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

时间:2022-10-18 08:06: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共8篇)由网友“发誓我要做状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

篇1: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

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

人生如旅行,路途艰辛且遥远,不免遭受人生起落。面对人生起起落落,我们或者面露悲伤;或者开怀大笑,甚至得意忘形;或者心生不满,甚至怒火满腔;或者淡然一笑,坦然待之。然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所推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胸怀,强调无论是“淫雨霏霏”,还是“春和景明”,皆应含笑待之。对众人来说,此境界无异于是天上星,只可瞻仰,却无法触及。但这不妨碍其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引导着许多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人类五千年的文明里,处世哲学一抓一大把。自古以来,从来不乏深谙道理的人,但能做到的人都成了圣人,而圣人向来不多。关于淡然处世的道理也一样。千年以前的范仲淹如此淡薄名与利,如今社会文明愈加进步,名与利仍然扰了众多凡夫的人生。他们向著名利前扑后继,即便头破血流,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坚定不移,值得钦佩;但在大众的眼里,他们不过是社会浮嚣的牺牲品,不值得同情。至于孰对孰错,我并不敢妄下结论。但对于淡然处世一理,却有些话说。

人生在世,都是有所追求的。文人爱清高,不喜随大流,容易愤世疾俗;科学家爱研究,喜欢遨游知识海洋,容易脱离现实;音乐家、画家、雕塑家有个性,常被世人误解;政治家好玩权术,心机深;商人精于买卖,却又困于金钱,少了生活愉悦;而普通人,计算柴米油盐,纠结生活小事,活得真实而有快乐。因而,按这种逻辑来说,没有多大的追求,没有过高的智慧,没有高人的能力,便易处世自然淡然,快乐也随之而来。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吗?平凡就是一种福。或许,正是因为,平凡即是淡然,淡然即是福分。

所幸,许多人不过是普通人。但事实却是,许多的人淡然不了,仍然活得不开心。

贫穷的人羡慕有钱的老板,希望也能开上一辆别摸我(奔驰);没有学识的人渴望弄个博士出来,让人羡慕羡慕;没有艺术细胞的人喜欢拿着吉他舞弄噪音,强调他的浪漫。但事实上,生命其实经常不如意,所以贫穷的人还是只能骑自行车,没文化的人依然不知道庞加莱猜想这个东西,那个玩弄吉他的人最后改吹口琴了。当然,这些事例不过是拙劣的比喻,无非就是想说明活着的人容易在梦想和现实里挣扎,而一挣扎就容易浮躁,既然浮躁,开心就不存在了。

当然,大家完全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浮躁归咎于这个社会。目前的社会,没有钱,别说在城市里买房,就是死也死不起。没有文化,拼死累活也就只能挣别人的零头。所以,我们似乎可以这么以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使得人的内心愈加浮躁。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话又说回来,归咎于社会并不能使人自己快活起来,这仅仅只是为可悲的`浮躁披了件心安理得的大衣。归根结底,一切还是得看心态。心态如何,才是是否快乐的试金石。

告诉自己,淡薄一切吧。名利虽然诱人,但真正能拥有者,又有几何呢?现实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其实自己不是仍然拥有许多吗?淡然面对一切,无论失去还是获得。你会因此有情绪波动,但请尽快平静下来,告诉自己,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不活在过去。我们不是圣人,不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境界,但我们是追求快乐的人,就应该摒弃一切的羁绊。所以,面对人生起落时,请淡然一笑,坦然面对。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行走在人间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仍然需要淡然,正确待之。不以己之缺点而羞愧,不以己之优点而洋洋得意。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是让人生艳丽的法宝。所以,历史上会有曾经口吃的辩论家,会有落榜的爱因斯坦,会有日本美丽的和服……请笑对自己的一切,包括自身缺陷,快乐、潇洒地行走世间吧!

淡然处世,是快乐的法宝。好好品味,定能获益良多。

篇2:也说淡然处世美文

总会有烦恼,其原因便是心性不够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便是太过在意。

处世,处事,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是不可避免的遗憾。生活的坐标系中,以时间为轴,一切都在缓慢的变化着,只不过,有些变化难以接受。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下雨天,一个人撑着伞走过,在滴答的雨声中漫步,正如最初的自己,喜欢听雨。无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依旧喜欢听雨。那雨,依然纯净,清澈,冰凉,滴落在脸颊上,刺激下堕落的心,也许在雨中还能找回那个迷失的自己。

细看生命的轨迹,曲曲折折的曲线,没有规律可言,然而,却总是时不时的回到原点。很多时候,总会说某个时期的自己傻傻的`,做错了什么,亦或是再也找不到最初的自己感慨万千。很多时候,蓦然回首,大概是百般滋味皆有。偶尔翻出几年前的书籍,或者一些老旧的相片,总是五味杂陈。曾经,过往,那个时候的梦想与世界观与现在相较,不得不的佩服岁月,沧海亦能桑田。

