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

时间:2022-11-10 09:23: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精选5篇)由网友“电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

篇1: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

明天开始吧,

明天又会怎样?我们对今天和明天总是不一样的,总是觉得明天会有更好的精力、更充裕的时间。

而很多时候,明天也许会重新重复:1.列清单......列各种清单。......27.休息一下。打个盹儿。呵,又享清风一阵......

很像一场DV小电影,让我们忍俊不禁,又若有所思——也许,在这些场景中,我们很多人看到了自己。那种不能开始、不断地做无关事情的处境,让我们很有共鸣。

凡事推到明天,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手——在越来越讲究效率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观察到拖延现象的存在。

在西方,拖延现象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热情追求工业化的中国,拖延现象也开始引起各个层面的注意。“拖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现代病,因为它似乎只出现在那些技术先进以及强调遵守时间进度的国家和社会。工业化程度越高,拖延现象也越明显。”

心理学家指出。在词源上,“拖延”来自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思是指推迟或延缓到第二天,本身不含贬意。直至18世纪中叶,这个词才开始具有贬意——这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有意思的是,在今天,许多尚未实现工业化的社会和国家,甚至还没有产生与“拖延”概念相关的词语。

干嘛拖延

我们拖延不愉快的事情,拖延困难的事情,拖延难以做决定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婴儿时期错误的抚养方式导致了成人后的拖延行为。如父母的强迫行为,设置过高的目标以及将这些目标与爱和许诺挂钩。

1983年,动力心理学家邦卡和于恩发表了一部自助著作,宣称拖延是由于既害怕成功又害怕失败同时又害怕权威的愤怒造成的——拖延者在想:假如这个任务不去做,那么我的能力不会被他们看到,也就不会受到批评或威胁了。行为心理学家们则认为,寻求奖励和回避处罚是拖延的主要动因。

■躲避焦虑

“拖延者有自己的时间表,他们混淆了‘客观时间’,也就是钟表上显示的指导我们日常行动的时间,和他自由选择的时间。”米兰心理医生康素爱萝指出。“但是,这并不只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拖延者在无能为力和无所不能两种感觉之间摇摆不定,他知道采取行动有困难,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在于企图躲避焦虑。凡事向后推成为一种人生策略,拖延问题,却希望正好在最后一刻解决问题,几乎只有依靠魔力了。”

■追求完美

“做事总是拖延的人常常是不自信的人,经常对自己撒谎,努力把自己的无能为力感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选择,”米兰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师吉瓦尼解释说,“以这种方式做事的人,害怕在考试中不能得满分,或者不能赢得一场比赛,为了避免恐惧,最好不参加。在这些动因的背后,潜藏着一定要成为最好的愿望,在自己面前不能冒失望的危险,不能在他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形象。对于这种人来说,一拖再拖的行为变成了免于遭受失败的策略。”

篇2:做事总爱拖延怎么办?

拖延症,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概念,它是近来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在微博上,“拖延症”成为一个热门讨论话题,参与话题讨论的有44万人。在网上,有人专门成立“战拖会”小组,网友们聚在一起,共商如何战胜“拖延症”。

与“拖延症”相伴而生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拖延症?做事拖拖拉拉,没有紧张感,算不算拖延症?网友认为,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我有同感】

下面为网友列举的一些“拖延症”的表现:

1、看着工作任务、报告就烦,能拖一秒是一 秒;

2、总觉得自己很忙,但又确实没有可忙之处,于是每过几十秒就会刷新网页;

3、心里虽很焦虑,但还是想“再等等,就一下下”;

4、不愿意睡觉,喝杯水 转身看部剧,不知不觉就拖到了凌晨两三点。

心理专家:调整心态 战胜拖延症

与拖延症相连的是严重的挫败感和一连串心理问题。有网友说:“对自己失望,继而产生挫败感。随着一次又一次相似的经历,这种挫败感周而复始。”专业心理医生将拖延症的原因概括为三方面:

1、完美主义。

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

解决方法:对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已很好,可以开始了。每有一点进展都鼓励自己。意识到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

2、容易颓废。

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

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

3、自我贬低。

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

解决办法: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我勉励。

篇3:做事拖延是心理有病?

有谁听说过,做事拖拖拉拉也是病症?再坐半小时去洗碗、看完这个电影就去学习、等明天再写这份报告,这样拖延时间做事、到临门一脚才去做的情况,不是常有的吗?

学生考前拖延现象尤为严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介绍,国外有研究发现高达95%的大学生有意推迟学业任务的完成,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国内心理学家陈保华等人发现,80%的大学生存在学习拖延,拖延程度与任务情景有关。一项在使用拖延评估量表学生卷对山东大学等七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有41.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现象,在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时的拖延现象尤为严重。

拖延原因有多种

拖延的成因很多,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表示,根据近年国外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特质论,研究者把拖延视为个性特质的反映,受个体尽责性、特质焦虑、懒惰、低自我效能感等个性根源影响;二是动机论,研究者认为期望水平、恐惧失败、完美主义定向、自我妨碍和自律需求都会影响到个体的拖延行为;三是调节论,研究者将拖延视为行为自我调节的失败,是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个性、动机、认知与情境因素的结果。

国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原因有:对任务的嫌恶、朋友同辈人之前的相互压力、自我控制力差、非理性观念、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过去侥幸拖延经验强化的结果,以及冒险性与依赖性等。另外,学习动机、时间管理、情绪、完美主义倾向、学习任务的难度以及无关任务的干扰也是影响学习拖延的原因,

