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报告(精选20篇)由网友“Clinomani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师成长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篇1: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世纪之初,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幼儿教育下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水平已成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近6年来,在逐步将《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途径?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教师自身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取得哪些经验?又遇到哪些困难?我们特此做了一问卷调查,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并试图就现实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思考。
二、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20xx年10月,我们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幼儿园随机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回收71份,回收率为88.8%,全部为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由反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四大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分若干个具体问题。前三部分主要是客观题,采用填空式或选择题形式;最后一部分为主观题。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1)幼儿园基本情况,如名称、地址、性质、幼儿班数和人数等;(2)幼儿园园长与教师基本情况,如园长和教职工年龄、学历、教职工的稳定性和待遇、教职工工作时间等;(3)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途径;(4)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的困难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问卷由各幼儿园的园长或业务园长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情况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性质
幼儿园的性质是制约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71所幼儿园中,私人办园比例最高,达45%,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集体办园(占18%)、企事业单位办园(占15%)、教育系统办园(占14%);街道办园所占比例最低,为8%。比较而言,私人办园发展迅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主力军;而通常所说的公办园、街道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比例逐年减少。这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教育系统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较好,主要表现为幼儿园领导重视、外出学习机会较多、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等。而部分幼儿园因为园领导不重视、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流动性较大、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原因,无法保障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权利和机会。
(二)幼儿园师资情况园长、教师的素质是幼儿园发展之根本。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园长学历具体情况是:有57%的幼儿园园长已取得大专学历,37%的园长具有中专或高中学历,6%达到本科学历,除个别以外,园长们取得的学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与前相关资料对比,幼儿园园长学历有明显的提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园长的学历提高是通过在职学历培训完成的。这反映了幼儿园园长非常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园长素质的提高也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
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从教师职称的统计数据看:12所幼儿园拥有幼儿园高级职称的教师,28所幼儿园拥有幼儿园中级职称的教师。教师学历的统计结果是:21所幼儿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专科学历教师比例占30%以上的幼儿园有40所,具大专学历的教师比例高于中专学历的教师比例的幼儿园有24所之多。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同时给一些负责和管理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门的在职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幼儿园教师对更高层次的学历培训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各种培训内容、形式等的要求也更趋专业化,普遍希望培训能与信息时代的特点、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现状相适应等。
另外,关于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调查结果如下:有25%的幼儿园工作人员每日工作的时间是在8小时以上,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的占63%,少于8小时的仅占6%。从数据统计上看,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不算过长,但要注意的是:幼儿园一般中午有一至两小时的午休时间,而真正能有空间有时间午休的教师并不多,这些时间往往被很多教师用来备课和准备教具;另外,幼儿园教师下班后加班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往往会更长。在统计中我们还看到很多单位上班时间改为8点30分后,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也推迟了,但在71所幼儿园中仍有49所(占69%)幼儿园教师的上班时间在7点30分到7点45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偏长、上班时间较早,同时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等因素,造成一定比例的幼儿园教师生理、心理出现疲倦状态,有些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幼儿园教师主动积极地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在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成长,就显得较为困难了。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方面,各幼儿园都表现出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条件。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外途径中,专门机构培训以30.5%的比例高居榜首,其他依次是参观、观摩学习、学历培训、区和片教研活动、专家讲座。而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内途径方面,比例高达42.9%的园内教研活动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他依次是园内观摩、业务学习、培训、阅读书报刊、传帮带活动等。专业途径的多样化说明了幼儿园教师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途径,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还是教师本人都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从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看,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缺乏足够的主体意识、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影响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园内各种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部分幼儿园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立幼儿园信息渠道欠畅通,等等。从幼儿园教师的角度看,上班压力大,工作量也大,教师身心疲惫,用业余时间参加专门机构培训较辛苦;多数幼儿园教师都是从幼师中专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在进行学历进修时难以处理好家庭、工作、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幼儿园园长支持度不够,有关专业成长学习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专业成长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思考与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影响已得到所有人的共识。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政策分析就指出:幼儿教育是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
幼儿教育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如20xx年2月颁布实施的《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认定标准》中,“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为其中的一项指标,且为必达指标。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使教师认识到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并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如何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的权利呢?笔者认为,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行政审批或评估中应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相应的要求并定期评估,使幼儿园行政领导切实认识到教师的素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保证,并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同时使幼儿园教师也认识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由个人的喜好决定是否参与,而要把自身的专业成长当作一种义务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义务。其次,承担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级教育业务部门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考虑教师在职培训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普遍性的问题,组织灵活多样、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比如,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课程内容要个性化、多样化,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水平,又能帮助教师更科学有效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培训形式、时间要灵活机动,不要让教师把专业成长看成是一种负担,视为“被动学习”,要避免造成教师生理和心理疲倦。
(二)重视幼儿园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因不能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近几年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非常多,如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幼儿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幼儿教师工作心理压力大;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和变化,幼儿教师无所适从;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时间偏长,工作的强度与收入不成正比;幼儿教师自身对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持否定态度,等等。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专业成长的看法和参与的积极性。有教师认为,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晚上或周末还参加学习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也有教师认为收入不高,学不学都一样,即使参加了也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面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目前不可能依靠某一个部门或某一单项措施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分析幼儿园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原因都源于教师对幼教工作的态度。在这方面,各级幼儿教育行政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或幼儿园行政管理者都应关注幼儿园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做相应的努力,以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提高教师参与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生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让幼儿园教师认识到心理、精神状态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的健康,只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学习,做到“张弛有度”、有效调节,身体健康才有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幼儿园教师看到教师这份职业的意义,在心理上产生对自我以及工作的认同感,把教师这一行看作是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生追求的理想;同时要让每一个教师学会从工作中体验快乐、成功和自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逐渐减轻或消除对职业的倦怠现象,从而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重视专门机构培训,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的统计显示,目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无论是园外还是园内方式都很多,而且幼儿园上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非常重视。我们发现,专门机构培训以30.5%的比例高居园外途径的榜首,比第二高比例的参观、观摩学习要高近7个百分点。这说明专门机构培训得到了幼儿园教师的高度肯定,同时也反映了专门机构培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师继续教育出现校本培训、专门机构培训、网络远程培训“三头并进”的新格局背景下,专门机构培训以其独特性必然成为其他两种方式无法代替的重要方式。与另两种继续教育方式相比较,笔者以为专门机构培训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专门机构培训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组织性、计划性。各级业务培训部门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经过专门的课程评审,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有保障。其次,专门机构培训主要采用面授方式,在此过程中师生能直接交流,能更好体现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与学的过程,效率较高。第三,专门机构培训有专业教师、幼教专家、大学教授组织教学,能让幼儿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第四,能与其他幼儿园的教师一起学习,形成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第五,专门机构培训相对有更多的强制性,如上课时间、地点固定,能更好保证学习的效果。
在我国现有的教师继续教育格局中,专门机构培训工作主要由部分高等院校和区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在提高专门机构培训实效方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项基本工作:第一,在每个继续教育周期内所有课程的设计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课程的设计和开设不能随意,要根据所辖全区域幼儿园教师的总人数考虑一个周期的总课时数、不同类别课程的比例和课时数在整个周期内的分布。例如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开设的课程相对中间几年的要少些,因为第一年许多教师认为后面时间还很多,最后一年许多教师已经修完所有学分。第二,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专门机构培训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同时可以结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观摩、专家讲座等形式,让教师有兴趣参加学习,真正做到参与培训的教师有所收获。第三,培训要考虑幼儿园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对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幼儿园园长、保育员等要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进一步探索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
以上提到幼儿园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如上班压力大、工作量较大、用工作时间或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时较难处理家庭、工作、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园长支持度不够等。解决这些困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的探索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园教研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中,笔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其中一种探索是将一般性的幼儿园视导制度、全区幼儿园教研活动、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结合在一起,试图建立一种更新更有效的“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制。实践证明,这种探索很有积极意义,效果理想,得到绝大多数参与教师的肯定。例如20xx年7月4日、5日我们在广州市荔湾区荔贤幼儿园举办了《荔湾区荔贤幼儿园音乐教育经验展示与研讨》活动,活动内容有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观摩与评价、音乐教育教学的专家讲座、幼儿园教研活动展示等。参加人员主要是区属各幼儿园的行政负责人或音乐教学骨干,约80人。从参加人员的反馈来看,他们充分地肯定了活动的价值,均表示收获很大。这种教育机制或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是因为: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有教育教学观摩也有活动评价,有专家讲座的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活动展示,有教育教学活动展示也有教研活动展示,其间还渗透教师参与、提问等环节,所有教师既是观摩者也是参与者,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以教育教学活动观摩后进行的活动评价为例,在评价中教师各抒己见,彼此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参与的教师能逐步形成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分析教育教学现象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理论认识、提高专业素养。
幼儿园在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方面也可以尝试不同的探索。如以园本教研或科研为载体,在研究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等。笔者认为,如何使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效更科学,需要所有的幼教千作者来共同探索、共同努力。
篇2: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在现代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自己独特职业特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活动,课题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教师专业化”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概括和反映。它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三个层次。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为教师创设和提供最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得教师不断追求自身提高和专业发展的精神需要、创造(智慧)需要、学科知识需要、智能结构需要和教学能力需要,并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增强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园本”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幼儿园,二是在幼儿园中,三是基于幼儿园。园本教研就是以示范幼儿园或中心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园本教研致力于解决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者幼儿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或教师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实践。研究的主体是我们的教师,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研究背景
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开展园本教研,教师有哪些能力亟待提高?
