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事迹材料(共14篇)由网友“石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扶贫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扶贫工作事迹
20XX年开展第二轮建扶工作以来,我局认真对照全区农村建设扶贫工作会议要求,以突出民生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基础环境的改善和基础工作的提升,确保三年帮扶工作规划的顺利完成。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我局结对帮扶贫困户6户,共有16人。其中救济型1户、生产型5户,6户均为泥土平房。水田面积8亩,旱地9。5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养殖鸡和养殖塘鱼为主,只能自供自足,其中水稻8亩,年产量5。5吨;鱼塘面积16。8亩,年产量9。8吨。
二、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经全体帮扶干部的努力,到11月底,投入扶贫资金1。2万元,其中到户帮扶资金1。2万元。在贫困户产业帮扶项目中已种植水稻8亩、养鸡120只、养鱼16。8亩。目前,结对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5022元,已经达到起初制订的预期目标。
三、主要做法
(一)紧密围绕在由局长张爱军为组长,其他挂点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帮扶目标,由党总支书记郭红为主要负责人,杨志亮副局长分管,扶贫联络员1人,负责整个扶贫开发联系沟通、工作日常事务,尽职尽责。
(二)20XX年,我局帮扶工作第1个年头,帮扶领导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按要求制订了20XX年的《春江区经信局扶贫奎塘村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工作方案进行分解,将每一个具体帮扶项目落实到责任人,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扶贫工作责任网络。每位帮扶领导对所挂扶的贫困户制定今年详细的、可量化的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开展帮扶工作。为解决贫困户当前的困难,各帮扶干部在进村入户的同时还带去了帮扶资金、养殖饲料等物资。到目前,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达1。2万多元,从生产和生活上解决了贫困户所面临的难题。
(三)建档、立卡、网络信息输入和扶贫工作台账。一是贫困户的全部信息实现了与电脑对接,全部档案均有纸质档案备案,扶贫数据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全部建好扶贫工作台账,并存奎塘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扶贫办备案。二是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奎塘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规划先行,全力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如种植果树、粉葛、花生以及养猪、养鸡等产业。三是切实加强劳务输出工作。按照“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方针,姚干子、姚新福、姚玉彬三户有条件的贫困户输出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目前,我局帮扶6户贫困户中,外出务工人员3人,实现劳务收入4.75万多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帮扶项目的进展,真正帮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强化帮扶责任。
根据市、区扶贫考核工作提出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及时督促帮扶干部努力完成各自的帮扶任务,实行问责制。
二是继续推进产业扶贫的工作进度。产业扶贫是我局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固定的产业既可为帮扶贫困户增加稳定的收入,更可为发展经济项目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帮助我局的帮扶的贫困户加入到农业合作社或奎塘村扶贫级支援的柚子树种植、养鸡、养鱼、的发展项目中。通过产业扶贫,每年为贫困户人均增收500-800元。
1.帮扶单位先进事迹
2.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3篇
3.驻村扶贫干部先进事迹
4.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2篇
篇2:扶贫先进个人事迹
20__年开展第二轮建扶工作以来,我局认真对照全区农村建设扶贫工作会议要求,以突出民生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基础环境的改善和基础工作的提升,确保三年帮扶工作规划的顺利完成。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我局结对帮扶贫困户6户,共有16人。其中救济型1户、生产型5户,6户均为泥土平房。水田面积8亩,旱地9。5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养殖鸡和养殖塘鱼为主,只能自供自足,其中水稻8亩,年产量5。5吨;鱼塘面积16。8亩,年产量9。8吨。
二、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经全体帮扶干部的努力,到11月底,投入扶贫资金1。2万元,其中到户帮扶资金1。2万元。在贫困户产业帮扶项目中已种植水稻8亩、养鸡120只、养鱼16。8亩。目前,结对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5022元,已经达到起初制订的预期目标。
三、主要做法
(一)紧密围绕在由局长张爱军为组长,其他挂点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帮扶目标,由党总支书记郭红为主要负责人,杨志亮副局长分管,扶贫联络员1人,负责整个扶贫开发联系沟通、工作日常事务,尽职尽责。
(二)20__年,我局帮扶工作第1个年头,帮扶领导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按要求制订了20__年的《春江区经信局扶贫奎塘村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工作方案进行分解,将每一个具体帮扶项目落实到责任人,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扶贫工作责任网络。每位帮扶领导对所挂扶的贫困户制定今年详细的、可量化的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开展帮扶工作。为解决贫困户当前的困难,各帮扶干部在进村入户的同时还带去了帮扶资金、养殖饲料等物资。到目前,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达1。2万多元,从生产和生活上解决了贫困户所面临的难题。
(三)建档、立卡、网络信息输入和扶贫工作台账。一是贫困户的全部信息实现了与电脑对接,全部档案均有纸质档案备案,扶贫数据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全部建好扶贫工作台账,并存奎塘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扶贫办备案。二是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奎塘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规划先行,全力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如种植果树、粉葛、花生以及养猪、养鸡等产业。三是切实加强劳务输出工作。按照“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方针,姚干子、姚新福、姚玉彬三户有条件的贫困户输出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目前,我局帮扶6户贫困户中,外出务工人员3人,实现劳务收入4.75万多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帮扶项目的进展,真正帮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强化帮扶责任。
根据市、区扶贫考核工作提出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及时督促帮扶干部努力完成各自的帮扶任务,实行问责制。
二是继续推进产业扶贫的工作进度。产业扶贫是我局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固定的产业既可为帮扶贫困户增加稳定的收入,更可为发展经济项目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帮助我局的帮扶的贫困户加入到农业合作社或奎塘村扶贫级支援的柚子树种植、养鸡、养鱼、的发展项目中。通过产业扶贫,每年为贫困户人均增收500-800元。
篇3:评估扶贫工作主要事迹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会昌县北部,东临瑞金市云石山乡,南连本县庄口镇,西接本县小密乡,北邻瑞金市万田乡,下辖23村(居)委会、383个村小组。面积196.4平方公里,总户数16396户,人口63998人。经筛选识别,目前全镇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3840户12963人。按贫困属性分,低保人口占17.1%,五保人口占2.6%,其他贫困人口占80.3%;按贫困成因分,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45.3%,因学致贫占4.2%,因自然环境差致贫占4.1%,因缺产业、技术、资金致贫占46.4%。
