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况味散文

时间:2022-11-27 07:40:0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年之况味散文(精选9篇)由网友“咖喱拌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年之况味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之况味散文

篇1:年之况味散文

年之况味散文

【一】

夜晚,从老家拜年回到城里,走在宽敞静谧的街道上,旅途的劳累并未削落我观赏古街夜景的热情。掠耳而去的春风,正吹拂着隐在树丛里或雪白或微黄的路灯,让原本清晰的城市轮廓在夜空下变得飘忽模糊,有种说不出的朦胧美。轻轻摇曳的顽皮的光影,仿若舞出的一曲动人的华尔兹,使得这古街平添些许生气

许是因为过年,街上行人很少,街边悬挂的灯笼明亮中透着寂美。几小时前的繁华景象,像一个画轴,被夜色一点一点卷叠收藏起来了,只余一条空寂的街面,静寂又安详。踏着光滑的青石板,抚摸着四周凹凸不平的墙砖,眼睛拉开焦距,朝前方深深望去,悬挂在各家门或檐上的各式灯笼,与街道动静相谐,带着彩色的古典神情,朝人们绽着现代的笑容,有些醉人。或许是我许久未经这般美好的幽静,看到此景,内心早已欢悦不已。

这条老街走过多次,每每来到这里心里的阴霾总会散去,总觉得要寻找些什么,老街的古朴典雅的气息以及它的文化内涵,总让人试图解惑,常常一个深宅大院足以令你流连半日。平日里,只要一走进这条熟悉安静的街道,就觉得心里有些神秘的快乐,仿佛如斯画面,正是我等待很久的一个人,我需要与他好好对一次话般。

我喜欢这座美丽温婉清秀的古城,因为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这里有我难以割舍的亲情,有我一朝一夕的牵恋,有着让我自小便对这片摘下二分月色的土地,怀着一种浓于眷恋的情愫。青石板、小天井,一条条首尾相连,曲折蜿蜒的巷子以及旧道里塞满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一想到这些,嘴角便不由自觉地上扬。我一直期盼一次通向未知的流浪,晃过老街一个又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街角,然后用文字描绘自己心中的意象,就那样一纸又一纸自然在我的笔下流淌,定格成永恒。

在这条大街上,我的眼睛是最快乐的,亦是最单纯的,在这里,我看到了普通人的幸福与快乐,看到了他们煮饭喝茶聊天休闲,尽情享受与家人团聚的那种粗淡的幸福温馨的场面。在这里,我的鼻子和嘴巴是最幸福的。往日里,只要一进入这条街面,各种食物的香味飘然而来,幸福的鼻子总被不可阻挡的香气攫住,嗅了又嗅。闻着的是鼻子,动的却是心,循着香味带着这张哈喇子快要砸到脚面的嘴巴。手里拿着各种小吃,嘴巴不停地心满意足的吃着,心情就像一朵花,绽了又绽,舒了又舒,似贪嘴的小孩子般快乐无比。

不想急着回家,很想梳理下自己过节后不平静的心情,再次拐进那条熟悉的小巷,昼时并不觉得幽深的小巷,此时在夜间却变得深幽。路灯有些昏暗,却发出诗意的清辉,仿佛走进一个梦境般,所有的灯笼,全都低眉顺目,安静地立着,不说一句话。忽然间发现:原来热烈的大红灯笼,竟由深幽的背景衬了才是最好看,原来灯笼也有表情,深夜里的它们,神情也寂然。

【二】

岁月蹒跚,有些东西却从未改变过。许多美好,如同指间沙,匆匆流逝了无痕迹。兀自缅怀,却也难寻。这条小巷曾陪我走过生命中最消瘦伤离的年华,太多的瞬间猝不及防的映入我的眼,时光漫漫,她需要一个人在无数个可能的日夜里陪着他,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我,所以我想试一试,用心底柔软而朴实的文字,跌跌撞撞地拼凑出一页又一页朦胧的随想,渐至佳境……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是家人不放心,问我是否平安到达,接着又收到几条祝福的信息。发来祝福的有同事有好友,能够被人记起是种幸福,哪怕仅仅是在群发的时候,在你的名字前面打上一个钩。当然也有平日里只是点头经过的人,意外地发来几句问候,虽不会有受宠若惊般的欣喜,却也有些温馨与感动。

说实话,原本我不喜欢过年,原因一:不是不接受仪式上的长大,而是总觉得这年,就是一年一度的全民游戏。从小就受过要珍惜时间的教育,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故总觉得过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觉得无所事事是一种犯罪,且节日的丰腴叫人的感知神经充满着脂肪,会觉得因饱食终日而变得愚蠢和迟缓,更可怕的还要面对长膘的身体要施行艰苦的减肥计划。不过,现在想来,这种犯罪也是一种幸福。它可以让我享受一下难得的'无所事事。可肆无忌惮地吃喝玩乐,并局促于迎来送往,人情薄厚考验。这种幸福,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和修炼的过程。

原因二:每至春节,最头疼最愁绪最打怵的就是过年的走动,因为和家人及亲朋不在同一个地方,一到过年总奔东串西,极短的假期就在行程和亲朋团聚的吃吃喝喝中飞逝而去了。其中最烦的是长辈带你去见那些和你一年说不上一句话的亲友,一些远得八竿子也打不着的,硬要扯上关系的七姑八婆,见面后也没什么话说,呆呆地坐在那里,听她们没完没了地说些与你毫无关系家长里短,说些毫无新意的老套的客气话,用“如座针扎”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一点也不夸张。因为礼节,还不能表露厌烦的情绪,还要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当时真是无聊极了,只想早点离开。

可当你回眸春节小聚的那几天,想到两鬓白发的他们,热情的招待,丰盛的菜肴,为你准备的洁净的房间,床上为你铺着艳丽的床单,干净的被褥,一尘不染的茶几,心里便滋生出各种滋味,有愧疚,有感动,有不舍,懊恼自己不该有厌烦的情绪,责怪自己平时该抽出时间多走动走动等等。

“嘭、叭”远处一声半声的爆竹声响起,抬手看看手表,已近凌晨一点,夜已深,四周更加寂静,古城夜色更深了一层。转眼年假已经结束,时间的白马已然远去,我们追不上。唯剩一个惜字,心和昔。昔日时光,用心珍惜。衷心祝愿自己和家人及亲朋好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篇2:年的况味经典散文

年的况味经典散文

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儿是过年,因为在长长的企盼和望眼欲穿的等待中,可以等来家里杀“年猪”。在家徒四壁,物质贫乏到了极限的年代,虽然家家户户几乎一贫如洗,但在一年中也一定要想法子养头猪,等到了年跟前儿,在村里找个屠夫宰掉。谓之杀“年猪”。家里的日子过得去的,“年猪”杀完后就全部留作春节享用,家境不好的,就得不舍地卖掉一部分,好贴补家用。

杀“年猪”时家里特热闹,大热孩子往来穿梭,厨房里飘出的热气蒸腾着幸福和欢乐,来帮忙的邻居们大声嬉笑、调侃着,手中没忘了活计,快活地忙碌着,等一切都弄完,拾掇完毕后,在大铁锅里放入酸菜,加入大肉和一些猪内脏,煮得满屋里都是香喷喷的,垂涎欲滴。请来街坊四邻聚在家里,大人和孩子们围坐在圆桌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吵吵闹闹,呼声连天,好不热闹。等待了一年的肠胃这下终于可以见到“油水”了,欢声笑语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极度的欣喜和无限的幸福,其乐融融。

杀了“年猪”,把切好的猪肉冻起来,接下来便是大扫除,蒸馒头,蒸豆包,提前准备过年用的各种食品,孩子们像个“跟屁虫”一样,围在大人身边,小嘴馋的直流“口水”,随时渴望着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食物,彻底解解“馋”。

年三十儿到了,家家户户门前挂着自制的大小不一各种颜色的灯笼,门上贴着喜庆的对联和大“福”字,跑到院子里燃放着不算太多的鞭炮,欢天喜地,乐得嘴总是合不上,如果要是能换上一身儿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就甭提了。

除夕的夜晚和正月初一的早上,孩子们开始走家串户,忙着给老辈拜年,抓一把花生,嚼着“菊花”瓣状的球状糖块,拿着数目不多的“红包”,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

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年的气氛好似无限制地蔓延着,天天吃饺子,餐桌上总能见到平日里很难见到“荤腥”,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呵斥,可以随心所欲的玩耍,喜庆的气氛就这样围在身边打着转儿,赶都赶不走。

