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时间:2022-10-20 07:47:0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共6篇)由网友“会发光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篇1: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身体处于变化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许多特点,例如我们产生了朦胧的性意识:

同学们或许都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同学中有一条明显的男女界限。比如,有的同桌男女生在桌子中间划出线,双方不能越线,如一方不小心“越界”,则可能发生一场“边界战争”。可是到了青春期,这条线悄悄抹去了,女同学开始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男孩子也不甘落后,大家似乎不约而同的感到,穿着打扮、风度形象对自己是很重要的。尽管男女同学之间并未恢复孩提时代两小无猜的交往,但同学们在内心里希望得到异性同学的欣赏,同时也在用欣赏的目光关注自己眼中美丽纯洁的女同学或勇敢英俊的男同学。 同学们似乎都已经明白男孩儿女孩儿在一起无拘无束玩耍的时代已经过去,性别间的差异已经横在男女之间,尽管同学们彼此相互欣赏,但同时都受到“男女有别”的约束,行动上反而更疏远了。和自己喜欢的异性讲话会感到不好意思,很羞涩,但内心深处又感到很兴奋。其实从两小无猜到相互欣赏的变化,反映出一个重要的现实,青春期的同学们产生了朦胧的性意识。

还有就是出现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

小学时,一到了寒暑假家里没有大人照顾,同学们会要求跟着妈妈或爸爸上班,理由是独自在家害怕。节假日父母去朋友家,同学们会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一起去。而到了青春期就不同了,同学们不愿意跟父母们出去,却愿独自在家。没有妈妈的唠叨,没有爸爸的管教,自己想看书就看书,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无拘无束,快乐极了。其实这就是潜意识里的成人感、独立性增强。小强是初二的学生,他和几个同学商量好一块去城里到处转转,为了这次出去,小强和父母商量了好多次,他们才勉强同意了。可当小强和同学们准备出发时,父母又改变了主意:“你们几个孩子出去有什么事”“出了事情,你们应付得了吗”小强很难过,也为父母不守信用而气愤,既为失约而感到没面子,也为参加不了和同学们一起的活动而沮丧。小强觉得,自己长大了,可父母还是把他关在笼子里,父母的爱使小强感到沉重的压力。

这种现象恰恰表现出同学们的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增强,呼唤父母不要把自己当小孩子了。

但是由于我们正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我们就会更容易产生心理的困惑与难题。例如:有一个女孩在日记中写到:“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原读小学时,成绩在中上等,也曾进入过前几名。自进入初中后,不知为什么,上课爱开小差,听课做题老想别的事。这样,成绩逐渐下降,以致到现在成为差生。我现在可谓三面夹击:家长埋怨,老师歧视,同学嘲笑。我很苦恼,有时想,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我也曾想努力拼搏,将成绩赶上去,但又觉得很难。我该怎么办?”

12月5日凌晨3时许,海南某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学生沈小琴,因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生活,跳楼自杀。小琴平时成绩不错,但中考没考好,以致刚达到分数线,进入重点高中。她在初中成绩好,加上柔美的身段,美丽的脸庞和温和的性格,老师和同学龄前们没有不喜欢她的,于是她被选为班长。考入这所重点高中后,却未到重点班,这对她是个打击。过去她在初中8个班中,属佼佼者,如今连重点班的教室门前也不敢走近,见到重点班的老同学,自己便羞愧地低下头。本来笑口常开,活泼热情的小琴,变得沉默寡言了,最后在精神上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

有一名高中生说到自己的故事:在读初中时,因成绩好,老师宠着我,同学让着我,我生活得充实而愉快。升入高中后,尽管成绩仍然不错,但老师和同学却不买我的账。我的自尊心较强,从来不愿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听到别人一句不中听的话,我就马上反驳,甚至吵架。现在,同寝室的同学联合起来对付我,我恨她们。我该怎么办?

有同学疑惑:“我整天整月整年地吃罢学,学罢吃,学罢睡,睡罢学,我感到没有什么意思,你说这有什么意思呢?”

也有同学说:“我上个月的月考考得比较好,我学起来干劲十足,但这个月考砸了,我学得没劲了,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这些案例都说明,我们可能会出现学习动机缺乏、人际交往障碍、对环境不适应、青春期心理问题等。 异性交往

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是中学生反映最多、最困扰中学生的问题之一。而人际困惑中,又数异性交往让人神秘而尴尬,期待又迷惑。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男女同学交往有必要吗?这里有一个故事:某中学组织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老师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次,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餐,情境则大不相同:男生个个彬彬有礼,大有绅士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餐后地面保持得非常整洁。男女同学交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萌发的男女同学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

男女同学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吗?这是青春期的我们经常提出的疑问。有这样疑问的同学,往往是与男女同学交往多,与男女同学有纯真友谊的,可能听到周围个别同学议论,对其产生误解而要求澄清这个问题的。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只要做到仪态大方,感情自然,言谈举止适度,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保持真正的友谊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自己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好,仍然会有个别同学议论,教师要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现

象。自古以来,“哪个人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做人不需要解释,只要自己心底坦荡,行为适当,误解会烟消云散。

还有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

14岁的红红与班里的一个男生很谈得来,两人曾是同桌,男生爱好广泛,知识丰富,在他的影响下,红红也读了很多课外书,增长了知识,男孩在学习上也给了红红很多帮助,使红红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提高,于是,红红崇拜他,将他当作心中的偶像,彼此成了好朋友。但是他们的事情在同学中引起了一些注意与反响。老师知道后,将他们的座位调开,红红的父母发现后,要求她“立即与那个男孩断绝关系”。这都使红红很不理解,说:“我们是同学,有什么特殊关系?除了在学校的接触,只是上下学路上一起走,有什么错,为什么不能与他交往?”

