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通用17篇)由网友“jackie”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篇2: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
我在华州,但现在要离开了。停下车驾,匆促地参加送别的筵席。只见河岸边带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对面长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忧愁笼罩。面对此景,触目伤怀,那物的情状、人的情绪无处不凄凉悲伤。
醉意蒙蒙中仍持握缰绳骑马伫立,饱含离情眼泪的双眼,彼此相看,不忍离去。更何况这一离别,将是彩绣帏帐中人孤寂,山中馆驿春夜寒。今宵将怎样面对这漫漫长夜,一下子分居两处,独自而眠。
篇3: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
⑴临江仙引:词牌名,柳永据《临江仙》作引曲,《乐章集》注“南吕调”。双调七十四字,上片十句两仄韵、四平韵,下片六句三平韵。
⑵上国:泛指京都以西地区,此处指华州。
⑶去客:指离开陕西的人。
⑷飞盖:车盖。车行时盖衣因风而飞动,故称。此处代指车驾。促离筵(yán):匆促的离别筵席。
⑸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⑹岸花啼露:岸边的花上还带着朝露。啼:啼哭。
⑺烟:薄薄的雾气。
⑻触目:目光所及。欧阳修《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⑼征骖(cān):驾车远行的马。王勃《饯韦兵曹》:“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⑽绣帏:指闺阁。
⑾山馆:山野驿馆。
⑿怎:怎奈。向:语助词。漏永:指夜长。漏,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
篇4: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
“停飞盖、促离宴。”“花啼露”、“柳愁烟”,“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离别在即,试问,这难舍难分之情有几多、有多深?且看涕泪的鲜花、忧愁的柳林。为何“物情人意”皆“凄然”?因为这一离别,将是“绣帏人静”、“山馆春寒”,从此“两处孤眠”!哀哉!这伤心的离别,不就是为了那该死的“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柳永《凤归云(向深秋)》)吗!
“花啼露”、“柳愁烟”为离情,“物情人意”皆“凄然”,这是人们常引用的那句经典词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又一注脚。
在都城汴京,离人正与佳人依依道别。停在路边的马车,仿佛在催促离别酒宴上的那对即将分别的情侣。京城古道绵绵不尽。只见河岸边带露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对面长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忧愁笼罩。面对此景,触目伤怀,那物的情状、人的情绪无处不凄凉悲伤。
醉意蒙蒙中仍持握缰绳骑马伫立,饱含离情眼泪的双眼,彼此相看,不忍离去。更何况这一离别,将是彩绣帏帐人孤寂,山中馆驿春夜寒。今宵将怎样面对这漫漫长夜,一下子分居两处,独自而眠。
篇5: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后的情景。“上国”二句,点明主题,写离别之情。开端两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来的第三句虽为六字,却需三字停顿一下,叙事的句子语势富有节奏却十分急促,化了词人的行色匆匆,又与下句“长安古道绵绵”形成鲜明的对比。行色匆匆说明词人与亲人离别的时候也是短暂的,道途“绵绵”则又意味着难以再次相聚。词的开端即通过叙事与写景为全词铺设了浓重的悲剧氛围。“岸花啼露”、“堤柳愁烟”是描绘离别之景,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岸花”本是乐景,但是词人却以“啼露”修饰,颇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感觉,因为词人“啼”、“愁”,所以他才会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烟”。这里的“露”又象征着人的眼泪,“烟”象征着人的愁情。以景写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还是景,这既是“物情”,又是“人意”。接下来的“物情人意”四字,下的十分精当,所营造的意境又极其凄绝、迷离,自是“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了。