长到12岁时,全家搬到了城市里,随着生活的改善,年的味道也发生了变化,昔日久久的期盼在心中不见了踪影,餐桌上几乎天天能见到小时候过年才有的菜肴,过年时很难见到左邻右舍走家串户的拜年的热闹气氛,鞭炮多得放不完,过年时当然还是喜气洋洋的,满屋荡漾着欢乐和喜气,可小时候那种久盼后的心动早已找不到,更无法找到过年时的那种的兴奋和快乐的由头。

“年”在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国度里,是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了。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开始推行西历,到了全国解放后,采用公元纪年,元旦这一天便作为一年的伊始。可人们并不把元旦真正当回事,元旦照过不误,可过元旦如同热身而已。到了年三十,合家团圆,举家吃年夜饭;大年初一,见面互致问候,道声“恭喜发财”,这“年”才算真正过。

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年的方式和内容也不知不觉地变了,人们对“年”的心理状态早就和过去不同,年味也就渐渐走样,其它的节日照样可以像模像样地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同样过得津津有味。情人节的红玫瑰和巧克力正在情人节的那天纷纷变做丰厚的利润,进入商家囊中;五光十色的圣诞树正在圣诞节的前后赫然屹立于宾馆和饭店的大堂内,圣诞老人的肖像正灿然地点缀着城市里商店的门面。这“舶来品”的节日过得红红火火,谁又能说这有什么怪异的么。

“年”的意识在人们头脑中逐步淡化,确为不争的事实。儿时把“年”当作一年中最最重要的节日,进入农历的腊月,天天乐呵呵地忙碌着,一直忙到元宵节,那种感觉,那种气氛无与伦比,连空气中都充斥着欢乐、吉祥和幸福,大团圆的主题在无限地演绎着,家合万事兴的旋律欢快地演奏着。今天的人们,虽然“年”照样过,可年的味道无形中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内涵也悄悄地改变着,“吃”不再成为春节的主流,因为人们不再为“吃”发愁,拜年的气味悄悄地变“淡”,休闲旅游,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走进了春节的氛围中,精神生活的丰富使如今的“年”更加多姿多彩。

时代的疾速发展,社会的飞速进步,使得人们不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年味自然而然也不会不变,小时候的年的味道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了,那种对年的渴望早已成为美丽的过去时。真的希望在未来的时日里,“年”不仅仅是家家户户的年,而且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热闹闹的狂欢节。

篇3:经典散文:年的况味

经典散文:年的况味

【1】

期待已久的雪,在寒风里以最纷纭多彩的舞姿飘浮,在风的指挥下抖动着精灵般的神韵安静地落下,落在一个属于每片雪花在泥土的诞生地或是枝叶上的栖息点。然后,小心地抵御着阳光温煦柔滑的消融,瑞雪丰年。

走在雪地,三九天的寒气从冰冷的手指、瑟缩的身体和衣领间灌入,冻得红扑扑的脸颊露出僵硬的笑容,这样的鬼天人们喜欢猫在暧暧的暧气房里或守着火炉品着一杯热茶谈天说地,可在年关的当口,我却在风雪里找寻年的况味。

鼓楼的旁边,红艳艳的一片。花枝招张的对联,烫金的字;各种镶嵌着蛇年图案的福字;露空剪纸样的及时贴图;鞭炮、烟花炮;各种坚果、葡萄干等等,可我却找不到一幅满意的对联,这些都太过花梢,少了文化的底蕴,少了些许墨香和简约。总是想念父亲的字,不知是因它与我多了一份深情,还是不能割舍的思绪万千,确实非常喜欢父亲的草书。也许我不只是找寻年味,更是在找寻亲情。

寒冷遏止不了人们对年浓郁的热情和渴望。

年关逼近,人们首先忙着打扫卫生,是一年一度最最彻底的一次全面洁净。突然想,过年,真好。逼着人们彻底清扫一下陈年的灰尘,整理一下琐碎的杂物,把每一个旮旯拐角都细细地擦拭一遍,将那些没用的东西清理出去,让一切都重新焕发着光彩,旧貌新顔。心情在这一次彻底的洁净里拂去了往事的烦忧,清空心扉上蜘蛛丝般的纷纷扰扰,梳理出整洁柔美的对年的期盼和愉悦。

母亲的华发在染发剂的浸润下黑亮,头发的根部却难掩白霜。母亲非要给钱让妹夫早早在外面订一桌年夜饭。我们反对,觉得还是在家中好,随意热闹。妹夫说:母亲老了,做不动了,又怕你们来了吃不好。现在平日里也吃得很好,简单点就行。你说是简单,那次不是摆满满一桌。这时大姐自高奋勇地说:没事,我早点来做。

我说:唉,饭的事就这么定了,这会儿谁也不能走,给母亲打扫卫生。我们嘻嘻哈哈热热闹闹,人多力量大,很快便窗明地亮,帮母亲把她那些没用的宝贝统统收拾起来,将柜子整理的有条不紊。母亲心疼地看着这也不舍那也不想扔,我们只好将那些不用的物件装进一个箱子,存放在她楼下储藏室,母亲这才放下了心。

过年,真好。给亲情一个拥抱的机会。每逢佳节最为期待的还是亲人团聚。游子漂泊的心开始思归,平日忙碌间顾不上问候或是关照的家乡父老,平时淡忘的牵念和忽略压抑的情感,开始在心头浮动。不管多远,不管多忙,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放下所有携手家眷挤进拥堵的客车,奔赴家的温馨。

过年,总是忙乱而温暖,辛苦而快乐。一首常回家看看,牵动了亿万人聚少离多的思乡之情。假如不过年,我们何时才能找一个更好的理由放下无休止的忙碌,去看看远方年迈的父母盼儿女绕膝相伴望穿秋水的眼,看看孩子们期盼的目光里深藏的渴望。

过年,给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它让我们想起亲情,想起温暖,想起快乐,想起很多最美好的瞬间和难忘的时光。思念,在年关里更甚,不顾一切地奔赴那个最早给于我家的亲人的家,共度一段快乐时光是一年的等待和心愿。

家乡在年关里伸展出热情迎接的臂膀,漂溢着醇厚香甜的年味。

母亲在门口的瞭望,能穿越万水千山,雪山河流,直指我们的行程。

一天朋友说:他打电话给家乡的老父亲。

他说:腊月二十九,我们就回去了。

父亲:地上有雪,小心点。这边太冷。

冷,我们就不回去了。

你们回来快五九了,不那么冷了。

看似几句简单的话,深藏着父亲的等待和牵念。怕儿女在路上辛苦,怕儿女在老家受冷,可那种深深的期盼,在字里行间跳跃。

【2】

年味,在家的上空荡漾,喜庆而浓郁。在炊烟里渲染,延绵不断。

我的家乡在祁连山脚下。祁连山长年积雪覆盖,早有雪峰映明镜,高山流清音的赞歌。家乡是古丝绸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金张掖之美誉。有西夏时期建造的大佛寺,卧着一尊举世无双的大睡佛。睡佛的佛光映照,这片贫瘠的土地随时代的发展而蒸蒸日上,日渐富裕安康。那年县城民乐发生六级以上的地震,这座相距不远的小城震感强烈,人们慌慌不可终日,好多人的家中加固了防震架。有人却说:千年睡佛安好,有什么可紧张的。细想小震不断的家乡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静好地矗立。也有人对游走在外的年轻人说:家乡多好,四季分明。冬天雪花飞舞却不会发生雪灾。虽然缺水贫瘠,但大地不会全然干涸,一条黑河千年奔流不息,或清澈或翻滚着泥沙汹涌。春寒料峭,吹绿了青青小草,吹着花儿如期绽放,虽隔三差五的风扬起沙尘迷雾,可渐暧的气温催促着万物生机勃发。夏日的景韵不比江南逊色,大片的湿地应用而生,芦苇荷塘相拥,苇花淡雅,荷花妖艳,野鸭戏嬉其间。秋色在一片丰硕里妖娆,高远湛蓝的天际无数的飞禽滑翔。为什么还要目光眺望远方,栖息在别人的城市。

物质丰富的今天,年味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古朴的年味,渐渐地淡化。那种带着柴草烟味的面食已很少摆放在家乡的餐桌上了。孩子不再蹦蹦跳跳地唱那首:过年了,扫房了,油果子炸好放进老罐里现代生活节奏,滋生了太多半成品或成品加工食品,人们不再自己亲自炸油果子,煮肉,卤肉等等,简单到买点成品就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觉得累。年味也渐渐地淡了。