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与老师都认为他们是早恋,然而,他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只是相互更为接近,比一般同学要更好。可见异性的朦胧意识在悄悄左右着少男少女,但同学们却不愿承认这一点。在正常的与异性交往和早恋之间没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青少年朋友们正处于青春期,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就能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同学关系,如果自己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是父母和老师所担心的早恋了,那将会影响你的正常学习,甚至影响到你的健康成长。

出现早恋误区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传递情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送贺卡成了中学生们的一种时尚,节日里送一张贺卡互送祝愿;生日时送张贺卡表示祝福。圣诞节时小强给小晴送了一张贺卡,贺卡上写着:“我是一只小船,悄悄划进你的心田”,小晴看着这张精美的贺卡,脑子里不时闪出小强英俊高大的形象,她的心跳仿佛加快了,她也买来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回赠给小强。于是小小的贺卡在小强和小晴之间送来送去,贺卡上的话也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为了写几句甜甜的祝福,小强有时候连写作业的时间也没有,他找来不少大人们常看的言情小说,背着爸爸妈妈悄悄去找寻美好的词语。小晴呢,也不轻松,他常常在爸爸妈妈熟睡的时候,在月光下苦思冥想回赠小强的最好的语言。就这样朦胧中小小的贺卡把他们引向不该发生的早恋。终于有一天,小强把一张写着“我爱你,你是我心中的女神”的贺卡送到了小晴手中。

2.超越了友谊的界限

小平和小凡同在学校的运动队,在长期的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中产生了“感情”。他们本来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由于谈情说爱,影响了学习,结果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父母老师得知后反对他们早恋,但他们都不听,由于双方家长都不让他们来往,他们就盲目的决定离家出走。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呀!

那么如何克制自己的早恋情绪,把握好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呢?

首先,要名曲青春期有异性接触与交往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要明确地知道这种交往不能超越友谊的界限,要知道恋爱结婚是成年的标志,而绝不是从青春期开始的。了解了这些,在遇到情书与其他形式的“爱”的表达地时候,你就能以较成熟的心里对待,不以为“伟大的爱情”从此开始,不以为让你心跳的就是爱情。

其次,万一发生早恋或者说陷入情网,那么一定要洁身自好,万不可超越界限,以致造成严重后果。 其三,当老师和父母们关心你,限制你与异性交往时,不要马上对立起来,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哪怕这些意见并不入耳。只有认真的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巨变,才不致因早恋而荒废学业,造成终身悔恨。 最后,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1.如果你是女孩子,对班级中的某个男同学发生了兴趣,或者你是个男孩子,对班级中某个女同学格外关注,不要马上以为这就是一场伟大爱情的开始,而要先认真地挑出对方三个主要缺点,如果挑不出来呢,就说明你该注意了,要调整因青春期变化而发生的不成熟的情感。

2.当你接到表达爱情的情书时,不要面红心跳的以为爱情来临,可以回信说:“谢谢你的美好的感情,人生道路很长,或许以后我们会有缘分。”此外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不必对外宣扬,也不要公开指责对方,以保护对方自尊心,同时要坚决的毫不含糊的表达出自己拒绝的态度。

3.当你万一遇到难于启齿的问题,不要悲伤,不要绝望,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父母老师再生气,也是为了你好,绝不会想要害你,因此,你要相信他们,在你遇到你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比你有经验,知道如何面对,千万不要回避他们而做出一些极危险的举动,要知道每一位父母、老师都希望你从痴迷中清醒过来,回到做个好学生的坦途上。

焦虑

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在大家的生活、学习中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每个同学都可能面对来自学习、交往、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和困难,产生焦虑时很可能的。

高中生治军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以他平时的成绩在高考中取胜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他非常紧张,面对试卷上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治军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无论他怎样控制自己,紧张的心理都无法平静,结果治军已五分之差落选了。落榜后治军情绪低落,他不愿意和同学接触,也不愿与和家长沟通,他每天愁眉苦脸的躲在房间里,不知为什么一到高考治军就感到“头痛”,结果是第二年的高考治军又名落孙山。接下来的结果就可想而知,因为头痛治军最终放弃了高考。

法律专业毕业的小杨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毕业后他考取了律师资格。第一次出庭由于小杨高度紧张再加上他的外地口音引起了旁听席上人们的议论。对于初次出庭的律师,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小杨却由此产生了“出庭焦虑”,每次一想到出庭就紧张、恐慌,结果,小杨只能放弃了律师职业。 其实,如果治军能正常发挥是可以考上大学的;如果小杨不过度紧张也能够锻炼成一名出色的律师的。他们的失败并不是智力、能力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佳,这种心理是由于焦虑引起的。 在同学们的生活中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考试的压力引起的焦虑:每个同学都知道,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稳定的情绪。然而当考试一天天临近的时候,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可能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越是临近考试越是睡不着觉,还有的同学越想记住的东西月记不住,当同学们踏进考场时,有的同学面对试卷头脑中一片空白,也有的同学出虚汗、头晕、恶心,这些都是焦虑引起的不良反应。

还有就是和同学们的交往。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就有可能在集体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如果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就可能在集体中处于孤立的境地。中学生小莉是一个活泼漂亮、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子,本来在集体中她应该受到同学们的拥戴,可是由于小莉清高自负,看不起学习比她差,长的不如她的同学,慢慢地同学们都和小莉疏远了,小莉感到孤独,她怕去学校,怕听到同学们欢乐的笑声。这时候的小莉就因与同学们的交往出现了障碍而产生了焦虑。

那么如何克服焦虑的心理状态呢?

