倦之意;且有少陵“一卧沧江惊岁晚”、“扁舟一系故国心”之感。

赏析二:

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对于那种连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又怎能理解、怎能写得生动感人呢?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态浓意远”,原是杜甫《丽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现丽人的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见。“眉颦笑浅”,写她虽愁也只略皱眉头,虽喜也只略展笑颜,非轻浮放纵之流可比,其教养也于此可见。“薄罗衣窄絮风软”,既写服妆,也写时光。北宋诗人蔡襄《八月九日诗》:“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而当“絮风”轻“软”之时,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罗衣”。“罗”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轮廓之分明,体态之轻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闺,迎面吹来的是飘荡着朵朵柳絮的'软风,她又有什么感触呢?“鬓云欺翠卷”一句,颇难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宾语,那它便是一个名词,可是实际上并没名叫“翠卷”的东西。那个“翠”字,看来也取自杜甫的《丽人行》。《丽人行》写丽人“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是说用翠玉制成的?叶垂在鬓边。?叶,是妇女的一种头饰。“鬓云欺翠卷”就语法说,“鬓云”是主语,“卷”是谓语,“欺翠”则是动宾结构的状语,修饰“卷”。“欺”,在这里是“压”或“淹没”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叶。全句写那位女性鬓发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没了?叶。

下片头两句似乎单纯写环境、写景物,实则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说她走到“南园”,看见“花树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说她漫步于“南园”的“径里”,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上片的“絮风”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钱满”,都传送春天即将消逝的信息,既点《春晚》之题,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她还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闺,来到“南园”,也无人同游共乐。

结尾两句,层层转折,曲尽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欲上秋千”,表明一见秋千,又唤回少女的情趣,想荡来荡去,嬉笑作乐。“又惊懒”,表明单身独自,有什么心情打秋千!“惊”字、“懒”字,用得何等神妙!“欲上秋千”而终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懒”,偏不肯说出真实原因而委之于“懒”,又加上一个“惊”字。是说如今连秋千都不想上,竟“懒”到这种地步,自己都感到吃惊。不想打秋千,就归去吧。“且归”一顿,而“休怕晚”又是一层转折。实际情况是想玩又懒得玩,且归又不愿归。深闺那么寂寞,归去有何意味!于是在“且归”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缓。妙在仍不说明真实原因,仿佛她迷恋归途风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这首词把封建社会中一位深闺女性的内心苦闷写得如此真切,不独艺术上很有特色,其思想意义,也是积极的。

篇3:醉太平春晚,醉太平春晚辛弃疾,醉太平春晚的意思,醉太平春晚赏析

醉太平春晚,醉太平春晚辛弃疾,醉太平春晚的意思,醉太平春晚赏析 -诗词大全

醉太平春晚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体裁:词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篇4:《醉太平·警世》注释

《醉太平·警世》注释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下文是《醉太平·警世》注释。

原文

憎苍蝇竞血[一],恶黑蚁争穴[二]。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三],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四],怕青山两岸分吴越[五],厌红尘万丈混龙蛇[六]。老先生去也。

结诗仙酒豪[七],伴柳怪花妖[八]。白云边盖座草团瓢[九],是平生事了。曾闭门不受征贤诏[十],自休官懒上长安道[十一],但探梅常过灞陵桥[十二]。老先生俊倒[十三]。

注释

[一]苍蝇竞血:象苍蝇争舔血腥的东西一样。喻争权夺利为极可鄙的.事。

[二]黑蚁争穴:李公佐《南柯记》中的大槐安国与檀萝国争夺领士,也可鄙可恶。恶(wu):厌恶。

[三]急流勇退:比喻做官的人在顺利或得意时,抽身退隐,以避祸远害。

[四]“叹乌衣”句:言繁华易歇,好景不常。乌衣:指乌衣巷,六朝时王、谢豪族所居。刘禹锡有名诗《乌衣巷》。

[五]“怕青山”句:吴、越是两个互为仇敌的国家。因以喻敌对的势力。

[六]混龙蛇:喻好坏不分,贤愚莫辨。

[七]结诗仙酒豪:言结交一些诗朋酒友。诗仙,李白之伦。酒豪,刘伶之属。

[八]伴柳怪花妖:天天眼花、柳结成伴侣。柳怪,古柳。花妖,名花。

[九]白云边:高山傍。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草团瓢:圆形的草屋。也叫“草团标”。