曾读过一句话,深深地刺激了我的心,‘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红尘中流浪,岁月几经波折,悄无声息的发展变化,曾一度追求的东西最后被遗弃,学会的一些新的事物有部分是过去所厌恶的。事物本该是发展变化的,可是这样的发展有多大的意义?然而,在尘世中漂泊多年,早已回不到最初,不知原点在哪里,最后大都会有随遇而安的心态。

回忆向来都是流年似水,岁月悠悠,会让人陷入思考。看过太多的花开,走过太多秋叶飘飞的路,学会了无动于衷,这谈不上好与坏。可能人最需要的是淡然宁静的心态,波澜不惊,淡然自若,穿行人世的海,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当落叶漫天飞舞,依旧能宁静的在落叶下静静走过,当春花烂漫依旧能内心平静。大概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生活固然有缺憾,不可能与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一样,超脱世俗,但是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对于某些社会现象,也许不能去评论对与错,但是,至少我不会去做,至少不会随波逐流跟随大众。基于不同的世界观,人也是独特的,我就是我。现时代,有些事不得不让人深思,曾看到一句话‘那些实业救国的中国人,那些为中国强盛默默奋斗的科研人才,才能有多少的工资,而随便三线明星演员一部戏拍下来便是那些人的好几年的工资’,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人深深沉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跟随大众,放弃了自己的世界观。

总期待下雨天,在雨中漫步,濯洗灵魂的尘垢,听雨。

篇3:淡然处世散文欣赏

淡然处世散文欣赏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历程。在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世间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然这处世之道,我欣赏的是淡然。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执意于人间闲杂的小事,大方待人,大气接物,应就是淡然的境界。

淡然,就是不执着于利益得失,没有人一辈子只有得利,而从未失利。然而智者,是不会在乎利益上的得失的。曾经有二位僧人,决定去取西边山上的佛经,以求修道有成。在途中,他们看到灾荒连年之后,今年更是颗粒无收,饿莩遍野。一位僧人走了,并不瞧一眼那些乞讨的可怜者。他只知道自己的干粮只够满足自己去取回佛经的,哪还有多余的干粮救济灾民呢?另一位僧人则是拿出自己的干粮救济灾民。他想,也许自己取不到佛经,但是佛理不就是普渡众生吗?即使佛经不在手,自己也要做无愧于心之事。最终第一位僧人取得了佛经,但是第二位僧人却得到了心灵上的`佛理真谛。淡然处世即是如此,不在乎利益得失,而在乎心灵的澄净。

淡然,就是不执着于名声大小。名声是他人对一个人的看法,而智者在乎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曾经有一位明星,因为从不进行那些送礼邀戏之事,长时间得不到公司上层的注意,被雪藏了很久。而公司里的工作人员和观众们却都认为是他自己演技不精。面对流言蜚语,他淡然一笑,只是不断地去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二年后,他终于因演技精巧而声名大噪。此时,又有人声称他是因走关系才获得这样的评论,流言再起,他依然淡然:“我并不在乎大家怎样评价我,我的名声是大是小,是好是坏。我只知道我自己是努力许久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我知道我是成功的。”淡然处世即是如此,不在乎名声和外界的看法,只在乎自我的定位。

淡然,是不执着于人生起落。没有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拿破仑的铁蹄横扫欧洲,法国盛极一时,然而在各国民族解放之后,拿破仑被流放。这起落是何其大!但他毫不灰心,再次回归战场,最后又被流放。他的一生波荡起伏,可是最后的他依旧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一生的回忆,一生的进程,一生的高度。淡然处世即是如此,不在乎人生大起大落,只在乎自己的心灵境界的再次提升。

淡然面对沾湿衣服的细雨,淡然面对轻缓落地的闲花,淡然面对人生中的得失、起伏,只有这样,才会让心灵攀上更高的境界,享受那恬淡却又丰满的人生。

篇4:淡然处世,淡泊人生散文

淡然处世,淡泊人生散文

很喜欢一个字,淡,平淡的淡,其实很不平淡,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淡是一种宁静,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飘逸;淡是一种大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淡是一种镇定,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淡,由本互不相融的水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真的滋味也在“淡”字中得以体现。淡即不浓,不浓就不会为过。淡妆素面,才是绝色佳丽;天高云淡,方能阳光普照;淡雅香气,幽幽兰花本色;淡泊人生,漫漫岁月长河。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也许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时间久了往往会有一种归隐的'念头,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避开世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往淡然的,只是我们太匆忙疏忽了而已。清文淡字,离其境界还相差甚远,或许,我正朝这方面追寻,努力的追寻......火组成,相互渗透、相互平衡才组成了“淡”。淡字,虽有两火,却有三水,或许两把火不及三滴水,才会让此字有水之境:淡泊,不经心在意,却是一种坚守。淡然,无影无形,却是一种大智慧!有些事物往往就是看似矛盾,似非而是。常说静淡如水,看似静止的状态实则平缓地流淌着,然而一旦流走,便是再也无法回归到原点,即使流的真的还是“水”,可此“水”已然不是彼“水”了。心有归宿、活有规律、见怪不怪、波澜不惊、稳若涅盘,怎一个淡字了得!

