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良心的惩罚(共6篇)由网友“一尾”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良心的惩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良心的惩罚名人故事
良心的惩罚名人故事
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
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
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棱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四十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篇2:名人良心故事
名人良心故事
名人在面对一些事情也会有良心的选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当他们面对利益时,会怎样选择呢。
高尔基。
写采访报告之前,他的思想肯定有激烈的斗争,否则,采访之时,他不会把犯人拿倒的报纸正过来,更不会听了孩子的话后泪流满面。可是,他最终屈服了。
设想一下,他当时把真相发表出来,会有什么结果?那被枪毙的孩子就是样板。
在道义和生命之间,要完成一道单选题,高尔基选择了后者,曾国藩选择了后者,我们能有什么话说?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樵夫过桥时铁斧掉水里了。正彷徨之际,水神出现了,拿着一把金斧子,一把银斧子,一把铁斧子,让樵夫辨认。樵夫领回了自己的铁斧子。
我们赞扬这个樵夫,见重利而不动心,是个响当当的好男子!
可是漫画大师萧言中很幽默地更改了结尾:水神出现了,不是拿着金银铁斧让樵夫辨认,而是让铁斧插在头上,厉声高叫:“这是谁的斧子?”樵夫吓得战战兢兢,连说“不是我的”。
此时,我们能谴责樵夫的无耻吗?
由此看来,让人们在利和义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还能选择义;可是,在生与义之间做选择时,很少有人能选择道义而舍弃生命。
扪心自问,生命和道义,我们会怎样选择?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古往今来,贫贱不能移的多,而威武不能屈的少之又少,这正是人性的弱点。
但是,我们之所以觉得高尔基在生命和道义间的选择卑劣无耻,是因为他是受人敬仰的大师,是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知识分子应该作黑暗中微弱的烛光,应该是民族挺立的脊梁,失去了这些的高尔基,不再是高尔基;而失去了高尔基的苏联,它的结局我们都知道。
曾国藩良心故事
1870年6月(清同治九年),天津的法国教堂育婴堂接连死亡婴孩三四十个,同时附近又不断发生幼童被拐事件,拐犯供称“系天主堂主使”。
6月21日午后,群众包围教堂。法领事持枪闯入北洋通商衙门斥责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返途中,又开枪打死天津知县刘杰之侍从高升。群众当即将法领事殴毙,随后焚毁法领事署、教堂、育婴堂,死伤法传教士、修女、教民数十人,又误杀俄商3人,殃及英美讲堂各一所。法英俄等驻华公使联合抗议,并以军事威胁。清朝派曾国藩往天津查办,判群众20人死刑,25人充军,知府、知县革职,赔款白银50万两。
事后,曾国藩“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为什么疚?为什么惭?在于他还有良知,还有是非观念。知道自己做的是错事而又要违背良心去做,是他痛苦的总根源。
篇3:名人良心故事作文素材
名人良心故事作文素材
【整个社会都浮躁 要有人说真话】
6月25日23点57分,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遵照先生生前遗愿,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
“除了具备艺术天分外,对于工作十分敬业和勤奋,像一个战士,他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包林说。
刚直的老人:“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
吴冠中的得意门生、画家赵士英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给吴冠中以极大的启迪。“吴先生非常崇拜鲁迅,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
,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虽然在生活中淡泊名利,但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吴冠中依然是艺术家脾气,痛陈利弊。
“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吴冠中当年接受采访时,炮轰美协和画院,指出体制弊端。吴冠中指出,当下很多画家千方百计地与美协官员拉关系,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头衔,再把画价炒上去。
吴冠中当时有个著名的论断,就是“中国美术比非洲还落后”。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社会是不养诗人、画家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
而对于自己的画作屡屡拍出天价,吴冠中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指出,所谓的`拍卖天价,都是很多收藏者为了盈利、套现,联合拍卖行、买家一起炒出来的。
“我90岁了,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我年纪大了,没什么顾忌了。”吴冠中说。
平民艺术家画作超千万元,书房仅五平米
吴冠中画作一向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宠儿”,拍卖价格屡屡创出新高,甚至高达数千万元。胡润艺术榜上,91岁的吴冠中以2。2亿元排名第二。
这样一位作品屡屡拍出天价的画家,却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
吴冠中生活在北京方庄小区附近一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里。在吴冠中不足五平方米的书房里,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就几乎顶到了书架。
对艺术一丝不苟,对名利特别淡泊,这是吴冠中留给弟子的最深刻印象。
“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非常简朴。理发就在马路边的摊子上,五角钱就理完了。”赵士英提起这些欷歔不已。晚年生活一边创作,一边毁画
吴冠中晚年在家里常常抽空做这样的功课:一边作画,一边把不满意的旧作毁掉。尽管他的画在市场上寸纸寸金,在拍卖行里打破了在世画家中的作品最高价,却有好几百幅浸染着自己血汗的画在他的眼皮底下化为灰烬。画在纸上的墨彩、水彩、水粉画可撕得粉碎,绘在布上的油画只能用剪刀剪成碎片,绘在三合板上的需用油画颜料涂盖。
有一次,一位新加坡著名摄影师来访,正碰上吴冠中和家人焚烧一批已裱过的水墨画,足足有200多幅,堆得像座小山。他按动快门把这个焚烧场面抢拍了下来,并将照片在国外发表了,引起国际上的震撼。
爱心人士“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
“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吴冠中常常这么说。“很多艺术家的子女为了争画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但吴先生只给自己的子女选了几幅作品做纪念,其他的都捐出去了。”赵士英说。
,吴冠中画作《北国风光》在北京嘉德秋拍“新中国美术”夜场中以3024万元成交。此画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桑梓助学基金会资助特困大学生就学。
就在吴冠中先生逝世当天,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再赠五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
吴冠中的儿子吴可雨表示,虽然父亲的画作在市场上价格很高,但他最大的心愿和追求是让大家欣赏其画作,因此坚持不把最精彩的作品出售,而选择捐给公立博物馆。
【良心的惩罚】
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
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
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棱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四十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林肯—我不能丢掉良心道德】
18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篇4:良心名人事例
良心名人事例集锦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篇5:良心的名人语录
有关良心的名人语录
1、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米南德
2、人可以由虚荣知道什么是荣耀,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兰多
3、没有一点良心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不可作任的。——斯特恩
4、善的光荣是在他们的良心中,而不在人们的话语里。——托尔斯泰
5、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劳伦斯
6、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托 富勒
7、万事总须熟权利害,不能但问良心。——莎士比亚
8、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9、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睛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卡耐基