总能想起小时候过年时,只是简简单单地清扫、贴对联、贴门神、放一个两个的小烟花炮或鞭炮,帮着祖母炸油果子,包饺子,痛痛快快地玩,但就是快乐无比。八四年起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叫人好期盼,真成了节日文化盛宴。村社火队敲锣打鼓,从初四五开始,耍狮子,扭秧歌,唱小曲,走村窜户,热闹非凡。如今,时不时会觉得索然无味,总是希望有又希望无。不管希望还是不希望,都在眼前,好好愉快地过。这个传统的节日,还是更多的快乐、幸福和情趣。

其实,想想《白毛女》上喜儿和父亲过年,两斤面一根红头绳,就已满足,简单的`期盼,是那个饥荒年代最大的幸福快乐。历经多少年,我们沉浸在幸福里对幸福渐渐失去了敏锐的感悟。常有人觉得不快乐是因为天天都快乐着,常有人觉得不幸福是因天天都在幸福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和愉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幸福观。物质满足的幸福追求上升到了精神愉悦的幸福追求,这是很自然的事。物质满足的幸福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觉是短暂的,而精神上的愉悦需要一定的条件,是相对长久的,是幸福的升华。

有时想,幸福是否也会存在感觉疲劳,正如审美疲劳

【3】

过年,血浓于水的亲情,如一杯浓浓的茶,如香喷喷的肉,如馥郁芳香的酒,爽口爽心。

从腊月二十三接灶王爷的小年起,直至正月十五闹元宵,都在过年的欢喜里。

节前的亮化工程已开始,处处张灯结彩,那些绚烂的小彩灯挂在树上,那些结着花一样灯的彩树五光十色,年味正一点一点地浓烈起来。

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中,在绚烂绽放的烟花下,在煕煕嚷嚷的人群间,在火树银花的街道上,在五颜六色的花灯前,在这绚丽多姿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欢喜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而悲凉的心境有着各自的哀怨和薄凉。

原来节日是要有一种节日的心情,有一种与这节日的气氛相融合的意境。

总是想起去年的正月十五,圆月高悬,烟花满天,四周是飘摇而上的孔明灯,这是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放飞的梦想,放飞的希望,放飞的心情,放飞的祈愿。其实,也放飞了快乐。那时,我突然很想放一张孔明灯,愿所有的亲朋好友健康、平安、幸福。那一刻我想着坐在病塌上的父亲,想为他祈福,为他祈祷!想到了亲情间的美好,想到不离不弃,想到永恒的爱,想到感恩,想让心中的美好和祝福随那张扶摇直上与月亮同行永不熄灭的孔明灯带给亲人,愿它如星辰的光,送达温馨。静静地看好多的灯就在月亮的周围飘浮,心想,所有的祈望都能实现吗?那夜的月很圆,却不是那么清澈,凝视着这喧闹的街市,带着些许凄迷、清冷,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自己:梦想很美,愿望很好,心意很诚,祈祷很真,但又有多少人多少事多少梦多少愿确能心想事成,随心如愿。不管如愿与否,我在心中点一张灯,让这希望的灯不要熄灭一直亮着,温暖着、照耀着、陪伴着。在漆黑的夜晚,在寒冷的冬天,在孤独的行程,在最无助的日子,还有一张亮着的灯,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擦燃的火光,虽然微弱,它会照亮我整个心的世界,那是希望的光芒。

父亲,我是在为您点燃这张心灯。

窗外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夜无眠。

正月十六,您却永远地走了。

今年的年,年味是薄凉而清冷的,没有了婆家,没有了父亲但我还是想鼓起勇气,打起精神,好好营造年的况味和喜悦,为着母亲,为着孩子。曾经祖父母、父母为了给我们一个快快乐乐的年,一年又一年可着心地制造着年的香甜的味道,一代一代我们也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感觉不到年的味道。

过年了,春来了。

一个心愿,一份心情,一个梦想,在阳光下耕耘,在风雨里灌溉,在喜悦中收获,生发春天所有的希冀。

点燃的鞭炮,噼里啪啦,带着那硝烟的火药味儿,在空气里弥漫,这就是一种年味。

篇4:咀嚼况味散文

咀嚼况味散文

随着一阵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交响乐之后,曹老师把做好的菜肴一样样端到桌上,紧接着一声呼喊,一阵扑鼻的香气便扑面而来,我和小曹老师随即放下手中握着的钢笔,将目光从学生的作文本上游离到餐桌上。尽管并不是那种非常丰盛的山珍海味,却都是我喜欢的绿色蔬菜,其中也夹杂着几样荤菜。曹老师知道我不喜吃太过油腻的食物,也不擅长吃辣,为此,每次做菜时总是投我所好,尽量满足我的胃口。为此,每逢上课期间在学校吃饭,我的饭量总是在家时饭量的双倍,虽然老公的厨艺很精,能够烹调出各种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但我总觉得在学校吃的更合胃口。每次和老公说起,老公总是调侃说我,已过知天命的人,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觉得隔锅饭香呢?

今天,看着餐桌上荤素搭配均匀的菜肴,我的胃口又一次被吊起来了,就在这时,曹老师从厨房里端出一只细瓷小碗,里面放着大半碗萝卜干,并对我们说道:“这碗萝卜干是我专用的,你们必须把桌上的菜全部消灭掉。”看到这碗黄澄澄中略带红色颗粒的萝卜干,我和小曹老师不约而同地将筷子伸过去,夹住一块就往嘴里送。呀,好香啊!一股久违的味道直入心脾,在慢慢咀嚼中,这熟悉的味道不觉又牵引起我的思绪翩然。这味道于我而言真是太熟悉了,这就是爸爸最拿手的技艺之一,这味道曾经伴随我数十年,曾为我的餐桌上带来过多少欢乐,曾让我沐浴多少幸福的时光。可惜,近几年这味道却永远淡出了我的生活,再也无法寻觅,唯有在梦呓中才能咀嚼这陈年况味……想着想着,不觉鼻根发酸,一眶盈盈泪水含在眼眸中。两位曹老师看到我如此的神色,知道又触动了我心灵那根柔弱的弦,急忙把话题岔开……

一生喜欢和笔墨打交道的爸爸,虽然聪慧睿智,悟性极高,有些技艺能无师自通,但在厨艺上却大大逊色于妈妈,为此,我们从小到大极少吃到爸爸做的饭菜,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亲朋相聚时的宴席,都是妈妈一手操持的,爸爸只会陪着客人喝茶抽烟聊天 ,每次都是妈妈在厨房里一阵锅碗瓢盆交响曲之后,一桌色香味俱佳的宴席便会展示于桌面上。爸爸虽然厨艺不精,但在腌制卤菜上却是非常拿手的绝活,这一点时常让妈妈感到望尘莫及,自叹不如。为此,每年春季的腌咸鸭蛋,秋季的腌咸菜萝卜干必是爸爸亲手所为,妈妈只有打下手的份了。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秋末时节,每家都会忙忙碌碌地腌制大量的咸菜和萝卜干,主要是为了春季蔬菜供应不上或是平时忙于工作无法及时做菜时提供便利。那时的场面确实蔚为壮观,只要是晴好的天气,家家户户将自家仅有的自留地里的大棵的青菜铲下收回,然后清洗一下,再把它们依次悬挂于长绳上晾干。那时我的家乡因为是兵团建制,所以和军队一样,是以团、营、连为建制分布的,而住房也和军队一样,一幢幢外形完全相同的砖瓦结构的房屋,每幢房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每幢屋前都配备一定距离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杆,便于人们拉绳晾晒衣物被褥,而那一排排晾晒在一根根长绳上的绿油油的青菜,宛若绿色的长龙彼此连接着,蜿蜒着伸向远方。待水分控干的差不离的时候,就被人们整棵层层叠叠地码在大缸里,每层之间都会撒上一定数量的食盐,然后上面用清洗干净的大石头压着。而腌制碎咸菜则是我爸爸的拿手绝活,在连队几十户人家中,唯爸爸的手艺一枝独秀,为此,每年都会有邻里到我们家讨要一些碎咸菜回去品尝。

