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共7篇)由网友“希西”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和分类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有关利益集团提供相关的信息。我国的会计准则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会计的目标,但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目标可以细分为以下三部分:
1、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
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制定财政经济政策、开展宏观调控的依据。会计信息应当保证国家执行管理监督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有关政府部门通过会计信息不仅可以了解企业履行义务的情况,例如,企业交纳税金的情况、企业是否遵守各项法规、企业向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种报告是否正确等。而且还要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财经监督。
2、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企业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与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计要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信息。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这些外部关系人才可能做出决策。具体来说,企业的外部关系人主要有: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职工、企业的客户和社会公众等。
3、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财务报告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直接信息来源。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对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等,而会计信息是这些正确决策的基础。
第二节 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
传统的会计主要是以货币形式,运用复式记账原理,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某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量、分类整理,定期编制反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进入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会计逐步发展成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以传统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编制成会计报表,向企业外部的有关利益集团和个人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2、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资料,运用数学、统计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通过整理、计算、对比、分析等手段的运用,向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用于短期和长期经营决策、制订计划、指导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的对内报告会计。
第三节 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就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会计前提有四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二、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是指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是对财务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为了规范财务会计核算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几十年来会计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际惯例,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归纳为: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12项。
这些原则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基本的原则性规范,也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12项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二是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三是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四是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三、财务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是指企业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具体对象,也是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企业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上述六个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亦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组成利润表(或称损益表)的会计要素,亦称利润表要素。这六项会计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这种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就是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会计核算中进行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四、 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1、财务会计的确认
财务会计的确认是财务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进行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其他会计要素正式地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财务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某一事项是否需要确认;二是该事项应在何时确认;三是该事项应确认为什么会计要素。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说明财务会计确认应采用的标准。
篇2:《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
第八节 存货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当成本低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企业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时,由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供选择:
1、 单项比较法
亦称逐项比较法或个别比较法,指对库存中每一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逐项进行比较,每项存货均取较低数确定存货的期末成本。
2、 分类比较法
亦称类比法,指按存货类别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每类存货取其较低数确定存货的期末成本。
3、 综合比较法
亦称总额比较法,指按全部存货的总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总额相比较,以较低数作为期末全部存货的成本。
单项比较法计算的期末成本总计最低,分类比较法次之,综合比较法最高。原因是单项比较法所确定的均为各项存货的最低价,据此计算的结果比较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工作量较大,存货品种繁多的企业更是如此。
期末通过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库存存货计价后,若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成本,则无须进行账务处理;若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则应按可变现净值作为期末存货的价值,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的差额应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
是将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损失直接转销存货科目,同时将存货成本调整为可变现净值,在这种方法下,应设置“存货跌价损失”科目,确认损失时,借记“存货跌价损失”科目,贷记有关存货科目。采用该法,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较低者,而不是实际成本数。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可以通过计入,列为当期损益。
2、备抵法
将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损失不直接转销存货科目,而是记入“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备抵科目,单独进行记录和反映。采用该法,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仍然是实际成本,“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存货”项目的抵减项目。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可以通过记入“存货跌价损失”科目,列为当期损益。
[例16]例15中甲公司12月31日对库存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价后应作的账务处理如下:
如采用直接转销法,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损失 100
贷:存货 100
如采用备低法,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损失准备 100
第九节 存货的清查
