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基知识题考情剖析(共8篇)由网友“气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考语基知识题考情剖析,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高考语基知识题考情剖析
高考语基知识题考情剖析
2008年高考语基部分,与往年相比,就整体来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国共18套试卷,除了上海、福建、宁夏?筑海南等三个省市没有第一板块的语基之外(是放在其他阅读或综合板块中的,课改特点比较明显),其余的15套试卷,共设题68道,多的6道,少的4道;赋分207分,平均每套13.8分,多的18分(如江苏、浙江卷),少的12分(如天津等8个省市卷),余者5套卷均为15分;这其中客观题共66道,占97.1%,主观题仅2道(江苏卷,往年是没有的),占2.9%,可见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其考查特点主要有:
一、重视基础知识。这一点与往年大致相同,是历年高考试卷上的保留节目,今后也不会例外。这是因为,语文能力来自于基础,基础打得坚实牢固了,语文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重视基础的主要体现,是在第一板块的四种题型上,即语音、错别字、词语、标点符号等。这四种知识题,尤其是前两种知识题,几乎每个省市都考到了,值得重视。预计在未来的2009年高考中,这种格局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因为无论何时,语基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必考的。
二、注重基本能力。怎样将基础知识上升为基本能力,命题者在第一板块中,尽可能地设置恰当的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查。就知识层次来说,它明显要高于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因而拟设何种题型恰当,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这方面的体现,主要有语病判断、句序选择、词语运用和语境揣摩等四种题型,命题者还尽可能地将它们放在基础知识题的后面,以显示出一定的梯度,科学而合理,符合认知规律。考生在这方面的失分往往多于前者,原因就是基础知识还没有上升为基本能力。
三、关注社会热点。今年高考语基部分涉及的材料,完全沿用了往年的格局,就是始终紧紧联系新鲜的社会内容。综观今年这个板块68道试题,就语言材料涉及的方面来说,有粮食问题、新农村建设、国际关系、体育赛事、抗击冰雪、申奥迎奥、股市**、抗震救灾、环境污染、手足口病、文化信息、房产变化、缉毒事件等等。我们在答题中,自然会掌握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又把它们与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但审思和答题的角度,要始终从语感上来突破,通过句意表达的重点、倾向和语气,抓住关键词语,来考虑答题方向。
四、巧立创新题型。高考年年考,年年题不同,这里所说的“不同”,不仅是所用语言材料不同,而且题型结构,甚至考查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8年高考语基试题中,这种题型虽然为数不多,但确实给语基园地带来了可喜的现象。概而言之,这种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主观题巧妙介入,不再是号码、符号和数序一统天下,例如,江苏卷的第4、5题,就是两道主观题,占9分,也属于语知能力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2)综合性明显增强,不再是单一地考查某种知识,像单独考查错别字、成语、语病、标点符号等,这些单项知识的考查,局限呆板,固定简单,没有新意,如果融进其他知识点,则考查的力度、检测的价值,就会明显增强,例如天津卷的第3题,要求选择最恰当的词句填空,虽为客观题,但涉及的知识则有古代诗词名句、同义词语和近义成语等,比单独选择恰当的成语或关键词语填空,当然要胜人一筹。(3)重在考查语感能力,往年语基的考查知识,一般侧重于记忆方面,静态明显,而今年在这一板块中,能力性选题大大加强,尤其是语境范围有所扩大,语言单位以“段”呈现,阅读面、思考点也就自然扩展开来,实际上难度也就增加了,例如广东卷的第2题,虽然也是考查成语运用,但已不是单句性的材料,而是一个语段,显然具有创新价值。语基部分这三大新题的出现,都是从综合性、创新性、能力性等方面来考虑的,命题意图明显,考查意义显著,相对于今后的语文高考来说,无疑具有抛砖引玉的导向作用。
篇2:高考语用题考情剖析
20高考语用题考情剖析
从上面的题型盘点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语用题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取材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关注文化现象。
语言运用题的最大特点是时代性、生活化,这在2008年的高考试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2008年的这类题目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材料内容涉及时事、政治、体育、经济等多个领域,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尤其关注2008年的奥运会。如全国卷Ⅰ、浙江卷、重庆卷、北京卷、天津卷等都直接采用了四川大地震的有关材料,全国卷Ⅱ、四川卷、湖北卷、浙江卷、重庆卷、北京卷等都直接取材于奥运会;另外,传统节日、剪纸摄影作品、文化阅读、粮食生产等也出现在试题中。所有这些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体现新课改理念,加大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力度。