小的时候,我们没事时都会眼瞅着爸爸妈妈忙忙碌碌的身影,特别是看到爸爸妈妈配合默契地腌制碎咸菜和罗卜干的情景,即便是多年以后,每次怀想起仍会历历在目。

腌制碎咸菜不同于整咸菜,工序要繁杂多了。首先切菜就是一个很费时的活计,要把大棵大棵的青菜切成碎碎的菜泥,然后用一柄木制铣柄的一头,在口小肚子大的罈子里放一层碎青菜,再撒一层盐,然后用铣柄顺时针逐一捣实,就这样一层层地往上铺垫,最后用一块洗净的塑料薄膜遮盖在罈口上,再用和好的泥巴在罈口涂抹均匀,放在阴凉处。等到第二年春天时,扒去封泥,掀开塑料薄膜,一阵咸菜特有的香气迎面扑来,那黄澄澄的色彩令人眩目,取一点放在嘴里咀嚼一下,脆生生的口感极佳。为此,每年开坛后,邻里们也总能跟着沾光。

扬州的酱菜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不仅色泽鲜艳,外观美观,而且口感极佳。也许是源于爸爸妈妈是扬州人的缘故吧 ,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腌制手艺才会技高一筹的。

记得儿时,每年的深秋时节就是腌制罗卜干的最佳时机 。那时,连队都会特意辟出几亩地大量种植萝卜,那些萝卜有红皮白肉的,也有白皮白肉的,还有青皮白肉的。而腌制罗卜干的最佳选择则是红皮白肉的那种大萝卜,一个个圆溜溜的身材,鲜红的外皮,雪白的肉质不仅水分充足,而且口感甜润,而腌制罗卜干则会选择那些个头不太且水分充足的萝卜最适宜。那时的萝卜价格也很便宜,一分钱一斤,每家基本都要在连队买回几百斤萝卜供腌制用。

几百斤萝卜清洗确实很繁琐,但是爸爸妈妈自有他们的办法。那时,爸爸会从河边担回来几大桶清水,然后将萝卜分批置于水中,待一会儿,包裹在萝卜外皮上的那些泥土就会自行脱落,这时,爸爸就会把水倒掉然后再换上清水,依旧是用那根木铣柄在水中倒腾,通过几番换水倒腾之后,出水的萝卜一个个外皮鲜艳欲滴,这时,便要将萝卜切成一个个规格大小一致的萝卜斜块,置于阳光下晾晒,待水分有所收敛之后,晚上收回来后再用盐逐层铺洒……就这样白天晒晚上收,只需几个日头之后,便可以烫卤,再拌上五香,八角、花椒等香料储存起来,不需多久,那色泽肉色中带点暗红,香喷喷,脆生生的萝卜干就可以食用了。

儿时,爸爸腌制的咸菜萝卜干就是我们吃粥时最好的小菜,那时,我们食用罗卜干会玩着花样吃,有时将罗卜干切碎,浸泡在糖醋酱油麻油混合而成的卤中,有时将切碎后的罗卜干用香葱和青椒粒一起放在油锅里吵着吃,有时干脆放在自己家制作的面酱中……各种做法各种口味,但大多数时间都是食用原汁原味的罗卜干。

在离家求学的'经历中,因为我们是寄宿生,每两个星期才放一次大周,故此,每次回去罗卜干是必备的小菜,而每次星期天下午返校后,在宿舍里大家共同分享的家乡特色的美味必定非罗卜干莫属。源于我们的父辈都是从军队转业到地方的,因为来自五湖四海,所以每家腌制的罗卜干口味便截然不同。有扬州风味的,有南通风味的,有盐城风味的,有淮阴风味的,有苏州风味的,有徐州风味的,酸甜咸辣,应有尽有。其中,我爸爸腌制的口味总是首屈一指,所以,每次没到周末,我便会感到“囊中羞涩”,所带的罗卜干所剩无几了。

七十年代末,当我随着南下的客车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后,爸爸腌制的罗卜干再一次随我远行。每次春节回去探亲,在返里的行囊中,罗卜干又成了必不可少的物品,即便是自己未回去,同厂同连队的工友回去,家中只要知道,也一定会托人顺带几斤来。每次从工友手中接过罗卜干时,总会泪光闪闪,因为这不仅仅是寥寥几斤罗卜干,而是父母思儿的一片丹心啊!

记得八十年代初的一个仲秋,爸爸雄心勃发,一个人骑着那辆钟爱的“飞鸽”牌单车历时一天半,骑行四百里多路专程来丰看望我,并为我送来了一百多斤的大米挂面,其中,就有一大袋足有近十斤的罗卜干。从风尘仆仆的父亲手中接过这些物品时,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感动得泪水潸然。虽然这些米面罗卜干分量很沉,但父母的那颗爱心更显得沉甸甸的,这份无疆大爱让我终身难忘。

成家后,当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后,爸爸腌制的罗卜干依旧是我家餐桌上的座上宾,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佐餐小菜。在通讯条件并不发达的年代,深秋时节的家书上,必定有爸爸亲手书写的软笔小楷,在那一行行竖排版的繁体字中,必定会有几行字是专为罗卜干而写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进入了千家万户,通过一根电线连接而成的话语中,必定会有几句话是询问罗卜干的……一年年,罗卜干承载着一段段挥之不去的亲情和关爱;一年年,我们在亘古不变的罗卜干的况味中繁衍着幸福和牵挂。

最有趣的当属儿子四岁那年的一件事。在我们这里延传着一个小小的习惯,就是喜欢在看电影或是看戏时,自己都要准备一点炒货,以便在观看时一边欣赏,一边品尝。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一天,老公的厂里在大会堂公映新片,源于我们那天下班都比较迟,匆匆吃好晚饭后根本没有时间准备炒货,于是便匆忙带着儿子去大会堂等待放映。在去大会堂的路上,儿子不时地将小手探入袋中捏出一点东西放到嘴里,嘎嘣嘎蹦地咀嚼着,小手冻得通红。他爸爸感到很好奇,就问道:“斌斌,你在干嘛啊?”儿子转过头来,歪着小脑袋说:“在吃好吃的。”他爸爸感到很好奇,心想:我们并没有准备炒货,儿子会吃什么呢?于是,他爸爸就又问道:“什么还吃的啊?”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罗卜干儿!”这一幕只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想不到这个鬼精灵的小家伙,竟把外公腌制的罗卜干作为美味佳肴了……

几年前,常年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婆婆,看到我们一家对罗卜干如此厚爱,为此,也想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些佐料。于是,她也依葫芦画瓢地仿制着腌制罗卜干,想给我们一个惊喜。可是,源于婆婆不精通于此技,虽然她也竭尽全力地想做好,并且配备了许多高档的佐料,无奈技艺不精,结果腌制出来的罗卜干口感极差,酸涩中还带有一股怪味,最后只有悉数倾倒于垃圾桶中……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趟过人生河流的爸爸日渐老迈,特别是患上糖尿病之后,有时神思不清。一次,爸爸在洗完澡后,又鬼使神差地将热水器的莲蓬头打开,为妈妈放洗澡水,谁知沾水的地面砖很滑,爸爸穿着泡沫底的拖鞋,脚下一个打滑没有站稳,大半个身体倾倒在浴缸里,而那汩汩而下的莲蓬头里的热水将爸爸的半个身体烫得通红。因为爸爸在洗澡时把家里的三重门都关得严严实实,再加之隔着一个大院子,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妈妈全然没有听到爸爸撕心裂肺的呼救声,爸爸就这样被滚烫的开水肆意蹂躏着身体。正在看电视的妈妈看爸爸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出浴室,感到好生奇怪,大声喊了几声也无人应答。这时,妈妈不禁警觉起来,连忙起身奔到浴室,眼前的一幕真是惨不忍睹。爸爸横卧在浴缸里已经昏迷,右半个身体被开水烫得皮开肉绽……总算妈妈还算冷静,看到这一幕后急忙关掉水源,然后吃力地把爸爸拖出浴缸,赶紧打电话给在学校的姐姐,姐姐得知后,一边拨打120,一边连忙告知姐夫,让他请几个工友迅速赶到父母的家中……好在救治及时,才捡回了爸爸的一条命。爸爸就这样卧榻整整三个月才能下地行走。

待爸爸精神稍好些之后,又在惦记着我们的罗卜干了,在电话里,爸爸依旧用洪亮的声音询问我今年是否要帮我们家腌制罗卜干。而我知道爸爸的身体还很虚弱,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繁琐的劳动,我便对爸爸说,今年就免了吧。可爸爸却很固执地说,只要他还健在,他就要让我们每家都吃到他亲手腌制的罗卜干……