存货清查是通过对存货的实物查对并与账面资料比较,确定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一、存货清查的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企业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各种财产物资的盘亏金额和批准转销的盘盈金额,贷方登记发生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金额和批准转销的盘亏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损失;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各种物资的净盈余。该科目下应设置“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两个明细科目。
二、存货清查的账务处理
发生存货盘盈时,应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发生存货盘亏、毁损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盘盈、盘亏、毁损的财产物资,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存货的盘盈,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存货盘亏、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剩余净损失,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即定额内损耗),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例17]某企业4月因洪涝灾害,导致产成品毁损0元,该项毁损经与保险公司协商,保险公司同意赔付实际损失的80%,其余损失由企业自己负担。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20000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6000
营业外支出 4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篇3:《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一节 负债概述
一、负债的概念
负债实质上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提出的一种要求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负债是现时存在的、由过去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所形成的一种义务。例如,企业向银行借款,企业赊购商品等业务产生的负债。
2.负债是一项可计量的债务,它有确切的或可确切估计的金额。负债可以采用支付现金或非现金商品,或其他资产、提供劳务等方式偿还。
3.负债是企业在将来要以转移资产或者提供劳务等方式予以清偿的义务。
4.负债只有在偿还,或债权人放弃债权,或情况发生特殊变化后才能消失。
二、流动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照偿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流动负债定义为:流动负债是指将于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它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流动负责除了具有负债的各种特性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偿还期短,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时即期偿付,或在一年以内必须偿还;(2)这项义务要用企业的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清偿。
流动负债按其应付金额是否肯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应付金额肯定的流动负债,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第二类,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如应付利润、应交税金等。
第三类,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即应付金额需予估计流动负债,如产品质量担保债务等。
此外,实务中还存在一些潜在义务和现实义务,这些义务并不构成负债,它们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或有负债,如已贴现商业汇票。
三、流动负债的计价
从理论上说,负债应以未来所需支付所有现金的现值来计价。但由于流动负债的期限较短,其到期值和现值差别不大,出于简化核算和重要性原则的考虑,一般不要求以现值来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各种流动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负债已经发生而数额需要预计确定的,应当合理预计,待实际数额确定后,进行调整。”
第二节 应付金额肯定的流动负债的核算
一、应付账款的核算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业务应支付给供应者的账款。应付账款是由于在购销活动中买卖双方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企业的其他应付账款,如应付赔偿款、应付租金、存入保证金等,不属于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
1、应付账款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情况,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该科目的贷方登记企业购买材料、物资及接受劳务供应的应付但尚未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以商业汇票抵付的应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款项。该科目应按照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以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应付账款主要的账务处理
公司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企业偿付应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购货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企业的应付账款,因对方单位发生变故确实无法支付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视同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一项额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篇4:《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
第二章 货币资金
第一节 货币资金概述
一、 货币资金的含义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是指企业拥有的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货币,即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开户银行的可随时支用的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货币资金,包括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在途货币资金等。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整而严密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它包括货币资金收入内部控制、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和库存现金内部控制三部分。
第二节 库存现金的核算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主要用于日常零星开支。
一、库存现金的核算凭证
企业的所有现金收付业务,首先都必须办理凭证手续,即取得或填制证明收付款的原始凭证并由主管会计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审核后,方可据以填制现金收款凭证或现金付款凭证。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明确、手续不完善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经办人,要求其更正或补办手续。
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办理现金的收付,并在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戳记。出纳人员根据办完收付款手续的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之后将现金的收付款凭证和所附的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人员进行分类汇总,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及有关的明细账。为了避免重复记账,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收付业务,只编制一张付款凭证,比如,从银行提取现金的经济业务,只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不编制现金收款凭证。
二、库存现金核算的账务处理
为了总括的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现金”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现金”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其借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库存现金的余额。“现金”科目可以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直接登记。如果企业日常现金收支量较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的核算形式,根据科目汇总表或汇总收付款凭证定期或月终登记“现金”账户。
为了全面、连续地反映和监督库存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企业需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现金的序时核算。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并收付款后的记账凭证,按照现金收付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在现金日记账上加以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现金数相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月份终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须与现金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
三、库存现金的清查
为了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企业应当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库存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的清点核对和清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