(二)工作措施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从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发展产业帮扶等方面入手,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总体要求,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组建帮扶工作队伍。在县派该镇22个县直帮扶单位的基础上,结合镇村实际,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镇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共220名帮扶人员,建立由驻村组长任队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致富能人为成员的22个扶贫工作队,与全镇贫困人口3840户12963人结对帮扶。严格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xx镇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必须到村到户一次以上,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不脱贫不收队”。
二是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针对缺产业、技术、资金致贫的贫困人口,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支持鼓励发展各类生产加工业,并在资金、技术、用地上给予大力扶持,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镇种植葡萄超过1000亩、脐橙超过10000亩、大棚西瓜及蔬菜各1000亩、烤烟900亩、莲子500亩,新植油茶亩;年出栏生猪逾3万头,实现产值3200余万元;电子、服装、鞋帽等加工企业达到60余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家。
三是教育扶贫到村到户。针对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好“扶智工程”。加大保学控辍力度,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水平,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支持中职招生重点向贫困家庭倾斜,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充分利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平台,加强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专业技术,增强致富本领。
四是基础设施扶贫到村到户。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的特点,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投入400余万元,实施了9个扶贫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及小农水项目;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牛睡村高陂、南星狮仙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实施了红星村豪猪大桥、红星大桥危桥改造等道路交通项目。
五是保障扶贫到村到户。对贫困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补助救助。对符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帮扶对象,优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仍然住在危旧土坯房且无经济能力改建的特困户,想方设法筹集改建资金,努力实现应改尽改,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六是移民搬迁扶贫到村到户。针对因自然条件差导致的贫困人口,采取移民搬迁的方式扶贫。由于山区群众居住点多、面广、分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就医、就学、就业等基本需求难以保障,要实现脱贫只能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项目。制定了科学的移民搬迁规划,分步骤稳妥有序推进。同时,引导贫困户在迁入地就业创业,促使移民搬迁群众住得下来、发展得起来,逐步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三个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识别难度不小。除绝对贫困人口低保户和五保户易识别外,相对贫困人口因村民的收入难以准确测定,且贫困人口数量较多,扶持对象难以精准识别,存在鉴定难的问题。
二是投入明显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然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弱。扶贫资金筹集渠道狭窄,仅依靠扶贫办的项目资金和县直帮扶单位的有限扶持资金,与扶贫的投入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三是脱贫难度加大。自我发展的能力弱,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学习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返贫现象突出,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牢,因突然的疾病、灾害、入学等又重新返贫,而且返贫人群容易成为扶贫工作的盲区。
篇4:评估扶贫工作主要事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从长远考虑、从现实出发,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按照“133”的工作思路,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树立“一种理念”。扶贫工作艰巨繁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不同寻常的耐心和毅力。以往,少数干部对扶贫工作往往是“只喊喊、不到村”,“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这些说到底都是思想上缺乏“真扶贫”的意识;有些贫困户不思进取、好吃懒做,以“吃低保、靠救济”为荣,缺少“真致富”的志气。实行精准扶贫、有效减贫脱贫,必须牢固树立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一方面从思想教育、考核导向等方面入手,让各级干部做到真正用心扶贫、潜心扶贫;另一方面加大对贫困户的正面宣传教育力度,实施“扶志工程”,引导贫困户树立“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让贫困户真心想脱贫、真心想致富,充分激发自身“原动力”。同时,大力引导社会力量真心参与扶贫、真正帮扶脱贫,在全社会形成“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三个精准”。一是精准识别,解决“要扶谁”的问题。按照统一规范的识别标准和操作流程,严格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精准识别出真正的贫困人口。同时,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体系,根据贫困户动态化管理的要求,对稳定脱贫的及时退出,对返贫需扶持的及时纳入,引入第三方识别机制,通过入户正面抽查及侧面辅助分析贫困户银行存款、子女就学、医院就诊、用电量等情况的方式进行逐一核实,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度。二是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做到“三个一”,即为贫困户建立一本扶贫台账、制订一个脱贫计划、定做一套帮扶措施。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两项驱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对低保户、五保户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实行政府“兜底”、救济扶贫;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贫困人口,根据不同的贫困成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集中政府、市场及社会资源,主要采取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模式给予个性化、精准化帮扶。三是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建立县领导结对乡镇、县直部门结对村、党员结对贫困户的到户到人的帮扶责任制,做到帮扶全覆盖,要求不脱贫不脱钩。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在全社会形成“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正能量。
(三)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是推动工作的“方向标”,建议结合各县(市、区)的贫困程度制定更具操作力、个性化、具体化的考核措施,特别是对国定贫困县的考核要降低对GDP指标、财政收入增长等指标的考核权重,着重增加扶贫减贫的考核权重,真正形成以扶贫减贫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针对当前贫困县不愿、不敢“摘帽”的现象,建议建立脱贫“摘帽”激励机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提前脱贫“摘帽”的,原定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并给予适当奖励,让贫困县敢“摘帽”、愿“摘帽”。二是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机制。当前,涉农资金多头下达、零敲碎打、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各地在整合统筹涉农资金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受限于体制机制性障碍,成效非常有限,急需从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加以解决。因此,建议市里对全市涉农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归并,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大扶贫资金总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建立金融扶贫引导机制。当前,受行业性质所限,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做法,即使能够给贫困户贷款也是杯水车薪,很多贫困户因为缺少资金长期无法脱贫致富。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激励措施,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