在之后的几年里,爸爸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糖尿病并发症,让爸爸经常住院治疗,可此刻的爸爸依旧年年惦记着为我们几家腌制罗卜干的事儿,自己行动不便了,便坐镇指挥姐姐和姐夫操作。在爸爸生病的三年里,我们每年依旧能够得到这份稀有的礼物,尽管不再是爸爸亲手制作的原汁原味的罗卜干,但里面却包含着爸爸的一份心意和满满的关爱。

三年前,爸爸终因不堪糖尿病并发症的折磨而驾鹤西去,从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便再也看不到爸爸的音容笑貌,再也品尝不到爸爸亲手腌制的罗卜干了,唯有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思念萦绕于心,还有那在梦呓中才能咀嚼到的陈年况味……

篇5:中秋的况味散文

中秋的况味散文

自立秋那日,秋,便履行起岁月赋予它的使命。初秋的首要,是陡然揭去一层潮气。若是个细心人,即会发现,那墙基,树荫下的阴湿,霉斑在悄悄消失,隐匿。皮肤的感觉更是微妙,只消秋风暗起,便觉得脱去了一层紧裹的湿衣。晨起,凉爽;晚睡,舒适。仿若換了一件妥贴的绸衫,黏糊,腻歪,沉闷之感顿失。可即便这样,初秋的太阳,依旧迷恋在夏日的热情里,丰草佳木依旧缱绻在绿叶的繁盛期,视觉效果依旧停留在暑热的肆虐里,身心依旧陷入在郁结粘凝中,远没有进入到我渴望坠入的清丽的中秋。

我也不喜,秋风刮的过急,秋雨落的过频,萧瑟了秋叶,扼杀了秋果,溢满惆怅,忧郁的深秋。正如,我不喜青年的青涩与莽撞,不喜老年的世故与圆滑,只喜中年的成稳与担当一样。

或一日,站在阳台,远眺,突然看见一围远山,起起伏伏在天地间勾勒着紫蓝色温柔的曲线。细嗅,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味,游荡着烧烤月饼的甜味。

季节的船,终于驶入了中秋的河,天色变了,天空收敛了氤氲雾霭,飞升得高远瓦蓝。偶尔缀在晴空的云彩,也像被漂白过,白亮了许多。中秋,毕竟经过风雨的洗礼,用厚实的手渐渐删除春天的起始,剔除夏天的繁盛,一并书写的绿色臃肿,代之于色淡,多彩熏熟的温情,最终甩脱了夏的纠缠。从此,那秋的味,秋的色,便一日浓似一日,悠长无限。

秋的丰盈和饱满,秋的斑斓与璀璨,是我对中秋的向往。秋的成熟和稳重,秋的雄伟与坚实,是中秋对我焦渴期待的回答。

我想沉溺其中,用眼去触摸,用心去领悟,以神去契合,以思去发掘。于是,迎着中秋微凉的风,沐着中秋懒散的阳,吐纳着中秋晴朗的气,骑车出行,沿路而寻。

故,放缓车速。目之所及,但见路旁,充足的雨水,喂养着大田里的玉米,怀身孕籽。中秋的玉米杆,蓬头垢面,黄不啦叽,丰满的无羞无耻,撕裂果实的包衣,隐露金黄色的颗粒,如足月的婴儿,将要呱呱坠地。

规整的黑褐色矮状植物,头冠,四肢如被雪白的纱巾覆盖,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心存疑虑,何来的雪花?哪降的白玉?却见,有人影在田里晃动,微弓的身形,脖子上套着布袋,娴熟的俩手,不停地在云中的白和脖子挂的袋中穿梭,所到之处,云朵渐失,布袋渐饱。那全身贯注的神态,游弋农田的双手,不温不火的摘取,让人觉得是在采摘一种岁月的精品,收集一个季节的温暖,汇聚一缕沉稳的气息,收藏一丝饱满的积淀。这竟然是久违的棉田。欣喜,这不期而遇的撞见。秋风憔悴了棉叶,吹熟了棉桃。棉花,盛开在农民生活里的奇葩,摇曳在中秋时节里的华丽,绽放在农田里另类的硕果。

花生,薯类,豆类,却疯了般拽着秋阳,使劲伸展开绿叶,死皮赖脸的等待秋雨的再次临幸。芝麻,像是农人有序放置的一条条绿鞭,向蓝天挺拔,蓬勃向上,一层层的果实,不断炫耀着生活质量高的那句俗语。

路边的树,虽然坚守着婆娑的绿叶,努力不让季节的侵入,可隐约显现出叶子边缘翻卷,水色退化,略露古色苍茏的容颜。只有野草攥紧拳头,毫不逊色的使着蛮力,在庄稼探不过身子的地方,密密麻麻开枝散叶,安安静静地繁殖着自己的子女。

秋天,每一种物种,都是一首土地的颂诗,都是对它们生长之地的回报,都是为它们付出辛劳主人的馈赠。中秋,是纯熟的,练达的,感恩的。

路,有了起伏,有了落差,有了曲折,逶迤起来,舞动起来。眼里蓄满中秋的艳遇,山秋的况味,便静静的铺展开来。

远看,山势雄伟,昂然挺腹。山头,无遮无拦的穹窿,游荡着无所事事的白云。山腰,佛佛垂坡的蔓草染着黄绿的意蕴。山脚,虬枝扎撒的大树,不时有早熟的黄叶如纷飞的蝴蝶,翩然而下,消闲,轻盈,过滤我的视线。叶子疏朗,凛然威立,呈现出一种刚劲苍凉之势。

近观,欲望山顶,仰起头,只见云飞云流。山里的季节不急不许,比城市平川慢半拍。因而,绿树密密层层,像是堆绣。风过,树梢抖动,偶有黄色在绿色中跳跃,如一匹锦缎,熠熠生辉。又以阔叶和针叶交错,黄、绿、浅红、朱红,交织融汇,色彩丰富而活跃。若以丹青水墨临写,恐不能尽显其深蕴,只有莫奈的油画,通过光的感应,再施以浓墨重彩涂鸦,方可传神。

这是一幅画,一幅美轮美奂,色彩鲜明,格调独特的中秋画,像美酒,带着浓香,绵厚而馨香,这景象,如情思,带着空灵,饱满而悠长。

继而,有水声入耳。停车造访,方见紧挨公路,跌落于山脚下的一沟,流淌出一脉清泉。水澈见底,褐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石板,在水的跃动下粼粼闪光。不时有一簇簇白花在水间绽放,是水遇到了石的挽留,释放的美丽笑靥。河滩水坑里生长的苇子已白了头发,弯着颈项,精神矍铄,奕奕放光。

好水,沁一口,润嗓。可中秋的水,有了浸肤的凉。但忍不住,捧几滴在掌心,明亮纯净,如滚动的珍珠,像剔透的翡翠,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的光泽,闪烁晶莹。

那水,经过了人为的拦截,蓄的满实,有了不小的落差,形似瀑布。由于有山石的阻击,水不是流动,而是跳跃前行,如跌破的片片碎银,也如一群山里的.女子,一批批涌去,像赶集一般,自由,烂漫,率性,洒脱,嬉戏于山间。时而昵昵喃喃,说些小女子的悄悄话;时而咯咯咯咯,爆出清脆的笑声;遇到山势突转处,旋转跃落,像成熟的少妇,放声扯嗓,吼着小调悠长的山歌。

逆流而上,但无法望穿秋水。河两边荆藤缠绕,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绿的,黄的,红的,恰似泉水赶时髦染过的秀发,也有野菊花,牵牛花点缀其间,给泉水平添了妩媚。这不知源头的清泉,赋予大山悠长的呼吸,供给山民生命的甘甜。

柔美的水,跃动的水,在中秋给人以高爽的清,宁馨的静,惬意的凉,深思的韵。

抬头,环视,沟旁是一块块一层层山田。梯田形的农田,任意,自由,小巧。默默的依地势而修,傍山势而种。

田的边缘,怪石,黛青色,灰褐色,一层层一叠叠斜躺,颇有写意的层次感。灌木,沙棘,酸枣生长其上,恰如立体的工笔画。这些灌木,结着繁闹的果实,着或红,或橘黄的衣,如玛瑙,似灯笼,挑逗人,招惹人。禁不住,随手攀折,却被它们自卫的针刺一扎,殷红的血流出指尖。不甘心,乘其不备,小心翼翼,伸出俩指,掐下数粒,贪婪入嘴,酸,涩,甜,脆杂陈。那无法准确描述的味,带着自然的醇厚,携着溪水的秀美,藏着大山的古朴,蓄着日月的光辉。禁不住对这些小小的生命敬佩,它们洁身自好,低调内敛,不攀附,不依附,不讨好,不乞怜,在瘠薄的土壤里,在罅隙的石缝中,靠自己的努力,宁生生的存活下来,活出了鲜活的自我。不禁由衷赞叹,有骨气的植物,有傲气的果实,有人格的物种。胜过了舒婷笔下与橡树共站在风雨雷电,寒潮霹雳中的木棉。