综观2008年的高考试题,共有8道题直接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或涉及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这大大多于往年。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福建卷、辽宁卷都直接考到开场白的写作,江苏卷要求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辽宁卷考到学生向老师祝寿时的发言,安徽卷要求阅读两个语段写出言外之意(潜台词),浙江卷要求根据有关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等,都在口语交际方面进行了命题。加大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力度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是高考语用题考查的一个信号,一个方向。
三、落实语用基础知识,重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1)加强对考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能力的考查。
综观2008年的高考语用题,共有9道试题直接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试题中对考查的手法大都作了具体的要求,这些手法主要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常用的手法。如全国卷Ⅰ,仿照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如安徽卷,按要求将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如江西卷,按照所供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法,另写一个句子;如重庆卷,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如海南?筑宁夏卷,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等,都注重落实语用基础知识,重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2)注重对词语(包括实词、虚词)、标点符号等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词语(包括实词、虚词)、标点符号等的'考查,主要放在Ⅰ卷客观题中以判断使用正误或选择的方式来进行考查。而今年却有较多的省市将它们放在Ⅱ卷中考查。如海南?筑宁夏卷就考查了虚词的表达效果,天津卷考查了填写标点符号,重庆卷考查了句式和关联词语,福建卷、天津卷都考查了有关成语的运用。这与单纯的识记判断题相比,更能检测出考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这与新课标精神是相符的,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平时的语法教学。
(3)加强应用文写作的考查,注重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湖北卷的为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福建卷的为学校举办“端午节晚会”写一段开场白,全国卷Ⅰ的求职信写作与修改,全国卷Ⅱ的文学社社长开场白的修改及某刊物告示的修改,山东卷的诗人不小心摔倒的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等,都明显地考查了应用文的写作和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篇3: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情剖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情剖析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四史》仍为重点。2008年高考江西卷选自《左传》,天津卷选自《墨子》,北京卷、江苏卷选自《汉书》,重庆卷、上海卷、福建卷选自《晏子春秋》,湖北卷选自《文宪集》,湖南卷选自《欧阳修全集》,山东卷选自《聊斋志异》,其余各卷均出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仍是高考文言文的'选文重点。
2.文体选择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与2007年高考选文多样化(传记类、游记类、论说类、小说类、序跋类、赠序类)相比,2008年选文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以传记文为主,选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3.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受到重视。2008年高考全国卷比较稳定地考查了文言实词、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翻译四项,在地方卷中,考查了文言虚词(山东卷、湖南卷)、词类活用(江西卷)、句式(广东卷)、断句(广东卷、辽宁卷),整体来看,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的题型多样化,题量趋于增加,分值也在不断攀升。
篇4: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情剖析
20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情剖析
一、选材方面,稳定中有所创新,新亮点不断呈现
1.从所选诗词的样式来看,诗、词、曲均有,以诗为主。
综观2008年18套诗歌鉴赏考题,选用的材料诗、词、曲均有,但以诗为主,词、曲较少。其中诗15首,涉及13套考题;词3首,涉及3套考题;曲2首,涉及2套考题。在考查诗的考题中,所选诗歌以近体诗为主,其中绝句8首,律诗7首。从2008年诗歌鉴赏考题的选材来看,诗依然是备考的主角,是重头戏;诗又以近体诗为主,特别是绝句,因其短小精悍、言简意丰,受到命题者一致的欢迎,是备考的重点。
2.从所选诗词的范围来看,唐、宋、金、元、清均有,但以唐、宋为主。
