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三尺有蚊子”为你分享5篇“一专多能的词串识字”,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一专多能的词串识字
能,套用大家熟知的话,叫“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指识字写字。这是第一位的,不突出识字写字就不叫“词串识字”了。“多能”是指认识事物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增加儿童文化底蕴的功能,还能为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作好铺垫。
词串识字能给我的学生什么?在认真研读了教材以后我有了些思路:
一、通过学习词串,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和享受审美乐趣。
学生读了《识字1》就能知道春天天气有什么特点,柳树、小草有什么变化,有哪些小动物出来了,有哪些果树的花儿开了。
片断1:
在认读“嫩芽”后,师问:“这几天,你都发现了那些植物的嫩芽?”
生1:“我发现小河边的柳树发芽了。”
生2:“草地上钻出小草来了。”
(孩子们的脸上满是发现新事物的欣喜。其他的孩子也一定会更加留心身边的变化。)
师:弟弟种下的瓜子也发芽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出示图片)看,这嫩嫩的、绿绿的小苗苗也是嫩芽。
(孩子们就很直观的感受到了“嫩芽”的涵义。)
片断2:
师:有谁知道布谷?说说。
生1:布谷是一种鸟。
生2:布谷叫起来就是“布谷、布谷”的。
师:是的人们根据它的叫声给它起了名,那你知道它“布谷、布谷”的在说些什么呢?
生3:布谷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师:说的真好!还在说些什么?
生:……
师:你听听:布谷、播谷,布谷、播谷。
生恍然大悟:布谷在叫我们播种谷子。
师:布谷说,春天来啦,大家快快播种谷子。春天是个播种的好季节,春天播种了,到了秋天才会有收获。
(“布谷”是我们这里不常见的鸟,但在很多作品中被誉为“春天的使者”。这个知识的空白点,需要我去填补。)
二、利用词串中词语的相关性,进行说话训练。
篇2:“词串识字”教法举要
“词串识字”教法举要
兼评郑荻老师《识字 4 》一课的教学
评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张 庆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国标本 1 ― 2 年级学段共编人词串识字 17 课。
什么是词串识字呢 ? 二年级上册《识字 6 》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儿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识字 6 》共四行,“骏马 秋风 塞北”是讲的塞外风光,“杏花 春雨 江南”是讲的江南景色,“椰树 骄阳 海岛”是讲的南国椰林,“牦牛 冰雪 高原”是讲的青藏高原。纵向看,第一列是各地典型的`动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事象,第三列是祖国不同的地域。二、四两行押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具体地说,词串识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一年级上册《识字 5 》便是表现了大海的美丽与富饶。一年级下册《识字 2 》则是展示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是形象性。词串是用并置的意象营造的一个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情境图。如二年级上册《识字 2 》:“城楼 红灯 金水桥/大典 检阅 海陆空 / 礼炮 焰火 狂欢夜/神州 腾飞 中国龙”。儿童边诵读词串,边观赏情境图,眼前就好像出现了天安门前声势浩大的阅兵场面。
三是可读性。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或为 2 ― 2 ― 2 音步,或为 2 ― 2 ― 3 音步,是可以作为一首六言 ( 或七言 ) 小诗来诵读的。
词串的语文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识字教材,所以识字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将生字编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
[1] [2] [3] [4] [5]
篇3:“词串识字”教法举要
“词串识字”教法举要
兼评郑荻老师《识字 4 》一课的教学
评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张 庆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国标本 1 ― 2 年级学段共编人词串识字 17 课。
什么是词串识字呢 ? 二年级上册《识字 6 》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儿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识字 6 》共四行,“骏马 秋风 塞北”是讲的塞外风光,“杏花 春雨 江南”是讲的江南景色,“椰树 骄阳 海岛”是讲的南国椰林,“牦牛 冰雪 高原”是讲的青藏高原。纵向看,第一列是各地典型的动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事象,第三列是祖国不同的地域。二、四两行押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具体地说,词串识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一年级上册《识字 5 》便是表现了大海的美丽与富饶。一年级下册《识字 2 》则是展示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是形象性。词串是用并置的意象营造的一个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情境图。如二年级上册《识字 2 》:“城楼 红灯 金水桥/大典 检阅 海陆空 / 礼炮 焰火 狂欢夜/神州 腾飞 中国龙”。儿童边诵读词串,边观赏情境图,眼前就好像出现了天安门前声势浩大的阅兵场面。
三是可读性。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或为 2 ― 2 ― 2 音步,或为 2 ― 2 ― 3 音步,是可以作为一首六言 ( 或七言 ) 小诗来诵读的。
词串的语文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识字教材,所以识字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将生字编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 ( 如朱熹的《小学》 ) ,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词串识字”吸收了传统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经验,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让儿童诵读词串,还有利于加快识字的“自动化”整体认知过程。儿童认识了生字,并不能马上进入阅读。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如果只有把每个字的细微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词串识字,要求学生识了就读,能加快这一进程。
