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14 07:54: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通用8篇)由网友“rutang”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供大家参考。

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

篇1: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

1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的操作性及实践性非常强,它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礼仪方面的知识,还可培养他们养成好的礼仪习惯。王瑞平专家将礼仪教育与学科教育相提并论,认为其同等重要,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他还指出,礼仪教育是我们互相之间交往的方式和在交往中可以互相接受的外在表现,其背后是双方均能且乐于认可的道德规范。可以说道德规范的外在化是礼仪教育的根本。这种教育本质上是特定的社会团体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组织的对社交活动里的各种行为,进行较为系统化的道德教育。不同学者对礼仪教育的内涵界定有所区别,但在很多方面还是有相当的共识,即认可礼仪教育和德育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但前者相较于后者而言,其外在表现性更为明显一些。因此,可以总结为,礼仪教育即为礼仪方面的教育,它利用人们的亲身感知与实践,培养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使得大家的行为有规范有教养,其涵盖内容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例如仪容仪表、一言一行、待人接物、举手投足等,它既是道德教育,也是行为教育。

篇2: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

3.1礼仪教育应结合实践且要加强训练

礼仪教育的特性说明它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非常强,礼仪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对礼仪有正确的认知,还应将注重礼仪做成自觉的行动。从行为理论中有关学生学习方法的观点上看,校园礼仪教育一定是利用不间断的努力训练,礼仪的能力方可逐步提高,方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礼仪教育具体到班级的实践里,可以成立专门的礼仪训练小组,力求把学生的课堂、个人、公共场所、校园集体活动等多种礼仪专项融合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内予以系列化的实践和训练,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故而,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予以强化训练,对其进行讲解和示范,使他们在长期的学习及实践中反复训练与强化,力求使他们能够学得会、记得住并且做得到,真正从言谈举止上表现出符合礼仪的规范,这才是校园礼仪教育的有效方式。

3.2礼仪教育应避免形式主义并化为德行

评价学校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们把课本上的.知识忘记之后,还可以留下何种的素质。儿童道德认知理论也说明其道德的培养一定要通过不同的阶段,最终方可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经过了反思与调整的阶段之后,老师会更重视学生心中对他人的尊重,更重视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学生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礼仪的内涵,方可更能正确的运用礼仪知识,从而对培养学生优秀的礼仪素质造成积极的影响。故而,在加大实践训练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让学生懂得所有礼仪背后的本质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得他们在心中树立起一个明确的“真善美”,从而能够将这种追求内化为品格的组成部分以及对自身德行与努力追求的修养,最终可以很自然的根据“礼”的精神做出符合礼仪的言行举止,从而实现自律。

3.3礼仪教育应逐步专业化并纳入课堂

课堂是小学校园教育的最主要的阵地。在初级阶段中经过多种形式的礼仪知识学习,学生们会学到部分礼仪知识,但相对零散形不成系统,而且不十分规范。因此可以将礼仪课作为一门学科抑或是必修课,然后编写或选择适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符合学习实际的,吸取和借鉴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礼仪的经验和内容,利用条理化清楚,专业性强的礼仪教材,另外,还需要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提前制定计划,有目的性的进行校园礼仪进行教育,这些礼仪教育的工作要做到实处,并且深入、具体,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校园礼仪教育的目标以及内容的研究实践,可为该类教育的系统性与和规范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能有效拓展校园礼仪教育的方式;提高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认知水平,改善小学礼仪教育的实施情况;积累班级实践的相关经验及素材。对于小学校园礼仪教育中的对策及建议,除文中所述的三个方面以外,小学礼仪教育还应该努力拓展途径,形式可以更灵活多样;该类教育要避免孤军作战,要注重与其他方面形成合力;可以引入评价机制,这样能够从正面强化;小学礼仪教育要坚持理论指导与行政支持并行,以提高品质,提供保障;此外,小学校园礼仪教育不能够固步自封,应该与时俱进,力求做出成效。

篇3:校园艺术实践教育的研究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音乐教育正逐步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其中建制完备的管乐队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由于其整体演奏水平比较落后,甚至在演奏训练中走进了误区,影响了管乐队的良性发展。

如不及时找出对策,那么管乐队的发展将越走越窄,甚至消失。

关键词:艺术实践;研究;探讨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音乐教育正逐步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它作为现代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

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市很多学校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分别建立起民乐队、管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等音乐实践团体。

但由于我市的管乐训练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整体演奏水平较低,甚至在训练中走进了误区,影响了乐队的良性发展。