(2)如何在园本教研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2.研究的意义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纲要》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并成为教育的研究者与不断充实、完善的自我成长者。其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意味着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实现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上,教师的专业素养既是幼儿园教育品质的体现,又是幼儿园达成专业幼教目标的保证,所以基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需要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推行园本教研的初衷,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落实教改的目标,切实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可以说,国外同一领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要比我们国内起步早,领先的多。他们早已经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需要一种能结合理论与实践,顾及教师需要的“教师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我国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经逐步重视起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但只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为出发点进行的研究和培训,没有从教师本身需要出发――他们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去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探讨园本教研有关问题的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李季湄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赵志毅教授以及中央教科所的刘占兰教授等,此外还有许多幼儿园一线老师结合本园实际对园本教研提出了思考。
关于幼儿教师成长,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幼儿教师素质研究;优秀幼儿教师研究;幼儿教师教育研究。
园本教研刚刚起步,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幼教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课题欲深入研究“园本教研”这一有效途径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促进。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园本教研中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
关注园本教研中教师的实际需要。本课题拟深入一线现场调研,分析本园各类层次教师的需求;对本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广泛征询教师意见。
(2)园本教研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策略。
园本教研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本课题欲在案例研讨式、教研一体式、头脑风暴式、主题辩论式、螺旋递进式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收集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分析、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3)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成长与收获。
“从问题到课题,从经验到实验,从结果到效果”。
本课题欲采用追踪研究法,将教师课堂教学、教科研工作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比其在园本教研过程的变化,积累有价值、有针对性个案材料,从而检验研究过程中探索的策略的适宜性,也为今后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及相关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可能有的创新点
将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研究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实际,从而总结出适宜的策略,并试图探索出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
(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研究重点
重点:在园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中,总结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策略。
难点:如何让“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可学、可用、可信、可做。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与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相适应,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教育案例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申报;有关资料的收集、学习与讨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相关问题预调查等。此阶段由课题负责人组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此阶段展开课题研究攻关,主要研究园本教研中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策略。预计成果形式是论文、调查报告、教师成长个案分析。由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课题总结与结题。此阶段主要是对全部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系统的研究材料,领导小组结题。预计成果形式是结题报告、材料汇编、教师成长个案材料。此阶段由课题负责人组织。
六、保障条件
本课题在幼儿园协研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中,探索出了“四大解放”的管理模式,使我园教师达到了“三会一促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促进发展)。在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本课题得到了桂林市教科所曾晓新副所长关注和方向性地指导。课题负责人于丽萍,幼儿园高级教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广西幼教学会会员。现任桂林市解西幼儿园副园长。她率先在桂林市开展“幼儿发展课程”课题研究的试点工作,尝试《集体活动中的分组教学形式》、《活动区的教育形式》等教学实践,形成了启发探索式和直观性相结合的教学风格。至今她参与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做中学》等13个课题的研究,其中6个已结题,她担任其中4个课题负责人。撰写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国家、自治区一二等奖。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经验。
课题参与研究人员大多为幼儿园骨干教师,曾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课题研究,同时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题的理解较透彻。
篇3: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一名教师的成长,受到环境因素与自身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属于外在因素,真正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教师自身内在的因素。学科专业基底是影响教师发展的前提因素。学科专业基底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储备情况。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更需要学科专业知识来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英语知识的需求,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科专业基底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底,才能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英语知识的拓展、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的开展,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不断学习架起专业成长的桥梁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时代呼唤学习型的社会,书香校园呼唤学习型的教师。而学习更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利器。
1、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小学英语教师要学好英语,教好英语,掌握语音、词汇、句法、语用方面的知识是根本。小学英语教师是学生学英语的启蒙老师,教师的语音面貌对学生一生的英语学习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师还应有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把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兴趣的文化引入课堂,并合理利用课本中“culture”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综合素质学习拓展教学视野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光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是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的。他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涉猎各种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求。基础教育的宗旨本身就是为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奠定基础。当代外语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科普常识,几乎无所不包,这也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不能孤陋寡闻,对各科知识都应该略知一二,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多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着迷于游戏活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来加强自己的综合素养,培养多方面的艺术爱好:唱歌、跳舞、画画、手工制作等,不一定很精通,但得学通几样。此外,还要善于和其它学科的教师沟通,以求得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合作施教。小学语文教师的拼音教学,音乐、美术教师的绘画、歌唱教学,都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成长有启发和帮助的作用。
二、自我反思加快专业成长的脚步
反思是一种回顾的意识方式,它属于人类的一种“再造”的行为。反思一方面指向过去意识行为(反思备课过程);另一方面则带有评判性回顾的性质(反思上课的效果)。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反思直接指向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它促使教师去思考教育实践的发生发展及实践的意义。
1、自我批判促进成长
有批判才有进步。正如布迪厄指出的那样,反思就是把自己的实践活动当成自己的观察对象,让实践者成为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反思性的批判是建立在对学生理解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自己教育行为改善基础上的,而这正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所期待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从课堂中反思的很多很多,小学英语课都被认定为热闹的,好玩的,很多教师也往这个方面追求发展。那么课后教师就应该好好想想当初的设计意图达到没,是为了热闹而设计,还是让学生真正学得了一些知识,培养了一些学习习惯。教师要以一种审视的眼光解读,批判地吸收其精髓,然后在“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一点心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转化为下次的行动研究。
2、掌握方法加速成长
反思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它可以帮助教师去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教师的自我反思无疑是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能够参与到教学反思中来,肯定能够给教师更大的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意见,了解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小学英语低段注重学生的口语能力,书面作业较小,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会注重语音,而忽略词形。基于此现象,就会产生学生会说不会做的问题。教师更要利用好学生资源,听取学生的意见,设计自编访谈提纲,针对英语学科对学生进行访谈。有机会进行家访,对家长进行访谈,内容可以是“家长眼中的教育”“家长眼中的学生”,了解家长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的看法,以及学生在家中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了解他们对课堂、对老师的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达成师生之间的一种理解。教师们也开始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学生、认识自我,思考教育。
三、教研调研铺设专业成长的基石
一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名专家型的教师,是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无疑,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1、课堂教学研究搭建成长的平台
一线英语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源。把小学英语课堂变成教师自身的一个实践场地是一件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双方面的事情。自主研究课堂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自主拟设一个内容,做一个长期的跟踪研究。比如游戏教学法,情景创设法,电教使用法,任务型教学。也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公开研究课。校内公开研究课能为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和主题,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发现的愉悦,也有创造的快乐,更有素质的提高。要让校内研究课闪光,光靠教师个体是不够的,还需要集体备课。上课教师虚心学习,指导教师诚心指导,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撰写论文以及课题研究深化成长内涵
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的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决策与教学手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课堂,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是否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的。而我们一旦准备将某个课例、某个问题、某件事情通过文字来表达时,就会对这一具体问题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揭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深化问题研究的目的。教师必须不断从现代教育思想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为论文撰写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既有专家的指导,同伴的共同参与,又有明确的主题,详实的理论依据,完整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这样能让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多了一只眼睛、多了一只耳朵、多了一份思考,在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新问题,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由于课题研究目的明确、划周密,它也将提供更多定时总结和交流的平台,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再随心所欲;能让教师更快地将教育教学实践所获得的经验迅转化成学习资源,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小学英语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确立一个主题,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持之以恒地去尝试,并随时写总结反思,在促进教学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程度上。
篇4: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工作,我带了的思想品德课,一部分是日常的品德教学,另一部分是参加国家和省市区级的赛教活动及送课活动,无论是公开教学还是日常教学,都使我在不断体味着我们教研员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品德教学从来不考试,但每个孩子的一生都在检验它。”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意义。回顾十几年的品德教学,我有一些这样的体会:
一、悉心学习,夯实自我。
