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共7篇)由网友“yin28799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3盘.
用除法并:6÷2=3
表示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
篇2:除法初步认识复习
教科书第21~22页7、8、9、10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5 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创境激趣。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除法,老师想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出个题考考大家,你有没有信心应招儿?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9÷3=3, 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 个。摆出来,并列了算式。
3、说出6÷3=2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练习:
同组有在一起讨论后,独立完成练习四的7、8、9、10题。
第22页的思考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三、总结。
篇3:除法的初步认识
高桥中心小学 李玉华
教学内容: 书第74页的例l,完成“试一试”的习题和练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8个圆和12根小棒;学生每桌准备8个圆片、12根小棒和12个三角形.
一、复习引入
1.激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吧?老师讲故事了哦,有一天呀,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们呀采到了8只大蘑菇,后来小白兔和小灰兔要回家了。它们决定把这8只大蘑菇分成两份,每人带一份回家。可是它们不会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帮忙,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好)请小朋友们用圆代替大蘑菇,帮它们分一分。 (学生操作)
你是怎么帮它们分的?学生汇报,师板书。
提问:这几种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动手实践,分圆.
①提出要求:把12个圆分成4份,每份要分的同样多。会分吗?分分看。
②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情况.
③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只要是每分分得同样多,允许有多种分法。). 分成了4份,每份同样多吗?
像这样把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
巩固平均分。看黑板判断哪些是平均分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8个梨和4只盘子,示题: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每盘是( )个。
(2)提问:一共要分多少个梨?(8个)平均分在几只盘子里?(4只)要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就是每盘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呢?
(3)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梨,动手分分看。 分后4人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4)请学生口述分的过程,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要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老师先拿4个梨,每盘放1个,
问:分完了吗?还剩下4个梨,再每盘放1个。
问:分完了吗?
问:每盘是几个?(填空)
问:是不是每盘分得同样多?
每盘分得同样多,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2.揭示课题.
归纳:把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到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篇4:除法的初步认识
3.教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认识除号.
加法里的运算符号叫加号,减法的运算符号叫减号,乘法的运算符号叫乘号。除法的运算符号就叫做除号(板书:÷)“÷”这个就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要画得平直,上下各写一个小圆点,两点要对齐.一条横线划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2)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①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每盘是( )个。这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总数是几个?把“8”写在除号前面(板书:8÷);把8平均分成几份?(4份)平均分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2),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
②教师指着“8÷4=2”说明:这就是除法算式,读做8除以4等于2,(生跟读)
(3)8表示--,4表示--,2表示--,
整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学生互相说说6÷3=2这个算式的意义.
三、尝试练习
看黑板上的图列算式,说意义。最后一题独立列出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卡片出示除法算式6÷3=2 18÷6=3 10÷2=5 12÷3=4读算式,说意义。
同桌或4人小组互说。
2、P76第三题 看图写出算式,做在书本上。
3、 根据题意,判断小猴和小猪谁做得对,谁做错了,为什么?
(1)把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小猴 12÷3=4
(2)把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小猴 12÷3=4
五、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六、机动题
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目,要请小朋友们回家去动动小脑筋,好好想一想。
(1)妈妈买来6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到几个?
(2)把12朵花平均分成几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教学设计说明: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是: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顺序是:分实物-->同样多-->平均分-->认识除法-->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表示的含义.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把8个圆分成2份,从学生分的结果中找出“同样多”的一种,再把8个圆分成同样多的4份,从而引入“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及时引出新课,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印象,进人角色.
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第二层次是结合例2教学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除法算式的含义.
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对下面的操作练习做了示范.
组织练习时,采用操作和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篇5:除法的初步认识(二)(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学生知道:这种除法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这种方法怎样用算式来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6个村和3个盘的图片、12根小棒、12个小圆片、6支铅笔.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2.师生分铅笔,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师拿出6支铅笔,先向学生明确: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给2支,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细心观察老师是怎么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铅笔先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教师要同时拿2支给一个同学),再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最后又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也就是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6支铅笔,每个同学2支,可以分给3个同学.
(2)让学生想想刚才是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学生初步认识第二种分法.
(1)教师要求学生拿出8个小圆片,按每2个放一堆,看看能分几堆?
(2)学生边说边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2.教学例5.
(1)出示书上例5,左边的桃子图.
①教师叙述题意:“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几盘?”(板书或提前用纸写好的贴在黑板上).
②教师问学生:“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使学生知道:每2个放一盘,就是每2个分成一份.
(2)教师让学生拿出6个桃子的图片,自己试着分一分.(边说边分,先…… 再……最后).
(3)指名让学生回答分的过程,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二)”.要强调两个两个地分,每2个放一盘,也就是每2个为一份.学生跟着老师的演示摆自己的学具.
(4)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结果怎样?使学生知道:每2个分成一份(或2个2个地分的)分成了盘(板书:3盘).
(5)教师小结.我们分桃的时候,把6个桃每2个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分法也要用除法来计算.
(6)结合分的过程说明算式的写法.
①桃子的个数“6”是要分的数,写在除号的前面.(板书:6÷)每份的个数是“2”,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2);分得的份数是“3”,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3).
②让学生说一说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书).
③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7)引导学生看书,并说说例5的图意,让学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质疑问难,师生答疑.
三、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随堂练习
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分的过程.按分得的结果,把算式填全,集体订正.然后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篇6:除法的初步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5、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4、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5、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篇7:数学 -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分一分。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让学生用学具代替10个竹笋任意分,从不一样多的分法和每份同样多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的认知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也就突破了除法这个抽象概念的难点。突出了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具操作、表达都非常到位,再次告诉我在课堂上一定要相信学生能行。
过去,我们总怕孩子听不懂、记不住。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孩子们只有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 除法初步认识二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共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2022-10-22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22-09-18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3-08-07
除法初步认识复习2022-11-2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03-1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2-12-18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2023-05-10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12-29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参赛)2022-06-26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