如不及时找出对策,提高乐队的整体演奏水平,那么管乐队的发展将越走越窄,甚至消失。

一、从兴趣入手,加强管乐训练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才是确保学校管乐队成功运行的关键。

众所周知,在任何音乐教育中,技能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管乐也是如此。

管乐技能的训练是枯燥艰辛的,它需要进行大量训练,是以时间叠加为基础的。

但学校管乐队毕竟不是专业演奏团体,参加的学生大都没有任何基础,一切都从头开始,从发声练习、音阶到练习曲直至分声部的练习与合奏,它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因此而松懈,训练中有着很大的惰性和抵触情绪。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任何音乐作品都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张弛、音色的变化来直接表达人的情感。

因此让学生多接触他们熟悉的音乐作品,多听多看优秀管乐队的演奏,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加强训练的趣味性,促使他们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从而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去,并力争以完美的演奏去再现音乐作品,体会由创造带来的乐趣。

二、从专业入手,加强管乐训练的科学性

管乐训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本着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现在很多管乐队在训练中都存在各种毛病,所以只有克服不足,才能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1、错误的呼吸方法

管乐在吹奏的过程中,其音质、音色、力度等无一不和呼吸有着直接关系,呼吸可以说是管乐吹奏之源。

有的学生为了深吸气,于是拼命吸,甚至双肩耸起,但在吹奏时反而感到气短胸闷。

其实这样的吸气只是将气息浅浅吸入,没能发挥横膈膜的作用,使气息失去了支撑,必然造成吹奏困难。

管乐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就是让胸部和腹部的呼吸肌肉同时参加呼吸运动。

吸气时,使胸廓下部、腹部、腰围向前后左右扩张,就像嗅着花的芳香一样,将气吸入到肺的底部。

呼气时不要松散,能充分利用腹肌的压力和横膈膜的支撑,将气流控制成一条平稳的“气线”。

整个呼吸轻松舒畅,上下贯通,能自如的控制气流的速度。

这种方法学生可利用仰卧床上或急吸缓呼的方式来进行训练。

2、不正确的演奏姿势

柔美的音色、正确的音高是每个吹奏管乐的人所追求的。

由于管乐器主要依靠管内空气柱的震动发音,依靠手指按键或按活塞调节音高,所以不正确的演奏姿势,往往会造成吐音不清、连音不连、断音不断的现象。

有的学生一吹到高音或气息不足时,就会使劲抓住乐器,用嘴唇去压住号嘴,结果上身僵直,手指的灵活性降低。

其实,只要掌握各种乐器的基本把持姿势,保持自然放松的演奏状态,充分利用乐器指托的作用,依靠手指的主要关节灵活轻松的按键,下压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手指劳累过度而僵硬。

3、易变的演奏口型

木管与铜管乐器,它们在吹奏口型上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于同一件乐器在吹奏高低音时的口型也有变化。

要使管乐器的发音正确优美,要靠科学的嘴唇震动、正确的口型控制,在气息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唇肌的松紧、号嘴的位置,都直接影响到乐器的音色、音准。

有很多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运用口型,且气息支持不够,于是只知道鼓腮用力吹,但高音吹不上,低音下不来。

口型不正确会导致唇肌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失去控制,很难获得理想音色,因此要根据口型的要求和自身嘴型以及牙齿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不管是哪一类管乐器,在吹奏过程中,位置一经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可轻易改动。

否则会使嘴唇肌肉处于紊乱状态,影响吹奏方法的巩固和吹奏技巧的提高。

4、错误的音色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都误认为管乐的音量越“响”越好,因片面追求音量而忽视了音色。

有的学生由于唇部过于紧张,发出的声音太紧太闷,缺乏亮度,有的唇部缺少张力,气息过强,缺少穿透力。

要克服音色概念的错误,首先要提高对音色的鉴赏能力,多听正确的示范,边模仿边练习;其次,每个发音的共鸣点要自己去体会,嘴唇的细小变化对音色都会有影响;最后,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方法练习,直到形成正确的音色概念并长期巩固 。

三、从评价体系入手,对管乐训练进行正确的评价

音乐教育,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管乐队不是专业的演奏团体,也不是培养专门音乐演奏人才的,它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延续。

因此,学校、社会和家长不能以专业的要求来衡量管乐队组建的成功或失败,而要以它是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来进行评价。

我们要看通过管乐队这个媒介,是否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作用,是否有利于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不能以影响学习为理由进行批评,甚至于用专业演奏团体的水平来比较。

