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心理营养》读书笔记(共16篇)由网友“pens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行为偏差――《心理营养》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行为偏差――《心理营养》读书笔记
行为偏差――《心理营养》读书笔记
当孩子打人、无理取闹、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事情时,父母除了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行为干预和制止外,更重要的是看这孩子有没有情绪问题。如果孩子没有情绪问题,我们告诉他这样不对,不可以这样做事,他就不会继续做,但是如果是有情绪问题的孩子,这样对他说就不会有效果,因为它需要很多肢体动作,比如丢东西、打人来发泄情绪。
小孩子处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里,会自然想得到父母的疼爱,他明知打人、扔东西会惹父母生气,为什么会屡教不改?特别是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挨打,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忍不住呢?孩子有情绪问题的原因要居多,这时候父母首先要去检查一下孩子的情绪来源,它就是三个关系的质量,爸爸和妈妈的关系、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以及孩子和爸爸的关系。
偏差行为解决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样的管教惩罚的办法,让孩子听话,让行为回到正常轨道上,而是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当孩子的内在情绪太满,无法处理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或者用偏差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哪怕是负面关注。
温和而坚持的原则,需要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随时陪伴,但又不要控制他,阻止他做危险的事情,但又不能总是管着他,保证他不受伤,又要允许他适当的`冒险、尝试,这对父母的要求确实非常高。
因此父母需要首先掌握知识,了解孩子在特殊阶段的表现和应对方法,然后每个星期给自己几个小时去玩乐,不用照顾孩子,只做自己喜欢的,可以让自己放松的事情。
孩子要看看自己在妈妈心目中的位置,他有没有得到妈妈的关注、接纳重视,就好像妻子对丈夫会有特别多的要求,有些事情别人没做我们会无所谓,但是丈夫没做,我们就会很在意,因为我们内在有个声音,想问问我在你心目中到底有多重要?如果你愿意迁就我,愿意照我说的去做,就表示我拥有你,你对我很重要,你对我很好。孩子是一样的心理,因此,妈妈平时要做的功课是多给孩子关注和重视。
篇2:如何对抗你心理的偏差
抛弃惯常的思维――直接比较选择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永远都是在比较苹果与橘子的权重。我们应该把焦点集中到每种具体情况的利弊,然后再做决定。
2、预测偏差
1)什么是预测偏差?
在 没有采购单的情况下,饥肠辘辘的我们跑进超市去购物,往往需要一种强大的意志才能避免自己去买那些美味的“垃圾食品”。当我们满载而归时,我们会很好奇自 己为什么会买了这些不健康的食品,而单单忘记了那些本来应该买的健康食物,譬如大米和意大利通心粉。有相当一部分理性主义者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人们常常低估了自身行为和外生变量对未来效用的影响,从而夸大了未来偏好与现在偏好的相似度,由此产生了预测偏差。
2)如何来防止预测偏差的产生?
如果想做出明智的决定,就需要让自己对未来预测的情感与做出选择时的情感大致一致。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那么做出决定的错误的几率便会越高。
3、影响偏差
1)什么是影响偏差?