篇5: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
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
xx,女,1977年生,曾兼任过加定人大秘书、共青团书记、文化站专干、同时先后在桥头、扎龙口、桥头、加塘、下河村所驻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所服务村的实际发挥其的优势,使农民增收,推动了当地(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以调研为基础,探寻服务村产业发展的出路
两年来,走访了278户村民,通过与群众的恳谈和深入基层的了解,对村庄入何发展现代苗木进行详细调查,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突出北山特色,增加农民收入—关于发展桥头村现代苗木经济的思考》一文,对指导和发展现代苗木经济起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所得的思考与总结得到了村党支部的充分认可。另外,发表了《暖春》《三代人曾走过北山》《北山的诱惑》《我们的主任》等十多篇文章,向外界传递了北山的人文史和风情习俗。
开展强民兴村活动,扩大苗木栽培规模,提高农民收入。在巩固原有苗木栽培规模的同时,加强组织引导,在做大做强苗木这新型产业上下功夫,积极引导村民适时调整种植产销对路的品种,并上网查询了解有关苗木协会信息和程序,并积极筹建了桥头村的苗木协会,种植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天地。
加强培训力度,发展民俗旅游业。配合村委引导发展旅游接待示范户6户。同时两年间举办了12期烹饪培训班,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积极协助做好畜牧防治和苗木病虫害防疫工作。落实各项苗木有害的措施的同时协助做好畜牧防治工作。邀请畜牧和林业技术人员讲解防疫知识4次,每次的防疫知识讲解使农民受益匪浅动物重大疫情防治率达100%。
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连续成功两次举办了“六月交流花儿会”传播了优良的传统文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活跃了物资交流,使农民增收了4万余元。
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加大政策科技普法宣传力度。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平台,加大政策和科技培训力度,两年来,宣讲中央政策83次,办黑板报48期,文化进村活动6次,法律进村活动4次,使当地居民了解政策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桥头村成为全县民主法制示范村。
大力宣传社区工作,提高社区知晓面
自在社区工作以来,以各种节日为锲机,营造浓烈氛围。在“春节”、“母亲节”、
“七一”建党节、中秋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一方面组织社区文艺宣传队进行文艺节目演出,一方面组织各种习俗活动,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大力宣传了社区工作。深入辖区居民楼院宣传平安建设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发放宣传资料为4000多份,使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深入辖区单位、居民楼院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过入户宣传创卫工作的现实意义、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在居民群众中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调动全民参与创卫活动。增强社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在人员密集的主街道悬挂横幅6条,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社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增强社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推进党建工作。社区党支部与4个辖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积极联系辖区单位争取资金和物资帮扶,为辖区居民进行知识健康讲座。辖区单位在财力、物力上给予社区大力支持,大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开展社区居委会的常规性工作
认真开展了社区基本资源调查工作。对辖区内居民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登记,全面准确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建立居民信息,做到一户一档。重新审查低保户61户,148人,全面准确掌握了低保户的基本情况,做到一户一档。调查、登记辖区内特殊人群,登记残疾人94人、70岁以上高龄老人339人、失业人员850人,建立各类数据档案台账,使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化。 扎实推进了养老保险服务工作和医疗保险报销工作,鼓楼花园社区加大力度宣传养老保险政策、收缴养老保险程序工作和医疗保险收缴和报销等工作,使居民更深刻的理解了国家惠民政策。收缴养老保险50人,共40000元。领取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卡1000张, 核对医疗保障信息卡人数为2434人。进行辖区环境卫生治理活动。开展“社区志愿者行动”辖区卫生打扫除活动,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等人员在辖区内进行了清扫社区环境卫生及清理街道乱贴乱画,清理了1个小区,清扫马路2条、清理街道乱贴乱画小广告200余张、进一步整治了辖区卫生环境,给居民创造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居住环境。
村官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其任务重而道路远,xx决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和领导们的关心和厚爱,以及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在今后的工作中力争做到创出新亮点,做好村领导的左右手和参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五员的作用,推进村庄社区各项事务。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服务基层的本领。学无止境,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接收群众的监督与批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事业中。
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先进事迹
xx,男,汉族,1979年7月出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员;毕业于xx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并于获得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电子政务专业硕士学位,—在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厦门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0—在九龙湾置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物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20创建xx武夷红茶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担任xx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是xx市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会委员,xx市九届、十届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兼任中国农工民主党xx市委宣称部长、xx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南平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常务理事,xx市桐木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xx市桐木正山小种红茶协会理事长。获得了南平市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农工民主党南平市委员会-20社会服务先进个人、中国商业联合会年全国诚信兴商道德模范等荣誉。
生态(清新)桐木