古人云:“学无止境”。一个人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去教未来的学生。为此,这些年来,我特别注重自己的业务提高。一是及时认真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活动。二是是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活动。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全国思品教学年会及陕西省思品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外出学习,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四是利用网络进行研修学习。这几年我国培省培,共聆听报告40多学时,参与研讨25次,并认真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和论文。五是深入课堂向年轻教师学习。几年来,我先后听课达200多节,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我的思想和理念。六是向书本学习。几年来,我每天坚持阅读《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同时,每天还坚持阅读许多名师、名作家的经典著作。主要阅读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霍懋征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孙双金的《情志教育》魏书生的《教学艺术漫谈》、《魏书生的故事》,窦桂梅的《玫瑰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李嘉诚的《李嘉诚全传》,俞敏洪的《从容一生》郎朗的《我是郎朗》,郎国任的《我和郎朗30年》、卢勤的《长大不容易》刘喜梅《好课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的著作。通过这些优秀文化的吸纳,不仅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还给我注入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总之,学习为我的成长增加了潜在的正能量,让我自主,自觉的栖居在教育的大地上,为教育,为社会、为孩子们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认真教学,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担任的是五年品社教学工作以来我丝毫不敢懈怠,努力学习,仔细研究,先后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每期都能够认真研读品社课标,了解品社课的教学目标,仔细分析品社课与思品课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我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二是认真研读品社教学相关的教辅资料,以及国内关于品社课的教学文章,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使自己能尽快的投入品社课的教学之中去。三是认真研读品社教材,不断挖掘教材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作为品社课教材,比较简单,但要把看似简单的课程教好,还很不容易。因此上,我一边研读、解读教材,一边细心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研读的过程思考如何在社会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如何在品德的培养中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选择最佳的教学思路。四是充分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思品课其实是一门并不太好教的课,所以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就书教书。故而,我每节课前从网络中大量搜集与之有关的教学资源,并将所得的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制作成形象的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指导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几年来,先后制作了课件60余个,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五是精心上课,提高思品课的有效性。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每节课前认真备写教案,并实施二次备课。上课中,首先坚持了课前提问的方法,对上节课知识进行提问,培养了学生复习旧知的习惯。同时,精心设计导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几年来,先后设计了故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辨析导入法等10余中导课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导课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品社课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学学习、合作探究、分组交流的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将活动纳入到品社课教学之中,先后在品社课上,开展了辩论会、故事会、现场模拟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并培养起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注重课堂的小结。几年来,先后采用了名言提升法,歌曲升华法等结课方法,使品社课达到了完整统一。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我认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扎实的批改学生作业,并强化的了学生作业的订正。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其中考试中平均成绩超越其他班级十多分,而且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大提高。
三、认真研究,让品德教学活起来。
(一)课堂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地方
品德课堂不同于其它课,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对症下药,要想准确把好学生的脉,必须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因此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是上好课的基础。
有话可说就是说围绕谈话主题,学生有充足的谈话内容。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的实实在在,课前做好调查是个好办法。比如教学《怎样面对烦恼》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课前深入生活实际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的问题,这样他们就知道爸爸、妈妈乃至同学、老师都有烦恼,而且烦恼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从而认识到烦恼存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即生活处处有烦恼。从课堂反应来看,没有调查的孩子就没有这些事实的依据,与其他做过调查的孩子反应有很大差别。
很多人有话不想说,为什么呀?缺少一种氛围和倾诉的对象。认识到这一点,我一般上课前会有一个小小的交流,比如:观察一下老师,你猜猜老师有什么特点?猜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接近师生距离,为想说营造宽松的氛围;另外,课堂活动中适时播放一些音乐,有助于拨打孩子的心弦,打开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说的愿望。
敢说与想说不一样。敢说需要勇气,不怕别人嘲笑,不怕别人看不起敢说的前提是认识到了说出来的重要性,能帮你解决问题当然就敢说了。课堂有必要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认识先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这时我们就会真的像心理医生或知心姐姐一样帮孩子疏通阻碍,达到真正的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的教学目标。
“三说”做到了,孩子们大胆吐露心中的秘密,我们的品德课才能实实在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课堂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
品德课程的编排内容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堂的教学是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内化他们的思想,外化他们的行为,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高于生活,不能在孩子原有的水平上转圈圈。比如,教学《家庭中的礼节》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生活中的礼节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家人之间的礼节,另一方面是待客的礼节,这些礼节具体都有哪些是很讲究的,我们既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礼节,也要指导他们在行动上得以体现。但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从课堂延伸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不断强化,天长日久,孩子们行为认识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
(三)品德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整合课程,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都涵盖其中。这样的内容,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本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品德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课堂摇身变成心理访谈型、活动参与型、现场辩论型、问题剖析型等多种形式,这样的形式符合孩子的心灵特征,更容易吸引孩子积极参与。千万不能将品德课变成道德说教课。
四、成绩与不足。
多年的品德教学让我与这门课结下了不解之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和20xx年两次被评为铜川市教学能手;执教《帮助残疾人》一课获得陕西省一等奖第一名和全国优质课奖,教学设计《帮助残疾人》在20xx年第4期《中小学教材教学》发表。《教师要勇于“亮相”》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西安市雁塔区20xx年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评优活动中,荣获小学品德组一等奖;荣获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曾多次在全省进行示范课教学。
我清楚地认识到,在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些遗憾。1.活动的设计感觉还不够灵活多样。2.虽然关注了社会实事和身边的社会现象,但还不能自如地把运用到教学之中。3.对一些偏重地理知识和人体生理结构的课准备起来感觉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下手。
当然,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比如,我们到底能利用生活中的哪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活动中能够创造哪些情境,什么样的情境能让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地理类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互动等等。
基于以上的困惑,我期望在这次培训中自己能有这样一些收获:
1、对品德生活(社会)课程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标中一些要求的准确定位。
2、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新的教育理念都是什么,这些理念的意义何在。
3、品德课整合了多门课程,我们是否可以将它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果可以,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把握住它们的特点进行更好的教学。
点滴想法,不够成熟,请老师批评指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悠悠育人之旅。俗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工作中我谨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去影响人,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人,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人。用一颗宁静的心灵,守住平平凡凡的课堂,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寻求一份心安理得的快乐!
我在品德学科方面的成长之路,是与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分不开的。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润物有情如著意,滋花无语自施工。”诗句娓娓道出了品德教学追求回归生活,淡化教育痕迹,如春雨无声润万物的意境。品德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行。教育家卢梭也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获得直接体验,而活动化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存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点,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活动性是品德学科的主要特点。
品德学科强调尊重儿童的真实心理,尊重儿童的内心体验。强调教育的真实性,活动的有效性,生活的指导性。它追求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孩子们在每一项活动中,活有所得,活有所获,活有所成,活有所值。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新
课标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把握教学之舟的舵,使我们的教学朝正确的方向前行。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基于课标,在摸索中前进,探究中创新,实践中反思,总结中成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使活动设计源于生活,充分体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形成了“活动――体验――感悟――实践”的品德学科教学模式。
三、在教学反思中进步
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师大张承明教授的讲座。当听到张教授所举的例子:“父母皆祸害”;清华学子问卷调查中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还我童年”时,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反省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活力?是一个值得我深思的问题。经过探索和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精心预设,让课堂精彩连连。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明确每一学科、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真正走进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研读教材,剖析教材,初步设计教学思路。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广泛收集资料,研读教参,完善教学设计。
2、动情教学,让课堂情意绵绵。教师教学时要投入激情,充满感情,饱含热情。让情感的涟漪在课堂上荡漾。教师的每一句语言,每一种手势,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板书都应该是用心的、动情的,这样才能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教学韵味。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角色,课堂上的演员是学生。我们所能做的是给孩子们一个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讨论;给孩子们一个话题,让他们共同交流,畅所欲言;给孩子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表演;给孩子们一段时间,让他们体验感悟,静心思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唯有体谅学生,才能其乐融融。
4、 巧妙生成,让课堂意外纷呈。只有精心预设与精巧生成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如果说预设靠的是教师的用心,那么生成靠的便是灵感和智慧,即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只有博学方能多才。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中的“意外”。让意外变为有机的教育资源,为打造有效、有趣而又有意的课堂教学服务。在孩子们崭新的蓝图上,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非常荣幸被录选为“国培计划(20xx)“――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学员”,我将此次培训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我期待着,与从事品德教学的专家、名师有一个能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期待着,能够弥补自己在品德教学方面的短板;我期待,通过培训,能让我品德教学的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以便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好地演绎品德课堂的精彩;我期待着,能够看到更多的经典课堂教学案例,名师的课堂会有借鉴意义;我期待着,在培训中收获更多的手段,让自己今后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品德教学是生动富有活力的。
篇5:青年英语教师成长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想说做为一名青年教师代表在这里做关于成长的演讲,我很忐忑。因为我感觉自己虽然成长了,但却并不优秀。因此,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登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回到20xx年。
第一年 紧张开始
我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时的那句“Class is over.”让我惊慌失措;我记得送课下乡时录音机没声音、墨水笔写不出字、多媒体打不开等一系列问题使我紧张得在课堂上满头大汗;我记得在TIP后的说讲课时的自信以及无以言表的喜悦。这些紧张而有趣的经历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实验中学中的第一年。
第二年 快乐成长
这是我最快乐和轻松的一年。因为有了可爱的宝宝,我在家人和同事的无限关爱中快乐的.生活和工作着。
第三年 迷茫失落
休假后的我总是找不到上课时投入的感觉,我很失落,很焦急。可是,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困惑、迷茫、失落。
第四年 找到幸福
这一年,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的收获……
首先,我积极参加了很多活动包括市基本功比赛、国培磨课、王庄同课异构、市优质课。
在这些活动使我得到了磨炼,我真的是累并快乐着,苦并幸福着。还记得准备优质课的过程中,在哄睡孩子后,我熬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在走下讲台的那一瞬间我真的不想离开。因为在这一堂课中,我真的将自己投入到了课堂中。我真的深爱着这样的自己,这样的课堂。
其次,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效率”这四个字,我在书中和别人口中听到过无数次,然而我都没有真正理解。记得前年产假回来后,宋老师为我评课时说我的课堂容量小,我并没有很在意。但是在这个学期,我重新认识了这几字。先是班里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使我受到很大的打击。我很苦闷,很想提高他们的成绩,但不知如何下手。紧接着在级部会上,林主任多次提出了“课堂效率”的问题,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许是因为我对“课堂效率”不够重视,以至学生成绩不理想,甚至在期中考试时考得一塌糊涂。我感到很懊悔,因为期中前后为了准备优质课等活动,无法做到活动与课堂同时兼顾,以至于不能精细备课,有时甚至只能简单看一下上课流程就匆忙走进课堂。痛定思痛,没有效率,何来成绩?因此,自期中考试以来,我坚持细致备课,有目的的上课。充分的备课让我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如在讲授一个新的单元前,将整个单元的单词、句型彻底研究并提前完成整个单元的所有练习。我认为这样做更有助于我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于作业的布置,我灵活运用手头的练习,并对练习进行有效整合,也使作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为了方便批改作业,这半学期我在离教室近的地方找了个临时办公室。这样无课时批改作业,学生下课后及时反馈并个别辅导。我觉得也许正是因为我加强了作业的反馈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学生的错题、听写等练习做得规范、认真,学生的复习状态也很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时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改善。
在这四年中,我从一名学生成成长为了一名教师,我也从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成为了妻子、妈妈。
忽然间的角色转变让我手忙脚乱,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工作和生活兼顾。琐碎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但是在家人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适应了这些新的角色,也学会了合理的安排工作与生活。对于我而言,这就是幸福。
记得去年感恩节我曾这样写到:“我一直不喜欢西方的节日,但我唯独喜欢感恩节!我每天都会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谢家人的疼爱、领导的关心、朋友和同事的帮助!”今天,我仍然想说感谢!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关心与培养!感谢师父康杰老师和陈儒亭老师对我工作中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怀!感谢同事们和英语组的兄弟姐妹们对我的关爱,你们不仅告诉我如何上课,还教会我如何做女儿、妻子和妈妈,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最后,感谢九年级五、六班的孩子们,在家里我的快乐源自孩子,在这里我的快乐源自你们!