当然,这不是说放松管乐训练的要求,反而要以专业标准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管乐队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与奔放的性格构成了它独有的个性。

管乐队在我市各级各层学校中的出现,这表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素质教育正不断得到深化和具体的实施。

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组织训练,切实把美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管乐器的演奏和训练》,任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0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脚步的加快,幼儿教育工作也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为大力培养中国孩子具备创新性思维以及多方面能力,幼儿园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革新,而其中最为凸显的则是幼儿园艺术整合环节。

本文从幼儿园艺术活动主题整合开始,提出了我国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主要以对话、体验及趣味三方面策略为主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 艺术整合活动 实践策略

引言

为充分激发幼儿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大部分幼儿园采取了艺术整合活动的形式,将艺术融入幼儿教育之中,积极挖掘在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艺术潜力。

而大部分艺术整合活动都以创意美术、音乐及综合艺术活动为主。

积极配合幼儿对于艺术的理解程度与发展潜力,积极有效引导幼儿的艺术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基于社会发展程度,教育改革阶段性效果,对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进行了简单探究。

一、整合主题活动,形成艺术活动

(一)融绘画于音乐之中

音乐活动主要以舞蹈学习、歌曲欣赏以及乐器演奏三种形式为主,因此,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适当融入一定的绘画艺术,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而且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理解音乐教学以及绘画艺术。

比如,在歌曲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绘画的方式,引导小朋友用画笔画下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

这样不仅有助于小朋友更好的体会音乐的内容以及节奏的`变换,更能够有利于音乐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艺术体验的厚度。

(二)融表演于美术之中

美术活动主要以绘画、泥塑、手工等形式为主,倘若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加入丰富的表演形式,则能够有效增加活动的层次感,使小朋友的艺术体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比如在进行手工活动之时,可以在手工制作结束后追加作品展示一项。

可以通过走T台等多种表演形式引导小朋友多方位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如此不仅能够延伸手工制作的乐趣感,更能够有效增强小朋友对于艺术美感的体会。

由此表演与美术的结合则能够发挥其双剑合璧的功效,在有效挖掘小朋友的表演潜力以及美术潜力,增强小朋友的现场表现力,综合发展。

(三)融艺术延伸方式于主题活动之中

主题活动的开展主要是根据某一主题,有序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逐步增强小朋友的感知能力以及活动体验。

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光明、眼睛等联想词延伸到眼睛的特征、作用等方面,继而通过故事讲述、自由讨论等环节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并可以结合这一主题排演海伦凯勒的故事情节,让小朋友明白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以及顽强意志的强大作用。

这样在主题活动中增加艺术延伸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小朋友的艺术体感,并且能够在艺术学习中增加人性品格教育,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是加强了艺术主题活动教育的教育意义。

二、实践策略探讨

(一)对话策略

对话的存在目的就是更好的实现理解,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对话策略,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教育对话中,教师和在园学生分别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并且在具体的艺术活动之中,对话不仅仅涵盖了教师和小朋友两个主体,更是延伸至艺术文本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测性。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加强与小朋友的沟通交流理解,教师可以以对话策略为基础,从激活幼儿对话意识、激励小朋友主动参与对话中来,并且对小朋友进行一定的对话指导,将自己的言行与小朋友相匹配,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度,从而有效推动整个艺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障了小朋友对于艺术更好的理解。

(二)体验策略

有计划的开展自主体验式艺术活动,有利于小朋友在自我体验中主动创造,实现自我潜能的挖掘。

作为一种接受性体验而言,有创造性的体验更有利于小朋友创造性的发展。

其实践意义在于给予小朋友高度的参与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喜悦感,因此对于艺术创造产生更大欲望,同时开发小朋友更多的艺术潜能。

有效综合吸引力大的故事情节、听觉享受的音乐内容、感性激发的戏剧以及感官刺激的美术等多方面资源,为小朋友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实践机会,从而全面提高小朋友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

同时,各类艺术媒介的有效融通,更能够增加艺术活动的创意性,不仅在实践中产生巨大的效应,更能够为将来艺术整合活动的有效发展革新提供一定的基础。

(三)趣味策略

调查表明小朋友对于趣味性强的艺术活动具有更长久的关注度,从而诱发小朋友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以及创造热情。

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而言,趣味策略就成为了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首要的前提策略,由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度探究。