1.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要克服考试焦虑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当然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似乎和同学们的前途和命运连在一起,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们对这样的考试都会倍加关注,甚至有的同学说这样的考试会一考定终生。其实偶然的失败并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只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机会还会出现,机遇还在等待你。同学们应该记住只要考试就会有考好和考不好两种可能,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冷静的面对成功和失败。

2.要树立信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克服考试焦虑就要坚定信心,不要总是否定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首先自己要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优势,在优势科目上要突出难点的解决,保持好成绩,同时要找到自己相对的劣势,对劣势要着重稳打稳扎,在基础上下功夫,力争有所突破。

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对这个目标应该心中有数,扎扎实实的做好应考准备。在考卷发下后,发现有不会做的题也不要过度紧张,要努力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这时候你必须想到不会做的题你就是急死也不可能会,把会做的做好,才能找会失去的分数。

3.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小刚从一个矿山子弟学校转学来到一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在原来的学校,小刚是一个开朗好学的好学生,来到新的集体后由于他讲话有口音,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尤其是上外语课他一发音,就有同学在旁边取笑,没过多久小刚就不爱说话了,外语课上老师一叫他发言,他就结结巴巴,发音总是不准。下课时小刚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尽量不与同学们接触。小刚觉得自己来自一所矿山中学,大城市的同学不接纳他。其实小刚的问题就出在社交焦虑上。

要克服社交焦虑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你的评价,在你的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给你肯定的评价,对否定的评价你要认真分析,不要一听到几句否定就把一切都想得漆黑一片,甚至自我否定,自我封闭。比如外语不好,你可以先找几盘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然后找熟悉的同学一起练习发音,而且要努力把接触同学的面扩大,只要你自觉锻炼,你一定能走出自我封闭的焦虑的阴影。

最后,给同学们两个建议:

1.在考试前不要总是想着考不好怎么办,不要把考试和自己的未来扯在一起,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学好知识你才能冷静面对考试。

2.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要因为自卑而封闭自己的心灵。也许你长得不漂亮,可能成绩优异;也许你是个小个子男生,但你热情宽厚;也许你的成绩并不出色,可你美丽善良。总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坚定你的信心,你就会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男孩子,嫉恶如仇,重情重义,为朋友敢于赴汤蹈火,好像这样的男孩好多人缘都还挺好,而且甚至女孩子也觉得他们足够潇洒,他们处理事情简单而痛快。可是,有时候,我却不由得替这样可爱的学生担忧。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叫做: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

中学生小丁是个不幸的孩子,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妈妈不幸去世了。小丁十岁那年爸爸又结婚了,继母给小丁带来了一个九岁的妹妹,从此小丁的生活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继母眼里小丁是个多余的人,妹妹想吃什么积木就给她买,而小丁只能看着妹妹大吃大喝。由于继母的影响,妹妹对小丁不仅怀着敌意,而且经常找茬欺负小丁,并经常恶人先告状,使小丁无端遭到继母的打骂。就这样小丁在痛苦中长大了,上中学后小丁的反抗心理一天强似一天,他恨继母,恨继母带来的妹妹。开始时,他趁天黑去拔掉继母和妹妹

自行车的气门芯,想到因自行车气被放掉妹妹上学会迟到,他感到一种满足和愉快。后来他觉得这样还不过瘾,于是他在妹妹晚上外出补习英语时,趁天黑,在妹妹经过的小路上摆上砖头,妹妹因天黑,车又骑得较快,撞到砖头上摔伤了。这样的恶作剧小丁上演了很多回。只要达到破坏目的,小丁就很满足。

某校三个中学学生放学时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在路上其中一人与外校的一名同学撞在一起,本来路上人多,这种碰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三个中学生觉得自己人多,对方只是一个人,就偏让对方同学赔偿本来没有的损失,于是一场殴斗,在马路上发生了。在他们扭打的过程中,一辆大货车从路上驶过,正巧将被推倒在地的外校同学撞死了。三个打人者不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良心的制裁也将与他们终生相伴。 攻击心理、破坏心理对青少年都是有着严重危害的不良心理状态,对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约束就可能酿成犯罪。

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冒失莽撞,稍不顺心就大大出手

这种行为大多发生在男同学身上,这些男同学一般不拘小节,胆大泼辣。他们讲哥们义气,办事不计后果,在这些男同学身上最容易发生的就是打架斗殴。

男同学打架斗殴经常是为了“哥们义气”。尤其是一些男同学看了武侠小说、电视剧后,盲目崇拜剧中人物,“为哥们两肋插刀”,看到自己的“小哥们”被人欺负,就不计后果,大打出手,后果是不仅伤了别人,还可能害了自己。

在少管所里有一个男孩儿,本来他可以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但在一次打架中将一个同学打成了重伤,他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害了别人。