作为基层的村干部,尤其是桐木村处于上游水源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深知保护是前提,是一切的基础,这年来积极做好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为九曲溪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做了很好的整治和保障。积极贯彻xx省生态强省的相关政策,在保护区区域狠抓森林防火工作,社区28年连续无火灾记录,桐木村于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村。我个人也获得了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指挥部颁发的20度森林防火先进个人称号。
美丽桐木
做好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任伊始便筹集资金56万元完成了挂墩村民小组2.8KM道路硬化;筹集资金27万元完成了半山村民小组1.4KM公路硬化。筹集资金35万完成了白虎溪公墓山1.5公里道路硬化;筹集资金14万元完成了三港小组0.7公里巷道硬化;投资582万元的X860麻桐线先锋岭到十里道路硬化全线完工。
完成全村覆盖路灯建设,-期间协调供电部门投入约160万元更换了关坪、皮坑、黄溪洲、七里、团基州、江墩、皮坑、先锋岭等村民小组的电力变压器。2015年由供电公司投资1900万元的红星-桐木35kv变电站及桐木关并网工程于2016年底全线完工。
积极争取到了移动、电信、联通三家企业进村架设线路,三家企业均在桐木村建设了4G网络及100M光纤宽带。
对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进行有力的抵御,在每年4、5月份的主汛期间,及时组织施工队伍抢修七里桥、古王坑、麻粟、半山等边远村落水毁道路,保障全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
富裕(创新)桐木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20换届之时桐木村民委员会移交清单负债416万元,截止2015年底共偿还历史债务约135万元。
桐木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9320元/人提高到了2016年的16280元/人
组建了xx市桐木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举办了xx市首届桐木村武夷红茶斗茶赛,给村民发放总奖金95.55万元。并以此逆流而上的拉动了桐木村的茶价格。
近几年来,提出了打造中国最美山村-世界红茶发源地、正山小种原产地概念,万里茶道第一关、传奇桐木、润肺清新;清新桐木、传承正山等概念,主动在外宣传,提升桐木村整体形象,让村民因茶富饶、因村自豪,因人骄傲,由xx画报社举办的《xx最最最美茶山》荣誉称号。对接xx省旅游局,协助央视4套《百山百川行》栏目进村摄制;协助央视7套《对话》栏目进村拍摄;协助交通部及央视《通途》栏目进村拍摄;协助导演朱克嘉拍摄《大红袍恋曲》;引进湖南卫视茶频道拍摄《美丽的行走》;邀请李玲玉、刘桐老师为桐木村演唱歌曲《桐木传奇》。成功注册了正山标准?、正山获奖?、桐木村?等商标,有效地保障了正山小种原产地知识产权。
创新村务公开模式,在度假区设立便民代办点,避免了村委会人浮于事,庸政不作为,积极为村民、茶企做好引导和服务,建立了正山小种红茶信息平台,建立了村民联动短信平台,让村民通过短信平台了解村务积极发展生产,探索全村茶、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资源永续利用。建设了对外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度假区户外媒体免费为村集体及部分村民广告需宣传,有效的提高了桐木村的知名度,美誉度。
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近年来我多次参加民事案件的审理,光荣的成为了xx市人民法院景区法庭的“编外法官”,随同南平市人民法院审监庭到xx监狱十余次减刑假释罪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近年来每年提案都在三件以上,其中《关于在xx筹建茶商村镇银行》《关于打造红茶马拉松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武夷旅游品牌价值的提案》、《度假区强化治安管理,营造和谐度假区域》、《关于整合九曲溪上游沿线乡村开辟新的旅游极的提案》等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方办理。
秉着“学无止境、勇往直前”把学习当作比获得荣誉更重要的态度,参加了xx市委党校第四期党外干部培训班学习;2015年参加了xx省社会主义学院xx省农工民主党基层骨干培训班学习;2015年参加了南平市统战部组织的井冈山革命传统研究院非公经济人士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班学习;2016年南平市统战部组织的南平市社会主义学院第16期非中共党员干部进修班学习。参加了xx省工商联组织的中国人民大学xx省青年企业家培训班。
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范文
xx,男,198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xx科技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年10月至今担任xx市东新庄镇大马坊村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至2016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20聘期考核结果优秀。
2012年底,创办“燕山农产品网。”20成立xx市美地商贸有限公司,开办“燕山农夫农产品专卖店”,2015年创办xx市御珍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底联合西三里乡大学生村官成立xx市西三里乡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016年,成立xx首家微型重创空间“燕山农夫创业吧”。年唐山市“唐国杯”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2014年唐山市“最美农村好青年”。2016年唐山市青年创业之星。
联合村官,组建团队,拓宽农民销售渠道
他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唐山人,在祖辈的娇宠中长大。2008年7月大学毕业,他放弃了父母安排留在唐山开滦国企工作机会,怀揣着激情与梦想,阔别了生活了23年的城市,到百公里外的农村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坚持“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信念,一干就是八年。自2012年9月份,担任xx市大学生村官联合会主席以来,积极响应上级组织部门鼓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号召,带领xx市全体大学生村官扎实努力,锐意进取,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知识文化水平高与熟悉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面对xx市本地农产品丰富的资源环境。2012年底,创办了燕山农产品网,对xx市各乡镇可开发、待开发的特色农产品、中小型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进行信息拉网式收集,他积极调动全市在岗大学生村官,号召每名村官深入农村,把所在乡镇每个村的特色农产品收集上来。同时积极联系市农办、农工委等相关部门,对全市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唐山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xx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免费宣传,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进行免费网站宣传推广,达成合作意向,把xx市农业龙头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产品通过燕山农产品网发布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对xx农业企业进行推广和宣传,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号召大学生村官组建经纪人团队,以服务社会、服务三农为己任,本着“依靠科技知识带领农民致富”的理念,充分发掘本市特色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干果、粗粮等特色农产品),采取“村官+网站+公司+餐桌”的直供销售新模式,指导农民朋友种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经初级筛选、简易加工、品牌包装,最终通过网络平台直供线上销售,实现了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一条龙服务,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增加农民收入与就业,而且为本地农产品打造出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同时,打造出一支优质服务的大学生村官科技富农团队。
领办实业,示范富农,建立无公害香菇农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他觉得离自己当初“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信念还相差很远。他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农村、农业、农户提供服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把村官“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宗旨深化延伸,从新型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转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实体,在这期间,曾有民间大户提出对团队提供资金支持,但思索再三,他防止民间资本注入后,与他“服务三农,回馈社会”的理念不一致,他决定联合村官自筹资金40余万元,合伙投资创办xx市美地商贸有限公司,开办燕山农夫农产品专卖店、燕山农产品网站工作室、燕山农夫淘宝店注册“燕山农夫”商标,自主筹办燕山特色农产品研发项目等经营活动。现已生产燕山农夫手工筛选精品鲜栗,老树核桃、野生蘑菇等系列产品和礼盒包装,打造原生态的燕山精品。2015年,结合东新庄镇农业资源优势,带动大马坊村20户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现已建香菇大棚45座,注册“珍菓儿”商标,现发展社员30户。并与xx市食用菌研究协会进行对接。实现统一制种、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同时,他还组织村内香菇种植户到食用菌协会,进行食用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今年大马坊村食用菌大棚长势喜人,下一步大马坊村香菇还与北京三家超市进行农超对接,直接带动每户增收2万元。