首先:选择趣味性强的活动素材。

活动素材的选择标准应以恰当的趣味性为主,根据幼儿教育者自身对于小朋友情趣的理解,在前期选材环节尽可能选择能够与小朋友产生艺术共鸣的活动素材。

篇4: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对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真正对行动研究的了解却不多,也没有很好的定位。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行动研究?”“什么叫行动研究?”“怎样开展行动研究?”第一点:为什么要开展行动研究?主要说了两大点:1、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我们开展行动研究。如今课程改革搞得是沸沸扬扬,可是真正去好好操作实施的又有多少。关键在于,“课程改革的理念,没有转化为老师的行动。”因此,研究存在三个问题:(1)理念怎样付诸行动;(2)内容和形式的问题;(3)课程改革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讲得非常实际。2、教育科研的现状需要我们开展行动研究。关于现状即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原因作了如下阐述:(1)理论和实际脱节;(2)课题立项满天飞;(3)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于行动研究。第二点是:什么叫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一种操作范式。有以下几种特点:1、从研究目的看,为行动而研究;2、从研究对象看,对行动进行研究;3、从研究人员看,是教师进行研究;4、从研究范围看,是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5、从研究的方法看,学习、研究、反思、行动,四为一体。6、从研究过程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7、从研究结果看,是高质量、高效率,看学生的发展。第三点:怎样开展行动研究?一、行动研究的程序。1、做好划,定好方向;2、加强实施,进行反思;3、总结提高,改善行动。其中重点是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关键环节,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合理性、有效性的追求,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怎样反思呢?(1)反思自身教学的有效性、成功率;(2)反思自己的真个教育事业以及生活环境。二、行动研究的类别。有三点:移植、教历和案例。三、行动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科研兴课。要解决课堂教学的`十大形式,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里不在一一罗列。四、新动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一共有6个方面的关系:1、行动和研究的关系;2、理论导向和行动实践的关系;3、课题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4、个体研究和合作研究的关系;5、体会性成果和概括性成果的关系;6、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关系。“以能为本,以勤为先,以研为导,以创为先。”十六字是行动研究纲领。

篇5: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效益的日益扩大,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研究内容

通过“细化目标、突出重点、实践体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德育策略,开展礼仪教育,普及礼仪知识。设想通过强化训练与检查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消除现行德育与学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体师生掌握各种礼仪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礼仪意识,培养优秀的礼仪品质,促使全体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的途径,构建和谐的学习乐园。

1、培养礼仪意识:使学生知道礼仪对于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才是一个道德高尚、文明的人。

2、确定“小学生礼仪常规”内容: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方面。

(1)校园礼仪:学生在校能主动 向老师和进入校园的客人主动问好;能在同伴之间使用文明语言;能文明如厕;能自己爱护校园环境。

(2)家庭礼仪:学生在家能尊敬长辈,能做到长者先,幼者后;能做到文明待客。

(3)社会礼仪:在公共场所能自觉遵守纪律,比如乘车能主动为老年人和小孩让座;参观或观看演出能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等。

(4)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规律,创新有效途径与方法。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施课题研究前礼仪习惯的.状态,并做好记录。

(2)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做出定性分析。

(3)访谈法:适时召开家长座谈会及班主任座谈会,走访研究对象的家庭及班级,了解学生的表现及其习惯及其习惯养成的进度,及时纠正其不恰当的行为。

(4)个案研究法:做好个案记录。

四、研究途径:

1、课堂教育。利用思想品德课、晨会或班队会向学生讲解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十九小学生礼仪常规》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等方式,使理论知识见于实践。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访谈等方式,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五、研究过程:

①课题的准备阶段(20XX年1月)

建立课题档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调查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分析,完成现状调查报告。

②研究与实践阶段 (20XX年2月至20XX年5月)

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礼仪与生活”、“礼仪你我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举行“良好礼仪养成”经验交流会,探索礼仪教育养成的成功经验。

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

③总结阶段:(20XX年6月)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

篇6:校园礼仪教育标语

1、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2、讲究卫生 人人有责

3、齐做好学生,大家保清洁

4、墙上无脚印,地上无痰迹

5、共建美好环境,同创文明教室

6、不乱丢果皮纸屑, 不随地吐痰

7、教室的卫生关系着同学的健康

8、做一个高尚的人,不随便乱扔垃圾

9、讲究卫生,热爱生活

10、教室是我家, 爱护靠大家

篇7:幼儿礼仪教育实践报告

幼儿礼仪教育实践报告

内容提要:传承礼仪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养成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礼仪启蒙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礼仪教育应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注重言传身教,树立文明礼貌的行为榜样;在教学中渗透,丰富礼仪认知;开展实践活动,内化礼仪品质;家园互动教育,养成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使幼儿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幼儿园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幼儿教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策略,礼仪行为