忽闻,山田间传来狗吠声。沿着斗折蛇行的山路爬向山田,枝枝蔓蔓的野草拉扯我的衣裤,挽留我前行的脚步。一些带羽毛的草籽路入我的肩头,发丝。更有不知廉耻的“鬼葛针”,“蒺藜”草,不甘寂寞,只要稍不留心,它们就抓住时机,扎入我的裤脚,插入我的布眼。伺机跟着我,要脱离故土,远走高飞。心想,连这些野草也晓得巴结巧取,投机钻营。更何况那些利欲熏心,攀龙附凤,趋炎附势的“小人”?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拉帮结派,巧取豪夺,也就不足为怪了。

没想到,自然界也恰同人类,崇高,正直,尊严者有之。猥琐,卑躬,无人格者存之。顿悟,朗朗乾坤,形形色色,无一等人不成世界,缺一物种不成自然。

终于,登上山田。一股秋风,送来馥郁的香。是果香,是花香。顿觉,清凉敷之于身,快意贯穿于体。秋韵超然,闲适,秋境丰硕,平和,秋味旷达,深沉,静现在这一山民的田里。

山民,70来岁,古铜色的脸上刻着山的皱褶,显示出沧桑和古韵。老人健谈:因了撤乡并镇,因了学校消失,俩个儿子为了孩子上学,搬迁平川,三个女儿远嫁他乡,老伴离世5年,就安睡在他这块苹果地里。平常时日,就他一人耕作,早迎朝霞,晚送夕阳,渴饮泉水,饥有果粮。常年陪伴他的是身旁忠实的黄狗,和安睡在田里的老伴。狗通人性,老人说到它时,狗摇摇尾巴,撒欢而去。

老人说,平时干活累了,就坐在老伴坟头,聊聊天,说说话,解解闷。趁他现在身体还行,还能劳动,婉拒了儿子要他下山的要求。一是故土难离,二是不忍撂下和他相濡以沫50年的老伴。当老人说到老伴时,我分明看到老人浑黄的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真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呀!是老人矫情?淳朴的山民哪有风花雪月的雅兴?老两口之间是否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是否也只有柴米油盐的况味?老人没说,我不忍追问。不过,我想那况味应是篆刻在心灵深处的,生活留给他们的酸甜苦辣,也正是他们几十年用烟火气息共同调制,一同烹饪的。想必,那味里缠绵着别样的感情,渗透着动人的心魂,流淌着滚烫的鲜血,才让他那样难以割舍,无法放弃,不忍离去。

老人絮叨着,他种着上百亩土地,大多是土豆,大谷,苹果。农忙时,儿子们回来帮忙收割。老人知足,他说:吃穿不愁,电器应有。他指了指身后不远处的房屋,只见三间平房,白色瓷砖贴面,铝合金门窗镶嵌,红色彩钢盖顶。这是一个殷实的人家,满足的人家。

脚踩老人的苹果地,瞅着硕大的红星,金冠苹果。老人大方热情,我们即摘即食,“咔嚓咔嚓”,咬一口清脆甘甜,这纯天然无污染的果子,味是那样的纯正,色是那样的鲜明,情是那样的深沉。是大山的土质,丰沛的水系,温差大的光照,上天的眷顾,老人的辛劳,赋予中秋的结晶!

不过,说实在话,老人的果园管理的不怎样,地上杂草丛生,落果不少,和陶公的“草盛豆苗稀”的意趣有一比拼。倒是紧挨果园的谷子地,拾掇的干净利落,土壤松弛,谷苗养育的杆粗,穗大。穗子优雅,弯出漂亮的弧度,像极了沉甸甸的狼尾巴。

老人,整个一陶渊明,坐拥自然,过着田园牧歌式的慢生活,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闲适,那种靠勤劳付出获取的丰硕,平和,那种吮吸山泉的灵动,安然,那种吸纳大山气质的豁达,开朗,很是让人羡慕。

又一阵秋风,干爽飒利,鸽哨声隐隐回环,南飞的大雁,“咕咕嘎嘎”,在蓝天划下美丽的倩影,给天空留下思念和回味,空旷与寂寥。

我望着那起伏有致,温存而肃穆的山形,环顾着山田那丰饶富庶,多姿多彩的果实,中秋斑斓丰满,雄伟厚实的况味,仿佛灵动的琴弦,震颤着,绵延着,弹奏出柔美浑厚的和弦音,回荡在中秋清丽的天空中,许久,许久。

我,带着饱满和喜悦,带着收获和感动,带着启迪和领悟,陶醉在中秋绵长,安然的意境中,沉陷于宁静,祥和的况味里。

篇6:人生况味的经典散文

人生况味的经典散文

生活真实的味道,周而复始中品味,难免有些时候会让人觉得乏味!而人生,恰恰似枝上初生的蓓蕾,直到落英缤纷飘零,过程酿造甜与苦涩,最终只是一个人一条短暂的路程。

这场孤独的独自修行,风景万千,虽有驻足,但都为之短暂,拥挤的尘路,相聚,一个故事的开始;别离,一场戏剧落幕;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为一片云苦恼着自己,一帘梦怨恨着别人,无法分辨和理清,才会放不下,故执着于左右!往往伤害着别人的同时更伤害着自己。

星云大师说:“不要为忌彼之好,而用计谋打击别人,要能尊重效法,随缘随喜。不要为逞己之快,而用口舌讽刺别人,要能给人欢喜、给人帮助、给人赞美,让人认同。不称己善,不宣人过,人间诸事,都如过眼烟云。”。

喜欢听星云大师的开导语。无非是开导对一个“淡”字的理解,然,多么容易说出口的一个字,实施下却不易,就像一杯茶,若人生,由浓到最终的淡,不经历一场切肤之痛,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行于尘,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是世上最难猜测的东西,若每每在一些是非题中或人情上总计较得失少与多,烦恼只会肆意在心底横生,从而影响你的心性,一个人的心性容易被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就会失了沉静思考的机会,那么你的人生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为!

心性的转变只在一念间,这一念之间有时往往会直接影响你的命运!做人有时何不放羊吃草,随它去,能吃得了亏是一种福!有舍才有得!只要做事有务实精神,为人厚道、自强、自爱、自尊、自重,不管成就大小,自会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与人相处,有时姿态放低也是一门学问,商场、职场、生活,但凡善于交际的,练就除了靠一张嘴皮子,还有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不能丢。更多时还要以一个淡字处世,淡有时能把你心态带入到一个佳境中,思考、处事、大多时能以静而观之。

这人生的大舞台,能以和为贵的就尽量做到,唯有和睦、和善、平和、必要时隐忍,你的人生才会慢慢走到一个高点,有时忍更是一种韧劲,意在处世的智慧里,看你怎么去理解和领悟,而后加以运用当中。

听一次忠言,虚心接受,自我多反省,人生就多一次宝贵指路;听一句谎言,但笑不语,当场不点破,给对方留一点面子,放心里,增长见识;遇一次对方无理取闹,放下姿态,诚恳沟通,和气比相互对闹更有说服力;话不在多,而在精;事不能做绝,话不能说满;做一个倾听者更胜一个话多强争者;适当恭维,让对方有满足感,对你更有好处。做任何事,对任何人,都要留一条路给自己走!

有时我们做人下人是为了更好的做人上人!生活,多一点感恩,你就会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私奉献精神;多一些换位思考和中立思考,遇到问题自然不难解决;日子,历练到最后是本真,修一份平淡给心,心态自然平和,胸怀自然顺畅!

有人说生活过得好是一门艺术,但我觉得最理想的'生活是三分装着糊涂,明白入心!一个总自认聪明之人,如果不懂得掩饰,往往看不见自己的狂妄和痴愚;相反,一个默默无言进取之人,却能常常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生活多一层磨难,若懂得感恩,自会远离浮夸失实!而生命诸多风月,最终都会选择与时光相对静好!