其次是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和享受审美乐趣。
词串的编排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就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儿童读了“识字 2 ” ( 太阳 闹种 小鸟/穿衣 下床 起早/刷牙洗脸 早餐/上学 升旗 做操 ) ,就能知道小学生的生活常规,从而养成每天按时早起、按时到校的良好习惯。词串描绘了早晨的情景:太阳露出了笑脸,闹钟调皮地呼唤“懒虫起床 ! 懒虫起床 ! ”小鸟在枝头歌唱。能让小朋友感到早晨景色的美好,给他们以美的感受。
第三,可以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整合力。
词串只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事象,如《夏夜》:“夜晚 繁星 亮晶晶/爷爷 奶奶小丁丁/竹椅 蒲扇 萤火虫/李牛 织女北斗星”。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的,其余的都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词与词不连贯,中间有“留白”。如“竹椅”是谁坐着的 ? “蒲扇”是谁用着的 ? “萤火虫”在哪里 ? “爷爷 奶奶 小丁丁”跟“牵牛 织女 北斗星”有什么联系 ? 都没有说。但儿童读了,却可以看到一个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这是什么原因呢 ? 原来人的大脑是有整合功能的。尽管词串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它却能够将儿童头脑中储存的相似模块激活,与之进行相似匹配,从而将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整合起来,建构成各不相同的、打上个人相似经验印记的图景。儿童边诵读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就能发展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整合能力。
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呢 ? 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重庆市人民路小学郑荻老师在教学国标本一年级上册《识字 4 》一课时做了有益的探索,她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识字 4 》是介绍常见昆虫的一篇课文:“观察 采集 昆虫/ m 野 树林 花丛/蝴蝶 天牛 蟋蟀/螳螂 蚂蚁蜻蜓”。第一行是讲儿童的`活动,有的在观察昆虫,有的在捕捉昆虫,准备做标本。第二行是讲昆虫生活的地方。第三、四行是讲常见的昆虫。下面拟结合郑老师的教学,谈谈“词串识字”的教学方法。
一、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学习了汉语拼音,认识了 80 多个常见字 ( 其中 60 多个是部首字 ) ,初步具备了认读汉字的能力。只要我们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逐步形成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郑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课文中提到的昆虫。有的学生看了录像,有的学生去问大人,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询。通过这么一番准备,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教学开始,她先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程序自学生字。其程序是:在课文中划出生字 ( 词 ) ――自己拼读生字字音――自己拼读词语读音――同座同学互相帮助,如相互指认等。
[1] [2] 下一页
篇4:“词串识字”教法举要
“词串识字”教法举要
“词串识字”教法举要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国标本1 ― 2年级学段共编人词串识字 17 课。
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 6 》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儿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识字 6 》共四行,“骏马 秋风 塞北”是讲的塞外风光,“杏花 春雨 江南”是讲的江南景色,“椰树 骄阳 海岛”是讲的南国椰林,“牦牛 冰雪 高原”是讲的青藏高原。纵向看,第一列是各地典型的动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事象,第三列是祖国不同的地域。二、四两行押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具体地说,词串识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一年级上册《识字 5 》便是表现了大海的美丽与富饶。一年级下册《识字 2 》则是展示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是形象性。词串是用并置的意象营造的一个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情境图。如二年级上册《识字 2 》:“城楼 红灯 金水桥/大典 检阅 海陆空 / 礼炮 焰火 狂欢夜/神州 腾飞 中国龙”.儿童边诵读词串,边观赏情境图,眼前就好像出现了天安门前声势浩大的阅兵场面。
三是可读性。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或为 2 ― 2 ― 2 音步,或为 2 ― 2 ― 3 音步,是可以作为一首六言 ( 或七言 ) 小诗来诵读的。
词串的语文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识字教材,所以识字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将生字编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 ( 如朱熹的《小学》 ) ,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词串识字”吸收了传统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经验,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让儿童诵读词串,还有利于加快识字的“自动化”整体认知过程。儿童认识了生字,并不能马上进入阅读。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如果只有把每个字的细微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词串识字,要求学生识了就读,能加快这一进程。