2.恶意破坏公私财物

小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不仅自己学习努力,还乐于助人。与小娟同班的小勇外语成绩不好,老师安排小娟帮助她,小勇认为是小娟多事,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才派她管自己,于是对小娟怀恨在心。一天上写字课,小娟正好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裙子,骁勇趁小娟站起来交作业时,用毛笔在小娟的裙子上画了好几道,小勇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

小勇的破坏行为正是出于对小娟的'报复。在同学们的生活中,由于报复引出的破坏行为还有不少。比如故意毁坏别人的文具,拔掉同学自行车的气门芯等。

还有的同学为了寻找刺激恶意毁坏公私财务。比如偷走汽车上的标志牌,往别人家的大门的锁眼里面塞入火柴棍。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从破坏行为中获得“乐趣”。

同学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破坏心理和攻击心理就必须深刻认识这种不良心理的危害。

要下功夫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学习和锻炼自己。

1.要学会用充满爱的眼睛看世界

同学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来自各种媒体的信息都可能进入你的视野。你千万不要盲目的接受、模仿见到的一切。要学会用充满爱的眼睛看世界。首先你必须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你见到的事情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因为别人做错了事。调整你的心境,找机会给周围的人献上一份爱,找机会做一点有益与公众利益的好事。

比如,小树被风吹倒了,你去扶正它;在自行车存车处,别人不小心碰到了一排自行车,你去扶起来;给贫困或受灾地区的同学捐款,献上你的一份真诚、一份爱。你这样做了,一定能体会到真正的愉快。

2.要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破坏心理和攻击心理的产生和人的不良情绪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缺乏对不良情绪的自控力,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要想办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三思而后行。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妨采用一下先想后果的方法。比如,同伴来找你,告诉你别人欺负了他,要你和他一起去报复对方,你就要先想到报复的结果必然是打群架。一场殴斗受伤的是谁还不清楚呢?逞英雄不一定能成为真英雄,“哥们义气”不仅帮不了你的伙伴,还可能害了你的伙伴。

3.别忘了法律这条准绳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已经告别了天真无邪的童年,你们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约束你们的不仅是有道德标准,还有法律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法律面前你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都不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法律规范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的,任何人超越了这个规范都会受到惩罚。同学们千万要记住为逞一时之勇,你可能会在铁窗里度过青春最美好的年华。为发泄一时的怨恨,你可能会铸成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千万不要因为走错一步而抱恨终生。

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无限的膨胀。在产生破坏心理、攻击心理的冲动时,先让自己冷静一下,想想法律的制裁讲给你带来什么,你会变得冷静。慢慢的调整自己,给心灵找一个平静的港湾。

漫漫人生路,需要自己走。因为期待你走得更好,因为担心你宁愿栽跟头也不愿和我谈谈,我忍不住唠唠叨叨,又嗦嗦,或许对于大家,全是空话。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你的困境,我无法替你担当,除了叮咛,我还能为你们做点什么?理智而冷静地走你自己的每一步,即使走了弯路,即使犯了错误,也未尝不是财富。当我们管得太多,你也不要抛弃我们,把我们的话当作你的一个选项,而不是垃圾。人生若是

我们唯一的玩具,摔摔打打,没事,谁不会不小心呀,可是,要是,一时失手,打碎了呢,我们自己都拾不起,拼不齐呀。

不能越线,如一方不小心“越界”,则可能发生一场“边界战争”。可是到了青春期,这条线悄悄抹去了,女同学开始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男孩子也不甘落后,大家似乎不约而同的感到,穿着打扮、风度形象对自己是很重要的。尽管男女同学之间并未恢复孩提时代两小无猜的交往,但同学们在内心里希望得到异性同学的欣赏,同时也在用欣赏的目光关注自己眼中美丽纯洁的女同学或勇敢英俊的男同学。

同学们似乎都已经明白男孩儿女孩儿在一起无拘无束玩耍的时代已经过去,性别间的差异已经横在男女之间,尽管同学们彼此相互欣赏,但同时都受到“男女有别”的约束,行动上反而更疏远了。和自己喜欢的异性讲话会感到不好意思,很羞涩,但内心深处又感到很兴奋。其实从两小无猜到相互欣赏的变化,反映出一个重要的现实,青春期的同学们产生了朦胧的性意识。

还有就是出现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

小学时,一到了寒暑假家里没有大人照顾,同学们会要求跟着妈妈或爸爸上班,理由是独自在家害怕。节假日父母去朋友家,同学们会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一起去。而到了青春期就不同了,同学们不愿意跟父母们出去,却愿独自在家。没有妈妈的唠叨,没有爸爸的管教,自己想看书就看书,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无拘无束,快乐极了。其实这就是潜意识里的成人感、独立性增强。小强是初二的学生,他和几个同学商量好一块去城里到处转转,为了这次出去,小强和父母商量了好多次,他们才勉强同意了。可当小强和同学们准备出发时,父母又改变了主意:“你们几个孩子出去有什么事”“出了事情,你们应付得了吗”小强很难过,也为父母不守信用而气愤,既为失约而感到没面子,也为参加不了和同学们一起的活动而沮丧。小强觉得,自己长大了,可父母还是把他关在笼子里,父母的爱使小强感到沉重的压力。

这种现象恰恰表现出同学们的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增强,呼唤父母不要把自己当小孩子了。

但是由于我们正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我们就会更容易产生心理的困惑与难题。例如:有一个女孩在日记中写到:“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原读小学时,成绩在中上等,也曾进入过前几名。自进入初中后,不知为什么,上课爱开小差,听课做题老想别的事。这样,成绩逐渐下降,以致到现在成为差生。我现在可谓三面夹击:家长埋怨,老师歧视,同学嘲笑。我很苦恼,有时想,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我也曾想努力拼搏,将成绩赶上去,但又觉得很难。我该怎么办?”