词的下片转而写与妻子分别时的情景。过片换头句写临分手的瞬间。“醉拥征骖犹伫立”,这时词人已经喝醉了,坐在车上,词人却想“伫立”,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继续走下去了,这是因为思念所致。“盈盈泪眼相看”,“盈盈”的泪水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情意,这里其实也暗示了车子的走动,不然又怎会泪眼“盈盈”。当对方已经在视线中消失的时候,词人又想到今次离别之后的孤寂,写孤寂分别从双方着笔:先写妻子这边,“况绣帏人静”;后写自己,“更山馆春寒”。彼此一个在“绣帏”,一个在“山馆”,但同样是“人静”、“春寒”。这是一组工稳的对偶句,“况”、“更”为领字,“人静”、“春寒”是互文,遣词造句极为考究。煞拍一韵合二处为一体,“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同一个“今宵”,同样的“漏永”,同样的“孤眠”,也同样是无可奈何,更是无法忍受的。
词的上片,时间、空间相对静止,饯别之时、临岐之地;下片时间、空间相对处于推移变化中,时间延长,空间扩展。时空设计上的匠心,把离情抒写得既有浓缩的情致,又有绵长的余韵。
这首《临江仙引》在构思布局以至旨趣上,均颇为类似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但词意较为高洁,较少缠绵细腻之状,又没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寥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雅,故而在意蕴丰厚上明显逊于后者,其影响自然远远不及后者。
篇6:柳永 临江仙诗文介绍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篇7:柳永《迷仙引》诗文相关介绍
【作者】柳永 【朝代】宋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篇8:柳永《迷仙引》诗文相关介绍
笄(jī)年:十五岁。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戴笄的成年礼。
绾(wǎn):把头发盘旋起来打成结。云鬟(huán):高耸入云的发髻。女子成年后发式由下垂改为绾结耸立。
随分:随便、随意。
等闲:平常。“酬一笑”两句,即一笑千金,也懒得再看。
慵觑(yōng qù):懒得看,不屑一顾。
蕣(shùn)华: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借指美好而易失的年华或容颜。“华”,通“花”。
君:指这位歌妓恩遇的倾吐对象。
花:喻青春貌美的歌妓。
丹霄:布满红霞的天空。
烟花伴侣:青楼卖唱生涯。
朝云暮雨:语出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典故,这里比喻歌妓爱情不久长的卖唱生涯。
篇9:柳永《迷仙引》诗文相关介绍
柳永是第一个敢于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歌妓们真 、善、美的心灵写进词中的人 ,在词境的开拓上有重要贡献。此词描写的就是一位身陷污泥而心向自由、光明、高洁的不幸歌妓的典型形象。词的上片从以往的无情现实落笔铺写,展现这位歌妓厌倦风尘的心理活动,下片由未来的强烈愿望发挥开去,写她对自由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全词通过一位歌妓的自述,表现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刚成长为少女时便学习歌舞了。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 ,开始梳绾发髻 ,插上簪子,称为“及笄”,标志成年。由于她身隶娼籍,学习伎艺是为了在歌筵舞席之上“娱宾”,以成为娼家牟利的工具。她在华灯盛筵之前为王孙公子们歌舞侑觞,由于她年轻,色艺都好,席上尊前,随处博得王孙公子的称赞,对她的一笑(随)地便以千金相酬。可是她意不在此,“慵觑”是懒于一顾。可见,她与一般安于庸俗生活、贪得缠头的歌妓们,意趣相异。作者于此婉曲地表现了这一歌妓轻视千金而要求人们的尊重和理解的独特品橡。她在风尘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渴望着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归宿。歌舞场中的女子青春易逝,有如“蕣华”的命运一样。“华”古通花,蕣华即木槿花。《诗·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蕣华”朱熹注:“蕣,木槿也,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郭璞《游仙诗》:“蕣荣不终朝。”古人多用蕣华以喻女子青春,虽美艳而难久驻,有似朝开暮落一般。这位歌妓清楚地知道,她的美妙青春也将象蕣华会暗中很快变灭的。“光阴虚度”之后的结局就是常常使她感到困扰和耽忧的问题。
她终于在赏识者中寻觅到一位可以信任和依托的.男子,便以弱者的身份和坚决的态度,恳求救其脱离火坑 。他的同情、怜爱和赏识 ,在她看来已是“恩顾”了。歌妓犹命薄如花的女子,求他作主,求他庇护,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万里丹霄”意即广阔的晴空。而今她有了可信任的男子,祈求着“何妨携手同归去”,共同缔造正常的家庭生活。从良之后,便表示永远抛弃旧日的生活和那些烟花伴侣,以此来洗刷世俗对她的不良印象。“朝云暮雨”,典出自宋玉《高唐赋》。歌妓由于特殊的职业,送往迎来,相识者甚多 ,给人以感情不专、反复无常的印象。所以,这位歌妓她恳求、发誓,言辞已尽,愿望热切,力图证明自己非轻浮的女人向社会发出求救的呼声。然而当时的歌妓者要想象正常人一样过着温暖的家庭生活总是难以如愿的,词中女子的愿望恐难实现。