本课题从9月申报, 11月由市教育局批准立项、开始课题实施,于11月结题,顺利完成了为期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三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园积极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课题组老师团结协作,扎实研究,深入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又系统规范的礼仪教育,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一、课题背景

我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原始起源到保守礼仪的形成、革新和衰落,再到现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形成如今的中华礼仪。中国教育史上,统治者、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礼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礼”的主导地位。孔子规定弟子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他指出:“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以前多年的科举教材四书五经中,礼仪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用礼仪教育打造儒雅公民。有的认为: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尊重,礼仪素质集中体现在人的言谈和行为上。

礼仪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我们确定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礼仪教育专题研究,力图通过此项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全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遵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基于以上的学习与考虑,我园于月申报了《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

二、课题界定

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也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新世纪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学理论界对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一些研究性论文,但对幼儿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却很少,认真探讨这一课题,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专业发展,对促进幼儿礼仪教育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幼儿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对幼儿礼仪教育进行一些探索并力争在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面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以促进幼儿礼仪教育和谐、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要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转变教师观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2、研究幼儿礼仪教育的适宜目标与内容,培养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组织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能力。

3、培养幼儿遵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建立礼仪课程管理体系(相关制度的确立),保证课题实施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

2、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目标、内容适宜性研究。

3、组织幼儿礼仪教育教学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4、日常生活中幼儿礼仪教育的指导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礼仪教育之前,每个班的教师发放调查表或利用家访、入园接待等机会调查幼儿的礼仪教育情况。

2、观察法:教师结合幼儿来园、离园、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文明礼貌及行为习惯,及时记录,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策略。

3、榜样示范法:教师、幼儿家长成为幼儿礼仪教育的楷模,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4、游戏法: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创设的情景使幼儿身临其境,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中懂得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

5、实践体验法: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公共场所中自觉地运用礼仪知识,在实践中学礼、知礼、懂礼、用礼。

此外,运用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辅之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整合原则:

我园礼仪课题研究与园本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相结合;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保守礼仪教育精髓,又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研究效果。

2、生活性原则

充分体现“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发展;教育即生活,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理念。强调生活中的养成教育,强调幼儿在礼仪文化氛围中,自然习得礼仪习惯,学习礼仪规范、提高礼仪素质。

3、尊重性原则

研究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尊重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努力和发明。

4、实践性原则

第一、教育目标“小一点”

在为幼儿园的幼儿设计礼仪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合适的活动目标,切忌贪多(内容多)、贪深(幼儿理解困难的礼仪)

第二、教育内容“近一点”

活动的内容涉及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幼儿园、社会等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基本礼节,如教育主题活动:在幼儿园、在家里、在公园、在超市、在游乐场、在医院。

第三、养成习惯“实一点”

让幼儿从用好礼貌基本用语、用好体态用语等基本礼仪行为开始。

5、多元互动性原则

互动是课程实施、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战略。强调教师和家长一起营造文明和谐的礼仪文化氛围,在与幼儿一起生活中积极地影响幼儿,幼儿在与同伴、环境、成人良性互动中健康生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9月2009年12月):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学习、做好课题前测、制定研究方案等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1月---206月):组织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开展礼仪教育课题研讨活动,收集整理礼仪教育资料,构建礼仪园本课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年9月---2012年11月):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评估、交流、表彰。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课题的领导,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1.加强领导,建立课题组织机构

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教研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级骨干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

2.广泛动员,加大课题宣传力度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进行了全面动员,在全园师生和家长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共识。形成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文明礼仪教育网络,达到了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

(二)改善办园设施,创设协调的礼仪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们在资金与人手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采用自己挤一点,向上级要一点,对供货商和工程队欠一点的做法,总投入40余万元对园舍进行整修和改造,并添置与更新设施设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改善办园条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1)外部环境方面:教学楼重新刷新了墙面、更换了窗户、搭建了铁皮房,操场重新铺设地板砖等。

(2)设施设备方面:幼儿活动设施添置了足够的桌面玩具、户外活动玩具、区域游戏材料;教学活动设施添置了三台简易多媒体,三台电脑,两架钢琴。这些教学设施的改善,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努力让校园每一处都成为教育的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无声地、静态地传递着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知识,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

(三)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礼仪教育水平

要实施科研兴园,更好地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课题组成员加强培训,提高科研水平。因此,我园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师。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把握研究方向