联合新农人,搭建xx首家微创空间
“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农民群众的学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沃土,汲取养分,成长成才。他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科学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村进行产业调整时的关键作用,用科学武装头脑,走“科技路线”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然而这正是他的优势,他是大学生村官,具备新人、新思想的条件,而农民兄弟具备有经验、有技术的条件,他将二者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为集聚更多的资源加入,2016年他联合发起众筹成立xx首家微创空间即“燕山农夫创业吧”。定位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渠道延展的创业加速器,目标是让创业者更省力。先后开展3期150人次电子商务培训班,10多场线上线下创业主题活动。
目前他已经成功带动10多名大学生村官一起创业,其中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吧+新农人”模式的众创空间。合作建设了300亩的“无公害果蔬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绿石沟村“生态循环有机板栗生产基地”已经签约,组织了红木果“公益众筹爱心柴鸡蛋”项目,西三里乡首届“农村电商创业论坛”等。已直接带动20多人从事农村电商创业,孵化淘宝网店5家,辐射带动了200多户农民从事相关工作。
篇6: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
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
xx,男,1984年生。作为苍龙街道石抗坝村支部副书记兼扶贫站长,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热爱“三农”事业,扎根农村,融入基层,在任职村庄真心服务群众,成绩得到群众认可。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自2016年8月兼任苍龙街道扶贫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街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
谋化扶贫思路
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牵头制定适合贫困村(石抗坝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帮扶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经常深入石抗坝村开展调查研究,对石抗坝村情进行摸排,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制约该村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组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
他根据石抗坝村土地结构和平坝、山区的地理差异状况,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马铃薯、蔬菜、烤烟、中药材等种植产业及稻田养鱼、
“七黑”(黑大豆、黑玉米、黑洋芋、黑鸡、黑豚、黑猪、黑山羊)特色种植养殖,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办角梳厂、木炭厂、矿泉水厂,并把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劳务输出把劳动力培训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贫困户家庭收入。目前,全村建成了千亩马铃薯、黑桃规模种植,建成500亩烤烟、200亩晚白桃,并以百合、刺梨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使全村规模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
他引导种植大户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发展的形式,推动石抗坝村建成新型蔬菜塑料大棚三片共计40多个,带动贫困户34户从事蔬菜种植。草畜产业方面,通过整村推进项目,引资近百万元在四合头等3个村民组新建圈舍3座,养殖黑山羊100多只;乌骨鸡5000羽,实施家庭散养猪户100余户,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通过养殖项目带动贫困户70多户从事养殖。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在街道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协助街道领导落实省、市石抗坝村一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组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xx同志在扶贫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工作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街道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全街道各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奋战在苍龙街道石抗坝村一线的村民贴心人。
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范文
xx,男,内蒙古赤峰市人,2014年6月毕业,是重庆市xx县2014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直以来都担任xx县龙潭乡万宝村村主任助理一职。在重庆读了四年大学,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中国人讲求安土重迁,但是这里的一切让他下定决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实现自他人生价值。
上任近两年多来,他一心扑到村里面的工作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真心实意为万宝村村民服务。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加深入的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走在村组道路上的2015
2015年是xx县扶贫攻坚战役打响的一年。初入工作岗位的xx有懵懂、有无知、更有自他成长,锤炼意志,增长能力的决心。作为选聘到龙潭乡万宝村的大学生村官,毫无疑问,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协助村两委为万宝村谋出路、想发展。
忆起2015年的扶贫攻坚工作,思绪万千,其中的点点滴滴,种种经历就是人生中的一大笔财富,对他们的帮扶又何尝不是对自身的“帮扶”。走在村组道路,走在田间地头,看到的是辛勤劳苦大众忙碌的身影,让他想起父辈们的操劳,感受的是感动和敬仰。熟悉村情,完成基本扶贫任务,协助村两委谋发展、想路子,凡是他走过的户,都会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小纸条上,并告诉群众有困难随时可以来找他。于是有同事问他:“你这样不怕麻烦吗?你这样一心为贫困户,值得吗?”他说:“无论值不值,只要贫困户能记住我的名字就好。”走在村组道路上的2015是最好的诠释。
走在贫困户家中的2016
2016年是xx县扶贫攻坚有序推荐的一年。万宝村全村285户766人,其中贫困户28户105人,贫困人口占比达13.7%。贫困户占比之大让他忧心忡忡,但是忧中也有喜,哲学教会他辩证的看待问题,综合万宝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来看,致贫原因为“因学”的占很大一部分,这就意味着贫困只是暂时的,更让他看到的是他们的“希望”就在不远方,他们不甘贫困,他们倡导的“扶贫先扶志”就是从“要想走出贫困,就先从教学开始吧”;天灾人祸在所难免,万宝村另一部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就是因病,花在医药上面的钱导致陷入贫困中无法自拔,正所谓“靠天天会塌,靠树树会倒”只有靠自己和政府的帮扶才能走出去;另外万宝村最特殊的一户就是致贫原因为无房的刘多发,为了让他住上安稳的房屋,他们驻村干部一遍遍的做工作,做疏导,宣传政策,利用自己做城乡规划的业务帮助办理手续,送货上门,看到他欣喜的面庞,他也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这一年的他们村组干部隔三差五就往贫困户家里跑,万宝村的所有贫困户的情况都装在他的心中,这一年针对致贫原因,每家每户宣传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心中无愧。从一开始进入贫困户家中的热情招待到后面的习以为常,他想走在贫困户家中的2016就是这一年工作的最好写照。
走进贫困户心中的
20是xx县扶贫攻坚克难的一年。扶贫攻坚已经进入高潮,是xx县脱贫摘帽的一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乡党委政府投入力度之大,基层干部投入精力之强都达到最大化。注定今年对于他将是苦累交加的一年,而他也打起百倍精神,准备打好这场战役。