做人如水,清晰而明,然水浅明处多半则无鱼。而这尘世,人流交往来去,总难免风声涟漪泛起!星云大师说:“能思惟的人,自能见到真正的价值,不为表相所迷惑,也不会在人生里制造随业流转的垃圾。”心灵靠我们自己时常清扫,心态要靠自己学会摆正,才可收获真实的自己!

做人如水,清澈见底,这是我们树立给自己的目标,也演练给自己观赏;做人如水,如君子坦荡荡呈现,更是一道给人独特的风景,又如一盏茶,足可让人欢喜接纳。

常清虚,内外则不锈;做人如水,水的深邃,更是心灵一份内敛的浅修,过多则冷漠和懦弱,淡浓深浅,把握一个做人的尺度,在喧嚣中磨砺意志,从而喂养平和,尽管很难,最终却能给灵魂一片宁静,若心泉流淌,生活便可悠远....

红尘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难免就会被情绪、欲望控制着,若能常自我明镜对照,自我醒悟,自我学会沉淀,我想,生活既便平凡,那一层层从内到外修来的厚重,正是所拥有的无比财富,而这财富,就是身心常洗常扫,所带来的身心健康!

一个人的心灵健康,生活才会懂得如何调整放松自己!才会懂得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人生,浮萍聚散,缘来时,珍惜;缘尽时,祝福;卸下过多的行囊,从容来去,以善之本,那么人生就是一场慈悲为怀的道场。

行于尘,一个人要有佛性,经历多了,加以总结,心历路程上练就了成熟,若以平和视之,心胸自然一点点加宽,心态平了,计较少了,脚下的路自然平坦!懂得知足,领悟一个福字,莫过如此。

一件事,若能领悟到让人倾心、静心,那么那份淡中的韵味生活,便可懂得满足,快乐就无处不在。

人生,不要问下一站的幸福在哪里!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才配拥有的资格。只有让生活容纳从容之风,感恩便会在心底滋生,生命的本色,才会从容不迫中行走......

篇7: 初夏的况味散文

初夏的况味散文

日子,在岁月的河面上轻盈地滑过,不觉间,已是初夏时节。

百花争艳的春天固然美丽,风情万种的初夏却别有情致。

初夏,它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节。这时,春天的气息尚未褪去,却已有了浅浅的夏天的味道。

首先,初夏的气候宜人。白天并不燥热,夜晚相比春天也不觉着凉了。人们在穿衣着装上也比较轻便随意了,爱美的女士们尤其喜欢这个时节,常常把自己打扮得靓丽一新,显得更加自信和漂亮了;无论是穿上质地轻柔的碎花长裙,显得飘逸浪漫,还是穿上简洁大方的短裙,显得活泼干练,都别有风情。她们裙裾飞扬的身影,成了这个时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媚了我们的双眸,仿佛也有春天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了。

初夏,花草树木的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彰显着勃勃的生机。在灿烂的阳光下,花草尽情的释放着青春的色彩,熠熠生辉;在热情的暖风里,绿叶惬意的舞动着生命的旋律,动感活力。一花一叶,无不陶醉在这美丽的时节。

初夏,绿肥而不红瘦。这时,虽没有春日里的百花齐放,却也有很多花争奇斗艳。火红的玫瑰盛放爱的誓言,雪白的栀子花静静地开放着纯纯的情怀。雍容华贵的绣球,一团团,一簇簇,花势喜人,红的似火般热情,紫的如梦样温馨。你看,那出窗的三角梅,像不像翘首的佳人,美目流盼,遥望爱人归来的身影。还有那粉红的月季,宛如娇羞的女子轻扬起头……在野外,野牵牛努力地绽放,虽说只有一朝一夕的花期,它也要精彩短暂的芳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都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年华,装点着这多姿多彩的初夏。

初夏,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很多的水果都相继成熟了。黄色的枇杷味道甘甜,还兼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红艳艳的草莓玲珑可爱,酸甜诱人;生津止渴的杏子,让人联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还有光滑脆甜的油桃,丰盈多汁的.水蜜桃……这水果的饕餮盛宴足以让好吃嘴们大快朵颐了吧。我最爱的,是站在硕果累累的树下仰望,看果实与绿叶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在细雨里相互依偎的美景,心中有一种恬淡闲适地意境,也有分享收获喜悦时的幸福。

如果说,初夏的花和果实让人秀色可餐,那么,初夏的天气,则让人浮想联翩。

在我们这,初夏多是梅雨季节。这时的雨不似春日里的绵绵细雨,它不是很大,一般也不会下很久。相对于晴好的日子,雨天则比较闲适。我总爱在这些日子里,静静地在窗前品茶,任思绪尽情游走。我会想起雨巷里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想起一蓑烟雨的梦幻江南,还会回忆往事,或淡淡的喜悦,或淡淡的忧愁……但无论忧愁喜悦,对于感性我,都是甚美的情致。

我最爱的,是这初夏的况味。

篇8:倾听,俗世况味散文

倾听,俗世况味散文

阳光明媚的冬日,一时间没事情做,这样的时光于那些雅兴的文人,他们要的是一本书,一杯茶,把心灵栖息升华;而我这样俗气的女子,是要一副旧竹针,一团绒线,安坐在金黄色的暖阳里,任性的懒惰。

最好有个人陪我唠嗑家长里短。

这样想着的时候,隔壁的华子来了,阳光又媚了一些。

华子穿着紫罗兰色毛呢大衣,一团曼妙的紫,裹着娇小玲珑的身材,阳光里一朵倩丽的丁香花。

我不由地赞叹华子真美。

而华子平常含笑会说话的眸子,传递给我是一种复杂的忧愁,弯起月牙一样清秀的眉,对我诉说衷肠。

她心疼了,这件紫色的大衣花掉她半个月的工资。

昨天晚上他的老公俊杰和她商量,俊杰的大哥又住院了,嫂子来要钱,俊杰想再给打几千过去。

华子当时并不是不同意,大哥生病这些年,俊杰给钱,华子从来没说不字。

而华子的弟弟遇到生意上的事,华子借给弟弟两万块钱,俊杰经常提起来说说,说借的时间这么久还不还。

华子是在警告俊杰,她把他的家人当做自己的家人,希望俊杰也把她的娘家人也当做自己的家人。

于是华子对俊杰说:“你这是给你哥哥钱,我是借钱给我弟弟,你还整天嘟囔……”

也许是哥哥病了,俊杰心里不好受,他就冲华子发火:“我是用钱救命,你是用钱给你弟弟发财,我给我哥钱也没用到你挣的钱……”

华子无言注视着俊杰,俊杰说过刀子一样狠毒的话,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俩离得很近很近,华子还闻到俊杰衣服上金纺的薰衣草香味,可华子感觉和这个人相隔万里。

华子把所有的委屈使劲的往肚子里吞,不让好哭的自己流出眼泪来,其实她当时很想哭,却没有泪流。

她突然又感到自己此刻真自由,无牵无挂了。

华子软喃细语的和我叙说着,我望着窗外,疏枝上还飘摇着几片红色的叶子,看着它们还在坚持着最后的依恋,给人感觉与枝干息息相通,其实早就没有了默契和执着。

我的心有点乱,指尖飞舞的绒线乱了,阳光在居室缓缓移动。

华子突然站起来旋转紫色大衣裙摆:“如果不是和他吵架,我还舍不得买这样贵的大衣……”

一朵紫丁香花,正在表达着忧伤和美丽。

此刻的我,对华子最好的安慰,就是倾听了。

我起身,从阳台的一个竹盒里,捏几瓣野菊花,倏然,有丝丝野菊花微苦的芳香沁入鼻息。

热气袅袅的开水倾入装着野菊花的玻璃杯,鹅黄的花瓣在温暖的清水里起伏轻舞,野菊花舒展着花瓣回忆着昨天的故事。

我把这杯明丽妖娆的菊花茶,端给华子。

华子捧着暖香的菊花茶,坐在我身边的小木凳,在暖阳下眼睛眯成一弯月牙,那么俊秀,又那么哀愁。

那年夏天,华子七岁,不小心掉到一口水井里,但是华子命大,漂浮在水上,她在井下还可以听到大姐和二姐哭着求人家快想办法把华子救上去。

华子忘记了是如何救她,可她很清楚的记得,她一救出井,二姐就撕心裂肺的抱住华子嚎啕大哭,然后二姐她把背回家。

二姐,忒疼爱华子,华子做错了事情,二姐都揽过去。

不幸的是,在华子掉到井里那年冬天,傍晚时候,二姐带着华子去邻村看新娘子,经过一个小树林的时候,二姐尖叫一声,说看到有人在后面追她,可是华子什么也没看见,那个晚上二姐开始头疼,父母带着二姐四处求医,始终找不出病因,漂亮的二姐被病痛折磨的瘦骨嶙峋,华子每次喂二姐吃饭,二姐总会很温柔问华子怕她吗?