简单的感谢无法诠释我现在的心情,我会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爱。
谢谢。
篇6:青年英语教师的成长报告
青年英语教师的成长报告
第一年 紧张开始
我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时的那句“Class is over.”让我惊慌失措;我记得送课下乡时录音机没声音、墨水笔写不出字、多媒体打不开等一系列问题使我紧张得在课堂上满头大汗;我记得在TIP后的说讲课时的自信以及无以言表的喜悦。这些紧张而有趣的经历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实验中学中的第一年。
第二年 快乐成长
这是我最快乐和轻松的一年。因为有了可爱的宝宝,我在家人和同事的无限关爱中快乐的生活和工作着。
第三年 迷茫失落
休假后的我总是找不到上课时投入的感觉,我很失落,很焦急。可是,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困惑、迷茫、失落。
第四年 找到幸福
这一年,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的收获……
首先,我积极参加了很多活动包括市基本功比赛、国培磨课、王庄同课异构、市优质课。
在这些活动使我得到了磨炼,我真的是累并快乐着,苦并幸福着。还记得准备优质课的过程中,在哄睡孩子后,我熬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在走下讲台的那一瞬间我真的不想离开。因为在这一堂课中,我真的将自己投入到了课堂中。我真的深爱着这样的自己,这样的课堂。
其次,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效率”这四个字,我在书中和别人口中听到过无数次,然而我都没有真正理解。记得前年产假回来后,宋老师为我评课时说我的课堂容量小,我并没有很在意。但是在这个学期,我重新认识了这几字。先是班里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使我受到很大的打击。我很苦闷,很想提高他们的成绩,但不知如何下手。紧接着在级部会上,林主任多次提出了“课堂效率”的问题,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许是因为我对“课堂效率”不够重视,以至学生成绩不理想,甚至在期中考试时考得一塌糊涂。我感到很懊悔,因为期中前后为了准备优质课等活动,无法做到活动与课堂同时兼顾,以至于不能精细备课,有时甚至只能简单看一下上课流程就匆忙走进课堂。痛定思痛,没有效率,何来成绩?因此,自期中考试以来,我坚持细致备课,有目的的上课。充分的备课让我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如在讲授一个新的单元前,将整个单元的单词、句型彻底研究并提前完成整个单元的所有练习。我认为这样做更有助于我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于作业的布置,我灵活运用手头的练习,并对练习进行有效整合,也使作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为了方便批改作业,这半学期我在离教室近的地方找了个临时办公室。这样无课时批改作业,学生下课后及时反馈并个别辅导。我觉得也许正是因为我加强了作业的反馈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学生的错题、听写等练习做得规范、认真,学生的复习状态也很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时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改善。
在这四年中,我从一名学生成成长为了一名教师,我也从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成为了妻子、妈妈。
忽然间的角色转变让我手忙脚乱,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工作和生活兼顾。琐碎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但是在家人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适应了这些新的角色,也学会了合理的安排工作与生活。对于我而言,这就是幸福。
记得去年感恩节我曾这样写到:“我一直不喜欢西方的节日,但我唯独喜欢感恩节!我每天都会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谢家人的疼爱、领导的关心、朋友和同事的帮助!”今天,我仍然想说感谢!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关心与培养!感谢师父康杰老师和陈儒亭老师对我工作中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怀!感谢同事们和英语组的兄弟姐妹们对我的关爱,你们不仅告诉我如何上课,还教会我如何做女儿、妻子和妈妈,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最后,感谢九年级五、六班的孩子们,在家里我的快乐源自孩子,在这里我的快乐源自你们!
简单的感谢无法诠释我现在的心情,我会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爱。
谢谢。
篇7:思品教师专业成长情况报告
思品教师专业成长情况报告
工作,我带了的思想品德课,一部分是日常的品德教学,另一部分是参加国家和省市区级的赛教活动及送课活动,无论是公开教学还是日常教学,都使我在不断体味着我们教研员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品德教学从来不考试,但每个孩子的一生都在检验它。”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意义。回顾十几年的品德教学,我有一些这样的体会:
一、悉心学习,夯实自我。
古人云:“学无止境”。一个人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去教未来的学生。为此,这些年来,我特别注重自己的业务提高。一是及时认真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活动。二是是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活动。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全国思品教学年会及陕西省思品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外出学习,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四是利用网络进行研修学习。这几年我国培省培,共聆听报告40多学时,参与研讨25次,并认真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和论文。五是深入课堂向年轻教师学习。几年来,我先后听课达200多节,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我的思想和理念。六是向书本学习。几年来,我每天坚持阅读《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同时,每天还坚持阅读许多名师、名作家的经典著作。主要阅读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霍懋征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孙双金的《情志教育》魏书生的《教学艺术漫谈》、《魏书生的故事》,窦桂梅的《玫瑰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李嘉诚的《李嘉诚全传》,俞敏洪的《从容一生》郎朗的《我是郎朗》,郎国任的《我和郎朗30年》、卢勤的《长大不容易》刘喜梅《好课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的著作。通过这些优秀文化的'吸纳,不仅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还给我注入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总之,学习为我的成长增加了潜在的正能量,让我自主,自觉的栖居在教育的大地上,为教育,为社会、为孩子们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认真教学,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担任的是五年品社教学工作以来我丝毫不敢懈怠,努力学习,仔细研究,先后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每期都能够认真研读品社课标,了解品社课的教学目标,仔细分析品社课与思品课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我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二是认真研读品社教学相关的教辅资料,以及国内关于品社课的教学文章,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使自己能尽快的投入品社课的教学之中去。三是认真研读品社教材,不断挖掘教材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作为品社课教材,比较简单,但要把看似简单的课程教好,还很不容易。因此上,我一边研读、解读教材,一边细心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研读的过程思考如何在社会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如何在品德的培养中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选择最佳的教学思路。四是充分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思品课其实是一门并不太好教的课,所以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就书教书。故而,我每节课前从网络中大量搜集与之有关的教学资源,并将所得的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制作成形象的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指导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几年来,先后制作了课件60余个,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五是精心上课,提高思品课的有效性。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每节课前认真备写教案,并实施二次备课。上课中,首先坚持了课前提问的方法,对上节课知识进行提问,培养了学生复习旧知的习惯。同时,精心设计导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几年来,先后设计了故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辨析导入法等10余中导课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导课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品社课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学学习、合作探究、分组交流的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将活动纳入到品社课教学之中,先后在品社课上,开展了辩论会、故事会、现场模拟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并培养起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注重课堂的小结。几年来,先后采用了名言提升法,歌曲升华法等结课方法,使品社课达到了完整统一。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我认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扎实的批改学生作业,并强化的了学生作业的订正。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其中考试中平均成绩超越其他班级十多分,而且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大提高。
三、认真研究,让品德教学活起来。
(一)课堂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地方
品德课堂不同于其它课,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对症下药,要想准确把好学生的脉,必须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因此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是上好课的基础。
有话可说就是说围绕谈话主题,学生有充足的谈话内容。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的实实在在,课前做好调查是个好办法。比如教学《怎样面对烦恼》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课前深入生活实际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的问题,这样他们就知道爸爸、妈妈乃至同学、老师都有烦恼,而且烦恼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从而认识到烦恼存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即生活处处有烦恼。从课堂反应来看,没有调查的孩子就没有这些事实的依据,与其他做过调查的孩子反应有很大差别。
很多人有话不想说,为什么呀?缺少一种氛围和倾诉的对象。认识到这一点,我一般上课前会有一个小小的交流,比如:观察一下老师,你猜猜老师有什么特点?猜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接近师生距离,为想说营造宽松的氛围;另外,课堂活动中适时播放一些音乐,有助于拨打孩子的心弦,打开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说的愿望。
敢说与想说不一样。敢说需要勇气,不怕别人嘲笑,不怕别人看不起敢说的前提是认识到了说出来的重要性,能帮你解决问题当然就敢说了。课堂有必要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认识先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这时我们就会真的像心理医生或知心姐姐一样帮孩子疏通阻碍,达到真正的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的教学目标。
“三说”做到了,孩子们大胆吐露心中的秘密,我们的品德课才能实实在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课堂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