淡,胸有沟壑,意由心生,笔随意走。毛笔笔尖点在宣纸纸面,墨汁瞬间渲染开去。点,行云流水;提,细致缜密;撇,自定洒脱;捺,一气呵成。淡墨浅晕,点点朱砂如此而已。淡,这一字十一笔却无一笔横平竖直,正意味着人生没有平坦的道路,一波三折。“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素雪梅香,总离不开一个淡字。当我们经历曲折、坎坷之时,不必长想“春风得意马蹄疾”,乃需牢记“落花流水春去也”,心头的阴霾自会如晨雾散尽,从浮躁的心绪中寻到几许安宁。

淡,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中,每一笔都不曾交叉,最多是轻轻触及。笔笔之间从不干扰,亦不排斥,左右均衡,不越界格。没有主宾之分,每一笔都密不可分,不可或缺。淡,表示与世无争,虽拘限于方寸间,但错落有秩。若越界而为,由淡变谈,那是扯淡之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淡,淡出名利之外,淡在重权之外,淡在世俗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远离尘世,一杯薄酒,便可道开整个人生;世间凡俗的纷扰,耳畔车马的喧嚣,在这与己无缘,只看院前溪水,便是半个江山。淡,去掉七个点之后,剩下的是两个“人”字,“人”有大小之异、高低之别、上下之分。如此以解读人际关系,见识有大小,能力有高低,社会位置有上下,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但是作为一个人确实无所谓贵贱的。记得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要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也。这里说的知足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是指一种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而常乐则是指淡定着生活,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淡是一副无形的良药,两团火是个炎字,炎症的炎,只有看淡了才能消炎。也就是常说的,看得淡一点,伤得少一点。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真的滋味也在“淡”字中得以体现。淡即不浓,不浓就不会为过。淡妆素面,才是绝色佳丽;天高云淡,方能阳光普照;淡雅香气,幽幽兰花本色;淡泊人生,漫漫岁月长河。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也许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时间久了往往会有一种归隐的念头,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避开世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往淡然的,只是我们太匆忙疏忽了而已。清文淡字,离其境界还相差甚远,或许,我正朝这方面追寻,努力的追寻......

篇5:淡然行走于红尘现代散文

淡然行走于红尘现代散文

连续下雨,美丽的六库小镇,披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怒江大峡谷那份悲壮气息也变得柔美起来,它有洁白的云雾缠绕,群山若隐若现,仿佛沐浴着一层别样的清辉,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神秘和清爽,六库炎热的天气终于变得凉爽起来,偶尔还能感受一丝冷气。就如突然之间在空间看到令人恶心的名字一样,瞬间脊背都有一股凉飕飕的冷意,但我还必须让自己心如止水,不能因为自己被疯狗咬了,就讨厌世上所有的狗,我得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所有事情。有些人,有些事,是自己想逃避也无法躲避的,还是顺其自然吧,我能坦荡地面对一切,别人的修为和历练不够,自然不关我的事。

时光荏苒,似水流年,任何地方,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也是形形色色,有好心人,也会随时让你遇见一些恶心的人。

徘徊在悠悠时光的流影里,习惯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静静收藏。或许,一份情怀,一缕相思,蓦然回首才能够了然。挥袖间,梦逐清风,往事如烟,不经意间,恰恰收获的是一份宽容,一份感动。我一直感激那些给我帮助的人,因此,我也学会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一直都以真心和诚心对待别人。虽然这是基本的做人原则,不希望回报,但我当然还是不希望被伤害。

一直欣赏水滴石穿的执着,向往云卷云舒的恬静,虽然一路走来,总有风雨袭击,但始终追求着、彻悟着,恪守心中的一份单纯和善良,相信总会有云开见日月的时候,相信世间总会有我向往的美好。

就像前几天遇见一个华坪的老乡,和他聊得非常开心,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我向他描述了以前读书的一些场景,他非常热心地告诉我他能想起的人和事,还热心地为我打听联系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接到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的电话,听到那熟悉的笑声,就能想起以前一起读书的种种;当我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知道他们一切安好,心里真的非常安慰,原来,即使距离冲淡了彼此的关怀,时空阻隔了彼此的联络,但一旦能联系上,久违的温暖依然。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现在的一切都很便捷,只要你愿意,国内外,无论多远的距离,都能随时保持联络。而以前的我们,只能通过写信才能保持联系,一旦地址变化,工作变化,就很难有机会联系上,于是,分开了20多年的同学也从来机会联系,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或许,世事无常,岁月无痕,许多事,经历过才会懂;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自然也是性情中人,重情重义,因此,容易招人喜欢,也容易遭受流言蜚语,即使我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歪,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毕竟我不是生活在属于我一人的星球。还好,我一直坦然和自信,也相信自己的内心干净如清澈美丽的怒江水,总会有人理解和呵护的,就如我一直坚守的信条,让该懂的人懂,任凭不懂的人无动于衷。