这首词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灵世界。作者似乎只是客观如实道来,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备受侮辱的妖女渴望跳出火炕、获得自由的深切同情。全词纯用白描,全以歌妓之口出之,读来情真意切,真挚动人,干净利落,通俗易懂,是柳词中的上乘之作。
篇10:柳永《引驾行》诗文相关介绍
宋·柳永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
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篇11:柳永《引驾行》诗文相关介绍
上片极尽铺叙之能事,先以一组排句对旅途中的客观物景,大肆进行铺写涂抹。这组排句均以一个三字句托上两个四字对句,着意加以渲染。“红尘紫陌,斜阳暮草”,描绘当时的长安道说的是场所。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描绘当时的天气氛围。接着,人物登场,“迢迢匹马西征”、“摇鞭时过长亭”,谓主人公正旅行,“离人”、“匹马”,“断魂”、“迢迢”,都带感情色彩,让人觉得主人公的这次旅行,并不那么愉快,再与此时此地的大好时光相对照,则更加烘托出这次旅行,是多么令人难堪,使人生愁。于是,抒情主人公很自然地兴起对于“凤城仙子”的思忆。“别来千里重行行”说的是漫长的旅行途中,有万千情事可以思忆,但令人难忘的还是即将踏上征途的那一时刻,俩人执手相看,那脸上水盈盈的双眼,永远印脑际。头一组排句与以下的思忆,布局巧妙,写的.是现的景况,铺叙中穿插回忆,已将主人公旅途中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转换角度,述说对方的相思苦情,并且进一步设想将来相见的情景。“花朝回夕,最苦冷落银屏。”几句说的是主人公设想,离别之后,每逢花朝月夕,她必定分外感到冷落,夜夜无眠,说不定她已经算好了我回归的日程。对方的相思苦情,这是想象中的事,但写得十分逼真,虚实难辨。这时候,仿佛她就自己的眼前。接着,主人公转而想到,这千万般的思忆,不管是我想念她,还是她想念我,全都是空的,怎比得上及早返回,与她相见,那才是实的。“争”,同“怎”。那时候,“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我将向她从头细细述说,离别之后,我是如何如何地思念着她。幻想中,作者既描绘了她的相思苦情,又写出彼此述说相思的情景,深切而生动。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忆起“凤城仙子”,实景实情实写;下片描写对方的相思,虚者实写。上下片合起来,说的就是“相思”二字。全词铺叙、言情,有时间的推移,也有场景的变换,所抒之情饱满生动。
篇12:柳永《临江仙引·上国》鉴赏
柳永《临江仙引·上国》鉴赏
《临江仙引·上国》
宋代:柳永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临江仙引·上国》译文
我在华州,但现在要离开了。停下车驾,匆促地参加送别的筵席。只见河岸边带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对面长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忧愁笼罩。面对此景,触目伤怀,那物的情状、人的情绪无处不凄凉悲伤。
醉意蒙蒙中仍持握缰绳骑马伫立,饱含离情眼泪的双眼,彼此相看,不忍离去。更何况这一离别,将是彩绣帏帐中人孤寂,山中馆驿春夜寒。今宵将怎样面对这漫漫长夜,一下子分居两处,独自而眠。
《临江仙引·上国》注释
临江仙引:词牌名,柳永据《临江仙》作引曲,《乐章集》注“南吕调”。双调七十四字,上片十句两仄韵、四平韵,下片六句三平韵。
上国:泛指京都以西地区,此处指华州。
去客:指离开陕西的人。
飞盖:车盖。车行时盖衣因风而飞动,故称。此处代指车驾。促离筵(yán):匆促的离别筵席。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岸花啼露:岸边的花上还带着朝露。啼:啼哭。
烟:薄薄的雾气。
触目:目光所及。
征骖(cān):驾车远行的马。
绣帏:指闺阁。
山馆:山野驿馆。
怎:怎奈。向:语助词。漏永:指夜长。漏,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
《临江仙引·上国》赏析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后的情景。“上国”二句,点明主题,写离别之情。开端两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来的第三句虽为六字,却需三字停顿一下,叙事的句子语势富有节奏却十分急促,化了词人的行色匆匆,又与下句“长安古道绵绵”形成鲜明的对比。行色匆匆说明词人与亲人离别的时候也是短暂的,道途“绵绵”则又意味着难以再次相聚。词的开端即通过叙事与写景为全词铺设了浓重的悲剧氛围。“岸花啼露”、“堤柳愁烟”是描绘离别之景,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岸花”本是乐景,但是词人却以“啼露”修饰,颇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感觉,因为词人“啼”、“愁”,所以他才会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烟”。这里的“露”又象征着人的眼泪,“烟”象征着人的愁情。以景写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还是景,这既是“物情”,又是“人意”。接下来的“物情人意”四字,下的十分精当,所营造的意境又极其凄绝、迷离,自是“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了。