其次是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和享受审美乐趣。
词串的编排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就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儿童读了“识字 2 ” ( 太阳 闹种 小鸟/穿衣 下床 起早/刷牙洗脸 早餐/上学 升旗 做操 ) ,就能知道小学生的生活常规,从而养成每天按时早起、按时到校的良好习惯。词串描绘了早晨的情景:太阳露出了笑脸,闹钟调皮地呼唤“懒虫起床 ! 懒虫起床 ! ”小鸟在枝头歌唱。能让小朋友感到早晨景色的美好,给他们以美的感受。
第三,可以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整合力。
词串只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事象,如《夏夜》:“夜晚 繁星 亮晶晶/爷爷 奶奶小丁丁/竹椅 蒲扇 萤火虫/李牛 织女北斗星”.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的,其余的都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词与词不连贯,中间有“留白”.如“竹椅”是谁坐着的 ? “蒲扇”是谁用着的 ? “萤火虫”在哪里 ? “爷爷 奶奶 小丁丁”跟“牵牛 织女 北斗星”有什么联系 ? 都没有说。但儿童读了,却可以看到一个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这是什么原因呢 ? 原来人的大脑是有整合功能的。尽管词串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它却能够将儿童头脑中储存的相似模块激活,与之进行相似匹配,从而将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整合起来,建构成各不相同的、打上个人相似经验印记的图景。儿童边诵读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就能发展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整合能力。
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呢 ? 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重庆市人民路小学郑荻老师在教学国标本一年级上册《识字 4 》一课时做了有益的探索,她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识字 4 》是介绍常见昆虫的一篇课文:“观察 采集 昆虫/ m 野 树林 花丛/蝴蝶 天牛 蟋蟀/螳螂 蚂蚁蜻蜓”.第一行是讲儿童的活动,有的在观察昆虫,有的在捕捉昆虫,准备做标本。第二行是讲昆虫生活的地方。第三、四行是讲常见的昆虫。下面拟结合郑老师的教学,谈谈“词串识字”的教学方法。
一、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学习了汉语拼音,认识了 80 多个常见字 ( 其中 60 多个是部首字 ) ,初步具备了认读汉字的能力。只要我们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逐步形成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郑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课文中提到的昆虫。有的学生看了录像,有的学生去问大人,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询。通过这么一番准备,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教学开始,她先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程序自学生字。其程序是:在课文中划出生字 ( 词 ) ――自己拼读生字字音――自己拼读词语读音――同座同学互相帮助,如相互指认等。
由于一年级学生辩认字形不够精细,有的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这课生字中的“采”、“集”两个字是教学的难点,郑老师就结合生字的特点,借助多媒体予以突破。为了让学生了解“采”的字形跟字义的联系,教师先出示一幅采摘图,让学生理解“采”字是伸出一只手,到一棵树上去摘果子。再让学生做一做采摘的动作。“集”字的右上部分容易写错,郑老师在做课件时,就将易错的部分用红颜色予以强调,并演示正确的笔顺。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比较好。
自学生字的训练搞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之想出多种方法来记忆生字。如“蚂蚁”的“蚂”,有的学生就说,因为“蚂蚁”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还有的学生将“虫”想象成一只甲虫站在树枝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义的联系。在以往机械的识字方式中,学生建立这种联系只是依靠枯燥乏味的认读和课后大量的机械抄写,并未通过积极的思考去精细分析生字的形音义,因而识记的效果不好。只有当学生发挥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或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特别是形声规律对形音义进行有意识记,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记忆的效果也才会好。
二、图文对照,将词语与该词语所指事物进行相似联系、相似匹配。
教学中,郑老师十分重视利用课文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她化整为零,将课文中的图画分割成多幅多媒体课件,分三个层次出示,以帮助儿童了解词义,认识事物。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星期天,小朋友们到郊外玩耍。郊外的景色多美呀 ! 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 ( 出示田野图 ) ,有茂密的“树林” ( 出示树林图 ) ,还有五彩缤纷的“花丛” ( 出示花丛图 ) .这里有许多昆虫,它们叫什么名字 ?( 演示多媒体,出现一个昆虫,就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直到六个昆虫图全部出完 ) 昆虫部队集合完毕,请同学们上来拿着昆虫名字的卡片,然后按顺序站好。 ( 上面的学生拿起卡片领读,下面的学生跟着读。 )
师: ( 多媒体出示观察蚂蚁图 ) 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呀 ?