第一季度“回头看”作为扶贫攻坚克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查找他们以前的工作,是否存在识别不精准、是否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等,更要排查非贫困户是否有应进未进的贫困户,而这让他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万宝村烂泥组谭见成,第一次见谭见成是在万宝村藏香猪养殖场做活路,个子矮小,50几岁,脸上沟壑纵横,沧桑已经爬到了谭见成的脸上,他见面的寒暄说:“你辛苦哦”,谭见成说“没得办法,还有一个2岁的娃娃要养”,一番谈话后,他们在转身回村委会的路上,村干部在一旁打趣道:谭见成找了一个28岁的“嫩媳妇”,后来他百思不得其解,在他一番追问下,原来 “嫩媳妇”就是万宝街上那个“哑巴加傻子”。在下一次看到他们那2岁的娃儿时,长得是那样的乖巧,真是感到老天是多么的不公平,正好赶上扶贫“回头看”,但是谭见成也是低保户,政府也在帮助他,xx多次的跑到他家中去了解情况,得知他有修房子的想法,刚好建委这边在申报农村危旧房改造,xx就帮助他宣传政策,申报指标,办理手续,这一切都让他觉得虽然老天不公平,但是尽他所能,让“公平”具体带到贫困户的家中。
三年的付出,让这热血的青春献给扶贫攻坚,同时扶贫攻坚也帮助他成长。
大学生村官扶贫个人事迹范例
xx,男,1990年生,于2014年9月被选聘为彝良县荞山镇官房村大学生村官,一直扎根基层,抓实工作,全力投身在脱贫攻坚的滚滚洪流中,现任云南省xx市彝良县荞山镇官房村专职副书记。
工作作风深入,扶贫工作推进明显
从2014年开始,xx负责了官房村下坝、张湾、岩下三个村民小组的挂片工作。这三个村民小组位于官房村最偏远的地区之一,汉彝杂居,历来与村委不和。他主动接手之后,从村民最关心的户籍、低保等问题入手,多次召开群众会议,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岩下社没有社长,他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先为他们选出了社长,又重新调整了低保名单,全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几十户村民没有一家有异议。张湾社汉彝不和,以至于连修建一座手机信号塔,都受到各种阻碍。他将各户村民集中起来,痛陈利弊,终于说服各家放下仇隙,答应拿出土地、石山,让出道路,让多年没有手机信号的张湾社,第一次通了电话。到官房村之后,他分别完成了全村700多户村民的网格化管理信息、100余户危旧房改造信息、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完成官房村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困难农户异地搬迁,集中安置。
全力建桥修路,夯实贫困村基础
官房村面积广,海拔落差大,很多学生在两到三个小时的上学路上,还要面临涉水过河的问题。而一到夏季遇到暴雨涨水,则直接无法去学校上课。从2014年12月开始,xx一直在外界呼吁奔走,争取资源,最终于2016年4月和2017年1月,分别在官房村的小厂社和上油社,建成了两座便桥,使90多名小学生,不用再涉水过河去上学,也方便了周边7个社的几百户村民。
2015年6月,全国未入库道路普查工作在荞山展开。荞山镇人手紧张,xx便全部揽下了这一任务。在两个月时间里,他带着GPS和电脑,走遍了全镇227个村民小组的400多条通社道路,顺利完成了这一任务。而录入的数据,很快就在脱贫攻坚行动中的硬化道路修建上,发挥了作用。
关注留守儿童,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职期间,xx非常关注官房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且致力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户籍问题一直是官房村的一个大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农户,面临着无户口,或者户籍信息错误的情况,xx在任村官期间,一直将此视为一样重要工作来做。他经常往返于派出所与村民家中,督促并帮助村民准备各种申请与证明材料。而对于面临这种情况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单亲留守儿童,他则亲自去帮他们准备各种材料,带他们去派出所进行户籍登记或户籍信息修改。官房村岩上社的女童赵永会,快到十岁仍不会说话,但又不是完全聋哑。xx利用一次去大学做汇报的机会将她带至南京进行了检查,确定为前庭导水管综合症。又在南京通过社会捐赠,为她配备了助听器,使一个十年没有听清过外界声音的孩子,第一次听清了外界的声音。官房村岩上社的女童罗申翠,有着严重的眼部残疾,父母也在一次刑事案件中双双去世,xx了解情况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志愿者老师、香港的基金会以及自己的朋友,先后为她筹集了两只眼睛的手术费用,并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在云大医院分别完成了右眼和左眼的晶体植入手术。
关心基础教育,争取社会各界支援
xx长期保持与支教组织的联系,通过他们改善官房村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在蒿枝坝地区,他曾联系志愿者进行长期免费的儿童学前教育,在没有任何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了两年,使一百多名儿童在获得了学前教育的情况下才进入一年级。而来自各个大学的寒暑期志愿者,每年都会准时到来,用他们的阅历和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官房村儿童的视野。通过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有九十多名中小学困难学生获得了长期资助。
为学习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中展鸿图、创佳绩,2016年6月20日,中共xx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开展向xx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开展向彝良县荞山镇官房村大学生村官xx同志学习活动,并于同年11月,拍摄了以xx为原型的微电影《闪亮的青春》,该电影荣获多个奖项。
篇7:XX镇扶贫工作典型事迹
XX镇扶贫工作典型事迹
走进XX,随处可见扶贫新迹象,到处都有喜颜欢笑声。XX两年前,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科技、文化、生活水平低,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自谋发展的'意识较差,新兴财源培植不够明显、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两年以来,党委、政府立足镇情,认真分析,找准突破口,多方争取,加大扶贫开发和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向前发展,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XX是永善的“南大门”,最高海拔3055米,最低海拔1300米,是典型的高寒冷凉贫困山区,全镇幅员面积272平方公里。辖七个村民委员会,145个村民小组6593户、23164人。居住着汉、彝、苗、回四种民族。全镇耕地面积48543亩,有林地18万亩,人工和天然草场8.5万亩,湿地14000亩,国有林4万亩。主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经济作物主要以兰花籽、白芸豆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群众居住分散,贫困面大,加之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扶贫难度非常大。党委政府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并成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组,实行“一个产业、一套人马、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的“五位一体”资
篇8:扶贫队长丁铁刚事迹观后感
7月3日,丁铁刚担任龙江镇九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到任后,他利用两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政策从头学习了一遍,随后,开始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他先后两次资助1152元,如今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对于老高的二女儿高霞,丁铁刚也是竭尽所能、一帮到底,积极协调龙江二中和县教育局减免学费、申请补贴。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同事朋友眼里,丁铁刚总是那样阳光热情;在贫困户眼里,他总是慷慨解囊。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家庭也借了好多外债。丁铁刚的同学张辉介绍:“由于丁铁刚老父亲常年有病,儿子学习艺术课程,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捐款捐物,为扶贫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九里村村委会主任李广民说:“老丁工作认真仔细,入户调查一丝不苟,责任心特别强,就是在防疫站岗期间,他每天还都要发微信,跟我们说一说贫困户情况。”
“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这是丁铁刚常挂嘴边的话。两年多来,他究竟帮助贫困户做了多少件实事、好事,可能鲜为人知,因为他做事从不向任何人提起。他说,这些事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本分。
篇9:我的脱贫故事征文扶贫事迹参考
济宁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扶贫工作组进驻老砦乡后姚楼村一年多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他们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心系村民,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受到村民的称赞和颂扬。他们的做法是:
一、把思想扶贫定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做好扶贫工作