在课题实施之前,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如学习《校园礼仪》、《金正昆礼仪》、《好习惯、好性格》、《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幼儿文明礼仪规范》、《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礼仪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使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理论依据更加充分。

2.加强外出培训学习,开拓教师视野

近年来,我园共组织教师二十多人次分别到广州、泉州、福州、厦门、武夷山等地学习、观摩,通过“走出去”开拓教师眼界,拓展课改思路。同时,为了提高外出学习的实效性,我园采取了外出教师回园反馈、上汇报课等形式向没有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并组织全体教师根据反馈记录或看带回的VCD上模拟课,根据我园实际在本班开展尝试和研究。这样,使所有教师都能学习到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了外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3.倡导“文明礼仪,教师先行”

我们努力把“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养正品行,终身受益”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让教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我们注重从园本培训做起,教师先行一步。

(1)倾听讲座,参与培训。

(2)观摩研讨,学习交流。

(四)注重引导实践,开展丰富的礼仪教育活动

1.重抓四项工作

(1)抓晨间接待工作。我们设立了“晨间礼仪岗”,每天早上由保安、值日教师和四位小朋友“站岗”,向来园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问好。

(2)抓情景教育。通过故事表演、儿歌表演、角色游戏、音乐游戏等使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礼仪行为的意义。

(3)抓区角活动的开展。通过娃娃家、建构区、益智区等区角活动培养了幼儿间的合作、谦让、协商的能力。

(4)抓一日生活环节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渗透幼儿礼仪教育,并注重了随机教育。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比赛活动。如:唱礼仪歌曲、念礼仪儿歌、讲礼仪故事、经典诵读比赛等。

(2)评比活动。如:每周的文明宝宝评比活动,每月的文明宝宝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每学期的文明教师、文明家长、文明幼儿等评比活动。

(3)国旗下礼仪活动。每周一的升期活动,除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外,还对上周各班的文明之星进行表彰,披上授带,并鼓励全园幼儿向他们学习。

(4)节日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 “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幼儿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集体的教育,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学会关爱、孝敬和感恩。

(5)“学礼仪、知礼仪”家园互动活动。

①理念为先,开设讲座。

②组织交流,分享案例。

③网上沟通,发表见解。

(6)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学习中反思和进步。

礼仪课题在我园的实施过程是充满尝试性和探索性的,每一位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一种严谨的科研精神,课题组根据实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时间段分别组织班主任、配班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一下午班主任、每周二下午配班教师),就各年段子课题开展情况、礼仪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和各领域中的渗透情况、各班礼仪课程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研讨,每位教师详实记载教研组过程性研究活动情况,形成了全员参与教、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从而全面优化礼仪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我园的礼仪教育水平。

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观摩的课题实验课,通过课前说课、组织教学、课后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形式进行,课后听课教师每人发表意见和建议,学习各教师的亮点并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从中倡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效果”的教研理念,让教研真正走入我们的每一个领域,渗透到每一个活动,从而全面优化礼仪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我园的礼仪教育水平。

此外,教师们还在幼儿园的飞信平台交流平时的反思和心得,大家相互学习,为自己支持的反思回帖或投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五、研究成效

(一)构筑了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设礼仪教育环境,营造文明礼貌氛围

全方位的礼仪教育环境首先我园创设了礼仪大型宣传版面,利用该版面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方面的一些新观点,新内容,新动向。其次,是巧妙利用悬梁布置悬挂式的礼仪宣传环境;第三是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和审美特点,结合礼仪教育内容设计走廊礼仪环境,如:小班布置成了礼仪儿歌长廊,中班布置成了三字经故事长廊,大班布置成了弟子规长廊,三年来这些礼仪走廊宣传不断向孩子们宣传着礼仪方面的各种知识。

多层次的礼仪教育环境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礼仪环境面向不同的人群,有面向家长的礼仪共享平台,有面向老师的教师礼仪版面,有面向全园孩子的礼仪宣传长廊,也有面向各班孩子的班级专题研究展示版面。

互动型的礼仪教育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打破“环境布置”的旧观念,在环境的创设上注重了幼儿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小班门口创设了学做能干宝宝的操作区域,既激发了孩子动手的积极性,又无形中教育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图书区张贴上文明阅读规则儿歌,既给孩子们创设了自由阅读的空间,又提示孩子们要学会爱惜图书,文明阅读。