生:他们在观察蚂蚁呢。
师:是啊,他们在用放大镜看蚂蚁,这就叫做“观察”.瞧,他们观察得多专心,一直盯着蚂蚁看,多有耐心呀 !
师: ( 多媒体出示捕蝴蝶的图 ) 这个女孩子在干什么呀 ?
生:用网捕蝴蝶
师:为了制作标本,去捕蝴蝶,这就叫“采集”.
郑老师通过二度创造,将课文中的图画制作成多媒体分三个层次出示,这不仅帮助儿童理解了词义,而且较好地揭示了词串内部的逻辑联系。
三、注重诵读,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
如前所述,诵读是学习词串识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诵读不仅可以整合一个个典型的意象,而且能够促进识字的“自动化”整体认知。
郑老师是很重视词串诵读的。一开始,她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学生理解了每行词串的意思后,她又引读课文:小朋友来到郊外,去―― ( 生读:观察采集 昆虫 ) 郊外的景色真美,这儿有―― ( 生读:田野 树林 花丛 ) 那儿的昆虫真多,主要有―― ( 生读:蝴蝶 天牛 蟋蟀/螳螂蚂蚁 蜻蜓 ) .通过教师引读,学生进一步理清了词串的逻辑顺序,并从整体上领略课文描绘的情景,从而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郑老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希望大家都来探索。走的人多了,“词串识字”教学的路子就趟出来了。
篇5:“词串识字”――识字教学中的奇葩
“词串识字”――识字教学中的奇葩
――浅谈“词串识字”的功能与教学
“沙滩 贝壳 脚丫,海风 海鸥 浪花,珍珠 海带 鱼虾,港湾渔船 晚霞。”它是一首小诗吗?不是,可是它有诗歌的韵味;它是一篇散文吗?不是,可是它有散文的意境;它是一幅图画吗?不是,可是它有图画的色彩;它是一首乐曲吗?不是,可是它有乐曲的旋律……这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简称“课标本”)成功地创造出一种新的识字形式,围绕一个中心,将相似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 12个词语分为4串,每串词语表示同类名物,把它们组成一篇课文,读起来押韵上口、富有情趣,这就是“词串识字”。“词串识字”的编排意在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并向其他学科辐射,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因此,它不但具有识字功能,而且还具有认识功能、铺垫功能和审美功能。本文笔者试从“词串识字”的功能与教学的结合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识字功能与教学
“词串识字”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策略,具有很好的识字功能,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创设了识字情境。“课标本”在每一课“词串识字”的编写时都精心地设计了一幅情境图,把生活与识字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2、在认识事物中识字。“词串识字”的插图上画有表示词语的事物,构建文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认一认图片上的事物,再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这样,学生能够轻松而愉快地在认识事物中识字了。3、提供语言环境,帮助理解字义。“课标本”从“认一认”的单字识字过渡到“词串识字”的词语识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的环境,学生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了。如“公园”的“公”是表示大家的、集体的,就不能是“工人”的“工”,而“园”是表示让人游戏或娱乐的地方,就不能是“圆月”的“圆”了。4、字数与押韵的组合便于识字。我们在读“公园绿树 红花,小桥 流水 宝塔……”的时候,不由得会想起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来。“词串识字”遵循了记忆的规律,我们知道人记忆的黄金段字数是(5±2),即少到3个字,多到7个字,这个规律早已被我们的祖先证明了。“词串识字”在编写中还注意了押韵,每课的第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都是韵脚。如“识字2”的“鸟”、“早”和“操”,“识字3”的“花”、“塔”和“马”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另外,“词串识字”运用了“鼎足对”,即十二个词语十二种事物,并置工整,这样不仅将主观情致融入画面,使人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在语言上也整齐凝练,颇为别致。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这个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读,如儿歌吟唱,又似诗文诵读,几遍下来,学生便能记住它们了。
二、认识功能与教学
“词串识字”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编排在一起,再配上识字的情境图,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的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的是学生不常见的事物,而且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如“识字 2”反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情况,“识字3”展现的是公园场景,“识字4、5”则反映的是自然景观,而“识字6”呈现的是城市风貌。“词串识字”在编排上还向其他学科辐射,如“识字4”的“观察采集 昆虫,田野 树林 花丛……”渗透了自然学科的内容。由此可见,“词串识字”具有很强的认识事物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识字中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中识字,从而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铺垫功能与教学