后姚楼村地处微山湖畔,传统和保守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困绕着村民的思想。工作组驻村后通过座谈调查,发现村民思想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种着亩多地,养着一个孩,舒舒服服过一年”,不想创业,不愿意创大业的思想普遍存在。工作组敏锐地感觉到,要想搞好扶贫工作,首先要搞好思想扶贫,改变党员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为此工作组及时召开了5次党员座谈会和3次村民座谈会,学习党的路线政策,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扶贫工作的材料。组织党员和村民到济宁、兖州、邹城、微山四县市参观学习,听取当地乡镇村民致富的经验,通过路线政策学习和典型带头的方式,党员和村民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震动,他们的朴素的语言总结出了:“市场经济就是能人经济”,“我们也有两只手我们也能创大业”,党员和村民致富的要求和欲望强烈的迸发出来,打牌的没有了,拉大侃的没有了,他们积极找门路找信息,跑资金,出现了一个奋发向上,创业致富的新局面。
为促进创业致富局面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他们又配合村两委及时组织了30岁---45岁这一年龄段的中年人学习参观,形成了创业致富的群体力量和带头人,这些人思想活跃,视野开扩,接受新事物快,敢想敢干,又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产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热情高、干劲大的优势,组织他们进一步学习市场经济的内涵,更牢固的树立带领全村村民创业致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念,为后姚楼村的发展组织和积蓄更牢固的人才后备力量。
二、积极筹备资金抓好以养殖业为主的“四业一体”的创收新模式
后姚楼村草肥水足,村民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但传统的养殖方式,闭塞的市场信息,特别是资金的严重匮乏一直困绕着养殖业的发展,工作组立足于该村的实际情况,帮村民所需,一方面收集信息,了解市场情况,掌握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借贷、担保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7.5万元,帮扶27户村民建猪舍,买仔猪,大力发展以养猪为重点的养殖业,全村发展养猪专业户有42户,年出栏2300头,养羊653只,养鸡专业户3户,年出笼39000只,养鱼专业户22户,养殖面积457亩,在养鱼业方面,工作组的同志通过市场需求发展信息了解到,饲养龙虾发展前景良好,他们就组织养鱼专业户由过去的单纯放养向综合放养发展,由粗放放养向精细放养发展,重点发展龙虾养殖,形成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解决养殖专业户的饲料供应困难、降低饲养成本,工作组又筹措1.3万元资金,新建设饲料加工厂一处,年加工饲料23.5万斤。为了做到人尽其才,拓宽创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工作组又组织工程建筑队2个,组织47名青年到青岛、苏州、昆山打工,椐初步统计,后姚楼村村民人均年增收315元,使该村村民脱贫致富率达90%以上。
三、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构建和谐社会
后姚楼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减少了农民收入,买难卖难的困难十分突出,致使村民生活质量低,工作组驻村后,把村民的困难记在心头,急在心里,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抓住全省乡镇公路改造的契机配合村两委,积极争取把该村道路改造纳入__年全省乡镇公路改造计划,为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工作组的同志同村民一起挖路沟、清淤泥、整路基、平路面,一身土、两手泥,不怕脏、不怕累,经过两个半月时间的施工,1300米的高质量的柏油路于__年秋通车。投资0.65万元按装路灯12个,栽绿化树150棵。美化了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买难卖难的实际困难。他们现在又准备对该村5条东西干道进行道路改造,铺柏油路面按装路灯,为村民安装自来水使村民喝上了放心水。他们还从济宁医学院请来7名大夫为村民义诊义疗,解决了村民的病苦。工作组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村民用这样一句顺口溜称颂他们:“柏油路铺门口,义诊义疗到门口,自来水管架到锅上头,工作组的动人事迹我们记心头。”
四、搞好水利基础建设 支援农业生产
后姚楼村原有排灌站一处,负责养后姚楼、后六屯、双河村1500亩的灌溉任务,由于年长日久,长年失修,排灌站已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排灌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作组驻村后,配合村两委积极要求乡水管站对后姚楼排灌站进行改造扩建,他们几位同志自动捐款2.3万元,更新100千瓦变压器一部,更新死电盘一部,及时解决了电力供应不足的困难,他们又组织村民清理沟渠3200米,新修改道改造沟渠1332米,减少了水量流失,增加了水量供应,为农业丰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济宁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驻后姚楼村扶贫工作组带领村民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创业致富、促进村民奔小康的步伐,受到了村民的称赞和颂扬,村民深情的说:“扶贫工作组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派来的致富带头人。”“感谢了、感谢……感谢工作组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篇10:我的脱贫故事征文扶贫事迹参考
张小娟是张北县二泉井乡西大淖行政村人,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小娟与身有残疾的父亲、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今夏,她刚从张北县一中毕业,以626分的成绩考取大连理工大学。
7月25日一大早,简单的早饭后,父亲到山上放牛,张小娟在家打扫卫生、给家禽喂食、扫院子……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她却感觉不到。
临近中午,张小娟摘了两个西葫芦和西红柿,钻进低矮的厨房里,张罗起午饭来。素炒西葫芦、白菜炖豆腐,张小娟在奶奶的指导下学会了这些家常便饭,炖肉则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做。进入伏天,即使在坝上地区,家里也闷热地透不过气,她不禁担心起父亲来。烈日下,爸爸牵着两头牛缓缓走来,影子缩成了一个圆圈,却是她眼中最伟岸的身影。
父亲在张小娟还未出生时因车祸落下了残疾,但父亲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他不忍张小娟成为留守儿童,选择在村里种地供养着一大家人。20亩旱地,只能种植莜麦、小麦等产量低的农作物,一年到头,除去化肥等成本,一亩地纯收入只有70元钱。张小娟考上张北县城的初中后,父亲借钱养了两头牛,靠卖牛犊和牛奶供小娟读书。
父亲的付出,张小娟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傍晚,父亲忙着挤牛奶,又挨家挨户送奶,回来后,清洗挤奶用具,给两头牛喂草料和水。忙完这一切,父亲才坐下来,大口地往嘴里扒拉饭,他饿极了。张小娟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摆脱穷困的命运,回报父恩。
“我很感谢父亲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家庭和出身是不能选择的,贫穷让我学会了坚强和自立。我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和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小娟说。
篇11:我的脱贫故事征文扶贫事迹参考
今天是难得的一个好晴天,一大早,我们驻大地坡村扶贫工作队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63户451人,按照镇上的工作安排,要在8月10日前完成>及>的填写工作,我们加上镇村组领导共计8人按照分工,各自负责完成20户。领到任务,大家对照前期的贫困户信息,认真填写贫困户家庭信息,为进村入户做好准备。
下午,汤丹镇党委书记周自开拿着自己所帮扶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表,到所挂钩的大地坡村民小组贫困户袁开友、童安军家中进行调查。在访谈中:袁开友,男,50多岁,低保贫困户,独身一人,常年患病,只靠在村里打点零工维持生计,生活靠民政救济,家中一贫如洗,房屋简陋,养了5只鸡在家中,与人同住,生活贫困。周自开书记与他聊聊家常,认真算好一年的经济帐,祝愿他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并语重心长地再三叮嘱:“家禽不能与人在同一屋居住,不卫生,这样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童安军,男,50多岁,家中只有_二人,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外孙女,老俩口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低保贫困户,生活艰辛,儿子长期在外打工,未尽赡养老人义务。
由于白天村民大多数在外做农活,所以很难找到人。晚上6点,吃过晚饭后,汤丹镇纪委书记刘发俊带着扶贫工作队员又到大地坡村民小组农户家中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表,对在家中的童安发、杨马平、袁开群进行访谈。访谈中了解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愿望……回到村上已经10:30分了,还要继续不辞辛苦地完善表内信息。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已经到了晚上的12点多了,队员们感觉到很疲倦,但为了贫困群众能早日脱贫,心中都觉得:值得!