词的下片转而写与妻子分别时的情景。过片换头句写临分手的瞬间。“醉拥征骖犹伫立”,这时词人已经喝醉了,坐在车上,词人却想“伫立”,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继续走下去了,这是因为思念所致。“盈盈泪眼相看”,“盈盈”的泪水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情意,这里其实也暗示了车子的走动,不然又怎会泪眼“盈盈”。当对方已经在视线中消失的时候,词人又想到今次离别之后的孤寂,写孤寂分别从双方着笔:先写妻子这边,“况绣帏人静”;后写自己,“更山馆春寒”。彼此一个在“绣帏”,一个在“山馆”,但同样是“人静”、“春寒”。这是一组工稳的对偶句,“况”、“更”为领字,“人静”、“春寒”是互文,遣词造句极为考究。煞拍一韵合二处为一体,“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同一个“今宵”,同样的“漏永”,同样的`“孤眠”,也同样是无可奈何,更是无法忍受的。
词的上片,时间、空间相对静止,饯别之时、临岐之地;下片时间、空间相对处于推移变化中,时间延长,空间扩展。时空设计上的匠心,把离情抒写得既有浓缩的情致,又有绵长的余韵。
这首《临江仙引》在构思布局以至旨趣上,均颇为类似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但词意较为高洁,较少缠绵细腻之状,又没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寥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雅,故而在意蕴丰厚上明显逊于后者,其影响自然远远不及后者。
《临江仙引·上国》创作背景
词中言“上国。去客”,联系到柳永生平,该词创作年份应为庆历七年,当时柳永离开陕西华州,去往苏州为官。“停飞盖、促离筵”,联系到柳永当时的行程来看,此次筵席应该是在陕州举行的,是陕州知州送别柳永之宴。柳永经历离别,有感于世事无常,作下此词。
《临江仙引·上国》赏析二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后的情景。“上国”二句,点明主题,写离别之情。开端两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来的第三句虽为六字,却需三字停顿一下,叙事的句子语势富有节奏却十分急促,化了词人的行色匆匆,又与下句“长安古道绵绵”形成鲜明的对比。行色匆匆说明词人与亲人离别的时候也是短暂的,道途“绵绵”则又意味着难以再次相聚。词的开端即通过叙事与写景为全词铺设了浓重的悲剧氛围。“岸花啼露”、“堤柳愁烟”是描绘离别之景,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岸花”本是乐景,但是词人却以“啼露”修饰,颇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感觉,因为词人“啼”、“愁”,所以他才会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烟”。这里的“露”又象征着人的眼泪,“烟”象征着人的愁情。以景写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还是景,这既是“物情”,又是“人意”。接下来的“物情人意”四字,下的十分精当,所营造的意境又极其凄绝、迷离,自是“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了。
词的下片转而写与妻子分别时的情景。过片换头句写临分手的瞬间。“醉拥征骖犹伫立”,这时词人已经喝醉了,坐在车上,词人却想“伫立”,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继续走下去了,这是因为思念所致。“盈盈泪眼相看”,“盈盈”的泪水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情意,这里其实也暗示了车子的走动,不然又怎会泪眼“盈盈”。当对方已经在视线中消失的时候,词人又想到今次离别之后的孤寂,写孤寂分别从双方着笔:先写妻子这边,“况绣帏人静”;后写自己,“更山馆春寒”。彼此一个在“绣帏”,一个在“山馆”,但同样是“人静”、“春寒”。这是一组工稳的对偶句,“况”、“更”为领字,“人静”、“春寒”是互文,遣词造句极为考究。煞拍一韵合二处为一体,“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同一个“今宵”,同样的“漏永”,同样的“孤眠”,也同样是无可奈何,更是无法忍受的。
词的上片,时间、空间相对静止,饯别之时、临岐之地;下片时间、空间相对处于推移变化中,时间延长,空间扩展。时空设计上的匠心,把离情抒写得既有浓缩的情致,又有绵长的余韵。
这首《临江仙引》在构思布局以至旨趣上,均颇为类似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但词意较为高洁,较少缠绵细腻之状,又没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寥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雅,故而在意蕴丰厚上明显逊于后者,其影响自然远远不及后者。