品德课程的编排内容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堂的教学是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内化他们的思想,外化他们的行为,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高于生活,不能在孩子原有的水平上转圈圈。比如,教学《家庭中的礼节》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生活中的礼节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家人之间的礼节,另一方面是待客的礼节,这些礼节具体都有哪些是很讲究的,我们既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礼节,也要指导他们在行动上得以体现。但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从课堂延伸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不断强化,天长日久,孩子们行为认识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
(三)品德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整合课程,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都涵盖其中。这样的内容,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本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品德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课堂摇身变成心理访谈型、活动参与型、现场辩论型、问题剖析型等多种形式,这样的形式符合孩子的心灵特征,更容易吸引孩子积极参与。千万不能将品德课变成道德说教课。
四、成绩与不足。
多年的品德教学让我与这门课结下了不解之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两次被评为铜川市教学能手;执教《帮助残疾人》一课获得陕西省一等奖第一名和全国优质课奖,教学设计《帮助残疾人》在第4期《中小学教材教学》发表。《教师要勇于“亮相”》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评优活动中,荣获小学品德组一等奖;荣获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曾多次在全省进行示范课教学。
我清楚地认识到,在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些遗憾。1.活动的设计感觉还不够灵活多样。2.虽然关注了社会实事和身边的社会现象,但还不能自如地把运用到教学之中。3.对一些偏重地理知识和人体生理结构的课准备起来感觉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下手。
当然,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比如,我们到底能利用生活中的哪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活动中能够创造哪些情境,什么样的情境能让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地理类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互动等等。
基于以上的困惑,我期望在这次培训中自己能有这样一些收获:
1、对品德生活(社会)课程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标中一些要求的准确定位。
2、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新的教育理念都是什么,这些理念的意义何在。
3、品德课整合了多门课程,我们是否可以将它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果可以,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把握住它们的特点进行更好的教学。
点滴想法,不够成熟,请老师批评指正。
篇8: 教师成长读后感
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对这些生性好动,个性各异的孩子的管理,几乎成了老师们的一大难事。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总是被孩子们的“鸡毛蒜皮”的琐事所困扰,有时达到束手无策的地步。
读了刘良华主编的《教师成长》的“教师的管理智慧”一节,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管理学生的门路――“爱”。
教师真心爱学生,学生才会真心尊敬你,信赖你,把你当知己。教师爱学生不应有偏心,对优秀学生要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爱;对思想、对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加倍地去爱。在爱中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这种人格魅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你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除了“爱”的教育是不够的,对学生的教育还要进行必要的“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的规矩就是班级的“法宝”,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法”可依,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制度、有评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执“法”必严,即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立下规矩,以后不可再犯。玉不雕不成“器”,学生不管不成才。在班里的每一个人只有遵循这些规章制度,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要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学生才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小学班主任,要做到有爱心、细心和恒心。有爱心,我们班主任在感情上与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让学生感到你的可亲可敬而信任你。你才能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动态。有细心,班主任工作复杂琐碎,往往事无巨细,都要躬亲,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过问他们的生活琐事,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稍有疏忽,就会出漏子。班主任要做到时时留心,事事在意,把不良现象消灭于萌芽状态。有恒心,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卫生习惯等等的养成,都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有很大改变的,所以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教育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学生有了缺点,经批评指出,他这次改正了,但下次可能还会重犯,总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但总会有起伏。所以班主任教育学生一定要做到不厌其烦,诲人不倦!
正确把握好“情”与“法”的尺度,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游刃有余,不断的进步。
篇9: 教师成长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发现:新旧教材相比,不但图文并茂,而且没有了以往说教性的纯文本词句。以前一些家长也可以凭借教材文本弄明白孩子的所学内容,现在却可能看不明白新教材中一些知识点的处理。新课程教材中之所以不见了纯文本,是因为强调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而非死记硬背数学结论,主要是借助数学问题来蕴含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一些年轻教师缺少数学教学的必备素养,不能够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必然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我以为,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实质数学味,洞察认知的深度
研读教材,首先要弄清某个具体的范例蕴含的数学知识,然后才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程序的调整或情境的设计,使得教学程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情境更加吸引学生,学生也才能将知识学活、学懂、学深。
【案例一】认识乘法”一课是在学生学完表内乘法之后,关于乘法意义认识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主要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几十几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
一位教者可能觉得大象运木头这样的事情不足以吸引学生,或者觉得尽管大家都知道大象是可以帮助人类做事情的,但生活中除了在动物园可以见到大象之外就难以见到大象工作的事情。于是我就重新设计了一个到麦当劳用餐的情境,学生们果然都很兴奋。请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麦当劳吗?
生:喜欢!(异常兴奋)
师:看!这是什么?多少钱一个?
生:冰淇淋!3元钱一个!
师:现在有20个小朋友要到麦当劳聚会,你们说他们要买多少个冰淇淋?
生:20个!
师:谁会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要用多少钱?
师:谁会列算式?
生:20×3
师:……我们今天就来继续学习乘法。想一想20×3等于多少呢?
生:60。
师: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学生难以表述,教师也表述不清。
以致后来无论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还是几十几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口算的算理都昏昏然!在最后作业反馈中,全班居然有一半以的学生有错误,即使那些做对了的学生恐怕也未必完全弄明白了,因为此前有的学生已经知道20×3的结果了。
【反思】
1.教材中范例讲的是“3个20”,而教者讲的却是“20个3”。我们都知道无论“3个20”,还是“20个3”,都可以列式为20×3,但是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3个20”列成加法算式是20+20+20,而“20个3”列成加法算式是3+3+3+3+3……+3(一共有20个3相加),教者这样变动,在算理上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的。
2.“20个3”的乘法算理,教材中没有专门安排教学,应该在学生掌握类似“3个20”的算理并从中找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由“3个20”和“20个3”算式意义的相同性,知道“20个3”也列式为20×3,也就等于60。
3.教材中的例题除了设置情境,还蕴含着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意图,这是该教者所没有领悟到的。每头大象运了20根木头,为什么要10根一堆,堆了2堆呢?这是为了和计数单位“十”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一头大象运了20根木头,也就是“2个十”;3头大象运的就是“6个十”,也就是60。而到麦当劳买20个冰淇淋,3元一个,又该如何解释算理呢?
二、找准重点。
把握教材重心研读教材,除了要挖掘教材的实质内涵,还要理解准知识的重点,这样才能把握教学处理的轻重,顺利教学,不至于使教学有失偏颇。
【案例二】一位教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课。
首先,教师自己直接在黑板上很标准地画出了从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并未交代名称),并且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依葫芦画瓢。
然后教师问学生:“你还会画出其他线段吗?”
学生们不知道教师究竟要做什么,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后来教师干脆又在黑板上由这个点出发画了一些其他的斜过来的线段,学生也按要求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了一些这样的线段。
教师又问学生:“哪一条最短?”
学生回答中间的那一条有垂直符号的线段最短。
教师问:“是吗?”然后也不验证,就抓住“距离”一词又是画图,又是翻开教材看有关距离的表述,结果,讲了半天,画了半天,学生还是懵懵懂懂。
……
最后进行知识的拓展,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画斜线的,画平行线的,随手画得似乎垂直的……
【反思】
应该说这位教师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相关知识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之所以导致教学的失败,是因为可能看见课题中有“距离”一词而过分强调,忽略了对“垂直线段”这一本质性的概念的引导,故而引起了教学的混乱。
其实这节课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教者在黑板上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直线,让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小蚂蚁从这个点出发,走到这条直线上去,你能帮它设计几条路线供它参考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画。汇报时请他们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各种画法间学生:“这些画法中,哪些是线段?”(板书:线段)“你觉得小蚂蚁会走这些弯曲的线路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擦去那些弯曲的线。
师:你们猜,这么多线段,小蚂蚁会走其中的哪一条?为什么?
进而引出垂直的那一条线段最短。
“这条线段最短吗?”教师在黑板上测量,然后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垂直的线段,全班学生进行测量验证,引导学生得出垂直的那一条线段确实最短。学生全体操作、验证,既提高了可信度,又加深了体验,还提高了通过操作画垂直线段进行探索的学习能力。
师:你们会给这一条垂直的线段取一个名字吗?