每个朝代都有诗词流传,但命题者更喜欢在诗词的发端、高潮和尾端设题,特别是高潮时期,此时诗词水平一般都比较高,涵咏的内容比较丰富,手法的运用也更加娴熟。2008年18套考题,选材范围相对比较集中,唐、宋诗词共有16首,涉及14套考题,特别是宋朝诗词,竟达11首之多,居半数以上;其他朝代较少,其中清诗1首,金诗1首,元曲2首。宋代诗词的精彩纷呈,成为2008年诗词鉴赏的一大亮点。通过对2008年诗歌鉴赏题选材范围的分析,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作品依然是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宋,所占比例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从所选诗词的作者来看,各样诗人都有,但以“生脸”为主。
在18套考题共20首作品中,各样诗人都纷纷登台亮相,特别是全国卷和课标卷,有意使用新面孔,至少在中学阶段很少有考生了解那些诗人。其他省市的情况也大体相当,多重视生面孔。其中涉及的大诗人只有王安石、王维、秦观、李白、杨万里、杜甫和范成大。即使是选了名气较大的人物,所选的诗词也多为各自的非代表作品。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为了防止考生押题撞题,尽量回避名诗人和其代表作。
4.从所选诗词的题材来看,各种题材均有,但以“咏怀言志”为主。
在题材的选择上,继续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类题材多有所涉猎,包括送别诗、田园诗、山水诗、言志诗、题画诗、状物诗和咏怀诗,等等,以咏怀、言志诗居多。诗言志,歌咏怀,诗词多体现作者个人的微妙情感,所选诗词多体现个人遭遇、理想、抱负和对时事的感慨。关注个人的情感宣泄和感受体验,成为2008年诗词鉴赏的又一个亮点。
二、设题方面,内容与技巧兼顾,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1.思想情感7处
思想主要是指作品所反映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好恶等,情感主要是指作品所反映的向往、感慨、思绪、情感、心情等。如全国卷Ⅰ第二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全国卷Ⅱ第二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北京卷第二问:“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江苏卷第一问: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江苏卷第二问: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安徽卷第一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湖北卷第一问: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其中北京卷、江苏卷是从局部考查的,其他卷均是从整体考查的。
2.形象(意象)2处
形象主要是指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在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就是形象;在写景状物的作品中,一“景”一“物”既是意象,也是形象。如湖北卷第二问:《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广东卷第二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两套考题均使用了比较鉴赏的手法,精选比较对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语言特色及风格2处
语言特色及风格主要是指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主要有委婉含蓄、慷慨悲壮、哀怨凄婉、雄浑奔放、绮丽香艳、清新自然和瑰丽奇特等。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风、词风,比如说到杜甫,往往是沉郁顿挫;说到王维,往往是清新自然。但最近几年对语言的考查,命题者往往选一些作者的非主流作品,因此,研究诗词的语言特点还是主要从诗词本身来看。如北京卷第三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重庆卷第二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炼字6处
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传神、言简意丰,一个字、一个词的使用,都费尽心血,古人有“推敲”的美谈正因于此。炼字,就是指诗中那些极为传神的字词,它们一般多为动词、形容词,也有数词、量词等,名词炼字往往是词类活用为其他词性。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巧妙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如全国卷Ⅰ第一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全国卷Ⅱ第一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上海卷第三问: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天津卷第一问: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安徽卷第二问: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湖南卷: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几种问法虽不尽相同,但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炼字是2008年诗词语言考查的一个重点。
5.虚实关系1处
虚实关系主要有以虚衬实、以实衬虚、虚实相生三种。如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动静关系1处