《临江仙引·上国》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篇13:柳永《诉衷情》诗文相关介绍
一声画角①日西曛②。催促掩朱门。不堪更倚危阑③,肠断已消魂④。
年渐晚⑤,雁空频⑥。问无因。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篇14:柳永《诉衷情》诗文相关介绍
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南朝梁简文帝《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唐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②曛:落日的余光。
③危阑:城楼高处的栏杆。危,高。阑,通“栏”。
④消魂:好像灵魂出壳一样,即失魂落魄,悲伤到极致。
⑤年渐晚:渐渐接近岁末。
⑥雁空频:大雁虽然频繁往来,却没有带来任何的信息。古有大雁传书的说法。
篇15:柳永《诉衷情》诗文相关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1]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等。
人物评价
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后人评价
评语
1.屯田(柳永官屯田员外郎,故称)北宋专家,其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郑文火卓
2.“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 ——胡寅
3.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 叶梦得
4.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李清照
5.“予观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 ——黄裳
6.“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陈振孙
7.“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不减唐人高处”。 ——苏轼
评词
戚氏一首
倚窗前,丹霄零落画桥间。倚翠偎红,几回花下、叹云残。重帘,掩悲欢,涟漪还皱几层山?衰红怎敌新绿?此时惨悴最应怜。微风离岸,相依渐远,再来更是何年?纵凄然舞踏,秋光夏影,无计归还。
遥寄一页蛮笺,谁知却是,屡屡误更阑?长亭外,寒蝉凄婉,夜色沧寒,到庭轩。雨袭巷陌,烟花败落,次第何堪?遣谁又在,费尽歌喉,换得不致风餐?
几顾黄金榜,吾名落处,更次孙山。明代长千古后,始能知、屡次最遗贤?君王诏我填词,又能怎计?天籁承恩典。
叹须臾,晓露空沾。停御笔,舞动歌弦。柳巷中,依约花颜。看初日,暗暗满长天。怎消追省?迢迢良夜,醉尽清欢。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柳永雨霖铃
2.蝶恋花+柳永原文
3.柳永词的数量词使用
4.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英文翻译
5.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阅读答案
6.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鉴赏
7.柳永《卜算子慢·江枫渐老》阅读答案及赏析
8.柳永《甘草子》阅读答案及赏析
9.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
10.柳永的诗句词句
篇16:柳永《诉衷情》诗文相关介绍
这是一首优美的闺怨词。画角声起,太阳西沉,夜幕降临,已是关门闭户的时刻。但是,女主人公悲伤万分,依然在高楼凭栏远眺,原来外出的丈夫还没回来。她天天如此,从清晨直至黄昏,年头直至年尾,企盼伫望。现在渐近岁末,虽然大雁频频飞来,却没有带来亲人的'任何音信。她泪流满面,早已把心思碎,就这样又熬过了一个黄昏。词生动地描述了她的守望之切,相思之苦。她的亲人为何外出?是为生计奔波?还是苦于徭赋?他会回来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词让我们生出绵绵思念,禁不住关注女主人公孤苦的命运。
篇17:柳永《木兰花》诗文介绍
宋代:柳永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弦焦争可逐。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 苏轼的介绍
★ 望海潮柳永
★ 望海潮ppt课件
【柳永《临江仙引》诗文介绍(通用17篇)】相关文章:
柳永《法曲第二》诗文介绍2022-08-05
望海潮 柳永2022-08-16
临江仙李清照翻译2022-12-17
古诗的名言佳句2023-05-23
相思的诗词2023-03-28
古诗相思的诗词2022-11-15
李清照相思之苦的诗句2022-10-02
相思之苦的古诗句2023-09-23
说屏教案2022-11-09
形容桥的诗句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