1912月5日凌晨3时许,海南某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学生沈小琴,因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生活,跳楼自杀。小琴平时成绩不错,但中考没考好,以致刚达到分数线,进入重点高中。她在初中成绩好,加上柔

美的身段,美丽的脸庞和温和的性格,老师和同学龄前们没有不喜欢她的,于是她被选为班长。考入这所重点高中后,却未到重点班,这对她是个打击。过去她在初中8个班中,属佼佼者,如今连重点班的教室门前也不敢走近,见到重点班的老同学,自己便羞愧地低下头。本来笑口常开,活泼热情的小琴,变得沉默寡言了,最后在精神上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

有一名高中生说到自己的故事:在读初中时,因成绩好,老师宠着我,同学让着我,我生活得充实而愉快。升入高中后,尽管成绩仍然不错,但老师和同学却不买我的账。我的自尊心较强,从来不愿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听到别人一句不中听的话,我就马上反驳,甚至吵架。现在,同寝室的同学联合起来对付我,我恨她们。我该怎么办?

有同学疑惑:“我整天整月整年地吃罢学,学罢吃,学罢睡,睡罢学,我感到没有什么意思,你说这有什么意思呢?”

也有同学说:“我上个月的月考考得比较好,我学起来干劲十足,但这个月考砸了,我学得没劲了,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这些案例都说明,我们可能会出现学习动机缺乏、人际交往障碍、对环境不适应、青春期心理问题等。 异性交往

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是中学生反映最多、最困扰中学生的问题之一。而人际困惑中,又数异性交往让人神秘而尴尬,期待又迷惑。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男女同学交往有必要吗?这里有一个故事:某中学组织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老师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次,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餐,情境则大不相同:男生个个彬彬有礼,大有绅士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餐后地面保持得非常整洁。男女同学交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萌发的男女同学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

男女同学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吗?这是青春期的我们经常提出的疑问。有这样疑问的同学,往往是与男女同学交往多,与男女同学有纯真友谊的,可能听到周围个别同学议论,对其产生误解而要求澄清这个问题的。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只要做到仪态大方,感情自然,言谈举止适度,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保持真正的友谊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自己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好,仍然会有个别同学议论,教师要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现象。自古以来,“哪个人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做人不需要解释,只要自己心底坦荡,行为适当,误解会烟消云散。

还有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

14岁的红红与班里的一个男生很谈得来,两人曾是同桌,男生爱好广泛,知识丰富,在他的影响下,红红也读了很多课外书,增长了知识,男孩在学习上也给了红红很多帮助,使红红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提高,于是,红红崇拜他,将他当作心中的偶像,彼此成了好朋友。但是他们的事情在同学中引起了一些注意与反响。老师知道后,将他们的座位调开,红红的父母发现后,要求她“立即与那个男孩断绝关系”。这都使红红很不理解,说:“我们是同学,有什么特殊关系?除了在学校的接触,只是上下学路上一起走,有什么错,为什么不能与他交往?”

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与老师都认为他们是早恋,然而,他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只是相互更为接近,比一般同学要更好。可见异性的朦胧意识在悄悄左右着少男少女,但同学们却不愿承认这一点。在正常的与异性交往和早恋之间没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青少年朋友们正处于青春期,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就能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同学关系,如果自己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是父母和老师所担心的早恋了,那将会影响你的正常学习,甚至影响到你的健康成长。

出现早恋误区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传递情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送贺卡成了中学生们的一种时尚,节日里送一张贺卡互送祝愿;生日时送张贺卡表示祝福。圣诞节时小强给小晴送了一张贺卡,贺卡上写着:“我是一只小船,悄悄划进你的心田”,小晴看着这张精美的贺卡,脑子里不时闪出小强英俊高大的形象,她的心跳仿佛加快了,她也买来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回赠给小强。于是小小的贺卡在小强和小晴之间送来送去,贺卡上的话也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为了写几句甜甜的祝福,小强有时候连写作业的时间也没有,他找来不少大人们常看的言情小说,背着爸爸妈妈悄悄去找寻美好的词语。小晴呢,也不轻松,他常常在爸爸妈妈熟睡的时候,在月光下苦思冥想回赠小强的最好的语言。就这样朦胧中小小的贺卡把他们引向不该发生的早恋。终于有一天,小强把一张写着“我爱你,你是我心中的女神”的贺卡送到了小晴手中。

2.超越了友谊的界限

小平和小凡同在学校的运动队,在长期的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中产生了“感情”。他们本来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由于谈情说爱,影响了学习,结果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父母老师得知后反对他们早恋,但他们都不听,由于双方家长都不让他们来往,他们就盲目的决定离家出走。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呀!

那么如何克制自己的早恋情绪,把握好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呢?