人们常常会过度估计他们对于未来事件的情绪反应。研究发现在一段关系分手之后的两个月人们的情绪并不像他们在分手时所预测的那样糟糕。在一些其他的情境之下也同样有效:比如球迷们在自己支持的球队获胜之后的喜悦心情并不如他们所预计的那般强烈。
篇3:“化妆成瘾”心理有偏差
有些女性化妆成瘾,每次出门都要化妆,否则就不敢出门,如果没化妆被家人强行拉出门,她就会感到自己很丑,没脸见人,觉得别人看她的目光都是厌恶的。
表面上看,这些女士是对化妆上瘾。对自己的形象要求高,实际上是因为她的心理出现偏差,具有完美主义倾向,而“化妆成瘾”只是这种心理的一个外在表现。
日常生活中,这些女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都力求完美,即使出现一点不足,不用他人批评,自己心里就很难受,
通常那些学历高、身材漂亮的女性反而容易“化妆成瘾”。这是因为,她们通常对自己要求过高,潜意识里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完美,对任何一件与自己有关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但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却让她们感到很失望。因而,她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竭力想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社会和生活中的不完美,是一种“心理补偿”。
要摆脱“化妆成瘾”,首先对自己的容貌多些正面评价,可以多听听别人对自己容貌的直接评价。家人、朋友多赞扬其不化妆时容貌的美丽,帮助她们对自己不化妆的容貌建立信心。另外,充分认识容貌在生活中并不是最主要的,工作、生活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此。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要允许自己犯错,允许事物有缺陷,只要这种缺陷不影响“大局”,就不要过分在意。
篇4:如何对抗你心理的偏差
首先,有意识的拓宽你对于未来的关注度,提醒自己其他事件是会对你所关注的事情产生影响的。其次,提醒自己合理化可以减少无论是积极或者消极事件对于未来情感状态的影响。一定要记得,未来事件对于我们自身的情绪影响,无论是喜是悲都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强烈。
4、回忆性偏差
1)什么是回忆性偏差?
当我们针对未来做出决策的时候,通常会自然的使用过去的样本作为参照来考虑。不幸的是我们所用来作为决策依据的记忆种类大多是一些让我们产生过积极或者消极情绪的极端例子。一个研究表明如果让旅客们自由回忆自己的乘车经验时,他们通常会想到自己错过列车时那些最糟糕的体验。结果发现他们如果在当天后来又错过了列车,所体验的消极情感的强度要远远大于那些较少回忆错过列车的人们。
篇5:关于人际认知的心理偏差
由于种种原因,交往过程中的人际认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偏差。
1、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大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客观地说,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人为主”,它影响着今后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变的。虽然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的认知具有综合性,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而论,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3、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的同学总感觉到别的同学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4、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男女大学生会对外表吸引人的同学赋予较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常常为那些长相比较动人的同学设计美好的未来。
5、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呈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化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人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的认知。例如,男生往往认为女生心细、胆孝娇气;女生则往往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
6、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由于人们头脑中存在着某种想法,而影响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出现原有的某种想法),并从这种心理状态出发,按照事物的一定的外部联系进行认知和评价,于是也就产生了定势效应。定势效应在某种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但往往会产生认知的偏差。例如,农村来的同学认为城市来的同学见多识广,但狡猾、小气;城市来的同学则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孤陋寡闻,但忠厚、老实。
篇6:如何对抗你心理的偏差
在你做决定的时候去充分回忆过去所经历的事件,来平衡你的情感体验。这样你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你是否是在回忆那些最让你刻骨铭心的极端记忆片段。
5、信念偏见
1)什么事信念偏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建立了许多经验法则的情况,使我们很高兴(或不满意) 。不幸的是,我们往往过于概括这些信念的情况,但他们并不适用。
研究发现,4个共同的信念偏差:
对比效应往往是不正确的信念,一个坏的经历后有一个好的经历,将更加愉快,(并且,一个坏的经历在一个好的经历后出现,将会更坏)。研究显示,果冻豆的味道可能是一个海市蜃楼。
更多的选择往往不是更好:研究发现,当人们有较少的选项可供选择时,他们可以更加幸福,甚至更好的被激发。
适应:人们往往预期,反复经受某种经历将减少它的乐趣。对冰淇淋,酸奶和音乐得研究显示,无论是喜欢它较多,或者至少是不喜欢它较少,大多数人适合这些口味。
确定性:人们预期,当减少了不确定性的情况时,会感到更加的幸福。通常情况下,虽然,神秘可以增加乐趣。
2)如何对抗信仰偏见
研究表明,我们被动摇的次数取决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这些偏差。所以在读过这个帖子之后你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可能会有意识的去对抗这些让我们产生错误理念的偏差哦!