有一天夜里华子听到她房间的窗外有女孩子哭的声音,华子听出来是二姐在哭,她出去找,却什么没看到,她告诉母亲,母亲说她的二姐大概快要走了,叫华子不要再去看望二姐。

那个时候华子不懂母亲的心思,现在明白,坚强包容的母亲是在爱她,失去的已经失去,她要珍惜拥有,二姐毕竟是招了邪一样,母亲要爱护好华子。

果然没过几天二姐死了,二姐走的时候才17岁,那时候华子不懂得生与死的'距离,也就不悲伤了。

华子很自然很平淡的回忆着关于二姐的记忆,眼神表达的是祝愿,没有悲哀。

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失去,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经历更多亲人的失去,如花开花落,自然,规律。

她轻轻抿一口菊花茶,茶香,思绪,一起在明媚的暖阳里涌动。

华子的大姐清秀斯文,大姐夫魁梧高大,是个搬运工,在别人眼里都感觉大姐和大姐夫不般配,但是在他们夫妻的世界里他们天衣无缝的般配,和谐幸福。

大姐这些年有类风湿,全身疼痛,家务都做不了,大姐夫把大姐照顾的体贴入微。

夏天的时候,华子看到大姐夫下班回到家,院子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大姐夫在石榴树下洗衣服,大姐坐在木板凳上给大姐夫摇着芭蕉扇,偶有小南风吹过小院,石榴花轻轻落下点点嫣红,大姐夫边洗衣服边和摇着芭蕉扇的大姐说着话,那场面一直是华子向往的浪漫和温馨。

华子说着,啧啧羡慕,掌心,杯子里的菊花瓣完全舒展,有开在枝头的生动,整个杯子也喜气洋洋的了,我的绒线在指尖缠绕开出了花,窗外的枯枝枯蔓都结满阳光的金黄。

我继续晒着太阳,倾听。

大姐二十年前,生了第三个女儿,那时候计划生育抓得紧,这个女孩一直生活在华子家。

华子把这个外甥女当做女儿一样疼爱。

外甥女乖巧懂事,勤快机灵,华子的哥嫂都喜欢。

去年华子的母亲摔伤了腿,是外甥女一直把老人照顾到康复,一个二十岁的小女孩,仔细耐心的伺候着一个卧床的老人,这是九零后难以做到的美德,我们七零后也不容易做到。

前年华子和俊杰闹离婚,到外甥女公司住了一段日子,走的时候,外甥女搂着华子哭着舍不得。

又打电话给姨夫俊杰,告诉他要好好爱小姨,小姨贤惠可人。

外甥女十月一结婚,在电话里恳求华子回去参加她的婚礼,俊杰不同意,华子工作很忙也请不下来假,给外甥女邮寄一床羽绒被,打两千块钱,俊杰时常唠叨又不是自己女儿,钱花多了。

华子知道俊杰就是嘴碎,有点女人气,她已经习惯也能接受俊杰这样的缺点。

华子讲到这里,睫毛闪烁着一滴晶莹。

阳光在窗玻璃一点点移动,依然明媚着,我缠绕绒线的指尖有点疲惫了,一只小雀儿落在窗下的枯枝,仅有的几片叶子,又落下一片,所有的风景都在表达着冬的坚韧和包容。

华子又低眉饮一口温凉的茶,一杯热气腾腾香气散逸的菊花茶,品到无味,只剩下淡的精彩。

这个暖暖的冬日,和美丽的华子不谈诗歌,不议写字,也不说图画,不提起那些在世俗里飘渺的浪漫与优雅,只说,只淡淡的说关于家庭,关于亲情的一些俗事,这是一朵野菊花在尘埃中从开放到茶的经历。

当阳光斜斜拉长我和华子身影的时候,华子的女儿来叫华子:“妈妈,爸爸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要漂亮的礼物还是要美味的蛋糕?”

原来俊杰根本不知道自己伤害了华子,俊杰说出的那些话自己并不知道伤人,是华子一个人在折腾。

华子的细眉细眼又弯得像月牙儿:“告诉你爸爸,不要礼物也不要蛋糕,我回家包饺子!”

篇9:冬日的况味散文欣赏

冬日的况味散文欣赏

我感到:春天太过勃发,不容丝毫怠慢。夏天太过繁盛,不容丝毫颓废。秋天太过丰饶,不容丝毫默然。只有到了静默的冬,心魂才可有所安静,去聆听年末岁尾的留言,安然别旧,并祭奠那些旧时光里不能释怀的往事。

周四的午后,冬阳很久没有这样的暖。雾霾远去,且无风儿。一个人,沿着那条老路,到了春夏曾朝夕健身的七里河。

这条贯穿邢台东西走向的绿色走廊,因冬日的覆盖,终于静下来了。紫色与浅黄色交错的路面,分外洁净,一粒粒铺在路面的石子,安卧在路的表层,太阳洒在路面,一粒石子便会折射出一抹亮点。

灌木丛中,一个个蜡黄色木座椅,虽多日不曾有人入座,却没有丝毫尘土。宽阔的水面,除去水坝隔离处,已被薄冰覆盖。一只只小船,东倒西歪地靠在河畔,默默守候着无人光顾的水面。似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经得起喧嚣。

河畔的灌木,终告别繁华,迎来一场干练,光秃秃地站成一种庄严,像极了一排排卫兵,坚守着这座小城唯一的一条健身走廊。亭台的墙根下,几位晒太阳的老者眯缝着眼,你一言我一语,回味着曾经的七里河:曾经严惩罪犯的刑场,如今成了人们喜爱的健身文化走廊。

拍完那几张“落日烟霞”的图片,才五点刚过,可已暮色苍茫。冬至长,夏至短,过了冬至,天就由短慢慢地变长。冬日就这样周而复始,长长短短,短短长长。只有冬,岁月才没有丝毫的伪装,人们可真切地触摸到。“冬闲”虽渐次淡化,可是,冬日里人们的脚步还是放缓了许多。

三两场大雪落下,雾霾,尘埃都默然远去。闲下来的人们,蜷缩在暖意融融的居室,盘点着岁月里的'深刻与浅薄,细数着时光里的收获与感念。新年,也许还要行走在老路上,但在老路上何以走出新意,人们在散淡的冬季总会找出答案。

只有亲历了一个个冬日的人们,才会发现,只有冬季才是最为明澈和本真的。因为它是萌发,喧嚣,得失过后的岁月精华。一如人生,只有经历了懵懂,青涩,莽撞的年龄过后,才会荣辱不惊,成就丰满而圆润的人生。

素面朝天的冬,给大地以萧瑟。然而,没有在萧瑟的岁月里集聚能量,后来的日子一定会如此的苍白。一事物的存在总在证实另一事物的存在。有了惊天动地,才知道平庸无处不在;有了小人恶语,正说明了你的高尚和不可企及;老者的生命越来越短,而人生阅历却越来越厚重。我们只有在坚守冬日短暂的静默里,拉抻感悟岁月的时长,聆听年末岁尾留言的真谛,才会睡着睡着就迎来了黎明的太阳,走着走着就邂逅了新年的曙光。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冬至过了,仍不见雪花的身影。一冬无雪,宛若一夏无雨,多了浮躁,少了滋润。我期待着,能有一场雪的莅临。踩着冬天的脚步,看着它怎样在那一条旧路上,迎来新的春光。

文字的美与责任高中生长篇散文

来优美散文

梁实秋简介

洛阳诗韵教案

人生若如初相见高三作文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优秀读后感

春天里现代散文

盈一袖幽香淡淡着墨散文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散文

冰心《霞》欣赏

年之况味散文
《年之况味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年之况味散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小小纸条诉心语2022-12-09

另一个围城散文2023-05-06

描述桃花的作文:灼灼·桃花2023-11-14

感悟生活,用心生活散文2023-05-24

似水流年岁月安好散文2024-01-29

梁实秋经典散文赏析:雅舍2022-09-13

名师推荐国学经典书籍2023-03-13

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鉴赏2022-05-07

一瓣心香,独留岁月静好散文2022-12-11

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鉴赏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