得出“垂直线段”的概念。(板书)
师:什么样的线段叫垂直线段?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师:从这个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几条垂直线段?
最后揭示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建立联系,组成认知模式
研读教材,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沟通一个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串成串,组成块,这样不仅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更便于学生理解领悟。
【案例三】六年级教材中有“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
【反思】
第①个例题主要是运用“替换”的策略将两种量统一成一种量,然后解决问题。第②个例题是常见的“鸡兔同笼”问题,粗一看教材,会以为这个例题讲的是画图、列表等策略,其实不然。画图也好,列表也罢,都是运用先“假设”成同一种量,再“替换”成两种量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
只有对教材深入研究,才可能用“替换”这一数学思想沟通两个例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更能理解编者将这两个例题放在一起的编写意图,形成了认知板块。
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苦思冥想的就是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如何用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往往忽略了对教学内容本真的思考与教学目标内在实质的把握,在学生脑海里只留下简单的行为体验,所形成的知识却常常是不清晰的,甚至是混乱的。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领悟教材编写的真实意图,把握知识的科学内涵,才能切实提升教学素养。数学教学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如果教师本身对数学学科知识就是模糊不清的,那又拿什么样的知识教学生呢?教师也只有把握住知识的实质,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性问题
篇10: 教师成长读后感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感觉到好像是与一位智者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仿佛在为我上一节生动的心理学课,而课上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同身受。
在这一节课里我不仅更多的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和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学会了一些调适心理情绪的方法以及应对心理困惑的人生智慧。书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关于一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很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有一些折射,而且也有情绪不佳,心理不适的时候,仔细反省,在与同事和学生的相处中也并不是非常的得心应手。
还记得刚工作时,我也是个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者。我曾想让我的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让我的课堂生动活泼,可为了应试,我却不得不改变我原有的一些设想,虽然尽量去坚持自己的一些风格却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感觉。我总是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总是期望他们能理解我为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可这些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有一段的时间我却固执的坚持着,也对自己失去过信心。
虽然失望,失落,但我没有逃避现实,而是积极的去面对,总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多与老教师谈心,很快就走出了自己的困惑。现在看到这本书中对年青教师成长的一些概述,我真的觉得很欣慰。
书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对“尊师爱生”观念的诠释,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明白只有与学生互尊互爱才能其乐融融,再也不会去担心是不是对学生太好就会失去自己的威信。
书中的一些话让我记忆深刻。“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要学会对所有你认识的人微笑。”这些话会一直提醒我要注重提高个人的修养。书中提到的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心理困惑的智慧不仅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品格,还能让我们学会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还可以让我们学会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我永远不会忘记书的扉页上的那句“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当我在人生旅途上苦闷彷徨时,这本书将成为一剂良药,帮我恢复平常心态,继续我幸福快乐的教师生涯。
篇11: 教师成长读后感
教书育人是幸福的吗?我想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老师来说,与孩子心心相通、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的那一刻应该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经常听到老师说,能够静心教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喜欢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但是也经常听更多一线老师们说:没有幸福的感觉,精神压力大,体力脑力上都太累了。
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公德的取向、教学条件的限制、来自各级的压力不是靠我们自我控制就能够解决的。读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使我深受感触。知道了所谓幸福,首先是内心的平和舒畅,自主地面对生活,而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当我们被社会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而又以挑剔的眼光评价时,拿着微薄的薪水,感觉用挂在嘴边的职业幸福来形容自己的老师一定是非常高尚的人。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要善于捕捉平时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
也想起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幸福:扶起跌倒的孩子,听他们真心而羞涩地说“谢谢老师”;陪运动场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加油,携手欢呼来之不易的胜利;接受他们轻如鹅毛却深情无邪的礼物;读孩子的日记,陪他们单纯看世事,或者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大概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更多的幸福感来自与孩子们相通的语言文字中。其实分享一个人的感情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而作为班主任,大班额、多杂事,没有足够时间去细心问候每个孩子。于是只有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查阅,那里有他们生动真实的另一面。在那里我发现了他们的喜悦更发现了他们的悲伤,小贤说她爷爷为了去给她买糖人,挤了很长时间的公交车,晚上回家脑血管爆了,她很想念爷爷,希望不吃糖人让爷爷醒来……小宇是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孩子,写作文时写到了自己想要变成小磊――虽然学习不好但是至少不会被人欺负,还有要为妈妈变成一棵摇钱树,那样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看着学生,我常想到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虽然得到较多的物质关爱,但是家长普遍忙于工作,情感上他们是非常孤独的。我们需要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陪伴,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把名利看淡些,走近孩子,走进“座中多英豪”的生命化教育,幸福感就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了。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篇12: 教师成长读后感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并上网聆听了肖教授有关教师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视频讲座,感受颇深。
幸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追求,教师的幸福是教育过程中的愉悦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解决时,当“后进生”学习明显进入状态时,当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时,当学生把自己当成“大人”时,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教师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肖教授总结幸福人生的四个有: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唤起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你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人。身边有亲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积蓄。一定的积蓄是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够使我们淡泊名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游刃有余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上融洽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在单位同事的互助互学中,体现在天下桃李的温馨问候中,体现在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
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充实(精神上有成就,物质上宽裕)+闲适(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没有内在的紧张)”。教师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幸福的感触,教师的心态应该是宽容的、平静的、阳光的、热烈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应该学会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如休息时间、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多关注那些近来表现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调皮生、孤独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往往都有着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经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感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使他们都能幸福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始终以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和幸福。
篇13: 教师成长读后感
近日,我阅读了由张万祥老师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该书选编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分为“遨游网络的海洋”、“修炼自身的素养”、“把握命运的脉搏”与“沉迷教育的世界”等四个部分。文字的叙述采用了作者自述的方式,行文格式没有严格的统一体例,篇幅参差错落,颇有随性而作之意。因此,读起来很是轻松,我花了没几天时间就看完了全书。
掩卷之际,心中颇不宁静。书中的每个案例的案主专业成长的道路迥异,但我又分明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热爱教育
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或是自己选择,或是阴差阳错,或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们都有“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做得最好”的感怀。他们脚踏实地,开展着属于自己的草根化实践,或成功,或失败,他们坚信“只要在做着,那就是一种学习”。
二、永不服输
我发觉在他们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一股韧劲,他们不轻言放弃。对于命运的不公,对于同事的取笑,对于学生的刁难,他们抱怨过,他们愤怒过,他们伤心过,但他们还是艰难地挺了过来,最终在风雨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
三、笔耕不辍
印象最深的是那则关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开业启示。公司承诺,只要投保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若自感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即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则启示虽充满了调侃的色彩,但确让许多人从中受益,书中这些年轻的案主多半是其践行者。
四、做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辛苦,这是每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都能明白的。但从痛苦中能坚持下去并能有所思考,你一定可以收获别人所没有的感悟与成长。上苍其实是很公平的,他在你面前撒下绵绵阴雨的同时,往往会在你身后升起一片灿烂的阳光。遗憾的是,我们总喜欢在阴雨中自怜,却常常错过了身后的那片阳光。
90后学生的教育,已不是我们现有模式与以往经验所能够应付的。我们变得空前的无助与茫然。走出茫然,从无助感中彻底摆脱出来,或许只有一条道路,那便是直面这些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恐惧感,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找寻与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
篇14: 教师成长读后感
3月23日上午,在心养小学报告厅隆重举行“ 梅岭街道名师发展工作室”启动仪式。首先教育办吴玉婷主任对各名师发展工作室提出了殷切期望,其次进行各名师发展工作室授牌仪式,标志著名师工作室的正式启动;再者颁发名师发展工作室导师证书,最后我们聆听市进修学校陈淑端副校长分享“工作室之求”――求德高之名、求业精之名、求厚积之名、求担当之名,为与会的老师们作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抓手》讲座。
陈淑端老师讲解教师的三个层次:
一、“工”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
二、“匠”有着精湛的教学技艺;
三、“师”有文化,有思想,有品位,有追求。
这三种层次,取决于你的选择。“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陈淑端老师还提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无视―外视―仁尤个阶段、被动―主动―能动三个转变、生长―扬弃―生成三个过程。那么,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抓手又是什么呢?第一, 抓阅读――教师成长・扩大视野,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第二,抓基本功――教师成长・练好内功。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第三,抓研究――教师成长・课题带动。实践出真知,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们将会发现教育不是机械式的重复,而是知识与心灵的创造,这样才能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突破高原期,实现自我素养的第二次成长。
篇15: 教师成长读后感
今年学校发的是管建刚写的《教师成长的秘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会有种抵触情绪,因为我觉得教育书籍太过深奥专业,以至于再玄妙的道理都变得味同嚼蜡,拿到这本书,同样被我扔在一边很久,直到现在要交读后感了才拿出来翻翻,翻开书页,很快被跳入眼帘的”不喜欢也能很出色”的诗篇深深吸引――兴趣是一个伟大的骗局,扼杀了无数人潜藏的才能。看着既感性又理性的生动叙述,感悟着他深刻的感悟,为我敞开了新的视野。
《教师成长的秘密》对我这种新教师,仿佛像一盏指明灯,让我从迷茫走向光明。这本书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10%的教育写作。这五部分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先说教育基础,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比较自卑,因为很多老师都是师范毕业,而我是非师范的。毕业后选择了教数学,大学里学的《生物工程》专业知识也派不上用场,现实确实很残酷。然而,今天我的心情好多了,他告诉我在学校获得的社会工作的“基础分”,约为2.18分。尽管我什么都不会,我跟别人也就相差2.18分吧。
120%的教育渴望这句话告诉我们,“心想”是“事成”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能否有成功,就看他对成功的渴望有多强烈。成功的秘诀是渴望。曾经,为了自己的教师梦,披星戴月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也许这就是渴望的力量吧!