篇7:打孩子,打出心理偏差
打孩子,打出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但却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医生,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
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作用。
怪癖: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癖。
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孩子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记不住外语单词,担心背不出算术口诀,担心……总之,他们总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犯罪:有一个孩子,父母自幼就盼望他能成材,可他贪玩,成绩差。有一次旷课看电影,班主任家访,被父亲知道,狠揍了他一顿。他认错了,父亲还不住手。被打之后,他一肚子委屈,恨父亲,恨班主任。他暗暗下决心:父亲越打,我越玩。慢慢地,他走上流窜、偷窃的犯罪道路。从这个孩子的变化说明,家长粗暴的打骂对孩子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提醒:家长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对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篇8:心理和行为作文
心理和行为作文
是不是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之后就会渐渐的发现,这一切都有着不同的结局。你可能掐头去尾,就把最后的结果给留下来了,在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就能够轻易地改变事情的经过。
却不知道别人在你玩耍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那些都是小事,都不值得一提,但是无论怎样,他们都曾经为自己的努力去梦想过。
或许到最后依旧没有实现那些属于自己的愿望和梦想。但是从一开始,他们就能够明白。
但是明白是心理方面的东西,并不一定,他们的行为也会偏向于我们这一边。
这好像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对你说的很多的话,你也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可是我怎么都没想到那只是你用来欺骗我的一个手段罢了。
后来,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再也没有办法追究当年发生了那些事情啦。
即便是有了证据,也不一定能够证明他们的清白,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便是演戏给他们看,也没有多大的误会。
但是我想你应该从一开始就从那里得到一些东西,去接触一下总归有好处的。
篇9:试论中国证券投资者的心理偏差
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是社会经济转型期中的新兴市场,市场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所以,作为市场运作主体,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对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会更大。相对于理性范式下的传统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更适合于指导和支持我国证券市场的管理需求。从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因素出发,探讨形成心理偏差的原因。
关键词:心理偏差;证券;证券市场
我国证券市场和西方证券市场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我国已有的行为金融理论大多是基于西方金融市场和西方投资者的风险决策规律,但是一些在美国从事经济行为和心理学研究的华人学者发现,中国人的风险决策特征与Kahneman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有相当不一致的地方。我们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和决策的心理机制,才有助于促进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管理中的应用,以防范和规避未来的金融风险。
1 中国股民过分自信心理偏差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分自信心理。投资者在连续经历几次成功之后,很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现象;而连续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则很容易产生自信不足的现象。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有三个:(1)基本归因错误,即将投资成功归因为自己内部稳定因素,诸如能力等;而将失败归因为外部随机因素,比如运气等。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信任。(2)投资者往往习惯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不习惯于从对立的角度来挑战自己的想法。(3)投资者过度相信某些投资知识或投资技巧的功能。
中国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倾向于只关注推论的最后一步,而全然不顾推论中其他部分可能的错误,这种心态造成其信心过度。具体体现为投资者总是过分依赖自己打听到的“小道消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等基本面的消息,而且在过滤信息时总是关注那些能增加“自信情结”的信息而忽视其他。
2 中国股民普遍存在过度乐观偏差
这是与人的本性有关的“动物本能”.人们在股票市场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的乐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数学期望。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在股价持续上涨阶段。初,在中国股市连续两年走强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情绪高度膨胀,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据有关机构调查,20年初投资者对年大盘走势预期十分乐观,有22.08%的投资者认为股指最高会达2300点,77.92%的投资者认为会达到2500点以上。
3 中国股民普遍存在赌博心理偏差