许久没有写像样的文字,感觉灵感也越来越枯萎,似乎也没有写的冲动。看来,文字和人一样,是不能慵懒的,一旦心闲下来,那种惬意和内心的平和似乎就让所有的激情慢慢转换为平淡,生活如此,文字如此。

如今的工作,很轻松,闲暇时间也很多。

以前的我,总是羡慕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喝着自己冲泡的咖啡或者普洱茶,看一本闲书,读一份报纸,或者和身边的同事聊天,说说最近的烦心事,聊聊家长里短,可一旦自己真的面临这样的生活,还是容易滋生一种慵懒的情绪。反而时间多了,我的'灵感也少了,作品也少了,那份执着的坚持,慢慢的转化成一种对生活的欣赏和满足,以前的那种张扬渐渐消失,反而能真正地过一种自己年轻时就不喜欢的那种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每天有家人的陪伴,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奢侈品,生活也能过得去,平凡却让人满足。

我知道,有很多人羡慕我目前的生活。回到家,不用操心饭菜的问题,勤劳的婆婆会把一切打理好,女儿乖巧懂事,先生对我像对待女儿一样的宠爱,一家人即使吃着粗茶淡饭,但好歹是天天能生活在一起,没有距离的疼痛,没有太多需要操劳的事情,父母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平凡人的生活大多如此,只要想得开,在哪里生活都会是天堂。

每晚临睡前,都能看见新城区的灯火异常辉煌,让我觉得一种身在异乡的恍惚。这和我以前生活的乡村大相径庭,相差甚远。这种独特的天壤之别,让我更加珍惜目前所拥有的生活。看来,我还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真正体验了一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此生,不求惊天动地,只是淡然行走于红尘,以一袭洒脱,做最真实的自己!于是,安然微笑着,让自己的心洒满阳光。因为始终相信,好好活着就是美好,宁静淡泊就是幸福。

篇6:说梦现代散文

说梦现代散文

梦人人都做,天天都有,却很少有人在意它。一觉醒来,外面阳光灿烂,躺在床上未起之时,也许会回味一下稀奇古怪的梦境。或荒诞,或可笑,或与生活相关,或不着边际。细细想来,一笑置之,拂去梦境吧,现实生活最重要。

也有人专门研究梦,外国有佛洛伊德和他的《梦的解析》,中国有流传不衰的《周公解梦》。虽然有些是信口开河,未见得有什么科学价值,但总有人信奉它,甚至以之为谋生的手段。现代化的都市,人们乘着宝马,手持3G和e本,有时也会被路边解梦的招牌吸引。解梦说得天花乱坠,听梦者信得俯首帖耳。有些人就是相信梦的预感,神的提示,因为梦而郁郁终日,因为梦而欢欣鼓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仔细想来,现实中的事尚应付不了,又何必在意虚无的梦?

梦虽然是虚无的,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用梦来威吓人,左右人。在古代帝王的传记中,对他们的出生常常描绘得神乎其神。其母会梦见真龙入怀,满屋红光,奇香无比,于是乎有感而生。真假且不必考证,但其用意是再明显不过的。名人也可以因梦而更加有名。某人文章写的好,不是他如何用功的结果,而是有一天在梦中,有神人赠送他生花的.妙笔,以至文思如泉涌,挡都挡不住。如此种种梦的泛滥,是抬高别人,也是贬低自己。

梦的产生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有人说梦是潜意识的体现,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意识在脑海中的印迹。显意识是清醒的,如亲朋好友,工作学习,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不会有差错。这是显意识在指挥着自己,也就是人的左脑在工作,左脑储存着一生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而右脑却储存着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只是它们处于隐藏的状态,极少有人开发它。大部分人的右脑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而在熟睡时,左脑完全休息了,右脑轻微的活动才会体现出来。这种体现就是梦?如此说来,若梦能与老祖宗的思想相通,能包容几千年的奇闻异事,仔细回味梦境,也是一桩人生有趣的事情。

然而,梦究竟是什么,产生的根源是何在?最权威的说法是,梦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也有人说,梦是人的意识突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些而已。至于梦的其他解释,如因“气”而梦,因“性”而梦,因“情”而梦……五花八门,玄而又玄,不胜枚举,看也看不懂,最好不要为之费神。总之,梦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是巨大的,人既然生活在现实中,又何必计较梦?

所以,大可不必为了一个梦而惶惶,而欣喜。管他是合情合理的梦,还是荒谬绝伦的梦,是似曾相识的梦,还是怪异无比的梦。只要内心无愧,让祥和、快乐的情感充斥心间,恶梦又怎样,美梦又怎样?