动静关系主要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三种。如辽宁卷第二问: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7.细节描写1处
细节描写,通过对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服饰等细节的描写,从而达到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如山东卷第二问:“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虽然问题中没有言明,其实考查的就是细节描写。
8.情景关系3处
情景关系,主要有三种: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以悲景衬乐观、积极之情。如天津卷第二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山东卷第一问: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福建卷: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今年考题在考查情景关系知识点时都比较容易,都是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设题的。
9.修辞手法4处
如辽宁卷第一问: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江苏卷第二问:“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四川卷第二问: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广东卷第一问: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今年的考题中主要考查了比喻、对偶、比拟和夸张四种修辞手法。
篇5:高考语基知识题备考指要
高考语基知识题备考指要
2008年高考已尘埃落定,语基部分的考题已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上面的那些内容,是对其进行的大概的盘点、剖析和回顾,意在为了更好地赢得明年的高考。因此,我们只有早做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打好坚实牢固的语知基础
1.要加强基本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是靠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不是一日之功,更不能靠短期突击,要随时做这方面的有心人,也就是说,在上课、复习、考试等各个环节,都要密切留心注意。如考卷中的读音、错别字等题,都是靠我们平时对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字的把握。
2.要注意课本上的词语,实际上,我们高考试卷中的那些字词,尤其是读音和错别字,几乎全部来自课本,只是它们散见于课文之中。因此,我们最好将课本(包括必修和选修)下面注释的有文学特质的词语,汇总起来,形成课本词语大观,以备参用。
3.要增加训练频率,到了高三以后,很多同学一头扎到理科或数学、英语方面去了,这是不妥的。实际上,语文与理科一样,除了记忆,也是需要频频做题的,我们不仅在每次练习、考试时要认真完成所给任务,最好在其他自习时间,也要有意识地去进行语文方面的学习,从而做到考试作业化,作业考试化。这样,我们的语基就会坚实牢固了。
二、提升动态变化的语感能力
高考试卷中,语病、成语、选词、句序、标点、语气,甚至仿写等题型,都需要这种能力。提升这种能力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1.通过学习语法知识提升。语法知识现在虽然不学不考,但如果从高考需要来看,几种关键的语法知识还是要关注的,尤其在讲授句子结构、语病时,是必须要提及的,这对语病的'诊断大有好处,也是主要途径之一。
2.通过修辞比较提升。主要是将几种修辞的特点、标志、意义等进行比较,因为很多修辞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的,尤其是仿写题,这种比较更有价值。
3.通过逻辑关联提升。有的语病,就属于逻辑错误,而逻辑知识我们又没有专题学习过,这就要在判断句子表意倾向、内容变化、思想感情等方面,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再通过某种联系来对句子的语病进行认定。
4.通过同义印证提升。这主要适用于那些成语题、选词题,同时还要结合句子的前后语境,如在某个成语的运用正误判断上有难度时,就可拿一个同义成语来与之比较。
5.通过体味感悟提升。这主要就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动词、形容词、代词甚至副词等,也就是该句的句眼,再联系前后语境,便可获得较好的应试效果。通过这些途径,语感能力自然会得到明显的增强。
三、重视新题妙设的涌现导向
去年与前年相比,新题的出现并不那么明显;而今年与去年相比,新题则有“涌现”的趋势。
1.考查所用的语境有所扩大,不少省市是以“段”为阅读材料的,这在往年是没有过的,使考试的选拔性功能加强了,因为这种材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综合性有所强化,不再是一题单考某一种知识,而是多种知识一道检测,如成语、名言名句、关键词语等放在一道试题中,它的好处是考查面广,知识点多,考查功能增加了几倍。
3.主观题的介入,在第一板块语基中考查主观题,今年是首次见到,但可以预言,明年这种题型会有增无减,甚至会大幅度涌现,因为这样做,对考生的能力检测效果最好,且符合“课标”精神,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4.第六板块题型可能迁移,第六板块是考查语言运用的,如果主观题一旦介入语基部分,也就意味着在这一部分要考查语言的运用了,因为这两者本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区别,只是命题形式不同而已。我们必须有这种心理准备。
四、掌握灵活实用的应试方法
能力比知识重要,方法又比能力重要,因为掌握了方法,会化难为易,变阻为通,能力也就上升了,高考应试也是这样。语基部分的应试方法,主要的有四种:
1.排他法,就是根据命题指向和角度,根据所给的有关选项,先选择一个最明显的进行突破,针对一正三误或一误三正,除掉了一个,就是排除了一个,依此类推,直至终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读音、错别字等题。