投资者虽然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但为寻求更高的收益,也会采取冒险投机行为。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一般性的bo彩业在中国大陆是被禁止的。在一定程度上,普通居民的赌博本性需要通过其他变相有赌博特性的活动来表现。因而体彩、足彩以及股市等受法律保护且带有部分赌博色彩的事物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股票市场的赌博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赌博特性就是投机性。股市的投机性强,也就隐含着较大的赌性。这种赌性的存在引诱了一部分“赌徒式”股民的热情参与,而这类股民的参与势必又会增强股市的赌博性和投机性。中国股市赌博特性是众所周知的,被学者戏称为“赌场”.有些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有79.64%的投资者认为庄家是合理存在,超过50%的投资者有追高的投机倾向②。
4 中国股民普遍存在“暴富心理”偏差
股市是产生神话的地方,许多人梦想“一日富百万”,一般股民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入市的。在开办深沪两地股市的初期,确实有一部分投资者发了大财,成了拥有百万元以上的富翁。但是,随着深沪两地股票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加之股市中高手如林,现在要想在股票市场中发大财就不那么容易了。可是,有的人看见别人在股市上赚了钱,就不顾一切地冲进股票市场,毫不考虑股市的风险,一心做着发财的美梦。然而,股市是有其内在运行规律的,有涨也有跌,有高峰也有低谷。一旦股市基本面或上市公司业绩发生突变,股市行情开始下跌,而这时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又来不及脱手,就有可能使买入的股票全线深度套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一天天下跌,最后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投资者迫切希望尽快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将风险的回避放在次要的位置。其实这正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并且由于一些报刊的不正确引导,可以说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很多都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因此,他们在炒股过程中,往往追求赚大钱,即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赚30%,50%,甚至翻番。如此的心理势必会增强股市的投机性,因为只有剧烈振荡,投机性强的股市才能满足投资者的上述要求。
5 中国股民普遍存在从众心理
在股市中,有买就有卖,永远存在多空双方,有人看多就必然会有人看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些投资者一到市场上就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没有了主意,随大流而行。见别人纷纷买入,深恐自己落后,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股票,盲目跟着买入;反过来,见别人都在抛出某种股票时,也不问缘由,跟着出售。这种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在广大散户中是最为普遍的。
通过研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行为是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行为。表现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从众行为,则是完全非理性的跟风,追涨杀跌或者无所适从。
股价受社会心理,尤其是投资者潮流的广泛影响。投资者潮流不但影响到投机性强的市场狂热情形,也影响到相对正常、平缓的市场运行。这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十分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特征,投资者行为一致性极为明显,这种情况下,齐涨齐跌几乎与市场的过度反应相伴而生。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还表现在单个股票上。在一些所谓的强势股中,不乏股票在狂热的气氛中连上台阶,股价连续七八个涨停板已不罕见,一些股票在涨停板上的买单甚至超过可流通股的数量。上述极端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消息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此惊人的一致性只能说明投资者有着极高的从众心理。
6 中国股民的过度恐惧心理偏差
恐惧心理导致投资信心丧失,在证券投资者中,有些人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在持股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恐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听到未经考证和分析的不利消息时,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把手中的股票视为异物而拼命抛售,似乎再不脱手,就会大祸临头。第二,在买人股票被套起初,还能忍受股价的下跌,然而随着股价的下跌,这种忍耐力逐步开始瓦解,由焦虑慢慢过渡到恐惧,唯恐股价进一步下跌,最后持股的信心彻底瓦解,在大幅下跌之后,抛出所持的股票。无知是恐惧的原因之一。证券市场中的恐惧往往也是无知造成的。经验证明,莫名其妙的恐慌往往只是一场虚惊,股市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来自投资大众中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有些也许是真的,而有些则是故意抛制和散布的,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发股票的抛售,此时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信以为真,而恐慌抛出股票。
此外,造成恐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缺乏应变能力,在动荡起伏的市场面前不知所措。由于股价的波动尤其是剧烈起伏对们的经济利益会带来较大的关联影响,也可能会造成巨大亏损,此时又不知如何处置,便会带来一种恐惧感。
基于以上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对投资影响很大,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具有理性思维,克服自身心理影响,既要大胆又要谨慎,才能把握机会,实现目的。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中国证券报》,-01-30.