[十]征贤诏:征用贤才的诏书。《晋书·王褒传》:“(褒)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此以王褒自比。

[十一]长安道:喻追求功名,争夺权利的场所。

[十二]灞陵:汉文帝的陵墓,在长安城东,附近有灞桥,是当时人们送别的地方。

[十三]俊倒:笑煞,十分高兴。

篇5:醉太平·寒食原文

元代: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译文

一声声,小乌鸦不停地欢叫,硬是叫破了暗夜,迎来了春日光华。昨夜里微微春雨润湿了江堤软沙,阵阵香风溢满万家。把画楼的鸳鸯瓦洗得干干净净,还打湿了系着彩绳的秋千架。一觉醒来时红日已照着窗纱,听到街上有人在叫卖杏花。

注释

①寒食: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三日。

②乳鸦:雏鸦。

③生:偏偏,硬是。韶华:美好时光,引指春光。

④鸳鸯瓦:成对的瓦。

简析

寒食在农历三月初,清明前一二日,此时春已过半。王元鼎的这组《寒食》小令共存四首,此是其中第二首。另外三首主要描述流逝的春光在作者心里引起的丰富、复杂的感受,或惹动莫名的困倦,或撩拨缠绵的情思,或萌发及时作欢的.欲念,主观色彩表现得比较浓烈。这一首却不同,作者不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融情于景、含藏不露的抒写手法,把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完全融化在一片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声光画面之中。

在这支小令中,“乳鸦鸣啼”、“雨润堤沙”、“画楼净瓦”、“彩绳半湿”及“红日上窗纱”、“街头卖杏花”等,勾画出寒食时节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语言清新典雅,虽然多处化用前人诗意名句,却自然流畅,毫无牵强拼凑、陈旧过时的感觉。

篇6:醉花阴辛弃疾

,大家也可以品赏一下~!

原文: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作者: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拼音:

huáng huā màn shuō nián nián hǎo 。yě chèn qiū guāng lǎo 。lǜ bìn bú jīng qiū ,ruò dòu zūn qián ,rén hǎo huā kān xiào 。

pán táo jié zǐ zhī duō shǎo 。jiā zhù sān shān dǎo 。hé rì kuà guī luán ,cāng hǎi fēi chén ,rén shì yīn yuán le 。

翻译:无

赏析:无

醉花阴简介:

《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一般以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正格。

诗人资料: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相关推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赏析

篇7:辛弃疾《醉花阴》鉴赏

辛弃疾《醉花阴》鉴赏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是辛弃疾作品。辛弃疾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而这首《醉花阴》却写的分外细腻和柔和,足以见这位诗作大家的文学功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译文

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桃树结了多少桃子啊,长满了我家所住的三山岛。什么时候才能跨上回归家乡的鸾凤,人世间沧海浮沉就如一粒微尘一般,都随缘起缘灭最终了结。

注释

①此处原有小题作“为人寿” 。

②“斗”:此处有“玩乐、受用”之意。“尊”,酒杯。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苏轼《沁园春》有“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句。

③ 山岛:指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

④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

【知识扩展】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 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 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主要作品

辛弃疾, 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 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 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 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 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 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 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 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 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思想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 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 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 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 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 注》最为流行。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表达珍惜时间的古诗句

清明的优美诗句

清明优美的诗句

有关夏天的古诗

传统节日的诗句

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夏天的古诗句

夏天的古诗

夏天美丽的诗句

关于夏天的古诗

辛弃疾:醉太平
《辛弃疾:醉太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辛弃疾:醉太平(推荐7篇)】相关文章:

夏天的古诗诗句2023-01-24

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词2023-02-25

辛弃疾《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译文2023-11-12

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初夏2023-02-12

描写星星陪伴月亮的诗句2023-10-04

夏天的古诗 一年级2023-12-22

形容夏天夜晚诗词2023-10-03

《纸鸢》阅读答案及作者简介2022-11-29

《清平乐》周晋词作的鉴赏总结2022-10-16

惜时古诗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