首先,要名曲青春期有异性接触与交往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要明确地知道这种交往不能超越友谊的界限,要知道恋爱结婚是成年的标志,而绝不是从青春期开始的。了解了这些,在遇到情书与其他形式的“爱”

的表达地时候,你就能以较成熟的心里对待,不以为“伟大的爱情”从此开始,不以为让你心跳的就是爱情。

其次,万一发生早恋或者说陷入情网,那么一定要洁身自好,万不可超越界限,以致造成严重后果。 其三,当老师和父母们关心你,限制你与异性交往时,不要马上对立起来,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哪怕这些意见并不入耳。只有认真的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巨变,才不致因早恋而荒废学业,造成终身悔恨。 最后,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1.如果你是女孩子,对班级中的某个男同学发生了兴趣,或者你是个男孩子,对班级中某个女同学格外关注,不要马上以为这就是一场伟大爱情的开始,而要先认真地挑出对方三个主要缺点,如果挑不出来呢,就说明你该注意了,要调整因青春期变化而发生的不成熟的情感。

2.当你接到表达爱情的情书时,不要面红心跳的以为爱情来临,可以回信说:“谢谢你的美好的感情,人生道路很长,或许以后我们会有缘分。”此外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不必对外宣扬,也不要公开指责对方,以保护对方自尊心,同时要坚决的毫不含糊的表达出自己拒绝的态度。

3.当你万一遇到难于启齿的问题,不要悲伤,不要绝望,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父母老师再生气,也是为了你好,绝不会想要害你,因此,你要相信他们,在你遇到你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比你有经验,知道如何面对,千万不要回避他们而做出一些极危险的举动,要知道每一位父母、老师都希望你从痴迷中清醒过来,回到做个好学生的坦途上。

焦虑

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在大家的生活、学习中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每个同学都可能面对来自学习、交往、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和困难,产生焦虑时很可能的。

高中生治军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以他平时的成绩在高考中取胜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他非常紧张,面对试卷上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治军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无论他怎样控制自己,紧张的心理都无法平静,结果治军已五分之差落选了。落榜后治军情绪低落,他不愿意和同学接触,也不愿与和家长沟通,他每天愁眉苦脸的躲在房间里,不知为什么一到高考治军就感到“头痛”,结果是第二年的高考治军又名落孙山。接下来的结果就可想而知,因为头痛治军最终放弃了高考。

法律专业毕业的小杨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毕业后他考取了律师资格。第一次出庭由于小杨高度紧张再加上他的外地口音引起了旁听席上人们的议论。对于初次出庭的律师,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小杨却由此产生了“出庭焦虑”,每次一想到出庭就紧张、恐慌,结果,小杨只能放弃了律师职业。

其实,如果治军能正常发挥是可以考上大学的;如果小杨不过度紧张也能够锻炼成一名出色的律师的。他们的失败并不是智力、能力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佳,这种心理是由于焦虑引起的。 在同学们的生活中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考试的压力引起的焦虑:每个同学都知道,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稳定的情绪。然而当考试一天天临近的时候,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可能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越是临近考试越是睡不着觉,还有的同学越想记住的东西月记不住,当同学们踏进考场时,有的同学面对试卷头脑中一片空白,也有的同学出虚汗、头晕、恶心,这些都是焦虑引起的不良反应。

还有就是和同学们的交往。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就有可能在集体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如果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就可能在集体中处于孤立的境地。中学生小莉是一个活泼漂亮、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子,本来在集体中她应该受到同学们的拥戴,可是由于小莉清高自负,看不起学习比她差,长的不如她的同学,慢慢地同学们都和小莉疏远了,小莉感到孤独,她怕去学校,怕听到同学们欢乐的笑声。这时候的小莉就因与同学们的交往出现了障碍而产生了焦虑。

那么如何克服焦虑的心理状态呢?

1.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要克服考试焦虑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当然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似乎和同学们的前途和命运连在一起,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们对这样的考试都会倍加关注,甚至有的同学说这样的考试会一考定终生。其实偶然的失败并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只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机会还会出现,机遇还在等待你。同学们应该记住只要考试就会有考好和考不好两种可能,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冷静的面对成功和失败。

2.要树立信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克服考试焦虑就要坚定信心,不要总是否定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首先自己要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优势,在优势科目上要突出难点的解决,保持好成绩,同时要找到自己相对的劣势,对劣势要着重稳打稳扎,在基础上下功夫,力争有所突破。

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对这个目标应该心中有数,扎扎实实的做好应考准备。在考卷发下后,发现有不会做的题也不要过度紧张,要努力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这时候你必须想到不会做的题你就是急死也不可能会,把会做的做好,才能找会失去的分数。

3.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小刚从一个矿山子弟学校转学来到一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在原来的学校,小刚是一个开朗好学的好学生,来到新的集体后由于他讲话有口音,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尤其是上外语课他一发音,就有同学在旁边取笑,没过多久小刚就不爱说话了,外语课上老师一叫他发言,他就结结巴巴,发音总是不准。下课时小刚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尽量不与同学们接触。小刚觉得自己来自一所矿山中学,大城市的同学不接纳他。其实小刚的问题就出在社交焦虑上。

要克服社交焦虑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你的评价,在你的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给你肯定的评价,对否定的评价你要认真分析,不要一听到几句否定就把一切都想得漆黑一片,甚至自我否定,自我封闭。比如外语不好,你可以先找几盘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然后找熟悉的同学一起练习发音,而且要努力把接触同学的面扩大,只要你自觉锻炼,你一定能走出自我封闭的焦虑的阴影。

最后,给同学们两个建议:

1.在考试前不要总是想着考不好怎么办,不要把考试和自己的未来扯在一起,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学好知识你才能冷静面对考试。