②资料来源于“中国投资者行为”,《资本市场》,2002
[试论中国证券投资者的心理偏差]
篇10:问题少年心理偏差的成因及对策
问题少年心理偏差的成因及对策
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日益增多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无力、社会环境复杂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当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要改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在实处;二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三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基地的作用;四要从严从重打击教唆犯,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 者:孟平萍 作者单位:湖州市环球小学,浙江,湖州,313000 刊 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1 23(6) 分类号:B844.2 关键词:心理偏差 心理健康 德育篇11: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对应偏差(correspondent bias)亦称为过分归因偏差(overattribution)或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个人内在因素,低估外在环境因素,甚至在行为是由明显的外在环境因素造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应偏差在西方研究了30多年,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最活跃,被重复证明最多”的重要现象[1].本文综述的便是西方对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
作 者:付建斌 焦书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3(3) 分类号:B84 关键词:篇12:心理决策:如何对抗5种幸福的偏差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这样说,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那么幸福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似乎决定的正确性常常依赖于我们对于未来的准确预测。而不幸的是,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在对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的时候通常会产生5中主要的偏差形式。
当然也有好消息,研究表明这些偏差也是可以进行防御的。理解并牢记这些偏差会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生活的更加从容和幸福。
1 、差异性偏差
1)什么是差异性偏差?
试着想象一下:有2份工作供你选择,第一份工作是让人感兴趣的,并且年薪6万。第二份工作是让人比较厌烦的,年薪有7万。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假设其他的条件都一致,你会做何选择?这种差异性偏差可以预测人们将会一致过高的估计多出那1万美金的价值,认为它将远胜于感兴趣的工作所带来的愉悦,
因此,研究表明,即使使我们更加不开心并且事实上多出的那份钱也与事无补,但有更多人会义无反顾的选择那份让人厌烦的工作。
2)如何对抗差异性偏差?
抛弃惯常的思维——直接比较选择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永远都是在比较苹果与橘子的权重。我们应该把焦点集中到每种具体情况的利弊,然后再做决定。
2 、预测偏差
1)什么是预测偏差?
在 没有采购单的情况下,饥肠辘辘的我们跑进超市去购物,往往需要一种强大的意志才能避免自己去买那些美味的“垃圾食品”。当我们满载而归时,我们会很好奇自 己为什么会买了这些不健康的食品,而单单忘记了那些本来应该买的健康食物,譬如大米和意大利通心粉。有相当一部分理性主义者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人们常 常低估了自身行为和外生变量对未来效用的影响,从而夸大了未来偏好与现在偏好的相似度,由此产生了预测偏差。
2)如何来防止预测偏差的产生?
如果想做出明智的决定,就需要让自己对未来预测的情感与做出选择时的情感大致一致。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那么做出决定的错误的几率便会越高。
篇13:多给孩子心理营养
多给孩子心理营养
(金丽伟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新一路小学幼儿园)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我园实现班班通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一段段生动形象的动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起来;他们不再沉默,变得活跃起来;知识不再僵硬,变得鲜活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儿童最为重要的心理“营养素”之一。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人性扭曲等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我是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每天面对的是3―5岁的幼儿,他们天真、活泼、好动,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作为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接触心理健康的教育已经几年了,我深深的感觉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记得,我在教中班时,有一名幼儿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她性格孤僻,几次的表现都是因为她的不自信,通过家访了解到她曾经是一个活泼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使她渐渐的变成这样,我于是决定把她列为我的重点教育的对象之一,因此,无论是在我的什么课上我都会主动的叫她,让她帮老师或小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她充分说话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让性格开朗的其他小朋友与她游戏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变了,变得喜欢和小朋友游戏了,变得能够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了,有时还会主动和我说“老师,我来发书吧……”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会使人努力奋斗,不甘失败。