昨夜之梦萦绕于怀,随手写来,权当痴人说梦一回吧。

篇7:也说芦苇散文

也说芦苇散文

芦苇,是一种多年生的禾草植物,是一种集阳刚洒脱和阴柔曼妙与一身的植物,更是一种集药食、建材、工业多用途与一体的植物。由于它作用众多又草根常见,自幼就对它有着深重的情感。

芦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我家乡那种沿海滩涂那盐碱性极强的地方,独自下汲地脉精华、上承雨露滋润,均能够旺盛生长,且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性。在沿海地区,沟河纵横,池塘密布,在加上那些沼泽的区域,到处是芦苇的王国——芦苇荡。

春来江水绿如蓝,而在我们沿海地域,那些碧水就是简简单单、纯纯净净的绿色,绿得恰似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的绿,深幽而鲜活,细腻又温情。在你观望先知的鸭子在河水里扑棱棱的欢快场面时,春姑娘的裙裾香风在你回眸时,熏红的桃枝,也染白了梨梢,岸边的柳条绿得成帘。

如果你透过柳帘向彼岸望去,才猛然间发现,彼岸不再黄褐,不知是谁将竹青涂在了水滨岸下。低头,脚边的泥土上齐刷刷冒出灰紫色的芦笋,倒置的恰似饱满斗笔的尖上,也飘摆着一面面绿色的小旗子,微风吹过,呼啦作响。天籁之音瞬间在你的心房飘荡,也将春的希望播种到你的心田。

并非是我在用夸张的手法在行文,而是芦笋的生长速度恰如竹笋。见过竹笋在雨后长势的人都知道其速度之快。而生长水滨的芦苇,尽管还春寒料峭,可一旦它听到春姑娘的妙曼足音后,不需春雨,不必春风,更不分丽阳时光亦或月华之时,就会拼命地撑破土层,去欣赏春姑娘的花容月貌。

当芦笋抖开第一面小小的、紫中带青的三角旗时,芦笋最嫩、最鲜、最可口,是采食芦笋的极佳时候。轻轻地向一侧一推,芦笋就“吱”地一声断裂,扒去层层叠叠的外皮,就露出了白嫩如同荷藕一般的芦笋,好像只要吹之即破。为了平息舌下之波,忍不住就会塞进嘴里,丝丝的凉意也许就是冬日的雪意,微微的甜味或许就是大地精髓,似有的涩感恐怕就是料峭晨露的凝聚,那暖暖的感受肯定是阳光的杰作,而素白细腻的皮肉该是月色的恩赐吧。它是一种只能身受不可言传的味道,如果一定要定义的话,那就是春天的味道。可以说,芦笋是春天的第一果,也是春天最早的蔬菜之一。

芦笋,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爆炒、红烧着吃,还可以淹制、酸制食用。由于芦笋富含蛋白质、纤维素、蔗糖和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同时,它几乎不用任何调料,就是一碟美味,只要一口,就会黏在你的记忆的褶皱里。也真因为芦笋那份记忆,在最近的几年前,芦笋再次成为上海、苏浙等地的宴上佳肴(请注意,芦苇的芦笋与蔬菜中芦笋是二种植物)。

初始的芦笋洁白如玉,口感鲜美,一旦高出土层10公分时,就变成了竹青色,涩味加重,但共同都具有一份怡心的茶香,可以滋肺养津,润健肠胃,美容护肤。是大自然的既易得又难道的恩赐,说它易得,是因为芦苇在我国好多地方都能够生长,无论池塘河流,还是湖畔海边,亦或沼泽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说它难得,如今的水质污染严重,即使芦苇成荡,密布生长,但最好不要轻易采摘食用。

芦苇有着极强的再生能力,无论你怎么采摘,只要采摘期一过,它的根须还会重新发芽,迅速生长,成片,成墙,成林,成荡。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每一个根节处,密布着好多芽尖,一旦出土的芦笋被采摘,为了挣阳、汲氧,再次发芽成笋,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当我们站立四月扉页时,芦笋就脱去灰紫的外套,长成为一袭绿炮的芦茎,娉娉婷婷,又刚劲如竹,集阳刚与阴柔与一体。节节上升,不枝不蔓,恰似刚健俊朗的后生;而每一个结上有生长着飘柔的长长的苇叶,似舞台上柔美少女在抛飞着青绿色的水袖一般,秒杀着一双双台下的眸子。

四月的芦苇长得虽然不高,只有一米左右,但已具规模,业已成荡。微风拂过,掀起青波绿浪,也荡起特有的清香,迷醉着过往的人们。既赏心又悦目,让人无法不流连顾盼。如同其他孩童一样,我同样有着好奇的心里,和好动、好玩的举止。随手摘下数片苇叶,几乎不用眼看,就可以在手中随性地卷成为一个小小的广播筒状,扳下二枚刺槐的紫褐色的针刺,扎封底部,再将口部十字压扁成为鸭嘴状,轻轻一吹,就发出了洪亮的小号一般声音,我们就习惯地称它为“芦号”。

很是奇怪,芦号的音色和音域与它的长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同一个人去吹,短则清明似笛,稍长则深沉若箫,超过五十公分的才嘹亮赛号……芦号虽然不能够去演奏那些高雅的旋律,但足以表达儿童的心语心曲。于是,在芦苇的青绿海面,又会翻卷出芦号的浪花,童心也得到了释放。