若要追究“拖延症”的生理学根源,答案则在于我们的前额叶皮层。

拖延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

看似原因多多,不过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总结起来,拖延行为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而焦虑大多来自要作出一个决定或开始一项任务。个人的拖延行为往往缘于压力、犯罪感,以及个人效率降低———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往往又加剧了拖延行为。一般来说,一定程度的拖延行为属于正常,但长期的拖延则很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失调的表现。

美国德宝大学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的观点则是,拖拉是一种病症,但能根治。他认为喜欢把该做的事尽量往后拖的人为慢性拖拉症患者。他把慢性拖拉症分成“激进型”和“逃避型”,前者有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刺激;后者通常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而迟迟不肯动手,或害怕成功后受到别人的关注。

如何解决拖延问题?这还得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1.完美主义型的拖延者:做事情要尽善尽美,所以不愿匆忙开始。

解决办法:允许不完美的存在,每有一点进步都鼓励自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因此不必要求自己达到完美。

2.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一拖再拖。

解决办法: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推迟自己要放弃的心态,每天尽可能多完成任务。

3.自我贬低: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当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却认为是运气。

解决办法:对自己有信心,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己对自己进行勉励。

篇4:“做事不拖延”的好习惯游戏

“做事不拖延”的好习惯游戏 -资料

适合年龄:5岁以上

准备道具:钟表、各种玩具

游戏方法:

1.利用钟表帮助孩子理解5分钟的概念,和他一起做一个“5分钟能做什么”的游戏,可以对孩子这样说:“5分钟的时间能做什么呢?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或一起收拾东西……最好选择有可比性的活动内容。

2.当5分钟的时间到了的时候,让孩子看看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他做了些什么。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做的事情比他做的'多时,可以顺势引导孩子思考,怎样才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多做些呢?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会找到答案——快点儿做,

资料

3.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兴趣盎然地陪他做一次。这一次注意观察与上一次相比孩子有没有进步,哪怕有了很小的进步,都要热情地鼓励一番,肯定孩子的努力。

游戏关键词:

游戏中,当孩子第二次做的事情比第一次多时,他就会体验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的努力是有密切关系的。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多玩一些类似的游戏,如早上起床,和孩子比一比谁穿衣服快;玩完玩具和孩子一起收拾,看谁收拾得快;做相同的事情时,效率能否有所提高。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会慢慢学会利用时间,并且珍惜时间。

篇5:我们都有拖延症

YY:瘦驼,我要写一篇关于拖延症的文章……(无意中说起)

瘦驼:太好了,你可以采访我,采!访!我!(踊跃地)

(一周后)

YY:瘦驼,你躲去哪里啦?差点耽误了采访!(气极败坏地)

瘦驼:嘘……没办法,欠稿太多,我隐身了……(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提示下面是正文的分割线———————————–

拖延小组的成员纷纷跟帖,公布自己曾经因拖延付出的代价:有人错过了出书的机会,有人错过了高薪的工作机会,有人因为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了对国足队员的采访,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学业、丢掉文凭,

将近凌晨一点,26岁的小苏终于修改好了他的信用卡信息,包括账单地址和工作单位。打电话到人工服务台,几分钟就完成,他却足足拖了两个月。前一天是周日,他刚刚参加了医药代表的职业资格考试。事实上,他直到周五才开始温习。上学的时候他就习惯考前突击,幸运的是,成绩一直还过得去,于是习惯就此沿袭下来。

两个月前,他好奇自己有多少同道,键入关键词”拖延症”,搜索到了豆瓣网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拖延和焦虑有关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也许只是发呆地说,再呆一会儿,就一下下……”

这一段介绍是成员加入小组后首先看到的文字,

2007年5月,在一家杂志负责市场工作的Fisher建立了小组,初衷源于她对自己的琐碎拖延产生的主观感受:”天黑了又白了,心情愈加沮丧却伴随偷来欢愉般的戏谑。”

个人生产力专家戴维·艾伦曾总结过工作生活中引起拖延的两种情形:一种是很多烦人的小任务,它们会中断生活,但影响不大,比如收拾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另一种则属于超出能力的控制范围,甚至可能让人害怕、或对当事人生活影响非常大的任务–两种情形都和焦虑有关,而不是懒惰。

“拖延症,好像就是在说我!”每天平均有30人加入到这个小组。的确,在人们看来,拖延(Procrastination)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涌则认为:”现象具有普遍性,’症’则带有临床色彩,不具普遍性,并有相应的诊断标准。”目前而言,”拖延”只是一种现象,还算不上”病症”。

根据美国芝加哥德保尔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费拉里1996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有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

在1988年出版的《现在就做》一书中,心理学家尼尔·弗瓦尔说:”人们拖沓的主要原因是恐惧。”该书的副标题是”克服拖延,享受无罪的玩乐”。

读《自控力》有感作文

生活不愿贴近的殇美文

关于懒惰的作文:告别懒惰

告别懒惰作文600字

《自控力》读后感:做更好的自己

随笔文章欣赏

高三时评范文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字

励志文章: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议论文成功需要行动优选

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
《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精选5篇)】相关文章:

《你在为谁工作》心得体会2024-01-04

年工作励志名言2023-04-22

有关后悔的励志句子2023-10-28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2023-10-26

你在为谁工作心得体会2023-05-10

孩子,没有什么差生,只有差的人生励志文章2023-05-31

小学作文成功需要行动范文2022-11-24

5本励志书籍推荐: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2023-04-01

了解自己600字作文2023-12-19

关于执行者的范文2022-12-1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