2、构建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完善礼仪教育评价体系

礼仪教育目标体系涉及: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细分为多个培养目标,每个目标中又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评价要求,这一目标体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对于幼儿礼仪教育的成果测试提供了依据,真正让礼仪教育的成果变得具象、客观。

小班以生活礼仪为主引导幼儿学习用餐礼仪和仪容仪表礼仪,促使幼儿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别人共餐时的礼节。在仪容仪表礼仪上,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立、走;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

中班以交往礼仪为主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并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不影响他人,会尊重和原谅别人;同伴间能互相帮助等。

大班以学习礼仪为主引导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做到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倾听,服从活动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能尊重长辈,懂得孝敬和感恩;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有爱心等。

3、开设园本礼仪课程,实施礼仪教育于孩子

每周各班开展礼仪课程,在课题研究中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礼仪课题研究计划,小、中、大班课题研究各有侧重。

各班通过每周的礼仪教学活动或礼仪游戏活动对孩子们实施礼仪方面的教学,在三年的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积累和实践收集整理了近100篇礼仪方面的教学案例,并汇编形成了一套幼儿园的礼仪园本教材,正是这些礼仪教学活动的实施,才使得我们的孩子掌握了礼仪方面的各种知识。

除此之外,我园的园本课程中也专门增设了《三字经》和《弟子规》教学内容,孩子们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更好地接触中国的传统礼仪教育的精髓。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把所学的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很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美德。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幼儿礼仪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孩子们把所学的礼仪知识真正外显出来的必要途径,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礼仪行为的意义,内化礼仪品质,我们经常安排孩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12月份我园举办了“文明你我他亲子摄影大赛”活动。家长们带领孩子一起捕捉了生活中各种文明行为的镜头,通过照片的记录,把瞬间的行动转化成形象的教育;2012年3月份,组织部分幼儿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孩子们表演了自己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与老人交流谈心,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同时也让小朋友从小懂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家园共育同步进行,拓展礼仪教育空间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因此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班通过家园礼仪教育专刊、家长会、安康家园、飞信交流等方式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并开展“文明小天使”“文明家长”的评比,家园合作,形成一种文明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真正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幼儿。

(二)形成了富具特色的园本教材

通过课题研究,我园教师、家长、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积累了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

1.汇编的成果集:根据课题每阶段的实施情况汇编了3本阶段成果集和结题汇报成果展1本;根据各年龄段子课题开展情况汇编了6本园本礼仪教材;选取了12个课题实验活动制作成光盘。

2.形成的文本资料:《礼仪教育手册》(教师篇和幼儿篇各一册);“教研园地”刊物;《幼儿礼仪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教师、幼儿文明礼仪规范》;《幼儿礼仪教育课题实施方案》;《幼儿礼仪活动实施方案》、《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方案》、《经典诵读方案》等。

(三)提升了幼儿的礼仪素养

在本课题开展活动前后,我们对大中小班幼儿分别对他们的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对比

前测

后测

生活卫生习惯方面

好51%

好87%

36%

文明礼貌习惯

会34%

会85%

51%

与人交往方面

经常43%

经常81%

38%

乐于助人方面

经常19%

经常73%

54%

家长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意识

特别重要98%

特别重要100%

2%

家长对孩子文明礼仪教育

经常教育59%

经常教育82%

23%

种种事实表明,我们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礼仪教育专题研究,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全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学习礼仪、交往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遵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极大提升了幼儿的礼仪素养,纠正了幼儿的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获奖方面:

(1)我园部分幼儿在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绚丽年华2009全国美术教育成果展”活动中,有黄建斌、黄静怡、林燕等多位幼儿的作品获“二等奖”;邱奇亮、张羽等幼儿的作品获“三等奖”。邱婉苓、赖思婷参加“全国少儿书画作品展”均获金奖。

(2)在我县举办的“全县幼儿绘画作品比赛”活动中,四十余幅作品分别获奖,其中李心研、游子毅、游子宁等幼儿的作品获“一等奖”;何心怡、林敏、张羽等幼儿的作品获“二等奖”;郭浩、蓝颖、张晓丽等幼儿的作品获“三等奖”。

(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获奖情况:20来,我园教师中有二十多人次分别获得各级荣誉称号,其中,陈英获“福建省骨干教师”称号,蓝春玉评为“上杭县先进工作者”,温浏英、曹凤招、王惠英等7人次评为“临江镇优秀教师”,陈爱秀、邱金兰、郭燕等8人次评为“中心校优秀教师”。

在县级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中,我园李霞英、郭燕两位老师参加幼儿教师教玩具制作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郭燕、曹凤招两位老师参加幼儿教师技能比赛均获一等奖;