芦苇的叶子飘曳到五月时,自然成景,却有翠竹的风韵。不必走进旷野,站立在自家的门前就可以感受到芦苇的气势和神韵。小河成了青绿色的围墙,池塘成为了方阵,蔚为大观。曾经一部《天仙配》的电影里,有一组镜头是俯视芦苇的,如诗似画地展示着河岸芦苇的景观,连天宫的七位仙女也放声歌唱:“渔家住在水中央,四面芦苇是围墙。蹲在船上撒下网,一网鱼虾一网粮。”

六月,是栀子花飘香城乡的日子,素雅的花朵飘舞着浓郁而奇特的香味。一个具有千古风韵的节日——端午节就杵在栀子花的花香中,为了纪念一代忠臣屈原,我们就在下午放学后,刚刚放下书包就拿起一个竹篮,去采摘那些较为宽大肥硕的'苇叶,让母亲用苇叶去包粽子。洁白的糯米包裹着青绿的苇叶,在锅里蒸煮后,立即就成为黛玉的色彩和光泽,也携带着浓郁苇叶的清香,在我们享受大快朵颐的口福时,也让苇叶的药效健康了我们的身体。由于苇叶具有祛暑清目的作用,同时错过了端午这个时节就会变得苦涩,母亲总是要我们多采摘一些,在热水中略煮一下,然后扎成小把,挂在屋檐下晾晒干,留着日后蒸馒头、烧米粥时使用。

走进七月,也走进了流火的夏日。芦苇的长势只能够用“疯长”二字去形容,变得粗而高大,足有三四米。茂密的苇干加上浓密的叶子,为水面带来墨色的浓荫。见不到阳光的水域自然成为了清凉的世界。炎炎盛夏好多人都会钻进四面芦苇的池塘或者两岸苇墙的河流去打浴或者游泳,去欣赏那份惬意。

夏季是当地的雨水丰沛的季节,几场雷雨后,村庄内的小河水位迅速地高于了大河,形成了湍急的水流。放假在家的我,曾经数次穿上蓑衣、戴着斗笠,在倾盆的大雨中去将涵洞堵死,让河水从路面翻过,并在低水侧放置渔网。不知底里的鱼儿一旦进入,就成为瓮中之鳖,这种捕鱼方式叫做“等鱼”。等鱼时,人是不能够被鱼儿看到,芦苇就成为了天然的遮蔽。茂密的芦苇使得明处的人无法成影,每每让鱼儿落入圈套。

芦苇生长的地方是夏日清幽的场所,不仅是人们喜爱呆的地方,更是鸟儿的天堂。孟夏时分南来的一种叫做“呱呱叽”的候鸟,很是聪明,直接将自己的巢穴搭建芦苇上,好像它们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般都搭建在三根邻近的芦苇之间,高出水面大约二米处,在那里繁殖后代。芦苇不仅为它们遮去阳光,也挡去了雨露。

别看布谷鸟一来到那方水土,就从晨曦初上到夕阳西下不停地催促着人们“布谷、布谷……”深受农人的喜爱,应该是一种勤快的鸟儿,可出人意料的是,布谷鸟却是一种十分懒惰的鸟儿。白天只顾独自不停歌唱,晚上却躲进并栖息枝头,每遇大雨,就成为了落汤鸡。可,到了繁衍后代时,却又将自己的卵下在“呱呱叽”的巢穴中。无奈的“呱呱叽”只好忍气吞声地为它们孵化雏鸟,并哺育到雏鸟展翅飞翔。

至今我都无法忘却有一种我不知名字的鸟儿的叫声,似经典的古筝曲,妙曼的旋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海。也许那种鸟儿的嘴里一直衔着一枚晨露,充满着水意,让人感到它栖息的芦苇荡恰如走进了旷谷幽林,那勿用编排的天籁之音,恰似晨露一般一滴一滴的洒下来,不,应该是一点一点地下来。

也许没有那些鸟语的诱惑,我们孩童或许只在芦苇的河边,去捏几只蜻蜓或者钓几只青蛙,就离开了芦苇荡,可,期盼将那妙曼之音留在家里的我们孩童们,不是将鸟蛋拿回家,就是将那些幼鸟捕捉回家,不过,很少如愿。野性的东西,一旦被关进笼子之中,其后果是不难想象的。

笛子,虽然经常出入那些高雅的厅堂,甚至代表着东方旋律走进国际的表演场合,但它的根却一直扎在乡村民间,具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或者说它的清越明亮的音色就是来自草根。每年的八月,走进浅秋的芦苇,如同其它植物一样走向了成熟的孕育期,不在长结的芦苇开始孕育花蕾,它的茎秆也初步硬化,拥有坚硬而光滑的表皮。