75%的教育奋斗,也就是四分之三的努力。说来也是,一个人一天24小时,扣除8小时睡觉,2小时吃饭洗澡,剩下的14小时,也不要用满,四分之三,也就是10.5小时,够了。看似不多的十个小时,能做到的又有几个?这时,我们就要学会拒绝,学会拒绝不必要的事情。总结管老师的一句话:当你明白拒绝一个东西,比获得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成熟了。
当你有了成功的渴望,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时候,不要忘了两个字,坚持。一个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只要一个有坚持力的人,不管基础再差,只要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能走到别人望不见的远方。
管老师说:只要您拿起笔,将你教育中O麻烦事写出来,就会转化为一个个曲折,吸引人的好故事,于是所有工作上的烦恼都转化成了写作的快乐。拿起笔记录,安静地回顾自己的教育行为,会发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弥补的地方。教育记录本身,它具有教育补助,教育改良的功效。
在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就遇到这本书,让我感悟到了管老师深刻的感悟,让我感知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篇16: 教师成长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而作为一个学校的副校长,核心工作就是抓好教育教学,而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稳定的教职工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梳理我校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我校持之以恒的把校本教研之路定位在:读书、写作、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为读书、写作和研究三位一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必定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构建了民主、平等、合作、对话、创新……的新型学校文化,办有灵魂的教育。
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朱永新在《读书改变人生》中谈道: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记得在我校刚开始建议开展教师阅读活动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老师在读书交流中谈道:“当学校固定时间来读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读教育类的书籍,我为什么要读那些书呢?从小学到师专我都是读为了考试的书,我的精神世界里不需要读书。当我的课堂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要学习一些教育书籍,来改变我的课堂,我首先选择的是名师的案例和教学设计,但在我的课堂上又行不通,我才意识到我们应该学习名师的思想。这时我才发现: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读书真的没用吗?听了王老师的话,教师们感受颇多,读书,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真的很有必要,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
于是,我校把教师读书活动进行了固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固定化读书时间,提供阅读保障。
理论是教师发展的学术营养。在实践中开展多种理论的学习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理论的支撑,反思是肤浅的,是没有深度的,所以只有“学习精彩,反思才会持续精彩!”通过读书活动促使教师真正成为反思型教师。我校各学科每学期用一定课时开展校本阅读,保证阅读时间。学校提出“将书本讲解降到最低程度”“让学生每天看见你在阅读”“让学生每天听到教师读书给他们听的声音”。通过扎实牢固的读书积累,使师生的文学修养、知识积累、个人素养、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2.师生共同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教师只有自己多读书,才能从众多的图书中、不同的版本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给学生;教师只有自己多读书,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家长如何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我校教师把阅读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各个学科都尝试开展阅读活动,从整篇文章的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营造全方位、浓厚的读书氛围。坚持每学期都举办校本课程阅读教学的课堂观摩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
3.常态化好书推介,让彼此分享快乐。
我校开展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好书推介活动。每次常规教研时间,各学科教研组都设有好书推介环节。每次1~3人,自制课件,推介时间2至3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更多的“好书推介”走进师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4.互动化阅读搭建沟通平台。
学校以书为纽带,多渠道为学生、家长、老师搭建沟通的桥梁。邀请有关作家到我们学校做有关阅读的报告会,开阔师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师生阅读的主动性。利用网络平台(如“班级空间”“班级博客”“教师博客”等)为大家的阅读交流搭建了更为方便的沟通桥梁。
5.举行读书交流和展示活动,提升读书品位。
我校教师定期举行读书交流、展示活动,促进师生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读书交流活动,促进师生在阅读中一起分享和品位,让读书成为有滋有味的生活。定期评选“书香型教师”“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营造浓厚的教师读书氛围,提升教师读书的品位。
学习是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始终的活动,没有学习,反思就没有方向,研究就会失去基础,教学将缺乏生命力,教师很难获得发展。因为“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校才坚持着积极的阅读活动。
二、写作是很好的梳理。
书写教学随笔,可以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展开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讲出来,讲出来的东西记下来。写,其实只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当我们把写作为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手段的时候,写的过程必然会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1.坚持记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校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倡导教师在教案旁做“教后记”“反思札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最得意之处、感受最深之处、今后教学应注意之处等及时写下来。正是这样不断的反思,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2.用教育叙事的方式坚持写教学日志。
书写教学随笔,可以使教师在梳理中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乃至教育思想。当然,伴随着思考的深入也会带来一点点的阵痛,这种阵痛来自专业成长的进步,细心聆听可以听到拔节的声音,在书写教学随笔中享受诗意的教育,在书写教学随笔中做一名有智慧、有思想的教师。
三、研究是理性的审视。
我校一直倡导教师的课题研究要密切结合实践,在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中去探索、去研究,这既是反思、又是建构。我校提倡教师做研究,每个教师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个可以研究一年、两年甚至一生的课题。教师要研究的课题(问题)来自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研究结果反馈回来促进教学。当研究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就会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课堂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我们把研究的视角锁定课堂,关注教育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征求本组教师意见,提出学期或学年的研究计划。找准研究研究方向,在常规课堂教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通过“制定研究方案――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上升的行动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的内在价值。
1.课题研究和常态的教育教学相结合。
我校鼓励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研究课的教学,提出“提高每一节课的生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校各个学科都有对一个问题的持续探究,学校鼓励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研究课的教学。这些研究课,基于常规,带有浓厚的研究意味,教师不再拘泥于一个完美的设计,更注重于思考的实践和问题的解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研究课减轻了执教老师的压力,同时在实践中提高了老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用学生的研究促进教师的研究,教师的研究带动学生的研究。学生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研究,而教师的研究又带动学生的研究,师生在研究中一起成长。
3.启动教师讲坛,让教师把研究成果与全校教师进行分享。
举行教师讲坛活动,教师讲坛的开设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育院校的教师和我校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很有见解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教师讲坛,让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让更多的教师在分享智慧的同时开启自己的智慧,梳理自己的研究成果。
4.举行教研组长论坛,提高校本教研的向心力。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也是孕育高水平教研成果的园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教研组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20xx年至今,我校领导一直很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先后利用教研组长论坛把教研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碰撞,推进教研组的建设。同时,我校也利用教研组长论坛对我校教研组长进行培训,提高教研组长的教研能力。
教研组长论坛这个平台的搭建让教研组长成为论坛的主人,把研究中的问题和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个平台上促进研究的深入开展。这样的研究是基于真实问题的研究,让教师真正走进了研究,成为研究的主人,让研究焕发出了无穷的生命活力,让教师在研究中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读有智慧的书,上有思考的课,写有感受的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这是我校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校教师努力的方向。读书,促进教师的研究和写作,而写作使教师更需要读书的支撑和研究过程中的思考,研究在读书中摄取“营养”,让写作更有深度。读书、写作、研究逐步走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生命历程。上有思考的课,写有感受的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读书、写作、研究走进教师的生命历程,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读书、写作、研究走进教师的生命历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篇17: 教师成长工作总结
一、我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平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无事不请假。对学校布置的任务能够及时完成。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我要求自己做到对待事业要爱岗敬业,对待学生要酷爱学生。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美满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年年初,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继续把讲台站好、努力把讲台站活的大体目标,进而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着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由于我们的教学生不论是学习基础还是学习习惯都比较差,但也有差别,所以这三个环节中,我都努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入浅出的讲授同时,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让成绩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作为心理学教师,我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心理健康的理论及心理小故事来启发他们的心智、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同时我还负责06、07级专升本班的心理学教学,面对两个自己不熟习情况的班级,我很是下了一番工夫,特别是面对基础差的06、1的教学,一开始我很是迷茫,但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和教材,我量身制定了一套合适于他们的教学方案把三本教材的相干内容按自己的理解融会在一起,自编了一本学生看起来特别方便、系统的教材,同时对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不定期的进行了补充,另外印制了大量相干的练习题,包括分章节练习、综合练习及摹拟试题。并且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测试,以便老师和学生都做到查漏补缺。同时我还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面对众多自己不熟习的学科时,依然能有条不紊的学习着。这样,再接心理学课时就觉得得心应手了很多。通过努力,不但美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专升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预感,考取了32个本科。我为此感到非常欣慰。
三、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今年接了一个须生班,我感到兴奋,但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
面对这样一群成绩不太突出、个性非常独特、心理比较脆弱、主见性又比较强的孩子,管理是需要技能的。我花了很多心思,在班级常规管理上,尽可能书面化、条文化,实现学生的能动自主管理;我在培养他们个性特长的同时更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紧抓文化课与专业课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发挥了我的专业上风,不定期的召开《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自我调理》及《毕业了,你的目标是甚么?》等主题班会,展开心里健康教育。最为重要的是,我专心与他们交换,用爱作为我们交换的语言。本学年,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展开得有声有色。班级由于表现突出,本学期依然被评为优秀班级。
篇18: 教师成长工作总结
xx年毕业的我,满怀自信地跨进小学校门。从教后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闭上眼睛,一幕幕都可以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忘不了开学第一天面对里三层外三层家长的恐慌,忘不了上第一堂课的兴奋与紧张,更忘不了第一次与家长交流时的不知所措。斗转星移,日复一日,渐渐地了解了孩子们,慢慢地熟悉了教学工作。不知不觉中,曾经陌生的一切如今已不再生疏,而曾经那个对工作一无所知,尚且带着一脸稚气的我如今也已多了几分成熟于稳重。暮然回首,才猛然发现我也已在教育的大道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
回首过去的足迹,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认为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从一开始就认真研究学生,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课的深度难度相对好确定。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为了上好每一节堂课,我都认真研究课文,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另外,公开课也是成长的重要途径。每准备一次公开课就是自己思维、语言、动作的大考验。思前想后,一点点揣摩,一遍遍修改,让人收获甚多。
学唱英语歌曲,也是一种英语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有时无法插入英语歌曲,使学生感到很遗憾。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唱英语歌曲。教师要把比较好的适合学生的英语歌曲,尽量教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找到英语的语感。从听到跟唱到自己会唱,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让不肯开口的学生开口,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唱歌能让学生找到英语语感;利用英语原版电影,还能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小学生非常喜欢动画、卡通片,教师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将《狮子王》、《猫和老鼠》等类型的原版动画片,利用空余时间播放给学生们看,电影中那些简单而又易懂的语言,会使他们感到兴奋。学生互相之间在比,看到底谁懂得的语言最多。在学生感受到有困难、有争论的地方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指点。
经过努力,学生增长了知识和能力。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篇19: 教师成长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下午好!