2.代入法,就是将命题者所给的某个题例,放进有关例句中,然后进行通读,语顺意切即为正确;反之,就是错误的。把所有的选项都代入验正完了,答案也就明确了。实际上,在考试实践中,一般代入一项即可明朗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选词填空、句序整理、选句填空等题。
3.比较法,就是拿一个或几个与考查对象相同的词语或成语,与被考查的这个对象进行比较,看运用是否恰当,是否合群,与句子表意是否一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熟语题。
4.分解法,就是将句子或段落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化长为短,变段为句,变面为点,使我们的视觉目击范围变小,难度变低,然后分别阅读理解,逐一突破,最后再前后联系,总体感悟,即可顺利地完成答题。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语病题。
(注:本篇文章未涉及灾区延期试卷)
篇6:高考语基知识金题回顾
20高考语基知识金题回顾
1.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2008年江苏卷第4题)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 、 。
简析:这是一道主观题,题意指向是“提取”主要信息,实际上就是针对这句话,将其中的三个关键词语摘录出来,无须概括分析,只存在判断选择的问题,与语基部分的考查是合群的。该题出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新鲜的,是环境研究方面的前沿学科知识;二是不用号码为答案,而是文字,且文字又几乎没有多大伸缩性,答案是比较固定的;三是难易度适中,三个词语,三个答案,3分,前两个较为明显,抓住中心词即可,后一个稍有伸缩;四是语言材料采用的是说明性文字,且用的是下定义的语句,文字不长,比较规范。该题确实出得新巧。
附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2.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2008年江苏卷第5题)
赞成者说: (不超过30字)
质疑者说: (不超过30字)
简析:这也是一道主观题,以文字为答案,题意指向是写出“不同看法”。拟题出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限制与不限制相结合,它要受文字限制,受句子语气和辞格限制,受两种相对观点这一内容限制,受理由要点限制,但具体怎样表述又是不限制的;二是综合性强,语言表达与修辞知识紧密结合,表达要流畅,修辞要恰当;三是拟题符合语基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功能,适用于第一板块的`知识考查氛围;四是所列现象与学生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生活实情密切相关,具有考查之外的教育意义。
答案提示:赞成者的理由: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言之成理即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2008年浙江卷第3题)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简析:这是一道客观题,考查的是词语运用知识,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成语,但出新的表现,是一句牵涉到两个成语(词语),角度上是“替换却不改变原意”,是一种动态性考查、比较性考查,具有一举两得之效。表面上看难度加大,实际上一替换便知,难度反而有所降低。命题者的匠心是十分独到的。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008年浙江卷第5题)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简析:该题一出,让人眼前一亮。考查指向是“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选项,虽是客观题,但至少涉及诗词内容与语境氛围两个方面,考生不仅要进入具体语境,更要明确四句诗词的意思,包括它们的基本内容、感情基调、所用修辞等,这是最为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看是否融洽、切合、和谐。可见,该题命题者的匠心和考查效果都是值得称道的。
答案:C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008年广东卷第2题)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简析:该题虽然是考查成语运用,但它突破了往年或其他省市单句语言材料这一分列性题支,而是将四个成语全部嵌入整段语境之中,不是将一只小鱼放进一条小溪里,而是将四条小鱼放进一片湖水中,让考生从总体语境上来阅读、思考并作答,使选择性有了前后联系,有了参照物,
篇7:高考“语基题”备考方略
高考“语基题”备考方略
高考“语基题”备考方略加大力度夯实基础,以典型训练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切忌题海战术,我们认为这是“语基题”复习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狠抓语文“语基”能力点的分项落实,持之以恒地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工作
尽管今年的高三与往年有不同的特点,使用新教材、高考时间提前等因素,但切忌浮躁、促进,仍要以良好的心态有条不紊地做好字、词、句等分项知识点的落实,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工作,做好记准、记实、记牢,防止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或张冠李戴。
2、 精选题目,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除了针对相关知识点做好典型训练外,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的近几年高考题的训练,既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又能熟悉考题类型。