芦苇的茎秆酷似竹竿,它的第七八节节距最长,也最圆润。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一个农民的家庭不轻易去为孩童去购买竹笛。可孩童看到被人吹奏悠扬的笛子,心里总是痒痒的,纷纷打起自制笛子的主意,就地取材地砍来芦苇,猜摩着钻孔打洞,并劈开芦苇取出苇膜贴在音空上,一支支芦笛就诞生了,有时候制作出的芦笛还真的可以和竹笛相媲美,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起来清纯悦耳。

九月,是我们孩童高唱“小儿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的时候,书包里总少不了自己认为得意的佳作——芦笛。于是,清静的秋天不在寂寞,无论是村庄的炊烟里,还是村前的河流中,亦或蓝天白云端,到处都融进了芦笛的旋律,特别是放学的途中,笛声是道路无法承载的,纷纷飘向田野。乐红了高粱的脸,笑黑了玉米的胡须,高兴得大豆摇铃伴奏,稻菽更是舞出起伏的金色波浪……

也在我们的芦笛声声里,少了我们孩童侵扰的芦苇,开始将孕蕾抽成为黄绿色的锥形花序,飘柔地舞动在蓝天白云下,不知道是哪一缕秋风,也不知道是哪一夜白霜,把荻花(芦花)染成为紫褐色,似一柄柄火炬燃烧着秋意。无论在月色里还是阳光下,都给秋天添加了一份温柔。

金秋十月,芦花绽放,绽放出一朵朵、一片片白云,漂浮在翠衣黄裙的芦苇发梢,使得蓝天也好像低了许多。即使十月是收割庄稼的忙碌时分,农人们都会见缝插针地寻找一些空隙,哪怕是月白风清的夜晚,也会拿起带有稻香的银镰,去割上一些刚刚绽放的芦花,风晾日晒后,有人将它塞进枕头,将清香留在鼻翼,也有人在冬天将它制作成为被胎或者褥垫,将它的温暖带进梦乡。

母亲曾经在空闲的时间里,利用芦花还为我一针一线地制作出一双叫做“毛窝子”的棉鞋。一双柳木板制成的鞋底,底面一前一后各自固定着二块高约五公分的木板,而上面则是将芦花编织在麻绳中间的鞋帮子,连鞋垫子也是用毛茸茸的芦花缝制的。这种棉鞋,其貌不扬,但在冰天动地时,却十分暖和。同时,穿在脚上,暖在心里,也增高了人的身高,恰如戏剧舞台上那些演员穿着的靴子一般,具有艺术感。初始穿着,走路需要小心,一旦熟悉后,可以可以快步如飞,身轻似雁,甚至还可以踢毽子、跳绳等。除了温暖外,毛窝子还有一个好处,不会因为雨雪而潮湿了鞋底。所以在当时布匹棉花紧张的计划经济时,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温暖。即使在今天,还有好多上了年纪的人在空闲时去制作,也许也算是一种怀旧或者说是一种喜爱吧。

到了十一月份,种植完来年希望——三麦的农人们,开始走进农闲的季节。芦苇开始脱落被霜染黄被风摧枯的叶片,婷婷高擎着洁白的苇花,云雾般地点缀着初冬。而一旦风舞,成熟的芦花犹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向四面八方飘飞,天涯海角般地寻找自己的归宿,去清梦春日的新绿。

此时的芦苇才真正地“成熟”,农人们再次拿出磨成为月白色的银镰,去收割芦苇。在我的家乡,芦苇错了可以作为建材使用在屋顶、屋面,一些低矮的芦苇往往被造纸厂收割而去,而粗壮高大的芦苇则要进行加工,编织成为床上用品的席子,囤积粮食用的结子,遮阳挡雨的斗笠,蒸馒做饭的锅盖,清洁场院的簸箕……到了后来,芦苇编织成为了我家乡的一项副业,不仅为附近的盐场提供了经久耐用的盐岭覆盖物——盐席,也为全国各地编织出图案精美经久耐用的床席。好多人家在八十年代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从腊月开始,芦苇收割后的旷野也好,村庄也罢,一应地消瘦了。池塘、河流、沼泽地现出了本来面目。但,不是说芦苇荡就真正的安静了下来,农人为了蓄积更多的柴火,用粗号的铁丝制作出专用的筢子,去打捞落在水中的苇叶,晒干后去烧饭炒菜。

让人喜悦的,是那些筹备新年翻盖房屋的人家,往往请来数十位青壮年,拿着铁锹推着独轮车,去芦苇荡里取土,垫高宅基。芦苇的生命力极强,即使你冬天将芦苇的根须连同土壤挖走,但一到来年,四周的芦苇根须很快基占领了那些地方,有生长出密密麻麻的的芦苇。另外,芦苇的根须被运到了宅基后,虽然伤筋断骨的根须只有二十公分左右的长度,又在寒冷中被冻坏,可是,具有野草一样属性的芦苇,如果听之任之,柳绿桃红时,宅基地也会成为芦苇的天下。