2.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要因为自卑而封闭自己的心灵。也许你长得不漂亮,可能成绩优异;也许你是个小个子男生,但你热情宽厚;也许你的成绩并不出色,可你美丽善良。总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坚定你的信心,你就会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男孩子,嫉恶如仇,重情重义,为朋友敢于赴汤蹈火,好像这样的男孩好多人缘都还挺好,而且甚至女孩子也觉得他们足够潇洒,他们处理事情简单而痛快。可是,有时候,我却不由得替这样可爱的学生担忧。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叫做: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

中学生小丁是个不幸的孩子,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妈妈不幸去世了。小丁十岁那年爸爸又结婚了,继母给小丁带来了一个九岁的妹妹,从此小丁的生活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继母眼里小丁是个多余的人,妹妹想吃什么积木就给她买,而小丁只能看着妹妹大吃大喝。由于继母的影响,妹妹对小丁不仅怀着敌意,而且经常找茬欺负小丁,并经常恶人先告状,使小丁无端遭到继母的打骂。就这样小丁在痛苦中长大了,上中学后小丁的反抗心理一天强似一天,他恨继母,恨继母带来的妹妹。开始时,他趁天黑去拔掉继母和妹妹自行车的气门芯,想到因自行车气被放掉妹妹上学会迟到,他感到一种满足和愉快。后来他觉得这样还不过瘾,于是他在妹妹晚上外出补习英语时,趁天黑,在妹妹经过的小路上摆上砖头,妹妹因天黑,车又骑得较快,撞到砖头上摔伤了。这样的恶作剧小丁上演了很多回。只要达到破坏目的,小丁就很满足。

某校三个中学学生放学时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在路上其中一人与外校的一名同学撞在一起,本来路上人多,这种碰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三个中学生觉得自己人多,对方只是一个人,就偏让对方同学赔偿本来没有的损失,于是一场殴斗,在马路上发生了。在他们扭打的过程中,一辆大货车从路上驶过,正巧将被推倒在地的外校同学撞死了。三个打人者不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良心的制裁也将与他们终生相伴。 攻击心理、破坏心理对青少年都是有着严重危害的不良心理状态,对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约束就可能酿成犯罪。

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冒失莽撞,稍不顺心就大大出手

这种行为大多发生在男同学身上,这些男同学一般不拘小节,胆大泼辣。他们讲哥们义气,办事不计后果,在这些男同学身上最容易发生的就是打架斗殴。

男同学打架斗殴经常是为了“哥们义气”。尤其是一些男同学看了武侠小说、电视剧后,盲目崇拜剧中人物,“为哥们两肋插刀”,看到自己的“小哥们”被人欺负,就不计后果,大打出手,后果是不仅伤了别人,还可能害了自己。

在少管所里有一个男孩儿,本来他可以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但在一次打架中将一个同学打成了重伤,他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害了别人。

2.恶意破坏公私财物

小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不仅自己学习努力,还乐于助人。与小娟同班的小勇外语成绩不好,老师安排小娟帮助她,小勇认为是小娟多事,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才派她管自己,于是对小娟怀恨在心。一天上写字课,小娟正好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裙子,骁勇趁小娟站起来交作业时,用毛笔在小娟的裙子上画了好几道,小勇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

小勇的破坏行为正是出于对小娟的报复。在同学们的生活中,由于报复引出的破坏行为还有不少。比如故意毁坏别人的文具,拔掉同学自行车的气门芯等。

还有的同学为了寻找刺激恶意毁坏公私财务。比如偷走汽车上的标志牌,往别人家的大门的锁眼里面塞入火柴棍。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从破坏行为中获得“乐趣”。

同学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破坏心理和攻击心理就必须深刻认识这种不良心理的危害。

要下功夫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学习和锻炼自己。

1.要学会用充满爱的眼睛看世界

同学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来自各种媒体的信息都可能进入你的视野。你千万不要盲目的接受、模仿见到的一切。要学会用充满爱的眼睛看世界。首先你必须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你见到的事情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因为别人做错了事。调整你的心境,找机会给周围的人献上一份爱,找机会做一点有益与公众利益的好事。

比如,小树被风吹倒了,你去扶正它;在自行车存车处,别人不小心碰到了一排自行车,你去扶起来;给贫困或受灾地区的同学捐款,献上你的一份真诚、一份爱。你这样做了,一定能体会到真正的愉快。

2.要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破坏心理和攻击心理的产生和人的不良情绪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缺乏对不良情绪的自控力,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要想办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三思而后行。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妨采用一下先想后果的方法。比如,同伴来找你,告诉你别人欺负了他,要你和他一起去报复对方,你就要先想到报复的结果必然是打群架。一场殴斗受伤的是谁还不清楚呢?逞英雄不一定能成为真英雄,“哥们义气”不仅帮不了你的伙伴,还可能害了你的伙伴。

3.别忘了法律这条准绳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已经告别了天真无邪的童年,你们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约束你们的不仅是有道德标准,还有法律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法律面前你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都不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法律规范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的,任何人超越了这个规范都会受到惩罚。同学们千万要记住为逞一时之勇,你可能会在铁窗里度过青春最美好的年华。为发泄一时的怨恨,你可能会铸成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千万不要因为走错一步而抱恨终生。

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无限的膨胀。在产生破坏心理、攻击心理的冲动时,先让自己冷静一下,想想法律的制裁讲给你带来什么,你会变得冷静。慢慢的调整自己,给心灵找一个平静的港湾。