让孩子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成人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抱乐观的态度,给孩子的个性发展以良好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证明,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你能用心去贴近他,用爱去陶冶他的心灵,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你给予了他无尽的尊重、鼓励和爱,使他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几年的工作也使我有了点滴的成绩:我的《帮助你我快乐》《会变的汽车》《森林里的圣诞树》都获得省、国家级的奖励;我的论文《合作―探究式学习对中年级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获国家级奖励。
篇14:孩子也需要心理营养
孩子也需要心理营养
“补钙、补脑……千万不能让孩子缺了营养”,当许多家庭将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营养上时,心理营养的缺乏日渐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8%到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17岁以下的`儿童现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这是儿童心理专家在日前召开的营养与健康论坛上介绍的。专家呼吁,在为孩子身体着想的时候,别忘了给他们补充心理营养。其实,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是他生活环境一点点浇灌而成的。在婴幼儿时期,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任何人。如果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并不取决于父母的一贯态度,而取决于父母的心情、父母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取决于父母打麻将的输赢,那么,孩子便会感到这个世界完全无法预料,当然也就没有安全感。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或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很多成年人的精神障碍都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致那里找到解释。
专家指出,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只能承受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不能容忍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一些家长心目中,孩子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看到孩子的好成绩就眉开眼笑。孩子的学习一旦出现问题,接踵而至的往往是批评、训斥,甚至是辱骂,时间一久,就出现了孩子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篇15:影响学生心理行为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行为因素
一、家庭环境
1、社会经济状况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小儿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儿童就象成人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儿童的行为问题。
2、父母状况
父母的不幸童年。父母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母亲妊娠时的心理压力及分娩时的情况等,均可影响儿童行为的发育、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较多地存在着孕前、妊娠中的病理现象和异常分娩等因素。
父母的性格、智力和教育水平对小儿的行为发育也有影响。
3、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过分担心和过分保护、偏爱、歧视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等均对儿童行为右影响。
4、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崇拜者,儿童经常模仿父母一言一行,所以父母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子女。家庭气氛、父母分居、争吵等对儿童有深刻影响,孩子容易受父母公开争吵的干扰,特别当这种争吵与已有关时。其他诸如嗜酒、吸烟、对人对事的态度等无不对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5、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冲突
每个正常的家庭都有矛盾发生,但如矛盾太大则会引起父母的担忧以及孩子的不安全感。在家中造成矛盾的原因很多,如小儿的令人讨厌的一些表现、家务、电视节目、衣服、朋友、学习……。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一旦冲突发生,父母的责备、惩罚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会产生敌意行为。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性格部分来自遗传,部分来自父母的教养。孩子表现不好、发脾气,父母应首先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矛盾恶化。
6、家庭破裂
由于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常引发出许多行为问题。与儿童行为有关的因素有:离婚的原因,与跟随一方(父或母)的关系,新同胞的出生,社会经济压力,母(或父)亲的情绪,离异双方仍继续对立谩骂等。
二、集体环境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如同家庭一样,教师即父母,同伙即兄妹。恰当的教育内容,得体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儿的身心发育。在一个和谐、友爱、团结、快乐、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可使小儿的情绪行为得到良好的发育。
三、儿童自身的生理环境
1、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