篇12:黄文秀扶贫事迹《秀美人生》电影观后感学习心得
黄文秀——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和每年千千万万选择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不同,黄文秀一毕业便毅然回到了家乡百色工作,3月又响应组织号召,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此,一个青春正茂的年轻女孩整日素面朝天,双脚扎进泥土,最终年仅30岁便永远倒在了扶贫路上。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学习黄文秀这种实实在在行动、脚踏实地干事的精神,筑梦奋斗。承担起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青春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诠释奋斗追梦的真谛和意义,无愧为新时代的干部。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要深怀爱民之心,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走进群众中去,走进问题中去。为民办事要“接地气”,与民相处要“多耐心”,更要牢记“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恪守为民之责。“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力。”身为党的干部,就要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在工作中要始终不忘初心,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努力做到恪守为民服务的责任,力行为民服务的举措。多办利民之事。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扎根基层,深入开展有益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下基层调研,多于群众交流,把握地方发展特点,深挖地方发展潜力,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真正把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让百姓富裕起来,充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把青春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家乡,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留下了为脱贫攻坚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无数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树立了榜样。
花季虽短,但灿烂地绽放过。和她一样,我也是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也是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着力解决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平常也去各家各户看看,看一看教育条件堪忧的留守儿童,看一看孤寡老人,看一下农户是否存在短板,看一看这些最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
黄文秀同志是我们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坚守初心、勇于担当、感恩奋进,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用美好青春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谱写新的华章。
篇13:黄文秀扶贫事迹《秀美人生》电影观后感学习心得
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强调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回到家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次次走进贫困户家里,写下一本本扶贫日记,了解村情民意,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她充分发挥了自身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村里工作的开展。她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女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她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向她学习。
作为一名村官,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了解群众的想法及实际情况,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榜样的力量。我们要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多一些摔打磨练、多几分淡定从容,在不懈奋斗中创造成绩,交给党和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她不忘初心,笃定前行。黄文秀在百坭村的1年2个月20天的日子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从内心里把群众当成亲人,真正的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她尽心尽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驻村一年就完成了屯内道路硬化1.5公里,新建蓄水池4个,安装路灯17盏,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她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等特色产业,为百坭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她走访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扶贫日记里记载着村里的“贫困户家庭分布图”,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也都清晰地标注着。
她是榜样之光,照亮初心。黄文秀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她是所有青年人的榜样,她的精神将不断激励大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也坚信,会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把双脚扎进泥土,在这片沃土上绽放永不凋零的青春之花!
篇14:黄文秀扶贫事迹《秀美人生》电影观后感学习心得
看到黄文秀的事迹,在痛心和感动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理想。“‘当代青年一代,要以理想信念之光、信仰之力激励自己,在重任面前敢担敢上、敢做脊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砥砺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在黄文秀的身上,体现的正是这样的信念之光、信念之力。”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将人民装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荣辱与共,做广大群众的贴心人。把为民谋福祉、解难题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与建议,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解决困扰群众的一切难题,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担使命,真出力。当前我们正处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时代的发展呼唤担当的力量,只有不怕难、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满裤腿,不怕脚下布满荆棘,才能做好基层工作。我们必须以促进基层发展为己任,提高本领,埋头苦干,敢为人先,身体力行的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们广大选调生树立了一面先锋模范旗帜。正在基层淬炼本领的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向榜样学习,聆听群众建议,建立自我负面清单,找差距,补短板,勤自律,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基层成为我们实践、进步的疆场。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抓落实,真有效。政策实不实,关键在落实,坚持效果导向是检验政策落实的试金石。我们在强化理论政策学习的同时务必将发挥实效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参考。行动只有发挥实效我们的政策才能为基层建设具备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只有真正提高群众满意度,才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初心,是检验信仰的一面镜子,是透视作风的一个窗口,是敦促担当的一声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落实基层政策,实现群众梦想,建立和谐干群关系!
【扶贫事迹材料(共14篇)】相关文章:
基层党员学习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2-08-24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的党员学习心得观后感精选2024-02-24
扶贫工作标兵事迹材料2022-05-22
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的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22-12-11
丁铁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3-04-18
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心得2023-09-04
党员观看学习时代楷模发布厅黄文秀的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2023-04-25
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的党员观后感心得精选2023-06-18
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时代的发展呼唤担当的2022-05-07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学习心得2023-11-06