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或盈余时,可在“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下分别设置“现金短款”或“现金长款”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按规定转账。对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长短款,经主管人员批准后,可作为收入或费用处理。
篇5:《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14
第十三章 会计报表附表及注释
第一节 会计报表附表
会计期间结束时,除了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几种主要的报表之外,还要编制一些辅助性的报表,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会计信息,这些辅助性的报表就是会计报表附表。例如,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等。
一、利润分配表
1、 利润分配表的内容和格式
利润分配表示反映公司利润分配的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的报表,主要说明利润表上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重估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情况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利润分配表既可以是利润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张独立的报表。我国一般将利润分配表作为利润表的附表,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反映企业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来源(本年净利润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转入),另一部分是反映利润分配的去向(按《公司法》规定的利润分配顺序进行分配)。
2、 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本年实际”栏,根据本年“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上年实际”栏根据上年“利润分配表”填列。如果上年度利润分配表与本年度利润分配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实际”栏内。
利润分配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如下:
(1)“净利润”项目,反映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本项目的数字应与“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的“净利润”项目一致。
(2)“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公司年初未分配的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以“-”号填列。
(3)“盈余公积转入”项目,反映公司按规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转入的数额。
(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项目和“提取法定公益金”项目,分别反映公司按照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5)“应付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公司应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股利。
(6)“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项目,反映公司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7)“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公司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
(8)“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公司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
公司如因以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少注册资本而相应减少的未分配利润,可在本表“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增设“减:减少注册资本减少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
篇6:《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13
6.“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本期支付前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购买或接受小规模纳税人所销售商品或提供的劳务而支付的增值税。公司购买商品等支付的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不包括在本项目内。本期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不含从一般纳税人购入货物退回收到的增值税额)应从本项目内扣除。本项目可以根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企业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账款+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票据+当期预付的账款-当期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上述公式中所列各项均不包括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如,某公司当期购买原材料,货款为15万元,增值税为2.55万元,价款用银行转账支票支付;本期支付应付票据10万元(不含增值税);用银行汇票支付材料价款,收到银行转来银行汇票多余款收账通知,余款0.0234万元,材料及运费9.98万元,其相应的增值税为1.6966万元;购买工程用物资15万元(含增值税),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则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可计算如下:
当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150000
材料及运费 99800
加:当期支付的应付账款 0
当期支付的应付票据 10000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49800
7.“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从其他单位经营租入资产支付的租金,包括公司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租入包装物支付的租金等。不包括融资租赁支付的租金。本项目可以根据“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8.“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养老保险、待业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支付给职工的住房困难补助、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等。不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本项目可以根据“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费用”、“住房周转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奖金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例如,某企业本期实际支付工资50万元,各种奖金20万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30万元,奖金15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20万元,奖金5万元。
经营人员工资 300000
奖金 150000
本期支付的职工工资 450000
篇7:《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11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它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以及留存收益等。
从会计核算角度看,公司制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对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复杂。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来源和变动情况,将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并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单列项目予以反映。
第二节 股本的核算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和非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立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对于股本的核算也不尽相同。
一、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核算
(一)、 股票发行的账务处理
从理论上讲,股票发行有三种情况:一是溢价发行,即公司发行股票所得收入大于股票总额;二是折价发行,即公司发行股票所得收入小于股本总额;三是面值发行,亦称平价发行,即公司发行股票所得收入等于股本总额。但从实务来看,许多国家都不允许折价发行股票,我国也是如此。当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股票溢价收入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后的余额,应记入“资本公积”科目,而不记入“股本”科目。如果股票平价发行,则相关的手续费、佣金应记入递延资产。
(1)现金发行
公司发行股票,股东一般以现金方式认购,股票发行的方式不同,其账务处理也不尽相同。常见的股票发行方式有包销和直销两种,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1. 包销股票方式下的账务处理
包销股票就是股票发行公司将股票依约定价格出售给证券商,再由证券商将股票销售给真正的投资者,然后,再将销售股票所收到的股款扣除必要的费用以后转交给发行股票的公司。发行股票的公司收到证券商交来的股款时,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按照股票面值或者设定价值贷记“股本”科目,按照两者的差额贷记“贷本公积”科目。
【《中级财务会计》听课笔记(共7篇)】相关文章:
我考过了会计中级,再考房地产估计师有难度吗?2022-04-30
会计学习计划2023-06-14
大学生新学期个人计划表格2022-06-16
[]二级建造师考试通过经验宝典2023-10-15
继续教育计划2022-11-06
教师制定时间计划表心得体会2023-02-05
继续教育学习班总结2023-07-15
新学期个人计划2022-10-20
七年级数学学习计划怎么安排2022-12-20
假期学习计划如何安排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