在中心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园陈英、吴晓春两位老师参加“走进新课程岗位练兵”活动获“综合奖”,郭燕老师获“单项奖”,蓝春玉、邱金兰两位老师获“指导教师奖”;在参加“人人争当师德标兵,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中,我园郭燕、曹凤招两位老师均获一等奖。

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绚丽年华全国美术教育成果展”评比活动中,我园蓝春玉老师指导的《机器人》、《你高我更高》分别获二、三等奖,陈爱秀老师指导的《毛毛虫一家》获三等奖,邱金兰老师指导的《我和你》、《吃蛋糕》均获二等奖。

2、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CN级论文6篇):蓝春玉园长的《加强“五心”教育,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收入《中国教育教研学会》汇编并获一等奖,《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收入《福建教育研究》汇编,;温浏英老师撰写的《幼儿礼仪教育之我见》、《运用多种方式创设语言教学情境》发表在北京CN级刊物《名校》杂志2012年第七、八期,分别获一等奖;陈英老师的《让幼儿学会感恩》、《谈2~3岁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收入《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汇编。

3.幼儿园荣誉:2009年11月顺利通过“省标准幼儿园”复评、换牌评估验收,同时被评为上杭县第十届“文明学校”,今年4月再次评为上杭县第十一届“文明学校”,2012年6月组织幼儿参加“上杭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书画摄影展”获“优秀组织奖”;204月评为“县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六、问题思考

因幼儿园经费紧缺,近几年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较少,导致参与研究人员的理论功底还比较肤浅,一些做法和经验缺乏先进理论的引领;幼儿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加上社会环境对幼儿影响的不可控性,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复性较大。如何增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应是教师们下一步探索的重点。

总之,课题实施三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园《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亮点(功能)可归纳为八个字:导控、激励、诊断、改进。今后我们将遵循“实践-反思-研究-实践”之路,努力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进、充实和丰富幼儿礼仪教育,积极探索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提高幼儿的礼仪教育水平、促进幼教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8: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特性培养与潜力开发是重要目标。但通过对一些地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发现教学之中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导致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难以有效教授和培养学生,有碍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当将目光落在分层教学上,通过对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离分层,以此来培优补差,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总之,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原则

现代基础教育重视学生差异、提倡培优补差,此种情况下,为了使每位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收获知识,教师在规划设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之能够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实现个性化教育,解决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矛盾,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满足同一班级内部多个层次学生的进步需求。当然,以往所开展的小数数学教学活动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教师要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适用的、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应用于书医学教育教学中,使之达现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确定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分层教学本身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动态化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动态化的调整和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以便相同水平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解答问题,从而做到有效学习,是每个同学的数学知识水平都得以提高。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参考相关资料,确定保证分层教学有效落实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也就是要明确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客观的.设计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2.动态性原则。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情况来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做到实时跟进。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分层教学是一种具有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之中,通过改变数学教学现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自身数学知识水平。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和总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呢?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了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教学目标分层。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要能够贴近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学习数学知识。为了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具体规划与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学生入手。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相关方面。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2.学生分组分层。为了保证数学分层教学能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原基础上逐渐提升,所以在规划与实施数学分层教学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也就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阶段内容对学生进行单一组和混合组的分类。其中单一组是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根据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如面对优秀小组,数学教学计划主要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对中等生小组,数学教学计划主要通过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为主。

3.教学内容分层。为了保证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要充分考虑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来合理规划和分层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课堂只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学内容分层呢?首先按照学生的分组分层,确定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而围绕教学目标来确定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如直接选取教材上基础数学知识,适当拓展课本上的知识,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以便有针对性地教授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其能够在自己的水平线上有效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然,要想使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当注意做好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分组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等,以便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使之可以有效学习,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和信心,为促使自身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宏程.探究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95.

[2]张祝芹.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4):46-47.

校园实践活动方案怎么写

少队秋季上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春季少队工作计划

小学文明校园活动方案

生物教研组校本实施计划

文明礼仪活动

行政课题报告范文

谈谈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

优秀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
《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校园礼仪教育行动实践研究(通用8篇)】相关文章:

暑假名著精读校本课程建设方案2022-10-10

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方案2023-10-14

小学2022年少先队工作计划2022-08-05

课题开题报告2023-01-10

科学课题开题报告2022-05-07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2022-07-07

护理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2-05-07

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23-03-22

少先队小学作文2022-09-03

文明礼仪活动计划小学2023-07-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