漫漫人生路,需要自己走。因为期待你走得更好,因为担心你宁愿栽跟头也不愿和我谈谈,我忍不住唠唠叨叨,又嗦嗦,或许对于大家,全是空话。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你的困境,我无法替你担当,除了叮咛,我还能为你们做点什么?理智而冷静地走你自己的每一步,即使走了弯路,即使犯了错误,也未尝不是财富。当我们管得太多,你也不要抛弃我们,把我们的话当作你的一个选项,而不是垃圾。人生若是我们唯一的玩具,摔摔打打,没事,谁不会不小心呀,可是,要是,一时失手,打碎了呢,我们自己都拾不起,拼不齐呀。

篇2:青春期教育讲座讲稿

青春期教育讲座讲稿

一、青春期界定: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个体身心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0-3岁)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心理断乳期”。

生理发展阶段: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0~12岁开始,男生从12―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7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9.5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1.5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19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心的急速成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青春期心理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

(1)青春期的男女生,思维敏捷、细腻,感情丰富,富于想象;(2)有一定的独立意向,认识能力不足;(3)进取心强,求知欲望强烈;(4)喜欢交友;(5)思想情绪不稳定;(6)对性知识和异性感兴趣:从疏远异性到逐渐渴望接近异性,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2.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特点: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他人)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而且,青春期时,一部分孩子还会对同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情愫,这种心理并不是同性恋,只不过是性心理萌芽的一部分。只要不过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没有影响。

3.青春期的情感特点:

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4.青春期的思维特点:

青春期个体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一)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不是直接寻求结论,而是根据问题、材料和情景,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提出将会出现的不同结果的可能性。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最后确定何种可能性是事实。(二)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思维是人的高级的心理活动,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的、立体的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所以,在此阶段,他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是,有时由于缺乏交流技巧,容易遭遇挫折。

总之,青春期的心理可以形容为疾风骤雨期,他们充满热情和抱负,但又富于理想主义,对现实缺乏了解。由于抱负和理想,使他们好高骛远,想入非非,但是,现实又很容易让他们心灰意冷,甚至忧心重重。

篇3: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体会

学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我懂得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篇4: 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观后感

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观后感

星期五下午的时候,黄老师的讲座在五年级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拉开了帷幕。根据邓老师的介绍,我知道这位黄老师将会是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

讲座开始了,看到标题“五年级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我们班的女生一看到“青春期”这三个字,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班的男生一看到“青春期”这三个字,就开始想入非非。主题是“成长的秘密”,大家看到“秘密”一词,肯定会很好奇,很想知道成长的秘密吧?那就随着我的介绍来进入黄老师的讲座吧!

一开题,黄老师就给我们提出了三个有趣的'问题:1、上体育课做运动时,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坐在旁边,为什么?2、小明最近的声音渐渐开始低沉,开始长了一点点胡子,这是怎么一回事?3、小康看到同桌小丽的椅子上有红色的血迹,小丽到底怎么了?同学们可都积极了,都把问题一一解答出来:1、因为那几个同学来月经了,来月经了不适宜做剧烈运动。2、因为小明开始发育了,发育的时候会长胡子,声音也会慢慢低沉。3、小丽来月经了。女孩子们听了同学们的一一解答,脸渐渐都红得像个红苹果了。

接下来,黄老师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简简单单的讲述了一下男女生青春期发育的时间:男生是11岁多;女生是10岁左右。然后又讲了,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的第二特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骨骼粗大、声音低沉等;而女性表现为乳房增大、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嗓音尖细等。黄老师还给我们放了一段“月经”的视频,大家看完后,大会议室就传来一阵呕吐的声音。

最后,黄老师也随着同学们“排山倒海”的掌声中,离开了大会议室,结束了这次讲座。这次讲座,使我懂得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篇5: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篇6: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

听了株洲市心理咨询教育专家张正中、丁光木、曹伟勇三位教授主讲的这次讲座,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在日常的生活我们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心理专家认为,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教师时刻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需要耗费大量情感和精力,加上考试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其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且复杂多样,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社会日趋功利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心理的健康不仅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还会影响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呢?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观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教师应为“人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调空。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爱护学生的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正确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对自己要求不要过高,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专家、学者,不一定要做最好的老师,但一定要做最快乐的老师。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只有完全的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

三 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水从哪里来,就是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有了渊博的知识,才不会与学生产生代沟,才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工作才不会太辛苦,无趣。

四培养经积极的、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有时候我们应该有“啊Q”精神,生活中难免事事顺心如意,总有困难和挫折,烦恼、忧愁伴随着。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

五 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别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与同事和睦相处,互学互助、尊重领导,彼此理解,与学生民主平等,教学中,教师更应放下权威身份,对学生要求不过高也就是对自己不苛刻。

总之,教师要爱自己,对自己不要过分苛刻,对他人要能宽容、理解、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心态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个人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心理健康讲座主持词精选

女性生理健康讲座策划书

讲座新闻稿范文30篇

学校讲座新闻稿范文

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开设讲座的新闻稿范文

举办讲座新闻稿范文

讲座的新闻稿

“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总结

女性健康讲座主持词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共6篇)】相关文章:

—学年XX中学第二学期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2024-01-05

心理健康讲座策划书2022-12-02

健康策划书2022-05-04

健康教育的岗位职责2023-12-09

健康教育总结2023-06-30

教师健康教育总结2023-02-28

讲座主持稿范文2023-05-26

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总结2023-10-16

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总结2022-12-30

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2023-04-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