看似普普通通的芦苇,却以独特的风韵从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翩舞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可见其风骚:“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姑且不问伊人的相思之情,只从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来看: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切背景都是白色的,圣洁的,为后文的少女缓缓行走以及她那份思念之情,做了画意的铺垫。

“迎风飘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的芦苇,在唐风宋雨中,更是不乏佳作。比如唐代的王贞白曾经写到:“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以叙事的手法和优美的文笔,动静相宜地在现了芦苇的四季之景。

篇8:也说犁田散文

也说犁田散文

寒石先生七月二日在宁波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犁田”的文章。受其启发,也想说两句关于犁田的话。也许地区不同,各有各的耕作方法,据我在十几年的务农生涯中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宁波东乡的耕耙作业与该文所描述的有较大的差异。

先说耕地吧,并不是只耕旱地,也要耕水田的。横草籽后第一次耕地那叫起畈,把草籽覆盖在土下,灌水让它腐烂,然后是耙田,做到基本平整;数天后还得再翻耕一次,这就叫耕水田。为了使一丘田灌水平均以利秧苗均衡生长,田土应该没有太悬殊的高低,耕完水田后首先要拉高低,有时还得把高地的泥土一担一担地挑到低的地方去,再经过粗耙、精耙,才可以插秧。那时的农民没有如今那么先进的科技知识,也没有很有效的化肥、农药,要想增产只有靠精耕细作,三耕六耙是基础的基础,农民是绝不敢大意的。

至于耕地和耙田哪一项劳作的技术含量更高一些呢?

我和寒石先生的'看法却好相反。(特别声明一点,我绝对没有贬低他父亲的意思,我所说的只是在我们当地的情况。)耕地、耙田都是由人指挥牛共同依靠犁、耙这两件不同的工具来完成的。所谓老马识途,老牛也是通晓牛轭路的,(如果是新牛刚上轭,一般都由牧童拉着干活。)所以驾驭牛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用这两件工具。犁稍和背在牛肩上的牛轭形成一个扩展了的V字形,而犁铧所在V字的底端正好要在力的中心,所以要根据牛的大小、高矮对那条牛绳的长短进行调整,这是犁把手的必备技术;开犁时犁稍角度的把握是耕地深浅的关键:角度大,翻起的土就深厚,但是如果过于大了,犁铧就会深深地插入土层中,很难启动,而且可能折断犁冲;反之,角度小一点,翻起的土就比较浅薄,但是如果过于小了,犁铧就会窜出土层,变成牛拉空犁。所以,犁把手一定要根据土壤掌握好开犁的角度。在铧犁行进途中,一定要让牛匀速前进,而手中的犁稍必须稳而不抖,保持犁铧的绝对水平,这一点对于老把手当然不在话下,中间随时还可以捡几条泥鳅、黄鳝什么的,然而是新手那就一定要心无旁骛咯!

再说说耙田吧。耙是由耙挺、耙横头和耙钉组成的一个长方形,在牛拉着它前行时依靠耙钉和站在上面的人的重量将大块的泥土粉碎,因为着地面积大,只要你不将牛惹恼,人一般是不会从上面掉下来的,更不可能伤筋动骨。好的耙把手主要表现在能把高低不平的水田在最短时间内耙平。因而生产队长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总是让刚从牧童抽上来的大孩子去耙田(因为他们体重较轻,可以让牛少花点力气)他们进行的是粗耙,最后的精耙就会让体力较差而又有经验的老农去操作(因为在大忙季节耙田相对是较轻松的一项农活):遇到高的地方,他们就来一个“前脚蹬,后脚松”的大马步,将浮土往前赶,到了低处,他们再来一个相反的动作,浮土自然就留在了那儿,如此往返几次,高低就压平啦。

我是半路出家,扶过几次犁稍,但耕出来的地不是弯弯扭扭,就是七高八低,速度慢不说,还累得气喘吁吁;而耙田就显得得心应手了,除了在调头的时候拉耙比较吃力外,站在耙上的感觉不要太好哦!遇到田丘长的,能有那么十多分钟,哼哼小曲甚至放声高唱真是其乐无穷啊。所以我的记忆里耕地比耙田容易多啦!

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只是想和寒石先生探讨探讨,请农民伯伯们多多指教。

小爱也无疆现代散文

漫步红尘烟火,守候清风一朵散文

谁动了我们的思念的情感散文

人生若只若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散文随笔

何事秋风悲画扇作文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散文

勤奋助你成功优秀作文

她的黑色丝袜现代散文

傅雷家书800字读后感

独处是一份难得的拥有散文

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
《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现代散文也说淡然处世(共8篇)】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800字2022-05-13

精选的《朱子家训》心得体会合集2022-11-03

生活中的那些事的散文随笔2022-09-27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初中2022-05-08

心静如水的作文2022-09-09

高中生必读优秀作文2022-09-13

笑看人生散文2024-04-09

告别忧伤,做快乐的自己散文2023-08-28

以时光为话题作文2023-07-16

唯美的散文段落摘抄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