“词串识字”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底蕴、科学的编排为学生的词语归类、口语表达、写作做好了铺垫。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期词语积累是杂乱的、零散的,通过“词串识字”的学习,能逐步加强词语归类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如“海风海鸥 浪花”这显然是与大海有关的一组景观,而“珍珠 海带 鱼虾”则是一组海产品了。在“词串识字”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识字的内容和情境图相机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识字 2”,在学生识字后可以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天,尽可能地用上这些词语。这样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淀和表达的情境,学生想说,有话可说,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我们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将来有一天来到大海边,灵感顿发,欲抒胸臆,他会想起什么呢?他当然会想起一年级时学过的“词串识字”了,只需将“识字5”的词语展开就成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了:光着一双小脚丫,踩在金黄的细软的沙滩上,让轻柔的海风吹拂着脸庞,聆听着海鸥的鸣叫,我们踏着浪花,去采集那五彩斑斓的贝壳……学生从“词串识字”中认识事物,感受自然,体验生活,积累词语,随着年级的递增,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言,当身处一种情境中,或情绪受到一种感染,或心灵受到一种震撼,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非常自然地将内部语言通过外化,由积蓄到倾吐,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四、审美功能与教学
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一般说来,美感形成的过程需要感知、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词串识字”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首先,“词串识字”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我们知道审美感知是审美客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大脑中形成美的主观映象的过程。“词串识字”中的词语富有多种多样的感性状貌,如色彩、声音、形状、线条、味道等,学生通过认识事物、朗读词语感受到词语的色彩、声音、形状、线条、味道,获得一种美的体验。如“识字 4”学生通过朗读词语,感受到田野的碧绿,树林的葱茏,花丛的芳香,蝴蝶的五彩斑斓,蟋蟀的清脆啼鸣,蜻蜓的翩翩起舞……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其次,“词串识字”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一般说来,艺术美的欣赏属于再造性想象,根据提供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在旧有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里进行再创造,从而生成新形象的过程。如“识字6”,“喷泉雕塑 音乐厅,花坛 草坪 林阴道,大厦 电梯 停车场,轿车 地铁 立交桥”这是一组反映现代化都市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语言所表示的事物,想比现实生活中还要好的事物,想自己理想中的事物,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情境进行暗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已有的想象,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被想象所迷惑”,以“假”为“真”,看到或听到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从而心灵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种再创造的满足感就是一种真正的美感享受。再次,“词串识字”能产生审美情感。刘勰《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只有对审美对象怀着期待情感时,才会使注意力集中于感知对象,从而产生审美的感知,并进一步深化,强化情感,使之渗透、弥散于对象。如“识字5”,学生通过朗读“沙滩贝壳 脚丫……”产生一定的感触――大海多美啊!引起情感的波动,随着进一步学习,学生慢慢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境界,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脚丫踩在细软的沙滩上,细沙从脚丫间滑出的酥痒,自己仿佛就是一只洁白的海鸥,在海风中飞,在浪花中唱……这样,由我及物,加上联想、想象的作用,学生和词语合而为一,进入了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使得“词串识字”被真情点化,化假为真,化死为生,化物为人,化静为动,有限的形象获得无穷的意蕴,洋溢着勃勃生机。
我们在认识“词串识字”功能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词串识字”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让“词串识字”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在学生的心田上绽开朵朵美丽的花朵,让识字教学中这朵奇葩更加绚丽、更加芬芳。
★ 写字的教学论文
【一专多能的词串识字(精选5篇)】相关文章:
写字教学体会论文2023-03-05
《识字6》教学反思2022-07-13
识字6的老师课后教学反思2022-10-08
小学语文写字识字教学优秀论文2022-05-08
试论小学识字教学论文2022-09-23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2023-05-09
小学识字教学论文参考文献2023-02-12
小学识字教学的翻转论文2023-08-01
画风教学设计2023-04-24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结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