这对小儿行为有很大影响。在这些疾患中,有些可使小儿产生不适、疼痛,有些影响或限制了儿童的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有些则使小儿恐惧和焦虑,有些则使小儿感到羞辱、孤立、窘迫、自卑和困惑。以上种种变化常可改变家长、老师和伙伴们对孩子行为的态度,而后者反过来又会引起儿童自身行为的改变。疾病对儿童情绪、行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抑郁。男孩以社会退缩为多,女孩以攻击行为较多。
篇16:心理基础读书笔记精选
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
对别人战战兢兢,特别想赢得别人的认可,结果赢得的是冷落和嘲讽。后来,她不再关注别人,不再渴求别人的认可,只是“为自己跳舞”,但人们反而走过来,和她一起跳舞。
当你抵触悲伤时,你的心也就远离了你悲惨的人生真相。不过,这只是远离,并不是消失。悲惨的人生真相永远不会因为我们做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并不再对我们的心灵发挥消极的影响。
悲伤的过程,是告别不幸的过去的必经之路。
悲剧性是我们心灵的养料。你拒绝悲伤,也拒绝直面自己悲惨的人生真相。你巨大的心理能量都花在了否认真相、与真相较劲上。随着心灵之墙的一一倒塌,你坦然接受了悲惨的人生真相,你不再去否认,也不再去和这注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较劲。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的心理能量就获得了解放,它们以前被你投注到外界的人和物上。但现在,这能量回到了你自己身上……。
悲伤,是完结的力量!悲伤所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人生真相。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中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死而复生”就是解决“悲伤后遗症”的力量。所有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有这种力量。任何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天然产生,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在指引我们走向好的成长之路。
悲伤把你的注意力从积极的生活中转移开,聚焦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你损失惨重或处于极度悲痛的时候,你会想到对你最重要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成功,是人生的深层规划,而不是令人精力涣散的小玩意以及娱乐项目。
一系列的人生悲剧,既可以令一个人变成祥林嫂,只是喋喋不休地向别人重复诉说自己的苦难,以赢取别人的同情,也可以令一个人变成贝多芬,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唱响自己生命的最强音。
不过,我们也需警惕另一种倾向:命运的强迫性重复。
譬如Z,那次悲伤令她形成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生哲学。结果,生活一旦平静下来,她就会觉得,自己需要重新一次“置于死地”,她深信那会极大地激发她的生命能量。
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
我们惧怕愤怒,因愤怒看上去易伤害关系,让我们与别人疏远。但愤怒是必须的。
因为,我们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空间,从而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
假若你接受自己的愤怒,那么,当有人试图与你建立坏的关系时,无论他的借口多漂亮,他都难以得逞,因为愤怒告诉你,他这样做不对。
你的愤怒释放后,会令他知难而退,而你则捍卫了自己的空间。这样,通过愤怒,你拒绝了一次坏的关系,或者拒绝了一个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
由此,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其著作《灵魂的黑夜》中说:“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与关系有好坏之分一样,愤怒也有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好的愤怒,直接捍卫了你的个人空间,并最终阻止了一个好的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坏的愤怒则做不到这一点。
“一些愤怒之所以成为坏的愤怒,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压抑了自己的愤怒。”
愤怒强的人,力量就强,这是因为愤怒既是保护自己的力量,也是激发自己争取和战斗的力量。”
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你对这个人愤怒,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的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惹了你,你不敢对他愤怒,你跑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那么,你发泄得再厉害都没用,因为对象选错了,那样愤怒就没有任何意义。”他解释说。
愤怒,是对入侵的直接反应,并且,重要的不是要宣泄愤怒,而首先是理解自己的愤怒。因为和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愤怒首先是一个信号,它告诉你有人过分地侵入了你的空间,过分地控制了你。如果你感受到了愤怒并理解了愤怒传来的这个信号,那么你就会明白,侵入你空间的那个人,无论其理由是多么美好,你都应当捍卫自己。
最常见的入侵恰恰来自最亲密的人,如父母、配偶、亲友和同事。关系越亲密,入侵者越容易打出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我爱你,所以才这样做”。这种借口很容易迷惑我们的理智,让我们陷入迷茫,开始相信他们的确是为了自己好才这么做。毕竟,理智很容易被欺骗。
但是,情绪决不会被欺骗。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最直接反应。愤怒也是如此,假若你能全然地接受第一时间产生的愤怒,那么你永远不会被欺骗,不管多么聪明的入侵者都不会得逞。或许,你不得不暂时接受一些强势人物的入侵,但你清楚地知道,这不是爱,这不是为了你好,这是入侵,这是不对的。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 家庭教育总结
【行为偏差――《心理营养》读书笔记(共16篇)】相关文章:
《班主任》教师读书笔记2023-03-28
浅谈提高语文素养的写读书笔记法论文2022-08-1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计划2022-05-06
初中班主任工作随笔精选2024-05-15
纪律作风自检自查报告2023-02-05
《教师领导力》理论学习读后感2022-12-28
浅谈语文教学2023-12-04
教师理论学习工作总结2023-08-29
初中学校工作总结心得体会2024-02-04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优秀作文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