3、 训练与讲评相结合,注重训练的实效和讲评的到位。
在复习阶段进行强化训练是必要的,但我们反对不求实效的题海战术。老师应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型,特别要在中、低档题的训练上下功夫,。不要刻意于难题、怪题。同时,要重视讲评,注重讲评到位,讲清思路、讲明方法、讲出技巧,并突出针对性,以求训练的实效。
4、 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开放性、灵活性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应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形成运用语文知识去准确理解和规范表述的能力,并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迁移的能力,力求有创新,尤其是要强化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
再说一说如何应试。先说时间分配:(1)第一大题的'6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12-15分钟之间(包括填写计算机读)。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另外,1-6题的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2)第六大题的3个“简答”题,一般同学的用时也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解题时要先打草稿,把修改后认为是最佳的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个别题目一时不能确定答案的,可留待“作文”写好之后再答,但考生应在相关题上做好标记(注意在第二卷上高考是不允许做任何标记的),以免漏答。
再就答题策略作如下提示:(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2)先排除最有把握的选择肢项,如“词语、成语辨析题”可从感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衔接题”先考虑内容上是否与整段意思或语境相吻合,再考虑是否与上下文相贯通,话题是否集中或是否有所相承,句式是否相称或相应,音韵是否和谐等。(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那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和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语段衔接题要“瞻前顾后”,产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间的内存联系等。
篇8:高考语基知识题型综评
2008年高考语基知识题型综评
2008年高考语基部分的考查,共涉及的题型有10种之多,其中主要的是五种:
一是考查语音,即读音的正误判断,设题形式主要有:①分组罗列若干字音,选择正误;②多音字成对排列,选同去异或选异去同;③同形字读音判断,选异去同或选同去异。例如广东卷的第1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
B.对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强迫/倔强
C.造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装扮 怄气/枢纽 阻塞/边塞
二是考查识字,即错别字的辨认,涉及的题型主要有:①没有错别字的选项;②有错别字的选项;③有多个错别字的选项。例如湖北卷的`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鸿鹄之志 如愿以偿 以偏概全 归纳演译
B.冥思苦想 自行其事 风姿潇洒 烟波浩荡
C.气喘吁吁 相辅相成 匪夷所思 安分守己
D.盅惑人心 一愁莫展 鼎力相助 面容安详
三是考查词语,包括词语、成语或习惯语等,涉及的题型有:①词语使用不当的选项,三正一误;②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三误一正。例如安徽卷的第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四是考查辨句,即语病的识别,涉及的题型几乎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正句。例如全国卷Ⅰ的第3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五是考查句序,即对句序整理后的选择,涉及的题型有:①嵌入式句序整理,选项前后有语境;②直接嵌入某句式选项,即选择四个语句中的某一项;③整段性句序整理选项。例如全国卷Ⅱ的第4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①③②
除此而外,还有选词填空、文学常识、句子语气、标点符号、语境判断等知识题型,限于篇幅,这里不再盘点举例。
【高考语基知识题考情剖析(共8篇)】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23-02-04
来自于期末考试的800字作文2024-05-16
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怎样学习2023-11-28
高三学年教学工作总结2023-09-15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2022-08-13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2023-02-11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2022-05-07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2022-05-07
九年级语文学习总结2023-07-20
高中学校语文工作年终总结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