十年前,我带着自己的理想,踏上了自己人生的事业历程。然而,在这人生的起点,我却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迷失了方向。于是,我将自己的理想、梦想和幻想留给了我的希望――我的学生。我相信,我一定会给他们插上强劲的翅膀,找准方向,给他们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实现他们和我一样的理想和梦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人民的好教师吴铃说,我没有理由挑选学生,只要坐进我的教室就是我的孩子,我就要对他的人生负责。我参加工作后,伟人和名人就告诉我了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给他们的应该是什么。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从接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诫学生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人活在世上让别人看得起的最起码的资本我也告知自己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把老师的一举一动当成标准,是样板。所以我深知自己言行的影响力,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岗。同时注重学习,因为我深知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天天更新,一天不学在知识上我们就可能有漏洞,就有可能给学生的知识不全面。在学习中,时时把握住时代的脉膊,用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在这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教学是门艺术,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必须虚心学习,不断探索,既要读好“理论书”,又要读好“实践书”。除了自学,我更不放弃一次次难得的不同级别的赛课和外出培训听课学习的机会。记得,我参加工作刚三年,学校要求我参加区里青年教师教学赛课比武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当时,我的心里像沉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学校数学组全体老师这时便成了我教学成长中的第一批“贵人”,从教案的编写,到试教上课,都是她们手把手的教我,甚至在讲台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都是她们为我示范,我模仿,从那时,我才慢慢发觉,上好一堂课真不简单。为了能不辜负希望,我一遍遍的试教,看到试教不满意,我灰心过,沮丧过,可心里仍然不愿意放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结果怎样,只要自己努力地做就好。终于在最后的几天里,老师们看到了我的进步,我兴喜万分,就像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对自己树立了信心,在比赛中熟能生巧地上出了一堂数学活动课,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赞赏。从此,这便成为我教学成长的奠基石,之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区里又几次进行赛课,我以一颗最热情的心,百倍的信心,刻苦的钻研教材,反复地备课磨课,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虚心倾听意见,不断地改善课堂完善教学,不怕苦不怕累,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这样的锻炼学习的机会,让我在教学之路,成长得更快。
以后年复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才真正体味到:教师不仅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因为在教师的手下是一颗颗成长的种子,因此,我在教学生涯中,细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用赞美的话去爱每一位学生,用责任心去引导和教育每一位学生。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半岁寒。”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都绝不能说挫伤孩子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语言,我牢记这一点,处处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引导学生,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想如能经常的用赞美的话语爱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伟大的,在我和学生的相处中,孩子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需要的是耐心和爱心,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我班上有些孩子基础差,家长忙缺乏辅导,孩子做题常常有不会做或不认真做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松懈,孩子们的`学习态度缺乏督促,也不够端正。长期这样,成绩落后,对自己丧失信心,我利用休息时间辅导作业,并常和孩子谈一些学习方法和道理。只要这些孩子在平时哪怕是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我都会及时地表扬和奖励,孩子尝到进步的喜悦,更是鼓足了孩子的学习干劲,孩子逐渐进步,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一直坚信:用我的爱心教育可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铭记在心,并且用来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一句话。我只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只做了一些我该做的工作。但我认为我的教育人生是有价值的,因为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因为用我的青春与智慧谱写我的教育乐章!
篇20: 教师成长演讲稿
花开花谢,寒来暑往,十年弹指一瞬间。十个春秋的磨砺,十个春秋的蜕变,我在三尺讲台上成长的历程,愿与各位分享。
带着梦想,带着期待,刚走出象牙塔的我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三尺讲台是我陶醉表演的舞台,一方黑板是我浇灌幼苗的乐土。幼师毕业的我接触孩子轻车熟路,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上课交流的语言富有童真;激发兴趣的图片流畅美观;课堂组织的活动丰富有趣;融入教学的儿歌甜美动听。在学生眼里我是一位可亲的朋友,领导心中我是一位能干的老师。为此我获得很多展示的机会。小学数学学具应用竞教获片区一等奖,美术教学竞赛市级二等奖,市级演讲比赛二等奖……
喜人的成果令我陶醉,接二连三的胜利让我自满,虚荣开始在内心悄然膨胀,我仿佛看到了自身的优秀和卓越。一次,电教馆一位老师在听了我课后对我说:“你的课形式多变,也富有激情,但更要注意实质内在的挖掘。”中肯而善意的提醒,如一剂清醒剂使我恍然大悟:教育不是舞蹈,不能只在乎感观的享受。教育是唤醒、是浸润,这不是表面形式所能达到的。我为自己的浅薄而汗颜羞愧。但教学艺术如何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我努力的方向又在哪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突破瓶颈才能得到一次大的提升!可是机遇在哪里?03年,幸运之神再一次垂青于我,因考调入城我分到了仰慕已久的民族小学。这里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氛围、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我得到了丰足的滋养。同行教学举重若轻,教具使用行云流水,语言组织精当干练,一切都那么完美无瑕。我就像井底之蛙跃进了浩瀚的知识海洋。迎头赶上!勇于超越!我暗暗告诫自己。初为人师的激情在我身上再度燃烧。电脑前,多了双观摩教学视频的眼睛,台灯下,多了剪伏案求知的背影。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我通读全部教材,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为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博采群书,为一个知识点的是非与同行讨论不休,这一切我都乐此不疲。
记得04年,我被推荐参加南充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接下任务后,我开始甄选课题、收集资料、设计流程。当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试讲后,效果却不尽人意。此时,教研室的雷大益老校长对我进行了细心的指导,无论是课堂的引入、知识的重组、语言的设计、学生的调动等都让我对课堂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整整一周,年近退休的老校长辛苦奔波在教研室与学校之间。还有身患重疾的张奇老师为我制作课件,一遍一遍,反复修改,经常通宵达旦,为了减轻病痛的折磨,就用一根布带勒在肚子上。前辈悉心的指导、同事无私的帮助使我获得了一等奖。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崇高的从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什么样的老师是位好老师!
随后我又在阆中市青年教师教育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所制作的课件《时分的认识》、《9加几》分获南充地区一、二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回味这十年,是辛苦的;回味这十年,是忙碌的;回味这十年,更是幸福的。因为这一路上,有很多人陪伴;因为这一路上,有很多成长;因为这一路上,有很多幸福的瞬间。今天,我站在这里,虽没有成功商人腰缠万贯、顾盼自雄的意气;没有政界精英手持国器、居高临下的威仪;可是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的人生价值将会在无数学生身上得以无限的增值。不管我是坐着,站着,躺着,我都将会用我的努力,书写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精彩人生。
谢谢大家!
★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教师成长报告(精选20篇)】相关文章:
个人师德师风自纠措施2023-05-15
德育心得体会反思报告2024-02-18
课题结题自我鉴定书2023-04-01
小学英语学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2022-04-30
教师聘任期间述职报告2023-08-28
化学教师辞职报告2024-02-08
学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2023-05-31
幼儿教师班主任述职报告2024-04-05
教师工作的调研报告2022-11-19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