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

时间:2022-08-19 07:36:4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共9篇)由网友“Sia”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

篇1: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

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 -诗词大全

万里桥

作者:岑参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篇2:万里桥西——草堂作文

薄雾迷离,竹影深深。较之北方,浣花溪畔的春天来得似乎是早了一点,在将将立春之际,我便看到了枝头上嫣红的花朵,嗅到了带着露水气味的芳香,一簇一簇高大碧绿的竹子更为这里增添了盎然的生机,目之所及尽是浓郁的碧色。在这个偌大的园子缓步前行,一派悠然闲适,这里,便是杜甫草堂。

与其说是遗址,倒不如说是纪念馆。向着茅屋故居走去,绿竹始终相伴两侧,一路经过诸多景点,诗史堂,工部祠,杜甫安坐在神龛中,以微笑的神色俯视着敬仰他的人们。而就他为文学作出的贡献,确实当得起今人的供奉,他的后半生与安史之乱紧密纠缠,他的诗歌忠诚的记录了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变化。他青年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毕生未能实现,却不幸地遭遇了“城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战乱之苦,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悲惨嘲讽至极的一幕。乱离人,不及太平犬,杜甫之一生,或许真可以用一个惨字概括,可也是因为苦难,造就了流芳百世的“诗圣”。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如今杜甫草堂的花径依然存在,却干净整洁,小径两旁清一色地长满了冲天的翠竹。若当漫步散心之所,这里确真是个好去处,可是,隔了近千年的时光,走在整洁的石板路上,我却并无多少触碰到历史的感觉,料想这条花径也是后人重修,或许位置也不大相同,先人的痕迹,着实是很遥远了。

直到走到唐代遗址,才有了来到杜甫故居的真实感。杜甫之于我,更像一个伟大的符号,他有很多称呼,杜甫,杜工部,诗圣,他的诗被称作诗史,他是应当学习,是值得瞻仰,是万古流芳的大诗豪。而现在,在离地几米的坑里,存在着散落的瓦片,破败的枯井,以及辨不出颜色的水缸。经年的风沙掩盖了它们,再多年后又重现于世。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有血有肉的杜甫存在过,他与常人一样地生活。我们与唐代的现实距离是两米的黄土,可是时光却早已一去不返。它带走了无数灵魂,伟大的,卑贱的,无耻的,侵蚀了一切有形的物体。不过幸好,它还为我们遗留了精神,文明,让我知晓在自身都难以过活的情况下,有人能够依旧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创造出诗史上不朽的华章。

茅屋故居依水而立,相传是唐末诗人韦庄寻址重建,使其得以保留。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间茅屋简陋至极,桌子,椅子,床,以及四面空空的墙壁,着实是乏味可陈。它也一定与从前的样子相去甚远。因为除了简陋,这件茅屋四壁完好,房顶也不漏风,丝毫无“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之境况发生的可能。杜甫在草堂里的生活虽相对安逸,但却绝无我如今在草堂里闲逛的悠然心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是他生活的写照。漏雨的房屋,顽劣的孩童,懵懂的幼子,以及因战乱而产生的恐慌,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杜甫的身上,心上,在如此境遇下,我们却可以看到杜甫人格中最闪光的地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不惜以冻死的代价换取所有穷苦人民的幸福,他同情着世人,我怜悯着他,一个饱受时代的阴暗摧残的中年人,与青年时的理想渐行渐远,生活诸般不如意,却未曾绝望,始终怀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去同情千万与他同样遭遇的人,着实是高山仰止。可惜这样博大的灵魂,在经历了半生的漂泊后,病死在了江舟之上,他是乱世中的一朵浮萍,漂泊无依,半生流离。

我离开的时候,阳光尚好。此时的草堂修葺完善,适宜欣赏,适宜漫步。若诗圣的灵魂依旧漂泊,希望他在这里稍稍驻足,获得安定与悠然。

篇3:万里桥江上习射,万里桥江上习射陆游,万里桥江上习射的意思,万里桥江上习射

万里桥江上习射,万里桥江上习射陆游,万里桥江上习射的意思,万里桥江上习射赏析 -诗词大全

万里桥江上习射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偾苟丝陕洌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C他年下百城。

篇4:关于桥的诗句——《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和郭员外题万里桥》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原文

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

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也作霖。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作者简介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篇5:和郭员外题万里桥,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薛涛,和郭员外题万里桥的意思,和郭员外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薛涛,和郭员外题万里桥的意思,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赏析 -诗词大全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作者:薛涛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

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也作霖。

篇6:《万里桥》原文注释作者介绍及繁体对照

《万里桥》原文注释作者介绍及繁体对照

《万里桥》作品介绍

《万里桥》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8卷。

《万里桥》原文

万里桥

作者:唐·岑参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万里桥》注释

①居成都时作。万里桥:在今成都市南门。《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一:“万里桥,架大江水(即流江),在(成都)县南八里。蜀使费袆聘吴,诸葛亮祖之,袆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

②维扬:即扬州。三国吴置扬州,治建业(吴都,在今江苏南京)。袆聘昊,即赴建业。

③“东看”句:指楚客因思楚而流泪。

《万里桥》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万里桥》繁体对照

卷198_78萬裏橋岑參

成都與維揚,相去萬裏地。

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

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

篇7:升仙桥,升仙桥岑参,升仙桥的意思,升仙桥赏析

升仙桥,升仙桥岑参,升仙桥的意思,升仙桥赏析 -诗词大全

升仙桥

作者:岑参  朝代:唐  体裁:五古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篇8: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陆游,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的意思,步

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陆游,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的意思,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赏析 -诗词大全

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久坐意不怿,掩卷聊出游。

一筇吾事足,安用车与驺。

浮生了无根,两踵蹋百州。

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涛头。

一日新雨霁,微茫见流求。

西行亦足快,纵猎南山秋。

腾身刺猛虎,至今血溅裘。

命薄每自笑,校尉略已侯。

短剑隐市尘,浩歌醉江楼。

颇疑屠博中,可与共奇谋。

丈夫等一死,灭贼报国雠。

徙倚万里桥,寒日堕前洲。

篇9:《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原文及译文赏析

《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原文及译文赏析

《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前言:

《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注释:

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细小的竹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⑷裛:滋润。红蕖:粉红色的荷花。冉冉香:阵阵清香。

⑸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⑹恒饥:长时间挨饿。

⑺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翻译: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的“互文”之妙了。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范文

行路难赏析

小学《唐诗》赏析

描写大海的古诗句

古代文学教学

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

关于桥的诗句——《五云桥》

描写雪的优美诗句赏析

登鹳雀楼古诗带拼音

古诗词含桥的成语

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
《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万里桥,万里桥岑参,万里桥的意思,万里桥赏析(共9篇)】相关文章:

杨万里 过杨村2022-06-13

登鹳雀楼古诗拼音2023-08-01

描写白雪的古诗句2022-08-23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24-04-18

八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程教案2023-07-21

描写雪的古诗句有哪些?描写雪的古诗句2022-05-07

描写雪的古诗句2022-05-08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3-08-15

形容桥的诗句2022-10-08

初一初二语文的知识点总结2023-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