10、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马丁 路德
11、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雷伊
12、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13、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扬雄
14、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苏霍姆林斯基
15、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爱扬格
16、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夸美纽斯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8、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毛姆
19、人一旦丧失了良心就毫无可取之处了。——科森
20、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弗洛姆
21、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奥格伦 纳休
2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上》
23、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了。——藏族
2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
25、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篇6:良心的名人警句
关于良心的名人警句
1、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卢梭
2、良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他人意见的预告。——亨利·泰勒
3、良心,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生来就有的那么一点知识。——雨果
4、良心啊,我仁慈的主宰,你可是理智的脉博。——柯尔律治
5、良心比天才更难得。——巴尔扎克
6、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米南德
7、良心才是我们惟一不可收买的至宝。——菲尔丁
8、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蒙田
9、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果
10、良心会使每个人都成为利己主义者。——王尔德
11、良心能抵一千个证人。——拉丁语
12、良心强调的是“应该”二字。——约·库克
13、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卢梭
14、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拉蒙纳斯
15、良心是灵魂之声,而情愫是肉体之声,大学生励志。——卢梭
16、良心是人生的根本。——雷利
17、良心是神作为惟一的审判官能进去的神对的宫殿。——拉姆奈
18、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毛姆
19、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弗洛姆
20、良心是的感情哨兵。——苏霍姆林斯基
21、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22、良心是最佳的决疑者。——罗曼·罗兰
23、良心是罪人的地狱。——詹·蒙哥马利
24、良心自问正当的,对流言一笑置之。——奥维德
25、良知是什么?是未知世界的指针。——雨果
26、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守仁
27、两个良心绝对不会一模一样。——萧伯纳
28、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拉伯雷
29、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拉伯雷
30、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布拉莱
31、没有一点良心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不可作任的。——斯特恩
32、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劳伦斯
33、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马丁·路德
34、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35、人可以由虚荣知道什么是荣耀,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兰多
36、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37、人须有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38、人一旦丧失了良心就毫无可取之处了。——科森
39、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爱·扬格
40、善的光荣是在他们的良心中,而不在人们的话语里。——托尔斯泰
41、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麦克莱
4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3、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了。——藏族
44、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的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苏霍姆林斯基
45、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睛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卡耐基
46、万事总须熟权利害,不能但问良心。——莎士比亚
47、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
48、一个人也许才会说一次“凭良心”。——欧洲
49、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50、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夸美纽斯
51、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52、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蒙田
53、勇敢的人以生命冒险,不以良心冒险。——法国
54、约束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良心。——佚名
55、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奥格伦·纳休
56、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弗洛姆
57、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笛卡儿
58、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扬雄
59、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雷伊
60、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托·富勒
61、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罗曼·罗兰
62、对人民来说,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惟一的权力是良心。——雨果
63、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是良知。——马丹·杜·加尔
64、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苏霍姆林斯基
65、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美国
6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轲
67、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
68、白日精心干事务,但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托马斯·曼
69、啊!良心!良心!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高尔基
★ 名人故事:卢梭
★ 自律的名人名言

【名人故事:良心的惩罚(共6篇)】相关文章: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600字以上2023-07-30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699字2022-12-11
文明的名人范文2022-09-02
法律道德作文2023-03-09
初三:良心作文800字2023-04-14
销售励志语句2023-10-04
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有感2022-08-22
读《新时代的教师》有感2022-05-07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600字2022-11-08
英语名言—道德篇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